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的自然因素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1

关键词:自然资源;比较优势;“资源诅咒”;经济增长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0892(2009)01―0081―07

自然资源是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除了物理特性使其可以直接参与生产活动而推动经济增长外,其经济特性又使它可以作为一种自然资本,对现实经济中的资本存量产生重要影响,再次间接作用于经济增长。这两个特征增加了考虑资源要素时,以数学工具刻画经济增长路径的难度,因而在传统的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中,都没有将自然资源作为一种直接的生产要素加以考虑和分析。早期古典学派的学者一般都认为,自然资源对资源富集国经济增长有积极的推动作用,特别是矿产资源富集会给本国提供迅速发展的机会。如美国19世纪末期成为世界工业领袖的同时,正好也是世界最大的矿产资源生产国和出口国;智利、俄罗斯、加拿大、澳大利亚等资源丰富的国家同样是通过资源采掘业的发展,推动了工业化的进程(GavinWight,2001、2003)。依据比较优势理论也可以推断,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但Auty通过对资源出口国案例的研究,认为自然资源富集是一种“诅咒”而非“恩赐”,并首次提出了“资源诅咒”概念。其后,Sachs和Warner(1995)根据对20世纪70年代后世界各国相关资源禀赋和增长数据的实证检验后发现,依赖比较优势出口自然资源初级品的国家,在长期确实易表现出比自然资源稀缺国家更慢的增长率,从而证实“资源诅咒”命题的普适性。

在缺乏系统理论体系的支撑下,比较优势理论与根据实证提出的“资源诅咒”命题出现相悖的情况,即根据比较优势发展资源型产业的资源富集国家会面临被“诅咒”的风险,长期经济增长会滞后于其他自然资源稀缺国家。与此同时,亚洲和拉丁美洲发展中国家工业化的迅速推进,却使得对全球资源的需求迅速增加。矿产、能源和生物资源的需求加剧,这对依赖出口初级产品的资源富集国家提出了更严峻的挑战。基于对悖论的证伪和对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原因的扩展分析,本文将对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增长的路径选择进行进一步讨论。

一、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悖论

比较优势是国际贸易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从李嘉图(1817)提出这一理论后至今,比较优势理论不断获得批判性和继承性的发展。一方面,在批判比较优势理论的基础上,Grubel和Lloyd(1975)提出了产业内贸易理论,Krugman(1979)、Dixitand和Noman(1980)等学者创立了新贸易理论;另一方面,比较优势理论经由Heckscher、Ohlin、Stolper、Samuelson等人的努力,发展出H-O理论、S-S理论、FPT要素价格均等化理论和雷布津斯基定理。其中Rybczynski提出的雷布津斯基定理认为,要素禀赋变化决定着资源配置变化,即产业结构的调整。这就意味着比较优势理论其实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各种要素禀赋程度的相对变化,比较优势也会发生相应变化,从而对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产生决定性影响。而要素禀赋的变化取决于要素供给和要素需求两个方面。从需求层面看,随着产品生产率的提高,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市场对要素禀赋的需求会发生相应变化。从供给层面看,一国或地区的要素禀赋会发生内生或者外生的变化。由供给和需求层面决定的要素禀赋及其比较优势的变化,便主导着国家和地区间的产业结构的变迁。当这种动态的要素禀赋供给不断与要素需求对接时,便会极大推动经济的迅速增长。

根据比较优势理论,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发展具备比较优势的资源型产业获得经济的长期增长。但Audy(2001)、Sachs和Warner(1995)等学者通过研究认为,依赖比较优势出口自然资源初级品的国家,在长期表现出比自然资源稀缺国家更慢的增长率,这一现象被称为“资源诅咒”。“资源诅咒”命题提出后,许多学者从各个角度进行了扩展分析和重复检验。其中,Matsuyama(1992)、Auty(1998,2007)、Sachs和Warner(1998,2001)、Gylfason(2001)、Atkinson和Hamilton(2003)、Neumayer(2004)、Shaxson(2005,2007)、Larsen(2006)、Papyrakis和Gerlagh(2004、2007)均认为自然资源富集的国家特别是矿产资源和能源富集的国家,资源富集与经济增长之间会呈现反向单调关系,即“资源诅咒”是一个规律性命题。而Mikesell(1997)、Martin和subramanian(2005)、Wright和Czelusta(2001,2003)、Wen等(2004)、Brunnschweiler(2008)、Boschini和Pettersson(2007)、Same(2008)认为“资源诅咒”命题并不成立,只有在某些条件下“诅咒”才会发生。如Boschini和Pettersson(2007)认为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相当大程度上是由一国所拥有的资源类型和制度环境质量综合决定。当考虑这些因素时,自然资源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就呈现非单调性,“资源诅咒”命题不再是规律性命题。不过,无论“资源诅咒”是否是公理,其存在的可能性都对比较优势理论提出了挑战。

自然资源富集地区依据比较优势发展经济面临“资源诅咒”风险,而将比较优势搁置又使发展前景更加扑朔迷离。事实上,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悖论并非是老话题,在比较优势理论发展的同时,一些学者也提出“比较优势陷阱”命题,即按照比较优势出口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发展中国家,与按照比较优势以出口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的发达国家相比,竞争力会更弱,从而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资源诅咒”所描述的出口初级产品的国家在长期表现出较差的经济增长率,实质上便可认为是陷入“比较优势陷阱”。这样,比较优势与“资源诅咒”悖论便可以追溯到比较优势与“比较优势陷阱”的争论,从而使本文讨论具有了理论上的系统性。基于动态比较优势理论,本文认为“资源诅咒”的存在并非是对比较优势理论适用性的否定。“资源诅咒”现象的出现是由

于在利用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过程中,要素禀赋的动态转变受到抑制,引发了路径依赖或“制度锁定”。只要采取针对性的政策措施,解决阻碍自然资本向物质资本、人力资本的转化问题,就能够通过推动要素禀赋的动态变化,获得现代经济中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比较优势,实现长期增长。也就是说“资源诅咒”发生仅仅是对动态比较优势理论的背离,而并非这一理论的结果。具体以中国为例,可以发现改革开放以来各省(自治区)出现的增长差距主要是由于自然地理条件、人口集聚规模、制度因素的差异而导致,中西部地区的自然资源富集并非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因此,“资源诅咒”命题也不能成为否定利用自然资源比较优势理论指导经济发展的依据。

二、“资源诅咒”命题与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分析

“资源诅咒”可以引发地区间的经济增长差异,而“资源诅咒”的作用机制主要可归结为自然资源的“挤出”逻辑。自然资源富集挤出活动z,而z正好是经济增长的重要驱动因素,因而自然资源不利于经济增长(Sachs和Warner,2001)。传导渠道z可包括:制造业、教育、储蓄、政治进程、独裁、收入不平等、生产性活动等。如Sachs和Warner(1995,1998)认为自然资源部门的财富冲击会抬高非贸易品价格,提升以非贸易品作为原料的制造业成本,挤压贸易部门的利润,而汇率波动会进一步使制造业面临更激烈的国际竞争,阻碍长期经济增长。Gylfason(2001)认为自然资源会使劳动者锁定在低技术含量的资源密集型产业,使当权者和居民忽视或低估好的经济政策、技能和教育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Corden(1984)、Gylfason和Zoega(1999)认为自然资源会通过提供一个持续的财富流,使人们产生错觉,降低储蓄和投资水平。Ethier(1985)和Rodrik(1997)则认为自然资源富集会损害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开放程度,资源部门吸纳劳动力有限,因此对劳动力的开放会造成一定损害。同时,Sachs和Warner(2001)认为资源富集会挤出私人企业家活动和创新,鼓励企业家和创新者进入初级产品部门。此外,自然资源富集型经济体也更易于滋生寻租行为。如政府会采取利于本国生产者的税收保护和其他特权,导致商业和政府环节上的腐败等等。

但“资源诅咒”并非规律性命题,本文认为目前在中国省级层面不存在“资源诅咒”,即自然资源富集不能成为解释中国地区间经济增长差距的主要原因。可以发现,在目前资源富集地区的经济发展中,没有表现出经济增长普遍缓慢的规律,而自然资源稀缺的省份也并非都处于发达地区之列,因而不能否定比较优势理论在资源富集地区的适用性。中国地区间的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主要源于自然地理条件、人口集聚规模以及改革初期制度因素差异的影响。以1978年改革开放为始点,可以发现借助有利的对外开放政策、本身便利的自然地理条件,以及由此累积的人口集聚优势,东部沿海地区首先获得发展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并不断向依赖人力资本、技术要素的新的禀赋优势转变,从而拉大与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差距。在以下分析中,我们以31个省、市、自治区的相关数据为主要指标,讨论地理区位、人口集聚以及制度因素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为简化分析,本文以各省会、首府城市数据作为替代指标。

(一)自然地理因素分析

自然地理条件差异是造成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首要原因。中国国土面积960万平方公里,从温带地区一直延伸到亚热带。地理位置开始于西北海拔4000米的青藏高原,途经中部海拔1000-2000米的高地和盆地,之后到达低于1000米丘陵和平原地区的东部,海拔低于500米的平原仅占国土总面积的12%。东部地区由于靠近海港,绝大部分土地为平原,因而运输成本较低,与海外国家贸易较容易。加上拥有丰富的降水和温暖的气候,东部又拥有了利于农耕和贸易的自然条件。良好的地理区位条件使东部地区天然具有了生产成本和运输成本方面的优势,并为充分利用率先开放的制度变革收益提供了客观前提;而自然条件实质上通过人口规模的历史集聚,又为参与世界分工提供了劳动力资源优势。与此相反,中、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少雨,地形多山,土地贫瘠,虽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但采掘和运输成本较为高昂。从图1、图2可以直观发现,距离港口的远近与经济增长水平之间呈现明显的负相关。距离港口越近,经济增长水平越高。而地理区位距离港口的距离也与人口集聚水平呈现较为明显的负相关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佐证了上述分析的结论。

