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范例(3篇)

来源:整理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范文篇1

[关键词]TD-LTE移动互联网高带宽频谱利用率

中图分类号:TP393.4;TN929.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4)07-0279-01

当前,3G业务的逐步应用使移动互联网开始渗透和融合到社会、生活和产业的各个环节中,其用户和业务规模呈现出爆炸式的增长。截止2011年1月底,我国3G用户达到了5100万,其中TD-SCDMA用户达到了2263.3万,3G正在由起步发展迈入到快速增长期。

在考虑3G的同时,不得不提到LTE这一新技术。未来若干年,LTE和3G/2G将长期互补、共存发展。今后五年,3G增强型技术的告诉增长将带动移动互联网增长;LTE由试验阶段进入到商用阶段,在应用中逐步成熟、完善并走向规模应用。

1、TD-LTE简介

LTE是英文LongTermEvolution的缩写。LTE也被通俗的称为3.9G,它以OFDM/MIMO技术为核心,在20MHz频谱宽带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被视作从3G向4G演进的主流技术。

LTE包括FDD和TDD两种模式,TD-LTE是TDD版的LTE技术。TDD和FDD的区别就在于TDD采用的是不对称频率,是用时间来进行双工的,而FDD则采用一对频率进行双工。作为中国TD-SCDMA网络的主要运营商,中国移动始终致力于推动TD-SCDMA后续演进技术――TD-LTE的发展,并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建设了全球第一个TD-LTE业务演示网络,充分展示了TD-LTE的良好性能。同时英国的Vodafone,日本的NTTDoCoMo,美国的At&t和Verizon都决定将LTE作为其下一代网络制式,可以看出LTE技术在未来市场的前景有多么的乐观。

2、移动互联网

根据2009年摩根士丹利发表的互联网报告,在经过了大型机,微机,个人电脑,桌面互联网四个重大技术周期后,人们正处于半个世纪以来的第五个重大技术周期中,这个周期的焦点就是――移动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强调的是可以在移动中随时随地的接入互联网,并且使用其业务。它与无线互联网不同,它强调使用蜂窝移动通信网接入互联网,经常特指手机终端用移动通信网接入并使用互联网业务。

伴随着2007年苹果公司iPhone的上市和Google公司开源终端平台Android的推出,标志着全球移动互联网进入了一个用户发展迅猛,业务创新空前活跃的新的时代。从业务特征看,现阶段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业务应用偏好与固定互联网非常相似,他们正在由传统的WAP方式向完全体验的Web方式转变。,其中尤其以Web2.0业务为发展热点。另一方面,为适应和把握Web2.0时代互联网应用开发门槛越来越低的大趋势,参与移动互联网发展竞争的各个巨头均开始API开放接口和SDK软件开发工具,并创造了应用软件在线商店模式,吸引和集聚广大的开发者利用其平台开发应用软件并通过在线商店进行,主导服务商与开发者按一定比例进行对软件下载所产生的收入进行分成。目前,苹果、Google、中国移动、诺基亚、Vodafone、法国电信、微软、Palm等均已建立或计划建立类似的在线应用软件商店。

我国移动互联网近年来保持高速发展势头,截止2009年6月,手机网民已达到1.55亿,半年增长近4000万,其规模接近2007年6月我国互联网发展的总体水平。我国移动互联网也初步形成了开放发展的态势,形成了一批蓬勃发展的移动互联网服务企业。

将移动通信的网络能力与互联网的网络与应用能力进行整合是移动互联网业务发展的重要方向。从而创新出例如web2.0业务等适合移动终端的互联网业务。这也是它区别去固定互联网的发展方向。

3、TD-LTE技术在移动互联网中的应用:

伴随着人们对于移动数据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无线上网,移动视频业务,家庭和企业客户类的业务将会成为未来发展的主流业务,这些业务的无线网络带宽需要达到1Mbps以上,而企业级别的高清视频会议等业务,更是需要8Mbps以上的带宽才能满足。从而可以看出对于移动带宽的需求有多么的紧迫。TD-LTE技术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TD-LTE技术的峰值速率是所有现存通信技术中最高的。

其次,由于TD-LTE技术采用TDD制式,所以它具有在不对称频谱上工作的能力,而且移动互联网业务最重要的特点就是上、下行数据量不对称,因此相对于FDD制式,TD-LTE更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同时从表1可以看出,TD-LTE可以灵活配置5M、10M、20M等多种带宽,因而充分的利用零碎的闲置频谱,可以最大程度的提高频谱利用率,降低无线数据的传输成本。

