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建造的内容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1篇1

[关键词]石油化工;中国制造2025;智能工厂;两化融合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7.041

[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7-0089-03

现代工业或制造业经历了以蒸汽机为驱动的机械制造、以电力驱动的大规模生产,以及通过电子信息技术驱动实现的自动化制造历程。制造业强国德国将这一工业化过程描述为机器代替人工的工业1.0时代、流水线生产的工业2.0时代、高度自动化生产的工业3.0时代。近年来,伴随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以及上述技术对制造业产业形态的深度影响,德国在2011年汉诺威工业博览会上提出了工业4.0的概念,并将这一概念伴随的制造业强国政策上升到国家战略。与此同时,美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国家均提出了适合自身工业制造业发展特征的国家制造业升级战略规划。我国在2015年也推出了《中国制造2025》――中国版的“工业4.0”规划,规划提出了中国制造强国战略,同时围绕制造强国这一战略目标,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中明确了9项战略任务和相关的重点发展领域。比较与其他国家的制造业强国战略,中国制造2025结合我国工业制造业实际,特别强调了要通过信息化和工业化两化融合来引领和带动整个制造业发展,以及以智能制造为主攻方向的战略思路。工信部围绕这一国家战略部署,随即了2015年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名单,在石化领域将中石化九江石化智能工厂建设作为示范。论文将结合国家战略方向,九江石化示范实践以及中石油炼化企业实际,探讨炼化企业制造升级及智能工厂建设。

1炼化行业智能工厂的定位和方向

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复苏缓慢和国内经济步入新常态,商品市场化和全球化进程逐步加快,国际市场动荡和市场竞争加剧。大宗原料价格持续波动,炼化企业的生产经营风险持续上升,绿色环保要求不断提高。在炼化行业面临巨大压力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升级发展契机。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煤炭和煤能源化工规划、智能制造等一系列惠及能源化工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陆续出台。国家经济持续发展,需要更多、更好的高质量低成本的能源化工产品,国产能源化工产品供应不足的局面仍将存在。

炼化行业是典型的资本、技术密集型行业,对设备装备的依赖程度很高,整体的自动化水平和信息化水平处于相对较高的水平。针对国内炼化企业,智能仪表、集散控制系统DCS、先进控制、油品调合、流程模拟、计划、调度优化、MES、ERP等自动化和IT技术均有在炼化企业应用。同时在新技术应用方面,炼化行业也在积极的利用物联网、云计算等新技术,在设备远程巡检、安全管理、企业IT治理等方面进行应用尝试。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国内炼化企业在自动化和信息化应用方面的明显缺项并不多,特别是近几年的大规模信息化建设,部分先进信息系统的部署速度甚至超越了国外同行(例如优化排产)。但是,大家普遍感觉企业的智能化制造能力并没有显著的提升,基层用户应用系统所带来的效益红利不明显等问题时有反映。究其原因,抛开人员素质,本文认为有六个方面的内容有待提升。一是基础仪表自动化方面还有欠账,重点部位仪表、自控的缺失直接影响上层物料平衡、区域优化的应用效果。二是装置级优化操作技术(流程模拟、APC、在线调合、RTO)的长效应用模式和投资维护模式有待改革。三是生产管理类信息系统亟待集成,完整的计划、调度、排产、操作执行、操作监控、平衡分析、绩效考核PDCA管理循环还没有形成,其上的优化基本没有实现。四是现场操作人员操作过程缺乏新技术支持,是炼化企业安全管理的重要盲点,环保监测有待加强,炼厂无线互联应用需要展开。五是设备装置的运行机理数据采集、分析应用不足,设备装置的检维修、挖潜增效工作难以科学评估。六是自动化信息化投资管理、项目管理各自为政,步调不一致,没有形成相互促进与弥补的螺旋式上升模式,没有形成应用合力,产生“1+1>2”的效果。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认为国内炼化企业工业4.0或智能工厂建设,需要在深刻分析行业特点和自身实际的前提下,提出合理的建设模式。作为相对弱市场竞争、高危、大规模流程加工行业,炼化企业的自动化和信息化水平相对较高,炼化行业智能工厂建设的重点应该是围绕成熟自动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完善提升,以及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通过两化融合的过程推动技术和管理的优化进步,达到企业设备智能、管理智能、决策智能,最终实现智能制造。

具体到炼化“两化”融合或者智能制造的标志或特征,可以总结为下面四个方面:

数据:首先要能够最大化利用各类传感器、计量设备、存储设备,实现炼化企业工厂设计数据、产品数据、设备动静数据、研发数据、物料数据、运营数据、销售数据、客户数据的采集和信息化管理。满足对企业“透视”的需求。

互联:要能利用工业以太网/无线网/4G、智能手持或穿戴终端实现设备、人员、通信设施的网络化连接。通过网络,使人与人、人与机器形成互联,满足人员与设备装置的信息交互和操作交互。

优化:在数据和互联的基础上,在过程控制层实现高自控率,同时结合计划、需求以及效益数据,实现装置、局域的操作优化控制;在生产管理层实现生产管理PDCA闭环,同时结合ERP信息进行全厂计划、调度优化以及设备维护优化;在经营决策层实现供应商原料采购、企业资金资源、产品销售的优化。

创新:自动化和信息化融合实施过程应该会深刻影响企业的生产经营模式,是一个创新发展的过程,势必伴随技术、产品、管理模式的创新。如果单纯是强调技术,拼装备,不能对企业的运行模式进行优化提升,也不能代表实现了智能制造。

2炼化企业两化融合及“智能工厂”重点建设内容

围绕自动化和信息化相关系统完善提升,特别是自动化和信息化的融合是炼化企业智能工厂建设的核心思路。炼化智能工厂建设主要内容围绕三条业务主线进行,可以概括为三方面:一是生产管控一体化,对ERP、MES、RTO、APC、PCS等系统进行纵向集成;二是从原油采购、原油加工、原油运输到终端客户服务的供应链一体化,进行横向集成;三是资产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从工厂的项目筹建、项目设计、到建造交付,再到工厂运行与设备维护,直至资产的报废退出全生命周期过程的数字化管理。

2.1生产管控一体化

生产管控一体化主要依托MES2.0、APC、流程模拟、油品调合4个项目设计和实现,各项目之间通过数据流的无缝衔接,协同实现生产管控优化目标。

计划调度统计闭环管理:进行MES与APS的集成,实现炼厂生产运行管理的PDCA闭环。

生产运行优化控制:进行APC系统推广应用,同时与流程模拟、调度模块进行模型数据的集成交互。增强操作控制的智能化和精细化水平。

安全环保质量管理:对能耗、危险源、重点区域视频、环境监测、质量信息进行整合集成。建立完整的企业QHSE管理系统。

2.2供应链一体化

基于当前总部的APS系统为基础,增加产品价格信息(包括价格和基本趋势等,需要从销售ERP获取数据),生产成本信息(需要从生产ERP处获取),运输成本信息(需要从大区运输部门获取),结合销售需求和产品生产能力等要求,建立合理的线性规划模型,优化企业效益。在示范企业进行罐区自动化系统建设。

在化工业务领域,建立化工产品供应链一体化,实现化工品从客户需求预测、生产计划下达、排产、生产、销售配置、仓储管理、运输管理、配送管理、技术服务全流程一体化。

在推进炼化ERP应用集成的同时,考虑建设中国化工产品电子商务平台,由于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具有特别强的互联网特征,技术、运营、资金是三个核心关键点,网站的成功需要前期大量风险资金的投入进行市场推广,同时需要专业的互联网营销团队进行长期运行维护,并且按照互联网企业“数一数二、不三不四”的生存特点(只有做到行业第一第二才可能生存,排名靠后的企业基本无生存空间)。建议该项目采用中钢网等行业网站的运营模式,通过与第三方公司合资控股共同打造化工品电子商务平台。化工电子商务平台的建立和长期良好运行,将极大的促进企业化工品销售以及行业需求信息的收集,占领国内化工品市场销售渠道。

2.3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

设备长周期运行:围绕设备检维修和运行管理,与ERP进行集成,实现设备检维修业务链以及设备运行状态监控。

在数字化工厂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炼厂三维数字化实施,将数字化工厂三维模型与设备、生产运行数据进行集成,将虚拟和现实结合,从三维数字化模型可以快速进行设备故障定位,设备运行模拟,提高设备故障预知预判。同时与ERP进行集成,实现设备资产的财务管理和报废管理。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2

关键词:人防工程;建筑;升级;改造

DOI:10.16640/ki.37-1222/t.2016.08.097

人防工程无论在和平抑或战争年代都是重要的国防工程,人防工程建设具有资金投入大,建设周期长,战略地位重的特点,因此,对已建成人防工程组织技术改造显得更加重要。而对老旧人防工程进行升级改造是较为经济的办法,笔者罗列升级改造方法,不足之处不吝赐教。

1人防工程建筑升级改造

早期人防工程多建设在六七十年代,甚至有些地方还有抗日战争时期遗留下的防空工程建筑仍在使用。老旧的人防工程距离新时期人防工程要求差距越来越大,然而重新修建人防工程成本又太大,因此从节约成本角度考虑,进行老旧人防工程的局部改造是最优选择。老人防工程建筑改造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老旧人防工程地质不明确,受当时台账记载不齐备及年代久远等原因,工程局部地质不明确,有潜在不安全因数;二是老人防工程改造施工技术较为复杂,土建施工一般采用人工扩大作业面,逐步爆破开挖推进,施工进度慢,工程质量低。三是进行局部爆破施工难度大,受原有施工被覆层的影响,爆破拆除难度加大,拆除被覆层需要预裂爆破;受爆破装药量和施工作业面的影响,光面爆破很难一次成型。

鉴于以上原因分析,施工组织应充分考虑爆破环节,为降低爆破冲击波的影响,减少工程经费投入,爆破施工主要做了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做好地质勘测。被覆层拆除后,首先要对围岩情况进行地质探测,组织施工、监理、设计三方现地勘测,地质勘测除采用地质雷达探测外,还应在施工断面,打入开挖深度相同的探孔,进行局部探测,充分掌握围岩地质情况,为形成爆破施工方案做好基础。二是改变施工方式。爆破断面成型后,为加快施工进度,提高工程质量,我们按照先防护后施工的思路,采取刚性和柔性两种方式,搭建三层防护墙,逐步削弱爆破面冲击波的能量,三层防护都要预留出渣口,方便出渣。三是采取定向爆破。为尽可能减少爆破冲击波,我们减少了大药量大面积光面爆破,施工大断面,采用小药量分层预裂爆破,施工小断面,采用不填炸药的导爆索爆破。爆破成段成型后,要及时进行喷锚支护,防止成型岩拱压迫变形,出现塌方掉石。对松动的碎石进行震裂爆破,按照人防工程设计标准,对围岩锚杆加固。

