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态体系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1

【关键词】城乡生态系统;安泽;可持续

1引言:

城乡生态系统是构成并支持城市生态环境发展的自然基础,是城市文化特色的重要载体,城乡生态系统与城市的发展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也是城乡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但是现在中国人工环境的急剧膨胀正逐渐侵蚀着城乡环境中的绿色和自然因素。

目前,发达国家的城乡发展模式已不再是由经济主导的局面了,而是特别重视城乡生态的建设,即保持现实与未来的协调,保持城乡生产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保持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协调发展,保持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伴随着城乡发展观念以及发展模式的转变,中国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地建设理论也应有新的发展。但现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只能反映科学性却无法真正体现生态系统本身应具有的艺术和人文特性。

本文通过对安泽城乡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力图发掘如何运用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来调节城乡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基本要素间的协调关系,并通过尊重和保证城乡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找出塑造高文化品味的城乡生态空间环境的方法。以达到自然、社会、经济等的可持续发展的方法,创造出和谐的城乡生态系统,希望对城乡生态系统的规划建设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2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

城乡生态系统是以城乡中生活的人为主体,以城乡次生自然要素,自然资源和人工物质要素、精神要素为环境、并与一定范围的区域保持密切联系的复杂人类生态系统。

城乡生态系统不能仅给居民提供游憩场所、生产场所、休闲场所、自然景观等空间,更重要的是对改善城乡生态环境、维持生态平衡所起的作用。从城市生态学角度看,城乡生态系统中包含的绿色植物既能维持和改善城乡区域范围内的大气碳循环和氧平衡,又能无能耗地调节城乡温度、湿度,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还能调节城乡区域通风,减少风害、降低噪音等等。由此可见城乡生态系统的效益是多方位的综合体现的。

但是城乡生态系统的功能又与社会制度、历史传统、民俗习惯、科学文化、经济生活水平及地理环境息息相关。随着城乡生态系统在城市用地中所占比重的不断增加,使其必然会成为影响城乡风貌的重要因素和城乡的重要基础设施,凝结着时代的各种自然、科学、精神价值要素的城乡生态系统,也成为吸引人才、技术和资金集结的重要因素。因此,城乡生态系统的发展应与城市文化建设及社会发展同步进行。

总的来说,城乡生态系统不仅可以创造城市人文景观,提供休闲、健身场所,促进社会精神文明建设,还能防灾避难,值得我们重视。

3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资源

安泽县隶属山西省临汾市,位于山西省的南中部、临汾市的东部,太岳山脉东南麓。东与屯留县、长子县为邻,南与沁水县接壤,西与浮山县、古县交界,北与沁源县毗连。全县南北长65公里,东西宽约45公里,总面积为1967平方公里。

安泽建国以来,绿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全县有林面积由建国初期的9万亩发展到现在的155.1万亩,森林覆盖率由3%提高到52.6%。尤其是1994年太行山绿化工程启动以来,年均增加造林面积约6万亩,年均增长4个百分点。进而在“十五”期间有林地面积从136万亩增加到153万亩,增加了17万亩。全县人均林木蓄积量41立方木。在工程建设的带动下,随着造林工作的不断开展,带来了明显的生态效益,庞大的绿色屏障涵养了水源,形成独特的“安泽小气候”。2001年6月,安泽县被国家环保总局确定为第六批部级生态示范区试点,确立了安泽县领先的生态地位。

安泽县县城位于县域地理位置的中部偏西,近年来安泽县的城市建设发展很快,城市面貌日新月异,特别是在县域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改善方面有很大的进步,县域生态系统的建设也是安泽县城市建设的重中之重,成绩很大,如大量建设了城市交通绿化和防护绿化,使得城市环境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虽然安泽县通过近几十年制定并实施有效的绿地建设政策,城乡绿化覆盖率等指标比以前有较大提高。但与目前国内绿化先进城市相比尚有很大差距,安泽县现状绿化特点概括起来有以下几个方面:指导思想的不明确使得生态系统的规划方向不明晰,缺乏整体性协调性,缺乏地方特色,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同时,县城城市规划没有从保护环境的角度对植物进行科学合理的配置,对城市绿地空间的多样化功能认识不足,不注意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绿地景观缺少艺术性和地域特色;从性能来看,安泽县城因为城市较小,绿地的功能比较综合。现有四块绿地的功能性不强,除了文体广场绿地面积较大以外,其它几块绿地功能单一,面积不大,难以构成绿地系统。公共绿地分布在河流和过境公路的旁边,造成居民使用不便,尤其是309国道以北的居民,北部区片没有合适到达的公共活动的场地。安泽县城由城市公园及各类绿化廊道构成的城市休闲开放空间体系没有形成。城市公园和街头绿地缺乏分级,地域分布不均衡,缺少廊道连通,布局孤立。

由此可见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没有形成可持续发展。因此,虽然绿化投入大,而生态系统收效微,

4安泽县城乡生态系统规划探索

根据安泽县的城市性质和绿地现状的调查研究,本文对安泽县城区生态系统的目标和构想定位为:调整绿地布局结构,完善绿地类型,提高绿地配置和养护水平,丰富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突出城市特点,使安泽县的绿化与现代化都市的城市形象相匹配,使安泽县在城市生态环境和整体面貌上得到极大改善,城市历史文化环境得以保护和突出。

4.1综合考虑生态系统的社会、经济、生态效益,优化城乡生态系统,维护生物多样性,营造城乡特色景观。笔者认为在城乡环境保护规划下几个方面的工作是必要的措施:

4.1.1环境的保护

划定城乡集中式饮用水源保护地,加大保护力度,确保饮用水源的水质达到国家标准。加大农业面源污染控制力度,鼓励畜禽粪便资源化,确保养殖废水达标排放。

4.1.2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为保护基本农田保护地,对土地承包者明确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冻结征用具有重要生态功能的草地、林地等,重大建设项目尽量减少占用林地、草地和耕地,防止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

4.1.3水资源开发利用的生态环境保护

在水资源开发利用时,应统筹兼顾生产、生活和生态用水的综合平衡,坚持开源节流并重、节流优先、治污为本、科学开源、综合利用。

4.1.4植树造林,改善生态环境

切实搞好各类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防风固沙林、特种用途林等生态公益林。大力发展科技,利用可再生能源技术,减少樵采对林木植被的破坏。

4.1.5保护生态环境

城乡域内停止一切导致生态功能继续退化的开发活动和其它人为破坏活动。改变粗放生产经营方式,走生态经济发展道路。

4.2城乡生态系统与自然人文资源的结合:

通过利用城市的山水自然资源,合理引导城市功能空间与自然生态系统的发展。考虑城市未来的拓展方向和模式,完善城市功能组团分隔,构筑安居和发展的山水型园林城市。通过园林绿地建设,弘扬地方文化,改良城市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安泽县城绿地系统规划布局为:

4.2.1公园绿地

规划公园绿地的布局应满足市民步行10分钟可以到达县级公园,步行15分钟到达大型公园或生态绿地的原则。规划公园绿地按“片区级”划分,规划6处片区级公园绿地,其中5处为新增公园绿地,主要布置在生活功能主轴线泽明路上,片区级公园绿地按500米服务半径设置。

4.2.2组团绿地

为提高居住环境质量,应在县城中建立组团绿地,做到基本覆盖泥土。应充分利用零散用地种植花木,美化城市生态环境。组团绿地主要分布于城市景观道路两侧、部分河道两侧以及居住区出入口附近,在居住人口密集、商业活动聚积之处、新区和旧区,分别以丰富城市空间环境、消灭绿化盲区为目的,尽可能采用多种方式进行组团绿化,如:空、荒置地复绿、旧房改造和违章拆建等,争取更多的亲切宜人的绿化空间。

4.2.3防护绿地

规划按照城市卫生、安全、防灾、环保等要求建设防护绿地,积极营造人工林,在规划区内的山体、河流、水源保护区、工业区周围、市政管线和交通干线两侧布置防护绿地。在高速公路、城市过境道路两侧设置宽度30-50米的隔离绿带;污水处理厂、变电站周围、工业用地与生活用地之间及高压线走廊沿线设置一定宽度(10-20米)的隔离绿带。规划防护绿地面积共计48.85公顷。

4.2.4滨河绿地

滨河绿地主要是在河流水道两侧布局带状绿地,规划宽度一般为两侧各10-50米。

在街头绿地和滨河绿地中需要建设一些活动设施及人工种植花草、树木,成为市民日常休闲的绿地。

4.2.5住区公共绿地

在县城居住小区建设中,按照国家有关标准设置绿化用地,成为城市绿地系统中的有机组成部分,一般采用人均2平方米(其用地面积计入居住用地之中)。

4.3安泽城市景观风貌规划

4.3.1城市景观风貌要素及特征

基本要素

(1)山:县城位于山谷之中,东西两侧为连绵的山丘。西侧山峰雄伟浑厚,东侧山峰险峻挺拔;山丘遍布绿化,呈墨绿色;山形与山色是县城景观最重要的背景。

(2)水:沁河从县城东部沿山脚而过,是城市景观精华所在。河中有树,各种植被十分茂盛;河床漫滩,河道蜿蜒曲折;水声淙淙,悦耳动听;树、河、声是安泽县城最有价值的景观特质。

(3)林:县城山上到处长满了松树等树林,郁郁葱葱,为城市景观带来了生机和绿色。

(4)城:城市在河谷中沿河呈带状布局,低多层建筑分区明显。

4.3.2安泽城市景观规划目标:

(1)河谷山城:从地理环境看,安泽县城山丘、河流、城市紧密结合,呈现典型的河谷山城特色,具有较为独特的景观特征。

(2)历史与现代兼容:城区既有以现代建筑为代表的城市景观,又有以历史上形成的大片具有山西地方特色的平房区为代表的传统地方建筑景观,新旧共存,体现出城市发展的脉络。

(3)传承历史人文:各种建筑符号、人们的生活方式、文化活动等等都体现出了山西本土的文化风格,在城市景观上呈现出独具特色地方人文的特征。

4.3.3安泽城市景观规划探索:

规划形成以沁河为主要景观廊道,以周边山体、树林为背景,以特色风貌区为重点,山、水、城、园交融的景观格局:

(1)“一心”――规划安泽月亮湾湿地公园及周边景观,为安泽县城公共景观中心。

(2)“三轴”――三条主要道路景观轴线:

一是滨河大道,为滨水景观轴线,具有视线开阔、自然景观丰富等特征;二是国道路,是县城东西方向主要联系通道和主要的城市出入口所在地,具有开阔的视野、变化起伏的地形等特征;三是泽明路,为城市重要公共景观主轴线。三条重要城市景观道路将城市的主要出入口、重点景观地段和结点,以及山与水连接起来,是城市景观认知的重要途径。.

