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体经济的优势范例(12篇)

来源:其他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1

村级集体经济是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是巩固农村基层组织的基本保证,在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村级集体经济能否发展壮大,是关系我们党在农村的执政地位能否巩固的大问题,也是我们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工作的热点难点问题。如何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是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基层干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改革开放以来,我区各级政府和村级组织对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现形式和有效途径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明显成效。但是,目前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因此,我们必须积极探索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创新发展载体和手段,按现代化的要求组织生产,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民收入持续增长。

一、影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几个主要问题

近年来,我区以新的思路,采取新的措施,通过拓宽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渠道,找到了一些适合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新路子,村级集体经济得到了一定的巩固和发展。但是,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的影响,企业间的竞争日益加剧,村级企业所潜在的先天不足和后天缺陷逐渐暴露出来,并受到较大冲击,农集体经济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部分基层干部、群众对村级经济的发展在认识上存在误区。主要表现为对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意义和重要性认识不足,没有紧迫感和责任感,严重影响了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农村实行的一直是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由于在全国范围内以家庭承包经营为主的占绝大多数,再加上政策上一再强调要坚持家庭承包经营长期不变,人们头脑中家庭承包经营的烙印很深。在一些基层干部和群众眼里只看到农村家庭承包经营这一层次,忽视了集体统一经营在村级经济发展中所应发挥的重要作用,他们简单地认为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才符合时代要求,不能正确处理集体经济与家庭经营的关系。而对于村级集体企业,则过于片面地强调村委会的村民自治性质,任由村干部自己操作,放任自流而不加以扶持和指导,从而导致村集体企业在竞争日益加剧的市场经济环境下,无力竞争。部分村的集体资产甚至被分光买光,集体资产的大量流失,失去了参与竞争的基础。

2、对发展集体经济缺乏信心。主要表现在对集体所有制经济的某些不足缺乏科学分析,过分强调缺乏资金、技术、人才等客观条件,不能立足于已有的资源优势谋求发展。任何一种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或多或少存在不足,集体所有制经济也不例外。目前,集体经济与国有经济相比,体制和机制方面的优势正在逐步弱化,又缺乏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的活力,自身确实存在许多不足。但是,一些基层干部不是以积极的态度来看待集体经济存在的不足,而是戴着有色眼镜,严重夸大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存在的问题,看不到村级集体企业在资源上的优势,具有悲观心理。

3、缺乏懂经营、会管理的领头人。村级领导班子,特别是村党支部书记是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主心骨和带路人,巩固和发展集体经济必须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和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在我国市场经济秩序日益规范、企业间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村级集体经济作为多种经营形式的一种,也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但目前的形势则是:广大农村干部市场经济的知识严重缺乏,作为农村致富带头人的村党支部书记,绝大多数在政治上是合格的,而管理经济工作能力则普遍不强,这无疑成为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工作的瓶颈问题。

二、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对策和新途径

1、认识要更新。核心是要全面准确地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在实际工作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时刻牢记把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放在首位,以每个村的实际情况、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群众的意愿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确定究竟什么办法是符合广大人民利益的,哪一种经济组织形式能够较快地发展经济,让村集体得效益,让群众得实惠。村集体经济作为村级财力的主要来源,村级组织只有广泛发扬民主,切实体现广大村民的利益,把集体企业管理好,使集体资产不断增值。集体经济不断壮大了,村里的各项公益和福利事业才有可靠的保障,党在农村的形象和威信也才会不断得到提高。实践证明,发展集体经济不仅能够促进生产力得到更大发展,还能够使村民富裕并文明起来,并使国家综合国力得到增强。因此,发展集体经济是村级政治、经济建设的客观要求。我们实际工作中就必须增强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紧迫感和使命感,把巩固和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抓紧抓实,确保国有、集体和个体私营经济能平等竞争、协调发展。

2、载体要创新。集体所有制经济组织形式的某些不足,是村级集体经济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的主要原因。要巩固、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必须勇于正视问题,克服独家单一的排它性,认真研究和借鉴其它经济组织形式的优点,结合自身优势,找准发展的切入点。

(1)调整思维方式,在狭缝中求生存。村集体企业不同于国有企业,亦不同于私营企业。在资金、技术、管理上都处于劣势,要在激烈竞争中求生存,并不断发展,就必须充分认识自己所处的位置,顺应改革的潮流,寻求发展新路子。首先在选择项目上要从实际出发,立足本地优势,从投资少、见效快、易管理、风险小、市场前景广的项目考虑。因地制宜,宜农则农、宜商则商、宜工则工,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挖掘潜力,努力寻找适合本地情况和特点的发展路子。如我区各村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发展“城郊型”、“种养型”、“服务型”等村办集体企业,确保各村集体经济能保持较稳定的发展势头和收入,不失为一种可取的办法。其次要坚持走开门办企业的路子,树立让利意识,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吸引外资的工作力度,千方百计吸引国内外客商进村兴办三资项目,借“机”生蛋,促使村级集体经济上规模、上档次。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一些村通过引进一两家大型企业,富裕了一个村、几个村乃至一个地区的“以厂带村”模式,即“龙头企业+基地+农户”模式,是值得我们借鉴的。此外,在发展村集体企业过程中,还要坚决摒弃满足现状、不思进取的保守思想和只求形式、盲目追求规模的思维方式,在合法的前提上,凡是能给村集体带来效益的都可以考虑。在立足实际的基础上,有条件的要敢于拼搏,力求上规模、上档次;条件差一点的,也要充分发挥自己的潜力,从小做起,力求发展。

(2)以服务型项目为主,进一步完善生产经营模式。村民委员会作为一个村民自治组织,其主要职责是服务于广大村民。对于大多数村干部来说,经商办企业不是他们的强项,加上资金、技术、管理水平的限制,想办企业的愿望是好的,但真要办好却不容易。因此,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还是应立足以服务型项目为主,开发效益稳、风险小的项目。目前,楼宇经济越来越多地被各地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重要手段来实践,日益成为推动城市新一轮发展的强大引擎,日益成为推动区域经济腾飞的一支重要力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楼宇经济已呈炙手可热之势,我区地处我市城东板块中心地带,与**高新技术开发区毗邻,众多高新企业和独特的地理位置形成了发展楼宇经济的独特优势,我们要充分发挥区位优势,大力发展村级楼宇经济,要把握楼宇经济规律,合理规划引导布局,结合我区商务中心区的开发建设,加快推进楼宇经济发展,争取到20xx年,初步形成定位清晰、特色鲜明的现代楼宇经济群,凸显楼宇经济对地方财政收入贡献的支柱地位,增加村集体的收入。

(3)大力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市场竞争力。以种植业、养殖业为支柱的村级集体经济,要通过积极开展农业结构调整,大力发展“三高一优”农业,积极开发名、特、优、稀新品种,促进企业从单一的种植、养殖向复合型发展,满足市场对优质化和多样化农产品日益增长的需求,实现农民增收、村集体富裕,实现土地资源优势向村级集体经济优势的转化。我们要通过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提高农业的科技贡献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随市场变化而改变,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早、人早我优,充分发挥地域优势,挖掘潜力,建立种养样板基地,形成自己的拳头产品和优势,把村集体经济的发展推上了新台阶。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2

【关键词】优势资源战略转换

我国拥有资源优势的地区往往也是经济欠发达地区,在这些地区进行资源的开发,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是符合当地实际的明智选择。但在此过程中如何把握方向,总揽全局,找准着力点,实现经济的优化升级和社会的全面进步,是一个需要深入研究的问题。本文以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为例,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新疆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的现实意义

1、符合新疆的实际情况

新疆是资源富集地区,又处于工业化的初期阶段,其比较优势主要是资源优势,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突出了新疆的主要优势和特色,明确了重点和突破口。从现实情况看,与内地发达地区比,新疆产业结构层次低,工业基础较薄弱;地处偏远,信息不灵,交通不便,产品运输成本高;科技发展水平低,企业创新能力不足;人才资源缺乏,劳动力素质不高。这就制约了新疆参与国内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新疆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另辟蹊径,发展具有竞争力的特色优势产业。

新疆资源优势突出,后发优势明显。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快速发展,新疆石油、天然气、煤炭的勘探开发的步伐在加快。但从总体看,新疆各能源的现有产量与储存量还很不相称。经预测,新疆石油资源量占全国陆上石油资源量的30%,而2006年新疆原油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4%;煤炭资源量占全国煤炭资源量的40%,而2006年新疆煤炭产量仅占全国产量的1.3%;天然气资源量占全国陆上天然气资源量的34%,而2006年新疆天然气产量也只是占全国产量的28%。因此,新疆能源开发的潜力还很大,尤其是丰富的煤炭、石油资源还没有得到相应的开发利用。对其他矿产资源,新疆也具有分布广、矿种齐全、配套性高,部分矿种储量大、质量好等特点,开发前景广阔。同样重要的是,新疆农业开发的潜力也很大。2006年末国家公布的《全国粮食生产发展规划(2006-2022年)》,提出作为国家粮食生产战略储备区,优先谋划新疆的伊犁河流域、额尔齐斯河流域和塔里木河流域。这也充分说明新疆粮食生产的发展潜力和在国家粮食战略安全中的重要地位。

2、符合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市场需求

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施了渐进式的市场化改革,经济发展实现了近30年持续快速增长的同时,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三大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15.950.933.2变为2006年的11.848.739.5。产业升级必将打破原有结构平衡和供求关系,拓宽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同时经济发展也面临着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我国经济增长对能源的依赖程度呈现明显上升的趋势,将面临着越来越大的能源压力。据测算,到2022年,我国石油消费量至少4.5亿吨,石油对外依存度接近60%。

突出的能源优势决定了新疆有建成我国最大能源生产基地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是其他任何地区都不可类比的。另一方面,新疆周边的中亚和俄罗斯是能源最为丰富的地区,使新疆可能成为国家能源进口的新战略通道,在未来国家能源安全上有着不可替代的战略意义。同样,棉花产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也占有重要地位,新疆棉花产量及品质较高,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将为我国棉纺织工业的大发展提供可靠的原料保障。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新疆棉花播种面积逐年增加,1993年以来,在总量、单产、商品率、调出量、人均占有量五个方面保持全国第一。除此外,新疆的煤电、煤化工、特色矿产资源转换产业、特色农副产品加工业等产业,都是我国经济长期需要大力发展的产业,产品的市场需求旺盛而持久,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二、新疆的优势资源尚未充分开发

1、优势资源与经济发展速度不相称

改革开放以后,新疆进入了经济发展的“快车道”,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十一五”期间的增长速度达到10.1%,可谓成效显著。但是与全国其他省市自治区比,新疆的经济发展还比较慢。据《新疆统计年鉴》(2006)统计,在“十一五”期间,新疆除了2003年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和西部处于中游水平,其他年份的经济增长速度在全国的排名处于第28、29位,即倒数第2位、第3位;在西部的排位都处于第10位,即倒数第2位或第3位。因此,新疆在“十一五”期间的经济发展速度,无论是在全国还是在西部都比较落后。

2、优势资源与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不相称

党的十六大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纲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反映了现阶段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涉及经济、社会、科技、教育、生态等各方面。据有关研究报告,新疆区域经济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经济发展质量指数、区域发展总成本指数、区域社会发展水平指数、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区域科技能力指数、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区域管理能力指数、区域生态水平指数等指标,除了区域社会进步动力指数和区域教育能力指数在全国排名第10位、第11位以外,其他各项指标排名都在第21位到第29位之间,位于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的后列。因此,新疆的总体经济水平还比较低,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在全国尚处于落后状态。

3、优势资源与人民生活水平不相称

“十五”期间,新疆加快了资源的开采开发的步伐,2005年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604亿元,人均达到13108元,相当全国平均水平13943元的94%。但与此同时,新疆城乡居民的收入水平却与全国有较大的差距,而且呈现出越拉越大的趋势。据《新疆统计年鉴》和《中国统计年鉴》,“十五”期间,新疆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45元扩大到2005年的2503元,扩大了近3倍;同期,新疆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从2001年的656元扩大到2005年的773元,扩大了近20%。2005年,新疆城市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一,农民人均纯收入已滑落到全国倒数第七。

三、应着力做好优势资源的转换

1、资源优势转换为市场优势

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使其贯穿于优势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要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努力把资源优势转换成市场优势。把过去的“资源――产业――市场”的思维模式反转过来,走一条坚持市场导向,依托优势资源,发展规模经济,增加加大产品科技含量的优势资源转换道路。通过追求市场占有最大化,实现资源开发和生产规模最大化,从而实现产品向货币转化和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2、资源优势转换为知识优势

从经济发展的趋势来看,自然资源在现代经济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小,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少,而知识的决定作用越来越大,获取的价值越来越多。如果欠发达地区过分强调本地的资源优势,把资源的采掘当作发展特色产业的“灵丹妙药”,沉迷于资源经济,而不是想方设法改变这种现状,增加经济发展的知识含量,可以预言,资源产业发展将走进“死胡同”,与发达省区的差距也将继续拉大。这就需要我们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改造传统的资源采掘业,用信息化带动工业化,走出一条知识含量高的新型资源开发利用之路。

3、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

经济欠发达地区往往处于全国产业链的低端,产业链条短,产品科技含量和附加值低,经济发展投入多、消耗大,创造的经济价值和效益低,这是这些地区不能摆脱贫穷落后面貌的一个重要原因。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就必须改变这些地区作为全国产业发展的原料和初级产品输出地的定位,大力发展优势资源的精深加工,生产市场需要的终端产品;创立市场品牌,通过实施集群战略和发展工业园区,把资源优势转换为产业优势,增强特色产业竞争力。

4、资源优势转换为人力资源优势

经济的发展归根结底还是靠人,“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欠发达地区在实施资源开发过程中,一定要把人力资源的培养、使用和积累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上,使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加速发展各类教育,扩大公民吸收知识的能力;营造一种人尽其才的用人机制,最大限度发挥人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同时,要创造和提供更多的就业和创业机会,使各类劳动力能参与到各项经济建设中去,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工作技能,提高人才在市场经济中谋生和创业发展的能力。

5、资源优势转换为体制机制优势

长期以来,一些资源优势地区建立了以资源采掘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在生产要素配置方面,计划和行政的色彩比较浓厚。为了增强经济的活力和发挥资源的优势,就必须进一步推进市场化改革,确立资源开发利用的体制机制优势;要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转变,即对矿产资源生产活动的管理要逐步放开,减少行政手段,多用经济手段;增大市场在配置自然资源中的基础性作用。通过招标、拍卖、挂牌等方式,对矿产资源实行有偿使用,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商品化。

6、资源优势转换为可持续发展优势

在一些资源丰富地区,经济发展往往过度依赖于对资源的采掘,资源的利用效率低,破坏和浪费严重,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经济社会发展缺乏可持续性。为此,必须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和避免经济活动对环境产生的危害和破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资源开发利用生态化进程,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要集中资金搞好河川流域的综合治理、退耕还草还林、生态移民等生态工程。

7、资源优势转换为生活水平优势

资源开发要以富民强区为根本目标,改变以往单纯建设能源和原材料基地的传统思路,把资源开发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妥善结合起来,促进各地区的共同进步和繁荣。要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属;要大力发展民本经济,寓富于民,加速千万个市场主体的形成,促进民营、私营、个体经济的共同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永明:大力实施优势资源转换战略,加快推进新疆新型工业化进程[J],新疆社会科学,2005:5。

[2]王梦奎:中国中长期发展的重要问题[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5。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

“不对称信息”是现实经济活动的基本特征,也是机会利益存在的前提。在不对称信息的条件下,那些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经济主体,就可能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获得更大的利益。如果说,人类在几个世纪以前主要依靠劳动和土地来获取经济利益,在工业革命后主要依靠资本来获取经济利益,那么,在人类已进入信息时代的今天,就必须主要依靠信息优势来获取经济利益。在现代经济中,经济主体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获取相对信息优势的竞争,这就必然会驱使各个市场主体去搜寻信息、创造信息优势并利用信息优势来获取机会利益。由于各个经济主体可得到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同、在交易中的角色定位不同,各个经济主体往往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创造相对信息优势,获得机会利益。

众所周知,作为一个报刊社的总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政治意识、质量意识、策划意识和读者意识等等。然而,在信息时代,仅有这些意识还是不够的。报刊社总编辑还应具有捕捉和把握“不对称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亦即要求他们面对扑面而来的纷繁信息,能够审时度势、精研细判,具有时效意识、决断意识、求新意识和价值意识。报刊社总编辑的这些意识在形式上是主观的,在内容上则是客观的,是主观形式和客观内容的有机统一。

在现代经济生活中,报刊社经济实体之间的竞争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获取相对信息优势的竞争。在不对称信息的条件下,那些具有相对信息优势的报刊社经济实体就可能作出更加准确的决策,获得更大的利益,其中包括经济效益。

