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1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桩基础强夯侧阻端阻

一、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鄂尔多斯市工程建设规模逐年扩大,大规模住宅小区、高层建筑大量出现。由于鄂尔多斯的特殊地形,对工程质量的要求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鄂尔多斯市分布有大面积的构造剥蚀丘陵地形,丘陵间侵蚀冲沟及丘陵斜坡地形,沟坡大部陡倾,局部缓倾。

因工程建设的需要,需进行场地平整,而场地平整后改变了原地貌,无法分辨填方区与挖方区。而大量工程勘察工作粗糙,勘察报告未能反应真实的地质条件,未能提供准确的岩土参数,造成设计依据不足。

近年来该地区新建建筑出现裂缝而无法投入使用的事件时有发生。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及建设、勘察、设计、施工各方均已对该类工程引起高度重视。规定该场地必须采用桩基础,填土必须进行强夯。同时加强对勘察设计文件的审查工作。

对笔者参于的鄂尔多斯市某小区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做一小结。

二、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铁西新区包括45幢住宅楼,层数为3-9层。建筑场地即属于构造剥蚀丘陵地貌,冲沟发育,沟坡陡倾,经场地平整,地面标高1450.26-1457.69m,填方主要物质成份以风化细砂岩为主,含有泥岩、细砂等。填方区场地地基处理方案为“强夯+桩基”,即首先对填土分层进行强夯处理,然后再进行桩基施工。桩基设计方案采用钻孔灌注桩基础形式,桩径500mm,以强风化细砂岩为桩端持力层,桩端进入持力层2.5m。单桩承载力440-490kN。勘察期间正在进行填方工作,尚未进行强夯处理。强夯处理施工结束后,进行了检测工作,检测报告显示强夯处理达到了设计要求。后进行桩基施工,施工过程中在强风化岩中钻进困难,未能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2.5m。

为检验桩基安全性,委托我公司重新对填方区采用桩基础的楼座进行勘察。

三、岩土工程勘察

勘察期间钻孔间距按20-30m布置,个别楼座钻孔间距达32m,挖方区该间距可满足设计要求,而填方区地层变化较大,填土层厚度不均,个别楼座钻孔间距则偏大。二次勘察将间距控制在24m以内,能较准确的反应地层的变化情况。

填方区场地内地层情况如下:

①素填土:灰黄、褐红色,稍湿,以强风化细砂岩为主,含有细砂、泥岩,厚度不均,强夯后达到中密状态。填方区采用桩基础的楼座填土厚度13-16m。

②细砂:黄色,稍密状态,冲积作用形成,分布不连续,见于原冲沟底部,层厚1.0-2.5m。

③泥岩:褐红色,硬塑、坚硬,分布不连续,层厚0.6-2.5m。

④细砂岩:全风化-强风化,褐红色、黄绿色,稍湿,主要成份为长石、石英、及岩屑,泥质胶结,岩芯采取率60-90%。RQD较差-差,质量等级V级。

勘察区属于丘陵贫水水文地质单元区,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根据区域水文地质资料,场地地下水为碎屑岩类孔隙-裂隙水,含水层为砂岩,水力梯度小,主要补给来源为大气降水,水位及水量受季节性变化影响较大,水量贫乏。勘察期间未见地下水,填方区改变了原地貌,改变了原地表水的补给排泄条件,丰水期,地表水入渗将在原冲沟底部汇聚,变化为临时性地下水位。

原勘察单位勘察报告中提供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与上表的差异在于填土层质量密度为1.41g/cm3、侧阻为20kPa,细砂层侧阻为30kPa,泥岩层侧阻为60kPa,强风化细砂岩为80kPa、端阻为1800kPa,各地层桩的极限侧阻及端阻均小于上表中数据,其余各层指标与上表相近。

四、单桩承载力计算

本工程桩长设计为15.6m、17.0m两种桩长,该深度内细砂层厚度约为1.0m,强风化细砂岩入岩2.5m,其余均为填土层。按原勘察单位提供的参数计算单桩承载力为547kN、569kN。若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分别达到1.3m及1.0m,单桩承载力可以达到490kN,安全系数为2。若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不足1.3m及1.0m,则单桩承载力不满足设计要求。

按我公司提供的参数桩端需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1.3m及1.0m时,计算单桩承载力为1131kN、1197kN。桩端进入持力层强风化细砂岩的深度满足规范要求的1.5d(75cm)时,单桩承载力达到911kN、977kN,安全系数分别为3.7、4.0,满足设计要求。

原勘察报告中质量密度小,原因是勘察期间填土层尚未进行强夯,填土层较为松散。侧阻及端阻小则属于勘察设计人员保守所致。

四、结论

通过本工程的勘察工作,笔者认为:鄂尔多斯地区地层较为简单,但勘察工作却不可忽视。对于填方区采用强夯+桩基的方案是可行的,岩土工程勘察应针对桩基布置钻孔,钻孔间距应按规范要求为12-24m。岩土工程师应对勘察资料、试验数据认真分析,在勘察报告应力求提供准确的桩基设计参数,保守和冒险都是不可取的。

参考文献

⑴《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9年

⑵《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8年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1篇2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分析;基坑工程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374(2010)09-0178-02

岩土工程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实用技术,近四十多年来,我国在工程建设中的地基处理、岩土工程方面已取得了巨大成就,我国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经过近20年的努力,已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发展,技术人员的知识得到了更新换代,岩土工程技术不管从勘探手段、测试设备、试验仪器、计算机技术的应用还是技术人员知识的广度和深度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岩土工程勘察在经济建设工作中的重要地位。岩土工程勘察是建设工程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选址和设计的重要依据,是保证建设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岩土工程勘察的准确性和科学性,对建设项目具有极大的影响。

一、工程概况

(一)现场情况

某办公楼位于某市中心路段,受某公司委托,我公司对其拟建场地进行了详细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该场地东西长约70m,南北宽约50m。需要查明场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基础设计及施工提供可靠的岩土工程参数。

(二)勘察方案及勘察工作量布置

根据本场地岩土的具体情况和拟建物的性质以及甲方的要求,确定了勘察孔距及孔深,共设计钻孔9个,孔深设计25.00~30.00m,孔距设计19.00~25.00m。根据建筑物的性质和勘察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勘察设计规范、规程,结合本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实施以上勘察方案。通过勘察工作,取得了可靠的基础资料,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钻探:钻探工作采用G-2型工程钻机回转钻进完成,通过钻探工作查明了地基岩土的性质、厚度和分布情况,同时保证了各项试验的顺利进行(参见表1)。

(三)场区自然气候

场区属亚干旱气候,年平均降水量662.5mm,年平均气温12.3℃,最高气温40.5℃,最低气温-21.4℃,常风向南风,强风向北风,最大风速18m/s,初霜日期10月24日,终霜日期为翌年4月4日,封冻日期12月20日,开冻日期为翌年2月17日,最大冰厚0.29m,最大冻土深度0.5m。

(四)岩土工程条件

1.地形、地貌。场地原为住房,现已拆迁,地形较平坦,地面高程为18.35~19.08m,最大高差0.73m;场地整平标高为18.64m。

2.区域地质构造、地震情况。按大地构造一般划分,该区其南部由交代式花岗岩及中、新生界火山岩(玄武岩)组成,北部由山群变质岩组成。凹陷内基岩由中-新生代火山碎屑岩(喷出岩)、沉积岩等组成,其上第四系发育。某县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第一组),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

二、场地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一)工程勘察

根据初步勘察成果判定,本工程有大量的拟建物基础将选择花岗岩残积土作为其持力层,由于场地内花岗岩残积土穿插有大量不同岩性的岩脉,并且其风化程度不同,造成岩土软硬不一。根据经验,采用常规土工试验和标准贯入试验成果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往往偏低,为了能准确地提供设计所需的岩土设计参数,本次勘察共进行了6台载荷板试验以获取不同花岗岩残积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其所获得的地基承载力特征值比采用常规方法提供的提高到约1.5倍(180kPa提高到289kPa),变形模量提高到3倍(5MPa提高到15.3MPa),取得了较大的经济效益。

(二)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

经对场地地质资料的综合分析,现对场区的地基岩土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如下:(1)场区地形平坦,地貌形态单一,地质构造简单,除表层素填土外,均为第四系全新统和第四系上更新统冲洪积成因的岩土层。(2)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无软弱下卧层存在,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中第4.1.1条、表4.1.1和第4.1.9条的规定,场地主要土层为粉土及风化岩,由于勘探深度内见地下水,且粉土层地质时代为Q3,可不考虑液化影响,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工程建设。(3)根据某公司提供的《波速测试报告》,波速测试为:1)5#孔波速Ves=261.7m/s;2)7#孔波速Ves=251.9m/s;所以该场地为Ⅱ类建筑场地,场地覆盖层厚度大于5米,中硬场地土。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可进行建设的有利场地,工程地质条件较好,适宜建筑。(4)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见地下水,初见水位约在10.80m,稳定水位约在11.00m,为基岩烈隙水。

(三)地下水对工程影响的分析评价

该场地地下水为基岩裂隙水,勘察期间测得稳定地下水位埋深为11.00m,相应标高为7.64m。该地下水年变化幅度约为2.00m,历年最高水位约9.64m。

(四)基坑工程评价

由于建筑需要,场地平整形成了大量的人工边坡,开挖深度标高约12.64m(深度约6.00m)。本次勘察对场地内是否存在不良地质作用和潜在不良地质作用进行了大量的深入调查研究,提出了防治措施。对有关边坡的安全和稳定性问题作了专题研究,通过计算分析了边坡的稳定性条件,提供了各种边坡的支护方案和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岩土参数,对施工、检测、监测工作提出了合理化的建议。其有关支护设计参数建议如表2:

可用以上参数进行初步设计,锚杆的实际抗拔力应通过抗拔试验确定。

三、施工注意事项

1.拟建建筑物视地下车库标高进行基坑支护设计,开挖施工过程中,应对基坑采取适宜的支护措施。基坑形成后,建议加强基坑及相关建筑物变形监测工作,以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相应措施。

2.进行基坑开挖时,宜先采用帷幕止水措施后,再进行基坑开挖,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3.由于泥质具有浸水易软化、失水易干裂的特点,人工挖孔桩开挖揭露至设计标高或持力层时应及时清底、浇灌混凝土封底,以免地下水长期浸泡而降低地基强度。

四、结论与建议

1.根据(GB50011-20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中有关规定: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该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场地,可不考虑场地内饱和砂土的液化问题。

2.经取样室内水质分析,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场地内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弱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应按有关规范要求进行防护。拟建建筑物设有地下室,在地下室设计与施工时应考虑地下水浮力的影响。

3.根据场地岩土工程条件,结合建筑物荷载的特点,拟建建筑物适宜选择桩基础,建议选用人工挖孔桩基础,以⑥中风化玄武岩作为桩端持力层。

4.基础施工过程中,应加强验槽、验桩工作,必要时应进行施工勘察(超前钻探)。

参考文献

[1]顾宝和.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现状及发展问题述评[J].工程勘察,2002,(4).

