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动物学总结范例(12篇)

来源:网友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1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1篇2

关键词:物理教学新课标思维方法教学在初中物理教学工作中,教师要着重引导学生去观察周围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物理现象,达到在教学之前能够让学生提前了解物理现象发生的本质和原因,进而做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教学目的。在教学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欲望对于提高教学概念、规律的认识有着重要的意义,也是发挥学生学习动力的主要手段。

一、引入新课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适当的引入方法,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课堂气氛活跃,提高课堂效益。引入新课要简洁明快,引人入胜,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实验法,悬念法,生活问题探讨法等。如高一物理必修一:开篇――激动人心的万千体验,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引入。上课时老师可向学生发问:同学们想过没有,通过学习物理,我们能不能发明一种机器,不耗电、不烧油,就能使机器永远运转下去?同学们就此开始热烈的讨论,老师就此带领学生进入五光十色的物理世界,愉快地开始高中物理的学习。又如必修一物理中的超重与失重这一节,可采用故事激疑法和实验法引入。

二、加强方法指导与训练

1、训练学生学会阅读课本。认真阅读课本,可以培养和提高自学能力。有了自学能力,就可以通过课外阅读,学到课本里没有学到的东西,知识就丰富了,眼界也开阔了。这对于活跃学生的思想,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是大有好处的。还应该看到,学校生活毕竟是短暂的,未来不论他们从事哪种工作,都需要在工作中不断提高文化科学水平,这种提高主要靠自学,即自己阅读有关书籍和报刊。

2、训练学生的思维。物理课堂教学的目的,首先是思维的训练,其次才是掌握知识,这一点要让学生明白。因此,课堂上要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积极思考,乐于探究,让活跃的课堂气氛感染他们,训练他们的思维。这样他们上完一节课,才有所收获,才有一种成就感,对物理也就有深刻印象,也就产生兴趣[1]。

三、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教学是物理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当前的物理实验而言,在教学工作中通常都是将“加强演示和学生实验”摆放在物理概念与规律教学之前,从而体现物理教学工作中实验的重要作用。随着当前科学技术的发展,物理实验教学也变得丰富多彩,多种多样,同时对教学态度和素养也是目前物理教学的主要目的。没有观察,就不存在科学是物理教学中的主要观点,也是实现物理教学实验效果的主要形式。在教学的过程中,良好的认识开端起源于科学的观察,可见在物理学中观察是多么的重要。

实验原理和试验方法的选择是指导学生完成实验的主要手段和根本依据,若是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很好的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这就造成实验的时候没法依照原有的规范和实用要求模式,当然在处理的过程中多半会在实验中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作为指导学生知识学习与数理的主要要点,在教学中也要为学生自我发掘知识和新现象的能力提供指导。

四、利用概念和物理规律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在概念、规律的教学中,重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是培养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主要方法,也是增加物理教学效率、提高学习成绩的最佳手段。物理概念是一种反应物理现象和发展过程的本质模式,是通过精简的话语来描述物理现象的一种基础方法。在教学的过程中如果不结合规律去进行教学,则物理概念就显得空洞。因此在教学中通常都是利用实验方法来总结物理现象,同时依靠正确的思维方法和辩证措施来对物理现象进行总结和概述,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物理现象与物理规律。

目前的概念教学通常都是在教学中引入必要的概念,然后创设有关的思维情境,促使学生对概念进行分析、总结和概括,从而形成一种正确的概念总结模式,这种方法的存在与应用不仅能够提高对物理概念的认识,也是对物理规律进行深化总结和分析的主要手段。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物理现象认识逐步深刻,物理概念也随之变化。因此促进学生思维方法的扩散和兴趣品质的提高对于提高物理概念认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物理规律则主要指的是客观事物内部存在的固有联系和本质发展趋势,是一种相对统一、独立的本质现象。物理规律的应用主要表现在各种物理概念的相互联系和发展,它主要是反应各种物理量之间的变动情况。

就当前物理教学工作分析总结,在物理教学中,其概念与规律的重视对于促进学生思维方法的培养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对于提高学生学习激情是十分重要的。通常我们在学习中常见的思维方法有思想化方法、类比化和分析化等,因此需要在教学工作中结合实际工作情况深入总结,因地适宜的制定出适合当前物理规律和概念的教学方法。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指导学生总结所有的物理概念与规律性,提出运用概念进行分析和解决现有物理问题的能力。

五、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兴趣

新课标高中物理教材,适应了高中生学习物理的心理特点,图文并茂,内容紧密联系学生所熟悉的事物。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利用教材这一优势,充分运用幻灯、投影、电视、录象、多媒体电脑等现代教学设备,引导学生学习,把物理现象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变复杂为简单,化抽象为形象,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如用频闪照相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平抛运动;翻滚过山车在最高点、最低点的受力和运动情况分析;万有引力与航天、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的运动、回旋加速器、振动和波的图像等都可以借助电脑演示[2]。

