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1

关键词:农村金融市场现状组织体系完善

引言

中国农村金融改革主要包括广义范畴改革与狭义范畴改革两部分内容,前者主要是从国家层面对农村资金的流动进行引导,后者主要是对农村信用社进行改革[1]。本文通过对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及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进行分析,以了解农村金融市场的未来发展方向,有针对性的推动农村金融市场的发展。

一、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主要表现为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金融机构呈现出单一不完善性。正规的农村金融体系应该包括农村信用社、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邮政储蓄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保险体系以及农村合作银行等,但中国农村金融市场主要局限于农村信用社及邮政储蓄银行,金融机构呈现出极为明显的单一属性。

第二,村镇银行筹资困难性显著。村镇银行大多设立于县城地区,虽然是农民的银行,但基本上也属于穷人的银行,受地区开放程度及居民收入水平的影响,村镇银行在筹资方面存在显著的困境。加之村镇银行成立的时间相对较短,因此与国有商业银行等相比,居民对其认可度较低。另外其银行网点较少,不能有效吸引农民存储,导致其发展困境的出现。

第三,农村金融环境相对较差。农村现有的金融机构其功能趋于弱化,政策性金融支农作用与商业银行金融支农力度均呈现出减弱的发展趋势,另外农村金融历史包袱较为沉重,经济效益不佳[2],难以有效推动农村市场的深入发展。

二、中国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

完善中国农村金融体系,应重视双重四元金融机构的有效构建,一方面强调商业金融、合作金融、政策金融与民间金融机构的组成,同时还需要重视证券、银行、保险与信托租赁四种金融业务组织的作用。

第一,按照股份制原则,改革现阶段中国农村信用社,使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重要引导力量。农村信用社是现阶段中国农村金融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因此完善农村金融体系需要首先改革农村信用社,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农村金融发展的主力军。根据目前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现状分析,股份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的未来发展方向,股份制农村商业银行是农村信用社发展的主要模式。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程中,还需要根据不同区域的不同发展状况进行区别对待与分析,在坚持股份制改革的前提下,要充分符合地区发展特点。比如,在经济相对发达的农村地区,要建设农村商业银行,并进行市场化的运作,农村商业银行可以在原来县联社的基础上,对资产进行核算,并进行重新登记,设置股权、法人治理结构与基本管理形式[3]。再比如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可以按照合作制的基本原则对原有信用社进行规范,国家需要采取有力的支持对策,以有效推动其深入发展。

第二,加强县级以下农业银行的建设,提高农业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的推动力。国家要推动农村地区经济的发展,需要突出强调国家银行的重要作用,农业银行作为国家扶持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需要充分发挥其国有商业银行的优势,在农村金融市场中发挥自身的引导性作用,通过其资金、网点与技术等优势,最大限度的发挥国有银行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分析中国农业银行的优势特点可以发现,其核心竞争力主要体现在农村,农业银行通过占领大部分的农村市场而有效的推动了自身的发展,因此应强调农业银行的这一农业属性,加强农业银行县级以下机构建设,结合农村乡镇实际进行必要的改组与合并,加强机构内部建设,扩大服务范围,提高服务质量,为三农提供更多的现代化金融服务内容。

第三,将农村邮政储蓄并入农业银行,以不断规范金融市场。中国的邮政储蓄事业发展对金融市场的繁荣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随着中国金融机构的深入改革,邮政储蓄的弊端也开始逐渐显现出来,比如较高的资金价格、不合理的计价方式、只存不贷的服务内容等,均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因此从规范农村金融市场与金融秩序的角度分析,应当逐步撤销邮政储蓄银行,将其并入农业银行,同时县级以上的邮政储蓄机构也可以并入其他的国有商业银行,以充分实现农村金融市场的持续与健康发展。

第四,建立健全农村基本保险制度,积极发展农村保险事业。近些年以来,随着中国农村地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农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三农问题开始日益展现出来,并得到了一定的重视。三农的发展需要农业保险、财产保险,同时也需要人寿与医疗保险,因此应充分开拓农村保险市场,建立健全农村保险机构,扩大农村保险内容与服务种类。这要求相关部门建立专门的政策性农业保险单位,办理农业与养殖业保险,在保险办理过程中还需要强调强制保险与资源保险的有效结合。

第五,有效引导村镇银行的发展,推动村镇银行合作组织的形成。中国村镇银行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发挥着较重要的作用,对于满足“三农“金融服务需求,完善对农金融服务的竞争机制,有重要意义,因此要积极引导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服务机构的发展,在政策上要给与一定程度的倾斜,帮助其不断完善内部治理机制,增强风险防控能力,更好地发挥其优势,进而满足农村地区经济发展对融资的基本要求,这里需要充分强调政策性支持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影响性作用。

三、结论

综上所述,通过对现阶段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以及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方式与途径进行分析可以发现,中国农村地区金融市场的发展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特点,即货币化程度的加深、财务状况不佳、农村信用社的垄断地位以及储蓄中介功能的减退等。农村作为三农问题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影响着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推动农村金融制度的完善与金融体系的科学发展,构建农村金融市场的秩序化经营模式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姚耀军.中国农村金融发展状况分析[J].财经研究,2006;32(4):103-114.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1篇2

【关键词】投资决策融资决策动态均衡

一、引言

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投资时的项目选择决策和融资时的资本结构决策共同决定着企业的盈利性、风险性和持续经营能力。财务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经营的目标是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而要实现这个目标就必须要考虑企业的盈利性、风险性和持续经营能力,进而要考虑企业的投资决策行为和融资决策行为。

自1958年Modigliani和Miller提出MM理论以来,学术界和企业界开始关注企业的融资决策对投资决策的影响。早期的无税MM理论认为企业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无关,而经过修正后的有税MM理论则认为企业资本结构会影响企业价值。随着相关研究的深入,学术界和企业界已经对企业融资决策会对企业投资决策和企业价值产生影响形成了共识。

我国学者的研究也证明了上述观点。童盼、陆正飞(2005)、童勇(2008)从企业负债比例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了负债比例与企业投资规模负相关的结论。江伟、沈艺峰(2004)从企业成长性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了负债会导致高成长性企业的资产替代行为而不会导致低成长性企业的资产替代行为的结论。范从来、王海龙(2006)、李芸达、范丽红、费金华(2012)从企业产权制度角度进行研究,得出了国有控股企业的负债率与投资支出正相关而民营控股企业的负债率与投资支出负相关的结论。上述学者均是基于财务学理论通过实证研究得出了以上结论,而本文则试图探讨运用财务学和经济学理论并借助数学模型来进行企业投融资行为动态均衡研究的可行性,并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持和新的思路。

二、理论分析与研究设想

(一)企业投资决策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想

1.财务学理论分析

由财务学理论可知,企业的投资决策主要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所选择的投资项目能给企业带来正收益进而实现企业的价值增值。这里所讲的投资行为,主要是指企业对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投资。企业在投资决策时,必须考虑投资项目的收益和风险。投资项目的收益体现为企业进行投资所能带来的企业价值增值,这主要通过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现值指数或者内含报酬率等指标来衡量。投资项目的风险体现为企业进行投资所造成的未来现金流量和盈利性的不确定性,这主要通过对项目值的考察来衡量。无论是对收益性的考察还是风险性的考察,都要涉及到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标,这个指标在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动态均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经济学理论分析

在经济学理论中,产品市场在产品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均衡状态,此时市场出清,消费者得到最大效用且生产者实现最大利润。在产品市场中,企业作为产品供给者参与市场行为,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相应的成本曲线决定了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供给曲线。消费者作为产品需求者参与市场行为,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以及相应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决定了消费者在产品市场上的需求曲线。产品市场均衡点的变动是与产品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旦企业的成本特性以及相应的成本曲线发生变化,就会引起产品市场中供给曲线的变化,进而引起产品市场均衡点的变化以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的变化。同理,一旦消费者的决策行为以及相应的预算约束线和无差异曲线发生变化,就会引起产品市场中需求曲线的变化,进而引起产品市场均衡点的变化以及消费者实现效用最大化的条件的变化。综上可知,企业和消费者的决策变动都伴随着产品市场均衡状态的波动。企业和消费者在决策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种波动,并通过对波动后果的分析来判断所作决策的合理性。

3.研究设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设想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企业投资决策研究。企业的投资是对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其目的在于获得企业价值的增值。而企业的这一目的与产品市场上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可谓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企业价值的增值是通过在产品市场上的利润增长来实现的。企业对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必然会引起企业成本特性以及相应的成本曲线的变化,进而会引起产品市场中供给曲线的变化,即使产品市场中需求曲线不发生变化,产品市场均衡点以及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也会发生变化。企业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变化体现为企业利润或现金流的变化,这将影响企业对投资项目净现值、现值指数以及内含报酬率的计算,进而影响企业对投资项目能够带来企业价值增值能力的判断。由此可知,企业的投资决策会影响到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状态,而企业在产品市场上的均衡状态也会影响到企业的投资决策,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设想运用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并通过相关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来研究企业投资决策的动态均衡。

(二)企业融资决策的理论分析与研究设想

1.财务学理论分析

由财务学理论可知,企业的融资决策主要是为了通过合理降低长期资本的成本和风险来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这就要求企业所选择的融资方式能够以最低的成本和风险来满足其对长期资本的需求。这里所讲的融资行为,主要是指企业对长期资本的融资。企业在融资决策时,必须考虑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和风险。不同融资方式的成本主要通过债务融资的利息和权益融资的股利等指标来衡量。不同融资方式的风险主要通过企业面临的资金清偿压力和控制权保持压力来衡量。无论是对成本的考察还是风险的考察,都要涉及到企业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指标,这个指标在企业投融资行为的动态均衡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2.经济学理论分析

在经济学理论中,要素市场在要素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的共同作用下达到均衡状态,此时市场最有效率,要素供给者得到最大的报酬且要素需求者以最低的成本获得所需的要素。在要素市场中,企业作为要素需求者参与市场行为,企业对要素的需求是由产品市场上消费者对其产品的需求派生而来的。企业为了实现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就必须增加要素投入,当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与边际成本或价格相等时,要素的投入达到最优,此时决定了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要素所有者作为要素提供者参与市场行为,其决策行为及其提供要素所能获得的报酬水平决定了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要素市场均衡点的变动是与要素市场供给曲线与需求曲线的变动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一旦企业要素投入的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成本发生变化,要素市场的需求曲线就会变化,进而引起要素市场均衡点的变化以及企业获得所需要素的成本变化。同理,一旦要素所有者的决策行为以及提供要素所能获得的报酬水平发生变化,要素市场的供给曲线就会变化,进而引起要素市场均衡点的变化以及要素供给者实现收益最大化的条件的变化。综上可知,企业和要素所有者的决策变动都伴随着要素市场均衡状态的波动,企业和要素所有者在决策时都应当充分考虑到这种波动,并通过对波动后果的分析来判断所作决策的合理性。

