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语文教学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1篇1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教学新教材

自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实施以来,很多教师都尝试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与教学理念来进行教学,以适应新课标、新教材的需求。在改革创新的过程中可以说各位教师都大显身手,各施其能,尤其是年轻教师,教学花样更是层出不穷。但我以为,新教材的“新”不只是形式上的新,不是玩一两个新花样就可以的,而是其内涵上的“新”。新教材与旧教材比起来更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学生研究性、创新思维等方面的能力。那么我们如何遵循教材的编排来让学生达到这些能力的要求呢?这就要求教师下大功夫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等,改变以往教师的传统教学的模式,实现从里到外的大转变,彻彻底底从心里“新”起来,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每个人都动起来,调动学习的积极性,每堂课让学生都参与进来,不要让学生认为自己是局外人,要让学生感觉这堂课就是为他们而设计的。学生是课堂的主人,不应该跟着教师的思维走,应该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主见,可以把对课文及对课堂教学的意见表达出来,提出自己与众不同的看法,这样的课堂才更轻松,氛围才更热烈,效果当然也会事半功倍。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是新教材新课改的主要内容。教师应建立民主意识,重新调整自己的角色和行为,引导和促进学生的发展,张扬学生的个性,把学生的创新能力激发出来。

有些年轻的教师认为新课标的新就是形式上的新,就是玩花样,其实不是这样的,花样谁都会玩,关键是让学生在感到新颖的同时,还要掌握一定的知识和技能。不能是一堂课嘻嘻哈哈过去以后,让学生认为什么也没得到,这样的课形式再新颖也是非常失败的一堂课。形式上的新、内容上的新一概并用,让学生耳目一新,既使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又提高学生的感悟能力,这才是新教材的要求,也是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所应该做到的。也有的教师认为新教材的新就是用多媒体教学,其实也不完全是这样的。多媒体教学只是教学中所用的一种辅助工具而已,多用、滥用会造成学生对课堂的厌倦。多媒体毕竟是机器,不带有感彩,而很多的文章的解读是需要用“情”的。所以适当地运用多媒体穿插一些图片及一些辅助说明是完全可行的。如在讲解鲁迅先生的《记念刘和珍君》这篇文章时,就可以用多媒体放一些与课文有关的事件,以及当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时的时代背景。如“三一八事变”、“张勋复辟”、“直奉战争”等片段,来加强对鲁迅先生当时写这篇文章的理解,体会当时鲁迅先生写这篇文章之时的心情的沉痛。这样比单纯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但是用多了不一定就好,要恰到好处,语文教师一定要掌握好分寸。

另外,新教材也不完全是与旧教材相脱离的。要注意它们之间的承接与发展的关系。由于新教材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的能力,因此一些语文教师使用新教材上课就超出旧教材的条条框框,任意地发挥,展开课堂内容,认为不拓展就不符合新教材的要求,有时拓展的内容比上的课还要长。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旧的教学方法不是一无是处,也不是说旧教材变新教材了,语文教学的形式就一定要变,只要深受学生的欢迎,我认为不论形式的新与旧,这堂课都是成功的。语文课教学的关键就是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领悟、分析、推理能力,只要让学生的这些能力有所提高,就是一堂好课。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2

一、善于创设优美的课堂教学情境

语文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实践的需要,借助于语言、动作、环境和现代教学设备等手段创设出相应的情境氛围,以引起师生的情感共鸣。将课堂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教学手段有机结合起来,形成一种天造地设、水融的和谐,达到教学艺术的最高境界。

教师范读,让学生在听中生情。例如,在学李清照的《声声慢》时,可先创设一个适合朗读的情景,学生有了听读的兴趣和听读的精神准备和气氛之后,再按朗读课文的要求范读课文。在范读中,要注意语调的把握,酝酿一种人到晚年无依无靠的凄凉心情,进入李清照这一角色。教师的朗读把学生带到了一种悲戚凄凉的氛围中,学生在教师的范读中初步产生了一种悲切的情感,接下来的学生朗读也就水到渠成。学生完全沉浸在李清照“冷泠清清凄凄惨惨戚戚”的愁绪中了,起到了一种以声宣情的作用。

配乐朗读,让学生在读中牵情。如学习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在理解了秀丽多情的康桥是诗人心灵的家园,是诗人心中的圣地的基础上,通过一些照片制作课件,配上音乐,让朗读较好的同学尝试配乐朗读,让学生体会其中的意味,体会一种朗读的兴趣,也体验到徐志摩对康桥依依惜别的浓浓情意。

图文结合,让学生在画中激情。教学《沁园春・雪》这课,可以先介绍当时的历史背景,然后播放背景音乐,使学生走近当时的历史,走进主人公豪情满怀而又辉煌无比的人生。同时用大屏幕出示当时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白色雪景的背景图片,引导学生边听配乐朗诵边欣赏图片边想象品味,将广袤无垠的原野雪景与主人公的豪情壮志结合起来,使学生迅速入境。随着乐曲的节奏韵律来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语脉变化和整体思路,从而达到进入角色,进入文章的情境的目的。

二、着力营造平等对话的课堂氛围

古人说:“亲其师,信其道。”新课标认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在新课标背景下,要建立平等、民主、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增加课堂教学的和谐氛围,促使教学活动轻松、愉快完成。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还给学生充分阅读与思考的时间。新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阅读,首先是学生通过文本与作者沟通交流的过程,学生阅读作品,本质上是通过解读文本,从而最终理解作者对世界的独特观察、独特感受、独特思考。我们必须给学生充分自主阅读的时间,引导学生沉浸到文本中去,与文本里的人物相会、交流、撞击,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人物的境遇、欢乐和痛苦,用自己的想象去补充发展文本的艺术空间,品味作品的意境,获得审美体验,得到平时没有触及的心灵深处的满足。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3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课堂教学误区