(3)“四区”――五类景观风貌区,包括:

城市公共景观风貌区:为城市公共空间及公共建筑形成的风貌区;

现代城市居住风貌区:为城市现代化居住社区风貌地段;

传统特色居住风貌区:城市中部、泽明南路东侧的平房区是安泽县城最具规模、最具历史特色、建设条件较好的平方建设区,目前居住环境不佳,但平房区建筑群在建筑材料、建筑形式方面具有较强的地方传统特色。建议在平房地区的改造过程中,应充分尊重现状,挖掘这一地区建筑的历史文化资源;

自然景观风貌区:以荀子公园山体、西山山体以及高壁村北山体为主的县城周边山体,所形成的自然景观区域。

(4)“六廊”――六条生态景观廊道,塑造沁河及其他6条支流沿线的生态景观廊道。其中,沁河及其沿岸绿地河谷为县城最主要的生态景观廊道,另外以城区内的沁河支流为基础形成的6条生态景观廊道。

(5)“六片”――八片公园绿地。(见表1)

通过这些手段,使市域和市区生态资源背景之间建立联系,并构成自然与人工相互渗透、有机联系的生态网络,以达到生态效益最大化。

5结语

城乡规划的实体是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许多城市与乡村是特定的自然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环境相互影响的产物。因此在生态系统地规划中,对文化进行有效利用值得我们更加深入地探索和研究。因此从发展旅游、塑造城市特色角度来看,城乡生态规划应注重寻找有传统文化魅力和可持续发展特征的模式,坚持整体优化的原则,从系统分析的原理和方法出发,强调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规划的目标与区域或城乡总体规划目标的一致性,追求社会、经济和环境的整体最佳效益。

同时,生态环境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系统各生态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制约,不仅影响到整个生态环境系统的稳定性,而且也直接关系到系统的结构和整体功能的发挥。因此,在城乡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中必须遵循协调共生的原则,使得城乡生态系统形成动态平衡,在这个系统中,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经常处于非平衡状态。只有当城市能量的输入与输出之间达到相对平衡时,整个系统的整体效益才能达到最佳的状态。

参考文献:

[1]焦胜等著,《城市生态规划概论》,北京,化工出版社,2006

[2]黄向华,《城市园林生态系统规划的理论与实证研究》,[学位论文],2007

[3]吴良铺,《人居环境科学导论》,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51108294);“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项目(2008BAJ08B04)

作者简介: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2

“生态系统”一词最初由英国植物群落学家A·G·坦斯利于1935年首先提出,他根据前人和他本人对森林动态的研究,把物理学中的“系统”引入生态学,提出了生态系统的概念。生态系统是一个相当广泛的概念,任何生命系统及其环境都可以称之为生态系统,在空间边界上是模糊的,其空间范围很大程度上是依据人们所研究的对象、内容、目的或地理条件等因素而确定,是一个完整而复杂的生态综合体。

“城市生态”由美国芝加哥学派创始人帕克于1925年提出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与自然生态系统成为生态学的研究中心一样,城市生态系统也成为城市生态学的研究中心和重点。城市生态系统是指特定地域内的人口、资源与环境(包括生物的和物理的,社会的和经济的,政治的和文化的)通过各种相生相克的关系建立起来的人类聚居地或社会、经济、自然复合体。

在城市生态系统中,以人为核心,是一个融合了自然、经济与社会的人工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是人类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人类生态系统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自然生态系统到农业生态系统的演变,最后才产生了城市生态系统。在工业革命以后,农村人口开始向城市转移,出现了大规模的城市化。尽管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历史在整个人类发展史中只占了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城市生态系统却对整个人类生态系统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已经成为人类生态系统的主体。

二、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

关于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有很多种不同的观点,不过有一点是一致的:城市生态系统是一个以人为中心的复合型的人工生态系统,它具有很强的人工性。除了人这一主体之外,还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与社会系统。这种划分是一种广义生态系统观,是把整个城市当作一个巨大的生态系统,按照这种组成方式可以从整体上研究城市的生态机理,进行城市生态建设。

在社会学中,将城市生态系统分为城市社会和城市空间两部分。城市社会包括了城市居民和城市组织,城市空间则是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的集合。将城市生态系统的组成要素重新分析,可分为两部分:一是生命系统,指城市人群和自然生物(包括野生动植物和人工栽培或饲养的动植物)。二是环境系统,包括次生自然环境、人工环境和广域环境。次生自然环境就是一些自然要素和自然资源;人工环境又分为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广域环境是在更大的范围上来说的环境,包括城市周边的郊区环境以及整个区域环境。这种组成形式严格遵循了生态系统的要素构成,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城市生态系统中的主导关系。在城市中,自然生物的生长、发育和分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由人安排的,在人的干预下,城市生物种群单一,优势物种突出,群落结构简单,空间分布也受到人为的限制。

三、如何实现城市生态的可持续规划

(一)生态城市与可持续发展

现代城市作为一个多元化、多介质、多层次的人工复合生态系统,各层次、各子系统之间和各生态要素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城市生态规划坚持以整体优化、协调共生、趋适开拓、区域分异、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以环境容量、自然资源承载能力和生态适宜度为依据,有助于生态功能合理分区和创造新的生态工程,其目的是改善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寻求最佳的城市生态位,不断地开拓和占领空余生态位,充分发挥生态系统的潜力,促进城市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保持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和协调共生。

城市生态规划是与可持续发展概念相适应的一种规划方法,它将生态学的原理和城市总体规划、环境规划相结合,同时又将经济学、社会学等多学科知识以及多种技术手段应用其中,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生态开发和生态建设提出合理的对策,辨识、模拟、设计和调控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及其结构功能,合理配置空间资源、社会文化资源,最终达到正确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关系的目的。在生态规划中,体现着一种平衡或协调型的规划思想,综合时间、空间、人三大要素,协调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促进人类生存空间向更有序、稳定的方向发展,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共生。

首先,城市生态规划强调协调性,即强调经济、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这是规划的核心所在;其次,强调区域性,这是因为生态问题的发生、发展及解决都离不开一定的区域,生态规划是以特定的区域为依据,设计人工化环境在区域内的布局和利用;第三,强调层次性,城市生态系统是个庞大的网状、多级、多层次的大系统,从而决定了其规划有明显的层次性。城市生态规划的目标更强调城市生态平衡与城市生态发展,认为城市现代化与城市可持续发展依赖于城市生态平衡和城市生态发展。

(二)城市生态规划需遵循的设计原则

1.社会生态原则。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设计要重视社会发展的整体利益,体现尊重、包容和公正,生态规划要着眼于社会发展规划,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公平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2.经济生态原则。经济活动是城市最主要、最基本的活动之一,经济的发展决定着城市的发展,生态规划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注重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持续性。这一原则要求规划设计要贯彻节能减排、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优化产业经济结构,促进生态型经济的形成。效率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3.自然生态原则。城市是在自然环境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一原则要求生态规划必须遵循自然演进的基本规律,维护自然环境基本再生能力、自净能力和稳定性、持续性,人类活动保持在自然环境所允许的承载能力之内。规划设计应结合自然,适应与改造并重,减少对自然环境的消极影响。平衡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

4.复合生态原则。城市的社会、经济、自然系统是相互关联、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规划设计必须将三者有机结合起来,三者兼顾,综合考虑,使整体效益最高。规划设计要利用这三方面的互补性,协调相互之间的冲突和矛盾,努力在三者之间寻求平衡。协调是这一原则的核心价值。以上这些原则都是普遍性的,但城市是地区性的,地区的特殊性又受自然地理和社会文化两方面的影响。因此,这些原则的具体应用需要与空间、时间和人(社会)的结合,在特定的空间中有不同的应用。

(三)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内容

1.高质量的环保系统。对不同的废弃物按照各自的特点及时处理和处置,同时加强对噪声和烟尘排放的管理,使城市生态环境洁净、舒适。

2.高效能的运转系统。包括畅通的交通系统,充足的能流、物流和客流系统,快速有序的信息传递系统,相应配套有保障的物质供应系统和城郊生态支持圈,完善的专业服务系统等。

3.高水平的管理系统。包括人口控制、资源利用、社会服务、医疗保险、劳动就业、治安防火、城市建设、环境整治等。保证水、土等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适度的人口规模,促进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和谐。

4.完善的绿地生态系统。不仅应有较高的绿地覆盖率指标,而且还应布局合理,点、线、面有机结合,有较高的生物多样性,组成完善的复层绿地系统。

5.高度的社会文明和生态环境意识。应具有较高的人口素质、优良的社会风气、井然有序的社会秩序、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和高度的生态环境意识,这是城市生态建设非常重要的基础条件。

从生态规划内容可以归纳出一些具体的城市生态规划目标:从人类的角度来说,城市中具有合理的人口规模,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关系和谐;从土地的角度来说,城市用地结构合理,开发有序,土地资源得到优化配置,城市功能获得适宜的生态区位;从空间的角度来说,城市空间与其承载的城市功能相适应,具有高效、低耗的空间分布特征,城市空间的多样性和异质性使得城市既呈现动态发展的态势又保持稳定有序的结构;从环境的角度来说,城市功能的发挥不超过其环境容量的限制,促进城市健康、持续发展。

归根到底,城市生态规划最主要的目的是实现可持续发展,城市居民作为城市中的主体,在生态规划中要体现出“以人为本”的精神,围绕主体——人来展开各种规划措施。城市生态规划的对象主要是城市中的各种生态关系,这种生态关系又集中体现在以土地为基础的人与环境的关系上,处理好人与环境的关系,不断优化城市建设、利用保护城市资源、保护好生态环境。这样才能实现城市生态规划的主要宗旨,体现“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真正价值。

[参考文献]

[1]沈清基.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特征探讨[J].华中建筑,1997.

[2]戴天兴.城市环境生态学[M].北京: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2002.

[3]王发曾.城市生态系统基本理论问题辨析[J].城市规划汇刊,1997.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3

关键词: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生态建构

Abstract:thisarticlethroughtotheurbangreenspacesystemandconceptualanalysis,putforwardtheconceptofurbangreenspacesystem,andbasedontheurbangreenspacesystem,urbangreenspacesystemandurbangreenspaceoftherelationshipbetweenknowledgeandunderstandingofurbangreenspacesystemof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putsforwardthebasicideasofecologicalconstructionofurbangreenspacesystem.

Keywords:urbangreenspacesystem;Urbangreenspacesystem;Theecological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S73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引言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城市生态建设成为研究的热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保护和生态营建成为组织城市空间景象艺术和解决城市生态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建立科学生态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城市化背景条件下实施城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迫切需要。

本文提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概念,目的就是要改变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囿于城市内部绿地系统的研究上,没有能够跳出城市的范围,没有从区域生态的角度来建立科学的规划生态观;改变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停留在城市绿化种植、增加城市绿地面积以及改善城市居民物质生活质量的层面上,忽视对人精神心理环境的关怀和环境文化的塑造。

1相关概念界定

城市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城市用地。它包含两个层次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用于绿化的土地;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之外,对城市生态、景象和居民休闲生活具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西方城市规划概念中一般不提城市绿地,而是开敞空间(Openspace)。笔者认为城市绿地是城市空间范围内的一种绿色公共开放空间,参与城市建设用地平衡的,以绿化种植面积占主体的城市建设用地(或水面)。城市绿地是人类为自己创造的一种生活场所,它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价值,只有处于生活状态(相对于生存状态)的人才有能力营建和享用城市绿地。

城市绿地系统的概念也是一个从无到有、简单到复杂的逐渐发展过程,城市绿地系统无论从广度和深度上都得到了拓展,这是对其功能特质和真实内涵不断认识的结果。笔者认为,城市绿地系统是不同类型和功能的城市绿地有机结合而成的有机整体,具有生态、社会、经济、文化复合功能。

为了整合城市绿地系统在广度和深度上的拓展以及赋予城市绿地系统真实内涵,笔者拟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概念来弥补城市绿地系统概念的研究空间上的不足,其目的不是否定城市绿地系统,而是试图从概念上统一其应有的园艺、生态及空间的真实内涵。为了保持与国家标准的衔接,从而使之更具应用价值。在英文译名上与国标名称保持一致,即“UrbanGreenSpaceSystem”而非“UrbanGreenlandSystem”,以体现其生态空间的涵义。在此思想指导下,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作如下界定:狭义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指在城市区域环境内,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存在形态的能发挥生态平衡功能,且其对城市生态、空间景象艺术和居民休闲娱乐以及精神文化生活有积极作用、绿化环境较好的区域,还包括各公园、生产防护绿地、居住绿地、风景区、自然保护区、市郊农田、森林及绿色通道(Greenway)和自然的水域;广义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指对大自然生态平衡有积极作用、在人居环境中发挥平衡功能、对城市生态有直接影响,与人类生存生活密切相关的所有绿色生态空间和自然的水域。

2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及其功能特质

2.1空间层级结构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系统性必须以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为基础,我们以往形成的误区在于每个城市构想自己的城市绿地系统,却忽视了城市是在大自然中的这一基本事实。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城市网络中的基质,而不是单个城市的留白。因此,划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具有重要意义,它不但能使我们能够更加明晰各个空间层级规划的工作重点,也能使我们更加清晰认知各个层级的功能特质和生态内涵。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应分为三个层级: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针对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和生物圈保护而言的;其规划的界域应突破传统的以地区行政界域来确定规划界域的方法,应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保护系统为原则,按照区域生态域的实际状况、城镇空间分布、自然地貌空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态域,其规划的界域是不尽相同的;其功能特质主要是保护大自然生态环境和区域生态平衡、提供农业经济生产、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输入以及为城市居民提供郊野游憩功能需要,它也是城市生态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是针对城市自身生态而言的,其研究范围应该是城市市域及影响城市生态的周边地域的绿地系统。其功能特质应该是生态、经济、社会、文化功能的复合。微观的城市绿地主要是城市公共和住区的绿地,其功能特质是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精神心理健康的环境保证以及环境文化的塑造。从城市生态的物质层面上来看,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微观的城市绿地不可能解决城市生态的本质问题,城市的生态主要靠周边地域生态系统乃至区域的生态系统来完成。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研究才是解决城市生态本质问题的关键。