报刊社要获取机会利益,首先,必须创造相对于他人的信息优势;其次,必须能够及时准确地利用信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因此,报刊社总编辑不能坐等机会,要尽可能地主动去搜寻信息、创造信息优势并利用信息优势来获取机会利益。机会利益具有时效性,这是由于信息具有较强的传播性和扩散性。所以,大多数较隐秘的信息在一定时期后要成为公共信息。隐秘信息一旦被相关的报刊社获知,在其他条件不变时,原来的不对称信息状态就会转变为对称信息状态,原来的报刊社信息优势者就会失去信息优势,从而无力获取机会利益。信息是有经济价值的,这是报刊社主体收集市场信息的动力。由于各个报刊社经济主体可得到的获取信息的渠道不同,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不同,使得它们往往能够在不同的方面创造出相对信息优势,获得机会利益。报刊社总编辑应该善于在不对称信息转变为对称信息之前迅速出击,从而获得相应的机会利益。

掌握同一信息的报刊社主体的数量越多,信息优势者可获得的机会就越少。在市场不稳定的条件下,报刊社信息优势者将比信息劣势者占有更大的市场优势,但信息优势者所掌握的信息的经济价值,与掌握同样信息的参与者人数成反比。机会利益的大小取决于相对信息优势的程度。当多数相关报刊社都获得了某条信息,从而该信息成为相关报刊社界的共同信息的时候,那么各个报刊社主体便处于对称信息状态,没有任何报刊社主体在该条信息上可占据优势,从而也就不可能由此获得机会利益。因此,作为报刊社总编辑,要善于创造相对于他人的信息优势,并及时准确地利用信息优势所带来的经济机会。随着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国外报刊进入中国以及国内报刊走向世界,都将会不断地创造出各种机会,而精明的报刊社总编辑会在第一时间里将这种机会转化为机会利益。

机会利益是获取信息后与获取信息前的综合利益之差,而获得信息前后的预期利益的计算取决于对某些状态出现的概率判断。这样,现实中客观概率与主观概率的差异,使得以客观概率计算的机会利益就不一定与以主观概率计算的机会利益相等,导致机会利益的实现存在着不确定性。具体地说,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报刊社经济主体并不一定知道对方相关报刊社拥有的信息量以及可能会采取什么对策。于是,获取了某种追加信息的主体,也许知道自己拥有相对信息优势,但不知道相对优势到底有多大,由此造成获取机会利益的行为具有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不仅来自报刊社自身的鉴别、判断信息价值的能力和保密工作,也来自于竞争者能在多快的时间内获取相同信息,刊出内容价值类似的信息文献。

报刊社在获得、处理、评价、利用信息方面存在着很大的主观性。任何事物在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总是会发送出一些信号或信息,这些客观存在的信号与事物的本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就报刊社而言,报刊社主体在获得某些科研方面新的信息后,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实际能力来处理、加工、评估并利用所得到的这些科研信息,以求排除这些信息被刊载后将带来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中所存在的不确定性。所以,作为一个报刊社的总编辑,能否从繁杂的资料中筛选出有用的可刊载的信息,并准确地预测到这些信息可能产生的效果,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报刊社总编辑的价值观、所具备的相关学科知识、所收集资料的完备程度等因素,取决于报刊社总编辑对客观信息理解的能力。相同的宏观形势、市场环境,不同的报刊社会看出不同的“苗头”,获得不同的主观信息。那些信息处理能力比较强的报刊社主体,就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信息优势,相应地赢得机会利益;相反,那些信息处理能力较差的报刊社主体,则可能遭受机会损失。报刊社总编辑能否准确地意识到自己的相对信息优势,能否对竞争者的可能反应作出准确的预测,是否具有果敢的决策风格,都将影响报刊社主体的实际决策行为,从而影响着他实际上可获得的机会利益。报刊社总编辑必须具有较强的决断意识,只要是看准了的事情,就要果断决策、果断拍板,将自己的相对信息优势发挥到极致。

报刊社经济主体为了获取机会利益而寻求相对信息优势的竞争,不但导致报刊社主体对生产性信息和非生产性信息的巨大需求,而且随着社会分工的深化、产品花色品种的增多、信息流动速度的加快,也就使社会对报刊社刊载的信息的质量要求提高,传递的速度要求大幅度增加。在这种情况下,各报刊社主体完全只靠自己的信息部门来提供所需要的各种信息已变得低效率。因而,各报刊社主体在把自身精力集中于获取一些关键性信息的同时,还要把大部分科研生产活动所需要的信息转向市场,从而直接激发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也就是说,按市场需求选题、组稿、出版,与市场经济的需求同步。例如,当报刊社主体发现某种潜在的经济利益在现有管理制度下无法获得,但在另一种管理制度下可以获得时,它就会产生改变现有管理体制,并把这种信息优势变为现实的机会利益的动机,从而产生管理制度变化的需求。为了获取机会利益可能带来的经济利润,报刊社要不断地进行创新活动,寻求创新方面的优势,这就导致了报刊社优化其生产要素的组合,节约其原料、人力和资金的使用和消耗,提高报刊社刊载的信息含量,使新产品、新材料等新信息层出不穷。

报刊社的机会利益不同于报刊社信息的经济价值。信息的经济价值是指在其他经济主体的行为不变的情况下,某经济主体获得信息后按该信息采取最优行为时所得到的经济利益与获得该信息前采取最优行为时得到的经济利益之差。报刊社的机会利益和报刊社信息的经济价值两者的关系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两者都是追加信息所带来的经济利益增量,即知识差带来的预期收益增量,但是,报刊社信息的经济价值,是同一个报刊社经济主体在不同的时点上拥有不同的信息量,从而产生知识差所导致的预期收益增量,而报刊社的机会利益是不同报刊社经济主体在同一时点上拥有不同的信息量,从而两个或两个以上报刊社经济主体之间产生知识差所导致的预期收益增量。第二,报刊社信息的经济价值仅取决于报刊社经济主体自身的主观评价,报刊社的机会利益则不仅取决于报刊社经济主体自身的评价,还取决于相互影响的其他报刊社经济主体的决策,只有当其他竞争者的信息量没有任何变化时,竞争者获得的信息的经济价值才可能与给它带来的机会利益相等。竞争者如果不能及时地利用相对信息优势,它获得的机会利益也就可能小于信息的经济价值。第三,报刊社的信息优势转化为报刊社的机会利益还需要其他生产要素的配合使用,需要有利用相对信息优势的能力。

采取何种方式获取机会利益,要取决于报刊社经济实体拥有的相对信息优势的类型,取决于在特定的情况下何种方式能够给报刊社带来综合利益和机会利益。如果机会利益只是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那便是利益再分配的结果,这被称为分配性机会利益;如果机会利益同时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和人与自然之间的配置关系,则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互作用的人们的对策,这种利益被称为生产性机会利益,它可以带来社会财富的增加。

为了提高报刊社的经济效益,报刊社总编辑应当约束分配性机会利益而鼓励获取生产性机会利益,通过报刊社的制度创新和改革,不断寻求创新优势,获取更大的机会利益,创造出更大的经济价值。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4

[关键词]地缘优势地方高校科技创新

地方高校在素质教育的实践过程中,利用地缘优势,实现区域科技资源优化配置达到经济社会最大绩效,是地方高校完善素质教育,完成教育、科研和社会服务基本职能提升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过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所依赖的地缘优势,包括经济潜力、市场效益、制度绩效等多方面的因素。事实上,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的能力和命运,既受制于自然历史因素也得利于对地缘优势的争取和利用,同时也取决于地方高校自身的开放程度。地方高校在充分利用地缘优势的情况下,将会形成为一个开放的、灵活层次结构,整合成一个系统的科技创新群体,会使自然资本、生产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合理协调,在地缘范围之内的每一个体都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形成高度集约化的区域结构特征,达到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创新实体。这样,不仅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研究的结构布局合理,并且使地缘之间的联合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和谐局面;不但最终消弭不同地方之间的创新成本、资源利用的不平等,而且还能排除人为价值等级,形成了全国统一协调的科技创新局面。

一、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地缘优势的内涵

地缘既有地理上的范围特征,又有经济社会方面的含义。不同于地缘政治学,我们基于非专业及非政治的语言范畴,这里所指的“地缘”已偏离了原来“政治学”或“生态学”里面的含义,它具有独立内涵,反映着地方高校素质教育、科技创新与区域政治经济体系之间所确立的一种相对稳固的可持续的发展关系。地缘不但扩展了城市集合体(如城市圈、城市群、城市带等)的结构内涵,而且从功能上增加了对城市集合体间内生禀赋的“集聚”、“衍生”和“辐射”的绩效评价。这里我们把地缘作为科技创新所依赖的连贯的经济体系、同一的行政区划和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其理论视野中,主要目的是为了抓住地方高校科技创新所必须依赖的连续的制度因素。它排除了西方的地缘政治学中的一般含义,既不是哈尔福德・麦金德(HalfordJ.Mackimder,1861~1947)的理论蓝本,也不是战时德国的地缘政治学。

在科技创新发展过程中“地缘”关键是倡导了一种与环境全面、和谐、可持续的区域发展模式,它赋予了地方高校创新资源的历史连续性,即除了资源具有地理和政治上的连贯优势以及显现在教育和科技方面的地方特征外,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地缘优势更加强调了文化制度性因素,以及地缘内部催生的可持续的科技资源的统筹协调机制。地缘优势是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因素的有机构成,地方特征的绩优政策及有利资源是地缘特征的主体,当然,地缘离不开社会的、自然的区域环境。一般而言,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地缘优势包括了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具有利用地方政府科技政策的便利条件,借鉴地方科技管理部门在科技经费管理方面的措施和经验。第二,综合增加科技资源配置的有效性,尤其对地方政府的科技投入的综合利用。第三,在经费管理方面起到优化地方科技投入结构,引导财政资金,吸引民间资金、金融信贷资金、创业投资资金参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作用。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地缘”强调了地方高校所处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比较优势。某种程度上强调了地方高校所赖于生存的自然、经济和社会的动态结果,以及科技创新优势依地缘的层次结构重点而呈现出的渐进发展特性。地方高校要持续地生存和发展必须利用地方的传统文化优势、自然资源、产业分工等,通过对“地缘”结构重组与转型的创新服务,在走新型工业化道路过程中实现原创性变革,达到缩小地区差距和促进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地缘所针对的往往是经济、教育和科技的地理空间及可能的创新区域分布,突出“地缘”并没有弱化现有行政区划,反而更加突出了自然的、传统的和新型的资源在层次结构、规模范围上的分工和布局。虽然地缘脱离不了中国经济区划的基本框架,但从立意的本身仅是建立起了一个科技创新的优势空间。从政治经济角度来看,我国存在着“三大经济圈”;从科技的持续发展来看,也存在着科技中心城市,比如北京市与天津市正在全力推进的“京津唐科技新干线”,科技中心城市往往居于高度发达的经济区域。上一世纪80年代的上海经济区(包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江西五省(直辖市))、东北经济区(包括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的东部地区)、环渤海经济区(包括北京、天津、唐山、秦皇岛等城市圈),近年,吴良镛等人提出的“大北京”经济区等。严格地划分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地缘边界较为复杂,这里仅借用三大区域的划分结果,近似地说明地方高校处于地缘内部的创新指向。目前现行的四层级行政区划,主要担负着行政的和经济的管理功能。我们把地缘区域范围限定为省级行政区划,这样,在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过程中将会减小不同级层的绩效阻滞,比方,地方政府的经济保护主义会不同程度地阻碍科技创新的能级,地方政府短期行为,使科技资源低效配置,不能集中有限力量进行科技攻关等。[1]

地缘优势作为一种比较优势,它体现着地缘经济社会的系统特征,反映着地方独有的资源优势、产业布局和分工。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着眼点是地缘经济的整个社会系统,其目的不但为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更重要的是便于整个国家科技发展的协调性,便于科技创新政策的顺利实施,便于国家对不同地区进行分层次、有重点的管理调控,也便于及时发现和解决科技创新政策在地区经济科技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二、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在地缘结构和规模上的特点

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在地缘结构和规模范围上至少具有如下特点:

1.集聚和运行着市场因素与竞争态势

在经济体制上取向于市场经济和商品经济,在激励机制上地方高校之间不断提升着产学研绩效优化程度;第二,在制度文化上,新生地缘文化制度已打破传统的区域分割,不但对地理和行政体制的区际差异有所调适,而且催生着区域沟通和共同发展的渠道和机制。在价值取向上树立了地缘组织内部的公平意识。具体到某一所地方高校,它不断融通于地缘结构内部,以一定的规模水平在地方的人才培育、科技产出和社会服务方面起着不可或缺的支撑作用,而且在科技创新方面不断提高着科技创新集群的合作和辐射平台;第三,科技创新资源的集约化,其突出之处是以地缘为基点的利益范围的扩大;第四,地缘范围的作用功能的开放性,使科技创新具有广泛的渗透性和互补性,使地缘优势范围扩大化。

地缘优势的构成包括着物资和精神方面的内容。地方政府不断增加经济、教育和科技投入,并把强化科技创新作为区域发展战略,把科技投资作为战略性投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地缘优势。依据地缘优势,把科技进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首要推动力量,部署和发展区域发展特征的技术及战略产业,实施科技计划,着力增强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借以调整区域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和竞争力。郑汴洛工业走廊的出现展现着底蕴深厚的地缘优势,为河南地方高校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需要注意的是,地方政府为保证区域利益,为了保证各种投入的利益现值,放弃了长久的发展红利,往往以行政条款和行业规定来推行地方保护。事实上,这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消耗着地缘优势。

我们对地缘优势的使用是为了强调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与地缘环境利益的互补、依赖与支持。地方高校以“地缘”的文化、人口、资源以及环境来创新科技,以“地缘”的地理范围、经济区域、教育分布、政策影响、文化传统等所赖以形成的区域空间等因素,优化地方高校科技资源,经营地缘优势,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预期绩效。

三、“地缘”优势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

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包括科学研究创新、知识产业创新、技术转移创新和科技人才培养创新等,这四部分部分是一个系统整体:科学研究是基础,知识产业化为方向,技术转移是途径,培养科技创新人才是贯串于整个系统的任务目标。“地缘”优势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之间的关系是互补、依赖与支持的采借利用关系。这主要依赖于地缘如下两方面的特点:

第一,地缘是一个十分复杂的开放体系,不但包括久已存在的资源矛盾,也有现实中新产生的资源矛盾。也就是说,它既输出本身资源矛盾,也接纳来自外部资源输入。第二,地缘优势的存在具有利益联系的时效性,不同区域政治、经济文化资源的总体配置结果会对科技资源的利用产生相反的结果。既可以优势互补,也可以冲突危机。比如地方高校的科技人才的外流。地缘体现出的这两个特点,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对“地缘”优势的利用的关键。

“地缘”优势是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基础,同时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强化了地缘优势。“地缘”优势,主要是文化优势、经济优势、技术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与地方高校之间是互补、互利,彼此采借的:地方高校培养的科技创新人才及科技产出,增强了“地缘”优势。当然,“地缘”优势的持续性也来源于地方高校的创新产出。地缘优势是地方高校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环境因素,某种情况下甚至是地方高校赖以生存的惟一选择。地缘作为一种优势存在,它为地方高校提供了科技创新的基础。地缘优势是一个渐次积累的过程,是经济、教育和科技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客观必然,它理应为科技创新提供物质的和制度的惯性支持。由于不同的利益追求,总会产生不利于地缘总体科技创新的行为,地缘优势的积聚集中表现为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在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知识创新上所包含的投入总量、中介质量以及社会认同水平。这里的投入包含政府、企业和高校在知识总量、技术层次上的创新,同时包含相应的制度创新。反过来,积聚的地缘优势,通过优势因素的分化和合成,在实质上优惠安排着地方高校的各种科技资源,使地方高校在实际的绩效中提升了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规模和质量。当然,优化配置也可以从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上构成优势力量,形成基础研究定向化、应用研究基地化、开发研究产业化的结构布局;也可以从有效降低创新成本的角度来实现地缘优势的效能;也可以充分实现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之间的功能互补性;也可以在科技资源的集约化保证及环境构建上最终实现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跨越式发展。

以地方高校的技术转移创新为例。一般来说,地方高校的技术转移是科技成果转变为现实生产力并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直接贡献的重要途径,是以技术进步提升“地缘”优势,以经济实力和技术优势提高区域竞争力的重要手段。“美国对技术转移的研究表明,通过技术转移,企业的平均收益为55%,而通过技术创新,企业的平均收益仅为22%。”[2]由于不同的“地缘”因素差异,我国地方高校的技术转移存在许多阻滞因素,在转移创新方面总有许多不足。地方高校的技术转移绩效是改变区域生产方式、产业结构、企业技术构成的关键。技术转移创新在制度上缺失,加之科技推广、中介服务组织难以依托地方高校建立技术转移机制,从而对地区的经济发展、企业技术进步、产业结构调整难以起到应有的推动作用。目前,地方企业的技术需求主要是依赖技术转移,由于观念与制度因素所造成的投资体制、激励机制等方面的缺失,加之创新环境不够完善,使地方高校的科技创新在技术转移方面总有一定的局限,真正难以发挥其对经济社会的直接贡献。如何改变地方高校科技资源与地方企业的疏离状态?“我国高校虽然每年取得6000项至8000项科技成果,但实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的还不到10%”。[3]国家经贸委副主任谢旭人表示,从总体上看,在我国科技与经济脱节的现象仍然存在,科技资源配置仍不合理,产学研的联合更多的是单一的行为。一方面,我国近三分之二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研究开发机构,近一半的大中型企业还没有开展技术开发活动;另一方面,我国每年3万多项科技成果的转化率不到30%,最后形成产业的不到10%。因此,依托高等学校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是进一步推动产学研工作的重要措施,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