2老旧人防工程内部环境设备升级

老旧人防工程内部设备升级是增强综合防护能力的重要方式,也是维护管理的重要内容,内部设施改造升级应注重实效,保持兼容,预留升级。按照工程设计需求,组织设备采购安装,协调施工验收。

一是对老旧人防工程设计要整体通盘考虑。人防工程内部环境设备涉及风、水、机、电等专业,专业种类繁杂,技术集成密集,系统链接复杂,要认真征求工程管理使用单位意见,找准设备存在的问题,系统存在的症结,使用存在的矛盾,逐个分析,形成设计需求。比如:电力方面不能忽略各类设备装机容量,通风方面要前瞻考虑空气质量和附属设备房间风量,给排水方面综合考虑生活水质水量和工程排水能力等等。

二是对于关键设备采购安装要保证系统兼容。设备采购一般由联合采购小组考察设备生产厂家,主要考察设备厂家规模、资质和产品质量,掌握同类型产品系统兼容性和市场占有率,防止技术垄断,设备招标尽量选择国内设备厂家,签订定期维护保养供货合同和保密协议,建立长期技术合作关系,同时采购设备尽量模块化,便于运输和后期升级维护。

三是改造施工验收要做好系统测试。人防工程设备构成复杂,系统操作繁多,施工验收主要按照《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进行静态检测和动态评估。静态检测主要是检测设备技术参数是否符合设计要求,检查出厂设备是否满足供货质量,查阅设备档案是否建立完善。动态评估主要是对人防工程系统进行测试,单一系统组织设备调试,多系统组织功能联测,供配电系统重点测试内外电源转换,给排水系统重点测试网管耐压能力,通风空调系统重点测试工程超压。在此基础上,使用单位按照战时紧急转换方案,利用地下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组织工程紧急转换演练,进行系统联调联测,确保工程快速投入使用。

3老旧人防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安装

老旧人防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是国防工程信息化建设的基础,据统计数据分析,使用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平时使用能耗可降低至原来的1/3和1/2,大大提高了人防工程使用实效。地下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要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系统设计要上下衔接。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对上链入上层信息系统,可评估工程整体防空性能,为战时功能紧急转换提供数据决策;对下链接设备终端,动态采集工程数据,为平时使用单位维护管理提供依据。地下工程智能化控制系统不仅包括硬件升级革新,还包含软件研发设计,受人防工程信息化建设起步晚、数据保密性要求高、发展空间局限等限制,软件研发设计相对滞后,工程保障数据模糊、陈旧、冗余,软件操作功能单一、容错率低,无法实施作战指挥决策和精确快速保障。应从使用和管理需求出发,重点加强软件的设计升级,建立集空间环境数据、保障人员组成和系统设备数据为一体的人防工程保障系统。

二是自控设备要方便维护。自控设备维护难,是使用管理单位老大难的问题,自控设备多为电子精密设备,数据线路千条万绪,设备智能化程度高,需要较强的专业能力,设备升级安装应充分考虑后期维护管理,选择更换方便、故障率低的设备,储备易损部件。工程设备安装注意防雷防潮,设备安装完毕后,供货厂家要组织使用管理单位技术骨干技术培训。

三是设计功能要统一完善。人防工程采用的智能化控制系统主要包括内安设备智能化控制系统、重点部位视频监控系统和监测报警系统等子系统,系统间要进行数据共享和功能层接,数据权限控制、并发操作和适时更新等属于高新技术领域,系统架构要统一完善,功能要满足作战实际需求。为方便维护管理,应在人防工程口部和内部分别设置智能化控制中心。同时,为完善工程保障数据,建立地下人防工程使用管理数据库,设置人防工程实时数据采集系统,系统采用统一的数据库,减少数据冗余,统一设计通信接口,解决好接口的数据兼容和快速链接的问题。

参考文献:

[1]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S].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

关键词:高校新校区智能化数字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加大教育投资力度,高校建设进入了一个大发展的新时期。一座座新楼在高校拔地而起,一片片高校新区在各大中型城市周围日渐成形,上海的松江大学城、南京的仙林大学城等都已具规模。作为体现高校实力和人才竞争的重要一环,智能化系统的建设更是引起了一轮竞赛。

在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以网络技术为基础的智能化应用日新月异。高校作为国家振兴的人才培养摇篮、科研开发基地,基础建设中智能化系统是必不可少的。新校区的建设是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大计,智能化建设铺就了校园的神经网络。智能化建设的好坏直接决定了学校运行的可靠性和高效性,直接影响到学校教学与科研的质量,也直接影响到基建、设备投资的可持续发展和利用。

对大多数高校基建部门来说,对智能化建设的内容都早有接触,但基本上是以单体建筑为主。而整个校园,特别是一个现代化新校园的智能化建设内容和系统形式要复杂得多,牵扯的部门也多,做好充分的准备和设计工作相当重要。相对而言,高校基建部门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的知识和人才储备还相对薄弱,往往是从各自的计算机系、电教、保卫等部门抽调人员与基建办、校领导等临时搭建智能化建设领导小组。在工程初期,这些工程经验不多的人员组合在规划、组织、协调等方面都面临很大的压力。

笔者自1999年以来参加了南京东南大学、师范大学、财经大学、森林公安学校、上海松江大学城、苏州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山东济南大学等一大批新校区的智能化系统的设计和建设,在工作过程中接触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也略有心得。下面,就智能化建设在高校新校区建设中遇到的一些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1问题分析

几个工程下来,笔者感觉到各个学校对智能化建设都相当重视,但具体实施中却由于各种原因没有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因此出现了不少问题,产生了许多遗憾,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整体进度安排不合理

这是个常见的现象,抢工期的现象比比皆是。业主、设计人员、监理、施工队伍的目标是一致的,那就是:某年某月某日开学。于是“三边”甚至“多边”工程大量涌现:边规划、边设计、边施工等等,一个“抢”字带来了诸多问题1整体规划与单体规划的脱节;设计与需求的脱节;设计与施工脱节,还怎么保证工程的质量?对智能化系统来说,本身就处在整个设计过程的最后环节,设计工期不能保证,其他专业资料配合不能及时到位,再优秀的设计人员,设计质量也会出问题。

1.2前期整体规划工作不到位。具体表现有:

第一,随着工程进度的不断推进,发现不能明确智能化建设包含那些具体内容。多数高校新校区在立项时已明确了建设时间表,但在整体规划及方案确定时智能化部分的内容往往被忽视了,而且很快就进行几个主要建筑单体如教学楼、宿舍、食堂的设计工作。智能化设计内容很多,学校此时缺乏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智能化领导小组往往是在设计人员多次催促后召开紧急协调会,然后匆匆商定委托智能化设计的内容。如此商定的内容经常会出现变数,且最后往往与园区整体智能方案衔接错位。

第二,控制中心的重复设置和协调不畅。没有一个前期的整体规划,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往往设计成独立控制模式,由此产生了许许多多的控制室,如:消防控制室、保安监控室、电视前端室等等。一来增加了值班人员数量,二来各控制室之间的联络协调也很不方便。

第三,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安装到位但长期不能使用。各单体建筑智能化系统虽已安装到位,但整个校园的各个智能化系统总体方案滞后。而且,总体方案与单体系统的配合不可能天衣无缝,出现产品不统一、接人形式不统一等问题。协调解决、整改需要一段时间,造成智能化系统整体开通往往要滞后学校开学很长时间。

第四,系统开通后整改麻烦。系统开通后,随着时间的发展,一些大大小小的整改是必要的。由于整体方案与单体方案配合的不到位,整改的难度和投入可想而知。先单体后整体规划式设计流程的弊端大家都清楚,抢工期做法严重影响了学校智能化的整体规划和建设质量。

1.3“业主”前期介入太少

此“业主”是指学校某个大楼的某些房间的使用者或某些系统的管理者。对学校而言,此“业主”涉及的面非常广,可以说牵扯到学校的每个部门、每个人。由于“圈地”的不确定或责任人的不确定,基建部门在搜集基本设计要求时虽然尽心尽力亦不可能为设计人员提供完善的资料,设计人员也不可能充分理解“业主”需求,后果只会是出现下面两种情况:第一种情况,在图纸设计已完成、土建施工进行的过程中“业主”要安排自己的使用功能时发现缺、少等问题,怎么办?请设计人员提供修改图,请安装人员增补管线,影响投资和工程进度。第二种情况,“业主”一直等到人住后才发现缺、少等问题,这会既影响使用,又造成一种无法追究责任却影响使用者、建设者、设计者相互关系的事实。

补救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各个系统还要整体调整,同时因为采取的措施多数只能明装,又要影响大楼的美观。

1.4设计各专业人员的配合素质有待提高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4

学习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开始用基础理论分析专业知识的尝试,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开端,也是他们由学术型人才向开拓型应用人才转化的起点。近年来,新技术不断涌现,在专业基础课中涉及的学科越来越多,内容越来越庞杂,难度越来越大,怎样在极有限的计划课时内授完全部教学内容,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以房屋建筑学创新教育为切入点,结合教学体会,积极探索高等工科专业基础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为培养应用型技术人才,形成良好的教学效果提供理论参考。

1增强课程教学内容的研究型和创新性

《房屋建筑学》涉及建筑工程、装饰工程、房地产经营与管理、工程造价等多个专业,内容繁多,涉及面广,知识更新快。结合这些特点,课程组坚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的基本原则,将课程内容的设置与各专业培养目标结合起来,针对各不同专业的特色制定“模块式”教学计划,增强系统性、针对性;不断改革和完善教学内容,增加案例教学,始终保持与国内外先进技术水平的同步增长,避免教学内容和实际需要脱节,为各行业输送合格的专业人才,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2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突出创新思维教学

传统“技术性”的教学已不能满足学生智力要求,它以老师、课本为主,会扼杀学生的创造力,割断了学生与生活、社会的联系。以多元智力理论为指导的创新思维教学法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有利于学生个性和潜能的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过程中加强情感感染力,为学生创造愉快的学习环境;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在研讨式教学中让学生体验思想碰撞的乐趣;利用情景模拟教学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判断、解决实际问题,增强专业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协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小组中工作,共同增进知识,发展了人际交往智力和个人内部智力。

