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产业工作总结(收集3篇)
来源:收集
信息产业工作总结篇1
20xx年,在局领导的正确领导下,信息产业股较好地完成了所担负的工作任务。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情况
1、做好了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发布工作。
每月按要求上传公开信息,并及时通报各股室信息报送完成情况。截止20xx年12月20日,我局完成政府信息公开322条。
2、做好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协调指导工作。
制定了《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方案》和《关于印发<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实施细则>的通知》(于工信字[20xx]7号)等文件,每月定期在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平台后台对各有关单位信息发布情况进行检查,将各单位信息公开上传情况,及时进行通报,对工作开展不力、信息发布不及时的单位进行督促整改。截止20xx年12月20日,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公开平台,已公开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2128条,信用信息4015条,合计6143条。
3、配合市工信委电子信息与软件服务业科做好了对我县电子信息产业的`调研,拟写了《县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情况汇报》。
4、为协助做好瑞金兴国经济振兴试验区总体发展规划的编制工作,拟写了《打造“全国传动机械产业基地”调研材料》。
5、做好风电项目的前期服务工作。在项目预可研阶段,向中电投新能源发电分公司提供我县气象、电网、土地、矿产等基础资料,协助取得规划、国土、环保、交通、林业等部门同意项目选址意见的文件;在项目可研阶段,协助获得开展前期工作文件,配合开展环评公示,做好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调查等工作。目前,项目可研已基本编制完成,待取得土地预审意见、环评意见、水土保持意见、安全预评价意见等支持性文件,便可向省发改委申请项目核准。
二、明年工作打算
1、继续做好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2、协调做好我县工程建设领域项目信息公开和诚信体系建设工作,及时督促各相关单位上传项目信息和信用信息。
3、继续做好风电项目的跟踪服务工作,力争项目早日开工,早见成效。
信息产业工作总结篇2
20xx年,全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总体战略和试验区建设、抗震救灾、灾后重建及“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建设等重大部署,切实加强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枢纽建设,有效推进区域信息化、信息产业化和无线电事业发展,为实现“两化融合”和灾后经济较快恢复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枢纽建设全面启动
信息化基础规划基本形成。按照国家信息化和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结合市委、市政府打造西部经济高地、推进“两枢纽、三中心、四基地”发展和加快灾后基础设施重建等战略部署,组织力量对我市基础通信环境、产业资源条件、应用需求预期以及国际国内重点城市对比等,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和比较分析。提出了以干线交汇、信息集散、基础设施布局为核心内容构建国内领先、国际先进、覆盖西南、辐射西部、服务全国和沟通世界的国家级通信枢纽总体构想。完成了《通信枢纽建设规划纲要》及其建设性详规、《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方案》及其技术与标准体系和《5·12震灾后通信基础设施发展性重建实施方案》等的编制。确定了三大体系,24个重大项目(其中,建设数字高速直达国际专用通道和数据存储灾备中心两个项目,已纳入国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总体规划和六部委专项规划),信息化基础规划基本形成。