Bao等(2002)以FDI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作为主要刻画内容,构建各期中国经济地区增长方式的模型。实证显示,在市场化改革和开放的过程中,沿海省份的空间和地理优势能够得以体现。地理因素在解释中国地区差距中是显著的,沿海地理因素变量能够解释中国经济各地区增长率差异原因的60%。这种传导链条是:地理因素影响和决定传统的经济或者政策解释变量,例如FDI、劳动力、人力资本、市场化、私有化和开放程度等,这些变量反过来又决定省际间的经济增长水平。Jian等(1999)也认为从整个改革进程来看,改革前夕的中国,中西部地区和沿海省份的差距并未明显扩大。1978-1984年,人均GDP累计平均增长东、中、西部为165.5%、165.3%、156.2%,差距并不明显;1992年后改革进程加速,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差距开始明显扩大,前述比例在1997年变为1.60:1.19:1.00,沿海地区比西部地区增长高出60%。其原因就在于1992年后,FDI在经济增长中扮演了重要角色。而东部和南部省份由于毗邻海外市场,且拥有较低的运输成本,获得了这部分经济起步所必需的海外资本要素。因此,自然地理条件在解释地区之间增长差异中占据重要的地位。

(二)人口集聚因素分析

人口集聚因素差异是造成地区经济增长差距的第二个客观原因。由于受自然地理条件、历史战争因素的影响,中国人口分布长期以来呈现“东多西少”的格局,中国人口东西部不均匀的状况会长期广泛存在。人口分布格局影响下的中国城市分布同样呈现“东多西少”的长期格局。1949年中国136个设市城市中,有69个分布在东部沿海,占城市总数的50.7%;有54个分布在中部地区,占城市总数的39.7%;只有13个分布在西部地区,占城市总数当9.6%。1978-1996年,中国共新设置城市474个,其中有230个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占48.5%;有161个分布在中部地区,占34.0%,位于西部地区的有83个,占17.5%。

从图3、图4可看到,人口规模和GDP呈现显著正相关。例外的是重庆人口排名全国第一,但生产总值排名第五,这与重庆的地理位置偏西南,距离港口

较远有直接关系。按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城市与按常住人口排名的前十位大部分吻合,例外的是济南、杭州、南京,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前十位,但是人口排名在前十之外;西安、哈尔滨、石家庄人口排名在前十,但生产总值未在前十。可以解释的是济南、杭州、南京位于东部,距离港口较近弥补了人口规模较小带来的劣势;而西安、哈尔滨、石家庄由于地处中西部地区,距离港口较远,因而经济增长受到一定制约。并且,按照地区生产总值排名倒数十个城市与人口规模倒数排名后十位也基本吻合,只有南宁人口规模不在倒数十位之内,这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南宁位处西部,地形复杂加上距离港口较远所致。由于在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增长迅速的沿海地区大部分是利用FDI从事_加工贸易,这种发展初期高度依赖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特征就对劳动力要素提出了要求。与之吻合的是,东部地区不仅有大量的人口集聚,而R32业化和城市化正处于初级阶段,工业和城市人口结构主要以60岁以下的人群为主,人口的大量集聚不仅提供了劳动密集型产业所需的劳动力,而且提供了广阔的本地消费市场。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东部现代化企业,凭借较高的边际生产率和工资差异吸引更多的农民涌入。持续的资本和劳动力流入进一步为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起飞后的继续增长提供了充分的要素条件。

(三)制度因素分析

中国地区经济增长差异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在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实行向东部倾斜政策,这种“一国两策”使得生产要素首先可以在东部地区自由流动,进而为东部地区的经济增长创造了必要条件。在东部地区拥有自然地理条件和人口集聚优势的基础上,政府率先给予东部和南部省份在发展经济方面更大的自,而中西部大部分地区在1994年以前仍处于老政策的管辖范围内。这种区别主要在于,由于东部省份拥有更大的自,在发展经济上可以更充分的利用市场手段配置资源,提高了资源使用的效率。而且在产业发展上,东部首先从事在国际上具有竞争力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这种先发优势造成的国内分工格局,最终对中西部产业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首先,由于东部地区生产率和利润率的提高,将中西部大量的劳动力、资本等生产要素吸引到东部城市中,中西部被动地成为国内产业链分工中位于上游行业的要素提供者。其次,当发展到一定阶段,东部城市由于资本和技术的积累,开始不断向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进入时,中西部地区只能在新的生产链上向下游延伸,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由于东部地区不断从事竞争力更强的产业,使得生产要素不断向回报率更高的地区流动,进一步限制了中、西部地区的发展。

改革开放期间“一国两策”的制度差异,使得中西部地区在很长时间内依然受计划体制的影响,在国内的产业分工中,从事高成本低利润的上游产业甚至是高污染的重化工业。在日后的发展中,中西部地区由于缺乏足够的资本积累、技术积累以及必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而将被锁定在已有的产业中。Bao等(2002)认为制度因素不是造成地区间经济增长差异的原因,因为1994年后全国的政策趋向于统一,而这段时间是地区差距扩大的时间。但是本文认为,正是改革开放初期的十几年内,由于政策的不同,导致后来在产业分工、要素积累以及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的差距不断扩大。在惯性的作用下,中西部地区不断被锁定在原有的发展路径上。换句话说,中西部地区除了自然地理和人口集聚等不利因素外,正是由于服从国内产业发展的需要而被迫锁定在低水平的产业路径上。此外,出于全国经济整体协调运行的考虑,政府对于资源型产业的发展并未采取市场化的运作方式,相应的管理法规也并不健全,这就使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长期并存,“环境资本”缺失进一步阻碍了当地的后续发展。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资源诅咒”并不是造成改革开放后地区间经济增长出现差异的原因。因此,比较优势理论与自然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之间并不存在矛盾,关键问题是如何在利用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过程中,逐渐减少引起地区差距扩大的制约性因素影响。尽管“资源诅咒”不是规律性命题,但由于资源型产业特性,也有可能逐渐削弱其在环境方面的比较优势(对人力资本积累、高科技产业的吸引)、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劳动力的外迁)以及资本积累的比较优势(资本外流),并不排除在未来发生“资源陷阱”的情况。这样,对于资源富集地区而言,就需要选择一条既能实现经济长期增长,又能逐渐缩小与发达地区差距的发展路径。

三、动态比较优势与资源富集地区经济发展路径选择

长期依赖自然资源发展经济的缺陷在于,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决定了在一定时期后,单纯依赖这种租金的经济增长将不可持续的。因此,依赖自然资源比较优势发展经济的模式应该是,在自然资源耗竭或租金消失前转向其他具有更强竞争力的新的比较优势。这种转变既能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也能避免“资源诅咒”的发生。为实现这种转变,在发展模式中就应该包含两个重要内容:一方面最大化自然资本。采用产业集群等组织形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增加资源收益;另一方面培育新的比较优势。加速自然资本向基础设施、人力资本等的转化。最大化自然资本首先可以采用产业集群组织形式增加资源收益。资源型集群可以产生循环经济、规模经济、范围经济等效应,在减少环境压力的同时不断通过延长生产链和催生辅助行业,提高资源附加值。在这方面南非已经获得成功,围绕矿产资源产生的机械制造业在提高产值的同时,也培育了新的竞争优势。其次,最大化资本应该关注租金的管理,即防止租金的挪用、漏出和浪费。Auty(2007)、Neumayer(2004)、Larsen(2006)主张采用综合经济核算(SEEA)方式,以净储蓄率为指标为政策的持续性提供关键指数。针对我国自然资源管理现状,需要尽快规范资源税费征收体系,加强对租金的管理。如对矿产资源采掘产业征收“一费三税”(矿产资源税、环境恢复税、使用税和勘探开采费);构建透明的资源收益管理体制。建立专项账户等。

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可以借助Leamer等(1999)的自然资源发展路径图(图5)进行分析,国家要素禀赋和各种生产部门的投入密度都在三角形中用点表示出来。土地稀缺的国家和地区遵循A-B-C-D的发展路径,日本、台湾地区和韩国正是快速A-B-C的过程。而资源富集的国家从E-F-G-D,这个路径有一个问题,即在G和D点技术熟练工人很关键。不同于A-B-C-D逐渐顺序提升技术要求,自然资源富足的国家在E和F点不需要人力资本投资,因此容易出现缺乏支撑由G向D运动的人力资本状况,使得自然资源富集国家的发展终止。这样,要实现比较优势的动态转变,资源富集地区应该在教育以及资源租金管理、基础设施(主要为交通运输)、城镇化建设、污染控制方面制定和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由于这些因素差异所带来的要素集聚和配置差异。加大对中西部交通、通讯设施的投资可以降低企业经营的生产成本和交易成本;比照东部增加教育的投入,可以防止高技能劳动力要素的持续流出;而在集群基础上推动新型城市的兴起和规模的不断扩大,能够通过人口集聚优势为将来的优势产业培育市场。Martin(2005)、Larsen(2006)也认为利用资源租金发展教育,增加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要的人力资本积累,并增加交通和通讯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弥补将来租金消失后消费和投资的需要,培育更具竞争力的优势产业。

