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济大方向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1

一、新世纪世界经济发展几大发展趋势

(一)经济全球化向纵深发展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要素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动,使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增强,以致相互融合成整体的历史过程。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结果。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趋势发展速度加快.其主要原因是:首先,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为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交往提供了空前方便的条件,导致运输和通讯成本的大幅度下降,从而推动世纪90年代纷纷加入到贸易自由化体系中去。1995年1月1日世界贸易组织(WTO)正式运转,标志着一个以贸易自由化为中心的多边贸易体制的建立。世界多边贸易体制的确立大大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第三,跨国公司作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在新世纪初掀起兼并重组风潮,导致其规模不断扩大,加之跨国公司的研发合作的不断发展,使跨国联盟成为跨国公司发展的新趋势,全球性公司风起云涌。据联合国统计,目前,总数已达5万多家的跨国公司及其遍布全球的数十万个子公司和附属企业,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全球产销体系。第四,信息技术的大发展大大加快了资本转移的规模和速度。通讯技术、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计算机的普及,互联网络的兴起,使整个地球日益成为一个“地球村”,不仅传统经济活动走向全球化,而且生产、服务和技术创新也明显地全球化。与此相应的社会文化、生活方式等各方面也已跨出原来的地域界限,呈全球化特性。第五,金融一体化的迅速发展,使投资在全球范围内快速移动成为可能。目前,全球金融工具多达100多种,金融资本流量大,流速快,游资多,国际外汇交易额大约日均为1.5万亿美元左右。对地产、信息、金融业的直接投资越来越成为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形式。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进程加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速,作为经济全球化一个阶段的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迅猛发展。据世贸组织报告,目前各种形式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有100多个,世贸组织95%以上的成员参加了一个或多个这样的地区组织。具有全球性影响的地区经济一体化组织主要有:欧盟(EU)、北美自由贸易区(NAFTA)、亚太经合组织(APEC)。除三大板块大型区域组织外,世界还有很多地区性合作组织,如2002年7月正式成立的非洲联盟,是非洲53个国家在实现政治和经济一体化的重要标志;中国与东盟自由贸易区进程启动,为东亚合作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上海合作组织的建立,表明成员国在安全和经济领域的合作迈出了实质性步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表现出一些新特征:一是“开放性”。各区域经济集团采取更加开放的政策,在加强与非成员国的对话与合作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其他区域经济集团之间的合作。二是“复合性”。区域经济集团在不断加速自身发展,不断扩大范围的同时,区域组织间出现相互交叉“重叠”趋势,一个国家或地区往往既是某一个区域市场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区域市场的成员,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相互融通、交叉存在的“复合”局面。三是“渐进性”。主要是说区域集团的合作内容由低层次到高层次不断发展,即从加强贸易、投资联系向自由贸易区、共同市场、货币联盟方向提升。其中欧盟已经从共同市场发展为拥有统一货币的经济联盟;东亚国家也在从成立之初的地区性合作集团走向自由贸易区边缘。

(三)金融自由化发展趋势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金融市场的性质和功能发生了很大变化,它已不局限于为国际贸易和国际投资活动提供服务,而是呈现出日趋独立发展的势头。国际金融活动已经成为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以外推动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国际清算银行的调查,2001年以来,国际外汇市场日平均交易量仍在1.2万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各国外汇储备总量的85%,是全球日商品和服务出口总值的70倍。随着金融工具的不断创新和国际私人资本的膨胀,金融衍生商品交易规模空前扩张。全球跨国的资金流通日平均量约1.5万亿至2万亿美元,比10年前增加了近10倍。世界各地的股票市场也蓬勃发展。活跃在全球资本市场的国际游资总量在7.2万亿美元以上,相当于世界国内生产总值的20%。世界商业银行的外国贷款达到8万亿美元。1997年世界直接投资达3940亿美元。到2002年,世界上有162个国家(地区)间签订投资保护协定1330多个,5年间这类协定增长3倍。

(四)“知识经济”发展趋势。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世界经济开始了由传统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许多发达国家纷纷建立了面向知识经济的国家创新体系,加强了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加大了科技与知识的投入。在未来20—30年间,科学技术将会有重大的突破,从而导致一场新的产业革命。以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已经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源泉和新的增长点。

知识经济趋势使世界经济正在经历着重大转变。其一是制造业的高技术化。计算机、电子和航空航天等高技术工业成为发展最迅速的产业。最近十多年来,美国十大类高技术产品出口以两倍于全部商品出口的速度增长。目前,制造业结构高技术化进程还处在加速阶段。其二是第三产业的高技术化。服务业已成为高技术装备的主要采购者。美国80%的信息技术产品,英国75%的计算机被服务业所采购。近十多年来,服务业的信息技术投资每年增长70%左右。服务业自身研究开发活动也日益频密,占全社会研究开发支出比重迅速上升,知识密集型服务业迅速发展。其三是就业结构的知识化。虽然世界所有国家就业者比重最大的仍然是初级劳动力,但高度技能岗位的比重在稳步上升。员工学习终身化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学习型组织成为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基本组织形式。

二、中国面临的机遇与挑

世界经济宏观环境的发展变化对任何国家都是机遇和挑战。对经济增长持续居于世界经济增长前列的中国而言,机遇明显大于挑战。

(一)经济全球化有利于中国加速融入世界经济体系,但也将增加中国在国际经济竞争中的风险和困难

经济全球化能够实现生产要素的优化配置,推动技术、管理和信息的广泛应用和传播,从而促进经济增长。经济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它将有力促进全球性经济结构调整、国际贸易扩大和资本流动加速。越来越多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不仅为我国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增加出口,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提供了难得的机遇,为我国企业进入国际市场发展壮大提供了巨大的舞台,还带来了现代管理经验和管理理念。中国企业可以更加直接地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迅速跟上国际先进企业的发展步伐。同时,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其主要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朝多极化的方向发展,符合中国的战略利益。

另一方面,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的情况下发生和发展的,是一把“双刃剑”。这种不合理经济秩序的运行将使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贫富差距进二步扩大。经济强国和跨国公司通过自身的竞争优势,加强了对国际市场的控制和影响,从而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市场贸易构成一定威胁。全球市场竞争加剧,经济波动的风险加大。关税税率降低以及贸易壁垒的消除,加剧全球范围内投资、生产和销售的无序竞争状态。加之各国经济的依存度加强,一国经济的兴衰对另一些国家或地区经贸发展的影响加深,甚至形成连锁反应,金融风险或经济危机传播更加迅速。大量的外资进入易于造成国内产业内部的结构性矛盾,使中国企业面临并购和竞争的压力。

(二)区域经济集团化的趋势为中国在地区事务中发挥作用提供了平台,但与地区国家建立相互依托的合作关系存在相当难度

区域集团化对中国带来的重要机遇就是加速融入地区分工,有利于中国在世界经济竞争中争取主动。一方面,欧盟、北美和亚太三大区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3/4和世界贸易的70%以上,它们内部市场一体化和经济合作的加强,商品、资金和技术的流量在区域内部以至区域集团之间都将增加,这对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环境。另一方面,中国已正式参加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排除了游离于区域集团化以外的不利处境,并可对亚太地区经济合作发展方向起积极影响。参与这一地区的国际分工和合作,成为这一地区商品、资金、技术流通网络的一部分,将有利于中国产业结构调整和竞争力提高,并将增强同欧盟和北美自由贸易区谈判筹码。欧美国家为中国巨大市场所吸引,将保持同中国的经济贸易关系,而欧美区域经济集团消除内部贸易壁垒,也有利于中国开拓这些市场。

区域经济一体化也造成贸易保护主义加剧,对中国不断上升的出口贸易带来种种限制。区域性经济组织形成与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因是与外部竞争。到20世纪末,全球共有各种区域性政治、经济或政治经济合二为一的组织近200个,仅在WTO注册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协定就达170个。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区域经济集团已达110多个,这些集团都有一定的排他性。加上许多国家采取技术、环保、反倾销等更加严密的保护手段,加大了中国商品进入这些市场的难度。欧美等区域经济集团通过消除贸易壁垒扩大内部贸易,对中国发展同美欧国家的经贸关系有不利影响。随着科技发展和新技术应用步伐加快,国际竞争的焦点将越来越集中在高新技术上,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将越来越下降,中国廉价劳动力优势将逐步丧失,在国际竞争中会处于不利地位。

(三)金融自由化引起的国际资本流动对中国引入资金有利,但国际金融资本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冲击也将随之增加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金融自由化发展的过程中,国际资本流动出现三大新特点,一是短期投机性资本活跃,资本流动的速度加快,流动周期缩短;二是国际资本流入亚洲地区特别是那些市场容量和潜在需求比较大的经济体的数量正在逐渐增加;三是在世界经济特别是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10年的高速增长后,国际资本流动正在进入一定程度的调整,未来几年国际资本有可能增加对发展中经济和发展中地区流动,特别是向那些正在采取较大开放政策措施的国家和地区流动。2001年,世界对外直接投资骤减至7600亿美元,对美国投资的外国资本大量逃离,但欧盟国家吸收的外国直接投资也从2000年的1250亿美元减少到970亿美元。只有中国和亚洲其他一些国家仍为外资所青睐。从总体上看,今后国际资本流动对发展中经济

中国加入WTO为中国更多地引资提供最佳机遇.国内外舆论普遍认为,中国“入世”后招商引资工作将掀开崭新的一页。中国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北京申奥成功、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等大事都提高了中国对外商投资的吸引力。2003年中国首次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资流入国。国际资本对华投资将加快,投资方式和投资存量将出现新的变化。中国可能是未来10年理想的投资目标。

金融自由化带来的问题一是国际资金市场争夺加剧。国际官方发展援助大幅度减少,发达国家同发展中国家之间、发展中国家之间争夺资金的竞争日益激烈。二是资本尤其是短期资本流动加速,对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带来的冲击,从而对这些国家的经济安全带来一定挑战。1997年东亚地区出现金融危机的原因之一就是发达国家短期资本对东亚发展中国家金融市场的冲撞所致。

(四)知识经济将加速中国经济结构调整,为中国经济加速发展带来空间

在经济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一轮全球互动式的产业结构大调整步伐加快,形成更加广泛的国际合作和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为保持和提升国际竞争力,发达国家继而是新兴工业化国家及地区,在争相抢占高科技产业制高点和加快传统产业高科技化的同时,使得产业结构、企业结构、产品结构的调整得以在更广阔的范围内展开。必将加快国际间产业与技术转移,技术扩散效应也进一步增强,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新机遇。首先,全球范围内产业垂直转移将加快。发达国家把劳动密集型、部分资本密集型产业和技术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腾出资金和物力开发高新技术产业。中国企业可以接过国际传统产业转移的接力棒,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在国际市场形成最大竞争力,创造最大经济剩余。第二,发展中国家可利用高新技术加速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和新材料的推广应用对促进发展中国家产品结构升级、工艺更新和产业组织调整产生重大而积极的影响,产品竞争力也会不断提高。第三,通过参与水平分工,可能实现高新技术产业跨越式发展。目前,发达国家生物制药、计算机、办公设备、特殊产业机械和电子元器件等知识密集型产业和新兴产业向外转移逐渐增多,使发展中国家可以在一些实力技术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近的产业部门,通过共同开发或协作配套等形式,实现重点突破,缩短与发达国家差距。

尽管知识经济作为世界经济一个新趋势已经对世界经济带来重要影响,但至今世界各国对知识经济的认识尚未统一。尤其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多数人认为高科技将改变世界经济发展前景,全世界的经济增长将出现前所未有的辉煌。然而,2001年后,美日欧西方主要经济体经济却出现上个世纪70年代以来所没有的同步下滑。此外,纳斯达克指数的暴跌以及世界性IT产业的大批裁员也为新经济的未来蒙上阴影。以信息产业为主体的知识经济泡沫破灭为标志的世界经济调整期何时结束尚属未知。

三、关于中国对策的思考

今后十到二十年中国面临的发展机遇,是千载难逢的。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历史和进程来看,它在各个经济长波周期的发展中都滞后于工业发达国家。21世纪,在经济全球化等新的经济发展趋势面前,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机遇是前所未有的。能否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抓住机遇,审时度势,趋利避害,制定出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战略及方针政策,对实现经济的超越性发展至关重要。

(一)完善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开拓国内外两个市场

经济全球化、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趋势均是在全球经济框架下进行的。要抓住机遇就必须不断扩大经济的全方位对外开放。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已经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根本转变,实现了从封闭到开放的变革。但面对世界经济发展的新趋势,中国经济的开放还远远不够,应抓住经济全球化和加入WTO的有利时机,进一步推进对外开放,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完善全方位、多层次领域的对外开放新格局,以不断增强国际竞争力。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继续实施以质取胜、“科技兴贸”的战略,优化出口商品结构,提高出口商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努力扩大出口。积极参与国际多边经济活动,为商品、资金、技术、人才、信息交流创造更便利条件,更多更有效地利用外部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市场和管理经验,为深化国企改造,西部开发,高新技术发展服务。着力培育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大型企业和企业集团,并发挥这些企业在国际市场的资本营运、技术创新、市场开拓等方面的优势和能力,不失时机的参与国际竞争,谋求最大经济利益。积极实施“走出去”的开放战略。积极利用国外资源,不断开拓国际市场,增加国家经济发展的动力和后劲。只有大胆地积极地“走出去”才能弥补国内资源和市场的不足,才能把自己的技术、设备、产品带出去,也才更有条件引进更新的技术,发展更新的产业,以利更好地参与全球化的竞争。

(二)制定稳健的经济安全战略,抵消世界经济新趋势对中国的负面影响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区域化进程主要是由西方发达国家推动和主导的。中国在参与世界经济进程的同时,必须捍卫国家,规避各种政治和经济风险。按照改革和发展的总体部署,建立和完善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国家经济安全保障体系和机制至关重要。在不断增加的国际合作与竞争中,还应注意保证国家对经济市场化、国际化进程中的主导控制权,保证国民经济的自主发展能力,以加快缩短同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差距,提高中国的国际经济地位。强化防范金融风险能力和危机管理能力,防止经济发展的大起大落,在维护稳定的条件下,力求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确立面向知识经济的发展思路,实现中国经济的跳跃发展

一种新兴经济的出现需要国家制定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战略。当今世界上许多国家正修改和制定经济发展战略,以抢占二十一世纪经济发展的“制高点”。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制定的高科技发展战略,领先实现了向知识经济的转变;日本也正着手实现从“技术立国”向“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转变。对一个尚未完成工业化的中国来说,在考虑到传统产业的发展的同时,更要注重新兴高科技产业的发展。面对世界发展的新趋势,宜修订现有的发展战略,制定面向知识经济时代的新战略。一方面要用科技发展新兴产业,另一方面要用最新科技去改造我们的传统产业,这样我们就能“两手抓、两手都硬”,实现传统产业和新兴产业协调发展,比翼齐飞。面对信息业在GNP中呈几何级数增长的特性,尤其应该注重制定合理的信息产业发展政策。要加强信息产业的科研投入和信息科技的应用,更要加大对信息产业基础设施的投入和对信息产业的宏观管理,使之走向规范化的发展轨道,以符合国民经济的发展要求。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1篇2

解读1

世界经济发展态势生变

国际金融危机使世界经济陷入二战后最严重的“大衰退”,经济全球化则使所有经济体均未能独善其身。未来全球发展很难不受危机后遗症缠绕,但世界经济不会重蹈“大萧条”覆辙,原因是新兴市场正成为一股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新生力量。

一、世界经济复苏速度之快超预期

在世界经济史上,“大萧条”非常罕见,迄今只发生过两次,分别是1870年和1929年,前者引发通货紧缩并导致而后20年发展停滞,后者造成全球产能大量过剩,失业异常严重,经济持续衰退,且1937-1938年因政策失误出现“第二次衰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自第一次大萧条以来的世界经济年均增长率作一统计,表明在过去137年(1870-2007年)中,世界经济年均增长3%,最近30年提高到3.25%(1977-2007年),其中2004-2007年高达5%。其用意在于给世人提供一个信息,免于大萧条后的世界经济前景应该是曲折多变的,但全球经济复苏仍能持续。

上世纪80年代初,拉美爆发债务危机,而后10年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年均减缓一个百分点,拉美经济在低谷徘徊20年,至今未完全摆脱“拉美陷阱”的阴影。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房地产泡沫破灭,而后经济一蹶不振,整个90年代与本世纪前十年景气持续低迷,迄今依然呈l型发展轨迹。今天,“大衰退”后的世界经济虽然结构调整难度大,但经济复苏速度之快超出国际机构预期。原因何在?关键是,当今世界经济增长引擎已经多元,力量格局趋于多极,呈现“西方不亮东方亮”态势。