3多元化教学手段,加强学生工程素质的培养

3.1加强现场观摩,走进多种空间,发展学生多种智力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学不能单单局限于学校物理空间,而要转移到学生可以走进的多种空间来发展他们的多方面智力。结合课程教学,有针对性的选择在建、已建的建筑进行参观是《房屋建筑学》实践教学的重要手段,可以让学生亲身体会建筑的空间感与尺度感、建筑造型的艺术感、建筑构造的复杂感与整体感等。通过直观生动的现场观察,培养了自然观察智力和视觉空间智能,并能够结合具体问题,积极进行思考,使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直观化、简明化,从而形成牢固的记忆,提高了辨别洞察客观事物能力,便于知识在新情景中迁徙与灵活运用,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养成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的良好习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3.2注重课程设计,突出综合技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在每种智力培养过程中,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能激发学生的潜力发展。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和综合技能的重要教学环节与有效途径。课程设计采用“基于项目的学习”方式,小组成员之间在整个设计过程中既有分工又互相合作。不仅培养了学生与他人的协作能力,而且使他们有充裕的时间进行方案的构思和创作。分组设计带来的一个意外收获是各设计小组之间存在着一种互相竞争的设计氛围,这种竞争的气氛增加了学生的创作热情。在设计过程中留给学生的思考和设计空间加大了,让学生认识到自己是设计的主体,教师由原来单纯的知识传播者,变成学生学海探索的导航员,减少了依赖性,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3.3加强技能培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对学生进行绘图软件的技能培训,使学生能熟练运用计算机绘图,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让学生在学校就能与社会接轨,缩短学生在校学习和进入工作环境的心理差距,为课程学习更好地面向社会提供合理的平台,提高了毕业学生竞争力,获得用人单位好评。

3.4积极开展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

在利用传统纸质教材和板书的基础上,充分利用信息时代的教育技术,将课程知识点制作成融文字、图片、动画、声音为一体的多媒体课件。将典型构造做法动态展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功能,深入浅出的将内容转化为具体可感、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使学生在动态的环境中轻松学习。加大了信息量,缓解了课时少,内容多的矛盾,开阔了学生视野,使学生审美意识得到提高,人文素质得到增强,激发了学习兴趣,提高了教学效果。

3.5构建“开放学习”、“灵活学习”的精品课程网络教学环境

多层次的知识信息组合将使学生学习更加合理、学习效果得以提高。在精品课程建设中将充分利用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立体课程的建设,创造“开放学习”、“灵活学习”的网络教学平台。提供完善的教学大纲、课件、模拟测试、工程实例,新建筑、新技术介绍,通过网上答疑、作业展示等增加沟通渠道,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通过网络课程的日益推广对该课程教学内容进行及时的更新与补充,使基础性与先进性并重。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5

【关键词】智能化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综合布线的特点;返用范围

0.引言

20世纪50年代,经济发达的国家在城市中兴建新式大型高层建筑,为了增加和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和服务水平,首先提出楼宇自动化的要求,在房屋建筑内装有各种仪表、控制装置和信号显示等设备,并采用集中控制、监视,以便于运行操作和维护管理。由于这些系统基本采用人工手动或初步的自动控制方式,开学水平较低,所需设备和器材品种繁多而复杂,线路数量很多,平均长度也长,不但增加了工程造价,而且不利于施工和维护。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城市中各种新型高层建筑和现代化公共建筑中的综合布线系统已成为现代化建筑工程中的热门话题,也是建筑工程和通信工程中设计和施工相互结合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

1.智能化建筑与综合布线系统的关系

智能化建筑的基本功能主要由3大部分构成,即建筑自动化或楼宇自动化(BA)、通信自动化(CA)、办公自动化(OA)。由于智能化建筑是集建筑、通信、计算机网络和自动控制等多种高科技之大成,所以智能化建筑工程项目的内容极为广泛,作为智能化建筑中的神经系统一一综合布线系统是智能化建筑的关键部分和基础设施之一,不应将智能化建筑和综合布线系统相互等同。综合布线系统在建筑内和其他设施一样,都是附属于建筑物的基础设施,为智能化建筑的主人和用户服务。虽然综合布线系统和房屋建筑彼此结合形成不可分离的整体,但要看到它们是不同类型和工程性质的建筑项目。它们从规划、设计直到施工及使用的全过程中,其关系是极为密切的。具体表现有以下几点。

1.1综合布线系统是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重要标志

衡量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的标准,既不是完全看建筑物的体积是否高大巍峨和造型是否新型壮观,也不是看装修是否宏伟华丽和设备是否齐全,主要看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能力,如设备配置是否成套、技术功能是否完善、网络分布是否合理、工程质量是否优良,这些都是决定智能化建筑的智能化程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因为智能化建筑能否为用户更好地服务,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1.2综合布线系统使智能化建筑充分发挥智能化效能,它是智能化建筑中必备的基础设施

综合布线系统把智能化建筑内的通信、计算机和各种设备及设施,在――定的条件下纳人综合布线系统,相互连接形成完整配套的整体,以实现高度智能化的要求。由于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各种设备、设施的当前需要和今后发展,具有兼容性、可靠性、使用灵活性和管理科学性等特点,所以它是智能化建筑能够保证优质高效服务的基础设施之一。在智能化建筑中如没有综合布线系统,各种设施和设备因无信息传媒质连接而无法相互联系、正常运行,智能化也难以实现,智能化建筑只能是一幢只有空壳躯体的、实有价值不高的土木建筑,也就不能称为智能化建筑。在建筑物中只有配备了综合布线系统时,才有实现智能化的可能性,这是智能化建筑工程中的关键内容。

1.3综合布线系统能适应今后智能化建筑和各种科学技术的发展需要

由于综合布线系统具有很高的适应性和灵活性,能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满足客观发展需要,为此,在新建的高层或重要的智能化建筑中,应根据建筑物的实用性和今后发展等各种因素,积极采用综合布-镇系统。总之,综合布线系统分布于智能化建筑中。必然会有相互融合的需要,同时又可能发生彼此矛盾的问题。因此,在综合布线系统的规划、设计、施工和使用等各个环节,都应与负责建筑工程等有关单位密切联系、配合协调,采取妥善合理的方式来处理,以满足各方面的要求。

2.综合布线系统的特点

综合布线系是目前国内外推广使用的比较先进的综合布线方式,具有以下特点。

2.1综合性、兼容性好

传统的专业布线方式需要使用不同的电线、电缆、接续设备和其他器材,技术效能差别极大,难以相互通用、彼此不能兼容。综合布线系统具有综合所有系统和相互兼容的特点,采用光缆或高质量的布线部件和连接硬件,能满足不同生产厂家终端设备传输信号的需要。

2.2灵活性、适应性强

综合布线系统中的任何信息点都能连接不同类型的终端设备。当设备数量和位置发生变化时,只需采用简单的插接工序,实用方便,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和适应性,且节省工程投资。

2.3便于今后扩建和维护管理

综合布线系统的网络结构一般采用垦形结构,各条绒路自成独立系统,在改建或扩建时互相不会影响。综合布线系统的所有布线部件采用木式的标准件和模块化设计,因此,部件容易更换,便于排除障碍,且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利于分析、检查、测试和维修,从而节约维护费和提高工作效串。

2.4技术经济合理

综合布线系统各个部分都采用高质量材料和标准化部件,并按照标准施工和严格检测,保证系统技术性能优良可靠,满足目前和今后通信需要,且可在维护管理中减少维修工作,节省管理费用。

3.综合布线系统的范围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1篇6

【关键词】电子书包;小学英语;智慧课堂;构建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教育领域带来了新的机遇,以电子书包为代表的数字化课堂让我们进入了智慧课堂时代。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电子书包不仅通过情景体验让学生更加积极地融入教学,而且给予了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和更广阔的创造空间。

一、电子书包

电子书包是利用信息化设备开展教学活动的便携式终端,随着信息化教育的不断推进,电子书包在实现家校沟通、为学生提供数字化教育资源、帮助学生解答学习问题等方面的作用逐渐显现,而我国也从2012年开始在一些有条件的中小学开始了推广电子书包的尝试。

二、小学英语智慧课堂在构建中出现的问题

智慧课堂是一种运用信息技术的力量,营造一个具有情感认知、思维推理以及辅助决策等智慧因素的学习环境,从而推动学生的智慧实现全面、协调发展的创新型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构建智慧课堂是新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但是目前在构建中却存在着许多问题,例如有些教师由于对学情把握的不及时、不准确,从而造成了整个课程的构建无法与学生的认知水平相契合;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着多媒体资源运用不当,或者形式主义等问题;还有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科学合理的评价检测机制等。而要想解决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各项功能,从而让课堂更加智慧、更加灵动。

三、电子书包环境下小学英语智慧课堂的构建

(1)准确地掌握学情。新课讲授之前,教师在第一课时完成知识的初步讲解后,根据教学任务为学生安排了基础知识作业,作业的内容主要是单词和常见口语的练习,学生在完成作业之后会利用电子书包将作业上传,这样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就会实现透明化,学生之间可以依据作业内容进行互动交流,而教师也可以通过作业内容客观地分析学情,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点评,最后教师根据学情有针对性地设计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

(2)利用视频创设教学情境。电子书包的视频演示功能,可以实现教学内容的重新整合,并综合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器官,参与知识学习,例如在以Family为主题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先通过课堂采访,让学生对自己的家庭成员以及职业等情况进行简单的英文介绍,这样学生就会对父母的职业,以及即将学习的课堂内容有一个直观的感知,然后,教师再利用多媒体技术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构建,制成生动有趣的视频,最后,学生在视频营造的教学情境中,不但获得了英语知识,还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3)实时测验,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课堂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一个教学环节向下一个教学环节过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利用实时测试的方式了解学生对上一个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完成度和差异性,有计划地安排下一个教学环节。在电子书包的帮助下,课堂的实时测试变得简单又快捷,例如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的热身、导读、初学、精读、口语练习等各个环节插入小练习,进而帮助学生及时完成知识的巩固。

(4)利用资源推送,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有效的课堂参与是调动学生学习兴趣,构建智慧课堂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利用电子书包鼓励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可以从以下两点入手:一、利用电子书包的推送功能,向W生进行学习任务、课后测验以及课外阅读等内容的推送,同时利用屏幕广播或者信息上传等功能,及时掌握学生的反馈信息,并进行答疑解难;二、鼓励学会生互动,利用电子书包的模拟功能,为学生创造多维互动的机会,从而让学生在发现问题、体验情境中融入课堂,提升智慧。