[2]赵柏木.关于软土地基岩土工程勘察的思考[J].今日科苑,2007,(22).

[3]覃成恳.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探讨[J].建材与装饰(中旬刊),2007,(7).

[4]郭书泰.工程地质勘察与岩土工程技术发展现状与展望[J].探矿工程(岩土钻掘工程),1999,(1).

[5]刘彦林,李建春.煤矿采空区的钻探及试验[J].电力勘测,2000,(1).

[6]许国平,石毓平.完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的若干建议[J].浙江建筑,2004,(3).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3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技术;技术问题

伴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地质勘查专业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近几年,已经实现了向岩土工程勘察方向的逐渐转变。从整体来看,岩土勘察技术在勘察手段、勘察设备以及结合计算机技术的应用方面都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所有的工程施工前,必须进行严格的岩土工程勘察。考虑到目前我国对于岩土工程勘察所遵循的规范和制度等的非统一性,以及在目前我国的岩土工程勘察市场格局中,在勘察行为和勘察技术中已经在主要的方面和关键的原则上达成了基本的共识前提下,勘察企业想要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立足,需要在很多方面不断的提高,比如注重培养现代化的勘察队伍等。针对目前我国勘察行业的发展和我国经济发展的需要,本文主要从工程勘察的编录,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的选择,有效的岩土勘测方式,以及岩土勘察的工作量和内容几个方面探讨了岩土工程勘察技术。

一、岩土勘察的编录工作

钻探编录则是工程勘察质量保证的基础。尤其是在野外进行工程勘察过程中,更加应该重视编录工作中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野外编录工作中首先应该注意的是岩土分层的关键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岩土的颜色可以很好的反应岩土的性质。例如,通过颜色可以判定沉积环境,浅色的如褐黄色,黄褐色,是氧化环境形成的,而深色的,如灰色,黑色等,是有水覆盖情况的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性是野外编录分层的重要依据,因此,在野外编录工作中,应该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编录总结,尽量将获得的资料细化。

作为纲要重要执行者,野外编录人员应该知道怎样正确理解和执行纲要思路。尽管在纲要的编制过程中,已经确定了每一个钻孔的类型,但是在执行的过程中,还是应该严格按照实际情况进行。在取样的过程中,不能因为钻孔不是取样孔而放弃取样,应该结合实际情况,保证取样的数量。这样,才能保证在整理资料时,不会因为缺少资料而延误整个工程的进度。

二、勘察技术手段和方法的选择

在详细了解了工程建筑施工的区域地质特点和资料后,依据这些资料选择适宜的勘察设备和勘察手段。然而,企业为了能够降低生产成本,通常采用大量的静置探孔,甚至有些企业全部使用静探的方式。工程勘察方式选择的主要依据是当地的实际地质情况,例如,在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和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地区,通常使用静力触探,这种方式既可以精确的分层,又可以精确的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土层颗粒相对较粗,同时含有较深地下水位的区域则不适宜选择静探。除此之外,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勘察结果通常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而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结果往往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

勘察工作中常用到的标准贯入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针对碎石土、淤泥等则没有最佳的实用度,但是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酌情使用。其主要的原因是,具有软土特性的岩土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而且标贯技术的准确度也会对地基强度的评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在勘察施工中,应该针对实际的岩土性质,选择最佳的勘察技术手段,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可靠性。

三、有效的岩土勘察方式

(一)设计沟通的必要性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中的具体要求,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勘察单位应该广泛收集附有坐标与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场区的地面整平标高,以及建筑物的规模、特点和用途等详细信息。但是,目前很多经营人员和技术人员对此都缺乏一定的重视,进而导致勘察项目和后期施工不能顺利进行。因此,在勘察前期必须要设计沟通的主要意义。又因为设计者是勘察结果的直接操作者,在工程施工前期的勘察工作中,设计者应该充分的了解设计意图,清楚待建建筑的工程特点。

(二)严格划分勘察等级,合理投入资金

在进行勘察工作之前,有必要明确勘察等级、地基复杂程度等级以及建筑物的安全等级等内容。这些内容的设置直接影响到勘察工作的后期顺利进行。因此,只有在充分了解了这些信息后,才能够实现经济、安全的施工。并可以在此基础上,合理安排建筑运营的资金投入比例,提高经济效益。

(三)不断提升勘察人员自身的知识储备量

勘察人员应该在规定范围内,注重规范和规程学习,充分了解市场的需要,尽可能避免因为知识量的不足而导致的勘察工作中的失误。除此,勘察技术人员还应该仔细学习规范规程的理论知识,并充分利用现代化的学习手段不断充实自己的理论知识。

四、岩土勘察的工作量和内容

(一)准备工作

一支优秀的勘察队伍在勘察之间必定会做好充足的准备,这些准备内容主要包括:勘察设备的准备(检查和维护)、勘察工作计划的定制、勘察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勘察经费预算、技术人员的配制等。在勘察工作开始前,做到尽可能详细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后期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钻孔的间距和深度

钻孔间距:在实际的施工中,通常根据现场的实际来确定钻孔间距,而不是按照建筑物的安全等级来确定钻孔间距。钻孔深度:钻孔深度要能够承受主要的受力层。当采用筏基和桩基时,勘探孔的深度就需要大于压缩层的下限。在施工中导致勘探深度的大小变化的原因包括:桩基的长短情况、压缩层和基础的埋藏的深度大小。在现实中,可根据压缩层深度随荷载变化计算或选择基础宽度。

(三)勘探和取样

勘探取样主要目的是了解岩土性质。采用勘探工程取样原位测试和监控,包括坑探、物探和钻探等方法。在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由于直接勘探能快速检测出施工区域的地质条件和岩土特性。因此,通常采用直接勘探。直接勘探的方法包括钻并、点蚀和勘探项目等,工作原理主要是根据不同类型的阶层和侦察需求选取相应的钻井措施。其中最为广泛使用的是钻探。

(四)原位测试和实验室试验

原位测试和实验室试验的主要目的是为工程建筑施工提供更加精准的技术资料和参数。原位测试可以客观的分析出岩土的性质。而室内试验的优点是容易控制测试条件,其主要的缺点是难以控制应力途径。

参考文献

[1]张学来.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深度的探讨[J].吉林勘察设计,2006,(21).

[2]周亚明,吕才能.岩土工程勘察中常见问题的分析与解决方法[J].中国西部科技,2009,(03).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4

关键词:建筑工程地质勘查基础设计关系

Abstract:withthecontinuousdevelopmentofsocietyandprogress,weattachimportancetoconstructionengineeringgeologicalinvestigationandbasicdesignisofgreatsignificance.Thispapermainlydiscussestheconstructionengineeringgeologicalinvestigationandbasicdesignintherelationshipbetweentherelatedcontent.

Keywords:buildingengineeringgeologyexplorationfoundationdesignrelationship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随着国内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项目和加工环境的基本设计也是在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建设项目在地质条件极为复杂。传统观念和技术已经难以适应不同地质条件下的基本设计要求,并通过合理的技术手段和措施,创新和完善其道。在现代化建设的基本设计工作,地质调查的合理应用的设计理念,充分证明,以提供更多的便利、丰富的设计技术。

1、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的问题

目前,中国的建设项目,特别是在更复杂的区域地质环境的建设工程的基本设计,基本设计方面,通过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设计部门得到理想的设计结果。但是,总体而言,在中国地质调查技术的应用水平还比较低,在工程实践中使用的实际时间也比较短,这将不可避免地导致许多问题和缺陷之间的地质调查和基础设计。

1.1较差的地质勘察市场环境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特别是当前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地勘单位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前景,但也不得不面对竞争带来的严峻挑战。目前,中国地质调查单位的数量在急剧增加的国家或地区的管理体系还很不完善,这直接导致无序竞争,恶性竞争,地质勘查市场的出现是不利于一个单元的发展,行业的整体发展也是不利的。

1.2陈旧的基础设计理念和设计

与先进国家相比,设计的基本概念和在中国建筑行业的设计技术落后的同时,设计部门一般对应的地质调查,以协助在这些因素的地质勘查合作机制或缺乏经验的部门。目前水平的基本设计不能达到当代建筑装饰工程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的有关标准。目前,旧的基本设计概念和设计,在以下三个方面主要有:第一,整体概念的基本设计没有充分体现的发展和创新,降低基本设计的技术水平;第二,熟练的能力掌握基本的技术标准和技术指标,尤其是使用稍低于实际能力的深度设计;第三,缺乏地质勘查工作,没有专门的软件应用,水文地质科学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应用。

