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开展策略

一、创设趣味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心理倾向,是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的,是推动学生学习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教育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刺激。”然而,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由于手段单一,方法老套,教具缺乏,较难培养稳定、持久的学习兴趣,形成学习的内驱力。实践表明,要想让学生更好地接受课本中“静止”的知识,教师必须着力良好教学情境的创设,把“静”的教材内容转化为“动”的外部活动,如此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主动参与获取知识,在学习能力不断培养的过程中体验求知的乐趣。例:一位老师教学《九寨沟》一文时,充分利用网络向学生边展示九寨沟那茂密的森林、神奇的湖泊、壮观的瀑布等美丽迷人的景色,边播放歌曲《神奇的九寨》。在充满激情、悠扬动听的旋律声中,结合具体课文内容,教师进行了生动的讲解。在此基础上,教师又适时引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如此设计,不仅节约了教学时间,提高了教学效率,而且无需教师冗长的语言描述,学生便仿佛身临九寨沟那美丽神奇的胜景之中,被其迷人的景色所倾倒。

二、鼓励反复阅读,体味文本内蕴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文章内涵总能在不断的阅读中体现出来,而且通过广泛的阅读,学生能开阔视野、增长知识。张庆老师说:“阅读课就是读书课。堵不住繁琐分析的路,就迈不开语言训练的步。”在平时的语文课堂中,只有做到反复阅读、书声琅琅,才能领略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变化的微妙;体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致;感受“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情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田园的温馨。反之,则难以深刻理解“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诗句之中蕴含的哲理。在学生阅读的过程之中,教师自始至终所扮演的角色,就是帮助学生生疑、释疑,使学生保持旺盛的学习精力,进行积极的读书活动,而不必进行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的讲解。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突出对学生阅读的个别指导,这叫因材施教;在读的过程中,教师要尝试范读,这叫示之以范。因此,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充分树立“以读为本”和“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把朗读的权利还给学生,积极为学生创设充分朗读的机会,从而深入地读出文本的味,有效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三、精心教学设计,深化阅读理解

教学设计是一门设计科学,设计的本质在于决策、问题求解和创造。现行苏教版语文教材的编排能够按照《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根据学生的不同年龄和认知规律,把知识与能力的培养具体化、序列化,整体统一于每篇课文之中。精心教学设计,首先要做的是确定具体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其次选择具体的教学方法与策略。这其中需要考虑两方面的因素:一是新课标的具体要求,特别是有关年段目标的规定,二是学生的学习水平,特别是学生已有的知识、认识和学习能力。例:《草原》一文,初读后给人的感觉就是一个高度概括的“美”字。因此,我在具体教学时,以“美”为切入点,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将所提问题归纳为描写草原的“自然美”和“人情美”两个部分,并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建立两个研读专题:(1)课文是怎样描写蒙古草原的“自然美”的?你觉得哪些句子写得特别好?读到这些语句时,你想到了什么?(2)“人情美”表现在什么地方?你是怎样理解的?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合作学习。如此教学设计,使得课堂走出了教师烦琐分析、学生被动应答的误区,使学生在积极的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深化了对文本的理解。再如,一位老师在教学《麋鹿》一课时,在学生理解字词之后,让学生在细读课文之中,结合书本内容将书上的插图进行简要勾勒与着色。如“雄麋鹿角的各枝尖都指向后方,雌的没有角,蹄子宽大”、“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等等。在此基础之上,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麋鹿的相关内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观察、想象、描述,不仅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而且激发了其主动探求有关麋鹿方面知识的欲望。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英语阅读教学策略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在论及“课程目标”时强调指出:“高中英语课程应强调在进一步发展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基础上,着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并规定了普通高中英语毕业生必须达到的七级“读”的技能目标。这些都充分说明了培养高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也表明了阅读教学不仅是高中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点和难点。

那么,如何突破高中英语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呢?根据英语阅读理论的昭示和笔者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只有在高中阅读教学中通过实施“夯实语言基础、传授阅读技巧、点拨阅读方法、铺垫文化背景”阅读教学四大策略,才能打破阅读教学这一瓶颈,才能提高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进行有效阅读,才能实现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目标。

一、夯实语言基础,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美国心理学家鲁姆哈特(David.Rumelhart)提出相互作用模式理论,他认为读者的阅读能力取决于三种图式:语言图式、内容图式和形式图式。由此可知,语言知识服务于阅读活动,语言知识基础的稳固与否直接关系到阅读效率。笔者在实际教学中,经常通过三种途径来夯实学生阅读理解所需要的语言知识基础,提高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是扩充词汇量。词汇能力在基础阶段最为重要,它是阅读训练的前提条件,同时阅读又是提高词汇能力、扩充词汇量最有效的途径。因而,根据笔者的教学体验,一方面要搞好课本词汇教学,通过“读音、写形、记义、造句”等传统词汇教学方式,熟化课本词汇,把它们变成积极词汇,纳入学生自己的知识图式,做到记得牢、写得对、用得上;另一方面,鉴于阅读材料中难免遇到生词的实际情况,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词义的能力也非常重要,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上下文语境、语法知识、同义、反义线索、常识和经验、因果关系、文中的举例、直接或间接定义等来猜测词义的方法,以获得不熟悉单词词义的能力。如postscript,前缀post-的意义是after,其词义就是“后记、附言”;再如volcanologistissomeonewhostudiesvolcanoes.由定义可知,volcanologist就是“研究火山的人”的意思。二是分析句子结构。笔者有意识地对阅读教材中的复杂句子进行分析,让学生掌握化复合句为简单句或把多重从句从复杂句中剥离出来的方法,让学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义。如在教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七Unit2RobotsREADINGTASK时,笔者引导学生把文章中的多重复合句Thegoalisforthecomputertousethedataitreceivestodeterminenotonlywhetheranobjectisjustapieceofmetaloraminebutalsowhattypeofmineitis分解成定语从句、宾语从句和并列句。三是识别主题句。要正确理解文章中心思想或文段大意就得学会识别文章的立论句、主题句和结论句等。笔者在课文教学过程中,注重使学生掌握“立论句通常在文章第一段,结论句通常在最后一段,主题句通常在段落前一两句”的一般规律,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文义,全面获取正确信息。