TD-LTE技术在具有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的同时,还具有低时延的特点,这使各类实时业务成为可能。例如实时的联网游戏,也可以将移动状态的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医疗,应急指挥等场景,从而使信息和服务瞬间可以到达任何一个角落。

并且我们可以利用TD-LTE的位置特性,来实现更为快速、精确的定位和导航。将该特性与高速数据传输能力相结合,将会产生更多的新型应用。例如运营商通过位置信息和用户数据的整合,可以提供定位服务,还可以实时查看街道是否堵车,精确的搜索到里用户最近的餐厅,商场,加油站等。

4、结束语

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吸引了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且高性能的移动通信网络是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基础条件。伴随着TD-LTE的出现,将为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再促进现有业务发展的同时,也将催生出新的各类移动互联网应用,提供例如游戏娱乐、电子商务、办公应用等各类服务,满足个人,企业,政府等不同客户的需求,对整个社会的生活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章海峰.引领LTE业务新航标[J].无线通信,2009(4).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图书馆;服务;发展

中图分类号:G25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8937(2013)21-0048-02

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以及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由传统的互联网发展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互联网已经逐步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每个领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移动互联网正以其便携带性、强实效性、多媒体性、精准性、个性化等特点影响和改变着大众的生活、娱乐等方式,在这样的背景下,图书馆以传统图书馆为基础,结合移动互联网技术,开辟出新的信息服务体系和服务理念,移动图书馆、移动阅读等全新的服务不断涌现,以满足读者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的信息服务需求,这是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所面临的机遇,同时也是挑战。

1移动互联网

1.1概念

移动互联网(MobileInternet)是指互联网的技术、平台、商业模式及应用与移动通信技术结合并应用于实践活动的总称,是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融合的产物,它继承了移动通信的随时、随地、随性和互联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是二者优势融合,即运营商提供无线接入,互联网企业提供各种成熟的应用。移动互联网在诸多行业得到实际应用,例如金融业的超便捷网银系统、炒股机,运营商行业3G商务―在线办公,教育行业的电子书包、移动课堂,交通业的智能导航,路况查询,旅游业的出行百科全书,图书馆行业的移动图书馆等。

1.2特点

移动互联网是指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一种状态,而不在乎说它通过什么样的设备来进行。这个设备可以是手机,可以是平板电脑,或其他移动终端等,是在一种移动的、随身的状态下里访问互联网,真正体现互联网“anytime、anywhere、anyway”的特点,其主要特点有:

①便捷性。如今科技的发展,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已经是我们生活、学习中的一部分,他们的最大特点就是携带便利,还具备体积小、重量相对轻便、操作简单、方便,让我们时刻都能连接上互联网进行学习、娱乐。

②实效性强。手机等移动终端时刻可以介入互联网,可以与移动互联网终端、传统PC等终端进行信息交换,例如一条信息或新闻可以通过微信、微薄、社交网站等进行即时、交流等,具备很强的时效性。

③多媒体性。移动通讯的不断发展,特别是3G、4G通讯技术的出现,让以前难以想象的实时通话、视频、文件传输、图形等形式的媒体类型变得非常简单,这种多种媒体的随时、时刻的通讯,更丰富了移动互联网的媒介方式。

④个性化。终端个性化表现在消费移动终端与个人绑定,个性化呈现能力非常强。其次,网络个性化表现为移动网络对用户需求、行为信息的精确反映和提取能力,并可与Mashup等互联网应用技术、电子地图等相结合。互联网内容与应用的个性化表现在采用社会化网络服务、博客、聚合内容(RSS)、Widget等Web2.0技术与终端个性化和网络个性化相互结合,使个性化效应极大释放。

⑤智能性。移动互联网的设备可以定位自己所处的方位,采集附近事物及声音的信息。如各类社交APP都应用了此类功能,而现在更新的设备还可以感受到温度、嗅觉、触碰感,这显然要比传统的设备“聪明”很多。

2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服务创新

2.1现状分析

移动互联的来临要求我们迅速融入并进行创新,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图书馆如何才能吸引读者,如何提供更优质的服务,显然,利用移动互联网技术开展移动图书馆及相关信息服务,让传统的图书馆转变成移动互联网图书馆,让读者利用各类移动终端快速、便捷的获取到传统图书馆能获取的更多资源与内容,提供给读者更个性化和人性化的信息服务,这将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一项重要功能。