基础设施七大工程全面实施。电子政务骨干传输网实现了与中央和省的对接,互联网同城交换中心完成了机房建设和链路接入;交互式业务支撑系统的政府门户统一平台加紧建设,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共享开始应用试点,统一行政审批服务平台上线运行;数字证书认证中心完成1万张CA证书投放;人口、企业、宏观经济和空间地理等基础数据应用试点取得成效;数据存储与容灾系统一期工程建设完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系统启动试点和标准验证;社会信用信息系统完成企业信用数据整合和政府及个人信用数据库指标体系建设;800M数字集群移动通信系统完成扩容与延伸二期工程进入建设招标流程;行政中心基础网络完成改造工程并投入使用。
通信枢纽建设工程正常启动。国际通信出入口工程有效推进并取得阶段性进展;“无线城市”工程的技术体系和应用体系建设相继展开,“扫盲”计划、3G试验网计划和Wi-Fi网状网计划及移动政务、移动商务、移动支付等应用计划陆续实施;国家级数据存储灾备中心开工建设,以存储装备研制、存储空间提供、数据灾备服务、信息资源开发和综合应用配套为标志的信息数据应用及处理生态体系逐步形成;国家级高性能计算中心建设的社会投资主体基本确定,并进入投资可研和建设规划编制;基于高端业务同传目标的“三网融合”工程取得重要突破,从政策支持、网络环境、设备研发到应用拓展,逐步形成互动态势。
应急通信工程及时部署。公众通信保障、信息灾难恢复和政府应急指挥三大通信工程灾后迅速启动;互联网传输安全、数据安全和应用安全预案不断完善,通信保障能力有效提升;国家重点支持的无线短波、超短波和机动通信系统建设顺利推进;极重灾区和重灾区信息化基础设施重建工作全面展开,受灾区域的受损信息化基础设施全部恢复运行。到目前为止,信息化基础设施和通信枢纽工程建设以及灾后损毁通信系统恢复等,已累计完成社会投资105亿元。
二、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全面推进
电子政务应用进一步深化。全市统一的行政审批服务平台和行政效能电子监察系统一期工程按时完成,并在武侯等7个区(市)县先期部署。并联审批系统向区(市)县延伸应用,对促进规范化、服务型、高效率政府建设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统一政府电子门户工程加紧建设,内容保障和政务、事务等公共信息资源共享机制不断强化,电子化市民办事、政府办公运行机制开始建立。新都、大邑等区(市)县加强政府门户网站建设,服务内容和业务功能进一步完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我市得到有效实施,依托政府门户网站建立的`全市统一政府信息公开管理系统运行良好,月均发布各级政府公开信息3000余条,较好地发挥了政府信息公开主渠道作用。
国民经济信息化加快推进。加大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信息化示范工程推进力度,深入邛崃金利、蒲江巨丰、崇州丰丰等10多家企业展开调研,积极探索“公司+经济合作组织+农户”和“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的信息化应用工程实施,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强化了“三农热线”建设,丰富了涉农市场、科技等信息资源,全年解答有关咨询1万余次,利用西部农业在线、“三农热线”平台发布农村经济信息1.5万余条。通过农村经济信息网络,实现网上招商引资超过2.5亿元,网上农产品交易额超过3亿元。制造业信息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示范工程部署实施。温江、郫县工业集中发展区信息化规划编制完成,相关项目启动建设。青白江、龙泉驿企业信息化示范区建设开始起步,并锁定一批企业,引导其开展信息化技术改造,逐步推进“两化”融合。区域电子商务门户平台的政府引导、企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基本形成,花木、蔬菜等市场营销、供需对接的电子商务应用初见成效。锦江、温江等电子商务示范区建设规划深化编制。红旗连锁、国美、苏宁等商业企业电子商务应用逐步深入。
社会信息化步伐加快。加快实施“宽带进村工程”,全市行政村(社区)宽带可接入率达85.36%,比去年提高了15%,建成753个农村便民信息服务中心(站),提前超额完成农村信息化民生工程,都江堰、彭州、崇州。
个极重灾区受灾群众安置点新建信息服务中心(站)100个。农村信息化培训普遍开展,“信息大篷车”流动服务受到欢迎。完善了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建设,全年全市城乡一体化社会救助信息平台共办理各类救助事项152万件。积极推进网上办税服务,全市纳税人网上申报达7万余户,占纳税户50.87%,入库税金49.45亿元。全市出租车电子识别系统和移动稽查系统建设完成,实施了道路交通信号控制系统优化改造、中心城区智能停车诱导系统二期、公交GPS营运调度系统及电子站牌、交通信息采集和智能交通指挥等重点工程。全市教育信息网建设加快推进,教育科研资源覆盖面不断扩大。卫生、食品、文化和就业等行业信息系统得到有效应用。城市管理数字化和网络化水平不断提高,“数字社区”工作取得成效,促进了网络资源和社会服务向基层延伸。银行卡刷卡环境进一步改善,行业支付得到较快发展,“天府通”卡发卡270万张,日刷卡交易200万笔,综合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