3.研究设想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设想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企业融资决策研究。企业融资的目的是为了以较低的成本和风险获得所需要素,进而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而企业的这一目的与要素市场上企业追求以较低成本取得生产要素并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可谓是同一问题在不同理论中的表述。企业价值最大化可以通过降低企业获得要素的成本来实现。企业对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投资必然会引起其对不同资本需求的变化。企业对资本的需求是由其对长期经营性资产的投资派生而来的,企业投资时所需的资金量形成企业融资时的预算约束线,而企业融资时对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可以形成企业的无差异曲线,二者之间的相互作用会引起要素市场需求曲线的变化,即使要素市场供给曲线不发生变化,要素市场均衡点以及企业获得要素的成本也会发生变化,进而影响企业的长期资本结构以及相应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并影响企业对不同融资方式的选择和决策。由此可知,企业的融资决策会影响到企业在要素市场上的均衡状态,而企业在要素市场上的均衡状态也会影响到企业的融资决策,二者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设想运用经济学和财务学的理论并通过相关模型的建立和分析来研究企业融资决策的动态均衡。

(三)企业投融资行为决策的动态均衡分析与研究设想

根据财务学理论,企业在投资决策时确认投资项目的可行性是通过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和企业的利润或现金流计算投资项目的净现值、现值指数或者内含报酬率等指标来判断的。企业在融资决策时确认融资成本的大小是通过不同融资方式的使用比例及其融资成本计算融资资本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来衡量的。由此可见,企业的投融资决策通过企业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联系起来,二者在决策时相互影响,因此,可以认为企业在投融资决策时存在着动态均衡关系。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决策者必须对投融资决策进行统筹考虑,找到能够使其都达到最优的均衡点,该点应是能满足企业资本需求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点。

根据经济学理论,产品市场上的企业供给行为与消费者需求行为共同决定了产品市场的均衡点,该点代表了企业在产品市场上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同时,要素市场上的企业需求行为与要素所有者供给行为共同决定了要素市场的均衡点,该点代表了企业在要素市场上实现要素成本最小化的条件。无论是实现利润最大化还是实现要素成本最小化,其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这与企业进行投融资决策的目标是一致的。可见,要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的目标,企业决策者就必须同时考虑企业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均衡,找到能够使其都达到均衡的均衡点,该点即为经济学中的一般均衡点,此时企业的行为是最有效率的。

综上分析,可以设想将企业的产品市场分析与投资决策分析联系起来,将企业的要素市场分析与融资决策分析联系起来,那么,就可以将经济学理论中对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一般均衡分析与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分析联系起来,进而使得运用经济学理论中的动态均衡来研究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动态均衡成为可能。

三、结论与后续研究展望

综上分析,揭示了企业决策者在投融资决策时出于财务学和经济学考虑的目标共同性,进而设想可以通过经济学理论来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进行研究。由于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都较财务学成熟和完善,因此,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企业投融资决策的动态均衡研究具有一定的优势。

本文通过阐述运用经济学的理论体系与研究方法进行企业投融资决策动态均衡研究的设想,希望能够将经济学理论与财务学理论联系起来,为企业投融资决策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开拓财务管理理论的研究视野,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童盼,陆正飞.负债融资、负债来源与企业投资行为-来自中国上市公司的证据[J].经济研究,2005,(5)

[2]范从来,王海龙.上市公司资本结构与公司投资行为之间关系的实证研究[J].当代财经,2006,(11)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3

关键词:电子市场;企业;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724.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10-0040-03

一、引言

电子市场(electronicmarketplace)是企业开展电子商务的主要平台,它的载体是行业或综合性企业间电子商务网站。随着网络技术的进步和商务活动的不断拓展,电子市场对企业发展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买卖双方促进和协调交易过程、交换和分析行业信息以及获取商业增值服务的虚拟市场空间(Chian-SonYu,2006)。

Laseteretal.(2001)指出,2001年美国有2200多家电子市场,AndrewWhiteetal.(2007)发现,2006年中期仅有700多家电子市场还在运行,很多研究认为相对较低的电子市场采用率引起了电子市场的衰落。《中国行业电子商务网站调查报告》显示我国电子商务网站已超过2000家,电子市场正在蓬勃发展。iResearch的《2007―2008中国B2B电子商务发展报告》数据表明中小企业是我国电子市场的主要参与者,其总体采用率仅为28%,很多行业的电子市场刚刚起步,参与率更低。

电子市场的生存和发展需要更多企业的参与。电子市场规模越大,对企业的价值越大,电子市场对企业的价值越大,其规模也会越大,两者之间遵循正反馈机制,相反的情况会使电子市场规模缩小甚至无法继续存在,电子市场要突破临界规模才能继续生存。

所以,研究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对电子市场和中小企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将对国内外该领域的代表性文献,从不同理论解释和研究视角进行梳理与评价。

二、不同的研究视角

对电子市场参与行为的解释,已有的研究大体分为三种视角:个体理性主义视角、制度主义视角和综合的视角,不同视角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各有侧重。

1.个体理性主义视角――创新扩散理论的解释

个体理性主义视角下,企业参与电子市场被看作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采纳,假定个体具有获取信息、计算利益、作出选择的能力,按照利益的计算,以个体利益的最大化为目标对所需采用的方式手段进行选择。代表性的理论是Rogers(1983)的创新扩散理论(IDT),IDT注重技术和经济理性,出发点是技术本身的特征,关注的重点是技术本身的特征如何影响个体的采纳行为,提出了相对优势、匹配性、复杂度、可试用性、可观测性等技术因素对采纳行为的影响。其中,相对优势反映了理性决策的利益驱动,技术的匹配度、复杂度则反映了采纳的代价因素,这三个因素被多数研究支持。

CarolineDriedonks,ShirleyGregor(2005)采用案例研究方法,以IDT为基础,结合Kambil和VanHeck的交易过程模型研究了澳大利亚牛肉行业第三方电子市场的采用情况,从不同的交易步骤分析了电子市场的相对优势,验证了电子市场的优势对企业的采纳行为的重要影响。在搜寻阶段,买卖双方都能找到更多交易伙伴,并且降低了搜寻成本;在议价阶段,由于面向更多买家,卖家拥有更好的谈判地位,从而提高了价格,买家虽然付出更高价格但提高了所购产品的质量,并节约了时间;交易过程中通过互联网沟通和处理交易事务,降低了信息成本。该研究还发现信息接收渠道的影响,通过大众媒体了解到电子市场的企业倾向于拒绝参与,而通过私人交谈对电子市场有更深了解的企业倾向于参与市场。

AndrewWhite,ElizabethDaniel(2007)用IDT构建了分析框架,分别对卖家和买家采用企业联盟形式的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电子市场的相对优势主要体现在:获得更多交易伙伴、降低价格、提高交易过程效率、促进企业间信息系统整合、降低菜单成本、加强企业间合作;兼容性因素主要包括:与企业流程兼容性、与现有信息系统和数据的兼容性、与企业高层管理者观点和战略的一致性;复杂性因素有:对信息系统整合的要求、流程和数据改造要求;该模型还引入了感知风险因素,包括数据安全性、平台可信任度。通过案例研究方法对SupplyOn、GlobalHealthcareExchange、Eutilia三个电子市场及其用户的分析发现,相对优势、兼容性、复杂性等因素对企业的采纳行为有重要影响,而感知风险的影响并不显著。

2.制度主义视角――组织行为同化的制度主义理论

与个体理性主义相比,制度主义强调社会对个体的影响。DiMaggio将制度理论引入对组织形态相似性的研究,解释了组织之间在行为上会倾向于发生同化的现象。通过电子市场进行商务活动(电子商务的一种形式)是一种企业的运作方式,当这种运作方式反复发生,被社会所接受,逐渐就会成为一种规范,因此具有规范的性质。同时部分具有权力的组织,能形成强制的影响力。从理论分析上看,这些来自制度的对个体行为具有影响力的因素有:规范化压力、模仿压力、强制压力等。

Jai-YeolSon,IzakBenbasat(2007)从制度主义视角研究了电子市场的参与意愿和参与度,引申出制度导向因素,包括模仿压力(竞争者的采用、成功应用的例子)、规范化压力(行业和政府的规范化力量、多数供应商的采用)和强制压力(主导供应商的要求)。通过对98家潜在参与企业和85家已参与企业的数据分析,发现模仿压力和标准化压力对企业的采用意愿有显著影响,但对参与度的影响不显著,他们的研究验证了制度因素对企业参与电子市场重要的推动作用。

3.综合的解释

综合分析考虑了更全面的因素,其基本逻辑是:电子市场带来的利益将诱使企业对市场的参与,参与电子市场需要企业具有一定的能力和资源;企业是否参与受到各种制度环境的影响,其应用电子市场的过程能对制度环境产生影响,从而影响别的企业所处的制度环境。

技术组织环境框架(TOE)是一种较常见的因素整理方法,它起源于Tornatzky对普通类型技术创新的研究,将技术创新采纳的影响因素有效地归纳到技术面、组织面、环境面三大类。Young-BeumJoo,Young-GulKim(2004)以TEO为框架研究了制造业企业参与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其中,技术层面选用的因素是相对优势,环境层面的因素是外部压力和买方力量,组织层面的因素是资源状况和企业规模。分析发现,外部压力(特别是竞争压力)和企业大小对采用行为有显著影响,买方力量和资源状况(如资金支持、人力资源、信息技术能力等)影响不显著。与以往的研究不同的是,研究发现电子市场的相对优势影响并不显著,其原因可能是采用和未采用电子市场的企业都对相对优势有较高感知。

技术接受和使用的统一模型(UTAUT)将2003年以前出现的大多数针对个人层面IT采纳行为的研究模型进行全面综合。该模型将影响因素总结为四类:期望绩效、难度预测、社会影响、实施条件。ShanWang,NormanP.Archer(2006)以UTAUT为框架,将模型中的社会影响改为制度影响,研究了美国第三方以及联盟式电子市场的采用行为。其中,期望绩效类因素包括降低搜寻成本、获得更多产品信息和交易伙伴、提高信息可靠性等;难度预测类因素是电子市场的易用性;制度影响类因素包括趋势跟随、客户要求、重要供应商推荐等;实施条件类因素包括系统兼容性、对网上业务的熟悉程度等。研究发现,绩效期望是企业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其次是制度影响和实施条件,易用性对企业的参与决策影响不显著。