国外的移动通讯技术相对比较发达,故国外的图书馆在移动互联网技术上的应用相对领先,服务内容也是在不断拓展中,包括SMS、WAP网站建设、移动检索、移动电子图书、移动个性化信息服务等,在国内移动图书馆应用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除了常见的WAP服务,信息推送,各个数据库供应商也推出了相应的移动产品,例如超星电子图书数据库厂商在提供传统的电子图书之余,近年来还推出了超星电子图书馆,读者可以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连接上互联网,进行图书预约、续借,并可进行图书馆所有电子资源的浏览及下载。大大丰富了读者使用移动终端利用图书馆的资源类型。国内在图书馆在融入移动互联网时代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很多大学图书馆都做出了从传统数字图书馆到移动图书馆的应变,例如清华的图书馆自2006年即开始陆续利用WAP网站的形式提供更丰富的图书馆服务,除了提供常规的的查询书目记录之外,也呈现出不同的馆藏特色,以及馆内很多电子资源都能通过移动终端的方式进行检索、浏览及下载。

2.2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发展举措

①移动图书馆建设。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必须做出相应变革,才能适应读者以手机等移动终端方式利用图书馆的要求。而数字图书馆时代,读者可以通过传统互联网利用图书馆的海量资源,而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来临,如果图书馆不改变自己的信息服务模式,图书馆将不再能吸引读者,不再传承图书馆的文华传播、信息服务等宗旨。首先我们需要从信息资源建设、移动服务创新等方面来顺应移动互联网图书馆建设。移动图书馆首要的就是移动资源的建设,一种能适合移动终端检索、浏览及下载的资源,包括电子图书、电子期刊及多媒体等资源类型能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方便、高效利用。首先采访工作需要改变,以前我们把绝大部分资源建设资金用了购买纸质的图书,现在我们则需要考虑合理地将部分资源建设经费用来建设移动图书馆平台以及移动电子图书资源,让移动终端能利用的资源逐步加大,例如购买超星数字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平台,它可以让读者利用移动终端在任何时候、任何地点方便快速地访问超星电子图书馆海量资源,还可以登录到超星移动平台对自己已借的纸质图书进行续借等操作。

②WAP网站建设。WAP(WirelessApplicationProtocol)是数字移动电话、因特网或其他个人数字助手、计算机应用之间进行通讯的开放全球标准,类似http协议的标准,规定了类似WEB服务器与客户浏览器交互的WAP方式和规范,WAP服务内容服务器存储着大量的信息及资源供移动终端来访问、查询、浏览及下载。在移动互联网中,移动设备可以随时随地接收信息,而WAP也可以将个性化信息PUSH到移动终端,是图书馆开展信息服务的有效方式之一。

③检索方式革新。将传统的基于PC端的检索服务升级到移动终端的模式,提供给用户一个简洁、明了而利用移动终端利用的信息资源检索入口。特别是作为图书馆门户资源检索的传统的OPAC已不适合在移动终端使用,必须进行革新。现很多高校图书馆都应用了基于移动终端访问模式的OPAC公共联机检索,确保了读者可以选择传统模式的OPAC进行检索,也可以利用移动终端进行检索。读者可以随时随地利用手机等移动终端进行馆藏目录检索。

④移动个性化服务。个性化服务一直是图书馆信息服务的重要方式之一,而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个性化服务则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的信息服务必要的方式之一,根据读者的知识结构、信息需求、利用图书馆的行为方式和心理倾向,有的放矢地为读者提供针对。

⑤互动。利用移动互联网背景下的新技术服务读者,图书馆建立自己的博客、微信公众平台等与移动终端的读者实时互动,也可以利用SNS与读者交流沟通,读者可以随时随地与图书馆进行交互。

3结语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来临,对图书馆来说是机遇也是挑战,移动图书馆的建设是数字图书馆建设的进一步飞跃,为图书馆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元素,对传统图书馆功能进行的拓展。融合、创新、主动是基于移动互联网图书馆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要求我们不断学习新技术,利用新技术来服务读者,充分发挥图书馆的用户、资源和技术平台等优势,让读者利用移动终端随时、随地都能享用图书馆的浩瀚资源,努力创造新的信息服务方法和理念,推动图书馆事业的不断发展与创新。

参考文献:

[1]杜春娥,孙会.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介特点与受众分析[J].计算机与网络,2012,(13).