2.2功能特质

依据系统论的观点,系统的结构决定系统的功能。通过对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及其空间层面结构的分析,我们应该认识到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构成要素已经不是单纯的土地、植物两大要素,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面不是单纯的城市范围,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应该是一个多元的复合系统。因此,我们必须全方位的认识其功能特质才能指导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也必然具有生态、经济、社会和文化全方位的功能。

3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三者之间的关系

3.1空间范围

笔者提出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和传统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的空间范围是有很大区别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空间范围的确定,即规划界域的确定应突破传统的以地区行政界域来确定规划界域的方法,应以能形成一个完整的生态安全保护系统为原则,依据依照区域生态域的实际状况、城镇空间分布、自然地貌空间特征等进行合理的界定。因此,不同的区域生态域,其规划的界域是不尽相同的。

传统城市绿地系统的空间范围的确定,即规划界域的确定是按城市行政界域来确定的,在某种程度上破坏了区域生态域的整体结构,对城市生态不利。城市绿地的空间范围一般按城市总体规划中城市绿地地块的划分来确定,而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采用见缝插针的布局形式,大规模成系统的城市绿地建设尚属少见,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城市绿地系统整体的生态服务效益。

根据城市生态的理论研究,我们必须考虑城市生态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级的整体耦合和生态协调。因此,考虑到传统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界域的弊端,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范围理论上是包含城市绿地系统空间范围,笔者将城市绿地系统和城市绿地归结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中观和微观层级,一并纳入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研究之中。

3.2针对主体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的针对主体是有所侧重的,一共构筑了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三个层级——宏观、中观、微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针对的主体是城市的区域生态环境,其目的是追求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乃至生物圈保护。城市绿地系统针对的主体是城市自身,其目的是追求城市自身物质空间环境的生态。城市绿地针对的主体是人,其目的是追求居民精神心理健康和环境文化的塑造。

3.3功能侧重

宏观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的城市绿地系统、微观的城市绿地三者的功能侧重是不同的。从城市生态的意义上来说,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和中观城市绿地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物质生态上,强调对大自然和城市生态的作用;微观城市绿地的功能主要体现在城市的精神生态上,强调对人的作用。

4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特质及其生态建构

4.1生态特质

基于前文关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理论的层面结构的界定以及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空间层级结构和功能特质的认识,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生态特质是功能特质在空间层级上的反映。即宏观上针对大自然生态平衡的作用,中观上针对城市生态的作用,微观上针对人的作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实现具有与城市生态实现相类似的特征,针对不同的地域、不同的城市对象,其生态实现的方法和途径是不尽相同的。

4.2生态建构

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首先应遵循城市科学生态的理念,在建设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时应坚持城市生态的原则。其次,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必须从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三个层级:宏观——城市绿化空间系统、中观——城市绿地系统、微观——城市绿地来研究具体的生态建构途径,从而实现城市的“科学生态”。

(1)宏观层面

宏观层面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是针对城市的区域生态协调、大自然生态平衡和地球生物圈保护而言的,它是城市生态问题解决的先决条件。宏观层面的绿地生态中,城市内部的生态系统是不完整的,城市需要区域自然生态环境的支持,这决定了城市建设用地面积的大小影响整个区域自然生态系统的整体稳定性。

城市用地属于生态消费型,而区域的自然环境则属于生态生产性,城市与城市、城市与周边的区域自然环境共同组成了遵循“生态学金字塔”规律的生态系统。从宏观层级上分析,城市用地应科学紧凑,保持城市用地面积在整个区域生态系统中占有尽量小的空间比例,同时必须保证城市经济持续增长的最小用地规模,不应盲目的扩大城市用地面积,给城市周边区域自然生态环境造成过重的负荷,导致区域生态系统或者全球生态系统的不稳定。此外,还应加强区域和流域的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用地整合,进行区域生态空间管制。

(2)中观层面

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是针对城市自身生态而言的,除研究市域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构筑和生态保护外,主要研究城市内部的城市绿地系统。在中观层面的城市绿地系统中,城市绿化用地的合理比例要讲究生态科学性。在以往的绿地生态研究中,为了城市生态系统的平衡以及生态功能的发挥,很多人认为城市绿地整体数量越大,城市生态环境越好。笔者认为一定规模范围内的绿地可以改善和调节城市气候,增加城市绿色开敞空间,但是过量城市绿化用地会导致城市规模的相应扩大,城市建设用地的不足,对城市经济发展不利,这同样会给宏观层级的城市绿化空间系统造成影响。此外,人为干扰因素作用下的城市绿地远比自然生态环境中的绿地生态效率低。坚持城市绿化用地规模的合理科学性不仅能够对城市生态有益,更有益于区域乃至全球的生态环境保护。

(3)微观层面

微观层面的城市绿地主要是针对城市公共和住区的绿地,其功能特质除一定生态功能之外,主要是市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精神心理健康的环境保证和环境文化的塑造。城市绿地的生态建设分为物质生态建设和精神生态建设以及相对意义上的环境文化生态建设。物质生态建设为城市公共和住区绿地对城市物质环境的改善作用,精神生态建设则是城市公共和住区绿地对城市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和精神心理健康的功能,并从环境文化的塑造上,体现城市特色的文化,加强城市历史文化的继承与传播和城市现代文化的发展与开拓。

总之,在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中观和微观层面的研究中,城市绿地的物质生态环境建设与精神生态环境建设是必不可少的,站在城市规划的专业角度和人文精神的情怀,我们应该对城市绿地的精神和文化生态层面给予更多的关注与研究,加强绿地的游憩功能,为城市居民塑造更多的户外游憩和交往的绿色空间。

5结语

笔者认为城市绿化空间系统的生态建构必须宏观层面、中观层面、微观层面三个层面入手,针对不同的研究层面,其研究的主体对象和侧重点是不相同的。宏观上应强调城市用地的科学节约和紧凑;中观上应强调城市绿地规模的科学合理和城市绿地的连续有机;微观上应强调城市绿地的精神生态建设,注重居民休闲游憩生活空间的创造和精神心理的健康,并从环境文化的塑造上体现城市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1]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02.J185-2002.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12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1篇4

【关键词】生态城市;生态环境系统;生态产业系统;生态社会系统

近年来,城市化的深度发展使市民在享受城市经济实力增长荣耀的同时,也在饱尝城市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的密集、人工设施的充斥、机动车辆的增长、自然环境的污染等因素所带来的失衡感,这种失衡感源于原有区域的碳氧平衡、水平衡、热平衡等受到了人为因素的破坏。因此,人们开始用生态学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重新审视城市的规划建设。国内许多城市纷纷提出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发展目标,许多城市都相继提出了建设“山水城市”、“园林城市”、“花园城市”、“生态城市”等诸如此类的目标。可以说,“生态城市”理念已成为国内城市规划建设的潮流。目标的提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方向,但是对“生态城市”理解上的片面却往往致使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陷入种种误区。因此,对于正处在城市更新与再造浪潮中的城市来说,重新审视生态城市的涵义及探讨“生态城市”系统的构建,从而实现城市发展与生态平衡的有机结合是必要的。

一、生态城市的涵义

生态城市(Ecologicalcity)这一概念是在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生态城市的定位实际上是人们对人与自然关系进行重新思考和定位后的新型城市发展模式。

从生态学的观点,城市是以人为主体的生态系统,是一个由社会、经济和自然三个子系统构成的复合生态系统。“生态城市”与普通意义上的现代城市相比,有着本质的不同。生态城市中的“生态”,已不再是单纯生物学的含义,而是综合的、整体的概念,蕴涵社会、经济、自然的复合内容,已经远远超出了过去所讲的纯自然生态,而已成为自然、经济、文化、政治的载体。一个符合生态规律的生态城市应该是结构合理、功能高效、关系协调的城市生态系统。结构合理主要是指适度的人口密度,合理的土地利用,良好的环境质量,充足的绿地系统,完善的基础设施,有效的自然保护;功能高效主要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物力的经济投入、人力的充分发挥、物流的畅通有序、信息流的快速便捷;关系协调是指人和自然协调、社会关系协调、城乡协调、资源利用和资源更新协调、环境胁迫和环境承载力协调。因此,生态城市不是一个视觉的变化,意味着我们对于城市的要求从一个表象,一个视觉,一个简单的景观变化,到社会所有领域的系统当中变化,这就是我们讲的从花园、园林到绿色、低碳的演变过程。

二、生态城市构建体系

生态城市中“生态”两个字实际上包含了生态环境、生态产业和生态社会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生态环境系统构建

1、构建绿色城市结构

构建绿色城市结构,其核心是城市的系统优化共生和可持续发展。通过建设绿色城市结构,使得城市自然系统的物流、能量流、信息流的循环得到优化,改善城市生态要素间的功能耦合网络关系,增强城市中自然生态系统的抗干扰和自我修复能力,扩大生物多样性的保存能力和环境承载容量。[1]

首先,城市结构的规划设计遵循人性化的原则,既有利于提高生活品质,同时又能满足人的归属感。从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城市就开始着力对被现代建筑肢解的城市肌理进行重新的织补(weavingthecity),这实际上是对城市建设的一种反思与回归。在城市建设中,应当避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带来的城市记忆的断层,更应当避免传统城市建设的后果——构建的只是一个个不相联系的城市片段。新城市的构建,不应当只是一个个单个的形态、风格的建筑陈列,而应从这种自我欣赏式的规划中走出来,去寻找具有真正意义的、真正为市民生活服务的城市空间,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去寻找真正属于城市生命活力的规划答案。

其次是城市空间结构的优化。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经济、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表现了城市各种物质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特征和组合关系。”[2]如何优化城市空间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城市土地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效率,是解决城市生态和城市经济扩展的重要途径。国际上著名的大城市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过程中均呈现出两大趋势:一是由圈层式扩展向轴线式扩展转变。城市空间的轴线扩展是以城市主要交通干道为轴线实现城市地域空间的外延扩展,可以集中力量建设,充分发挥交通设施的效应,缓解成块扩大市区引起的拥挤的矛盾和压力。同时,这种轴线式扩展可以为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留足空间,留出农田、森林等形成绿楔,有利于城市生态与呼吸,为市民就近提供游憩环境和场所,也避免了一定程度上对农田和绿地的侵占和破坏。因此,必须引导城市空间的圈层式扩展向轴线式扩展转变。二是城市由单中心发展向多中心发展转变。多中心模式是指在城市内部或城市化区域中,形成多个承担一定城市功能的分散分布又相对集聚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承担某种或几种突出的城市功能,具备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条件,每个区域都是一个相对独立的中心,各中心之间通过高效的交通系统相连接。[3]多中心发展可以实现聚集经济效益与生态社会效益的统一。因为城市的规模达到一定限度的时候,过度集中的问题就会日益暴露,导致诸如交通拥挤混乱、环境污染严重、地价暴涨、住房困难等城市病的加剧。“多中心的城市空间结构有利于居住、工作的就地平衡,有利于减轻交通拥挤,有利于改善空气质量和土地使用合理化”[4]

2、构建城市绿地系统

在城市化过程中原有的自然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甚至破坏,特别是原有的生物群落大为减少或者不再存在,为了保持良好的城市环境与防治污染,必须在规划或改建城市时,构建城市绿地系统。城市绿地系统是由一定质与量的各类绿地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绿色有机整体,即城市中不同类型、性质和规模的各类绿地共同构成的一个稳定持久的城市绿色坏境体系,这对保护环境、防治污染、维护城市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我国目前规定新建城市绿地覆盖率应占30%,改建城市不应低于25%,但实际上能达到这一标准的城市很少。

现在很多城市都在进行城市更新与再造,在老城区,往往因为存在诸多限制难以实施绿色空间结构的构建,但是,这种绿色城市结构却可以在新城区实现。在新城区的建设中,政府应当在城市规划的总体框架和城市的功能导向下,选择适宜的绿色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让“绿意”与楼宇一起成长,让城市绿色空间结构与功能定位密切结合,合理规划公共绿地,避免绿地分布不均,或者使某些绿色空间成为“孤岛”,在新城建设中,形成绿地、公园、文化体育休闲等不同功能、不同内容的开放空间,这些开放空间能与产业及居住功能组团形成有机联系。