4.其他一些补充

Ruey-LinHsiao(2003)分析了信任因素对采用行为的影响,解释了潜在采用者不信任新技术对电子市场采用的挑战。其中,不信任有两种类型:可靠性导向的不信任和价值观导向的不信任。他认为,电子市场可以改进技术以减轻可靠性导向的不信任,但价值观导向的不信任由于根源于社会文化结构而形成更大的阻碍。

王平平(2006)还探讨了产品特性对买方使用电子市场的影响,研究认为,产品特殊性、产品说明复杂度与电子市场的参与意愿负相关。

Chian-SonYu(2006)将采用电子市场的影响因素概括为企业外部推动力、企业内部驱动力、企业领导层对电子市场的认识和态度三个方面,研究了台湾中小企业电子市场的采用行为。通过对115家企业的调研结果分析,发现上述三个方面因素分别有25%、49.9%、18.7%的贡献度。与其他研究结论相比,该研究发现中小企业CEO在采用决策中比大公司的CEO有更大的影响。

三、简单的评述

从因素提取方法来看,现有研究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基于已有理论确定的因素模型,其特点是因素比较系统,不同研究的可比性较强。另一种是经验性的归纳,这种方法贴近实践,更有针对性,其中,也有的用了较为科学的归纳方法,如Hsin-PinFu,Yung-ChingHo(2006)采用了模糊层次分析法(AHP)。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相互支持,相互验证。

从研究方法来看,定性分析较多,案例研究比较常用,这种方法优势在于可以通过对参与和潜在参与企业的访谈来发掘更具体的影响因素,但并不能很好地解释各种因素影响的显著性。也有一些定量分析,采用李克特量表来衡量对不同因素的认同程度和采用意愿,通过主成份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检验了各因素的显著性和贡献度。随着研究的深入,定量分析将会更多应用于该领域。

综观上述文献,影响因素基本可以归纳在电子市场、企业组织、外部环境三个层面。但在每一个层面中,二级变量的选取比较随意,缺乏统一的标准。另外,针对不同的情况如企业规模、所属行业类型、行业集中度、买方/卖方角色、电子市场类型等,各因素的影响会有所不同,这将是以后研究的重点。

四、我国的情况

现有的研究虽然大多基于国外的情况,但是,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影响因素分析框架,对国内的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要注意到我国的企业、电子市场以及社会环境有其自身的特点,为有效促进我国电子市场的发展,各因素的影响程度和影响路径都有待深入和具体的研究。

参考文献:

[1]Chian-SonYu,InfluencesonTaiwaneseSMEE-MarketplaceAdoptionDecisions[J].JournalofGlobalInformationTechnology

Management,2006.9,pg.5.

[2]Hsin-PinFu,Yung-ChingHo,RogerC.Y.Chen,Factorsaffectingtheadoptionofelectronicmarketplaces:AfuzzyAHPanalysis

[J].InternationalJournalofOperations&ProductionManagement,2006.12,pp.1301-1324.

[3]AndrewWhite,ElizabethDaniel,TheadoptionofconsortiumB2Be-marketplaces:Anexploratorystudy[J].JournalofStrategic

InformationSystems16(2007)71-103.

[4]CarolineDriedonks,ShirleyGregor,EconomicandSocialAnalysisoftheAdoptionofB2BElectronicMarketplaces:ACaseStudy

intheAustralianBeefIndustry[J].InternationalJournalofElectronicCommerce,2005,Vol.9,No.3,pp.49,72.

[5]Young-BeumJoo,Young-GulKim,Determinantsofcorporateadoptionofe-Marketplace:aninnovationtheoryperspective[J].

JournalofPurchasing&SupplyManagement10(2004)89-101.

[6]ShanWang,NormArcher,Business-to-businesscollaborationthroughelectronicmarketplaces:Anexploratorystudy[J].Journal

ofPurchasing&SupplyManagement13(2007)113-126.

[7]Ruey-LinHsiao,Technologyfears:distrustandculturalpersistenceinelectronicmarketplaceadoption[J].JournalofStrategic

InformationSystems12(2003)169-199.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性别收入差距;多元回归分析;安徽省;教育回报率

一,引言

近年来虽然女性已经有了较高的就业率,但是在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在受教育的机会和水平、社会经验、就业机会、婚姻家庭等各个方面女性还是较为弱势。截至2010年,中国的女性就业率为74%,虽高于世界53%的平均水平,但仍然远远低于男性的就业率90%。各因素综合作用使得女性与男性的收入还存在很大差距。

二、文献综述

对于收入问题的研究一般集中于研究个体特征因素对于其收入的影响程度,并判断其收入的合理程度。影响性别收入差距的因素有很多,主要是个体特征及这些个体特征投资回报率的差异。这些个体特征包括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经验水平、婚姻状况、在业状况等。

研究者考虑不同的因素、从不同的角度解释了性别收入差距问题。人力资本理论是在解释男女收入差异上最主要理论之一。市场化改革以来,收入性别差距的总体变化趋势是上升的,导致收入性别差距拉大的主要原因是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本作用的增强,其中其实包括职业内的性别歧视和职业间的性别歧视;王美艳利用中国社会科学院五城市劳动力调查数据,使用Brown分解方法分析男女在行业分布和工资差异主要由行业内工资差异引起,而由于行业分布不同带来的工资差异不大;职业内的性别歧视是形成性别工资差异最主要的原因。

另外,教育是影响收入差距的重要因素。高学历能够提升个体在劳动力市场的地位,增强他们抵抗其实的能力;许多研究发现,虽然女性在劳动力市场是受到歧视的,但女性的教育回报率缺高于男性;从教育获得的方面来说,导致男女受教育程度不同的最直接因素是教育投入方面的性别差异和偏好,;女性教育回报率大于男性的一个可能原因在于女性的教育水平与其面临的工资歧视成反向关系。。

三、实证分析

(一)数据来源及方法

本文所使用的数据为安徽省1998-2002年间CHIP数据,五年间的样本均为896份,其中男性样本占473份,占52.7%,女性样本423份,占47.2%。由于在中国,18岁作为成年人,在18岁之前和65岁之后的有收入的样本极少,因此选取的样本年龄都在18-65周岁之间。

本文使用这一调查数据对收入差距以及影响性别收入差距的一些因素进行分析。首先,对1998年、2000年、2002年三期数据的男性与女性收入进行纵向和横向的对比分析,从而归纳总结收入差距的变化;其次,选取2002年样本的部分样本回归分析,分析性别收入及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收入的回归方程为:

lnincome=X1[1+X2[2+…+XN[N+^

其中,因变量lnincome为总收入的对数,X代表个人特征的向量,包括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再也状况、婚姻状况、所在单位性质、培训、城乡、子女状况等;[为相应的系数估计值,^为随机误差项。

(二)性别收入差距及其变化

1.安徽省性别收入状况的纵向比较

本文对1998年、2000年和2002年三期样本进行了统计。

表11998-2002年收入均值变化

注:收入差距的测算以收入为基础,对收入去对数进行比较。

从表1中可以看出,从1998年到2002年我国居民的收入一直在增加,男性与女性的收入也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从1998年到2000年男性收入增加0.03,而女性收入增加0.02。2002年男性收入比上一期增加0.06,女性增加0.05,可以看出女性收入增加幅度明显小于男性。另外这三个年份男性收入的均值都显著大于女性,男女的差值最大达到0.11,说明男性收入在这5年间一直领先于女性,并且性别收入差距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

2.安徽省女性收入状况的横向比较

虽然我国女性的收入不断提高,但是与男性相比,我国女性的收入还比较低,安徽省在这方面也存在同样的状况。按照百分位值割点将经济收入划分为低收入、中低收入、中等收入、中高收入、高收入5组。

分组后可以看出安徽省低收入和中低收入组的女性要比男性多,而中高收入和高收入组的女性要比男性少,只有中等收入组,男女比例基本一致。综合看来,女性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综合看来,女性的整体收入水平较低。

(三)回归分析

1.样本及变量

在三个年度的调研数据中,2002年的数据时间较迟所以更为接近现在的状况。本研究选取2002年样本中收入不为零的896份样本进行回归分析,分析性别收入及性别收入差距的影响因素。本文以收入为因变量,以受教育程度、婚姻状况、健康状况、在业状况等影响收入的因素为自变量进行回归分析。

2.描述统计

本研究对样本的变量做了一些描述统计。从统计中可以看出对于男性和女性收入有影响的因素是不同的。现在我们选取的因变量为,受教育程度、健康状况、在业状况、子女状况。收入取对数作为自变量。

表2相关变量的描述统计

3.回归结果及分析

表32002年回归结果

表3是本研究的具体回归结果,从三个回归的模型的统计结果来分析,调整后的R2分别分26.4%、21.5%、29%,拟合效果可以被接受,当然RZ表明仍有许多影响因素未被考虑进来,以后研究中可以进一步完善。

回归结果表明男性的教育收益率为3.6%,而女性的教育收益率为4.8%,男性的教育回报率低于女性.。基于Psacharopolos与Patrinos的研究结论: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普遍存在女性的教育收益率高于男性的现象。教育方面的性别差距仅从男女受教育程度的均值上体现的不是很明显,就教育程度和质量来说,女性教育大多处于中低水平。第五次人口普查的大学生本科学历的男女比例分别为59.7%、40.3%,研究生学历的男女比例分别为62.5%和37.5%;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这两组数据分别为52.5%、47.5%和50.8%、49.2%,可以看出虽然女性受教育程度在近年有所提高,但是总体来说,在高水平教育层次中男性比例普遍大于女性。另外,在低层次教育中女性的受教育机会本身也少于男性。所以男女性收入直接由教育引起的收入差距依然很大。

无论男性还是女性,健康对于其收入的影响都是显著的,回归结果表明男性的回报率大约5.3%,而女性的回报率只有4.5%,即男性的收入更容易受到健康程度的影响。现代工业产业中,健康男性更容易获得竞争优势。总体的来说,女性本身就是一个弱势群体,所以高的回报率正体现了群体中个人变量水平的弱势。

四、结论

(一)性别收入差距总体趋势在扩大

总体来说,男性与女性的收入差距具有不断扩大的趋势。男性和女性在各收入组中的分布,男性更多地占据了高收入群体的比例。在我国总体收入差距日益扩大的趋势下,在高收入群体占据多数的男性会更加领先于更多处于低收入群体的女性的收入增长。

