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的基本内容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1

关键词:机械原理课程;创新能力;实践环节;项目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3-0254-02

《机械原理》是高职院校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机械类专业中研究机械共性问题的一门主干技术基础课。它在机械工程人员的培养过程中起着承上启下的关键作用,是学生牢固掌握专业技术的重要环节。在基础课到专业课之间起着无可替代的桥梁作用。

一、机械原理课程的学科现状

目前的机械原理课程目标具有一定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在课程内容上,强调学科知识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造成理论知识偏多偏深,实践技能不足,理论与实践脱节。第二,在课程结构上,学习内容受到限制而产生狭隘和滞后的弊端,不利于培养创新能力。在制造业的发展急需具有创新能力人才的今天,学科现状不能满足需要。第三,在课程实施上,课程教学基本是一个封闭的过程,最大的弊端是使学生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和对教学质量检验的滞后性。

传统机械原理的教学特点是:教学理论性强、概念抽象,与实际应用有一定距离。授课方式上以教师讲授为主,由概念引入知识,以逻辑推理为中心。教学过程中基本没有学生能力培训的环节,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很不利。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总是先理论后实践,容易产生实践与理论分离的现象,教学很难适应职业教育培养的需要。为此,进行教学改革,开展项目教学,按照学生认知规律与实际工作项目的顺序来优化教学内容势在必行。

二、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的《机械原理》课程改革方案

(一)改革教学内容

课程内容的改革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增加或删除,而是在专业化的前提下,优化组合了相关内容的课程;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学生思维整体性的构建。教学内容的改革突出综合应用知识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培养创新能力。围绕教学内容方面主要做了以下方面的调整。

1.理论课与实验、实践课学时的调整

多年来,机械原理课程存在着理论课课时过多,实验和实践课课时偏少的现象。我院自机制专业成立以来,每学期理论课和实践课学时分别为:理论课为70学时,实践课4学时。近一年,增加一周课程设计时间,但试验课受条件限制,很少开展。针对这一现状,在课改方案中制定了新的教学计划,理论课课时针对模块化教学的需要,设计为55学时;单独开设试验与实践课程,课内试验为12学时,此外进行为时2周的课程设计(课外进行)。加强了实践课时量,强化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设计的能力,同时,理论课教学也基本满足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要求。

2.理论课教学内容的大幅度调整

以前的机械原理教学侧重于基本知识点的分析方面。内容上包括:机构的结构分析、运动分析、力的分析、常用机构的设计等方面;机械运转及速度波动调节和机构的平衡等方面很少涉及。现在,随着机器向着高速、自动化、精密化方向的发展,机构如何在高速下具有较好的动力性能显得尤为重要;机构的多样性创新需要各种机构合理综合与合理选型。因而,教学内容方面要适当调整。在总的理论课课时减少的情况下,调整的教学内容更接近于工程实际,更具体化。教学内容的安排做到“宽而精”。“宽”就是知识面广,涵盖的内容广;使学生在设计时能做到思路开阔,激发出潜在的创造性。“精”就是对机构设计的基本思路及方法做详细的阐述,使学生在面对复杂的未知机械产品时,能够做到触类旁通。

本着这些原则,课程内容上压缩了机构的运动分析和力的分析的课时,机构的结构分析保留原有的内容,因为杆组分析法对机构的多样性设计和创新设计方面,有重要的启发作用。常用机构的学习中,减少推导性内容,重点介绍机构设计的方法,增加了机构的组合设计、转子动平衡和机械调速等内容。使整个课程体系更加完整,更加系统,更符合现代工业设计对学生总体知识掌握水平的要求。

3.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实践教学包括课程实验和课程设计。实践环节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增长创造才干,锻炼动手能力的有效途径。在试验与实践教学中,始终以基本能力训练为基础,以综合素质培养为核心,以创新精神教育为主线,明确试验教学任务,更新试验教学内容,改革试验教学方法和手段,强化试验教学考核,提高试验教学质量。

在试验教学方面,以往实验课内容偏少,非常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且实验内容多以验证性实验为主,学生完全按照指导书提供的步骤进行,缺少主动参与的意识,不利于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试验内容上增加了《机构认知实验》和《转子动平衡》等实验。这些实验密切联系实际,既有验证性实验,又有创新设计实验,大大丰富了实验课的内容。课程设计方面,尝试增加《械原理课程设计》的内容。通过这一环节,使学生感受到理论与实践的第一次融合,提高学习兴趣。

此外,实践教学涉及的实验及课程设计要合理安排,循序渐进地进行。为此,将机械原理中涉及的实验与实践分为三个阶段,贯穿于教学过程中。各阶段的基本内容为:第一阶段,机械认知实践阶段,学生通过参观实训车间的设备、动手拆装减速器装置,了解轴、齿轮、轴承等常用机构与零件,加深对机构的感性认识。第二阶段,机械基础实践阶段,让学生利用学期内安排的钳工、车工、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等环节了解与机械原理相关的内容。这样,学生一方面能充分利用实习时间,掌握更多知识,又在不占用理论课时的基础上,加强了实验、实践教学效果。第三阶段,机械综合实践阶段,这一阶段建立在前面环节的基础上。例如,机械原理实验中,前面分别学习了常用机构的设计,也进行了相关的认知实验,此时可布置一个综合性的课程设计:用图解法对牛头刨床机构进行运动分析、构件受力分析,确定最小传动角出现的位置,确定原动件的平衡力矩。通过这一阶段的实验设计,使学生综合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得到系统的培养与锻炼。

此外,可以采用灵活方式设计一些综合实验,只布置实验任务与最后要求,而完成实验任务的过程则由学生自己确定。例如,布置一个能实现将回转运动转变为往复运动的设计,方案可以有很多种,让学生自己设计,并通过实验验证其正确性。这样,学生完成实验有较大的灵活性,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与创造性的发挥创建一个适宜的环境。

(二)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

课程改革必然导致教学方法的不断革新。教师在教授基本知识的同时,更应注重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创造性思维。教学方法多种多样,但总的目的只有一个:改善教学效果,提高教学质量。《机械原理》的教学中,对于理论性较强的内容,可以带着学生层层推进,逐步引导学生领会相关内容。例如矢量图解法分析速度和加速度的内容,可以改变教学顺序,先讲相对容易些的速度分析;在熟悉矢量多边形应用的基础上再讲解复杂的加速度分析,学生就能容易掌握所学知识。对于简单的概念性较强的内容,要以学生自学为主,辅助以课堂提问,加深学生印象。例如学习四杆机构的演化这部分内容时,可以先介绍曲柄摇杆机构演化成曲柄滑块机构的方法;再介绍机构演化的基本途径,接着让学生自己观察教材中几种导杆机构和曲柄滑块机构的区别,总结这几种机构是如何由曲柄滑块机构演变来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很容易发现规律,不仅深刻领会了学习的内容,还对机构的多样性演变方法有所启发。

(三)教学手段的多样化,积极采用项目化教学模式

教学手段方面,开设参与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式教学体系,不断完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新模式。鼓励学生探究式学习,基于研究和开发的学习,积极探索利用网络和多媒体课件的开放性教学新模式,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教学过程结合教材内容,并根据我院现有的设备,采用基于工作过程的任务驱动模式进行教学。对机械原理中部分知识内容划分为多个学习子情境,在各个学习情境的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任务有目的地去学习,查阅资料,听取教师的理论讲解,在交流的过程中获取资讯;在教师的帮助下进行决策;在计划、实施的过程中教师给予学生适当的辅导,最后教师参与学生工作成果的检查与评估。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始终处于主体地位,通过真实的工作成果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改善教学效果。

这种以“项目”为主线,将教学内容有机地贯穿在一起是一种十分有效的教学方式,丰富的项目可以拓展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体会到企业实践中的众多实际问题,有效提升学生应对实际问题、解决机械工程难题的能力。

三、结束语

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是高等教育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传统教学计划,教师拘泥于课本的教学,已难以培养出具有创新能力的实用型人才。在机械原理课程教学中,有必要探索具有特色的课程教学改革之路,为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服务。

参考文献:

[1]马永林.机械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薛铜龙.机械设计基础实验教程[M].北京:中国电力出版社,2009.

[3]张晓玲.机械原理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出版社,2008.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2

关键词:教学管理;创新人才;课程体系;教学内容

中图分类号:G807.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612(2009)07-0072-04

AStudyonSportsUniversityCurriculumSystemandTeachingContentAdministrationBasedon

InnovativeTalentsTraining

WANGXing,SIHuke,WUYing

(ShanghaiUniversityofSport,Shanghai200438,China)

Abstract:AimingatthetrainingofinnovativetalentsinSportsuniversitiesandtakingthecurriculumSystemandteachingcontentasthebreakthroughpoint,thepaperfocusesontheconnotationofinnovativetalents,curriculumSystemandteachingcontentadministrationadaptedtothetrainingofinnovativetalents.Theresultsindicatethatinnovativetalentsconsistofgeneralqualitywhichisthefoundation,innovativequalitywhichisthekeypoint,andinnovativeachievementswhichisthecore;andthatSportsuniversitiesShouldemphasizeStudentS'personalitydevelopmentSoastorationalizetheirknowledgeStructureandtoStresstheirprofessionalStandard;andthattheuniversitiesShouldincreaseoptionalcoursesandothercomprehensivecourses,andextendcategoriesofcourseS,addartisticanddebatingcourses;andthattheuniversitiesShouldupdatetheteachingcontent,emphasizethemostupdatedknowledgewhenteachStudentsclaSsicalknowledgeoftheirownprofession,andencourageteacherstoaddtheirreSearchresultandinterdisciplineknowledgeintotheteachingcontent.

Keywords:teachingadministration;innovativetalents;curriculumSystem;teachingcontent

培养创新人才是教育界依据建设创新型国家、城市的宏观背景下做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新时期高等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同时,各学科之间的相互交叉渗透也为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提供科学支撑。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知识经济已经到来,各行业间竞争日趋激烈,优秀人才,尤其是创新人才的作用日益显现,高等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创新能力决定体育事业发展的竞争力,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体育事业发展取得了令世人瞩目的成绩,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为适应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变化,体育界不断地进行体育体制、机制创新,不断地探索体育发展规律、寻求发展出路、拓展发展空间。现代的竞技体育已不再是靠“经验”和体能取胜,而是在生理学、心理学、营养学、生物学、材料学、运动训练学和发明创造等专家的共同努力下,依靠不断增加运动训练的科技含量,改进器材、设备,加强科学管理等途径取胜。科学技术在竞技体育中的广泛应用,已经成为竞技体育发展不可缺少的手段和强大推力。

体育院校肩负着为国家培养竞技体育、全民健身等体育专门人才的重任,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涉及到学生掌握知识的“宽度”、“深度”和“新度”,也涉及到知识的整体性和局部性,取舍拿捏很重要。高质量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需要更新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及时把先进的科技成果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引进到教学中来;要把高等教育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放在我国整个教育领域的改革与发展中,放在世界各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大潮中,放在世界科技发展与日愈激烈的国际竞争大环境中思考,才能全面了解和深刻领会当今时代对此提出的希望和要求。要站在时展的前列和21世纪的高度,借鉴世界各国开展高等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经验,系统、深入地改革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1]。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研究对象为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管理环节,且主要针对体育学科下体育教育专业、运动训练专业、社会体育专业和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四个术科类专业。问卷调查对象为14所体育院校教务处全体成员及二级院(系)院长(主任)、分管教学副院长(副主任)及分管教学秘书,调查时间为2008年底前。