1.3较短的地质勘察和基础设计周期

地质调查局的建设工作,是一个比较复杂的工作,调查需要经过长期的实际勘探,以及收集样本进行实验,我们了解项目的位置,地下水和土壤层结构,以便为工程设计和权威的科学地质调查报告,并提供专业的技术咨询和设计师的方案。但由于建设项目工期的限制,初步设计阶段的时间比较短,只为下一步的研究和优化设计的地质勘察报告的单位,在地质调查和基本设计周期短的缺点和问题。

1.4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缺乏有效的结合与互补

地质调查报告的影响和限制,现有的基础上设计和设计理念,使得在不同程度地存在这样的误解的基本设计,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据,只有基本设计的水文资料和地质报道,在地质调查报告,专业和技术参数或技术咨询,但往往被忽视。同样,地质勘察单位,设计单位提供的数据服务,主要是要注意调查报告的理论和专业,这本无可厚非,但往往造成导致低的实用性和可行性设计师在阅读的技术壁垒或设计应用程序的障碍。地勘单位和设计的基本单元,使得两个函数的性质之间的有效沟通和互补,是很难得到充分发挥,上述的财务,人力和物力资源在一定程度上的更多的浪费。

2、地基土的承载力与变形

2.1作为设计部门设计人员,不仅要会设计,还要会阅读和充分利用地勘报告,要能对报告中提供的内容进行分析,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能提出质疑,不应只需要承载力值。即使需要地基土承载力戚地耐力)值,也不只是这一种值。《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FJ7―89)给承载力提出了三种值:①地基承载力基本值f0;②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k;③地基承载力设计值f。基本值f0是由大量工程实践得出的经验值。《规范》各表列出的各种土类的值是依据现场荷载试验、标准贯人试验、轻便触探试验和室内土工试验数据,对相应的地基土承载力进行统计、分析面得出的。当根据室内物理力学指标平均值确定地基承载力标准值时,应按表中承载力基本值乘以回归修正系数而得到,即fk=Ⅱffo(IIf为回归修正系数)。当实际工程的基础宽度B>3m,基础埋深D>05m时,承载力值还要提高,即要进行宽度和深度修正,修正后才得设计值f。地勘报告中一般提供的是承载力标准值。设计人员在使用时不能直接用标准值来设计,而要经基础宽度和埋深修正后得承载力设计值进行设计。当前许多设计人员直接用标准值进行设计是不科学的。以下为地基承载力设计简图。

图1地基承载力设计简图

2.2采用承载力设计值来设计,是为了确定建筑物基础底面和剖面尺寸,通过公式A=N/f――YGD计算来满足P≤【p】要求,这只考虑了满足地基强度条件要求。但设计人员在设计中很少考虑变形条件要求,这也是造成地勘报告中不提供工程建议陛处理意见的后果。当前建筑工程出现质量事故很大一部分不是强度条件不满足,而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造成的。建筑工程中出现的不均匀沉降造成房屋裂缝、倾斜、局部倾斜,就是变形条件不满足所带来的危害。要使工程变形条件得到满足,地勘报告中必须提供建议性工程处理措施,以供设计人员参考,重要的工程甚至要作变形计算。提供的建议性措施,对建筑物上部结构而言应包括建筑措施、结构措施、施工措施,对地基而言应包括地基处理方法,如换填、夯实等。而且不应只停留在定性分析和描述上,要明确提出定量数值,以使设计人员重视和好用。

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的关系研究与分析

项目通过地质调查报告,全面理解和把握的基本项目工地的地质和水文信息,并按照建设和抗震要求的建设的要求设计不同的地基处理设计,有效保证的基本创造性和可行性,从而促进国家和一些建筑工作在有条不紊地完成。因此,施工的地质调查工作的基本设计有辅助作用和意义。

3.1、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概况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表层为人工堆积土层,厚度1.20~2.80m,以下即为第四纪沉积土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fka=160kPa,Es=8.92MPa,粉质粘土②1层:fka=130kPa,Es=5.39MPa,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fka=200kPa,Es=15.29MPa,粉质粘土③1层:fka=160kPa,Es=8.25MPa,细砂④层:fka=2:20kPa,Es=28MPa,粉质粘土、粘质粉土④1层:fka=200kPa,Es=12.15MPa,粉质粘土⑤层:fka=200kPa,Es=11.24MPa,,细砂⑥层:fka=:260kPa,Es=33MPa,粉质粘土⑦层:fka=220kPa,Es=12.59MPa,,细砂⑧层:fka=:300kPa,Es=38MPa,,粉质粘土⑨层:fka=:220kPa,Es=13.10MPa,细砂⑩层:fka=330kPa,Es=42MPa,本层未钻穿;实测到一层稳定的地下水位,其类型为潜水,水位埋深为9.60~12.20m,标高为15.45~18.09m,历年最高水位接近自然地面,近3~5年最高地下水位标高为20.0m左右;地下潜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在干湿交替的环境下,该地下水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弱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混凝土有微腐蚀性,地基土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有微腐蚀性;拟建场地内地面下20m深度范围内天然沉积的饱和粉土、砂土层不会发生地震液化;拟建场地内未发现不良地质作用,适宜建筑。

3.2、基础选型说明:

1)主楼部分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主楼区域筏板厚1200mm,基底标高-9.70m,两层裙房及外扩地下车库部分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9.3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9.4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20.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②层、粉质粘土②1层、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按基础有效埋深取为覆土(4.60-0.90)+顶板底板厚折算土厚(0.70+0.80)x25/18=3.70+2.10=5.8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5.8-1.5)=300kPa,天然地基基本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独立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2)辅助用房:

基础采用平板式筏形基础,筏板厚800mm,基底标高-10.20m,按±0.00的绝对标高为28.80m推算其基地标高约为18.6.0m左右,基础落在粘质粉土、砂质粉土③层、粉质粘土③1层上,地基承载力标准值综合考虑取fka=140kPa,宽度修正系数取0.5,深度修正系数取1.6,修正深度9.90m,故深宽修正后的地基承载力标准值fa=140+0.5x20x(6-3)+1.6x19x(9.9-1.5)=425kPa,天然地基满足承载力的要求。独立柱下冲切不够处设下柱墩。

结束语

为了确保他们的安全,在所有类型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还必须满足两个技术条件:(1)地基强度条件,这是确保地基稳定隋,不会发生剪切破坏或滑动的损害;(2)地面变形的条件下,沉降,不均匀沉降,倾斜,局部倾斜不超过允许变形的基础。地质调查报告是一项重要的基础,为建筑装饰工程设计,以确保必要的信息,以满足这两个条件。科学地质调查报告,不仅可以提高建筑设计质量,而且还节省工程量,降低了投资,从而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梦迪,刘敏溅谈地质勘察工作在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的应用[J】.沈阳建筑大学学报,2008(3):36-38.

【2】刘海青,李建刚.浅谈建筑工程基础设计中勘察报告的编写和质量控制叨.建筑科技探索,2007(5):19-21.

【3】王旭,李晓明,吴航建.国内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技术应用情况分析叨.山西建筑,2006(10):22-23.

【4】金淑华.关于加强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与基础设计中环境保护意识的探讨[J].建设者,2008(4):30.32.

【5】马德文,胡浩天.岩土工程地质勘察与建筑工程基础设计关系探讨[J].吉林建筑工程学院学报,2007(6):16.18.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1篇5

【关键词】工程地质勘察问题工程地质体分析对策发展

工程地质是研究人类工程建设活动与自然地质环境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一门地球科学,起源于二十世纪初,随着测量、物探、钻探、试验等在仪器、设备、新技术、新方法#新手段方面不断推陈出新,特别是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为工程地质带来了一场真正的技术革命,从外业资料收集和内业资料整理的工作程序、工作方法、产品成果、质量标准等等均与传统的工程地质有了较大的差异。在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实践过程中,由于地质问题引起的工程事故时有发生,轻则修改设计延误工期,严重时造成工程失事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这些事故的发生使一些历史遗留及客观存在的问题日显突出。

1工程地质勘察的目的

工程地质勘察是贯彻国家有关的技术经济政策,实行勘察#设计和施工三结合,工程勘察工作在设计和施工前进行,其目的就在于以坑探、钻探、触探、地球物理勘探等手段和方法,调查研究和分析评价建筑场地和地基的工程地质条件,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所需的工程地质资料。

2决定勘察任务的因素

(1)建筑场地的复杂程度;简单场地:地形较平坦,地貌单一;地层结构简单,岩石和土的性质均一且压缩性变化不大;无不良地质现象;地下水对地基基础无不良影响。中等复杂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地貌单元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较大,地基压缩层的计算深度内基岩起伏较大;不良地质现象较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可能有不良影响。复杂场地:地形起伏大,地貌单元多;地层种类较多且岩石和土的性质变化大,地基主要持力层内基岩起伏大;场地内有对震动敏感的地层;不良地质现象发育;地下水埋藏较浅,且对地基基础有不良影响。(2)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的研究程度及当地建筑经验例如新地区,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缺乏研究,没有经验,则勘察工作量大;反之,则工作量小。(3)建设规模及建筑物等级+根据建筑物的重要性,基底荷载的大小、地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破坏后果的严重性,将建筑物分为三级:一级建筑物,破坏后果很严重,即重要建筑物+二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严重,即基底荷载较大的建筑物。三级建筑物,破坏后果不严重,即基底荷载不大的一般建筑物。