(5)完善多元化评价体系。教学评价是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增强学生学习信心的重要途径,在智慧课堂的构建中,如何突破传统课堂教学中片面重视结果评价的困境,是目前小学英语教师进行教学改革的重点。而在电子书包的环境下,小学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其多元化功能,鼓励学生通过作业分享,实现学生之间的互评,同时利用教学过程中的情感评价,教学后的测试评价以及作业展示等形式,实现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多元评价,进而保证学生在智慧课堂中能够实现全面的发展。

四、结论

总之,英语的学习是一种自主的认识过程,是学生个体将外在的知识观念转化为其内部的精神财富的过程。而电子书包这种现代化教育技术既能够满足英语学科发展的内在要求,也符合智慧教育的基本理念。因此,小学英语教师在利用电子书包构建智慧课堂的过程中,应该积极转变教学思想,以学生学习的帮助者和促进者的身份把握课堂教学,以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功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7

自从2009年2月24日,IBM提出“智慧地球赢在中国”后,一时间,由IBM“智慧地球”战略衍生的“智慧城市”概念在中国各地政府间掀起一股热潮,被大肆推广。2012年3月7日,北京市政府刚刚印发了《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旨在明确智慧城市建设重点领域的发展目标、行动计划和关键举措。作为“智慧北京”的一个组成部分,“智慧海淀”建设在“十二五”开局之年率先破土而出。为了深入了解智慧海淀建设的相关工作,记者采访了长期从事海淀区政务信息化建设工作,参与智慧海淀顶层设计规划工作的北京中海纪元数字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尧川先生。

智慧海淀建设的内核

探密“智慧海淀”建设,其实就是了解“智慧海淀”的建设目标、建设内容、建设模式及管理模式。尧川强调,探究“智慧海淀”时首先要明确一个基本认识,即“智慧海淀”是“智慧北京”的一个组成部分,而“智慧北京”是“智慧城市”在北京这个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下的一个具体表现形式,它区别于上海、广州等其他城市。而“智慧城市”则是在信息资源极大丰富,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之上构建的信息化城市模式。因此,在谈“智慧海淀”建设时脱离不了“智慧城市”的概念。

“智慧城市”关键在“智慧”。然而何为“智慧”?在《新华字典》中对“智慧”一词这样解释:“对事物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那么,智慧的城市是否拥有能迅速、灵活、正确地理解和处理的能力?尧川指出,现在我们提出的“智慧地球”、“智慧城市”、“智慧政府”,其实都是希望建立一套机制,用信息化的技术和手段,使我们的企业、城市、政府,像我们人体一样能“自我感知”和“自我处置”,从而使社会有一种良性的、快速的、便捷的方式,让我们的工作和生活、管理、经济、生产等方方面面更健全。智慧城市与非智慧城市的区别就在于对信息的感知、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的方式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我认为‘智慧海淀’的内核就是信息的感知、采集、传输、加工、存储和应用体系的建设和不断提升。”尧川说。

智慧海淀建设的体系

在谈到智慧城市应如何建设时,尧川提出了“六大体系”的建设。

首先,如果一个城市没有一套完善的信息感知体系,就不可能称之为“智慧城市”。所以现代城市要走向智慧城市,首先要建设城市的信息感知体系。而物联网、云计算和移动互联网等新的信息技术,是感知体系建设所不可或缺的。

其次,要建设信息高效传输的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包括有线、无线,甚至是太空网络体系,它是支撑智慧城市运行的基础。通过网络基础设施可以把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有效地传递到有需求的地方去。

第三,要建设综合信息应用体系。它与感知体系相适应,是各类信息采集、加工、存储和管理的信息综合应用体系。

第四,要建设信息综合评价与决策体系,它相当于智慧城市的大脑,是智慧城市“智慧”的集中体现。

第五,要建设智慧城市的运行规则与技术标准体系。这是保障智慧城市所有的信息技术运算逻辑和指挥调度的规则体系,让整个城市的运行有规则可循。

第六,要建设城市社会伦理与社会管理体系。这套体系是知识体系的一个形态,就是社会道德伦理和法规行为规范管理体系,是一种软环境和意识形态领域的体系。

尧川指出,智慧城市的顶层设计和建设规划应至少包括这六大体系的内容,在这六大体系建设中,应该优先建设城市信息感知体系和网络基础设施体系,它们是其他体系建设的基础。同样,智慧海淀建设也应全面思考和规划这六大体系内容的建设。

正如尧川所说,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纲要中,大都将网络基础设施体系作为首要任务,但对城市的信息感知体系建设并不明确,也缺少体系化的规划。《智慧北京行动纲要》指出,未来要建设“无线城市”,形成覆盖全部平原地区的高速无线网络,开展新一代宽带无线网络试点。建设城乡一体的高性能光纤网络,实现光纤到企入户,覆盖全市各社区(村)。加快有线电视高清交互改造,推进“三网融合”。进一步提升政务信息网络的性能,有效利用卫星通讯技术保障应急指挥,加快建设政务和公共服务高清视频传输网络。按照“智慧北京”发展战略,“智慧海淀”以打造信息基础设施国际领先的智慧城区、打造引领企业自主创新的一流数字园区、打造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信息产业高地、打造城市运行管理精细有序的智能典范、打造数字公共服务惠及民生的幸福家园五个方面为具体发展目标,以期为市民提供优质、便捷、幸福舒适的生活环境,让海淀区成为市民宜居生活的标杆城区。

“现阶段,我们的城市还处于‘智慧城市’建设的初始阶段。”尧川认为,智慧城市的建设和发展是一个相当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这个历史发展过程中,大量的技术发明和科技创新会对城市发展和建设,乃至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因此在总体目标和方向的指导上,“智慧海淀”建设应当优先满足当前人们生活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

打造智慧海淀的优势

在IBM提出“智慧地球”后不久,海淀就着手打造“智慧海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在跟进研发,跟进应用,跟进投入。记者从海淀区政府办公室的《关于印发本区“十二五”时期信息化及重大信息基础设施发展规划的通知》中获悉,“十一五”期间,海淀区在综合处置和共享信息方面,尤其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应用、信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完善了“一个平台、两套体系、三大领域”的信息化总体框架。

在谈到建设智慧海淀的优势时,尧川说:“独特的区位优势,聚集的智力资源,让海淀无论是在办公自动化阶段,还是在信息数字化阶段,一直都在引领北京,乃至全国,在未来智慧城市建设发展阶段,海淀区也将会走在全国前列。”具体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信息基础设施不断提升。截至2010年底,海淀区宽带接入用户数达59.9万户,其中FTTH(光纤到户)用户达29万户,平均接入能力达到20M,城区平均接入带宽达到2M。3G(第三代移动通信技术)实现规模部署,覆盖率超过90%,其中五环内覆盖率达到100%,3G用户超过60万。广电有线电视网络积极推进双向改造,高清交互式数字电视覆盖绝大部分家庭。目前,海淀区已经启动了网络基础设施提升工作。

全面深化的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应用已成为海淀区政府管理和多数企业进行研究开发、生产制造、市场营销与内部管理的基本手段。在信息化建设领域,海淀区涌现出一批在全国信息化建设领域的领军企业,如神州数码、用友、中科软、联想等,引领全国信息化服务。

信息产业发展引领全市。在资本市场上,海淀区信息产业也形成了中关村特色行业板块。截至2010年,在全球各类资本市场上,海淀区信息产业上市企业达到97家,占全区上市企业的55%。2010年,海淀区离岸外包收入达到8.03亿美元,占北京市的52.2%。

相对完善的信息化和信息产业发展环境。海淀区委区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加强信息化建设的政策文件,与北京市建立了联合支持企业创新、提升企业发展能力的机制,通过设立多项专项资金支持区域内信息产业发展的优先领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市场要素建设取得突破,在工信部和北京市政府的指导下,组建软件和信息服务交易所,推广正版软件应用,知识产权保护得到加强,政府内部基本确立了层次清晰、权责明确的信息化组织管理体制,相继建立了一批信息化行业协会和功能机构。

尧川认为,上述四方面的优势为“智慧海淀”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是海淀区率先迈出“智慧城市”建设步伐的根本所在。

正视智慧海淀的难点

尽管海淀区智慧城市建设有着显著优势,但在信息化建设和信息化产业发展方面仍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比如,在光纤接入方面,海淀区远低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水平。日本是全球接入带宽排名第一的国家,达到61M,韩国次之,为48M,而中国平均仅为1.77M,海淀区目前为2M,虽然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与先进国家和地区尚有很大差距。无线宽带网络尚未实现全覆盖,全区统一的物联网传输网络尚未建成,智能传感终端部署仅在有限范围内试点,城市级的感知体系尚未规划。

“海淀区离打造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的目标还相差甚远。”尧川认为,智慧海淀建设的主要难点一是技术创新,二是建设机制和管理体制转变,三是社会信息共享。

打造“智慧海淀”首先要靠技术创新,推动智慧海淀的直接动力是技术创新。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都是靠直接的技术创新来推动的。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的发明,成为工业大生产的标志;电的发明将人类推进到了电气化时代;计算机、互联网的发明标志着人类社会进入了信息化时代。每一次的技术创新或发明都改变着人类生产、生活的方式,没有技术创新做支撑,其他的目标都将是空中楼阁。

其次,支撑技术创新的建设机制和管理体制也很关键。尧川指出,现有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管理机制在某种程度上限制或是制约了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和应用,间接地制约了智慧城市建设的进程。因此,现有的管理机制也应从单一投入模式向市场化运营模式转变和创新。

第三,全新的社会运行管理模式中社会信息共享涉及到各种隐私,需要整个社会的诚信、道德、管理模式、人的意识的支撑。提升信息安全的技术能力和管理能力,相关法规、标准的完善,公众信息安全意识的提高是智慧城市良性运行的根本。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8

多元智力理论(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是由美国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Gardner)教授于1983年在《智力结构》一书中提出的一种智力理论,它是近年来国内外关注较多的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认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加德纳打破了传统的将智力看作以语言能力和逻辑—数理能力为核心的能力的认识,认为我们每个人都有以下几种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运动智力、人际交往智力、自我反省智力,后来他在1998年和1999年增加了自然观察者智力和存在智力。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为学生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引起教师角色、教与学的方式的变革,在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产生了极大影响。