样本选取依据:按袁方“社会研究方法教程”经验抽样法要求,总体规模在100~1000人时,选取样本数占总人数20%~50%之间。

样本选取结果:采用随机抽样的办法对14所体育学院教学管理人员进行选取,体育院校教学管理人员约600人,按袁方经验样本含量选取原则,最后确定每所体育院校选取管理人员20人。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文献检索范围:通过检索中国期刊网、超星图书,共检索到以“创新人才”与“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为关键词文献18273篇,参考33篇,引用16篇;利用Google搜索引擎检索Internate所有中文文献,分别检索到319000项和317000项,引用1项。

1.2.2访谈法

通过对体育院校、教育部创新人才培养实验区部分高校、其他部分著名高校等有关专家进行访谈,收集普通高校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有关理念、办法、途径等资料,以及对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的主要建议,寻找培养创新人才的教学管理基本理论与实际操作办法。

1.2.3问卷调查法

研究工具:自制研究量表,问卷采用0~10分计分方式进行测量,由受调查者对量表题目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的符合程度来回答:代表程度很低为0分;代表程度很高为10分,余类推。

效度检验:利用专家效度和因素分析的方法对量表进行检验,涉及问卷的结构效度和内容效度。

信度检验:采用项目分析的方法对每一题项鉴别度进行检验,采用再测信度的方法施测对象的填表可信度进行检验。

检验结果表明本问卷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1.2.4数理统计法

整理问卷,删除无效问卷,共发放问卷280份,回收263份,回收率约为94%,全部有效,符合社会学调查要求。

制订数据整理表,在此基础上利用社会学统计软件SPSS11.0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

2结果与分析

2.1创新人才的界定

在现有文献中,有很多学者对创新人才进行过界定,他们主要从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创新成果等角度阐释创新人才,也有个别定义涉及基础理论知识、个性品质或情感等因素,但并不是主流。我们还发现,现有各类词典并没有“创新人才”这一词条,国外文献中也没有“创新人才”一词,“创新人才”尚未有最具权威的界定。

鉴于历史的研究,通过咨询专家,我们认为,创新人才是指具有一般人才应具有的良好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素质;有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在某一领域有独到的见解或较深造诣,并善于扑捉新的前沿性的知识;富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和创新品格,懂得创新技法;以自己的创造性劳动为个人、为国家、为社会、为整个人类服务过程中取得一定创新成果的个人或团体。

从上述创新人才概念界定的内涵发现,创新人才既具有创新的特点,又必须符合人才的特征,放大或缩小创新人才的特征都是片面的。创新人才由一般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三部分组成,从逻辑关系上说,一般素质是基础,创新素质是关键,创新成果是核心。创新人才并非一定要具备上述所有素质,在通常情况下,基础越扎实,创新素质越明显,则创新成果越突出,高水平创新成果大多是三者完美结合的产物。对创新人才的界定,有利于为培养创新人才采取更具针对性的措施。

2.2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管理

陈培刚认为[2]:哈佛的“课程体系”能与时俱进,350多年来,重大改革四次,始终处于美国高校的领头地位。课程体系分为:核心课、专业课及自由选修课三大部分。这种特殊的课程体系,形成的特殊的人才知识能力构成其最突出的特点是学科交融、全面统一;统筹兼顾,本质内在;万变归宗,涵盖大千;迎对矛盾,能力自现。

2.2.1增加选修课程比例,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承认每个学生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存在差异,承认学生在学科专业和课程选择上的爱好与兴趣各有不同。对学有余力者,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可以选修自己喜爱的课程、选修难度较大的课程,从而使之在某方面脱颖而出;对学习基础不太好的学生,可以从实际出发,安排适合自己的学习计划。总之,教学计划要能使每个学生各得其所,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并又能充分体现个体的差异性。

从表1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应提供学生更多选修课比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1,标准差为0.685;在“任意选修课程板块,应开设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的课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7.9,标准差为0.653;在“各专业学生应学习一定比例跨学科相邻专业的课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2,标准差为0.726;在“应开设一定比例的综合类课程,包括单学科综合和多学科综合"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7.5,标准差为0.758。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对体育院校增加选修课比例问题都持认同态度。

调查发现,在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教学计划中,课程设置基本由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块组成。必修课、限制选修课和任意选修课三块比例基本是40%、50%和10%。共同的现象是,都懂得增加选修课比例的重要性,必修课学时数也到了难以再减地步;限制选修课比例都是最大的,在操作上,名为选修课,实质上可选余地都非常小,有的基本是5门课程中必须选3~4门这种状况;任意选修课比例在不断缩小,质量和数量都不高,其次,跨门类课程比例和综合性课程比例非常低。

扩大选修课的意义大家都明白,整体比例也很难再提升,核心问题是如何做好选修课板块,真正做到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在咨询专家和总结前人的经验基础上,我们认为可从下面几方面加以思考与改进。增加限制选修课程数量,并按一级学科设置小板块。当前限制选修课板块学时、学分数最高,体育院校一般都将这一大板块分成若干小板块,每一个小板块由几门课程组成,学生选择余地有限,加上学校资源问题,实际操作中基本处于半必修课状态。在确保体育学为核心学科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课程和增加一定比例综合性课程。所谓综合课程是指”有意识地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学科的知识和方法论考察或探究一个中心主题或问题的一种课程取向。[3]”随着现代科技的快速发展,学科间相互交叉渗透极其活跃与普遍,学科间的壁垒逐渐消融,整个科学技术发展的轨迹,就是一部学科交叉融合的历史。综合性课程类似于现在提出的顶点课程,术科类专业经常遇到的问题,如:指导训练问题,其中不仅包括生物科学中的运动解剖、运动生理、运动生物化学和运动生物力学问题,也包括体育学中运动训练的规律问题,通常情况下,我们是以小积木方式传授学生知识,将各种知识单列开,缺少以指导训练的实际为起点,将各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解决指导训练实际存在的所有问题。这类课程不仅能激发学生兴趣、动机,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综合应用能力。

提高任意选修课质量。当前任意选修课比例不断缩小,且涉及内容不够广泛,形式也较为单一,往往流于形式,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功用。其主要原因是质量不高,教师及管理人员重视程度不够,很少有学校像抓省市级精品课程那样去建设任意选修课。西南联合大学的陈寅格教授曾公开宣布:“前人讲过的,我不讲;近人讲过的,我不讲;外国人讲过的,我不讲;我自己过去讲过的,也不讲。现在只讲未曾有人讲过的。[4]”如果任意选修课的教师都能有这种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教学质量一定能得到不断提高。

2.2.2扩大课程种类,拓展学生知识面

课程种类涉及到学生的整体知识结构,不论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社会适应力,乃至构建学生整体素质都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清华大学坚持以“一类课”命名的优秀课程建设的同时,根据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大改革,以拓宽基础知识,改善知识结构,加强能力培养为主线,在全校规划了16个系列课程的改革和建设立项。[5]

调查发现: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主要存在两类问题,一是课程种类偏少,难以达到与培养创新人才相一致的课程涉及面的要求。当前,术科类专业以体育学类相应课程为主,主要包括运动技能类和运动人体科学类,其他类学科也设有部分课程,但占有比例极少。另是课时有限,教学管理缺乏创新。教育部要求体育学术科类专业总学时数应在2600~2800学时之间,必修课中公共基础课约占700学时,留给专业可支配的学时数的确有限,在这有限的范围内还得兼顾各类课程比例和课程种类等问题,难度的确大,需要管理创新。

从表2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应增设辩论类课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7.7,标准差为0.684;在“应设置创新类课程,如:创新基本理论、基本技法等”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3,标准差为0.761;在“应设置一类特别课程,不规定学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行安排学习,通过取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给予学分”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5,标准差为0.662;在“支撑专业的核心学科应设系列课程,直至最前沿知识课程”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7.5,标准差为0.813。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对体育院校扩大课程种类问题都持认同态度。

由表3可以看出,方差分析的F值为8.972,P值近似于0,这说明不同职称教学管理人员之间对应设置一类特别课程,不规定学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行安排学习,通过取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给予学分此题项在认识上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进一步对不同职称教学管理人员之间课程种类板块中的该题项做TukeyHSD检验,由表4可以看出,不同职称教学管理人员相互之间对该题项的认识差异均具有高度显著性。

尽管在上述题项上,不同职称之间认识上有显著性差异,但整体评价都较高。我们认为,当前,体育院校要想培养创新人才,还得增设辩论类和创新类课程。

辩论类课程的意义在于辩,只有辩,事物的本质属性才能清晰,人们思考问题的方法才更具逻辑性;只有辩,学生就会广泛地收集佐证材料,才能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问题;只有辩,就能彻底改变教师满堂灌、学生机械记忆的传统教学模式。专家建议,开设的辩论类课程,可固定一定辩题或根据实际更换部分辩题,教师在传授一般知识基础上,完全由学生自由辩论;可先分组进行,也可辩论途中按观点进行分组,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

创新类课程涉及到创新的一般理论和创新技法等知识,它是将前人创新过程中的规律问题进行总结而产生的一类课程,有许多值得借鉴的经验,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手段。

“应设置一类特别课程,不规定学时,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专长自行安排学习,通过取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给予学分”。其实,这既是增设一类课程,又是管理创新的重要举措,国外有“无学时”课程,也有学校称“虚拟”选修课,上海体育学院英语专业也曾设置过“零学时”课程,对此已做了一些有益的尝试,尽管现在没实施了,但并不是方向错误,而是需要进一步完善。调查发现,实施“零学时”的难度之一是学分认定问题,体育院校必须建立有效的评价体系,确保学生取得可鉴定的成果、成绩或奖励等能拿到足够的学分;其二是谁来组织和评价问题,涉及到工作量,若建立了创新人才培养的举校体制,尤其有机构或专人负责,则这个问题迎刃而解;最后是认识问题,任何改革都是有风险的,只要是正确的,就不能退缩,要在前进的道路上不断完善,决不回头。

2.3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教学内容管理

分析国外的课程体系结构给我们这样一个启示:首先随着科技的发展,学科专业的交叉、渗透越来越多,传统的课程建设体系己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其次是教育必须同经济发展相结合,才能满足日益变化的经济发展的需要[6]。

调查发现,体育院校术科类专业教学内容在“深度”和“新度”拿捏上都存在需要改进的地方。体育院校有很多重点实验室,有很多重点学科,也取得了许多科研成果,但这些优势基本应用在研究生培养上,很少纳入本科生教育体系中,体现不出本科教育为学校经常性的核心工作这一重要指导思想。

从表5可以看出:调查对象在“应强化专业基础课程,突出表现完善专业基础课程的内容”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9.1,标准差为0.457;在“支撑专业的核心学科应设系列课程,直至最前沿知识,如:生物科学类课程的前沿知识等”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9,标准差为0.653;在“为学生提供更多本专业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4,标准差为0.874;在“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相邻学科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信息”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9.3,标准差为0.385;在“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中,科研资料、研究报告等即为辅助教材”这一题项的平均评分为8.5,标准差为0.662。调查表明,调查对象对体育院校更新教学内容,突出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等都持认同态度。

调查发现,一些人对学好基础知识的理解有些偏颇,简单地将加强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增加基础教学课学时数划上等号。我们认为,在操作中,必须解决好基础教学内容的容量与含量之间的矛盾,应以满足学生个性需求和未来发展、以社会对专门人才的需求为取舍标准,并努力提高这类课程的教育质量、效率和效益。

我们认为,应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重点解决教学内容的“新度”问题。同时,还应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通常情况下,良好的研究能总结出前人的研究成果,并对最新的研究动态有所关注,研究思路严谨,结果可靠,能对书本知识进行有益的补充。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对这门课程的兴趣,还能及时把握该领域最新的研究进展,拓宽学生的视野。

应适时地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知识,让学生了解最新的发展动态,增加相应的科学知识,以适应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的科学发展总趋势的需要。还需及时地调整眼光,放宽视角,寻找未开发或刚刚起步的交叉领域,在那里我们往往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新发现。这样做有助于学生网状知识结构的构建,有助于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3结语

本文以体育院校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为切入点,在明确创新人才内涵的基础上,对培养与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创新人才由一般素质、创新素质和创新成果三部分组成,从逻辑关系上说,一般素质是基础,创新素质是关键,创新成果是核心。在通常情况下,基础越扎实,创新素质越明显,则创新成果越突出。

体育院校在建立与培养创新人才相适应的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管理中,应注重学生个性发展,使学生知识结构合理、专业水平突出。增加限制选修课程数量,按一级学科设置限制选修课小板块,在确保体育学为核心学科基础上,增加一定比例其他一级学科课程和增加一定比例综合性课程;扩大课程种类,增设艺术类和辩论类课程;更新教学内容,在确保传授好本专业经典知识基础上,突出传授本专业和相邻专业最新、最前沿知识,鼓励教师将重要研究课题取得的成果充实到教学内容中;适时地增加一些交叉学科知识,培养学生发散性思维,增强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黄汉升,季克异.我国普通高校体育教育本科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J].体育科学,2004,24(3):51.