六、尝试成功,巩固学习物理的兴趣

感受成功,学生对物理的兴趣是在学习活动中形成和发展的。当学生通过努力,获得某种成功时,就会有成就感,从而产生强烈的兴趣。教师应鼓励、诱导、点拨、帮助学生获得成功,使之体验成功的喜悦,以稳定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无论是课堂提问,还是单元测试,都精心选取题目,有梯度,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感觉到有会做的题。而且,对回答的同学,无论正确与否都要给予鼓励。测试过后对不同分数段的同学都要给予评价。

七、结束语

总之,若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产生了兴趣,他们便成为了“乐知者”,变被动的接受知识为主动的学习知识,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丰富了他们的知识,提高了他们的能力,升华了他们的情感,你的教学质量一定会上升,你的教学效果会显而易见。

参考文献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3

关键词:实验教学;高中物理;教学效率;学习能力

高中物理作为物理学习的重要阶段,对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抽象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都有很大的影响。不同初中物理的简单直接,高中物理中存在许多抽象性的概念,对于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很大的要求。现行高中物理教材中设置了许多物理实验,但由于一系列的原因,许多高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很少会带领学生进行物理实验。物理实验是高中物理教学的重要内容,能够帮助学生有效了解相关抽象知识点,促进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教师在进行实验教学时需要注意不断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充分提高学生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完成教学后进行实验总结,以此充分发挥实验教学的作用。

一、注重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

兴趣是最大的动力,对于高中物理学习也是如此,传统高中物理教学中,教师在进行教学时通常更注重对书本理论知识的讲解,往往忽视了对实验的教学。一些家长和教师受到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认为实验教学不必要,占用了学生的学习时间,浪费了学生的时间和精力。也有一些教师会在教学过程中插入几个物理实验,但往往以展示实验为主,简单对课本内容进行一下演示,教学过程比较枯燥乏味,学生的学习兴趣逐渐降低。其实,高中物理实验非常重要,能够有效向学生展示有关抽象性内容,加强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因此,我们在教学时必须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愿意主动参与物理实验。在教学之余,教师可以积极和学生沟通交流,了解学生的想法和兴趣,在设计实验教学时结合学生感兴趣的内容,以此提高学生的参与兴趣。教师还可以通过提问的方式来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我在带领学生进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这个实验时,为了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实验兴趣,我先提问学生“功与速度变化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你是如何发展的?”,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出实验的主题,然后再安排学生进行实验,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准确记录实验数据。通过这个过程,学生表现出很大的学习兴趣,积极参与实验。

二、提高学生的实验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中,教师在进行实验时往往以自己的教学经验为主对教学内容作出讲解,而在实验教学时也往往以展示实验为主,简单展示实验过程,学生的地位较低,自主性较差。物理实验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必须注意观察,能够有效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而学生完成实验后,还需要对实验数据进行总结分析,这就能够很好的锻炼学生的总结和分析数据的能力。实验的重要性可见一斑。为了使学生能够充分的参与物理实验,发挥实验最大的作用,我们在教学时必须充分提高学生的地位,让学生参与实验的每个过程。例如我在进行实验时会提前安排学生进行预习,在上课前安排学生布置实验室,准备实验器材,在教学时让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我则在一旁进行观察,随时给学生提出建议和指导,实验完成后就让学生进行数据的总结和分析。这个过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实验过程,有效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

三、注重实验后的归纳和总结

实验教学是高中物理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一些教师认为只要完成实验就可以了,但其实实验结束后还应当进行数据的总结与分析。通过对数据的总结与分析,能够帮助学生从理论上了解某些知识点,加深学生的理解。同时,学生在进行数据的分析与总结可以发现数据中的错误之处,有助于实验得出准确的结果。我们教师在学生进行数据分析与总结时应当在一旁进行观察,及时提出指导,对于学生的误点进行纠正。例如学生在进行“利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时,最后发现计算结果与预计有差,学生仔细查看了每一个数据,发现是其中的一个数据存在差错,学生的真实位移距离纪录错误,导致最后结果出现差错。实验后的归纳总结十分重要,既可以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分析数据能力和总结能力。

结语:高中物理在整个物理学习中占有很大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一环,传统教学模式忽视对学生的实验教学,而实验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帮助学生加强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我们教师在教学时应当采用各种有效手段激发学生的兴趣,在实验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实验教学,要求学生进行实验结果的分析,真正发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参考文献: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1篇4

关键词: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设计实验观察能力思维能力

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我体会到,初中学生在刚接触物理时,都有一种好奇心,这种好奇心如果得不到及时培养,则可能很快就会消失。然而实验有较强的趣味性和探索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能力及探索创新意识,实验在整个教学中起到激发兴趣,唤起追求;引导认知,启发思考;指导方法,开拓思路;培养能力,养成习惯的作用。所以,教师应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引导学生做好物理实验,将学生的这种新奇感转化为持久的学习兴趣,发挥物理实验在物理教学中的重要作用十分有必要。通过十几年的物理教学实践,总结出以下几点。

