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会计专业论文范例(3篇)

来源:整理

中职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摘要】作为我国高等教育中的重点组成部分,职业教育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纵观当前职业院校中的会计专业教学模式,大多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不论是在专业知识的讲授上,还是在专业技能的培训上,都对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有着消极的影响,因而在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值得每个职业院校和老师去反思和深思。本文主要论述了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希望能够引起职业院校和会计老师的关注。

http://

关键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存在;问题

引言

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之下,社会和企业对会计人才的要求也有了相应的提高,因而会计专业也成了学生们入学时首选的热门专业之一,而当前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却不得不让人深思和重视,所以要想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和企业发展需要的会计专业人才,职业院校要能够首先正视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

一、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的特点

不同于普通的高校,职业院校教学的宗旨是培养出技术应用型人才,是以市场需求为教学导向的。在课程的制定上,普通高校是强调会计专业的知识理论,因而课程的制定都比较系统化、全面化。而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制定的时候,依照的是市场需求,是以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为主的,因而制定的会计专业课程都是为了重点培养学生上岗所需要的知识、技能和素养。不同于普通高校制定的全面而系统的会计专业课程,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制定的时候都是偏向实践性,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相融合。

二、当前职业学习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教学目标不能够与市场需求相一致

与其他专业相比,会计专业的操作性更高一些,社会中匹配的岗位就比较多,自然社会需求也就比较高,就业机会也多一些,而这些也是职业院校所看重的。所以职业院校在制定会计专业课程的时候一味地注重所学内容的多以及广,而忽略了学生对知识以及技能掌握的程度,缺乏自身特色的教学。而这些都导致一些学生在毕业之后只能从事一些最基层的会计工作,有的甚至于都找不到专业对口的工作。

2.教学理念落后,教学方法单一

传统的教学理念只注重教学的过程,而不注重学生的对知识以及技能的掌握程度,在教学的过程中,老师忽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常常是老师在讲台上一味地传授理论知识,这样单一而枯燥的教学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学生们会计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虽然当前在会计专业的教学过程中也引进了先进的教学设备,当由于教学理论的落后,会计教学的质量和效率仍然没有多大的进步。

3.缺乏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体系

首先在对学生进行评价的时候,往往会依据他们在必修课上获得的分数,而学生们在必修课上获得的分数也仅仅是依据他们在考试中取得的成绩,这样一来就忽略了他们会计专业技能的重要性,同时也使得一些学生存在考前抱佛脚的现象存在,严重影响力他们会计实践能力的提高。其次,在评价学生的时候还比较重视他们的毕业论文,对于一些平时学习表现不好的学生来说,或许他们并不懂得论文的真正含义,所以他们写出的论文质量也就不言而喻了。再者就是职业院校对学生的毕业实习没有进行到位的考核,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缺乏相应的管理。最后就是会计专业的学生在考取职业资格证书的时候常常出现花钱买证或是考试作弊等现象,而学校对会计老师教学的考评上,也仅仅关注他们在科研上取得的成果,对教学产生的实际效果并没有给予多大的关注,而这也是导致老师教学水平上不去的一个原因。

4.课程设置不科学

对于大多数的职业院校而言,在会计专业课程的设置上都模仿了普通大学会计专业课程,也是将会计专业课程都分为了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以及专业课这三种,在有限的三年时间中,基础课这一部分就大约占据了一年的时间,因而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课程制定的过程中并没有遵循职业、技能型以及操作性的原则,另外,职业院校在制定课程的时候,也没有注重对重点知识的划分以及内容上的精减。譬如有的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中开设了企业会计,又开设了财务会计,而有的职业院校在这基础上还开设了管理会计以及财务管理等等课程,这些课程的制定都导致了教学内容的重复和繁琐,没有实现针对性的教学,最后就是在课程的安排上没有注重实践课与专业课的科学比例,学校的一些领导认为通过诸如基础会计、财务会计等等专业课就能够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因而对实践课没有予以多大的重视,即使开设了实践课,也是流于形式,并没有真正落到实处。