[2]陈培刚.哈佛大学培养创造创新型人才的成功经验分析[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3(4):70.

[3]张华.课程与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4]浩歌.陈寅恪四不讲和易中天什么都讲[EB/OL].,2008-12.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1篇3

【关键词】双创型;立体裁剪;教学改革

0引言

自2002年教育部召开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试点工作会议起,各高校逐渐开始探索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所谓“双创型”人才培养就是指培养既具备创新意识和技能,又具被创业精神和能力的高层次人才。随着“双创型”人才培养模式的不断深入,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努力提高大学生自主创业能力,已成为高校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现今以创新创业为主要特征的自我发展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需要。

对于服装专业来说,“双创型”人才培养也是专业的特点决定的。首先要求学生要掌握服装设计、人体、结构、材料、工艺等基本理论,更重要的是要具备熟练的操作技能尤其是不断创新的理念。那么如何培养他们的创新创业能力呢?从专业涉及的课程来说,服装设计抽象,服装结构复杂,制作工艺又需要大量时间练习,立体裁剪恰恰来的直观、具体、入门简单、学习效果明显,而且几乎贯穿了所有课程,因此从《服装立体裁剪》课程入手,进行“双创型”人才模式的实践,具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持续性。

1立体裁剪课程的重要性

《服装立体裁剪》是一门集设计性、技术性、综合性、实用性于一身的特色课程,是服装专业的核心课程,也是培养“双创型”人才的关键课程。在专业知识链中,本课程是服装结构设计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完成服装设计的造型环节,另一方面为工艺设计提供样板型,因此其道承上启下、融会贯通服装相关课程的作用。其前导课程包括“服装结构”、“服装工艺”、“女装设计”,后续课程包括“成衣设计与制作”、“毕业设计”及专项能力课程。

立体裁剪是平面的基础,有助于理解平面结构设计一些比较抽象的原理,能够直观地将面料、人体、服装联系在一起;同时为服装设计提供了形象的思维发散平台。当然,立体裁剪决不是简单的缠裹,它所涉及的内容比较综合,要求操作者了解面料的特性,理解服装与人体之间的关系、能以人为本的进行立裁款式结构的设计,包括省道、分隔线、褶、裥等的位置及形式,部位松量加放,开口位置等,同时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艺术审美能力,能够结合时尚元素进行立裁创作。

2立体裁剪教学的现状

立裁教学以教师课堂演示和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在教学中,很多教师虽进行过教学改革,但在教学中仍然普遍存在以下问题:

2.1课程培养方案设置的系统化程度不高,“双创型”导向不明确

立裁虽然入门简单,但实际上综合性比较强,涉及内容比较广,在课程设计上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而不是为了介绍一种直观的结构设计方法而设置的。每一个阶段的教学,并没有明确的“双创型”导向或者暗示。

2.2教学内容陈旧,不够超前,不够新颖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必须不断更新教学内容,让学生掌握最新的知识,了解世界最新发展动态,使学生的知识层次和结构与世界发展先进水平趋于同步,这样,才可能使学生在现有的水平基础上实现创新和突破。

2.3教学模式枯燥,注重结果而忽略过程

“双创型”人才培养机制更需要加强学生问题意识和思维能力的训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是十分重要的,而且学习过程比学习的结果更为重要。这些年尽管教学模式一直在不断的改进,但根本上来说还是教师演示学生练习,这种被动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创新思维打不开,接收不到创造的信号,压制了学生自主创业的能力。

2.4教学内容存在理论与实践的脱节

由于有些教师没有经历过实际工作的锻炼,没有直接参与过产品的研发和改进,因而在创新创业教育方面没有多少心得体会,当然也就造成了理论与实践的脱节,违背了双创的教学理念。

2.5考核制度考核模式不适应“双创型”人才培养的目标

传统单一价值评判模式的考核制度和考核方法依然在教学领域保持着轨道惯性,成为实施素质教育、培养“双创型”人才的“瓶颈”。

近年服装工业信息化和自动化的发展,社会巨大的会进步,工作难就业难,对专业教育的要求不断的提高,对课程的教学模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培养“双创型”人才,提高学生掌握知识的可持续性以及加强学生所掌握的技能的可延展性,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与授课方式、教学手段的改革与优化势在必行。

3立体裁剪教学的改革

本课题基于“双创型”人才培养目标,针对《服装立体裁剪》课程进行教学改革研究,主要内容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式、方法的优化,实践实习课程的开设方式,考核方式等。

3.1立体裁剪课程教学内容

立体裁剪课程包括理论课程及实习课程。借鉴同类高校的培养模式,理论课程的设置应该分阶段进行,应该遵循从“认识――掌握――熟悉――创意”,步步深入的原则,让学生稳步牢固地掌握立体裁剪的基本理论与成衣制作、礼服创意以及产品开发等技能;培养学生的服装空间造型能力和服装创新能力,提高学生专业素质,使之成为服装款式设计、服装版型设计等方面应用型高技能专门人才,为学生自主创业奠定良好的基础。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4

关键词创新能力培养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在知识经济与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社会对高校的要求和期望。①机械工业作为制造业的基础行业,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技术装备,它的发展更是需要大量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优秀的专业人才,机械工程教育模式必须与快速发展的机械工程技术相适应。从事机械工程高等教育必须创新教育理念和运行机制,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大力推行以发展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造教育。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非常重要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该课程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包含金属切削原理与刀具设计、金属切削机床概论与设计、机械制造工艺学、机床夹具设计原理等多门学科的内容。②③同时机械制造技术基础也是一门重在实践的课程,教材中的很多知识需要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仅凭根据教材进行理论讲解和习题练习远远达不到教学效果,学生不能真正地感受到所学知识的用途,更谈不上如何应用。

为了适应现代社会对机械专业人才创新能力提出的新要求,培养学生既有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又要具备一定的理论深度,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改革,构建了实践教学体系,将理论教学与金工实习、课程实验、专业课程设计、生产实习等实践环节有效结合,提高学生在接受知识信息、综合分析问题及工程实践等方面的能力。

2改革内容与举措

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上述特点,为达到创新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本文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课程教学的改革。

2.1加强金工实习教学

金工实习是机械类专业学生学习机械制造技术基础及工程材料等课程必不可少的实践基础课,是机类与非机类有关专业教学计划中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④机械金工实习包括车工,铣工,特殊加工(线切割,激光加工),钳工,砂型铸造等实践环节,它对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有很大的意义,同时可以使学生了解传统的机械制造工艺和现代机械制造技术。

按照本校本专业学生的教学计划,金工实习在前,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教学在后,由于没有针对性地建立两者的有机联系,导致学生们的学习是孤立、片面的进行,无法真正达到金工实习的教学效果。本文将机械制造课程的教学任务提前,在进行金工实习时,安排专业教师详细讲述金工实习与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内在联系,并向学生介绍课程的主要内容,在金工实习的整个过程中,指定专业教师对学生进行理论讲解、辅导和答疑,深化实习内涵,使学生清楚地认识到金工实习并不是孤立的,提高实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为将来的理论课程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2.2优化改革课堂教学体系

为实现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首先要让学生深入、扎实地掌握理论知识,考虑到该课程知识面广、信息量大、理论性强的特点,本文运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建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电子教案、多媒体课件等教学素材,在保持原有核心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辅助以大量的图片、三维动画与实际加工影像等,丰富形象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进行创新性教学模式的探讨,变单一教学模式为多样化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达到较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2.3构建实验教学新模式

目前本课程的实验内容包括:刀具几何角度测量、工艺系统静刚度测定、机床主轴箱拆装实验等,多半是传统的验证性实验。⑤通常是由专门的实验员教师进行题目的下达、内容的指导和成绩的评定,实验员教师无法了解课堂教学的进度和深度,专业课教师不能真正掌握学生实验操作情况,同时验证性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课程基本原理,通过亲自动手操作验证并加深学生对理论的认识,但没有设计性实验相辅助,就会欠缺了对学生研究创新能力的培养。

针对本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以下改革:(1)对传统的验证性实验(如刀具角度测量等)进行方法和手段的改进,让专业课教师参与到学生的实验过程中,结合课堂的讲解情况与实验员教师进行内容的协调与安排,由实验员教师提前下达任务,学生在动手操作验证后讲解自己的实验过程和结果,并给出必要的理论支持,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大大提高了实验教学的效果。(2)增设创新性实验环节,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和实验室现有设备设计实验,由学生自主搭建实验平台,在实验中发现问题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等等,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2.4改革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

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生产实习和课程设计是对该课程进行实践教学的两个重要环节,⑥通过这两个实践环节,将学生们的课堂理论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和进一步验证,可更好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在生产实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进一步接触到真正的企业生产,将对零件、刀具、夹具、机床等装备的认识实现从理论到实物的转换,借助课程设计中进行的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总结与应用,实现对学生理论知识的考查、巩固和加深。

本文针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设计进行题目选编、时间进度改革、典型零件和夹具的建模与仿真等多项内容改革,⑦并将课程设计融合到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和生产实习中,提前下达设计题目,让学生在课程学习和生产实习的过程中熟悉设计任务,引导其积极、主动地学习相关知识。

3总结

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各高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不仅涉及到教师的创新素质、学校的创新环境,还和学生自身的创新思维有关,目前在这方面的工作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为配合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检验改革成效,以笔者指导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2010-2011级本科生十个班级为试点班级,从理论教学和实践环节等多个方面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进行了初步尝试,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基金项目:本文系“山东科技大学群星计划项目”(项目编号:QX2013224)的研究成果;本文系“2013年山东省特色名校工程建设―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资源库”的研究成果

注释

①刘秀莲.培养机械专业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探索[J].中国电力教学,2013(16):30-31.

②王素玉.机械制造技术基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

③张树森.机械制造工程学[M].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

④傅水根.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工程实践教学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04(7):24-26.