四、建立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地缘优势的基础――地缘优势与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契约”关联

1.地方政府在地缘优势形成方面起着主导作用

地方政府之间互谅互让,提升地缘优势,借以促进高校科技创新绩效的最大化。首先,要推动文化制度在地缘范围内的价值认同。对于同一地缘范围的区域环境,统一的国家政治、科技文化政策形成主流意识形态,同一的政策制度汇同成一种政治的经济的趋势,尽管不同地区的思想观念差异客观存在,但实际上往往是技术层次的差异、研究对象及投入多少的差异。地方政府应该是解决彼此恶意竞争和打破相互间科技创新障碍,合理配置科技创新资源的主导力量。这实际是要为科技创新创造优良的环境,为地方高校科技发展提供一个创新平台,不断提升地方科技创新的竞争力。其次,建立一种排除落后的竞争机制,它需要排除旧有机制的拖带和牵制,通过必要的优化组合,对抗外来不利因素的侵袭与干扰,当然这是与地方保护主义有本质的差别的。

2.地缘优势构筑了全国统一化的基础

地缘优势汇集了系统内――各地区的科技创新优势,各种优势的来源并不是单一依赖经济或市场的自然推动。它需要在全面理顺发展关系的基础上,以不同地区数量的高值绩效和质量上的高度协调为决策标准,打破地方壁垒。虽然地方壁垒不是经济或市场所能够解决的问题,但地方政府是管理协调地缘优势的基本单元。可以说,地方政府在建立协调、协助机制,形成新的制度惯性等方面具有基础性的决定作用,是协调地缘优势的关键,也是提升地方高率科技创新优势的关键。

3.服务于“地缘”的高校科技创新,要始终保持自身的、地缘的科技创新绩效目标,就要有一个行为制度规则。虽然高校之间没有像职业教育那样搞集团化组合,但可采取一定方式,通过成立地缘科技创新联盟,建立共同的科技创新政策、共同的筹资政策、共同的保护竞争政策、共同产学研政策等,实现大的科技创新突破。

五、对地方高校科技创新强化利用地缘优势的政策建议

制度创新是挖掘地缘优势提升地方高校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改变现有地方政府约束、企业投入和高校研发的体制壁垒,打破部门和区域形成的条块分割,沟通地方高校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势利用。制度创新应立足一个综合的权威组织,它可以是涉及所有利益对象的集中代表,它可以是政府的、民间的,既可以是政府行为也可以是非政府组织机构,其职能就是构建决策规划(指导性计划、论坛指向),提供全面的信息服务的方式,督导代表地缘制度的约束――公约、协议等。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1篇5

[关键词]对外直接投资战略大国经济有效资本理论思考

当前,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其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正处于全球过剩资本输出趋于紧缩、本国垄断优势资本在总体上尚未形成的特殊阶段。在这一阶段,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所面临的压力是双重的:一方面,全球经济一体化的环境压力,即跨国性行业的形成,使得企业从根本上失去了在封闭的国内市场中培育垄断优势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跨国公司的垄断优势地位随着其全球战略的实施而日益扩散。在这种条件下,对外直接投资理念的更新对于指导我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至关重要的。而要实现理念更新,笔者以为,不仅要将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发展置于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如以认识,同时,还必须与中国经济发展的特殊性结合起来考虑。

一、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必须基于“大国经济”开展

此处“大国经济”概念上是指一国相对于其他国家而言,有庞大的经济总量,对世界市场及至世界经济格局都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其与该国是否具有较高的人均国民收入无关,是一个总量概念。往往表现为该国人口众多、较大的经济规模、经济活动的空间范围大等特性。与此相对的概念是“小国经济”。对照我国现状,我国经济体可归于“大国经济”,只不过人均GNP过低罢了。

大国由于幅员辽阔,各地区资源禀赋、技术水平、创新能力,以及经济发展路径等方面具有很大差异,这往往会给大国带来某种综合性的竞争优势。如大国内部各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生产模式往往存在巨大差异,呈现出非均衡发展的特点。这往往意味着该国经济体系内部存在着大量潜在的市场机会。这种潜在的市场机会,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则表现为通过产业空间布局的变动使产业成长期延长、衰退期后移。再如,各地区之间在生产模式上的差异,一方面说明各地生产发展主要是受区域内市场需求变化影响的,另一方面也说明随着各地区市场需求结构的变化,不同生产模式在地区之间的相互转移和相互衔接,是支撑各产业持续成长的重要途径。此外,大国所存在的地区经济差异,还为改变落后国家在国际分工体系中的地位创造了有利条件:即利用国内地区经济发展差异,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分别进入不同的分工体系,形成包括垂直分工和水平分工在内的混合型分工体系,并逐步扩大在水平分工体系中的市场份额。

如前所述,我国经济体可归于“大国经济”。同时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大国,经济发展具有“转型”和“多元”的特征:从纵向看,它处于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过程中,这个转型时期是传统经济与现代经济、粗放型经济与集约型经济并存的时期;从横向看,它处于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之间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中,这种“多元”状态是多元的地区结构、经济结构及技术结构并存的状态。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战略的考虑,应该在“大国经济”这一特殊约束条件下,以“转型”和“多元”的现实状况为基础,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技术方面的资源,形成融发达国家优势和发展中国家优势于一体的“大国综合优势”,从而在对外直接投资中获出最佳的经济效益。

二、有效资本型对外直接投资是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必然选择

当前,全球FDI输出的环境、条件及其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动。这表现在:①跨国公司优势形成机制根本性转变。在世界各国国内市场国际化的条件下,并不存在一个专为本国资本培育垄断优势的封闭的国内市场。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提高,厂商不仅是在国内市场培育其跨国经营优势,跨国经营本身或许是内部化的垄断优势的一个更为重要的直接来源。如果说西方跨国公司在其早期扩张阶段存在着先培育内部化的垄断优势而后再开展FDI的机会,那么,后起的发展中国家企业则部分地失去了这种机会,内部化的垄断优势培育与FDI输出已被合并为同一过程。②跨国竞争战略的重大变化。在以市场动态化和经济全球化为特征的国际环境中,合作已成为企业巩固其市场竞争地位的重要基础。因此,跨国公司纷纷通过建立战略联盟调整竞争战略,即从对抗性或排他性竞争转向相互依存的“合作竞争”。多家竞争对手联结而成的“网络式战略联盟”,将越来越成为跨国公司主流竞争战略。

上述两个方面表明,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厂商的垄断优势并不构成FDI输出的必要条件。构成FDI输出的必要条件是那些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有效集合生产要素、建构或进入与东道国区位优势相匹配的跨国产业增殖链的资本,即为FDI的“有效资本”。显然,“有效资本”是一个动态概念。不同时期、不同区位,资本有效性的衡量标准是各不相同的。但要素整合能力、跨国性增殖链建构能力以及适应性反应能力,则是有效资本的最一般特征。具体来说:①要素整合能力。有效资本的FDI是以要素“集合包装”的形式来实现的。有效资本功能之一在于具备适应区位特征组织生产要素,开展多元化国际直接投资的能力。其以灵活的适应能力,按照区位特征配置生产要素,以进入不同类型的国家或地区。②跨国性增殖链建构能力。跨国产业增殖链的形成过程也就是在投资国与受资国之间建立双边或多边“共享产业”的过程。共享产业的选择具有两大基准:“优势要素互补性基准”与“需求偏好相似性基准”。优势要素是具有降低成本的资源优势,包括自然资源、技术条件、人力资本和信息流转等。优势要素互补是产业共享的基础。③FDI主体对投资区位优势的适应能力。如前所述,共享产业是一个以需求偏好相似、优势生产要素互补为特征的产业,因而是一个典型的区位性概念。跨国性共享产业不仅具有要素供给结构优势互补“偏好”,同时,也具有明显的“空间偏好”。“空间偏好”意味着东道国某种要素优势越明显,就越容易吸引共享产业资源的聚集。因此,有效资本型FDI注重的不仅仅是投资主体单方面所具备的优势,同时,更注重于投资主体优势与东道国优势的配搭能力。

笔者以为,有效资本的概念给出了中国企业“走出去”开展FDI的基本理念:在经济全球化和自由市场经济占主导地位的条件下,中国企业FDI能力可在产业增殖链国际化的过程逐步培育;而这一过程的实质是培育企业对跨国经营环境的适应性,即企业通过适应性地整合生产要素,使国内有效资本转变为国际性有效资本。中国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形成于经济全球化迅速发展的新的历史时期。全球FDI输出的环境、条件及其机制正在发生着深刻的变动,为我国国内有效资本进入FDI领域提供了契机。中国企业FDI发展速度及其规模取决于有效资本供给能力的大小。

三、基于大国经济的有效资本型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

经过以上的分析,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构想也渐渐展现出来。也就是说,我国的对外直接投资要以母国的优势为依托,而我国作为发展中的大国,从局部看,其优势有明显的“差异性”;从整体看,其优势又具有“综合性”。可以以这种“差异性”和“综合性”的优势为依托,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技术的资源,形成能适应经济全球化发展,有效集合生产要素、建构或进入与东道国区位优势相匹配的跨国产业增值链的有效资本,开展“差异化”的对外直接投资,构建“综合性”的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框架。

1.投资主体的选择

鉴于我国企业的规模、资金实力、技术和管理水平差别很大,而且不同类型的企业具有不同的优势,适合于不同的产业、不同的区域和不同的投资方式,因而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主体选择也应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为了有力地提升竞争力,防范经营风险,我们应该积极发展具有海外投资实力的大型跨国企业集团,发挥集团化经营的优势。另一方面,以民营企业为依托,积极发展中小跨国公司,构建我国市场经济跨国公司的框架体系。特别地,要注重以产业为纽带形成企业集群,发挥集群经营的优势。中小企业在跨国经营中形成集群,既可以保持中小企业机制灵活和适应小规模市场的优势,又可以造成规模优势,因而同时具备中小企业和大型企业的某些优势。

2.投资产业的选择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立足于大国经济的特点,整合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自然的、经济的和技术的资源,根据动态比较优势与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确定跨国经营的产业目标。①首先,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重点应调整为存在生产能力过剩、拥有成熟的适用技术或小规模生产技术的制造业上。尽管获取制约中国经济发展的生产性资源是现阶段海外投资必须考虑的投资重点,因为像生产活动中的铁矿、石油和木材等资源在中国已变得日益短缺。但是,资源开发业毕竟属于低附加值的行业。而制造业的对外直接投资能更有效地实现国内产业结构调整的目标,因而中国当前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应从以资源开发业为主转向以制造业为主,加大对制造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力度。②其次,资源开发型产业可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我国是人均资源不充裕的国家,尤其是油田、矿山、森林资源不足。在工业化过程中,资源约束对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影响日益明显,特别是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因而将资源开发型产业作为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预防性产业显然是明智的。那些资源充裕的非洲、拉丁美洲、中亚等友好国家可作为投资的重点区域。③此外,研究与开发型技术产业是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战略产业。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人们强调的是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能体现“核心”二字的应该是企业的“核心技术”,为此企业不得不重视对“研究与开发”的投资。近年来跨国公司研究与开发投资所占其销售额比重的不断提高就印证了这一事实。我国要不断提高自身的国际竞争力,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不断升级,更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

3.投资区域的选择

如前所述,我国是一个内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不同的地区和企业,经济技术水平处在不同的层次,而且各地的资源状况、市场需求都不相同。因此,我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选择应基于大国经济的特点,同时针对东道国的资源禀赋及环境条件,结合产业选择的目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①巩固对发展中国家的投资。目前中国对外投资的主要区域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周边的东南亚国家和地区。这是因为,基于比较优势的原则,广大发展中国家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近,有着良好的政治经济联系。同时这些国家正积极开放市场,制定各项优惠政策。因而在这些国家投资有利于我国适用技术优势的发挥,降低投资成本,带动我国技术、设备、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的一揽子转移,扩大出口创汇。②有针对性地扩大对发达国家的投资。发达国家拥有世界最广大的市场和优良的投资环境,其社会稳定,经济发展水平高,法律法规和各项制度健全,金融市场发达,是对外投资的理想场所。但发达国家市场经济发达,企业竞争力强,产品技术含量高,市场竞争激烈,目前我国大部分企业还不具备与之对抗的能力,因此对发达国家投资,应以市场导向和综合效率导向型作为对外投资的重点选择对象,以逐步实现投资市场的多元化。对发达国家投资,可避开贸易壁垒,扩大市场占有率,减少贸易摩擦,还可通过技术回流获取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国内提供信息,带动国内产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欧阳尧:构建大国综合优势[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6(2)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1篇6

〔关键词〕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县域经济;战略协整;共生品牌;协同发展;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913;F1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4-0007-07

〔作者简介〕袁中许,河南财经政法大学经济学院讲师,博士,河南郑州450002。

一、引言

在我国着力推进新型城镇化及城乡统筹与城乡一体化发展过程中,无疑离不开中心城市集聚和扩散功能的发挥。然而,现有研究大多关注对全国范围内经济具有强大辐射影响力的一级中心城市,以及对所在行政省区领域内有经济带动作用的二级中心城市。就我国整体经济而言,中心城市对应其宏观与中观领域发挥对经济的核心引领作用;省辖的地级城市中,去除二级中心城市外,其余地级城市则不妨称之为“地方中心城市”。但直至现在,对于一市之域经济政治文化中心的“地方中心城市”如何在相对微观区域中体现其经济地位和作用,这方面的研究整体上还比较缺乏。不可否认,地方中心城市中确有占比很小的一部分,像四川的攀枝花、河南的漯河等,凭借一方突出优势,呈现出显著的区域经济影响力,成为“强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同时,也有另外一小部分,像安徽的阜阳和湖北的恩施等,在资源或地理位置等方面有明显劣势,若没有强大的外部力量和外来机遇推动,恐难呈现区域经济影响力,这一部分可归为“弱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对于大多数地方中心城市而言,从其经济发展的现实基点看,既谈不上具有多方或某一方可以依凭的特别的内外力量或者可以轻松转化为经济效应的突出优势,又不同于劣势型地方中心城市,故属于“均势类型”范畴。相比于一级中心城市、二级中心城市和强势型地方中心城市,这些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应有的作用远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和发挥。谢小平和王贤彬研究发现,我国城市化推进中,中小城市过多大城市过少,而大城市的出现及大城市的共同发展有利于县域经济效率。〔1〕作为地方中心城市,大部分属于中等城市,有必要壮大规模使其进入大城市行列。赵玉芝和董平在分析江西的县域经济特征时认为,由于马太效应县域经济差距在加大,并强调政府的策略与地方中心城市的重要性。〔2〕另外,通过经济绩效、生态环境及城乡统筹等七方面的实证,郝华勇得出山西地方中心城市的市域城镇化普遍存在质量指标不协调的问题,并且发现省会中心城市由于竞争力和结构功能局限,其核心辐射带动作用并非十分明显。〔3〕说明我国城市化、城乡统筹及经济一体化的有效推进和发展已经迫切呼唤“地方中心城市”作用的发挥。

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不仅涉及我国欠发达的中西部地区,还包括东部发达地区。截止目前,对地方中心城市的研究仍然处在探索阶段。张海丰和黄河东从工业化绝对向心期理论出发,认为广西经济发展需要全省地方中心城市的带动,为此必须提升各地方中心城市的竞争力,争取发展的战略制高点,通过集聚与扩散功能,发挥地方中心城市在县域经济体系中的核心、引擎和重要支撑作用。〔4〕戴宴清提出我国城市化在达到30%水平后,已进入快速发展的起飞点,中心城市理应承担城市化的历史重任。针对县域经济大而全、小而全带来资源浪费,重复建设的问题,应做大做强地方中心城市,完善功能,提高县域经济协调能力,使地方中心城市成为当地一方发展的增长极。〔5〕胡碧玉等从城市经营视角出发,以南充、广安、眉山和巴中为例,认为实现四川地方中心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重点是在比较优势基础上培育城市主导产业,以此提高城市竞争力。〔6〕田学思和赵崇生认为地方市级政府既是“政治人”,又是“经济人”,应当从行政区整体利益考虑,实现辖区共同发展。〔7〕这些研究指明地方中心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中需要发挥引擎作用,应因地制宜朝着扩大规模,优化功能,提高竞争力的方向发展。

