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 先进事迹(精选4篇)

来源:其他

第2篇1

三好表彰申报材料

单击输入所要申报的三好表彰的种类

单击输入申报者的姓名

单击输入申报者的班级

单击输入申报者所在的院系

哈工大学生工作处管理办公室

年月

个人(班级)简介

[单击此处输入个人(班级)简介]

要求:1.务必以第三人称书写此项内容,以便后期的宣传使用

2.每行33个字,字数在100字左右

3.简介内容一般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院系、在工大的基本生活、学习经历、所任职务、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或科研成果,以及自己的座右铭等

[单击此处输入文章的正标题]

[若有幅标题,单击此处输入文章的幅标题]

要求:副标题的格式例如:记XX学院(系)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三好班级、专兼职学生工作者)标兵XXX

[单击此处输入文章的一级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章的正文]

[单击此处输入文章的一级标题]

[单击此处输入文章的正文]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正文要求:1.申请材料一律用第三人称书写

2.申请材料一律用A4纸张书写

3.申请材料一律为文字资料,不需要图片、图文

等其他的格式,字数在1500—2000字左右。

4.申请材料若有二级标题一律用四号黑体,不加

粗;若有三级标题一律为小四黑体,不加粗。

建议不要使用过多的标题

第1篇2

三好表彰申报材料

单击输入所要申报的三好表彰的种类

单击输入申报者的姓名单击输入申报者的班级单击输入申报者所在的院系

哈工大学生工作处教育管理办公室

2007--2008年度校三好表彰申报材料

个人(班级)简介

[单击此处输入个人(班级)简介]

要求:1.务必以第三人称书写此项内容,以便后期的宣传使用

2.每行33个字,字数在100字左右

3.简介内容一般应包括姓名、性别、所在院系、在工大的基本生活、学习经历、所任职务、所取得的主要成绩或科研成果,以及自己的座右铭等

-I

第3篇3

哈尔滨方正县安乐水稻科技示范园区

先进事迹材料

哈尔滨市方正县是中国水稻寒地旱育稀植技术发源地。于2010年建成了水稻现代示范园区,园区位于方正县德善乡安乐村,方正县县城南5公里处,同三公路和讷鸡公路纵横过境。园区共有耕地4500余亩,示范园区实现了育苗工厂化、生产机械化、栽培标准化、产品优质化,是方正向探索新的农业之路迈出的重要一步。

一、完善基础建设,强化企业运行机制

(一)基础设施

1、智能化浸种催芽生产车间一栋,面积2550平方米。一次性可浸种400吨,一年可浸种3个周期,可为全县15万亩耕地提供芽种。

2、现代化集中育苗棚区一处,203栋,占地面积73080平方米,能满足示范园区10000亩核心区域的水稻插秧用苗。

3、稻作博物馆一座。占地1500平方米。

4、公顷式标准化方田基地一处,面积4500亩。

5、大型水田生产农机合作社一个,现代化农业机械保有量117台(套),现代化的机耕队伍使得示范园区在整地、育苗、插秧等方面实现标准化运作,充分起到科技示范引领的作用。

6、其它设施:大型标志牌一个;灌溉电机井3眼;已硬化的农田路1500延长米,已整修的沟渠10000延长米。

安乐水稻示范园区已基本呈现田成方、林成网、路相通、渠相连的标准化水稻生产景象。

(二)科学化企业运行机制

园区以市场为导向,集成运用当代农业科技成果和农业生产设施,水稻标准化示范生产,为农业生产注入了高科技元素,增强了农业生产的自主创新能力,逐步推动了农业的科技化,实现土地集约化,推动农业现代化的步代,使农民收入增加,农业效益增大。

1、园区采取农民合作、企业经营的方式运行。各个生产环节由龙头企业同合作社合理科学地运作。

2、园区按照水稻标准化“七统一”的方式进行生产。即统一品种、统一育苗、统一机械、统一插秧、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销售。

3、注重学习沟通,促进园区提档升级。加强与大中科技院校的联系,把园区建设成为集新技术示范、生态农业观光、良种繁育等为一体的新型园区。

二、措施有力保障园区建设

2010年秋,园区项目确定后,德善党委政府高度重视、积极配合县工作领导小组,采取有力措施有效推进工作开展:

1、加强组织保障,给力园区建设。为解除农户的后顾之忧,乡经管中心成立了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制定了土地流转规范程序,保证土地有序流转。同时引导农民通过转包、出租、置换、转让、入股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让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使农民走“非农化”的园区土地流转之路。坚持龙头企业引领,采取“企业+农户+园区”的形式,积极推进农户集约经营土地。

2、积极宣传引导,搭建流转平台。组织乡村干部多次入户走访调研,把土地流转集中经营后带来的效益,农民走集约化经营之路后的规划说清楚、讲明白。将土地流转涉及的法律政策汇编成册,发到农户手中,通过广播、墙报、标语等多种形式,进行广泛宣传,扩大影响。农户提高了认识,积极响应,使得园区建设顺利开展。