⑤朱从容.机械制造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改革探讨[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2(3):6-7.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5

会计理论是关于会计实践的抽象概括和系统结论。知识经济的兴起将导致传统会计理论的变革和创新。

(一)会计概念创新

随着大量特殊经济业务的发生及特殊会计业务的出现,必然出现大量新的会计概念。如租赁业务中的融资租赁;外币会计中远期外汇、外币折算、计算和反映外汇买卖的递延贴水和递延升水、远期外汇交易中的应收期汇合同账款、应付期汇合同账款、递延汇兑损益、期汇合同损益、外币套期保值等;即使在传统财务会计中的一些概念如资本维护、资本保全等概念随着通货膨胀的不断发展和币值大幅度降低也进一步发展,产生了财务资本维护和实物资本维护等新概念。

(二)会计目标创新

传统会计的基本目标是向经济决策人提供有限的和有用的财务信息,主要包括: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方面的信息。新经济时代人力资产会计将形成完善的理论和方法体系;在资产负债表上,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信息将是会计重点揭示的内容,也是企业财务状况信息的核心;人力资产和无形资产的质量将是决定一个企业的市场价值和未来现金流量的关键因素。新经济时代应当是经济超速发展、社会保障和国民福利制度非常完善的时代,因而会计信息必须满足社会公众了解企业对国民福利和社会公益事业贡献的信息;信息技术将导致会计信息的利用大众化、公开化。

(三)会计假设创新

网络化是知识经济的重要标志。新经济时代,电子商务是企业商业活动的基本方式,会计电算化和网络化将是会计核算的基本方式。企业商业活动的电子化和网络化,导致虚拟会计主体大量涌现,会计主体的外延将大大拓展。由于虚拟企业是临时存在的,因此,继续经营假设将被非继续经营假设所修订。由于会计分期假设实际上是继续经营假设的补充和延伸,在继续经营假设被修订后,以交易期间假设取代当前的会计分期假设将成为必然。货币将不再是会计的基本计量单位,发达的信息技术将使会计计量多元化和非货币化。

(四)会计原则创新

为了适应特殊会计业务核算的需要,变换和废止了一些传统的财务会计原则,建立了一些新的会计原则。如传统财务会计的配比原则是按权责发生制原则是以公历年度会计分期的同一会计期间的收入和成本费用进行配比,以确定该期收益;而在所得税会计中是进一步将其拓展为将同一期间权责发生制和收付实现制原则,以及税法确定的收入和支出进行配比计算所得;在期货交易中则按期货业务交易完成期限的收支进行配比确定收益;在通货膨胀会计和清算会计中为了维护业主、股东和债权人的权益,在对资产的计价上,废止了历史成本原则建立

了以资产的现实市场公允价格为基础的现实成本原则;为适应房地产经营的特点,在确定房地产销售收入中还贯彻了实质重于形式的原则等。新经济时期会计内容的创新必将使传统会计原则面临挑战,促使会计原则创新。

二、关于会计管理创新

在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信息化时代,高度发达的数字网络设施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企业营销模式、组织管理模式和现场生产模式。电子商务、无纸办公、辅助制造等一系列技术的运用,使得未来的商战需要“运筹于键盘之间而决胜于千里之外”。这样,与现行企业管理与经营模式相适应的现行会计的成本核算体系、内部现任会计体系、内部价格转移体系和内部审计稽核体系等必然要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从而使现行会计核算与管理的内容发生一定程序的改变。

(一)会计制度创新

会计制度创新是对组织和从事会计工作所应遵循规范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会计制度创新的内容主要有:建立适应新经济要求的会计制度体系;行业会计制度的种类、内容、作用、制定程序与其他会计制度相互关系的创新;会计基础工作制度的内容、作用、质量、要求、规范、程序、手续、职责、考核等的创新;财务会计信息系统制度的建立、范围、内容和质量,信息的输入、加工、整理、传递、贮存和输出的创新;建立现代企业会计制度,要实行财务公开,披露会计信息。会计信息披露的去向、渠道、内容、要求、作用和保护等的创新;内部会计监督制度的范围、内容、标准、要求、程序、责任人员、岗位责任、检查和奖罚等的创新等等。

(二)会计体制创新

会计体制创新是对会计机构设置、领导隶属关系和管理权限划分等方面的体系、制度、方法、形式等进行的创造性活动。会计体制创新要从宏观的国家方面与微观的企事业方面进行探索。

会计体制创新的内容主要有:政府主导管理型会计模式构成要素及其关系的创新;集中统一和分级管理的范围、内容、要求、程序、方法、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等的创新;会计规范的体系内容、作用和相互关系等的创新;会计机构设置、职责权限及其关系的创新;会计人员管理。会计人员的职责权限、专业职务、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和考核等的创新。

三、关于会计内容创新

会计内容创新实际上就是会计核算业务范围,会计手段和会计方法的创新。

(一)会计核算范围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由于知识和智力是经济的基础,因而人力资产和人力资本信息将成为会计信息的主要内容;由于高科技是经济的支柱,环保高科技产业将成为知识经济时代的重要产业,届时,生态与环境保护方面的信息在会计信息中将占据特别重要的位置。所以,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产、无形资产和环保资源将是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主要资源。智力劳动、无形资产和环保资源的知识价值如何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应是该时代财务会计的重要内容。此外,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知识资本的时间、空间范围将比财务资本宽广得多,财务会计要跟上这种要求,就必须拓宽自己的视野,把知识资本延伸到企业外部范围的内容都纳入核算的范围。

(二)会计手段创新

当前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经济发展的各个领域,企业单位中电子计算机虽然已基本普及,但许多单位的信息技术应用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知识经济时达的信息技术将使企业的会计工作完全实现电子和网络化。

(三)会计方法创新

会计业务内容的创新必然导致会计核算方法向更深领域发展,会计业务将更多借助计算机网络和财务软件实行电算化核算;会计检查的内容、程序和方法将紧跟会计核算方法变改的步伐;会计分析方法将完全借助会计信

息系统提供全面、系统、完整的会计分析信息。

四、关于会计报告创新

现行会计报告主要是指财务会计报告,其作用主要是披露和揭示能够以货币计量的历史性信息。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报告至少应当有以下突破和创新:

(一)会计报告内容创新

随着知识资源成为经济的基础,人力资产及其相关的权益和费用将正式纳入表内项目予以披露,信息技术为充分披露前瞻性信息、非财务信息、社会责任信息及未来曾出不穷的衍生性商品信息提供了条件。

(二)会计报告形式创新

信息技术使实时会计报告编制成为现实。届时,会计报告的形式将多种多样,会计报告使用人可以各取所需。股东权益增减变动表由于经营者权益和员工权益等的加入将是报表阅读人重点关注的报表。增值表将成为主要会计报表之一。

五、关于会计职业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和会计职业产生重大影响。

(一)会计职能创新

传统财务会计的基本职能是核算和监督。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将使会计核算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大大提高,会计监督的难度将降低,会计人员的数量将趋于少而精,核算和监督将向以控制为基本职能的目标转化,会计信息生成系统将真正成为一个由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集成的经济信息生成子系统。系统管理、系统维护、系统操作等业务岗位将成为电算化条件下新的业务岗位。

(二)会计人才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要求会计从业者不仅要精通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知识,还要熟悉经济学、管理学、法学、金融学、投资学、税收学及国际商务等方面的理论和实务。会计从业者的数量将趋于减少,职业竞争压力将越来越大,会计从业者将是一批集信息技术和会计专业知识于一身的管理型专家。

六、关于会计教育创新

会计教育创新实际上是会计教育内容、会计教育手段和方式创新。知识经济是以知识和信息资源为依托的经济。知识经济是创新经济和人才经济,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教育必须是创新教育。

一是对不同层次专业学校会计专业学生的教育与培养模式的改革,即学校课程体系的设计上应当如何体现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二是与之相适应的教材体系应当如何改进;三是在学生能力培养与训练的要求上应当如何把握;四是在职会计人员的继续教育与培训体系应当如何完善以使其能够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于会计工作的客观要求。

(一)会计教育目标创新

当前的会计教育正在步入素质教育的轨道。但不同阶段的会计教育应当有不同的目标。知识经济条件下的会计教育必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基本目标应当是培养能够熟练应用信息技术、具有坚实的会计专业理论和广博的相关知识且具有创新能力的管理专家型人才。

(二)会计教育内容创新

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教育应当在素质教育的基础上借鉴国际流行的会计教育模式,采用国际流行的会计专业教材,通过国际学术交流,使学生能够及时学到最新的会计理论和方法,只有这样我国的会计人才才能在会计市场上有立足之地。知识经济时代的会计市场必定是面向国际开放的市场。

(三)会计教育手段和方式创新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1篇6

关键词:学科共建;科教融合;基础医学;教学改革;人才培养

在國家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推进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背景下,新时代高等教育如何进一步深化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培养一批符合国家现代化建设需要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呢?根据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和国务院《关于深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等文件精神,新时代本科教育教学改革必须坚持立德树人,以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和质量为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机制,通过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开展“三早教学”和协同育人,以高水平科学研究和创新创业教育支撑高质量本科人才培养,致力于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1]。

为解决国内医学院校本科教育中普遍存在的基础与临床结合不紧密、科教融合及医教融合不足,以及课程教学内容陈旧、人才培养模式单一、能力培养有待提高等问题,基础医学院自2016年起,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为抓手,强化科教融合、医教融合,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和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原则,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内容的优化,及时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应用于课堂教学。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助力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1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概况

1.1凝练学科方向

在前期学科发展基础上,基础医学院重新调整、凝练了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重点学科发展方向,包括免疫学、神经科学、血管科学、蛋白酶体修饰降解与疾病、肿瘤学。围绕这5个方向,建设了基础医学科研共享平台。在广州市高水平大学建设经费支持下,近三年集中采购了一批大型高精尖仪器设备,平台由专人管理,网站预约使用,开放共享。

1.2开展学科共建

在校级层面主导下,基础医学五大学科方向与附属医院对应临床科室以及呼吸疾病国家重点实验室开展学科共建。共建单位之间制定了共建合作框架,规定了合作的范围、内容和任务。同时,联合申报科研项目,并联合开展以临床医学问题为导向的科学研究。

1.3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

在凝练学科方向、开展学科共建的同时,强化科教融合,遵循科研反哺教学、学科共建助推教学改革、学科共建成效转化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的指导思想,制定了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明晰教学改革的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预期成效等。同时,组建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全面推进基础医学课程内容优化、育人模式改革,通过案例式教学以及“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持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2学科共建促进基础医学教学改革

2.1优化基础医学课程内容

2.1.1将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进展融入课堂教学

科学研究促进教学改革。依托科研优势,将科研的新思维、新方法、新技术等运用于课堂教学,贯穿于人才培养过程[3]。基础与临床教学团队一方面将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科研进展、学科前沿知识融入到基础医学的课堂教学中[2],让学生分享解决相关临床问题的科研新进展和新发现,这既开阔了学生视野,也有助于学生创新性思维和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以临床问题为导向,注重基础与临床知识的交叉融合,精心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通过案例式教学,培养学生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

2.1.2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

科研反哺教学,教学团队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及时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使学生在了解科研新发现、新成果的同时,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性思维能力。一是将以临床问题为导向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项目,如将教育部获奖成果——“辛伐他汀抗心肌肥厚和心力衰竭作用及机制研究”转化为“辛伐他汀对抗H2O2所致的动脉内皮急性损伤”实验项目,启迪学生开展机能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精神与实验设计能力;又如将卫生部获奖成果——“诊断肝癌的甲胎蛋白酶标电泳测定法”转化为“肝癌的检测方法与防治”虚拟仿真实验项目,既解决了实体实验所涉及的高成本、高消耗和酶标试剂配制难等问题,也有利于启迪学生进行分子医学的设计性实验,培养创新性思维能力。二是将研究成果转化为课程教学内容,如将“NGF基因修饰的神经干细胞移植治疗老年学习记忆减退”研究成果转化为“再生医学概要”课程内容;又如将“肿瘤靶向的MRI/荧光纳米分子探针的构建及其光磁成像的研究”的研究成果转化为“分子影像学”课程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分享解决临床相关问题的科研新发现和新成果。