在新的课标理念指导下,教师的授课方式有了很大改善,传统的教育模式逐步被取缔,当前的语文课堂教学焕发勃勃生机,师生互动的模式基本形成,师生的思维进一步活跃,师生关系实现了真正的融洽。由此可见,新的教育改革是适应新形势下语文教学的需要,成效初现。在我们肯定成绩的时候,还应保持清醒的头脑,因为在新课标下的语文课堂教学中,还存在着几个误区,有待我们进一步解决。

一、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现象普遍存在

语文课堂教学,客观来讲是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完美统一。从当前一线教师的教科情况看,教师们大都重视人文精神的培养,弱化了语文的工具性。特别是有一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不太重视文本的解读和基本知识的理解、掌握,更不注重语文基本能力的培养,课文内容一带而过,根本不讲解字词难点,忽视基础知识积累,反而跨过课出了许多引申和发挥,把目光聚焦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光环上。长此以往,语文教学必将走向另一种悲哀,即学生基本的语言问题都不能过关。

二、以“问”代“灌”、牵着学生鼻子走的现象依然存在

新课标的实施,将以教师为中心的“满堂灌”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彻底清除,但不可忽视的是一种典型的“满堂问”式的教学应运而生,大有愈演愈烈之势。这种“满堂问”简单说就是教师在课堂上连续提问,或是非问,或填空问,或自问自答,有时甚至一问追着一问。学生则习惯性地举手,仓促地回答问题,或置之不理,保持沉默。这种教学方法其实质是以教师为中心,突出教师的地位,以教师预设好结论为最终目标,以此锁定学生的思维。这种“满堂问”的教学方式,其实是一种强引灌输方法,与“满堂灌”没有什么本质区别,只是形式改变了,与新课程理念是完全背道而驰的。课堂提问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培养学生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找准切入点,覆盖全文,真正具有“牵一发而动全篇”之效;对学生而言,这一点能真正开启学生的心智,进一步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导带领学生进行深层的多向的思考与探析。

三、热闹偏离主题是没有实效的

新课标给语文课堂教学带来了新鲜的活力。热闹是语文课常见的现象,课堂形式也随之多样起来,语文课堂教学生机盎然。然而,热闹的课堂是否就等于收获丰硕呢?就语文教学来说,立足文章本身是不容忽视的一个前提。就文本与活动的关系而言,文本是主干,活动是枝叶,活动是为文本服务的。如果在备课和上课时只是专注于活动,一味花力气在活动中创新出花样,脱离、偏离、忽略了文本,则无异于本末倒置。语文学习多样的形式固然重要,然而,用心、仔细地阅读却是语文学习获益不可缺少的根本所在。引导学生读进课文,挖掘文本中丰富、深厚的资源,在此基础上,再辅以各种有效的活动,让学生发散思维,是我们当前使用新课标中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四、课堂教学中“务虚”大有人在

从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很多教师为了激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奋点,采用了新颖、灵活的教学手段,目前看,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有很多问题不容忽视。例如课堂上小组讨论时间较短,展示讨论成果的往往是几个优等生,大部分学生只是“看客”,不能真正起到讨论的作用。新课程理念提倡将讨论引进课堂,就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只有学生讨论了,“参与教学”的基本目标就没有架空。只有学生“有效讨论”了,这节课的教学才真正具有意义。讨论既是学生的资源,又是教师的资源。对于学生而言,他们可以在同伴的帮助下,激起学习的兴趣,受到不同的启发与教育,从不同的角度充分理解教师对课程的讲授。对于教师而言,可以从学生的讨论里发现新的问题,完善自己对学生的引导。真正的讨论,应该是在教师提出问题后,给学生以充分的思考时间,同时也要参与其中。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语文课目标的不落实,搞花架子,忽视了语文基本知识的教学,如识字教学、词句积累及其运用,等等,都难以落实。教师对学生参与的评价、反馈,没有实质性的评价。而大多仅仅是笼统的赞扬,它无助于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五、盲目引进多媒体

运用多媒体教学,更加直观化、形象化,它所营造的由形象、色彩、声音动画等构成的综合氛围,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大量教学实践表明,将音像手段运用于语文课堂,如果控制不当就会成为干扰因素。语文课是语文实践课,这个本质特征要求一切教学手段都必须以语文活动为主体,以语言媒介为中心,学生只能通过语言文学才会理解、体悟、想象。教师务必及时凭借画面的内容,引导学生进行对比性的语言文字的“回放”和“还原”――回归文本,探究作者是运用哪些语言材料和艺术手法,来塑造人物或描绘景物的。

综上所述,语文课程改革不能为了“立”而求新求异,不能借改革之名回避传统和实际,甚至避开规律,当然更不能矫枉过正。处理好课改中的诸多问题,有利于新课程理念的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陈智霞.试论新课标下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几个误区及对策[J].21世纪中学生作文,2009,(04).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新课标高中语文课堂教学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086-01

前言

新课标的出台与实施,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了进行改革与提高的必要性。新课程标准为当代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提出了更多与更高的要求,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实现高中语文教学目标,当代语文教师必须要对教学思想与教学内容进行更新。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学生在学习活动当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的语文素质在高中语文课堂中得到提高。因此,在新课标的新形势之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与创新成为语文教师工作的重要内容。笔者选择新课标下的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作为研究对象是有一定的社会现实意义的。

