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主义的特点范例(12篇)

来源:收集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1

关键词:消费社会;生产;鲍德里亚;后马克思思潮

近年来在西方社会理论有关现代社会特征的探讨中,“消费”范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一种中心性话语,并与马克思主义的经典解释体系产生了尖锐的冲突,以至有学者称其“宣布了马克思生产方式的历史性幻灭”。同西方一样,中国的社会理论研究也存在着诸多流派,但与之不同的是,在诸多流派中,马克思主义有着其他流派所不可能具有的特殊地位,它的发展状况对于中国社会生活也就有着其他流派不可能具有的影响,因而需要我们予以特别的关注。立足于当代马克思主义的问题视域,在厘清马克思思想遗产的基础上反思消费社会理论,进而评判其理论地位就成为本文的研究课题。

恩格斯将唯物史观誉为马克思一生之中的两大理论“发现”之一,他在1883年和1888年分别为《共产党宣言》德文版与英文版撰写的序言中,对马克思唯物史观的核心命题作了堪称经典的概括:“每一历史时代主要的经济生产方式与交换方式以及必然由此产生的社会结构,是该时代政治的和精神的历史所赖以确立的基础,并且只有从这一基础出发,这一历史才能得到说明。”无疑,物质生产活动在马克思的整个社会理论体系中具有首要的和基本的地位。在马克思看来,生产的基础性制约作用表现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由于人的生理结构,造成必须先能维持生命机能,方能从事其他活动,所以生产具有优先性。当然,马克思对生产概念的理解事实上也存在着变化,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青年马克思把劳动比作艺术家的创造性生产”的“审美性生产”;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已经确立起对生产劳动之“生命维持”功能之首要性的肯定。可以说,生产范畴在马克思那里,不仅具有一般社会理论的含义,更有审美意蕴。需要说明,本文中对生产的概念性研究仅限于社会理论层面,并不涉及美学问题。

“消费”范畴正是随着马克思对“生产”的关注而进入研究的视野。在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计划中,虽然消费仅只是整个经济过程四个环节——生产、分配、交换、消费中的一个,但却是整个经济过程的目的或者归宿,并且由于其与生产的关系最为密切,因此获得格外重要的地位。在《资本论》中,马克思指出,就一个主体来说,生产和消费表现为一个行为的两个要素,生产和消费具有某种“同一性”。

首先,表现出直接的同一性。生产直接是消费,不但要有生产者体力的消费,还要有生产资料的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人在消费时也是生产其自身,在物质资料生产过程中是一种“物化”,一种物的价值转移到另一种物上;在人自身的生产中则是一种“人化”,物转化为人的劳动能力。

其次,生产和消费每一方都以对方为手段与媒介。生产作为消费的媒介,它创造出消费的材料,没有生产,消费就没有对象;同时,消费也是生产的媒介,因为正是在消费中生产才得到最后完成。一条铁路,如果没有通车、不被磨损、不被消费,它只是可能性的铁路,不是现实的铁路。

再次,生产和消费每一方都创造着对方。一方面是生产创造消费。一是由于生产为消费创造材料,二是由于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三是由于生产通过它起初当作对象生产出来的产品在消费者身上引起需要。可以说,生产创造着消费的对象、消费的方式、消费的动力。另一方面是消费创造生产。一是产品在消费中才成为现实的产品,二是消费创造出生产的动机。

正是在这样的基础上,马克思指出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这种认识表明了二者之间的辩证关系,也即没有生产就没有消费,没有消费就没有生产。似乎在马克思那里生产和消费是并列的,或者说是同等重要的。其实不然,我们必须要清楚,马克思这里的讨论仅是一种逻辑上的讨论,也即生产和消费的“同一性”只是逻辑上的相互制约关系,与经济运行的实际过程并不完全一致。在马克思所谓逻辑与历史的统一中,抽象的思维过程必定要符合历史进程,无疑历史具有先于逻辑的优先陸,“哪怕是最抽象的范畴,虽然正是由于它们的抽象而适用于一切时代,但是就这个抽象的规定性本身来说,同样是历史关系的产物,而且只有对于这些关系并在这些关系之内才具有充分的意义”。可以说,逻辑是对历史的反映,需要与历史事实的内容一致,历史规定着逻辑抽象的限度,理论上的应然与现实中的实然是发展趋势上的统一,现实是理论的依据,历史事实确立起逻辑最终的合法性来源。正是由于历史先于逻辑,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马克思的观念系统中生产相对于消费具有当然的优先性,因为社会生活领域的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就是,就任何一个具体的生产过程而言,必定先有生产,后有消费。正是在这种意义上,马克思才说:“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但是,生产活动是实现的起点,因而也是实现的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是整个过程借以重新进行的行为。个人生产出一个对象和通过消费这个对象返回自身,然而,他是作为生产的个人和自我再生产的个人。所以,消费表现为生产的要素。”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生产与消费关系的探讨是十分充分的,达到了在当时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时代所能实现的深度与广度,其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尔后任何学者进行相关研究无论如何都无法规避的事实,以至成为一种现代经济学与社会理论的“常识”。但消费在马克思的经典理论中尚处于生产的“遮蔽”之下,只是鉴于其与生产的密切关系才被赋予一种重要地位。马克思这一“生产一消费”的分析“座架”奠定了后世理论家展开消费理论研究的基础,不论他们是否同意马克思的实际结论,都要从这一理论前提出发。

早在20世纪40年代,大卫,里斯曼就把“由生产时代向消费时代过渡”称为是继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以来的第二次社会革命,认为发达国家由此进入到了消费社会。巴特以符号学作为解释大众文化的方法,可以视为把符号学引入消费主义文化研究的先驱;列菲伏尔改变了现代日常生活批判的研究思路,从物质生产一经济领域转向消费一符码领域;德波认为以意象与幻觉占统治地位的“景观社会”取代了马克思时代以生产为核心的“商品社会”。巴特、列菲伏尔、德波虽然在具体的理论上各有侧重,但共同意识到了随着消费社会的来临所引发的社会主导性力量的变化,也即由生产性社会转向了以符号为中介的消费社会。在这些有关消费社会的讨论中,最具影响力的是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鲍德里亚。在他看来,随着消费社会的出现,消费已经取代了生产的地位,成为支配着整个社会结构的“存在之光”;在消费社会中,我们消费的并不是物的有用性,而是通过消费显示自己的社会地位与身份,因而被赋予符号学意义。可以说,鲍德里亚正是在马克思的基础上来研究“消费”,并将其置于解读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核心地位。

在早期鲍德里亚的三部代表作《物体系》、《消费社会》、《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他发现马克思的生产方式理论已经不再能够充分解释以商品的增值为主要特征的现代消费社会的发展,只有借助于符号学理论才能解释消费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物品的消费已不再因其物质特性,而是因为它是一种符号,是人与物品之间的关系结构本身,这种关系已延伸到历史、传播与文化关系的各个层面,而且最后所有的关系理念都化为消费品。

当然,消费社会的形成缘于资本主义社会生活的结构性变迁,除我们通常所注重的作为物质因素的经济基础之外,还有某种精神因素的作用。例如,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对资本主义发展历史中精神因素的考察表明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存在着某种亲和性,他发现历史上很多地区都曾出现过大量的“资本”,但并没有由此发展出现代资本主义,所以“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原动力”,“不在[供资本主义使用的]资本额从何而来,最重要的,在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近代资本主义的基本特征就是“理性的行为与企业组织”,新教伦理实际上是将宗教的精神氛围导人经济领域,可以说新教伦理是造成经济生活合理化的重要原因,经济生活合理化又有助于创造出所谓的“资本主义精神”。应该说,在机器大工业时代,制约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问题是生产规模的扩大,由此需要资本积累、节俭禁欲;而进入20世纪,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资本主义的危机在于无限的生产能力与有限的产品销路,凯恩斯就将资本主义的矛盾归结为有效需求不足,1929年的“大萧条”便是最好的例证。于是,消费就凸显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内在逻辑,他说:“19世纪发生在生产领域中的那个生产力合理化进程在20世纪的消费领域中得到完成。”

鲍德里亚对现代资本主义消费社会特征的认定表现为三个方面。第一,社会生活中的一切都成为了消费品,以至在今天,但凡不能成为消费对象的东西,人们一般都不会认定其有存在的价值。第二,消费品的普遍存在为当代资本主义社会提供着合法性依据。第三,消费的“个性化”使人们罹患消费“强迫症”,只有将自己的一切都置于消费之中,人们才获得安宁感与实在感。当消费之光弥散到整个社会生活领域中,鲍德里亚就需要对消费社会展开批判性研究,这种研究遵循着双重逻辑线索——马克思的以生产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批判与巴特、列菲伏尔、德波的符号学理论。

一方面,鲍德里亚借鉴了马克思用以分析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座架”,认为资本主义的生产体系决定着消费体系。马克思揭示出“商品形式的奥秘”在于“人们自己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在人们面前采取了物与物的关系的虚幻形式”也即通常所说的“物化”。其“深刻”之处在于将商品仅仅视为一种现代性的“现象”,因而是暂时的;更主要的是由于他洞悉了生产活动在人及其生活本质中的优先地位,使得《资本论》“既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运行方式和社会结构,又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历史”。马克思说:“如果现象形态和事物的本质会直接合而为一,一切科学就成为多余的了。”牠以生产活动为核心来透视资本主义经济形态的颠倒和物化现象。鲍德里亚继承了马克思关于资本主义生产体系决定着消费体系的基本看法,“在这里,我们会合了马克思所分析的商品形式逻辑:就好像需要、感情、文化、知识、人自身所有的力量,都在生产体制中被整合为商品,也被物质化为生产力,以便出售,同样的,今天所有的欲望、计划、要求,所有的激情和所有的关系,都抽象化(或物质化)为符号和商品,以便被购买和消费”。只是与马克思面临不同的时代境遇,鲍德里亚将消费本身视为生产体系的替代性体系,认为消费在今天已经成为主导性逻辑。就这一层面而言,鲍德里亚是对克思分析思路的一种延伸。

另一方面,鲍德里亚采用了符号学的解读策略。虽然他在主导思路上延续着马克思以生产活动为核心展开的资本主义批判,但在现代资本主义条件下,消费本身已经构成了一个具有文化意义的自组织领域,一切物品在其中都变成了具有文化符号意义的物品,也即物品的原始功能性层面让位于物品的符号文化层面。他认为,“物品在其客观功能领域以及其外延领域之中是占有不可替代地位的,然而在内涵领域里,它便只有符号价值,就变成可以多多少少被随心所欲地替换的了。”消费社会中的消费就是一种被符号的意指系统所吸收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以大众主动地被吸收为基础,这才是消费社会中符号意义逻辑的运转过程。消费被符号所操控,符号操控消费的目的在于“社会区分原则”。即通过对符号——物的占有和消费,个体凸显出自己的文化身份,而这种转换在他看来决不是一种自然而然的过程,只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