不可忽视的是,“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由于政治、地理、经济、文化与历史渊源而存在的共生关系所决定,发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核心作用,“县域经济”必然与之紧密相连。这里“县域经济”是指除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市区经济之外,仍属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市级行政职权所辖的所有县域经济。就现状而言,一方面,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强调自身中心作用却忽略自身有限的条件,以致所属县域经济无法感受向心引力和辐射,表现为孤立和分散;另一方面,县域经济往往忽视对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发展的能动作用,使得整体互补和积聚效应乏力。其实,在城乡统筹和城乡一体化发展中,二者之间整体上潜存着一个动力系统有待发掘利用,通过系统的有机衔接,可以解决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断裂问题,从而有效地推进城乡产业融合和促进城乡持续发展。〔8〕任迎伟和胡国平提出,城乡产业之间的关联性客观地要求加深城乡产业互动和发挥区域政府的促进作用,通过区域政府的合理干涉避免不利于城乡产业互动的城市偏向发生。〔9〕

本文立足于城乡区域系统共生视角,从增强和发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主导作用,有效推动相对微观区域城乡经济互动、共同发展与动力发展出发,探讨和研究我国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之间战略协整的方法路径。

二、构筑一个统建实体――“点域共生系统”

地方中心城市负载着所属地方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特有功能,在服务自身的同时,不断扩展与外界的联系,尤其是与所属地域的联系。城要管理,市要繁荣,故而城市需要发展。地方中心城市所属区域,除市区外还有所属县域(主要包含三农区域),都需要发展。毋庸置疑,两者如同一个共生体。尤其是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的加速,这种联系客观上会越来越紧密。县域经济的发展迫切需要地方中心城市带动,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同样离不开县域经济支撑。事实证明,二者之间的持续、协调发展是高度关联的。〔10〕这必然要求地方中心城市所在区域主体顺应客观现实和利用客观条件,实现双赢。

作为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一方面仍然是县域经济发展的信息集散与服务中心、技术支持基地、商贸窗口、物流交通中枢和人才聚集地,另一方面,由于缺乏突出优势,使得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经济环境的生态链难以形成。虽然具备一定的经济常态要素,可市区经济实力有限,由此制约了地方中心城市对县域经济引领和扩散作用的发挥。再者,县域经济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在自然地理上一脉相承,在政治文化上上下相齐,一般而言,不会单独存在突出表现。县域经济纵然有较为独特的一面,仍难越过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扩展其外部效应。因此,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及其县域经济要在经济日益开放、竞争更为激烈的环境中保持活力和持续发展,必须创造属于共有的竞争优势。那么,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其所属县域经济之间的最优选择便是“合谋而动”,通过自主和内在的资源要素与利益行为联合,改变所属区域经济的平庸处境,发掘潜力培育优势,创造条件进一步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力。

实现二者的真正联合,首先必须造就开放的心态和思维。县域经济要突破发展瓶颈,实现收入持续增加,农副业繁荣,新农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有效推进,急切需要地方中心城市的带动。同时,地方中心城市要扩大规模,承载生产、生活与服务体系功能,提升城市文明和现代化水平,真正发挥对县域经济的带动、辐射、调节和服务功能,同样需要县域经济支撑。其次,将开放性融入其中,促进历史和地理彼此相依的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和县域经济之间物质关联系统的形成,在此基础上,充分认识和运用城乡“共生”关系,确立二者稳定合作、共同进化、相互适应、相互协调和对称性互惠的共生系统性质。〔11〕由此打破城市和镇乡彼此分割的局面,使“三农”支持地方中心城市发展,地方中心城市则依托“三农”,进而形成城乡互动,互助互推,紧密依靠,有机统一的发展整体。

可见,这里所探讨的是以无强势支撑的“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为中心点,以“县域经济”为域,两者有机结合形成的既相对微观又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统一建设实体,故称之为“点域共生系统”。

三、点域共生系统的战略协整及共生价值品牌

点域共生系统的构筑只是满足了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所属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前提,但真正实现其发展战略,还需要所在主体的能动协整开拓。

1.点域共生系统的战略协整

不谋全局者,难求其一隅。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所属区域经济的发展,应放在国家经济整体格局中考虑,这就要求点域共生系统通过协整方法实现自身协调、持续和富有竞争力地发展。

依据战略理论和协整理论,为了点域共生系统的战略协整,必须首先做好三方面事项。一是发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主导地位。由所属区域经济政治文化的核心地位和组织资源发挥的有效性决定,主导不仅事关发展方向,而且紧密相连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战略利用。二是中心城市由于具有中心地位和身负主导作用,为了引导点域系统发展战略的实现,必须以制度确立中心城市的长期发展目标。正如企业一样,要经营好城市必须选择好自身的发展目标,着眼全局,立足长远,运用目标带动资源、优势和潜力,实现整体优化,造就特色。〔12〕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是在县域经济发展支持下的目标,而县域经济是地方中心城市发展目标带动下的经济。三是围绕点域系统发展战略与中心城市长期发展目标,对区域资源做到有效整合,中心城市抓着能够体现和支撑点域系统共生协同发展的产业经济,不仅应选择好主导产业,还要考虑协调和优化三次产业结构。重视发挥主导产业的主导和扩散效应,发挥好支柱产业和高新产业的功能,坚持用产业集群模式培植产业经济特色优势,并利用产业政策引导产业协调布局规划,从而推动区域经济良性发展。〔13〕在此基础上,推进协整和战略,创建点域系统共生价值品牌,以品牌价值影响力推进点域系统的发展。

2.点域系统的共生价值品牌及其对协整战略的助推

品牌是最有价值的无形资产,是实体、社会心理特征及产品相关利益整体的象征。构建品牌利于提升企业、城市与区域的吸引力和竞争力。由于品牌的建立具有广泛、深刻、持久的社会基础,其影响力所带来的“溢价优势”无疑成为城市和区域经济实力与竞争力的标志。〔14〕如果说20世纪80年代是产品经营时代,90年代是资产经营时代,那么21世纪就是品牌经营时代。品牌分布彰显区域经济集群优势,通过产业集群打造产业和产品品牌。品牌的价值则在于为地方中心城市与区域经济带来持久的动力源泉和深刻长远的发展。〔15〕

品牌对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发展的意义犹如血液之于生命。有了品牌,特别是创立了价值品牌,就等于有了消费影响力、社会影响力和市场吸引力,就会吸引更多优质企业、资金、技术、劳动力和人才的集聚,从而加速和促动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所属区域经济富有活力地发展。故,在原有县域和市区产业经济品牌及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品牌基础上,通过点域共生系统目标战略的协整,坚持培优和挖潜,并在注重产业与文化的核心、内含创新建设上实施有效的、有机的整合,创建属于点域系统共生的价值品牌,从而依托该品牌的内在凝聚力和外在竞争力,为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和区域经济的有效联动、持续发展提供价值动力和源泉。

四、双向战略协整概念及双向战略协整水平测度

1.双向战略协整

双向战略协整是将辖区内重要的和具有一定特色、优势、潜力的资源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进行有机渗透和结合,也即发展目标的制定和实施充分考虑了县域和市区在内的区域经济因素,区域经济的发展则自觉融入跟进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目标,使之发挥整体联合互动效应和要素集聚的系统优化效果,从而形成点域共生系统鲜明的优势与特色,以此创建点域系统共生价值品牌,推动点域系统经济整体动力发展。

五、点域共生系统战略协整实例

在前述理论与方法分析基础上,本文借助“许昌实例”进一步探究由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共同构筑的点域共生系统及其战略协整,并以此检验其可行性和最终效果。

许昌市作为我国中部后发地方中心城市,就其地位、资源条件和经济特征而言,属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尽管相距省级首位中心城市郑州不足100公里,能够分享来自郑州的经济辐射带动效应却十分有限。在我国所有地方中心城市中,许昌市本身并不具有特殊和突出的经济优势及经济环境优势,自然资源与地理条件的潜在可能性优势有待挖掘,社会文化资源虽然有一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但比较分散,也比较荒疏,整体上缺乏重视、创新和提升,称不上特别丰富与奇特,影响力自然是有限的。此外,该区域内既没有国家重大投资项目,也没有称得上“浩大的建设基地”。在国内较知名的企业仅两家,产业集群数量很少且规模分布不均衡。作为一个内陆地方中心城市,难以享受国家各项投资或税收等优惠政策。因此许昌市作为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代表性。

1.确立点域共生系统战略协整的层次因素

(1)目标因素。许昌市所辖周边五县二区,分别是许昌县、鄢陵县、长葛、禹州、襄城县与市区魏都区及正在建设的东城新区,其中长葛和禹州均为县级市。从2003年开始,顺应国家城镇化发展形势,许昌市致力创建点域共生系统战略,将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进行有效协整,发挥区域系统内现有的资源、特色和优势,挖掘潜力,树立特色许昌,创建点域系统共生品牌,组织推出并正式实施了许昌城市七个发展目标,分别为创建优秀旅游城、国家卫生城、国家园林与森林城、打造文化生态城、轻工商贸城、以农业科技为依托的科技城及宜居与中原创业示范城。这七个目标依次记为b1、b2、b3、b4、b5、b6和b7,作为协整目标因素其权重相应设为a1、a2、a3、a4、a5、a6和a7。

(2)资源因素。许昌市区及所辖周边五县的经济资源及可转化为经济效应的地理、政治和文化资源。就鄢陵县而言,有“腊梅之乡”之称,建有中原花博园和花卉基地,以花卉、花木产业为主导,以棉花生产为支柱。而禹州以钧瓷为特色,禹州钧瓷享有一定范围的知名度,且有比较丰富的煤炭资源,并以中药材种植为支柱。许昌县以发制品产业为主导,以河南瑞贝卡股份有限公司为龙头,产品主要对外出口①,其次是以粮食产业为支柱,以腐竹产业为特色。长葛以黄河模具金刚石制造业为主导,以农业机械为支柱,以众品实业及养殖业为特色。①襄城县山水资源较为丰富,紫云山风景有别致的一面,该县域以烟草、蔬菜种植为支柱。毫无疑问,许昌市区,是许昌市这一地方区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区位交通地位比较重要,也是南水北调、西气东输工程的通过地。工业上具有一定行业实力的许继继电装备集团和许昌烟草公司,有日益兴旺的商贸业,前景向好的房地产业,还有分散但可以适度挖潜并具备历史依托的三国文化资源。许昌市作为地方区域,地处中原,地理位置较好,气候温和,四季分明,某种程度上有利于人才资源的潜在聚集。

①众品实业重在运用标准化、专业化和产业化模式从事农副产品的加工和制造。

针对以上情况分析,我们归纳了10个协整资源因素,其中,县域烟草、粮棉、药材、蔬菜种植及养殖等农业资源记为c1,特色山水资源、钧瓷及花卉资源记为c2,县域外贸加工制造及机械产业记为c3,市区城内的继电装备业记为c4,烟草业记为c5,商贸房地产业记为c6,文化资源记为c7,整体人力与人才资源记为c8,地理生态资源记为c9,许昌作为西气东输及南水北调的经过地,交通区位,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及中原城市群的重要一员等潜在因素记为c10。

2.点域共生系统协整层次因素的权重分析

一个系统通常由若干层次结构构成,对于系统的总体评价通常运用层次分析法,即对层次之间及层次内部聚类均采用加权量度法。无论采用客观赋权,还是主观赋权,运用得当都能获得较为可靠的评价效果,如同Marinoni(2006)的研究所呈现的。〔16〕现在,设定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的战略协整中,其点域共生系统有两个层次,第一个是首要的层次,即目标因素层,第二个是资源因素层,主要为经济因素,以及蕴涵经济效应的文化、政治和地理因素。各个层次又有若干分类,由于对层次类别难以做到客观赋权,故根据调查、考察,及其他可获得性信息与数据的纵横对比,结合有关专家建议,经综合分析给予主观赋权。

3.点域共生系统的层次因素赋权与其共生协整的阶段成果

由于许昌点域共生系统中有着一定的中原文化积淀及三国文化资源,农业资源也比较丰富,旅游资源蕴涵潜力,城市及周边环境日趋生态化,与创业相匹配的人文与政治环境日益突显,所以,出于战略考虑,将目标因素权重依次定为020,010,015,025,010,005,和015,其中发展目标b1,b4与b7为重心,b2,b3,b5,b6则是重心目标实现的必要和可利用条件。同时,依据创建国家卫生城、优秀旅游城等的努力程度,以及自身和外部综合评价,2010年目标成绩分别赋为75,90,70,80,55,40,和65,每个资源因素对发展目标的权重总和为1,对不同发展目标的实际影响作用给予相对赋权,然后乘以070,即对地方中心城市发展目标与系统资源因素项数之比,进行量纲化处理,再将相关数据代入(1)式可得该年度共生战略协整水平的阶段性成果值约为092。

4.点域共生系统的协整创新演进与共生协整战略推进

由战略协整水平数值与表1对比可知,许昌市作为地方中心城市,其主导发展目标与包含市区经济、县域经济在内的所属区域进行双向战略协整,经过2003年以来的不懈努力和协整创新推进,至2010年已实现较为占优水平。协整水平测度值作为双向协整水平的综合体现,也是对该点域共生系统的整体评价,此量度方法兼具静态与动态指标的量化功能。〔17〕事实上,协整就是一种生产力的创新创造和资源效益的优化,借此可以提高城乡凝聚力和系统整体经济素质,使区域特色和优势得以呈现和提高,逐步树立点域系统共生价值品牌。期间,一方面,许昌市政府坚持和加强自身对区域引领的主导地位,将以往对区域的行政管理理念逐步转变为对区域发展战略的协整服务理念。另一方面,重视运用产业集群模式推动目标发展下的特色和富有潜在优势的产业在链条上对接和扩展,并且专门成立支持战略协整的科技人才服务总部和管理协调服务总部,经过8年的战略实施和创新努力,许昌点域系统协整水平得到不断优化提升。由表2知,与之对应,该点域系统共生品牌在这8年内提升了近85位。促成了“文化、旅游、生态和创业”为核心的“特色许昌”这一点域系统共生、具有不可完全替代性的价值品牌的确立。同时,内外创新演进的战略协整带动点域共生系统综合竞争力在全省不断提高并较为稳固地向前跨越了六位,由平庸者变成了领跑者,使运用共生品牌价值动力推动点域系统经济实现持续与跨越发展战略稳步推进。目前许昌点域共生系统整体实力居省会郑州和工业基础雄厚的副省级中心城市洛阳之后,这说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进行战略协整,可以有效地实现该区域城乡经济的联动、持续与动力发展。不仅如此,在这一战略协整过程中,许昌市区人口规模扩大迅速,从2003年的51万增加到2010年的81万,7年间增幅达60%,实现了城乡区域人口总量和中心城市经济容量、经济层次相称的城市规模优化,也验证了刘妮娜和刘诚所提出的城镇化发展水平与人口层次有序流动一致的观点。〔18〕同时,伴随协整水平的推进,协整目标成绩也在不断提高,证明点域系统战略协整同样利于提升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城市化质量水平。当然,根据优化协整的动态性,还应通过对其他项目标的权重及资源因素系数的调整,提高宜居和示范创业城发展目标的权重,加强农业科技城与创业示范城目标的合作。同时,如果引入能够发挥区位优势与人力资源优势的科技环保制造业,引领和强化农业产业集群化发展,其协整水平将会进入新的提升阶段。

六、结论与启示

在加快推进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新时期,除了发挥一级和二级中心城市的作用外,还应当重视和发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在相对微观区域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和引领功能。对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而言,受自身力量和条件局限,以及与县域经济的相依性,二者应选择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为中心点,以“县域经济”为域的城乡一体点域系统共生战略联动发展道路。战略协整理论及许昌市的实例分析表明:因地制宜采取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区经济在“目标因素”和“资源因素”上进行双向战略协整,不但可行而且富有成效。通过战略协整,能够创造点域系统特有的共生价值品牌,从而借助该品牌的价值动力推动区域城乡经济整体发展,这种战略协整还有利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城市化水平提升,同时,战略协整保障了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核心带动功能与县域经济支撑凝聚作用的同步互动与双向增强。在战略协整下,由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目标带动和区域资源因素的向心互动,使发展具有了内在性和源泉性,相对于被动给予,战略协整无疑会增添城乡统筹中区域经济主体的内驱动力。〔19〕此外,战略协整的协同性、适应性与竞争一致性,也决定了这不仅利于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对于所属县级城镇、近距离都市圈及远距离小城镇与新农村辐射的承接和传导,〔20〕也会促动反向产业链的专业分工合作及市场梯度培育,故可以成为推动我国新型城镇化、城乡一体化的一种根植性途径选择。