2.1.3联合研发特色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

教学团队将现代信息技术与医学教育深度融合,以临床问题为导向,联合研发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特色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软件并应用到教学中[3],让学生了解基础学科相关知识在临床上的应用,培养运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团队已联合研发了“纳米分子影像探針对肿瘤诊断和治疗”“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高致病性病原体患者采样及检测”“华支睾吸虫病的检测与防治”“椎间盘的解剖与临床”等6个原创性虚拟仿真教学项目,作为特色实验项目夯实教学内容,并应用于医学类本科生的实验教学。如研发的“溺水后人体机能变化与急救”虚拟仿真教学项目,利用ESP电子标准化病人,以临床问题为导向,以3D仿真形式动态模拟人体呼吸系统的解剖结构和生理功能、溺水后人体生理功能改变、病理生理机制以及现场急救方法,该项目补充了实体实验中高危实验项目的缺失,拓展了实验的广度和深度,也让医学生早期接触临床场景,培养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能力。此外,也有利于普及溺水知识与急救技能,提高溺水后抢救的成功率,惠及大众健康。

2.1.4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

教学团队注重基础实验与临床实训相结合,将高端综合模拟人应用于机能实验教学以拓展实验内容,独立开设《模拟机能实验学》课程。教学团队编写临床病例,并联合研发了21款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如呼吸功能异常的病理生理机制、失血性休克等项目。以高端综合模拟人(ECS)为载体,按照“临床病例-计算机编程语言-ECS演示其体征-动物实验”方式开展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的实践教学。通过ECS演示临床病例,学生从病情的演变过程获取相关信息,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如何应用多学科知识解释临床现象与疾病发生机制。这种“虚实结合”实验教学,一方面补充了动物机能学所不能观察到的部分病理生理变化现象,也拓展了在动物和人体不能实现的实验;另一方面实现了基础与临床的深度融合,有利于学生早期接触临床情景和培养临床思维能力。

2.2革新育人模式

在优化课程内容、将科研的新思维和新方法应用于课堂教学的同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通过课内、课外的一体化教学,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2.2.1实施案例式教学

自2016年开始,教学团队在临床医学等医学类专业1~2年级的病理学、生理学等课程教学中开展案例式教学(CBL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能力培养为导向,通过融合临床问题的案例讨论,致力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4]。下面以病理学CBL教学为例,介绍教改课的具体实施。

(1)病案设计。教学团队首先联合设计一批基础与临床相融合的教学案例,如病理学课程,教学团队精心设计肿瘤、炎症、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疾病等教学案例,每个教学案例均附有3~5个以临床问题为导向、多学科融合的启发性问题,引导同学们自学和查阅资料。教学案例提前一周发给学生准备。

(2)课前准备。课前准备是教改课的重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课前分组及发放相关资料;二是学生根据实验指导中所提供的病案临床资料结合尸解标本进行个人学习和组内协作学习;三是根据教学病案提出的启发性问题,各小组对患者的发病经过、病理诊断进行初步分析,并制作汇报课件。汇报内容包括诊断、诊断依据和知识分享等。该环节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

(3)CBL课堂。CBL课堂是教改课的主要教学环节。主要任务有:一是各组分配不同的任务:如讲解大体标本、讲解尸解切片、解释症状和体征、分析发病经过和死亡原因、提问与回答等。各小组就不同的任务做发言准备,同时轮流观看大体实物标本;二是各组汇报与讨论:每组代表就本组任务进行讲解和分析,同组其他成员可补充和回答,而其他组同学就该组的分析、表述等提出质疑,并展开讨论,着重培养同学们查找病变、正确诊断的思路和方法。三是教师引导与总结:教师一方面引导同学提问和思考,另一方面是归纳和总结,帮助理清思路和解决问题。该环节侧重培养同学们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应用多学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2.2.2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

(1)培养模式。在课内实施案例式教学的同时,课外试行“导师制与个性化培养”模式[5-7],即实行导师制,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能力培养为核心,实施“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三早教学”——“早进实验室、早科研、早临床”;“三结合培养”——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相结合。

(2)具体做法。由1~2年级的医学类学生组成若干个科研兴趣小组,科研兴趣小组配备“双导师”,由基础和临床各1名老师为指导老师,两名导师联合制定科研兴趣小组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以临床导向的大创项目为抓手,引导学生开展科研创新实践,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一是大创项目与临床问题相结合,大创项目的选题、申报及项目实施是学生科研训练的重要途径。大创项目选题结合临床实际需要,科研兴趣小组首先通过到附属医院调研、见习等方式寻找自身感兴趣的临床问题,然后根据临床实际需要、查阅相关文献提出以临床疾病为研究导向的初步选题,最后在导师指导下确定符合要求的选题。二是大创项目与科研训练相结合,大创项目选题确定后,科研兴趣小组在导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并撰写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申报书,申报各级大创项目;而大创项目立项后,科研兴趣小组通过实验室开放进行相关科研技能训练后,在导师指导下独立开展科研实验,并对实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及撰写科研论文。三是大创项目与学科竞赛培育相结合,在大创项目基础上,遴选部分已有阶段性成果的优秀项目作为学科竞赛培育项目,经进一步培育,再选送参加各级别的学科竞赛。3年多的实践表明,“三早教学和三结合培养”模式有效提升学生的创新意识、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等核心能力,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医学人才。

3建设成效

3.1学科建设成效

3年来,基础医学学科取得了较大进步。2018年基础医学获批一级学科博士点。基础医学整体纳入广东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项目,同时纳入广东省高等教育“冲一流、补短板、強特色”提升计划重点建设学科名单;获批国家“111计划”引智基地;新增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广州市重点学科1个。学科内多人获得广东省“珠江学者”人才称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数翻倍增长等。

3.2人才培养质量

3年来,基础与临床学科共建有效促进了基础医学教学改革,而相关的教学改革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自主学习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人才培养质量有效提升。

3.2.1专业技能扎实

3年来,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参加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分别为84.77%、90.16%、87.11%,分别高出全国11.18%、16.41%、12.82%;在专业技能比赛中也取得较好成绩:获得全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作品大赛部级二等奖1项、省级特等奖等6项,获全国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华南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多项。

3.2.2创新实践能力有效提升

近年来,临床医学等专业学生参加创新科技活动的人数达到2000多人次,获各类大创项目242项,其中国家及省级项目101项。获专利10多项;学科竞赛获奖50多项,其中部级奖项10余项,省级奖项30多项;开发创新性实验项目500多项;公开发表科研论文58篇。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7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创新型人才;教学方法;实验教学;考试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11)06-0074-03

根据“厚基础、重实践、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战略,华北电力大学制订了热能动力工程专业2008版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确定了“培养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具有一定创新能力、较强实践能力和良好发展潜力的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中突出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要求明确各课程及其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中的地位,进一步发挥其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作用。

专业基础课程作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基础环节,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1]。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技能,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通过知识的不断积累和融合,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学过程涉及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实验教学和考试方法等多个环节。目前,各教学环节均存在可深层次挖掘的潜力,尚未充分发挥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作用。这表现在教学方法上仍为“师授生录”的传统模式、学生主体作用不突出;教学内容上为重理论、轻实践的“一手硬、一手软”现象;实验内容多为验证性实验,深层次和边缘性的实验现象未被重视和挖掘;考试方法多为理论内容,忽视实验教学内容等诸多方面。教学实践中,如能对上述各环节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充分挖掘其深层次内涵,并在实践中加以实施,必能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本文以华北电力大学热能动力工程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深入研究各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尤其是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和作用,达到全面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将培养目标真正落到实处。

1明确教学目的

教学目的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指南和方向。热能动力工程专业设置有电厂热能动力工程、电厂集控运行、制冷与空调工程等三个专业方向。三个方向虽有不同,但其专业基础课均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是学习各后续专业课的前提和基础。这三门课程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衔接,如流体力学的学习需要工程热力学的知识,传热学的学习又以工程热力学和流体力学的内容为基础,因此开课顺序依次为工程热力学、流体力学和传热学。

三门专业基础课程教学目的又各具特色。工程热力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学习工程热力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重点掌握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第一、第二定律,水和水蒸气性质,动力装置循环和制冷循环等。流体力学要求学生掌握流体力学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重点掌握流体的平衡和运动规律、势流理论、边界层理论、相似原理和气体动力学基础等。传热学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有关热量传递的基本理论知识(热传导、对流换热、辐射换热和换热器),具备分析和计算传热学问题的能力。同时,各专业基础课均要求掌握一定的实验技术和实验操作技能。

热能动力工程专业中的诸多实际现象或科学问题,可能需要其中一门或多门课程的知识,或者可以从不同方向进行分析,进而达到全面认识的目的。因此,上述三门课程的学习不可偏废,而且只有明确了各专业基础的教学目的和要求,才能达到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

2优化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核心。教师应根据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明确教学内容中的基本要求和核心要求。在此基础上,适当拓宽、拓展教学内容,同时密切关注、跟踪本专业不断涌现的新的发展方向,不断将与课程相关的新问题、新现象和新理论补充进来,通过丰富和优化教学内容,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如工程热力学中,对于复杂动力装置的分析以往多从热I律(焓)角度进行研究,而目前文献多从热II律(焓和熵)角度出发,以找到节能降耗的薄弱环节和实现能量的梯级利用;又如流体力学和传热学近年来涌现了大量新问题,如微纳尺度内流体的流动与传热,活性剂溶液铺展过程的指进现象,负压状态下液滴的雾化过程等,以及新技术的应用,如高速摄像技术、PIV测速技术等等。在这些方面,教师可结合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或自身的科研进展和兴趣,将新的科学现象、科研成果融入本科教学,在拓宽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科研兴趣时,逐渐培养和发现创新型人才,并使部分有想法的同学提前进入预研状态。

3改进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关键环节,教学方法不同其教学效果也会有所不同。对于专业基础课,教学内容多为经典的理论内容或方程推导,并由此展开实际应用的讨论,目前这类课程多采用以教师为主的讲授式方法。授课中,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基本处于被动位置,学生在课堂上很少主动提问或敢于就不同见解与教师商榷[2,3]。实践表明,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不仅不能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也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因此,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逐步形成研究型教学的现代教育理念就成为培养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要。当然,不同的教学内容应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切不可盲目“一刀切”。对于基础性和原理性的内容,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在此前提下,针对课程有关内容(如持不同观点),通过合理运用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准研讨式教学[4]等形式,鼓励学生广开思路,敢于“于不疑处有疑”,在积极主动的教学活动中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发挥学生主体作用是培养创新人才的催化剂。为此,教师应逐步树立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理念[5]。教学中,积极创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其学习动机和兴趣,使其逐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角,从而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兴趣转化为动力、将质疑和问题转化为研究课题。例如流体力学中,机翼理论中关于机翼升力的形成过程,又如关于边界层分离现象中的分离位置,这些内容在不同教材有着不同的观点,同学可自行查阅书籍和文献,进而展开讨论;传热学中,如何正确理解外掠圆管换热局部换热系数在不同雷诺数下的回升现象与边界层发展和分离的关系,以及各种新型高效换热器的型式和机理,而且同学均充分发挥想象力,从理论上提出新型换热器。另外,有些拓展性内容也可让学生讲解,如流体力学讲到超声速流动及其现象时,对于音障现象及其对飞机的影响,可由1名同学来讲,既拓展了知识面,又激发了学习兴趣。