但要注意城市绿地系统的构建前提就是要遵循自然的规律。比如有的地方大规模引进草坪、树木,却忽略了实际情况和生态循环。实际上,在引进树种的同时要花钱投入,而当通过碳排放创造产品,创造收入来买树种时,实际上已经不生态了。所以,发展生态城市,要充实认识到,是否符合自然规律的生态过程。

(二)生态产业系统

1、培育、扶持绿色企业

政府应当制订激励和约束政策,扶持绿色产业的发展,加快推进落后产能退出的机制。研究建立污染物减排激励机制,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和矿产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实行单位产品能耗限制标准和强制回收产品的技术标准,健全节能产品认证和节能产品政府采购制度;落实节能产品和节能改造项目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比如,可以通过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通过市场价格机制引导、落实节能减排。还应从金融方面扶持绿色产业,如出台促进循环经济发展和资源综合利用的金融支持政策,建立循环经济发展专项资金,建立绿色产业试点等强有力的措施,将绿色产业培育成新的经济增长点。

2、积极发展城市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为准则,并依托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身心愉悦的旅游方式。许多城市都把生态旅游看作城市发展旅游业的重要举措,并从中获益,同时它也是城市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城市旅游业发展应当以人与自然和谐为主线,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充分发挥旅游业在资源环境保护和优秀文化传承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大力倡导低碳旅游和绿色消费,全面加快旅游业生态化步伐,使旅游业进一步成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态产业。但是我们必须认识到发展生态旅游绝不仅仅只是针对自然环境,其中还包括人文环境和社会环境。正如魏小安教授所说,生态旅游的发展,许多资源不完全局限于青山绿水,也包括文化性的生态,目前,文化性生态破坏的危机性,比自然性生态破坏的危机性更大。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兼顾自然生态和文化生态的保护与开发。

(三)生态社会系统

1、培养市民生态意识,构建城市生态文明

生态城市能不能建设好,最终体现在人们的行为方式是否发生了真正的转变,是否按照生态城市这个理念来转变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是否以最小的环境资源代价为社会提供比较满意的生态和生活方式。生态城市的居民应以绿色消费为新时尚,节约光荣,浪费可耻,不仅是生产力低下时应该采取的权宜之计,而应持续地保持下去,现在的节约意味着后代人类更多的财富及城市更长的寿命,应提倡节约能源,节约用水,抵制对环境有害的产品,购买环境友好产品。同时,要注意生态意识觉醒的宣传教育,引导现代传媒自觉承担起宣传教育生态文明的社会责任,通过适时的披露使人们认识到生态的重要性,自觉抵制一切生态恶化现象,进而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化为公众的自觉行动。大力宣传“自然—人—社会”整个生态系统和谐共生的绿色理念,培养公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加强生态伦理和是生态责任教育,培养使环境友好型社会的理念成为全社会共同奉行的核心价值观,形成人人有生态意识的生态文化氛围。

2、促进城市包容性发展

联合国人居署在《世界城市报告》中提出了“包容性城市”的主题,并将其作为世界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城市的包容性既反映了城市对来自不同地域、不同语言、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价值观的人群的接纳程度,也反映了城市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生存和发展的要求,更反映了不同群体,特别是弱势群体能够分享城市发展成果的程度。

包容性城市的建设,旨在弥合所谓“城市鸿沟问题”,而对于这一问题的解决,需要通过更加合理的财富分配、创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多元文化的和谐共生等来实现。通过建立包容性的城市环境,加大对弱势群体的关注力度,逐步解决存在的不公平不公正的问题,使每个人都能共享城市发展的成果。城市包容程度的提升,也能够不断增强城市的吸引力,加快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推进整个社会向城市社会转型的进程。

3、建立城市管理的多元主体机制

无论是城市绿化还是水资源管理、替代能源开发、碳减排和碳交易都不只是政府自己或者某一单独实体可以解决的事情,政府管理的教育、交通、社会服务、公用事业、医疗卫生等活动整合的结果也不是一个理想的城市。必须放弃城市管理及政府主导的城市发展模式,突破城市管理的边界,把城市建设与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健康连接起来,不仅优化自然资源的分配和使用,而且要结合城市的地理空间和区域特色,开发人力资源,建立政府、公众、企业、非盈利机构等相关主体参与的城市规划和发展机制,扩大城市就业,实现市民的安居乐业,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以便城市可以更加智慧地应对各种挑战。

4、建立公平的生态利益补偿机制

一方面是强调在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必须强化生态补偿意识,采取相应的措施,努力使自然生态保持动态平衡和良性循环。另一方面是保护弱势群体的根本利益,保证下层民众享有基本的、体面的生存权利。政府应通过相关产业政策、财税政策、价格政策使社会保障法制化,健全多形式、多渠道的平等高效的生态补偿的社会保障机制和法律机制,在资源产业化或资本化开发的同时,给予资源地民众足够的物质补偿,实施重大生态建设和环境整治工程,消除对立情绪和疑惧心理,从而形成和谐的生态安全网络。

三、结语

人们在开发和利用自然界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生态系统自身的特点和生态规律,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更不能将充满生命的生物圈简单地看作人类的资源库和蓄污池。我们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应当强化生态理念,在城市发展中重塑城市生态文明,既要在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中促进经济发展,又要在发展中自觉保护生态环境,实现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文明处,促进社会全面进步,这才是我国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保持城市长期繁荣发展的基本条件。

注释:

①按照国家标准,绿地分为公园绿地、生产绿地、防护绿地、附属绿地,其他绿地.

参考文献:

[1]陈永强.城市化进程中城乡绿色空间结构的建设探索[D].浙江大学,2005.

[2]江曼琦.城市空间结构的经济学分析[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30-32.

[3]王光荣.论大城市多中心发展模式[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2006(4):23-27.

[4]陈雪明.美国城市化和郊区化历史回顾及对中国城市的展望[J].国外城市规划,2003(1):52-56.

作者简介: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5

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并不是生态城市和旅游城市指标的简单相加,而需要在建设生态型旅游城市的总体指导思想下构建城市的生态建设指标体系。通过对国外优秀的生态型旅游城市的研究,如威尼斯、日内瓦、堪培拉等,总结出它们在规划建设方面考虑的内容,包括:旅游资源和空间的开发与管理;旅游要素与其他要素空间的合理组织;城市产业结构的生态性;优美的城市环境;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公共设施的供给量与配置的完善程度。这些能作为我国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的借鉴因素,而观光性、生态性、可持续性是构建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基本原则,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的要求。

二、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管理方法

由于城市旅游业的兴起,关于城市旅游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已经颇多,主要从指标体系管理的目标、管理原则和管理机制三方面进行分析。

(一)管理目标

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管理目标是:促进或保持旅游所带来的最小成本和最大经济效益的平衡。这一最终目标的实现依赖于以下三个子目标。

1.旅游体验目标。旅游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对旅游者需求的满足,所以为旅游者创造第一手的、参与性的、启迪性的旅游体验经历,是城市发展旅游活动的前提。

2.经济效益目标。城市发展旅游业的初衷就是谋求经济利益,如果不能实现良好的经济效益,则不能带动地方经济的发展,也很难为城市环境的保护带来有力的支持,更不会对城市有更多的经济补偿。

3.生态保护目标。生态环境是旅游活动得以生存、进行和发展的载体”,旅游活动的开展必须敏感于生态进程,必须使旅游介入对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旅游管理必须把生态环境保护作为一个与获取经济效益同等重要的管理目标来对待。

(二)管理原则

1.量度依赖原则。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管理是依赖于量度”的管理,将量度标准与管理手段相结合,避免旅游管理始终停留在概念化、观念化的层面上。此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中的量度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将随着实际情况的变化而相应调整。

2.政府介入原则。由于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中许多指标将限制许多相关利益主体的行为,因此若要使该指标体系得到有效的实施,必须由当地政府赋予其一定的法律效力,将其纳入当地旅游法规的范畴,促进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3.信息传播原则。城市旅游业生态建设指标体系”的有效实施,与旅游业主要利益相关者环境保护意识息息相关。政府、公共组织、学术界等需要担负信息传播的责任。传统的城市旅游开发和发展,在满足旅游者旅游体验需求的同时却忽略了满足目的地生态环境和旅游资源保护的要求,造成了城市生态环境的破坏。旅游业生态建设的量化指标体系对城市旅游的开发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一是规范和引导城市旅游开发,保护目的地生态环境;二是规范城市旅游市场秩序,营造良好的经营环境;三是提高城市旅游管理水平,增加旅游业科技含量。

三、总结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6

关键词:生态城市;主成分分析;综合评价

“生态城市”是20世纪7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首先提出了“生态城市”这一概念。随着人口的迅速增长,工业化的深入发展,诸如城市的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地面沉降、噪音污染;城市的基础设施落后、水资源短缺、能源紧张;城市的人口膨胀、交通拥挤、住宅短缺、土地紧张,以及城市的风景旅游资源被污染、名城特色被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日益突出。如何实现城市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建设的协调统一,就成为国内外城市建设共同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因此,建设生态城市已成为城市之间竞争的焦点,许多城市纷纷加快了城市转型发展的步伐,把建设“生态城市”、“花园城市”、“山水城市”、“绿色城市”作为奋斗目标和发展模式。近年来,关于生态城市建设的研究成为国内外的热点话题。曾芳芳介绍了国内外“生态城市”的研究背景以及中外学者对其内涵的认识,重点阐述了国内外学者对其的研究理论,并提出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在生态城市评估方面的不足,为后期的生态城市发展理论研究起着重要的作用;李文君等以西安市为例,对西安市生态城市建设进行分析,为以后具体的生态城市的建设研究提供了借鉴等。商洛作为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主要水源地之一,加强对商洛生态环境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以商洛市为研究对象,结合商洛市城市建设实际,构建商洛生态城市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等方法,深入探讨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为打造中国西部最美的山水园林城市规划提供建设性的意见。

一、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评价方法

(一)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的选取本文指标选取主要是通过频度统计方法,参考关于生态城市评价的相关研究论文中的指标体系,结合商洛城市建设的实际,坚持科学合理、针对性强,反映生态城市发展本质的指标作为商洛市生态城市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科学评价,具体指标体系构建详见表1。(二)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指标体系所用原始数据来源于《商洛市统计年鉴》(2007-2016),城市环境质量报告书、统计公报、政府部门的调研数据等资料和相关文献资料、书籍、学术论文、研究报告等。本文拟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通过对城市经济、社会和环境3个子系统39个指标进行分析确定权重,综合评价商洛市生态城市发展水平。

二、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水平的实证分析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一项涉及到经济、社会、人口、科技、资源与环境等子系统组成的时空尺度高度耦合的复杂动态开放巨系统的系统工程。因此,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当中,要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充分考虑生态城市的自身特点,不仅关注生态城市的整体发展,还要关注城市社会、经济、环境子系统在“关系”上的协调。文章从经济、社会与环境三个子系统方面入手,通过SPSS19.0对这39个指标10年来的各具体数据进行主成分分析,提取影响生态城市发展的因子,更好地为商洛生态城市建设规划提供参考。

(一)经济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对经济子系统的12个指标通过主成分分析,确定两个主成分F1、F2,由表2分析可以看出各指标与各主成分之间的相关程度。第一主成分与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均达75%以上,且都是衡量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主要反映了经济发展的整体水平。F1中尤其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相关程度高达97%以上,说明这几个指标在反映商洛经济发展水平上,对其影响更大。第二主成分主要与GDP增长率、一般财政预算收入增长率、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等指标有一定的相关性,这些指标相比第一主成分指标,相关程度所占百分比较低,但是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又不可忽视。经济被视为一个城市、区域、乃至国家发展的“硬实力”,其发展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决定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因此,在建设生态城市的同时,要统筹好影响经济发展的基础指标和潜在影响力指标因子,才能为生态城市的建设提供更好的发展基础和动力。