一、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问题分析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构成的主体。然而,新课标的实施,使得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诸多问题被暴露出来。下面,我们就来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1.功利化思想泛滥

无论是高中语文教师,还是高中学生,面对高考的重大压力,都存在一定的功利化思想。从教师的角度来讲,面对学生家长与学校的压力,教师以学生成绩的提高作为教学目标,从学生分数提高的角度为学生提供应试教育。这就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将过多的时间放在死板语文知识的讲解,限制了学生创新能力与发散性思维的形成。而从学生的角度来讲,学生一味想要提高自己的高考分数,从而考入一个好的大学。许多学生在高中语文的学习过程当中,没有考虑到语文学科学习对其个人素质与未来生活的影响,目的过于单一。

2.教学方法传统

在当代高中语文课堂当中,许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没有得到肯定。学生在进行高中语文学习之时,大多处于被动地位,很少有机会发表自己的个人见解。在高中语文课堂之上,教师为了将更多的知识在课堂上传递给学生,因此,将自己作为课堂上的主体,一直在讲台上讲解高中语文知识。这就使得高中学生的语文知识大多来自于教师的讲解,很少有自己思考与探究的成果。学生的自主学习时间较少,加之学生数量较多,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所出现的问题不能一一进行解决。一些学生的高中语文个性化学习需求在整体性课堂教学中也不能得到满足,教师也只能点到为止。

二、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对策分析

传统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已经不能跟上新课程标准改革的步伐,更限制了学生高中语文能力的提高。因此,加强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对策的研究已经成为促进学生发展的必然之举。下面,我们就来对新课标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对策进行简要分析:

1.改革教师的教学思想

要进行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必须要引导教师进行教学思想的改革,摆脱传统与不正确的教学思想的束缚。只有教师的教学思想正确了,才能有正确的教学行为,学生的学习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当代的高中语文教师要认识到自己是学生的服务者,所有的教学活动都是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而实施的。高中语文更应该认识到学生的高考成绩不是衡量其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准,也不是衡量学生个人能力的唯一标准。教师要摆脱高中语文教学的功利思想,从学生的个人提高出发,为学生提供素质教育。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教师的引导之下,逐渐认识到学生的真正目的,不再过分苛求分数。教师教学思想的改革有利于教学氛围与学习氛围的纯洁,有利于推动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改革。

2.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

教师要考虑到学生的学习水平与学习需求,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方法,使学生在轻松与愉快的氛围之下开展高中语文学习。教师要承认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将更多的课堂时间给予学生,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使学生在自己的探究之中得到自己想要得到的语文知识。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之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使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合作精神得到培养。另外,教师也可以利用具体的教学内容,开展高中语文实践活动。比如在学习应用文的时候,教师就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具体的情境,使学生在实践中对应用文进行应用,找到语文学习的用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发挥教师的引导性作用

在进行高中语文教学之时,教师要认识到自己作为引导者的身份。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路上的指路人。在课堂之上,教师要与学生进行有效的互动。与学生交流学生想要的学习方法与教学模式,为学生做出指点,在学生的建议下对自己的教学方法进行改良。在生生互动的活动之中,教师要在教室中经常走动,主动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为学生及时解决疑惑。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意识到教师的引导者作用,不再过分依赖教师的灌输。

三、结语

综上所述,高中语文课堂教学,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不断进行改革,对于教师与学生来讲都是极为有利的。笔者从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问题与创新对策进行分析,希望以此来明确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点,促进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改革。

参考文献

[1].龙卫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J].当代教育论坛(教学研究).2010(06)

[2].陈智铭.浅析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24)

[3].刘亚平.语文教学的提问策略研究[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9(12)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5

【关键词】新课标;中学语文;课堂教学;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2【文献标识码】A

随着新课标理念的深入人心,课堂教学改革得到不断推进。为了促进我校教师的教改探索,前几天,学校语文组举行了青年教师公开课评比活动,选定的文章是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西地平线上》。听完了几位参赛青年教师的课,颇有感触,同时也引发了我对当前新课标下中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一些思考。

一、语文教师自身要有很高的语文素养,否则贻误学生

语文学习的对象就是语言和文字,语文老师是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语文老师对于民族素质的提高有着重要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语文老师自身语文素养不高,在授课过程中就有可能犯错误,这个错误有可能影响许多学生。一位青年教师在上课时,一节课出现了好几处字音错误,如果是口误或者笔误尚可以谅解,关键是这个老师不是笔误,而是确实不知道自己读错了。“血红”本应读xue四声错读成xie三声;蓦(mo四声)然回首中的蓦读成了mu四声;馄饨这个词,学生板演时错注成hun二声dun四声,老师给学生正音时居然说是正确的,有学生疑惑地提出异议,老师也没理睬,教学就这样继续进行。《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等权威工具书都给出了“饨”的注音――tún,同时又注明“馄饨”应读húntun。也就是说,“饨”作单字念时,读作阳平调tún,但是在“馄饨”一词中,“饨”字要念成轻声。江苏高考说明在“语言文字运用”中明确要求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见字的字音。作为参赛性质的公开课肯定是花了很多工夫准备的,一节课能出这几处错误,可见常态课这类的错误也是不可避免的了。教师这个职业决定我们教授知识的错误会被无限扩大,有可能影响很多人的一生。教师要对所教的内容负责,要对学生负责,尽量提高自身的语文素养,减少错误知识的传播。