3、加强协调服务,抓好工作落实。在具体工作中着重做好三个方面工作。一是组织精干力量,为农户重新丈量土地。抽调乡政府站办所干部14人,完成了园区内187户的3897.43亩土地的丈量工作,并通过了县联合验收组的检查验收,为园区建设的合同签订提供了详实的基础数据。二是督促推进,促使秋收提前完成。乡村两级积极动员农户抢前抓早,抢在绝大多数农户收割之前及早收获,从兄弟乡镇及本乡各村调集20余台稻车子、车辆80台次,提前一周完成园区内秋打场及清理工作,为园区在封冻前完成平整土地、棚区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时间保证。三是各部门通力合作,全力推进园区建设。在县土地、住建、农委、农机等部门积极配合下,2010年封冻以前完成了203栋钢架结构大棚的支架、2550平方米的智能化催芽车间、10000延长米的水渠硬化和1500平方米的稻作博物馆的基础建设工作。2011年春,智能化催芽车间和203栋大棚全部正常投入使用。

三、集约经营促进农民增收

园区以创新的经营模式,集成了先进稻作技术,有效地促进了土地的集约化经营,实现了土地的最大化的利用率,使农业走上一条科技化、规范化、现代化的发展之路,使更多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走入到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中去。

1、实现土地效益的最大化。耕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有利于绿色有机稻米种植流程的科学管理,实现高质高效。废除部分田埂,将一公顷耕地整合成一个标准化方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使年产量提高11.8%;统一浸种、催芽,使出芽率提高10%,并有效防止病虫害发生;有效节约水能,硬化后的沟渠提高了水源的利用率,可以节水30%;每年每亩增产50-70公斤。

2、促进全乡土地规模化经营。将土地承包给园区经营的部分种粮能手,又大面积承包临村土地,成为种粮大户,并创办了一些中小型农民合作社,形成了“大规模”带动“小集约”,实现土地耕种不断地向农业现代化发展。目前安乐、正义、新城、莲花已有小型集中化经营大户(组织)个,耕地面积亩。

3、促进劳动力转移,拓宽增收途径。首先农民的土地以每亩1000元/年转让费承包给园区,其自主经营时每亩地最高净收入为700元,亩增收300元。其次,解放出来的劳动力部分在园区务工,年人均可增加收入20000元;大部分进城务工,他们从事多种行业,不尽提高收入,学习了技能而且还开扩了视野,解放了思想,促进了农民自主创业的步伐。全村农民年增收3000元。

4、以点带面,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通过示范园区的示范、引领,让更多的种粮大户和农民合作社有一个参照模式,以带动全乡农业向产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园区的成功做法也辐射到与其相临的村,2011年安乐村、新城村已有1300亩耕地划入园区,园区面积不断扩展,农民收入不断增加,加速了农业现代化进程。

第4篇4

全国知识型职工先进个人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淑娟先进事迹

发布时间:2007-7-1110:01:57阅读数:

2227国防科工网2007年05月30日报道:

王淑娟教授,1967年生,中共党员,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学教研室主任、电子技术基础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高校电子技术研究会理事。

王淑娟教授诲人的态度令人亲近,奉献的精神令人景仰,创新的思维让人钦佩,执着的追求让人感奋。“做教师工作就是要有一种奉献精神,置身于荣誉之外而乐于奉献、甘为人梯,这是做教学工作的一种境界”。这是王淑娟教授用于激励自己、激励同事的座右铭,也是她十几年献身教育、拼搏进取、追求卓越的真实写照。

一、敬业爱岗,为人师表,乐于奉献

1985年王淑娟从东北农村方圆10公里内只有3户人家的一个穷山沟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工程系自动控制专业,1998年获得工学博士学位,2003年完成博士后流动站工作。

王淑娟教授热爱教育事业,献身教育事业;具有“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无私奉献精神。她把教书作为自己参与社会创造,造福当代,泽被万世的一种形式。她从这一平凡、琐碎的工作中体验到了奉献的快乐。

王淑娟教授公正、友善、严格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认认真真地对待每一节课。通过严谨的教学态度和科学的教学方法,通过清白做人、规矩做事的处事态度,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做人、怎样作为。学高才能为师,身正方可为范,灵魂只有用灵魂去塑造,情操只有用情操去陶冶,品质只有用品质去培育,道德只有用道德去感染,人格只有用人格去锤炼。王淑娟教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教会学生“为人诚笃”、“为学严谨”、“为师行胜于言”。王淑娟教授已经在3尺讲台上奋斗了15年。她的学生已遍布五湖四海,成为各行各业的骨干。接到来自千里之外的电话;看到一张张来自远方的贺卡上的深情祝福;走过校园,听到一声声亲切的问候;看到教室里莘莘学子的崇拜的目光,王淑娟教授常常感叹:此生无悔!此生无憾!此生足矣!