5.实训教学没有取得实效

职业学校由于缺乏资金的投入,因而就导致实训教室中的设备不够健全,又由于缺乏与企业的合作,所以没有社会实训基地,而职业院校的会计老师一般都是毕业后就直接从事教育工作的,缺乏会计工作的实践经验,以上这些都导致了实训课的教学没有取得多大的成效。

结束语

当前,职业院校会计专业教学中存在的种种问题已经得到了外界的广泛关注,因而职业院校也要对其予以高度的关注和正视,不论是从教学内容的选取上,还是教学形式的选择上,不论是教学观念的更新上,还是教学模式的创新上,总之,都要进行积极的探索,要真正以培养社会上需要的有用人才为会计专业教学的宗旨,实现专业会计人才培养的最终目标。

http://

参考文献

[1]孙宁.论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7(08)

[2]刘秀梅.浅谈职业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改革[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03)

中职会计专业论文范文

关键词:中等职业;会计;建设

中图分类号:E23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随着社会经济和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也出台了相应的有关政策和文件,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的职业教育思想已经形成.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提高职业教育质量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作为中等职业教育中的重点专业之一的会计专业.如何进行专业建设,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社会需要的会计人才,是中职会计教育必须去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不少会计的基本准则,而再看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生源的文化素质,不少中等职业学校对会计专业的发展定位,或是发展方向还不甚明了。

一、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现状

首先,教育部在《中等职业学校专业目录》(教职成[2000]8号)确定了83个专业为中等职业学校重点建设专业,会计专业是其中之一。

其次,我国的经济建设需要大量的中专及大专学历的会计从业人员,并且现有从业人员中无会计专业毕业证书的会计人员还有相当比例。

第三,新标准、新概念的引入,如“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时间价值、风险等,提高了会计专业学习的门坎儿。上述概念出自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的《企业会计准则》。

第四,从就业需求来看,来自山东、辽宁等调查资料显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的就业逐渐呈现出以下特征:

(1)进入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的毕业生将越来越少。小型民营企业规模小、数量多、业务相对简单,出于人力资源成本的考虑,对会计人才规格的要求也相对较低。这为中职会计毕业生提供了极好的就业机会。

(2)进入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的机会将大大增加,随之而来的是其对会计人才的需求。外资企业更注重对不同层次人才的相应能力的考察,而不是一味地追求高学历标准。这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竞争的机会。

(3)农村经济理财将会出现较大需求。我国的乡镇企业正以雨后春笋的势头迅速发展,农村对中低层次的会计理财人员的需求也将逐步增加。大量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毕业生特别是农村学生将担当此任。这也为中职会计专业毕业生提供了广泛的生存空间。

第五,我国经济建设对人才的要求是多样化的,对会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不会是单一的。根据市场营销的市场细分理论,中职会计专业的市场定位较之高校、高职不应趋于相近或相同。事实也证明如此。若以广大的非上市的小企业为中职会计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教材的理论体系,则中职会计专业的学生不仅学有所成、学以致用,而且能最大限度地减少与高职高校会计毕业生就业市场的惨烈竞争。

因此,《小企业会计制度》更适合于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的学习。

二、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培养目标不明确

会计专业历来是中职教育中的重要专业,然而对于这个专业的培养目标问题,一直有争论,也就一直不很明确。主要是中职学校没有很好的了解社会和企业的会计岗位设置和岗位能力的需求。小企业的初级会计岗位人才应该是中职学校的会计人才培养目标,与之相适应专业课程设置就应随之调整。

2.2实践教学环节薄弱

中职学校往往是根据部规定的教学计划要求安排会计理论的教学,实践教学因费时费力敷衍了事。即使安排实习,由于课时紧、实习内容多,学生在规定时间不能完成全部实习内容有的学校干脆把学生“散放”到社会上.自行联系实习单位名义上是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实际上很多学生因不能联系到实习单位而无法进行实习:有部分学生虽然联系到实习单位,但无法接触到真正的会计业务机会只能是走马观花似的看一看,根本达不到会计实习的目的。由此造成教学活动过程中往往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忽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的能力与素质的提高等。

