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筑造价设计范例(3篇)

来源:收集

仿古建筑造价设计范文

关键词:历史文化传承问题

中图分类号:K89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2-0341-02

由于文化是一个不断发展演变的进程,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客观存在,历史文化自然而然的处于不断变化发展中,不断地消逝与再生,同时,对于存着的历史文化起到决定作用的不仅仅是前期的规划设计蓝图和相应的决策者,更多地是各式各样的社会集团和他的基层受众,因而公众的广泛参与对已形成或者将要形成的历史文化起到不可或缺的作用,在规划设计领域越来越多的体现出来。

在我国,为了适应愈演愈烈的旅游事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历史文化的建设中仿古性建筑成了营造旅游氛围的杀手锏,尤其是现在出现的形形的仿古商业街。随着这里建筑和营销模式的滥觞,许多设计师主张对于这类“假古董”应该彻底的抵制,从历史文化在现实中的物化,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一现象?很多设计师是打着发扬传统文化的旗号来破坏、曲解传统文化,假的传统文化还不如消逝的传统文化。当下传统文化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构建过程产生了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首先,各类仿古街道与仿古建筑的营造过程中不从实际出发,使营造的空间文化与传统文脉直接割裂开来。比如说一个地区它所主打的文化品牌是属于先秦文化的范畴,在建设过程中大量的运用唐宋乃至现代欧美的建筑表现形式,从风格上就与所营造的物理环境严重相悖,如此延续传统构建文化只会让人大跌眼镜。在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地区划分出来一小片区域作为古建筑环境的保留区,或者在某一区域进行传统的再现,再现的主要表现形式只是把破旧的民居或者伟人故居修葺一新,而不去关注周围环境的融合,不去考究历史的形因,这种再现与保护只会助长形式主义的滋生,只会让人陷入商业主义的思潮。传统的空间文化并不只是由几根回廊柱式、琉璃斗拱所组成的,这些表现形式只是内在文化的物质再现,正是借助他们来追寻传统,文化的表现也是藉由他们来传承发扬。因为当今中国完全纯粹的古代文化区域是不存在的,所以在进行区域再现之时我们更应该注重周围环境的协调性。

其次,在传统文化传承过程中造成了新的破坏以及对原有文化的曲解。大多数情况下,仿古建筑的破坏性正是来自于建设过程中的破坏,因为仿古建筑大多建于历史文化附近或者其中,采用古建的形式多是出于与所在环境氛围相协调,但是过度的商业氛围以及生搬硬套的建筑形式与当地文化氛围格格不入,虽然名义上是一种再现,实际上是一种割裂文脉的巨大破坏,丽江新城的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欧式风格就是对当地环境与氛围的巨大割裂。在历史文化再现的过程中,大多数的规划设计是偏重于外在建筑环境与周围物质文化的营造上,其实这些恰恰是所面临的误区,对古代环境的再现上最重要的一环不是物质类型的彰显,更多的是承载于物质以外的人文、风俗与构建于其上的精神层次。现在很多的“仿唐一条街”、“仿宋一条街”以及各类明目形形的商业街只是单纯的原来旧址的基础上建造一系列具有各类仿古风格的临街建筑,在此基础上租赁给不同的商户大多数是各地小吃、古玩、以及各类小工艺品,天南海北的物品都有没有突出当地特色,即使具有当地特色的小吃及饰品经营者也大多成为了外地人,所以根本谈不上民风、民俗的再现,只是借用仿古的幌子来行商贾之事。

第三,单纯的依托于建筑形式元素,不分地域和当地实际生搬硬套,造成很多建筑张冠李戴现象。在建设过程中,一系列深具地域文化特色的传统民居被现代国际主义风格下的钢筋水泥所替代,造成了神州大地不论是江南塞北还是山地草原,千县万村同样的面孔。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大量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居、院落遭到了破坏,看到南方的小桥流水式建筑形式美观就直接照搬硬套运用到当地中,丝毫不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不知道自己身处干旱少雨的塞北。许多名胜古迹、城市文化空间造成了破坏,历史文脉的传承也被割裂,最终必将导致整体城市记忆的消逝。采用古建筑形式就是为了对当地历史文化的再现,在设计过程中应当避免大而全式的生搬硬套,这样只会徒有其形而失其意陷入形式主义的泥淖。因为我们不论如何进行仿古设计、配套周围环境景观,主要的仿古性建筑应该更多地是体现它的民俗、民意以及地域性,关中地区民居的半边盖特性就是数千年来建筑与环境的融合,我们在历史文化再现时就应该注意到这点。被誉为世界“第奇迹”的秦始皇陵兵马俑博物馆东侧的秦俑村就是关中仿古类建筑的代表,在建造过程中统一规划外在形式让人一看就知道是仿古建筑,但是它巨大的防火墙和灰瓦白墙的外在形式更多地是让人联想到的徽派建筑。首先在形式上就经不起推敲,其次内部空间的装饰现代元素过重,严重的扰乱了建筑的整体性和内涵性,整体的让人感觉不伦不类、十分失败。