据imf估计,2010年世界经济增长5%,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分别增长3%和7.1%。这一增速远远高于imf早前预期(2009年10月,imf预测为3.3%,2010年6月调到4.2%,2010年10月再调高至4.8%)。全球经济复苏明显好于预期,主要原因是本轮世界经济复苏由新兴经济牵引,而且东西方合作空前紧密,“同舟共济”应对危机,特别是主要国家领导人具有极强的洞察力与决策睿智,采取的遏止衰退措施远比之前高明。imf估计,2010年全球名义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规模即可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达到61.963万亿美元(2008年为61.187万亿美元),国际贸易将于2011年恢复到危机前水平,进出口商品总额将达35.967万亿美元(2008年为35.586万亿美元),全球直接投资(fdi)回复到历史峰值(2007年全球fdi达到19790亿美元)需要2-3年,估计在2012-2013年。imf预测,2011年世界经济将增长4.4%,2012-2015年将年均增长4.6%,其增速几乎恢复到危机前水平。

上述现象从一侧面说明,当今全球经济确实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世界经济基础不但量变加剧而且质变加速,观察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需要用新思维与新理念,才能号准未来全球经济发展脉络。因为,后危机时代世界经济正进入表面强劲、实际脆弱、不确定性上升的风险发展期。

二、新兴经济体以v型强劲复苏

本轮世界经济复苏主要靠新兴市场拉动,全球所有发展中地区经济增速均好于预期。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危机前5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世界银行近期估计,近3年全球需求增长的一半将来自发展中国家,其高劳动生产率与人口增长,将使gdp年均增长率高于6%。特别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首次成为世界经济“火车头”,且主要靠内需拉动。imf估计,未来五年(2011-2015年)全球经济将再现8-6-4-2发展格局,即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将年均增长8%、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将年增6%、世界经济将年增4%、发达国家将年增2%,亚洲整体经济依然鹤立鸡群。

受危机冲击后,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强劲,主要支撑因素有:其一,新兴市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远未结束,工业化与城市化依然是其经济社会发展的国内动力;其二,经济全球化进程未因金融危机而中断,区域经济一体化继续深化,全球化与区域化将是新兴市场保持经济强劲增长的外部动力,且与世界经济形成良性互动关系;其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维持较高且合理价位,使非洲、中东、独联体、拉美等资源出口国外部收支持续改善,使内部发展环境相对宽松;其四,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的财富效应日益凸显,中产阶级消费群将迅速壮大;其五,南南合作因金融危机而加强,新兴市场的决策层驾驭和管理危机能力增强。其具备上述发展优势,且发展方式加速转型,有潜力保持经济较快发展,由此加大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

三、新兴大国成为全球经济重要引擎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经济的最大特点是,新兴经济体先后进入稳定快速增长期,所有地区、绝大多数国家经济同步扩张,为历史所罕见,尤其是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等新兴大国成为世界经济的领头羊。其经济先后崛起,在增强自身实力同时,改写着世界经济发展蓝图。即使面对二战后最严重的金融经济危机,imf仍对“后危机”世界经济前景持相对乐观态度,认为危机后全球产出将能恢复到4%以上的增长,依据主要源自对新兴大国经济的信心,认为在中国、印度等带领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仍将保持较好增长态势。

事实上,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已离不开新兴大国,它们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据imf统计,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最近五年世界经济增长的70%来自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其中“金砖四国”占一半强,尤其是中国与印度名副其实地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引擎。以危机前的2007年为例,据imf按ppp汇率计算,中、印、俄、巴西与石油出口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50%,美、欧元区和日本不足20%;按市场汇率计算,前者超过40%,后者不足35%。2009年,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全军覆没,仅澳大利亚因矿产资源出口及价格回升之惠,gdp增长0.8%,其余发达国家均为负增长,平均降幅达3.4%。新兴经济体则成为世界经济复苏的唯一“起搏器”。oecd报告认为,非oecd国家经济率先复苏,特别是亚洲经济引领世界走出衰退,带领全球制造业恢复增长,使世界经济触底反弹。

后危机时代,“金砖国家”尤其是中国、印度经济增长依然强劲。imf估计,2010年中国、印度和巴西gdp分别增长10.3%、9.7%和7.5%,即使受危机严重冲击的俄罗斯经济亦增长3.7%。2011年“金砖国家”经济增速将有所放缓,但中国和印度经济仍可增长9.6%和8.4%,仍是全球增长最快的。imf乐观预测,未来五年中、印经济将分别年均增长9.5%和8.2%,俄罗斯和巴西经济将年均增长4%以上。期间,美国经济增势仍好于日本和德国,将年均增长2.7%,日、德经济只能维持1.7%左右的增长。

四、发达国家深陷危机“后遗症”陷阱

后危机时代,全球面临的最大风险是,发达国家如何摆脱危机“后遗症”。这些国家经济遭遇金融危机沉重打击,结构调整难度大于上世纪70年代第一次石油危机。前者需制造业转型,后者涉及经济命脉——金融业改革、结构调整与发展模式转型,且需要更长时间。其实质是生财之道与生活方式转型,将提高融资成本,影响劳动生产率上升,降低财富效应,抑制居民消费,减缓发展势头。oecd据此认为,金融危机将永久性减缓发达国家的潜在产出水平。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复苏普遍呈现“三高三低”现象,即高失业、高赤字、高债务与低增长、低通胀、低利率,将制约其经济持续发展。

一是“无就业”复苏。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普遍面临周期性与结构性失业难题。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估计,2010年其成员国的失业人口比危机前(2007年)增2100万,失业率升至8.3%,美国、欧元区和日本分别达到9.7%、9.9%和5.1%。估计,近中期发达国家就业形势很难明显好转,完全恢复到危机前水平需要3-5年时间。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悲观预测,到2019年美国的失业率才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2010年3月,美国《大西洋月刊》刊登唐·佩克《一个新的无就业时代如何改变美国》的文章,认为到2011年甚至2014年,美国的失业率只会略有下降,要使失业率回到危机前的5%,就业岗位缺口达1000万个。由于人口增加,新人不断进入就业市场,仅为不使缺口扩大,美国每年需要创造150万个就业机会。周期性与结构性叠加,又以结构性为重,发达国家无就业复苏现象将持续很长时间,由此导致经济发展呈低消费与低增长态势。

二是资产重组与去杠杆化。危机使西方银行资产与家庭财富严重缩水,修复资产负债表要很长时间,无疑将影响私人消费与投资。imf预测,全球银行需减记2.2亿美元,已累计减记三分之二,但尚剩5500亿美元的有毒资产待处理。据oecd统计,房价与股市下跌,使美家庭净资产占居民可支配收入比重由危机前的6.3倍降到2009年第二季度的4.9倍,累计缩水14.2万亿美元,相当于当时gdp规模(14.266万亿美元)。如此庞大的财富损失,迫使居民储蓄与消费行为发生巨大变化。oecd估计,修复资产负债表将使美私人储蓄率提高3个百分点,欧元区提高1.5个百分点,日本提高1个百分点。

三是财政赤字与债台高筑。危机使发达国家财政赤字与政府债务攀升至二战以来最高,已经处于不可持续状态。oecd估计,2010年其成员国财政赤字占gdp比重将升至8.3%,比危机前高出7个百分点。高财政赤字影响美国经济增长0.9个百分点,影响欧元区与日本经济增长各0.8个百分点。后危机时代,西方债务危机是全球面临的最大风险。欧洲债务已被危机化,日本债务正内部化,美国债务将国际化。据统计,到2010年2月,全球政府债务总额突破36万亿美元,2011年将达到40万亿美元。与历史不同,当前世界主要债务国多为发达国家。oecd预测,2011年其成员国平均债务将超gdp规模。若不采取措施削减支出、提高税收、改革劳动力市场、提高竞争力,西方债务困局将拖至2025年。imf认为,发达国家债务高峰期尚未到来,最困难应在2011-2018年,若能削减政府开支达gdp的8.8%,2030年前才能恢复到60%以下。瑞士洛桑国际管理学院更悲观,认为主要工业国(日、德、英)将深受债务之困直至2084年。可见,未来20-30年西方国家将深陷债务危机不能自拔。这无疑将影响其经济持续发展,新兴市场持有的债权安全风险将上升。我们面临的风险不仅来自债务国偿债能力减弱,更缘其偿债意愿下降。因为其货币可兑换,只要央行增发钞票,使债务货币化,并借助通胀或货币贬值,即可达到稀释债务目的。

解读2

国际力量格局加速调整

进入21世纪以来,尤其是金融危机爆发后,全球三组力量——“旧与新”(美欧日与新兴经济体)、七国集团(g7)与“金砖国家”(brics)、三大经济板块(北美、西欧、亚洲)加剧重组,重心由西向东转移,暴露出上层建筑(全球治理)与经济基础(世界经济结构)严重脱节。

一、格局演进呈“北降南升”态势

近10年来,世界经济发展发生巨大变化,出现“一个世界,两种速度”现象,即发达经济低增长,新兴经济体高发展,导致全球力量格局出现前所未有变化。后危机时代,这种“一个世界,两种速度”的发展势头将持续,新兴经济体群体性崛起更明显,使全球力量重心由发达经济向新兴经济加速转移。

从经济规模看,上世纪80-90年代,西方国家在世界经济中占绝对优势,且比重持续上升。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发展出现有利于新兴经济体迹象。据imf统计,按市场汇率计算,2000-2009年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的比例累计增加10.1个百分点至33.6%,发达国家降为66.4%;按购买力平价(ppp)计算,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占全球产出的比例增加9.3个百分点,由40.7%升至50%,发达国家则由59.3%降到50%。imf预测,2010-2015年,无论按市场汇率还是ppp汇率计算,发达国家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均呈下降趋势,前者降至58.1%,后者降到41.9%,分别减少5.7个和3.5个百分点。到2022年,即便按市场汇率计算,国际经济版图都将出现新兴经济与发达经济平分秋色局面。在商品市场上,新兴市场的商品出口占全球比重由2001年的29.7%增到2009年的43.5%,增加13.8个百分点。另外,新兴市场经济快速发展,中产阶层人口猛增,未来,随着工业化与城市化步伐加快,新兴市场的商品消费占国际市场比重将持续上升。特别是,新兴市场的跨国公司数量剧增,且国际竞争力提升,进军全球500强的企业明显增加,尤其是危机前几乎由西方掌控的金融、能源、基础设施等领域,新兴市场企业的竞争优势开始显现。

从板块经济看,三大地区经济——北美、欧洲、亚洲之间出现结构性调整,亚洲整体性崛起最明显,是导致21世纪国际力量格局嬗变的关键因素。有识之士据此预言,21世纪将是“亚洲世纪”(历史上,16-19世纪是欧洲世纪,20世纪为美国世纪)。21世纪能否真正成为亚洲世纪暂难断言,但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亚洲经济作为整体将持续发展,应是不争的预期。从发展趋势看,未来十余年亚洲经济将是世界经济中增长最快的地区。据oecd预测,2007-2030年,亚洲发展中经济体实际gdp将年均增长5.5%,明显高于北美的2.1%、欧洲的1.5%。根据imf以名义gdp计算,2010-2015年亚洲、北美和欧盟的名义gdp将分别年均增长8.3%、4.6%和2.9%;gdp规模将分别达到233190.8亿美元、216187.7亿美元和194820.8亿美元;到2015年,亚洲、北美和欧盟分别占世界经济的28.5%、26.4%和23.8%,而2009年分别为24.9%、28.4%和28.4%。如果不出意外,亚洲经济规模将于2014年超过北美,成为全球最大的地区板块经济。

从大国发展看,全球十大经济体排列将发生巨大变化,新兴大国将整体性量增位升,发达经济则量减位降。根据imf数据估计,到2015年“金砖四国”均将进入全球前10大经济体,依次排列为美、中、日、德、法、俄、英、巴西、意大利和印度。全球着名会计师事务所普华永道预测,到2030年世界前10大经济体名次将重新洗牌,分别是中、美、印、日、巴西、俄、德、墨、法、英。如果普华永道的预测正确,那么届时新兴大国将在全球前10大经济体中占半壁江山,发达经济只有美国和日本能进入前5强。由此可见,未来20年将是国际经济版图嬗变的关键期。

二、全球发展不平衡加剧

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发展严重失衡,新兴经济体成为国际资本的净流出国,美国则变成全球最大的资本净流入国。上世纪60年代与80年代,世界曾发生过两次不平衡,但均在西方体系内,经常项目逆差方主要是美国,顺差方为日本和西欧国家。第一次以美元放弃与黄金挂钩,导致布雷顿森林体系解体。第二次通过签订“广场协议”,让美元兑日元、马克等主要货币贬值,后又签订“卢浮宫协议”,以制止美元过度贬值,而后间接诱发日本经济陷入“长期低迷”至今不能自拔。然而,这一切都在西方体系即g7机制内调整解决。但在当前全球发展失衡中,经常项目逆差方依然是美国,顺差方则既有日本、德国等发达国家,更以中国等东亚经济体和中东等石油输出国为多。也就是说,本轮全球失衡包括体制内和体制外,且以体制外为甚。这是美国匆忙启动g20机制,又草草让其升级并替代g7,成为全球经济治理首要平台的真实用意。

一是新兴市场经常项目顺差不断增加。进入21世纪以来,新兴市场参与国际贸易能力明显增强,尤其是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上涨,使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积累起大量经常项目顺差和外汇储备,总债务率下降,对外支付能力提高。据imf估计,新兴经济体与发展中国家经常项目顺差由2000年的929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7031亿美元,因受危机影响2009年降至3391亿美元,但后危机时代顺差将再次增加,到2015年将增至7638亿美元。其中以亚洲和中东为主,尤其是亚洲发展中经济体的经常项目顺差将由2010年2732亿美元增至2015年的7312亿美元。故此,美国十分清楚,没有新兴经济体参与,本轮全球发展失衡根本无法解决,而失衡无序的世界经济将直接威胁西方经济恢复。

二是新兴市场外汇储备逐年飙增。即使受危机冲击,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依然由2008年的49614亿美元增到2009年的55002亿美元(中国占43.6%,为23992亿美元),比2000年(为8025亿美元)增加5.45倍,年均增长26.3%。imf估计,这些国家的外汇储备将呈持续增长趋势,2010-2011年分别增到61944亿美元和67763亿美元。鉴于国内金融市场不发达,其外汇储备只能以购买国债等方式投资于美国等富裕国家。这种资本逆向流动现象始于上世纪90年代末,加速于金融危机爆发前5年。据联合国统计,由发展中国家流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资本由2000年的1950亿美元增至2008年的8907亿美元,转型经济体则由515亿美元增到1530亿美元。从发展态势看,只要经济全球化趋势不被逆转,新兴市场经济仍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后危机时代全球资本逆向流动趋势不可能改变,尤其是美国等发达国家均面临严重的债务问题,更需要新兴市场资本流入,以解债台高筑之困。

三是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债务国。据美国财政部统计,截至2008年6月,美国长期债务规模由2002年6月的32.169万亿美元增到2008年6月底的51.543万亿美元,年均增长8.2%,尤其是2006年和2007年增幅分别高达15.8%和15.3%。进入21世纪以来,海外持有的美国债券规模和所占比重逐年增加。以长期债券为例,海外债权人持有的长期债券由2000年3月的3.558万美元增到2008年6月的9.463万亿美元(如果加上短期债券8580亿美元,其海外总债务高达103220亿美元),占美国长期债券的比例由2000年的9.7%升到2008年的18.4%。事实上,美国经济失衡很大程度上源自寅吃卯粮的生活方式,根源在虚拟经济,关键是发展模式,错在宏观经济政策。但奥巴马政府错误认为,由于中国等新兴市场“操纵货币”,使美国企业失去出口竞争优势,故此出台“全国出口计划”,强压人民币等东亚货币升值,推动产品出口,创造更多就业机会,重振美国经济。这是在g7机制内不能完成,必须由中国等新兴大国参与。

解读3

国际经济秩序酝酿变迁

全球金融危机加剧国际力量格局演变,加速国际经济关系调整,推动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国际货币体系改革亦提上日程,凡此均为重塑国际经济秩序提供契机。

一、二十国集团成为全球治理主平台

历史上,每一场跨越国界的经济大动荡往往会撼动世界经济基础,导致旧体系瓦解,1945年即如此。本次金融危机使柏林墙倒塌后美国霸权不受挑战的单极世界不复存在,一个多极世界体系正在加速形成。事实上,此次金融危机已经成为国际地缘经济和地缘政治变迁的催化剂,推动国际经济关系重心由大西洋两岸向太平洋两岸、由西方向东方、由欧洲向亚洲转移。理念上,危机打破了人们对西方体系的迷信,西方不再独大,非西方国家开始寻找符合本国特色的发展模式;实践中,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已经开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正提上日程,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谋求更多话语权与影响力,以保护自身利益。结果将使滞后的全球治理机制与剧变中的国际力量格局更加协调。