移动互联网技术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经济犯罪;概念;特征

中图分类号:D91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9-0191-03

目前,信息化、网络化已经成为整个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作为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互联网正逐步成为信息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战略性基础设施,推动着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深刻变革,进而不断重塑经济社会的发展模式,成为构建信息社会的重要基石。中国互联网建设虽然相对美欧发达国家起步较晚,1994年4月才全功能接入国际互联网,最初是几K的电话拨号上网,但是发展快速、加速超越、规模宏大。从互联网用户规模、互联网经济发展、互网应用、互联网法治化进程看,中国现已成为全球网络大国。以移动互联网为核心的中国互联网,现已成为中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传播先进文化的重要平台、促进社会管理和社会服务创新的重要推力、改变人们交往方式和生活方式的重要媒介。

一、开展互联网经济犯罪研究的必要性

在中国互联网经济蓬勃发展、互联网技术广泛应用的同时,互联网犯罪相伴而生、蔓延扩散、层出不穷、危害巨大、屡打不止、形势严峻。犯罪分子或以互联网为攻击对象,在互联网上袭击网站,在线传播计算机病毒,或倚靠互联网实施金融诈骗、侵犯知识产权、对商品服务作虚假宣传、走私、洗钱、非法交易、毁损商誉、侵犯商业秘密、刺探国家机密、组织组织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随着200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兴起和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首次超过PC用户,网络无线化、终端便携化、虚拟现实化、风险泛在化、危险叠加化趋势越发明显和严重,犯罪分子将主要注意力转向了移动互联网,制作、、预装、传播移动互联网恶意程序,利用伪基站发送垃圾短信和诈骗信息,通过移动互联网、机顶盒、电视棒实施侵权盗版、网络隐私侵害、网络诈骗等。互联网犯罪严重危害互联网运行安全、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和社会管理秩序,严重侵害个人、法人和其他组织的人身、财产等合法权利。经济犯罪以其涉案领域广深、对经济和社会危害巨大的本质特征,在刑事立法和刑事司法中处于重中之重的地位。利用互联网移动通信应用技术和互联网信息传输设施、智能终端设备,实施百姓深恶痛绝的各种互联网经济犯罪,是新形势下经济犯罪的新动向、主流和发展趋势,同时也是打击防范互联网犯罪的重点。

二、移动互联网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一)移动互联网的概念

随着宽带无线接入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的飞速进步,移动互联网应运而生并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是继大型机、小型机、个人计算机及互联网之后的第五个信息产业发展周期,是当今信息产业竞争最为激烈且发展最为迅速的领域,同时也是犯罪分子实施新型经济犯罪的主要场域和工具。移动互联网是移动网络和互联网的融合网络,是在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局域网、城域网、广域网等固定有线网络互联互通基础上,按照一定的通信协议,采用移动无线通信、移动智能终端和移动操作等技术,将移动无线网络和移动智能终端接入固定有线网络,实现网络设施、终端设备内部或其之间可移动性的互联互通,具有数据交换、多媒体应用、个性化服务等移动应用服务功能的互联网发展新形态。

(二)移动互联网的主要特征

1.高速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在发展规模和信息传输方面具有的规模扩张快速、信息传播迅速的互联网空间、时间特性。2011―2014年,中国移动互联网从边缘走向主流,移动广告额增长了11倍,移动支付额增长了100倍,移动互联网的投融资额增长了22倍。中国企业在手机芯片等关键技术上的新突破,使数据下载速率峰值可达每秒300MB,传输和交换从语音到数据直至图像的各种信息。

2.移动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在无线通信技术和移动终端技术支撑下具有的网络主体、网络终端设备非固定、可移动的互联网空间位置关系特性。移动用户随身携带无线通信终端设备手机,无论身在何处、位置如何变化,都可以利用移动互联网即时通信、购物、支付、休闲娱乐、旅游预订,接受各种生活服务。

3.虚拟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在计算机技术、网络信息传播技术支持和各种传感设备作用下,将作为自己存在形态的知识、消息、信息、声音、文字等无形电子文本数据转换成与现实世界实体和环境高度逼真、并且使人产生身临其境感觉的多媒体等有形产品的互联网存在形态特性。网上微信通话聊天、网上广告产品推介和网上购物等,都是虚拟性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中的外在体现。