文化的价值认识是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前提,是凝聚在劳动及其产品中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观念,所以在传承的过程中应该对内在精神与外在物化形式进行二者兼顾,从而寻求出二者有序发展的平衡点,针对以上出现的问题,主要从以下三方面来解决:

第一,首先要明确营建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单一的进行历史情境的再现还是为了传统文化历史的传承,再者就是为了寻求相应的经济发展与效益,只有明确了需求是什么才能够在建造过程中有的放矢。对于传统历史景观的建设,应该明确包含于其中的历史渊源,本着考究的态度来了解历史、凝练文化主体,最怕的是出现一些原则性的错误最终导致贻笑大方。在规划建设时要用全面的眼光来看待整个规划,不可把一部分当做主体来操作,因为文化的外在表现各个方面是形形的,包括建筑、园林、雕塑、道路、装饰以及景观小品等各个分体,确认了营建的主体后其余各配套部分都应该遵循它、围绕它,如果把它们进行割裂就会产生散乱的效果。

第二,引入文脉传承中着重的一个环节――人的参与。要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仅仅靠各类形形的“假古董”、“假民众”是万万行不通的。比较成功的例子就是位于咸阳市礼泉县以观众民俗风情为主打的袁家村,现在的袁家村源于唐代皇帝为其母亲建造的一座“古宁寺”,这座寺属于唐昭陵近200座陪葬墓、30万亩陵园区内唯一一座古寺。袁家村抓旅游发展的机遇,背依唐昭陵博物馆依托村中保护相对完好的关中建筑与民俗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关中风情旅游村落,其主打的特色在于让游客融入到袁家村的环境中来注重游客的体验之情,使游客也成为袁家村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游客倘佯于在老街之中时,看到的每一个店铺都能给游客带来新的感悟和惊喜,店家就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小吃、物品都是按照关中手法炮制出的食品,情、景、物交融于一起真实的再现了传统的文化。

第三,要体现当地区域的历史与特色,在传承与保护中突出文化的独特性和整体性。在一些特殊的情形之下,采用凝练过的传统建筑形式在手法上是必要的,既可以再现当时的历史文化特性,又可以使深具本民族特色的建筑与周围景观相呼应从而形成整体而优美的历史文化区域。抛开各类顾虑,我们不可否认在大多数情况下采用传统仿古建筑形式更加适宜当下的古建再现,西安的西大街仿唐建筑就是非常成功的例子。西大街在改造建设中着重表现出仿唐建筑的风格类型,在沿街建筑的施工材料、外在形式、建筑色彩、配套景观灯与景观小品的选择和建设都与西大街的仿古特色相协调,形成一条深具西安特色的仿唐式历史街区。为了形成统一的外在氛围,在改造过程中对街道两侧原有和增建的新建筑都进行了以唐风为主的改造,并不只是如同北京在传统建筑中单纯的戴帽子、树形象。工程标段的两千米长范围内,特别注意与周围环境的呼应,同时考虑到钟楼的地标性身份,所有建筑均不超过三十六米维持了西大街的天际线。

传统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商业使用过程中的再现并不是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互有联系的有机构成体。历史文化的物化外在体现主要是以历史文化遗产作为形式的,它并不是可再生资源,从而对于它的永续利用就成了问题的焦点。然而,对于历史遗产必须要时刻的注入新鲜血液才能够促使它历久弥新、永葆青春,二者的主要区别在于传承的“原真性”和使用的“创造性”原则。

参考文献

[1]吴良镛.人居环境科学导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1.