二、传授阅读技巧,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英国语言学家JohnMunby将阅读技巧分解成略读、扫读、揣摩寓意和排序等多项阅读技巧。在高中阅读教学实际中,笔者指导学生学会运用其中的三种基本阅读技巧,逐步使学生掌握阅读策略,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一是略读。笔者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4时,指导学生通过运用略读在每段划出关键的词和句来归纳文章主旨大意或段落大意,如通过划出“BigBang,form,combine,matter”等关键词,学生就归纳出第一段的mainidea为:The“BigBang”createdtheuniversesolongago.二是扫读。在进行阅读课教学时,以捕捉细节为目标,笔者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运用扫读,快速寻找理解所需的具体信息,如年代、数字、人名、地名等,并利用过渡词、转折词等,抓住文章脉络。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六Unit5时,要求学生回答whereisMountKilauea?过程中,笔者指导学生使用扫读技能从课文中很快地找到inHawaii的文字信息。三是跳读。笔者让学生运用跳读,暂时把具体事实细节放在一边,把主要精力放在找出主题句、捕捉中心、快速领会、概括文章大意上,从而达到整体理解的目的,尽快获得文章表达的正确信息。

三、点拨阅读方法,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阅读材料是无限的,但是阅读技能是有限的,要用“有限”技能解决“无限”问题,毫无疑问,就是要教学生“会学”“怎样学”,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在阅读教学中,笔者对学生的阅读方法点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以意群为单位进行阅读,切忌逐词逐句式阅读。教学中,笔者时常发现学生阅读时,用手指点,逐词逐句,唯恐遗漏,阅读速度慢,阅读效果差。笔者告知学生高效率的阅读者一眼能看四五个词的意群或句子,要求学生以意群为最小单位进行阅读,增强篇章内容的预期和理解,不断提高阅读效率。二是培养默读习惯,切忌出声读。有关专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默读速度是声读速度的两倍,但在实际阅读中,有的学生习惯出声阅读,有的学生喜欢自言自语地读。笔者告知学生“声读”不仅影响了阅读速度,更不利于理解文章所表达的信息,并在平时教学中要求学生通过眼睛感知文字符号直接获得信息,严格培养学生无声直接理解书面意义的默读习惯,课堂上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安安静静地阅读,集中学生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三是带着问题读文章,切忌漫无目的。课堂学习中的阅读是为获取有用信息而进行的思维活动。因此,笔者告知学生要带着问题阅读,并通过优化阅读教学流程来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将原来的“读全文、阅读题干和待选答案、再读文章并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阅读教学流程转变为“阅读题干和待选答案、读文章并从中找答案、选择正确答案”。这一做法赢得了时间优势,为阅读文章过程中进行重点寻读创造了条件,从而能迅速而准确地选出正确答案。

四、铺垫文化背景,提高阅读教学有效性

背景知识是理解特定语篇所具备的外部世界知识,它影响着阅读理解的准确性。背景知识对理解的影响力大于语言知识。心理学家哈德逊(Hudson,1982)用图式理论(SchemaTheory)研究阅读中文化背景知识与外语教学的关系,认为外国文化背景知识是内容图式的重要组成部分。这说明阅读教学一方面要注重基础知识的积累和阅读技巧的传授与方法的点拨,另一方面,高度重视文化背景知识的介绍和对照分析,大力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解决“掌握了足够的词汇量和语法、懂得阅读技巧,但仍旧无法理解情景对话和某些英语句子的真实含义”的问题。笔者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对学生阅读中可能需要掌握的文化背景知识进行介绍,为提高英语阅读理解正确率作铺垫。一是给学生介绍中西思维的差异,把握各自的思维特点,进行得体交际。如西方文化注重个人价值和爱好,注重实证经验和逻辑推理,而我国注重集体价值取向和团体利益,注重先验和内省,由此导致在打招呼、对待隐私、称赞答谢等方面的差异。二是给学生多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三Unit1Festivalsaroundworld时,笔者给学生介绍了圣诞节、万圣节、感恩节、情人节、愚人节、独立日等英语国家的重要节假日,激发了兴趣,加深了理解,增强了跨文化意识,有助于英语阅读能力的提高。三是给学生介绍英语国家的重要人物和重大历史事件,如在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Unit4Mandela时,给学生简要介绍NelsonMandela的生平;教学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四Unit1Womenofachievement时,给学生较为详尽地介绍ElizabethFry,JodyWilliams,MadameCurie,MartinLutherKing等。同时,结合阅读教学,介绍一些英语国家的重大历史事件或历史阶段,如TheCivilWar,NaziGermany,theMiddleAges,TheRenaissance等。通过介绍,学生更多了解并不同历史时期英语国家的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加深了对相关阅读内容文化背景的理解,从而提高了阅读的有效性。

总而言之,笔者认为,只有采取夯实语言基础、传授阅读技巧、点拨阅读方法、铺垫文化背景等四大阅读教学策略,才能实现高中英语的有效阅读。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彭支乔.图式理论在英语阅读理解中的运用[J].中小学外语教学,2002(5).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篇3

一、建立学习小组,丰富学生阅读体验

把一个班级分为几个由若干个学生组成的小组,学生通过个体努力以及小组成员间的合作、互助,完成学习任务,倡导“组内合作、组间竞争”,“不求人人成功,但求人人进步”。在教学策略上,合作学习要求创设一个主动参与,全员参与,差异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中学习、小组学习和个体学习的交替融合,实现每个学生在快乐中成长进步的目的。在英语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渗透学法指导,结合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具体的方法,利于学生逐步掌握,形成技巧和能力。在进行教材研究是认真备课,设计好教学案例,针对学生对所学知识设计学法指导提纲,要了解学生存在共性的问题,也要设计个性可能出现的问题,以便在教学中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有的放矢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使学法指导成为学生获取知识的桥梁,便于被学生接受和模拟,产生积极效果。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在不同的情景中感受英语、触摸英语、体验英语。如果我们能把体验教学融入到英语阅读课堂教学中,化枯燥乏味的知识传授为自然活泼的生活体验,教学必然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大多数的阅读文本中都有不同的人物角色和对话,所以在中低段年级学生中引入有趣的角色表演活动,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阅读文本的理解和丰富学生的语言输出,而且也能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笔者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引入了角色表演,例如让学生扮演Mr,Mouse,Ms,Mouse和narrator来进行小组表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思维

在课堂教学中,要注意创设情境,多采用看图、听录音等方法,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听、说;采用仿说、歌曲等,设法在学生面前描绘出一幅幅画面,让学生边听边理解。这样,将学生置身于情境之中,使学生在自觉和不自觉的状态中去看、去听、去说、去感觉,达到掌握和运用英语的目的。对于阅读教学来说,好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能突破阅读文本的重难点,能激活学生的语言思维,也能创造良好的语言输入条件和语言输出的时机。比如牛津5AModule4中的配图短文“Abutterfly”:(1)Abutterflyisaninsect.Itlayseggsonaleaf.Theeggsaresmallandwhite.(2)Theeggsbecomesmallcaterpillars.Thesmallcaterpillarseatleaves.Thecaterpillarsgrow.(3)Thiscaterpillarisbigandfat.Itmakesalittlehouse.Itisacocoon.Thecocoonisbrown.(4)Thecocoonopens.Abutterflycomesout.Itiswet.Thesunmakesthebutterflydry.Itisabeautifulbutterfly.在学习这篇短文之前,我先提问:Doyouthinkbutterfliesarebeautiful?Howdotheybecomebeautiful?然后顺势引入正文,并围绕短文提出关键问题,比如针对第一段的问题是:Whatisabutterfly?Wheredotheylayeggs?Howaretheeggs?让学生带着问题读文章,并回答问题。以上这些问题的效果是好的,有利于突破重难点,有利于语言输入,更有利于语言输出。当然,教师的提问不一定只是基于文本的、需要用文本中的事实来回答,有时可以根据具体的情景来提出一些具有悬念的、需要想象力来回答的开放性问题。