在我国当前的新课程改革背景之下,传统的教师“一言堂”或以尊重学生主体性之名出现的盲目的“满堂问”现象显然已难以适应学生个性化发展的要求。可以说,多元智力理论的提出正符合新课改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它是改革传统教育忽视学生作为独特个体发展的一剂良药,同时也对教师如何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提出了诸多挑战。

一、多元智力理论指导下教师认识的提升

(一)多元智力理论呼唤教师加强自我理解

首先,教师要实现角色的转变。在多元智力理论视野下,教师不仅仅是传递课本知识和考查学习结果的人,而是教学和学习过程的领路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更是能够敏锐捕捉学生智能优势领域的开拓者。教师必须时时反思自己的教学适应学生的程度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可能性,帮助学生寻找、发现自己的智能特长,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激励他们树立自己的学习和人生目标,促进其人格的不断成长与成熟。

再者,教师要积极发掘并有效利用自身的智能长项。实际上,教师并非教学的工具而是教学的主体,是能够展开个性化教学的人。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每个教师都作为独特的个人存在,要求教师将自身的学养、个性和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要求他们积极发现自己的优势智能领域并以此为依托创建自己的教学风格,从而使自己的人格魅力和学科特长得以充分的展示和发挥。例如,作为班主任的初三数学教师许家雄,利用自己具备的文学素养,以创作散文诗的形式来鼓舞学生的学习热情。他针对班上的学习风气,在每一阶段写出一首首极具激励作用的小诗来鼓舞学生的士气。在学生临考前精神紧张、心理浮躁时,这些诗歌帮助大家走出了情绪低谷。

(二)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增强对学生的教育性理解

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上述九种智能,只是这九种智能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学校里并没有所谓‘差生’的存在,每个人都是独特的,都具有自己的智能长项,每个学生在学校生活中都应有发挥自己潜能的机会。世界上并不存在谁聪明谁不聪明的问题,而是存在在哪方面聪明以及怎样聪明的问题。”由此而论,教师必须切实认识到每个学生的可教育性,关注学生个体发展的差异性和个体发展的不均衡性,乐于对每一位学生报以积极、热切的期望,并乐于从多个角度评价、观察和接纳学生,努力寻找和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发现并发展学生的潜能。

二、教师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策略

多元智力理论为我们全面认识学生的发展潜能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如何将学生多元化发展的可能性变为现实性,适应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要和学生个体各具特色的智能发展,成为教师队伍亟需解决的问题。

(一)有效观察每个学生不同的智能长项

目前了解学生优势智能的方法有两种:一是自陈测验法,就是让学生回答和多种智能有关的一系列问题来确立其优势智能类型;二是观察法,即教师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从中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教师应有目的、有计划地在日常学习、教学和课外活动中观察了解学生的智能类型,并根据学生的表现,结合学生所回答测验题目的答案综合判断学生属于哪一种类型。“在美国的多元智能实验研究中,最重要和最基础的教师行为是观察:有效观察每一个学生与众不同的课堂表现及结果,并以多种方式予以记录,包括当场笔录、日记、录像……重点观察学生在课堂中和其他场合表现出的智能特点和强项,逐步为每个学生建立起一份智能档案。”同时,观察的另一个重要资源是学生在家庭中的表现,所以,家校交流与合作十分重要。

多元智力理论使教师以多元的观点对待学生,认识到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智能特点和学习类型。因此,要使课程和教学适合每一个学生,教师必须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建立个别化、多样化的教学体系,主动、自觉地为每一位学生设计因材施教的方法,以配合其智力组合的特点,促进其优势才能的展示和发展,并实现个人价值。

(二)选择适合学生智能多元化发展的课程内容

多元智能的开发要求教师了解学生已有的视界,更要明确认识学生未来的视界,即自身的发展愿望,以此为依据选择适合学生个体发展的课程内容往往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实际上,以教材为唯一教育资源的内容选择方法已经严重阻碍了学生多元化的发展。在加德纳看来,选择适合学生发展的课程内容的过程中,学生也是积极主动的参与者。我们认为,在对课程内容进行选择时,教师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确保课程内容丰富多彩。教师为学生提供的课程不仅仅局限于学生多种智能的一个或几个方面,而应尽可能指向各个智能领域。因为也许在某些智能领域里有天分的人,若没有接触到能发挥他的智能的材料,他还是不会有多大的成就。比如,在一所没有提供创造性学习环境与创新文化氛围的学校里,学生的这类天分是不可能被发现和发展的,也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的。

第二,课程内容回归学生的生活世界。只有回归到生活世界这个基础,课程内容才能贴近学生的发展学要。学生在其感兴趣的环境中有助于他们展现许多平时隐藏着的潜力,同时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容易进行探索,并易于将其探索的成果学以致用,从而引发他们进一步探索与学习的愿望,再者,从学生的实际生活出发设计的课程内容可以较好地处于其最近发展区,这易于使学生获得成功感,拥有自信心。

第三,大力开发具有校本特色、班本特色的课程内容,在此基础上建构指向每个学生的独特课程。唯有如此,课程内容才能最大限度地适应每位学生不同的学习方法与特长,更好地关注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其独特的智力特征。

(三)营造有利于学生优势智能发展的教育情境

学生多元智力的开发和发展必须根植于特定的教育性土壤,必须给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机会和环境,从中观察和了解每个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状况和特点。教师不仅要在可能的范围内根据学生特点、教学内容的不同,有效创设能够促使学生优势智能发展和迁移的教学情景和宽松的心理氛围,更要注重对学生智能成果的重视及展示。

与传统的智能成果展示不同,在多元智能的课堂上,每个学生都有公平表现自我与发展自我的机会,而且这种发展的可能性相当大,个别化程度很高。这种智能展示可以落实为可操作性的方式,比如,在教室开辟出不同区域,展示不同学生、不同阶段、不同主题的作品;鼓励学生继续充实、完善自己的作品;为每个学生建立个别化的“档案袋”等等。同时,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发现和建立其智力优势领域和弱势领域之间的联系,向学生提供运用自己的智力强项来发展智力弱项的机会,并引导学生有意识地将其在从事优势领域活动时所表现的智力特点迁移到弱势领域中去,使学生的优势智能和弱势智能都获得不同程度的发展。当学生沉浸在多元化的氛围之中,感受到多元课堂带给他们的成就感和自信,他们会更加积极主动地帮助教师共同营造多元智能的教育环境。

(四)实现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的多元化

多元智力理论要求教师在评价学生的发展时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评价主体应该多元化,因为不同的主体参与评价能够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使教师能从多个渠道获得有关学生发展的较为全面的信息,从而有利于学生的发展。比如,有的课程改革实验区实行了社区评鉴、家长评说、学生评估、同学评议等多主体结合的评价模式。其次,在评价内容上,除了关注学生认知能力的发展外,还要关注学生情感、个性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内容,除了重视学生的言语—语言智力和逻辑—数理智力,还要重视学生的其它智力领域。最后,在评价方法上,多元智力理论倡导档案袋评价、问题情境评价、过程作品集、智力专题活动等评价方法,这些方法能较为准确公平地记录学生的学习过程、取得的成绩以及他们将在学校中学习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日常生活中去的能力。

(五)合理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在科技与信息高速发展的今天,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引进和使用已经成为必然,多元智能理论在开拓更丰富的感觉渠道方面为我们提供了独特的注解,展示了多元化的可能性。许多实验表明,学生接受信息的感觉通道差异是造成他们学习方式与学习结果差异的重要原因。教师要以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为依托,以合适的视听材料作为文字学习的必要补充,开拓学生的学习视野,拓展学生考虑问题的角度,这很可能成为开启学生潜在智能的钥匙。

参考文献

[1]Howard,Gardner.FramesofMind: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BasicBooks,Inc.Publishers,NewYork,1993.P60

[2]许家雄.教育当是诗性的世界[J].基础教育,2006,(1)26-27

[3]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60-161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

所有成功企业家都偏爱谈论如何向外扩张或如何向外发展,而今天我想谈的是,如何观看你的内心,向内探索你的内心,向内寻找。

人是生而自由的,但无往而不在枷锁中。每一个灵魂获得肉身,并要想把肉身保持住,就得参与人世的生存竞争。即先要让肉身活下来,还得娶妻生子,繁衍后代,这就是生存心。此外,人在世间竞争还有比较心。市场经济把比较心变得更极端,使人们产生过度的攀比心理,从而给自己制造了超常的社会外部压力,被过度物质化的追求所驱驶,用无尽的忙碌填充自己的生命空间,却忘了生命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我们生命的信仰是什么。这是中国当下一个很大的问题。

在这样一个过度物质化的时代,到底我们的社会应不应该有信仰?其实,信仰是一个灵魂的心灵需求,你信它就有,你不信它就没有。从唯物主义角度来看,看得到的就是有,看不到就是没有,但病毒你看到了吗?空气你看到了吗?心灵的感应你看到了吗?还有很多人类迄今看不到的东西,难道它们就不存在吗?信仰的本质不是去论证神即上帝是否存在,相信上帝万能的存在并创造了我独一生命之信仰的意义在于:我相信我的生命不是偶然,是有意义和有使命的。因此而产生自信和与上帝神的距离感,从而赋予生命终其一生去追求缩短这种距离的意义,并因此而找到内在的信心、价值、生命意义、行为准则和生命原动力,包括对待生与死的态度。但当你不信和没有信仰的时候,你就会失去生命的方向、价值感和行动准则,甚至会失去自信而过份相信物质化和世俗化的存在,甚至也会产生全面的怀疑。所以,无神论和泛神论常是一个钱币的两面,相辅相生。信仰缺失的背后,一定是神信和自信的双重缺失,是价值坚守的缺失,是人的行为底线的缺失,不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还有些事即便能让你赚钱升官出名也绝对不可以做。这就是神性。