2.3课程设置模式缺乏创新

近几年来,会计新业务不断涌现.我国会计制度、会计准则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不是说中职学校仅盯小企业和《小企业会计制度》,会计制度、会计准则还是要触及,但程度不要过深,以够用为准。然而所用的教材不能及时与之配套,教学内容严重滞后,学校教学与会计工作岗位实务严重脱节。同时,现有专业主干课程在内容上还存在着相互割据、又过多重复等问题。开设的课程缺乏创新又不具备中职特色。

2.4教学模式没创新

目前中职学校会计教育.在教育手段上基本是单向传播式的传统教育:在教学方法上多是以课堂传授为主的、以教师为中心的被动式学习方法。这种单向传播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的学习处于被动状态。教师以专家的身份将知识讲给学生听,学生将其收到的信息转化为记忆。通过不断地重复、预习、练习使这种记忆得到强化再经过进一步的整合,从而形成庞大的知识结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始终是主导者.学习内容、学习阶段、学习周期都是教师决定。

2.5缺乏案例教学。

会计是一种技能性非常强的职业,会计学又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因此案例教学是会计职业化教育行之有效的方法,在会计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对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准备一节案例教学内容较之一节会计理论内容费时费力,寻找合适的资料又很辛苦,所以会计案例教学实施起来较为困难,所以目前大部分学校的会计案例教学只是流于形式。因此,重理论轻案例的教学模式下,受学生文化基础及学习能力制约学生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丧失殆尽。

三、中职会计专业建设的建议

3.1中职会计专业的市场定位及培养目标。

由以上分析可见,中职会计人才的就业市场应定位于非上市公司的小企业。具体来讲:就企业规模看,主要是小型;就所有制看,主要是民营、合资;就岗位能力要求看,主要是会计核算、会计事务管理等基础性工作。中职会计人才培养目标应为: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教材理论基础,学习必需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掌握会计实务方面的专业实践知识及从事财会电算化工作的相应计算机知识,有较强的实践技能的“应用型”人才。

3.2中职会计专业的生源的文化基础定位。

虽然《小企业会计制度》比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企业会计制度》简单的多,但他们大都初中刚毕业,年龄小、文化知识薄弱,会计专业的理论性、政策性又非常强,学生学起来比较抽象,接受起来相对较困难。因此,从文化基础角度来讲,并不是中职学校的任何一名学生都能学好会计,那些文化基础稍好一些的学生才更适合于会计专业的学习。因此,中职学生选报专业时,学校应根据其文化基础合理导向。

3.3改进教学方法,推行“对话式”教学和案例教学。

“对话式”教学是巴西著名教育家保罗・弗莱雷针对传统教育的弊病提出来的。其教和学应该是一种对话性、创造性的活动。在传统的以教师为主导的教学中,师生的互动非常缺乏,学生失去独立判断意识,缺乏创新能力。因此,我们应该提倡“对话式”教学,将教学方法从以“教师课堂授课”为主向以“学生自学和体验”为主转变。改变教师在课堂授课过程中“独角戏”方式,转换为教师提问题,启发、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得出正确的结论。案例教学法是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的会计与财务理论知识的基础上,通过剖析案例,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会计实践当中,以提高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它是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不同于教师讲、学生听的注入式教学法。好的教学案例能使学生进入会计工作现场,充当一个角色的感受。因而,该案例教学不仅能够巩固所学会计理论知识,加深对会计理论的理解,而且更重要的是能够有效地帮助学生把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实战中学习到企业会计核算的专门职业技能,也有助于学生们早一天学会从事会计实际工作,是一种实用而高效的会计教学方法。

我国的会计改革已经二十几年,探索一套以《小企业会计制度》为主线的中等职业学校会计专业的教材体系和教学方法,对将本专业毕业生培养成为会计核算型的应用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也关系到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未来的发展。在会计中职教育中,培养既具有丰富的会计理论知识,又具有熟练操作财务软件技能的复合型人才,是会计中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为了促进本专业教育工作的发展,要求我们立足人才市场,转变教学观念,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通过完善、科学的教学课件、精心设计教学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相信会计电算化教育在通过不断的探索和发展,一定会为社会培养出更多的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姬志刚.计算机、网络与信息社会.科技咨询导报,2006(20).