三、营造和谐的阅读氛围,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4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策略

在我国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教学一直是重要环节。由于英语阅读利于巩固并扩大词汇量,提高英语运用能力,锻炼思维力、理解力、创造力等,在新课程标准中,也提出“侧重培养阅读能力”的要求。本文将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进行分析与阐述,以提高英语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对英语的掌握能力。

一、树立学生主体地位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在课堂中,教师应转变自己的态度,充分认识到学生在阅读教学中担任主角的重要性,而教师更多的在阅读中起到引导与纠正作用,教师不再是传统教学中单一的知识传播者,而应具备组织者、计划者、提供学习资源、规范语法与言语行为、活动的发起者等多重身份于一身,重在学生阅读技能与策略的开拓,让学生及时反馈学习信息,让原本枯燥的课堂教学活跃起来,成为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平台,达成师生之间的互动互学,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另外,融洽的师生关系,能改变学生以往对教师的恐惧心理,增强学习的信心与兴趣,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让学生感觉到教师的和蔼亲切,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逐渐增强他们对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高中英语阅读课堂中,教师应精心设计阅读任务,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阅读任务的主题与内容应符合学生兴趣,并具有一定挑战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教学任务应灵活多样,并依据学生能力不同采取因材施教的方式,让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阅读课堂中任务的设计应注重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加强对阅读任务难易程度的把握。阅读任务的设计应趋向多元化,如简单的输入材料可以适当提高活动的复杂度,若难度较高的输入材料可将任务设计为由易到难,以阶梯式层层推进任务,对能力要求较高的任务,可让学生以小组讨论的方式完成,以此提高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并完成阅读任务,进而引起学生集中注意力,提高阅读兴趣。

三、重视词汇教学

词汇是英语教学的最基本单位,学生的词汇量越大,对语言的理解能力就越强。因此,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找到恰当的记忆单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在课堂中,教师培养学生词汇积累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一是按照拼读规则认识单词,并利用构词法的规律来判断并记忆派生词和合成词的词性与词义;二是通过填词卡、词语过滤等方法引导学生有计划、有目标地将大纲中规定的词汇分层记忆,再以实际应用为出发点,将不同的关键词实行重点突破;三是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关注与阅读理解相关的词汇及相关功能,如衔接词、替代词、逻辑连接词、语法连接词等,要求学生尽量多记忆常出现、有用的词组,将单个词汇扩展为更大的语义单位,以此提高阅读速度,也利于学生在阅读中更好地把握文章脉络。

四、区分不同的阅读重点

若想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必须保证学生的阅读量。具备了阅读量的基础,学生的语感就会随之提高,反过来促进阅读水平提高。但是在教学中,不同年级学生的阅读要求与阅读目标有所不同,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有的放矢”的原则,对不同年级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培养目标及教学要求。例如:高一的阅读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教师应尽量选择故事性、趣味性较强的文章。在学生建立起阅读兴趣后,可要求他们每天加大阅读量,并对阅读的内容进行评价。在这个过程中,不断积累词汇,同时提高猜测生词的能力;高二的阅读教学重点,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考能力,可以对阅读内容有深入了解,阅读的范围逐渐扩展到生物、地理、天文学等科普性文章。同时,教师还应注重阅读技巧的传授,树立“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观念;高三的阅读教学重点,应加强对学生文章深层理解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的对阅读材料的归纳总结与深入理解能力。

五、加大阅读方法指导

有关阅读方法的指导,必须由教师起到带头示范作用,才能让学生通过模仿,得以掌握并运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以丰富的知识、熟练的教学手段,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与愿望。例如对课文进行声情并茂的朗读,让学生体会音准、节奏快慢、语调高低等,从中获得正确的阅读方法。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为了加大课堂教学的容量,教师可指导学生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既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学生对课文的理解能力,也能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在阅读语境中体会情感。一个优秀的英语教师,应注重各种阅读方法,如预习中的朗读,可让学生通过初读教材扫清障碍,找出阅读的重点、难点及不容易理解的句子,为进一步体会材料内容打好基础,同时提高课堂效率。

六、不断创新教学模式

在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变教学策略,直观化、形象化地引起学生注意力,多利用多媒体活跃课堂气氛,将原本抽象的内容具体化,提高学生兴趣。例如,在讲解“TheOlympicGames”这一内容时,教师可通过多媒体展示奥运会相关图片或者竞赛短片,以此激发学生对体育的热情,并通过直观感受唤起他们的阅读兴趣,必然能带动课堂气氛。另外,教师也可采用音乐导入模式,通过悦耳动听的音乐既能陶冶学生情操,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并营造和谐、宽松的教学氛围。

由上可见,教师通过恰当的阅读教学策略,培养学生分析阅读中心思想与问题结构的能力,同时加大词汇量、开阔思路、丰富语言,进而提高阅读理解能力与英语运用能力。这种教学方式,既符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也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为学生的未来发展与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5

课堂教学活动是教师传授知识的重要方式,是实现教学相长的有效途径,在教学活动中,加强师生交流,营造活跃的课堂氛围,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很多初中语文教师一味按照应试教育的思想,采用固定、僵硬的教学手段,分析课文段落大意、讲解文章的中心思想,没有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忽视了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较低,所以,革新教学理念,改进教学模式,不断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成为初中语文教师教学工作中的重点。

1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目前,在中考的压力下,许多初中语文教师一味沿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阅读教学活动,没有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难以有效运用自主、探究的教学方式,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较差。而且,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部分初中语文教师没有认真备课、深入研究教材内容、合理设定阅读教学的目标,从而导致阅读教学的效果较差[1]。另外,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许多初中语文教师只注重讲解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较低、语文综合素质不高。

2提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的合理策略

2.1仔细备课,合理选择教学策略

备课是教学活动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在上课之前,根据课堂教学时间和学生的学习能力,深入研究课本内容,科学选择教学策略,不断提高教学的目的性和针对性,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所以,在开展阅读教学活动之前,初中语文教师应该认真做好备课工作,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需求,根据阅读教学的实际情况,合理讲解课文内容,以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促进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发展。初中语文教师应该仔细分析课文的题材类型、写作方法和修辞技巧,引导学生充分体会作者的主观看法和内心情感,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同时,初中语文教师应该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合理指导学生进行课前预习,以加深学生对文章的印象,提高学生的阅读效率[2]。例如,在学习《济南的冬天》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提问学生:“课文中直接体现作者对冬天的喜爱之情的段落是哪几段?”“作者认为冬天中最让人怀念的什么?”等,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阅读,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阅读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学习能力。