一、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是指教师用实验仪器展示,学生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思考得出结论的实验。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到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记忆更加深刻。做好物理演示实验,要注意学生观察能力的训练。为保证实验成功达到预期效果,上课之前我通常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全盘掌握演示实验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中我能根据实验原理,熟练地进行示范操作,并引导学生了解为什么做这个实验,要观察什么、怎样观察,并要求学生边观察边思考所观察的现象能揭示什么样的物理概念和规律。

二、重视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及综合分析能力

分组探究实验不仅能为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奠定基础,让学生亲身参与到物理过程的探究和物理规律的验证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而且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具体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到实验结论,要比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来的物理规律更容易理解、掌握。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感知和实验成功获得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三、积极启发学生进行探索实验,提高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

我们在具体实验教学中,可以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索性实验,探索性实验是让学生通过自己探索、观察分析,促使学生学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实验、如何用学过的知识解决新问题或发现新规律,同时更能激发其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四、鼓励学生设计实验,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

物理中许多实验都可以重新进行设计或创新。通过学生自行设计实验,可使学生的整体思维能力、知识运用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及探究能力得到全面提高。在过去的教学中,我曾鼓励学生做过一些小实验、小制作,如,空瓶吸水、巧取硬币、小孔成像、手影、自制潜望镜、橡皮筋测力计、熄灭火焰、纸覆水杯、抽纸条、陀螺等,这些小实验、小制作,取材方便,操作简单,效果显著,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和制作,在获得知识的同时,培养了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5

1.紧密结合相关学科的知识,实现多学科交叉。

药理学的内容往往和其他学科内容相关,在讲授过程中,及时的把其他学科的内容穿来,并进行画龙点睛的提示,使学生能充分把多门课的知识结合起来,融会贯通,加深对药理学所学内容的理解。例如:抗高血压药物的讲解中,先讲形成高血压的病理基础,并把人体解剖学的知识加进去,然后再讲药物作用的机制,学生理解以后,再讲药物的分类及各自的特点,及这类药物的发展动向,这样就能轻松的理解和掌握了。

2.对讲授内容进行划分,保证教学质量。

由于制药工程专业课程设制涉及化工与药学,所学课程较多,药理学课程的学时安排存在教材内容多,授课学时少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根据教学大纲要求,将所学内容分为重点掌握、次重点及了解内容3个层次,并对重点掌握的内容及讲解中的难点、要点内容加以强调,并要求学生重点记忆,保证教学质量。

3.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加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

为克服药理教学中存在的抽象化、难理解和传统单一讲授的课堂教学方法,我们采取多媒体教学,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将所学内容展现给学生,还引入动画。生动的情节,漂亮的画面,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例举生活中用药的实例,将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加深学生的印象。此外,课堂中增加提问,课后布置少量思考题、讨论题,促进学生获得知识。

二、与理论配套的实验教学

1.符合本校教材的编制。

药理学实验的内容广泛,各种实验项目繁多。而我们现有的条件有限,有些项目不能开展。因此,我们立足于本校实验条件,根据我校的教学要求及实际办学条件,结合理论课教授内容,我们自编了教材《药理学实验指导》。尽可能将这些实验和课堂理论联系在一起,通过实验的完成,使学生对课堂理论的讲解有深入的了解。

2.做好课前预习,实现视频与实验指导相结合的新方式。

由于实验条件及时间有限,又要保质保量的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们学有收获,因此注重课前预习非常重要。在上课前,任课老师收集一些视频资料拷给学生们,并要求学生对照实验指导进行预习。要求写预习报告。通过预习掌握实验的重点内容和基本技巧,使实验在有限时间内高质量的完成。

3.实验方法,用药剂量的修改。

由于药理实验多数使用活体动物,不同来源,不同品系、不同性别、不同体重的动物对药物的反应不同,因此实验前通过预实验确定在本实验条件下的用药剂量,对实验中的药物剂量进行调整,以利于实验结果的观察。另外,由于本校实际情况,一些在医学院校使用的药物,在我校很难采购到,此外,一些实验方法对于初学者的实际操作有一定困难,因操作不当而造成实验动物大量死亡。因此根据本校具体条件找到替换药物,寻找适合的实验方法,并通过预实验确定最终方案。

4.实验课后写实验报告,促使学生对所做实验进行思考。

要求学生药理实验课后写实验报告,对所做实验的操作、过程及结果提出问题,并进行思考,得出结论。这些教学方式对于学生科研思维、创新能力等综合素质的培养,以及提高教学质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三、组织学生经常去药厂、医药公司参观学习

掌握药学知识对制药工程专业学生今后从事药学相关职业至关重要,药理学是这些药学知识的基础,如何将药理学与其它药学知识充分结合,并应用到实际生产中去,是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课题。我校通过多种途径,积极联系药厂、医药公司,带学生参观学习,并邀请他们的工程师进行现场讲解。使学生把学校所学知识和实际生产联系起来,了解药理学及其他药学知识的实际应用,扩大了学生的视野。