四、结论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2

关键词:农业区位;区位因素;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55文献标志码:A?摇文章编号:1674-9324(2013)16-0188-02

区位理论是高中地理教材的核心理论之一。《农业的区位选择》是区位理论的开篇。学生首次接触,重点不是概念而是学会分析应用。所以本节的重点以及难点确立为综合分析《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布局的影响。

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已具有一定的问题研究能力、分析能力及表达能力,但对人文地理知识还不是很熟悉,对复杂问题,认识上还存在着局限性,同时,学生的兴奋点主要集中在多媒体教具或有趣的地理事例教学中,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利用身边的事例培养他们的分析能力,激起他们对人文地理学习的兴趣。

在以学生学为主体,老师教为主导的指导前提下,主要采用案例探究法、合作讨论法、区域比较法。运用图文、活动、案例进行启发。围绕人地关系这一主线,结合必修-自然地理部分,理论联系实际,最好通过亲身经历和体验进行探究,归纳基本规律,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智客观的地理思维,并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相关问题。关于教学过程,首先要导入新课。图片展示讲解农业概念,导入正文知识点。

一、农业区位因素及其变化

【教师提问,角色假设】教师:现在各大网站上流行一款游戏——开心农场,假设我们把软件升级,能在各处选择农场地址,如果你是农场主,你会种植什么作物?打算将农场选择在什么地方?进行选择时考虑了哪些因素?讨论各种因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学生1回答):我要在家乡山东滨州种植棉花,因为这里光照充足,盐碱地多,有充足的水源,我还要选择优良的品种,学习科学的种植方法。

(学生2回答):我要在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因为它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湿热;平原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较肥沃;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承转】两位同学选择了不同的农业,究竟有哪些因素影响了这两个地方的不同选择呢?引入农业区位的概念。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指农业生产选定的地理位置;二是指农业与地理环境各因素的相互联系。

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水稻种植为例,它的区位应该有两层含义:一是水稻分布的位置-长江中下游平原;二是长江中下游平原种植水稻是与当地所处的地理环境密切相关的,是环境中各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教师提问):总结一下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学生分组讨论,各小组相互交流得出):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

(教师小结):既包括自然环境因素,如气候、地形、土壤、水源;又包括社会环境因素,如市场、交通、政策、劳动力、机械等。

大家都知道我们沾化冬枣很出名,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

{课件展示沾化冬枣小材料}:以沾化冬枣为例,影响其《农业的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呢?

(学生讨论后回答):那里地形平坦,气候适宜,降水适中,关键是土壤(盐碱地)特别适合冬枣生长,再加上有丰富的劳动力。

{课件展示沾化冬枣产业发展方向小材料}:沾化已成为全国著名的冬枣之乡,冬枣飞向许多大城市,而且远销国外,并且就地发展观光农业,你知道为什么吗?

(学生发言):因为交通条件改善了,农民掌握了科学技术,拓展了广阔的市场,市场遍及全国甚至国外。

(教师适当引导):是的,交通、科技的发展开拓了市场,并且随着冬枣产业的发展,在政府的努力下,形成了别具特色的冬枣文化,形成了集观光、游园、采摘、品尝于一体的游玩项目。(配图片)

【承转】可见,影响《农业的区位选择》的因素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因此,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问题。相比之下,自然因素比较稳定,而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由于地理环境整体性的特征,某个区位因素的变化也会引起其他区位因素的变化。尤其是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的发展,对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进而对《农业的区位选择》也产生很大的影响。

【案例学习】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变迁。

学生自主学习并回答如下问题。

1.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区位因素发生过哪些变化,对《农业的区位选择》有哪些影响?

2.哪些因素在《农业的区位选择》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你能对环地中海地区的《农业的区位选择》提出建议吗?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教师讲解):《农业的区位选择》,实质就是对农业土地的合理利用。合理利用土地不但要考虑自然条件因素,还要考虑发展变化较快的社会经济因素,从而获得最大的效益。

二、农业地域的形成

【过渡】在一定的地域和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在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和自然条件的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从事农业生产的地区,我们称之为农业地域。在同一农业地域内,农业生产的条件、结构、经营方式、发展方向等具有相同的特征。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由于动植物的不同地域分布,以及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的地域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

{课件展示}:澳大利亚的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多图结合分析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读图分析能力。

(教师讲解):混合农业是一种将耕作业和畜牧业相结合的农业地域类型。它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经济发达国家其生产形式比较稳定,分布比较广泛,商品生产有一定规模,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南非、澳大利亚以及新西兰等地,种植小麦、玉米等谷物以及牧草和饲料作物,饲养的牲畜主要是牛、羊、猪等。混合农业以澳大利亚东南部和西南部草原地区的小麦-牧羊带最为典型。

【读图指导】根据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图,确定小麦-牧羊带在澳大利亚气温分布图、降水分布图、地形分布图和人口分布图上的位置,分析说明澳大利亚小麦-牧羊带分布地区有利的气候、地形、水源等自然条件和劳动力、市场等社会经济条件,加强对课本中图3.3核心原理的实际应用。

(学生自主阅读):案例“澳大利亚混合农业的形成”。

分析:

1.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在生产结构、经营方式、科技应用、农业专业化和地域化等方面有哪些特点?

2.在澳大利亚混合农业地域形成的过程中,有哪些区位因素在起作用?

(学生发言,教师适当引导、评点并作讲解)。

【知识拓展】播放视频《珠三角的基塘农业》,从而引出世界上不同类型农业地域的形成是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土地的结果。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3

地带性因素:

太阳辐射能分布因纬度而不同,气候主要受纬度因素制约,水文、植物、土壤等的分布也都受到气候因素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都呈带状分布.所以气候、水文、植物和土壤等,称为地带性因素。地带性规律就是受地带性因素影响而表现出来的,其中气候是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

非地带性因素: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中,有些因素如海陆分布、地形、岩石等,它们的分布与太阳辐射能没有联系或没有直接联系,而是受内力因素、主要受地质构造控制,其分布不成带状。所以海陆分布、地形和岩石等,称为非地带性因素。地形是非地带性因素中的主导因素,地带性因素和非地带性因素两者是有联系的。例如,地形隆起对地带性因素有一定干扰作用,海南岛自然地理景观的地域分异主要是由于水分的地域差异而引起的,而水分的地域差别就是由于非地带性因素:地形隆起影响。岩石属于非地带性因素,但岩石风化过程以及形成的松散风化壳的分布,又受到地带性因素影响。由此可见,自然环境受带性和非地带因素影响,自然环境特征是由这两组因素综合作用造成的。

非地带性现象: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1.城市区位与自然地理环境

自然地理环境是指影响城市建设和发展的地形、河流、湖泊、海洋、气候等自然要素,并与城市形成各种空间关系,随时对城市产生影响。

在湘教版教材中,有美国纽约城市区位图,见图1(湘教版图2-1)。该图揭示纽约的城市自然地理区位在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中的作用。不同城市的发展由于作用和功能不同,故选择城市的区位有差异,但城市发展的必要区位是一致和大体稳定的,特别是自然区位稳定性更加明显。当一个城市发展的自然区位发生了比较明显的变化,或城市失去原有的比较稳定的自然区位时,城市的发展就要受到影响甚至可能发生迁移等现象。如水源条件、地形条件等是比较稳定的条件,一旦发生变化则对城市的发展影响很大。纽约城市的发展,就是建立在河流的入海口,气候、水源、地形等条件优越稳定、交通便利。也许纽约城市建立的起始原因是因为这里有入海的便利航运条件,但是城市的发展也是因为该地有满足城市发展的其它自然条件,使纽约成为国际大都市。

自然条件的稳定和对城市的影响比较显著,即使城市的发展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的需要发展起来的,但是也必须有自然条件的满足。在自然条件好的地区,城市集中且城市能得到更大的发展甚至成为特大城市或城市群城市带,如在温带河谷平原或沿海平原地区。图2(湘教版图2-2)展示的是我国东部沿海和长江流域的两大城市,揭示了在我国长江流域和沿海平原,城市密集分布就得缘于优越稳定的自然地理环境。

2.城市区位与社会经济地理环境

影响城市的因素中除众多的自然因素外,还有很多城市是由于社会经济因素发展起来的。如历史原因、矿产、交通、旅游等因素。教师在教学中可以联系社会经济因素适当举例,让学生在自然因素基础上作对比,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全面掌握。但需要强调的是,不管城市的发展是由于什么因素引起的,自然因素满足城市发展的基本条件,教学中不能将社会经济因素独立于自然因素外。

二、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

1.城市的空间结构与自然地理环境

在城市空间与地理环境的关系中,英国地理学家对英国城市空间结构与地理环境的解释是典型的案例。见图3(中图版图2-1),英国由于受地形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同时主要受盛行西风的影响,工厂基本图都布局在城市的东部,因此风和河水将污染物带到了东部地区,使得东部的城市环境比西部恶化,从而形成东部和西部两个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

其实城市内部空间结构受自然地理环境影响的案例很多,由此不妨作这样的地理推论:自然地理环境―工业和交通

等要素的分布―城市各大功能区的相对集中布局―城市的空间结构。这个推论虽然不是绝对的,但是能反映出自然环境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是比较明显的,图4(人教版图2-1)展示的是常州工业分布图和香港土地用图,受交通和盛行风的影响,常州的工业主要集中分布在西部地区。同样受地形和风向等自然条件的影响,香港的工业分布在边沿地区,而商业中心区和高级住宅区工业区有很大的分隔。在自然地理条件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中,地形、河流、风向等是影响比较大的因素,也是稳定的因素。