(二)社会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通过对社会子系统15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确定三个主成分F1、F2、F3,由表3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指标相关程度较高,其相关程度都在90%以上,这些指标既是对城市功能建设、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方面的成绩的反映,同时也是影响社会生态化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中社会子系统生态化的发展要对上述指标不断优化和升级,有利于商洛生态城市的总体建设。与第二主成分(F2)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有:城镇恩格尔系数、农村恩格尔系数、人均城市道路面积等指标,主要反映了商洛人民生活质量和城市社保障水平,这是对第一主成分的有力补充,其发展程度必然对社会生态化产生重要影响。第三主成分(F3)主要是常住人口、人均生活用水量、授权专利数指标,其中关于人口的发展又是对经济、社会和生态发展等方面都起着巨大的影响。较多的人口可以为区域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劳动力和消费市场;但是过多的人口也会对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产生巨大的压力。所以,可以将第三主成分解释为人口质量与数量对商洛生态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

(三)环境子系统生态化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

由表4可以看出,第一主成分(F1)与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指标其相关程度达到75%以上,这些指标主要说明工业三废的处理水平及环境质量状况。同时说明在生态城市的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改善应重点放在工业三废的处理方面,不断提高生态环境质量。第二主成分(F2)与污水处理率、工业固体废物利用率、人均水资源量等指标有较大的相关性,说明商洛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对水资源的保护及固体废弃物的利用程度。第三主成分(F3)与全年城市空气质量达标率等指标有关,主要反映了城市环境治理后的天气状况。通过分析说明,商洛生态化城市建设中对环境的保护不仅要注重工业三废的处理,同时还要兼顾水环境污染和空气污染保护防治,进而使商洛环境质量整体水平得到有效提高。

三、结论

生态城市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本文通过经济、社会与环境系统的实证分析结果来看,生态城市建设涉及到各个方面,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发展水平,还要重视经济、社会、环境各子系统之间的协调发展,共同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的步伐,促进商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通过经济子系统12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经济生态化要把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人均纯收入、人均GDP、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固定资产投资占GDP比重)方面,主要反映在经济发展水平方面。但由于商洛地处秦岭腹地,自然环境复杂,基础薄弱,经济发展水平低。因此在生态城市化建设中应不断加强对外交流学习,借鉴成功经验,大力发展特色区域经济,不断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商洛经济生态化建设步伐。但与第二主成分相关的指标也不容忽视。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5个指标主成分分析得出: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社会生态化的重点放在与第一主成分(F1)相关程度较高的指标(人均保险费、在校大学生人数、城市化水平、卫生技术人员、医院床位数)等方面,不断完善城市功能、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促进商洛市社会生态化进程。通过对社会子系统的12个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环境生态化重点要放在与第一主成分相关程度高的指标(废气治理设施处置能力、城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工业废水排放量、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处置量、工业固体废物排放量)等方面。生态环境是经济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前提,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多,工业化发展的不断深入,商洛市环境生态化要不断提高对工业三废的处理及利用水平,合理开发利用各种资源,防治水污染和空气污染,优化生态环境,不断提高环境质量,确保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促进商洛市生态城市建设整体水平的提高。

作者:王高建单位:商洛学院

参考文献:

[1]曾芳芳.国内外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J].科技广场,2011(10)

[2]李文君;田巧娣.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生态城市建设综合评价———以陕西省西安市为例.经济视角(上旬刊),2015(1)

[3]周晓唯,王拓.陕西省生态城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9(6)

[4]赵维良,纪晓岚,柳中权.主成分分析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以上海为例[J].科技进步与对策,2009(3)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

关键词:生态位理论;旅游竞争力;海口

“十二五”时期是海南加快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是实现国际旅游岛建设中期目标、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的关键五年。《海南国际旅游岛海口市建设发展规划纲要》提出,海口市的战略地位是一地两市三中心。一地,即集休闲度假、商贸会展、康体娱乐、文体体育、购物观光为一体的世界一流的都市休闲目的地;两市,即全国旅游改革创新示范市、全国绿色低碳城市;三中心,即国际旅游岛建设综合服务中心、区域现代化服务业中心、区域经贸文化交流中心。近几年,随着国际旅游岛建设步伐的加大,海口市的旅游发展却进入相对缓慢阶段,出现了“南热北冷”的现象。面对这一现象,海口城市旅游急需在整合现有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旅游相关产品的开发,注重定位,寻求差异化发展。

一、生态位研究综述

(一)生态位的定义

生态位(ecologicalniche)是指一个种群在生态系统中,在时间空间上所占据的位置及其与相关种群之间的功能关系与作用。1924年由格林内尔(J.Gri-nell)首创,并强调其空间概念和区域上的意义。在自然环境里,每一个特定位置都有不同种类的生物,其活动以及与其它生物的关系取决于它的特殊结构、生理和行为,故具有自己的独特生态位。

(二)国内外研究进展及成果

首先对生态位进行定义的是Grineu,1917年他在研究加利福尼亚的长尾鸣禽时,通过考察植物覆盖、栖息地、非生物、资源和被捕食者等所在环境的限制性因子,认为生态位是“恰好被一个种或一个亚种占据的最后分布单位(ultimatedistributionalunit)”此后在1975年Hutchinson以数学抽象的理念定义了生态位的概念,提出生态位是“位于n维资源空间中的超体积”。此后生态位理论在内涵和外延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应用到许多方面的研究。Georger.Milne将生态位理论应用到了杂志品牌竞争,GabrielC.Costa阐述了生态位模型在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保护规划中的运用。我国学者黄芳在2001年首次把生态位引入到旅游学研究,她指出如何通过优化旅游系统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旅游研究的重大课题之一。邹仁爱、陈俊鸿(2007)以研究区域内旅游地的系统空间和发展策略为目标,引入生态学中的生态位理论,在旅游地生态位的概念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阐述了旅游地生态位的竞争机制和变化演绎规律。王莎莎(2013)运用生态位中态势等相关理论,探讨武汉、长沙、郑州这三个中部省会城市的旅游竞争力的多年连续动态变化。石丹(2014)以生态位理论为主,综合运用区域经济学、博弈论等相关理论和方法,对区域旅游竞合发展问题进行了深入的理论与实证探讨。

二、评价体系构建原则

(一)系统性

城市旅游生态系统是不断变化的,系统由多个子系统组成。在城市旅游生态位评价体系这个系统的构建过程中,须层层向下分解成各大维度和指标,且在分解的过程中要体现出系统性和层次性,使得最终的指标能够全面系统地反映城市旅游生态位的实时状况。

(二)代表性

合理控制指标数量是科学地评价旅游生态位的必然要求。评价体系指标要求能够全面体现体系的特征,一方面是因为数量太多会增加研究的成本,另一方面太多的因素会干扰对于最终结果的评价,降低研究的效率,因此在能够代表整个体系的基础上要求指标越精简越好。

(三)可操作性

旅游生态位的评价要依据相应的统计数据,采取定量比较与定性分析的方法得出生态位的评价结果,因此指标获取的难易程度与准确度都会对评价结果产生重要的影响。在选取指标时一定要关注数据的获取渠道、真实有效性,从而保证评价过程的可行性。

三、构建基于生态位理论的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体系

旅游竞争力是指各旅游目的地之间通过借助丰富的自然和人文景观,提供周到的服务为吸引要素对外提供旅游产品,在供给上所形成的竞争力。竞争力是参与者双方或多方的一种角逐或比较而体现出来的综合能力,它是一种相对指标,因此它是一种通过竞争而体现的能力。

(一)评价维度的选取

评价体系的结构要具有一定的系统性与全面性,本文评价维度选取思路如下:首先,将城市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分解为三个层次,依次为目标层、维度层和指标层。目标层即为本研究要构建的城市旅游生态位评价指标体系;维度层为影响城市旅游生态位的各维度子系统;指标层是最终选取的各个具体影响因子。其次,根据指标选取的基本原则,运用文献研究和频度筛选相结合的方法选取能够更具体、更直观的反映城市旅游生态位各个维度影响因素。最后,针对不同的研究区域应结合指标收集的难易程度,适当删减,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客观、真实有效。

1.城市旅游资源维度

旅游资源主要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和人文景观旅游资源。自然风景旅游资源包括高山、峡谷、森林、火山、江河、湖泊、海滩、温泉、野生动植物、气候等,可归纳为地貌、水文、气候、生物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包括历史文化古迹、古建筑、民族风情、现代建设新成就、饮食、购物、文化艺术和体育娱乐等,可归纳为人文景物、文化传统、民情风俗、体育娱乐四大类。本文所界定的概念仅包括自然风景旅游资源与四大类人文景观旅游资源,其他设施及服务我们将归到另外三大维度中。

2.城市旅游市场维度

旅游市场通常是指旅游需求市场或旅游客源市场,即某一特定旅游产品的经常购买者和潜在购买者,包括旅游供给的场所(即旅游目的地)和旅游消费者(即游客),以及旅游经营者与消费者间的经济关系。旅游作为服务,供给与消费过程同步进行,具有很强的季节性。

3.城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维度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所达到的水准。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常用指标有国民生产总值、国民收入、人均国民收入、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增长速度。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仅仅体现了当地旅游业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还大大地影响了与旅游业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水平,从而影响了该地区旅游业的发展与竞争力。

4.城市旅游环境维度

从旅游者为中心的角度,旅游环境是以旅游者为中心,使旅游活动得以存在、进行和发展的各种旅游目的地与依托地的自然、社会、人文等外部条件的总和;从旅游资源为中心的角度,旅游环境是指以旅游资源为中心,围绕在旅游资源周围的其他自然生态、人文社会各种因素的总和。

(二)评价指标的确定

1.城市旅游资源维度下层指标

旅游资源的衡量及评价可以从两大方面进行指标具体化:一是现阶段旅游资源自身质量的基本情况,根据《旅游景区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文件,可通过对国家1A―5A级景区的数量统计指标进行评价;二是该地区旅游资源对外影响力,可通过对世界级、部级、省级旅游景区的数量统计指标进行评价。

2.城市旅游市场维度下层指标

旅游市场是旅游产品供求双方交换关系的总和,本着代表性与可行性原则,本文选取的影响旅游市场发展的指标为:第一类体现相对市场占有率的指标,分别为旅游业经营业绩和游客停留情况;第二类体现市场增长率的指标:分别为旅游业接待能力,和旅游业输送运输能力(吞吐量)。

3.城市社会发展水平维度下层指标

通过文献研究进行指标的筛选,选定以下四类指标:一是体现城市经济总体发展水平的指标,城市生产总值(GDP)、第三产业占GDP比重;二是体现居民生活水平的指标,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三是体现居民健康医疗保障水平和社会服务水平的指标,医疗卫生机构数量、社区服务机构数量;四是体现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指标,城市建设用地面积、城市绿地面积。

4.城市旅游环境维度下层指标

本文注重探讨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选定指标如下:一是体现自然环境的指标:废水排放量、废气排放量空气质量达到二级天数占全年比率;二是体现社会环境的指标:公共图书馆图书总藏量、博物馆数量、普通高中在校生数量、年交通事故发生数。

参考文献:

[1]王永锋.基于生态位的城市竞争理论与实证研究[D].河南:河南大学,2007.

[2]石丹.基于生态位的区域旅游竞合发展理论与应用研究[D].吉林:吉林大学,2014.

[3]李付娥.基于生态位理论的中原城市群旅游竞争力动态分析[D].河南:河南大学,2009.

[4]祝晔.江苏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及其空间差异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2.

[5]袁立梅.区域旅游资源生态位测评与开发策略研究[D].河北:河北师范大学,2009.

[6]党春梅.京津冀区域旅游生态位测评及协调发展策略研究[D].河北:燕山大学,2011.