二、要让学生亲近文本,以文本为抓手

语言是语文的拐杖,离开了对文本语言的品读,一切的文章结构、文章写法等等的分析就都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语文阅读课教学就是要以文本为抓手,让学生熟悉文本,再亲近文本,让学生多读,多品,多悟。只有吃透了文本,才能深入下去,更深地领悟文本之下的意趣和情致。一个青年女老师在讲《西地平线上》这课时,先是让学生做配套练习上的“字音”“字形”部分,然后正音,正字形,等到进入文本时,时间已经过去20分钟,进入文本后并没有让学生读文本,而是直接让学生讨论三次落日的时间和情景以及作者的感受。一节课下来只有两三个学生读了文本中的某个句子或者段落,其他学生都是在跟着老师提示的页数和段落急急忙忙地听。课后问学生对文章的语言有什么感受,学生一头雾水。这样的课堂,没有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亲近文本,显然让学生去领悟文本内涵是不切实际的。

三、公开课,不要追求外表热闹的讨论

公开课被很多人认为是“表演课”,公开课被穿上了“华丽的外衣”,其中最美丽的”外衣”是小组讨论。为了追求公开的热闹气氛,营造学生积极参与课堂的气氛,好多老师喜欢让学生讨论,有一堂课居然讨论达六次之多!我旁边的一个男生就拎着凳子在前排和自己的座位之间来回挪动,而且每次讨论的时间都很短,最短的一次讨论是七秒钟的时间。如果七秒钟就能讨论出结果的问题肯定就是简单的、没有讨论价值的问题,难的问题七秒钟也不会讨论出所以然,所以这种讨论就是摆设,就是外衣,热闹讨论的外衣下是空耗时间的实质。不是所有的公开课都要有讨论,都要热烈的课堂气氛。如果真有讨论价值的问题让学生讨论,就要给学生留讨论的时间。语文课的任务是读书,宋学大师陆九渊说:“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语文课,应脱掉“讨论”的外衣,还给学生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四、切忌教师的主导作用太强,课堂预设性太强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6

关键词:语文课程标准;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新课标提出:“一切改革首先是理念的更新,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向导。因此初中语文课程的改革,首先必须从更新教师的教学理念入手。”新一轮课程改革以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在更新观念、转变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等方面,都迈出了可喜的步伐。

一、让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教学是一种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要抓住学生的心,教出兴趣,教出味来,还需要教师以自己本身独特的教学艺术吸引学生。克雷洛夫说:“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川上的桥梁。”让初中语文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就意味着平等,平等参与,平等对话。在我们的语文课堂中要创设一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在这种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中去尽情释放,洒脱驰骋。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有了兴趣,就可以形成一种获取知识的强烈欲望,在这种欲望驱使下,能够轻松地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自然地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学习,甚至把艰苦的学习看成快乐的享受。

二、语文课堂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不是所有的合作学习都能有好效果。记得有一次上公开课《故乡》,在学生还没有充分阅读、思考的情况下,就开始进行合作学习,由于学生对课文的理解不深入,不深刻,小组合作整理的结果与所得也是肤浅的、片面的,这样的合作只是为个别优生提供了展示的机会,大多数学生则一知半解。有时我还把合作讨论当做学生活动的唯一形式,一堂课下来,表面上热热闹闹,实际上收效甚微。究其原因,是教师没能真正理解合作学习的含义,未处理好合作学习与独立思考的关系。

语文课堂少不了品读、感悟、玩味、思考,有时“沉静”比“活跃”更有效,看见问题就讨论,动不动就合作的语文课堂不是理想的课堂。

实践出真知,只有在学生充分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才能使他们互相取长补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以后要精心组织学生的学习活动:一要组织好学生自学,使学生能独立思考;二要组织好合作学习,做到互动学习与个别辅导相结合;三要组织好全班交流,在交流中加强引导,全面实现教学目标。

三、语文课堂教学要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课堂上的探究性学习主要体现在探究性阅读上。在实际教学中,我往往只重视学生的发散思维,却不注重整合和优化。如教学《三峡》时,我给学生提出了如下探究问题:①在三峡地区我们国家正在建设一个什么工程?②就你掌握的资料看,这一工程有什么作用?③这一工程对三峡地区的生态环境有何影响?这几个问题在师生的互动、交流、争论中占了整个课堂的三分之二。这样的“探究”看起来有“深度”和“广度”,也很“开放”,但实际上将语文课上成了“资料课”、“环保课”、“综合课”,没有体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阅读是富有个性化的行为,阅读过程充满了创造。在探究性学习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探究能力,不能只注重表面,还要注重各个方面能力的提高。

四、语文课堂教学要加强倾听和交流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7

一、基础不能忽视

语文的学习要在读书的基础上进行,书读不好,后面的事就什么都谈不到。因此,作为基础层面的读书一定要扎扎实实。语文教学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不读书,无法感知课文,也就谈不上感悟和语感的培养,情感的熏陶更是无从谈起。所以,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读书。

1.读书要到位

人要按规律办事,教学也一样,要从每一件小事扎扎实实地做起。在语文教学中,读书应该是一切训练的基础。学生在课堂上的发散也好,表演也好,都要以读书为基础。只有学生把课文读通了,读懂了,才能有更深的思考,有更多的感悟。因此,读书就要读到位。让学生踏踏实实地读好书,把书读懂。让学生感悟到位,再引导学生发散。所以,让孩子们踏踏实实的读好书,应该是我们首先要做到的。《小白兔和小灰兔》一课,教师在课堂上利用自由读,指名读,分角色读,齐读等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读通课文,读懂课文,为后面的发散和表演奠定基础。初读课文要读正确,读通顺,这是对课文的初步感知。一年级课文虽浅显,一年级学生虽是刚接触书面语言,也要进行初步的咬文嚼字的训练。再次精读课文时,要帮助和引导学生读懂,读透,可以在这里进行简单的语感的训练和语气朗读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发散学生的思维,发展学生的语言,提高学生的表达才有根基。需要强调的是,读书千万不可越位。有的教师认为低年级课文内容简单,学生读一两遍就明白了,所以让学生读一读课文,就认为学生有所感悟,于是就迫不及待地让学生说,让学生演。其实,这是一种越位的表现。有的教师在课堂上,甚至不让学生看书,这些都是不对的。低年级学生同样是学习的主体。我们教师同样要给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

