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技术范例(3篇)

来源:网络

治理技术范文篇1

[abstract]:Nitrogenoxide(NOx)isoneofmainatmospherepollutants,alsoonegreathardnuttocrackthattheairpollutionmanagescurrently.TheesmissionsofNOxintheworldcurrentlyalready35Mts/a,amongthemabove95%theburnableprocessfromfossilfuel.BurntheNOinthesmokespirittakeupabove90%oftheNOtotalamount.Therefore,havetoexhaustintoapersontheatmosphereinNOxastoit'scarryonaneffectivedecontaminationprocessing.Thistextintroducedthesource,harmofnitrogenoxideandmanagethemainmethodofnitrogenoxide,andanalyzetheadvantageorweaknessofthesemethodprocessingnitrogenoxides.

[关键词]:氮氧化物污染治理方法

[Keyword]:Nitrogenoxidepollutionmanagesamethod

中图分类号:X5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氮氧化物的有害来源

(1)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如汽车、飞机、内燃机及工业窑炉的燃烧过程;(2)各种机动车排放的尾气;(3)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如氮肥厂、有机中间体厂、有色及黑色金属冶炼厂等。

2氮氧化物的危害

(1)NOx对人体的致毒作用,危害最大的是NO2,主要影响呼吸系统,可引起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疾病;(2)NOx是形成酸雨、酸雾的主要污染物;(3)NOx与碳氢化合物可形成光化学烟雾;(4)NOx参与臭氧层的破坏。

3氮氧化物的技术治理

3.1催化还原法:利用不同的还原剂,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的作用下将NOx还原为无害的氮气和其它不含氮的组分。净化过程中,根据还原剂是否与气体中的氧气发生反应分为选择性催化还原法和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利用贵金属做催化剂时,较多的使用CO和碳氢化合物做还原剂;利用金属氧化物做催化剂时,较多的使用NH3做还原剂。

3.1.1选择性催化还原法(SCR):使用适当的催化剂,在一定条件下,用氨作为催化反应的还原剂,使氮氧化物转化为无害的氮气和水蒸气。SCR技术虽然已实现了工业化,但也存在明显的缺点。

3.1.2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选择性非催化还原法(SNCR)是向烟气中喷氨或尿素等含有NH3基的还原剂,在高温(900℃~1100℃)和没有催化剂的情况下,通过烟道气流中产生的氨自由基与NOx反应,把NOx还原成N2和H2O。在选择性非催化还原反应中,部分还原剂将与烟气中的O2发生氧化反应生成CO2和H2O,因此还原剂消耗量较大。氨作为还原剂时:6NO+4NH35N2+6H2O。目前的趋势是尿素代替NH3作为还原剂。尿素[(NH4)CO]作为还原剂时:

(NH4)CO2NH2+2CONH2+NON2+H2OCO+NON2+CO2

在SCNR法还原NOx的过程中,由于烟气中的O2浓度一般比NOx浓度高,不但耗去大量的还原性气体,而且反应热还使催化剂床温急剧升高;采用不同燃料气作为还原剂,要求的预热温度也不同;实际运行时脱氮效率也较低。

3.2液体吸收法:液体吸收法是用水或酸、碱、盐的水溶液来吸收废气中的氮氧化物,使废气得以净化的方法。

3.2.1碱液吸收法:比较各种碱液的吸收效果,以NaOH作为吸收液效果最好,但考虑到价格、来源、操作难易以及吸收效率等因素,工业上应用最多的吸收液是Na2CO3。

3.2.2仲辛醇吸收法:此法采用仲辛醇作为吸收液处理NOx尾气。它不但能有效地吸收NOx,且自身被氧化成一系列的中间产物,该中间产物可氧化得到重要的化工原料己酸。吸收过程中,NOx有一小部分被还原成NH3,大部分被还原成N2。

3.2.3磷酸三丁酯(TBP)吸收法:此法先将NOx中NO全部转化为NO2后在喷淋吸收塔内进行逆流吸收,以TBP为吸收剂,在吸收NOx后形成配合物TBP•NOx,其吸收率高达98%以上,配合物TBP•NOx与芳香醇(α-醇酸醋)反应能回收得到TBP,回收率高达99.2%,且NOx几乎全部被还原成氮气,不会产生二次污染。

