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篇1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策略研究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而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通常是由教师进行讲授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这种教学方式严重阻碍了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也极大影响到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而在新课标改革要求下,阅读教学需要以学生为教学的主体,充分利用各种途径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并能确保学生在独立阅读过程中培养语文思维,有效促进阅读能力的提高。

一、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的重要性

1.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

有效提问能够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发散,通常情况下,一个完整的思维过程可以转变为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正确培养学生问题意识,通过有效的提问,能够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存在问题意识到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并在不断丰富自身的知识过程中,有效增加对语文的认知,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教师应该在阅读教学中,及时抓住时机,并进行正确的引导,通过有效提问的方式进行刺激与启发,确保学生认知水平不断的提升。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科学合理地运用有效提问,可以帮助学生发展思维。

2.有利于提高学生语文阅读效率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强调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只有对阅读感兴趣,才能够全身心投入到阅读教学中来,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需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与积极性。而阅读课堂有效问题的应用,可以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学生能够为了解答教师的提问,会全身心参与到阅读中来,并对阅读内容进行分析与理解,从而寻找答案,确保学生自主、积极的分析阅读内容,正确对待阅读教学。因此,在这个过程中,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

二、初中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提问的对策

1.针对式提问

在新课标改革之后,对语文阅读教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不仅需要重视学生是教学的主体作用,还需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综合语文运用能力。由于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其知识面会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开展有效提问时,需要充分考虑到上述因素,需要根据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实际需求来提问。教师可以对学生的智力水平、学习态度、基础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将学生进行分层,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给予不同难易程度的问题来教学,以便确保每位学生得到有效的发展与提升。例如,教师在讲解《散步》这一课文的时候,针对基础较差的学生,要求学生基本掌握文章大意,对文本内容进行基本的理解。教师可以让学生使用简短的一段话来概括文本讲述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事情经过等。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得知文本讲述的是在初春的时候,“我”与母亲、妻子、儿子一起在田野散步的事情。而针对基础一般的学生,让学生分析将“一起在田野散步”是放在句首好,还是放在句尾好。其主要是让学生分析人物关系,让学生理解作者文章中“我”、母亲、妻子、儿子的人物关系。而针对基础较好的学生,可以让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入的理解与分析。教师可以让学生分析“我”、母亲、妻子、儿子的出场顺序是否可以更改。主要是让学生明确“我”在家庭的重要性,深入了解“我”是家庭中的支柱,其家庭责任的主要承担着。通过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提问,可以确保所有学生的阅读能力均得到有效的提高。

2.启发式提问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对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常用的教学手段,能够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体会文章内容,同时,可以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且,在情境中能够促进学生进行深入的阅读思考。通过各种情境的创设,能够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教师通过适当的启发式提问,可以让学生更加生动、形象理解文本内涵。例如,教师在讲授《紫藤萝瀑布》的时候,由于大多数初中生没有亲眼见过紫藤萝植物,无法想象当紫藤萝花开的时候犹如瀑布一样的情境,从而无法深刻体会到作者的意境。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将紫藤萝盛开的图片或者视频播放给学生看,引导学生了解紫藤萝瀑布是怎样的情况,并通过启发式的提问,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能够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总结

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有效提问教学方式,采用科学合理的提问,不仅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确保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教学中来。还可以引导学生对阅读文本进行深入的分析与理解,从而在阅读过程中寻找解决问题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篇2

关键词:高中语言个性化阅读教学优化策略

一、阅读教学的现状

就当前阅读教学现状而言,还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一些问题。首先,“阅读退化是当今青少年文化中一种值得全社会关注和重视的现象。这是语文阅读教学的一个目标定位问题,恰恰又是语文教学中常常被忽略的一个问题。无论是哪个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都必然按照时代背景、作者介绍、正音解词、分析句段、理清结构、领会主旨、分析写作手法及语言特色等模式进行教学。其次,讲解分析烦琐不堪。内容的烦琐在课堂上表现为教学的内容总是按照教材的顺序从头至尾进行分析,不管课文的深浅和难易程度;方法的烦琐导致了阅读教学的程式化和模式化。其三,学生主体意识失落。虽然新课改目前已经全面实施,但是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四少”现象,即学生读书时间少,揣摩语言时间少,语言训练时间少,独立思考时间少。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关注学生的语言积累以及语感和思维的发展,帮助学生在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实践中,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增强语文应用能力,培养审美能力、探索能力。”新课标的目标如此清晰,因此加强阅读教学研究优化课堂阅读教学刻不容缓。

二、优化策略

在实施语文新课程标准的今天,依据前面的研究,高中阶段语文阅读教学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优化。

1.强化兴趣意识

“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具有求知热情的教师自己相信自己所做的事是有价值的、有意义的,值得去孜孜不倦地追求,并在教学过程中把这种求知兴趣和求知信仰传达给学生,唤起学生对知识的兴趣和信念,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教育不只是奔向未来的手段、目的,它在自己的存在中,找到自身的利益,它是在现实中找到欢乐的情感。因此,‘愉悦’理所当然应成为学好语文的一个有效支点。转贴于

2.强化主体意识

新课标第一次将语文的课程目标确立为“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对学生作为发展主题的地位更为关注了。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是要有效利用学生的主体意识,二是要不断发展学生的主体意识,让学生自我教育的效能得以充分体现。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只有能够去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教育,才是真正的教育。”所谓自我教育,在阅读教学中就是给学生提供独立阅读的时间和空间,给学生真正阅读的权利,尊重学生在一定范围内的阅读选择。因为我们的学生都有自己特定的生活背景,都有自己独有的个性,所以我们的教学就应该满足学生不同的个性需求,尽可能地为学生创造一个博览群书、思想自由驰骋的环境。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自我感受和自我需求,把教师善教与学生乐学结合起来,否则学生就会将我们的讲解当成一种噪音。要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教师在教学时间中就必须具备教育的民主思想,和学生多商量商量,而不是完全按照教材、教参和教师熟悉的内容和长处去教书。阅读教学中的人文性就是要尊重学生的天性,发展学生的健康个性,启迪学生的灵感,诱发学生的悟性,激发学生的创造性,让学生有一种有利于自己发展的阅读,实现独立阅读中的自我感觉和感悟。