同时,金融危机为全球提供观察国际经济规则与秩序变迁的新视角,建章立制候选创造新契机。因为,危机迫使美国等发达国家意识到,应对全球化下的金融经济危机,西方体系已力不从心,必须借助东方力量。改革国际金融体系、让渡部分话语权、寻求新兴大国支持,成为发达国家应对危机的无奈但明智选择。g20领导人峰会仓促上马,并匆匆替代g8成为全球经济合作主要平台,正是这一选择的现实反映。g20机制化为重塑国际经济新秩序提供巨大机遇,其对多极世界的形成影响深远。

g20机制化事实上等于向世界宣告,发达国家正为发展中国家揭去粘在其身上长达60多年的“配角”标签,发达国家与新兴国家在imf、世界银行等的地位将不可逆转地向有利于新兴国家转移。这从去年世界银行和imf先后降低发达国家所占份额,增加新兴国家份额中可见一斑,以此相对削弱发达国家影响力,同时增加新兴市场的话语权。在全球金融体系改革、全球失衡治理、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及应对气候变化等重大议题上发挥建设性作用。g20机制成为商讨全球经贸合作的主平台,标志着中印等新兴大国将在世界金融经济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另外,作为地位、身份和影响力的象征,g7长达30多年的“霸业”步入历史终结期。可以预见,g7过渡到g20的全球治理架构,虽然始于金融经济危机,最终不会仅限于国际金融经济,其职能将不断扩大,影响范围日益拓展。

g20机制化为重塑国际经济秩序提供巨大机遇与动力。一是颠覆传统理论。g20峰会机制化已经打乱西方发展经济学有关“中心-”理论。在g20机制内,以brics国家为代表的“”国家与以g7为核心的“中心”国家开始平起平坐地(起码在形式上如此)磋商原先在“中心”国家集团内(g7内)商讨的全球性问题。二是瓦解西方体系。g20机制取代g7,说明全球治理体系(上层建筑)必须随世界经济结构(世界经济基础)嬗变而调整,开始由发达国家独霸向发达与发展中国家平分秋色转变,“南北共治”格局初露端倪。三是挑战美国霸权。一方面,金融危机使美国经济实力呈阶段性衰落,美元地位显现趋势性下滑。另一方面,在g20架构内,美国仍是核心国家,主导地位短期难动摇,但霸气开始收敛,合作意愿上升。尤其是,作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国际金融体系改革本质上是对美国金融体系的改革,尤其是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将最终触及美国的核心利益——美元霸权地位。四是认可中国和平崛起。g20机制化从另一侧面表明,以美为首的西方体系开始接纳中国,认可中国和平崛起有利于世界经济发展这一事实。同时,美欧欲以增加我在世行和imf的话语权,让我承担更多国际责任,让我在其设计的体系内崛起。五是开启国际新秩序构建。全球治理由g7过渡到g20,本身说明一个全新时代的开启。它虽然始于金融经济危机,但终将产生政治与安全影响。

二、国际货币体系改革提上日程

自1944年布雷顿森林体系建立后,美元在国际货币体系中处于绝对垄断地位。自上世纪70年代初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逐渐形成以美元为主导、马克(后为欧元)、日元和英镑等货币为补充的“一极多元”货币体系,但美元的绝对垄断地位不变。危机对国际货币体系冲击不小,美元霸权地位受到多方质疑。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于2009年3月撰文,认为“危机的爆发及其在全球的蔓延表明了当前国际货币体系的易受损性和系统风险”。文章建议“建立一种由国际机构管理的超主导货币,将有助于创造和控制全球资金流动”。联合国金融体系改革专家委员会主席约瑟夫·施蒂利茨持同样观点。他认为,“目前以美元为基础的体系存在重大缺陷,我们需要一种全球性的储备货币。”俄罗斯等新兴国家也表示,支持建立一种全球货币。在2010年5月的“金砖四国”领导人会议上,四国提出将探讨以本币进行贸易结算问题。虽然美元的主导货币地位在短期内无法撼动,但从长期看各国会加快外汇储备结构调整,从而威胁美元的国际地位。德国前财长施泰因布吕克认为,美国最终将失去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超级大国地位,国际金融体系将朝多极化方向发展,美元、欧元、人民币和日元等将共同成为稳定而重要的货币,国际货币体系趋向多极化。今年的g20东道国法国总统萨科奇已将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列入下半年召开的戛纳峰会议题之一,建议创建一种“以多种国际货币为基础的”金融体系。毫无疑问,后危机时代国际货币体系改革势在必行。

三、国际经济体系酝酿转型

在世界近代史上,国际体系先后经历过两次大转型。第一次发生在16世纪初叶至19世纪末期,历时4个世纪。基本特征是分散孤立、不成体系的体系转变为整体发展的全球体系;第二次发生于20世纪初至2000年,历时约100年。国际体系转型的基本特点是,英国主导的全球国际体系朝美国主导的全球体系转型,即由所谓“英国治下的和平”向“美国治下的和平”转型。

当前,国际体系正进入第三次转型阶段。如果说2001年的“9·11”事件是正式开启国际体系第三次转型的发动机,那么当前金融危机则是加速国际体系第三次转型的催化剂。与前两次不同的是,21世纪国际体系转型是在西方国家整体力量与影响相对下滑,非西方国家力量与影响相对上升背景下发生。转型的结果应该是,东西方力量与影响加速向相对均衡方向调整,西方国家主导国际体系的连续性可能因此被中断。

我们不能指望一种新的世界经济秩序会因本轮金融危机而赫然建立。在多变、多元、多极世界中,国际经济秩序与经贸合作机制正步入一种多层次并存、功能性细分的时期。任何一种新机制的诞生,并不意味着另一旧机制注定要退出历史舞台。也就是说,一种更多边机制的出现,不需要匆忙整合现有各类合作机制,“新”与“旧”需要和平共处,互补有无,相得益彰,旨在保障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和均衡发展,以真正建立起更加有效、更加公平的国际经济新秩序。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3

一、全球经济权力转移加速

在全球化深度发展的时代,经济权力无疑是权力构成的最核心要素。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席卷世界,西方发达经济体利用主导世界经济秩序的地位极力推销新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将贸易自由化、资本自由流动、汇率自由浮动、放松金融监管作为巩固经济权力的法宝,在建构资本主义“永久繁荣”大厦的同时,也触发了新兴经济体的迅速崛起,在不经意间推动了全球经济权力东移的磨盘,而2008年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加速了这一进程,彻底动摇了全球经济治理的根基。

2008年底美国次贷危机爆发,虚拟金融的资本泡沫彻底破裂,实体经济资金链断裂,迅速波及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领域,引发大萧条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各危机国家政府债务风险提高、失业率居高不下,经济增长乏力,宏观经济政策空间受到极大压缩。根据IMF2013年10月公布的统计数据,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从2007年到2012年仅仅5年的时间,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GDP总量占世界GDP总量的份额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并在未来的5年内还将较2007年降低约9—10个百分点。

由于以中国为代表的部分发展中国家没有完全遵循“华盛顿共识”关于放松资本管制的建议,避免了热钱大规模流动对宏观经济和金融稳定的剧烈破坏,在危机后实现了逆势上扬,迅速提升了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实力和地位。中国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巴西超过英国成为第六大经济体,俄罗斯、印度进入世界前十大经济体。从经济总量上看,2010年,金砖四国GDP之和占全球GDP的比重为25.43%,占全球货物及服务贸易的比重为16.5%。2001年,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产出份额占到全球产出总额的37.71%,至2011年,这一数字成为48.91%,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到2013年该数字预计将上升到50.2%。从经济增量来看,在2000—2008年间,金砖国家为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了30%,与之前十年相比提高了14%,而G7的贡献率则从70%下降为40%。据IMF统计,按市场汇率计算,2010年全球产出增量达到49890亿美元,其中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增加量达35941.5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高达72%,其中“金砖国家”GDP增量为24617.9亿美元,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49.1%。根据IMF测算,2011—2016年,发达国家实际GDP年均增长率仅为2.5%,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将保持在6%左右。

同时在增长潜力方面,新兴经济体成为世界走出经济衰退的主要引擎。以2009年为例,世界经济下降0.5%,其中发达国家整体下降3.4%(美国、欧元区、日本和英国分别下降2.6%、4.1%、4.9%和6.3%),新兴市场与发展中国家经济仍增长2.8%,尤其亚洲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达到7.2%,其贡献主要来自中国和印度,两国经济分别增长9.2%和6.8%,起到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有鉴于此,全球经济发展趋势呈现从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向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权力转移。综合国家经济实力和发展前景,权力转移的方向可能是新的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美、中两国所在金字塔顶端;第二层次是欧盟、日本、俄罗斯、印度、巴西所在的金字塔中段;第三层次是中小国家、非国家力量(NGO、跨国公司)所在的金字塔底端。

然而历史实践证明,任何一次权力转移进程都不是一条直线,全球化时代相互依赖的经济格局中出现的经济权力转移在和平的环境下将更趋缓慢,中间必然出现不断的曲折和反复。美国总统奥巴马在2012年的《国情咨文》中宣称:“美国仍然是国际事务中唯一不可或缺的国家——只要我是总统,我就打算维持这种状况”,这表明,美国在实力有所衰落的情况下,并没有主动放弃全球霸主的地位,更没有从重要国际事务中抽身的意思。虽然以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中国的经济规模已经达到美国规模的3/4,而且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分析人士预测,中国将在未来5—8年超过美国经济。

为了迅速摆脱危机困扰,危机后的发达经济体对经济采取了空前的刺激政策,美版、欧版、日版的量化宽松政策先后登场,在刺激自身经济增长的同时牺牲了新兴经济体的利益。从近两年的经济数据上看,虽然世界性的复苏依旧迟缓,但发达经济体在经济刺激政策作用下出现了温和复苏的情况。2012年美国全年经济增速为2.2%,日本实际GDP增长1.9%,2013年欧元区17个成员国环比增速达0.3%。由于受到发达经济体经济刺激政策的影响和自身经济结构缺陷的作用,新兴经济体出现了集体减速的情况,2013年中国上半年经济实现同比增长7.6%,较2012年7.7%(中国国家统计局9月2日修正)下降0.1个百分点,印度、巴西、南非等国家均出现了更大幅减速的趋势。IMF也一再调低今明两年全球经济增长速度预测,尤其对新兴经济体增长预期显著调低,而且强调新兴经济体将同时面临由于发达经济体经济增长乏力和债务风险造成的越来越动荡的资本流动,危机有向新兴经济体蔓延的趋势。

金融危机的爆发并没有也不可能一夜之间颠覆世界经济格局的实力对比,一超多强的局面仍将继续,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经济体仍然是世界经济的领导力量,新兴经济体仍然处于追赶者的地位。但从长期来看,发达经济体将长期面临政府高额负债、国内消费需求停滞、经济发展缺少资金支持、缺乏新的经济增长点等问题尚未出现,短期内不会出现快速复苏的情况。新兴经济体的经济发展多依赖发达经济体的消费市场,如果不尽快调整经济结构,实现经济转型,后者的长期萎靡必然将拖住前者发展的脚步,这也是相互依赖的全球化时代的显著特征。所以,双方唯有走合作共赢之路,尽快实现世界经济的全面复苏才是大家的福音,而这种合作和相互依赖本身就是权力转移的结果和明证。

二、全球经济利益权重超过政治利益

在全球化时代的世界格局中,相对于政治利益而言,经济利益的权重逐步上升。事实证明在国际政治的主要舞台,全球经济议题已经超越了政治,成为核心议题。

自美苏冷战结束之后,国际政治格局的对抗性趋向缓和。虽然意识形态依然作为重要的政治考量,但单纯意识形态对抗已经让位于国家利益的博弈,尤其是作为国家利益核心的经济利益博弈,发展中国家依赖发达国家的市场,发达国家依赖发展中国家的廉价产品,形成了一种默契的相互依赖关系。作为曾经饱受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挤压的新兴经济体,借助发达国家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的机会,在付出劳动力、环境等诸多成本的前提下实现了经济的相对高速发展,提升了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然而,与此同时,新兴经济体对挑战传统西方发达经济体地位、彻底改变原有秩序的意愿并不强烈,不约而同地选择了通过推动局部改革改善自身的国际地位和处境,并未采取任何激进改变原有秩序的行动,而似乎选择了一种“绕过”战略,即在西方原有主导框架之外建立自身的协调机制,对有关国际政治经济问题进行合作管理和协调,这也不同于以往崛起大国必然通过战争挑战霸权国家的先例。

金融危机后,西方发达国家遭受重创,常常引发战端的美国,逐步实现了从阿富汗和伊拉克的撤军,即使如此,2013年10月的政府停摆从一个侧面凸显了美国战争债的深重,虽然最后两党就提升美国联邦政府债务上限达成一致,但这将仅仅是一个循环往复的开始,美国将长期陷入债务危机的泥潭,世界爆发局部战争的几率也将随之下降,叙利亚问题的僵局就是明证。从经济方面,由于此次危机波及范围之广,影响程度之深,可谓前所未有,极有可能改变国际经济发展的方式,但业已造成的巨大损失需要新旧主要经济体的共同努力才能使世界经济重新回到平衡的轨道上。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发达经济体对于新兴经济体的需要也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迫切,在全球资金流动性趋紧的背景下,西方发达国家对持有大量外汇储备的新兴经济体为其注资的需要更为迫切,中国极有可能代替美国成为“世界投资者”,这也是美国主动将G20作为新的全球经济治理机构的用意所在,可谓不得已而为之。

至少在未来十年,当今世界唯一的霸权国美国在国际政治决策中的地位、在世界各地部署军事力量的能力、对盟友承担责任的意愿都将受到经济实力下降的显著影响,在政治经济各个领域对其他世界主要大国的需要将日益迫切,世界政治经济决策多边化趋势将日益明显,政治经济格局将趋向平衡,合作与发展将成为时代的主旋律,由多边参与的全球经济治理将改变世界经济发展的进程。

三、全球经济治理受到高度重视

结合当前国际经济形势实际,全球经济治理在金融危机爆发后成为拯救世界的唯一良药,得到空前重视,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和改革机遇。

进入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引领的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的深入,国际产业链分工开启了经济全球化的大幕,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更是加剧了这一趋势的形成。各国经济“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未像今天这样明显,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已经形成。在此基础上,以美国领导的IMF和世行为主体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成为治理世界经济的主体。然而,这一体系并未达到保证世界经济平稳发展的目标,而是成为金融危机的始作俑者。IMF和世行本应作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最后贷款人”,但在市场原教旨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思想的控制下,在提供贷款时对发展中国家附加诸多政治条件,推行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往往适得其反,造成贷款国的灾难性后果。在对全球金融进行监管过程中,IMF和世行放纵虚拟经济的恶性扩张,支持美国对霸权红利进行过度消费,进而传染到高福利制度下的欧元区,使各国政府债务危机凸显,造成全球治理能力的迅速减弱。

金融危机爆发后的国际经济形势充满了动荡、失衡以及全球监管危机,此时全球经济治理的目标是实现经济的起底反弹,寻找新的全球经济平衡状态,强化对全球化的监管,开动经济增长的新引擎,这符合各行为主体共同利益。但依靠先前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下的国际经济制度安排,上述目标已无法实现。于是,能够同时代表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利益的G20成为全球经济治理新的领导主体,新兴经济体首次被纳入全球经济治理的决策机构,相比G7更具代表性和合法性。危机爆发以来,G20平台有效地协调了发达经济体和新兴经济体的政策立场,双方有望通过互动、共同信任以及协调行动确立一套规范的制度安排,建立一种与国际经济格局相适应的国际新秩序,改革旧的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基于同样的原因,国际社会已经就新兴经济体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中的份额提高达成共识,虽然远未达到新兴经济体认为的理想状态,但至少在全球经济治理民主化进程中迈出了具有重要意义的一步。

与此同时,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也开始探索另辟蹊径,在现有体系框架外建立一套相对自主的经济治理体系。金砖国家机制的出现“使全球主动权转移到前不久还是边缘国家的手中”,这些国家需要“向世界提供历史性选择,承担起构建新世界秩序支柱的责任”。相对于G7而言,金砖国家更加注重集体合作,认为基础设施投资和实业投资是持续发展的基础。金砖国家在世界贸易组织框架内签订双边贸易协议,规定商品价格,这彻底改变了所有的经济协议,颠覆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理所当然的东西。金砖国家绘制了全球金融改革“路线图”,计划建立新的开发银行、稳定基金和解决贸易纠纷的机制,这些机构可以起到过去属于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贸组织的作用,与它们同时存在。值得期待的是,金砖国家的开发银行将会提供不设前提条件的贷款,投资世行不涉及的项目,建立稳定基金,将本币塑造成为新的世界储备货币,尽可能少地依赖美元。这些表明金砖国家不仅仅是一个改革国际金融体系的提议,而是建立一个更符合金砖国家新兴市场以及更多发展中国家利益的政治论坛。