仿古建筑造价设计范文篇2

【关键字】现代建筑技术仿古建筑应用讨论

中图分类号:G26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一、仿古建筑的含义

对于何谓仿古建筑,学界有不同的看法,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仿古建筑指在建筑形式上较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基本上反映传统建筑的主要特征,其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均反映近现代建筑的主要特征,是近现代的建筑作品。仿古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采取一定的措施达到本质效果。目前,很多人觉得有些传统建筑的形象表现在新建筑上,就认为是仿古建筑。到底怎样的建筑才算是仿古建筑,我们有必要对其作一个定性说明。

(1)建筑单体须存在传统三段式构图,即台基、屋身、屋顶,并且主体建筑的屋顶为传统形式。

(2)三段式立面比例须接近传统建筑比例。

(3)立面外观上不同程度地体现传统建筑结构及装饰风格,或有木隔扇门窗、或有斗棋挑檐、或有雀替挂落、或有彩画灰塑等。以上三条缺一不可,方为仿古建筑。我们不可将带有一点传统色彩的新建筑,或在传统建筑风格上创新的建筑称为仿古建筑。

二、仿古建筑中数字化设计技术

1、数字化设计技术的方法

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过程中,设计者只需输入房屋构件、门窗、家具等物体的尺寸大小、形状以及它们的材料属性,计算机便可快速地将这些物体形象真实地体现出来。计算机辅助仿古建筑的设计工作,分三步:第一步:方案构思。从无到有,用设计软件将设计者的构思表现在电脑屏幕上,设计者可在三维空间中直接对诸如轴网、墙体、门窗、天花、地面等建筑元素及室外景观等设施进行操作,将其按照你的意愿“布局”到需要的空间位置去,成为一个三维宅间模型;第二步:色彩表现。首先使用照相的办法对其取景,然后给不同的元素赋予相应的材质纹理,再加上现实中应有的光源、背景及光影处理效果等,即可得到栩栩如生的渲染效果。也可用图形编辑软件,如Photoshop等软件进一步做配景编辑处理。此时如果想更完美的表达设计构思与效果,可采用动画的形式营造出身临其境的观察效果;第三步:施工图。方案确定以后,设计软件会按照设计的要求自动生成所需的图纸,并进行尺寸标注、房间功能说明及图片说明等,最终产生一套完整的施工图,并将信息材料存储于硬盘内,根据工作需要随时输出。

2、应用数字化设计技术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科学技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迅速发展,有关建筑设计的信息空前膨胀,传统的设计方法已面临严峻的考验和挑战。设计师与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关系是一种共同去创造的朋友关系。首先是设计师要有深厚的知识积淀和创作灵感,而后才是运用工具和技巧去实现的问题;灵感表达是否充分,取决于设计师对绘图及制作技巧的运用是否成熟。设计师在接受设计任务之后,首先就必须想出许多方法去完成设计,运用计算机只是其中的一种重要解决方法,不能认为计算机是万能的,因为掌握计算机技术与设计师的设计能力是两回事,不可混为一谈。

计算机从很大程度上丰富了人们的思维范围,有助于设计师对绘图及设计制作技巧的运用,充分表达灵感,用计算机代替绘图笔无疑是设计工具的一场革命,从而给传统的设计观念带来强烈而又持久的影响。作为新兴的生产工具,已为现代仿古建筑设计开辟了广阔的前景。它既可使设计周期缩短,又可模拟设计出手工不能达到的空间环境效果;它既有手工无法比拟的绘图动画功能,又能贯穿于整个设计过程中,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已经成为仿古建筑设计发展的趋势。

三、古建筑的施工工艺

1、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按古建筑形制,一般可采用框架结构、举架结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钢筋混凝土与砖混合结构等。利用钢筋混凝土的刚性节点代替木结构的各式隼卯结构。能获得较大的刚度、强度和整体性。提高了其承载力与抗震性能。

面层处理上混凝土梁、柱可采用仿木纹装饰,但大空间建筑的混凝土柱一般较为粗大,难以取得较为理想的外观比例,可采用木质假柱外装饰的方法,使得建筑整体感觉较为秀丽匀称.细节上也较为耐看。