早期鲍德里亚虽然是从双重逻辑出发展开理论建构,但明显倾向于从符号学视角展开的社会批判理论,他力图将符号学融入马克思以生产为核心的资本主义批判框架之中,一方面固然拓展了马克思的“异化”一“物化”批判话语,另一方面由于双重逻辑模式的存在。必然会导致生产逻辑与符号学的深层次冲突,因而其后期在《生产之镜》和《象征交换与死亡》中全面批判马克思的“生产哲学”实属必然,以至在《生产之镜》中提出:“马克思主义没能彻底同资本主义的生产主义决裂,它所希望的仅是一种更为有效且公正的生产组织,而不是一种完全不同的价值以及不同的生活方式。”为此,他用“生产之镜”来界定历史唯物主义的本质,将马克思的总体逻辑视为生产。事实上,自20世纪40年代西方社会转型导致消费获得主导性地位,消费社会一切都以符号编码为中介,所以在他看来现代资本主义社会不是传统的物质生产占主导,而是符号编码占主导,马克思的生产逻辑本身就处于符码统治之中,沦为一种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

鲍德里亚正是由于对马克思生产范式的彻底否定而转向后马克思思潮。鲍德里亚敏锐地意识到消费在现代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这种重要性在从大工业到后工业的时代转型中获得异乎寻常的强化,以至他将马克思对生产一技术的重视也视为一种与资本主义的“共谋”。可以说,他继承的是马克思的批判精神,反对的却是物质生产活动在马克思的整个社会理论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因而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后马克思思潮的代表人物。纵观整个后马克思思潮是由一批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五月风暴”之后,离开马克思主义转向一种更加激进的并且是在后现代思潮中直接表现出来的后马克思批判理论。他们虽然不赞成马克思主义,但自认为承袭了马克思的某种批判性的遗产;他们本身就是后现代思潮的理论主流,但不同于后现代右派的政治立场;他们从一个断面激烈地批判当代资本主义,又小心地与马克思主义保持一定的距离。如果按照卢卡奇对“正统马克思主义”的界定的话,我们会发现即便是“新的研究完全驳倒了马克思的每一个个别的论点”,“每个严肃的‘正统’马克思主义者仍然可以毫无保留地接受所有这种新结论,放弃马克思所有全部论点,而无需片刻放弃他的马克思主义正统”。因为“正统马克思主义并不意味着无批判地接受马克思研究的结果”,“马克思主义问题中的正统仅仅是指方法”,“只能按其创始人奠定的方向发展、扩大和深化”。正是基于这种认识,我们认为无论鲍德里亚是否与马克思资本主义批判性研究的结论保持一致。都可以视为马克思现代性批判工作的一种延续,更确切地说是马克思开创的现代性批判的理论效应,这也是德里达所说的,马克思作为一个历史不在场的幽灵而发生的作用。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

出门时,能走路就不打车;吃饭时,能自己在家做就不下馆子;家务活,能自己干就不请钟点工;逛街时,理性消费不血拼……这样的生活,看似有点“抠”,但却是目前城市里颇为流行的“新节俭主义”风潮。

从前两年开始的金融危机到现在通胀时代下的物价飞涨,“新节俭主义”堪称是消费者的一场自救活动。在“低碳、乐活”的理念影响下,消费者以各种省钱妙招应对着通货膨胀,在消费行为和信息接受方式上呈现出许多不同的特征。

消费格局和传播背景

新形势下消费格局和传播环境的变化,是“新节俭主义”各种复杂消费行为产生的营销和传播背景。这些变化使企业必须转变思路,重新制定营销传播对策。

M型消费格局

针对日本社会现实,日本“战略之父”大前研一曾提出“M型社会”的概念。他认为在全球化背景下,社会资源被重新分配,日本的中产阶级也被分化为两端:一部分进入高收入阶层,其余大部分成为中低收入者。于是,原来人数最多的中产阶级凹陷下去了,整个社会的财富分配像个被拉开的“M”字。他的这一判断引起了我国很多专家的共鸣,即在经济快速发展并面临通胀压力的当下,我国也已表现出明显的“M型”或者“倒T型”社会特征,受其影响,人们的消费行为开始趋向于两极。借用“M型社会”概念,文章将通胀影响下的消费格局也称为“M型消费格局”。

一方面,富人表现出“趋优消费”的行为,社会大众则是“趋低消费”。中间阶层的塌陷使得社会阶层的消费能力呈现“M型”,位于一端的少部分富有者或者高收入者受通货膨胀的影响甚微,依然寻求高品质、高享受和个性化服务;而中低收入的社会大众则受到通货膨胀的较大影响,他们希望购买到优质低价、物美价廉的商品,从而表现出强烈的“趋低消费”特征。

另一方面,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则“要么奢华,要么节俭”,体现出另一种“M型”态势。出于未来通胀走势的不确定性,中等收入水平的城市消费者的消费信心有所下降,他们谨慎消费,尽可能寻找低价的商品满足日常生活需要,但是,当遇到心仪的奢侈品或者性价比较高的产品时,他们也愿意花高价来购买,以展示自己的品位。

当然,由于通胀降低了城市中产阶级的相对收入,在“奢华”和“节俭”两个选择项中,他们更侧重于“节俭”,即“趋低消费”,同时,品质上的坚持又使他们形成了“品质上趋优、价格上趋低”的消费心理。这就是“新节俭主义”的主流人群,他们人数众多,且往往高学历、高收入、高素养,有着自己独特的消费理念和偏好。

碎片化传播时代的到来

“碎片化”是近年来传播学领域讨论的一个焦点,它是指新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使人们接受的信息趋于海量,可信息的内容却很零碎、片段化,典型代表就是只能写140个字的微博。信息受众由于注意力被极度分散,也形成了碎片化的信息接受习惯,因此很难接受大篇幅的、有深度的信息。当然,人们在享受着快捷获取大量信息的好处的同时,却也深受这种海量碎片化之苦,这种状况甚至催生了帮助人们管理时间的软件(如极客“LifeHacking”,又称作“生活黑客”)。

广告学者黄升民认为,在碎片化传播时代,“大媒体”衰落了,“小众媒体”和“个性化媒体”的地位却得到了提升。正是如此,城市中产阶级获取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倾向于那些小的新兴媒体,网络论坛、社交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的海量信息对他们的影响日益加深,其信息接受方式上也呈现出碎片化、扁平化的特征。这些特点为企业营销传播策略提出了新挑战,需要企业寻求更多的渠道和方法来吸引目标消费者。

将节俭进行到底

“趋低消费”的城市中产阶级成为“新节俭主义”的主流,其消费特征从他们被赋予的各种头衔中就可以看出:“团团族”、“抄号族”、“海报族”、“酷抠族”……在这些名称中,“酷抠族”最能概括“新节俭主义”者的心理特征和消费特征。

消费心理特征:“酷”

如果说“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是老一辈在物资匮乏时期的节俭观,那么“花最少的钱,获得最大的享受”则是“新节俭主义”的精髓。新节俭主义者声称,他们精打细算是为了追求更简单、更健康的生活,是通过消费重点的转移达到更好地支配金钱的目的。可以说,他们的节俭是“时尚、低碳、乐活”的代名词。

时尚。新节俭主义者大多为20~45岁,他们高知识高文化,时尚有活力,遵守“省钱而不降品位,省钱而不失时尚,省钱而不减体面”的原则;他们喜欢按照自己的眼光去寻找高质却低价的产品;他们相信自己“慧眼识金”的淘货能力,也相信自己选择的时尚之物会让自己“很有范儿”。因而他们常常以“抠”为荣,甚至鄙视那些过于追求时尚、奢侈消费的“冤大头”。

低碳环保。在通胀的影响下,一些人开始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一些大大小小的、良好的节约习惯,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浪费行为等。这种习惯不但省钱,而且也符合新节俭主义者内心崇尚的“低碳、环保”理念。因此,当他们说“不打的不血拼,不下馆子不剩饭,家务坚持自己干,上班记得爬楼梯”时,会很自豪地宣称:“这样很低碳,很环保啊!”

乐活。除了以上行为,一些新节俭主义者还尝试了很多更“乐活”的活动。比如一些人在自家的阳台或小院里种植蔬菜,在都市中上演了现实版的“开心农场”。回看以前“乐活族”的宣言――“我会注重自我、终身学习、关怀他人;我会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减少废气污染;我会减少制造垃圾,实行垃圾分类与回收……”可以发现,新节俭主义者的想法和行动与“乐活族”是一脉相承的,或者说,“酷抠族”在通胀来临之前就是“乐活族”的主流,他们“理性消费,简约生活”的理念也是拥护了“乐活”的理念。

消费行为特征:“抠”

新节俭主义者的“抠”主要表现为理性消费,提倡将钱“花在刀刃上”,他们对价格相当敏感。

按需购物,冲动购物减少。以日常基本花销为主,能不买的就不买,精打细算过日子。所以,休闲、购衣、请客等方面的花费大为减少,以前花几个月薪水“血拼”的冲动型消费场景更是一去不复返,同时也延长了对大宗消费品的决策时间。

品牌消费的“替代效应”增强。城市中产阶级消费者在通胀来临之前属于“品质第一”的仰望型消费,他们会购买一线品牌中的外露商品,如手表、皮包、衣服等来彰显自己的品位和消费能力。如今,城市中产阶级不敢再随意、无计划地花钱了,可这并不代表着他们不再消费奢侈品牌,而是实行了品牌消费的战略转移,即从一线品牌转向二线品牌,从国外品牌转向国内品牌。

品牌折扣是其大爱。受“品质趋优、价格趋低”的心理影响,新节俭主义者也十分青睐大品牌的折扣产品,常常光临线上、线下各种折扣店,比如上品折扣、奥特莱斯名品折扣店,唯品会折扣网、淘宝网、凡客诚品以及各种团购网站等。虽然通货膨胀对城市中产阶级的消费能力造成一定影响,但是遇到好的品牌且折扣又较低时,他们会放下决策的矜持,进行抢购、“团购”或“秒杀”。

逛街更频繁,购物量却减少。根据麦肯锡公司2010年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通胀预期下,逛街被当做一种娱乐活动来替代其他的休闲方式,家庭也乐于将购物之旅转化为商业街或者大型商城的玩乐之旅,在这个过程中还可以顺便搜集各种打折信息。因此,新节俭主义者虽然逛街更频繁,购物量却在减少。

信息接受特征:碎片化

正如一位网友在博客里写道:“时间被电子与网络技术碎片化,知识被搜索引擎碎片化,人际交往被通讯工具碎片化,人格也处于分裂和碎片化之边缘。”中产阶级消费者在信息接受上呈现出众多的碎片化特征。