综上所述,金融危机已经改变了世界。从“一超多强”到群雄逐鹿,从单边主义向多边合作,从西方主导向东西共治,都是金融危机加速权力转移进程的结果。危机还在继续,新兴经济体也已经从初期的得利转向面临更多风险,西方发达经济体也较初期的惊慌失措显得略为平静,但权力转移的趋势业已形成,不可逆转。从短期来看,西方唯有加强与新兴经济体的合作,并充分照顾到新兴经济体的利益,才能振兴整个世界经济,走出危机泥潭。从长期来看,由于美国在全球经济治理领域的失能,新兴经济体有望通过倡导多边主义,实现全球治理民主化,进而实现长期以来新兴经济体塑造更为平等的世界经济秩序的共同诉求。

注: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1篇4

1.经济增长亮点:提前实现GDP翻两番目标

2016年,我国经济运行平稳,预计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速在6.7%左右,与年初预期目标一致。这一速度符合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速度变化、结构优化、动力转换的基本特征,为我国由上中等收入阶段向高收入阶段迈进打下了坚实基础,为提高经济增长质量、促进经济结构优化、推进节能减排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经济环境和条件。从国际比较看,我国在世界上仍属于经济增长率最高的国家之一,6.7%左右的经济增速大大高于1.5%左右的美国经济增速、0.6%左右的日本经济增速、1.5%左右的欧元区经济增速。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经济总量已经超过10万亿美元,在这个基数上每增长1个百分点,GDP增量就超过1000亿美元,相当于2010年经济增长1.8个百分点的增量。换句话说,现在实现6.5%的增长率所带来的GDP增量,相当于2010年10%以上的增长率所带来的GDP增量。从这个角度看,不能不说2016年中国在低迷的世界经济中创造了耀眼的经济增长亮点。

值得指出的是,2016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约为2000年的4.22倍,提前4年实现了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到2022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是今年我国经济发展的最大亮点。预计2017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也将达到2000年的4倍以上,提前3年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的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2年比2000年翻两番的目标。这为完成党的十提出的到2022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目标打下了良好基础,相当于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上了两道保险。

2.结构升级亮点:向后工业化时代过渡

2016年,我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成为明显亮点。“十二五”时期,我国服务业有了长足发展,到2015年,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50.5%,首次过半。2016年前三季度,这一比重又上升到52.8%,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从2015年的54.1%提高到58.5%,创下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服务业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之最。我国经济正在经历从以工业为主导的时代向以服务业为主导的时代即后工业化时代的重大转变。我国即将拥有高质量、多元化、精细化的生活业,金融密集、知识密集、科技密集、人力资本密集的生产业,这是走向比较发达经济体的重要结构特征之一。与此同时,我国工业结构也在不断优化升级,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速明显快于一般工业。2016年前三季度,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对工业增长的贡献率达到20%以上。我国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出口额、出口增加值均已超过美国,居世界首位,表明我国正在向高技术制造第一大国快速升级。2016年的结构升级亮点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取得的重大成果,表明我国新旧增长动能正在加速转换。

3.消费亮点:国内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

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2010年之后,我国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上升,2015年提高到52.4%。2016年前三季度,最终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进一步提高到55%左右,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贡献率从2015年的66.4%快速提高到71%。2016年,我国消费品市场规模位居世界第二,最终消费支出占世界消费总量的比重超过8%,与美国的差距明显缩小。国内消费市场增速在世界位居前列,2016年前三季度全社会商品零售额同比名义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后实际增长9.8%,高于经济增长率3个百分点以上。可以说,消费已成为我国经济的“压舱石”,拉动经济增长的效应更为显著,也标志着经济增长对改善民生福祉的作用大大增强。我国经济增长模式已从依靠投资驱动为主转向依靠消费驱动为主。

4.新经济亮点:世界最大数字红利

2016年,我国新经济、新业态迅速发展。无论从网民规模还是从手机网民规模来看,我国都已成为世界数字用户第一大国,由此创造了巨大的数字红利。一是经济增长红利。数字经济连接企业,显著提高生产效率、拉动最终消费、扩大贸易范围。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网上商品零售额增长25.1%,比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高出14.7个百分点,极大促进了国内市场消费。仅仅一个“双11”,全网交易额就高达1800亿元。全球235个国家和地区的消费者通过中国电商平台购物,中国电商辐射全球,正在实现全球买、全国卖。二是就业红利。数字经济连接民众,有力促进了创业和个体经营,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三是服务红利。底志济连接政府,电子政务迅速普及,促使政府更优质、更便捷、更低成本地提供公共信息和公共服务。

5.创新亮点:世界最大发明专利授权国

2016年,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成效显著。制定《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明确重点领域的技术发展方向,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和国家大数据战略,部署“科技创新2030”15个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和重大工程。依靠创新驱动打造发展新引擎,培育新经济增长点,持续提升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超级计算、量子通信等一批科技领域创新成果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经济增长新动力不断强化。知识产权产出指标爆发式增长,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申请量和发明专利授权量跃居世界第一位,2016年前7个月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49.5%,预计全年将突破50万件,成为世界发明专利授权量在单一年度内超过50万件的首个国家。2016年前三季度,全国商标注册申请量264.9万件,比去年同期增长25.2%。到9月底,我国平均每7.1个市场主体拥有一个有效商标。知识产权产出指标爆发式增长为我国经济创新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国经济创新发展也在有力推动世界经济创新和新科技革命进程。

6.创业就业亮点:世界上新增就业规模最大,市场主体最多

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新增城镇就业1067万人,预计全年将再次突破1300万人,超过全年新增就业预期目标,将创下中高速经济增长条件下创造1300万新增城镇就业人数的记录。2016年第三季度末,我国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04%,低于全年失业率控制目标,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属于失业率最低的国家之一。相比之下,欧元区失业率大约为10%,青年失业率高达20%。

2016年,我国大众创业蓬勃发展。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明显效果,有力促进了市场主体活跃发展。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拥有市场主体最多的国家。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市场主体超过4万户,目前全国各类市场主体已超过8000万户。形象地讲,中国的创业人数已经超过德国人口总数,也超过了美国、欧盟和日本市场主体的总数。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平均每天新登记企业1.46万户。我国将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企业家王国”,他们既是市场主体,也是创造就业的主体。

7.增收减贫亮点:人均收入增长快,脱贫人口再创世界纪录

随着经济平稳发展,我国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2016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持续增长,扣除价格因素,前三季度分别增长5.7%和6.5%,是世界上居民收入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高于城镇居民,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继续缩小,收入倍差降至2.8倍左右。

2016年,我国出台《“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全国5000多万贫困人口全部建档立卡,预计全年减少贫困人口将超过1000万,相当于国际社会提出的全世界每年减少5000万贫困人口减贫目标的1/5。不仅如此,贫困地区基本公共服务水平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趋于缩小。特别是实施旅游扶贫等新举措,如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大力发展休闲农业、积极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等,拉近了不同收入水平人口之间的距离,促进了先富、后富地区互利共赢。

8.生态环保亮点:绿色发展提速,环境质量趋于改善

2016年,我国节能减排取得重要进展。“十三五”开局之年,我国把绿色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着力提高各类资源利用效率,从源头上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加强污染防治。2016年前三季度,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同比下降5.2%,单位GDP碳排放同比下降6%,两者均提前完成了全年的约束性指标;主(下转第14页)(上接第8页)要污染物排放持续减少,预计4项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合物)排放量同比下降将超额完成全年约束性指标。2016年,我国资源消耗、环境污染、生态成本均明显降低,经济发展质量和生态效益显著提高,为实现2022年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目标创造了有利条件。需要指出的是,2016年前三季度我国原煤产量同比下降10.5%,并且在2015年二氧化碳排放量首次负增长之后继续实现负增长,为全球减少碳排放作出了重要贡献。

9.“走出去”亮点:对外投资造福世界

2016年,我国对外投资快速增长。前三季度,我国吸引外国直接投资950.9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1342.2亿美元,同比增长53.7%,遍布全球160个国家和地区。我国企业海外并购实际交易额674.4亿美元,涉及67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个行业大类。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达到1478亿美元,在“一带一路”建设相关的61个国家新签对外承包工程项目合同额745.6亿美元,占同期我国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的50.4%,进度和成果超出预期。我国对外投资增长迅猛,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对外投资国之一,为相关国家创造了大量财富和就业机会。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

经济全球化是世纪变迁的显着特点,它是冷战后世界格局发展演变和最终形成的决定性因素之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生产、投资、金融、贸易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流动,是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它已经成为21世纪不可逆转的历史洪流。它主要表现为世界经济内在联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动的包容性。由它释放出来的巨大的世界生产力动能,是推动世界巨变的根本动力。这一历史进程对世界格局的发展具有既导向多极化、又导向单极化的双重效应,但主导作用是推动世界格局的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既蕴含巨大的风险,更提供历史性机遇,从而引发新一轮史无前例的空前激烈的竞赛,其核心是工业文明向信息文明的过渡。在这场竞赛中,必定有一批国家善于抓住发展机遇,采取正确的战略,调整经济结构,充分地趋利避害,最大限度地取得经济与科技的快速发展,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增强综合国力。发达国家可能如此,发展中国家也可能逐步赶上,在大国中会出现此起彼落的情况,但不太可能出现“一国独醒,众国皆醉”的状况。由于经济全球化大大加强了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由于大国之间的竞争已经不是在相互孤立的状态下,而是在全球化过程中展开,所以大国实力发生相应序列位移的可能性与幅度都较以前增大,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相对下降,另一些国家在世界格局中的影响与作用相对上升。这样,作为全球核心结构的世界格局就会发生力量对比的重大调整。相对上升大国分享相对下降大国原先的影响力,不断创造出新的、多元的力量空间,造成国际关系和大国地位的不平衡转换。正是这种不平衡发展促进了世界大国的多元化,而世界大国多元化正是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基础。

在经济全球化发展中,美、欧、日三足鼎立之势业已形成,欧、美、亚三大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也正在逐步取代战后美国经济独霸世界的时代。在21世纪前期,中国在规模上成为世界经济大国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世界经济领域的这种多极化趋势,仍然是以经济为基础、经济与政治相辅相成和密切联系的。

经济全球化呈现统一的趋势,而多极化展示分散的趋势,两者似乎是逆向而行、互相矛盾的。实际上,已有学者指出[1],经济全球化时代是极与极之间逐渐趋向高度依存的时代。过去的极相互割裂,呈绝对性,今天和未来的极是相对的,都是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的一部分,简言之,它们之间的相互依存性是绝对的。

极与极间关系的这种变化是十分深刻的。在经济全球化的条件下,各大国都把发展经济作为基本战略,参与综合国力的世界性竞争。由于相互依存日益深化,它们的发展,只能依赖于利益协调,不能靠长久地损害别国的利益求得自身的发展。此外,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社会特别是大国都面临着大规模金融风暴、全球环境破坏、大量移民跨国流动、跨国经济犯罪、国际债务、对跨国公司进行有效监管与约束等全球性问题,没有一个大国甚至超级大国能够独立解决这些问题。惟一的出路是全球范围内的广泛合作,其中主要大国间的合作更是至关重要的。全球形势会迫使它们自觉或不自觉地共同致力于建立某种国际协调与控制机制,这使美国难以有效地推行其单极独霸的战略。换言之,在越来越相互依存的世界里,全球价值分配中政治范围的扩大,以及大国的相互连接、协调与合作的强化过程,已经日益明显。这也增大了美国寻求同其他大国合作的客观推动力。经济全球化需要世界格局多极化来为它扫清前进道路上的障碍。

全球化以其不可阻挡之势向21世纪挺进,自然引起人们深刻的思考。人们越来越清晰地感受到它所带来的双重效应,即除了具有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作用之外,还可能被超级大国用来建立单极格局或单极主导下的多极格局。

1999年2月26日克林顿的旧金山演讲强调要以全球化作为美国外交战略的立足点。4月7日他又强调全球化在21世纪给美国外交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在美国看来,以经济全球化为核心的全球化为它推行全球战略创造了极好的条件。

以国际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使世界经济活动的空间距离迅速消失,充分的经济信息是市场经济活动取得显着成效的关键因素之一。美国清醒认识到这一点,率先推行“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制定“数字地球”发展战略,在上述活动领域抢占高地,进一步巩固和扩大它的优势地位,并且以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注重产品的研制与开发,高踞于世界产业结构和国际分工的顶端。美国力图凭借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全球性技术形成经济、军事、政治与文化力量,主导全球化进程,锁定大国力量对比,在国际舞台上大大拓展按照自己意志自由选择的空间,使世界格局朝着有利于自己的方向发展。

经济全球化过程中,美国握有某种主导权或主动权,对现在的国际经济组织及其规则有掌控权。这使美国收益匪浅。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力,而跨国公司的巨头主要集中在美国。因此,克林顿认为全球化趋势会使美国更加繁荣。经济全球化的过程实际上是世界经济融为统一的、相互依存的经济体系的过程,美国刻意利用这一进程把西方政治模式推向全球,即通过其占优势的全球性经济活动及其影响力,传播甚至强行推行其理念、价值观和政治制度。布热津斯基就说过:“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加上外部世界通过把中国进一步纳入国际体系而施加的变革压力,也许能导致中国体制的逐渐民主化。”[2-P279]

总之,美国充分利用经济全球化维护自己的经济霸权,进而推进政治霸权、军事霸权、文化霸权和信息霸权,营造有利于美国的国际战略环境,构筑单极(至少是美国单极霸权治下的多极)格局。世界格局的两种走向何去何从,决定于主要世界大国的战略取向和他们在各种较量中形成的全球核心层次的力量对比结构。

冷战结束后,人们对世界格局进行了近十年的观察,得出了各自的结论。有人认为,两极格局解体后,取而代之的是美国的单极格局,多极化只是善良人们的一厢情愿,科索沃的炸弹彻底埋葬了多极化的幻想。有人认为,现在是以一超多强为特征的多极格局,它将长期存在。有人认为,“一超多强”是走向多极化的过渡性格局。笔者的看法是,现在处于从两极格局走向多极格局的过渡时期,还没有形成稳定的世界格局。

世界格局,指的是世界主要国家、国家集团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国际核心结构和战略态势,它建立在利益和力量对比的基础之上。由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力量对比总是处于变动之中。当量变达到临界点时,世界格局赖以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状态就会遭到破坏,格局势必发生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直至形成新的格局。[3-P24-P25]

按照历史经验,一个世界格局的终结,就意味着另一个世界格局的诞生,如维也纳格局取的。战争在摧毁旧格局的同时,迅速建立起新格局,因为新格局是战争结果的展示,是武力对战胜国与战败国关系及利益的断然分割。然而,这并非是世界格局发展的普遍规律,目前正在进行中的世界格局的转换,与战争没有必然的联系,而是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的,即以两极格局中的一个超级大国自行解体为启端的。

苏联作为一个超级大国的解体和消失导致两极格局瓦解之后,全球中心结构就进入“序列易位和要素重组”的阶段。萌发于两极格局时期的多极化因素加速发展,世界主要国家(集团)抓住这一历史性时机以及经济全球化提供的广阔的发展舞台,制定战略,调整相互关系,努力营造有利于自身的世界格局。从目前的状况来看,和平方式和战争方式的根本区别在于,它不是用武力实现世界格局的“瞬间”更替和突变,它是一种渐进或缓进的方式,避免了战争灾难,却大大延长了世界格局转换的时间。由于这一转换是渐进的,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很多,规律性现象时隐时现,一切均难以迅速把握。世界大国需要足够的时间,对世界形势的重大转折及走向作出判断,进行战略与政策的重大调整。它们的结构调整与改革正处于重大的整合期,它们的战略取向和相互关系远未基本定位,它们的力量变化与发展空间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确定性,一切处于迅速变动之中,尚不能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结构。因此,从20世纪90年代到21世纪前期,大体上是世界格局从两极走向多极的过渡时期。代威斯特伐利亚格局,凡尔赛格局先是代替维也纳格局,后又让位于美苏两极格局。回顾世界格局演变史,大规模战争成为世界格局转换的重要标志,上述世界格局的转换就是通过?闷坡卣秸土酱问澜绱笳酵瓿?/P>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

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国际经济合作;科学技术

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他对世界各国都产生了广泛而又深远的影响。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国际经济合作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国际分工的深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日益成为各国之间经济交往的主要内容之一,国际经济合作的内容不断丰富,方式越来越灵活多样,有力的促进了参与合作国家国民经济的增长和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际经济合作日益受到国家政府和国际机构的普遍重视。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经济合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