[7]陈明生.滨海城市生态旅游资源评价指标体系研究[D].福建:福建师范大学,2006.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

论文摘要: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近年来,我国很多城市都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本文在结合我国国情的基础上,提出了建设生态城市的对策和设想,以期推动我国城市生态化发展和生态城市建设工作的开展。

一生态城市内涵与特点

(一)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城市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人与生物圈(mab)”计划研究过程中提出的一个概念,是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社会和谐、经济高效、生态良性循环的人类居住形式,是自然、城市与人融合为一个有机整体所形成的互惠共生结构。简而言之,生态城市是一类生态健康的城市。

(二)生态城市的主要特点

生态城市与传统城市比较,主要有以下几大特点:

1.和谐性

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不仅反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与人共生、人回归自然、自然融于城市等方面,更重要的是反映在人与人的关系上。

2.高效性

生态城市能提高一切资源的利用效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各得其所,使物质、能量得到多层次分级利用,废弃物循环再生,使各行业、各部门之间共生关系得以协调。

3.可持续性

生态城市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同时兼顾不同时间、空间,合理配置资源。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保证其健康、持续、协调的发展。

4.整体性

生态城市不是单纯追求环境的优美或自身的繁荣,而是兼顾社会、经济和环境三者的整体效益,不仅重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更注重对人类生活质量的提高,是在整体协调的秩序下寻求发展。

5.区域性

生态城市作为城乡统一体,其本身即为一区域概念,是建立于区域平衡基础之上的。而城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只有平衡协调的区域才有平衡协调的生态城市。中国目前的城市环境状况和生态环境建设的起步

二、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

城市规划是城市建设的总纲,科学编制生态城市规划,是建设生态城市的前提和基础。生态城市规划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总量的提高和生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的分布、自然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环境质量的提高等。

(一)建立并完善生态城市规划体系

编制生态城市规划,首先要建立一套由经济、社会和环境三方面要素构成的生态城市规划指标体系。

经济发展指标要突出速度、结构、效益三个重点,建立起符合经济发展内在规律、各产业比例合理、资源高效利用的生态经济系统,加快能流、物流、信息流的高效流动。主要包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年人均财政收入、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单位gdp能耗和水耗、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应当实施清洁生产的企业通过清洁生产审核的比例、规模化企业(年产品销售收入大于500万元的工业企业)通过iso14000认证的比例、资源(特别是水资源)利用科学合理等。

社会发展指标要突出以人为本,以改善人居环境为中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人口素质和生活质量,使城市载体功能与城市发展相适应。主要包括人口自然增长率、城市人口密度、城市生命线系统(包括交通、供水、供电、供气、供热系统)完好率,消防、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地震等自然灾害、防洪抗旱、交通安全、工业事故(包括化学品泄漏)、反恐与治安、重大气象灾害等应急救援系统,燃气普及率、高等教育入学率、恩格尔系数、基尼系数、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普及率、市民对生态环境的满意率等。

一般,一个城市的发展,不可能作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无限发展,那么如何建立一个令三个制约因素的发展达到最有效的均衡,使得三者组成城市生态系统至于最大化的理想状态,这是目前城市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

城市生态化程度分级表

等级

生态值

程度

≥0.75

生态城市化程度很高

0.5-0.75

生态城市化程度较高

0.35-0.5

生态城市化程度一般

0.25-0.35

生态城市化程度较低

≤0.25

生态城市化程度很差

如果将社会效益x,经济效益y,自然效益z三者均当成变量,将其用数学语言即,在已有的一定条件就是三者应满足函数

f(x,y,z)=0;生态城市建设就在现有条件下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环境效益达到相互协调最大化的理想状态。简述即为如设t=x*y*z,生态城市则应追求t值最大化。

那么如建立一个数学模型(如图1),向量x,y,z分别代表城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自然环境效益值,p1,p2,p3三点分别代表三个不同城市,本文搜集列举以北京、大连、杭州三地数据为例;p0,p1,p2三点分别对应的坐标值为(x0,y0,z0),(x1,y1,z1),(x2,y2,z2),p0、p1、p2三个城`o对角线所对应面积来决定,即应该比较x0*y0*z0\x1*y1*z1\x2*y2*z2的大小以确定城市系统综合效益的优劣。

本文选取北京,大连、杭州三个城市分别代表大型城市、中型工业城市和小型特色城市。并分别选择社会、经济、环境指标中的人均gdp、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城市绿地覆盖率、工业废气处理率、工业废气排水达标率、环境噪声达标率等典型指标数据进行分析列表(*本文数据原始数据采用全国标准统计年鉴(1997-2007))

首先选取各个城市统计年鉴中当年原是值通过数学模型中得到三个城市的现状值,

qxi=1-(xsi-xi)/xsi-min[xi]

qyi=1-(ysi-yi)/yi-min[yi]

qzi=1-(zsi-zi)/zi-min[zi]

其中xsi,ysi,zsi,分别指指标的标准值,xi,yi,zi分别代表评价城市选取的现在值;

数据详列成表。详见表3

ⅰ级指标

ⅱ级指标

ⅲ级指标

标准值(qj)

现状值(qi)

指??/p>?挝?/p>北京

大连

杭州

综合指标

社会(x)

1人口增长率

1.67

0.66

0.44

1

2人均住房面积

14.8

m2

0.33

0.67

1

3人均道路面积

7.5

m2

1

0.69

0.08

5人均生活用水量

0.45

m2

0.33

0.50

1

经济(y)

1人均gdp

3.77

万元

1

0.33

0.67

3人均社会商品零售总额

7.3

万元

0.33

1

0.02

4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

749

万元

1

0.51

0.07

5人均利用外资额

484

美元

1

0.42

0.21

7人均储蓄余额

2.61

万元

1

0.09

0.05

8人均旅游收入

167

1

0.94

0.26

环境(1城市绿地覆盖率z)

41

?

0.9

1

0.4

3工业废气处理率

95

?

0.42

0.67

1

4工业废气排水达标率

98.8

?

0.24

0.68

1

5环境噪声达标率

100

?

0.70

0.25

1

6平均so2排气量

72.3

kg/km

0.68

0.24

1

11-6各地区城市建设情况(2006年)

地区

建成区面积

征用土地

城市人口

年末实有

年末实有

面积

密度

房屋建筑面积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公里)

(平方公里)

(人/平方公里)

(万平方米)

(万平方米)

2006年

全国

33659.8

1396.5

2238.2

1745219.2

1128911.9

北京

1254.2

1093.8

54282.0

31046.0

辽宁

1859.6

77.2

2271.0

77697.8

47545.7

浙江

1744.2

135.0

2087.1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9

城市是现代社会人类活动的主要区域,我国目前正处于城市建设加速的阶段,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人们逐步意识到城市生态环境不仅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影响着整个城市社会和经济的发展进程,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成为公众和政府管理部门共同追求的目标。由于城市森林的生态功能具有不可替代性,城市森林在城市生态环境中占据重要地位,建设城市森林成为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对于林业建设的认识也在转变,2003年,我国可持续发展林业战略研究专家组就提出了生态建设、生态安全、生态文明”[1]的林业建设新理念。2007年,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又撰文提出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是构建完善的林业生态体系、发达的林业产业体系、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从以林木产品为主体的传统林业到以维护生态安全、建设生态文明的现代林业,是一次大的跨越,其中既有人们思想意识形态的转变,也有产业经济结构的改变。

城市林业建设基于人们对城市生态环境的认识和需求,同时要与现代林业建设的目标体系保持一致。现代林业建设三大体系”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建设林业生态体系、维护生态安全是其他两项建设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林业产业体系则是现代林业的重要支柱和发展动力;林业生态文化建立在林业生态和林业产业体系之上,但它却是从意识形态领域保障林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生态文明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三者互为支撑,相辅相成。城市林业建设以生态林为主体,以林业产业发展为依托,通过生态文化建设提高市民的生态素养,提升城市林业的品质。

1城市林业管理体系建设的要求

城市林业与非城市区域的林业有共性但也存在一定差异,其特殊性主要在于它处于城市生态系统———人工复合生态系统”这一特殊的生态体系之中。城市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方式及途径被人为改变,失去了原有的自我调节机制而处于非平衡态[2],本身是不稳定的。作为开放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主要依靠系统外部输入,超出城市生态系统自我净化能力的废弃物需要输出,因此城市生态系统的维护和发展主要依赖于城市管理者对生态环境的认识和调控能力以及生态文明的建设。处在城市生态系统中的城市林业,其建设过程同样也面临许多复杂的人为影响因素,城市林业建设成效如何,取决于人们拟定的建设目标、方法和建设模式。在维护生态环境方面,人们对城市森林寄予很高的期望,对城市林业建设的管理体系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经过分类归纳,对城市林业建设及其管理体系的要求主要有以下几点。

(1)城市林业建设应具有系统性。城市林业建设体系是一个复杂的开放系统。系统的本质:其一是系统的整体性;其二是系统由着相互作用和相互依存的要素所组成;其三是系统受环境影响和干扰,和环境相互发生作用[3]。城市林业建设体系的系统性体现在:城市林业的建设不可能是孤立进行的,它不可避免地受到人们的价值观和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影响;城市林业的投入、生产、管理、受益等各个方面都存在多个主体、多个客体,各要素之间又存在各种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要实现生态城市建设目标,必须使城市林业的各个组成要素形成一个统一协调的整体。城市林业建设的本质就是构建和维护好符合生态城市要求的城市森林系统,这个系统不仅包括城市的绿地、森林,也包括城市森林的建设、管理部门以及各种影响因素。系统性”决定了城市林业建设不是某一个部门的事,城市林业建设需要一个管理体系,由若干个与之相关的部门在不同阶段、不同范围内担当主体作用,共同完成城市林业的建设,这其中也离不开社会公众的参与。

(2)城市林业建设应具有持续性。城市林业的持续性源于林业自身的特点,植被的生长周期长,对其进行资源投入以及管理、研究工作具有长期性,林业生态功效的发挥具有持续性;另一方面,城市生态体系是一种动态发展的系统,城市林业需要与之共同发展,因此对城市林业的建设和管理也必然是长期性的,不可能一劳永逸。从城市林业的持续性可知,城市林业建设并不是政府某个阶段的行为,而应该转变为以相关部门的职能、制度和管理程序为基础,国家政策法规为保障,政府和社会力量共同投入,共同维护,实现长期稳定发展的格局,进而形成完整的城市林业建设体系,而城市林业的管理体系必须适合于这种建设模式。

(3)城市林业建设应具有高效性。城市林业的高效性体现在城市的每一块绿地都能够发挥它应有的作用。与城市建设的其他组成部分一样,城市林业也应采取集约内涵式发展,重视质量和功效,重视宏观控制和科技优先,而不能片面地将发展城市林业理解成多搞几块绿地、多种几棵树。高效性对城市林业建设提出更高的要求,诸如节能、节水、可循环利用、维护生态多样性等。特别是城市绿地规划、树种选育、城市林业价值评估指标等都要更加科学合理,要符合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为实现高效林业,城市林业管理体系需要先进的科学技术、管理理念作为支持和导向。

(4)城市林业建设应具有多样性。城市森林的功能多样性决定了城市林业形式的多样性。城市林业需要在统一规划下,因地制宜地在城市各个不同类型的区域建设不同类型的森林群落,通过合理布局,使得防护林、景观林、经济林等各得其所,充分发挥各种不同类型、不同区域森林植被的生态、社会、经济效能,满足城市不同功能区对城市森林的需求,实现城市林业的整体综合效益最大化。由于这种多样性,使得城市林业的管理目标、管理方式必然也是多样化的,才能够促进城市林业生态建设、产业建设、文化体系建设同步发展。2城市林业建设管理体系的构成城市林业的管理体系处于城市林业建设的核心位置,实现城市林业建设的持续性、高效性、系统性、多样性,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城市林业管理体系。城市林业建设管理体系的构建模式是通过建立城市林业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作为公共管理平台,将原来关系较为松散的部门联合办公模式转变为信息共享、决策联动、紧密耦合的管理模式,在此基础上对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能进行合理配置,并通过完善的规章制度保证整个城市林业建设的管理体系高效运作。

2.1城市林业建设的管理信息系统

一切有效的管理都离不开信息的管理。对城市林业的建设发展实施有效的控制,必须依靠来自城市林业管理体系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管理要求及时、准确地进行信息收集、信息传输、信息加工和信息储存。现代信息管理的有效方法是应用管理信息系统,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是实现城市林业建设管理体系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是人—机系统,其理论基础是系统论方法,它是集计算机网络、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GPS技术、数据库技术等先进技术于一体的数字林业信息平台。除了能够实现城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和自动化管理外,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还能够作为城市林业建设的公共政务管理平台,为管理部门之间、管理部门与公众之间搭建沟通桥梁,提高各方在城市林业建设方面的参与程度。城市林业建设管理体系是一个多层次、多要素的开放系统,按照管理的客体不同可分成几个子系统:信息管理系统、规划系统、组织系统、投资系统、工程建设系统、法规系统、监督系统等。这些子系统需要借助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整合,达到资源充分利用、信息及时沟通、科学决策、效益最佳的目标。#p#分页标题#e#