3.2.4尿素溶液吸收法:应用尿素作为氮氧化物的吸收剂,此法运行费用低,吸收效果好,不产生二次污染。

3.2.5吸收还原法:该法用含二价铁螯合物的碳酸钠溶液洗涤烟气。其主要反应为:Na2CO3+SO2Na2SO3+CO2NO+Fe•EDTAFe•EDTA•NO

Na2SO3+Fe•EDTA•NOFe•EDTA+Na2SO4+1/2N2

3.3固体吸附法:固体吸附法是一种采用吸附剂吸附氮氧化物以防其污染的方法,目前常用的吸附剂有分子筛、活性炭、硅胶等。

3.3.1分子筛吸附法:常用作吸附剂的分子筛有氢型丝光沸石、氢型皂沸石等。以氢型丝光沸石Na2Al2Si10O24•7H2O为例,该物质对NOx有较高的吸附能力,在有氧条件下,能够将NO氧化为NO2加以吸附。利用分子筛作吸附剂来净化氮氧化物是吸附法中最有前途的一种方法,国外已有工业装置用于处理硝酸尾气,可将NOx浓度由(1500~3000)×10-6降低到了50×10-6,回收的硝酸量可达工厂生产量的2.5%。

3.3.2活性炭吸附法:此法对NOx的吸附过程吸附剂伴有化学反应发生。NOx被吸附到活性炭表面后,活性炭对NOx有还原作用,反应式如下:

C+2NON2+CO22C+2NO22CO2+N2

活性炭对低浓度NOx有很高的吸附能力,其吸附量超过分子筛和硅胶。但缺点在于对NOx的吸附容量小且解吸再生麻烦,活性炭在300℃以上有自燃的可能,处理不当又会造成二次污染,故实际应用有困难。

4结束语

根据我国的情况,对于固定源燃烧排放的NOx治理技术有两个可能的发展趋势:一是改进燃烧过程以控制NOx的排放;二是发展脱硫脱硝一体化技术。对工业生产过程排放而言,应该从全过程控制的要求出发,推行清洁生产、尽量减少尾气中NOx的含量,同时搞好末端治理,选用高性能的吸附剂和催化剂,不断提高吸收效率,降低设备投资和运行费用。

参考文献

1.韩才元,徐明厚.煤粉燃烧[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1.

2.山中龙雄.催化剂有效实际应用[M].王道译.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88.432~433.

3.胡怀生,郑旭东,胡浩斌.氮氧化物对环境污染的分析与防治措施[J].甘肃高师学报,2003,8(5):38~39.

治理技术范文

高新技术企业有着不同于一般企业的高投入性和高风险性等显著特征,并且多由国家或国有法人控股,管理层仅需对控股股东负责,股改又为高管所持股份在二级市场上流通提供了条件,为了规避风险,管理层可能会主动减少不利于公司的盈余管理。但是在提出或实施股权激励方案后,管理层为了快速达到行权条件,很可能会主动对公司利润进行盈余操纵。在此基础上提出以下假设:假设a:高新技术产业在提出股权激励方案之前,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例与盈余管理负相关。高新技术产业在提出或通过股权激励方案后,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负相关关系变弱。从委托理论上讲,股权分置改革改变了所有权和控制权分离的现状,使得管理层有条件将个人股份实现财富的最大化,许多研究还表明,盈余管理有助于管理层在二级市场上出售股份或执行股票期权,而这也是管理层谋求利益最直接的方式。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被激励管理层为了达到行权条件,将加大盈余管理程度,而盈余管理所产生的管理者对公司利润的过渡操纵,将不利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影响公司业绩。在此基础上,本文提出第三个假设:假设c:提出或通过股权激励方案后,盈余管理将加大高新技术企业管理层行权的概率,并且行权后公司绩效下降。

2实证检验与分析

2.1各变量描述性统计

表1给出了高新技术产业各变量的含义和基本统计量。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公司在统计年度内提出股权激励方案的比例为0.171,通过股权激励方案的比例为0.107,说明在高新技术产业内股权激励方案还是比较普遍的。通过审计委员会的设立情况和审计质量也能看出,高新技术产业的审计质量也比较完善,设立审计委员会的比例和审计质量标准无保留的比例分别为90%和91.5%。从两项成长性指标也可以看出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的发展前景比较可观。