不难发现,战略协整过程就是对内帕累托改进和对外竞争占优的过程,也是一个“点域系统共生品牌”塑造和价值提升的过程,归根结底是一个创新演进过程。创新协整意味着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发展目标的稳步推进,及点域共生系统原有经济活力的相互影响和增强。这一过程自然蕴涵了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管理水平、服务功能和产业集群效应的相互反馈、支撑、促进,以及点域系统共生品牌形象的树立与不断提升。再通过进一步的协整创新,可以不断呈现和发挥点域共生系统的整体优势和潜力,使属于点域系统共生品牌的价值力量逐步得以形成和提高,并以品牌吸引人气和人才集聚,化现实和潜在资源为经济优势,积极汲取外部信息,形成点域系统内在的特色属性,从而通过核心产业和核心技术的内在创新持续增强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主导下的点域系统共生品牌的价值竞争能力。事实上,这种战略协整的创新演进,不仅体现在相对既定的时期和条件下,即使在发生目标改进或调整、资源要素出现新的组合或形态变化,抑或环境、政策变迁等条件下仍然具有创新演进的功能。正是战略协整的这种创新演进特性,可以保证在双向战略协整中能够不断提升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带动与辐射功能,并逐渐摆脱区域经济的分散和平庸,最终使“点域共生系统”竞争力优势得以逐步形成和增强。

在我国新型城镇化及城乡统筹、城乡一体化推进中,为发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从根本上增强所属区域经济协同发展、持续发展的能力与活力,本文从研究结论中得出几点实践启示。

首先,应树立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之间“点域系统”的共生共演意识。对于数量众多的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而言,没有极为突出的地理区位、政策支撑和经济资源优势,所以不能沿袭一级和二级中心城市及强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发展路径,但又不必像劣势型中心城市那样被动地等待外来支持力量和机遇。由于地理空间上的经济血脉相连、文化近同和政治相依特性,决定了在内外开放环境和新型城镇化建设中,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与县域经济系统的共生关系及战略协整演进发展的必然性。

其次,应提升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战略主导能力和引领区域经济紧密互动、共同发展的协同服务水平。从战略引导出发,坚持发挥均势型地方中心城市的主导功能和作用,提高承载相对微观区域以经济联动发展为核心的目标综合治理能力,并在战略协整中,提升以技术支撑与效率关联为中心的协同服务水平。

再者,应坚持以技术创新和产业创新推动点域共生系统的协整创新演进,促进新型城镇化下的城乡区域经济协同与动力发展战略。借助企业家精神培养、服务业专业化扶持及“回波效应”的新增力量,致力于点域系统集群企业的核心技术与核心产业创新,促进目标和环境动态跟进的战略协整,内在地推动点域系统共生异质性价值品牌的核心技术链和产业链培育,从而保证其独特价值品牌的内涵不断积淀和价值竞争力的增强与提升,推动产城互动和城乡区域经济协同与可持续发展战略。

〔参考文献〕

〔1〕谢小平,王贤彬.城市规模分布演进与经济增长〔J〕.南方经济,2012,(6).

〔2〕赵玉芝,董平.江西省县域经济特征及其成因分析〔J〕.人文地理,2012,(1).

〔3〕郝华勇.山西省市域城镇化质量实证研究〔J〕.理论探索,2011,(6).

〔4〕张海丰,黄河东.提升中心城市竞争力,带动广西经济发展〔J〕.改革与战略,2006,(4).

〔5〕戴宴清.中心城市发展的制约因素与现实路径――以江苏省盐城市为例〔J〕.经济与社会发展,2007,(1).

〔6〕胡碧玉,牟进洲,宋小军.四川省非中心城市经营城市的调查与思考――以南充、广安、眉山、巴中为例〔J〕.科学・经济・社会,2007,(3).

〔7〕田学思,赵崇生.促进区域经济各主体力量协调发展〔J〕.宏观经济管理,2010,(11).

〔8〕吴丽娟,刘玉亭,程慧.城乡统筹发展的动力机制和关键内容研究述评〔J〕.经济地理,2012,(4).

〔9〕任迎伟,胡国平.城乡统筹中产业互动研究〔J〕.中国工业经济,2008,(8).

〔10〕赵喜仓,吴继英.江苏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与中心城市可持续发展关联分析〔J〕.江苏大学学报,2005,(3).

〔11〕刘荣增,齐建文.豫鲁苏城乡统筹度比较研究――基于共生理论的视角〔J〕.城市问题,2009,(8).

〔12〕徐盛华,陈子慧.现代企业管理学〔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13〕芮明杰.产业经济学〔M〕.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14〕郝胜宇,白长虹.从顾客视角建设城市品牌〔J〕.城市发展研究,2008,(1).

〔15〕王兆峰.品牌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研究〔J〕.北京工商大学学报,2007,(2).

〔16〕MarinoniO.,HoppeA.UsingtheAnalyticalHierarchyProcesstoSupportSustainableUseofGeo-resourcesinMetropolitanAreas.JournalofSystemsScienceandSystemsEngineering,2006,(2).

〔17〕叶民强,张世英.区域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系统协调发展衡量研究〔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2001,(8).

〔18〕刘妮娜,刘诚.人口有序流动与有质量的城镇化〔J〕.经济体制改革,2013,(6).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7

企业要在国际国内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涉及企业经营管理的各个方面,其中十分关键的一条是构建企业的比较优势。

构建企业的比较优势,必须对比较优势的本质特征及其重要意义有一个清晰的理解。所谓比较优势(comparativeadvantages)是指企业所具有的在经营管理等方面相对其他企业而言更为优秀的因素。企业是由人、设备、物资、资本、技术、信息等诸要素(即经营要素或资源要素)为实现一定的目标和任务,配置组合而成的有结构、有功能的有机统一整体。每个企业均有由经营要素及其结构所决定的“素质”,这种素质在外界环境的作用下表现为一定的能力。作为赢利性的经济组织,企业最主要的能力是经营能力。比较优势主要体现在经营能力的优势上,而经营能力的优劣实质上体现在竞争能力上。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讲比较优势与竞争优势(competitiveadvantages)具有相近的内涵。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个企业只有具有比较优势,才会具有竞争优势,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构建比较优势,需要正确对自己的比较优势进行正确的选择,形成核心竞争力。美国著名的市场营销专家杰鲁姆。麦卡锡(E.JEROMEMcCARTHY)指出,企业的比较优势主要可以体现在四个方面:成本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供应优势。我认为,还应包括人才优势、区位优势等方面。从竞争角度看,一个企业拥有的比较优势无疑是越多越好,可是,从实际的角度看,任何一个企业都很难做到在所有方面均具有比较优势。美国一些专家在总结了美国一批成功的企业的经验后得出,企业要获得成功,必须在某一个方面有自己明显的比较优势,但是,并非在所有的方面都要有优势,而只要不处于劣势。这一思想的核心就是企业必须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形成核心竞争能力。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8

关键词:传统优势产业;产业结构;比较优势;竞争优势;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26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3)33-0052-03

收稿日期:2013-08-19

作者简介:孙彦宝(1965-),男,吉林长春人,副教授,从事经济管理理论与实践研究;郭世民(1988-),男,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从事市场经济体制研究。

传统优势产业在区域和城市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当地经济的龙头和支柱,也是当地税收的主要来源、就业的主要渠道和区域经济的主导力量。中国大部分传统优势产业都建立在特殊的时代背景和政治背景下,由于受到高度重视而获得一定程度的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1]。这种规模优势集中体现为资源规模、资产规模和人力资源规模等。但是,中国的传统优势产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在经济体制转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它们曾经具有的竞争优势不断丧失,而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现代优势并没有建立起来,逐渐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包袱。根据十报告相关内容,确保中国传统优势产业的良好发展势头和可持续发展前景仍是产业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传统优势产业概念的界定

在界定传统优势产业的概念时,有必要对几个与传统优势产业相关、人们又容易厘不清的概念在此赘述,如行业、产业、传统产业和近现代产业等。行业一般泛指社会经济系统中的各行各业,戴维·W.皮尔斯的解释是:“在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内,一个行业可定义为:在同质产品中相互竞争的为数很大的一批企业。”产业经济学或产业组织理论则把产业定义为直接从事同类或具有密切替代关系的产品或服务的生产经营活动的企业集合,传统产业为运用金属工具的以手工劳动为主的经济活动,近现代产业均为以机器生产为主的经济活动。

传统优势产业的研究涉及一般经济学理论、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国际贸易理论等多学科的研究领域,是一个综合性的学术命题。传统优势产业作为一种较为独特的经济活动,既是历史和分工的产物也是工业化进程的基本规律。在简要回顾传统优势产业理论发展的基础上,结合其他学者的研究,本文把传统优势产业定义为:传统优势产业是指以资源、劳动等原始要素为支撑,在长期的产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中,由于自身具有较强的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能够保留下来并且持续快速发展的产业,它是比较优势和竞争优势的综合体现。

二、传统优势产业的界定标准

在构建界定传统优势产业的指标体系之前,首先要制定对传统优势产业评价的原则。通过分析和借鉴国内外学者关于传统优势产业的评价,笔者认为对传统优势产业的评价应把握以下原则:第一,科学、客观,有针对性。以科学的理论为依据,从实际出发,真实地反映现实状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第二,规模、效率,有成长性。规模是经济发展的基础和优势产业迅速形成与发展的前提,具有持续上升的经济效益是一个产业成为优势支柱产业的重要条件。产业的成长性是经济发展的潜在条件,是传统优势产业迅速发展的动力。第三,高附加值、增长速度快,抗风险、扩大就业和安置劳动力能力强。随着中国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而且中国高校扩招后的学生已经毕业,中国进入了就业高峰期,就业压力增加。第四,产业关联度高,出口创汇明显。传统优势产业要充分发挥其比较优势,带动相关产业生产技术的进步,促进经济增长。

(一)传统优势产业界定的具体指标体系

产业竞争力是一国特定产业通过在国际市场上销售其产品而反映出来的生产力。由于产业是同类企业或者产品的总和,而竞争关系总是体现在具有替代性的主体或产品之间,所以产业竞争力的比较是在一国的某一产业同其他国家的同一产业之间进行的。也就说,产业竞争力总是指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产业竞争力就是一国的某一产业能够比其他国家的同类产业更有效地向市场提品或服务的综合素质[2]。一个产业在竞争中具有什么样的表现是由这个产业的竞争力所决定的,因此,我们可以认定产业竞争力是判断产业优势的重要基准。产业竞争力的评价指标体系包括很多具体的指标,具体内容(见表1):

表1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

资料来源:郭树言,欧新黔.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下面做具体分析:(1)国际市场占有率和国内市场占有率分别反映了国内某产业在国际出口市场和国内市场的生存空间状况,二者份额越大,生存空间就越大。(2)产业集中度从产业组织角度反映了产业的生存空间状况,产业集中度越高,说明产业创新和发展能力也较高。(3)相对市场绩效指数可以分别用国内市场相对绩效指数和国际市场相对绩效指数来衡量。该指标反映了产业生存空间的长期变化趋势。国内市场相对绩效指数可用该产业的国内市场份额与国内各产业平均份额之比来表示。国际市场相对绩效指数为■。式中,Ei为一国产业i的出口额,Eo为出口总额;Wi为产业i的世界出口总额,Wo为世界出口商品总额。该指数大于1,表示该产业具有相对的出口优势,小于1则表示处于相对的出口劣势。(4)贸易竞争优势指数[2]表示一国进出口贸易的差额占进出口总额的比重,用公式表示为:IT=■。在公式中,I、E分别表示进口额和出口额,i表示某一区域或国家的某一产业或产品。贸易竞争优势指数是分析某一行业产业的国际竞争力的有力工具,能够反映一区域或者一国生产的某种产品相对世界市场上供应的异国同种产品来说是否具有竞争优势。IT综合考虑了进口与出口两个因素,能够反映某一区域或者一国某一产业部门在国际市场竞争中是否具有竞争优势。如果IT0,表示该国该种产品的生产效率高于国际水平,具有贸易竞争优势,数值越大,优势越大[3]。(5)产业技术对外依存度高表示产业自身创新能力不足,将会影响其国际竞争力。(6)品牌拥有率和技术控制率越高,产业的竞争力越高。(7)外资股权控制率和外资经营决策权控制率越高,表示本国产业的竞争力越低。

(二)传统优势产业的定量分析指标

1.产业集聚度

传统产业集群与高新技术产业集群不同,它的形成是由具有比较优势的传统产业为主导的、众多中小企业及相关机构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聚集而形成的经济群落。目前,中国绝大多数产业集群都属于传统优势产业集群。测定一个产业集群对某一区域的影响力主要考察产业集群的集聚度,然而产业集聚度的评价指标主要包括年销售总额、就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产品出口额四个方面。因此根据传统优势产业评价的原则,可以通过借鉴产业集群集聚度的分析来界定传统优势产业。产业集群的影响力主要从产业集群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和产业集群在所在产业的影响力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由于这两个方面的分析模型原理一致,在此仅对产业集群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进行分析。

经济学文献中过去常见的度量产业聚集程度的方法是区位吉尼系数[4],其计算公式为:G=∑i(xi-Si)2,其中,G为吉尼系数,xi是i地区就业人数占全国总就业人数的比重,Si是该地区某产业就业人数占全国该产业就业总人数的比重。系数越高,表明集群值越大,即产业在地理上更加集中。产业聚集的度量及其实证研究的成果一般都出自美国经济学家之手,克鲁格曼、费尔曼等人就用这种方法测算美国制造业的集群程度。

现在分析一下产业集群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这种分析方法主要运用销售总额、就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产品出口额四个指标分析产业集群在所在地区影响力。就业数量指标是指产业集群所吸纳的劳动力与整个地区所吸纳的劳动力的比值,其他三个指标依此类推[5]。产业集聚度的计算公式如公式(1)所示:Ji=■×100%(1)

其中:i=1,2,3,4,分别代表产业集群的销售总额、就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产品出口额,Pi表示产业集群在方面的数额,Pni表示产业集群所在地区在方面的数额,Ji表示产业集群在方面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Ji主要用来说明产业集群在所在地区的集聚程度。Ji数值越小,该产业集群在当地经济的影响力越小,产业集群的集聚度越低。Ji数值越大,则表示集群在i方面在当地占有的份额就越大,那么在该地区的影响力也越大,这也意味着这一产业集群已经成为或即将成为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但在具体考察的过程中,单个Ji的数值可能是非显性的,即四个数值可能有大有小或是处于中间。因此,为了综合反映产业集群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避免单个指标判断的局限性,有必要对以上四个指标进行加权分析[6]。如公式(2)所示:J=■biJi(2)

其中,i=1,2,3,4,分别代表产业集群的销售总额、就业数量、固定资产投资额和产品出口额,Ji表示产业集群在方面在所在地区的影响力,bi表示权数(0

权数bi的均值为0.25,具体数值偏离均值的大小由四个指标相对产业集群的重要性以及该地区的经济特性来决定。如果集群所属产业是技术密集型产业,那么整体而言该地区的销售额就会很高,销售额指标对产业集群就很重要,b1的赋值也要相应提高;而如果集群所属产业是资本密集型产业,就要权衡固定资产投资额指标,对b3的赋值就可相对偏高一些。J的大小直接反应了产业集群在该地区的综合实力。以纺织业为例,要考察该产业集群在某一区域的影响力,就应当注重就业数量这一指标。

2.区位商与资金利税率偏离度

国内外较常用而且被很多学者和硕博士论文采用的传统优势产业选择方法是根据区位商进行选择。区位商又称专门化率,是指一个地区特定部门的产值在该地区总产值中所占的比重与全国该部门产值在全国总产值中所占比重方面的比率。它的的计算公式为:LQij=Lij/■Lij/■Lij/■■Lij

其中,i表示第i个地区(i=1,2,3…n);j表示第j个行业(j=1,2,3…m);Lij表示第i个地区,第j个行业的产出;LQij表示i地区j行业的区位商。区位商大于1,则显示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有聚集倾向,区位商越大,其转化为优势产业的可能性就越大;如果区位商等于1,表明该地区在该产业上既不显示集聚,也不显示分散;如果区位商小于1,则表明该产业趋向分散发展。

区位商法因具有计算简单、所需资料不多和结果直观明了等优点而被广为采用。但是区位商分析方法存在区位商值受产业分类和区划影响较大从而出现偏差等缺陷,所以区位商分析必须辅之以其他方法,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提出了将区位商与资金利税率偏离度结合起来研究区域优势产业的方法。为了便于数据分析,整理出了资金利税率偏离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如下:ZPij=(Xij-Xi)/Xi

式中,Xij、Xi分别为j区域i产业的资金利税率与全国产业平均资金利税率,ZPij为j区域产业的资金利税率偏离度。产业资金配置的效率可以通过资金利税率偏离度的大小来说明,产业资金配置的效率越高说明某一产业所具有的竞争优势越明显。当ZPij0时,说明该产业的资金配置有效率;当ZPij=0时,则表示该产业资金的配置无效[7]。根据LQij与ZPij的值,可将不同类型产业的优势产业分为优先专业化产业、一般专业化产业、效率优势产业和准效率专业化产业。构成比较优势与专业化产业的具体条件(见表2):

其中的优先专业化产业就可以看做传统优势产业。采掘业是完全的资源指向产业,其区域比较优势完全取决于区域自然资源禀赋,效率指标对其区域布局的约束力不大[8]。根据表2,再结合当前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可以确定以汽车业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业具有较高的资金配置效率,这些传统优势产业仍将在中国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三)传统优势产业界定指标的实际应用

根据以上界定传统优势产业的指标体系,可以确定纺织业、汽车业、建筑业和制造业等行业产业为中国过去一段时期、当前以及未来几十年的传统优势产业。这些行业产业由于具有较大规模、高附加值、增长速度快、市场扩张能力强、需求弹性高和高生产率上升率等优点,在扩大就业、安置剩余劳动力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巨大作用。以制造业为例,制造业包括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电力工业、机械制造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以及服装制造业等,这些行业产业发展迅速很快,同时可以带动与之相关联的钢铁、基础化工、金属制品、橡胶以及纺织等行业产业的发展,从而推动区域经济增长,提升中国的产业发展水平,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9]。

三、小结

传统优势产业的技术水平相对偏低,产品竞争主要以低成本获取竞争优势,在全球价值链中处于低端。由于受到经济全球化和产品区域化趋势的影响,传统优势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所处的地位和发挥的作用渐弱。在探讨了传统优势产业的界定标准之后,可以基本确定哪些产业属于传统优势产业。为了解决传统优势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产品同质化严重、竞争过度、创新能力不强、创新体系不健全等问题,相关部门应该通过完善制度建设、营造创新文化、优化组织结构、培育创新主体、加快创新技术平台建设等方面构筑完善的创新体系以及加强融资支持,形成由政府、企业、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等多渠道的风险投资资金来源,促进科技创新成果商业化,为传统优势产业提供有力金融支持,从而持久延续其在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小艾尔弗雷德·D·钱德勒.企业规模经济与范围经济[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9.