教学之外,针对学生对知识的求知欲、对新问题和未知现象的探索精神,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和独立思考的能力,鼓励学生敢于想象,大胆提出自己的设想和观点,逐步达到学以致用、能力和水平逐步提高的目的。目前,部分学生在专业教师指导下,利用动力系实验基地,积极参与全国和学校大学生创新计划、数学建模比赛、大学生挑战杯和大学生节能大赛等科技活动,以及教师的一些纵、横向科研项目中。通过主持或参与具体的科研项目,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逐步提高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同时也锻炼了组织能力,培养了团队精神,综合能力得到明显提升。通过上述实践活动,目前已涌现出一些具有一定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学生,或发表了学术论文,或授权了实用新型专利。而且也作为保送研究生的优选条件之一,也进一步促进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科研积极性。

4挖掘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教学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有力手段。实验教学不仅是对理论内容的实际验证,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实验技能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措施[6],也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最有效的实践环节之一。专业基础课实验分为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验证性实验侧重对基本原理的验证和再现,综合性实验则侧重于较复杂现象的分析,二者侧重点各有不同。实验中,若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探究精神,通过深挖实验教学内容的内涵,鼓励对有关边缘性现象的观察和深层次问题的探索,势必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因此,实验中,强调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实验、主动分析实验现象、独立思考问题和解释问题。

验证性实验也能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果。如流动演示实验中,在突然扩大的流动通道内,可清晰地观察到突扩前的截面上其流线为接近于平行直线,这也是为何在理论分析中可以把该截面近似作为缓变流截面的原因所在,若不通过实验现象,仅靠想象既不直观又缺乏说服力,而且可通过改变流速,进一步验证这一假设是否始终成立。又如流体力学中的伯努利方程实验,该实验再现了各测点处的总水头和静水头在不同流量下沿流动方向的变化规律,若脱离实验过程,也可以从能量守恒和能量转换的角度得出上述规律,这当然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分析能力,但理论和实验教学的有机结合,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综合实验更能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如换热器综合实验中,为何对于相同的换热器结构,逆流情形下的传热系数要小于顺流情形;并联管路特性及流量分配实验中,为何具有相同结构的各并联管道其流量不同,压力损失也不同;离心泵并联及工况调节实验中,在不同负荷下,采用共用阀和非共用阀进行调节其经济性为何不同;边缘性现象,如泵性能实验中的汽蚀特征及噪声特性也值得进一步研究。

另外,对于实验数据的处理,坐标系选用线性坐标还是对数坐标,参数是以有量纲还是无量纲形式进行整理,实验数据坏点的正确剔除和有效数据的保留等,都有充分发挥的余地,也是培养学生科学思考问题和获得正确结果的关键之处。

5改革考试方法和内容

考试作为教学活动的最后一环,是教学成效和学习效果的综合反映,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尤其是薄弱环节都可以从成绩分布上反映出来。因此,考试方法和内容是否能够有效地反映了教和学的全过程,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为此,笔者一改过去单纯采用闭卷考试的方法,从内容到形式上进行了多方面尝试,探讨了多种教学环节有机结合的考试方法,力求实现对教学效果的全过程评价。

目前,在考试内容方面,一是在符合教学大纲要求的前提下,将实验教学内容纳入考核范围,分值为150%,内容包括实验现象和参数变化的分析、仪器的测量原理和用途等。实践表明,此项措施的实施在很大程度促进了对实验教学全过程的重视,取得了预期的效果。二是增加了理论联系实际较强的题目,或综合性题目或拓展性题目,分值为10%,进一步提高提炼科学问题或全面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也有助于发现创新型的学生。在考试方法方面,采取了包括开卷考试、期中+期末考试、实验成绩+期末考试、平时测评+期末考试等在内的多种方式。无论是开卷还是闭卷,均将复杂必要的公式附在试卷上或给出相关提示,将考核重点放在知识的应用能力和分析能力上面。期中+期末和平时+期末这两种方式通过强调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复习,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总之,以专业基础课为载体,通过深挖和细化教学活动各环节的深层次潜力,将创新型人才的培养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可促进教学效果和人才质量的全面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文慧,龚毅.加强专业基础课教学改革,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J].中国电力教育,2009,(15):70-71.

[2]赵艳林.培养创新人才:大学教学模式的传统与变革[J].中国高等教育,2003,(15):31-32.

[3]王志英,宁洪,戴葵,等.综合性人才创新能力与素质培养[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05,28(1):80-82.

[4]李建文,刘伍权,薛云.工科专业基础课“准研讨式”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1):117-119.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8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数字化设计课程建设教材建设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437(2015)06-0146-03

数字化设计是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机械电子工程专业以及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必修的专业课之一,是机械类专业重要的实践课程,重点培养学生的三维数字化建模能力,担负着培养学生设计理论向模型转化,实践动手建立设计模型的重要任务。长期以来,机械类专业数字化设计课程一直沿用纯理论教学方式,致使学生理论与实践脱节,不利于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差,由此造成学生不能熟练完成课程与毕业设计后期建模任务,毕业后难以适应工作需要等一系列问题。

一、课程体系建设

为解决以上问题,结合创新人才培养机制[1][2],本课题组进行了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设计课程体系建设。

(一)以实践创新作为课程导向,重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

以理论教学为基础,以实践教学为主要课程内容,始终以实践创新作为课程导向,在完成课程基本授课内容基础上,重点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利用“第一课堂”锻炼学生实践意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辅助,结合“第二课堂”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以校外工程实践为辅助,用好“第三课堂”挖掘学生科技创新潜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解决本科教学过程中长期重理论轻实践的缺陷。[3]长期以来,本科教学尤其是研究型大学教学过程中,都是重点进行理论阐述,而忽视实践知识的重要性。由此导致毕业生虽然具有较强的理论能力,但进入企业后尤其是刚踏上工作岗位时,难以适应企业工作的需要。尤其是工科机械类学生,虽然对设计与建模的理论有很深的理解,但对工作过程中使用的设计软件与方法却掌握不熟练甚至一窍不通,动手能力差,难以胜任工作岗位。新的数字化设计课程教学体系在讲述建模理论的同时,重点阐述使用软件建模的方法,上机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重点练习,课外作业中结合学生的科技创新进行自主创造活动,以期学生及早适应社会要求。

积极组织第二课堂,在课外活动中锻炼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引导学生建立课外科技创新小组,指导学生申请国家专利,参加“挑战杯”、“高教杯”等学生竞赛活动,参与课题组教师的科研项目与课题申报活动,运用课堂所学知识做一些辅建模活动,为日后学生的自主科技活动奠定基础。

(二)改革学生考核机制,引入创新学分,引导学生科技风气

在学生管理和考核机制方面,联合校院两级团委组织,进行学生管理模式改革。给予学生创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把学生科技创新纳入共青团和学生工作的重点内容来抓。

鼓励学生参加课外科技活动,申请国家专利,撰写学术论文,以创新能力培养为导向进行课堂教学,并把学生科技成果纳入课程考核中来,激发学生科技创新的自发性和主动性。在课堂教学组织过程中,以课程内容为主线,结合上机实验、课程作业等课程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创新性课题研究,锻炼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强化学生创新意识。

(三)积极进行教材建设

积极进行教材、教学论文等相关建设,努力提高教职工素质与课程教学环境。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方法与人才培养新模式,撰写教育教学改革论文;结合课程教学内容,撰写适于我校使用的相关教材与参考书;为机械相关专业量体制作电子教案;加强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建设,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加强学生主动性,进一步启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性。

二、课程建设成果

通过以上课程体系建设,本课题组在教材及参考书建设、课件建设、实验与课程考核模式、指导学生科技竞赛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一)教材、参考书与课件建设

撰写了4部教材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本课程不同时期应用不同软件版本的特点,课题组分别撰写了相应的教材,用于培养学生基本的建模能力,训练学生基本科技创新能力。

撰写了课外参考书2部,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曲面建模、高级实体建模、仿真与动画等高级建模内容,本课题组撰写参考书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的延伸,主要用作学生课外练习与能力提高,用于培养学生构建复杂产品结构的能力,训练学生具有较强的科技创新能力,以期达到一个较高的科技水平。

编写课程电子教案并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结合理论研究成果与教材建设,本课题组为本校机械类专业量体制作了数字化设计教学课件,包含了课程数字化建模方法基本原理与内容,图文并茂,经过多年使用与历练,深得学生喜爱。

(二)实验与考核方式建设

联合校院两级团委,改变学生管理模式,增加学生科技创新动力,以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为课程实践考核的主要内容。针对数字化设计课程偏重实践的特点,课题组对本课程的实验、作业与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性建设。本课程理论讲授与上机实验内容对半,采用了授课与上机交叉的方式,授课完成后紧跟上机实验,使学生便于快速掌握课堂讲授内容;上机实验中,根据科技创新的需要,授课教师安排相关实验内容,用于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结合科技活动中普遍使用,但教学大纲中没有规定的动画、仿真等内容,采用课堂介绍、课下布置作业、督促学生自学并上机完成的方式,提高学生自学与自主创新的能力;课程结束后布置大作业,让学生结合已学机械原理等知识,同时自学机械设计等相关课程,利用数字化设计课程的基本建模知识完成减速箱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也是学生第一次自主进行科技创新活动;课程考试抛开传统模式,重点考查学生建模理论、建模方法与建模技巧,形成了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实用为基本要求的课程考核模式。

(三)科技竞赛

学生在数字化设计开课的学期年内,参加“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机电产品创新设计大赛”、“高教杯”等科技活动的比例大大增加。机械专业学生从2009年到2011年三年的时间内,获得部级奖励5项、省部级奖励27项,获奖人数120人,参与人数达400余人,占总人数的三分之一。课题组指导教师4人次获校学生科技创新优秀指导教师称号。

三、课程建设创新点

(一)改变传统理论教学为主导的模式,将课程变为以理论为基础,以实践为主要内容的实践类课程,为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提供必要的前提条件

结合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4][5],从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提升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出发,遵循由浅入深、逐步引导、循序渐进的规律讲授课程,加强我校“应用基础型高校”培养目标中的应用教育;根据课程实践的需要,采用“实例引入知识点解析例题讲解作业巩固引导创新”的原则组织编写课程教材;遵循“基础应用、服务实践”的原则,有重点讲解机械行业实践所需要的基础内容,并结合具体的工程实际问题来讲解,注重培养学生实践经验和创新意识。

(二)改变传统实验模式,充分利用课堂内外一切机会,激发学生科技创造的自发性和主动性

将以往以例题、练习题为主的验证型实验模式,变为以提供参数,让学生自主设计的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探索性实验为主导,激发以课堂教学为中心锻炼学生实践意识;以课外科技活动为辅助培养学生科技创新意识;以校外工程实践为辅助挖掘学生科技创新潜力。同时,结合团委等学生科技创新管理部门,创造宽松的科技创新环境,改变“保姆式”教育管理模式,给学生提供发挥创造力的环境。

四、结束语

经过面向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字化设计课程建设,课程授课质量显著提高,训练了学生的开拓性思维,其科技创新能力得到较大发展。结合学生科技创新活动进行课程建设,以实践、实用为导向的学习,使得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具有主动性、积极性和能动性,课堂气氛活跃,授课效果良好。同时,课题组在学生科技活动与竞赛、学生申请国家专利、学生就业率与就业质量的提高、学生课程教学与课程设计质量提高、教材与电子教案出版和推广等方面取得了丰硕成果,达到了课程建设的效果。

[注释]

[1]李明.依托校企联合实验室的PBL创新人才培养机制初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2(8):269-273.