2.城市的空间结构与其它地理环境

除自然地理环境外,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因素还有很多,如图5(中图版2-2)中展示的我国故宫,由于历史原因,过去是政治中心,现在是旅游中心。在城市空间结构的演变和发展过程中,形成不同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或不同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见图6(人教版图2-2),图中同心圆模式、扇形模式、多核心模式等的出现,本身就说明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因素是多样的,而且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伴随着城市的发展而逐渐形成和变化,并不是在城市形成初就有一个固定的模式呈现。如重庆市伴随着城市的发展,将工业区不断向附近的卫星城市搬迁,原有的工业地区就成为住宅区或高级住宅区。同时,城市的地域发展也形成以不同的商业圈为核心的组合模式。此外,如、生活方式、政治等都可能导致城市的空间结构发生变化。

3.地租与距离

经济活动是以土地的利用为前提的。土地所处的经济位置不同,价格也不一样,必然带来不同的城市功能分区。而功能区由它的付租能力决定,这就是著明的地租理论,见图7(中图版图2-3)。这虽然是一种理想的土地租金支付能力和功能区土地利用图,但和实际规律比较吻合,可以把该图放在大尺度范围考虑,也可以放在小尺度考虑。如成都、北京这些呈同心圆地域结构的平原城市,其空间结构与该图揭示的规律相符合;同样,重庆这类呈多核心的城市,每个核心也基本符合该图模式;而一个街道、一个社区,也大体符合该图模式。教师讲解时,应灵活运用该图来说明和解释生活中的实际情况,不能僵化该图,把地租与距离只限制在整个大尺度的城市。

三、城市等级(规模)与地理环境

1.城市等级(规模)与自然地理环境

尽管城市的等级规模受经济等因素的影响比较明显,但是自然地理条件在城市的等级和规模中往往起限制作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不能离开自然条件的限制。社会经济因素在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中不能独立起作用。见图8(人教版图2-3),上海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变化与上海地理位置及其地处长江三角洲、气候温和湿润、水源充足等自然地理条件密不可分。正是因为我国东部地区自然地理条件优越,有满足高等级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所以我国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大部集中在东部地区;而西部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相对较差,尽管有些地方资源丰富(如克拉玛依),但不可能发展成高等级大规模的城市。

2.城市等级(规模)与社会经济环境

在自然条件能满足城市发展的前提下,城市等级和规模的发展主要受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同样以上海为例,上海成为我国特大城市,其等级规模和服务辐射范围在我国都是最大的,这得缘于上海的交通便利,农业、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等社会经济条件。同样,北京和天津的规模大、等级高、辐射作用很大,能带动周边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也由于其政治文化中心、交通便利等社会经济条件的影响,见图9(中图版图2-4)。

3.中心地理论

地理学上的城市中心地理论,是在城市服务和功能研究基础上提出来的,见图10(湘教版图2-3),是德国地理学家克里斯泰勒在研究德国城市基础上提出的。该图揭示的是城市提供的服务范围大致表现为六边形。这里的城市既可以是城市整体,也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功能区或城市的一个商业中心,甚至可以是城市的一个商业网点。

四、城市化与地理环境

1.城市化与自然地理环境

首先,城市化的发展要受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化虽然由多种因素引起,特别是社会经济因素。但是一个城市的发展也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的限制,城市所在地区要有能够提供除社会经济因素外的城市发展的自然地理条件。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城市化发展很快,除该地区的经济等社会经济因素外,还有地形、水源、气候、环境等众多优越的自然地理条件,见人教版必修Ⅱ图2-4。世界城市群和城市带的主要分布在自然条件较好的沿海和河谷平原地区,也能说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是要受到自然地理条件限制的。

其次,城市化的发展也对自然地理环境产生影响。城市化的推进是以城市的用地规模扩张为前提的,用地的扩张必然改变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原来的地形、河流水文、植被等。同时,城市化也导致城市热岛效应更加明显,并改变着周围的自然地理环境,如光照、风向和风速等。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4,依山而建的城市必然改变原有的地形地表和水系特点,大量的垃圾必然影响当地的地理环境。更有甚者,有些地方在城市发展中,走极端的路子,不但破坏当地植被,还从很远的地方大量移植树木,带来农村环境的严重恶化和破坏,如湘教版必修Ⅱ图2-5。当然,合理的城市化改造也能带来有利于环境向好的方向发展的变化。

2.城市化与人文地理环境

城市化的发展极大的改变了当地的地理环境,从而带来人文环境的变化。城市化发展,使土地利用方式发生了改变,特别是农业用地变成交通和建筑用地;同时使产业分工发生改变,第一产业人员大量转向第二和第三产业;也使城市文化和交流得到加强,让城市成为一个综合的系统。这个系统和过去的自然系统有着本质的差别。如图中图版必修Ⅱ图2-5、湘教版必修Ⅱ图2-6。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1篇5

近年来,人们的生活日益凸显程序化和规律化,且大部分生活时间和越来越多的工作时间都是在室内环境中度过的,因此,室内环境设计给予人安全感、归属感等,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生活与工作质量,同时也是现代化室内设计的主要目标。目前,人们对室内环境的需求表现出高享受、重情感、回归自然、重文化、个性化的发展倾向。因此,在对住宅室内环境进行设计时,应更加科学地处理好人、空间、环境的关系,使其和谐统一,形成完美舒适的生活与工作空间,从而实现室内设计生态化的发展目标。

二、人文因素在住宅生态室内设计中的体现

“山水有灵,天人合一”表现出了人和自然界的和谐关系。住宅生态室内设计逐渐开始强调以人为主体,其审美层次逐渐从单一的形式美过渡为文化意识,室内设计师将人文因素融入生态室内设计,更加注重设计的文化特色、美学价值、艺术风格等。目前,人文因素在住宅生态室内设计中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返璞归真

随着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人们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带来了一系列环境问题,生态环境成为人们对生活和工作空间的期望。室内环境的生态功能、美学功能、心理功能等,直接关系着人们生活与工作质量的提升。在进行住宅生态室内设计时,将人文因素融入其中,倡导以人为本,可使人们获得返璞归真的轻松感,在工作、学习之余使紧张的精神得以放松,同时激发人们的某些认知心理,使其获得相应的认知。

2.地方情节

在《没有建筑师的建筑》一书中,地域性创造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并对室内设计行业具有一定的引导作用。人类处于特定的社会以及自然环境中,两者必然对室内环境的发展造成一定的限制。室内空间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重要场所,室内环境应突破社会和自然环境的束缚,形成具有当地特色与文化气息的独特风格。在室内设计中,由于不同地区的风土、文化内涵、自然条件等存在一定的差异,地方情节的创造必须结合当地的自然元素。设计师要不断寻求和挖掘能使人产生亲切感、自豪感、舒适感的地方内涵与魅力,坚持“以人为本”的设计原则,将人文因素更好地融入设计理念,从而使室内设计环境升华为当地文化的发言人和见证人。在运用人文因素时,设计师需要将具有地域性的元素,如室内装饰、小品、家具、动植物、地方徽志、雕塑等进行组合或者选取,从整体上确保室内设计的人性化和生态化。

3.超现实情感

超现实情感突破了传统空间的处理手法,通过具有流动性或曲面的界面、夸张的色彩、戏剧性的照明、个性化的道具等,形成一种强烈的情感。超现实情感注重超越现实和表现本身,对主体并不刻意凸显,在一定的空间内通过各种艺术手段突破现实空间,使人们感到远离城市喧嚣、轻松自在。在现代住宅室内设计中,人们的设计期望逐渐向生态化、个性化、绿色化趋势发展,越来越重视设计理念所承载的情感内容。因此,将人文因素融入住宅生态室内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设计师在设计中通过对空间色彩、造型、结构等进行把握,使其准确体现出当地的环境特色与文化气息,从而满足人们心理与生理的需求,实现一种超现实的情感。

三、结语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

关键词: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地域特征

1地域特征概述

某一个地域在长期的历史时期内,由于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形成不同的地域特征。这些特征是特定区域内自然和人文的综合体,具有区域性、系统性和人文性3个方面特征。在园林设计规划中,必须要深入研究某地的地域特征,一方面要研究当地的自然特征,包括当地气候、地质结构、植被和水文等4个具体方面,另一方面要研究当地的人文特征,一个地域的人文特征,是以当地的地域环境为前提,通过很长一段历史时期中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等方面活动积累而成,它具备丰富的含义、广泛的内容。

2园林规划中地域特征

2.1园林规划中的自然特征

在研究自然特征时,要综合考虑当地的气候因素、地质结构、水土植被和水文条件各方面,得出相对有价值的一手信息。在自然特征中,气候气象因素指的是大气层,作为自然环境中最基础的构成部分,大气是自然环境中最为基础和最为活跃的部分,它是各种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在长时间的历史发展进程中,不同的地域形成不同的气候特点;地质特征指的是:不同地区的土壤有着明显的区别,直接决定着地区的自然条件差异性,地貌则是岩石和土壤受到外力作用,形成不同的形态;地域植被方面指的是:植被是环境建设的重要因素,在风景园林的规划建设体系中,更是主要的设计和规划对象,对风景园林规划起到极大的辅助和促进作用。水文条件是指:人类的聚集生活区域离不开水,选择近水地居住是人们的生存取向。水也体现着美观,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山水风光是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