3.强化训练意识

语文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技能性。在阅读教学中,首先应立足于语言的训练。对此,著名特级教师钱梦龙先生就曾深表遗憾。我们认为阅读教学不注重语言的训练,以机械的做题替代了真正的语言训练,失去了语文课原有的特色和个性,这不能不说是语文教学的一种悲哀。在注重学生人格全面发展的今天,阅读教学必须遵循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如果没有对语言的感受,就没有对文章主旨的真正感悟。如教《拿来主义》时,学习这篇文章关键是要学习作者提出中心论点的方法、作者论证的方法、文章语言的特点等知识。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围绕这些知识设计一些合理的问题,把学习的重点引导到学习写作驳论文的方法上来。如对论点的学习,要引导学生注意论点出现的位置,陈述论点的语句的特征等,可以引导学生理解比喻论证的特点、作用,以及自己如何运用比喻论证的方法来进行写作;对议论文的语言的分析,可以从严密和准确两个特点来对学生进行训练等。规律清楚了,再辅之以有针对性的练习,学生阅读、写作议论文的水平必然会逐步提升。

总之,阅读教学的优化策略是一项综合的工程,需要广大语文教师从科学的角度出发,从整体出发,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努力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和教师的主导意识,既继承传统的语文教育方法又能够吸收创新,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逐步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参考文献

[1]邵瑞珍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3

一、小学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原则

(一)有效提问的启发性

提问是引发学生思维的出发点。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有效提问应是经过认真推敲,能激发学生兴趣、激活学生思维的。内涵丰富些的提问能引起学生主动探索,能诱发学生展开思维的翅膀。有效的提问不但要能启发思维,还能激发想象与联想。

(二)有效提问的合理性

有效提问的难易程度要合理。这就要求教师根据学生实际水平,对学生的学习能力做出正确的估计,并在此基础上把握提问的难度要求,恰到好处地提出问题,此外,要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有的放矢进行提问,知识从“哪”提,向谁“提”,防止出现提而不动,启而不发的局面。

(三)有效提问的针对性

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要能针对全体学生。心理学常识告诉我们,和谐的师生关系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情绪,师生心理相容能提高教学效果。教师应真诚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关心、帮助每一个学生,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一个学生都有表现自己的机会和获取成功的可能。

(四)有效提问的目的性

能帮助实现阅读教学目标的提问才是有效提问。阅读教学的提问必须紧扣教材训练要点及文章精彩之处。要能引导学生直接把目光投向文章关键,从而很快突破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当然,老师根据课堂的变化调整提问是可以的,但不应是没有准备的随意提问。这就要求老师要很好的处理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的问题。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提问的策略

(一)把握提问时机

在阅读教学中,有效的提问要把握提问时机。要结合阅读教学的进展及变化组织提问。提问时机要和阅读教学的需要及其视角吻合。提问最好在学生有一定的想法、有疑问而苦于不知怎样表达时提问;在学习到重点、难点或需要追根求源的地方提问;在学生找不到突破口,思路无头绪时提问。这时的提问能引起思维,突出阅读重点,解决阅读难点,找出事物的本质与根源。

(二)考究提问方式

语文阅读教学中,提问的方式多种多样,老师要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学生情况作出最有效的选择。提问的语句要简单明了。问句不能太长,若太长,往往不容易使学生知道问题的重心在何处。问题的内容要简单。每一个问题只能包含在一个中心意思,使学生容易回答。问题的措辞要明白,使学生听懂问题,不至于产生误解。

(三)确定答问对象

在阅读上,学生因为知识水平,生活经历,文字理解等方面的因素,对文章某些内容或词句的感知、理解程度不同。因此,确定答问对象时应遵循普遍性原则,先面向全体学生,让所有的学生都带着问题去思考,等学生思考之后再指名回答。让他们通过回答问题产生成功的,激发其学习语文的自信心。

(四)安排候答时间

候答是指从教师提出问题、指名回答到学生说出答案经历的时间,其本质是一种教学等待。教师具体安排候答时间时,一要考虑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学生的学习基础及问题的性质等情况。候答时间一般应控制在1分钟左右比较适宜。二是减少重述。过多的重述容易使学生不认真听讲,产生期待教师再说一遍的不良习惯,还可能干扰学生正在进行的思维活动。

(五)提高理答技能

理答是教师对学生答问结果及表现给予的明确、有效的评价和指导,其实质是教学信息的反馈。教师理答的态度及行为方式,对学生答问的质量与积极性有直接影响,是阅读教学中有效提问的重要环节。在理答时,教师一要注意倾听、尊重学生;二要注意期待、信任学生;三要注意鼓励、赏识学生;四要注意宽容、理解学生。要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多一点引导,少一点给予。

(六)培养“问题”意识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4

但目前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研究依然有两个常见的误区:一是在教学中依然以教师讲为主心,以标准答案为准绳,强行灌输,学生往往是待填的容器,主体缺失。二是有的教师有“为课改而课改”的现象,他们往往将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阅读感悟、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等等)打包搬运到自己课堂上,结果往往学生水土不服,事与愿违,并未取得有效性的提升。

其实,固守不变和盲目创新一样不可取,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需要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在学生主体上适时主导,需要教师和学生的互动、联动,相向而行。教师需从宏观、行文思路、阅读教学和阅读主体等多角度出发,创新阅读教学手段,全方位综合考虑,并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依托,整体有序地开展有效阅读活动。以下为笔者在实践中贯用的四种策略:

一、从整体理解出发,小步推进

文本阅读要基于文本的整体性,“得其大者可以兼其小”,只有站在文本整体的高度,从文本的视野观照文本的层次形态,才能探究文本的本质,彰显其要义、核心。任何以破坏文本整体性的阅读教学都有可能损坏文本的价值。教师只有从宏观角度出发,发挥学生自主性,激活学生对文本内容的前认知,让学生对文本获得某种整体具象上的理解,学生才能深入文本细节,从而实现小步推进,层层深入。具体做法如下:第一步,初读,了解文本相关背景知识,写作文体,写作重心倾向,首尾意旨标识等。其次,通读,要抓住重点人、重点事,重点信息和重点情节,此乃文章的血肉部分,承载着文章的核心价值和主旨思想。再次,在通读基础上,有选择地体会局部句子的表层意义、语境意义和深层意义,将文本事、情和意连成一体。第四步:赏读,主要是体会和欣赏表现文章手法的新颖和形式的多样。最后,悟读,此步骤主要是产生“移情性理解”,即由文本生发自己的感想和体悟,它要求作者要有一定的迁移能力。

二、从行文思路出发,厘清作者思维

作者对文章的建构过程就是读者对文章的解构过程,要洞察作者行文的思维导图,需要保证找到文章中的目标指向,在此牵引下,才能有效地把握我们思考和理解的方向性,从而提高阅读的有效性。