三、信息产业持续较快发展
信息产业保持较快增长。今年1-11月,全市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19.63亿元,同比增长33.79%。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完成465.78亿元,同比增长32.4%,软件及信息服务业完成353.85亿元,同比增长35.67%。预计,全年总收入将突破1000亿元。其中,电子信息制造业突破600亿元,软件及信息服务业突破400亿元,软件外包服务出口超过3亿美元;全市“双软”认证软件企业达到563家,登记软件产品1885个;电子信息产业主要集中区保持高速发展态势。1-10月,高新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172亿元,同比增长30%,占全市54.2%。武侯区、金牛区软件及信息服务业主营业务收入分别达71.17亿元和46.07亿元,占全市22.4%和14.5%。龙泉驿区结合国家电子元器件产业园建设,大力推进IT制造业和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都江堰在5·12震灾后,全力支持东软等电子信息企业加速灾后重建,迅速恢复生产。同时,加大了与上海市IT产业尤其是软件业的对接,上海都江堰软件园建设项目取得重大进展。锦江区、温江区分别围绕电子商务示范区、国际金融中心和动漫游戏竞技、体验、研发、销售核心区建设着力打造信息服务业。
大企业大集团战略有效实施。完成了《市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发展规划》编制,明确了做亮六大产业方向、做强十大产业集群和做优六大产业链的工作部署,并由市政府颁布实施;完成了《市信息服务业发展规划》,并纳入市域经济社会发展总规;财政、金融、市场和人才等政策加紧研究和完善;IT人才培训体系初步建立,实用型软件人才培养取得成效;电子信息地方产品配套目录完善和经济运行监测稳步推进;鼓励和支持电子信息企业上市等政策颁布实施,川大智胜和卫土通实现在深交所挂牌上市,三泰电子和吉锐触摸完成上市辅导和证监会受理;三零、国腾、迈普、颠峰、华诚等一批重点企业集团发展规划纳入全市产业发展规划整体推进;第六届软洽会、第六届电脑节、全球知名IT企业座谈会、微软外包CEO峰会以及Gartner外包峰会等成功举办,本地企业与国际知名企业的合作交流不断加强,电子信息产业的国际影响明显提升。
四、无线电事业稳步发展
以继承、创新、发展为主题和以资源、技术、应用、管理、产业、人才为核心的《市无线电事业发展规划》基本形成;无线电组织管理体系和运行机制进一步优化;认真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无线电管理条例》,频率指配和台站管理加大力度,年检率95%以上;依法行政有效加强,多部门、跨区域、跨行业联合执法体系不断健全,无线电专项整治取得成效,受案查处率100%,无线电干扰申诉受理率和排除率均达到100%;无线电频率资源效用充分发挥,新技术、新产品加快推广应用;抗震救灾、奥运火炬传递、海博会、西博会等重大活动无线电通信保障任务顺利完成并获得省无委通报表彰,恶意干扰、非法插播等得到有力和有效控制。
五、抗震救灾工作取得突出成效
救灾救援全力投入。地震使我市公众通信系统遭受重大破坏,全网因话务量巨增,造成系统阻塞和通信严重障碍。通过积极协调各电信运营商,紧急调集力量,采取应急措施,大规模恢复损毁通信设施,全市公众通信迅速恢复正常运行;及时组织力量赶赴极重灾区建立无线应急调度基站,有效保障了通信指挥和现场救援;动员IT企业参与抗震救灾,摩托罗拉、海特、川大智胜等企业为救灾提供了优质的信息化保障服务,兴网、汇源、信息港等公司无偿提供抗震救灾设备,任我行、鼎天等公司紧急开发抗震救灾物资管理信息系统和灾民安置救助信息管理系统,为救灾救援和灾民安置管理提供了有力支持;政府门户网站及时发布政府公告和抗震救灾信息,并协调电信运营商发送公益短信上亿条;协助东软学院师生完成异地转移复课;新建灾区群众临时安置点便民信息服务中心(站)和“亲情信息服务站”及时提供便民服务,受到普遍欢迎。
灾后重建迅速展开。震灾发生后,及时走访慰问了三零、迈普、颠峰、国腾、东软等企业,了解受灾受损情况,共商恢复生产方案,积极帮助我市IT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全部恢复生产;多方协调交通运输、商务、银行等部门和单位,全力帮助企业解决在产品运输、资金周转、技术改造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并组织企业申报项目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支持;认真研究和分析了震灾对我市信息化和信息产业造成的影响,并提出了招商引资、科技创新和产业扶持等对策措施。及时组织灾后全球知名IT企业座谈会,Intel、摩托罗拉、微软等企业对在发展仍然充满信心;积极争取工业与信息化部的支持,灾后重建规划、重大项目安排、救灾资金投入、资源配置倾斜等逐步得到落实,受灾镇(乡)对口联系工作有效推进。
信息产业工作总结篇3