在人类发明的市场经济制度中,我们的人生被迫毫无选择地面临三个行业抉择,一是名的行当,二是利的行当,三是权的行当,你必须选择进入一途才能求生存。但一经进入,你又被迫进行超生存的比较。由于人类发明了货币这种一般等价物,比较心使人的欲望和行为变得很疯狂。人们发明了成功这个词汇,来衡量这种疯狂的比较心。成功驱赶着完全没有管理的欲望,去支配人疯狂的思想和行为。因为名可以转化成钱,权也能转化成钱,企业家也只好用钱来衡量成功。我们的人生因此被卷进了一条为了增多自己名字下的货币量的永无止境的不归路竞赛,直到死亡。没有人停下来思考生命的真正价值和意义。而你死后把钱留给后代就一定有价值吗?说不定这就是毁了他一生的根源,可那是你的生命为之奋斗的初衷吗?有些人即使只开着一个小店也感觉很幸福,而有些企业家却经常因为自己的企业不如别人大而觉得很痛苦。这一切是为什么呢?如果你有信仰,你相信神创造你是有目的的神意之果,你来到人间是为了体验生命和接受神的考验,神爱你并看你的行为与神的距离感,你的奋斗就是修炼自身与神接近并求死后同在,如果你有这种信心,你还会烦燥吗?还会为某个超越底线的事跟某个官员勾兑吗?还会为了赚钱升官出名去突破那些神和你都鄙视的行为与道德底线吗?不会的。你会珍视神和你的价值而守住底线。

因而在市场经济中,对金钱等价物的追求让我们的欲望倍增乃至疯狂,而真正的自我和生命的目的却常常被蒙蔽了,我们称这样一个社会是信仰缺失、幸福感缺失的社会。市场经济激发人的创富欲望,从而创造了巨大财富,但也可能创造出这样的群体心灵迷失的结果。身处这个时代的企业家,需要重新审视生命的属灵需求,不仅向外发展,也要向内观看,管理欲望,追求生命的完满与幸福。

为了管理欲望、完美生命,首先需要重新反思教育。我们所受的教育给了我们很多错误观念,这些观念可能支配我们的一生,甚至决定我们生命的长短和幸福的偏差。首先我们要重新定义教育给我们的成功定义。成功既不是虚伪的“为人民服务”的口号,也不是名利权方面的出人头地与高人一等。成功是做真正的自己,是信仰和寻找的成就。这样才能拥有一颗安静的心,只有安静才容易成功和幸福。如果心很浮躁,成功反不易,即使取巧越线成功了也不会幸福。我们还应该重新定义幸福。幸福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对生命的热爱,是对超越人的神之爱以及推及人的博爱,是你与他人之间仿照人神关系进行的爱的良性互动,事实证明,生命体验中给予的幸福及爱远远大于索取的幸福。

生命的目的其实就是体验人生中的幸福与喜乐,你不必等到赚到三个亿再去体验幸福,应该当下就享受幸福、找到喜乐,不要去等待。当然,生存的体验是必要的,那些残酷的竞争也要经历,相信每一位企业家都有过这种体验。身为一个中国的企业家,必须要有坐台小姐的心态,得把自己看成什么都不是。我说这句话是很严肃的。在中国的文化和血液里流淌着一种对商人歧视的血液基因,就连商人也经常容易看轻自己。我常说自己不是流落江湖而是沦落风尘,既然都已经沦落风尘了,还有什么委屈不能接受,还有什么痛苦不能担当,还有什么气咽不下去呢?只要坚守住了神让你坚守的人生行为底线,你怕什么?所以,在竞争的体验中,企业家永远要把自己放低,要想到相对于神而言我们每个人的生命都很谦卑,也都很特别,不要太着急,要怀着十年磨一剑的心态来做企业,一点点往前走,重在守道增加价值而不在暴富,不在于是否出人头地高人一等。这种心态下你就一定会成功,而且无论成功大小你都会找到幸福。大多数企业家就是太心急,太想暴富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如果不经磨难不经风雨那么幸运地轻易就赚到几亿,轻易就当大官掌大权,轻易就名满天下,必有更大的祸患跟在后头。再说如此轻易拥有,生命还有意思吗,还有幸福可言吗?幸福就在于奋斗的过程,就在于你挖空心思一点点去追的过程,最后有一天实现你的梦想追到手,你就幸福了。

在追求的过程中,除了用身体去体验,还要用心灵去体验,体验真、善、美。任何时候与人打交道都真诚相待,这就是真,如果能如此之真,你就会幸福,如果真诚面对你的顾客和员工,你就已经幸福了。善就是与人为善,从他人角度来想自己,换位思考如果你是个消费者怎么看待你的产品,怎么看待你的服务,即使别人对我们有不好的态度和批评,也不要看不起自己,不要怨恨别人,更不可报复他们,继续保持谦卑的心与人为善。美则是无时无刻不存在于我们的身边,人皆有爱美之心,神赋予我们每一个人审美的天赋,我们身边都有很多美的东西,人很美,景色很美,哪怕一个昆虫在鸣唱也很美。全看你的心情是否在神赋予的状态里,如果你被世俗的比较心所驱赶而扭曲,如果你每天都很烦燥痛苦,你就会对身边的美景美事物美人美的一切视而不见,你的心就是一个地狱。

近年来,“智慧城市”成为非常热门的一个话题。截至2013年底,全国47个副省级以上地方的规划文件中,明确提出智慧城市建设的已经达到30个,占比63.8%。比如北京、上海、广东、深圳、南京、宁波、武汉、厦门、青岛、大连等地已纷纷出台了智慧城市发展专项规划。目前,我国智慧城市已经形成东部沿海聚集、中西部热点涌现的总体建设格局。

智慧城市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智慧城市的发展为我们破解城市发展难题,提升政府服务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提供了一条非常好的途径。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某两个资源禀赋、信息化发展阶段非常不同的两个城市,在智慧城市的规划设计方面可能内容大同小异,非常相似;某些城市计划要建设的智慧城市相关项目,最后实际开工的项目却寥寥无几;一些投资上千万的系统建成后,年使用次数仅有个位数。

通过分析智慧城市建设中的问题和现象,我们认为当前在我国智慧城市发展过程中主要存在三大类问题:

第一类问题是对城市发展水平缺少清晰透彻的认识,部分城市的智慧城市规划设计与城市实际需求出现脱节,编制出来的智慧城市规划无法有效指导智慧城市建设,造成潜在的投资风险隐患。

第二类问题是智慧城市建设权责不明确,协调推进困难重重,未对建设内容进行科学合理的细致分解,缺少相应的配套考核机制,跨部门协调工作推进的阻力比较大,未能形成整体合力,严重制约了智慧城市的建设效率。

第三类问题是一些智慧系统的应用效果参差不齐,“建而不用,用而不适”的现象时而发生,系统与需求不匹配,实用性不足,系统建成后基本成了摆设;系统的功能、性能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系统使用频率较低或者用户对系统满意度较差。

智慧城市建设应开展评估工作

基于智慧城市建设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在智慧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应该适时开展评估工作,助力智慧城市健康发展。例如在智慧城市的规划阶段,我们可以通过对智慧城市的发展现状不断地进行评估,把握城市发展水平,明晰城市需求,发现问题、总结经验,为智慧城市的发展提供科学有效的参考依据;在智慧城市建设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智慧城市建设保障考核评估,落实任务分工,调动工作积极性,提高建设效率,为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力的抓手;在智慧城市的应用阶段,我们可以通过智慧系统应用水平绩效评估,来避免形象工程,提升投资效益,推动升级改造,以此作为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质量的重要手段。

智慧城市发展现状诊断评估

诊断评估的目标包括三个方面:一是要把握基础,全面地了解城市在推进智慧城市建设方面已经具备的基础条件,明确各领域的建设需求。二是要发现问题,及时发现当前城市发展中存在的关键问题,寻求有针对性的破解城市发展难题的有效途er(function(){jQuery(this).addClass("over");}).mouseout(function(){jQuery(this).removeClass("over");});//checkOS();});functiondoPrint(){varbdhtml=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varsprnstr="";vareprnstr="";varprnhtml=bdhtml.substr(bdhtml.indexOf(sprnstr)+17);prnhtml=prnhtml.substring(0,prnhtml.indexOf(eprnstr));var_first="何道峰:生命的管理

作者:何道峰来源:中国慈善家2014年2期

"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_first+prnhtml;window.print();window.document.body.innerHTML=bdhtml;}jQuery(document).ready(function(){ContentBigImageControl('zoom',650);})

在诊断评估框架方面,智慧城市发展现状诊断评估可分为三层:最下面是智慧基础层,包括智慧基础设施、信息安全体系。中间是智慧信息资源层,当前主要是政务信息资源管理与利用体系的情况。最上面是智慧表现层,包括服务于管理的智能化情况以及产业的智能化发展情况。

在评估框架的基础上,我们对评估指标进行了设计和展开,包括四个方面:

第一,城市基础设施诊断评估指标,主要有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基础设施利用水平、信息安全水平三个关注点。

第二,产业智慧化诊断评估指标,重点关注传统产业改造升级、现代服务业推广应用、智慧产业衍生发展等方面。

第三,政务智慧化诊断评估指标,主要关注办公智能化、业务协同化、服务便捷化。

第四,城市公共服务与社会管理智慧化诊断评估指标,主要覆盖了国土、市政、能源、经济运行、安防应急、食药、环保、交通、教育、健康、社区、旅游等12个领域。

智慧城市建设保障考核评估

智慧城市建设保障考核评估有三个目标:

第一是全面落实智慧城市建设分工,科学合理地分析智慧城市建设内容,实现建设目标,建设内容与部门职权范围的精度匹配。

第二是客观衡量智慧城市建设成效,全方位衡量责任主体各建设任务的完成情况,有力地保障智慧城市建设质量。

第三是绩效驱动,推动形成整体建设合力,建立完善的智慧城市建设保障考核机制,调动部门建设的积极性,推动部门间协调合作,共同推进智慧城市建设。

智慧城市建设保障考核评估的流程分为五个方面:首先要关注智慧城市建设的重点,明确项目建设内容。其次是对项目内容进行科学细致的分解,并与相关责任部门匹配。再次是确定分内容的分级(阶段性)建设目标。最后要制定绩效考核办法,开展考核评估工作。同时要建立奖惩机制,促进工作开展。

在考核评估框架方面,我们结合智慧城市建设工程开展的特点,从范围控制、进度控制以及质量控制三个方面展开。

范围控制主要是要做好落实责任分工的工作,通过解析智慧城市重点建设内容的建设框架、参与主体、理论体系,将建设内容进行细化,分解到一个个子任务项目上,同时对每一个项目对应的责任主体进行具体匹配。