4.开放性

主要指由网络、终端和应用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移动互联网所具有的覆盖范围全球化“疆界”开放、个性化服务便捷化领域开放、应用平台泛在化技术开放、电子商务国际化市场开放、政务信息公开化信息开放的互联网内外关系特性。计算机信息网络国际联网、国际电子邮件、搜索引擎、跨境电商、政务微博微信、移动政务客户端、远程开放教育等都是移动互联网的开放标志。

5.扩散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作为产生和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在用户快速访问网站、超速链接网页、高频网发广告情况下,所产生的信息源由少到多、信息量由小到大、影响面由窄到广的互联网空间信息传播效应特性。互联网时代使网民拥有了“自媒体”的话语权,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是“发言人”。网络空间中任何一个微小信息都可通过移动互联网放大、聚焦、传播、热炒或者热议,迅速演变成社会舆论热点,产生危害或者促进社会稳定的恶性或者良性效应。

6.便捷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作为即时通信、互动社交、电子商务等应用工具,为用户提供工作生活需求个性化服务过程中,用户在线体验到的服务到位快并且便利的互联网应用服务效率特性。在无线通信、大数据、终端设备等网络技术和物联网的支持下,移动互联网可向用户随时随地提供信息分享、生活服务、线上线下购买交易、在线支付、转账还款服务等。

7.安全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在数字签名与认证技术、访问控制技术、网络防火墙技术、入侵检测技术、计算机病毒检测与防范技术、防范网络黑客攻击技术等网络技术的支撑下,具有的网络系统连续运行的可靠性和在网络系统信息存储、传送、使用方面具有的完整性、不可否认性、可用性、可控性等互联网应用服务质量特性。移动互联网运行安全,是移动互联网信息安全和可持续服务的必备条件和重要保证。

8.互动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在其开发建设、经营管理、运营服务过程中,政府、市场(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之间交流、沟通、协商、协同,互相作用、互相影响的互联网多元主体行为特性。政府通过政务信息公开网站、政务微视频,向社会各界政务信息,回答企业、非政府组织和网民对国计民生重大问题的咨询;企业和网民通过微信、微博、网上举报等公共平台,献言献策、表达诉求、投诉举报;用户通过QQ群等网上交友平台,与志趣相投的熟悉或陌生的网友进行在线思想情感交流。

9.智能性

主要指移动互联网通过采用近场通信技术、设备感应技术、蓝牙无线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等技术,可以具有人的某些智慧和能力的互联网技术支撑特性。应用近场通信技术产品内置芯片,便于用户识别、购买真优商品。应用医疗、交通大数据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用户可能出现的病症,提醒用户调整生活习惯;可以规划出行效率最高、速度最快、到达目的地最经济的路线;可以确定用户位置,实时监测和跟踪。应用语言处理技术,可以进行语言识别、自然语言处理、语言合成。应用大数据深度神经网络技术,可以完成实时语音翻译。

三、互联网经济犯罪的概念与主要特征

(一)互联网经济犯罪的概念

互联网经济犯罪是依附在互联网经济体上的“毒瘤”。定义互联网经济犯罪,应考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已将以网络及其计算机为犯罪对象的犯罪罪名纳入到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类而非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类的立法实际和我国公安机关已将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的案件侦查权分别交于治安管理部门、经济犯罪侦查部门的司法实际及“三网”(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下一代互联网)融合发展的现状与趋势,宜采用以互联网为犯罪工具而非犯罪对象的非实质意义上的网络新型经济犯罪内涵。互联网经济犯罪,是指在互联网经济运行过程中,从事互联网业务、应用经济活动或相关活动的互联网设施终端设备生产者、互联网经营者、互联网服务提供者、互联网用户和其他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及其工作人员,为谋取非法的经济利益,违反国家互联网经济法律法规关于禁止危害互联网经济秩序的规定和不履行维护互联网经济秩序的义务,严重破坏互联网经济秩序,触犯刑律,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互联网经济犯罪的外延包括利用互联网从事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等八类严重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违法犯罪活动,依照刑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二)互联网经济犯罪的主要特征

1.高发严重性

这是互联网经济犯罪的总体、客体特征;是指互联网经济犯罪案件总量保持高位、大案要案比重较大、涉案金额高、侵害范围广、现实和潜在危害大、严重危害互联网经济秩序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严重危害群众财产安全。以频发的金融犯罪为例,2016年3月,上海市警方侦破缪某以金融信息服务公司为平台的非法集资案,一年零四个月非法吸收社会公众投资近5亿元,涉及投资人3000余名。