2.2园林规划中的人文特征

在本地文化特征的前提下来建造,是风景园林规划的一项重要因素,不同设计之间其实也都是遵循当地文化的前提下进行。当地文化在长期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对风景园林的设计影响非常大,在有些设计中,风景园林设计有时会起到决定性作用。地域人文特征同时是一个重要财富,在设计中要进行充分调研,紧密结合当地实际,合理利用各种资源科学,不允许篡改人文特征。在现代园林设计中,人文因素体现得十分突出。重视园林规划设计中的人文特征,能够更加促进园林设计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2.3园林规划的实际应用特性

与传统的风景园林设计相比较,现今的园林设计规划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些变化处处体现着时代的要素,风景园林在规划建设过程中,必须要符合时代的特征和要求,才能达到期望效果。不同地域会出现不同的需求,各地域的园林设计风格理念都各不相同,在园林规划设计过程中,为了满足人们不同的需求,会在各个方面有所不同的侧重,单园林建设最终都是以提升城市人们的生活水平为目的,都具有开放性特点。园林内部包含各种各样的生物品种,更多的当地生态元素,都能够在园林建设中体现。

3地域特征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和应用

3.1自然特征对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一个地区的地质地貌、气候因素、植被水文等因素不是单独存在,这些自然因素往往产生错综复杂的联系。在风景园林的规划设计中,设计者要深入地调查研究当地的自然环境,深入地了解和把握每一个自然因素,并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它们与人们生活产生的联系,在设计园林时,必须达到自然生态、园林艺术和人们生活需求的和谐统一,使后期的规划建设更合理、更科学。

3.2人文特征对园林的影响及应用

①历史遗迹因素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及应用。在长期的人类活动中,人类会在地域上留下种种遗迹,是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与地域相互作用产生的印记,是地域人文特征中的一笔财富。在园林规划设计中,应合理地保留和利用这些因素,要在尊重历史事实的前提下,在设计过程中对园林的规划设计结构上与当地人文要素结合起来,用园林进行演绎和表达,体现人文的含义。

②人文符号因素对园林规划的影响及作用。在当代很多园林设计中,都可以清楚地看到人文因素的体现。譬如,在法国的富兰克林纪念馆的设计中,把先前的旧居建筑当做人文符号,整个纪念馆的主体都在地下。在外部,整个广场都采用了白色大理石,广场地面使用红砖,与先前的人文符号风格保持了高度的一致,通过这些特定景观的营造,简单而完美地勾勒出建筑灵魂,整个建筑体充满了人文气息和生活情趣。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7

一、在比较和归纳中理解区域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地理事物总是相互联系着的。区域内部各要素的联系更加密不可分,气候影响地形、植被、水文、土壤等,地形又可以影响植被、水文、土壤、气候等要素。各自然要素影响许多人文要素,而人文要素亦可影响自然要素。研究各地理要素在区域内的组合及其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关系,有利于综合地揭示区域整体性特征。

《历史与社会》是一门综合课程,因此在地理要素的介绍就比较简单,也不成体系,主要突出的是与所讨论主题有直接关系的要素。例如,在“家住平原”的教学中重点通过课本中选取的湄南河平原和美国中部大平原两个区域。由于区域地理的知识结构要通过综合的思维过程,而区域特征的差异性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思维过程才能得出结论,因此可以选择用比较和归纳来开展教学。

在以图片引入新课后,要求各学生小组分别合作完成以下的问题:

1分别介绍两大平原的自然环境,并试着找出两大平原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2分别介绍两大平原人们的生产活动,并尝试找出影响它们各自生产方式的原因。

3分别介绍两大平原人们的生活,并尝试找出影响它们各自生活方式的原因。

由于学生第一次接触区域地理的内容,他们的介绍往往不能对各个要素作出明确的区分,而只能是照书本宣科。这时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有意识地把学生的回答分类板书对比就很有益处。当完成第一个问题后,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出自然环境包括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河流、湖泊)、土壤等。在三个问题都完成后,出示能反映两大平原综合特征的对比表(表1)。

通过以上表格使学生对区域要素有较好的了解,同时也可以在比较中理解不同地域、自然、社会等要素的关系。由于各个区域要素在课本中以文字、景观图、地图等多种方式展现,学生需要花费的时间比较多,需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去完成一系列的任务,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二、用归纳和概括来认识“人―地关系的协调”

教材选取的各个区域是一个个的个案,这些个案所体现的规律性特征需要通过从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这就是归纳和概括,当然这个过程得出的结论并非完全归纳。归纳和概括是建立在对知识的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的,因此在每个区域的学习中,都要求学生画出区域要素的相互关系图,从中来认识区域要素之间的关系,并最终得出各个区域“人―地关系的协调”的结论。例如,在“垂直的牧场”的教学中,教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画出以下要素关系图(图1),就能很明确地表示“人一地关系的协调”的思想。当每个区域在学生通过分析和画图得出结论时,就经历了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思维过程。

三、以演绎来推测与自然相适应的生产与生活

演绎是由一般性的命题推出特殊性命题的推理方法。运用演绎的思维方式开展教学不仅能帮助学生去学习区域特征,也能用于验证前述不完全归纳得出的结论是否正确。

例如,在学习“高原牧场”时,要求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不看课本,仅仅是利用相关的地图获得自然地理要素的信息来分析当地人们的生产和生活,画出相应的要素关系图,再对照课本进行验证,并在班级交流,自己小组哪些分析与事实是一致的,当时推断的理由是什么,哪些没有分析出来,原因是什么。

这样的演绎推理活动还可以用来指导本单元的综合探究活动“来自家乡的报告”。由学生选择自己家乡某一种生产或生活现象,查找相关的资料,分析造成该种现象的原因并用相关资料来验证。比如,温州人外出经商的人很多,许多学生的父母或者亲属在外经商,这种现象是否有相应的区域特征与之相适应呢?通过对温州各种自然要素的分析,学生发现:地处沿海和“八山-水-分田”的地形,造成了“地少人多”是使早期温州人走上经商道路的重要原因,因此得出了人们的生产与生活不仅与自然要素相关,也与许多人文要素相关。同类的报告还包括温州沿海的民居大多比较低矮、食品中海鲜比例较大等问题。这样不仅使学生了解了区域的知识,掌握了一些区域要素的特征,深刻理解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同时也学会了分析区域特征的方法。

四、在猜想与推理中探究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

许多领域的探索活动,常常是人们在已有的知识的基础上,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想象、直觉、灵感等多种思维形式,提出猜想或假设,最后通过实验、实践或调查予以验证的。课堂教学中鼓励学生大胆地猜想并非要得到什么重要的发现,而是为了训练学生多方面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动力,帮助学生更为透彻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8

[关键词]雍城;定都;迁都;环境因素;人文因素

雍城,位于今陕西省凤翔县城南。秦在雍城以前的都城规模都很小,都城的建置也不完善,这与当时秦的国力有关,也与秦不断向东发展的战略目标有关系,直至雍城,秦人才在此安居了250多年。《史记・秦本纪》记载:“德公元年,初居雍城大郑宫。……卜居雍,后世子孙饮马于河。”从秦德公元年开始,这里基本上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秦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的中心。

在中国古代,由于生产力水平的限制,人类的生存更多依赖于自然环境,因此都城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变化对都城的定都与迁移都有直接的影响。然而,对于正处于诸侯逐鹿、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来说,都城的选址与迁移就不光是要考虑自然环境的因素,还要综合自身的经济实力、城市建设能力、社会发展状况以及军事战略目的等方面进行考量。因此,本文将对雍城定都与迁都原因,从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两方面进行分析,或能从一定程度上恢复秦人不断强大的真实面貌。

一、雍城定都因素分析

都城选址是综合性的课题,它涉及地形、水源、土质、气候等自然因素和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非自然因素。各种因素在决定都城选址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和所处的地位也是不尽相同的。

在历史时期,优越的自然因素始终是决定城市选址的必要条件,它的重要意义也伴随着人类城市发展的整个历史而存在[1]。史念海先生认为:“自然环境应是形成都城的首要因素,不具备自然环境诸条件,是难于成为城的。[2]”虽然每一个都城在自然环境诸条件方面难于全部优越,但总以各自的特色见长。然而当城市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化,尤其是春秋时期铁制工具被广泛的应用,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较以往任何时期都大大加强的时候,非自然因素也成为了决定都城选址的重要条件。

具体到雍城来看,秦国能够在此地安居并得到如此长足的发展,与它所处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是分不开的。张衡在《西京赋》中就曾指出:“秦据雍而强,周即豫而弱”,认为秦强周弱与地理环境有重要关系。因为秦所在的雍州地区河流纵横交错,沃野千里,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进可攻,退可守;而周所处的豫州则相形见绌了[3]。

秦人在定都雍城之前曾多次迁都,这是对都城选址的一种探索过程,雍城较以前的几个都邑具有更为优越的条件。先前的平阳城地处渭河盆地,地势低洼,平原狭小,对农业的发展很不利;而且夹于渭河、秦岭与凤翔原之间,地窄路隘,无论是东进还是西守,或向南北扩展都受到极大的限制。而凤翔一带位于关中平原的西部,该地区属半湿润、半干旱暖温带季风气候,气候湿润,雨量适中,且依山傍水,南为雍水,北为邢山,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它是当时通往西南、西北地区的唯一交通要道;这里具有大片的平整土地,除西北部的平缓丘陵和西南部的千河谷地外,南部黄土台塬完整开阔,地势起伏不大,土壤也比较肥沃,土质疏松,透水性好,又具有方便的水利,“原(塬)隔既平,泉流既清”,适宜于旱作物(主要是黍,即小米)的生长[4]。秦公一号大墓发现铁具十余件,在凤翔高庄秦墓中,出土件器50件[5],反映出当时农具与农业技术的发展已是先进水平,农业经济活动是当时秦国国力的重要支撑。