“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要厘清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脉络,常有以下三种方法可供参考:第一,去枝叶法。省略不影响情节发展的文字,如描写、举例、引用、解释这样具有意义叠加和意义强调类的句子。第二,抓主干法。主干法意即句子或句段中承载实体意义的主谓宾结构。文章往往以这些句子为纲,向纵深发展,这些句子有很强的眉目表征,抓住了他们,就牵住了牛鼻子,牵一发而动全身。如有些句子承上,有些句子启下,还有些句子概括、小结等;第三,从修辞角度来看,有些句子具有很强的感彩,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往往寄托着作者的情感、怀想和寓意,需圈点勾划。此外,要厘清作者思路,需要作者要有“排列组合”意识,有“句群”的观察力和处理能力,只有成组成对理解句子,根据句意适当合并,才能逐步显示作者思维的庐山真面目。

三、从阅读教学出发,构建阅读教学时序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阅读教学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我们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阅读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律来合理安排教学时序。按文本划分教学时序正体现了阅读教学的内在统一性。一般而言,高一应以现代散文为主要阅读侧重点;高二则侧重于古诗文的欣赏;高三则以议论文为重心,层层梯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也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内容,开发校本课程,拓展阅读内涵,有序、有效地开展阅读课教学。

无论何种文体阅读,都要做到、做足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师要在阅读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让教师阅读教学过程成为学生“悦读”欣赏的历程。做到教学有选择、有重点、有突破。吕淑湘先生说过:“如果说一种教法是一把钥匙,那么,在各种教法之上还有一把总钥匙,他的名字叫做‘活’”。教师要将不同文本的阅读与课题研究相结合,与校本课程、班本课程的研发相结,与学生的个性解读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在阅读中探究合作的精神,领悟阅读方法的真谛。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5

[关键词]阅读能力阅读教学

要知道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词汇量、篇章阅读能力、背景文化知识及阅读技巧低下是较多阅读者在英语阅读中的障碍。这些障碍与语篇、语境的关系最为密切。在平常的阅读训练中,通过对篇章结构、句子与句子、段落与段落之间的衔接及逻辑思维的连贯分析,能让学生从孤立地理解词汇、句子中走出来,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文章有事半功倍的作用。做阅读理解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分析篇章结构,找出题材。

根据各类文章篇章的特点有意识地着重去掌握和记住某些关键的内容和词汇。在这些题材中,就数议论文的文章最难懂,在教材中体现的也不是很多。因而,学生在碰到这类题材的文章的时候往往觉得特别难。必须抓住作者的构思,根据英语议论文组织和展开其思想、观点的需要来进行理解。作者一般使用的写作方法只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比较和对比法(comparisonandcontrast);因果关系法(causeandeffect);时间顺序展开法(chronologicalorder);分类法(classification);过程或步骤法(process)抓住在语篇中起组织衔接、连贯作用,包括表示语义增补、转折、列举、承续等关系的实词和虚词,如but,meanwhile,later,as,since,forconsequently,accordingly,inaddtionto,furthermore,tobeginwith,inaddtionto,and,also,finally,futhermore等。它们对理解文章是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掌握它们就可以增强预知下文的能力。

2.找出文章的主题句或中心句。

一般说来,论述性较强的文章或说明文的中心句或主题比较容易找,一般在段首或者段末,而中心思想也多体现在第一段或最后一段。读了主题句后,便能知道这一段大致的中心内容。

例如,以下这段内容:Europeantelevisionhadtheideaoftakingordinarypeopleandturningthemintostarsbyputtingthemintooneofthefirst.Agroupofpeoplewerelockedinasmallhousewithcamerasrunning24hoursaday.Itwassocalleda“watchanddial”showbecauseviewersvotebytelephonetodecidewhoshouldleaveorstay.What’sthemainideaofthisparagraph?

A.currentsituationandfutureofrealityshows

B.Audience’sreationtorealityTV

C.Definitionof“watchanddial”show

D.Introdutiontonewrealityshows

很显然,最后一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说的是“watchanddial”show的定义及缘由。socalled与because是关键词。由此得出答案为C。

3.“顺读法”和“倒读法”。

“顺读法”就是先读短文后读题目,然后再读短文寻找正确答案。在阅读的过程当中可以对不同的人名、地点可用铅笔在试卷上分别打上不同的记号,以便查找。这种方法适合阅读速度较快,阅读能力较强的学生。

“倒读法”就是先读题目(四个选项不读)后读短文,最后寻找答案。大多数的学生比较适合“倒读法”,因为这种阅读方法是带着问题阅读,目的明确,能及时抓住文中与解题关系密切的信息,从而节省了阅读时间。“倒读法”对表层理解的题目(提问时间、地点、原因等)效果最好,对深层理解的题目,要从短文的整体内容出发,进行概括和总结,作出准确的判断。但在实际阅读的过程当中,这两种方法实际上是交替进行的,具体的操作情况要随实际情况而定。

4.猜词悟义,扫除阅读拦路虎。

猜词是应用英语的重要能力,也是高考中常用的题型。有了大量的阅读量,在一定的词汇量的基础上,顺藤摸瓜。常用的方法为构词、语法、定义、同位、对比、因果、常识、上下文等线索确定词义。运用构词法、语境等推测关键词义。常见的有:

(1)构词法。上面的例文有所提示,这里不在累述。

(2)诠释定义法。常有这些词mean,orrather,thatis,thatistosay,定语从句或者同位语成分都可以帮助猜测词义;还有一个符号破折号这些往往都是对词语的解释或者说明。例如,Itwillbeveryhardbutalsoverybrittle.Thatis,itwillbreakeasily.从thatis解释来看,brittle就是易碎的意思。Theherdsman,wholooksaftersheep,iseagertoberichandfamous.定语从句中的looksaftersheep就表明了这个人身份是饲养羊的人也就是“牧羊人”。ThisweekIhadtobeonthenightshift-frommidnightto7a.m.破折号后清楚地表明thenightshift就是上夜班的意思。

(3)因果法。即关注because,so,consequently,dueto要表示因果关系的词语。例如,Thelackofmovementcausedthemusclestoweaken.Sometimestheweaknesswaspermanet.Sotheplayercouldneverplaythesportagain.从后面的结果“永远不能再运动”中,可以推测permanet为“永久的”。

阅读文章时,理解词义是基础。不懂得词义,就谈不上理解文章。只有根据上下文,正确掌握适应具体语境的词义,才称得上真正意义的阅读。不能一遇生词便急于查阅词典,但如果同一个生词在阅读中遇到三、四次后仍不能理解,则应求助于词典。