四、总结性教学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6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在物理教学中的位置

探究教学是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发展技能,培养创新能力,接受科学价值观及科学方法的教育,由此发展自己的个性的过程。探究性学习强调的是学生主动的获取知识,体验科学过程与科学方法。八年级物理教材(苏科版)中安排了35个探究性实验,占到总教学时数的三分之一还要多。由此可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二、传统物理实验教学与探究性实验教学的比较

传统物理实验教学模式是教师的理论讲授和学生的大量练习相结合,教师手把手讲授实验步骤、实验要求、实验注意事项,真正由学生自己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总结实验观点、实验结论的太少了。虽然此过程中学生也可以获得知识,但掌握的知识难以巩固,主动学习,学会学习很难体现。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地位被淡化了,这样无助于学生的知识能力结构和非智力因素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充分体现。而探究性实验为学生提供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的空间,活化知识结构和训练思维空间,同时为以后从事科研工作打下坚实基础。另一方面,传统的实验教学对新知识本身所蕴涵的潜在意义、呈现方式挖掘不够,对学生的情感调动不够充分,削弱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而探究性实验是以实验为载体,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亲自体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和解决问题。这就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的动机,给学生一片可以自由飞翔的空间,使教学不限于科学知识本身,还可以揭示其中的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探究实验的特点就是要求教师要构建新的教学模式,以强调学生探究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实现结果和过程的并重,更好的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初中物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几种教学模式

1.验证性实验的探究。验证性实验是通过给定的实验题目、材料用具、方法步骤,学生按照步骤操作,验证教师讲解过的结论或概念。如:“密度”的概念是初中物理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之一。教师在教学时,应该加强指导,因为这个实验应用到“控制变量法”这个实验方法,教师可以这样进行启发和引导:①物体的质量和体积之间有什么关系?②同种物体,质量相同,体积呢?③同种物体,体积相同,质量呢?④不同物体,质量相同,体积呢⑤不同物体,体积相同,质量呢?⑥同种物质所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比值的大小是否相同或相近呢?⑦不同物质所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的大小是否相同?⑧如果换几个其他物体,重复实验,结果会怎样?

教师通过设置这些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使得学生能够思考如何去实验,边实验边思考,而不是单纯的照搬,硬套。使学生养成探究实验的良好习惯。

2、指导性的探究实验教学。指导性的探究实验是常见的探究式教学模式。探究的课题往往是给定的,教材中也会给出探究的指导方案,只需教师在探究过程的每一个环节给予必要的指导。例如:在教学“探究电流的大小与电压、电阻的关系”一节时,教材明确地给出了探究的课题,实验材料的准备,实验步骤的设计,实验数据的记录表格,同时也给出了学生指导性很强的思考题目等。在动手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回顾电压表和电流表的使用,回顾控制变量法,强调电路的连接要正确,要准确读数、记录、认真分析,总结实验结论。这样学生才能理解到探究性实验的内涵和其中所蕴涵的科学方法。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7

关键词:高中物理;基本特征;思维过程

推理能力是指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做出判断之前对事物进行判断的预测,并对事物进行一定自我理解的过程。这种能力在物理学习的过程中体现非常明显。本文就对高中物理中推理能力的促进做出分析,分析它在教学中起到的作用。

一、物理推理能力及其基本特征

物理推理能力是指在学习物理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一种习惯性的思维方式。首先,这种物理推理能力能根据事物的表象进行分析和判断,把对于事物的认识从粗浅的层面上升至学科性质的认识。这也是物理学科的特点:把事物的表象去除,只保留物理原理的实质。物理推理过程一般具有以下特征:

1.模式化。自然事物在表现形式上的差别使得分析过程需要进行一种模式化的过程。这个过程能够使得问题在相对一致的模式中进行,在模式化的过程中物体的一部分属性可以忽略为模式化过程的精髓。

2.分等级进行。物理推理思维是一个阶级到几个阶级递进的过程。在研究比较深入的知识时必须要求有相应的基础知识进行思维的铺垫才能够继续进行。

3.多方向的特性。物理和数学学习的过程类似。很多问题的结果只有一个,但是解决的过程可以有很多。这种多方向的特性使得物理推理思维的过程对于方法能够有更多的把握。

4.实验特性。这是由于很多物理知识在进行推理过程之后需要进行实验才能进行验证,这也是物理这门学科最大的特点。

二、物理推理能力的思维过程

1.分析阶段。分析阶段是指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或者不懂的题目时的一种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会对事物或者题目进行一种分类,把问题的层次和所属的领域进行归类。这样的分析过程有助于在后期的物理过程中更加有条理地进行推理。分析过程在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也有一定解决问题的作用。

例如,在高二物理必修二第六章“曲线运动”研究平抛运动的课时中,平抛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与依据物理知识预测的结果不同。这种实验结果和实验预测不一致的过程就需要用物理推理能力进行处理。