二、关心、爱护学生,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王淑娟教授认为:教书重要,育人更重要。教书育人在点点滴滴,教书育人在方方面面,教书育人在前瞻的创新,教书育人在科学的远见。教书育人工作做得好与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对学生是否了解,是否有爱心。亲其师,信其道。

在王淑娟教授任0001105-0001110班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学期结束的时候,在不及格的名单里有一个叫万保春的学生。他找到了王老师,说明他的实际情况。他是一名降级生,上学期没有认真听课,导致基础电子技术课程不及格,希望王老师能在假期里帮助他重新学习一遍基础电子技术课程。他们约定:暑假王老师到实验室编教材,他到实验室看书,王老师给他答疑。暑假结束的时候,他饱含深情地对王老师说:“老师,谢谢您在这段时间里教了我这么多的知识,更要谢谢您在这段时间里给我那么多的激励”。之后的一个学期,王淑娟教授仍然任0001105-0001110班集成电子技术课程。学期结束时,他集成电子技术课程成绩优秀。

2006年春季学期王淑娟教授任课班级有个名字叫张龙的学生,希望进入王老师的实验室学习,希望参加今年省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王老师不仅同意了,而且免费为他提供了实验条件,包括仪器设备和元器件。他勤奋刻苦,期末基础电子技术课程取得了95分的优异成绩。暑假学校安排竞赛培训,他却因为经济困难准备回家。王老师得知后,帮他解决了经济困难。15年来,不知道王老师为多少学生解决了经济困难,也不知道王老师的实验室接受了多少个这样贫穷而优秀的学生,也不知道王老师多少次为学生免费印刷习题和技术资料。

王淑娟教授常说:“我来自于农村,是我的父母、老师和社会,给了我上大学,给了我当教授、博导的机会。我一定要尽我所能去爱我的学生、帮助我的学生,使更多的学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以报效祖国、造福人民”。

三、教育教学的改革者、实践者和创新者,教学成果突出

王淑娟教授作为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学教研室主任、国家级精品课程负责人,积极组织课程建设和师资队伍建设。王淑娟教授坚持团队意识,协同创新。在王淑娟教授的带领下,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基础教学团队象“夸父”一样,在教学中不断地挖掘科学的创新源,孜孜孜不倦地追求着教学领域里永远发光的“太阳”“在平凡中创新,在泥土中淘金”。

王淑娟教授带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团队在教学改革与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不断进取,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2003年哈尔滨工业大学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电子技术第一、第二课堂互动培养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项目获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005年“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多方位建设的研究与实践”项目获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王淑娟教授获2005年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为适应电子技术飞速发展和后续课程的需要,积极进行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改革,建立了模拟和数字电子技术交替授课的新体系。2004年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国家“十五”规划教材《基础电子技术》和《集成电子技术》。王淑娟教授主持教学研究项目6项,发表教学研究论文10余篇。

王淑娟教授注重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开展大学生课外科技创新活动和电子竞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所指导的学生获得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全国一等奖2项、全国二等奖3项、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2项。王淑娟教授本人荣获2001年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优秀赛前辅导教师称号。王淑娟教授指导大学生科技制作多项,获校二等奖3项,获校三等奖1项。

四、学习教育理论,研究教学方法,教学效果优秀

王淑娟教授重视每一个50分钟。每一个50分钟都是充满责任的50分钟;每一个50分钟都是对自己充满挑战的50分钟。向50分钟要水平、要效果。王淑娟教授认为讲课不是简单地重复讲稿,课堂应该是动态的,是教师和学生互动的过程,教师要为课堂留出讨论和产生火花的余地。针对课程中需要启发的知识点,制订启发式教学流程,编写启发式教案。课堂上不失时机地启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并调动学生回答这些问题,然后再加以提炼、总结、升华,最后再反馈给学生。这样,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大家都在教,大家都在学,教中有学,学中有教。这样的课堂才是成功的课堂,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学到的知识才是最扎实的。经过这样的课堂学习和训练,学生的自学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创造性思维的能力、提问题的能力、解答问题的能力、应付挑战性的能力都得到了锻炼。这就要求教师要有雄厚的实力,敏锐的思维和机敏的应变能力。

1800个50分钟汇聚成了王淑娟教授15年的教书育人历程。在她15年的教书育人生涯中,她聆听学生的声音,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付出真爱就会得到爱的回报。在专家和学生评教中,王淑娟教授一直名列全校前茅。由于教学效果优秀,王淑娟教授获得了2003年电气工程及自动化学院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获2004年度校教学优秀一等奖,获2004年度校优秀教师奖。获2005年度宝钢教育基金优秀教师奖。

五、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

王淑娟教授(博导)一直从事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与测试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在电子设备可靠性设计技术、电子设备可靠性测试与故障诊断技术、军用电子元器件及其装置的多余物自动检测识别技术研究领域,主持科研项目1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奖3项;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SCI检索、EI检索1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20余名。

王淑娟教授将学科前沿知识和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实践,提出了基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优生选拔与培养模式,以教授(博导)为核心、以副教授和博士为骨干的优秀教师队伍为本科特优生制定长期、周密的培养规划,按照本、硕、博连续、有计划的培养模式,为国家培养精英人才、拔尖人才。她所指导的本科生申请专利5项;获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论文3人;本科生发表学术论文5篇;获罗克韦尔奖学金3人;获通用电气奖学金2人。

编辑:闫明星来源:原国防科工委网

哈尔滨导游词

哈尔滨考察报告

哈尔滨党建工作总结

哈尔滨实习报告

哈尔滨文案推广公司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