总之,阅读能力的提高和培养是一个渐进的复杂过程,要养成每天阅读英语的习惯,循序渐进,持之以恒,精泛结合,广泛猎奇。在潜移默化中才会感觉到阅读能力又有了长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黄惠.语篇分析与外语阅读教学[J].漳州师范学院学报,2004,(3).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采用“三阶段”的教学模式,即“读前、读中、读后”三个环节。读前与读中这两个阶段的教学侧重于感知和理解语言材料,而读后阶段则侧重于检查阅读理解的效果和巩固运用语言材料。

一、读前活动:利用与话题相关的材料,激发学生大脑中已有的知识网络

1.教师用与话题相关的关键词、图片、歌曲、录像等导入,开展热身活动,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使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例如,教鲁教版八年级(上)Unit8ReadingWhydon’tyoulearntosingEnglishsongs?时,我先给学生播放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主题歌YouandMe来导入课文,让学生在歌声中领悟到通过学唱英语歌曲也能提高英语水平。

再如,教鲁教版九年级Unit11ReadingIt’simportanttogetenoughsleep时,我针对中学生面临中考,学业负担重、睡眠不足的现状,提出以下几个问题:Howmanyhoursdoyousleepeverynight?Isitenoughforyou?Doyouoftenfeelsleepywhenyouhavealesson?Whatwillhappenifpeopledon’thaveenoughsleep?学生反映热烈,他们有了想去了解课文的需求,产生了阅读愿望。可见,课前问题可以帮助学生大致了解课文内容,构建初步的模糊的全文图像。

2.通过标题和插图预测阅读内容。这相当于阅读前的热身,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标题:标题往往言简意赅,提纲挈领。鲁教版初中英语自八年级起,每单元的reading都有标题。标题与内容紧密相关,不要忽视标题的作用。通过解读标题引领阅读活动是一种实用的阅读策略。标题有助于预测文章内容,成功的预测能启发学生思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为下一步阅读和理解做好铺垫,同时活跃课堂气氛。一般说来,可引导学生对文章标题进行以下预测:

Readthetitle,guesswhat’sthepassageabout?

Whatdoyouthinkthestoryisabout?

Whatquestioncanyouraiseaccordingtothetitleandthepicture?

Whatwouldyouwriteaboutthetitleifyouwerethewriter?

例如,教鲁教版八年级(上)Unit4ReadingShesaidhelpingotherschangedherlife时,通过对课文标题的预测,引领学生了解支教老师和贫困地区孩子的生活,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插图:学生在阅读之前,往往先看插图。通过看插图,可以对阅读材料有个预先的认识。

例如,鲁教版八年级(上)Unit7Wouldyoumindkeepingyourvoicedown?中讲的是说英语国家的etiquette,文中的插图画的是在公共汽车上各种不文明的行为,在阅读之前,先让学生看图分析,用英语说出不文明的地方在哪?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去认真阅读。

再如,鲁教版九年级Unit7You’resupposedtowritequickly!中的插图简单明了,一看就明白e-mailEnglish的两种构成方法,即abbreviation和homophone。学生对这种插图会过目不忘,同时也通过插图对文章有了预测。

预测也可以贯穿整个教学过程,积极而有效的阅读是读者不断地预测并且不断验证预测的过程。

二、读中活动:运用整体阅读的教学理念,对课文进行整体教学,培养学生的阅读技巧和阅读速度

1.英语阅读教学应遵循语篇整体教学的原则。整体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基本的语法知识和一定词汇量的基础上,以较快的速度理解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获取所读文章最大信息量的一种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只是把语言的基础知识如词汇、句型、语法结构进行简单处理,学生理解的知识就会成为无源之水,不利于提高学生阅读兴趣,无助于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阅读过程应是由整体到局部再到整体的过程。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读全文,借助上下文等来揣测词义,理解句子的隐含意义,弄清全文的大意、层次结构以及作者的写作意图。阅读时,根据文章内容,提出一两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速读全文,从整体上理解文章,找出问题的答案,找出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每个段落的主题句。这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有助于学生日后写作水平的提高。例如,教鲁教版九年级Unit9SectionB3a时,我提出两个问题:

Howmanydisastersarementionedinthereading?

Whenandwheredidtheyhappened?

通过阅读全文,才能正确回答出这两个问题,并对全文有整体的了解。在第二遍阅读时,我提出以下三个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细读全文:

WhathappenedtothewaterlevelinFushun?Why?

WhydidpeoplestayinNewOrleansduringtheflood?

Whichofthedisastersinthereadingdoyouthinkisthemostserious?Why?

2.文章标题、篇首段、结尾段、每段的第一句往往体现着文章的主旨大意,篇首段会揭示主题,引出文章的核心问题;结尾段则会概括全文内容,再次阐述中心思想,与篇首段相呼应,使读者对文章有更清晰的认识。

如鲁教版八年级(下)ReadingHowdowedealwithourproblems?可以引导学生读小标题来抓住文章的重点:Bylearningtoforget,Byregardingproblemsaschallenges,Bythinkingofsomethingworse。这三个小标题可以帮助学生快速抓住解决问题的三个主要方法,便于完整地理解课文。

此外,要培养学生找每段的主题句、关键词(主题句往往在句首或句末)。如鲁教版八年级(下)SectionB3a的邮件中,MyfamilyandIwanttotakeatripthissummersomewhereintheeastofChina.Ihopeyoucanprovidemewithsomeinformationaboutthekindsofvacationsthatyourfirmcanoffer…这一句就是文章的关键句,下面的内容就是围绕此句来写的。

三、读后活动:通过完成各类习题,巩固运用语言材料

1.设计词汇练习,引导学生归纳词汇、结构的用法,也可以编选择题、填空题、词义配对题。

2.利用图表题可以使学生更具体、全面地获取与文章相关的信息或细节,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围绕阅读内容开展语言交际活动。如:复述整篇课文或片段,或进行改写、续写等,训练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就某一事件或人物展开,让学生进一步熟练阅读材料和内容,巩固所学语言,理清结构层次和意图,创造性地运用语言。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7