接受信息的渠道分散。新节俭主义者的信息接受渠道不仅有报纸、杂志、电视、广播、地铁灯箱、地面路牌等传统媒体,更有车载移动电视、网络论坛、博客、社交网站、微博、手机短信等新媒体平台,渠道之分散化前所未有。

信息来源更侧重“微媒体”。DM入户直投、店面POP和海报、网络上的浮动广告、搜索引擎的引导、网站上可供打印的折扣券等,与传统媒体相比,这些都是“小媒体”或“微媒体”,但它们却是城市中产阶级消费决策的重要信息来源。比如“海报族”来到超市时,习惯直奔超市入口处的海报而去,因为上面印有当天的特价商品,然后再“按图索骥”购买,有时他们还会搜集几家超市的海报进行对比研究,确保买到最实惠的产品。

受“圈子”的口碑影响增大。新节俭主义者大都是新媒体的重度使用者,他们在购买商品前习惯去网络上搜寻相关使用口碑,也习惯于咨询自己“圈子”内的亲朋好友。除MSN、QQ或Skype等即时聊天工具上的好友圈外,网络空间中很多兴趣组成的网友圈对其影响也很大。如豆瓣兴趣小组的分享、网友个人空间中的购物心得分享、55BBS上的“败家”晒帖、团购网站的“组团”信息等都对新节俭主义者的购买决策产生了重大影响。

应对“新节俭主义”

针对新节俭主义者复杂的消费行为和“碎片化”信息接受特征,企业传播不能走“寻常路”,建议尝试整合传播战略。

由于媒体碎片化和信息碎片化,企业信息想要进入消费者视野并留下深刻印象,就需要实施媒介渠道和信息的双重整合,力图传递出“一种形象、一个声音”的单纯信息。比如在媒介传播上,对网络论坛、社交网站、搜索引擎、博客、微博、手机短信等“空中媒体”和入户直投DM、店面海报、会员印刷品等“地面媒体”实施整合,以实现“多点传播”,即广告和公关信息的传达要在这些消费者随处可见、触手可及的媒体上全面铺开。信息内容整合上则要做到在各个媒体上传递统一、清晰的品牌形象,单纯的情感诉求或者简洁明了的优惠促销信息。要做到这一点,企业还需要着重注意以下传播策略:

在“圈子”中构建口碑。由于新节俭主义者受“圈子”影响较大,企业在宣传时,应有意识地在他们常去的网络BBS、社交网站或博客等平台上,潜移默化地传递口碑信息,引导消费者对商品形成良好印象。若口碑很好的话,企业还可以发起“团购”,直接促进销售。

促销广告,短平快。这表现在媒体选择和促销信息两个方面:①“短”。针对目标消费者采用入户直投的广告传单、产品价格手册等促销信息传递手段,方便消费者比价或打电话直接购买;发放店面促销海报,节省消费者询价比价的时间;通过品牌网站、团购网站等商品优惠打折信息,并提供方便下载打印或者下载到手机的商品折扣券。②“平”。新节俭主义者对价格很敏感,于是更看重广告所传递的产品性价比、近期优惠措施等信息。针对这一心理,企业此时的促销广告就应该直截了当、简单明确。③“快”。促销信息要以最快速度传递给消费者,迅速产生实效。为此,企业可以借助网络、手机等工具,以媒体提醒的方式帮助用户管理时间,同时在信息内容宣传上强调“低价”和“机不可失”,缩短消费者决策等待时间。比如一些品牌折扣、团购网站会在第一时间将促销活动通过手机短信或邮件通知消费者,并以“限时折扣”为口号促使消费者即时消费。

品牌广告还可尝试情感诉求。通胀时期,打动消费者的不仅只有价格这个因素,还有情感。根据惯例,当遭遇经济危机或市场萧条时,消费者更需要情感的安慰和认同,企业若是一味强调价格和促销信息,会让消费者有种“冷冰冰”的感觉,而缺少购买的愉悦感。所以,要想让消费者形成“习惯性认知”或“习惯性购买”,就需要在情感上与他们拉近距离,多打“温情”牌。比如肯德基、麦当劳、必胜客的广告总是充满笑脸、惊喜和朋友的其乐融融。雀巢在20世纪90年代日本大萧条时期进入日本市场所实施的情感型促销方案――“幸福不断的礼物”也是一个很好的例子。雀巢当时设计了一个封闭式的抽奖系统,参加者只要将雀巢产品包装上的一个标志剪下并寄回雀巢公司,就有可能每月获得一盆美丽的鲜花。这个活动的获奖面很大,在经济不景气时期给很多消费者带来了满满的喜悦,加强了对雀巢品牌的好感。这些做法都可以为通胀时期的广告诉求策略提供借鉴,相信通胀时期品牌对消费者赋予的理解和支持会给他们留下深刻印象,不仅会促进通胀期的产品销售,也会在通胀结束之后一直保持良好形象,形成持续性购买。

运用“自媒体”,主打“认同”牌。充分开发和利用网络上的“自媒体”资源,比如借助品牌网站、品牌博客、品牌微博账户、品牌在社交网站上的公共主页、淘宝的品牌旗舰店等渠道向消费者潜移默化地营造品牌形象、传递产品信息。“趋低消费”下,新节俭主义者很精明,想省钱,但不愿意被看成是只知道抠门的葛朗台,而是更希望别人认同他们“低碳、乐活、健康、快乐”的消费理念,理解他们“酷抠”的生活理想。因此在自媒体宣传上,企业可以同消费者一起关注如何打造“健康、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加强与目标消费者的相互认同。

以上是针对新节俭主义者“趋低消费”行为的传播对策。而对于那些不想走低价促销策略的品牌而言,若想吸引这类消费群体,则必须实行品牌重塑战略,超越原有的竞争层级。因此,针对消费者“要么奢华,要么节俭”的消费心理,企业如果不想减少利润、进行折扣促销,就需要拉大与同类产品的形象差距,制造“奢华”。典型的案例有宝马汽车在20世纪70年代的重新定位,也有哈根达斯在欧洲经济萧条时期的“奢华”定位,当然其成本亦相当可观。这将是另一个讨论议题。

(作者来自中央民族大学)

信息接受方式上呈现出的碎片化、扁平化特征,为企业营销传播策略提出了新挑战,需要企业寻求更多的渠道和方法来吸引目标消费者。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3

固态冲泡奶茶是近年兴起的一个新兴的休闲食品品类,以其醇香浓厚的滑润口感吸引着众多的消费者。由于该产品包装精美、携带方便、渠道广阔、价格适中,大街小巷都可以买到,它很快成为了追求快捷、时尚、个性的年轻人的心中最爱。

(一)“固态冲泡奶茶”顾客的类型我们根据“固态冲泡奶茶”的特性及饮用习惯,可以确定它不是成功人士的产品,而是带有情感化的产品。因此,它的整体消费群体的年龄大致在5岁至35岁之间,主力消费群体是80、90后的年轻人,相当一部分是时尚年轻人、学生、职场白领和情侣。据调查数据显示,购买奶茶的男性占44.7%,女性占55.3%,男女比例较为平衡。

(二)“固态冲泡奶茶”的消费卖点奶茶,有其独特的地方,它与各种饮料有着本质上的区别,矿泉水、果汁饮料、茶饮料、碳酸饮料,都属于凉性饮料,而固态冲泡奶茶,需要热水冲泡,一般可作为早餐与面包一起享用,或者作为午间、晚间的小点心与伴侣一起细细品味,温馨浪漫。目前,很多消费者把“固态冲泡奶茶”作为时尚休闲饮品来享用,很多情侣也把它作为恋人之间情感化的产品来进行互赠和一起分享。亦有一部分的中学生、小学生把它作为课间补充体能和保暖的食品来饮用。手捧一杯奶茶,边走边喝,独立特行,成为了很多消费者张扬个性的象征;在办公室里优雅地喝上一杯热腾腾的奶茶,也不失时宜地体现出一种中西合璧的小资情调。

二、消费行为与消费习俗分析

(一)“固态冲泡奶茶”消费行为分析:依据消费行为学理论,消费者的购买行为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2],主要包括消费者自身、群体、产品、社会、文化、地域等。为了更好地了解“固态冲泡奶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我们通过设计调查问卷的方式进行了调查,并在消费场所随机发放问卷300份,收回有效问卷283份。统计结果如表1。1.从表1调查情况来看,口感、味道、包装、广告、自己的喜好、便捷性等,是消费者购买的主要原因。2.家庭、同事、朋友、同学、情侣等,是购买人群的主体与影响者。3.购买的方式多种多样,依个人习惯与便利性而定。通过自行实地购买、他人实地购买或网店购买的人数达到258人,占91%,其他少数人则通过朋友赠送或其他方式获得。4.购买的时间多与消费者的群体特征相关联。上班族一般是上班前、下班后;学生多为上学路上;情侣多为约会时;朋友之间多为休闲时。5.而购买的场所一般较为随性,即时购买、即时享用。大型超市的促销活动和品牌选择性广较吸引消费者购买。