实验过程中矛盾的出现使得物理推理思维得以应用。在对实验结果的判断中可以分析得出实验中的可变因素可能导致实验结果的不准确,通过物理推理能力的运用在矛盾实验中就能很快找到导致实验结果的原因。经过分析就能得出最可能影响实验结果的部分,在平抛实验中影响结果的原因就是斜槽的末端是否是水平的。

2.整合信息的过程。在分析的基础上要在众多可变因素中寻找最有可能的因素进行重复实验。信息的整合过程就是物理推理过程的第二阶段,在信息的分析中实现对物理知识和问题的全面认识,在分析的基础上对问题有更加全面的认识。

3.差异类比的过程。这个过程就需要学生在相似问题中寻找可能类似的问题。这种差异类比的过程中能够锻炼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在问题的不同点和相同点中寻找问题的突破。这个过程中就能初步形成对于事物物理概念和思维的建立。

4.总结实施阶段。在对事物或者问题经过分析、信息整合、差异类比之后就需要进行一定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确定问题的突破方法,这个阶段也同时考验学生在知识点分类上的能力。因为在进行总结的过程中一定是把这种问题归结于一种或者几种物理原理的过程。

例如,教学在高中物理“力学”的内容时对于力的性质的分类。根据力来源的不同能够把力分为几类:重力、弹力、摩擦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这些分类的过程就是对于物理概念的理解过程:重力的来源是地球引力,弹力的来源是形变,摩擦力的来源是相互运动或者趋势,电场是电场力的来源。

5.把思维进行抽象化,这个过程是物理学习过程中最难的部分。这种思维将事物在现实中的表象进行抽离,只保留其在事物属性和本质区别上的差异。在抽象思维过程之后就能对事物进行概念上的理解,这种思维对于物理学习中的模型建立有着很大的帮助。

6.提升总结阶段。在抽象思维结束之后就能对事物的本质属性加以了解,在此基础上形成对于事物的初步认识。进而能够总结出这类事物的共性和一般性。在进行这种概括总结的基础上还需要再进行更高的总结,这种过程追求极致完美的规律性结果。

总之,高中物理学习过程中物理推理能力需要学生在物理的学习过程中不断总结,这种能力在物理学习上的帮助能够很好地促进学习物理的过程。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物理推理能力的训练能够有效改善学习物理的效果。

参考文献: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8

1培养学生阅读教材的习惯,以寻求获取物理知识的途径

初中生刚开始学习物理,阅读物理教材是他们获取物理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在教学中,应指导他们阅读教材,培养他们爱读书的习惯,使他们逐步学会抓住问题的中心和教材叙述的思路,学会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设法解决.

初中物理教材有对物理过程和物理现象的描述,又有对物理现象的分析和得出的结论.表达方式有文字、又有符号、公式、还有插图.在指导学生阅读时,首先要帮助他们扫清文字理解上的障碍,熟悉物理用语,还要给学生一些适当的提示,比如教材上哪几段是对物理过程和现象的描述,哪里是对现象的分析,哪里是结论,对重要的句子、结论和定律要求学生在阅读时用笔勾画出来,作为重点记忆.

教材中的公式是物理采用数学关系来表达某物理概念或物理定律,指导学生阅读这方面教材时,要强调弄清公式的来龙去脉,每个物理量的意义,使用的单位,整个公式所表示的物理结论和该公式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如:液体压强公式p=ρhg,要求学生弄清它是用来计算因液体的自身重力在液体内部某一深度产生的压强大小的计算公式,它是由压强公式p=FS推导,公式中的p=ρ、g、h分别表示液体内部某一深度的压强、该种流体的密度、9.8N/kg,从液面到研究的点或面的竖直高度,此式表示P只与该液体的密度,所处的深度有关,与液体本身的重力、体积大小和容器的形状、接触面的大小无关.还应注意此公式不适用求固体或不均匀气体产生的压强.这样可使学生正确理解公式,并会灵活应用.

插图具有直观性、趣味性、可读性.初中物理教材中有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生动说明了课本的内容,还包括了许多重要的知识,在指导学生阅读时,要重视对插图的理解,指导学生结合教材上的文字叙述认真分析插图所表示的意义,说明了什么问题,它表示了什么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例如在“什么是力”的一节中插图8-2、8-3、8-4分别表示足球在受到力,由静止变为运动,由运动变为静止,球的方向改变,说明了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学生在阅读时学会了看插图,对他们掌握物理知识和理解物理概念是很有帮助,能将抽象的物理概念形象化,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的同时,还应鼓励学生阅读课后的“阅读材料”以及课外阅读科学普及读物,向学生推荐一些适合学生口味,能对物理产生兴趣的课外读物,有的读物对同一个问题的讲法可能不完全相同,与课本对照,能起互为补充作用,可以使学生增加知识,开阔眼界,活跃思维.