2.2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

根据课文内容,合适创设阅读教学情境,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涵和思想,不仅可以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而且可以培养学生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课文内容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营造出良好的阅读环境,以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例如,在学习《紫藤萝瀑布》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紫藤萝盛开时的图片,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紫藤萝盛开时美丽、壮观的景象,引导学生深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促使学生与作者形成情感共鸣,以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赞美之情,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2.3创新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传?y的阅读教学一味强调教师的指导地位,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导致学生的参与意识薄弱,阅读积极性不高,所以,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应该积极更新教育观念,运用多种多样的教学模式,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不断增强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以提高阅读教学的效果。在阅读教学过程中,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情绪,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作用,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以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教学《三峡》这篇文言文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留出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结合课文注释,自己尝试翻译课文段落,然后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适当予以指导,帮助学生理解重难点词语和句子,以提高阅读教学的质量[3]。同时,在阅读活动中,初中语文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共同讨论、探究词语含义、句式特点和课文大意,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例如,在讲解《论语十则》时,初中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和同桌一起讨论“说”“知”等字的读音、意义等,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高语文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1篇6

[关键词]初中语文;阅读;有效教学;策略

要保证阅读的有效性,就必须能让学生充分进而到文本中,自主阅读,故而在阅读教学中对学生兴趣的激发就是基础。而学生个体的阅读感受不免有些狭窄,这就需要借助合作的力量,丰富学生的感受。同时,在学生阅读获得一定的体验后,让学生能从体验出发,读写结合,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文本的内涵。

一、注重在情境中激发学生兴趣

学习兴趣是驱动学生自主学习的源动力。传统阅读教学以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的主体需要,新课改下阅读教学则提倡从学生实际发,尊重学生阅读感受,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到阅读过程中。同时,结合初中学生的兴趣特点来看,借助一定的情境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因此,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创建和谐氛围和创设情境来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一)创设和谐的课堂气氛

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能营造一种具有感染力的教育情境,能为教师顺利进行语文教学创造积极的条件,能有效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探究知识,获得知识、能力、情感、思维等不断增益,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并引导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大胆提问,大胆质疑,这样才能让阅读更富有挑战性。而班级中阅读氛围的创设也是不可或缺的,教师可通过阅读周、阅读辩论等活动来促进这一氛围的形成。

(二)创设问题情境

通过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以问题为引导,让学生积极参与阅读过程中,为有效阅读奠定基础。如《春》以优美的文字描写春花图、春雨图、春草图,而关于春的影片和图片资料随手可得,教师可以借助教学软件将这些资料进行简单的组合和加工,根据课文内容选择合理的顺序,在教学的不同阶段放映不同的媒体材料,使学生进入到语言文字所描述的情境之中。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的教学中,从学生的童年生活谈起,让学生将自己的童年和鲁迅的童年对比,对比中引出“百草园”中“春夏秋冬”的各种乐趣,百草园也就自然成了“乐园”。再如在《童年》教学中,以歌曲《童年》来导入,借助学生童年的照片而引入童年回忆,结合《童年的朋友》,让学生进入到高尔基的世界,去感受名人的童年,体会自己的童年。

二、注重合作探究丰富学生感受

学生兴趣盎然地进入阅读过程后,教师就需要借助一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中获得体验。在引导学生合作探究前,教师需借助目标来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如此才能让学生在合作中将自己的阅读感受分享,将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讨论,从而深化学生的体验。

(一)用目标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在阅读中教师根据教学目标而出示学习目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文本,形成自我体验。如在《背影》的教学中,教师出示的自学要求为:1.阅读课文,解决生字词;2.了解朱自清的生平以及《背影》的写作背景;3.阅读课文,找出令自己感动的课文内容,写批注;4.找出文章的线索。通过这些目标引导,让学生在解决基本生字词的基础上了解写作背景,在阅读中选择自己有体会的段落进行批注,为合作探究奠定基础。

(二)用问题引导学生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获得了一定体验,此时教师借助问题来引导学生,形成师生间、生生间的互动,通过互动来增强学生的对文本的解读能力,获得深刻体验。如在《我的叔叔于勒》的教学中,以问题“1.小说的三要素是?2.这篇小说安排故事情节线索是3.故事情节分为几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是哪些段落?为什么?4.于勒是怎样一个人?5.你喜欢菲利普吗?为什么?”为引导,让学生从小说的情节着手,到人物分析,在此基础上再引入对小说主题的探究,整个课堂生动而有趣,学生阅读体验也会更加深刻。

三、注重阅读后的应用

阅读更多的是在课堂内进行,学生通过教师目标和问题的引导,对文本阅读后获得了一定的体验,而这种体验是基于文本材料而进行的,不够深刻,此时,教师就需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来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的体验和阅读中的体验融合在一起,在这个过程中,读写结合是不错的办法。

(一)注重课后拓展

教师可引导学生采用仿写、缩写、续写、复述等方式来引导学生对文本内容再次巩固理解。如《故乡》、《背影》、《童年》的学习后,引导学生从自己的生活出发,写童年趣事,写亲情感受;续写则可根据不同的文章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从不同角度来理解文章。如《范进中举》的阅读,可想象如果范进不能中举或范进如果疯了不能醒来。当然,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在写的过程中,教师都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内容将自己的感悟和体验写出来,不能太过空洞,而要结合文本内容生发出体会。

(二)为学生搭建平台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7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能力;教学策略

大家都知道,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在初中阶段对学生进行英语知识方面听说读写的训练是夯实基础,是提升能力的主渠道。而阅读教学又是初中英语教学过程中师生间的主要学习与交流的方式,是提升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保障。鉴于此,积极利用新课改教学理念来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关注学生的心理特征与认知规律进而来优化初中英语教学显得必不可少,迫在眉睫。下面笔者就结合自己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方面的实践活动展开论述,为提升初中英语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增砖添瓦。