2.识字写字要扎实

我们应该从小培养学生独立识字的能力,但不等于放手。培养需要过程,学生的主体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指导。虽然现在不提倡让学生说每一笔的具体位置,但重要的那一笔要强调,因为那一笔往往是写好这个字的关键。而且,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从笔画记字向部件分析转化,充分利用部件识记生字,提高学生分析字形的能力。

二、搭桥铺路由浅入深

在思维训练中,环节之间距离太远,或问题之间跳跃太大,都会出现思维障碍。教师应该有机地补充学生认识过程中的环节,完备解决问题所必需的前提,在跳跃的距离中搭起过渡的“桥”,铺设通幽的“路”,接通思维之线,使之由浅入深,流畅贯通。如在教学《惊弓之鸟》这篇课文?r,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问:这是一只怎样的鸟?学生:那是一只受了箭伤的大雁。师:你从课文的哪里知道的?生边思考边看课文后说:“一只大雁从远处慢慢地飞来,边飞边鸣。”教师出示课件引导学生:我们看到的大雁,一般都是成群结队地飞,这里却只有“一只”,说明什么?“慢慢地飞”又说明什么?为什么用“鸣”而不用“叫”?这些问题学生不太明白,教师指导学生反复阅读,认真体会,教师不时给予点拨,学生终于明白了:这是一只孤单失群,受过箭伤且伤口未愈的大雁。师再问学生:更羸为什么一看就知道这是一只受过箭伤的鸟,而且迅速作出判断,不用射箭,只要拉一下弓弦,就能使大雁落下来?通过学生自读,教师出示课件并引导:“它飞得慢,因为……它叫得悲惨,因为……”。然后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学生明白了,更羸通过观察发现这只大雁飞得慢,叫的声音悲惨,从而分析出这是一只箭伤未愈、孤单失群的大雁;进而作出判断,只要一拉弓,这只大雁就会掉下来。看来更羸不光是个有名的射箭能手,他还是一个善于观察、分析和进行准确判断的人。这堂课通过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阅读,教师由浅入深地进行引导,师生交流中思维得到了训练,大大提高了学生的阅读效果。

三、迁移表达引向深入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1篇8

(1)语言材料积累。语言是写作的基础,要想更好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水平,重视语言材料积累是必要的。教学活动中,任课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丰富写作素材的储备量,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可以加以灵活应用。可以让学生利用摘录本、剪报本等形式,在阅读中增加素材积累。积累自己喜欢的格言和警句,仔细品味课本中的优美词句和精彩语段,适当加以背诵,以加深记忆,从而储备更多的写作材料。还可以让学生模仿精彩片段进行仿写,通过仿写逐渐提高写作水平,掌握写作技巧。要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工作,让学生扩大阅读量,通过日常积累,丰富写作素材,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从而在写作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灵活应用各种语言材料,顺利完成写作任务,提高写作水平。

(2)生活感悟积累。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学生写作离不开对日常生活的观察,因此要注重对生活的感悟和积累,为以后更好进行写作奠定基础。注重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和感悟生活的习惯,引导学生细致观察身边的人和事,从中挖掘素材,在写作中灵活应用。任课老师应该教育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参与校内外的各种活动,增加自己的体验和生活感悟;鼓励学生投身于大自然,亲近自然,陶冶情操;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善于发现生活和感悟生活。灵活采用这些方式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和热情,丰富学生的感受,增进对生活的理解和认识,为写作注入灵感,更好地完成写作任务。

2.创新教学方式方法

(1)调动学生写作兴趣。教学中应该精心设计每堂课,综合采取有效对策,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有效投入写作活动中。可以利用讲故事、播放视频等形式,将学生带入写作之中,唤起学生对作文的热情。

(2)重视观察和思考。引导学生观察生活,勤于思考,认真领悟生活。

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让学生回归自然,感悟生活,完成写作任务。例如,春天到了,可以带领学生去田野感受生活,观察麦田、小草、桃园、梨花等,用自己的感悟和语言描绘所见到的春天,用自己的亲身感受写出真实的内容,表达真实感情。这样,学生能描绘一幅幅春意盎然的图画。还要善于抓住重点,增进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还要引导学生在上学或放学的路上仔细观察生活现象,对社会热点问题进行思考,加深理解,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写作中顺利完成写作任务,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取得更好的写作效果。

3.表达学生真情实感

(1)善于表达情感。写作是情感表达的过程,要让学生热爱写作,表达真情实感,更好完成写作任务。让学生养成写日志的习惯,将生活的点滴计入日记,增加素材积累,丰富人生阅历,逐渐对写作形成积极认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善于观察生活,倡导学生为真情而写作,激发学生健康的情趣。引导学生留意生活,搜集生活中的话题,善于表达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用真实的感情完成写作任务,打动读者,有效提高写作效果。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新课标;教学内容;拓展

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直接关系到学生的课堂质量,但是目前许多教师在教学内容的选择方面没有一个明确的计划以及标准,这让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存在多种多样的问题。在新课程标准下,学生的综合素质全面发展被重点提出,对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来说,教学内容的设置显得尤为重要。

一、当前我国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内容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内容拓展随意性太强