[2]郭树言,欧新黔.推动中国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与优化升级探索[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2007.

[3]李薇,于子涵.中日动漫服务贸易竞争力比较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11).

[4]徐康宁.产业聚集形成的源泉[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3-55.

[5]张明龙.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128.

[6]王丽霞.产业集群集聚度研究[D].金华:浙江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7]张东山,王玮.上海高新技术型主导产业选择的实证分析[J].上海农村经济,2007,(3).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9

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以加快西江黄金水道建设、打造西江经济带为核心内容的西江战略,与实施广西北部湾经济区建设形成“江海联动”的协调发展格局,有效地推动了泛北部湾经济合作、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以及广西经济社会的发展。西江战略实质上是广西经济发展和对外开放战略的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以来广西开放合作一直都在强调要发挥广西的“沿海、沿边、沿江”的优势,西江战略的提出完全符合广西对外开放战略的要求与需要,打造西江经济带是广西开放合作由外及内、由海及陆的必然趋势,将加快形成广西“江海联动、内外兼修”的区域发展战略新格局。广义的西江经济带涵盖从左江到右江、红水河、柳江、桂江、贺江等河流或支流,惠及广西14地市,范畴覆盖全区土地面积的92%及全区人口的89%。广西西江经济带是我国南方开发轴带重要的一部分。西江经济带核心经济圈是珠三角、北部湾和大西南三个经济圈交汇节点,它既是广西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基地,又是广西融入“珠三角”的前沿阵地;它既是北部湾经济区产业的后园基地,又是北部湾经济区“4+2”核心城市成员。西江经济带的建设规划虽然还没有正式公布,但是西江黄金水道的建设早已展开,可以说西江经济带的建设战略已然实施并在近年来取得较快发展。西江经济带具有一系列极为有利的扩展对外开放的条件,在面临巨大机会的同时也要面对很强的竞争压力和挑战。在此背景下,西江经济带的建设须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加强与周边地区的经济合作,采用合理的经济发展策略,创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以促进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

二、精心选择、培育主导产业

不平衡发展理论证明,由于资金和其他生产要素投入有限,后发国家不可能在所有的产业同时投入和同步发展,而必须首先建立某些产业的竞争优势,以此带动经济的全面发展。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特定的主导产业,西江经济带的发展也必须精心培育某些主导产业,作为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东部沿海,但是西江经济带具有自身特有的大量优势,在综合优势理论的视野之下,西江经济带的主导产业应该包括如下几个部分:

(一)应继续发展重工业,特别是钢铁工业、化学化工等重工业就外生优势来说,西江的区位优势和交通优势大大降低了原材料的进入和成品运出的运输成本,与此同时西江的区位优势带来了巨大的原材料资源,而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于钢铁化工产品越来越大的需求,则为这一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化工、钢铁这些重工业产业在西江经济带的柳州经历了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相对较强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所以西江经济带具有发展重工业的外生优势和内生优势,综合优势最强大,竞争力和发展潜力最强。

(二)大力发展劳动力密集型和外向型加工工业劳动力资源丰富是我国的基本要素禀赋优势,发挥这一禀赋优势是赢得综合优势的重要途径。西江经济带以大西南为腹地,拥有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具备充分的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要素优势。桂林、柳州、玉林等城市的外向型产业在广西对外贸易中占据着相当的地位,也积累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经验。而广大东盟国家和东南亚,甚至远达非洲的很多国家,都为这些制造加工业提供了巨大的市场。在服装、家电制造与装配等行业领域,珠三角已经具备了相当的技术和经验优势,西江经济带能够在承接珠三角的劳动密集型和外向加工型工业上,赢得巨大的综合优势。

(三)建设多功能的内河港口,大力发展物流业务,发挥西江黄金水道的优势物流业的发展对整个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具有关键性的作用,一方面,西江经济带具备发展物流业的外生和内生优势;另一方面,西江经济带的地理区位对物流业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加快公路与铁路建设,特别是连接西江经济带和周边省市的公路与铁路建设,从而促进西江经济带交通枢纽地位的确立,降低物流成本,加快物流业的发展。

(四)依托于西江经济带和整个大西南丰富的自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及特色产业要充分利用桂西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大量从事农产品加工熟练工人的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包括桑蚕加工、畜牧产品精深加工等;要充分利用西江经济带以及整个大西南丰富的矿产资源,促进冶金产业的发展;以西江流域的自然风景优势为依托,促进旅游相关产业和产品的开发;充分利用广西以及大西南包括少数民族在内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发展人文产业和文化产业。

三、构建核心城市

国家竞争理论说明,产业群的建立是提升国家经济竞争能力,创造竞争优势的核心环节之一。产业群的建设能够降低交易成本,集中产业信息和资源,提升产业创新和科研能力,并且促生良好的产业生长环境,从而急剧的提高产业的竞争力。西江经济带的发展和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必然要求建构核心城市。只有构建核心城市才能够形成产业群,聚集丰富的资源,最终发挥规模效应和分工优势。建立核心城市不是要把某个城市作为核心,把其他的城市作为卫星,而是要把整个西江经济带凝聚成为一个资源密集的、统一的核心,要把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统一的区域经济实体。西江经济带作为一个区域经济整体,其经济发展必须依托于区域内部城市间的合作,以及城市与腹地之间的经济效应。南宁、柳州、梧州和贵港这几个西江经济带核心城市必须在产业布局和资源布局等各方面通力合作,形成区域经济城市群。南宁作为广西的首府,在资金、技术和人才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应该发挥南宁的金融和技术与人才优势,充分发展金融行业和第三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与此同时,充分发挥南宁的人才培养基地作用,发展南宁的教育体系,使其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各类人才。柳州是中国西部的工业重镇,已形成以汽车、机械、冶金为支柱产业,制药、化工、造纸、制糖、建材、纺织等传统产业并存的现代工业体系,拥有一批在国内外市场上具有较强竞争力和较高市场占有率的优势企业和名牌产品。柳州应重点建设阳和工业新区等工业园区,继续发展建材、冶金、汽车、机械、造船、化工、农产品加工等产业。作为广西的老工业基地,梧州不仅有种类繁多的优势产业,也有丰富的林产、矿产资源,具备成为加工制造基地的优势。梧州应建设有色金属、电力能源、林产林化、以造船业为主的机械制造业、制药业、纺织加工等六大支柱产业。这些产业形成后,和临港码头相结合形成临港工业和临港经济。贵港港口是全国内河主枢纽港,贵港应构建与西江经济带港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工业体系,着重培植和壮大轻工、机电、造船、电力、冶金等工业主导行业,大力促进工业企业向大型化、集团化、外向化方向发展。同时还要主动参与西江经济带产业分工合作,推动以港口贸易为核心的第三产业发展。只有通过城市的产业分工和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西江经济带才能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实现区域竞争整体增长和对外开放的总体要求。

四、做好对内对外开放两篇大文章

国际性的产业结构转移、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转移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重大历史机遇。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必须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开放相结合的策略。西江经济带要善于抓住历史机遇,运用自身的区位优势。外资和国内其他地区的投资应成为西江经济带资金投入的两大重要来源。国际经济体系不仅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资金和市场,同时还提供了各种新技术和经验。西江经济带一方面须加大从发达国家的产业引进,包括外资的引进、利用和技术的引进、学习;另一方面要千方百计加大出口力度,寻找海外机遇和市场,促进出口。我国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结构和资金转移为西江经济带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资金剩余、技术以及遣散的劳动力资源。西江经济带要积极运用这一趋势,主动承接珠三角、长三角等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产业转移,拓宽对内招商引资渠道,不断引进新的技术和人才,千方百计加大对内开放。因此,西江经济带要同时做好对内对外开放两篇大文章。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

发展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不仅要实行对内开放与对外开放相结合,还要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现在正处于起飞的初始阶段,引进来工作取得了迅速的发展,而走出去工作,特别是劳动力和资金的走出去工作仍然相对落后。积极的实施走出去战略,能够为更大的引进来提供更多的机会和市场,能够加大西江经济带的对外交流,树立更加良好国际形象,扩大在国外的经济影响力,从而使西江经济带的对外开放走向更深的一层。西江经济带的走出去战略,不仅包含产品的走出去,还包含资金、技术以及劳务等各方面的走出去。走出去战略的对象不仅包括东盟国家、南亚国家以及中东和非洲国家,还包括欧洲北美等发达国家。走出去的战略选择要有针对性,对于西方发达国家,应该侧重劳动密集型商品以及劳务的走出去;对于东盟国家、南亚国家而言,要坚持产品与技术的走出去相结合;对于中东与非洲国家,则不仅仅要有产品、技术和劳务的走出去,还包括资金的走出去。要积极地在中东与非洲国家开展工程承包业务,将资金、技术、商品和劳务的输出相结合,扩大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影响力,同时促进西江经济带与世界各国的经济贸易往来。因此,发展西江经济带,同时要实现引进来与走出去的结合。

六、加快制度创新和政府职能转变

政府的工作对于提高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竞争优势来说非常重要。政府是区域经济形成和创造竞争优势的基本外在环境,政府的职能在于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市场运行机制,并保障这一机制的良性运行。简单说来,政府的职责在于保护市场机制,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相关的指导和服务。西江经济带地处我国西部地区,改革开放程度不够深入,包括市场机制在内的经济运行机制还有待进一步完善。不可否认的是,西部地区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不够彻底,市场机制的运行容易受到政府部门的干预而导致市场体系的不透明,市场运行障碍多。在旧的观念和体制之下,政府过去强调自身的“管”的职能。要提高西江经济带的竞争优势,就必须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政府必须主动转换自身的职能,将其职能界定在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和提供相关服务之上。在保障市场机制的健康运行和提供相关服务之外,不同城市之间的政府还应该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通过城市之间的产业和行业以及其他经济要素布局的合理化,来提高整个西江经济带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对外开放水平,避免重复建设和内部的不良竞争以及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在城市之间加强合作的同时,政府应该注意加强宏观调控,注意经济区域的回波效应,避免形成区域内部的结构性不平等和地理上的二元经济结构;引导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促进区域内部经济的平衡和健康发展。无论是从转变政府职能、保障市场机制,还是提供各种服务上来说,西江经济带的各城市政府都负有重要的责任。与此同时,各市政府还必须摒弃狭隘的地方主义和城市壁垒,加强城市间的通力合作与共同谋划。

七、“江海联动”促进沿江振兴

“江海联动”中的“江”是指广西西江经济带,“海”是指广西北部湾经济区。“江海联动”是指充分利用西江流域“黄金水道”的优势与北部湾的产业和政策优势,通过调动与整合江海地区的各种资源,发挥各自综合优势,以产业和企业合作为突破口,做强北部湾这一增长极,做大西江流域这一增长带,实现通“江”达“海”,促进沿江沿海地区经济社会整体持续健康发展。一方面,北部湾经济区要最大限度地用好用足西江沿江工业城市发展的成功经验,充分发挥沿江先进工业对沿海的带动辐射作用,着力放大沿城市先进制造业发达等优势,把沿江的产业链向沿海地区延伸拓展,加速推动沿海产业的振兴。另一方面,西江经济带中技术水平较低、环保压力大的产业逐步向北部湾沿海转移,当北部湾沿海产业发展到一定规模和水平时,其在海洋高新技术领域将处于技术领先地位,并出现向西江沿江地区输出技术的趋势,最终形成沿江与沿海产业之间的互动发展。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

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促进了国际贸易范围的扩大,促进资本、人力资源、技术、产品在各国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中国要发展,就必须融入国际经济的浪潮中。随着“入世”步伐日益临近,必将使我国的企业直接面对国外竞争对手的威胁。从短期来看,“入世”面临关税降低,因而长期处于政府保护下的产业将面临很大的竞争压力。但从长远来看,国外企业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先进的技术、先进的管理和优势品牌进入中国市场,必将推动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使国内企业加快技术进步和产品更新换代,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如何面对国际经济的挑战?如何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1世纪将是知识经济的时代,知识经济和工业经济的交汇必然会带来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必然会给传统工业带来较大的冲击,也必然带来高新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以及传统产业之间的激烈竞争。新兴产业如何发展?传统产业如何适应知识经济?如何在竞争中求得生存和发展?

20世纪末我国已经摆脱了短缺经济,但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的木合理性却日益明显,一般产品生产能力严重过剩,高新产品开发和生产严重不足,产业升级和产品升级换代缓慢,大多数产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企业发展严重受挫。为面对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一体化以及“入世”后的各种挑战,使国有企业尽快摆脱困境,我国正进行“以发展为主题”的经济结构的调整,企业将面临一系列的重组和变革,规模化、专业协作化将是企业发展的方向。面对国际和国内未来的发展趋势,企业如何创造竞争优势?如何提高竞争能力?——这将是我国企业(尤其是国有企业)普遍面临的抉择。

二、国有企业战略选择与规模经济

美国著名战略管理学者迈克尔·波特在著名论著《竞争优势》和《竞争战略》中就企业竞争优势、竞争战略等相关问题作出精辟的论述,他认为:竞争战略的实质就是将一个企业与其环境建立关系,其关键在于企业对外部的应变能力。战略选择的意图是针对行业的各种竞争力的影响,在一个行业里寻求长期的、有利的竞争地位和竞争优势。取得竞争优势的基本竞争战略可以概括为成本领先战略和差别化战略。在企业经营实践中,竞争战略很少有单一的成本领先或差别化形式。企业竞争战略通常采取以成本领先为主,兼以差别化战略;或者以差别化为主,兼以成本领先。当然企业的竞争战略不同,取得竞争优势的途径也不相同。就我国实际情况而言,大多数国有企业采取的战略对策是:一方面,通过加大技术创新、提高技术水平、提高产品质量,以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另一方面,通过企业的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的方式,实现其规模的扩张,达到行业内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提高市场的竞争能力。本文主要讨论战略重组和资本经营过程中的规模扩张问题。

(一)产业结构与规模经济

我国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以中小企业为主(据统计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90%),这种以中小企业为主的产业结构面对未来激烈的市场竞争,存在诸多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产业集中度低,规模效益差是我国经济的一个突出问题我国不少工业产品总产量名列世界前茅,这说明我国产业具有相当的生产总规模。但由于产业集中度低,产业组织过于分散,企业规模偏小,尤其是缺乏实力雄厚、竞争力强的超大型企业,这一点从我国最大企业与世界最大企业相比就可以得到证明。造成产业集中度低的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我国形成的投资体制和分配体制,使国有企业创造利润的绝大多数被国家抽走,而国家对企业资金注入极少,银行融资有限,又缺乏直接融资渠道,企业规模偏小;我国的产业结构中,追求“大而全”、“小而全”,重复建设和重复投资,也造成企业规模偏小。企业规模偏小导致了资源的严重浪费和规模不经济。

2.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导致市场的过度竞争,这是我国经济的又一个突出问题由于经济体制上的“条块分割”,造成产业同构。重复建设,产业的供给规模超过市场的需求规模;同时由于政府的作用,使得产业进入障碍比较低,而退出障碍比较高,造成产业供给规模膨胀。我国市场机制还存在很多缺陷,尚未形成规范的市场竞争规则,致使规模偏小、布局分散的众多小企业,在国内市场上展开无序的竞争,经常使用不公平和不正当的竞争手段来谋取企业自身的经济利益,其结果是全行业利润水平下降,缺乏与国外竞争对手的竞争,也影响整个产业的稳定发展。