从政治和军事方面来看,秦定都雍城是符合其战略部署的。从军事角度来看,雍城所处地理位置对于秦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发展具有极大的优越性。雍城西、北两处延山峦蜿蜒而筑,东、南两面以纸坊河和雍水为天然屏障,易守难攻,对外又有险要关口,有了这些地理优势,使得秦人在对外的战争中往往是处于主动的,只要守住几个关口,敌人就很难进入。也正是因为据守这些关口,使得秦人虽在此后经历了国力的衰退,却始终无法被敌人彻底打败的原因所在。

秦人在早期定都雍城,虽然是综合了经济、军事、政治等各方面的考虑,但主要还是以自然因素作为定都的首要标准,因为在秦迁都之时,秦在综合实力上虽然有了提高,但和周边诸侯国相较还不足以与之抗衡,秦以西又有少数民族环绕,随时需要做好抵御外敌的准备,以秦当时的国力还不足以依靠强大的生产力来改造自然环境,因此就需要在选择都城之时更多的利用自然地理优势来防御外敌侵略,从而为本国的自我发展创造条件。

二、雍城迁都因素分析

自然环境是在不断变化的,它既是形成都城的基础因素,又可成为都城发展的限制性因素,加之不同历史时期的都城对自然环境的利用和要求的角度不同,因此就可能形成都城的迁徙。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水平不断提高,社会组织结构不断复杂,人口随之迅速膨胀,城市规模也会因此不断扩大,这种社会组织结构的扩大往往会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雍城作为都城使用了近250多年,都城建筑、墓葬葬具以及生活所需木材等的大量消耗,都对城市周边植被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而随着社会人口的增加,耕地面积扩大,这种损害也会越来越明显。人口的增长、森林覆盖率下降,这是人在与自然的相互作用中导致先前有利的自然因素发生变化,最终成为都城迁移的限制因素之一。雍城在建立初期,作为都城无疑是一个天时地利的绝好地方,但随着城市的发展,当然还有统治者的政治理想,需要将国家的领土继续向更有利于农业发展的东方扩张,但继续将雍城作为统治中心则稍显鞭长莫及。秦灵公所居泾阳,当在泾水之北,因为“水北为阳”。泾阳所在地,地势平坦肥沃,对于发展农业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又可以借用泾水灌溉土地,正因为如此,时人在谈到秦国形势时指出:“秦地遍天下,威胁韩、魏、赵氏,北有甘泉、谷口之固,南有泾渭之沃。[6]”

但是,历史上秦的几次迁都,其原因都不仅是出于自然环境条件的原因,更多的是从战略上的角度出发。

秦将都城自雍城迁至泾阳,进而迁至栎阳,除了一些自然因素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扩大国土面积。雍城作为都城达250余年,在对戎狄的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而秦穆公时更是与东方的晋国进行了不懈的战争,取得河西地区。但由于雍城离河西之地太远,加上晋国不断地对秦战争,双方为夺得河西进行了长期的拉锯战,得而复失之事时常发生。因此,为了重新夺回失去的河西之地,并从晋国手中夺得更多的土地,以雍城为根据地,越过泾水,在东方建设临时性都城就提上了秦统治者的议程。迁都泾阳在战略上有两个好处,一是利于国君直接指挥战争,二是易于控制得来的土地,以便制定进一步的作战计划。

因此,秦灵公时建都泾阳,到献公时更向东迁都至栎阳。通过这两次迁都,秦人在对晋国的战争中开始由弱势变为强势,以至于由守势变为攻势。实现了献公提出的“复穆公之故地”的夙愿。完成了作为临时都城的历史使命。于是到孝公时,迁都咸阳[7]。

由于泾阳优越的环境地理位置及战略上的需要,秦灵公将都城迁于此处,这种从政治、军事、社会发展等多方面综合考虑都城选址的战略抉择,应当是秦人最终能够称霸中原的重要原因之一。

三、总结

文化生态学理论认为,社会与环境之间是双向的互动关系,社会固然要适应环境,但也影响乃至改造环境。社会对环境的依赖或适应程度随文化(特别是技术)的发展而变化,发展程度越低的社会越受到环境的制约。

从秦迁都的历史来看,德公以前,自然环境始终是君王定都、迁都的首要因素,在自身实力还很弱小的时候,优化选择和充分利用地理优势就是保证国家利益最大化的最有效战略措施。但随着国家在区域内的势力不断增强,一些非自然因素则在都城的选址和迁移中占据主导地位,因为此时古代人民对于自然的适应能力、利用能力和改造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而且国家的领土不断增多,对于整个疆域的战略控制需求就可能高于对都城本身这一小区域内的经济需求,例如秦在迁都泾阳后,雍城依然具有很高的经济地位,许多的手工业作坊依然存在。

参考文献:

[1]刘立欣,城市的足迹―非自然因素在中国古代都城选址中的重要作用[J],华中建筑,2009(8)

[2]史念海,中国古都形成的因素[C],中国古都研究(第四辑),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3]徐卫民,秦都城概论[J],洛阳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3(1)

[4]周全霞,古代中国地理环境的特征及其变迁对食品生产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07(7)

[5]徐卫民,秦汉都城与自然环境关系研究[M],科学出版社,2011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9

【关键词】经济因素环境因素房地产评估

我认为关于房地产评估方面的影响因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般因素、区域因素以及个别因素。一般因素主要包括政策因素,法律因素,经济因素等;区域因素主要指建筑物位置、土地用途等。还有的就是其他个别影响因素:例如心理因素,购买心态等等这些都会影响房地产评估人员对于房地产的评估结果。

一、一般因素――以经济因素、政策性因素为例

(一)宏观经济对于房地产价格的影响

宏观经济对房地产市场的作用主要通过房地产市场的供给和需求这两个渠道,而房地产市场对宏观经济影响则是通过消费和投资这两个渠道。

宏观经济对房地产价格的作用渠道在于宏观经济水平的变化会引起人们对于未来期望的变化,从而产生房地产供给和需求力量对比失衡,进而引起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或者下降。如果经济发生衰退,金融机构和企业将进行大量改组和合并,使得市场上供转让的土地和房源大量增加。居民失业,则会造成大量住房闲置,供给和需求的不匹配将会导致价格下降。房地产价格对宏观经济基本面的作用渠道归结于消费和投资两个方面。房地产价格下降将会导致居民财富增加,宏观经济发展也就会相应得到促进。

(二)当前主要影响房地产业发展政策性因素分析

(1)第二套房政策影响分析。央行专门出台的关于房地产市场的调控政策莫过于《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通知》(银发[2007]359号)和《关于加强商业性房地产信贷管理的补充通知》(银发[2007]452号),359号文将对投资性购房行为产生显著的抑制作用,首付成本要提高一成,利率相当于提高了三成;目前五年以上基准利率为7.83%,投资者原本可以享受85折的优惠利率6.656%,但现在要执行基准利率的1.1倍,即8.613%,涨幅达到29.4%;首付款的初期投资以及后期利息的大幅增加,使得投资收益及投资积极性都将受到极大打击。

(2)保障性住房建设。从长期来看,楼市需求将被分流。中国住宅体系将会分成三大部分:即采取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和市场调节三种方式扩大供给就中国目前发展来看,一部分人还不具备买房能力,而且房价越来越高,更加造成这一结果;而且政府方面也没有足够的财力来支撑。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最基本的因素,行政因素主要是指国家针对土地以及房地产的宏观规划,城市规划,城市发展战略,土地利用计划直接对于房地产的区位构成影响。

二、区域因素――以房地产周围区域环境因素为例

(一)房地产评估中的具体环境因素

(1)自然环境.自然环境包括自然景观以及人文环境;对于任何一个小区或者说是居民区来说,自然景观都是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自然景观能够使人们更加注重生活品质以及追求生态健康的环境。因此小区自然景观覆盖面积越高就越容易得到消费者的青睐,其价值也会随之而增长。此外,人文景观具有有历史性和文化性,拥有旅游吸引力,所以在此周边的房地产价值也会受到其影响,这也就是景区附近房价一般较高的原因。

(2)土地用途。一块土地的价格与其使用用途之间有很大的联系,如果用于商业,那么它的价值一定会比用于住宅的价值高;除此之外,规划限制,使用年限等也都影响着房地产的价格。

(二)环境因素对房地产价值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

所谓对房地产积极影响是指一种对房地产价值产生正面积极影响的外部性。好的环境因素会使房地产价值增加。例如临近生态公园附近的居住区因为环境较好便能因此受到积极的影响,增加该房地产的价值。

对房地产的消极影响是指一种对房地产价值产生负面影响的外部性。如工业房地产与居住区的接近使企业位于工人方便上下班的位置,但居住性房地产市场会因为接近潜在的危险物质而受到负面的影响。也就会造成房地产价值的下降。

三、个别因素――以心理因素、购买心态为例

心理因素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有时是不可忽视的。影响房地产价格的心理因素主要有以下方面:购买或出售时的心态;个人的欣赏趣味(偏好);时尚风气、跟风或从众心理;接近名家住宅的心理;讲究风水或吉祥号码等。

比如说房地产需求者到处寻找合意的房地a,当看中了某处房地产时,拥有者不太愿意出手,需求者则需要花高价购买;有时房地产购买者出于自身的特殊需要,在与竞争对手的争夺中也会为为得到房地产而抬高价格;房地产拥有者偶然发生资金困难,急需用钱时,无奈只有出售房地产变现,这时的成交价格多会低于正常市场价格;风水是指住宅基地、坟地等的地理形势,如地形、水流、风向等,目前人们在购买住宅、办公楼时,比较讲究风水,一般会选择较吉利的数字或者是门牌号等。

综上所述,在当今这个城市化和工业化快速发展的社会,人们对房地产的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居民住宅,注重的因素也越来越多,现在的消费者都希望有一个能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居住环境,对房地产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所以影响因素也就越来越多。相信在以后的生活中,国家对房地产的宏观调控也会逐渐作出规范,促进房地产评估系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谭荣,吴丽梅,曲福田.城市房地产价格与环境质量关系分析[J].生态经济(中文版),2005(10):193-196.