要建立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必须准确把握系统内部要素与外部要素、整体与局部、功能与结构之间的关系。城市林业建设的系统性决定了其管理方法应采用系统方法,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工作模式是在城市林业管理主体与客体之间进行信息收集、处理、实现反馈控制。其控制过程的一般步骤是:①收集资料,确定问题;②系统分析;③提出决策方案;④实施方案计划。各种信息在这个控制过程里被收集、处理、输出、反馈,再处理、再输出……,通过不断循环往复的过程进行调整、控制,管理中的反馈控制得以实现[3],最终使实际结果达到最优。

2.2城市林业建设体系的职能配置与管理制度

如果将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看作城市林业建设管理体系的硬件”,那么配置城市林业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以及建立与之相对应的管理制度则是一种软环境”的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总是与组织环境、管理主体、管理客体相联系的,政府部门管理职能的变化和社会发展变化有密切的关系。随着科学技术水平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政府管理部门职能的内容和重点也会有新的变化。特别是在政府部门逐步实施电子政务管理的大背景下,城市林业建设的各个管理部门的工作职能、工作流程、组织结构都会发生变化以适应新的管理模式。配置各城市林业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一般需要通过下列步骤:①对城市林业建设相关管理部门的组织结构和原有业务流程进行调查,掌握这些管理部门的工作流程、信息流程;②改进工作流程,建立与各部门新的工作流程相适应的城市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程序模块;③推导出城市林业建设相关管理部门在管理信息系统的运作过程中应担负的职能,必要时建立新的人事及组织结构,使组织内部的沟通有助于组织进行有效的决策,同时兼顾部门及个人的工作效率;④通过评估反馈信息对管理信息系统进行改进,规范城市林业建设相关管理部门的职能。确立城市林业建设管理部门的职能还须遵循一系列优化原则,如:减少工作的离散性,合并工作中为实现同一功能而设置的不同环节;尽可能使一个部门完成相对独立的职能,避免职能交叉;将决策权交给执行相应职能的部门;平行展开的工作职能安排给不同部门[4]等。按照上述程序和原则可以确定城市规划、园林绿化、国土、城建、城管等城市林业建设相关部门的共有职能和专业职能。各个部门的工作职能根据各地区城市林业建设的目标做进一步规划、协调。采用大部门联合办公形式的,需要运用系统观点来考察管理目的与基本职能配置的关系,明确合”的部分与分”的部分。一个完善的系统要正常运行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则,这种规则通常是以法规、制度的形式出现,城市林业管理法规、制度同样也是城市林业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种体现。城市林业管理体系的各个管理部门必须按照制度要求履行其工作职能,这些管理制度主要包括:城市森林绿地的调查及监测制度、信息管理制度、信息公示制度、规划审批制度、城市林业建设项目招投标制度、城市林业建设项目审核和竣工验收制度、公众监督制度等。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10

关键词:生态化,城市规划,现状,建议

一、生态化与生态城市概述

1、生态化的含义

生态化主要是在环境保护时代下实现,在这样的基础条件下,将生态学原理有效的应用到其他领域当中,对该领域的发展和研究缠身影响。生态化的本质是使自然环境中的生物及其周围的环境保持生态平衡。具体内容是:运用生态学上的整体观,将人类和环境视为一个整体,明确环境的重要性及其对人类的重要意义,认识到环境的生态价值。强调生态系统的协调发展以及人与环境的和谐共处,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应该与环境相适应,即经济、社会和环境要协调发展。生态化的目的是解决人类面临的生态危机,实现人类活动与环境协调发展。

2、生态城市概念

生态城市简单的理解为城市生态化发展的结果,是一种住区形式的表现,他是通过社会社会和谐、经济高效以及生态的良性循环而形成的。生态城市融合自然、城市、人为一个有机整体,进而形成一种形成互惠共生的结构。生态城市的最终发展目标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自然系统的和谐。其中,实现自然系统和谐是基础,追求人与自然和谐是条件,而人与人的和谐才是生态城市发展和规划的根本目的。换句话说,生态城市是能够实现自然地自给,还能够满足人类发展及进化的要求,从而达到“人和”的目标。

生态城市的概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从生态哲学角度看,城市的生态化不仅仅指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这更是一种价值取向,其前提是人类的社会关系及文化意识达到一定的水平。从生态经济学角度看,生态城市具有突出的经济增长方式,通常为“集约内涵式”,这种形式不仅有利于自然价值的保护,而且有利于社会文化价值的创造。生态城市采用建立生态化产业体系的方式,从而将物质和社会生活逐渐生态化,比如将太阳能、风能、水能等以主要能源的形式表现出来,致力将这些开发成永久性可再生资源,然后将不可再生资源能够得到有效的利用和保护。从生态社会学角度看,一个城市的教育、科技、法律、道德以及制度等都需要生态化才能成为生态城市。所以我们必须倡导生态价值观,让人们自觉的建立生态意识,为环境保护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为我们自己创造一个安全、平等、舒适的生活环境和社会环境。

3、生态城市特点

生态城市从字面上看便有传统城市存在着区别,其主要区别为本质不同。与传统城市相比,有本质的不同,主要有以下几各特点:

(1)和谐性。生态城市的和谐性与传统城市的和谐不同,它不仅体现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人与自然和融合、贴近,自然由人来维护,人回归自然能,更重要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目前大多数城市中,人类积极的活动促进了国民的经济增长,但是相比之下人却没有得到同步的发展。生态城市是一个充满自然绿色的城市,能够为人类自身营造良好的发展和进化环境,充满了自然那么舒适与温馨的气息,更是一种能够陶冶人和关心人的文化。生态城市的主要功能是文化,文化的魅力和个性能够为生态城市添加新的灵魂。因此生态城市的核心内容是这种不可替代的和谐性。

(2)高效性。一般的现代城市都具有高能耗、非循环的运行特点,而生态城市则改变这一机制,致力于提高所有资源的利用率,物尽其用,地尽其利,人尽其才,各施其能。通过对能量及物质的多层利用,将废旧物品循环利用,在不可再生资源方面做到节能,协调各方面的共生关系。

(3)持续性。生态城市的发展思想是以可持续发展为指导,合理利用空间和时间的资源配置,持续满足人的发展和进化方面的需求,用长远的眼光看待自然生态问题和经济问题,保证城市的健康稳定持续发展。

(4)整体性。生态城市协调发展是指在社会、经济、环境、人之间做到整体的效益协调,注重它们的健康发展,努力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5)区域性。生态城市具有区域概念,它是建立在城市区域整体平衡基础上的,并且城市与城市之间具有关联性和制约性,必须要做到城市的平衡协调,那么这样的区域城市才能具备生态城市的协调平衡性。其实,生态城市的区域观念从广义上来说就是全球观念。生态城市的价值取向是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那么要实现这一目标,就必须要做到全球之间合作共赢,共享技术及资源,形成一个共生系统,这样就能够实现全球的生态平衡,也实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的这一最终目标。

二、我国生态城市发展现状

虽然生态城市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就我国目前的生态城市建设来说,仍属于起步及探索阶段。近年来,我国的一些大城市如上海、天津、哈尔滨、张家港、扬州、成都、秦皇岛、唐山、长沙等城市纷纷提出以建设生态城市为最终发展目标;海南、吉林、黑龙江、陕西、福建、山东、江苏等省提出了建设“生态省”的奋斗目标,并且在国际领域上开展了广泛合作和交流。

我国是一个资源短缺的国家,但是我国在生态方面关注的不够。以往的城市发展,只是注重表面,建造高楼大厦和绿荫,但是我们却忽视了城市发展的内在因素——生态性。后来意识到城市生态规划的重要性,国内的一些城市逐渐提出建设生态城市的目标,前提是必须做好生态规划。目前很多城市都开始进入生态城市规划中,为我国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了更好的途径以及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从目前来看,我国在城市生态理论、规划思路、设计方法和管理机制都不够城市,仍需不断改进和努力。从整体来说,城市生态化需要在生态学理论指导下做好城市规划、城市生态、环境保护、建筑工程、园林景观、城市经济、城市地理等方面的建设,同时在文化、教育、公共卫生方面的工作者积极参与生态建设队伍中,运用多种科学技术手段和研究方法,团结协作、大胆探索、不断实践,使生态城市规划建设向着更加科学健康的方向发展。

三、城市生态化规划的建议

1、城市景观规划设计

城市景观规划设计的目标是建立在由建筑、园林等为主的人文景观和各类自然生态景观构成的城市自然生态系统。建筑景观设计是以平面规划为重点基础,然后做好景观空间轮廓的规划和设计。园林设计则是以做好沿江、河、湖、溪等两岸林带以及城市公园、城市广场的景观设计为重点,从而为城市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提高生态效益,实现城市的景观效应和共享性。自然生态景观的设计不仅要在基础设施上做好完善工作,而且在生态功能上要发挥其最大效应和作用。

2、居住区的规划设计

居住区的规划设计必须要做到科学化,要在生态建筑原理的基础上规划人们的生活环境,首先要有完善的生态基础设施,其次在人们的精神层面上也要努力实现生态化,这样二者结合,才能形成完整的社会生态体系。

在居住区规划设计方面,必须要坚持以下原则:(1)合理布局。一个居住区必须要综合考虑城市或地域的地理特征、水、空气、地质条件等,要考虑其长远的发展要求,从而选择最佳的居住区位,进行规划。(2)节能低耗无污染。在建筑方面,材料选用必须以环保为原则,避免造成居住区的化学污染、光污染以及放射性污染等。在楼梯的规划角度上,最好采用光线充足的地理位置,这样可以合理利用光能,实现节能的目的。(3)采用生态科技技术处理生活垃圾,如果可以,最好能够做到回收利用。(4)实现高绿化率。可以在规划中采用屋顶绿化、垂直绿化、湖河溪流水体的坡岸绿化等,提供绿色的生活环境,在心理层面上为居民提供舒适和温馨。(5)增加居住区文化体育设施,居民在闲暇时间可以多做一些体育运动,可以宣传生态知识。

3、城市产业设计

城市产业应当是代表生态文明潮流和先进生产力发展方向的生态产业,是能够形成强大示范效应的龙头产业。前提是做好城市产业现状的客观分析,站在全球的角度上考虑生态化和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力争实现高起点、高标准、科学设计城市产业。城市产业的规划建设要以高科技产业为主导、以循环经济为特色,形成一种生态型工业体系,在此同时做好当地城池的旅游、教育、医疗、文化等其他产业。要建立生态产品开发、设计,孵化中心及生态园区,对各种产业做出相关调整和改善,努力向生态型方向发展,提高生态经济在GDP中的比重。要努力推行ISO14000环境质量体系认证、建立企业环境行为、环境信用评价体系。

四、城市规划生态化的启示

通过城市规划的生态化,使得城市的规划和生态规划融合,对于城市的生态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对于城市规划而言,要有新的主体纳入,那么就要重新规划城市发展的目标体系,也要重新调整设置城市的功能,在原有的传统生产、生活、管理、防御等功能之上,增加新的生态服务功能,使得城市功能完整化。所谓生态服务功能是指“自然生态系统及其构成物种支持和实现人类生命活动的条件和过程”。而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则是指城市服务于人类和自然发展过程的功能,是一种城市价值观生态化的具体体现。关于城市生态服务功能和社会经济功能,都要具备空间载体和专有设施,这样的设施称为生态基础设施。

随着我国城市生态化的重视及关注,对于城市生态服务功能的要求就有所提高,那么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就是必不可少。传统的城市规划与生态城市规划相比,虽然传统规划也重视城市的绿地系统和环境系统,但是它们的规划结构都是以人为中心,而生态规划则是以满足生命和非生命为核心、即人和自然。

城市规划生态化不仅要改变传统城市规划的价值标准、城市的功能设置以及城市空间结构,还要改变传统城市规划过程和方法,也算是规划的重点。比如预测城市规模时纳人生态容量与生态足迹的分析,其中要应用生态安全格局理论,这样得到的分析结果才更准确。

城市规划生态化是城市发展规划中的一个专项规划,是一个倡导性、可持续性、全球性的规划,生态化规划不仅在技术上实现生态化,还要在各方利益中做到均衡化、政策化,以人和自然的协调发展为向导,生态化目标的实现指日可待。