2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习惯,抓住理解物理知识的关键

众所周知,物理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概念的建立、物理定律、定理的发现都是通过大量的实验总结出来的,所以说在初中物理启蒙教学中,注意培养观察实验,是为他们今后进一步深造和应用打下基础.

应重视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实际生活和生产的物理现象,物理现象处处都有,随时都可以举出很多的例子.如:露、霜是怎样形成的?雨后为何会出现彩虹?人在沙滩上走路为什么比在公路上走路要费力呢?保温瓶是怎样保温的?电是怎样发出来的?为什么人走进深水区有漂浮感觉?为什么功率大的灯泡灯丝较粗?等等,观察后,学生会提出很多问题,有的问题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去解释,有的问题暂时还不能解释清楚的,可以给一些提示,等今后学到那部分知识后回答,给学生一个悬念,激起学习兴趣.使学生逐步养成爱观察、善提问、勤思考的好习惯.

对课堂中的演示实验,应给学生交待清楚,怎样观察每一个实验过程和所显示的物理现象,使用什么仪器,怎样操作.指导学生边观察、边思考,对演示的物理现象和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归纳总结出结论来.例如“牛顿第一定律”的演示实验,首先应介绍本实验的过程,即让小车在同一高度的斜面自由下滑后在不同的表面(毛巾、棉、木板)上滑动,观察小车的运动路程长短,让同学思考小车为何在不同的表面运动的距离不同,引导同学分析,得出由于不同表面的光滑程度不同,对小车运动的阻碍也不同,然后再提出假设,如果表面绝对光滑,没有任何阻力小车会怎样?引导学生讨论,最后归纳出“牛顿第一定律”,防止学生把演示实验当作看把戏,不联系物理知识去进行观察和思考的不良习惯的形成.

对学生分组实验:应加强对学生进行实验前的教育,从第一个实验开始着重于培养好的实验习惯.实验前,要求学生预习实验内容,弄清实验目的,原理、步骤,了解实验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实验仪器的操作、放置等.如:(1)对某一测量仪器,在使用前,应先观察其量程和最小分度值,后对仪器做适当的调节.(如对电流表、电压表进行调零)估计所测的量是否超过(或小于)它的量程;(2)仪器的放置,应方便操作和易于观察,需观察和读数的仪器、仪表应放在中间,靠近操作者,需调节的仪器、仪表放在面前稍偏右等,实验时,应要求学生认真观察实验现象和记录起初的实验数据,不能凑数据了事,应重视实验现象和数据的真实性.实验结束后,要将实验仪器清理放回原处.指导学生认真处理实验测出的数据,分析归纳实验中观察现象,从而得出实验结论,分析误差,并填写好实验报告.

3要养成质疑反思习惯,抓住物理规律的本质

在概念、规律的新课教学中尽量把概念讲准、规律讲透,使学生理解到位,然后对具体的物理问题的处理先让学生提出解决方案,我评价后再提出不同的多个解决方法,这些方法中一定要有一个不成立的伪方案,指导学生反思质疑,比较、排除不合理的方案,从合理的方案中寻求最佳方法.

在例题的讲解中要有意适度“出错”,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使学生不迷信老师和教学资料,相信自己,对于问题的处理要敢于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

在练习中对学生经常进行一题多解或一题多变的训练,从而使学生养成遇事多动脑筋、质疑反思的良好习惯.

4要养成归纳总结习惯,寻求知识之间的联系

在物理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良好习惯.归纳总结就是对所学的物理知识进行整理,将一个个零散的知识点建构成有机的物理板块,让学生在整理中巩固提高.具体方法:

(1)每上一节课的内容,下课前要指导学生总结归纳.

(2)每学习一章要求学生自己归纳知识点,画出物理知识联系图.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9

一、做好物理演示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演示实验指的是老师用实验仪器展示,学生通过耳听、眼观、脑想、语言表述和思考得出结论的实验。

演示实验有利于学生注意力集中,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可以有效锻炼学生观察、思考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从观察现象、总结规律,到最后运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师在演示实验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对理论知识的建立过程有了较清楚的认识,使抽象的理论知识具体化,记忆更加深刻。

为了保证实验成功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应该提前预做实验,以便取得第一手资料,并全盘掌握演示实验的每一个关键步骤,做到心中有数。

二、重视分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及综合分析应用能力

分组探究实验是指学生到实验室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动手操作练习实践来完成的以学生为活动的主体的实验。

分组探究实验有利于为学生掌握知识和理解知识奠定基础,能让学生很好地亲身参与到物理过程的探究和物理规律的验证当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团结协作能力,学生通过对实验的具体操作、观察、记录、分析和归纳总结得到实验结论,要比教师在黑板上说出来的物理规律更容易理解、掌握。学生通过对实验过程的感知和实验成功获得的成就感,更能激发出对物理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学习效率。