新课程标准中对教师有了新的定义:课程的执行者、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者。以此为背景,实质上是拓宽了教师教学内容的选择范畴,让小学语文教师能够根据自身课堂的实际情况选择设置教学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的教学工作有促进作用,但是随之也产生了一个问题:教师在教学内容的拓展上太过随意。不同的教师会选择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有的方式灵巧,有的方式笨拙,会对学生的学习情况产生一定的影响。

2.教学内容设置老套死板

许多教师是在教学一线工作过很长时间的,其对于课本知识十分熟悉。但是正是由于其经验丰富,对发生的改变没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不能满足新课程标准对于学生创新思维的要求。例如,在讲解语文知识的过程中,只能固化地告诉学生周朴园是一个自私冷酷的人,王熙凤是一个刁钻、狠毒的人。说起来这些观点并没有错,但是在知识的教授过程中想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记忆,最好的办法是让他们自己去发现,从文章中体会其刁钻、其狠毒。

3.教学内容把握不准

教师通常会在课堂上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发展还处于起步阶段,我们应当对其回答采用鼓励的态度,但是对于事物的正确性一定要有所把握。在讲解《卖火柴的小女孩》这篇课文时,教师让学生讨论小女孩为什么会划火柴时,有学生说,因为小女孩的火柴卖不出去,划了就划了,还有学生说因为小女孩觉得划火柴很好玩。学生的回答无可厚非,但是教师此时就应当发挥出其指导作用,让学生了解到事实,而不是一味地肯定学生的回答,让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错误的认识。

二、对上述问题的反思及改进方式

1.加强不同学科的知识互补

语文由于其与生俱来的工具性,对其他科目教育活动的开展起到了基础性的作用。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语文知识与其他学科知识相结合,将语文知识的课堂延伸开来。例如,在讲解《小蝌蚪找妈妈》时,可以结合有关生物知识,让学生知道小蝌蚪与青蛙的密切关系;在讲解《火烧云》时,可以穿插部分地理知识,告诉学生火烧云的成因,让学生对火烧云有更加深入的认识;在讲解《伯牙绝弦》时,可以在课堂上播放《高山流水》这一古曲,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伯牙悲戚的心情,对课文内容有更深刻的印象。

2.教学内容设计以学生兴起为出发点

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决定教学成效的最重要因素。所以在课堂内容的设计上,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能对学生的语文课堂学习起到很强的促进作用。新课程标准提倡的是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培养,所以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也要关注这一点。可以以小故事的形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其感兴趣的学习内容中,也能使其思维得到一定程度的发展。这种方式既能达到语文学习的课堂教学目标,还使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激发。

3.将教学内容与世纪生活结合起来

语文在我们生活中的每个方面都有应用。我们应当利用这些应用面,让学生在课堂外同样进行语文课堂的学习。例如,让学生在放学途中收集所看到的成语的错用,或是错别字,或是病句。在课堂上进行集中的讲解,让学生自己上讲台给其他同学说明这为什么是错的,怎么改正。使学生自己做学习的主人,自主自发地参与到语文学习中来。

新课程标准中对于语文的教学工作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身为教育工作者,应当十分清楚地知道,任何新事物的成长与发展都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我们能够做的就是当这一新事物的先驱,从各个当面开展实践活动,为新课程标准的早日深入实施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唐建华.论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教学内容的拓展[J].科学咨询,2010(5).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

关键词:新课标;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一、引言

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的重点教学内容之一,自从新课标改革之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也发生了转变,新的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目标是培养拥有良好的文字运用能力,并且能够认知世界、认知自我的人。然而当前许多的初中语文教师们并没有认识到新课标改革之后的作文教学的教学目标。他们依旧使用比较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教学方式是存在着诸多问题的,是会影响初中学生们的成长的。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们应当要寻找新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从而提高初中学生们的语文作文能力。

二、现今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分析

1.过于重视学生们的作文训练

由于作文在语文考试中的分数比例是相当高的,因此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们为了让初中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就特别地重视学生们的语文作文练习。许多教师们往往给学生们布置大量的语文作文题目,甚至让学生们每天写日记。这种教学方式虽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让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得到提高,但是这种教学方式也会让初中学生们对语文作文教学产生厌恶感,许多学生们已经开始逃避作文教学了,这对于学生们成长是不利的。

2.过于重视技巧教学

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师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往往过于重视传授学生们作文写作的技巧。所谓的作文技巧教学就是作文写作套路教学,这种教学方式的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们的作文分数得到提高,这种教学方式是没有趣味性可言的,许多的初中学生们对于这种教学方式是颇有微词的。除此之外,这种教学方式最大的危害就是对初中学生们想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束缚,这会影响学生们的成长的。

3.不够重视学生们的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阅读教学是可以让初中学生们拥有大量的写作素材的,是可以让初中学生们的写作能力得到提高的。然而现今初中语文教师们是忽视学生们阅读能力的培养的,他们在进行语文教学的时候往往将教学的重点放在让学生们去背诵和记忆大量的词汇、短句和修辞方法。这种需要学生们利用记忆进行写作能力的提高的教学方式是会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下降的,是会让学生们的语文成绩难以提升的。

三、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分析

1.创新语文作文教学方式

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师们应当意识到自从新课标改革以后,传统的语文教学方式已经难以提高初中学生们的作文成绩了。因此,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师们应当要不断改革自身的语文教学方式,从而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在具体的改革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们可以利用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情境的创设,从而激发起学生们的写作热情。初中语文教师们也可以将学生们带离教室,让学生们在山野之中寻找写作的灵感,从而提高他们的写作能力。