(二)福州地区消费习俗及影响作用1.福州地区消费习俗分析(1)享乐主义:福州人过去受传统文化的影响,相对还是比较节俭的。讲究集体主义,做事有从众的想法。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外来元素的增多,他们的思想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越来越追求人生的快乐、生活的快乐、工作的快乐。崇尚快捷便利的食品,喜欢高效率、快速的生活格调。主流价值观念也从纯集体主义思想变为个人主义与中国传统相结合,以个人主义为导向的消费观念也慢慢开始显著。(2)物质主义:受到地理环境和人文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做生意、当老板,是大部分闽人所期望的,重商、重利精神在闽人心中重千斤,崇商精神形成了闽商浓厚的重商情结和求富梦想。富有的闽商们也不吝啬他们的金钱,会积极推动闽地经济的兴盛与发展,普及及推进新的、时尚的消费理念及消费方式。(3)现实主义:闽人“反哺梓桑”的虔诚孝道,为贫困学子、灾区同胞提供捐助的大义之举,爱家人、爱故里的纯真情怀,都体现了福州人的热心与公益之心。(4)劝酒文化:福州人好客、喜吃,经常喜欢宴请宾客,把酒言欢,而且喜欢爽快饮酒[3]。(5)关系送礼:福州人讲究礼仪关系,朋友、公司、邻里之间经常互相送礼,建立友好关系。尤其是洽谈生意,托人办事,更是要拎上一点礼品,以表诚意。(6)流行音乐文化:随着“地球村”概念的出现,福州与外地流行音乐的交流日益频繁。尤其港台澳地区离福州较近、交流甚多,很多先进的潮流文化、时尚文化很快就被福州的年轻人接受和效仿。而随着文化交流的深入,港台流行生活方式、流行食品亦在年轻人生活圈中盛行[4]。2.福州地区消费习俗对“固态冲泡奶茶”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1)文化习俗的影响:福建文化习俗的核心在于重乡爱国、情义并重。从闽人“反哺梓桑”的虔诚孝道,到爱家人、爱故里的纯真情怀,福州人不仅热爱身边的风土人情,而且还对一海之隔的台湾同胞怀有深厚的情谊[5]。奶茶,作为由一水之隔的宝岛台湾传入大陆的休闲饮品,带有浓厚的同胞情结,所以很快就被福州人所接受和推崇。福州人所认可和接受的不光是一种产品,更是一种情感文化的延伸和共鸣。对于同是黄皮肤、黑头发,同是一母同胞的兄弟省份台湾,福建人历来特别地关注和牵挂。随着两岸三通的开放,更多的福建人来往于闽台之间,而亦有更多的台湾商人带来了具有台湾本土特色的产品,奶茶就是其中一件带有独特风味和情感牵挂的新兴产品,也很快便深入人心流传开来。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92%的人容易接受和认可台湾食品。(2)社会习俗的影响:福州属于沿海开放城市,受中国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双重影响,福州人既重感情也喜爱交朋友,而且具有从众从善的心理。他们好客、喜吃、爱聚会,爽快豪气,奶茶的自由和随性,正符合他们的这种个性和行为。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思想解放、富于幻想,接受新事物的能力强,善于表现自己,希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和认可。受广告、影视剧等的影响,他们着力于追求时尚和个性化的产品。而奶茶悠闲轻松的便捷性、温馨小资的独特性很好地诠释了他们追求人生快乐、生活快乐、工作快乐的价值观念。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73%的人认为它是可以体现时尚和张扬个性的。含蓄委婉也许是一种美,但他们更欣赏的是自信、张扬的美[6]。高效率、快速的生活格调正是他们所崇尚和追求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他们不希望自己像上一辈人一样,花很多的时间进行泡茶、品茶、喝咖啡,他们想追求一种有别于其长辈的生活方式与消费方式,包括对饮品的饮用方式。再加上如雨后春笋般出现的奶茶店,更强化了他们对于奶茶的认同感。(3)市场习俗的影响:固态冲泡奶茶是近年兴起的一种新的休闲食品品类。它不仅冲泡简单,而且还能享受冲泡过程带来的种种乐趣,所以购买的群体中很多消费者属于喜爱快捷便利食品的年轻时尚一族,他们像喝咖啡一样,享用着奶茶带来的温暖和香浓,却又可以去除咖啡的那种强劲力道,更加宜爽入口。奶茶的营销策略和广告宣传也都精心制作,逐渐升级,明星代言、娱乐营销铺天盖地,陈好、周杰伦这些深入人心的明星们所代言的固态冲泡奶茶毫无疑义地吸引着追星求异的年轻时尚一族们。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86%的人能记住代言的明星和广告画面。港台生活方式、流行食品的盛行,使很多年轻人把效仿明星当做是一种流行时尚的代言。同时,闽商浓厚的重商情结和求富梦想,不断推动着新的、时尚的消费理念及消费方式在福州地区扩散,境外的许多消费观念、消费行为和消费模式开始快速地渗透进来,使得固态冲泡奶茶在福州地区拥有了良好的市场潜力和市场发展前景。(4)环境习俗的影响:福州整个城市的社交环境良好,有多个大型购物中心,基础设施完善,便利店众多。在我们的问卷调查中,有97%的人认为很容易就可以购买到自己心仪的固态冲泡奶茶。另外,据2014年5月福州市政府信息,福州地区2014年力争地区生产总值增长11%左右,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2%;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外贸出口增长7%;实际利用外资(验资口径)增长5%;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摘自《2014年福州市政府报告》)。可见,福州市的人均收入和可支配收入呈不断上升的趋势。随着福州经济的快速发展,福州的连锁门店越开越多,福州人更多地礼尚往来、友好交流,导致固态冲泡奶茶的生存土壤变得越来越肥沃,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会因为便捷、流行和喜爱变得越来越稳定,人们有更多的精力和财力来满足自己口感和精神上的享受。因此,固态冲泡奶茶的深入人心势在必行。

三、基于消费习俗的营销策略

(一)挖掘消费习俗内涵,引导消费者购买行为消费习俗在新时代,已然有了新的内涵与作用。虽然其固有的内涵和意义已经根植在人们的心目中,但是消费习俗中那些具有影响力的情感文化特点、主流价值观念,会慢慢适应社会环境与时代观念的变迁,渐渐地引领出新型的生活理念、消费方式和消费行为。如:固态冲泡奶茶所倡导的快乐人生、快乐生活、快乐工作的价值观念。只要我们对消费习俗中具有积极影响意义的活动与内容进行汇总、整理与提炼,结合新时代的特点,扩大消费习俗的外延,再通过媒体的形象塑造和传播,就能让更多的人不仅传承消费习俗核心内涵的世代延续,满足自身在物质上、心理上和情感上的需求,而且在消费习俗的引领下,建立符合新时代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进而达到促进企业销售及获取利益、促进社会进步和发展的目的。

(二)创新产品核心价值,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企业要充分解读区域消费习俗的内涵,从物质层级不断创新消费习俗产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功能性的需求。要充分体现出产品的习俗特征,为消费者创造出满意的产品。同时,企业还要从精神层级不断创新消费习俗产品的核心价值,从产品的外观设计、包装、命名等方面提升消费习俗产品的品位和档次,让消费者能从产品中得到情感上的依恋与诉求。如:如何通过设计发挥固态冲泡奶茶所带来的温馨浪漫和中西合璧的小资情调,以满足消费者从理念到行为的对消费习俗产品的追求。最后,企业必须结合社会环境和社会发展不断创新符合消费习俗的产品,以社会的角度来研发消费习俗产品的流行理念,打造消费习俗产品新的、时尚的消费方式,推动消费习俗产品的普及销售以引领消费习俗核心内涵的可持续发展。

(三)创建礼品经济模式,提升消费者满意度随着我国逐渐进入“快生活”时代,人们对生活多元化、个性现代化、人际网络化有了更多的认识,现代消费习俗已逐渐形成并流行,“礼品经济”的应运而生正说明了这一点。企业应该不断适应消费习俗的变化,抓住消费习俗进化所带来的商机,利用习俗节日开发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产品和习俗礼品,既满足消费者对习俗的遵从和情感上的寄托,又可以从中获得一定的利润,还能够将地区性习俗进行传递和传承,打造出具有时代特征的消费习俗,以提升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满意度。

(四)拓宽联营销售渠道,注重战略性营销策略福州地区地处沿海,与港台近邻而居,接受境外生活理念、消费模式的速度较快,人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户外活动,如观影或旅行,因此,企业除了在超级市场、便利店、零售店这个主流市场进行销售之外,还可以与面包屋、烘焙店、电影院、旅行社、快捷酒店、高速服务区等进行合作,联合销售,互相促进、携手共赢。同时,要加强电商的推广,提高使用的舒适性和便捷性,真正做到即时便利。

四、结语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4

关键词:农村青年;消费;消费主义

中图分类号:F2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4)07008202

1问题提出

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城乡流动的加快以及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社会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阶段,城市的文化模式、生活方式也逐渐影响着农村社会。在这种背景下,城市的消费文化逐渐侵入乡村社会,改变着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与消费理念。农村青年作为农村社会中最活跃的群体,他们乐于接受新鲜事物,城市务工的经历也大大开阔了他们的视野,这一群体成为农村时尚的引领者。在消费行为与消费观念方面,农村青年逐渐脱离传统,呈现出新的特征,这对农村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因此从某种角度讲,探讨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特征,对于了解中国农村消费的未来走势有着一定价值与意义。

从目前来看,对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关注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消费观。这方面的研究发现,城市化伴随着工业化、市场化,加之在外见过“世面”的青年们追求城市化生活,这无疑大大地缩短了农村与城市生活的空间距离。生活讲营养,服装、住房讲高档。在消费观念上,总体上他们既追求时尚,又崇尚节俭,绝大多数的农村青年既赞成“勤俭持家”,又赞成“能挣会花”。二是具体的消费行为。关于这方面的研究更多的关注对农村青年婚姻消费的实践。有关农村青年婚姻消费中呈现出消费能力超前性、消费方式的奢侈性、消费结构的失衡性。从目前的研究来看,缺乏对农村青年日常商品消费行为的研究。本研究从消费主义的视野出发,探讨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特征,并从消费主义与农村社会变迁的角度给予分析。

2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特征分析

2.1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例减少,享受型消费项目增加

消费行为中经常以消费结构来勾勒消费行为的变迁历程与实际状态。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的比例及其相互关系,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得到不同的消费结构。传统农业社会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存方式,在传统时代,生产力水平比较低,农村的消费习惯是“量入为出”、“节约型消费”,消费的主要目的是满足吃、穿等基本需要。其中食物消费的比例占全部消费的80%以上。而现代农村社会,随着生产力水平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逐年增加。尤其是农村青年,一些有过在外务工经历,城市的消费方式对这一群体也产生了重要影响。从目前的消费结构来看,农村青年用于食物消费的比重逐渐减少,由于生活享受、休闲娱乐的费用在逐渐增加。对于大部分农村青年来说,通讯费用在所有的消费中是必不可缺的,由于购买手机、通讯联系等的费用是十分重要的一项开支。其次是服装费用,农村青年的着装消费不再是简单的满足有衣穿,而是要讲求服装的样式、是否跟上潮流、彰显个性,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的在购买服装时在意服装的品牌。很多农村青年的服装随着潮流不断地变换样式,在服装打扮上,已经无法看出农村青年与城市青年的差别。在农村青年的消费结构中,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是人情消费。新时代的农村青年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地缘、血缘关系,与同学、朋友交往成为他们人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很多农村青年经常与同学一起聚会,通过吃饭、喝酒的形式加深同学、朋友之间的情谊,同时由于关系网络的增加,生日聚会、婚丧嫁娶等大大增加了农村青年人情消费的费用。

目前的农村青年的消费结构正在向享受型的方向改变,在购买商品时,一些青年不仅要求产品实用,而且要上档次。电视、手机、电脑进入了农村青年的日常生活。沙发、洗衣机、空调等家用产品早已经成为农村青年的消费品。出门休闲、娱乐对于农村青年来说也成为正常的消费项目。

2.2消费行为中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

在当代社会,日常生活用品与消费者的关系、产品对于其使用者的功能与意义已经发生了令人瞩目的变化。从功能的角度看,商品表现出非功能化的趋向,即商品实用功能的弱化乃至隐退。从产品内涵的角度看,产品中符号内涵即社会文化内涵的日益凸显,这常常被表述为当代产品的符号化。所谓符号即是通过某种介质对某种意义的指代。当代消费产品的符号化趋向是消费文化的一种表现,当代消费在需求指向、选择、感受和满足方式上都表现出符号化的特点。当代消费者对产品的消费与满足往往指向对产品符号价值的消费与感受;消费者对产品的废弃,也往往并不在于产品实用功能的丧失,而在于其符号价值的衰减与耗尽。