一、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

在当前课程改革的理念推行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在求知与探究过程中的表现要甚于学生最后对知识的掌握。基于对这一教学理念的分析,我觉得其中包含着强烈的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也就是要求我们在具体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中要高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所谓个体差异,就是要切实明晰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差异,兴趣爱好,成长环境,具体朋友,家庭成员,父母工作,经济状况等,并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充分考虑到这些因素,进而有针对性地加以关注和运用,指导自己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与方法。有了这样的了解基础,我们还要在教学内容和授课方法方面采取行之有效的关注方式。在教学内容方面,由于在小学阶段已经开设了英语课程,但学生水平参差不齐,并且在听说读写方面各有差异,我们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对英语学科知识的掌握程度,进而根据学生对于英语知识的掌握情况来适时调整自己的授课内容,必要的时候可以开设小组调整授课内容,就是说把水平相近的几名学生组成一个小组,给予他们具体的内容与方法指导,对于特殊学生要特殊对待,个别考虑。另外一个方面,在关注学生差异中的教学策略方面要充分联系学生的性格特点,个性特征,兴趣爱好等方面并采取行之有效的方法策略,如对于过于腼腆,不善交际的学生要更多地调动其参加课堂表演与课外活动的兴趣与动力;而对待那些过于活跃,往往动不动就忘乎所以的学生就更要通过默读,书法练习等方式来使其沉静,使其更加细心地面对初中阶段各门学科的知识学习。

二、抓好课堂教学,重视阅读能力的培养

如果有心的话,你会发现,同样的课时,同样的教材,同样的生源,不同教师经过三年的教学活动之后,教学成绩与学生的阅读能力会产生出极大的差异,我认为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首先是我们教师在教学目标方面不够清晰,在进行教学活动时过于盲目。当学生走进初中校园的那一刻,当学生踏上初中阶段的第一节英语课堂时,我们就应该在自己的内心构建一个初中三年总的教学目标,并要把这个教学目标明晰细化到具体每一个学期,每个知识版块,乃至每个课时里去,这样我们在备课的过程中才知道我们这节课到底是要干什么,通过什么途径,要达到怎样的程度等等。或许表面过程中不同的教师所采取的教学手段与过程大相径庭,但有无明晰的教学目标对于课堂授课效果的影响是巨大的,所以我认为,要抓好课堂教学,首先就要从教学目标的科学有效开始做起,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其次我主张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要积极汲取新课程改革所带来的前沿教法与先进理念,因为这些理论是建立在诸多专家对当前的教育现状和学生心理规律的基础之上的,具有一定的权威性与可操作性,切不可浅尝辄止,随意回归到自己原有的教法中去固步自封,那样只能使我们在落后的基础上更加落后。最后一点我想要和大家交流的就是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一定要注重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塑造与培养,毕竟,学习成绩与能力素养的提升必须建立在基本的健全品行之上。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就要在英语课堂上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维度上全面考虑,扎实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从而也为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奠基。

三、注重课外阅读指导,延伸课堂教学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8

关键词:阅读教学起点能力策略迁移

真正的教学是一种反思实践,语文教学应该是在理解学生如何学习语文的基础上进行的反思实践,即理解学生理解的过程。阅读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教学的成功与否直接决定着语文教学效率的高低。有效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使得学生在习得语文知识的同时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早在20世纪80年代,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就说过:“在课堂里教语文,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使学生养成这样一种能力,不待老师教,自己能阅读。”[1]时至今日,语文阅读教学依然存在着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效果不佳的现象。如何能够实现叶圣陶先生提出的语文教育愿景,笔者以为有效的阅读教学课堂应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起点能力分析

起点能力分析为“以学定教”提供了重要的现实性的必要依据,也为教学目标的正确生成提供了保障,减少了教学的主观性,在“教学什么”方面能够给予教师清晰的呈现,大大减少了教师不知自己到底该教学什么的尴尬局面。“教师在确定课文‘教学什么’的时候,应该针对不同起点能力的学生确定不同的学习内容:对起点能力较低的学生,应该把字词辨别、词义理解等基本阅读技能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对起点能力稍高的学生,应该把语言感受和理解的一般规则(句法规则、修辞规则、逻辑规则等)作为主要学习内容;对起点能力较高的学生,应该把篇章构思和表达的高级规则作为主要学习内容。”[2]

奥苏贝尔在他的《教育心理学:认知的观点》一书的扉页上写道:“假如让我把全部的教育心理学仅仅归纳为一条原理的话,那么,我将一言以蔽之:影响学习的唯一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应据此进行教学。”如何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个起点能力呢?根据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课前预习结果为我们探明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这一点”提供了很好的观察视角。课前预习是起点能力分析的基础,也是培养学生独立自学能力的一条重要途径。作为阅读教学的引导者、促进者的教师必须重视课前预习设计,把“课前预习”作为探明学生原有认知经验基础的一个重要“抓手”,以期达到事半功倍的阅读教学效果。学生起点能力的分析必须要依托有效的预习学案,有效的预习学案必须在教材精确分析的基础上,才能生成有效的教学内容。

二.深入研读文本教材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是一个凭借,通过这个“例子”凭借使得学生养成迁移的能力,提高语文素养。对于语文教材的分析是合理确定教学目标的一个重要前提,同时语文教材分析也是有效确定语文教学内容的前提条件。教材分析是阅读教学目标设计基础性工作。助读材料作为语文教材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合理得当利于学生新知识系统的建构;利于阅读兴趣的激发和自学能力的培养;利于增强学生对课文的理解程度,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借助文本以外的相关助读材料进行比较、互证式的阅读,有助于加深文本的理解掌握。助读材料在文本中主要以文字型以及图片型两种形式呈现,在文本的阅读学习过程中应将文本中随手可得的助读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就目前配备相应的读本,将读本拓展到助读材料加以充分利用,在预习时可以从读本中选择主题或者写法等类似的文章进行比较式的预习阅读,重点放在精彩语句的体验以及感悟上,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并在此基础上形成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助读材料,逐步培养自己理解、欣赏和评价文本的能力。课后习题这个“抓手”也是教材分析的一个切入点。

三.依据学情和教材制定教学目标

在学生起点能力分析与教材分析的基础上,正确生成课堂教学目标是设计学生预习学案的重要指导依据。教学目标涉及到具体的教学将会将学生的阅读带到哪里的问题,阅读目标设计的合理将会有可能利于教学目标顺利达成。“在教学中目标尤其重要,这是因为教学是一种有目的的和合理的行为。教学是有目的的,因为我们总是为了某种目的,主要是为促进学生的学习而教。教师是合理的,因为教师可以通过评估来证明他们所教授给学生的东西是学生值得学的。”[3]

在具体的阅读教学目标设计方面,主张从学生的角度进行设计的。“目标的陈述包括一个动词和一个名词。动词一般描述预期的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描述期望学生掌握或建构的知识。”陈述目标的时候采用标准的陈述格式如:“学生能够或者学会+动词+名词”,在此动词指出认知过程,名词一般指出知识。”这样目标才具有可测量性与导学性。任何不具有测量性的目标都是无效的目标。

四.设计预习学案培养学生阅读能力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一个建构的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经验相互作用来形成、丰富和调整自己的经验结构的过程。教学并不是把知识经验从外部装到学生的头脑中,而是要引导学生从原有的经验出发,生长(建构)起新的经验。”[4]这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收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建议是一致的。