参考文献:

[1]吕斌,佘高红:《城市规划生态化探讨—论生态规划与城市规划的融合》,城市规划学刊,2006年第4期

[2]邹德慈:《论城市规划的科学性》,城市规划,2003年第2期

[3]黄光宇,陈勇:《论城市生态化与生态城市》,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1999年12月第6期

[4]杨邦杰,王如松:《城市生态调控的决策支持系统》,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1篇11

(一)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首要观点

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首要观点就是系统观点。生态型城市建筑一直都是被看做一个生态系统,只不过从原来的对城市建筑内外的物质追求,变为了对城市建筑的生态化追求。原来在设计城市建筑时,是在考虑如何将已有资源和能源转化为城市建筑的内部,达到一种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城市建筑生态系统。接下来就变成了一种跨越城市建筑空间的、全面考虑生态环境的观念,这种形式不再仅仅依据技术,而是希望得到技术、文化、生态整体平衡的模式。到现在为止,人们已经试着将生态观与城市建筑联系起来,体现出一种经济、文化以及精神全面发展的、全新的城市建筑生态观念。

(二)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目标体系

城市建筑的生态化并不是近几年才提出来的,在不同时期、不同技术、不同经济、不同社会条件、不同自然环境的约束下,人们对生态这一观念的认识和重视程度不尽相同,所以在城市建筑的体现程度也是各有不同。总的来说,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最终目标就是体现出系统性、方便性、易操作性等。要想实现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目标,就需要在城市建筑体系中将生态理念完全体现出来,将多个目标统一起来,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终目标;在追求资源效益的同时,实现动态适应、环境共存的设计。于是可以将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目标确定在资源优化、人文和谐以及经济高效这三个层次,这三个层次相互影响、相辅相成,最终组成完整的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目标体系。

二、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方法

(一)整体设计

生态化体现在哲学范畴,就是一种强调整体思维的观念。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在根本上也体现出了“静态到动态、绝对到相对、分析到综合”的发展过程,所以,城市建筑的生态转型就需要整体设计做基础。所谓整体设计,也就是说在设计城市建筑的时候,考虑建筑与人、建筑与环境、建筑与自然的整体性,只有认识到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层次性,才能深刻体会到建筑可能会对人类、对环境产生的不利因素,比如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甚至是生态破坏等,而且可以找出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或者是措施。与此同时,整体设计有利于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有利于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顺利实施。所以无论是城市开发,还是技术操作,如果都可以使用整体设计的理论来设计,那么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就可以顺利进行。

(二)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保障机制

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保障机制包括评价体系和政策法规。第一,评价体系。一套完整的评价体系,对于整个生态转型的实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可以衡量,也可以评价操作过程。首先要在城市建筑实施之前,在实施前如果可以反复评价,就可以保证工程设计的最终效果,帮助设计者或者决定者客观甄别,成为工程设计的辅助工具。其次就是在城市建筑实施之后进行评价。这样城市建筑的生态化标准就会有一个保障,评价比较之后方便下一次设计。第二,政策法规。政策法规对于设计城市建筑生态化来说具有指导标准的作用,设计者要依据政策法规进行设计,而且设计过程中要重视政策法规的重要性和权威性。只有这两者整体结合,才能推进城市建筑生态转型。

(三)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技术策略

当今社会是一个追求技术的时代,无论是低技术、高技术,还是常规技术,在城市建筑生态转型的过程中都具有重要作用。那么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合理运用这些技术。第一,技术整合。这要求在设计之时将各个层次的技术进行组合,而这种组合不是简简单单的综合起来就好,而是以追求城市建筑的最高生态效益,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技术重组。第二,活用技术。除了学会技术整合之外,还要学会活用技术。在了解技术的使用方法、目的之后,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设计当中,运用合适的技术,一定要活用,不能死搬硬套。技术如果可以达到活用和整合,我相信城市建筑生态转型就会变得容易些。

三、结语

城市生态体系范文篇12

关键词: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

基金资助:2015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Z15JC111)

中图分类号:G812.4

1前言

2007年杭州作为全国范围内正式启动了建设健康城市的试点城市,健康城市项目是以明确的健康义务为基础的,它认为健康是城市的宝贵财富。健康城市是一个努力使城市居民达到最高健康水平的城市建设,是适应全球医学模式的转变。WHO提出的“人人享有卫生保健”(healthforall)的全球战略,对人类健康产生了巨大影响,健康城市建设有助于人们掌握健康知识和技能,享有公平的健康服务。健康城市的创建离不开人,更离不开健康的人,而生态体育体系的构建是为了更好的培养更多的健康人,特别是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康。1995年,国家颁布实施了《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号召人们“加强身体素质锻炼”。显然,要使“全民健身体系”的“全民性”得到充分体现,改变总体小康社会所呈示的低水平、不全面、发展不平衡的现状,以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均享有基本的体育服务,就不能忽视或忽略在中国大量存在的弱势群体的全民健身问题,公民参与体育健身是现代社会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人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弱势群体需要社会给予特殊关爱和援助,完善弱势群体的生态体育系统,有利于提高弱势群体的身体素质,树立弱势群体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丰富其精神文化生活,形成健康的生活方式,τ谏缁嵛榷ā⒕济发展和文化繁荣有着积极的作用。

本文以“生态体育”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初步构建了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的基本理论,并从生态体育环境、学校社区体育、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和体育社会网络四个视角,提出构建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的思路与策略,改变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身困境,在健康城市的背景下促使杭州市生理性弱势群体以积极的心态科学参与健身,促进身心健康。

2概念

2.1健康城市

建设健康城市,是世界卫生组织倡导的一项全球性行动战略。这一组织将健康城市定义为:“一个不断创造和改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并不断扩大社会资源,使人们在享受生命和充分发挥潜能方面能够相互支持的城市。”换句话说,健康城市是指从城市规划、建设到管理各个方面都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保障广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成为人类社会发展所必需的健康人群、健康环境和健康社会有机结合的发展整体。

2.2生态体育

生态体育是指体育、文化和生态环境的相互协调、相互关怀、共生共融、共同发展所构

建的关系或联系的体育活动,即通过在自然----社会生态环境中开展的体育运动,来展示人类的健康体格和人格,体现人类在体育运动中对自然----社会这一生态环境的关怀和人道主义精神,倡导健康、文明、和谐的生活方式,从而达到维护世界的和谐与发展。具体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大和谐在内的整体动态和谐。

3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体系

3.1提升生理性弱势群体生态体育环境建设

体育环境包括体育的社会环境、体育的自然环境和体育的人工环境。

城区各级残联、社区、福利院和特殊教育学校等部门负责人应该定组织残疾人开展多种有益的体育活动,加强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和《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中有关残疾人体育的法律法规,对参锻炼的残疾人给予帮助和引导,鼓励更多的残疾人参与到体育健身活动当中来,使残人能够科学的选择最适合自身身体状况的锻炼形式,从而能更好的起到锻炼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提高他们的健康水平。

社区在修建运动场的同时,要有计划地加强新建场地的绿化、美化,利用自然环境开辟天然草坪,利用山坡地修建林间运动小道,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提供生态运动场所;在运动场区设置垃圾回收点;对水泥等简易运动场要及时维护,确保运动安全,减少尘土和泥浆,平衡体育锻炼需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矛盾。有计划地开展社区弱势群体生态体育活动周、体育节、表演等活动,组织参加生态体育的环境建设和社区体育活动,利用节假日组织开展郊游、踏青等各类生态型体育活动。

3.2加强生理性弱势群体与学校社区体育相融合

弱势群体生活时间最长的空间就是社区。政府和体育行政机构要加强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之间的联系和协作,制定有效措施,整合社区体育资源,同时要保证社区辖区的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学校的场地设施在不影响工作生产秩序和教学的前提下,利用早、晚或双休日、节假日向弱势群体开放,以提高现有体育设施的利用率,从而弥补公共体育场所不足。政府在制订城市规划时应增加经投入,采取各种办法,为社区修建体育活动场所,配备相应的健身器材设备并注重管理维修;在已建成社区范围内,努力挖掘潜力,在闲置土地和楼群间合理布局,新建简易的体育场地设施,开辟健身场所,安放常用健身器材使生理性弱势群体就近就便参加体育活动;新建的社区和小区,必须按要求规划、建设好适合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特点的体育场地设施。社区居委会以及所负责的体育协会对社区内己有的社区活动中心、活动室等要针对社区生理性弱势群体的活动特点,加强管理,修缮体育设施,使有限的专门为生理性弱势群体提供健身场地和器械得到充分有效利用,避免流于形式或转做其他用途。建立长效体育干预机制,尤其在社区、福利院、特殊教育学校设立专门的体育运动健身指导员、教练员和教师,运用科学的健身方法指导他们进行体育锻炼。建立健全弱势群体体育健身社会支持的组织网络,发展壮大弱势群体体育骨干队伍,积极发动有某些特长的弱势群体参与到社区体育服务体系的构建中来,挖掘他们的聪明才智,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他们不仅是服务的对象,也成为服务体系的构建者。

3.3增强生理性弱势群体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一体化服务

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以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为导向、以人的健康为目的、以社区为范围,合理使用社区资源和适宜技术,为居民提供有效、经济、方便、综合、连续的集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计划生育技术指导为一体的服务。生理性弱势群体社区卫生健康管理服务涵盖档案管理、疾病预防管理、医疗保健管理、健康教育管理四个方面的内容。档案管理模块是对基本信息进行管理;疾病预防管理模块包括对慢性病的登记和回访管理两个部分;医疗保健管理模块是对体检信息管理和生命质量评价;健康教育管理模块主要提供生活保健、常用药、常见病等知识的服务;社区公共卫生健康管理对生理性弱势群体的健康情况进行持续性管理并对其健康状况进行正确的评估,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适当地调节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养成良好的行为方式和习惯,提高身心素质,从而减少疾病的入侵。

生理性弱势群体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是对城市初级卫生保健在社区卫生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之间的有效整合,有效地利用有限的资源以达到最佳的健康效果有重要的意义,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公益事业的福利性。

3.4增加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社会网络建设

宣传舆论先行,是搞好生理性弱势群体体育工作的重要条件。应充分利用大众媒体的独特优势,通过广播、电视、报刊、杂志宣传,引导生理性弱势群体建立起“自我体育”的意识,使全民健身计划同文化娱乐融为一体,与卫生保健日益结合。有计划地举办“全民健身宣传月”、“体育节”等活动,编写指导生理性弱势群体科学健身的图片资料、电化教育宣传片,出版各种体育宣传画册,组织专家学者开设全民健身知识讲座,普及科学健身知识,使生理性弱势群体“爱健身、懂健身”。开辟体育健身专栏,为生理性弱势群体参与体育健身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开展多种形式的健身娱乐服务,让更多的生理性弱势群体参加到体育活动中来,享受到健身的乐趣,营造出良好的健身氛围。

4结语

基于全民健身理念,构建适合生理性弱势群体特征的全面系统的生态体育体系,通过环境--体育活动--社会相互协调、促进,增进健康、增强体质、提高体育素养,让更多的人参与健身、参与运动,养成科学的健身习惯,做一个身心健康的人。对于调适社会关系、减轻心理压力、弱化社会排斥、加深对社会变革时期各种问题和矛盾的认识理解、扩大就业、促进弱势群体逐步融入主流社会生活等方面也具有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沈定珠.浙江城镇居民弱势群体健身活动的调查研究[J].浙江体育科学,2005,5.

[2]杭兰平等.对西安市主要弱势群体体育锻炼现状调查[J].体育科学,2004,4.

[3]谭志刚等.湖南省城镇弱势群体健康及健身状况的调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2,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教育心理学案例及分析范例(12篇)

    - 阅0

    教育心理学案例及分析范文篇1【关键词】中学教学思想品德课案例教学一、开展案例教学法的作用1.案例教学法很好的适应并体现新教材和新课改。案例教学法的核心在于“案例”.....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例(3篇)

    - 阅0

    体育专业实习自我总结范文在各级领导的关怀和全校师生的不懈努力下,学校先后被评为“辽宁省模范学校”,“辽宁省文明单位”、中央教科所“十五”科研教改先进实验学校、中央.....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