一、国际经济合作的概念

国际经济合作是指国际间不同经济行为主体(不同国家政府、国际经济组织和超越国家界限的自然人与法人)为了实现生产要素的转移与重新组合配置而进行的较长期的经济协作活动。国际经济合作是超越于国家或地区界限的各种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所形成的一种较长期的国际经济协作活动。是一种以生产领域为主的综合性的国际经济关系。国家间的经济政策协调也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

二、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国际经济活动物质内容的巨大变化是战后国际经济合作迅速发展的基本原因。

战后国际经济活动物质内容的巨大变化突出地表现在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剧烈变动上。从初期产品向工业制成品,从初级工业制成品向高级工业制成品的发展,构成了战后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变化的基本特征。国际经济活动物质内容的巨大变化还突出的表现在战后世界技术贸易的迅速发展。在当今,社会生产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更加迅速,各国之间的经济技术联系和交往更加密切。各国之间的科学技术交流,在商业的基础上,便形成为国际间的技术贸易。

(二)国家间的协调行动为世界各国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国家间在政策方面进行协调,发展区域合作和跨区域合作是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内容和主要特征之一。国家间在经济上的协调包括经济发展水平相近国家间的协调,区域性经济组织、跨区域性经济组织以及世界范围所进行的协调等多种形式。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典型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水平相近的国家间的经济协调。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是发展中国家协调自己立场的全球性机构。欧洲经济共同体是最有影响的区域性经济组织。联合国经济特别会议在协调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经济发展目标,加强南北合作方而也做出了贡献。总之,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在各类经济组织和机构的协调下,世界经济呈现出国际合作的趋势。

(三)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为国际经济合作的大规模开展提供了条件。

生产要素赖以流动的重要条件是高效率、低成本的通讯、运输等设施,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计算机、通信等信息技术领域的革命性突破,为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组合与配置铺平了道路。在这些新科技的支持下,国际经济合作开始以一种全新的方式,即通过先进的信息网络进行国际信息合作来实现,借助这些先进的科学技术,跨国公司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导力量。

三、二十一世纪的国际经济的合作特点

(一)合作领域进一步拓宽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随着世界科学技术的进步与应用,社会生产力得以迅速高涨,国际分工进一步向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致使生产国际化也不断向各个领域延伸。国际经济合作在劳务合作领域、设备流通领域、资本流通领域、技术贸易领域、科技开发项目等领域进一步深入和发展。

(二)国际财政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

从未来发展来看,财政一体化将是更深层次的财政合作形式。国家的支配性地位决定了财政的完整性,各种不同的适应各国国情的财政制度将共同处于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的世界中,在这种财政合作形式下,各成员国财政政策目标的制定和手段的管理,都是由财政一体化所形成的财政共同体当局的事务,并要求各成员国财政统一制度。

(三)国际金融合作逐步加强

如前所述,,世界各国经济相互依赖意味着一国的行动和政策会影响另一国的经济成就;同样,一国的金融政策和金融行为也会对另一国产生很大的影响。现在各国都面对着一些共同的世界性重大难题,这些难题困扰着世界经济,威胁着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与发展,所以各国如何稳定金融,建立良好的国际货币秩序就显得越来越重要。

(四)区域经济合作向全球经济合作推进

在二十一世纪,各大区域经济合作组织除了进行自身的深化和扩展外,还将不可避免地出现交叉和融合:欧盟和“美洲自由贸易区”有可能进一步发展成为“跨大西洋自由贸易区”;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本身就包含着美洲和东亚两大经济区的经济合作,而“亚欧会议”的定期举行,将有可能促使欧盟和东亚的经济合作组织在二十一世纪的交叉融合。纵横捭阖将会把全球经济合作推进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五)合作的形式出现多样化趋势

新的科学技术革命在二十一世纪将结出丰硕的果实,并将对国际经济合作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新科技革命的主导技术是微电子技术、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宇航工程、海洋工程等,其特点是向更广阔的宏观领域和更细致的微观领域两个方向发展。由于新科技革命的深远影响,国际合作的科技含量显著提高。国际信息合作异军突起,信息技术的发展使网络和电子商务日益成为国际合作的新的重要形式,它们将不断向传统的合作形式渗透,对传统的合作形式加以改造。在跨国公司之间,跨国战略联盟正日益成为全球合作的重要形式;在资本移动领域,机构投资之间的合作也日益成为重要特征;各种金融衍生工具上升为国际金融合作的重要手段。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真正的国际经济合作的世纪已经来临,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国际合作,每一个国家要投身于这一趋势中去,在合作中共同发展,共同促进世界经济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邓宗豪.二十一世纪:国际经济合作的世纪[J].经济体制改革,1999.4

[2]王尧西.国际经济合作[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9

[3]王世俊,李俊.经济全球化与国际合作[J].国际经济合作.1999.6

[4]王世俊.21世纪的国际经济合作[J].南亚研究季刊,1997.4

[5]王勇.谈未来国际经济合作的新格局[J].河南金融国立干部学院学报,1999.2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7

一、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特点

沃勒斯坦认为:“世界体系是一个社会体系,它具有范围、结构、成员集团、合理规则和凝聚力。”他写道:“表现为一个社会体系的特征是基于这样的事实,即这个体系内的生活是独立自足的,而且这个体系发展的原动力大体上是内在的。”沃勒斯坦提出:“迄今为止只存在过两种不同的世界体系:一种是世界帝国,在这些世界帝国中,存在一个控制大片地域的单一政治体系,不论其有效控制程度减弱到什么程度;而在另一类体系中,在其所有的,或几乎所有的空间不存在这样的单一政治体系”。

根据沃勒斯坦的观点,16世纪以前,“世界性体系”主要表现为一些世界性帝国,如罗马帝国、中华帝国等。从16世纪开始,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开始以西北欧为中心,形成“世界性经济体系”。它不同于“世界性帝国”之处在于,它有一个自成一体的经济网络,却没有一个统一的政治中心。在这个世界经济体中占据有优势地位的地区,主要是西欧和北美地区,是中心区域;而广大亚非拉地区,由于受到欧洲国家的殖民统治,或是新独立建成民族国家不久,是这一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区域;在这两者之间的是半边缘区域。三个不同的组成部分承担着三种不同的经济角色:中心区域利用边缘区域提供的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生产加工制品向边缘区域销售牟利,并控制世界体系中的金融和贸易市场的运转。边缘区域除了向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初级产品和廉价劳动力,还提供销售市场。半边缘区域介于两者之间:对中心区域部分地充当边缘区域角色;对边缘区域部分地充当中心区域角色。

在冷战时期,根据当时苏联的观点,存在着社会主义市场和资本主义市场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但这只是一个不长的插曲。冷战结束后,这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体系变为只有一个单一的世界市场体系。近年来,世界经济体系的结构开始从“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其主要特点有:

1.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一体化趋势迅速发展

近年来,区域经济合作和一体化迅猛发展,开始形成欧盟、北美和东亚三个大的经济板块和其他一些较小的经济板块。

欧盟2004年扩大后,拥有25个成员国,人口约4.55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2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1994年开始实施,现在包括美、加、墨三国,人口约4.2亿,总的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3万亿美元。北美自由贸易区在世界上的影响不亚于欧洲一体化。东亚区域的经济一体化和安全合作进程虽然起步较晚,但发展势头强劲。东亚国家已经开始构建“东亚共同体”的进程,中国将与东盟国家于2010年建立自由贸易区。如能实现,它将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自由贸易区,总人口将达近20亿,经济规模将超过3万亿美元。日本与东盟签订了一揽子经济合作协议,决定在2012年实现经济合作伙伴计划。韩国已与东盟就双边自由贸易协定中的商品自由贸易达成协议。此外,中日韩正在就三国自由贸易安排开展联合学术研究。“东亚共同体”如能建成,将形成与北美自由贸易区、欧盟三足鼎立的态势。

北美和东亚经济板块中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其他发展中国家走联合自强道路,也建立和加强了一些区域经济合作组织,形成较小的经济板块,如非洲联盟、东非共同体、萨赫勒-撒哈拉国家共同体、里约集团、南方共同市场、安第斯共同体、阿拉伯国家联盟、海湾合作委员会等。

这些都促使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结构转型。不过,板块与开放并不一定是矛盾的,板块也可以是开放的,出现开放性与板块性并存。

2.跨国公司形成全球网络

跨国公司是当今世界经济中集生产、贸易、投资、金融、技术开发和转移以及其他服务于一体的经营实体,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推动者和体现者。20世纪8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取得迅速发展。冷战的结束和转型国家的改革开放,更给跨国公司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会。现在,全世界4万多家跨国公司,对外投资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在世界各地的雇员达到7千万人,已控制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60%和国际技术贸易的60-70%。全世界100支最大的经济力量中,跨国公司占一半以上,超过许多中小国家。跨国公司正在超越民族国家而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主体,其国际生产和经营正在实现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跨国公司占世界上国际直接投资的90%以上,使国际直接投资年均增长近30%。2005年中国出口总额的58%来自外商投资企业,外商投资企业的贸易顺差净值占中国贸易顺差总额的83%。同时,跨国公司加速在不同国家建立研发机构,以便最有效地利用当地科技资源,研制出最能适应市场的产品。“跨国公司在这一全球化新阶段中发挥了主导作用”。跨国公司形成的全球网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特征之一。

3.出现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

现在世界上形成一种新型的三极贸易体系。它不仅与过去中心地区与边缘地区之间贸易有所不同,而且是人类历史上几乎从未有过的。第一极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第二极是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第三极是原材料拥有国。第一种贸易是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之间进行交换;第二种贸易是低工资地区与原材料拥有国之间进行交换;第三种贸易是拥有自然资源的国家用自己的资源与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进行交换。

虽然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国家主要是过去的中心区域,提供原材料和廉价劳动力的国家仍主要是过去的边缘区域,但在贸易中的角色已发生重大变化,过去的中心区域已转变为提供创新工艺和服务为主,而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转变为直接生产加工制品出售给那些拥有技术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例如,中国成为“世界工厂和装配车间”。这一方面表明,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国家和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在世界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开始逐渐摆脱边缘化,甚至有些提供原材料的国家已经属于中心区域;另一方面也说明,从“中心-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中心区域由于掌握着创新工艺和服务,仍具有很大的优势。例如,服务部门的很大部分-金融服务、很多娱乐性服务,甚至还有教育部门-现在都可以进行贸易。许多服务的可贸易性第一次超过商品。而且,中心区域仍是“技术含量高、资本密集以及高工资产品所在的地区”。

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边缘”结构开始向板块和网络并存结构转型,是在若干发展中国家从边缘向半边缘甚至中心转化,但中心区域国家仍能保持中心地位的背景下出现的。

二、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原因

1.区域化与区域主义相互促进

区域化(regionalization)与区域主义(regionalism)是两个有区别的概念。区域化是指某一区域内由非国家实体,主要是跨国公司在市场力量影响下进行贸易和投资所推动的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而区域主义又称“地区主义”,主要是指国家通过进行相互之间的经济合作安排,建立各种多边机制包括区域性的经济合作组织,来推动区域经济和社会一体化。

美国学者约瑟夫·奈认为,国际区域可以界定为地理上相联系的一定数目的国家,它们处于某种程度的相互依赖;国际区域主义就是以区域为基础的国家间的联合或集团的形成。中国学者马孆提出,区域主义具有“国际性、地缘性和组织性。国际性表明了区域主义属于国际关系范畴;地缘性显示了区域主义的存在范围;组织性体现了区域主义的活动空间。”安德鲁·赫里尔认为可以根据社会凝聚力(socialcohesiveness)、经济凝聚力(economiccohesiveness)、政治凝聚力(politicalcohesiveness)和组织凝聚力(organizationcohesiveness)的程度高低所导致的地区相互依赖程度来分析区域主义。波恩·赫特和a·伊诺塔用“区域融合度”(re-gionness)的概念来表示区域主义的程度,并将区域融合度由低到高分为5个层次:地理区域(regionarea)、区域复合体(regioncomplex)、区域社会(regionsociety)、区域共同体(regioncommunity)、区域国家(regionstate)。

近年来,世界上区域化与区域主义都获得很大发展,虽然在各地区发展情况有所不同。例如,在欧洲通常是区域主义发展快于区域化并推动这种进展;而在东亚是区域化发展快于区域主义并推动这种进展。

以东亚地区为例。东亚经济的区域化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从1975年至2001年,东亚区域内贸易总量翻了6番,达到年均16%的增长率。中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增长成为其重要发动机之一。中国(包括内地和香港)已成为东亚国家出口商品的主要吸纳市场和贸易出超的重要来源。2004年日本对华贸易总额高达2132.8亿美元,占日本外贸总额的20.1%,首次超过对美国贸易总额。中国成为日本最大的贸易伙伴。中国也成为韩国最大的出口对象国。1992年,中国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仅为80.8亿美元,2003年增加到782.5亿美元,增长了近9倍。而日本与东盟10国的贸易总额2001年已高达近1300亿美元。同时,东亚区域内相互投资也增长很快。例如,从1979年至1987年,东盟国家对华投资的合同金额仅为1700多万美元。而从1988年至1997年的10年中,东盟国家在华投资项目共计13710个,协议外资为399亿美元,实际投入金额为128亿美元。近年来中国对东盟投资年增幅达60%。又如,至2002年,日本和韩国对华投资分别达到363.39亿美元和151.19亿美元,分别排名第3和第6位。2003年韩国海外投资的45.8%是投向中国。这些都促使东亚经济朝一体化方向发展。

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在东亚,国家推动的区域主义合作也有很大进展,包括“东盟+3”、3个“东盟+1”机制、中日韩合作机制和东亚首脑会议等。东亚国家实际上已开始构建东亚共同体的进程。这是冷战后东亚崛起和国际地位上升的重要表现。

从某种程度上说,欧盟和北美区域主义发展是世界经济体系中心区域国家力图更长时间维持其中心地位的一种措施。

正如沃勒斯坦指出的:“世界经济体的发展进程趋向于在本身发展过程中扩大不同地区间的经济和社会差距作为一个整体,世界经济体的不同地区之间受益不均的情况可能会同时不断扩大。”区域主义实际上是对这种情况的应对措施,它与区域化相互促进所导致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是世界经济体系结构板块化的重要推动力之一。

2.亚非拉国家独立和其中部分国家走上适合本国国情发展道路使一些边缘地区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

世界经济体系转型的重要特点之一,是一些边缘地区国家实现跨越式发展成为中心地区国家。沃勒斯坦认为:“在现代世界体系的整个历史中,中心国家的各种优势一直在扩大,但特定国家试图留在中心部分内的能力并不是没有受到挑战的事实上,在这种体系内,在长远的历史时期中,从结构上看,优秀分子的循环出现很可能是不可避免的,这意味着在一定时期中某个占统治地位的国家迟早要被另外一个国家取而代之。”

在12世纪,“从经济意义上说,当时西北欧还是一个非常边缘的地区。”但由于工业革命最早在这个地区取得进展,西欧和北欧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在18世纪以后成为世界经济体的中心地区。

亚非拉的许多地区在17世纪后逐渐沦为西方国家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在政治上受到沉重压迫的同时,在经济上遭受残酷剥削,导致贫困落后,成为世界经济体系的边缘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广大亚非拉国家先后赢得民族独立。其中一些发展中国家在重新掌握自己命运后,逐渐探索出适合本国经济发展的道路,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走上改革开放道路。苏东巨变后,出现了一批转型国家,其中一些国家也走上一条适合本国的经济发展之路。美国高盛公司将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中的金砖4国(brics),认为它们将成为全球经济中的重量级国家。该公司2005年12月报告预测,如果不出意外的话,中国经济可能会在2040年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经济大国,印度在2033年可能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三经济大国,brics总共的国内生产总值可能在2041年超过西方6国(g7减去加拿大)。高盛公司还将孟加拉国、埃及、印尼、伊朗、韩国、墨西哥、尼日利亚、巴基斯坦、菲律宾、土耳其、越南作为排在brics之后的新兴的n-11国。这些新兴的金砖4国(brics)和n-11国几乎都是过去的边缘地区或半边缘地区国家,现在它们的经济地位正在发生重大变化。

最近几年,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对比正在发生变化。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统计,2005年,新兴国家经济产值占世界总产值的一半以上。这是自欧洲工业革命以来的第一次。新兴国家经济平均增长速度达到6%,而发达国家是2.4%。这些国家的出口份额增长到42%,而1970年时仅占20%。在货币市场,新兴国家目前拥有的外汇储备占世界的2/30

3.新科技革命发展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网络状结构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类社会正在经历一场新的科技革命。以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新能源技术和纳米技术等为代表的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科技创新出现群体突破态势,新的技术群和新的产业群蓬勃发展。科学技术进入了前所未有的密集创新时代。许多重大创新出现在学科交叉领域,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相互渗透。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技术更新速度日益加快。科技与经济、教育、文化、社会等的联系日益紧密。而且,“当今世界收集、储存、获取和传输信息的边际成本正趋近于零,这种情况可谓前所未有。能够进入因特网的人,全球已逾10亿。也许更令人惊异的是,约有15亿人使用移动电话。因特网无线接入潜力无限。”