2.团伙谋利性

这是互联网经济犯罪的主体、主观方面特征;是指犯罪分子作案,不是孤立的个人行为,而是作案目标一致、组织严密、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或犯罪集团的共同行为和犯罪分子持有的欲快速、大量、低成本、低风险谋得不法经济利益的心理态度。例如,2014年5月,广东省警方侦破“海燕3号”特大黑客信用卡诈骗案。犯罪团伙成员分别负责自编黑客软件窃取银行卡信息、转u窃取信息、网上盗刷或转账牟利。主犯电脑中查获的160万条公民个人信息和银行卡账号,可以直接网上盗刷银行卡信息19万条,涉案金额14.98余亿元。

3.跨界产业化性

这是互联网经济犯罪的主体行为特征;是指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的“疆界”开放,在不同省区市、境内外或国内外实施犯罪行为,并且将生产、流通、销售、售后不同环节上的犯罪行为配套组合,按时序和流程加以系统化。例如,制售假冒伪劣犯罪呈现“分散生产制假多点囤积储存人货分离运输真假混杂销售”的特点。2015年7月至9月,广州市警方成功收网3起特大假冒伪劣油集群战役,彻底摧毁以地下生产、销售工场为据点,通过互联网向全国10多个省市销售假冒品牌油的特大犯罪团伙,涉案金额5800余万元。

4.高速智能性

这是互联网经济犯罪客观方面的技术手段特征;是指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信息传播快的优势和个人具有较高智力水平的素质条件及假借职业活动“合法”名义的职业条件,快速实施伪劣产品销售、虚假信息、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损害、知识产权侵权、赃款赃物转移、销赃毁灭迹等犯罪行为,最大化地降低犯罪成本、最小化地承担犯罪风险、“巧取”不义之财。例如,有的犯罪分子利用网络VOIP电话等方式骗取他人信用卡账号密码并使用;有的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网络借贷公司(“影子银行”),截留投资者资金形成资金池,实施诈骗洗钱非法集资犯罪。

5.隐蔽欺诈性

这是互联网经济犯罪客观方面的行为方式特征;是指犯罪团伙为了不被发现和免受惩罚,采取各种手段隐其身份、窝点、行踪、罪行和赃款物,不讲诚信,用虚假言行掩盖事实真相和谋取非法经济利益的罪恶动机,用狡诈手段骗人。例如,有的犯罪分子用盗取的虚假身份证明购手机网卡,利用他人身份注册公司;有的将假冒官方网站服务器设在省区市、境内外或国内外的交界偏僻处;有的利用网络聊天、物流快递、网络支付进行假币交易;有的冒充网络客服和各大银行客服,利用互联网搞虚假广告宣传,将伪劣产品和服务伪装成名优产品和服务。

6.延伸扩散性

这是互联网经济犯罪客观方面的危害程度结果特征;是指犯罪团伙利用互联网的网络互联互通、网络空间开放、信息传送高速、应用服务便捷的优势,连续实施直接危害互联网经济秩序乃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和向其他犯罪分子、潜在犯罪分子传授各种犯罪方法、反侦查技能,导致出现的犯罪团伙非法经济利益更大化、犯罪群体扩大化、犯罪恶果分散化等严重危害社会的负面效应。例如,2015年9月,江苏省警方破获“10・10”特大网络传销案。该传销组织的高管人员使用手机微信等网络通信工具联系,以所谓虚拟货币“U币”买卖,吸引包括我国在内的23个国家共22万注册会员,涉案金额5亿元。

结语

深入开展互联网犯罪,特别是移动互联网经济犯罪的理论与实务研究,对于认清互联网的本质特征和犯罪分子利用互联网实施严重危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犯罪行为的特点和规律,解决打击防范互联网经济犯罪遇到的各种问题,提升打击防范互联网经济犯罪的效能,确保互联网经济健康有序发展,早日将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互联网信息安全与监管技术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范例(3篇)

    - 阅0

    移动互联网技术及应用范文篇1【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引言】:移动互联网是一个新兴的领域,如果将互联网比作是一场比赛,那么移动互联网就是下半场,而且规则与上半场并.....

    常见的建筑材料范例(3篇)

    - 阅0

    常见的建筑材料范文篇1【关键词】建筑材料;建筑节能;应用众所周知,节能是当今社会发展中极为关键的一项基本要求,并且这一要求必须落实到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中,对于能耗较多的建.....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