3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存在的问题

3.1对工程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和价值认识不够

地质勘察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揭示地质构成,二是提供土体的力学指标;地质构成决定基础处理方案的选择,力学指标对工程造价影响很大。众所周知,地下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靠钻探勘察,建设场地是唯一性的,勘察成果也没有可比性,因此建设单位选择一家专业技术强,操作规范严谨,能准确提供成果的勘察单位相当重要,对建筑的安全#工程施工顺利进行、节约投资都有重要的意义。

3.2工程地质勘察的质量问题

在工程地质勘察过程中,一般问题较多的是工程概念不清,勘探侧重点不明确,针对性不强,方法不当,手段落后;工程地质分析工作中所选择的理论、方法、计算公式等与实际情况有较大出入,其适应条件的物理意义混淆不清;地质报告中基本地质条件不清楚,主要工程地质问题界定不准确或论证不充分,有问题遗漏甚至结论性错误;有些地质报告没有地质结论,也有些工程没有做多少地质工作就先下结论,极不严肃+此类问题往往造成阶段性工程审查不能一次性通过,可能延误开发时机;或者尽管通过了审查,但却给工程留下了隐患,这种情况的危险性更大。

3.3勘探方法不对

一些勘察部门用所谓的静载荷试验压裂探坑两侧土层为准来确定承载力,其做法是一种误导,是不科学的。试想,压裂较浅和较深的两侧土层所需的压力大小都不一样,究竟取用哪一压力定值来作为地基承载力。另外,压裂两侧土层又怎能替代或者说明该压力值就是竖直方向土层地基持力层的承载力。

3.4工程地质勘察缺乏监管

一是工程地质勘察在工程的前期阶段进行,由建设单位自主选择勘察单位,一般建设单位缺少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对地质勘察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此对勘察单位要求不高,有个成果就可以,钻探费用上考虑多点,对技术的要求就轻了。二是地质勘探是野外作业、土工试验和资料整理,整个过程只有勘探单位独自完成,没有监督,到底钻了几个孔,钻了多深,取了多少土样,土工试验做了多少,这些都存在着漏洞。现在施工图审查也对地质勘察成果进行审查,那都是事后了,只要资料造得过得去都能通过,地质构成与实际施工严重不符时有发生,力学指标的精确性更是无法判别。

4工程地质勘察问题的解决对策和机遇

解决问题首先要分清责任。规程规范和部分技术管理方面的问题应该由总院负责;勘测周期不合理,前期工作投入不够等问题应该是地方部门或者计划部门负责;质量、人才、相关专业的协调等问题自然应该由勘测设计单位负责;其他问题大家都有责任,但主要还是取决于大环境。责任分清楚了,落实要有人来抓,所有问题虽然我们不敢说都能很好地得到全面解决,但至少可以前进一大步。最可怕的是大家都在畅谈必要性重要性,结果都是纸上谈兵,没有实际行动。其实,众多实际问题本质上和深层次的是体制和机制问题,需要通过改革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随着勘测设计市场化进程的加快,新技术与旧管理的冲突,老观念与新思想的交锋,既是矛盾又是改革的动力。必须明确责任,确定负责人,有负责人提出方案,追踪落实,精心指挥,勤谨检查。

5结语

工程地质勘察是工程建设过程中一个重要的环节,与建筑物的安全和工程造价有着紧密的关联。地勘工作技术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精通业务,精心做好工程地质勘探工作,不断提高地勘水平。掌握主要工程地质特征及不良工程地质特征等关键因素,通过周密的经济、技术评价分析,为设计和施工提供最合理与最优化的工程地质依据。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内容准备工作的关键

一、思考的问题

目前随着工程业务拓展,一些对建筑场地地质条件缺乏研究,没有建筑经验的新地区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增多,工程复杂程度加大,需要事先准备的工作量也加大,准备工作量已占其工作总量相当的份额。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主要在野外现场进行,为使现场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窝工、返工,必须在出发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工作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前提和内容。准备工作做的是否充分,会直接影响岩土工程勘察工作的质量、进度,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质量。如何做好准备工作,怎样才能保证准备工作既充分、又具体,是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和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准备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是做好准备工作的关键

一支勘察队伍,在从事勘察项目之前的准备工作做的好坏与许多因素有关,比如这支队伍的人员素质,设备配备,经济实力等等,这是必备的。但我认为,在实际工作中,能否把准备工作做得既具体、又充分,避免疏忽、遗漏,关键还是对准备工作的重要性的认识问题,要明确准备工作的重要性就是使现场勘察工作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避免窝工、返工,就是保证工程勘察质量的前提条件和保障,无准备的工作具有很大的盲目性,容易造成工程费用的浪费。

三、准备工作的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按不同的勘察阶段分为选择场址勘察、初步勘察和详细勘察,其准备工作的内容是根据不同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决定的,不同的勘察阶段的勘察任务不同,其勘察准备工作的内容也不尽相同,因此可按不同的勘察阶段由粗到细的进行。总体上要做三个方面的工作,第一是收集资料,第二是布置钻孔,第三是现场踏勘定位。

3.1收集资料的工作十分重要,不可忽视,某支勘察队伍在济宁市某小区勘察一个工程,当地以河流冲洪积地貌为主,人工的坑塘较多,经过多年堆填后成为平地,勘察单位没有认真收集当地原有地形、地貌资料,也不向附近居民访问,仅根据钻探成果推断了天然地基,施工开挖发现实际情况与勘察报告大相径庭,原来建筑物的所有钻孔均布置在坑塘堤上,致使业主不得不进行基础变更,为此和勘察单位引起纠纷。

需要收集的主要资料见下表:

3.2根据建筑物重要性的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布置钻孔的位置、间距、深度、技术孔取样及原位测试的部位等。钻孔布置的要求见下表:

钻孔深度应根据地基受压层确定,控制孔应深于受压层,以了解是否存在软弱下卧层。探查孔可以浅于受压层,分清土层即可。

中小工程当基础宽度B<5m,且受压层无软弱下卧层时,可采用下列简便方法计算受压层Zn的值。

条形基础Zn≥3.0B;

单独基础Zn≥1.5B,且不应小于5m;

高层建筑箱形基础工程地质勘察,对8~20层或建筑物高度小于60m的高层民用建筑,要求每幢高层建筑物钻孔不少于4个,其中控制性钻孔不少于2个,勘探点距不超过30m,控制性钻孔的深度一般从基底以下算起为基础宽度的1~2倍。

3.3现场踏勘定位是不能缺少的环节,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勘察工程项目负责人应到勘察现场踏勘,了解现场情况与收集的资料是否相符。现场工作主要任务是钻孔定位,常常遇到各种障碍物,如旧房屋、大树、高压线等等,则需将钻孔移位。钻孔需打桩、测量孔口标高,除此还需要了解当地风土人情,如工作噪音对周围居民的影响,拆迁补偿事宜等情况。往往有些勘察队伍不重视现场踏勘调查,造成窝工现象,浪费人力物力,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和纠纷。比如某支勘察队伍在外地揽得一项工程,得到甲方的施工保证,没有进行现场踏勘,直接开着工程车进了场地,结果因拆迁补偿金未到位的问题,被当地居民赶了出来,住了几天也没有得到解决,浪费了人力物力。

四、准备工作的步骤

4.1首先由工程建设单位(甲方)提供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建筑物规划总平面图、甲方工地负责人姓名、联系方式等等,以便勘察工程负责人了解建筑物情况、甲方要求的施工工期、设计方对勘察提供参数的特殊要求等。收集拟建筑物附近地形地貌、地质资料、当地建筑施工经验,了解拟建场地现场条件等。根据拟建筑物的重要性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布置钻孔,选择适宜地勘探方法,进而编制工程勘察

纲要。

4.2勘察项目负责人进行现场调查,以便确定勘察工程车如何进入现场,和甲方现场负责人进行接洽,解决影响施工勘察的未尽事宜,比如哪些障碍物需要及时清理等。调查地下管道、地下电缆、水源等等,了解场地周边原有建筑地质资料、当地建筑施工经验等情况,判别现场情况与收集到的资料是否相符。然后进行钻孔定位、打木桩、测量孔口标高等工作。

4.3工程负责人组织相关人员学习勘察纲要,要让每一位工程参加人员具体翔实地了解工程项目的情况,并和所有成员一起讨论,预测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难题,然后分头行动,各负其责,使准备工作具体、充分的进入勘察施工。

五、结束语:

岩土工程勘察准备工作在建筑行业中是一项很重要的一部分,只有做好岩土工程勘察的准备工作才能进入岩土工程勘察下一道工序,才能做到更好。

参考文献: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7

关键词: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地基处理技术;桩基础

1引言

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项目中较为重要的一环,也是保障后续工程顺利进行的关键。高层建筑的结构形式多样,工程荷载分布情况相对复杂,对于地基处理的要求相对于普通建筑类型更高。因此,在开展高层建筑基础施工之前,要对于建筑设计方案进行深入的分析,对岩土工程勘察提出针对性的要求,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做好岩土工程勘察工作,对于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环保要求以及工程需求等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采用合理的地基处理措施,在保证经济效益的同时,获得良好的工程质量。

2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

高层建筑岩土勘察分析过程中,要对于地质形态、界面划分、岩土参数、技术素质以及勘察人员综合能力水平进行把握。在地质形态的分析上,要对于地下空洞、不明物体的形态、埋藏深度、分布情况等参数进行确定。对界面的划分上,要根据岩土的具体情况以及地质结构特征进行划分。岩土参数的确定上,要保证取样的科学性,并且保证风化土以及颗粒土等参数的准确性。技术素质是开展岩土勘察分析人员所必须具备的素质,也是保证勘察分析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相关技术人员要保证内部沟通交流,提高业务能力,保证自身工作的科学有效。