(二)两性教育收益率存在差异,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

两性教育回报率不同,一方面验证了教育机会的两性歧视,同时也为缩小两性收入差距提供了可能性。

第一,女性受教育水平低,教育机会获得存在明显的两性歧视,使得两性在收入上存在着七点不公平的条件。第六次人口普查显示各个受教育层面上,男性受教育程度都优于女性。初中以上教育水平,男性比例明显大于女性。女性内部也存在着比男性更加严重的教育机会其实。

第二,女性的教育回报率高于男性,其原因比较复杂。首先,"自选择"观点认为男性几乎都参与就业,而劳动力市场会选择更有才能的女性成为劳动者,因此估计出来的女性回报率明显高于男性;其次,性别教育回报率差异的另一个可能的原因是存在补偿效应,即女性虽然进入的是低工资收入的职业、行业和所有制部门,但这些低收入部门的教育回报率可能更高。

(三)女性收入更容易受到在业状况的影响

女性的就业状况普遍差于男性,其女性的就业门槛比男性搞,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男性明显比女性更容易获得就业机会;即使在就业后,女性的职业生涯更容易中断,此后如若再次进入劳动市场,一方面进入壁垒更多,另一方面收入会受到不良影响。

(四)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指标对两性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

对健康状况,婚姻状况等指标的作用,并没有研究处特别显著的结论,这可能是因为女性社会地位会使得她会自己工作定位不同。另外,在婚姻家庭中,女性一直承担了大部分责任,使得因为婚姻等家庭因素对收入影响不明显。但是这些因素依然是影响收入的考察和研究。

婚姻状况是最重要的家庭数据,虽然其作用在回归分析中不显著,但是这种作用往往更是多角度的,通过影响家庭责任、社会成本的承担,来影响两性在劳动力市场中的竞争力,进而造成收入歧视。

参考文献:

[1]李实、马欣欣.中国城镇职工的性别工资差异与职业分割的经验研究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6(5).

[2]吕康银、朱金霞、张丽.性别收入差距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妇女社会地位调查研究.2013(4).

[3]王美艳.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性别差异[J].经济研究.2005(12).

[4]Booth,AlisonL.,MarcoFrancesconi,JeffFrank.AtickyFloorsModelofPromotion,Pay,andGender[J].EuropeanEconomicReview.47(2)

[5]葛玉好.工资分布的性别差异:分位数分解[J].上海经济研究.2005(12).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

关键词:劳动力市场;影响因素;劳动力流动;劳动力市场分割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6-0-01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目前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仍处于初级形态,还存在诸多方面的缺陷和不足。本文将结合已有研究,着力以劳动力流动与市场分割为视角,进一步总结分析此视角下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因素。由于人口经济增长的不平衡、技术发展、产业结构变动及城乡差距导致的劳动力结构性剩余或短缺等,使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劳动力流动在我国对劳动力市场的完善健全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探讨劳动力流动选择与劳动力市场分割机制这一影响劳动力市场完善的重要机制尤为重要。

一、劳动力流动选择

劳动力流动作为劳动力市场存在的普遍现实状况,是调节行业、地区间劳动力供求关系的重要形式。当劳动力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下,正是劳动力的持续流动,使得劳动力市场趋于均衡。不过通过实践与研究表明,现实中由于非市场性因素的存在,劳动力流动一般难达到市场均衡。一些学者也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劳动力市场上的劳动力流动做了深入研究。

1.户籍制度

“劳动力市场的制度障碍阻碍劳动力的充分流动,关键体现在以户籍制度为核心的一系列制度上。”①户籍制度与一系列政策相联系,如就业政策、社会保障政策等,外来的劳动力(尤其是农民工)在行业进入、工资报酬、社会保障等方面,或多或少受到与本地居民不同的待遇,增加了这些外来劳动力的流动成本。众多学者也从户籍制度研究了影响我国劳动力市场完善的因素。

杜鑫(2011)等人曾总结我国城市劳动力市场包括四类不同户籍特征的劳动力群体:本地非农业户籍、本地农业户籍、外地非农业户籍和外地农业户籍劳动力。其调查数据分析发现,在上述四种户籍特征的劳动适龄人口中,就业率和劳动参与率逐次上升,而失业率则逐次下降。可见,户籍特征对劳动适龄人口在劳动市场上的就业状态具有显著影响。李骏、顾燕峰(2011)则直接指出,与城市非农业户籍相比,包括本市农业户籍、外地农业户籍、外地非农业户籍等在内的其它户籍特征都易于使劳动适龄人口处于失业和退出劳动力市场状态,户籍身份的差异确实对劳动适龄人口的劳动力市场状态产生了显著影响。“户籍制度更体现了社会地位存在严重的身份歧视。”②

2.产业结构演变

部分学者从产业结构的演变解释了当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出现了产业结构流动的矛盾与问题。姚先国、张俊森(2006)等人研究了全国和六省市的产业结构变迁规律,劳动力产业间流动的主要问题集中在工农两大产业之间,中西部与沿海城市差距较大。从总的就业流动调整思路来看,产业结构变动仍是影响就业流动变迁的最终因素,因而仍需要坚持以产业结构调整为主线的核心方针。

另外,部分学者也采取不同分析方法研究了流动性问题。例如杨云彦、陈金永(2007)运用结构分析方法,提出基本假说:外来劳动力和本地劳动力的收入决定存在明显的分层,户口登记状况和单位性质等对劳动力的收入(工资)有着显著的影响。这种分层对城市劳动力起到了一定程度上的保护作用,同时也意味着外来劳动力将随劳动力市场的愈渐开放,对本地劳动力就业产生竞争与替代效应。

二、劳动力市场分割

在我国四五十年代,有关劳动力市场的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政策选择基本建立在新古典经济学之上,至60年代,这一传统受到了劳动力市场分割理论的挑战。如何看待我国在转型时期下劳动力市场分割或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特点是什么?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理论对此做了分析。

第一,以蔡(2005)为代表的学者关注的是中国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问题,他们以刘易斯(1954)的二元经济模型为基础探讨制度对劳动力流动的影响。主要观点有: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地域分割影响要素配置效率,随之产生的效率差异则是导致我国地区间收入差距扩大的深层原因;在改革之前,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态势是政府实施重工业优先发展战略的需要,改革以来则受到城市利益集团的施压影响得以维持,其中户籍制度就是关键所在。

第二,许多学者则直接从制度的视角来解释中国劳动力市场的分割问题,赖德胜(2009)从制度变迁的角度研究了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演变,而李建民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既有古典性又具制度性,后者是形成劳动力市场多重分割的主要原因,聂盛(2004)用实证结果验证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从所有制分割向行业分割演化。

第三,金一虹(2000)等学者则认为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原因除体制性原因,还有非体制性因素,如劳动者禀赋等差异。其指出可将劳动力市场分割为主要和次要劳动力市场,正规劳动力市场和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即认为在没有外力制度性的作用下,依市场自身运作也会产生的分割。目前中国的非正规劳动力市场具有巨大的潜在发展趋势,其存在和发展对加强劳动力市场流动性和弹性,讨论非正规劳动力市场的走向及发展条件有着非常现实的意义。

因此,结合各学者观点,从劳动力流动与分割机制上思考,笔者认为,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是综合了“内部―外部”劳动力市场形成和“城乡二元经济”特征的制度性分割。具体阐述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的制度性特征,从劳动权利演化的角度研究中国劳动力市场分割特殊的“城乡二元性”也具有重要意义,实现统一的劳动力市场将是摆在政府面前的一项重要任务。

注释:

①蒋倩,孙兵:“我国劳动力市场的供求趋势预测”,《经济纵横》,2011第5期。

②金成武:“城镇劳动力市场上不同户籍就业人口的收入差异”,《中国人口科学》,第4期。

参考文献:

[1]李骏,顾燕峰.中国城市劳动力市场中的户籍分层.社会学研究,2011(2).

[2]张原.职业―产业结构与地区就业结构转型.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7(7).

[3]蔡,都阳.我们需要什么样的劳动力市场制度.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5(9).

[4]赖德胜.制度变迁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暨南大学,2009.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6

第十二届全运会大连市体育场馆建设规划研究

大型体育设施功能探析——以大连体育中心为例

辽宁省体育产业现状分析

运动鞋产品品牌关注度与销售量的关系分析——以2010年第二季度为例

民族体育与国际旅游岛背景下的娱乐休闲

论学校体育风尚

湖南大众体育与红色旅游的联动发展

我国西部中小城市社区体育的资源配置及优化

重构权力:体育管理体制面临的挑战——县镇体育领导的忧虑

青少年健康危害行为研究进展

中国首届红色体育运动会实践与展望

中美英女性休闲体育参与现状的比较性研究

以“人文奥运”理念促进中国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科研创新团队管理和运行机制建设研究

开展民族传统体育运动的理性思考

休闲体育的认同价值研究

我国运动员礼仪教育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

NBA文化现象解析

北京“绿色奥运”理念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影响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与新农村体育事业发展的研究现状述评

完善体育体制背景下运用公共体育财政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理论思考

我国社会体育人才市场发展现状与制约因素分析

对体育观的哲学反思

西方体育哲学基本理论概述

农民工体育文化特征浅析

对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文化学研究

北京奥运视角中的我国高校高水平运动队建设

社区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

我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向教育回归的研究

论体育育人的人文理念

学校体育与竞技体育的协同发展机理研究——以宁波市为例

大连市足球运动的发展现状及其振兴策略

2010年的亚运赛场礼仪和赛场文化建设探析

武术国际化推广的现状和对策研究

中国散打融入奥运大家庭的研究

关于高校社会体育专业培养目标定位的分析

后奥运时代我国体育经济政策分析

辽宁省体育产业资本市场融资的可行性理论分析

基于GIS的我国城市体育场馆规划探索研究

基于GIS大连市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布局特征分析

村落体育文化初探

基于GIS的大连地区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实施效果研究

中国学校体育百年发展经验与规律的模式研究

“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出台的群众体育政策背景分析

我国农村体育发展的社会属性辨析

我国学校体育现状及其改革理论分析

文体融合视角下农村群众体育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辽宁省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研究