预习学案的设计要充分利用教材,即我们常说的助读材料,包括文本提示、单元提示、课文插图和课后习题等。可以组织学生对课后习题进行深入紧扣文本的讨论,这种碰撞式的讨论势必深化学生对文本的认识,使得下一步课堂教学能够站在更高的层面来探讨文本内容,提高阅读教学的效率。课后习题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教材编者对于教学方向的指引以及教学目标隐在的展示,教师应在学生预习时做好课后习题的充分利用指导。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我一直将课后习题作为阅读教学预习的一个重要抓手。事实证明,以课后习题为抓手,做好阅读教学的预习对于达成课堂教学目标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五.实施对话课堂做好目标迁移

教学目标的实现必须要通过课堂的对话来实施,对话可以是生生对话,也可以使师生对话,在对话的课堂中,教师应作为一个启发点拨者。教师根据学生的预习目标达成度,努力的改善自己的教学过程,关注阅读教学困难的学生。

“教育的两个最重要目标是:促进保持和促进迁移(迁移的出现又是有意义学习的标志)。保持是事后将教学时的材料原封不动地记住的能力。迁移是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新问题、回答新问题或促进新材料学习的能力。”[5]同样阅读教学也应该是帮助学生,使他们学会把所学的知识运用自己亲身经历的难题,并能有效地处理那些较生疏的问题。如学习仿写比喻句,学生就要懂得本体、喻体与喻词几者的关系,才能更好地完成仿写与知识的迁移。

教学反思正如文章开头所说,真正的教学是一种反思实践,阅读课堂也应同样成为一个反思的课堂。在这里的反思应该教师对课堂教学设计的整个环节的反思和学生对学习结果的反思。

参考文献

[1]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492.

[2]何更生.用任务分析理论看课文“教学什么”[J].语文建设,2008年第3期.

[3]L.W.安德森等编,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3.

[4]陈琦,刘儒德主编.当代教育心理学(修订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127.

[5]L.W.安德森等编,皮连生主译.学习、教学和评估的分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56.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9

关键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策略;教学质量;阅读兴趣

中图分类号:G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9132(2017)02-0104-02

DOI:10.16657/ki.issn1673-9132.2017.02.065

阅读是学习英语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各类英语考试中,阅读考试的内容、形式也是非常多的,所占的分值也是居高不下。高中英语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首先要重视阅读教学,提升阅读教学的地位。其次要创新教学思维,优化教学设计,创新教学方法,提升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的质量。最后,教师在教学中要尊重学情,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促进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提升。

一、理论联系实际,做到授人以渔

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一定要创新阅读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升他们的阅读欲望,同时转变教学思维,讲授一些阅读的技巧和方法。开展高中英语阅读教学,首先要做的就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同时注意不能一味地取悦学生,要紧扣教材、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选择有意义的阅读素材。学生阅读兴趣和阅读欲望的激发,还可以采取任务式的阅读策略,在学生阅读之前布置一定的任务,让他们在阅读之后完成相应的问题,这也会促使学生积极阅读。针对阅读问题的解决,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必要的方法,吃透文章事实和细节。比如,对于问题中涉及的what,who,which,when,where等词,要想解决问题就要顺藤摸瓜,直到找出答案的来源。再如,英语阅读中的猜测词义问题,要想解决问题就需要阅读素材内容,联系前后段落,掌握文章的主旨,考虑语境,再猜出该词在文中的确切含义,千万不能脱离语境乱猜。

二、创新英语阅读教学的理念,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

笔者在一线教学中发现,很多高中生由于学业较重,不喜欢阅读,他们对英语阅读提不起兴趣,往往都是被动的,阅读完之后也没有什么反思和反馈,导致目前的英语阅读教学呈现出低效性的问题。无论是从理论还是从实践的角度分析,英语阅读教学意义重大,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阅读教学,创新阅读教学理念,激发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阅读教学重在学生的“学”,因此如何调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就显得至关重要。阅读需要学生的自觉和主动,这就需要教师采取适当的方法激发学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让他们的阅读主观能动性得到激发,这样学生才会爱上阅读、主动阅读。阅读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阅读的内容和学情来优化教学设计,通过制定一定的阅读任务,完成相关的阅读问题,给学生适当地增加一定的阅读压力,让他们动起来,这样做不但可以提升阅读教学的质量,还能让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解决实际问题,提升他们的阅读能力、理解能力、归纳能力等,进而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在阅读形式的设计上,可以采取多元化的阅读方式,如全班同学齐读、教师示范阅读、自我阅读、竞赛朗诵等。

三、熟能生巧,做适当的阅读练习

对于英语阅读学习来说,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单词、语法和典故之外,还需要强化练习,总结技巧和方法。如果只是简单地掌握英语基础知识,是很难解决问题、把握文章主旨的,一定要静下心来阅读,抓住关键性的词汇和段略。熟能生巧,因此学生在课下和课堂上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阅读练习,而且在做好阅读练习的同时,要分析和总结自身存在的问题,总结应对阅读理解的方法,对于不同的素材和问题,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适当的阅读练习是非常必要的,但需要注意的是,切勿搞题海战术,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提升他们的综合能力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10

【关键词】初中语文;小班化;阅读教学;有效策略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体现学生阅读的个性化,如何使语文阅读教学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富有特色呢?这两年我校采取了小班化教学模式,优化整合课堂教学资源,创设了“书香校园”的读书活动。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我把语文阅读教学作为教学的重点,采用一对一自主合作的教学方式,充分展示和张扬学生个性,提高了语文课堂教学效率,塑造了“一人一特色”个性化的学生,得到了领导和同行们的一致好评。经过一年多的努力,我所带班级班学生的语文阅读水平有了较大提高,学生语文素养也有了质的飞跃,同时学生也获得了更多的收益,他们的个性得以稳固发展。现谈谈我在语文阅读教学中的一些有效策略:

一、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学会学习首先要学会阅读,”学生能否主动参与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是激活语文课堂的关键。教师要注意采取各种方法,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引导学生迅速进入最佳语文学习状态,使他们在兴趣盎然的氛围中,跟着教师进入新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有很多,比如讲故事,朗读比赛,小品表演和小组辩论等都可以达到激发学生兴趣的作用,比如我在上《皇帝的新装》一课时,我让学生先表演小品,然后进行分角色朗读,最后分组辩论,课堂气氛浓厚,学生对学习本文的兴趣也被调动起来了。因此,我们的教学需要从实际出发,营造或创设与教学内容相适应的场景,才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引起他们体验情感,帮助他们迅速而正确地理解教材内容。还可以创设问题情境,如组织学生设计问题或选用多媒体教学手段配以恰当音乐渲染气氛,以唤起学生的情感的体验,使学生积极思考探索,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给他们以想象的空间。变生硬死板的文字形象为活灵活现的实体形象,会产生激励、愉悦的审美效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变得更为主动和积极。营造轻松愉悦的教学情境,可以让语文的阅读教学更加得心应手、充满活力。