【关键词】语文教学阅读教学情感教育有效策略

一、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

选入教材的作品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因素。就现行语文教材中的文章来看,多是古今中外名篇精粹,这些作品无不是作者“情动于中,不吐不快”的力作,无不是“情”的喷涌结晶。如岳飞《满江红》中“待从头,收拾旧河山”的报国之情,《雷雨》中作者对周朴园丑恶灵魂的厌恶之情,《记念刘和珍君》中作者对反动派屠杀革命青年的无比愤慨之情,《出师表》中诸葛亮对蜀汉政权的赤诚忠贞之情等。然而,要使学生身临其境,如置其中,与作品中的人物同休戚、共哀乐,爱其所爱,憎其所憎,从中领悟作者的创作情感,引起感情的共鸣,接受更多的情感教育,其关键在于我们的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的情感因素。这就要求教师首先带着感情走进教材,利用已有的情感态度观照教材中“内蕴”的情感,通过作品语言领会作品内容,被文字和文字渗透的情感所感动,然后才能带着鲜明而深厚的情感色彩去引导学生研读课文,带领学生一起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如,王勃的《滕王阁序》蕴藏着千般滋味,流露出作者抑扬升沉的丰富而真挚的情感,令人咀嚼不尽、品味无穷。我们应深入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情感因素,深入领悟作者“望长安于日下,目吴会于云间。地势极而南冥深,天柱高而北宸远”所抒发的远离京城、失意流落之情;“关山难越,谁悲失路之人”所抒发的不得志的悲伤之情;“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所抒发的身处困境而壮志弥坚之情。只有在教师深刻领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去带领学生走进文本,与作者会晤,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

二、创设阅读教学情境,营造阅读教学情感氛围

首先,创设导入情境。导语是创设情感意境的突破口。富有情感的导语往往能“先声夺人”,一下子扣住学生的心弦,为学生把握作者的情感脉搏、把握作品中蕴含的情感基调作好铺垫。一位教师在教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时,设计的导入情境是这样的:生活中,我们也许有过这样的体验,家人相聚,其情悠悠,其乐融融。可是,当这份欢乐、这份热闹一旦离去,当你的周围不再有一点人声,当那如血的夕阳拉长你瘦长的影子,撕扯着你孤独的心灵的时候,你会追忆那份欢乐、那份热闹。恰是这些,会使你的眼睛流泪,你的心滴血。常人如此,内心情感异常丰富的作家更是体会颇深。明代著名文学家归有光在寂寞凄凉的时光里,回忆起家中诸多往事,历历在目,挥之不去。然物是人非,触之不及,情之所至,悲从中来,写下了“不事雕琢而自有风味”的佳作《项脊轩志》。这位教师的教学导语紧紧围绕教材内容,贴近学生生活,拨动学生的心弦,创设的导语情境一下子把学生带进了课文情境。

第二,创设讨论情境。阅读教学中讨论的过程是使文本语言形象化、情感化的过程。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可通过组织学生针对阅读中遇到的某些疑难问题进行讨论,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情感世界。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孔雀东南飞》时,为了让学生对封建礼教、封建家长制的本质有比较深刻的认识,启发学生进行了研讨:刘兰芝勤劳、能干、孝敬公婆,但她为什么得不到婆婆的包容,被婆婆逼儿子“休妻”?带着这一疑问,学生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的说是家长制的原因;有的说是婆婆嫉妒媳妇的美貌;有的说是“讨了媳妇卖了儿”,婆婆是为了捍卫自己在儿子心中的地位;有的说是刘兰芝未生育,“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千年古训影响着婆婆。通过讨论,激发了学生对封建礼教的痛恶之情,与作者的写作情感产生了共鸣。

第三,创设媒体情境。阅读教学中,我们可借助现代媒体技术创设阅读情境,把抽象的概念变成直观、可感、鲜明的形象,让学生在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观其物、如临其境中体验情感,从而产生真切强烈的情感。如,史铁生的《我的地坛》体现了刘勰所力主的“为情造文”的文艺观。笔下流淌的虽然是个人的苦难、忧伤、思念与感情,但那胸怀的真切剖露、生命的深邃思考,都能引发读者的同情、关注与共鸣。阅读这篇课文不单纯是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教者应以饱含深情的导引,让学生“披情而入文”,与作者、文本产生情感共鸣,收获感动,收获人生哲学。而要做到这一点,抽象的说教是难以见效的。我们可适当运用现代媒体艺术创设鲜活的阅读情境,促成文字内涵与读者情感的融合。如,播放贯穿全文的音乐,让学生体验那种忧虑中透露出的刚毅、严峻中寓含的清丽;放映残疾人舞蹈片断《生命之翼》,引起学生的心灵震撼;通过屏幕展示地坛原貌,拉近学生与地坛的心理距离等。

三、丰富教师的教学情感,促进师生情感交汇

首先,丰富教师的语言情感,用富有情感智慧的语言感染学生。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以情发声、以声传情。例如,特级教师于漪在教《茶花赋》时,一上课就洋溢着爱国主义的感情说:“这篇课文是一首歌颂伟大祖国的赞歌。祖国,一提起这神圣的字眼,崇敬、热爱、自豪的感情就会充盈胸际,奔腾欲出。我们伟大的祖国有几千年的古老文明,有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土地,有无数令人神往的名山大川,还有以勤劳勇敢著称的各族人民。每当想起这些,心中就会激荡起热爱祖国的感情……”老师用作者和自己的爱国主义真挚情感感染学生、教育学生,使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油然而生,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第二,运用体态语言进行表情达意。体态语言包括面部表情、手势、动作、眼神等。体态语言有助于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有助于更形象地传递语言表达的情感内容。阅读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发挥体态语言艺术的情感功能,向学生传递自己的情感信息。要在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内心体验的基础上,随着教学内容的变化,将不同的情感通过体态语言表达出来。许多有经验的语文教师在阅读教学中,都善于运用面部表情向学生显露自己的内心情感;善于以眼传神,把喜怒哀乐、褒贬抑扬和爱憎亲疏等不同感彩,用眼神表现出来;善于用准确的、适当的手势传递思想、表达感情。如,著名特级教师斯霞在课堂上“讲到愉快之处就面露微笑;讲到愤怒的地方则情绪激昂;讲到悲伤的地方则表情凄苦、声音低沉”,给学生留下了美好的印象,产生了“无声胜有声”的艺术效果。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我们要学会运用体态语言艺术,通过一系列体态语言将自己的真情实感准确无误地传输给学生,使学生与教师产生情感共鸣。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8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怎样表达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从中可以看出,阅读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针对小学语文的阅读教学,我认为以下策略可以促进教学有效性的提高。

一、阅读对策:注重以读为本,研读扎扎实实

我们的语文课一定要让读占鳌头,避免议论纷纷,自由诵读太多。我曾听过不少这样的课,课堂教学演变成课堂表演,学生只需在教师超强的表演能力下,配合好教师读读书,作作陪衬即可。课堂不是靠学生自己从语言文字的咀嚼和品味中产生情感,而是靠教师大段大段煽情的,甚至是声泪俱下的语言感召,达到情感的高潮。课上完以后,学生脑海里除留下教师的表演,对文本语言文字并未留下多少记忆。为什么要强调读的重要性?我们有必要重温一下读的目的和作用。我们大致可以把语言分为口头语言规范语言和精美语言,要使规范语言和精美语言内化成学生的习惯语言,增强语感,只有在掌握了大量书面语言以后才能实现,因此书面语言在儿童的语言发展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有感情的朗读与背诵积累是对母语最好的学习。只有多读才能充分地走进文本,走近作者,进行心灵对话和思想碰撞。