当代农村青年是时尚、潮流的践行者,通过外出务工的经历,农村青年被色彩斑澜的城市文化所吸引,极力模仿城市社会的消费方式。同时作为生活在当代商品社会、消费经济中的青年群体,他们被各式各样的消费产品所包围,电视广告、网络广告等也令他们目不暇接,在这种情况下,农村青年被现代消费所熏染,不由自主的成为消费产品的符号功能所吸引。最终在消费行为中不仅在意产品的使用功能,也在意产品的符号功能。例如,对于大多数农村青年使用的手机来说,很多农村青年的手机是使用其打电话、发短信的功能。随着手机型号的更新换代,一些农村青年宁可节约其他项目的开支,也要买一部时尚的手机。他们认为,用落后款式的手机就代表“土气”、跟不上潮流。从服饰的角度看,很多农村青年都在意服装的符号功能。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也认为使用某种高档产品就意味着社会地位的上升。

2.3在消费习惯上,节约型消费在弱化、超前消费有上升的趋势

传统中国社会的美德是“勤俭节约”,由于农村社会的生产、生活特点,传统农民视“节约”为安身立命之本。因此大多数传统农民在生活中践行着“节约、不浪费”的消费习惯。很多家用产品、器具等等都是使用一生,甚至代代相传。与上一代不同,生活在消费时代的农村青年,受当代市场经济的影响,消费习惯在慢慢的发生改变。虽然很多农村青年仍然认同“勤俭节约”的美德,但是在消费习惯上,在潜移默化的发生变化。由于商品经济下,国家也一再倡导用“刺激消费”来促进经济发展。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也逐渐认同“能挣会花”,“钱就是用来消费的”,在这种情况下,很多农村青年在自己挣得收入以后,也开始大胆消费,面对自己喜欢的商品,毫不犹豫的去购买。在生活中,愿意尝试新产品带来的生活享受。甚至一部分农村青年开始有了“超前消费”的意识。

3消费主义视野下,农村青年消费特征的原因分析

人类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社会行为,也是一种文化。消费主义产生的社会背景,是西方社会普遍完成工业化和现代化,开始进入后工业化和后现代化的时代。到20世纪西方发达国家进入大众消费社会以后,消费在背离使用价值上走向了一个极致,即表现为消费主义的流行。一方面,由于商品的大量生产,如何把商品销售出去成为西方资本主义所要面对的一个主要问题;另一方面,经济的繁荣带来了各种新型的消费品,促进了社会生活的变迁并使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当大多数人变得相对富裕的时候,消费模式就从主要考虑基本物质需要,转向了所购物品的象征意义。同时,资产阶级利用各种现代传媒极力倡导消费,一种不以使用价值为目的,追求炫耀、奢侈、时尚的消费思潮应运而生。它追求无节制的物质享受和消遣,并以此作为生活目标,甚至形成当下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这就是消费主义的诞生。进入消费社会以后,人们在消费商品时,看重的是商品所表达或标志的生活风格、社会身份、文化修养。人们的消费要求突出商品的符号价值,即商品的文化内涵,以表现自己的个性和品味,这就是所谓的符号消费。

随着中国市场转型的推进,商品经济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经济形式,在这种情况下,消费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密切起来。为了促进生产与经济的繁荣,中国政府也采取了很多促进消费的政策,同时由于西方文化的影响,基于消费主义的消费文化在中国城市社会开始蔓延开来。近年来,城乡流动加快,商品经济进入农村社会,农村青年大量外出务工,在这种背景下,农村青年来往于城乡之间,受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熏染,不可避免的存在消费主义的行为特征。但是作为也生活在农村场域中农村青年,他们仍然受到传统乡村文化的束缚与农村经济条件的限制,因此在消费习惯上,兼具现代消费文化的特征与传统消费习俗的特点。在消费行为上,首先满足生活的基本需要,兼具享受型、生活提高型消费。在消费产品上,既注重产品的实用功能,在显示出对产品符号功能的要求。在金钱使用上,既考虑到“量入为出”也呈现出敢于尝试“超前消费”的特征。

4结论与思考

随着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进入了由传统农业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阶段,随着城乡壁垒的打破,大量农村青年外出务工,开启了城乡文化交流的征程。在这种背景下,农村居民的消费理念与消费行为既受到商品经济的影响,也受到城市消费文化的熏染。农村青年作为来往于城乡之间的主要群体,他们的消费行为与传统农民有一些差异,呈现出一些新的特征。消费结构中,满足基本生存需要的消费比例减少,享受型消费项目增加;消费行为中关注商品的使用价值,也关注商品的符号价值;在消费习惯上,节约型消费在弱化、超前消费也能被农村青年所接受。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种因素的影响,一方面作为城市文化的模仿着与崇拜者,农村青年的消费行为体现了城市文化中消费主义的侵染;另一方面,作为生活在农村场域中的行动者,消费行为也体现了传统文化对农村青年消费行为的塑造。

参考文献

[1]张文树,练庆伟.冲突与重塑:新时期农村青年价值观的实证分析[J].青年探索,2007,(1):12.

[2]疏仁华.当代青年农民婚姻消费的特点及原因探析[J].消费经济,2006,(4):5657.

[3]汪国华.第三方群体的出现:新生代农民工生活方式的变异性研究[J].中国青年研究,2011,(1):68.

[4]龚小凡.消费文化与当代产品的符号化[J].中州学刊,2010,(1):238240.

[5]张筱薏,李勤.消费・消费文化・消费主义―――从使用价值消费到符号消费的演变逻辑[J].学术论坛,2006,(9):37.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1篇5

出版业本身是一种文化产业,参与文化运营深刻地影响文化格局。网络文学的出版因其出版资源来源于网络原创自身的特色更加鲜明。出版社在进行网络文学的出版时往往对图书进行刻意的“包装”与设计,使图书看起来前卫、新潮和时髦,网络文学出版的这种包装导向使得大学生的消费主义文化观日益时尚化。另外,网络文学在出版时为了增加销量、扩大宣传,往往采用一些娱乐化的宣传方式进行炒作,使得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日益娱乐化。

(一)网络文学出版的“包装”与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时尚化

出版社在出版发行图书时是以市场为导向、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凡是能够提升图书销量的因素,出版社无不精心设计,这其中,出版时图书的外在设计和“包装”是一个重要的指数。具体到网络文学的出版,因为网络文学的新生性、前卫性、网络文学的受众主要是年青人,所以出版社在出版网络文学时,在外在包装上重视投年轻读者所好,包装华丽、唯美。郭敬明的小说在出版时一个显著特征是书中随处可见占据了重要篇幅的郭敬明照片,这些照片拍摄角度唯美、独特,视觉效果甚佳,图片上的郭敬明衣着考究、时尚、名牌意识浓郁。在包装的具体形式上,针对部分青少年读者群所谓“馆藏式”的消费习惯,出版社将当下时尚产业中流行的“限量珍藏版”概念引入文学出版,在每套书上设计一个独一无二的编码,为这本书蒙上“独特”“限量”的时尚光晕。网络文学出版的这种包装导向使得青少年的文化观在悄然转变,青少年在购买和阅读图书时,书的内容是否经典、厚重,让位于包装是否“养眼”“时尚”。当代青少年多为90后,他们出生和成长在我国开始步入小康社会以后,社会购买力和选择性越来越多,人们对物品的购买已经超越了单纯考量“使用价值”的阶段进而追求“美观”“时髦”,于是,消费主义文化在90年代全面进入我国的社会语境。青少年伴随着消费主义文化在我国的兴起而成长,他们对消费主义文化更接纳、更追随。网络文学出版时在包装上的时尚促进了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时尚”化,在他们看来,“时尚”本身即是文化。“时尚不是追波逐流的时髦,不是浅层次意义上的标新立异;时尚是一种文化,一种品位,是富有深刻精神内涵的社会现象。时尚不是盲目的消费,当然更不是荒唐的挥霍;时尚是价值的实现,是修养的外化,是消费领域足以折射人的素质的全方位的关照”1994年,《时尚》杂志在创刊号的主编寄语高举消费主义文化的旗帜,将“追求时尚”上升到“文化”和“价值实现”的层次,俨然成为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代言人。

(二)网络文学出版的宣传与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娱乐化

出版商在出版网络文学时,为了增加销量,往往大肆宣传,任何事件都可能成为出版商宣传炒作的工具。2003年底郭敬明的代表作品《梦里花落知多少》被指抄袭庄羽的作品《圈里圈外》,2005年,北京市高级人民法院做出终审判决:郭敬明确系抄袭,必须向原作者庄羽作出赔偿并公开道歉。在这件沸沸扬扬的抄袭官司中,获利最大的是出版商,《梦里花落知多少》一书的销量猛增至百万册。值得关注的是这件事件中,郭敬明“粉丝”读者的态度,郭敬明的百万读者、千万微博粉丝把这件事演变成一场轰轰烈烈的娱乐事件。面对抄袭事件铁的真相,郭的粉丝在网上发出了无视事实真相的言论:“抄算什么,这个社会到处都有抄袭”;“庄羽写得没有郭敬明好,郭敬明抄也抄得有才华”……为郭抄袭事件极力辩护的《是谁害了那个偷花的小孩》更是成为网上热帖。青少年群体利用自己的文化优势和对互联网技术的娴熟掌握,积极投入到此次事件中,在网络上展开骂战,攻击、发帖、转帖,将一个本来属于文学出版领域的版权事件演变成为一场文化娱乐事件。青少年充分享受着骂战的过程、发帖的过程,把网络参与此事件既当成是一个文化享受,又当成是娱乐狂欢,文化娱乐化、文化狂欢化。

二、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对网络文学出版的逆向映射

网络文学的出版对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影响不是单向的,作为一种文化现象,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也逆向映射它的影响力。青少年群体在文化消费时有“符号化”特征,追求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使得网络文学出版出现了模式化的特点。另外,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不再追求深度意义、美学价值和宏大主题,更倾向于“快餐式”消费,为了投合读者需求,出版社在出版网络文学作品时也走向“无深度”“无高度”的庸俗化。