3.我国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尚未形成,创新意识不强,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由于追求产业规模,大量的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必然缺乏技术创新的意识,很多企业只是单纯地以模仿创新为主,不愿花大精力进行自主创新。正是企业技术创新投入不够,企业产品升级换代缓慢,企业发展缺乏后劲,很难与发达国家相竞争,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处于劣势地位。在产业规模膨胀,而需求不足的情况下,也导致了很多企业经营难以维持,甚至出现一批企业破产倒闭。

(二)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与规模经济

由于我国产业布局的不合理而带来的产业规模的不经济和组织结构的不合理,如果想仍在原有的格局下搞好国有经济,是很难取得实质性突破和取得较好的成效的,因此改变国有企业现有状况,必须对整个国有经济实施战略性改组。一方面可以达到调整国有经济产业结构和组织结构的目的,另一方面在企业内部实现资产重组,调整集团内部产品结构,进而促进功能优化,从而实现从整体上搞活国有经济的目标。因此,我们把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作为国有大中型企业的总体战略选择,而把实现规模经济作为国有企业战略重组主要任务之一。

从微观层面,规模经济对企业生存和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目前产业供给规模偏大,而企业在资本投入、技术投入、人力投入、市场容量等各种资源有限,企业不可能通过自己的实力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国有企业战略重组而体现的规模经济的意义就在于:l)规模经济有利于提高企业的市场份额,具有增强企业对市场的支配能力。2)规模经济有利于有效利用、组合社会各种资源,发挥各自资源的使用优势,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效率,也有利于降低成本,增强企业的竞争能力。——这也是国有企业战略改组的目的所在。

从中观层面,产业中有规模经济企业的存在,能够增强企业整合币场的能力,减少产业内过度竞争,减少由于资源过度使用而造成资源浪费。而企业能否实现规模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产业供给规模是否与市场规模相适应,市场规模大而产业供给规模小,或者市场规模小而产业供给规模大,都不利于行业内企业的规模经济。产业内存在规模经济的企业,容易对产量、价格等达成协议,对市场具有较强的支配能力,易于形成成本优势,有利于阻止新的竞争对手进入,特别是境外竞争对手的介入。实现规模经济,有利于我国从根本上改变主要产业重复建设和重复生产,以及由此造成的过度竞争状况,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和行业的资源配置。

从宏观层面,企业规模经济有利于增强企业。行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从而提高国家的国际竞争能力。国际竞争也是不同国家经济实力的竞争,表现为不同国家同类行业企业之间的竞争。我国要想进入世界强国之林,就必须发展经济,提高自身的经济实力,不仅要走向国际市场,而且要在国际经济舞台占有一定的地位,尤其是在加入wto后,要迎接“竞争国际化”挑战,更需要树立有强大实力和竞争能力的世界级的企业和企业集团。

(三)资本运营与规模经济

资本经营是国有企业实施战略性重组的一种有效形式,也是国有企业竞争战略选择的有效形式。资本经营有多种含义,这里所指的资本经营是企业本身或者其部分资产作为一种“商品”在资本市场上进行买卖的活动,包括投资银行的策划、融资,企业的兼并、收购,产权在不同经济主体之间的流动等一系列的活动。资本经营是由市场配置资源的原则决定的,由市场配置资源就是要求各生产要素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和企业之间进行流动,从而达成资源有效配置的动态优化。资本经营作为竞争战略实施的有效途径,其意义在于:

1.从微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是可以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迅速扩张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国有企业发展过程的问题之一就是规模过小,而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使优势企业进行规模扩张。企业扩张离不开资本,如果完全依靠企业自身的积累进行规模扩张,一来是由于我国长期以来分配体制以及近年来经济大环境的影响,企业自身的积累极为有限,要想通过这种办法进行扩张是非常困难的。二来是全世界大集团都不是通过自身积累来进行扩张的。目前国有企业负债普遍偏高,通过银行的借贷资金来进行规模扩张也是不可能的。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应是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资本经营,通过重组别的企业来扩大规模,实现低成本的扩张。

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重新构建企业的产权结构或所有权结构,盘活企业存量资本,以弥补增量资本的不足。实际上就是通过资本经营的方式筹集扩张所需的资金,以重组存量而推进增量的扩张。比如可以通过出售企业现有的部分产权,所集资金可以进行新建规模的扩充或者收购其它企业,也可以利用企业现有资本优势、产品优势、技术优势以及市场优势对其它企业实施购买、兼并等资本经营活动。

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促进产品结构的优化以及产品的升级,实现企业规模的扩张。传统经济体制下的企业投资是以条块分割为特征的,行业内各企业的优势比较分散,如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也有市场优势,但没有形成规模,也缺乏技术的发展后劲,这种品牌的优势也只能维持暂时的品牌优势,最后也很难发展。有的企业有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但苦于规模太小,要扩张缺乏资金、缺乏技术,而且时间也比较紧,不能更好地发挥优势品牌的影响。也有的企业有规模优势,也有先进的技术优势,但没有品牌和市场优势,其结果也很难使规模优势和技术优势得以发挥。通过资本经营,实现企业间优势互补,通过资产重组,在保证品牌和市场的优势的同时,扩大了企业的规模,实现了在产品结构重组和优化基础上的规模扩张。因为有优势品牌,在行业中形成了差别化;因为有一定的规模,必然会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和降低成本,而两种优势双管齐下,必然会全面提高企业的竞争优势,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地位。

2.从中观(产业)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产业整体效应从我国的产业结构看,因为我国企业的组织结构是以中小企业为主,大企业只占全国企业总数的0.5%,而且大企业的规模也偏小。由于我国知名企业集团规模太小、产品单一,一旦中国进入世贸组织,便无法同世界大企业相抗衡。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途径就是依靠推进资本经营,通过资产重组的方式,把以中小企业为主的组织结构,转变为以大企业为龙头的组织结构。

通过资本经营优化产业结构,改变过去企业产品结构单一,促进龙头企业产品结构的优化组合;扩大龙头企业的规模,提高市场占有份额,扩大市场的影响力;促进不同优势企业(尤其是技术优势。产品优势和市场优势企业)之间的互补,使重组后的企业既有市场,又有领先技术和发展后劲,提高规模效应,以增强技术开发和技术创新的经济实力,逐步培养企业的专利技术和专利产品,带动产业整体技术水平提高,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总之,通过资本经营的形式,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使以大企业为龙头的产业结构有充分的实力和灵活可变的应变能力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尤其是面对“入世”后的激烈竞争)。

3.从宏观层面,通过资本经营可以使社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促进存量资本的流动,实现企业之间的优势互补与地区之间的投资合理化同时还可以促进产权结构的合理化,推动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以使经济改革的全面推进和进一步深化。

通过资本经营,使一元化的产权结构转变为多元化的产权结构,有利于推进政企分开,减少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以有利于形成有效的治理机制,保证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促进国有经济改革的深化。通过资本经营,促进存量资本在木同企业及不同所有制企业间、不同行业间、以及不同地区间的流动,使龙头企业的增量资本得以扩充,也促使企业资源在市场机制作用下以资本经营的形式,通过流动不断达到优化配置,最终实现社会经济的平衡和协调发展。

三、资本经营与实现规模经济的几点思考

(一)规模经济的评价标准

1.规模经济分析的前提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定量分析主要是针对某特定商品,以单一工厂制企业为前提进行研究的。而现实经济中,通过资本经营重组的企业包括同类(产品同类)、相关(产品之间是相关的)以及不相关(产品之间不相关)多个工厂组合的一体化企业,或多个企业组合的企业集团。因此,在一个现实的企业战略下来研究规模经济定量分析,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问题的另一个前提就是所有要素按相同比例增长,所体现的要素增加的倍数与产出增加的倍数的比例关系。当产出增加的倍数大于要素增加的倍数,生产效率是增加的。也就是各种要素的投入要遵从生产经营的活动规律,即遵从比例性和协调性。而在资本经营过程中,很难做到绝对意义上的比例性和协调性。

2.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标准西方经济学关于规模经济的标准:随着企业生产规模的扩大,会带来生产效率和收益的提高。生产效率可以表示为产量增加的倍数与要素投入增加的倍数的比值,即改变前后产量的比值(q’/q,其中q’为规模扩大后的产量力为规模扩大前的产量)。实际上,生产效率也是较难确定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中产品大多相似或不相似,产品产量不具有可比性,自然也不能简单相加,这使从数量上来确定规模经济标准变得比较困难,而使从技术经济和经验估计规模经济标准变得越来越重要。

3.规模经济分析的评价指标规模经济不仅是企业资本经营所要达到的目标,也是行业结构优化和行业发展,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的一个目标。因此,我们在规模经济的效果时,应从企业的微观标准、行业的中观标准和宏观的社会经济标准进行评价,其中主要是企业的评价标准和行业评价标准。从企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资产报酬率、资本成本、生产成本、市场占有率等指标;从行业方面,其评价标准应包括:行业集中度(行业中大中型企业的数量、资产总额、在世界同行业的排名)、新产品和技术创新在同行业的领先程度、大中型企业在国内、国际市场的占有率等。

这些指标中,有些指标是可以量化的,而有些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这就需要在合理的指标体系下,运用技术经济的评价方法进行评价,比如要素变化过程中实际上由于技术进步因素的作用,使各种要素的构成关系发生变化(即要素的比例性和协调性发生变化),也可能因外部环境使各种现实因素发生变化,如要素价格、税收等因素。因此在采用规模的比较分析时,应该剔除相关因素的干扰和影响。

(二)规模经济实现中的几种关系

资本经营对我国企业的竞争战略的实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认识到,我国企业在以资本经营的形式实现规模经济,最终实现企业竞争优势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实务资本与人力资本的构成关系我国经济已从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集约经营实际上就是以效率为中心的经营思想,而这正是规模经济实现的前提。资本经营中,对资源有效配置和有效利用应体现集约经营的思想。

在西方经济学的生产函数中,技术一定情况下的最大产出量不仅取决于资本、劳动投入的数量,而且取决于资本之间、劳动之间和资本与劳动之间的结构和比例关系,这里的资本是指实物资本(或称资本品或投资品,可以表现为实物形态或货币形态)。在现实中,通常所说的资本是由实物资本和人力资本构成,因为人是企业中最活跃的因素,尤其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的因素是企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决定因素。因此,企业的战略重组不仅是实物资产的重组,也是人力资源的重组,而且还应该是实物资产与人力资源的重组。这样才能保证规模扩张中资产与资产、人员与人员、资产与人员的比例性、协调性,如在企业购并中,往往重视土地、厂房、机器、专利等实物资本,而忽视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的结构关系,如优化人员结构的投入,人员在职培训的投入,劳动人事改革成本和机会投入等。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比例失调,会影响企业的创新能力、影响企业文化和精神,最终影响企业的发展后劲。人力资本决定实物资本是否发挥其应有作用,影响企业的未来收益,自然影响到企业规模经济的实现。

2.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构成关系资本经营是对企业资产的重组,其中应该包括有形资产与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与无形资产以及有形资产与无形资产的重组。有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且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是指企业长期发挥作用而没有实物形态的资产。无形资产中的商誉包含着企业家及企业员工的创造力、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的凝结、企业品牌和形象在过去和现在给企业带来的高于正常投资报酬的价值,或未来可能给企业带来发展的潜力或未来会给企业带来高于正常情况下的投资报酬。有效的资本经营,应该能够体现市场机制对企业乃至社会资源配置的基本要求,其无形资产在资本经营中起的作用是有利于有形资产发挥更大的效率,形成规模效应,并使重组后的生产效率大于单个企业生产效率的总和。

然而在实际的企业购并中,企业比较重视被购买方或被兼并方的有形资产,而对无形资产以及与有形资产有效组合不够重视,特别是重组后企业整体的无形资产重组、无形资产与有形资产的重组重视不够,比如对于重组的企业,如何重塑企业形象。如何重组企业品牌,以真正发挥规模优势,体现规模经济;如何融合重组各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使重组后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经营运行机制尽快融合,能够体现较高的生产效率的管理效率,以更好地发挥规模效应的作用,这些方面都缺乏分析和研究,并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实施方案,也影响了资本经营的效果,影响规模经济的实现。

3.市场行为与政府行为的关系政府和企业角色与功能问题一直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性问题之一。在资本经营(如企业购并)过程中,两者的关系和作用主要表现为企业重组主体是企业还是政府?作为国有资产所有者的政府,在企业资本经营行为,因此,它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的战略重组应该使企业为主体。但在我国现实经济体制下,政府在企业经济行为中仍然起着重要的作用,政府作为国有资产的所有者,理应对国有资产行使决策权和监督权。问题的关键是政府行使所有者的权利,应该对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负责,如果行使政府管理者的权利,则对包括企业在内的社会利益负责,政府的作用在于:政府推动企业重组是为了解决因旧经济体制产生的“条块分割”,可以促进跨地区、跨行业的重组;加快配套改革和配套设施的建设,协调企业与各方面的关系;政府应站在全局的角度来指导企业的行为,避免企业行为的盲目性。然而在现行企业制度下,政府的职能未能完全转变,政府对企业的行政干预仍然存在,作为各级政府代言人的管理者的知识能力和主观意识、个人偏向对资本经营的效果起着更大的作用,在对管理者激励和约束监督机制不完善的情况,也必然会对企业重组带来不利的影响。因此,为保证企业重组的成功,应该明确政府和企业的责任和作用,处理好政府和企业之间的关系,既不能拉郎配,也不能撒手不管,保证政府在资本经营中指导和协调作用,使资源得到更好的配置,实现战略重组的目标——规模经济。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11

关键词:光伏产业

独特的中国发展模式

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拥有“十大优势”,首先是战略优势、机遇优势—我们已经将薄膜化、柔性化定为战略发展方向,并且已经拥有世界领先的技术和企业;我们已经把握住了新能源革命、第三次工业革命的良机。

而“中国模式”独特的相对高效的体制和积极政策成为紧随其后的重要优势——2012年以来,中国光伏产业“山重水复疑无路”,中国政府迅速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光伏产业得以“柳暗花明”,这就是最好的例证。

战略、机遇与“中国模式”

作为一个在新能源领域摸爬滚打了20多年的从业者,作为一个越来越坚信太阳能光伏产业光明前景的企业管理者,有时候,我觉得自己更像是一个演说家:向政府官员、专家学者介绍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战略发展,说服同行跟我一起走薄膜路线而不是晶硅路线,向公司的员工宣讲汉能的使命和从事该行业的重要意义……

在不同场合,我曾反复地向听众宣讲中国发展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十大优势”:战略优势、机遇优势;制度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产业优势;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资金优势、成本优势。

发展光伏产业,中国拥有十大优势:

战略优势:薄膜化、柔性化是光伏发展的方向和总趋势,而中国已经拥有了领先的技术和企业;

技术优势:汉能通过全球技术整合,使中国薄膜光伏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取得了世界领先地位;

市场优势:中国光伏市场已经启动,将成为世界最大的光伏市场;

资金优势:中国民间资金充足,居民储蓄即将突破100万亿;

人才优势:除技术人才外,中国还拥有一批具备企业家精神的优秀企业家;

产业优势:中国制造业实力雄厚;

成本优势:全球整合的技术优势与中国制造的有机结合;

制度优势:中国独特、相对高效的体制、体系;

政策优势:中国鼓励并扶持实体经济的发展,支持太阳能产业;

机遇优势:大规模替代时代已经来临,技术等关键条件均已具备,环境压力转变为动力。

中国赶上了第三次工业革命的历史机遇,新能源革命正在用新能源替代日益枯竭的化石能源,而中国经济的转型升级、可持续发展又决定了其他新能源方式不可能成为主流,只有太阳能光伏才能担负这一重任。这就是“机遇优势”。

关于战略优势,前文也有所论述:欧盟忙于应对经济危机,美国正在开发页岩气,它们或多或少都迷失了战略方向,日本、韩国等光伏新秀又各有各的局限,只有世界第一的光伏制造大国中国才具备战略上的领先优势。通过对多晶硅模式的整合升级,我们现在已经确定,薄膜化、柔性化是世界光伏发展的正确方向和总趋势,而在这方面,中国已经拥有了领先的技术和企业。

关于市场和产业、技术与人才、资金与成本这三组中国光伏发展的优势条件,我在本章的后面几个部分将会详细阐述。这里要重点讨论的是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制度优势和政策优势。

制度优势是指中国独特、相对高效的体制、体系,政策优势是指中国政府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积极有效的政策。两者的背景都是促进经济快速增长的“中国模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增长,经济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归功于一种“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方式——“中国模式”,即以国家干预市场的手段保证经济增长以及宏观调控的发展模式。

西方有各种经济理论,但归纳起来就是两大派:一派不主张政府干预经济,而是完全靠市场解决问题;一派不反对靠市场解决问题,但认为政府可以而且必须进行适当的干预,比如凯恩斯主义。抛开学术争论,我们在实践中发现,政府对经济的干预总是不可少的,只是如何干预的问题。美国摆脱1929年经济危机的阴影,被公认是罗斯福总统运用凯恩斯主义进行政府干预的结果。2008年美国发生金融危机以来,奥巴马总统一直采取强有力的政府干预。新能源革命需要政府加强引导,这一点毋庸置疑。