教师要使学生从小就养成潜心会文的读书习惯,这种好习惯的养成会让学生终身受益,使他们的想象能力、思维能力、逻辑能力不断提高。为学生的终身发展着想,我们要记住:生命的苍白与丰富,浅薄与深邃,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阅读经历和良好的读书习惯。在学生表达出自己的见解后,教师要迅速地引导到感情朗读上面来:说得这么好,能把你的理解和情感通过你的读表达出来吗?那么,该怎样读呢?你尽可以读出你自己的感受。读得这么好了,能把这句话背下来吗?如果学生的理解还有一定的困难,还可以指向读:看来理解这句话还有些困难,这样吧,我们再好好把这句话读一读,还要联系上下文想一想,也可以向别人讨教一下,你一定会有新的感触。师生就是这样,在一次次研读和一次次对语言的品味中受到语言文字的浸染、滋养,工具性和人文性就是这样水乳交融的。由此可见,语文课堂上的思维训练、分析表达都要用读和品来统领,整个阅读教学过程都应是从读中感知,读中感悟,读中感情,读中受到人文性的熏陶的。

以读代说,以读代训,以读代练,以读。在不断地读中,达到以读促理解,又以理解来促读,直至情真意切,让心灵颤动,刻骨铭心。这是一种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的关系。正所谓以读促思,读中悟情。

人教版第十册的《桥》,讲述了一个非常感人的故事。洪水袭击这个村庄的时候,老支书像一座山一样,冷静地带领着一百多村民通过一座窄窄的桥转移,他果断地做出决定,共产党员靠后,让群众先过,甚至让自己的亲生儿子留到了最后。刚送走最后一个群众,桥塌了,留在最后的父子俩被洪水卷走。有的教师带着学生一个劲地分析:老支书什么举止深深地打动了你,使你最受感动?分析完一个段落就走向另一个段落:还有那个地方让你深受感动?可偏偏就是不深入朗读。都说得这样动情了,为什么不顺势指导读呢?愤悱之处,是需要用感情朗读来宣泄和倾诉的呀!我心里不禁想着。后来才发现,教师是等全部分析完再来读,甚至有些地方只安排一下齐读便作罢。这样读成了课堂的一种点缀,仍是以繁琐分析为主。怎样安排读呢?我们在重点处的教学时,说到哪儿,就读到哪儿;读到哪儿,就指导到哪儿;指导到哪儿,就再读到哪儿。很通俗,很好操作,很有效果。这样做,就把理解、感悟与读书的层次性融为一体了,师生的感情随着读书的深入,不断升华,词句积累也在其中了。

二、阅读技巧

(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读,是做阅读题的排头兵,是做阅读题成败的重中之重。一般来说,首先要读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地去读,这样既节省时间,又能提高答题的效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对于比较易读懂的文章,基本上读2-3遍即可,对于很难读懂的文章,大凡需要读到4-5遍,此时的这些阅读看似浪费时间,其实是恰恰相反的,因为只有在读懂文章的前提下再答题时才能做到心中有数,才不会出现无从下手的窘境。此外,默读时要做到有针对性,学会取舍,对于重点的语段(如揭示课文中心思想或阐述道理)要详细地研读,对于叙述性(陪衬中心思想)语段要快速地一眼带过,这样详略得当地阅读文本,才能大幅度地提高阅读效率。

(二)题段对应,编排有序

对,是阅读中的保障兵,是节省做阅读题时间的基石。从出题人的角度去思考,大多数阅读题下面的问题与阅读材料的段落是一一对应的。有时出现下面的问题与上面的每个自然段一一对应,有时下面的问题与上面的自然段是一对多的,这样就需要先看有几个问题和几个自然段,做到心中有数,在答题时,快速地定位到相应的段落,这样就会避免每回答一个问题都从第一自然段读起的现象,同时会大幅度地节省阅读的时间。

(三)快速定位,学会摘抄

定,是阅读中的攻坚兵,直接关系到阅读的成败。学生在读阅读问题时要搜索问题中的关键字和关键词,直接去上面相对应的段落里去寻找,当找到相对应的字或词后,进行文本分析,此时问题的答案不在前面就在后面,有时在前一句或者前一段,有时在后一句或后一段。当找到符合问题的答案时,要进行合理的摘抄,避免抄得过多或者不足,在书写时还要注意字迹的规范整洁。有时在文本中没有合适的原句符合问题,这样就需要整合语句,结合中心思想,用自己的话进行整理概括。

(四)水滴石穿,勤能补拙

练,是阅读中的后勤兵,直接关系到阅读能力的长足提高。阅读的能力是在阅读量、知识积累、做题联系等条件下逐渐提高的。首先,对于阅读题要有信心,相信自己一定能够做好;其次,要经常对自己做完的阅读题进行反思和归纳,这是一个非常关键的环节;再次,平时多阅读、广泛地阅读各种题材的文本,提高自己的阅读量;最后,还要进行阅读题的练习,将技巧应用到实际的做题当中去。长此以往,一定会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9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02A-

0053-01

“多读书,读书好,读好书。”冰心老人的一句话点出了阅读的重要性。特级教师支玉恒也说过:“语文是读出来的。”每一个学生都应在阅读的世界里找到自己的体验与乐趣。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中之重,有效品读更是学生理解文章、感悟情感的重要手段。那么,如何在阅读教学中凸显有效品读呢?笔者在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方法。

一、想象品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想象可以帮助学生悟出文中的真谛。”爱因斯坦也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世界上的一切,推动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想象品读,即有想象力参与的品读。教师运用各种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调动生活经验、知识积累、个人修养以及情感体验等补充构建文本的意义世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如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地震中的父与子》,在设计引导学生品读“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这句话时,笔者先让学生自由读,边读边想:“你从这段文字想到了什么?”有学生说道:“从‘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我想到了父亲受重伤的样子。”笔者顺势让学生观看美国地震后的惨状图片,通过想和看,学生很容易了解到这场灾难的可怕,以及父亲在险恶情况下救助儿子的危险性。笔者引导学生进行深层次的想象:“当时父亲还可能遇到哪些困难?他是怎么挺过来的?”学生根据生活体验自主想象:父亲在废墟中挖掘的时候,有一块大石头落下来,砸在他身上,鲜血直流,但他忍住伤痛,继续寻找儿子。也有的学生想象:大火把父亲的衣服烧着了,他的身体烧伤了,但他顾不上自己,依然坚定信念找到儿子;突如其来的大爆炸把父亲的双腿炸伤了,鲜血直流,但他毫不畏惧……学生在想象中反复品读句子,一次比一次读得深情,更加深刻地体会到父亲的勇敢与执着,感悟到父亲的“了不起”。