(一)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符号化”与网络文学出版的模式化

首先,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符号化”使得网络文学出版模式化。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因其特定的年龄阶段和青春特征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体现出了一定的“符号性”特点,即消费时不是从消费对象本身满足自己需要的使用价值出发,而是看重物品的符号象征意义,消费时从对使用价值的需求转化为对拥有物品“符号象征意义”的满足。如选择去电影院看《阿凡达》、《哈利波特》、《人猿泰山》这些影片时,是冲着“好莱坞大片”“大制作”等这些符号概念去的,影院里美国大片的票价通常高于国产影片,并不是《阿凡达》的情节比国产的《泰囧》更引人入胜,而是因为它戴着“好莱坞”“美国大片”这样的符号象征意义。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符号化”显示了他们追求潮流、欲望的满足、文化消费的盲目等。但是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这一特征却深刻影响了网络文学的出版,使得网络文学出版模式化。如青少年由于处于青春期,在阅读时偏爱爱情主题和明媚忧伤的风格,这一选择对出版的逆向影响是,以明媚忧伤为特征的青春文学如雨后春笋,一时间批量出版。郭敬明的《幻城》、《左手倒影,右手年华》、《天亮说晚安》、《梦里花落知多少》都因抒写了青春期的忧郁感伤情绪而被出版社相继出版。张悦然的《葵花走失在1890》,在出版时,莫言写的序言为《飞扬的想象与透明的忧伤》,出版社利用莫言的评语“记录了敏感而忧伤的少年们的心理成长轨迹”大做文章。在这种模式化的影响下,以至于连原来对现行教育体制加以批判的蒋峰,文风也由“激愤”转变为“感伤”。他的《维以不永伤》,通篇弥散着感伤的氛围。一时间,青春文学出版市场“感伤”“忧郁”之风盛行,模式化相当严重。

(二)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的“快餐化”与网络文学出版的庸俗化

消费主义文化研究的代表性学者、法国思想家让•鲍德里亚在其专著《消费社会》中指出,“今天,我们到处被消费和物质丰富的景象所包围,这是由实物、服务和商品的大量生产所造成的。这在现在便构成了人类生态学的根本变化。严格说来,富裕起来的人们再也不被另一些人所包围,因为和那些人打交道已成为过去,而被物质商品所包围。他们并非在和自己的朋友或伙伴进行日常的交易,而从统计学的意义上来说,由于促使消费不断上升的某些功能所致,他们常常把精力花在获取并操控商品和信息上”。让•鲍德里亚的这一观点说明消费社会“人为物役”,人已经越来越被商品所左右,如何更加舒适的生活取代高远深刻的人生追求成为生活的主要目的和内容。在消费主义社会背景下成长起来的青少年群体文化选择也在悄然变化,沉湎于书斋寒窗苦读的做法被抛弃,当代青少年不再愿意花上一个星期去图书馆阅读一本厚厚的文学名著,他们更倾向于选择花上一个小时去影院观看一部由文学名著改编的电影,至于改编是否忠实于原著,是否保留了原著的精髓已不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传统精英文化中追求“高雅”“深刻”“审美”让位与消费主义文化的追求———即刻满足和视觉享受,青少年文化观走向“快餐化”,文化观上的“快餐化”选择反射到网络文学出版领域,使得网络文学的出版走向了庸俗主义。出版业在我国计划经济时代长期作为“文化单位”担负着引导人们的文化品位和精神追求的潜在职能。在过去,一部书是否出版要看书的内容是否深刻、是否有思想性和文化意义,现在这些指标统统让位与市场效益和经济指标,不再追求内容的“深刻”与否,“思想性”也不在考虑之列。“奇幻”“穿越”“盗墓”“言情”成为网络文学出版的重头戏,《搜神记》、《盗墓笔记》、《步步惊心》、《佳期如梦》、《失恋33天》成为出版社的宠儿。“胡说比深思容易,粗品比精品多产,优秀者至少没有数量上的优势。”韩少功称为“无深度”“无高度”的现象在网络文学出版领域日益严重。网络文学出版从“文化精英”的神坛走向市场,走向庸俗。

三、“合谋”下的困境与出路

青少年消费主义文化观和网络文学的出版是双向互动、互相影响的关系,两者的“合谋”与“共舞”有着积极的一面,是对中国转型社会的主动适应,为多元文化生态体系增加了新的一元,丰富了文化生态体系构成。但是,两者的“合谋”也出现了新的文化困境,使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侵蚀。在这样的困境面前,网络文学的出版坚持商业导向和文化意识的统一、现代意识和传统文化的统一才是两者走出“合谋”困境的必由之路。

(一)“合谋”的困境

两者的“合谋”出现了新的文化困境,网络文学的出版对消费主义文化的倡导使得青少年群体消费主义文化观肆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受到侵蚀。网络文学的出版内容上尽管五花八门,但是相当一部分是对“物欲”和“”的渲染和描写。郭敬明的小说是青少年热捧的读物,郭敬明的《小时代》中处处是对名牌的崇拜和奢侈生活的裸地向往。另外,近年来出版了一批被批评家称为“身体写作”的作品,木子美的日记体小说《遗情书》一经出版就在全国各地迅速脱销。出版社为了增加销量把其中露骨的性描写渲染成“女性用身体写作的一场革命”!丹尼尔•贝尔曾经指出:“在市场上,抛售的商品都用耀眼的风彩和魅力包装一新,以便提倡享乐型生活方式,诱导人们去满足骄奢淫逸的欲望”。这些对“物欲”和“”的渲染和倡导是消费主义文化的典型特征,它们把青少年的精神生活与价值导向都引向为物质主义、享乐主义、甚至是主义。鲍德里亚曾指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将消费与信息合成一种符码系统,这种符码系统是一个无意义的浮动的网络,它操纵和制约着大众的思想行为,并形成全面的文化霸权。”在全球化进程中发展壮大的这种消费主义文化思潮日益成为一种新的文化霸权,它遮蔽了当代中国的现代性诉求,销蚀了主流文化,干扰了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二)走出困境的途径

如何走出网络文学出版和大学生消费主义文化观“合谋”的困境,对其进行有效的学术思索和批判,是当下亟待解决的学理问题,笔者认为,出版业在进行网络文学出版时应该坚持商业导向和文化意识的结合。出版社近年来在国家政策引导下慢慢走向了改革和转轨的道路,运转经费也由原先的体制内拨款转向自负盈亏,在这种生存压力下,商业导向也是出版社必由的生存之路,无需苛求太多。但是出版业本身是文化单位,肩负着文化使命,这同样也是出版社无法回避的社会责任。就像图书本身兼具双重属性,是商品也是精神产品。近年来,消费主义文化来势汹涌,出版业也被深层次的卷入其中,出版社在出版图书、策划发行时商业导向压倒文化意识,只看到图书的商品属性无视图书的精神产品属性。木子美的《遗情书》销量火爆,郭敬明的《小时代》回报丰厚,这些图书单是从商业回报上讲,它们的出版和发行都是无比成功的,但是“性”“欲望”“物质崇拜”却充斥在文坛,使得文坛蒙上了一层身体和铜臭混合的庸俗气息,小了时代、窄了格局、矮了思想。我国在进行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文化的现代化是现代性工程的重要一环,如何才能在现代化进程中保持本国文化的生机活力和特色不被消费主义文化同化和淹没,是每一个从事文化事业的个人和单位都不可推卸的使命,所以出版业应该在坚持商业导向时不辱文化使命。

四、结语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1篇6

AbstractTheestablishment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consumerismtendencyquestionnaire",fromtheaspectsofconsumerattitudesandbehavior,consumerpsychology,consumerevaluation,influencefactors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consumerismquestionnaires,throughstatisticalanalysis,combinedwithliteratureresearchandpracticalexperience,analyzedandsummedupthecharacteristicsofhighervocationalstudentsconsumerism.Inordertoprovidereferenceforrelatedresearch.

Keywordsvocationalcollegestudents;consumerism;consumptionconcept;consumptionbehavior;consumptionpsychology;Ideologicalandpoliticaleducation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西方消费主义思潮对我国人民特别是青年一代的社会生活产生了越来越深的影响,高职学生作为广大青年中的一个群体,同样受到消费主义思潮的影响,出现了一些消费主义倾向,这给高等职业院校的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

本研究参考相关文献资料,结合对高职学生的访谈,编制了《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调查问卷》,该问卷通过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来反映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

本研究以高职学生为被试进行了问卷调查,发放调查问卷1000份,回收调查问卷985份,有效问卷971份。调查数据录入后,使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在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结合文献研究和实践经验,对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进行了分析总结。

1人口学变量数据统计

从被试的性别、年级、家庭所在地、是否独生子女等变量来看,男性占30.2%,女性占60.8%;大一的占59.5%,大二的占39.3%,大三的占1%;来自城市的占53%,来自农村的占36.7%,来自城乡结合部的占10.3%;独生子女占63.7%,非独生子女占36.3%。

从被试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等变量来看,父亲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34.6%,为大专的占37%,为本科的占22.2%,为研究生以上的占6.2%;母亲的受教育程度为高中以下的占38.2%,为大专的占31.4%,为本科的占24.4%,为研究生以上的占6%;家庭年收入为5万元以下的占25.9%,为5-10万元的占32%,为10-15万元的占28%,为15万元以上的占14.1%;每月可支配费用为500元以内的占16.2%,为500-1000元的占32.8%,为1000-1500元的占32.7%,为1500元以上的占18.3%。

2消费主义倾向数据统计分析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对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和消费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了数据统计和分析,来反映高职学生的消费主义倾向。

2.1消费观念和行为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M观念和行为方面,考虑到社会赞许性,主要从高职学生对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的认同和对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否认两个方面来分析。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制定消费计划等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认同率偏低。在“我认为商品有没有用才是最关键的”、“我消费时首先会考虑商品或服务的实用性”、“我通常只在有需要的时候才会去购物”、“我认为无论贫富都应该勤俭节约”、“我通常在消费之前会有一个详细的计划”、“我日常的支出主要用于自身成长和发展”等问题中,被试的认同率分别只有37.4%、48.4%、32.6%、51.2%、32.1%、35.9%,认同率大部分不到一半。

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在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媚外消费等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否认率偏低。在“我认为超前消费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我认同那些花钱只为买品牌的现象”、“我消费时,品牌通常是我考虑的主要方面”、“我赞同不会挣钱就不会花钱的说法”、“我认同及时享乐的观点”、“我的支出主要用于娱乐和享受”、“如果我有钱,我会愿意去购买一些奢侈品”、“我认为国外的东西比国内的要好”、“我认为消费是衡量人生价值的重要标准”等问题中,分别只有35.7%、48.5%、34%、37.1%、38.3%、39.8%、29.9%、32%、33.9%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大部分在三四成。

2.2消费心理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心理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从众性消费、盲目性消费、冲动性消费、随意性消费等不成熟消费心理的否认率偏低。在“如果大家都去购买某件商品,我通常也会去购买”、“很多情况下,我购物只是因为喜欢购物的感觉”、“我经常会因为一时兴起而去买一些没有什么用处的东西”、“我的消费状况受心情影响很大”等问题上,分别只有44.3%、40.9%、37.9%、27.3%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均不到一半。

2.3对消费的评价数据统计分析

在对消费的评价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对消费良好评价的认同率偏低,对消费不良评价的否认率偏低。在“我对自己目前的消费状况比较满意”、“我认为自己的消费方式比较合理”两个问题中,被试的认同率分别只有39.3%和39.7%,认同率均不到四成。在“我认为周围很多高职同学存在过度消费现象”、“我认为高职学生属于高消费群体”两个问题中,只有32.8%和31.2%的被试表示否认,否认率均在三成左右。