[2]王翼,许武成,邓茂林,等.浅析影响城市房地产价格评估的环境质量因素[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0(1):91-96.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10

关键词地铁,上下车效率,方差分析

地铁车站作为一个特殊的活动空间,人们的走行速度受到不同因素的制约。当前,随着人们出行水平的提高、时间观念的增强以及对安全的需求增长,行人交通[1]越来越多地受到研究人员的关注[2]。在地铁车站中,上下车是主要的交通活动之一。上下车的速度不仅影响着地铁站内人群的活动,同时也影响地铁列车的停车时间以及地铁的服务水平。对地铁乘客上下车效率进行因素影响分析,对改善地铁乘车环境,提高地铁服务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地铁乘客上下车速度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自然因素中有气候条件、乘车时间等;社会因素中有乘客群社会关系、乘客社会层次等;硬件因素中有站台布设、列车型号等;个人因素中有性别、年龄差异,生活习惯等。分析出每种因素的影响将是一个庞大的工程,需要不断地深入研究。

迄今为止,国内外对行人交通研究深度远远不及机动车交通,其调查和分析方法需要不断地改进和完善。传统的研究仅仅对影响上下车的因素进行定性的研究。本文仅通过对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和13号线进行实地调查统计,并对统计数据整理分析,采用方差分析的数学方法对影响地铁站内乘客上下车效率的主要因素进行定量分析研究。

1方差分析法

方差分析法是常见的数理统计分析方法,由英国统计学家R.A.Fisher首创;为纪念Fisher,以F命名,故方差分析又称F检验,其目的是推断两组或多组资料的总体均数是否相同,检验两个或多个样本均数的差异是否有统计学意义。方差分析是数理统计的基本方法之一,它实质上是研究自变量(因素)与因变量(随机变量)的相关关系,辨明某个因素对因变量是不是有显著影响。

2地铁乘客上下车行为特点

乘客上下车是乘客乘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发生在站台和列车连接点(车门)处的行为,如果控制失当很容易发生拥挤和堵塞,甚至发生危险事故。对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进行实测是我们掌握乘客上下车行为主要特征的重要手段之一。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的实测方法主要有现场人工观测、摄影、摄像等。

通过大量观测,可以总结出以下一些地铁乘客上下车行为特征:

(1)当上下车乘客都赶时间时,整体上下车速度才可能加快;个别乘客上下车速度快不代表上下车整体速度快;

(2)乘客上下车速度很容易受上下车乘客群中的个别乘客影响,如可能负重过多、行动不便的乘客存在;

(3)个别乘客上下车效率具有随机性,乘客数量与乘客上下车平均花费时间没有明显的线性关系;

(4)由于秩序混乱乘客上下车互相影响,乘客上下车所用的总时间可能是某一方乘客上车或下车所用时间。

3地铁乘客上下车速度实测和统计

2006年7月25、26日两天,分别对北京地铁1号线、2号线和13号线的连续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进行了抽查实测。抽查实测地点分别为:北京地铁1号线的西单、王府井地铁站,2号线的安定门、积水潭地铁站,13号线的五道口、回龙观地铁站。观察发现所选车站的客流结构相对比较相似,包括上班、上学、出差、购物和娱乐客流等。实测的基本工具为秒表。进行实测获取的基本量为:连续上下车乘客数量,上下车所用时间。为了取得可用数据,先进行了实测训练并达到比较稳定的状态。

连续上下车乘客是指当列车停稳后已经准备好上下车的乘客;上下车所用时间是指所有连续上下车乘客上下车完成过程所花费的时间。通过数学方法上下车所用时间与连续上下车乘客数量相除得到乘客上下车花费时间。

数据整理和统计分析步骤为:首先将实测数据分类输入,采用Excel软件进行编程;对各组数据进行筛选,去除不合理的数据;然后用程序计算,并用方差分析法进行分析。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1篇11

关键词:地理教学;改革;落实素质教育

地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学生必修的一门基础课程,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将能力培养、思想教育融为一体,对学生正确认识世界、认识国情、省情,培养爱国主义情操及正确理解基本国策,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提高学生的公民意识和基本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现代教育的核心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其根本目的在于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正像爱因斯坦所说的那样“教育是人们遗忘了所有学校灌输的知识后,仍能留存的东西”。

地理学科对提高学生多方面的素质具有其独特的作用。笔者认为在地理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既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下面从几个方面谈一下笔者在地理教学中深化教学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通过教学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

地理教学是爱国主义教育的巨大载体,它的爱国主义教育功能是十分明显的,是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祖国的广阔土地,多种多样的气候,富饶的物产和秀美的山川,进而培养学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通过我国经济建设的伟大成就和领土、国防意识的教育,进而激励他们树立爱国、报国建国及自己肩负培养下一代接班人的责任感。

二、培养学生正确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地理教学时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的好内容,尤其自然地理知识,它是从宏观上引导学生认识自然,了解我们这个物质世界;其内容充满了唯物主义辩证法,对培养学生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建立科学的宇宙观,有着重要的作用。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宇宙的奥秘,物质的运动及各种自然现象,如:彗星的出现、地震、火山的发生、暴雨、洪水、日月食现象,厄尔多尼亚现象都是自然界物质运动的现象。通过学习对地理知识,得到科学的解释,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认识客观世界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三、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

在地理教学中,我们不仅要教给学生有用的知识,而且还要给与学生现代的观念,更要交给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方法。地理学是一门应用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地理学的知识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和生产之中。我们在地理教学中,注意联系当前人地关系中出现的主要问题,使学生感觉到地理与现代社会的关系密切。如在讲“地球上的大气”一章的“人类活动与气候的关系”时,联系气候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温室效应”对全球气候的影响以及环境污染对山区盆地(承德市区是山间盆地)的影响等。在地理教学中,通过联系生产实际和生活实际,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并不断改进教法,开发学生思维,加强学生自身能力的训练,杜绝死记硬背,发展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是非常必要的。如在“大气环流”、“大气的水平运动”、“洋流的形成”、“自然带分布的规律”等内容的教学中,通过演绎推理注意教给学生由“简单”到“复杂”’,由“理想”到“现实”的思维方法。在讲“农业发展的条件”时,说明农业生产、农业区的形成,要从气候、水源、地形、土壤、国家政策和措施、市场、城市和工业生产的发展与分布、交通运输等自然、社会、经济因素以及这些因素的发展变化来考虑。在讲“工业的布局”时,说明一个工厂的建立,要从原料、动力、消费市场、劳动力、技术力量、运输条件以及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去考虑。通过学习这些知识,使学生能逐渐形成一种多因素、多层面分析问题的能力和习惯。

四、改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课程紧,内容多,在教学中,我们注意贯彻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与学生共同探讨教学内容,共同阅读图表、分析数据、填图、绘图、观测、地理模型堆塑等手段解决一些问题。对有些难度不大的,内容有较多的部分,有教师列出提纲,学生通过对照提纲读图、展开讨论然后教师提问解答、归纳、讲解要点和难点,从而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和自学能力,也解决了教材和课时矛盾。这样做得更重要之处是以地理学科的内容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地理学科所介绍的常是揭示奥秘的知识,如大到解释宇宙的奥秘,小到原子核产生裂变的奥秘;人们身边的地形、气候、生物、水文等自然因素;人们所从事的农业、工业、第三产业等活动;各种自然灾害的成因、特征等无不包含在地理学科之内。因此,只要教师从小处、平常处着眼通过练习实际,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就很容易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逐步形成乐学的志趣。

地理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把课堂教学可以延伸到校外,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社会实践活动包括野外观察和社会调查。学生通过社会调查,既丰富了课堂知识,又可将所学知识应用与实践活动,如讲述工业布局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可让学生进行调查,写出总结。通过社会实践活动,既锻炼了学生社会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解

五、通过野外考察过程来锻炼学生的意志

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中,有许多仁人志士。他们是我们学习的榜样。地理教师让学生凭借对地图的识别和使用能力,预先设计的图上路线,借助于指北针与地图保证运动方向,在野外徒步行走考察不同地区的地质地貌,以及植物生长情况。这样做让学生感受了自然之美,既扩大了学生知识面又丰富课余生活,陶冶学生情操,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及坚强的意志品格。

六、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观

对学生进行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和可持续发展的“四观”教育,是时代赋予地理教学的新的历史使命。