二、培养自主探究的阅读模式

1.语文阅读引导学生学会自学

在课堂中留给学生充分的自学时间,借助教材、工具书先学会自学,把课文读懂、读通、读流畅就好,这样学生就能自觉积累生词和好句。然后在初步感知阅读课文内容后,对读不懂的地方由学生自己去主动思考,同时要注意积累圈点评注、寻找疑点,发现问题就去查找资料或者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在学生自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自己的摸索,形成的一些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因为只有恰当的阅读方法才能内化学生的学习习惯。最后,学生在自学时教师应及时巡视,适时点拔,对自学中可能遇到的疑难事先要有所估计,再有意识地去关注、去倾听、去引导,保证自学的力度、深度和效度,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教师要重点进行指导。

2.语文阅读鼓励学生大胆质疑

当学生不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解决自读中的困难时,就会对阅读产生疑惑。作为语文教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大胆围绕课文题目、课文中精彩片段、课文结尾、以及课后设计的问题等大胆质疑。由于学生个体的差异,可能提出的问题,水平高低各不相同,但作为教师要有耐心和信心,只要学生提出来,师生共同疏理,浅显的可由学生直接回答;一时难以回答的,由教师作恰当的解释;对有价值的和重点的问题,可作为进一步合作讨论探究学习。对于回答问题较好的学生教师要多表扬,让他们对阅读提问更加充满信心;如果学生的问题提不到点子上,教师要进一步启发,将学生的思维引向课文的主题思想上,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学生才会对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大胆质疑。

3.语文阅读教会学生自我反思

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练习写阅读反思,使学生对语文阅读更加有信心,对阅读题目也能得心应手来应对,充分发挥了他们的内在潜能,唤醒他们的觉悟,发展了他们的个性,使其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得到培养,达到有效教学的目的。

三、积极拓展语文阅读的视野

语文素质教学教育“得法语课内,拓展与课外”,课内和课外是阅读教学的双翼,而课堂学习尤其要向课外延伸,无论是扩大知识面,还是提高语文阅读水平,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小班化语文课堂阅读教学正好有这个时间,可以进行多方面的交流。我从小班语文阅读教学的特点出发,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和阅读水平促进学生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具体采用以下几种方法来拓展学生的阅读面:(1)由节选课文向原著延伸,如语文名著阅读,课文上的阅读篇目都是节选的,我就经常布置学生回去读原著,了解原著的各个章节的内容,还布置学生做一些读书笔记,分析人物的个性特点,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了解原著的主题思想,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面(2)由学习典范作品向背景材料延伸,文言文阅读和现代文阅读教学的中心思想和内涵,就布置学生到课外多搜集资料,多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3)由学习名家作品像其他作品延伸,例如学到名家朱自清的课文《春》时,我就布置学生到报刊杂志上找有关朱自清的作品来自学感悟(4)由学习课文向《语文读本》延伸,我们的《语文读本》学生平时用的不多,如果能借着阅读教学的时机让学生多去读一读,看一看,学生一定会受益匪浅。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篇11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必须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让每一个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养成良好、主动的学习习惯;要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提供足够的素材、时间和空间,为他们的个性发展和相互交流提供多种机会;让学生用多种感官积极参与,主动发展,以实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的阅读教学目标。

一、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领学生自主阅读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求知的前提和学习的动机。浓厚的学习兴趣能促使学生自觉地集中注意力,全神贯注于学习,能使学生在繁重刻苦的学习过程中抑制疲劳、愉悦心情,所以学习兴趣是推动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的学习兴趣来源于具体情境,而课堂教学又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实施主体教育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阅读的情境,让学生置身其中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从而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含有学校、老师、桌椅等生字的课文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视频,在一首轻快的音乐中,画面中出现学校、桌椅等生字并伴有音频,让学生跟读,老师只是播放音乐,然后让学生在轻快的音乐里模仿刚刚听到的阅读课文。这样的学习不但可以使学生们对阅读产生兴趣,而且使学生掌握了要学习的生字。

1、怎么加强朗读呢?要坚持早读

常言道“一日之计在于晨”,早读就是晨读。在新鲜的空气被吸入我们肺部,学生们精神抖擞的时候读书是一种享受,更是一种心灵的洗礼和精神的升华。角色朗读是又一种效果较好的朗读形式。分角色合作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加强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可以说,朗读才能真正体会汉语的魅力。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这说明朗读在语文阅读课堂上至关重要。

2、丰富阅读内容

所谓丰富阅读内容,并非是内容越多越好,而是要在内容适当的基础上,争取多样化,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并且要讲究阅读内容的针对性。阅读内容健康、活泼,对提高学生阅读有效,才是老师应把握的重要之点。低年级可以选择一些通俗易懂、琅琅上口的读物,如童话、寓言、儿歌、童谣、古诗等。在语文教学中,可经常利用教材以外的知识火花来引爆课文中出现的问题,使学生体会到,课文知识只是悄悄地打开了通往知识世界的大门,以激励其阅读的兴趣。在教学中,要以篇带片,扩大阅读范围,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到中高年级,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作家的作品来阅读。我们知道,一个人喜欢某个作家,就会对他的作品有一种迷恋之感。当他阅读该作家的作品时,他将是如饥似渴、如鱼得水,并且在阅读过程中非常投入,学生的心灵与作家的心灵产生共鸣,便达到了应有的阅读效果。

3、引导阅读想象

所谓阅读想象,即在学生阅读时,教师要千方百计地引导学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由小到大、由少到多地去积极思考问题,以提高阅读的深度和广度,达到提高阅读教学水平的目的。想象力是创新人才的一大突出特点,在小学生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各种机会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低年级学生善于形象思维,可利用挂图、插图或联系感性经验,使课文的内容、情节在学生的头脑中映现出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小学生好动,爱表演,在表演时能全身心地投入,这时他们的想象力最丰富,对课文内容所表达的感情能用心体会。通过课文插图让学生学习课文,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把朗读作为学习课文有效的方法,引领学生把字音读准、句子读通,逐步达到正确、流利。与此同时还要着眼于朗读的情感性,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并有感情地把课文读出来。如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两只小狮子》一课,懒狮子说话时慢吞吞的,读课文时一定要把狮子“懒洋洋”的语气读出来;朗读狮妈妈的话时要有语重心长、耐人寻味的情感。