2.4消费影响因素数据统计分析

在消费影响因素方面,调查数据显示,高职学生认为自身经济状况、自己的眼光、网络环境、同伴和广告等方面对自身消费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在“我的消费状况主要取决于自己的经济状况”、“我消费时通常会相信自己的眼光”、“网络环境对于我消费的影响很大”、“我的消费很大程度上受同伴影响”、“广告对于我购物的影响作用很大”等问题中,分别有81.4%、79%、72.3%、61.7%、58.9%的被试并没有否认这些因素对自身消费的影响。

3人口学变量与消费主义倾向的相关分析

本研究将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等人口学变量与消费观念和行为、消费心理、对消费的评价、消费影响因素等反映消费主义倾向的变量进行了相关分析。

(1)人口学变量与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注重消费实用性、崇尚节俭消费等良好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职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制定消费计划这一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2)人口学变量与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的相关分析。高职?W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等不良消费观念和行为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崇洋媚外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奢侈消费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3)人口学变量与消费心理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冲动性消费、盲目性消费、从众性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每月可支配费用与随意性消费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4)人口学变量与对消费的评价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与认为高职学生存在过度消费现象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认为高职学生属于高消费群体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

(5)人口学变量与消费影响因素之间的相关分析。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广告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每月可支配费用与同伴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家庭年收入与网络环境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高职学生父母的受教育程度、家庭年收入与自身经济状况对其消费的影响之间存在显著的负相关。

4高职学生消费主义倾向的特征

(1)消费主义倾向明显,对传统消费观念造成冲击。受消费主义思潮影响,部分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消费心理等多方面出现了消费主义倾向,他们对物质的追求远远高于满足实际需求,对精神层面的追求相对不足,往往希望通过物质消费来证明自身的价值、获得心理的满足。这种消费主义倾向对崇尚勤俭节约、提倡艰苦朴素等传统消费观念造成了冲击。

(2)消费观念和行为扭曲,与现实状况形成鲜明对比。部分高职学生的消费观念和行为出现了扭曲,他们并没有树立一些良好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例如,注重消费实用性、制定消费计划等等;反而养成了一些不良的消费观念和行为,例如,超前消费、品牌消费、享乐消费、奢侈消费、崇洋媚外消费等等。然而,大部分高职学生并没有独立的经济能力,他们主要的经济来源是父母或家人定期给予的生活费,有些高职学生的家庭并不富裕,甚至有不少高职学生的家庭年收入和每月可支配费用都相对较低。不少高职学生在消费观念和行为方面的扭曲与他们的现实状况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7

联合利华计划在2011年和2012年推出新品Lynx,该新品牌将以“共创”作为中心战略,让消费者介入整个过程,这成为联合利华长期战略的一个部分。电脑巨头戴尔更是早在2007年就启动了名为“创意风暴”的品牌社群,迄今为止,消费者向“创意风暴”提交了14000条创意,其中4000条已经被采用并实施,同时有超过70万人次参与了创意的投票。这些国际品牌正在从根本上改变品牌战略管理模式,这种战略就是品牌共创(BrandCo-creation)战略,即品牌的建设不再只是企业单方面的事情,而需要消费者主动融入到品牌的建设当中来,通过广泛采用各种社会媒体以及社群,让消费者和企业共同创造和维护品牌。这种战略代表了未来营销、品牌管理的趋势,是决定未来市场成败的关键。

You时代,消费者悄然改变

消费者与企业共创品牌的关键推动力来自于You时代消费者观念和消费行为的根本性改变。2006年年底,美国《时代》周刊将“You”评为“年度人物”,宣告了You时代的来临。You时代是一个个人主义价值观流行、人们的自我感受与自我要求高度张扬的时代,消费者不再是企业品牌传播的被动接受者,而逐渐成为信息主体。

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逐渐模糊。品牌的发展必须以消费者为中心。消费者既是营销的起点,也是营销的终点,消费者的变化决定着品牌战略的变化。在市场上,70后、80后已经成为中国的主力消费群,他们的消费行为和消费观念跟父辈相比已经完全不同,消费至上、享乐至上、开心至上成为他们的核心特征。跟以往被动接受产品、品牌不同,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不喜欢被动地接受企业生产出来产品,消费者想要参与到产品的生产中,要企业生产他们想要的产品。消费者不喜欢企业强加在品牌上的意义,他们想要按照自己的意愿来创造品牌的意义。消费者和企业将融为一体,甚至产生新的词汇Prosumer,即生产型消费者或专业型消费者。正如托夫勒所预言的,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界限将会逐渐模糊,消费者将参与到品牌运作的整个环节中,成为品牌的一部分。

消费者越来越自主和主动。奥美研究了新时代生产型消费者,总结出他们的整体特点:具冒险精神,愿意承担生活中的风险,思想开放且充满好奇心,愿意尝试生活中的新鲜事物和经历不同的东西,具独立精神,有自己的主张并且保持真实的自我,喜欢与众不同或者说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愿意盲从或者跟风,擅长交流并且能够始终成为其社交圈的中心,追求自由,不喜欢被约束,喜欢追求生活中的自由感觉……这些特点表明消费者越来越主动的消费,因此,必须将消费者看做企业的品牌网络有机组成,同消费者进行持续、全面的沟通和合作,建立共享共荣关系,与消费者共创富有吸引力的品牌。

消费者与企业互动交流更方便。整合营销传播大师舒尔茨在2010年春季的MarketingManagement杂志撰文指出,消费者接触品牌的途径、方式比以往更丰富更方便,因此以往的追求大众传媒“声音份额”的品牌建设方式已经完全落伍,取而代之的是要广泛而深入地关注类似Facebook、Twitter的传播沟通方式。在You时代背景下,视频分享、圈子、短信、微博等交互式媒介提供了广泛的沟通平台,消费者与企业互动交流的成本更低、速度更快,因而可以展开广泛而深入的交流。消费者的自主性和主动性消费行为获得全所未有的释放,成千上万的普通消费者都能够自主品牌相关的内容,这种方式称为UGC(User-GeneratedContent),消费者“业余的”品牌信息交流汇集在一起,对企业品牌创建具有重大意义。企业不应仅仅去跟踪这些“草根”品牌活动,而应积极地将之纳入到品牌建设当中来,展开与消费者的合作,共创品牌。

品牌共创的关键平台:品牌社群

You时代,由于互联网特性及社区的形成,与消费者之间反馈通道的逐步完善,企业会发现消费者的形象日渐清晰,消费者的特征鲜明,甚至消费者之间的共通性,导致某个品牌会自发形成消费者族群,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品牌社群。由于消费者之间互相建立的联系,这种团队的力量导致消费者的话语权更大,现在众多的品牌,特别是针对“Y一代”的动感地带、瞄准年轻消费人群的各类时尚数码产品,如iPod,他们都在利用品牌社区来强化品牌的凝聚力。这些沟通方式构建了与消费者互动的便利平台。

品牌社群是社群的一种新形式,是以某一品牌为中心建立的一组社群关系。品牌社群由顾客自发组成,是品牌爱好者的一个交流组织,主动型的消费者更容易加入品牌社群,社群的成员之间可以进行充分的品牌交流。其主要特征是由共享的群体意识、仪式和传统、道德责任感三方面构成。群体意识是顾客对品牌的归属感,成员感觉就像归属以一个品牌为纽带部落;仪式和传统通常表现为品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道德责任感是成员对社群和其他成员的责任和义务。影响品牌社群主要有四方面的因素:信息价值、社会认同、品牌体验、种族或文化差异。品牌社群对品牌忠诚度、管理品牌关系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为培育品牌忠诚、实施品牌共创战略提供了可靠途径。

品牌社群在品牌共创中可以发挥这样的作用:参与社群活动、社会网络、印象管理和品牌使用。通过品牌社群可以让主动型的消费者广泛参与品牌相关的活动,从而建立和维系广泛而深远的消费者与品牌关系;品牌社群成为以品牌为纽带的重要社会网络,每个顾客都是这个社会网络的一个节点,并跟其他成员产生联系,因此品牌交流变得频繁而高效,品牌的发展将能吸收品牌社群成员的建议从而成为成员心目中的品牌;在品牌社群中,对品牌的正面或负面的印象都是由成员自身进行管理的,成员会主动地宣传品牌的正面印象,也会向其他成员解释消解负面的印象,品牌社群成为一个自我调适的印象管理系统;品牌社群中品牌的使用会得到成员之间自发的推荐和使用体验交流,从而创造品牌使用的共享知识,这种体验又会跟企业进行互动,从而促进品牌的不断完善。

以共创为核心的品牌管理

充分把握You时代消费者的自主性、主动性等特点,通过内容丰富、手段多样的品牌社群,实现企业与消费者共创品牌。在包括参与、社会网络、信息分享和关系构建等品牌社群活动中,所有的成员都能够与公司进行接触和对话,公司的品牌活动从而完全透明化,当然也会面临一些不可预知的风险,所以,品牌共创需要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

对话管理。品牌创建的能力来自于与各种利益相关群体对话的能力,这些对话包括企业内部、企业与顾客、顾客与顾客之间、品牌“粉丝”与批评者之间的对话。在品牌社群中,对话无处不在。成员可能兴趣勃勃地谈论品牌好处和优点带来的绝妙体验,也会抱怨品牌的缺点带来的郁闷感受,任何一个主题都有能对品牌创建带来巨大影响。最初的品牌故事由企业创建并传播给消费者,而在品牌共创时代,消费者会自己创造更为丰富的品牌故事并相互分享,并以故事来与品牌对话。消费者自创的品牌故事,表明消费者自己来表达品牌的意义并希望企业接纳新的品牌意义,因此企业必须放下单方面传播的姿态,与消费者共同创造品牌故事,一同分享品牌的意义体验。在对话中,企业不但要倾听品牌或产品支持者的声音,而且要重视品牌或产品反对者的声音,不同的声音都能够促进企业品牌的建设,都能对品牌共创作出贡献。

接触管理。品牌成为各利益相关群体接触的一个节点,公司的品牌创建活动来需要品牌社群成员的广泛参与,品牌创建活动不仅仅是营销活动、传播活动,甚至包括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这样品牌就能够与企业组织、社会网络进行广泛而深入的接触。品牌共创必须使企业和消费者能够进行全方位的接触。全方位包含两个方面:一是让消费者等相关群体能够接触到企业全方位的活动,企业的内部管理和外部营销都能够对品牌建设产生影响,因此要让消费者能够融入企业的全方位活动,这样消费者才有强烈的归属感,也才会把品牌当成自己的品牌;二是充分运用尽可能多的方式,使消费者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来接触企业。这些方式包括实体活动和在线活动等,实体活动包含丰富多采的会员活动,而在线活动包括各种各样的社会媒介,如网站社区、微博、圈子、短信等,对品牌创建而言,在线活动成为最主要的品牌接触方式,这也是新一代消费者的社交方式。