要保证能够顺利的完成实验并达到预期的效果,教师必须在分组探究实验充分发挥其引导作用。教师要认真观察学生实际操作的全过程,仔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教师在学生独立完成实验的过程中进行的教学工作的重点不是一般的讲解和辅导,而应有计划、有针对性地个别指导。

三、通过课外小实验提升物理学的创新思想,更好地发挥学生运用物理的能力

课外小实验是指学生在实验教学课后,通过学习的物理知识,充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下的实验。

课外小实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教材,掌握教材,通过各种感觉获得更多的直接经验和感性材料,在物理学科调节教学中的有着重要作用,不仅能调节教学更加生动、具体,使物理教学变化多样,内容丰富充实,还能激发学生的探索自然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培养其创新能力。从而更好地发挥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作用,使学生把知识学得更灵活。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实验设计;探究性教学;创新能力

一、营造宽松学习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培养创新意识

由于长期以来受传统教育的影响,教师的主导作用过强,学生不能充分发挥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不少实验题目由教材而定,结论是已知的,方案制定则是固定套路,实验课成了学生机械地按照教师的步骤、要求进行模仿的过程.实验准备得非常仔细,考虑到了每一个细节和具体问题,从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到过程设计等都做到步骤详实,面面俱到.如此实验课学生轻松,教师也不必被学生提问而左右,大家落得清闲,表面上课堂纪律较好,学生实验成功率高,但结果却制约了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长期以往更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鉴于此种现象,教师应积极主动地创设宽松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开动脑筋,大胆想象,积极提问,勇敢质疑.教师应因势利导通过新奇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多提几个为什么.

二、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

实验时,教师可按教学大纲规定必做的分组实验,采用两人一组,总体安排.同时,将学生分成三种类型:第一类是理解能力差,反应较慢,动作缓慢;第二类是思维敏捷,动作粗糙;第三类是独立思考,动手能力强.不管哪类学生,整个实验过程全部由自己独立完成,教师必要时答疑引路.

另外,要改革实验报告的书写.实验报告不要求统一的格式,只要求与中学物理教学相联系,写出本实验成功的关键、有何不足.实验教学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常常要求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要知道的内容.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以此调动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总之,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做实验是学习、研究事物内在联系,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

三、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重视演示实验教学,加强能力培养

传统的课堂教学,演示实验通常由教师演示,学生观看,但是很多实验学生根本看不清,特别是后边的学生.不同程度的限制阻碍了学生智能和潜能的发展,直接影响学生实验心理素质的提高.在演示实验中,应积极引导学生观察、猜想、分析、归纳、总结,甚至在实验操作上让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充分了解实验的内容,多次重复,加深印象,巩固记忆.

3.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实验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显然,这里学习的不是色散的知识,重要的是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对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

4.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的实施有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是不是就结束了?应用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符合唯物主义方法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辩证原则.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

四、强化实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

大部分学生过分依赖教材中说明的材料用具、方法步骤等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实验的创新设计,鼓励他们善于发现问题,并敢于提出问题对现有实验进行大胆创新,本人在教学过程中作了一些尝试.我们可在原有实验的基础上,适当改变实验目的、要求,提出新的实验课题,从而改进原有的实验,进行新的实验.如,在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如果只提供一只电流表而无电压表怎样测出未知电阻的阻值等.

实践表明,指导学生进行设计性实验是调动学生动手、动脑的有效措施,实验设计要注重联系教学实际,从学生及实验具体情况出发,注意控制实验难度,逐步提高设计水平,使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培养实验精神,进而达到提高创新能力的目标.

五、积极开展探究性实验教学,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

探究性实验是相对于验证性实验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是由学生自己运用实验手段在获得现象和数据的基础上得出实验结论.探究性实验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要求其自主地获取知识,主要程序包括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实验验证、分析评估、交流合作等.在具体操作中可包括上述程序的全部内容也可只涉及其中一部分内容.

探究性实验教学是一种依赖于物理实验解决问题、获取知识规律的教学模式,具有很大的开放性和灵活性.学生通过探究性实验活动以能动的方式在教学过程中掌握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并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对激发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田慧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策略.教育科学出版社.

[2]李才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篇11

创新是事物发展过程中量的积累,是量变过程。同时创新又是创造,是事物的突变,是一个全新事物和方法,是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质变。物理的实验教学能够很好的体现这一质变过程。我们下面就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中来探索创新教育的具体实施。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如果把创新等同于建造空中楼阁,那是对创新的一个歪曲,是非常容易误入唯心主义的泥潭的。