二、换字品读

课文中许多恰到好处的字词不仅生动地反映了文本内容,而且非常传神地表达了作者的情感。换词品读就是引导学生品读关键字词,在词语的比较、推敲中进行理解、体味,感悟出词语运用的精妙,学生既能从中体会语言的内涵,又学会了遣词造句。

如在教学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珍珠鸟》第五自然段中“我很少扒开叶蔓瞧它们,它们便渐渐敢伸出小脑袋瞅瞅我”这一句时,笔者先引导学生进行换字比较:“‘扒’字可以换成什么字?”学生例举出几个字:“拨、掰、挑、挪”。笔者要求学生联系上下文,换词读一读,并思考:这些字真的跟“拨”字差不多吗?学生通过多种方式的换词品读之后,纷纷说出自己的意见。生1:“我觉得‘扒’字好,这样可以看出‘我’的小心翼翼。”生2:“从‘扒’字可以体会到‘我’害怕打扰它们平静生活的想法。”生3:“我觉得‘扒’有一种温馨的、爱小雏的味道,其他的字就没有这种味道。”在学生理解了换字的不同之后,笔者顺势小结:“这轻轻一扒,扒出的是‘我’对小雏的疼爱,扒出的是‘我’对这幼小生命的珍惜和敬重。”学生在读、思、说中领会到换词品句及揣摩文句内涵的方法。

三、补白品读

教材中存在着不少“空白点”,它们能够引发学生的思考和个性化的解读。补白品读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准确把握教学时机,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感悟,从而获得对文章的个性化理解。教师可以抓住文中概括性的句子,采用演绎补白的方法使原本抽象概括的句子具体化、形象化,促进阅读个体对语言的感知。

如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心中那盏灯》一文有这样一句话:“我的心里却一直珍藏着那盏冰灯,那是一盏最美的灯。”为了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为什么“那是一盏最美的灯”,笔者首先设计三项补白练习:“1.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是父亲用心打磨的灯,所以那也是一盏用做成的灯。2.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爱,所以那也是一盏用做成的灯。3.那是一盏用冰做成的灯,凝聚着父亲对孩子的情。所以那也是一盏用做成的灯。”其次,为了凸显“父爱成灯”这一主题,让学生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更好地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笔者深入设计了一项补白练习:“那是一盏用‘’做成的灯,所以我觉得‘那是一盏最美的灯’。”学生在多层次的想象中感悟到那是一盏用“温暖、心血、亲情”等做成的灯。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

虽然在新课程理念的带动之下,部分教师已经改革与创新教学模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但部分教师仍然坚持传统的教学观念,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下降,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因此,为了改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教师一定要有敢于创新的心,更新教学内容、转变教学观念等,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1.1教学观念过于陈旧。

由于我国大部分教师迫于中考的压力,难以真正落实以人文本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都是以讲授为主,只顾给学生灌输知识,完全忽略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使得教师成为课堂控制者,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弱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不利于教学效率的提高。

1.2教学策略过于死板。

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都是推崇讲解,侵占学生自我阅读的时间,只注重阅读技巧的教授,忽视情感体验熏陶,重知识轻技能,使得原本丰富多彩的阅读教学少了一丝趣味,不能与学生产生情感共鸣,从而影响教学效率。

2.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提升策略

2.1及时转变教学观念。

教师应该坚持以人为本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的教学观念,侧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学会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多给学生提供自由发展的空间,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从而提高学生参与教学活动的积极性,并为提升教学的有效性奠定坚实的基础。

2.2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动力,也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有效途径,而教学情境具有丰富性和开放性,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譬如在教学《皇帝的新装》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对文章进行分段及要求学生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语句和字词,再给学生提出类似于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根本不存在的新装面前,皇帝和老百姓都不敢直言说真话?这篇文章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如果你当时在场,那么你会怎样做,并鼓励学生谈谈这篇文章的读后感,最后教师把学生的答案进行分析与整合,以确保答案的完整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此过程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进一步保证教学质量。

2.3培养学生勤于阅读积累的习惯。

阅读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学生长期积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对学生提出不同的阅读要求,并指导学生完成阅读计划,从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如要求学生的阅读计划中必须包括:一周要阅读什么书籍和文章,应该掌握哪些内容等,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单独用一个本,记录优美的句子、段落,并引导学生制定出相应的复习任务,定期地进行自我检查,以避免出现走马观花式的阅读,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除此之外,教师也可以定期地开展实践活动,如教育者出题目,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在有限的时间内正确率最高的小组获胜,并派以智慧之星的称号。

2.4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倡导自主探究。

语文新课标明确指出:要鼓励学生个性化阅读,提高学生的创造性阅读能力,使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找到适合的阅读方法。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彰显学生的主体性和自我意识,多给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实施多元化解读,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自主探究、自主阅读,并教授学生一些阅读方法,以确保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探究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得以增强,进而使学生具备较高的语文素养。譬如:在教学《大自然的语言》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并让学生把自己不懂的句子和字词勾画出来,最主要的是这篇课文有很多专业术语,教师可以要求学生自行解读课后题,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阅读教学效率。

综上所述,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长期改革与发展教学方法,更新教学内容,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帮助学生制订出合适有效的学习计划,同时还应该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创设合理的教学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张东红.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师有效提问设计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2.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11

一、利用情景表演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情景表演的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将文章情景再现的方式,增加学生对文章的体会和感悟,让学生对文章的理解更加深刻。例如,在学习《荆轲刺秦王》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进行情景表演,有人表演太子丹,有人表演荆轲,有人表演秦始皇,为了能够表演得惟妙惟肖,学生都十分认真地进行文章阅读,揣摩人物的性格、心境。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能激发学生对阅读的兴趣,而且能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表演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

现如今,人类已步入信息时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因此,教师在进行阅读教学的时候也要将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高中阅读教学不应该仅仅局限于书本上的内容,而应该向课外延伸,这样可以丰富学生的学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扩大课外阅读量,通过课外阅读来积累知识,丰富自身素养,在不断学习和充实的过程中,学生阅读能力也会有所提高。