古希腊与古中国体育思想的比较研究

高校学生体育社团现状调查与分析

国家“十二五”发展战略下对高校体育学科发展的理论思考

“体教结合”模式下上海市艺术体操后备人才培养

论阳光体育运动与学校体育改革的关系

大连农民体育健身工程GIS平台的应用分析

GIS在体育学领域中的可行性研究

南昌市健美操教练信息素养的影响因素与对策研究

运动训练时间系统分析与设计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7

对于烟草行业,由于它属于垄断行业,所以我国基本上每年都对针对它的经济运行情况召开分析会议。在最近召开的一次会议中,烟草行业的专业人士全面而深入地分析了我国当前的烟草运行情况,得出的最终结论是我国烟草行业的总产量和销售量每年都在稳定增长,顺应了社会和市场的需求,所以行业的总体经济效益不断提高,一些知名品牌的发展前景良好。可以说整个烟草业的运行质量较好。但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和经济运行情况下,我国的烟草企业在发展中仍然面临着多方面的问题,它们对烟草企业的长期发展起着制约作用。因此,客观、全面地分析我国烟草业的经济运行现状和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加快国内烟草行业的长期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烟草企业在经济运行中所出现的问题

2.1生产和销售方面的问题

对于烟草企业的生产来说,它长期受到了社会舆论的不良影响,这些影响多来自外部势力,它对烟草企业的长期健康发展产生了很多负面的影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烟草企业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近年来,人们的自我安全意识不断提高,再加上媒体大力宣传各种环保观念,建立各项制度。而对于烟草行业的销售来说,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我国的烟草企业当前所生产的库存量,二是一些知名的烟草品牌的销售情况。我国目前的烟草行业的销售状态是非常不平衡的,很多地方的烟草企业往往只重视自身的销售业绩,而不注重营销方式和策略,所以整个销售市场的现状是非常不健康不合理的,有的烟草企业甚至出现了烟草产品堆积的情况,在销售上也出现了停滞现象。如果这种现状长期存在的话,将会极大地影响烟草的正常流通,也会影响烟草的价格,从而给企业带来严重的损失。

2.2财务方面的问题

分析烟草企业的财务状况,主要就是通过分析它的日常经营状况来评估企业是处于盈利状态还是处于亏损状态。我国目前大部分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水平都存在缺陷,很多企业缺乏对成本管理方面的控制,而只注重经济的增长,造成烟草企业的财务方面出现了很多问题,支出费用非常高。2.3内部管理方面的问题内部财务管理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一是确定企业的经济运行分析指标,二是分析烟草企业的整体发展目标。目前我国烟草企业在经济运行指标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合理的地方,一些指标在设定的时候并没有考虑到烟草企业的实际情况,没有把烟草企业的未来的发展现状和当前的市场行情有效地结合起来。此外,我国目前很多烟草企业的信息化建设是非常落后的,它们缺乏对自身实际经济效益的了解,也不能够正确地掌握烟草企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出现这种现状的主要原因就是在烟草行业中缺乏相对专业的经济运行分析师,因此人才队伍建设非常薄弱,烟草行业的经济运行分析师的整体素质也有待提高,导致在进行经济运行分析时缺乏准确性。

3烟草企业经济运行质量体征策略

对于当前烟草企业的经济运行中已经出现的问题以及将来有可能出现的问题,烟草企业的相关部门对此作出了明确的规定,指出要想使市场行情处于一种健康的环境下,必须要平衡整个销售量,进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使烟草价格保持稳定,使烟草企业在整体运行方面呈现出快速稳定的发展趋势。对于我国烟草企业当前在经济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可以从经济增长、精细成本管理以及内部管理层面三个方面来解决。

3.1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对企业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

转变烟草企业的经济增长方式,调整其经济结构,可以使烟草企业快速稳定地向前发展。对企业的经济结构进行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首先是对国家出台烟草行业的相关政策和措施进行落实,并认真贯彻执行,此外还要加强烟草行业部门之间的合作与交流,建立烟草企业的连接机制,从而促进烟草企业在市场中竞争力的保持和提高。其次,由于烟草行业在我国的所有行业中是带有一定的特殊性的,所以一定要对卫生和环保等方面进行优化经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对企业的生产和经营进行控制和优化,只有这样才可以把调整企业的经济结构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结合起来,重视对烟草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再次,我国的烟草行业目前的发展现状相对稳定,正在向质量效益型的发展模式转变。所以烟草必须要依据当前的发展形势,深化烟草企业的改革,提高烟草品牌在市场上的信誉和竞争力,推动烟草企业的转型,同时在新产品的研发上也要实现新的突破。最后,在营销手段上,烟草行业要逐步推进科技信息化建设,提供优质的管理和服务,进而提高烟草企业的经济运行质量。

3.2推行精细成本管理

在烟草企业的经济运行中,经济效益的提高和成本的降低是紧密联系的。因此烟草企业必须要通过对成本管理的重视来提高自身的经济效益。对成本的管理和预算进行明确以后,才能够使企业的管理效率得以提高,此外还要完善烟草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降低成本预算的最主要方式就是推行精细成本管理,换言之就是让企业的相关部门去管理和负责企业的管理费用,使企业形成适合自身的成本管理体系。具体来讲,一是要对领导和组织进行强化,使烟草企业的每个部门都树立精细成本理念,然后根据烟草行业实际的生产和销售现状,制定出更适应企业发展的成本管理机制。二是把成本费用和财务的预算和支出结合起来,对预算成本进行精细管理,此外还要全面优化财务的业务预算。

3.3对内部管理方式进行完善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8

近年来,产业组织理论在经济学领域受到重视,新闻学界的部分学者借助产业组织理论研究传媒经济发展,提出了可资借鉴的政策建议,对今后的传媒改革与产业发展大有裨益。中南民族大学陶喜红博士的新著《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年8月出版,以下简称《演变研究》)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该书运用产业组织理论分析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演变与发展,是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研究的一部力作。该书视角新颖、条理清晰、结构严谨、数据翔实、论证缜密、自成一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分合兼顾:立体化展现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发展态势

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是一个复杂的体系,因为传媒产业包括不同的子产业,其结构形态和经营模式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研究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既要注意不同子产业的个性,又要从整体上分析各个子产业的共性,《演变研究》在这方面处理得恰到好处,为我们立体化地呈现了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基本态势。全书大体上可分为三大部分,采取两种视角来阐释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过程。

第一部分,作者选取了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媒体作为分析样本,对各个子产业市场结构进行深入细致的实证分析。这一部分是全书着墨较多的内容,对中国传媒产业各子产业市场结构状况进行定位,为后续研究奠定了基础。

第二部分,作者从制度变迁、产业融合和技术创新三个角度,分析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影响因素。

第三部分,作者提出了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重构的目标模式和重构方略。

其中,第一部分属于“分”的视角,作者分别从广告、受众等角度分析了不同子产业市场集中度变化情况,动态展现了各子产业市场结构变化趋势。作者为我们提供了每一个指标、每一年度的相关数据,并绘制了大量动态演变图表,使读者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子产业市场结构变化过程。

第二、三部分属于“合”的视角,作者从整体上分析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的制约因素,揭示其共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解决方案。全书有分有合,从不同侧面分析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趋势,对不同形态媒体市场结构进行深入剖析,对整个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发展趋势也做了展望。《演变研究》对各个子产业市场结构的分析也注意到了“分与合”的相互关系,该书既有各子产业市场结构总体情况的数据呈现,又有各子产业不同经济指标市场集中度的具体分析,每一小部分相对独立,整本书浑然一体。

纵横交叉:全方位诠释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演变过程

探讨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必然要纵向揭示市场结构的变化过程,该书通过大量数据全面地阐释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纵向变化。不仅如此,该书还选择了相关指标,对传媒产业部分子产业市场结构进行横向分析,立体化展现传媒产业市场结构。

作者对报纸、期刊、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介的多项指标进行历时观察,通过大量数据分析其市场集中度变化趋势。该书数据翔实、时间跨度大。作者搜集了各种媒介历年的受众占有率、广告经营额等数据,分析其市场结构变化过程和特点。该书中多数指标的数据采集时间跨度为30年以上,能够较为直观、全面、科学地展现市场结构演变轨迹。从数据搜集和处理可以看出,作者的态度十分严谨,为搜寻数据费尽心思,对待数据一丝不苟,通过精确地处理与分析大量的数据,得出了让人信服的结论,避免出现以偏概全的判断。

在分析指标的选择上,以行业集中度为主,辅之以赫芬达尔—赫希曼指数、市场进入壁垒等指标等来分析。市场集中度是测度市场结构的主要指标,为了便于进行纵向比较,作者自始至终将这一指标作为主要分析工具,很清楚地展现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过程。作者没有满足于对市场结构的纵向分析,在必要的时候,作者选择一些指标对传媒产业进行横向分析,使我们更加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市场结构的基本情况。作者在分析区域性中心城市都市报发行市场集中度、部分省会城市广播电台收听市场集中度、不同类型期刊广告市场集中度等基本状况的时候,其着眼点并不是市场集中度的变化情况,而是从横向来分析其市场结构状况。在纵向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进行横向剖析,给人一种空间感和立体感,有助于更深入地认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总体状况。

多维比较:多角度审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不同特征

作者并不是孤立地阐述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而是将不同国家和地区、不同类型媒介的市场结构加以比较。为了增加研究的可信度,作者采用不同的经济指标加以对比,从而更全面地揭示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特征。

首先,《演变研究》将不同形态的媒介市场结构加以对比。媒介形态不同,其生命周期、技术发展与使用状况、经营模式等均存在一定的差异,直接影响传媒的市场结构。如果笼统地分析整个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的变化情况,则难以展现不同子产业的个性和特征。因此,作者分别对报纸、期刊、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五种媒介的市场结构进行逐一分析与比较。

其次,在同一个子产业中,为了避免出现片面的结论,作者往往选择多种指标,分析其市场结构形态,并对其加以比较,探讨市场结构演变的原因。如对报纸的规模结构、报纸广告、报纸发行市场结构以及对广播规模结构、收听、广告市场结构的综合分析与比较,等等。这种分析方法能够让人更准确地定位不同媒介的市场结构状况,便于相互比较,得出新的结论。

再次,将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与发达国家传媒产业市场结构加以比较,提出符合中国国情的市场结构重构方略。作者对美国、英国、日本等发达国家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状况加以分析,并与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进行对比,为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调整提供参考。从总体上来看,中国传媒产业正在向集中与融合方向发展,不同媒介的集中与融合程度大不相同,这一点与发达国家传媒产业有共同之处。但是,中国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的驱动力量以制度变迁为主导,而西方发达国家传媒产业市场结构演变,则以市场机制为主要驱动力量,两者之间的差异决定了其市场结构状态与演变轨迹存在明显的差异。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9