人口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发展不堪负担的沉重包袱。通过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人口的增长不仅要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而且要与环境的承载量相适应,进而理解为什么说“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维持人类生命的四大生物系统—耕地、牧场、森林、海洋的动物区系遭到极度的开发,地球上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使学生认识到人类必须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是极为重要的。

人类为求自身的发展和生存必须依赖于地理环境。如果人类活动和环境相协调,就会创造出更适合人类生存的美好环境,否则不注意保护环境,将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收到自然界的惩罚。通过环境教育提高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并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实现“可持续发展”是人类的基本目标和任务。可持续发展是指:经济发展既能满足人类当前的需要,又对子孙后代的生活环境不构成危害。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即人地关系。而地理正是以如何协调好人地关系为主线的。所以,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就成为地理教学的主旋律。地理内容首先是人类周围的自然环境,如宇宙环境、大气环境、海洋环境、陆地环境。在这些内容的教学中,我们主要侧重讲述人类与各环境、各资源的关系,主要强调经济发展与资源和环境的承载能力相协调。其次就是涉及人类生存的社会环境,包括工业、农业、交通、城市等方面,我们通过讲述各种人文经济和社会活动的特点、发展和变化,侧重体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强调经济发展不仅要重视增长数量,更追求改善质量、提高效益节约能源、减少废弃物,改变传统的生产和消费模式,实施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取得经济效益,不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强调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量为目的,与社会进步相适应。通过介绍全球性及我国所面临的人口、粮食、资源、环境等问题及其严重后果,提高学生对于环境问题的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通过可持续发展的观点的渗透,初步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七、重视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非智力因素能否得到很好的发展,不但直接影响着一个人的整体心理素质水平和所从事实业的成败,而且他的发展所激发出的潜能,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弥补智力因素方面的不足,同时对智力因素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鉴于青少年阶段正是人的潜能开发和个性发展的最佳时期,为此,教师在进行地理课堂教学时,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以地理学科的德育功能来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如通过对地理环境、人类和环境关系的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地球环境的情感,通过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丰富的物产及新中国在经济将设中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而唤起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地理的自然因素范文篇12

[关键词]情商非智力因素智力因素

情商被称为“一曲破译人生之谜的千古绝响”。[1]有人断言:“一个人的成功等于20%的智商加上80%的情商。”[2],在有些人看来,所谓情商也就是非智力因素,它们只是说法不同,本质无异。本文拟对二者进行比较、分析,以求能够扬长补短,更好地为实践服务。

一、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涵盖的内容更广,情商表述更具体

燕国材教授曾把非智力因素分成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为广义的非智力因素。即非智力因素是智力因素以外的所有心理因素的总称[2]。这些心理因素可以参与智力活动并制约(促进或促退)智力活动的效率与效果,也可以不参与智力活动而独自发挥作用。

戈尔曼认为:“情商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影响生活各个层面和人生未来的关键性品质要素”,“是指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驾驭别人情绪的能力,忍受挫折与应变的能力”。[5]智商主要是反映人的认知能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观察能力、计算能力等理性能力,“情商主要是反映一个人感受、理解、运用、表达、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情感关系,以及处理自己与他人之间情感关系的能力,是属于非理性的。[5]”

按照非智力因素的第一层界定,情商应该属于非智力因素的范畴。情商是非智力因素的某些方面的具体阐述。

二、非智力因素研究侧重心理学的实然,情商研究侧重心理学研究的应然

心理学家讨论非智力因素更多的是研究非智力因素是什么;几个结构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其作用是什么;每个结构中若干层次之间的关系是什么;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转化的规律是什么等等。以情感为例,常见的编排体例是;什么是情感;情感与动机、兴趣、意志、性格之间的关系或与学习、实践的关系是什么;情感在学习、实践中的作用;情感包括哪些因素,各个因素之间的关系以及转化的规律等等,这些属于研究的实然状态。而情商研究的内容包括如何了解自我的优缺点,了解自身真实感受;当个人某种情绪刚一出现如何即时察觉、做到自我觉知;自我安慰、摆脱焦虑;对冲动和愤怒的控制,能在挫折和困难面前保持冷静,有效地摆脱消极情绪侵袭的能力;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研究的是应该怎样利用自己的情绪。

三、非智力因素重个人自律自励,情商重与他人合作

非智力因素有十二项心理因素:成就动机、求知欲望、学习热情,自尊心、自信心、好胜心,责任感、义务感、荣誉感,自制性、坚持性、独立性[2]。从这些因素中可以看出,非智力因素强调的是自我约束,自我激励,具备这些合适的心理因素,就容易成功。从非智力因素的功能上看,其动力与定向功能、引导与维持功能、调节与强化功能讨论的仍然自律自励的问题。

情商中识别他人情绪的能力包括:具有能“感受别人的感受”的“同理心”;能通过细微的社会信号敏锐地觉察他人的需求与愿望;能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通过控制自己的情绪,从而改变别人的情绪等等。并且,情商把妥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即调控与他人情绪反应的技巧作为专门的一个方面来阐述。在情商的五个主要因素中,有两个是专门讨论与他人合作的问题。

四、非智力因素包括先天素质,情商更重后天培养

林祟德教授认为非智力(或非认知)因素是指除智力与能力以外的又同智力活动效益发生相互作用的一切心理因素。并认为非智力因素的结构包括、情感过程、意志过程、个性意识倾向性、气质以及性格[3]。

“气质是人的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征”[9]。这种稳定性,一方面表现在气质较多地受个体先天决定的高级神经活动类型的制约。另一方面表现在气质特点较少因活动的内容、目的和动机而发生变化,即在不同活动中,同一个个体将会表现出相同性质的气质特点[9]。某些特征甚至不因年龄的增长而变化或变化甚小。由于气质具有相对稳定的特点,因而在教育过程中人们考虑的更多的是顾及学生的气质特征,因材施教,而不是改变个体的气质类型。

情商关注的是如何识别、控制和利用自己的情绪,并不关注先天素质。

五、非智力因素主要针对学校教育,情商针对人的一生

非智力因素产生有两大心理学基础,一个是1964年我国心理学家发现:1.任务意识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影响智力活动的两个因素。2.任务意识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与智力活动水平有区别的。3.任务意识的稳定性和灵活性是相互有联系的智力活动的两种个性持点,而不是一种个性特点的两端;它们是智力活动的主动性的两个不同方面的表现。二是1983年,人们发现,动作技能形成的好坏,与学习成绩关系不大,而与以个性特点为主的非技能因素关系密切。即被试掌握技能的好坏与快慢,往往要取决于他们在练习中所表现出来的态度、信心、兴趣、注意力、坚持性和自我控制能力等心理持点。[3]

这两大基础都是建立在对学校学生学习知识或技能的基础上,其研究对象或适用范围也多是在校学生。

而非智力因素产生的直接原因是80年代初,随着我国的改革开放,人们逐步了解到西方正在注重智力研究,因此,在教育上提出在加强“双基”(即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同时,要重视对学生智力的培养。但是在教育实践中,人们逐渐发现:个人成才或学生的学业成就,仅仅靠聪明才智或学习能力(即智力因素)是不够的。基于对当时教育改革的反思,上海师范大学的燕国材教授提出非智力因素。潜在的研究对象仍然是学生。

情商研究者挑选了美国的众多名人为研究对象,以辨别哪些因素对人的发展起重要作用,因为研究对象多为成人,其代表性是广泛的,其适用范围也适用于各个领域。“小自教室,大到公司董事会,人们无不谈论”[8]。

六、非智力因素水平应该适当,情商水平不厌其高

若其他条件相等,一般来说情商因素水平越高,其活动效率及质量也越高,即其效果是单方向的。非智力因素则不然,在智慧活动中,并不是某种非智力因素的水平越高,活动效率及质量也越高,而是在非智力因素水平适当的情况下,个体所从事的活动的效率及质量最高,水平过高或者太低均不能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学生参加考试,若取得好成绩的动机水平过高,会由于高度紧张而表现失常;若取得好成绩的动机水平太低,也会因漫不经心而不能发挥自己的水平。但是学生认识自己越透彻,越能控制自我,激励自我,其越容易取得好成绩。

不等待非智力因素发展成熟再去追求成功,尽可能地利用现有的条件,有效地发挥情商的作用,是研究情商的意义所在。

参考文献

[1]东方,博奔编著,破译情商,改革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第1页

[2]燕国材,崔丽莹:超越情商--非智力因素与成功,学林出版社(上海),1998年版,第2页

[3]沈德立主编,非智力因素的理论与实践,教育科学出版社(北京)1997年版,第2页

[4](美)霍华德,加德纳著,沈致隆译.多元智能.新华出版社(北京)1999年版,第171页

[5]蔡克勇:21世纪中国教育向何处去.吉林人民出版社(吉林),1999年版,第187页

[6]徐光兴,现代家庭生活实用百科--情绪智力的测定与训练,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上海),1999年版,第32页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范例(12篇)

    - 阅0

    城中村改造的重要意义范文1篇1关键词:旧村改造,必要性,措施一、旧村改造的含义对于旧村改造,人们并不陌生。但如果要给旧村改造一个科学的定义却尚缺乏一致的认识。在现实生活.....

    心理学的性质范例(12篇)

    - 阅0

    心理学的性质范文1篇1该理论在社会学层面上对活动进行分析,将个体活动纳入到包含主体、客体、共同体、工具、规则以及分工六个要素,囊括生产系统、消费系统、交换系统及分配.....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