[2]吴爱华,侯永峰,陈精锋等.深入实施“拔尖计划”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J].中国大学教学,2014(3):4-8.

[3]王卫伟.培养学生基础类课程实践能力的教学改革探讨――以《材料测试技术及方法》为例[J].教育教学论坛,2014(18):30-31.

[4]张安富,刘兴凤.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0(4):56-59.

[5]林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专业培养方案研究[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11(2):47-55.

[收稿时间]2014-12-28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

文化以创造性精神劳动形式产生,通过积极创新与继承发扬才能稳固文化地位,这也是文化发展内在本性和文化发展关键点所在。需知,只有不断的进行文化创新,才能保证文化自有特色,旅游文化也是如此,因为无论任何国家和地区,其本体旅游文化始终都不是静态与不变的,都会在不断发展中加以完善,所以应适时进行旅游文化整合与旅游文化创新,之后在此基础上逐渐完善整体文化结构与发展轨迹,对旅游主体和旅游客体以及相关旅游中介体等进行有效重组,以达到预期操作目的。

一、旅游文化创新的必要性分析

(一)利于旅游品牌塑造

旅游文化创新过程中,核心任务便是要在具体实践流程中去进行当前文化缺陷反思与不利局面调整,要做到去糟取精、正当扬弃,随之要与基本时代要求达成吻合,满足时展需求和旅游文化发展需求等,从而更好更优的设计出优质旅游动机,激发与吸引旅游者进行参观与欣赏。旅游文化创新务必具备一定民族特色内涵和地方文化内容以及先进旅游文化产品等,全方位、都角度进行旅游文化品牌创建,形成较为新颖的地区旅游文化特色。

(二)助力文化水平提升

应该了解到,文化软实力是文化水平内容中的重点,其主要是指文化本身所蕴含的创造力量,所以此时我们可以将其视为文化创造力,文化创造力是民族生存的根本动力,主要分为物质文化创造力内容和精神文化创造力内容两种。旅游文化以民族文化软实力组成部分形式产生,对其进行创新显得十分有意义,并能顺应历史潮流,适应世界范围内旅游行业领域的发展。旅游文化创新能够在世界平台上与其他国家达成立体式交流和开放式交流以及多元化交流等,在此基础上进行旅游文化内涵完美创新,有效提升我国旅游文化的精神品质。

二、旅游文化创新策略要点分析

(一)文化素质强化

具备文化修养才能使得旅游活动变得更加有意义,假设脱离文化,那么旅游文化创新也就无从谈起,旅游者文化素质提升是旅游文化创新过程中的重要内容。旅游者发展环节内,旅游商品要素和旅游服务要素至关重要,要对上述二者进行创新补充,营造充实旅游氛围与满意旅游氛围以及有价值旅游氛围。不同类型旅游区域,旅游者素质应该是一种超越性精神思考与精神追求,只有达成文化素质强化才能完善自我,并助力旅游业发展。所以应突出软性管理的核心地位,以文化意识作为主要导向,在此背景下将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摆放在正确位置之上,有力彰显不同类型文化底蕴,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让旅游者心存期盼,并以此种方式带动旅游业的全面发展。

(二)旅游资源利用

旅游文化创新过程中,要在最大限度上挖掘旅游资源文化内涵,深度开发旅游资源中详尽文化内容,随之对相关旅游资源文化内涵进行准确定位与重新定位,逐渐培养文化底蕴有所缺失的旅游资源文化。借助河潭景区与峡谷景区以及湖水景区等进行文化宣传,因为此类景观均是依靠地区地貌而形成,可进行景观发展过程科学性内涵宣传,要让旅游者体会到景观渊源和基本发展历程,不仅如此,旅游者也会从中找寻诸多事物演变规律,增加了对地区景观的深度认知。自然景观与文化景观主要包含地貌内容、地层内容、矿物内容、气候内容、江湖内容、土壤内容、植被内容、花卉内容和社会内容以及民俗民居内容等,通过不同类型事物的分析与探索,来提升旅游者本体景观观赏鉴别能力,再有就是景区亭台楼阁以及灯光系统等,对这些事物加以创新设置与配合,通过合理布局与积极利用来提升旅游资源利用效率。

(三)人文资源探索

此条首要一点就是应对历史遗存类型的人文旅游资源加以利用,从历史方位去寻求旅游资源本体各个历史时期的发展态势及内在史学价值,需要注意的是,要从历史遗存现状内容中和对应艺术特征中去认真考究,主要分为绘画内容、雕塑意识内容、建筑艺术内容和书法艺术内容以及设计艺术内容等,务必做到尊重历史,在此基础上也要尊重发展实情,最大限度上还原旅游资源本真特质,维护传统旅游文化特色。人文旅游资源中,社会旅游资源尤为重要,需适时挖掘其潜在内涵,通过异质文化传统挖掘和地方方言文化挖掘以及地区居民风俗习惯挖掘等来展现社会旅游资源中的文化精神,运用此种方式正确引导旅游者形成良性思维,从而为其带来充裕满足感。

三、结束语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10

1.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理论研究与实证分析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作者:侯仁勇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综合运用管理学、区域经济学、系统工程学、创新经济学及战略管理理论,揭示区域创新发展的生命周期、生物群落、基因突变三个生命科学原理和区域创新过程中的熵变原理,并基于生命周期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演进模式,基于生物群落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布局模式,基于基因突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路径模式,基于熵变原理提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体制机制模式。本书还总结出区域创新发展战略分析的基本工具,并在此基础上对我国区域创新能力进行评价;给出区域创新战略的主导产业选择、关键技术选择、空间布局和政策选择;根据中部区域内部实力状况及东、中、西、东北四大板块横向比较结果,给出中部区域创新发展的战略选择。

2.从聚集到扩散: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作者:张强

出版日期:2012-4-1

【内容简介】本书以北京这个典型的国内先行工业化的大城市地区为主要对象,在全面深入的实地调研基础上,探究了当前统筹城乡发展与改革中遇到的难点问题和新时期北京城乡区域发展格局。全书分为新时期北京都市产业发展研究、新时期北京空间格局与聚落研究、新时期北京城乡发展机制创新研究3篇。

3.城市职能、定位理论与区域城镇化战略研究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作者:张复明

出版日期:2012-2-1

4.产业结构调整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出版社:经济科学出版社作者:于淑艳

出版日期:2012-3-1

5.2010:区域法制研究

出版社:兰州大学出版社作者:贾登勋

出版日期:2011-4-1

【内容简介】本书内容包括区域环境资源法制、区域经济法制、区域民族法制、区域法制比较等。

6.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产业区位效应分析

出版社:知识产权出版社作者:邓炜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主要围绕区域经济一体化对发展中国家产业区位分布及产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7.建设广西北部湾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者:广西社会科学院课题组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包括“简要报告”和“研究报告”两大部分。“简要报告”对“建设广西北部湾重要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研究”课题成果作了简明扼要、提纲挈领的概述;“研究报告”包括国际区域经济合作区理论与经验等六部分内容。

8.区域协调发展:大国崛起的必然选择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严汉平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对我国如何通过区域协调发展促进整体国民经济发展进行了分析。

9.资本流动与区域差距动态演变机理研究

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社作者:彭文斌

出版日期:2011-5-1

10.论创新区域经济大发展模式之实操战略

出版社:中国经济出版社作者:张令玉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提出具有实操性质的新模式——以创建食品安全生产体系为主体,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现代化农业新模式、创建低碳农业为目的的新的系统模式。

11.中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效应评价——基于区域差距的分析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作者:吉新峰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在借鉴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动态面板数据模型,引入二次差分的政策评价方法,以区域政策为切入点,从区域经济差距的视角对中国基于四大板块的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实施效应进行了系统评价。

12.创新、集群与发展——基于区域的一个视角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作者:王伟光

出版日期:2011-12-1

【内容简介】本书是作者近期主持和参加的一系列研究项目成果的总结,作者从东北老基地“再工业化”出发,系统研究了该区域在经济方面的创新、集群与发展问题。

13.地缘政治视野下的西南周边安全与区域合作研究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作者:卢光盛

出版日期:2012-2-1

【内容简介】中国的西南周边主要面临的是东南亚和南亚两个区域,总体上它们是当今世界上经济发展最为迅速的地区之一,也是国际政治热点交集、具有战略意义的地带之一。对具有特殊性和重要性的中国西南周边安全和区域合作进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4.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区域一体化发展报告(2012)

出版社: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作者:文魁

出版日期:2012-3-1

【内容简介】本书以京津冀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和发展趋势为主线,由总报告、分报告、专题报告三部分共23篇研究报告组成。

15.中国区域经济统计年鉴(2011)

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作者:本社

出版日期:2012-1-1

【内容简介】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反映中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状况的大型统计资料书,系统收集了2010年全国以及10个经济区域、31个省级行政单位、330多个地级行政单位和2000多个县级行政单位的主要社会经济统计指标。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

【关键词】三创教育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教学体系工业工程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教研教改项目(湘教通[2012]401号-508),教育部第一类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2328),工业工程校级改革综合试点专业(湖工教[2013]16号)。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4)10-0225-02

1.前言

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着重理论、轻实践的倾向,专业实践教学与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效果不理想,培养的人才满足不了社会与企业需要。应用型教育强调应用的工程技术教育体系[1],致力于培养“工程师逼近型”的高素质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应用型专业的主要与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2][3]。21世纪初,我国高教界提出了三创教育的理念,即在学科教育、学术教育、专业化教育、通识教育、文理融合及成功教育的基础上,使创造、创新与创业三创理念逐渐融入到高等教育中,要求大学教育把培养学生的创造、创新和创业精神与能力置于中心地位,教学活动围绕着精神和能力培养而展开。由此可见,三创教育的基本思想是培养满足经济发展、社会需求的创新性人才。

本文将基于“三创教育”视野,探讨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的理论、模式与过程等,并尝试构建IE(简称IE)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过程、内容与模式等,以满足社会与企业对综合型、高素质IE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2.基于“三创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三层次四因素”理论

大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能力,创新精神和能力,而且还要培养学生的创业精神和能力[4]。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与创新教育三个层次,实践教学的主体是教师,客体是学生,实践教学的效果受到实践教学平台(资源)、实践教学手段(模式)的影响,因此科学、充分协调与融合实践教学中的“教师、学生、教学平台(资源)与教学手段(模式)”四方面因素,开展多层次的实践教学体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实践教学本质内涵与规律,结合大学实践教学一线教师的实践教学经验,构建应用型本科专业“三层次四因素”实践教学体系,如图1所示。

图1基于三创教育的“三层次四因素”理论四面体逻辑图

实验教学、实训教学和创新教育是学生三创能力――创造能力、创新能力、创业能力培养的基础,即四面体底面上的三个点,而三层次的教学过程受到教师、教学手段、教学平台(四面体的三条边)的影响,三层次实践教学内容如图2所示。

图2实践教学体系

3.基于“三创教育”的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模式

实践教学模式是进行实践教学所遵循的方法,有效的模式可以达到良好的培养效果,又能节省资源。文献[5]总结了德国FH实践教学的特点:产学研紧密合作,特别注重学生基本能力培养的学生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学生在企业的实际任务,实验教学自主创新、开放互动;文献[6]认为为了培养学生的基础技能、新技术及应用能力和综合创新能力,应整合学校资源进行实验,提出多层次内容循环渐进实践教学模式。根据实践教学的特点及资源需求,提出应用型本科专业内嵌循环的三层次循环递进的实践教学模式,如图3所示。