2、砖混结构

砖混结构的优点是造价便宜,但建筑平面布局较框架结构有较大的限制,适用开间、进深、层高均不太大的小型建筑。

古建的韵味体现在细节的处理,现代技术可以为仿古建筑提供较为理想的空间构架,在现代结构的支撑下,很多原来起承重作用的构配件可以转化为装饰的符号,所以设计师可以从美学的角度去追求更为理想的尺度效果。

3、木结构

(1)柱

古代木构基础一般用砖或石叠砌,木柱下一般设有石柱础。而钢筋混凝土仿木结构都是钢筋混凝土柱础。柱与基础整浇刚性连接:按古建筑柱底靠地面处塞人石柱础。则会使柱底变成绞支座,破坏钢筋混凝土的整体性,对抗震不利。

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时,为保证柱的连贯性,一般对石柱础的处理有两种形式:第一种是柱整体现浇,完工后再在柱利用仿柱础石材,以两半圆环的形式拼接,接缝处用石头胶水粘结并打磨(见图1)。

第二种方法是柱础石凿出比柱直径小50mm左右的圆洞。将柱浇到平地面位置附近(一般低50mm处),将加工好的柱础穿过柱纵筋固定好,并裹塑料膜,这样保护了柱钢筋上下贯通,而且不破坏柱的整体性(见图2)。

(2)梁

木结构建筑竖向构件一般较纤细,水平构件较大,尤其是枋的断面薄而高。用钢筋混凝土仿制时,考虑到扎钢筋的尺寸后,表面不宜按常规粉刷,应采用清水模捣制,对模板制作工艺要求较高.构件拆模后采取修整打磨并刮腻子灰处理。对梁、枋、檩等水平构件,如宽度大于等于100mm可采用普通双筋梁.宽度小于100mm时可采取单筋梁。对于非矩形梁可采取加配构造筋处理。而对于外形有弧度变化的月梁等,则可用原木材或石膏模做成阴模浇筑,也可用土或砂做模在地面浇筑.留预埋钢板焊接拼装。当然也可将梁浇成接近矩形.再通过粉灰或包贴木板材做成弧形。

(3)楼板、屋面

对于采用混凝土结构的楼板、屋面板。可按常规钢筋混凝土采用肋梁式平板结构。而要求做露明屋架的部分,宜采用木结构屋架.如采用混凝土应按仿木构件制作。混凝土可采用装配整体式的叠合梁板形式,尤其是檐椽部分适宜采用此方式。更简单的办法是采用平板式结构,用膨胀螺栓固定木制椽条或梁、枋。屋顶折板面在整体形成一定弧度时,不必按古建筑采用麻刀石膏,而改用掺粉煤灰、膨胀珍珠岩等强度较好的轻骨料混凝土整形,挂琉璃瓦或筒板瓦也改用混合砂浆粘结。

(4)构件连接部位

在古建筑屋顶部分的梁架,有露明造与非露明造2种,凡露明造(即彻上明造)的,梁架檩木要细加工,并且根据仿古年代做油饰彩绘。非露明造的,做藻井天花,天花以上梁架檩木以粗做,并且不做油饰彩绘。在现代混凝土仿古建筑施工中,如果是露明造者,必须按古建形制,仿做出梁架;檩木及椽子望板,施工难度比较大。如果是非露明造,则上部梁架檩木的设计就可以大大简化,并且可以采取能满足结构要求的各种构造形式。

(5)表面装饰

混凝土枋木结构的表面肯定是要刷油漆的。其主要目的是装饰而不是保护,但是混凝土上刷油漆特别要注意其施工工艺,应在混凝土梁、柱上蒙上粗麻布,再做底灰,然后做油漆,类似于古代彩画“批麻捉灰”的工艺,否则,混凝土上的油漆容易大片地剥落。

【参考文献】

[1]陈永明.木结构与混凝土结构组合在仿古建筑中的应用[期刊论文]-施工技术2010,39(10)

[2]李舜.王家民.谈仿古建筑造型设计艺术语言[期刊论文]-山西建筑2009,35(14)