特别是全球即时通讯技术和先进运输技术的发展,促进跨国公司形成全球范围内的最佳资源配置和生产要素组合,从而推动世界经济体系形成网络型结构。

以信息技术革命为核心的新科技革命在极大地推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的同时,还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发展。

4.经济全球化趋势促进世界经济体系形成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

经济全球化是指生产、贸易、投资、金融等经济行为在全球范围的大规模活动,是生产要素的全球配置与重组,是世界各国经济高度相互依赖和融合的表现。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经济全球化呈现出全方位发展的态势。世界各国之间、各地区之间在经济、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的相互渗透和相互依存大大加深,经济间相互流通的障碍不断减弱,经济融合的需求在日益加强。二战后初期,世界贸易额仅为500多亿美元。而到2000年,世界货物贸易总额近6.2万亿美元,世界服务贸易总额达1.4万亿美元,两项相加总额已高达7.6万亿美元。2006年,仅全球商品出口额就将超过10万亿美元,整个出口比重将达到全球产量的30%,而10年前这一比重仅为20%。世界经济正在逐渐地真正形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全球市场加速形成,区域一体化蓬勃发展,世界各国的相互依存达到了空前程度。虽然世界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特点是不断把外部区域变成边缘地区,但在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冲击下,世界经济体系外的国家已屈指可数。

经济全球化趋势从两个方面促进世界经济体系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的形成。

首先,跨国公司形成的全球网络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体系呈现网络型结构的主要原因。特别是中心区域国家跨国公司的全球布局促进了这种网络型结构的发展。

其次,经济全球化趋势导致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中,面对发达国家建立经济集团的情况,广大发展中国家不得不加快区域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以增强自身竞争力。正如沃勒斯坦指出的那样:“世界体系的生命力是由于压力的作用把世界体系结合在一起,而当每个集团不断地试图把它改造得有利于己时,又使这个世界体系分裂了。”

例如,2000年7月,非洲统一组织第36届首脑会议通过《非洲联盟章程》,决定在非洲统一组织基础上成立非洲联盟(简称“非盟”)。2001年7月,非洲统一组织第37届首脑会议通过“非洲发展新伙伴计划”,目标是消除贫困,实现可持续发展,开展双边和多边合作,推动非洲大陆经济一体化。2002年7月,非盟正式接替非洲统一组织。非盟有53个成员国。20世纪80年代,非洲国家经济增长超过2%的只有6国,20多个非洲国家经济负增长,被喻为“失落的10年”。20世纪90年代初,非洲在政治动荡和经济困境中苦苦挣扎。1994年经济形势开始逐步改善。非盟成立后,经济明显好转。据世界银行统计,非洲2003年经济增长为3.4%,2004年为3.8%,2005年达5%。2006年1月举行的非盟第六届首脑会议探讨了在非盟基础上建立非洲合众国的可行性。

当前的区域性经济合作和区域经济一体化是在全球化趋势背景下发展的,成为经济全球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实际上是通向全球化的一个阶段。因此,世界经济体系结构板块化趋势实际上是各国顺应全球化潮流,利用全球化机遇,防止和抵御全球化负面影响的结果之一。经济板块是全球化的一个阶段。许多新型的、多层次、多种类的区域经济合作机制主要是地缘经济的产物,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主义的集中体现。

三、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状并存结构转型的主要影响

沃勒斯坦曾预言:“当21世纪中叶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让位于后继的体系(一个或多个)时,我们将看看这后继体系是否会更平等。我们不能预测它会是一个什么样的体系,但能通过我们目前政治的和道德活的动来影响其结果。占人类四分之一的中国人民,将会在决定人类共同命运中起重大的作用。”从现在来看,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将是这种后继的世界经济体系的重要特点之一。

世界经济体系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将产生的主要影响包括:

1.既刺激又抑制贸易保护主义

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板块化趋势使贸易保护主义有所抬头。近年来,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和欧盟国家的贸易保护主义有所上升。它们经常挥舞反倾销的大棒,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发展中国家的商品设置更多的贸易壁垒。导致这种情况的其中一个原因是世界经济体系中的板块化趋势。

但另一方面,世界经济体系中网络型结构的发展又成为抑制贸易保护主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因为在跨国公司的全球网络结构越来越发达的情况下,如果一国对从另一国进口的商品征收高额关税,就可能也打击到本国跨国公司在对方国家投资的企业。这使得贸易保护主义的“双刃剑”作用更为明显。各国在考虑实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时将更为谨慎。

2.世界经济重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

自18世纪欧美主要国家相继发展成为资本主义强国起,世界经济重心在大西洋地区。近年来,随着中国和其他亚洲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和在国际事务中作用的上升,世界经济重心开始由大西洋地区向亚太地区转移。亚太地区人口约30亿,占世界总人口的半数以上。仅亚太经合组织(apec)的21个成员人口就占世界总人口的45%、国内生产总值(gdp)之和占全球生产总值的57%,拥有全球58%的制造业,贸易占国际贸易的一半以上,增长占全球总量的70%。其中,亚洲在全球国内生产总值中已占23%,而且这一比例仍在上升。亚洲外汇储备总和达2.35万亿美元,占世界外汇总储备的半数以上。2004年东亚地区经济增长率达7.6%,是全球经济增长最快的地区之一。在其中,中国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保持了9%的经济年增长率。2004年中国的外贸总额突破万亿美元,达到11548亿美元,一跃成为世界第三贸易大国。其中,同亚太地区的贸易额为7600亿美元,占中国进出口总额的72.7%。印度政府预计,今后5年印度经济将会以7-8%的速度增长。在美国的对外贸易中,出口的1/3、进口的2/5是与亚洲进行的。近年来,美国与亚太地区每年双边贸易总额超过7000亿美元。在新兴的金砖4国(brics)中,有两个半是亚洲国家(即中国和印度两国,俄罗斯算半个)。在新兴的n-11国中,有9个是亚洲国家。新加坡内阁资政李光耀认为,世界“经济重心”从大西洋向太平洋地区转移。美国前国务卿亨利·基辛格指出:“在我们这个时代,中国的崛起具有更加重大的历史意义,这实际上标志着世界事务的重心由大西洋地区向太平洋地区的转移。”由于欧美国家现在仍掌握创新工艺和服务的优势,因此其经济中心地位还会保留相当长时期。在这一过渡时期,世界经济体系中将出现欧盟、北美、亚太三个中心区域并存。

3.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机制中将会有更大的发言权

由于世界经济体系中原有的“中心一边缘”结构逐渐转型为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新的世界经济体系与原来的体系相比将显得较为平等。

现有的国际经济机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建立起来的,包括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世界贸易组织(wto)等。美国等西方国家在这些国际经济机制中占主导地位。

随着亚洲国家的崛起和若干发展中国家逐渐摆脱边缘地区的地位,发展中国家在国际经济机制中的影响力和发言权有望上升。例如,2006年4月,美国国际经济研究所高级研究员、美国财政部前部长助理埃德温·杜鲁门(edwintruman)发表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改革战略》一书,其中提出关于imf改革的建议。他认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已经失去了其独特作用,面临着身份危机,正在失去许多主要新兴市场国家以及工业化国家的支持。他提出的三个建议之一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应重新调整其投票权的分配,立即将至少10%的投票权从传统工业化国家转移给新兴市场国家,特别是亚洲国家。这一重新调整只有通过提高imf份额才能实现。与此同时,他建议欧盟应承诺逐步将其在imf的代表权集中为一个席位。为此,欧盟应在2006年底前启动这一程序,先将10个席位减为7个席位。美国应说服欧盟加快这一进程。他还建议,在选择下一任imf总裁和世界银行行长时,应实施公开和透明的程序,放弃现行的imf总裁由欧洲人担任和世界银行行长由美国人担任的做法。

发展中国家为了维护自己的权益和推动国际经济秩序向公正合理的方向转变,依靠区域合作组织协调在国际组织谈判中的立场。例如,非洲联盟贸易部长会议2006年4月14日通过的《内罗毕宣言》表示,非洲国家将继续为在2006年底前完成世界贸易组织多哈回合谈判而努力,有关各方必须履行在多哈回合中所作的有关推动发展的承诺,以使非洲国家和其他地区的最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需要和关切得到重视。与会部长们提出,欧盟和美国必须重视它们同非洲之间贸易不平衡问题,必须大幅削减扭曲贸易的各种补贴。

一些发展中国家为了发挥相互之间经济的互补性,避免强国与弱国之间的不平等竞争,也在推动平等互利基础上的自主区域一体化。例如,美国在十几年前提出建立“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但美国一边谈判,一边加强贸易保护主义的做法使拉美国家对美国的提议疑虑重重。近年来,美国相继对进口钢材提高关税,对中美洲和加勒比国家取消服装进口优惠,特别是美国国会通过新农业法案,大大增加了对农业的补贴,这些保护主义措施引起了拉美国家的强烈不满。为应对在该地区拥有经济垄断地位的美国主导的“美洲自由贸易区计划”,委内瑞拉总统查韦斯2004年提出“美洲玻利瓦尔替代方案”。该方案主张“在团结、合作的基础上实现拉美和加勒比地区一体化”。2006年4月,委内瑞拉、玻利维亚、古巴签署关于玻利维亚正式加入“美洲玻利瓦尔替代方案”的协议以及旨在加强三国经济合作的《人民贸易协定》。这将对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格局产生深刻影响。

4.将促进整个国际体系的转型

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迅猛发展,世界正逐渐进入全球化时代,这一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国际政治经济学认为,国际经济相互依存正在改变国际关系的性质;同时,政治体系影响经济体系,政治因素影响经济政策的制定。世界经济体系从“中心一边缘”结构向板块与网络并存结构转型,不可避免地促进整个国际体系的转型,对国际体系中的“金字塔”型等级制结构是一个重大冲击,从而将使未来的国际体系建立在较为平等的经济基础上。

现存国际体系的一个主要特点是建立在国家主权原则基础上的无政府状态下的均势体系。近年来,特别是冷战结束后,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趋势、世界多极化趋势不断发展和各国之间共同利益的增加,无政府状态下的国际均势体系正在逐渐向以相互依存状态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国际体系演变。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8

这场百年一遇的国际金融危机将导致世界经济的重大调整,世界经济可能将经历3~5年的调整期,如果不发生第二波、第三波金融海啸,世界经济、贸易可能进入一个较低速增长期。

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由于经济全球化已成为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大趋势,危机后经济市场化、全球化的总体趋势没有改变。市场经济已经成为各国的普遍选择。二战后,以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为主导,已经形成了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的产业链,国际分工日益变成部门内分工、产品内分工,要彻底改变这种分工格局将要付出巨大的成本和代价,这是谁也不愿意的。战后形成的国际经济、金融体制虽然存在很多不足,但在国际协调上仍发挥了积极作用,特别是多边贸易体制总体上维持了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大势,危机以来这种势头没有发生根本逆转。科技革命,特别是信息及互联网技术确实已经把世界变成地球村,成为提高全球资源配置效率和改善全球福利的重要手段,世界各国无论是在危机前还是危机中,都已经形成了“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互利共赢关系,大家都是全球化的利益攸关者,终结全球化对谁都没有好处。

因此,危机中经济全球化可能会经历一些局部调整和挫折,但长期来看难以发生根本逆转。

危机后经济全球化的若干长期趋势

在世界经济调整期,金融全球化进程可能会受到重大影响,全球金融货币体系改革得到推动,特别是全球经济治理问题会受到各方面重视。经济全球化在一些方面会出现调整、重组趋势,这种变化并不是完全无规律可循的,战后长期以来形成的一些基本趋势不会改变:一是生产全球化将会进一步发展。在生产全球化带动下,战后出现了四次重大国际产业转移,特别是进入新世纪以来,以IT业为主导的国际生产要素重组与产业转移,极大地扩充了全球工业生产网络。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在各国生产总量中的比重不断提高,发达国家制造业面向全球市场的生产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超过一半以上。战后几次大的国际产业转移,使制造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贸易链条从美欧向日本、亚洲“四小龙”、“四小虎”、中国、中东欧国家以及越来越多的其他新兴市场延伸,形成了各国制造业“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高度融合局面,成为拉动世界制成品贸易的主要动力。危机中和危机后一段时间内,全球制造业分工链条会出现局部调整;但从长期看,由于成本和竞争压力,生产全球化还会进一步向前推进,并带动产业水平分工和部门内、产品内贸易的新发展。

二是贸易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战后世界贸易占全球GDP的比重持续上升,反映了各国经济外向度和全球经济融合度大幅提升的长期趋势。特别是跨国公司间贸易的发展代表了贸易全球化的新趋势。据联合国跨国公司数据,2007年全球跨国公司总数达78817家,共有海外分支机构近80万家,在全球贸易、投资、研发中占有日益重要的支配地位,在世界贸易中所占份额超过70%。

由于这次百年一遇的危机,形形的保护主义不断冒出,局部贸易战不能完全排除。但是从目前情况看,还没有人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掀起全面的贸易战,世界多边贸易体系陷入崩溃的可能性极小。同样,危机过去之后,贸易全球化航船也将重新启程。三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可能掀起新高潮。区域一体化是与经济全球化并行的两大趋势,并与经济全球化有着一定的良性互动关系。国际金融、经济危机同样也会对区域经济贸易合作带来负面影响,但同时区域一体化也面临新机遇:由于全球化和多边贸易体制遇到种种阻碍和压力,各国推动区域经济贸易合作的动机反而会趋于加强,以达到规避外部危机冲击、维护经济、金融安全的目的;危机时期稳定和恢复经济成为共同的任务,区域内成员之间加强合作的矛盾和分歧会减少;危机后为了寻求经济持续繁荣的动力、防范外部冲击,区域经济合作会率先蓬勃发展。因此,此轮危机发生以来区域经济一体化步伐没有停止,而且还呈现出许多新动向,东亚金融货币领域合作和拉美区域合作等都出现新的亮点。

四是服务全球化将再现蓬勃发展势头。金融危机短期内对服务业跨国投资和贸易也带来一定影响,但基本情况明显好于制造业。特别是由于跨国公司之间的竞争进一步加剧,成本压力显著上升,其服务外包的意愿不仅没有弱化,反而更进一步强化,服务外包业务仍保持发展势头,尤其是对中国市场的兴趣进一步增加。

五是科技全球化趋势不会改变。

六是从制造业到服务业整体产业链的全球化难以动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聚集优势生产要素,搭建了覆盖全过程的产业链,特别是牢牢占据研发设计、市场营销等高端环节,在国际分工中占据高端位置,占领了微笑曲线的制高点。跨国公司为此付出了巨大的投入和成本,也取得了巨大收益,局部的调整与优化重组在危机中不可避免,但整体生产服务网络和供应链体系不会崩溃;更重要的是,各国都成为这种全球化链条的参与者,不同程度获得了“全球化红利”,谁都不愿意彻底放弃。因此,危机后全球整体产业链的分工、合作与贸易体系在优化重组之后必将迎来新的发展期。

经济全球化重新启动将推动新一轮增长

世界贸易与世界经济及消费之间存在着长期互动关系。战后,长期内世界消费保持同步或略高于世界GDP的增长速度,成为推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动力。同时,世界消费投资需求与经济全球化共同推动了世界贸易的更快增长,使世界贸易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发动机。因此,世界贸易总体上形成了与世界经济、世界消费的良性互动关系。战后,长期内世界贸易额总体上保持了两倍于世界GDP的增长,进入新世纪更接近世界GDP的三倍。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9