[关键词]房地产;投资基金;风险;分析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12.094

[中图分类号]F293.3;F83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02

0引言

随着世界经济的发展,全球范围内的房地产业均已经进化到“地产资本”的新阶段。尤其是在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来临之后,很多关联国家的金融体系受到重创,其房地产业也难以避险。世界各国的主流观点均认为必须以资本的方式,获取充足的货币,以支撑房地产业健康有序的发展,国家的经济基本面才可以得到维持。具体到我国,一个显而易见的问题是房地产行业占据了很大比例的金融贷款,由此也滋生了不容忽视的经济风险。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深水区,证券业与房地产业成为支撑我国经济发展的强有力的动机。尤其是房地产行业,一方面与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另一方面则能够对国内其他的相关行业起到明显的拉动效应。而现实情况则是当前我国房地产价格处于攀升期,中小城市则面临着去库存的巨大压力。曾经有一段时间,为了使房价避免急剧增长,我国出台了许多控制房地产价格的政策,尤其是在一些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金融机构出于减少风险的目的,对房地产贷款的门槛提高了很多。在这样的背景下,房地产企业为了获取充足的资金,往往寻找银行以外的途径,这就涉及房地产投资基金。本文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进行研究:根据目前我国房地产公司的融资现状以及投资基金的发展现实,分析和阐述投资基金现状及对策。

1房地产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分析

1.1拓展投资空间

随着我国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和健康的发展,城乡居民的收入也在逐年递增,很多人目前已经不再满足于传统的储蓄保值方式,他们逐渐将目光转向另外的更加多样而灵活的投资模式。然而现实的情况是当前我国居民的投资空间较小,市场上尚未出现很多足够值得信赖的投资对象。以当前的证券市场为例,允许交易的产品类别仅有两成左右,且均属于风险不高的债券类,其余的八成则均为存在较大风险的股权类对象。而与之相对比的是,房地产投资则一方面需要的资金数额很高,另一方面则获利的周期很长。因此对于实力不够强大的投资者而言,其所拥有的资金数额是难以实现对房地产行业进行直接投资的,即便是能够进行一定程度的投资,往往也限于单个的项目,因此反而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较难以鸡蛋放在多个篮子里的方式,通过组合型的投资来减少风险。这种现状客观上说,也为房地产投资基金提供了成长的土壤,以信托的方式来发行合法化的受益凭证,实现资金的募集,然后再以基金公司将这些零散的投资进行整合,最终能够形成投资风险可控,市场价格维持稳定,且拥有一定收益的投资产品,很适合大部分不具备很强实力的投资者选择。他们可以在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的平台上,方便地实现房地产投资,获取合理合法的投资收益。

1.2优化市场结构

当前放眼我国的证券市场,很多产品均具有较高的风险,而风险可控的部分产品,则一方面种类很少,另一方面也不具备很好的受众面。为了维持证券市场的健康稳定,一大要务便是优化目前的产品种类和产品结构,提升风险较低的产品的比重,使其能够占有一定的比例。因为房地产投资基金本身的属性,必然能够大幅度提升低风险产品的数量,使市场的结构得到梳理和优化。从流动性的角度来说,房地产投资基金往往并不涉及新物业的开发,而是对已经成型的物业中,通过科学化地管理与运营来获取包括租金在内的各种利润,这种模式可以显著降低资金占用而导致的种种风险。房地产投资基金和股票在某种程度上具有相似性,也能够以证券交易所作为平台实现交易,可以说其具备很灵活的流动性。而从风险防范的视角来看,房地产投资基金在募集的过程中往往来自多个方面,而其投资时所选择的具体项目则不但包括公寓,还包括商务写字楼、宾馆甚至养老院等。在对投资项目进行评估和遴选的过程中,房地产投资基金公司结合所投资项目的属性来确定针对性的管理防范,从而在很大的程度上减少隐藏的风险。

1.3增加融资渠道

当前,我国的不少房地产企业对资金有着很大的需求,但是融资的渠道却并不宽阔,在房地产开发项目的全生命周期中,都离不开商业银行的参与。由此可知房地产信贷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商业银行的风险值,因此各大商业银行均在自身的风险管理过程中十分重视对房地产信贷风险的评估防控和规避。目前的现状是,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过于狭窄,为商业银行带来了贷款方面的结构性风险,也使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受到较大影响,同时也影响了房地产公司进行资本运作的效率。为了改变融资渠道过于单一的现状,房地产投资基金的运营是以信托为基础的,其实质是对他人的资金进行运作,从而给对资金有巨大需求的房地产企业筹集闲散货币,在客观上使短期货币能够长期持有,在此基础上以合理科学的运作来获得尽可能大的合理收益的一个过程。由此可知房地产投资基金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加房地产企业获取资金的渠道,使传统的信贷模式得到了升级。

2房地产投资基金现状分析

从本质上来说,房地产投资基金属于信托的范畴,因此也会具有信托产品的一些特性:首先,不得不在经济形势与相关政策之下进行运作;其次,负责具体业务开展的信托实体以及房地产业本身也存在着若干不确定的风险,再加上我国目前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很多方面发展成熟,这就使目前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存在若干必须防范的风险。下面对其现状进行分析。

2.1来自宏观经济方面的风险

我国当前的整体经济形势较为平稳,但因为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具有周期性的特征,因此经济的波动是在所难免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必然会受到宏观经济大势的影响。除了宏观经济,其他的关联行业同样也会对房地产投资基金产生较大的影响。如果相关的另外行业,尤其是联系密切的房地产行业由于经济的波动而产生了变化,投资基金便会被这些变化所影响。并且,由于我国去库存的压力较大,近几个月国家对房地产的调控力度逐渐加大,这均能够对房地产投资基金造成明显的影响。

2.2来自法律规范方面的影响

在我国,信托业起步与其他国家相比较迟,但客观地讲,其发展壮大的速度是十分快的,尤其是在近年来,信托产品从种类上来说正在不断增多,除了发展势头一直较猛的资金信托以外,还逐渐出现了很多种类的其他产品。但从另一方面来看,其相关的法律规范的发展却未能实现同步,这就造成在某些地方的法律真空,我国与房地产投资基金有关的一些法律法规还有很多亟待完善和填补的地方,一些制度还远远未发展到完善阶段。

2.3来自房地产业本身的影响

不得不说房地产业是我国经济拉动的引擎之一,然而任何行业都有发展的周期和规律,也蕴含着与本行业有关的风险。具体到我国的房地产业,这些风险可以概括为:首先,作为所有行业的一个成员,房地产行业同样具有周期性波动发展的属性,随着经济大势的发展也会出现不断的起伏,而在房地产业处于波谷的阶段,房价便会逐渐处于下行通道,因此企业新开发的规模便随之减少,在这样的情况之下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收益显然也会受到影响,投资者的利润也会减低;其次,房地产业的链条很长,涉及很多的上游和下游行业,无论是规模还是结构均各有特点,如果一些企业由于自身的管理问题导致了较高的负债水平,便会减弱抗风险的能力,一旦出现风险,就会造成难以估量的巨大损失。

3房地产投资基金对策探究

3.1加强对宏观政策的分析

因为国家的宏观政策是结合一个时期的经济形势而制定的,因此具有复杂性。房地产投资基金应该随时关注国家相关部门的经济发展政策,对这些政策的走势和含义进行深入准确的分析及把握。这就要求房地产信托企业能够具有决策与风险控制的能力,通过对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的分析,结合基金公司的实际情况来评估可能带来的风险。并且,基金公司应该提前制定必要的措施来规避和应对风险。通过随时关注国家的政策变化,增强抗击风险的能力,也增强自身发展的决策意识。

3.2完善法律法规制度

因为我国的一些特殊情况,信托业的发展比发达国家迟一些,因此尚未在全民的范围之内形成信托意识,而相关的法律法规之内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确定的地方。因为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与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房地产投资基金市场,也拥有较为丰富的运作经验,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法律制度。所以,我国完全可以在一定的程度上合理吸收和借鉴这些成型的法律法规,然后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将其转换为适合于我国房地产投资基金的法律法规。

3.3重视风险的评估与规避

因为房地产行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不可预知性,因此带来了一定风险,必须加以防范。为了使房地产投资基金能够安全运作,就必须进行风险的评估和规避。为了使巨额的资金得到科学化的管理,就应该不断关注宏观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且随时结合各类参数的变化,在分析之后获知当前的风险水平,制定出有针对性的防控策略。增加对市场发展规律的了解,权衡利弊,提高对本行业发展风险的高度认识,确保不会因为自身的风险问题而使房地产投资基金陷进发展的死胡同。

主要参考文献

[1]丁建臣,徐捷,张维.中外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研究文献综述[J].经济研究参考,2013(54).

[2]王浩.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法律制度困境及对策研究[J].财经理论与实践,2013(2).

[3]何展流.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研究进展及启示[J].市场经济与价格,2015(2).

[4]戴卉.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的风险管理[J].中国总会计师,2014(1).

[5]王建军,苏超.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融资模式研究――以越秀REITs为例[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3(8).

[6]肖晓红.我国房地产投资信托基金(REITs)发展障碍与对策研究[J].山东行政学院学报,2013(2).

[7]胡军.中国引入REITs之可行性分析[J].商场现代化,2007(3).

[8]黄柏翔.不动产投资信托――台湾经验[J].银行家.2006(11).

[9]王安,余亮.关于在中国金融市场发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的思考和研究[J].金融经济.2006(20).