仿古建筑造价设计范文

关键词:仿古建筑设计;时代特征;通则权衡;工艺

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对中国传统文化认识的提高,仿古建筑设计也在建筑设计行业悄然升温。但是由于对传统古建筑的研究不足,也出现了一批不古不今、不伦不类的“伪仿古”建筑。这些建筑不但不能对中国传统建筑文化起到传承发扬的作用,反而由于“拙、劣、丑”的形象而产生不良影响。仿古建筑设计具有难度和复杂程度,古建筑知识和技法需要渐进的积累,跳过对传统艺术的学习,就不能深入体会古建筑的意蕴,仿古设计只会是无本之源。

一、仿古建筑范畴的认识

中国传统建筑伴随着华夏文明的源起而产生发展,具有悠久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其独特的建筑结构和建造风格是世界建筑艺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古建筑依照中国建筑史学基本观点划分为自原始社会时期至民国时期,民国后至今建筑定义为近现代建筑。因此目前仿古建筑基本上是指对民国和民国以前古建筑的模拟再创、用以还原历史风貌概况的建筑。

对于仿古建筑的种类,目前认为主要有两种,其一系指仿古建筑严格遵循古建筑的通则与权衡,采用传统材料和传统施工工艺,是传统古建筑的复制、衍生、和再现,建筑设计要求应做到“神似形似”。其二则指建筑外在形式上忠实地模仿传统建筑,并保证建筑外观反映传统建筑的特点,在结构、材料及施工技术方面应用现代建筑工艺,是采用近现代建筑工艺对传统古建筑的临摹再创。其设计要求应做到“神似形近”。至于吸收传统古建筑精髓,把古建筑特点作为建筑文化的符号特征,糅合古建筑元素的创新设计,严格意义上讲则不应归入仿古建筑的范畴,而是对传统古建筑的革新和创造性探索。

二、仿古建筑设计时代特征的把握

在仿古建筑设计过程中,我们首先遇到的问题是,仿古建筑是仿的何时的古?中国传统古建筑存在漫长发展演变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建筑有不同的建筑特点,如果不能够很好的把握仿古建筑的时代特征,就会出现明清的构件出现在秦汉的建筑上这样“张冠李戴”的错误。所以把握仿古建筑设计项目的时代特点乃是设计工作开展的第一要素。

中国古建筑时代特征演变的主因是审美倾向差异和民族文化的交融。中国建筑史学对其发展过程有细致的介绍和宏观的分期。目前学界将商周以后的建筑艺术分为三种典型的时代风格,也是在仿古建筑设计工作中常涉及到的建筑时代风格:

①秦汉风格。秦汉建筑奠定了中国建筑的理性主义基础,布局铺陈舒展,构图整齐规则,同时表现出质朴、刚健、清晰、浓重的艺术风格。秦汉时期建筑,除少数汉石阙石祠以外,无地面实物遗留到今天,但可以从石阙、石祠、砖石墓室、明器、画像砖石和铜器了解其建筑形象。

②隋唐风格。隋唐建筑组群序列开阔舒展,建筑造型浑厚,装饰华丽;表现出中外文化密切交汇的新鲜风格。隋唐建筑从文献记载和雕刻、绘画中可反映其建筑风貌,留存到今天唐朝佛教殿堂建筑有山西五台山南禅寺正殿和佛光寺正殿。

③明清风格。宋元建筑在中国古建筑隋唐风格和明清风格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明清建筑继承了前代建筑艺术规律,最后形成了中国建筑艺术的典型风格雍容大度,规制严谨,机理清晰,富于趣味。宋元至明清建筑迄今均有遗存,尤其明清建筑,遗存为数众多。为我们开展仿古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物例证。

中国古建筑时代特点的演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通过对中国古建筑历史的研究和建筑时代风格的熟知,在仿古建筑设计工作中就可以避免出现时代错位的硬伤,避免出现生拉硬凑和臆想产生的“四不像”作品,使仿古建筑设计符合建筑历史发展的规律,虽然为仿古建筑,但能够优秀反映体现古建筑的风格特点和生命力。

三、仿古建筑在现代工艺中的设计要点

正因为古建筑拥有以上特点,所以在仿古建筑中应尽可能的以现在工艺的手段实现以上特点。中国古建筑中以明清时期的苏式园林古建最具代表性,也最为人们熟知;所以在仿古建筑形式中以仿明清苏式古建为主。