一、国际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进一步突出

金融危机以来,国际力量结构正加速从四个方面同时发生变化:一是“一超多强”正在向“多强一超”转变。传统的“一超”与“多强”之间相对实力对比的变化更加明显,“多强”在国际舞台上日益突出。虽然美国综合实力依然出众,要领导世界的雄心依旧,但与世纪之交的顶峰时期相比实力已经明显下降,美国的一些大型金融机构、投资银行、商业银行相继破产,并且随着信贷恶化,美国制造业严重萎缩,导致美国维持霸权地位所需的经济基础被严重削弱。而比经济损失更严重的是,美国用以塑造软实力和全球影响力所依赖的所谓自由资本主义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质疑,主要兜售美国模式的“华盛顿共识”严重受挫,遭到许多国家摒弃。美国与其他大国的综合实力差距持续缩小,它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温室气体减排、朝核、伊核等全球和地区问题上的话语垄断力和影响力下降,对国际事务的主导力减弱,更加依赖其他大国和中等国家的合作。二是国际力量正加速由西方向非西方转移。自从引领地理大发现和工业革命之后,西方国家一直占据国际舞台的中心地位,非西方国家或者处在被殖民、被掠夺、被压迫的地位,或者在国际舞台上处于边缘地位。而现在,非西方国家即新兴经济体和广大发展中国家开始活跃于世界舞台的中心,它们在“金砖四国”峰会、二十国集团峰会、八国集团与发展中国家对话会以及多种区域合作机制等多层次平台上积极开展合作,群体性崛起的合力以及经济实力增长转换而来的政治影响力增强,在全球和地区事务中的话语权扩大。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事件是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大国在金融危机以来召开的多次二十国集团峰会中平起平坐地与西方发达国家共商世界经济并发挥着独特作用。二十国集团由世界l9个主要经济体和欧盟组成,经济总量占全球90%以上,其成员国囊括了世界上所有发达大国和发展中大国,有承载多极化格局的足够能力和代表性。它在处理危机中形成的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合作共赢的原则和所有成员国平等参与、共同协商决策的精神,体现了世界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与利益诉求,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代表了多极化格局下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方向。它实际上已成为国际社会讨论世界经济问题的主要论坛和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有可能发展为未来世界多极化结构的主要载体。中国等新兴大国注重政府宏观调控的市场经济模式在应对世界金融危机方面彰显优势,越来越多的国家积极探索符合本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和发展模式,各种非西方道路和模式的发展潜力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三是在西欧、北美、东亚经济三极之间,国际力量正加速向东亚转移。美国经济实力地位直线式下降,2000年美国经济总量占到全球经济总量的近1/3,2005年降至25%,2010年再降至约22%。美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随之逐年缩小,现在其贡献率只有10%左右,远远落在中国之后,其作为世界经济增长主要引擎的作用已经成为历史LlJ。

欧盟因主权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在世界经济总量中的份额下降。中国等东亚发展中国家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表现更为出色,在世界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进一步加大。以东亚新兴经济体与美国国内生产总值相比较,1980年前者大约仅为后者的12%,以后两者的差距逐年缩小。2010年,仅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就占到美国的40%,整个东亚新兴经济体的国内生产总值占到美国大约65%,加上日本在内,东亚国家的经济总量约达15万亿美元,超过美国而接近欧盟的水平。以购买力平价法计算,仅中国一家的经济总量就达14.8万亿美元,超过美国的14.6万亿美元j,整个东亚地区的经济总量则相当于欧美经济总量之和。同时,东亚地区外贸总额约达6万亿美元,远远超过美国,外汇储备超过5万亿美元,约占全球的70%。东亚地区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50%,超过欧美之和。东亚地区已发展为全球财富中心之一和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引擎,经济实力同欧美处于同一等高线。四是在多极力量增长的同时,非极力量也明显提升。二十国集团中的相当一部分成员不属于多极力量,而是非极力量。非极化与多极化相伴而行。在“单极”、“多极”和“非极”这三层力量之间,“非极”的力量提升最快,“多极”次之,而“单极”在下降。

二、国际体系重构进程加快

国际体系不仅层次发生变化,其中的行为体变得越来越多元和庞杂,而且运行载体、机制和力量组合等均已发生深刻变化。国际体系的新旧部分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并存、交织、磨合和竞争,各种载体和机制不断重构重组,权力结构更趋多元化、网络化和重新机制化,整个体系的运行变得更加复杂多变,并将在变乱中趋于有序。从国际体系结构的变化看,首先,行为体的数量大幅增加,类型越来越多样化。国家作为国际体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体,已经增加到近200个,联合国成员国也扩大为193个。全球范围内的各类国际组织超过6万个,其中,政府间国际组织有6782个,国际非政府组织达53218个。跨国财团、宗教组织以及大量以互联网为联系纽带和载体的虚拟群体或组织的数量剧增。其次,国际体系中不同类型行为体的地位和影响发生比较显着的变化。国际权力从国家层面向非国家层面转移和扩散,导致“两降两升”:

(1)国家行为体尤其是大国的地位和影响力下降,非国家行为体的地位和影响力上升;

(2)现实社会中行为体的地位和影响下降,虚拟世界中行为体的地位和影响上升。

体系结构的变化使现有国际机制变得越来越难以容纳、承载和有效运行,被迫进行深入改革和调整,转变思想理念,扩大代表性,调整和增强治理职能。在全球层面,联合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组织,以其为核心的整个体系构成了目前国际体系的主要支撑。2009年,有关安理会改革的政府间谈判正式启动,各方围绕改革方案、扩大后的安理会与联大的关系等问题展开讨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国际原子能机构等联合国专门机构的改革也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以适应金融危机发生后国际政治经济的现实需要。在大国关系和地区层面,各种合作机制均不同程度地寻求改进和加强自身建设,以便更好地共同应对挑战和促进地区与全球治理。成立于1999年的二十国集团经过金融危机的催化和全球经济治理需求的强劲拉动,其地位进一步夯实和提升,已经成为推进国际金融体系改革、加强全球金融监管和开展全球经济治理的主要平台。八国集团在二十国集团地位快速提升的背景下努力寻求重新定位,可能进一步向十四国集团演变。“金砖国家”峰会从概念走向现实,并朝着准机制化的方向发展。北约加快全球化转型,探求从美欧传统盟友关系框架下的区域性军事政治机制,发展成为与所谓“民主国家同盟”理念相配套的全球性“磋商国际安全事务的中心”。欧盟在《里斯本条约》通过之后,加强欧盟委员会主席、轮值主席国元首与新设的欧盟“总统”、“外长”等之间的领导机制以及内外政策整合,迈向一体化建设的新阶段。亚太多个区域、次区域合作机制竞争互促,上海合作组织机制在逐步扩大、深化和提升,东盟一体化在曲折中坚持推进和深人磨合,东盟“1O+3”“1O+l”机制、东亚峰会务实发展,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启动并加快发展,亚太经合组织实际功能强化。南美洲国家联盟、非洲联盟、阿拉伯国家联盟都在寻求提升影响力。

三、高政治冲突与低政治冲突交织

无论是从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的经验和教训来看,还是从这一次国际金融危机到目前的演进情况来看,金融危机对有关国家决策心理的影响十分明显,体现在关注短期利益、自我中心倾向和决策竞争激烈lrjl。金融危机使未来充满风险和不确定性,一些国家的决策者更加关注短期利益,往往喜欢采用货币贬值、汇率调整、贸易保护的方式来解决问题,而不是进行集体合作、着眼长远利益来解决金融危机。在全球金融危机下,如果缺乏有效的国际治理制度,各国将陷人“猎鹿困境”。决策者无法预知其他决策者的行为,其接收到的信息会被原有印象同化,刻意寻求一种认知相符,实际上却偏离正确方向走上自我实现预言的道路,使各国决策自我中心倾向强化,从而淡化国际合作的价值,导致集体理性的缺失和集体行动的困境。金融危机使决策竞争激烈,决策者面临选择困境。面对金融危机所引发的国内外问题,基于选举导向,西方国家往往将国内问题置于优先地位加以考虑。外部利益集团不断对决策者进行游说,使相关决策面临难产,不利于国际合作的开展。关注短期利益、自我中心倾向和决策竞争激烈,不但无助于危机的解决,而且会导致危机的恶化,各国努力寻求将危机外部化使得有关国际冲突的发生就难以避免。在金融危机背景下,由于跨国问题和全球性问题的凸显,使得国际政治领域原本属于“低政治”的议题有“高政治”化转变的趋向,高政治冲突与低政治冲突相互交织,损害了地区和世界和平与稳定。国际政治中非传统安全等低政治问题大量涌现,金融危机重创世界经济,直接或间接推动非传统安全上升为全球安全的核心议题。首先,世界粮食危机更加严峻。金融危机对亚、非、拉等不发达地区经济产生巨大冲击,工资、就业、家庭收人减少,粮食价格不断上升,导致贫穷国家饥饿人口大幅增加,全球饥饿人口从2008年9.15亿增至2009年的l0亿,世界人口面临饥饿威胁J。其次,世界最不发达国家贫困加剧。金融危机对最不发达国家冲击最重。据联合国估计,2009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人均出现负增长的国家从2007年11个猛增至107个,赤贫人数比危机前增加8400万,全球约10亿人每天仅靠1.25美元维持最低生活水平。再次,生态政治时代来临。随着人类对森林、湿地的过度利用和破坏,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化、湿地缩减、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物种灭绝等一系列严重的生态危机Et益加剧,生态政治进入全球政治核心议程。最后,国际恐怖主义仍是全球重大安全关切。南亚、中东、北非等地区恐怖事件时有发生。此外,索马里海盗活动猖獗并出现与恐怖主义交织发展态势。朝核、伊核、导弹防御、北约东扩、中东北非动荡等一系列问题仍然是世界关注的重要问题,许多国家面临民族分裂问题,国与国之间领土、领海纷争不断,传统安全威胁即高政治冲突将持续存在。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10

关键词:海洋经济;世界经济;耦合

中图分类号:F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15-0182-02

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研究独立发展多年,人们很少将两者相提并论。这一方面与重陆轻海的意识有关,另一方面是由于早期两者的关联并不显著。近年来,随着新技术革命的深化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海洋经济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各国的海洋意识普遍增强,学者们已经开始意识到海洋经济将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希望所在。与之相适应,新近有人提出了“海洋经济就是世界经济”的观点。如何理解这一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海洋资源的保护、开发、利用,直接影响到海洋经济战略、直至影响到世界经济政治格局。

一、传统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联

从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历史来看,两者存在密切关系。从时间上看,17世纪欧洲国家从海上掠夺开始了崛起之路,传统经济开始向现代经济演变;19世纪沿海国家借助近海之便发展对外贸易,积累了巨额财富,为工业革命的兴起提供了物质基础。反过来,世界工业化进程也推动了海洋经济发展,15世纪的经济和技术大发展使得早期的航海活动开展起来,19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机器大工业的产生和发展促进了传统海洋经济向现代化转变。从空间上看,世界经济中心沿海布局的态势明显,从中亚到地中海沿岸的希腊和罗马,再到海上强国葡萄牙、西班牙和荷兰,以及超级大国美国。如今人类各种经济活动都越来越多地向海洋延伸,世界经济、社会、文化最发达的地区都集中在离海岸线60公里以内的沿海,世界60%的人口和2/3的大中城市集中在沿海地区。

海洋交通运输在这一过程中起到了巨大作用。海运的辐射半径大大超过河运和陆运,海运技术的突破为贸易的产生和发展创造了条件。贸易对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早期以欧洲为中心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贸易,初级产品和工业制成品成为贸易的主体之后,更是带来了生产方式的大变革。在开放条件下,各国在全球市场范围内进行生产要素和产品配置,形成了新的世界经济格局。

国家的繁荣来源于贸易,贸易依靠海上交通,而海洋交通运输是传统海洋经济的主要部分。因此,传统海洋经济通过国际贸易间接对世界经济发挥作用。

二、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耦合

20世纪60年代,海洋基础科学和应用技术以及海洋科学和其他学科相互交叉、渗透、嫁接、融合,形成了许多新的技术领域,标志着以海洋大规模综合开发利用为特点的现代海洋经济诞生。现代海洋经济的诞生是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关系发生变化的重要转折点。传统海洋经济并非直接对世界经济发生作用,而只是通过海上交通强化了地理意义上的国家互动。现代海洋经济则不同,它逐步摆脱了陆地本位的束缚,直接与世界经济发生联系。

1.世界经济发展对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为海洋经济发展提供资金。任何领域的发展都需要一定经济基础作保证,世界经济在生产、贸易和金融等领域的发展构成了现代海洋经济发展的经济基础。美、日、英、法等发达国家也往往是海洋经济发达的国家,日本1981年海洋开发研究经费高达393亿日元,这一数字在2001年增至964亿元。(2)制度推动作用。伴随着世界多极化发展,全球范围内对海洋经济的认知呈现出内涵更加丰富、领域不断拓宽、地位逐渐提高的趋势。沿海国家纷纷提高了海洋问题在国家内外政策中的地位,甚至将其作为国家战略筹划的重要内容。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海洋科学报告”中提出要以海洋科技的发展来提高美国全球经济竞争力。日本出台的《海洋开发基本构想及推进海洋开发方针政策的长期展望》也提出以海洋技术为先导,加强日本海洋开发能力和提高国际竞争地位。政府的积极干预使海洋经济发生跳跃式发展,同时也为其适度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海洋经济发展对世界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1)为经济发展提供资源支持。工业―技术革命将越来越多的自然物质纳入“资源”的范畴。海洋蕴藏的资源远比陆地要多,海洋生物资源为人类提供食物的能力大大超过农作物,海洋储藏的矿产资源和可燃冰能够使用一千年,海水经过淡化后可以直接供工业和生活用水。和开发陆地资源相比,其经济成本小,边际收益大,因此海洋开发成为许多濒海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条件。(2)海洋经济是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要舞台。技术进步是世界经济发展的动力之一。尽管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认识还很粗浅,但其潜在的巨大科学价值和经济价值已经引起重视。进入21世纪,网络泡沫退去后,尚未被充分利用的海洋技术很可能成为新技术革命的主力。海洋再生能源、海底通讯、游艇、海洋生物技术等产业扩散效应强,极有可能成为金融危机后沿海国家首先崛起的产业。

这是一种有别于间接传导机制的直接传导机制,具有几个特点:(1)直接性。现代海洋经济是知识经济、资源经济,为世界经济发展直接提供动力,效应大、时滞短。(2)有序性。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相互补充、聚合放大,形成了良性循环的状态。(3)自发性。这种机制是在符合经济发展规律的情况下自发形成的,不需要人为推动,还反过来影响了人们对海洋经济的认识。

三、现代海洋经济的世界经济属性

(一)现代海洋经济的本质属性

结合历史和当前趋势来看,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具有动态性。要验证“海洋经济就等于世界经济”这一论点,就要从两者的本质属性上探求答案。世界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呈现出全球化态势,世界经济的开放性决定了这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过程。现代海洋经济也是开放经济:(1)海洋具有空间开放性。任何一个融入世界经济体系的国家都离不开海洋,各个国家通过海洋互相连通,控制了海上交通就是控制了世界贸易,从而控制了世界财富。(2)海洋资源具有共有性。有些海洋资源分布于公海和国际海底,成为跨国界共享的资源,还有些海洋资源归属不明确,沿海国家围绕其产权展开的竞争与合作日益频繁。(3)海洋技术具有综合性。海洋产业涉及学科多,海洋开发难度大、技术要求高,恶劣的海洋环境和频发的海上灾害加剧了其风险性,因此在客观上要求加强国际合作。加之海洋开发涉及到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利益,也要求各国共同承担责任,采取共同行动。

同世界经济相一致,现代海洋经济也开始了全球化进程:(1)政府间海洋合作不断深化,海洋大国之间从海洋科技合作向政策合作转变;(2)远洋渔业、海油开发等产业走向全球布局,以此突破资源、资金和技术瓶颈;(3)众多海洋产业相关企业采取全球化生产方式,建立起物流、航运、资源开发等方面的跨国战略联盟。总之,现代海洋经济在对外关系视野中的地位得以显著提升,现代海洋经济的开放性是探究其与世界经济关系的一个基本出发点。

(二)现代海洋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共生耦合

海洋经济自诞生以来就和世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在未来这种态势只能更加明显,两者相互作用、彼此影响,形成共同生存、协同演进的关系。

首先,两者共生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当前世界仍处在经济全球化的裹挟中,对外贸易增速大大超过经济增速,资本和生产国际化程度不断加深,生产要素在各国间高速流动,只有开放的经济领域才可能在世界大市场中占领举足轻重的地位,现代海洋经济就是如此。开放性是现代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共有的属性,无论是在过去还是将来,这一属性都不会发生改变,决定了两者耦合发展的态势。

其次,两者耦合于生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现代海洋经济涉及生态、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每一方面的发展,反映在世界经济上都将产生极大的效益。世界经济的基础正从资源向资本、知识和技术转化,以新科技革命为背景的现代海洋经济无疑为其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丰厚的利润源。在可持续发展观下,现代海洋经济非但不会脱离世界经济,两者的关系还会更加紧密。

海洋经济和世界经济的耦合演进向我们传递了这样的信号:现代海洋经济会成为影响世界经济格局的重要因素。“海洋经济等于世界经济”这一说法体现了人们对海洋经济的历史和未来,以及对其地位和价值的理性认识。只有认清两者的耦合规律、发展态势,探索其持续发展的基本方针和战略,才能把握住海洋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脉搏。

参考文献:

[1]陈焰.国际贸易与经济增长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经济思想史,2007.

[2]刘新华,秦仪.海洋观演变轮略[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4,(2):75-78.

[4]红.现代海洋经济及其特点、趋势初探[J].资源与产业,1999,(6):41.