进度控制主要是确定阶段性目标,以城市实际需求、规划总体目标、国家发展战略、技术发展趋势为依据,确定可直接进行考核评估的阶段性建设目标。

质量监控主要是针对考核目标的实现情况,根据部门建设任务和考核表开展考核工作。

智慧系统应用水平绩效评估

智慧系统应用水平绩效评估有三个目标。一是检验应用效果,客观地衡量城市各领域智慧系统应用所达到的水平,推动提高系统建设质量。二是推进改进升级,建立适合当前技术发展水平和城市特定需求的智慧系统应用水平持续改进体系。三是辅助政府立项审批,做好评估结果与智慧系统建设责任部门后续项目申报的衔接,评估成绩优秀的部门在立项审批时可获得酌情加分,推动提高政府财政资金的利用率。

绩效评估框架分为三个层次。最下面是保障层,包括科技人员、运维资金、技术培训、反馈机制这些方面的保障。中间是具体的实现层,包括系统功能、系统性能、接入方式。最上面是目标层,包括用户满意度和投资效益两个方面。

以这个框架为基础,我们最终形成了智慧系统应用水平绩效评估的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目标评价、系统功能评价、系统性能评价、系统接入方式评价、系统保障能力评价这五个一级指标以及后面的二级指标。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10

【关键词】高考数学;非智力因素;新课标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研究中,学生们的思维、智力、学习能力等因素的考量占据多数,然而,上述几点就高中生的生理成长过程而言,可改善的操作空间较小。研究者们逐渐将注意力转向学生们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兴趣提升等非智力因素的研究上。

一、论文议题概念与意义

非智力因素,指的是学生除了智力因素之外的所有的心理因素的综合。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及学生常见反应来看,基于心理学研究理论,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包括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情感、学习意志、学习习惯以及学习热情等多方面内容。正常情况下,学习的过程是通过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双重相互作用来完成的。

教育学研究人员和高中数学教师们经常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怎么样通过有效的提升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来提高高中数学课堂的效率与教学效果?这一议题的设定目标在于协助教师们及研究者们对于学生们非智力因素提高的关注度。换言之,在无法改变学生们的智力因素的前提下,改善高中数学的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也只有依托于有效的促进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来完成。

依据教学心理学的成熟观点看,学生们在课堂上的学习兴趣占据其整个学习思维中最为活跃的部分,这部分的利用空间也较大,对其有利的开发作用将会帮助学生建立有效的学习必备心理条件。而学生对于学习的情感因素主要指其因学习内容及课堂模式等外在学习环境产生的体验及感受。这种感受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学习的意志是指学生对于学习内容及课堂教学内容的合理分配时间的能力,坚强的意志对于学习能力的提升有积极的促进意义。学生们的性格对其学习的动力、情感、兴趣等非智力因素来说是一项基础因素,正面的学习性格将对学生们建立对于学习的正确动机、浓郁兴趣、热烈情感、坚强意志以及较高兴趣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可知,就高中数学教学课堂而言,对于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正向培养及引导十分必要。

二、议题要点归纳

社会前进步伐的加快敦促着高中生学习能力的提升,而面临较以往更高的要求,学生们也会陷入迷茫。此时,教师们则应扮演正确引导学生的指引角色,帮助学生培养多方面非智力能力。在查阅大量相关文献资料的基础上,笔者将具体的对策建议归纳如下:

(一)帮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树立正确的学习动机,为学习效率的提升打下坚实基础。

行为的发生都有目的,学习也同样如此。紧张的社会进程及复杂化的社会发展形势,常常造成学生们对个人发展的迷茫状态,这对于高中生的学习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而高中数学教师需要基于对此的考虑,从帮助学生们树立正确、积极的学习目标的步骤入手,令学生培养起良好且正确的学习动机。有了目标及动机,学生们的学习行为多数会自发产生,其良好效果不言而喻。这一对策的提出原则在于对于学生主动学习的督促角度。

此外,积极的学习目标、正确的学习动机一旦建立,便会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对学生们的学习行为产生正向影响。这无疑是对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激励过程。其中,对于学习动机的确立,高中数学教师可以尝试依据自身所授课程内容及要求恰当的利用外在资源、结合学生们的学习需要,有意地为学生创造强化学习动机的环境及条件。

(二)培养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内容,为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工程增加力量。

兴趣作为行为发生的依托,必将是领域内研究人员的研究重点内容之一。对于高中数学的课程内容而言,其可以营造出吸引学生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内容很多。虽然高中学习生活区别于小学及初中的学习过程而言更为紧张,但老师们不能降低高中数学课堂的趣味性及活跃度,否则将会在无形中增加学生们学习高中数学的心理压力,这对于学生们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并不利。

结合新课程要求及素质教育的改革现状的分析,根据高中数学教学大纲要求,笔者认为,提高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的可行办法包括利用多元化课堂教学模式、多样性课堂师生关系、多运用信息化现代手段。通过对高中数学的学科特点的认真钻研,在课堂实践中通过多元化、丰富的教学模式及方法的改变吸引学生们对于课堂内容的兴趣,从而将其对高中数学课堂的学习热情得以保持。

(三)利用师生心理沟通的方式培养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良好情感,从而增强其学习意志。

师生之间恰当有效的心理交往及沟通过程对于学生对教师、学科的信任的建立有很大帮助。情感及信任的建立可以帮助学生在被指引的道路上快速前行。通过实践经验的积累,我们可以发现,教师在学生非智力因素培养过程中的地位十分重要,教师们的行为的正确与否将会直接决定学生们对于高中数学的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产生决定性作用。而教师如何才能通过有效沟通及交流方向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俨然成为一项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教师在与学生的心理交流过程中,需明确以下几点:理想、纪律、意志。鉴于教师对于学生正确引导的明显效果。教师们需要在交流沟通过程中帮助学生确立恰当理想,以推动其非智力因素的培养过程。在高中生涯相对艰苦的学习环境中,帮助学生确立磨练意志的决心与正确措施。同时,在教导学生磨练学习意志的同时,需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严明纪律思想,对其今后的人格发展将有所帮助。

三、结语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的内涵远不如本文所述内容,高中数学教师们及研究专家们需要依托不断实践的客观分析,长期研究议题内容,为学生们非智力因素的正确培养工作披荆斩棘。

【参考文献】

[1]奚昌林.浅谈数学史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情感动力方面的作用[J].文理导航,2011,(8).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11

关键词:智能楼宇建筑;防雷;保护接地屏蔽

Abstract:thispaperdiscussesthesystemofthemainprotectionmethodsoflightningprotectiontechnology,andputsforwardthedevelopmentoftheintelligentbuildingconstructionofsomeofthenewtechnologyoflightningprotection.

Keywords:theintelligentbuildingconstruction;Lightningprotection;Protectiongroundingscreen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前言

在建筑领域表现的最为突出的是近年来很多兴建的智能楼宇,它给人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和快捷。智能化建筑通常多为高层或超高层建筑,其中各种电子设备、计算机和网络等系统,密度大、集成度高,因而它受雷电电磁脉冲袭击的危险性也大大增加,其后果可能使整个建筑内各系统的设备损坏、数据丢失和运行失误,甚至处于瘫痪,造成庞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如何有效避免雷电的破坏作用,是智能楼宇建筑设计中的一个重要话题。

二、传统防雷系统存在的问题

(1)传统避雷针:避雷针原理是雷云放电接近地面时,使地面电场生畸变,在避雷针的顶端,形成局部电场强度集中空间,影响雷电先导放电的方向,引导雷电向针放,再通过引下线,接地装置将雷电流引人大地,从而护物体。从原理上来说,避雷针实际上是引雷针,加某区域雷击概率,起到引火烧身的作用。

(2)保护范围:各地对避雷针保护范围的计算各有不同,有线法、曲线法、改进折线法等计算方法。以上计算法有一个共同点,就是针越多,保护范围越宽。如高层建筑物,即使顶层装上避雷针,但顶层以下的楼层也会遇到侧击雷的袭击。

(3)雷击避雷针时的二次效应:雷电袭击建筑物避雷针,由引下线将雷电流引人大地,由于大地电阻的存在,雷电电荷不能快速全部的与大地负电荷中和,必然引起局部的电位升高,造成很高的感应过电压、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及反击等一系列二次效应。交流配电地和直流辑地将这种高电位引入机房,UPS输出、输人端被击穿,小型机及其他网络设备连接端口被击穿。这种反击电压少则数千伏,多则数万伏,直接烧坏用电器的绝缘部分,对人身及微电子设备造成很大威胁。三、智能楼宇建筑遭受雷电的常见途径

智能楼宇建筑遭受雷电电击的途径主要有三种:

1直击雷

雷电直接击中智能楼宇建筑的露天设备造成设备损坏,或雷电直接击中架空线缆,造成线缆熔断等设备损坏的现象,称为直击雷。

2雷电感应

电磁感应和静电感应称为感应雷,又叫做二次雷。它对设备的损害没有直击雷来得猛烈,但它发生的机率要比直击雷大得多。

3雷电波侵人

智能控制系统的电源线、信号传输线或进人控制室的金属管线遇到雷击或被雷电感应时,雷电波沿着这些金属导线侵人到设备内,造成电位差使设备损坏的现象,称为雷电波侵人。雷电波侵人将通过线缆间接传输给智能楼宇建筑的系统及设备,间接造成设备损坏。因此,应根据雷电的不同作用方式整体考虑智能楼宇建筑的防雷系统。

四、智能楼宇建筑的整体防雷系统

1、智能楼宇建筑防雷系统的主要问题

传统的防雷系统利用避雷针、屋顶接闪器、法拉弟笼及基础内接地网进行防雷接地,虽然能对智能楼宇建筑及其中的人员起到保护,但对由于雷电感应、电磁脉冲、电路浪涌等引起的电子干扰,传统的防雷系统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雷电直接击中延伸在智能楼宇建筑外的供电及通信数据线,雷电感应电流可迅速侵人至建筑物内部;

(2)城市大型电力电网的切换及大型电力用户的启停而产生的浪涌;

(3)智能楼宇建筑内部电气设备(如空调主机、电梯、大功率水泵等)的频繁启停而产生的浪涌;

(4)供电、通信及数据线路与其连接的其他建筑物或地面被雷击中而传输或感应的电磁脉冲和浪涌电流。

(5)静电通过数据线路对设备电流表元件直接的损害。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智能楼宇建筑中的防雷技术显得愈加重要,而且要求更加全面的防雷技术。由于智能楼宇建筑中线缆密布、设备繁多,微电子系统复杂,且防护能力单薄,为保证系统、设备安全、正常地运行,必须采取专门的措施加以保护,所以智能楼宇建筑的防雷保护是一个严密的系统工程。因此智能楼宇建筑防雷除了考虑建筑本身的直击雷防护措施外,还必须高度重视雷,还必须高度重视雷电电磁兼容性,加强和完善建筑物内电子设备的雷电防护措施。