[10]张岚.他山之石,能否攻玉――中美房地产基金发展状况对比及启示[J].城市开发,2006(6).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1篇10

【关键词】电力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的原因和社会体制的因素制约,电力企业一直处于计划经济模式下运营,特别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之前,计划经济模式成为电力企业无忧生存的绝对屏障,“重发、轻供、不管用”的管理理念和“皇帝女儿不愁嫁”的思想根深蒂固,“电老虎”的称谓在一定程度上是当时电力企业的真实写照,由于此种种原因,严重制约了电力的发展,电力短缺在一段时期中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八十年代末随着全国改革的深入,电力工业飞速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尽管短时间或局部区域内出现了供不应求的情况,但从长远趋势看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呈现,电力市场份额在电能替代品日益激烈的竞争中流失了不少市场。如何促进电量的增长?如何与电能的替代产品展开激烈的竞争?如何改变尚还存留的优越感?是目前急待解决的问题。电力是商品就需要营销,只有全面转变观念,制定电力营销的具体策略,才能改变被动局面,主动参与市场竞争,加快电力事业的发展。最大限度的增加供电量,提高我们的经济效益。

一、电力市场营销机会分析

按照行业类别划分,电力市场分为:工业用电、城市居民用电、农村照明用电、商业用电和其他用电六大类。按产业类别划分可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和城乡居民生活用电四大类,按照供电企业习惯统计口径,本文从行业类别对电力市场进行分析评估。

工业用电市场。在我国工业用电市场的规模稳居各细分市场之首,2011年全国电力生产统计数据显示,工业用电占全社会用电量的74%,其突出特点是受宏观经济形势的影响较大,特别是生产时间可以调整,是用来移峰填谷的有效市场。

城市居民用电市场。城市居民生活用电市场的规模稳居各细分市场的第二位,约占全国社会用电量的11%,其特点是随着人口增加,科学技术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用电量将稳步增长,同时也是电能替代品进行竞争的重要市场。

农村用电市场。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市场,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近80%,幅员辽阔,目前电力在这一市场的占有率十分低,其主要原因是受农村经济发展的制约,但近年来,国家强化了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农村的改革及国家对农村的政策将会刺激农民的用电,加之通过近几年国家关于“两改一同价”政策的实施,为农村电力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农村用电市场将极具潜力。

公用事业用电市场。由于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因此公用事业用电水平还比较低,所占市场份额较小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差距。将来随着农村城镇化战略的实施,用电量将有所增加,但所占结构比例不会有大的变化。

商业用电市场。仅就商业用电增幅比例,近几年上升较快,但由于商业行业特殊的流通方式和生产规模,在整个社会用电量中所占比例较小,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商业用电将会有很大增长。

从以上分析看出,电力市场营销应定位在工业用电、城市居民用电、农村照明用电上。在这些行业或部门开展市场营销,将是增长售电量的主要途径。

二、市场调查特征问题

市场调查具有下述特征:(1)科学性。市场调查要使用科学的方法,使调查结构准确。主要内容有:以电力消费及用电结构的现状为重点,调查内容应满足规划和营业工作的要求;(2)方法多样性。市场调查应不过分依赖一种方法,多种方法收集来的信息具有更大的可信度。调查可以采用大范围抽样调查和典型调查相结合的方式;(3)创造性。市场调查最好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设性方案,作为领导决策的依据;(4)模型和数据相互依赖性。应该看到事实是问题的典型,而模型指导要收集信息的类型,因此,在调查中要十分注意模型和数据依赖性,以此来确定我们收集信息的方向和重点(4)信息的价值和成本的可比性。信息的价值——成本分析能帮助调查部门应该进行的调查项目,采用怎样的调查方法可以搜集更多的信息。信息的价值依赖于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也决定管理者是否承认调查结果和利用调查结果。如果调查成本要比增加的利润要大得多,则调查就不值得了;(5)市场营销与职业道德的相关性。大多数市场调查皆会给电力企业带来好处,但是,电力市场调查必须考虑用电客户的利益,通过市场调查使电力企业更加了解用电客户的要求,为用电客户提供更加满意的产品和服务,协调好电力企业和用电客户的关系。

三、电力市场信息收集过程

1.确定问题和信息收集目标

一般说来信息收集目标有:

(1)全面了解各类用电客户的电力消费现状,寻求电力消费变化的规律;(2)探求国民经济增长与用电增长的关系,即弹性系数的变化规律,发现电力负荷的增长点;(3)采用相应的方法,预测未来电力需求,分析未来用电增长趋势,为电力企业经营和规划工作提供依据;(4)了解客户需求,广泛征求各类用电客户对公司的意见和建议。

2.调查结果及信息分析

(1)经济增长与电力需求增长分析:

1)自然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电力营销起着重要的作用,①原材料短缺直接造成价格上涨.致使电力销售价格也将上升,必然影响销售;②自然环境的变化会影响售电量。例如,持续高温,将使空调电量增加;旱灾将使灌溉用电量上涨。

2)技术环境分析。技术环境对于电力的销售将产生显著的影响。这是因为经济增长率取决于出现了多少重大技术发明;新技术创造了低能耗的用电产品;新技术创造了科学的管理手段。

3)政治环境分析;市场营销决策很大程度上受政治环境的影响。这种歧治环境便是法律、政府机构、社会上各种集团的集合。由于约束电力销售的各种立法的存在,对电力企业的影响不断增加。尤其是电力法以及与其相配套的法,使电力企业的生产、销售走向规范化,法制化。

(2)电力市场现状及需求的分析。包括不同行业用户的用电状况;分类能源消费状况的调查;居民生活用电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电力消费相关因素调查,诸如电价、用电制约因素等;用电客户对电力部门的意见调查。

(3)电力需求分析与预测。分析与预测主要包括电量供需现状及特点;影响电力需求的主要因素;长期、短期负荷预测;电力需求综合分析。

(4)未来电力供需平衡状况趋势分析。其中包括①电力供需平衡状况分析;②电力供需缓和状况分析;③用电水平和电力市场开发程度分析,我国与世界发达、中等发达国家的用电指标相比还是很低的;④未来发展分析,在今后,电力需求仍会很旺盛。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近年来电力供需形势异常变化是在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并随着各类结构调整的情况下出现的,电力供需矛盾缓和是暂时的。

参考文献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11

关键词:SCP范式;电视传媒产业;市场结构;相关性

中图分类号:F06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2)26—0026—0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电视产业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电视台数量由1982年的47家到1997年的923家再到2007年的287家,呈现出先增长后下降最终趋于稳定的状态,而其间,电视产业广告总收入却保持持续增加的趋势。这说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结构正逐步优化,效益正逐步提高。但是,与国外电视产业强国相比,总体上还是有一定的差距。

关于电视传媒产业的SCP分析,相关的研究并不多。曾有专家学者专门针对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集中度进行了研究(商建辉,赵亮,SCP视角下电视产业集中度分析[J].新闻界2011年第9期),并得出结论:中国电视产业结构为极高寡占型,造成了不合理竞争。但是,包含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完整的SCP分析却很少,可以说,在这一方面是一个空白。因此,以产业组织理论经典的SCP范式研究当前中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并对电视传媒产业中市场绩效和市场结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定量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结论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对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的发展有所裨益。

一、市场结构(structure)分析

(一)市场集中度

市场集中度是反映产业市场结构的最重要的指标。衡量市场集中度的指标大体分为两类:绝对集中度和相对集中度。本文是基于简单有效的绝对集中度进行分析的。理论上,绝对集中度是指特定产业n家最大企业的市场份额占总市场份额的比重,用CRn表示,(n表示企业数)。其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N为全部企业数目,Xi为某一特定行业中第i家企业的有关数值。本文选择n=4,计算前4家企业的集中度。广告收入占电视台经济来源的比重达80%以上,所以选择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集中度则可由广告收入的市场集中度来反映。

表1中国电视产业广告市场集中度演变状况单位:%

数据来源:根据《中国广告年鉴》、《中国统计年鉴》、《中国新闻年鉴》等相关数据计算所得

从表1中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电视传媒产业集中度处于比较稳定的状态。根据贝恩的产业组织的集中度类型划分等级,电视传媒产业应属于中(下)集中寡占型。这说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竞争程度不高,有寡头垄断特征,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效益。

(二)产品差别化

产品差别化是决定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根据电视产业自有的特点,其产品差别化主要包括产品主体差别化、品牌差别化。

1.产品主体差别化。电视台经营的节目类型和用途基本相同,但在质量、包装、性能等方面存在差别,因此,也直接导致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差距。例如,在电视台到达率方面,根据2009年的统计,中央电视台的全国到达率为99.44%,省级卫视中只有湖南卫视到达率跻身全国前十,全国到达率只有75.9%。央视这种强大的主体优势,直接给其带来了稳定持久的收视率。2009年,全国电视台收视率前十位中,央视占了大半壁江山。

表22009年全国各电视台收视率排行

数据来源:传媒网

2.品牌差别化。随着电视传媒产业的市场竞争日渐激烈,打造频道品牌成为了必然。实际上,由于各频道的综合实力以及创新道路不同,目前产业内已经呈现出了品牌差别化。例如,央视凭借其强大的实力,走节目精品化道路;湖南卫视从《快乐大本营》开始构筑起“娱乐频道”的概念,进一步明晰了频道定位;而四川卫视则结合其地域文化特色定位于“讲故事的频道”。

(三)进入与退出壁垒

由于电视产业本身的寡占性质,其进入(退出)壁垒也是非常大的。除了高额的费用外,其中占主要部分的是政策法规制度壁垒。由于电视产业的特殊性,政府在设立电视台方面有严格的要求,私营企业建立频道的现象还较少。进入或是进出,都会有复杂烦琐的审批程序,对于电视台的经营,国家也是有高强度的监管,而这些壁垒,都是难以通过降低成本来实现的。

二、市场行为(conduct)分析

市场行为是指在不完全竞争的条件下,企业的决策和策略。根据SCP分析理论,市场行为受到市场结构的制约,而市场行为反过来也会影响市场结构。对于我国电视传媒产业,市场行为基本从非价格行为体现,本文主要从经营多样化和创新行为(包括技术创新和内容创新)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一)经营多样化,实现横向纵向合并

当前,繁荣的文化市场使得电视台已不满足原有的通过广告盈利的传统模式,开始试图走多元化道路。以凤凰卫视为例,近年来,不断拓展其媒体业务,已从一个单一频道的电视台,发展成为拥有中文台、资讯台、欧洲台、美洲台、电影台及香港台6个电视频道,超过2.5亿观众,并同时发展互联网、周刊、户外电子大屏幕、出版、广播和教育等多元化业务的多媒体集团。

影视行业市场现状分析范文篇12

中图分类号:F8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409(2017)07-0020-04

IndirectFinancingExtended,IndustryReputationandFinancingAvailability

――BasedonP2PNetworkLending

ZHUANGLei,ZHAOChengguo

(SchoolofEconomics&Management,NanjingTechUniversity,Nanjing211800)

Abstract:Thispaperconstructsatheoreticalmodelthatindustryselectioncanaffecttheborrowersfinancialsituation,andanalyzestheimpactofborrowersavailabilityoffinancingonthereputationoftheindustryontheinternetfinancialmarket.WiththetransactionsdataofP2Pnetworkslending,“renrendai.com”,itresearchestheinfluenceoffinancingavailabilityontheindustryattributeofborrowersfromtheprobabilityofwinningandinterestratelevelsofordersinthenetworklending,andmakesarobustnesstestingwiththemethodofpropensityscorematching.Theempiricalresultsshowthatthereisaclearselectionbiasofborrowersintheindustryonthenetworklendingmarket,indicatingthepresenceontheeffectofindustrysignal,andfurtherestimatesthevalueoftheindustrysreputation,whichimprovestheefficiencyofnetworklendingmarket.