综合能力水平直接决定了建筑岩土勘察分析成果是否客观,后续施工能否顺利进行。岩土勘察分析是一项综合具体的工作,其工作内容涵盖范围较广,需要分析人员进行原始资料的分析、汇总与整理,并且保证可以为设计和施工提供科学的依据。岩土勘察分析工作是工程准备阶段的重要环节,只有保证岩土勘察分析过程中每个环节都受到严格的控制,相关工作人员具备良好的专业能力,才可以保证后续工作的顺利开展,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率。高层建筑是特殊建筑,具有很强的安全性要求,其建设质量对于周边建筑亦有重要影响。岩土勘察分析人员必须本着高度的责任感,保证岩土勘察工作的科学和准确。

3工程地质勘察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首先,在进行地质勘察工作中,要对于整体工程的总布置图进行获取,并且根据建筑工程的具体特点、尺寸、形式以及基础预埋深度等,采取针对性的控制措施,做好前期地质勘探工作。对于工程区域的不良地质情况的范围、类型以及成因进行深入的分析,并且对于不良地质的具体危害进行进一步的分析。根据地质勘察结果,给予具体的岩土参数,为后续整治工作提供依据。在岩土参数的分析上,要注明岩土的结构、种类、厚度、工程特性、坡度等不同参数,并且对地基承载能力进行估算。另外,要判明地基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的有关参数,做好地震效应的评价。

其次,要对于工程区域的地下水条件进行查明。要深入的了解地下水的变化情况和具体规律,为基坑降水设计提供科学的依据。要查明工程区域的水土环境,对地下水的腐蚀性进行评价,以避免施工过程中建筑材料受到腐蚀。

最后,要保证岩土技术参数的准确性。在岩土勘察过程中,要确保各项工作科学、准确,提供的各项岩土技术参数要准确、合理,保证可以根据所提供的技术参数,计算出准确的承载力特征值,为后续设计与施工提供科学的建议,提高对不良地质现象的应对能力。

4地基处理技术应用

桩基础作为高层建筑中最常见的基础形式,具有承载力高、沉降量小、抗震性能好、噪音小等优点,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以下对桩基础的施工技术进行简要论述:

第一,施工之前的设备准备。一般桩基础施工中,主要采用静压桩机、锤击桩机、螺旋钻机、混凝土搅拌机以及混凝土泵等设备。在设备的选则上,要尽量选择不产生泥浆污染,振动低,穿透能力强,噪音低的设备,保证基础施工的效率。

第二,桩基础施工工艺。在桩基础施工之前,要先对场地进行平整,进行测量和定位,然后选取至少两根桩进行试桩,以了解桩的沉入度、持力层强度以及桩的承载力等情况。待试桩完成后,要确定合理的打桩顺序,打桩顺序将会影响桩基础的质量及施工进度。要根据桩的布置、桩的设计标高及桩的规格,按先深后浅、先大后小、先长后短的顺序进行打桩,减少对已完成桩的影响以及桩机的移动。同时,采用预应力管桩时要注意运输过程及桩的堆放对桩身质量的影响,桩基施工时注意减少挤土效应对周围建筑的影响;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应注意控制混凝土强度、实际混凝土浇筑量,尤其要注意减少沉渣厚度。

第三,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控制。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要对于施工质量进行严格控制。要根据结构设计的要求,结合场地岩土层的分布情况,有效的控制桩长,保证桩端进入持力层一定深度。预应力管桩要保证桩的垂直度、桩身质量及焊接质量;钻孔灌注桩、人工挖孔桩应控制好泥浆浓度,严格控制沉渣容许厚度。如果在桩基础施工过程中发现异常,应及时进行处理,必要时进行施工勘察,详细了解桩端土层变化情况,采用合理的措施,使桩基础施工得以顺利进行。在桩基础施工完成后,要进行单桩的检测工作,保证单桩承载力达到设计要求,如出现单桩承载力不足情况,要采取必要的补救措施。地基处理阶段的施工质量控制效果,是地基处理技术水平的有效体现,也是地基处理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对于后续施工的进行有着重要的作用,其施工质量水平直接影响了后续施工的质量水平。

5结束语

现代社会不断发展,城市建设进程不断加快,高层建筑工程的规模与数量逐渐增加。岩土勘察工作作为工程基础施工之前的重要准备工作,对于后续工程项目的设计与施工有着重要的意义。如果前期岩土勘察工作开展不到位,就会用影响后续地基处理工作的开展,进而影响整体工程质量,最终提高工程造价,甚至发生安全事故。基础施工过程对于施工工艺及施工质量有更高的要求,地基处理过程必须满足各项技术标准,使得承载力满足高层建筑的需求。对于高层建筑来说,做好岩土勘察分析及地基处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整体工程项目管理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内容。

参考文献

[1]梁文文,田浩.对岩土工程中淤泥质地基处理方法的几点思考[J].城市建筑.2013(24):

[2]杨晓龙,张英勃.YangXiaolongZhangYingbo.水利建筑工程中岩土勘察的有效措施[J].城市建筑.2013(22):161-161.

[3]杨正宏.浅谈城市建筑工程的岩土勘察及地基处理技术[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4(02):I0322-I0322.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

1当前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常见的不足

1.1勘察依据不充分

设计意图明确。才能有的放矢地合理布置工作量.解决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岩土工程问题。《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明确规定详勘时J立‘搜集附有坐标和地形的建筑总平面图,建筑物的性质、规模、荷载、结构特点、基础形式、埋置深度和地基允许变形等资料”。但目前市场存在一些不规范行为导致有些工程在无设计要求和建筑物荷载等状况下.勘察单位仅凭业主的陈述.按其要求勘察,导致勘察报告深度和广度不符合要求。如某汽车制造的厂房,设备荷载很大,天然地基承载力远远不够,需用桩基.但造成勘探孔深度不够。桩基设计参数无从谈起.最终导致补勘。所以施工前一定要弄清勘察设计要求和目的.尤其是一些特殊要求,如电阻率测量、基坑支护、地下水渗透性等,才能在广度和深度上满足设计要求。

1.2第一手资料质量下降

对野外及室内测试分析所收集的分散、零乱的原始资料必须经过理论和实践经验进行总结分析。以便于设计人员结合场地特征有针对性地进行设计.是岩土工程勘察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该环节存在的大量问题:①对统计概念与理论不明确。在岩土参数的统计与分析中-对异常值不加分析剔除,一律参与统计分析,导致分析误差过大,标准差、变异系数过大,得出场地分析不合理、不正确的结论。②对岩土参数的取值不理解。对岩土参数的标准值理解片面不论什么岩土参数均提供标准值。对于工程特性指标(例如标准贯入锤击数、原位测试所得土的强度指标和室内测试土的强度指标等)必须提供标准值、基本值或特征值.土的一般性物理指标统计其平均值、最大值和最小值就可满足要求。

1.3勘察报告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很多勘察报告往往不问具体工程条件.不具体研究分析.又缺乏必要的理论基础知识和逻辑思维能力,比较多的是一般化、老一套。设计施工真正需要的内容不全或不准。而不需要的内容却洋洋大观。近年来勘察报告有越写越长的趋势。实际上其中很多内容是重复或者不需要的。

2完善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作的措施

2.1确定勘察依据

在建筑工程岩土勘察工程中:①制定好合理的勘察纲要。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岩土工程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应加强勘察市场的监督和管理.及早推行岩土工程监理体制;加强对勘探合同、勘察纲要的审查和管理。防止越级或盲目勘察。加强对勘察报告的审查.对勘察报告中的工作量、勘探质量、资料数据分析及其结论建议逐一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基础选型论证,场地稳定性评价及施工建议等内容进行重点把关。防止勘察报告中重视描述献乏深入分析的现象发生。从而确保勘察市场的健康发展。②要合理确定场地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如: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好、埋藏浅且厚度大的地区勘探孔深度可适当减小。勘探间距可适当放宽;而地层工程地质性质差的地区勘探孔深度较深,勘探间距应加密。③野外地层的划分应尽量详细。按颜色、状态、湿度甚至钻进难易程度、岩心采取率等不同指标详细划分,为室内资料整理提供最详实的编录地质资料;对多钻机共同作业情况。应首先集中技术人员勘探一二个钻孔,统一编录形式,避免各行其是.尽而造成野外资料分层、定性、描述等难以统一.给资料整理带来困难。

2.2合理整理与编录资料

勘察资料的整理应有现场技术人员的参加。很多勘察单位由于勘察分工比较详细。现场技术人员回来后将现场编录和原始班报表交给报告编写人员就不管了,这样容易造成两者之间的脱节。对原始编录资料、室内化验结果及现场测试、现场拍照等逐一比对.出现异常和矛盾时应认真查明原因确保资料准确无误。按勘察技术要求.依据各类规范和当地的通常格式做好各类资料的整理工作’各资料整理成果除整理者自检外,尚应有他人再进行校对检查,做到无一纰漏。根据整理出的成果资料,写出勘察报告。由于各勘察场地的岩土特征、拟建建筑物、勘察要求等千差万别.因此勘察报告不能死搬硬套、一成不变,勘察报告应注意重点突出。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同时勘察报告中应特别重视场地的稳定性评价、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的评价以及场地地下水的评价。场地稳定性评价中的地震评价近年来越来越重视.尤其是高层建筑和大规模的建筑场地。地基承载力和地基变形是相辅相成的与地基基础的选择一起应综合考虑、综合评价。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