古建筑的主受力构件大体可分为:柱、梁、桁、檩、椽。传力方向为:屋面椽檩桁梁柱;途径明确,受力简单。而古建中的梁均为简支梁,这对建筑物的抗震是很不利的,所以斗拱这一构件就诞生了;但在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中梁与柱均为刚结,梁承担抗震作用,从而架空了斗拱这一构件;而现在屋面工程大部分采用现浇整体式,所以檩、椽等构件也成为非必须构件,可以取消。这样会对外立面产生影响,所以仿古建筑的屋面工程成为整个工程中关键的节点。

我国古代建筑的屋顶式样非常丰富,变化多端。等级低者有硬山顶、悬山顶,等级高者有庑殿顶、歇山顶。此外,还有攒尖顶、卷棚顶,以及扇形顶、盔顶、顶、勾连搭顶、平顶、穹窿顶、十字顶等特殊的形式。庑殿顶、歇山顶、攒尖顶等又有单檐,重檐之别,攒尖顶则有圆形、方形、六角形、八角形等变化形式。而在这些形式当中又以歇山顶的应用在苏式建筑中最为广泛。“歇山”是清式叫法,在清代之前它又有“曹殿”、“汉殿”、“厦两头造”等不同名称。歇山式屋顶有一条正脊、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歇山顶屋顶在两侧山墙处,不再像硬山式和悬山式那样,山墙是由正脊处向下垂直一线。歇山式屋顶的正脊比两端山墙之间的距离要短,因而歇山式屋顶是在上部的正脊和两条垂脊形成一个三角形的垂直区域,称为“山花”。在山花之下是梯形的屋面讲正脊两端的屋顶覆盖。在古建筑中屋面结构多为木、瓦等轻质材料,两条垂脊相对荷载较小。而现代建筑中的钢筋混凝土屋面自重较大设计时应在四条垂脊和四条戗脊处设梁建立可靠支撑从而明确山花部位屋面的传力途径。这和古建木作中的“桃尖顺梁”有着异曲同工之妙。而由于现代工艺取消了椽,“飞椽”这一形式只能通过混凝土的可塑性强这一特点来实现。

古建筑中梁支撑桁进而支撑屋面,而现今对进深要求不大的建筑可以将平梁更改为随坡面的折梁,这不但减少了工程造价,也可相对增加整个建筑物的室内高度,不会有压迫感。而梁跨度较大时,例如寺庙等需要内部空间较大,结构内部不宜设置柱;如使用折梁则会对边柱产生侧向的水平推力,而古建筑的柱截面形式多采用圆柱,所以不能通过改变柱截面的方法来抵抗水平力,联想到一般明清时苏式园林建筑大多有外廊,可将外廊作为建筑物的一部分,由外廊柱与结构边柱用大梁连接共同抵抗屋面折梁传递给柱子的水平推力,这样就解决了柱子同时承受三项应力的不利受力状态。

虽说古建中的各式“飞檐”、“望角”等复杂且精细的装饰构件通过混凝土来实现是对施工工艺的考验,但苏式仿古建筑最关键的难点还并不在结构本身,而是仿古建筑的节能。苏式古建讲究的是明亮、通透。需要相对较大的窗口,这在北方很多城市规范要求的开窗面积和传热系数等都是不满足的,这回在设计和施工中造成了很大程度上的困扰。这就需要相关的规范在这些方面进行一些特殊的要求。

四、结语

中国传统古建筑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优美的建筑形象和独特的建筑构造享誉世界,建筑文化影响深远。在从事仿古建筑设计工作中应充分了解中国古代建筑历史,把握古建筑构造精髓,才能通过仿古建筑去传承弘扬优秀的古代建筑艺术和文化。

参考文献:

[1]李剑平《关于仿古建筑形式的思考》学术论坛2010.07

[2]程宜康.仿古建筑的探索及思考[J].筑韵,2006,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仿古建筑施工规范范例(3篇)

    - 阅0

    仿古建筑施工规范范文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大环境下,复古风逐渐盛行,仿古建筑也开始走进社会群体的视线当中。仿古建筑是推动城市经济建设和文化艰涩的重要方面,因此必须要加强.....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例(3篇)

    - 阅0

    仿古古建筑设计范文《温故1942》影视街仿古建筑。它的构造特点主要是:现代结构与传统木构架分离;外立面贴木柱;墙体包木板等。通过对其仿古构造分析,寻找一些现代仿古建筑技术.....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