物理就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如用铅笔和小刀做压强实验,用雪碧瓶做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实验,用汽水瓶做大气压实验用眼药瓶做物体的浮沉实验,用水和玻璃做光的色散实验等,这些器材学生更熟悉,更有利于使学生明白物理就在身边,物理与生活联系非常紧密。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总之,我们不是为做实验而做实验,我们做实验是学习这种研究事物内在联系,研究问题的方法。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在给水加热的过程中,能看到什么?在此基础上引导同学讨论观察的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可以提示看到的不同的现象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的,但是具体到是哪些原因,应该由学生通过多次的实验得出一定的结论,而不是老师在黑板上把各种条件罗列出,再提供给学生实验。那样做实际限制了学生的思维,是不利于学生形成创新思维的。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如对于彩虹,自然界在特定雨天后才能看到,平时看不到。在序言中教学中用三棱镜做光的色散实验让彩虹出现在教室里,使学生感到新奇,通过这段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形成共识,知道什么是实验。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那么在这里学习的就不是色散的知识,更重要的学习了这种探索事实根本的方法——实验。

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

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

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在这个研究的过程中也更容易有新的突破。在做固体融化的实验过程中(直接加热),开始的实验结论和课本上总是不一致,学生甚至考虑了课本的大胆想法。在引导学生考虑小学学习的热平衡的知识后,就有学生考虑是不是加热不均匀的问题,通过讨论,最终使用了水浴的方法来解决了问题,结论与课本基本一致。这就是运用来探讨新知识新方法,在探讨中学生也品尝到了成功的喜悦。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

实验动物学总结范文

一、更新实验教学的思路

创新不是凭空的胡编乱造,而是通过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分析、总结,在客观事实的基础上来得到前人没有得到的结果、结论,或者是用前人的正确结论创建新的领域。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也就是物理的定义、定理、规律、定律都建立在大量的实验和实践活动中,那么我们所说的实验也就不仅仅局限于现行初中物理教科书中所安排的十九个学生分组实验,两百一十一个演示实验和若干课外小实验。我们的实验教学可以在课上,也可以在课下;可以使用实验室所配备的器材,也可以自备自制教具,甚至可以使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现有物品,经常用学生身边的物品做实验。而且通过这些课本上没有出现的器材启发学生的创新能力:大家一起来想一想,还可以用什么来说明我们要知道的内容,或者这种类似的方法我们可以用来解决其他什么问题,等等。调动学生刚刚起步的创新的意识和创新的精神。

二、实验教学方法的改革

1.观察是创新的前提

观察是实验的第一步,也是创新的前提。没有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是谈不到创新的。我们在实验教学中首先应该使学生知道:所谓观察就是要有目的地辨明观察对象的主要特征,注意发现引起变化的条件和原因。其次,要使学生了解观察是要经过一定的努力,克服一定的困难,才能发现问题,才能得到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和正确的结论。

需要指出的是:在教学中应该让学生知道,观察事物是科学方法中提取大量事实的第一步,也是我们要进行任何创造和超越的第一步,我们所需要的不仅仅是大家观察到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观察这个活动的本身,观察在生活中无处不在。

2.实验,在学习中创新

人们的许多物理知识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加以思索和总结得到的。实验就是在人工控制条件下使物理现象重复出现供人们观察的工作。通过实验,能够对物理事实获得具体的明确的认识,有助于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实验中要有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教育学生每做一个实验应该了解实验目的,正确使用仪器,作必要的记录,得出相应的结论整理好实验器材。根据实验观察到的现象和结果得出结论,做出正确的实验报告。向学生适当介绍一些物理学大师所做的物理实验以及所取得的成绩,而在以后的学习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来探索知识。

3.重视方法的总结,动手动脑

科学方法提出这样几个步骤:收集大量资料,证据;总结分析;得出结论;提出意见和建议。实验做完了,结果出来了,我们的实验是不是就结束了?没有。应用才是我们的最终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唯物主义方法论中关于从实践到理论再由理论到实践的辨证原则。当学生做了基本实验后,教师应当对学生实验提出较高层次的要求――做验证性的和设计性的实验。比如在做完测平均速度的实验后应该总结实验时所采用的物理方法:控制变量的方法,这种方法在物理的实验中是最常用的,是应该掌握的。这样在学完密度知识后根据实验室所能提供的器材可以要求学生解决如何测金属块的密度问题,学生可以根据控制变量的方法提出设计方案,也可以提出一些具体问题,自己设计实验方法进行实验。这不仅对前面知识的应用,也是一种对物理方法的使用。运用现有的知识内容推论后面的学习内容是一种物理研究的思路,更是学生应该掌握的物理方法之一。

三、实验教学评价中的新意识

教师对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评估,为制订下一个目标做准备,这是一个学科目标的结束。如果说学生已经掌握了知识的重点、难点,形成了相应的技能技巧,那么教师应该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学生掌握了什么,超越了什么?谁做得最好,由教师和学生总结这个的经验,从而形成再创新能力,这个环节是必不可少的。在以往的教学教学评价当中,往往是以学生的一次次考试的成绩来评价每一个学生,在具有创新意识的教育教学过程中,这个评价方法自然也应该有所改进,而实验教学的评价似乎成了其中的重点。新的评价观点不仅仅应该看到学生在操作实验中的熟练程度、准确程度,更应该重视实验中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这种评价还在起步当中,在实际操作时就更应该努力避免死板缺乏创造力的观点,这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之一。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