二、在阅读教学中让学生自主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交流

教师应该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发表自己言论的自由氛围,让学生能够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教师和学生应该在平等的基础上,交流各自的理解,甚至可以展开讨论,应该允许学生保留自己的想法,使他们的个性插在上理想的翅膀,飞向光辉的彼岸。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有了各种各样的体验和收获,那么他们当然也就希望和别人交流,让别人也分享自己的见解,和自己一起体验成功所带来的愉快,而要使学生的这种情感体验得到表述,就应该让学生选择自己所喜欢的交流方式。当然,交流的方式也有很多,学生可以和同桌交流,可以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可以和老师交流,还可以回家和自己的爸爸妈妈或是周围的小伙伴交流,学生有了自己所喜欢的交流对象,在体验与交流中,在观点和知识的相互碰撞中,学生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判断出了与目标的差距,并且可以为反思自己并采取各种帮助自己思考和增进理解的策略提供帮助,到最后就会实现对课文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掌握,使学生真正会喜欢上喜欢阅读,热爱阅读,并且能够从阅读中获得乐趣。所以尊重学生的个性,让应该让他们拥有自主选择的权利,自主地选择阅读资料,自主地选择阅读方式,自主地选择交流方式,这样,课堂上因为有了自主,才显得生机盎然,每个学生也都会活跃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学生的潜能会得到充分发挥,个性也会得到充分张扬,才能真正实现自我发现和发展,语文课堂就会成为学生个性化阅读的乐园,这时的学生是放松的,也是最真实的。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教师应该把学生推到学习的主体地位上来,在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建设一个开放而又有活力的语文教学环境,把课内阅读和课外阅读结合起来教学;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有效教学研究是急当代教学之所急,通过深入朗读、探究阅读与阅读悟理,真正做到了让学生喜爱阅读,在阅读中增长才干,培养语文素质。

【参考文献】

有效阅读教学策略范文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阅读兴趣有效策略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能帮助小学生更好地从书面语言中获取信息、汲取知识。阅读是一种最基本的学习形式,反映了教师、文本及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过程。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来看,整体教学效果并不理想,虽然耗费了较多精力,但学生的阅读能力并没有获得较大提高。如何提高阅读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所关注的重点。

1.营造良好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小学生主动进行阅读学习的前提是拥有较浓厚的兴趣,并在兴趣的驱使下,积极探索阅读中的乐趣。因此,为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强化教学效果,教师必须结合这一阶段学生的学习特征,采取多种措施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1)精心设计阅读导入环节。为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阅读前,教师可利用一些趣味性较强的故事、谜语或歌曲做铺垫,在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后,再自然地导入阅读,让学生在浓厚兴趣的驱使下,快速投入到阅读情境中。

(2)创设阅读教学情境。针对小学生的个性差异与阅读能力,创设形式新颖且具有启发性的教学情境,在丰富学生情感体验的同时,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发挥自身所长。通过营造和谐、宽松的阅读氛围,学生能更自信地阅读,进而提高阅读兴趣。

(3)利用多媒体技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技术让阅读内容以更加形象、生动的方式呈现给学生,通过视频、图画、音频等载体,为学生提供更丰富的感官体验,将学生更好地引入阅读情境中,并深化对阅读内容的理解,从而提高其阅读兴趣。

例如,教师在进行《颐和园》这篇课文的阅读教学时,可借助多媒体向学生展示颐和园的美丽风景,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通过视频或图片所看到、感受到的颐和园的美,再对比文中内容,以此让阅读教学过程变得更有趣。同时,教师还可组织学生根据阅读主题,开展相应的实践活动,如读书报告会、手抄报展评、读书笔记展评等,鼓励学生更积极地参与阅读活动,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2.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指导学生灵活掌握阅读方法与技巧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强化教学效果,不仅要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还要确保学生掌握一定的阅读技巧与方法,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因此,语文教师在实际阅读教学中,需注重对学生阅读方法与技巧的传授,纠正学生存在的不良阅读习惯。

(1)引导学生阅读中的勤动笔、善思考习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通过巧妙提问,引导学生积极进行阅读思考,并鼓励学生提出阅读过程中形成的疑问或发现的问题,要求学生配备相关纸、笔,用于阅读要点摘抄及重点标注。通过这种形式,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勤动笔、善思考的良好习惯。

(2)指导学生使用工具书。结合学生的阅读现状,指导学生学会使用工具书,并鼓励小学生尝试自主预习、自主利用工具书解决阅读中出现的难题。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教师可根据学生阅读能力,传授学生字典、词典等工具的应用技巧。

(3)传授学生掌握阅读方法。在阅读教学中,不同体裁的文章所采用的阅读方法不同。对此,教师可利用不同文章体裁的差异,结合学生的阅读能力,层层递进地传授学生朗读、默读、复述等多种阅读方法,待学生的阅读能力达到一定水平后,再指导学生进行有效的精读、略读,有计划地培养学生信息收集与处理能力。其中,精读法作为阅读最主要的方法之一,对提高学生阅读效率有着较大帮助。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可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在其具备一定阅读经验及知识量的基础上,适当引入精读法,提高学生阅读效率,并同时要求其做好阅读批注、笔记等。

3.以语文教材课文为基础,课内外结合拓展课外阅读

小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并不局限于课堂阅读教学,还可通过课外阅读,积累阅读经验。因此,教师可将课文作为学生阅读培养的基础,关注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并采取有效方法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机融合,达到课内带课外、课外促课内的良性阅读效果。其中,教师可将语文教材作为学生阅读的基础。小学语文教材中的课本文章都是相关教育学者精心挑选、编排的文章,语句优美、情感真挚、内容充实,符合这一阶段小学生的学习发展特征。因此,教师需引导学生以课文阅读为主,结合课文主题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以此更好地积累语文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对于小学生存在的求知欲强、好奇心重、是非辨别能力弱等特征,教师应主动为学生挑选最合适的读物,如在学习了《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课文后,教师可向学生推荐相关读物《》,又如在完成《草船借箭》这篇课文的学习后,教师也可推荐学生阅读儿童版的《三国演义》。此外,教师还要着重提高小学生的自我分辨能力,学会自主选择学习价值较高的读物,避免沉迷于庸俗、低级趣味的书籍或刊物。鼓励学生进行读书交流,并肯定其阅读成果,更好提高学生的课外阅读效率。

参考文献:

[1]荀艳敏.课内课外相结合,提高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J].科技创新导报,2015(1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孩子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范例(12篇)

    - 阅0

    孩子保护眼睛的重要性范文篇1儿童更易近视新生儿眼睛的眼轴较短,角膜弯曲度较大,婴幼儿期眼睛都是远视状态,睫状肌长期处于不同幅度的收缩状态。在此期间,如果孩子眼睛经常超负.....

    食堂企划方案范例(3篇)

    - 阅0

    食堂企划方案范文篇1【关键词】油田企业食堂;管理;服务一、目前油田企业食堂管理与服务存在的问题(一)油田企业食堂管理制度不标准虽然油田企业对油田食堂管理加大了力度,但根据.....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