2、外部防雷系统

智能楼宇建筑的外部防雷主要是指防直击雷和防侧击雷,其作用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遭受雷击。所以必须有良好的共用接地系统和泄流通路。

(1)良好的共用接地系统和泄流通路

a、共用基础接地体智能楼宇建筑应建立综合的共用接地系统。因为智能楼宇建筑内各种交流、直流设备众多,线路纵横交错,应将建筑物内的交流工作地、安全保护地、直流工作地与建筑用作防雷接地的钢筋良好连接,形成一个完整的共用接地体。避免接地线之间存在电位差,以消除感应过电位的反击现象,保证电子设备正常运行。

b、足够的泄流通路和均压措施

利用建筑物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作防雷引下线,从屋顶就增多其分流支路,减小各导体上雷电流数量,并且建筑外廓各个角上的柱筋应被利用。由于智能楼宇建筑大多为高层建筑,还应采取防侧击雷措施,在30m以上应将建筑的外圈梁钢筋焊接连通形成均压环,并与防雷引下线相连。充分利用建筑物的桩基钢筋、柱钢筋、各圈梁钢筋、屋顶楼面钢筋,使它们可靠焊接,形成良好的雷电流泄流通路。

3、内部防,系统

内部防雷包括防雷电感应,防反击以及防雷电波侵人。良好的内部防雷能减少建筑物内的雷电流和所产生的电磁效应,并能防止反击、接触电压、跨步电压等二次雷害和雷电磁脉冲所造成的危害。内部防雷主要采取屏蔽、等电位连接等措施。

(1)合理的屏蔽

在智能楼宇建筑内,电磁兼容措施是非常重要的,为了避免所用设备的功能障碍,避免甚至会出现的设备损坏,构成布线系统的设备应当能够防止内部自身传导导干扰和外来干扰。这些干扰的产生有的是因为导线之间的藕合现象,有的是因为电容效应或电感效应。其主要来源是超高电压,大功率辐射电磁场,自然雷击放电。这些现象会对用来发送或接收很高传输效率的设备产生很大的干扰。因此对这些设备及其布线必须采取保护措施,免受来自各种方面的干扰。屏蔽及其正确接地是防止电磁干扰的最佳保护方法。等电位连接:为保证智能楼宇建筑内部不产生反击和危险的接触电压、跨步电压,应当使建筑物地面、墙板和金属管、线路等都处于同~电位,为此钢筋混凝土建筑物应在各层的适当位置预埋与房屋结构内防雷导体相连的等电位连接板,以便与接地主干线相连。智能楼宇建筑中的等电位连接包括总等位连结和局部等电位连结。

五、智能楼宇建筑防雷新技术

随着建筑物智能程度的提升,防雷技术也日益受到重视,一种提前放电避雷针渐成非常规避雷针的主流。它解决了传统避雷针被动接闪、二次雷击效应严重的局限,在我国获得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新一代的避雷针无源、无辐射,其能量来自闪电发生前地面和云层之间的电势差。它在雷击发生临界点提前产生一个向上先导,形成雷电优先通路,克服了传统避雷针被动接闪的不足,大幅提高了防雷保护范围。

智能楼宇建筑中的网络电子设备多采用了超大规模集成电路,其本身很容易在高电压、高电流情况下烧毁。因此早期的避雷针防雷、电源防雷等已经不能适应需求。在雷击发生时会产生很强的电场,导致这个区域内的电位大大高于其它区域,而作为电的良导体一双线很容易在电位不相等时对雷电形成感应,从而遭遇雷害。

六、总结

智能建造的内容范文篇12

关键词:智能建筑;智能化;弱电;项目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1984年1月,在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市进行了城市广场(CityPlace)的改造,在这次改造工程中首次使用了计算机技术进行各系统间的整合,实现了建筑内3A系统的自动化控制与管理,由此拉开了计算机技术和建筑相结合的序幕,智能建筑(IntelligentBuilding)由此而诞生,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也由此而生,在30年的发展和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完整的项目管理模式和体系。

1、智能建筑项目管理内容

建筑智能系统由多个不同性质、不同功能的系统著称,各系统之间又属于不同的技术领域,对应的管理部门也不同。例如:安保系统属于公安部门管理,消防系统属于消防部门管理,有线电视系统又属广电部门管理,所以建筑智能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牵涉面较广的综合性技术工程,其工程的总包管理既不同于土建总总包管理,又需密切保持与土建、装饰、机电安装等工程的配合。

根据智能系统建设基本程序,将工程项目管理划分为以下内容:

1.1项目工程及采用的技术定位;

1.2编写设计需求及初步设计总体方案意见;

1.3设备选型;

1.1工程招标文件(对设备、系统供应商)编制;

1.5对设备、承包商招标及选择;对系统供应商的资格、业绩审查;

1.6系统设备技术及商务文件评审;

1.7商务谈判、合同签约;

2、智能建筑项目管理质量要点分析

质量是指一组固有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质量控制则是为了满足合同及规范要求而采取的手段、措施和方法,也是生产过程中资金投入、进度控制和变更控制的基础。

在质量控制过程中应采用TQC(TotalQualityControl)质量管理理念通过PDCA循环的方法实现项目的预期质量控制目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质量的事前、事中和事后控制。事前质量控制是在从事具体的施工作业前以施工组织设计为依据,针对具体专业编制明确的项目质量方案,确定该项目质量实施目标,制定关键质量控制点,在质量失控时能够按照事前质量控制方案和预案进行纠偏。事中质量控制贯穿于整个项目实施周期,常采用“三检”的方式进行事中质量控制,即进行本道作业工序后操作人员对自己的作业成果进行质量自检,在进行工序交接或工作面移交时进行质量互检,作业中由专业质检人员进行专检。事后质量控制是对生产作业的质量是否满足合同要求和规范标准的判断,对质量合格产品进行认定,对质量不满足要求的按照标准规范和质量方案进行改进,保证质量要求在可控范围内。上述三个质量控制环节是质量管理循环的具体表现形式,从而利用进质量控制循环的方式满足固有特性要求。

智能建筑项目管理过程中的投资控制环节主要是指在建设方或造价咨询方确认审批的预算额度下如期、保质、保量的完成建筑的智能化集成工作过程。投资控制环节包含了前期资源计划、项目成本估算和预算、成本控制。其中资源计划是指为了完成智能建筑项目顺利实施而投入的人、材、机,项目成本估算和预算则是为了项目实施而投入的成本估算值和划分到各系统后的分项值,而成本控制则是根据项目的估算、预算和成本允许变化范围利用挣值分析法、ABC分析法及全寿命费用法对整个项目周期建设所涉及的成本进行分析和纠偏,以保证项目成本控制在允许或合理的范围内。

项目投资控制的目的是为了降低资金投入风险,而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常会出现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偏差过大,使项目实际的产能比达不到预期效果。造成投资失控的原因主要有客观意识、组织架构、技术实力及沟通协调等方面。客观意识是指前期对智能建筑的投资环境、投入资源和投资回报比没有进行深度的了解和可行性研究,在立项前为项目的投资及收益埋下了隐患。组织架构是指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部组织结构不健全、任命了没有投资控制经验的项目经理进行生产管理,使项目生产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而产生的投资失控。技术实力造成的投资失控由建设方因素和承建方因素构成,建设方技术实力是指其前期调研深度不够,而承建方的技术实力是指项目实施过程中技术实力达不到现场要求,或工程实施过程中采用了没有资质或相关经验的总、分包商。沟通协调则说明了在智能建筑施工过程中智能化承包、分包商与建设方、监理方、设计方、土建、装饰装修、机电、消防、供应商等单位由于沟通不及时等原因而造成生产过程出现了投资失控。

智能建筑涉及的智能化系统常于土建工程基本完成、装饰装修工程施工前进行,具有进场晚、作业面广泛和工期紧迫的特点,因此进度控制也是智能化承包单位的管理重点。进度控制的目标是使项目按合同计划时间投入使用,如果进度失控,那么最直接的影响将是增加项目各参与单位的资金投入。

为了规避进度风险,在智能化项目实施前应该制定详细的施工进度计划,对项目中涉及的各项工程、工序的实施顺序、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和项目制约关系进行计划和约定,明确进度计划的目的、要求、原则和内容。在进度计划实施过程中按照计划内容做好实施准备、过程记录和动态控制工作,对计划执行情况做检查,当实际进度偏离计划并在可控范围内时采取措施进行纠偏,当实际进度超出可控范围时为了实现进度目标应对原进度计划作出适当调整继续引导实际进度。在进度控制后期,对进度和计划进行对比,以关键路线和控制点为对象,发现并总结影响进度计划的原因,采取纠偏措施进行改正。

项目变更常发生在工程建设中,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变更也常遇到。变更存在于项目的全过程中和各参建单位之间,由于变更的不确定性,导致项目总投资增加、进度推迟、质量达不到设计要求等现象也时有发生,在智能建筑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对变更制定纠偏措施和保持预控能力。

在发生变更时,应按纠偏措施和预案在第一时间做出响应。响应及时、处理方案妥当对项目的质量、成本和进度都有直接影响。发生变更时,变更的执行必须得到三方书面确认,然后根据变更实际情况选择影响小的措施或方案实施,在涉及到成本变更时采用偏差控制法、成本分析表法和进度-成本同步控制法对变更进行分析控制。

3、结语

从城市广场的智能化实施至今智能建筑已经历了30年时间,但建筑智能化仍然是一项新兴的计算机技术控制产业,在未来智能建筑发展的漫长岁月中,对于智能建筑的项目管理者来说需要不断学习、摸索、积累经验,运用各种控制方法和手段更好的服务于智能建筑项目管理中去。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动物科学概论范例(12篇)

    - 阅0

    动物科学概论范文篇1教学中的教学设计应策略性的做到既保障符合学科逻辑和学生的认知逻辑的同时,又能顺利地有效遵循掌握知识的心理学原理,科学地开展教学活动,完成概念教学的.....

    儿科健康教育总结范例(3篇)

    - 阅0

    儿科健康教育总结范文篇1【关键词】健康教育;路径;家属;护理,早产儿【中图分类号】R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106-02健康教育路径是为了满足患者健康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