[2]赵永刚.解析“三角经营商法”.商场现代化,2004,(15).

中职会计专业论文范文篇3

【关键词】高职;会计电算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针对高职会计类专业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学历证书与职业证书培养“两张皮”、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欠缺的现象,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于2004年开始研究和实践“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一、“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人才培养模式的内涵

“课证深度融合”是指把会计人员国家职业标准所对应的知识、技能和素质要求贯穿于会计电算化专业核心课程中,系统地形成基于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工作过程的课证融合课程体系,将职业证书考试大纲与专业教学大纲相衔接,做到课程与工作过程融合,课程与职业证书融合,实现教学与职业能力要求“零距离”。

“四环双轨递进”是指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通过“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四个主要实践教学环节,采取会计手工处理能力训练和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信息化处理能力训练“双轨”并行方式,“递进”式全面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

二、“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实施框架

(一)创建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

通过多次深入企业调研,召开实践专家研讨会,根据会计核算与财务管理岗位群的工作过程进行工作任务分析,明确了各工作过程中典型工作任务,并明确了完成这些工作任务需具备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形成了会计职业岗位群工作任务分析表。根据能力复杂程度整合典型工作任务形成综合能力领域(行动领域),根据认知及职业成长规律递进重构行动领域转换为学习领域课程,整个课程体系由基础学习领域、专业学习领域、拓展学习领域和综合素质培养四部分组成。专业学习领域采用行动导向教学模式,理论与实践教学一体化,如图1。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会计职业证书深度融合,职业证书计入学分

会计电算化专业通过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应同时取得珠算证书、会计从业资格证书、助理会计师证书、会计电算化证书等职业资格证书,并通过校内外实践取得学校和企业共同颁发的会计岗位技能鉴定证书、企业工作经历证书,学生通过努力可拓展取得会计师证书、注册会计师证书、信息化工程师证书。职业证书计入学分,实现与相关课程学分互认,如图2。

(三)建立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平台,手工与计算机模拟双轨并行,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

构建了“基础技能实训岗位虚拟实训会计综合实训企业顶岗实习(含毕业论文)”系统化的实践教学体系,搭建了与实践教学方式相适应的实践教学平台,模拟企业内外部职业环境分岗位角色进行混岗、轮岗实训。在实践组织方式上采取手工和计算机模拟双轨并行的方式,强化实践能力、学习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

改进毕业论文撰写方式,将毕业论文融入校外顶岗实习过程中。论文分“企业简介、实习岗位流程、存在的问题、改进办法”四部分,有效地改进了毕业论文质量不高、抄袭现象严重的问题。由专业教师担任毕业班班主任,将企业顶岗实习、毕业论文、就业指导和班主任工作完全结合起来,实行一条线包干管理,教导合一,责任明确,便于学生实习就业,如图3。

(四)将齐鲁文化和鲁商精神渗透到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全过程

构建一个计划,优化两个环境,连续三年不断线,建设四个平台,形成以齐鲁文化为底蕴的职业素质教育体系,强化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如图4。

三、实施效果

“课证深度融合、四环双轨递进”人才培养模式已在我校会计电算化及相关专业4000多名学生中实施,学生满意度和就业能力明显增强,近四年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9%,毕业生初次就业率高达99%以上,每届毕业生都被山东银座和建设银行等企事业单位提前一年预订300多人,专业招生报到率高达170%以上,录取最低分数达济南市本科三批线,学生在全国大赛中屡获佳绩。

我校会计电算化专业也取得了系列化成果,先后被确定为山东省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国家示范院校中央财政重点建设专业、山东省品牌专业。该专业有2门课程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3门课程被评为山东省精品课程,主编国家“十一五”规划教材3部,主编国家精品教材1部,获山东省教学成果奖1项。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