2.2多元线性回归结果

表2为高新技术产业2009~2012年面板数据模型(1)的回归估计结果,从结果可以看出,回归模型(1)的判定系数为0.428,在1%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了模型(1)的拟合度可以接受。进一步对各个变量的系数进行分析,可以发现,拟合系数φ2、φ3、φ5均显著为负,且φ2的绝对值要大于φ3和φ5,说明尚未提出股权激励方案时,高新技术产业公司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的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但是提出或通过股权激励方案后,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的比例与盈余管理呈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因此,本文无法拒绝假设a和假设b。观察其他公司治理因素和公司层面因素,CEOboard的系数也显著为正,说明总经理与董事长两职兼任的情况将增加管理层盈余管理程度,Anditopion的系数则显著为负,说明审计质量于盈余管理存在负相关关系。总体来说,对于高新技术产业而言,Lnboard、Auditcom、Bhlisting、ROA、ST、Growth1.Growth2的系数估计值均不显著,表明董事会规模、审计委员会情况、股票情况、资产收益、成长性对盈余管理的影响不大,主要受公司CEO兼职状况、审计意见、财务负债、公司资产及周转情况、风险水平等的影响。表3为高新技术产业CEO行权概率与盈余管理关系模型(2)的回归估计结果,回归模型(2)的判定系数为0.451,在10%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了模型(2)的拟合度可以接受。从结果可以看出盈余管理的系数估计值ω1显著为正,说明可操作应计利润的增加将加大CEO行权的概率,且CEO行权概率还与Lnboard、ROA、Lnsize呈负相关关系,与Risk呈正相关关系。表3为盈余管理、CEO行权与公司业绩的关系模型(3)的回归估计结果,回归模型(3)的判定系数为0.748,在1%水平上统计显著,说明了模型(3)的拟合度可以接受。从结果可以看出,DA和Exercise的系数估计值ξ1和ξ2均显著为负,说明本期可操作应计利润与CEO行权均与下一期资产收益率呈显著负相关关系,盈余管理和CEO行权将对公司业绩带来不利影响,因此,本文无法拒绝假设c。

3稳健性分析

由于高新技术产业近年来发展较快,各年度公司财务状况、规模、治理情况等会存在较大差别,这一点从前文中风险和成长性指标均较大也可以看出。本文为了更好的说明上述回归结果趋势的正确性,还分别选取2009~2012年间各年度的数据进行分析,表5给出了各年度模型(1)的回归估计结果。从表5可以看出年度间的回归结果存在微小差别,显著性水平也略微不同,但是都无法拒绝高新技术产业在提出股权激励方案之前,CEO股权和期权占总薪酬比率与盈余管理负相关,提出或通过股权激励方案后,负相关关系变弱的假设,进一步说明了前述实证结果的合理性。同样,通过进一步分析各年度间模型(2)和模型(3)的回归估计结果,结果都无法拒绝假设c。此外,股权激励与盈余管理之间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内生性,即高新技术产业公司盈余管理程度较高时更可能于股改后提出或实施CEO股权激励计划,产生与假设a相反的结论。为此,本文选取2004~2005年间128家高新技术产业提出股权激励前后盈余管理进行比较,发现两种情况下盈余管理统计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别,说明了股权激励对高新技术产业盈余管理显著影响仅出现在股改之后。

4结论

治理技术范文

【关键词】林业管理虫害防治

在社会告诉发展的新时期,各个领域都积极的拥抱高新技术,林业管理也不例外。现代科技给林业管理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林业管理呈现出机械化、信息化、数字化、自动化的趋势,数字信息系统的应用让对整个林业的全方位动态监控成为现实,实现了方便快捷高效的林业管理。林业的虫害防治是国民经济和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关键,近些年来,我国加强了对虫害防治技术的研究,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已经能及时准确确定虫害发生的地点及程度,并迅速启动防治预案把虫害程度降至最低。

一、林业虫害防治现状

林业虫害防治问题一直是林业管理中的重点,尤其是随着森林资源在逐年砍伐中的快速减少,森林覆盖面下降,林业虫害防治迫在眉睫。由于我国国土面积广阔,森林资源分布不均,虫害的种类、发生季节和规模差异较大,这些给林业虫害的预防和治理带来了很大困难。近些年来,我国加大了对林业管理工作中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的研究力度,林业部门也针对虫害问题展开了全方面的管理优化,但是目前仍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治理能力还不能满足我国林业发展的需求。