[5]马汉.海权论[M].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

[6]乔琳.刍议复杂系统下中国海洋文化系统的构建[J].商业经济,2009,(15):9-18.

[7]温俊萍.经济史视野中的大国崛起[J].史林,2008,(4):167-173.

[8]向云波,徐长乐,戴志军.世界海洋经济发展趋势及上海海洋经济发展战略初探[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9,(2):46-52.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11

[关键词]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对外贸易;影响

[中图分类号]F7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3)5-0046-02

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及其发展的必然

(1)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含义。广义的经济一体化,即世界经济一体化,指世界各国经济之间彼此相互开放、取消歧视,形成相互联系、相互依赖的有机整体。当前,世界经济的新趋势正朝着区域集团化、经济一体化的方向发展。经济一体化正逐步突破洲际局限,向泛洲化方向发展。

(2)世界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必然性。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体系中,各个企业间的高度依赖,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企业的变动,都将引起其他环节的相应变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而在每个企业内部,它都尽可能的突破其所在国家市场规模和资源配置方面的限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所以说世界经济一体化已经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一动力。

2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的有利影响

(1)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外贸经济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①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引进并利用发达国家的资本输出、先进技术、设备和管理经验。②世界经济一体化促使我国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和出口商品结构,从而加快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③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和国际贸易比重的逐步提高有利于我国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积极开展国际贸易,以获取更大的利益。④世界经济一体化有助于我国跨国公司的发展。

(2)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的引资带来了机遇。世界经济一体化为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建立了一座桥梁,有利于我国更好地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从目前世界投资的发展趋势看,中国的引资面临许多有利的条件:①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势头强劲,跨国公司正成为各国大公司的主要经营模式,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将更加频繁。②由于中国经济目前增长的趋势良好,有望继续保持稳定快速增长,这将对国际大量的剩余资本形成有利的吸引。③东南亚金融危机后,使大批新兴国家清偿力和信心迅速下降,对外信贷评级降低。在未来几年甚至几十年中。流入这些国家的外资将大大减少。这些国家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会使中国的竞争力相对上升,在吸收西方投资中占有不断上升的优势。

(3)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的发展带来的影响。在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不断进行对外开放,因而扩大了中国的对外贸易。中国经过近20年的改革实践,对外经济贸易已经成为中国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中国经济最重要的增长点。

(4)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对外贸易结构的影响。自1979年实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获得了高速发展,进出口总额连年递增。中国经济正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的体系之中,正向着一个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迈进。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中国对外贸易结构也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化。①中国对外贸易结构的特点:一是,工业制成品出口比重远高于初级产品。世界经济一体化,使中国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采纳和推行了出口导向战略,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工业制成品出口。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工业制成品出口有了长足发展,2011年,工业制成品出口额占出口总额的比重由2002年的91.2%提高到94.7%。二是,出口产品以劳动密集型产品为主。根据中国的要素禀赋的特点,可以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通过国有企业放权改制,大力发展乡镇企业,迅速地在中国沿海开放地带形成以轻纺、服装、机电组装为主的一大批劳动密集型产业群;加强对外开放、引进外资,特别是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加速了中国出口导向产业的工业化进程,面向国际市场的轻纺。机电类劳动密集型产业崛起。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使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和劳动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较快地转化为出口优势,促进了中国出口业的迅猛发展和出口商品结构的不断优化。②中国进出口贸易结构的变化分析。

十六大以来的十年,是我国货物贸易发展最快的十年。2003年至2011年,我国外贸进出口年均增长21.7%,其中,出口年均增长21.6%,进口年均增长21.8%。2011年,我国外贸出口额和进口额占世界货物出口和进口的比重分别提高到10.4%和9.5%。

我国服务贸易保持稳健发展,已开始跻身服务贸易大国行列。2011年,我国服务贸易进出口总额4191亿美元,比2002年增长3.9倍,年均增长19.3%。2003年至2011年,我国非金融领域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累计达到7164亿美元,年均增长9.2%。2011年,我国外商直接投资达1160亿美元,全球排名上升至第二位,并连续19年位居发展中国家首位。

3世界经济一体化给我国对外贸易带来的不利影响3.1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经济的影响

3.1.1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经济发生波动的可能性增加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国际性的经济波动如通货膨胀、通货紧缩,金融危机等现象将国际经济的传递机制影响到本国。我国的市场发育不太充分,经济结构较脆弱,更容易受到外部不利因素的冲击。如果国内政策不当,就有可能发生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甚至整个经济危机。

3.1.2世界经济一体化对国内产业和市场将造成一定的冲击

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把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联结为一体,通过封闭市场来保护本国产业的做法变得越来越不可能。过去,我国凭借严格的贸易保护建立了许多本国并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随着外国商品和直接投资的大量涌入,这些产业将面临外国竞争者的巨大冲击,有的产业不可避免地要被淘汰。

3.1.3世界经济一体化可能危及到我国的经济安全

主要具体表现在几个方面:①世界经济一体化使我国处于空前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原来具有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②全球性的自由贸易规则使我国敞开自己的大门,保护自己产业和市场的能力大大削弱。③我国的重要经济领域可能受到发达国家跨国企业的操纵,使还很小且不健全的市场和脆弱的民族工业处于困境。④国际金融资本流动的不稳定性特别是大量投机资本的存在使我国小而不健全的金融市场更容易受到冲击。

3.2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领域引资的影响

资金是贸易的源泉,中国对外贸易要得到良好的发展,就必须很好的招商引资。世界经济一体化之后,中国贸易引资也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1)东南距危机所导致的该地区对外信贷评级的降低将会使欧美国家对亚洲的贷款和投资更加谨慎,使流向亚洲的资本大量减少,从而给中国21世纪的引资带来更大困难。

(2)直接投资在发达国家间的双向流动为主的趋势在当前不会有根本的改观,同时许多新兴地区也在大力引进投资,这使中国引进外资所面临的地区竞争更加激烈。

(3)拉美地区和转轨后的东欧与独联体各国也都放宽了引资政策,国际资本市场的竞争更加激烈。世界投资热点的增加,各国竞相吸引外资,将使中国利用外资在21世纪初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

3.3世界经济一体化对我国外贸发展的影响

(1)从货物贸易来看:科技进步推动着全球化,科技产品的贸易增长最快。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国际交换比率日趋不利,削弱了贸易对我国经济的带动作用。

(2)从服务贸易来看:信息革命促进了全球化,信息密集型服务业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支柱。我国服务贸易的滞后会拖住国民经济的后腿。

(3)从加工贸易看:产业内分工是全球化的基础,加工贸易便是表现形式但我国的加工贸易处于低级阶段,难以更多地获得分工的利益。

4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中国应该怎样应对

4.1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经济作出的对策

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我们应积极回应。根据我国总体的经济发展水平来制定出相应的对策:①改革应着力于制度创新,开放要着眼于提升水平,提高国际竞争力。②立足国内,放眼世界,开创有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道路。③提高国民素质,提高人才资源利用率。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竞争,只有这样,才能适应全球化的发展的要求,才能既充分利用世界经济一体化带来的有利条件,又能抵挡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某些消极因素。

4.2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我国外贸作出的对策

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前提下,制定出我国总的发展对策之后,根据我国外贸发展的具体情况,我们还应该做到:①发展对外投资,逐步形成自己的跨国公司和著名品牌。②扩大外贸出口,改革外贸结构。以投资带动技术、设备、产品和服务的出口,改变以往主要依赖产品贸易出口的模式。③转移我国明显过剩的生产能力,推进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④到境外利用外资。在当地利用直接、间接和政策性融资。⑤通过参与全球资源分配。获取或直接利用当地资源。缓解我国资源短缺对经济发展的约束。

世界经济一体化加速了国际竞争,促进了世界经济的增长。由于世界经济一体化使各国在空间上的距离大大缩短。面对这个世界大市场,中国参与了激烈的竞争,利用本国的比较优势,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努力开发新技术,开拓新市场,促进了本国生产力的提高,因而我国的贸易也得到了长足的增长。

5结论

世界经济一体化既给我国带来了机遇,又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挑战。我们应该以积极的心态去迎接、应对挑战,更要抓住这个机遇,努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实现从社会主义社会向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性跨越。

参考文献:

[1]王雪妮.经济全球化与国际经济法关系初探[J].中国—东盟博览,2011(5).

世界经济大方向范文篇12

一、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矛盾与整合

20世纪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人类在经济、政治、文化及社会等各个层面实现了全球互动。在全球化打破了地区经济纬度的同时,触动了社会价值与社会认知的矛盾与整合。全球化不是纯粹的经济或政治的全球整合,“其目标甚至首先指向了文化价值方面”(注: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39页。)。

冷战时期,全世界被意识形态所分割。当国际关系格局冲破意识形态的控制时,人们突然发现别国的文化价值观念已经渗入进来。在全球范围内,各民族在首先做出排他性反应的同时,也遇到了文化认同的危机。然而,当源于西方的工业文明和技术文明给当今世界带来巨大的冲击时,为了自身的发展,各个民族程度不同地从物质层面上接受了它,但也无法拒绝隐藏在物质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于是,非西方文明的国家在世界格局的转型期选择了吸纳与排斥西方文明的双向行为范式。当两种不同文明相遭遇时,双方都表现出强烈的排他行为,并且加强了对自我文化的认同,然后便进入了排斥与接受对方的两难境地。当西方推广其文化的普世性时,世界便在一种文化全球扩张与其他文化自我认同的张力中分离与整合。

不同文化之间既有矛盾,但这种矛盾也加强了文化内部的融合的活力。从历史角度看,当不同的文化还未发生深层的互动时,同质文化内部的冲突经常表现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欧洲大陆的许多次战争大都表现为同一文化内部的物质利益层面上的冲突。当全球化进程将一种文化及其载体推向全球层面的互动时,文化内部的冲突开始减缓,乃至终止;文化内部的冲突转为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例如,冷战结束后所谓“西方民主”的胜利及其在世界范围的扩展,给不同文化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为文化对立乃至冲突制造了诱因。从某种意义上说,“9·11”事件具有文化冲突的特点。此外,文化间的互动又促进了同质文化内部合作的加强,欧洲终于在经济和政治层面上走向一体化。在当今国际社会中,西方文化对非西方文化的单向整合所带来的矛盾显现出来,加剧了西方与非西方文化之间的紧张关系。

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各种文化在全球范围内的磨合,这既是一个自然发展、多元整合共生的客观过程,也是一个人为导向的过程。在整合过程中掺和了人为导向因素,具有强势经济和政治外壳的“强势文化”就易于在全球推行文化单极主义。全球正在致力于营造一个多元互补、共存共荣的世界,但不排除以美国为核心的西方文化企图建立一个西方普世主义世界的可能性。文化普世主义就是“以某一既定的社会理念或社会观系统为前提预制的单极化或一元化普遍主义。也就是说,某种强势社会理念或者是由某些强势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力量所支撑的文化价值观念系统,可能被强行地确定为现代全球化运动的既定目标并加以强行推行。”(注:万俊人:《经济全球化与文化多元论》,《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2期,第42页。)这种普世化行为必然将世界推向西方文化与非西方文化的矛盾之中。

苏联解体后,西方以为其经济、政治及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取得了全球性的胜利,于是就认为非西方国家应当认同西方的民主、人权、自由市场以及个人主义等价值观。西方国家与非西方国家在人权问题上的对抗就是一个现实的例证。东西南北发展的差异性决定了对人权理解的差异性。非西方国家强调人的经济和社会权利,包括发展权利优先;西方国家却推行人的政治权利和公民权利优先的普世性。这两种观点都出于维护人权的最终目的。但是,人权的有效性在于将人权置于国家和地区的特殊性中,显然,西方国家却忽略了这一差异。

尽管文化全球化是一个确定的将来事物,并且能创造一个复合的全球文化空间,但现在就认为它已经到来却为时尚早。文化的全球化本身是一个充满各种矛盾的全球互动过程。不同文化之间的矛盾是现实的存在,而其根源在于西方价值观的全球性扩张。文化互动也具有两面性,差异是整合的前提,而对立则是整合过程中的一种极端方式。整合不等于一种文化吞并另一种文化,而是一种优势互补、多元趋同共生的过程和状态。

二、南北经济的矛盾与整合

科学技术的发展缩小人们之间的时空距离,为经济全球化创造了物质可能性。在财力创造财富的能力迅速增长的同时,资源的稀缺性便显现了出来,导致无限增长的生产能力与资源的有限供给之间发生了矛盾。要解决这一矛盾,就要实现资源在一个国家内和在全球范围内的有效配置。要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就必须保证资源在任何时空点有充分的自由流动性,也就是经济要素在全球的流动实现自由化。经济全球化正是在这样的发展背景和发展要求下产生的,并且以不可阻挡的力量席卷着全球的任何一种经济结构和制度。

资源能否实现合理配置,从经济学角度讲,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如果没有人为的干预,它会公平而合理地配置资源,因为自由市场的一个先决条件就是竞争的公平性。然而,公平竞争只要求竞争者不论能力大小,都必须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这样却导致了一种社会不公现象。作为国家,其能力大小有天壤之别,让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按照现有的发展状况以同等的游戏规则与美国在世界市场上和国际社会中进行竞争,它必然会被这只“无形的手”无情地抛出公平竞争秩序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资源并没有在全球实现公平而合理地配置,反而使南北经济发展更加不对称,国际经济秩序也因此更加不合理,不公平。

导致南北经济发展不对称的原因很多,但总体上讲不外乎以下两个原因。

首先,第一次和第二次工业革命使西方一跃成为一个发达地区,拥有了向外部扩张的“铁爪”,并先后将世界其他几个文明古国置于其现代工业文明的主导之中。南方国家开始被北方发达国家殖民化。殖民主义使南方国家更加贫穷落后,并使整个世界陷入了不公平不合理的国际分工和国际分配体系的“深渊”之中。在人类财富不断增加的同时,两极分化现象越来越严重,由此导致的贫富两个世界间的对立也在不断加大。南方国家,特别是最贫穷国家承担着现行国际金融制度及经济自由化过程的高昂代价,而北方国家却是受益者,他们试图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其他国际经济机构来扩大自己的经济利益,将对自己有利的经济政策强加给其他国家,并把南方国家的经济纳入由自己主宰的世界经济秩序之中。以强制的手段实现经济政策与制度的全球化本身就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过程,手段的强制性越强,南北经济的对立也就越加剧。目前,这种不合理的国际经济秩序并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其次,知识经济加剧了南北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和紧张关系。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开始实现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变。这次转变速度快、波及面大、影响范围广,使世界贫富两极分化局面更为严重。“1965年,最富的7个国家的人均收入是最穷的7个国家的20倍,1995年已达到40倍(有些统计表明,现在已达到60倍)。1960年,世界人口中最富有的20%的人比最穷的20%的人的收入多20倍,1990年已达到60多倍。”(注:格拉德·博克斯贝格等着:《全球化的言》,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44页

。)知识经济把世界再一次引入了殖民时代。所不同的是,发达的北方国家以知识技术殖民手段取代了“炮舰”手段。当人类进入知识经济的同时,也进入了知识殖民时代。《知识与发展——世界银行发展报告1998/1999》指出:“穷国和富国以及穷人与富人之间的差别不仅在于穷国和穷人获得的资本少,而且也在于他们获得的知识少。”(注:转引自安维复《当代资本主义:从国家垄断走向知识垄断》,待发表。)缺乏知识和技术与资本匮乏互为因果,一些南方国家在知识经济时代陷入了缺乏知识的恶性循环当中。大多数贫穷落后的南方国家在全球商品、劳务、生产、投资及科技开发等方面的组合配置中一直处于不利地位,其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占人口总数20%左右的发达国家拥有着全球总产值的86%和全球出口市场的82%,而占全球人口80%左右的发展中国家只分别占这两项的14%和18%。知识经济将整个世界向富裕和贫穷两个方向撕裂,不但会给发展中国家带来一场灾难,也会为整个世界带来一场灾难。

当然,南北经济间并不只是存在着矛盾,也存在着整合与相互依存。也就是说,没有南方国家广大的原料市场和产品销售市场,北方国家也不会有如此快速的发展。但是,这种合作实质上是一种强弱之间的不合理和不对称的合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南北经济间的对立。经济全球化对南北国家来说是一种不对等的全球化。所以说,当今世界经济格局依然没有超越南北经济间的失衡发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例(3篇

    - 阅0

    直接投资和间接投资的联系范文关键字:经济全球化国际投资新趋势机遇和挑战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投资自由化程度的进一步加深,国际投资也成为国与国之间经济活动和联系的主要.....

    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范例(3篇)

    - 阅0

    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范文篇1一、证券持有体系的变迁和基本模式在证券市场上进行交易的前提是有相应的证券,但投资者对于拥有的证券通过什么方式持有,也就是证券持有方式,在不同.....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