2.3合理选择勘察测试手段和方法

不同的勘探方法具有不同的优缺点和适宜性。对勘探装备、勘探手段、取样方法的适宜性和合理性要充分了解。现在有不少勘察企业为了降低成本.大量地布置静探孔。甚至于全静探。在沿海地区的湖沼相和海相冲沉积平原中多分布有淤泥、淤泥质软土、填土,地下水位埋藏较浅,静力触探在这种场地条件下应用效果较好,既能帮助准确分层,又能客观准确地反映地基土的强度性质;而在一些山前冲洪积地层中。由于地层土一般颗粒较粗,地下水位埋藏较深,不适宜静探。甚至在河床河漫滩相的沉积地层中,静探的测试结果也不能准确反映地层的实际情况.一般得出的强度变形指标偏高所以应用时要适当考虑。标准贯人试验适用于砂土、粉土和一般粘性土.而不适用于碎石土.淤泥、淤泥质软土中也要酌情使用,因为软土的灵敏度高。钻孔时存在扰动影响,同时标贯击数的精确度对评判地基土的强度性质影响也较大。所以勘察施工中,应当针对地基土的性质。用适宜的测试手段和方法对其进行勘探.以确保勘察结果的准确性。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9

关键词:勘察问题技术

中图分类号:K826.1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岩土勘察是建设工程中重要的基础性工作,勘察工作的准确详实与否,决定了工程建设安全及投资效率。下面简要的阐述一下工程勘察的营销因素和问题。

一、勘察对象

岩土工程勘察的对象是针对选定的整个地区,根据地区自然地理概况和环境地质背景,收集和整理工程地段的主要气象因子(气温、地温、冻土深度、降雨量、蒸发量);查明各建筑地段的地基岩土类别、层次、厚度及沿垂直与水平方向的分布规律;查明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含盐类型及含盐量;调查场地的植被发育情况:植被种类、生长态势,分布特征,覆盖度及防风固土效果。是否存在可造成地面塌陷、沉降、开裂的不良地质作用;是否存在与地震有关的潜在地震地质灾害;所在的水文地质特征是否有利于工程的建设;有无满足工程需要的地基承载条件。针对具体的地形、地貌条件、岩土体分布及性质,以搜集资料为主,开展现场调查和必要的勘察试验。

二、勘察点及技术方法

为准确测定有关岩土参数及相关勘察评价指标,以针对性、实用性为原则,常采用的勘察技术方法有:工程地质测绘、勘探、取样、原位测试、室内试验、现场检验、监测等多种手段。

1、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岩土工程勘察的基础工作,一般在勘察的初期阶段进行。目的是查明地形、地貌特征及其地层、构造、不良地质作用的关系,划分地貌单元;岩土的年代、成因、性质、厚度和分布,对岩层要鉴定其风化程度,对土层区分新近沉积土和各种特殊性土。在地形地貌和地质条件较复杂的场地,必须进行工程地质测绘;但对地形平坦、地质条件简单且较狭小的场地,则可采用调查代替工程地质测绘。工程地质测绘是认识场地工程地质条件最经济、最有效的方法,高质量的测绘工作能相当准确地推断地下地质情况,起到有效地指导其他勘察方法的作用。

2、勘探。勘探包括物探、钻探和坑探等各种方法。它是被用来调查地下地质情况的;并且可利用勘探工程取样进行原位测试和监测,应根据勘察目的及岩土的特性选用上述各种勘探方法。

3、取样。根据场地地层情况,土层用人工挖探井刻取或静压法采取I级土试样,砂层取n级试样或W级扰动样,岩层取岩样。

4、原位测试。静力触探:静力触探试验采用原装液压静力触探双桥探头测试,微机自动采集信息并处理后绘制单孔静力触探曲线。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采用标准落锤,自由落体法进行试验。试验前清孔干净,锤击速率20击/min左右。通过标准贯入试验可确定砂土、粉士和粘性土的物理状态、强度、变形参数等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动力触探:动力触探也是原位测试的一种,通过动力触探试验可确定风化基岩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波速测试:目的是提供各层土的剪切波速值,判定场地土类型,划分建筑场地类别,确定场地覆盖层厚度,对地基土液化进行评价。

5、室内试验。根据拟建场地存在的岩土工程问题有针对性地进行室内试验,通过室内试验,确定岩土的有关物理力学性质指标,为岩土工程综合评价和准确的土石工程分级提供依据。一般物性指标试验:测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指标,用来判定土的一般物理性质。压缩试验:用来判定土的压缩性,测定各层土的压缩模量、压缩系数等变形参数。颗粒分析:砂土样作颗粒分析,确定砂土的准确定名。水质分析:主要用来判定地下水的水化学类型和腐蚀性。

6、检验检测。现场检验与监测是构成岩土工程系统的一个重要环节,大量工作在施工和运营期间进行;但是这项工作一般需在高级勘察阶段开始实施,所以又被列为一种勘察方法。它的主要目的在于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提高工程效益。检验与监测所获取的资料,可以反求出某些工程技术参数,并以此为依据及时修正设计,使之在技术和经济方面优化。

三、岩土工程勘察技术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界面的划分,主要按岩土体和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不良地质体的地质界面,以及地质构造和软弱结构面的判定等。

2、地质的形态,主要有空洞、不明的地下物体和分布的状况、埋藏的位置深度的确定。

3、岩土的参数,主要是些难于取到原状岩土样和难于进行室、内外试验的岩土层即风化岩、残积土和粗颗粒等。

4、综合能力,主要表现在一部分勘察技术人员缺乏对勘察各专业的野外和室内原始资料的整理、分析、利用的能力,缺乏如何辨别真伪、归纳总结的能力,缺乏建筑、结构设计方面的知识,常造成勘察的目的不明确,所提供的资料不能满足设计的需要。

五、探讨问题的对策

解决以上岩土工程勘察工作中存在技术问题,可以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可用工程物探可以连续加密测点的办法以获取连续的地质界面。因而有效的解决了传统钻探手段以点带面划分地质界面时常所带来的划分不准确、漏判等缺点;而且也可以用综合工程物探的方法更有效地解决传统的勘察手段难以解决的许多岩土工程问题。

强化室内、外的测试新技术及施工检测技术的运用,通过其所获得的数据和资料,经对比分析,建立互相之间的关系,并以工程施工检测所获得的实测资料反算所得到的参数为对比依据,确保所提供的岩土工程设计参数的可靠性。

不断加强勘察技术人员的再教育以及技术培训,并且形成一种定期制度,促进人员知识的更新。勘察单位必须施行内部岗位轮换制度,促进勘察技术的交流和知识渗透,尽可能地组织技术人员参加各种相关的学术活动、讲座,达到扩大勘察技术人员的知识广度和深度的目的.强调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以提高他们的技术综合能力。

结束语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在岩土工程勘察领域中不断引进高新技术。合理地选择、运用工程物探技术与传统的勘探技术相结合,无疑是解决岩土工程勘察技术问题的最佳途径.工程勘察过程中采用多种手段进行岩土工程勘察是必要的,也是行之有效的,对于复杂场地和重要建筑尤为必要,对于勘察数据的处理应以数理统计为基本依据,经综合评价才能得出较为符合实际的岩土工程参数。

参考文献

[l]藏一鸣.《工程物探技术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J].福建建筑.2004.

[2]GB5002l-200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s].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10

【关键词】:土质深基坑;工程勘察;勘察要点

中图分类号:P2文献标识码:A

前言

土质深基坑勘察比较普通建筑物的勘察,不仅要了解场地地形地貌及不良地质现象,探明本地基岩土结构及物理力学性质,为设计、施工提供可靠的指标参数,更要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弄清楚深基坑对周边工程环境的相互影响:基坑开挖后边坡的稳定性,基坑降水和降水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支护方式、地下水控制方法、计算参数和施工控制的建议。根据多年工作经验,结合实际工程实例,在普通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基础上,着重从勘察纲要重要性、物理指标参数的选择及水文地质勘察几个方面分别叙述如下:

1、编制勘察纲要

编制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岩土工程中最容易忽视的一个环节,应养成良好的编制勘察纲要的习惯;岩土工程勘察纲要是指导勘察各项工作的纲领性文件,是勘察工作顺利完成的保证;勘察纲要的编写应根据工程设计意图和拟建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制定一个从岩土工程勘察角度出发、结合待建工程项目概况、综合待建场地的区域岩土工程条件的一个指导整个岩土工程勘察的施工组织设计;深基坑工程勘察纲要的编制更要规范、详细、完整。

1.1充分了解待建工程项目概况

了解待建建筑物的性质、规模、结构类型及特点、高度、最大跨度、荷载及等及地基允许变形具体情况,可能采用的基础型式及预计基础埋置深度等;还应对待建项目工程周边环境状况进行调查:查明邻近建筑物规模特征、高度、与待建工程的距离,基础形式,埋置深度等,必要时可到档案馆查阅相关具体资料;在城市地下管网密集分布区,可通过地理信息系统或其他档案资料了解管线的类别、平面位置、埋深和规模,必要时应采用有效方法进行地下管线探测。

1.2明确勘察目的

深基坑除查明场地的地层结构与成因类型、分布规律,提供各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地下水的类型埋藏条件外,还应注重了解场地土层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变换,尤其需要查明软土和粉土夹层或交互层的分布特征,基坑支护设计施工所需的有关参数;水文地质条件,提供基坑地下水治理设计所需的有关资料;对待建场地的岩土工程特性作出分析和评价,为设计和施工提供资料完整、真实准确、建议合理的勘察成果文件,为深基坑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可靠的地质资料。

1.3勘察工作的布置

深基坑勘探范围除沿基坑周边布置外,并应根据开挖深度及场地的岩土工程条件在开挖边界外按开挖深度的2~3倍范围内布置勘探点,当开挖边界外无法布置勘探点时,应通过调查取得相应资料,对于深厚软土区及地层变化较大时,宜应扩大勘察范围并加密勘探点。勘探点的深度不应小于2倍开挖深度,软土地区应穿透软土层。勘探手段宜采用钻探及静力触探试验、标准贯入试验和十字板剪切试验等原位测试方法。