因为与西方自由市场经济理论并不完全吻合,“中国模式”也受到一些质疑,原因就在于中国政府往往被视作强势政府。然而,强势只要发挥得当就是优势,况且“中国模式”首先也是市场的,然后才是政府的。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依靠宏观调控安然度过了1993年的经济过热、1997年的内需不足和亚洲金融危机、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一直保持着快速、持续发展的势头。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从“山重水复疑无路”到“柳暗花明又一村”,局势得以如此迅速地扭转,关键也是政府发挥了恰当的主导作用。

新能源革命的特点决定了它的推进和一般的经济活动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在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的同时,必须加强政府的主导作用。如果没有国家和政府恰当的引导,只是顺其自然地发展,要想实现突破将是很困难的。世界各国都是如此。

体制优势与政策优势

中国的经济体制决定了“中国模式”较易和新能源革命衔接。

2012年中国光伏产业“群体性危机”爆发时,许多人都将目光集中在了政府角色与市场机制的相互作用上。有人认为,光伏产业产能过剩与一些地方政府“越位”有关,是一些地方政府的深度介入和过度扶持造成了一哄而上;也有人认为这个问题与政府“缺位”有关,政府对于整个产业的发展缺乏相应的规划和引导,对中国光伏产业“两头在外”的隐患没有及早给予控制和指导。

这些看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似乎都没说到位,都没能真正理解中国独特的相对高效的体制优势。

在中国的能源领域,无论是一次能源还是二次能源,无论是独资企业、股份制企业还是上市企业,大多是由国有资本控制的。有人认为这是能源革命的消极条件,事实上也是一个积极条件。国有制的实质是全民所有制,股东是全体人民。虽然它也应该争取更多的利润,但其根本宗旨应该是主导整个国民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保证国计民生。这样的能源经济实体,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不应该因为自身的既得利益而阻碍有利于整个国民经济长远发展的新能源革命,而应该成为新能源革命的积极参与者和主力军。

从实际运作来看,国有企业的最终决策者是政府,它必须遵守并执行政府的政策和指令。为了响应国家号召,在电力输配、销售方面居垄断地位的国家电网在2012年10月26日了《关于做好分布式光伏发电并网服务工作的意见》,其动作之迅速和态度之积极就是一个证明。

所以说,政府“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一特性为中国的新能源革命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制度环境,这就是中国的体制优势。

接下来,我们再来探讨一下中国发展光伏产业的政策优势。政策是光伏革命的重要推动力。2011年11月,汉能邀请了各方面的专家进行座谈,讨论如何在中国推进新能源革命。会议即将结束时,一位资深专家总结说:“现在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这个东风就是政策。”

一切项目在启动时都需要比运行正常后更多的动力,新能源革命也是如此。我们在概括欧洲光伏产业的发展时曾说,那里的光伏产业已经顺利度过了需要政策补贴的“出生期”,进入了市场运行的“成长期”。中国的光伏产业正在由“出生期”向“成长期”过渡,国家政策的推动力仍然十分重要。

目前,中国的光伏产业犹如一辆正在爬坡的汽车,由于坡度很大,仅凭汽车自身的马力一时很难开上去。这时就需要坐车的人帮助推一把。把汽车推上平坦的大道,推车的人也可以享受坐车的好处了。政府利用政策为光伏这辆正在爬坡的“汽车”提供动力,最终也可以享受它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和战略效益。

所谓政策到位,并不是简单地制定某一项政策,而是解决一系列问题,建立一个有内在联系的政策系统。譬如,如何充分发挥财政杠杆、税收杠杆、价格杠杆的作用,保障产业的良性发展?如何确定政策导向的重点内容,使生产环节、建设环节、使用环节都有序开展?如何深化电力系统改革、推动发电和上网的关系,使新旧能源企业实现无缝衔接?

可喜的是,在推进太阳能等新能源发电大规模上网,特别是分布式电站建设的过程中,中国电力系统的改革已经迈出了不小的步伐,许多业内人士已经开始重视“智能电网”的发展趋势,许多试点区域的光伏发电企业也已经开始尝试与国家电网合并,这都是中国光伏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政策优势。

“发展出题目,改革做文章。”通过政策,以改革促发展。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政府在领导新能源革命的过程中,最见功力、最不可替代、最见领导艺术的领域。

中国鼓励实体经济发展的整体国策也是光伏产业发展的有力支撑。2012年不仅是光伏产业的受挫之年,也是中国实体经济整体发展面临较大困难的一年。中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持续负增长,直到9月才因国家稳增长政策效应显现而扭亏为盈。因此,政府在此时出台各种促进实体经济发展的政策,意义非同一般。

实体经济的优势范文篇12

关键词:后发优势;经济发展;海南;国际旅游岛

中图分类号:F5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3-0056-03

2010年1月4日,国务院《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自此,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进入快车道。作为中国南海上具有很强战略地位的海南岛,在国家的总体发展规划战略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升。作为经济欠发达地区,海南省的发展面临着加快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双重重任。很多发达国家和我国的一些经济发展较快地区都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的过程。不久的将来海南省要打造成以旅游业为中心,创新性第三产业为发展重点的新型经济区域。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总量还是社会发展水平海南总体上仍属于欠发达地区,经济实力不强,所以推进海南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本文拟从后发优势的角度出发,在分析海南省经济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实现建设国际旅游岛跨越式发展的策略。

一、后发优势理论概述

后发优势实际上是一种学习优势,通过制度移植变迁、技术引进、模仿创新、结构动态变迁等方式,使潜在的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即通过制度移植、变迁,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改变激励机制,把个人的经济努力不断引向社会性活动,使个人的收益率不断接近社会收益率。同时,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交易风险,优化交易环境;通过不断的技术学习获得知识、技能的积累逐步培育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由学习模仿转向自主创新;通过观察发达国家或地区产业结构的变化过程,根据当地的条件优化产业结构,从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后发优势只是相对后进性在积极意义上的理解,只是为后发国家或地区追赶提供一种机遇或可能,因而只是潜在的并非后发国家或地区实际拥有的。后发国家或地区要将后发优势转换为现实的后发利益,必须向发达国家或地区学习,以获得比原始研发创新风险小、成本低、时间短、效益高的经济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或地区的差距,甚至实现超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韩国等后发国家成功利用后发优势实现经济的快速追赶,就在于这些国家具有向发达国家学习的强烈愿望和要求,并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培育了自身的创新能力,实现了对发达国家经济的追赶。而其他发展中国家并没有因为后发优势而实现经济的跨越发展。对后发优势的利用是基于对本地区现状的了解,准确定位经济发展模式,才能把这种优势转化成实力。

对于尚处于落后状态的海南地区,其经济发展水平与发达地区相比存在着巨大差距,但也表明其拥有巨大的后发优势。要使其潜在的后发优势转变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应充分了解其经济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利用海南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契机,抓住机遇,确定海南地区区域层面的后发优势转化为现实经济优势的战略思路。

二、海南地区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海南省位于我国最南端,行政区域包括海南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全省陆地(主要包括海南岛和西沙、中沙、南沙群岛)总面积3.5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

海南省是我国最大的经济开发区,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突出。海南省还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旅游资源。1988年建省以来,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然而,就其区域内部经济发展态势来看,却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地区经济实力各地发展不均衡。

2010年海南省生产总值2052.12亿元是2005年的1.87倍,年均增长13.3%。2010年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是2005年的4倍,年均增长31.6%。市县经济快速协调发展,经济总量超50亿元的市县由2005年的4个增加到2010年的11个,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超10亿元的市县由1个增加到6个。但横向比较经济水平仍然处于较低水平。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建省办特区23年来,海南省经济建设得到迅速发展,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生产力水平显著提高。自2003年开始,海南省经济步入两位数增长的快车道,经济总量大幅度提高,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以上,2010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2052.12亿元,人均GDP超过1000美元,依据世界银行划分标准,海南经济发展水平已由低收入水平步入下中等收入国家或地区水平。2010年,人均GDP超1.6万元,一般预算收入突破270亿元。这标志着海南省经济发展进入了新的阶段,经济发展实力明显增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了明显进展,基础设施建设明显加快,一批对结构调整起关键作用的优势产业项目竣工投产,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36.5:19.7:43.8调整为2005年33.3:25.2:41.5,工业增加值在全省生产总值中的比重提高了5个百分点。虽然海南省经济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和沿海发达地区比起来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

1987年,海南省三次产业的构成是: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50.0%,第二产业占19%,第三产业占31%。到2004年,三次产业的构成是:第一产业占34%、第二产业占25.1%,第三产业占40.9%。2010年,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的26.3;第二产业发展明显提速,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27.6%,超过第一产业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快速发展,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46.1%。产业结构由建省前的“一三二”模式演变为“三一二”模式,到建设国际旅游岛战略再次转变成“三二一”模式。通过数据进行比较分析可以得出,海南地区第一产业比重逐渐下降,第二产业比重逐渐上升,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到40%左右后保持平稳,大体与省委、省政府“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以旅游业为龙头”、“一省两地”“建设国际旅游岛”等产业发展战略调整过程相吻合。由建省后海南省三次产业的演进特点看,产业结构的变动有点特殊。表象上,产业结构演进由以农业为主的低层次开发阶段直接升级到高层次的服务化阶段,跨越了工业化社会阶段。但实质并非如此,海南省产业结构仍处于较低层次。其一,长期以来,海南省对工业投入少,丰富的工业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利用和开发,工业基础十分弱小。虽然近年来,海南省发展战略明确,工业增长速度连续4年超过15%,工业“短腿”逐步拉长,但仍是经济发展的一根软肋。2004年,工业增加值在海南省GDP中的比重仅为18.5%,远远低于世界34%和我国46%的平均水平,说明工业化才刚刚起步。其二,虽然建省23年来农业比重下降明显,但仍居高位,这是与第二产业,特别是工业发展不理想密切相关的。而且从内部结构看,第一产业发展主要靠反季节瓜菜、渔业等拉动,传统农业比重大,农业技术含量不高,名优产品少,集约化、现代化、生态化、品牌化生产任重而道远。其三,第三产业比重较大,是建立在农业比重大、工业基础薄弱这样的基本省情上的,是在第二产业未能取代第一产业的情况下跃居主导地位的,支撑第三产业发展的根基较为薄弱,发展乏力。从内部结构看,主要以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及餐饮业等传统产业为主,而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信息产业等的比重则较小,技术和知识密集程度较低。总的来看,海南省第三产业目前存在着总量滞后、结构性滞后和增长速度滞后的突出矛盾。因此,并不能说海南省是跨越了工业化阶段从低层次开发阶段直接升级到高层次服务化阶段,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海南省的经济发展还属初级工业化阶段,落后于全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海南省要充分利用天然的旅游资源,学习国外建设旅游度假目的地的经验,摒弃按部就班的发展模式,突出旅游及旅游产业的发展,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发展。

三、促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在相对落后的四面封闭岛屿经济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背景下,根据后发优势理论和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海南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走出一条以更低成本和更短时间完成现代化建设任务,实现国际旅游岛的建设目标,凸显岛屿经济特色的发展道路,以缩小与发达地区、发达国家岛屿经济地区的差距,并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域式发展,追赶甚至超越优势经济区域。通过一系列调研,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一)提升政府管理调控能力,统筹区域经济发展

提升政府调控能力是后发国家或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前提条件。海南省是国家省管县的试点区域,省内各市县政府应正视区域经济差异,把政府职能转到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为区域发展提供组织保障和社会经济运行信息,发展本地区的优势产业。在制定区域经济的发展规划与政策时,要从政府职能上根本解决市场分割的问题,建立区域统一的市场经济制度和分工协作机制,促使各市县的比较优势都得到充分发挥,真正打破因行政区划而形成的分隔经济格局,以形成协调发展的区域经济局面。

(二)构建海南特色经济结构

利用建设国际旅游岛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一契机,加快发展区域特色产业,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大力发展健康、和谐、有序的第三产业海南省第三产业,即在海南旅游业为首的其他辅行业的发展状况,将是衡量海南省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所以,海南省应该重视发展服务业,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第三产业发展的行业多,各行业性质差异很大,要以有利于整个经济和社会发展为目的,根据需要和可能,分轻重缓急,处理好全面发展和重点突破的关系,做到统一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协调发展,必要时政府应采取政策导向、资金扶持的办法。

1.大力发展特色休闲旅游业。建设国际旅游岛,旅游业是主体,除了要开发多种旅游产品,满足旅游市场的多样化,吸引国内外的旅客外,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丰富文化内涵提升旅游产品的品位,促进旅游业的发展,让游客感受到海南独特的文化氛围。大力开发海南省独具特色、历史悠久的琼崖文化、黎苗文化、海洋文化、饮食文化等,打造海南省文化旅游标志品牌。借助文化创意不断优化旅游产品结构,进一步推动海南旅游业国际化。同时,还要提高旅游设施的内在品质,让旅客在旅游过程中得到满意且贴心的服务。以旅游业带动经济发展的同时,还要杜绝为了追求短期效益而对环境的污染与破坏。

2.优先发展交通运输邮电业、商饮业、金融保险业。这些行业关联效应强,既是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行业,又是海南省第三产业的支柱行业,其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68.4%,对第三产业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能保证第三产业稳定发展,重点是调整优化其内部结构,引导其走内涵发展道路。交通运输、邮电通讯要超前发展于其他行业,建成各种运输方式相协调的现代综合运输网络,使之与经济和社会发展相适应。商业要建立大流通、大贸易的新格局,建立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商业网络体系,不断完善批发贸易体系,着力发展大批有相当实力的流通形式,使海南市场成为国内、国际市场的有机组成部分。餐饮业经营形式要多样化,要不断开拓新的经营形式,经营规模、档次也要进一步提高,大力发展一批功能齐全、设备现代化、具有地方特色的饮食中心,提高其规模效益。金融业要进一步深化国家专业银行(商业银行)的改革,规范金融法规,提高经营管理和营运手段;积极组建地方合作银行和区域性股份制银行,大力引进外资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建立开放式、多元化的能尽快与国际上通行的融资投资方式引进国外资金总之,要利用多种信用工具,加强金融市场管理,尽快与国际惯例接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同时,继续改善信贷资产质量,优化信贷资产结构,调整信贷资金使用方向,积极支持海南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为海南省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提供资金保证。保险业要在扩大保险服务领域,增加险种、增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等方面继续深化改革,进一步完善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制度,推动保险业的发展。

3.大力发展新兴行业,特别是信息产业。当前,海南省新兴行业的发展尚未形成规模,所占比例不高,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非常大。因此,必须加快发展技术服务业、计算应用、信息咨询、租赁、房地产等新兴行业,提高第三产业发展水平,优化第三产业内部结构。特别是要优先发展信息咨询业,其中的软件业和信息服务业是国民经济增长的倍增器,更是要优先发展。同时,要全面改造和带动其他各项传统产业,加快“智能岛”的建设步伐。信息产业已是发达国家经济增长的主导产业,美国信息产业产值占GDP的比重现已超过70%。信息产业也已确定为海南省新的经济增长点,当前要加大发展信息咨询业的力度,同时要不断改进信息产业的外部效应,使信息产来渗透到三大产业的各部门、各领域,实现信息产业化和产业信息化,促使信息产业与其他非信息产业走向互动式发展轨道。

4.大力发展卫生、体育、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特别是教育事业。海南作为教育的落后地区,只有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才能增强第三产业发展后劲。卫生、体育、教育、科技、文化事业的发展是社会进步的标志,也是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的必要前提。要在全民中强化“科教兴琼”意识,加大科技、教育、卫生、体育的投入,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海南省要抓住政策优势,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实现海南发展的新跨越;要打造开放、绿色、高科技为主要特征的特色经济,将海南打造成经济运行良好、生态环境优美、文化魅力独特、社会文明祥和的国际旅游岛。

参考文献:

[1]刘拥军.对比较优势理论的回顾与评论[J].中国农业经济评论,2003,4(1):385-397.

[2]王则柯,高堂安.论赫克歇尔-奥林理论的准确表述[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1990,(6):36-39.

[3]王晓博.中国近现代后发优势经济思想研究[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8:29-43.

[4]陆德明.我国西部地区发挥“后发优势”的困境与对策分析[J].经济地理,2002,(10):3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初级电工教学教案范例(12篇)

    - 阅0

    初级电工教学教案范文《电影课程开发》研究方案江西省大余县东门小学王万辉伍世冯一、课题的提出1、电影课程的开设是时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需要。当前社会对.....

    智慧医疗管理系统开发范例(12篇)

    - 阅0

    智慧医疗管理系统开发范文篇1目前,大连市公共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的发展已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仍存在许多问题。区域卫生医疗服务质量与水平发展不平衡,各级医疗机构缺乏统一医疗.....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