二、林业虫害防治的意义

林业管理中,虫害防治技术至关重要。虫害防治就是对病虫害的预防以及对已出现的病虫害的及时管理的技术。从事林业管理的人员要了解林业虫害防治的常识,熟练使用机械设备等,一旦发现病虫害能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首先,通过对林区病虫害问题进行研究,了解病虫的生长繁殖习性,以便对症下药,减少可能发生的虫害破坏。其次,对虫害发生地域进行划分,如果病虫害发生在监管区域,林业部门要及时进行根除,如果病虫害发生地距监管区域较远,林业部门要充分发挥监管职能,并拟定防治准则和流程,制定紧急预案,利用信息化系统迅速掌握虫害现场的情况,快速进行定位并找到快速有效的防治措施加以控制,从而将虫害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以减少虫害对林木的危害,不仅能保障林木的质量,保护林区的生态系统,为人类的生存环境的提升做贡献,同时又能节省林业管理费用,保护林权权益人的经济利益。由此可见,虫害防治技术对林业管理至关重要。

三、林业虫害防治技术

(一)生物防治技术

生物防治也称为生态防治,是一种绿色、环保的害虫防治途径,其原理是利用生物链的天敌消灭害虫,实现以虫治虫的目的。该方法不施用任何农药,纯天然、无污染,因此,不会造成对林木的二次伤害。但是,生物防治的速度较为缓慢,在制止虫害蔓延上不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生物防治还可以通过各种生物有机体及其活性物质,例如各种激素或者其他生物提取物,破坏害虫的生殖能力,或通过遗传操纵致使昆虫不育,实现病虫治理。

(二)化学防治技术

化学防治技术即在被病虫害覆盖的林区利用化学物质或喷洒药剂彻底消灭虫害,并防止外来昆虫入侵对林区造成的威胁。防治的化学药品主要来源于生物、其他天然物质的一种物质或者几种物质的混合物及其制剂。在树苗栽植阶段,可采用人工涂抹化学制剂的方式预防病虫害,或者运用专业工具涂抹、包扎进行树苗消毒。也可以使用化学药剂直接喷洒树木,消耗的药品量小,操作也比较简单,造成污染较小,大规模林区一般采用这种方式。化学防治技术对病害虫的消灭迅速而彻底,不必担心病虫害的复发。然而,消灭害虫的化学成分也会对林区的其他生物产生不利的影响,甚至会对林区造成污染,害虫在几代内会产生对药物的抗性,这意味着要达到同样的效果需要加大剂量或将几种药物轮流使用,无疑会增加化学防治的成本。

(三)物理防治技术

物理防治技术主要是指通过简单的物理工具、物理手段和物理技术的使用来消灭林区的害虫,对于虫害防治也有一定的作用。常见的有光、热、电、声、微波、辐射等机械物理技术,还可通过明火、饵木、潜所等来诱杀害虫,加强热水浸种、种子曝晒等程序,并尽可能使用高温等措施杀灭潜在的林业害虫和病菌,有效降低病虫害的传播和扩散。物理防治技术起效速度快,且不会伤害树木,但是却存在引起林区火灾的隐患,亦可能误伤一些其他物种。

四、结语

森林是天然制氧工厂,有利于保护生存环境。而我国森林资源匮乏,林业部门必须加强管理,积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保护林业。做好虫害防治是保证我国的林业质量的关键,是我国林业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工作,必须切实提高虫害防治技术,提高对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的重视,增加技术和资源的投入力度,努力将危害控制在发生阶段,最大限度的避免森林资源的损失,提高森林资源的覆盖率。可以通过生物防治技术、化学防治技术和物理防治技术的运用有效遏制病虫害的蔓延,全面提高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为我国林业的可持续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丽芬.林业病虫害防治技术与方法初探[J].2014,04(06):33.

[2]齐祥英.探讨林业管理与虫害防治技术[J].价值工程,2014,18(22):14.

[3]张永恩.林业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与管理探讨[J].大科技,2014.28(2)33.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