2.要重视培养学生们的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对于学生们写作能力提升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注意提高学生们的阅读能力,从而提升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在实际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们可以做好学生们的阅读倾向调查工作,要知道学生们所喜爱的课外书籍,教师们可以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了解。然后,教师们就可以给学生们推荐一些契合学生们阅读倾向的书籍,例如给喜欢诗词的学生们推荐《诗经》等等,给喜欢古典文学的学生们推荐《红楼梦》等经典名著。

3.要重视语文写作教学的实践教学

艺术是源于生活的,写作创新能力的培养也是如此,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们就应当要重视学生们的语文写作实践教学。语文写作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们写作能力的重要教学方式之一。在实际的实践教学中,初中语文教师们要注重培养学生们观察能力,要让他们在日常的生活中拥有发现美的能力。教师们可以给学生们布置一些课外作业,作业的内容可是让他们去寻找一些生活中微小的趣事,并且让他们用自己的语言记录下来,从而培养他们的语文写作能力。

4.教师们应当要重视自身对于学生作文的点评

初中语文教师们应当意识到学生们学习积极性的重要性,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们在评价学生们写的作文文章的时候,应当要注重自身所使用的评价语言。在具体的评价过程中,教师们应当多使用鼓励性的评价语言,要善于发现学生文章中的美,要让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除此之外,初中语文教师们也应当在日常的生活中和学生们进行交流,要了解到现今的初中学生们思想和行为模式,从而寻找到契合学生们心理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进而提高初中学生们的语文成绩。

四、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新课标改革之后,传统的语文作文教学方式已经难以大幅度地提高学生们的语文成绩了。现今的初中语文教师们应当要意识到这一点,要积极地更新语文教学方式,从而让初中学生们的语文写作积极性得到提高,进而提高他们的语文成绩。

参考文献:

[1]郝文霞.浅析新课改下初中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学周刊,2017(23).

[2]盛娟.浅析初中语文作文教学困境及其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7(21).

[3]黎浩平.提高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7(05).

[4]刘世铭.浅谈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的教学效率[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篇11

传统的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不少教师认为学生只有掌握了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提高升学率。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想法,长此以往,会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阻碍学生的全面健康发展。学生应当适应社会发展,并且有想象力和创造力的人,而不是书呆子。因此,语文教师应当注重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焕发课堂活力,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

一、创建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堂教学中,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性格特点,他们都是有个性的个体,因此教师要关心、尊重和关爱每一位学生,站在平等的角度与他们对话,尊重他们的观点、体验、见解,使学生敢于和教师对话,乐于和教师交流。这就为学生张扬个性、与教师互动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在学生自主讨论的时候,教师可以适时将自己的看法渗入其中,从而活跃课堂气氛,避免了照本宣科,使学生乐于接受。学生在讨论过程中形成或得出的见解无论对与错都是一种很好的体现,教师要充分利用,否则就无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所以,教师应当允许学生质疑、出错、反驳、争论,并在其中适时而启、适时而发、适时而导,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极大地发挥学生在学习上的主观能动性。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知识获取过程中的主动参与者。”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抛弃为考试而考试的教学观念,使学生由被动的静态的学习转变为主动的动态的学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让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主动精神、自主意识,给学生充分的学习时间,放手让学生自己读书,使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充分发挥,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教学效果有很大提高。

二、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教学,优化听、说、读、写训练

听、说、读,写是学生必备的基本技能,也是初中语文训练的基本要求。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从分利用网络平台的功能随意地进行适时练习,学生相互可以进行听说练习,也可以将语言输入计算机中,然后到网络,让学生相互评价、相互促进。使学生在听、说、读、写技能上得到全面复习与提高。多媒体网络教学具有无比的优越性。对于初中语文教学的重、难点,尤其是比较抽象、复杂的题目和内容。而多媒体技术教学可以克服这一大障碍,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则可以发挥其自身具有声音、文字、动画、图片等生动、形象、直观的媒体信息同步进行的优势,同时在同一屏幕上显示相关的图像、动画或文本,这也是传统教学无法达到的。正确的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还能将初中语文课本中抽象问题或是复杂的事物进行综合,通过对比分析使容易混淆的事物或现象变得清晰易懂,同时,使学生化难为易的掌握和理解事物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从而有帮助学生加强对所学知识的记忆和理解,通过初中语文学习的有效性。

三、创新课堂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初中语文教学中,师生共同探索构建一个合理的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课堂结构,并提出了“三讲”“三不讲”和“教学相长”等课堂教学基本原则。所谓“三讲”是指讲重点,讲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三不讲”是指学生会的不讲,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不讲,通过学生互助能学会的也不讲。“三讲”“三不讲”的重心是一切以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为核心,尽可能让学生独立思考、同伴合作学习,并增加学生课堂自主学习活动的教学设计。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学生现有知识、接受能力,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学习态度,以及他们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方法。在提升、丰富和巩固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提高他们的阅读和口语交际能力。初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语文课程应该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获得现代社会所需的语文实践能力。

笔者认为,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班内的黑板报、墙报,以及学习专栏等,把学生中一些好的文章展示在上面,以便其他学生学习和借鉴;并鼓励和引导他们把校园内发生的新鲜事和新变化写出来,刊登在墙报上,这些活动都能为学生创设一个展示自己的平台,发表文章的学生能树立自信心,更能体会到学习的意义和价值,其他学生则以发表文章的学生为榜样,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去获得成功。为初中语文教学搭建一个开放、自主的独具特色的平台,可以促进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和协调发展,并培养了他们自主获取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语文教学范文