图3应用型本科专业内嵌三层次循环实践教学模式

(1)内循环,包括实验教学内循环,实训教学内循环和创新教学内循环,专业实验技能可源于基础实验,综合实验是基础实验与专业实验综合与提升,三者之前相互影响与促进;同样,设计类实训、实习类实训和职业技能实训构成一个循环,三者教学内容相互交互,教学平台互通,相互促进循环发展;创新教育的科技竞赛活动、素质培养与创业教育也构成一个循环。整个系统处于动态变化、循环渐进发展之中,从而促使整个实践教学活动不断完善。

(2)中循环,实训项目与内容可来源于实验教学,而实验教学的内容也可吸收实训教学相关内容与经验,创新教育项目是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的综合与提升,创新教育成果应用于实验教学与实训教学,三个层次的内容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使得整个实践教学具有较强的针对性,系统具有不断变化更新的特点,并且处于不断完善与促进之中。

(3)外循环,由学生和老师构成,教师是实践教学的指导者、引导者或协助者,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实践学习环境、条件与专业知识支持,同时也是实践活动的参与者;学生是实践教学活动的实施者与受益者,是整个实践教学活动核心,实践教学设计与组织都应尊重学生需求与接收水平。

4.IE专业实践教学过程与体系的构建

IE专业研究由人员、物料、设备、能源和信息所组成的工业系统的效率及其发展,具有利用自然科学和其他技术对研究对象进行观察、试验、分析、设计、优化等功能和属性,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该专业旨在培养既掌握扎实的工程技术又精通现代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能熟练应用IE技术对企业的生产系统进行规划、设计、评价和创新,既懂工程技术又擅长管理的高级专门人才。

一些学者提出了IE实践教学的方法及模式:文献[7]基于CDIO工程教育理念,提出了IE专业应以采用专业基础课为基础项目,以专业技术课为拓展项目,以课程设计、专业实习、毕业设计为增强项目的驱动式教学方法;文献[8]提出了基于基础知识、工程技术、信息工程、优化仿真和基础IE五个模块的IE实践教学体系;文献[9]提出了清华大学拟建用内部高速网络连接的实践教学中心的思路;文献[10]构建了适用于应用型IE人才的“面―点―面”模式的实践教学体系。目前IE实践教学改革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一是从实践教学的某一方面,如实验室教学[11]、生产实践教学[12]等来阐述;二是探讨实践教学体系,但没考虑各组成组分相互之间的联系[8-10]。基于“三创教育”基本思想与IE实践教学各要素,结合应用型本科专业“三层次四因素”实践教学理论,充分考虑“三层次四要素”各层次与要素内在联系,系统地建立起IE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过程,如图4所示。

IE教学手段(模式)

图4基于“三层次四因素”构建的IE实践教学体系与过程

基于上述构建的IE实践教学过程与体系,结合IE实践教学内涵与内容,参考我校IE实践教学实践,按照IE实践教学层次与类别,分别剖析其相应主要教学内容,指出其主要教学形式与模式,分别如表1、表2与表3所示。其中实验室教学、课外教学平台(资源)主要为学校的各种实验设备、实训设施与图书资源等,企业教学与社会教学平台(资源)主要为企业生产系统与设备,以及社会环境资源等。

表1基于“三层次四因素”构建的IE实验教学内容与形式

表2基于“三层次四因素”构建的IE实训教学内容与形式

表3基于“三层次四因素”构建的IE创新教育内容与形式

IE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工程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学生是实践教学培养的对象,也是主体,教学过程由教师指导实施,在现有的教学资源(平台)下采用一定的教学手段(模式)进行具体的实践活动。以理论知识、金工实习、认识实习及验证性基础实验为基础,可进行单科课程设计,而后进行生产实习,能力实验,创新实验,科技活动和素质培养计划,再进行综合实训,以此为基础,进行毕业实习和职业技能实训,最后进行毕业设计,从而提升创造、创新与创业实践能力,实践教学的效果影响教师教学的手段以及资源平台的建设。

5.结束语

(1)具有“三创精神”和“三创能力”的人才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应用型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实践教学是实现“工程逼近型”人才培养的最佳途径,因此,应以“三创教育”为基本出发点,制定实践教学计划,优化培养方案;

(2)应用型本科专业实践教学包括实验教学、实训教学与创新教育三个层次,实践教学效果受到“学生、教师、教学资源(平台)及教学手段(模式)”的影响,构建了实践教学“三层次四因素”四面体关系,以探求其相互影响与内在联系;

(3)基于“三创教育”思想,提出了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的内容体系,为其应用提供基础;

(4)为了整合资源,减少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构建了应用型本科专业内嵌循环的三层循环渐进式教学模式;

(5)根据IE专业的特点,系统构建了IE专业实践教学过程和体系,并进一步指出各实践教学层次与模块的主要教学内容,及其教学形式(模式),以促进IE实践教学效果提升,为提升IE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刘国荣,秦祖泽,黄俊伟,等.工程应用型本科教育特性及其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04,(12):39-41.

[2]刘国荣.刍议工程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改革与创新[J].中国高教研究,2009,(5):57-58.

[3]姜嘉乐.工程教育永远要面向工程实践――万钢校长访谈录[J].高等工程教育,2006,(4):1~7.

[4]黄进,胡甲刚.“三创教育”论纲[J].武汉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56(4):516-521.

[5]喻彩丽,吴坚,施于庆.德国FH实践教学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启示[J].浙江科技学院学报,2010,22(5):398-401.

[6]那景芳,徐小平,段建民.多层次内容循环渐进实践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2):107-109.

[7]刘伟民,郑爱云.工业工程专业CDIO实践教学模式改革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3,(44):32-33.

[8]王建林,马如宏,周峰,等.工业工程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探讨[J].高校实验室工作研究,2012,(1):23-24.

[9]王晓芳,林亨,张伟.工业工程实践教学中心的建设与思考[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5,24(7):97-107.

[10]薛冬娟,潘澜澜,潘颖,等.应用型IE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研究[J].装备制造技术,2011,(2):183-186.

[11]周贞云,马汉武,叶春明,等.现代工业工程专业实验室建设[J].工业工程,2004,(2):60-63.

[12]贾涛,苏秦,乔建明.工业工程专业生产实习教学改革的探索与实践[J].工业工程,2009,(8):131-134.

创新的基本内容范文篇12

基础实验的教学研究一直是大学教学研究的重点。目前大多数本科实验中传统的教学方式陈旧、封闭和呆板,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均未得到有效提高。开设综合性实验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手、知识综合运用和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探索等能力的提高。在综合性教学实验的研究上国内诸多高校等虽然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有益探索,但仍然存在不同问题亟须解决。探索师生互动式、多层次、“考结果”、“评过程”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教学过程中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实验中去,彻底改变过去手把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根据本科生的特点,引导学生在实验准备、查阅相关资料、确定实验方案、实验报告等各个环节进行全方位的实验综合素质的锻炼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基础实验是专业提升的“基石”,“由感性向理性升华”是大学专业教学的必由之路。基础性实验教学的设置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强化理解重要理论知识。实验内容可能要验证一种实验现象或者学习一种试验方法等,使学生掌握由“感性”到“理性”的思维方法,培养良好的科学素养,鼓励学生运用自己所掌握的基础知识、基础实验方法和技能进行科学研究。基础性综合性实验的开设对本科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教学效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动手、知识综合运用和应用理论知识进行科学探索等能力的提高。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为中心,通过学生参与改进实验教学内容,听取本专业学生的建议,吸取有益部分,同时将在现有实验室仪器与设备的基础上进行研究,设计更加适合的生物学实验授课,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彻底改变以往被动的教学模式,使学生自觉自愿地融入到整个教学活动中,将学生“引进门”。整个实验教学应该是开放式、自主式、互动性、综合性、应用性的统一协调。学生在完成实验后,应该实现“由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从而对本专业的理论知识有更深入的体会,明确生物技术的专业内涵。

二、改进实验教学内容

目前传统的实验教学内容基本上与理论课讲授的顺序一致,未能体现实验课程设置的层次性、系统性和综合性。因此,我们必须优化实验课程内容,同时根据我校专业特点设置实验内容,将学生自主性实验教学模式引入到我们的实际教学中。在实验内容的顺序安排上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相互渗透,使实验内容更加合理,与生物学实验技术的发展方向保持一致,从而规范教学过程。基础生物学实验是我校生物技术专业全体本科生的一门实践性基础课程,以室外实践和室内相结合的方式,从细胞、组织、器官、个体等不同层次,观察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各大类群的外部形态、内部结构等,认识生物体的多样性及其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基础生物学实验的教学改革以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为线索,对现有的实验项目进行精选和组合,适当减少一些验证实验,撤销一些教学内容重复、实验技术单一的实验项目,或者包含在其他实验项目中;对于确定的必做实验项目,必须能够强化理解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基础方法和基础技能训练,同时引入新的实验技术和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对基础训练及新技术的认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增加自选设计型实验,适当扩展一些新技术含量高、应用广泛的实验项目,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及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及科研创新能力。

三、调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力

学生是学习的真正主体,教师传授知识、方法和技能需要充分调动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及主观能动性,只有有效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让学生有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进行深入细致的思考,才能达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的目的,从而调动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在创新意识与创造力的培养过程中,我们要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创立生动活泼、主动发展的高度宽松的学习环境及自由思维的发展空间;同时也要为这种教学创造出适宜的宽松环境,为教师创造出更加自主、自由的空间。也就是说,在我们探索研究学生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培养的过程中,也应该建立一个有利于教师进行这种创新意识与创造力培养的环境,这样才能有利于各种教学方法的有效实施,从而真正提高基础生物学实验的教学质量,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目前《基础生物学实验》的教学存在一些问题,而最主要的是在对学生学习积极性和求知欲的调动上不足,容易造成学生只注重表象的观察,对实验与书本知识理解不到位;只注重个体观察,不注重共性特征的凝练;最终导致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呈现实际形态与模式形态的“肢解”状态,处于“亚理性”状态。另外,目前开设的基础性实验中,有的传统实验缺乏新颖性,有的实验内容和知识的更新衔接不够,设计性实验不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学生个性思维的发展,不利于学生个性的发挥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也不符合当今科学技术发展形势及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要。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在将学生“引入门”之后,应促进学生对实验过程实验个体对象的理解,与理论知识“对上号”;增强学生对实验过程中个体材料的比较,获得“共性问题”;强化实验报告、实验讨论和知识的系统理解,锻炼与培养学生“写论文”的能力,从而多方面提高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完善教学成果。尤其是在自主设计型实验上,以实验内容的基础性、实验方法的综合性、实验过程的设计性和独立操作性为目的,激发学生对生物学实验的兴趣及主观能动性,发展学生的个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然而,设计性实验项目并不需要一味地追求复杂或高深,其主要目的是锻炼及培养学生自主设计、独立操作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助于促进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考,加强学生在实践能力方、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的综合培养。

四、结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如何提高职场沟通技巧范例(12篇)

    - 阅0

    如何提高职场沟通技巧范文篇1关键词:大学生导师制;职业核心能力;OTPAE模式大学生导师制是在实行班级制和年级辅导员、班主任制的同时,安排高校党政管理干部、专任教师作为学.....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例(3篇)

    - 阅0

    电工专业技能实训范文【关键词】输配电线路校内实训基地建设【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C-0181-02高职院校高压输配电线路施工运行与维护.....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