今年以来,我科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按照市委市政府“跨越赶超”的工作基调,在推进信息化建设、促进两化融合、引进软件企业等方面脚踏实地、认真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预期目标。
一、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指标完成情况
我市软件产业预计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信息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亿元,同比增长***%;新增园区载体面积***万平米;新引进软件企业***家;新增经认定的软件企业***家,软件产品***个。各项指标均全额或超额完成***下达的任务目标。
二、20xx年所做主要工作
1.研究制定出台了相关政策。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我市实际情况,编制了《****软件产业规划》,为我市软件产业发展导向;根据市委文件精神,制定了《**市促进软件和服务外包产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并以市委文件对外发布,对软件企业项目引进、“双软”认定、载体建设给予政策扶持。
2.协助企业完成资金申报工作。秉着服务于企业、服务于发展的宗旨,我们通过统筹安排,主动工作,不放过任何可以争取资金的机会,积极协助企业做了资金争取、申报工作。今年来,协助***和***两家企业申报了“20xx年省级现代化服务业软件,全力推进“两化融合”。
(1)加强政策引导。结合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借鉴江苏省、镇江市出台的相关政策措施,出台符合我市实情的、具有全局意义和战略意义的我市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原则及发展重点,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进程,并在不断摸索中制订完善各行业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实施细则。
(2)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构建交流平台。
一是与电信、移动等通信部门以及本地的软件企业合作,开展培训,普及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发展的基本知识,提高两化融合认知水平,使众多企业家及相关人员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有正确认识;
二是牵线专家,服务企业。大规模的培训与演讲适合公共知识的宣传及普及,但就企业个体而言,信息化建设又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需要我们为其牵线搭桥,引荐合适的专家实现点对点的指导。20xx年,我们的计划是引导810家开展信息化建设,包括管理软件的应用以及生产过程信息化控制;
三是组织信息化企业交流会,促进信息化企业之间进行经验交流。“术业有专攻,实践出真理。”政府有调动各方面资源的优势,却不能替代企业从事信息化建设,企业才是信息化建设的主体。因此要充分发挥其主体地位,为企业经营管理者及信息化技术人员提供沟通、探讨的机会,让其在相互交流中学习进步。
(3)扶持典型,以点带面。
一是加大财政扶持,通过财政补助优秀企业的方式,提高企业从事信息化建设的积极性;
二是规范企业认定标准。企业信息化项目做大做强。加强对重点企业的'跟踪服务,重点扶持有潜力的、成长型的中小软件企业发展壮大,做大做强。打造自主创新能力强、带动作用大的软件龙头企业。
1.重点推进“双软”认定工作。双软认定”是我国针对软件开发、生产及服务的企业进行的“软件企业认定”和“软件产品登记”资格认证。经认定后,自开始获利年度起,所得税实行“免二三减半”。明年我们将重点推进“双软”认定工作。对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善申报材料,帮助企业向上申报;对尚未达到申报条件的企业,努力使其达到申报条件,早日通过双软认定,让政策优惠“到位”。
2.协助企业向上争取资金。明年,我们将继续做好协助企业申报省级、市级资金工作,对照今年申报的“双软”认定补助资金、省级现代化服务业(软件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要求,跟踪指导符合申报条件的企业,协助企业完备项目申报条件,完善申报材料,做到超前准备,变被动为主动。同时,对今年申报的“两化融合”示范企业的**、**、**、**等*家企业跟踪服务,申报成功的企业力争申报资金补助,申报不成功的企业完善申报材料继续申报,协助更多的企业申报“两化融合示范企业”。
3.引导企业应用电子商务。按照省经信委“百千万亿”电子商务应用促进计划的要求,加大电子商务的宣传力度,积极组织中小企业参加有关电子商务的培训;积极争取专项资金,资助中小企业利用电子商务开拓市场;加强跟踪服务,定期对新加入电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