Keywords:P2Pnetworklending;industryreputation;financingavailability;propensityscorematching

1引言

行业选择对个人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除去个人异质性偏好外,人们在择业时更多看中行业声望[1],比如过去几年中金融行业的高工资使得很多学生想要报考金融专业。在金融市场中,行业声誉不可避免地影响着借款人的融资状况,现实中借款人所在行业环境对融资可得性具有显著影响。鉴于传统信贷模式信息披露的有限性,较少有文献实证检验行业声望对借款人融资状况的影响程度。互联网金融发展促进了金融市场融资模式的延伸,股权型众筹融资平台推进了证券市场的直接融资延伸,而债权型众筹(即P2P网络借贷)推进了信贷市场的间接融资延伸,借贷双方拥有更多的选择自由,需要披露更多的金融数据,同时各方须仔细甄别各种信息[2]。因此,行业声誉对融资影响可以在互联网金融模式中得到充分反映。

互联网金融的发展加速了金融的脱媒,成就融资模式(包括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延伸。P2P网络借贷平台作为一种第三方平台,直接促成投融资双方交易的形成,它并不像银行中介那样发挥担保作用,只是承担着信息审核、项目推送的桥梁作用[3]。因此,P2P网贷是一种间接融资延伸模式(即间融延伸)。互联网金融模式创新引起金融效率的提高可以缓解金融市场上的信息不对称。理论上说互联网金融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借贷双方之间的信息对称程度,能够缓解金融市场上的各种歧视现象[4,5],从而有助于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但是,由于互联网金融发展的时间不长,信息披露体系不够完善,尤其是征信信息封闭和交易信息记录缺乏,导致现阶段的互联网金融市场存在歧视现象,如地域歧视[6]。但是这种歧视会随着信息披露体系的完善和信息及时更新而有所减缓。然而,关于金融市场中的行业声誉却少有实证文献进行分析,互联网金融创新中的P2P网络借贷是否存在行业偏向以及行业声誉价值测度,值得进一步研究。

行业信号会在金融市场发挥影响作用,行业声誉价值也会体现在融资过程中。企业(或个人)所在的行业声望在市场经济发挥着一种信号传递作用,其背后一定程度反映了企业的综合素质和经济能力。行?I声誉在信息市场有广泛的应用,微观上代表着一个企业行为以及产品在市场的口碑[7],如苹果手机代表着高端;宏观上代表着整个行业的产品在市场的影响[8],如三聚氰胺事件导致整个中国奶业的危机。金融市场上存在行业声誉的作用,主要原因在于行业间的收入差距,借款人所在的行业收入越高,说明借款人的还款能力较强,更容易获得融资机会或者能以较低成本进行筹资。行业收入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包括行业性质[9]、垄断程度[10]、从业者的人力资本投入[11],企业异质性[12]等,此外金融化是导致行业收入差距的一大原因[13]。在存在着市场摩擦的现实世界中,行业的无形和有形壁垒无法彻底消除,就会存在行业溢价,久而久之形成行业声誉价值。虽说资本无国界,反映了资本具有高度流动性,但目前还是难以消除信息不对称性,行业声誉这种低频信号将在市场上继续发挥作用。本文基于互联网金融模式所产生的金融大数据,进一步检验借款者和投资者关注的信息和行为,构建行业选择影响借款人融资状况的理论模型,实证检验P2P网络借贷过程中的行业声誉影响并测度行业声誉价值,从而推动企业注重自身行业声誉价值的积累,实现互联网金融资金价格的合理化。

2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21理论分析

在金融市场信息不对称程度较高时,投资者无法判断借款人的具体违约风险时,会采用一些别的标签来确保自身投资的安全性,其中行业声誉是一种较为有效的信号工具。行业声誉作为一种信号传递工具,投资者更愿意把钱借给行业信誉较高的企业、个人。金融市场上,投资人的决策方程为:

F=maxf(ris,rat,dat)

s.t.ris=f(cre,def)

融资成功影响主要受三方面(即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的影响。投资人在P2P网络借贷选择中主要考虑资金的安全性、流动性、收益性。安全性主要是考虑借款人的信用等级,流动性主要考虑借款的期限,收益性主要考虑借款的利率水平。由此,选择信用等级、借款期限、借款利率以及借款金额等作为衡量融资成功的直接因素,其融资方程为:

suc=f(cre,rat,jie,hkq)

互联网金融中信用风险是影响借款人的重要因素,信用等级主要受借款人的还款能力与还款意愿的影响。还款意愿主要通过借款人的违约率来表现,看借款人是否存

在借钱不还的记录,反映借款人的信用状况。还款能力主要受还款人的收入水平和财产水平的影响,选择借款人的每月收入水平、汽车和房产证明。由此,选择借款人的月收入、违约率、房产证明、汽车证明以及房贷、车贷作为衡量借款人借款信用的直接因素,其信用方程为:

cre=f(inc,def,hou,dho,car,dca)

借款的收入水平主要受借款人的劳动强度、行业以及个人经历等因素影响。行业壁垒是造成借款人收入水平差异的一大原因,公司规模也是影响借款人收入水平的因素。工作时间和人力资本的投入是影响借款人收入水平的重要因素。此外,像年龄和婚姻状况也是影响个人收入水平的因素。由此,选择借款人所在的行业、公司规模、教育年限、日工作时间、年龄和婚姻状况等因素来衡量借款人收入水平的直接因素,则收入方程为:

inc=f(chy,edu,wti,gsc,age,wed)

由此,借款人融资影响因素的联立方程如下:

suc=f(cre,rat,jie,hkq)cre=f(inc,def,hou,dho,car,dca)inc=f(chy,edu,wti,gsc,age,wed)

22研究假设

劳动市场中劳动者的行业选择对收入水平有重要影响。传统工资理论认为,在市场出清条件下,劳动收入差距只能反映劳动者的教育、工作经验等人力资本及其他市场因素的差别,但是现实中一些社会性、制度性等因素影响着劳动者的收入水平[14]。因此,行业选择影响着借款人的收入水平,可得:

假设1:行业选择直接影响借款人的收入水平。

行业特征会影响借款人的一些行为习惯,行业属性形成的个人习惯也会在一定程度影响个人的信用。在市场经济中,经过多次重复博弈,逐渐形成行业信誉。在信息不对称的金融市场上,投资者经常根据行业信誉分析来选择自己的投资方向。此外,行业发展具有周期性,当一个行业处于生命周期的衰落期,则强烈表现为银行放贷时不愿再给某个行业贷款,从光伏危机到钢贸危机,在行业危机出现时,银行本能地回避这些行业的贷款业务,不管具体企业是否健康。由此,行业选择间接影响着借款人的信用等级,可得:

假设2:行业选择间接影响借款人的信用等级。

在金融市场上行业声誉影响借款人的融资状况。行业选择影响收入预期水平,收入预期水平影响着借款人的信用风险,一般高收入的人群不仅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信用较好,更为现实的是具有较高的偿还能力。借款人的行业声誉会影响投资人对项目的判断,最终影响项目融资成功与否[15]。行业声誉价值的存在性以及程度大小需要控制筹资人的信用风险进行考虑。信用风险是P2P网络借贷市场的重要风险,那么控制信用等级之后,其行业声誉价值的存在性就十分重要,可得:

假设3:行业声誉影响借款人的融资状况,控制信用等级后网络借贷中行业声誉价值仍然存在。

3变量说明

人人贷网站是国内较早成立的P2P纯信用无担保网络借贷平台。选择人人贷网站2008~2014年初的订单作为研究样本,主要变量设计如表1。

4实证结果分析

采用倍差法来实证分析借款人的产业声誉在P2P网络借贷市场融资状况的作用,分析借款人在借款订单中披露的行业情况对借款订单融资成功概率的影响程度。实证结果显示,借款人从事第一产业的信息对融资成功的概率为-0167,第一产业的信誉对融资可得性为负。借款人从事第二产业的信息对融资成功的概率为0063,第二产业的信誉对融资可得性为正;借款人从事第三产业的信息对融资成功的概率为-0167,第三产业的信誉对融资可得性为负;说明产业特征影响着投资人的判断,金融市场上行业声誉价值确实存在并发挥作用。

由于变量之间存在内生关系,根据前文的理论关系分析,采用工具变量法以及联立方程对第三产业的数据样本进行检验。

工具变量法的实证结果显示,用行业选择、教育年限、工作时间等拟合的行业收入对借款融资成功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但是影响系数较小,接近于零。说明行业选择通过收入水平的间接关系确实影响融资情况。两方程联立结果显示,产业选择对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317593,即每个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在317593元;而收入水平对借款的融资成功呈显著的正相关,但是影响系数较小。三方程联立结果进一步显示,产业对收入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影响系数为-1301161,每个行业之间的收入差距约在130116元;收入水平对借款信用等级呈显著的正相关,影响系数较小;而信用等级对融资成功率具有显著的负相关,影响系数为-0028。说明行业选择通过收入水平影响信用等级的间接关系确实影响融资情况。因此,在引入各种变量中的结果分析,发现行业声誉确实影响收入水平,而收入水平会影响信用等级,最终影响借款人的融资状况,理?分析的假设得证。

5稳健性检验

51倾向匹配结果分析

为了解决数据样本的有偏性,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方法(PSM)进行稳健性检验。先按整个产业大类分析行业选择对融资状况的倾向匹配检验,再对产业进行细分,具体分为农业、制造业、能源业等18类,进一步分析行业类型对借款融资的影响。

倾向匹配的检验结果显示,各产业选择对借款人在网络借贷市场上的融资成功率具有明显影响。进一步的细分行业检验结果仍然显示各细分产业的选择对借款人在网络借贷市场上的融资成功率具有明显影响。倾向匹配的稳健性检验结果表明,全产业分类和细分行业进行匹配的估计结果比较可靠。通过计算处理组与对照组的检验结果进一步说明产业选择对借款人在网络借贷市场上的融资成功率具有明显影响。

52行业声誉价值的测算结果分析

根据倾向匹配分析结果,对细分行业进行深入研究,在金融市场上行业收入与融资状况存在差异。根据细分行业的测算结果,发现从事能源业、教育/培训、医疗卫生保健、政府机关4个行业在金融市场行业声誉价值均为正,风险与融资能力相适应,行?I声誉价值较好。从事农业、零售批发业、房地产行业等3个行业在金融市场行业声誉价值均为负,行业声誉价值较差,但风险与融资能力相适应,这7个行业声誉价值合适。从事制造业、交通运输业、金融/法律、媒体/广告、公共事业5个行业的行业融资声誉价值较高,但风险与融资能力偏差较大,行业声誉溢价存在高估。

6结论与启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