2、物理指标参数的选择

2.1岩土参数应根据工程特点和地质条件选择。并评价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原位测试一般粘性土宜采用静力触探或标准贯入试验;对砂土和碎(卵)石土宜进行标准贯入试验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对饱和软粘土尚宜进行十字板剪切试验;室内试验除常规试验项目外,应进行土的直剪试验及三轴抗剪强度试验,对粉土或砂土应进行渗透试验,必要时应进行压缩~回弹~再压缩试验,确保实验方法正确、可靠及效性。

2.2参数统计

在数据统计分析时各项指标应先分别利用标准差及变异系数进行修正统计,然后由现场原位试验统计值,室内土工试验统计值,结合经验参数综合分析比较,进行优化取值。

3、水文地质勘察

3.1水文地质勘察内容

深基坑较普通建筑除了查明区域气候资料、地下水的类型和分布情况外,更要查明开挖范围内及邻近场地地下水含水层和隔水层的层位、埋深、厚度和分布情况,特别注意一些隔水层中的粉土、粉细砂夹层;查明各含水层的补给条件和水力联系;观察各含水层的水位及其变化,尤其对易引起基坑管涌和突涌的承压水,对年变化幅度较大的地区要特别注意观测基坑开挖期间的水位;提供各含水层的渗透系数,砂土可直接通过抽水试验测定,并求得影响半径,粘性土可采用注水试验或室内渗透试验测定。

3.2降水措施选择

工程降水设计采用的方法,可根据降水深度、含水层岩性和渗透性,在基坑降水过程中,地下水位降低会对已有建筑物或设施产生不利影响,应密切监测基坑周边及邻近建筑的水平位移和沉降情况。

3.3抗浮水位的设定

一般情况下,当有长期水位观察资料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更加该层地下水实测最高水位和建筑物运营期间地下水的变化来确定,无长期水位观察资料或资料缺乏时,按勘察期间实测最高稳定水位并结合场地地形地貌、地下水补给、排泄条件等因素综合确定;在南方滨海和滨江地区,抗浮设防水位可取室外地坪标高。当场地有承压水且与潜水有水力联系时,应实测承压水水位并考虑其对抗浮设防水位的影响;当只考虑施工期间的抗浮设防时,抗浮设防水位可按一个水文年的最高水位确定。

结语

在该复杂场地条件的工程勘察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得到各土层的基坑设计参数,水文参数,且根据本工程的主要技术关键点进行了针对性的勘察工程。结合基坑支护施工及施工后的监测数据表明,参数合理,方案可行。因此,在工程施工过程中,不仅要求查明与岩土、水文地质等问题,还应根据拟建工程的特征、场地复杂程度情况,相对应地、切实地做好各项工程要求指标,才能对提高复杂场地地区的勘察质量。

参考文献:

[1]广州地区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定[S].广州:广州市建设委员会,2010(03)。

[2]唐孟雄,陈如桂,陈伟.深基坑工程变形控制[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2(07)。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11

关键词:岩土工程;基坑勘察技术;工程项目施工;基础设施建设;建筑工程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U195文章编号:1009-2374(2016)12-0135-02DOI:10.13535/ki.11-4406/n.2016.12.063

岩土工程既是建筑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证建筑安全质量的必要前提,因此,只有加强对岩土工程的重视程度,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整个建筑工程保质保量的进行。由于岩土工程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尤其是在基坑勘察、基坑支护等施工方面极易出现施工问题,影响整个工程的质量。文章以此为出发点,分析了岩土勘察中常见问题的成因,并结合当前国内岩土工程的施工技术要点,对基坑勘察技术的创新与优化进行了探讨。

1建筑施工中岩土基坑勘察存在的问题

1.1人员技术素质偏低,专业人才数量较少

从建筑工程的工作方式上看,岩土勘察属于前期地下施工,包括基坑勘察、桩基施工、地基开挖等,都需要通过地下岩土施工来完成。由于岩土勘察和岩土施工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因此建筑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对于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也相对放松,这样一来,由于岩土工程施工的准入门槛降低,由一些非专业或是专业能力不足的人员负责基坑勘察工作,其结果可想而知。一方面是建筑企业负责人对岩土工程的重视程度不足,对于施工人员的要求不严格;另一方面是缺乏定期的技能培训与专业教育,一些岩土工程从业人员得不到及时的知识更新,在工程建设中逐渐与先进水平相脱节,基坑勘察工作不能为建筑安全服务,由此引发了一系列的建筑质量问题。

除此之外,综合性、专业性的人才队伍数量稀少,也是制约岩土工程基坑勘察水平不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有些工程人员在长期的基层施工中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但是缺乏系统性的理论指导,因此很难在技术上有所突破,而另一些相关专业的高校毕业生虽然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是没有过多地接触实践操作,在短时间内也不能很好地为岩土工程勘察技术的提升起到帮助作用。因此,人才数量和质量不足,是制约基坑勘察技术发展的主要因素。

1.2勘察技术水平有限,勘察设备相对落后

岩土工程关系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与安全,因此做好建筑区域的岩土土体结构、地质特点以及断层带形态的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但是从建筑行业的发展现状看,虽然现有的勘察技术能够满足基本的工程建筑需要,但是对地下地质形态的勘测还不够成熟和完善。首先,基坑勘察对于细节准确性要求程度较高,例如岩土成分分析、地下水位判断等,而现有的勘测设备测量精确度有限,因此很难保证勘查结果的百分百准确,而事实上,即便是基坑勘察中的一些小失误,也极有可能给建筑安全留下隐患,因此,基坑勘察设备的落后,是影响岩土工程质量的重要因素;其次,我国幅员辽阔,不同区域间的地质、岩土情况差别很大,甚至是同一建筑区域的岩土土体结构也各不相同,在基坑勘察时,不仅要区分岩土的地质形态,还要准确划分岩土分化界面,这就对现行的岩土勘察技术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建筑企业来说,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等各方面因素的欠缺,很难保证岩土基坑勘察的准确性和规范性。

2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的技术分析

2.1勘察方法

现阶段岩土工程中常用的基坑勘察方法有工程地质调查法、钻探取样法、室内水土试验法等,在选用具体的勘测方法时,要结合岩土工程的实际需要,以有利于工程建设和建筑安全为标准,兼顾勘察技术和勘察设备等方面的要求。具体来说:(1)工程地质调查法主要适用于普通地质区域的建筑工程,在前期进行建筑区域岩土取样分析后,如果确定该区域的岩土土体结构、地质成分以及水文条件都符合建筑施工标准,不需要额外采取施工保护和防范措施,在这种情况下,建筑区域的土壤成分相类似,随机抽样的岩土具有较高的代表性,即可以选用工程地质调查法;(2)钻探取样法主要适用于地质成分相对复杂、地下水位变化频繁的岩土工程。在这种条件下,由于岩土结构的变化较为明显,采取普通的地质取样法所测量到的结果误差范围较大,很难为后期的建筑工程施工起到参考作用。因此,通过对建筑区域进行钻孔取样,分析基坑深部土壤成分,并在此基础上推测出该区域的深层地质条件,确定土体结构的稳定程度。

2.2勘探孔

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所用到的勘探孔根据功能的不同,可以分为控制性孔与一般性孔,两种勘探孔的使用根据岩土工程的具体操作需要也有所变化,但是总体上来说,一般性孔的数量约为控制性孔的两倍,并且两种勘探孔在使用上呈现出交叉出现的布置。随着现代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基坑勘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勘探孔的分类也更加细化,在原有的两种勘探孔基础上,又出现了取土标贯孔和静力触探孔,从而满足了不同岩土工程中基坑勘察工作的需要。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取土标贯孔是控制性孔的一种分支,取土标贯孔的施工流程是首先确定该岩土工程中的土质情况,然后在需要进行基坑勘察的部门进行标注打孔,这种施工方法的优点在于保证了勘探孔的准确度。相对应的静力触探孔则是一般性孔的分支之一,其施工流程是通过基坑开挖、基坑取样和成分分析等工作,确定勘探孔的布置位置,从而更好地发挥了勘探孔的勘察作用。

2.3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

钻探取样和原位测试是基坑勘察中的重要手段,其主要是针对岩土工程基坑开挖范围内分布的人工填土、淤泥质土、黏性土、砂性土、残积砾质黏性土、下卧基岩等岩土体进行取样与测试。钻探取样可直观地反映所揭示的地质特征,可穿透软弱地层;钻孔的数量及深度根据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结合实际地层情况确定,在具体工作中,如地层变化较大,下部岩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较差且设计要求孔深难以满足持力层设计要求时,可适当增加钻孔深度。所取岩土样可在土工试验室进行系列试验,以了解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性质。

原位测试的方法主要有静力触探、十字板试验、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波速测试、物探等。静力触探、十字板试验是确定软弱土层性质的重要手段。标准贯入试验、重型动力触探试验是确定该区软土和粗粒组砂土、砾石土、卵石土、漂石土及碎石土物理力学指标和密实程度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判别全~强风化岩的重要根据之一。波速测试主要可评定场地类别。物探可有效地查明下卧基岩完整性及岩溶发育情况。

2.4抽水试验

地下水是基坑勘察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一方面是因为通过地下水抽水试验,能够分析地下水成分,判断地下水的酸碱度和腐蚀性,从而能够在岩土工程施工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腐和防水措施;另一方面,通过地下水抽水试验还能大体上得出地下水位的变化规律,从而能够做好岩土工程中地下水的疏导措施,防止在后期建筑使用过程中地下水上升,使得地基出现不规则的沉降现象,进而影响整个建筑物的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基坑勘察工作中做好抽水试验和分析,不仅对于岩土工程施工,乃至整个建筑质量和安全都有着重要影响。

抽水试验的具体操作流程为:

做好抽水试验的准备工作。根据岩土工程中基坑划分面积的大小,可以布置2~3组不同的抽水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准确性,至少要设置两组,一个为对照组,一个为试验组)。每组试验中都安置相同数量的抽水孔和检测孔,为了提高抽水试验的可观测性,还可以在检测孔上布置一根观测线。在完成上述准备工作后,开始进行抽水试验。

抽水试验的基本步骤:首先是静水位观测,即在开始抽水试验前先将水位进行标注和记录,此时每组抽水试验的静水位起点都是相同的;其次是动水位检测和出水量计算。在开始抽水试验后,做好出水量的动态观察,同时根据水位变化,每隔30s做一次水位记录,直到水位相对稳定或是变化不明显为止。为了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还可以反复进行多次试验,通过测量数据计算求出平均值,保证抽水试验更具有准确性;最后根据试验所得的数据和计算结果,绘制图标,使抽水测验结果更加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便于相关技术人员制定岩土施工计划。

2.5深基坑支护

首先改变工程建设深基坑支护的设计理念,从我国多年的深基坑支护实践经验来分析,当前在岩土深基坑支护结构设计方面还没有构成系统的标准,很多工程都是按照自身施工人员自身的经验来进行施工操作,所以深基坑工程施工设计必须要消除之前传统的“结构载荷法”,全面地转变传统的设计理念,逐步构建起以施工监测为核心的信息反馈动态设计机制;其次是加强对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实时检测控制,这也是确保深基坑支护施工质量的重要基础,在深基坑施工之前,有关的技术人员必须要非常了解和熟悉施工现场的地质情况,同时确保供水系统的正常运作。在施工过程中不能任意地更改错杆的位置、长度以及其他方面的相关数据。对深基坑支护工程的施工进行全面实时的监控,以此来确保深基坑支护工程的质量。

3结语

现代建筑行业的不断成熟和完善带动了基坑勘察技术的发展。国内基坑勘察技术在人员、技术和装备上与国际先进水平仍然存在差距,这就给建筑行业的技术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一方面要紧跟行业发展步伐,不断吸收和借鉴国外先进的施工管理理念,引进先进的勘察装备和勘察技术;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从“中国制造”到“中国创造”的模式转变,在借鉴与模仿中探寻出符合国内建筑实际的基坑勘察技术。

参考文献

[1]张文.工程建筑中深基坑的支护与岩石勘察技术探讨[J].中国建筑金属结构,2013,4(23).

[2]朱哲峰.关于深基坑的支护设计与岩土勘察技术探讨[J].中国高新科技技术企业,2014,3(20).

高层建筑勘察标准范文篇12

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地质勘察工作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它是工程规划、设计与施工的前提条件,其可靠性直接关系着工程的安全、质量与效益。但目前,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存在诸多的问题,制约着此项工作的高效开展,因此,本文介绍了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概况,重点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旨在不断提高地质勘察工作的质量,进而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稳定与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问题

在社会经济稳定发展的环境下,建筑工程涉及的范围日渐扩大,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面对着不同的地质条件,因此,为了保证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与稳定性,对地质勘察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在先进技术、方法的支持下,地质勘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实际工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地质勘察工作仍存在不足,不仅制约着建筑工程的有序实施,还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本文探讨了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问题,旨在进一步提高我国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水平。

1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概况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主要是对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研究与评价,具体的工作包括地质测绘、勘探、实验与测试等。通常情况下,工程地质条件主要是指建设场地的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及水文地质条件等,在全面掌握各项条件的基础上,结合设计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预测二者的作用方式、特点及规模,通过准确的、科学的评价,以此提高建筑物的稳定性、安全性与可靠性。建筑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为建筑工程设计提供了可靠的数据、分析评价和提出处理建议。此项工作对于建筑工程而言有着积极的作用,它保证了工程安全,提高投资效益,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相关问题

2.1影响因素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受以下因素的影响:(1)建筑场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工程项目逐渐增多,新的建设地区不断出现,各类工程面对不同的场地条件,越来越多的工程地质问题需要查明和解决。如:复杂岩体的稳定问题;黄土场地的湿陷性;软土地区土层的强度及变形特性;多年冻土地区岩土的物理力学和热学性质以及地震多发区的饱和砂土的液化问题等。(2)地质条件。目前,我国地质条件的研究报道相对较少,为了满足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需求,在实际工作中,需要展开一系列的地质条件研究与分析,进而增加了地质勘察工作负担。(3)建筑物。不同的工程其建筑类别、规模、结构型式、荷载的分布及大小千差万别,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岩土工程问题也各不相同,如深基坑边坡的稳定性;地下水对地下室抗浮稳定性的影响;高层建筑物地基的处理;上部荷载大小相差悬殊建筑结构存在地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等。

2.2具体问题

本文以某简单场地、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三级的建筑物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地质勘察工作中的不足,具体内容如下:(1)质量较低。在工程设计与施工前,勘察单位实施了地质勘察工作,并提交了工作报告,但其报告的质量较低,缺少完整性与准确性。在地质勘察报告中未涉及土工试验指标,未能准确评价工程,对其中存在的问题未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同时,通过对其他勘察单位的报告分析可知,大部分报告内容过于繁琐,缺少表格、图片与数据的支持,语言表述过于生硬与抽象。地质勘察报告存在的质量问题,主要是由于勘察单位过于注重设计单位的要求,虽然为其提供了承载力指标,但其他内容不够完善,因此,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质量需要不断提高。(2)方法欠缺。此例中勘察单位确定岩土层的地基承载力的主要方法为建筑经验及标准贯入试验。标准贯入试验作为原位测试方法之一,是属于间接半定量的测试方法,用来确定土层的某些性质指标需要借助与一些直接测试试验方法(如静载荷试验)试验结果的相关关系才能得出所需成果,在缺乏相关对比试验的地区,直接采用此方法所得成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较低。对工程安全和经济效益发挥存在不利的影响。(3)认识不足。通常情况下,地质勘察工作主要是为了明确地质构成、土体力学指标等,二者是基础选择、地基处理方案选择及工程造价确定的可靠依据,但面对复杂的地下环境,需要借助必要的勘察手段,如:钻探勘察。对于建筑场地而言,其具有唯一特性,缺少可比性,在此情况下,为了保证勘察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对勘察的操作规范、专业技能均有着较高的要求。但在实际钻探勘察过程中,由于工作人员未能明确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导致操作缺少规范性、技术缺少专业性,进而直接影响了勘察的结果,延长了工期,增加了投入,制约着建筑工程综合效益的提高。(4)技术有限。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在先进技术的支持下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但在实际勘察过程中缺少关键性的技术。地质勘察缺少先进的设备与丰富的手段,在工程中仍运用着传统的技术与方法,制约着勘察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同时,地质勘察人员的综合素质偏低,工作效率难以提高,其专业技能未能满足勘察工作的需求,其职业道德素养偏低,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偏低,在此基础上,地质勘察难以满足建筑工程发展的需求,影响着我国建筑行业的健康、长足发展[1]。

3建筑工程地质勘察的改进措施

在建筑工程规模不断增大的背景下,简单场地日渐减少,对一级与二级级建筑物的要求不断增多,为了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地质勘察工作急需完善,具体措施如下。

3.1明确地质勘察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对工程有着直接的影响,关系着其安全性与经济性,是建筑工程长足、稳定与健康发展的可靠保障。因此,在日常工作中,应明确地质勘察的重要性,对不同的地质勘察单位实力进行衡量,选择最有实力的单位,以此保证勘察工作的质量;同时,地质勘察单位应认真对待每一个工程项目,通过大力的宣传与教育,使全体工作人员均认识地质勘察工作的重要性;最后,各个工作人员经过培训与学习,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对先进的技术、方法与手段等进行及时的掌握与有效的运用,以此为地质勘察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在此情况下,地质勘察效果将更加显著[2]。

3.2提高地质勘察的技术水平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对各项技术有着较高的要求,其技术水平的提高,不仅适应了建筑工程的需求,还满足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在实际工作中,地质勘察单位应积极引进先进的设备,并鼓励勘察人员学习与掌握先进的技术和手段,在此基础上,勘察的效果才能够大幅度提高。根据本工程案例可知,在地质勘察过程中,虽然采用了一定的勘察手段,但先进的测试技术、监测技术等未能应用,因此,在今后的工程实践中,应对相关的技术均给予关注与运用,以此保证建筑工程各项数据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3健全地质勘察的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地质勘察要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对现场勘察、野外勘察等展开全面的监督,避免勘察的随意性;对勘察报告实行严格的监管,提高报告的具体性、清晰性与规范性;同时,在监督与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发挥监督机构的作用,以此保证勘察的质量与效率[3]。

4总结

综上所述,建筑工程地质勘察工作的高效与有序开展,不仅关系工程的质量,还影响工程的效益,但在实际工作中,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勘察工作困难重重,其中存在的各个问题均制约着勘察的高效性、准确性与规范性,本文提出了几点改进的对策,旨在有效解决地质勘察中存在的问题,以此促进地质勘察工作质量的提高。

作者:徐刚单位:新疆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阿克苏新岩分公司

参考文献

[1]尹奇林.工程地质勘察的问题与策略研究[J].山东工业技术,2015,14∶98.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服装主管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服装主管工作总结范文关键词:新加坡诊疗所装修改造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投资分析1.引言国内医院建设由于医疗资源紧张,主要就医集中在部分大医院,造成全国许多大医院进行扩张建设,.....

    服装专卖店营销方案范例(3篇)

    - 阅0

    服装专卖店营销方案范文乙方:_________1.合同总则1.1为了拓展_________”品牌商品的销售市场,甲方特推出_________”特许专卖计划。1.2甲方根据加盟计划,鉴于乙方申请,.....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