三、从阅读主体角度出发,引导学生阅读体验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学生阅读的过程就是体验的过程,在教师指导下的阅读体验更有效,能力提升也更明显。整个阅读过程是学生学习的过程,根据五步阅读的不同层次,教师参与的程度和发挥的作用不同。初读,立足学生自主,进行知识搜索、整理和识记。通读主要给方法,然后放手学生去练。解读、赏读,教师不仅要给方法,还需要有指导与点拨。悟读,可以让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可以给以点评。阅读能力培养的过程,如同学开车一样,教师是教练,可以给方法,给方向,但不能越俎代庖。更重要的是,学生的情感、审美的熏陶是心灵感受、体悟的内在过程,教师无法替代。

有效的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12

——基于阅读有效性的探究

摘要

学生阅读能力的提升是新课标的要求,也对学生的个人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必须要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以提升阅读的有效性,基于此,本文对该问题进行探究。文章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阅读教学概述及阅读教学理论、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以及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注意点。希望本文的探究可以为其他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教学有效性

引言

阅读教学组成了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重要部分,伴随着新课改的传入,在时展的今天,传统的阅读教学模式已然落后,无法达到《新课标》中要求的“培养学生感受阅读乐趣”、“使学生领会作者感情”等要求,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并对阅读教学理论进行研究,提出了三种阅读教学的方法以及注意点,参照阅读教学,给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案例。

一、阅读教学概述及阅读教学理论

(一)阅读教学的特点与内涵

依照“语文课程标准”,对阅读教学做出解释,即阅读教学是一种让学生理解文章语句含义、遣词造句情况、架构情况以及能够解答文章习题的一种综合性的教学模式。笔者通过深入分析,认为阅读教学最终的教学目的是让学生“得意”、“得言”与“得法”。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理解文章含义,并能够明确文章的布局并获得“自我学习”的能力。

(二)阅读教学的理论依据

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遵从两个理论,即信息传播理论和阅读学理论。并让学生真正“学会阅读”“爱上阅读”。结合教学情况来看,笔者认为学生“学会阅读”,获得阅读知识的过程就是存储变换输出这一系列过程,而且是相结合于“信息传播理论”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需要遵循这一理论对学生进行逐层教学,其目的是为了让学生掌握阅读知识。由于互动能提高阅读教学效率,所以,阅读教学理论强调阅读活动是一个“互动”的过程,因此初中语文在教学中也应将“互动性”摆在至关重要的地位。

二、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与策略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在如今信息化的时代中,包括手机、电脑、Ipad等多样化的媒介的出现致使初中生阅读出现“表层化”、“随意化”以及“感性化”的特征。虽然阅读媒介愈加丰富,但基于这种情况的出现,教学阅读是时候做出调整了,目的是为了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由于当前相当一部分教师仅局限于传统教学思维,不注重对学生实行单一的教学方法,不注重创新教学模式以及调整教学方法,而太过注重“考点”,导致学生对阅读无法产生兴趣,最终使阅读教学活动无法达到预期效果。另外,在教学中,部分教师未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致使学生兴趣降低,影响了学生的阅读学习效率,也影响了教师自身教学的有效性。

(二)主题式教学

由于当前初中学生阅读“随意化”以及“零散化”,在笔者看来,主题式教学策略就成了一种比较适用的教学策略,学生通过对阅读知识进行系统性的掌握,“化整为零”。详细来讲,除了让学生能够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了解之外,还需要对文章的语句、结构等多方面进行理解,其教学内容可谓是非常丰富的。因此被称作为完整的阅读教学。因此教师开展教学活动需要选定一个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进行“发散”从而丰富了阅读教学内容,加深了学生对阅读的理解。主题式教学的应用也需要教师对学生本身的水平有较多的了解,这样所提出的问题方能真正调动学生思考的兴趣,不能太难或者太过简单,否则起不到教学有效性的效果。

(三)课堂整合式提问

所谓课堂整合式提问的内涵即“提纲挈领”以及“整体化”,通过对阅读教学中的每一个问题的串联,使阅读教学整体化,从而使学生能够借助一个一个的“问题链”主动深究,最终把握文章的整体性。具体来讲,教师应当在教学中依照上文所说的“信息传播”理论,通过提问学生的方式来进行探究,使学生“存储”文章知识,再通过提问的方式,让学生自主回答,自由发挥,反馈自己所学的知识。通过以上方式,以期达到较优的教学效果。当然,课堂整合式的提问需要语文教师熟知所教学内容有整体,甚至整个初中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都要了解,这样方能更好的进行整合式提问。

(四)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策略实际上是“阅读理论”的表现形式,阅读理论让学生在阅读教学中进行互动,与师生进行互动等,因而强调“互动性”。通过互动这种模式为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并在这一氛围中主动探寻知识,加深理解阅读文章。同时,互动还能够提升学生的阅读兴趣,帮助教师的教学活动起到预期效果。

三、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注意点

(一)注重整体阅读以及关键词句评析

对于初中的阅读教学需要注意的是整体阅读的把握以及关键字词句的评价赏析。通过整体阅读能够帮助学生对文章的内容、情感以及中心思想的表达有大体的了解与把握;而引导学生分析关键字词句培养学生自主思考的能力,在思考的过程中感知文字的内涵、美感、使用艺术等,对提高他们对文字的运用能力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当然,对字词句分析时需注意到不能只倾心于华丽的辞藻,最好是对语言进行合适的运用,那些贴合实际,朴实的语言,同样需要认真品析。

(二)重视读写结合以及拓展课外阅读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应当注重“读”与“写”相结合,培养学生自我思维能力,且能够在写作中很好的表达出自己的意愿,当然,在初中语文教学阶段,可以首先通过片段模仿这种简单的模式,训练学生作文表达能力进而培养其写作能力。另外,由于篇幅的限制、学生可接受的知识面窄,又考虑到教学规划,精选收入课本的课文虽然代表性很高但是存在一定的局限性。考虑到教学大纲、学生学习情况以及课文内容等因素,课外阅读也是必不可少的的。可以给学生推荐一些课外读物,在培养学生阅读习惯的同时提高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结语

本文是探究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策略,文章在论述了阅读教学的相关理论后并提出了阅读教学的三个策略,指出了阅读教学中需要注意到的地方,目的是为初中语文教师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能参与到其中一块探究,从而提升阅读教学的效果,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嵇存琴.

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提高策略分析[J].

英语广场,2018(09):164-165.

[2]李家惠.

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思路探讨[J].

中国校外教育,2018(05):13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处理污水的方法范例(12篇)

    - 阅0

    处理污水的方法范文篇11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现状随着农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生活污水的排放量也逐渐增加,农村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对农民的身体健康造成了很大的威.....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总结范例(12篇)

    - 阅0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CDIO模拟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作者简介]于军(1973-),男,吉林梨树人,吉林化工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单片机技术。(吉林吉林132022)[课题项目].....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