一、语文教学应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我们都知道,合作探究能激发学生的创造力,有助于培养合作意识和合作技能,有利于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如果在课堂中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合作学习精神,就能更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性,而且还能增强了创新的意识和团结协助的精神。笔者曾经听过有位老师教学《生命生命》一课时,她组织学习了课文的第一、二自然段后,了解到学生已经掌握了学习方法,就把学法迁移到第三、四自然段。这样让学生运用学法自由组合学习小组,进行小组讨论,最后由学生汇报学习结果。整个过程都是在学生掌握了一定学习方法的基础上,通过合作――讨论――汇报的方式进行,学生的参与意识强,并具有一定的成就感,充分体现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因此我们的语文课要允许讨论,允许实话实说甚至允许有争论,有保留意见。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景,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建立新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验、发现学习进入语文课堂就成了当务之急。”②如:有位老师教学《她是我的朋友》时,他首先组织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对闰输血画面有整体感知,然后自由读文,找出最让自己感动的语句去品读体味。

通过“角色选择”这个环节的教学,教师没有做任何繁琐的分析,学生在演示的过程中了解课文的内容,这种开放灵活的教学,给学生更多自主学习空间,课堂上充满生机和乐趣,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演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播放了输血的情景,学生对自己的演示表演有了一个对比,更加深了其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教师根据课文内容,通过情境营造,不仅提供刺激物,而且增强气氛,还熏陶学生的情感。教学中若能利用课件,通过放映录象、音乐或者是幻灯图片,能体现出信息技术全程营造情景这一特色。把学生带进课文中的情景,就能更好地诱发学生的求小知欲,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初读感知,学生获得了哪些信息?

课前,教师不提出阅读要求,可以学生自主地读课文,根据学生理解初步感知课文内容,让学生说出自己获得了哪些信息,哪怕只是很小的一点儿。然后根据已有的学习经验和生活经验,将这些信息进行初步整合,并努力将这些信息尽可能地做出合理的解释和推理,并用自己的话说出想法和看法,力求言之有理。这种方法打破了以往的目标教学,冲破了原来那种因要达到既定的目标为“教”而教的教学模式,而新的教学方法就是把“船”给学生,至于是去“黄河”还是去“长江”,那就要看学生自己去的目的和驾驭能力了。这种新的方法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特别是注重了学生的个体差异,让每个学生都得到了不同的发展。

三、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新课标注重读中理解、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让学生深入地抓住课文关键的句子让学生反复去品读,通过品读去体会情感。如:有位老师在指导学生朗读“五彩池的水”这一段课文时,他摈弃传统解析方法,注重了学生自读自悟,通过品读,让学生体会出水的美。还教给学生“初读想象画面-----品读体会感情”这一读书方法,充分体现了新课标“以人为本,着眼未来”的精神。笔者还听过一位老师配上音乐朗读“描写五彩池”这一段课文,她注意把学生调入情景中,朗读完后说:“同学们,你们听了老师朗读课文,面对这情景觉得美吗?有何感受?你该怎么读?”这样一点拨,学生的内心就能与当时的情景相通,读的劲头更高了,真正从读中领悟感情。因此,“学生只有在不同语词、不同句式、不同语序的比较中,才是发现课文中语言运用的妙处品评语言的意蕴和情味,从而有效地培养语感。

四、应用课堂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创新思维。

求异、求变、求活是课堂教学策略,语文课堂教学就是要充分利用这“三求”策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1、求异:即坚持答案结论的多维性,不限制、不规定、不统一答案和结论。这“三不”要充分体现在课堂教学的每一环节上,在学生学习了每一个知识点后,都要问一问,“还有什么不同意见吗?”并且鼓励学生大胆地想,大胆地说,使学生真正进入到“创新”的世界。

2、求变:即讲究方法途径的多样性。“条条道路通罗马”、“殊途同归”等都告诉我们解决问题的办法、途径是很多的,求变的思想在课堂教学中体现都要鼓励学生善于“另辟蹊径”创造发明。如作文教学中,表达同样一个意思有多种的表达手法;用相同的方法去写,可写不同的事物;开头、结尾的方法也很多,换个开头、结尾试试看......等等。具有明显的创造性,是创新思维的具体表现。

3、求活:即注意信息交流的多向性。课堂教学实质上是信息交流。信息交流由三部分组成,信息的发出、信息的接受和信息的渠道。首先,求活就这三部分来说,都应该是双向的,也就是说,教师和学生都应该是信息的发出者和接受者。接受信息的渠道呢?对学生来说是教师,对教师来说是学生。这样的双向交流,课堂活动才能真正实现平等、民主、和谐,学生的潜能才得以开发,创新的激情才得以释放;其次,从学生接受信息的渠道角度说,应该“多向”。既要从教师方面获取信息,也要从同学方面获取信息,还要让学生通过自己的认知,直接从客体材料中获取信息,特别是来自于同学方面的信息,因为同学和同学之间彼此没有顾忌和约束,最容易发出创造性信息来,培养出创新思维。

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深刻的艺术,教语文容易,教好语文却并不容易,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实施新课标时不断探索、不断改革,在第一线的教育工作中研究它、掌握它的规律,用之于实际课堂教学中,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对母亲说的感恩的话范例(3篇)

    - 阅0

    对母亲说的感恩的话范文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感恩报德,一直被认为是中华民族引以为骄傲的传统美德。但是我们发现,由于一直缺少感恩教育,目前许多学生的感恩意识比较淡薄,不懂.....

    如何学习网络安全技术范例(12篇)

    - 阅0

    如何学习网络安全技术范文关键词:网络教育,数据库技术网络课件,网络管理随着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教育技术已引起广泛的关注,人们开始认识到.....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