透明管理。由于社群成员能够广泛深入地接触企业,因此企业的一切就变得非常透明,不但社群成员了解企业的一切,社群成员延伸出来的社会网络也能够熟知企业。公司的企业文化、决策制定、管理实践和技术知识都变得完全透明。公司运作的透明化打破了消费者与企业的边界,从而加强了消费者对企业的信任,使消费者对品牌更加忠诚,并乐于与企业展开合作。比如蒙牛邀请消费者到内蒙古大草原,亲眼看到牛奶从养奶牛到生产牛奶的全过程,这些都是与消费者共创的恰当方式。澳大利亚玩具品牌Lego在2005年邀请了4名品牌粉丝访问公司,这4名“粉丝”因此在社群中获得极大的声誉和地位,他们在杂志访问中畅谈了他们的独特体验,并在后来的11个月内与Lego的研发部分进行充分的合作,开发出了最受欢迎的玩具系列。一年后Lego再次邀请10名“粉丝”访问公司,这一次“粉丝”的名字出现在包装上,并宣称是“Lego品牌粉丝设计”的作品,这些旨在品牌共创的活动获得良好的市场反响。

风险管理。企业由于品牌共创变得越来越透明,这将给公司带来风险。这些风险包括声誉的风险、丧失特色的风险(因为别人很容易拷贝你的文化、管理等)。但品牌共创本质上是打破消费者与企业的绝对界限,风险不可避免但完全可以进行控制和管理。打破边界,就必须进行管理创新,创建无边界组织,无论组织形态和规则如何,都必须遵循“价值共创”、“消费者融入”等核心理念。管理无边界品牌共创的风险,需要针对各种不同的风险进行针对性的管理和控制。对于声誉的风险管理,一方面需要企业进行自律,确保高品质的产品和服务,全面高效的履行品牌队消费者的承诺;另一方面,对待失误或负面影响,要与消费者坦诚沟通,并及时解决问题,建立高效反馈的应对机制。对丧失特色的风险管理,首先要持续的培育良性的品牌社群文化,形成责任和义务的品牌社群意识,通过社群的舆论领导者的影响,逐渐形成适度自律的意识,从而实现共同维护品牌优势的目的;其次需要理解无边界并不代表让消费者知晓一切,最核心的机密性的技术、商业信息不具有共享属性,必要的界限是完全能够被消费者理解。

(作者来自浙江工业大学经贸管理学院)

(编辑:周春燕zhoucy@vip.省略)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8

奢侈品及品牌传播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奢侈品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奢侈品是指超出消费者基本需求之外的消费品,狭义的奢侈品是指无形价值/有形价值关系比值最高的产品。

奢侈品牌传播在媒介技术发达和媒介形式多样化的今天,成为众多奢侈品企业的重大公关课题。所谓品牌传播,是指通过各种传播方式将品牌信息传播给消费者,与消费者进行交流,从而形成消费者对品牌的好感,延续其购买此品牌的欲望,从而促进销售。例如,有的学者这样定义品牌传播:“品牌传播是向目标受众传达品牌信息以获得他们对品牌的认同,并最终形成对品牌的偏好。”笔者认为,奢侈品牌传播相对于普遍意义上的品牌传播,更注重培养目标受众对奢侈品牌的忠诚度,以及对该奢侈品牌所蕴含的各种设计理念、文化意蕴的接纳和吸收,而不是以扩大市场销售的占有额作为品牌传播的单极目标。

奢侈品牌传播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广告营销,同时也是一种生活理念、消费观念和社会身份认同的传播,其内涵已经涉猎了经济学、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因此,随着我国奢侈品行业的发展和奢侈品消费的日趋增长,对于奢侈品以及奢侈品牌传播的研究,应该引起相关学科的重视。

奢侈品牌传播的消费语境

奢侈品消费作为一种非生活必需品的消费,其意义就不再仅仅是经济学意义上的简单商品交换行为,而是蕴含了更多的社会因素和价值观念。因而,我们必须深入分析奢侈品的特殊消费语境,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奢侈品牌传播。

奢侈品的消费不仅仅是一种经济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需要时间的积累,素养的熏陶,它体现的是对某种奢侈品牌的传统历史、文化理念、设计风格的欣赏,顾客获得的是奢侈品本身带来的一种精神上的自我满足感,而不是使用价值。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有其独特的特点,奢侈品更多的是一种符号消费,它体现的是社会身份的认同和阶层的区分,其文化意义在一定程度上被炫耀性的财富消费所遮蔽。这种炫耀性消费的动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种是歧视性对比,另一种是金钱竞赛。歧视性对比是指财富水平高的阶级通过炫耀性消费与低层次阶级之间区别开来,从而凸显出他们的优越性。金钱竞赛是指财富阶级稍低的阶层为了成为高级阶层中的一员或者说为了被人认为他们是高级阶层的一员,他们便通过炫耀性消费来效仿财富等级高的阶层。炫耀性消费者需要借助一些“道具”来进行炫耀,而奢侈品天然地就是这些“道具”。

于是,奢侈品此时就成为一种社会身份的符号象征,这种符号消费证明人们在消费社会中的身份和阶层,人们关注的是通过奢侈品消费实现以符号消费为基础的文化认同感,“我们是通过我们购买的东西和我们赋予所获得的商品与服务的意义来定义我们自身的。”消费不是一种被动的占有,而是一种建立社会关系的主动模式。消费所建立的社会关系,既包括消费者与其消费的物品的关系,也包括消费者与群体及社会之间的关系。奢侈品消费则更多地强调消费者与群体以及社会之间的关系,是一种社会身份的建构。所以,鲍德里亚和詹明信等人认为,在后现代社会,消费不再是工具性活动,而是符号性活动;消费本身已成为“对符号进行操纵的系统性的行动”。奢侈品的消费无疑是制造这种身份差别的最佳途径之一,“在形成自己的身份时,现代个体也可以或多或少地自由地和理性地运用商品的标志语言来与他人区别开来。总的来说现今消费的本质在于制造差别。”

奢侈品牌传播的特点

奢侈品牌传播只有在充分认识奢侈品基本特性的基础上,才能制定有效的传播策略。奢侈品的主要特点首先是经典性,即拥有最为精良的生产工艺和内在品质,从外观上具有与众不同的精美;其次是稀有性,奢侈品往往会限量生产以维护其品牌的尊贵,而不是极力扩大销售渠道;再次是昂贵性,奢侈品的消费往往只是少数阶层的专利,其价格与大众消费有显著的差距;最后是时尚性,奢侈品牌往往走在时尚的最前端,其产品不仅有悠久历史的经典感,同时也紧跟时代精神引领新的时尚潮流,最后演化为自身的经典风格。由于奢侈品不同于一般性商品的特性,因而奢侈品牌传播也不能完全等同于普通商品的营销传播策略。

对奢侈品牌传播的特点,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探讨。

1、传播载体的选择

虽然很多奢侈品牌也采取了大量的ATL(线上传播)和BTL(线下传播)相结合的传播策略,例如路易威登、GUCCI等,利用大量的户外广告,平面媒体广告来传播其奢侈品的形象,同时利用媒体如慈善晚会来塑造品牌形象,制造媒体声音等等。但是奢侈品牌在传播载体选择上的重要特点是以时尚杂志等纸媒作为主要载体。作为时尚传播的载体,时尚期刊在某种意义上是这些时尚符号的发动机、制造者。人们通过消费实践中的符号使用,来构建自身的社会身份和自我认同。时尚期刊正在成为这种符号消费的重要载体,时尚期刊正是通过把消费品符号化,赋予消费品一种象征性的社会意义而使消费品产生了一种社会价值。商品被打上阶层的烙印,拥有了它们,象征着成功、身份、社会地位和人生价值的实现。它是一种“社会编码”,通过这个“社会编码系统”,它把人们归属于某一社会阶层,人们也可以通过这一社会编码系统的“索引”,去查找他人或自己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在此意义上,消费和语言一样,或和原始社会的亲缘体系一样,是一种含义秩序。

杂志逐渐以压倒性的优势成为奢侈品的主要传播媒介。杂志和报纸的投放比从2004年的1.81上升到2009年的2.18。而在杂志中,时尚期刊的奢侈品广告份额比重最大,153家刊登过奢侈品广告的杂志中,《时尚・伊人》、《世界时装之苑》、《时尚・芭莎》、《服饰与美容》和《瑞丽伊人风尚》这5家媒体的广告额占了43.3%。在青睐时尚杂志的同时,奢侈品广告也在向大版面发展。时尚期刊上的奢侈品广告以双整页/多整页为主,尤其是2009年以来,采用多整页的广告版数同比增长率都在100%以上。

2、传播模式的侧重

奢侈品牌传播在传播模式上也不同于一般性商品的营销模式,其特点体现在更重视人际传播。很多奢侈品牌更加

看重口口相传的人际传播,而不是顺应大众媒介时代的趋势进行铺天盖地的广告宣传。传播学意义上的人际传播,可以理解为营销策略上的口碑传播,口碑传播(oralSpreading)是指一个具有感知信息的非商业传者和接收者关于一个产品、品牌、组织和服务的非正式的人际传播。一些奢侈品牌以其稀有和历史的传承作为品牌传播的焦点,以宣扬从不做广告为准则,以“低调的奢华”作为品牌精神。比如路易十三、宾利奢侈品牌等,它们依靠口碑传播,开展集中而小范围的活动,为消费者提供一种自我身份的认同感,营造出一个唯我独尊的消费环境。家庭与朋友的影响、消费者直接的使用经验等因素,是口碑传播成功的关键。在这种消费语境中的口碑传播,往往比大众媒介的广告传播更有公信力和说服力。

奢侈品牌传播中还有一种方式是“VIPHandling”――匠心独具的、细心周到的贵宾服务。VIP们是奢侈品市场消费的主力军,更是品牌的拥趸。这也可以称作一种有组织性的人际传播模式。

3、传播群体的选择

在传播群体的选择上,我们仅针对中国奢侈品的受众群体特点进行讨论。由于奢侈品自身具有的经典性、稀有性、昂贵性和时尚性,必然导致其受众阶层的特殊化。随着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市场经济的发展,中国的社会结构和社会阶层发生了重大变化,具有一定消费能力的新兴中产阶层,由政府高级官员、国家银行及其他国有大事业单位负责人、国有大型企业或大型股份公司经理、大中型私有企业主等构成的中国社会顶端阶层,是奢侈品消费的中坚力量。他们是奢侈品牌传播的主要目标受众。

在选定目标受众的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不同于国外的特点,比如中国奢侈品群体普遍呈现年轻化的特征,他们大约80%都在45岁以下,并且以男性为主导,而在西方发达国家,40岁~70岁的中老年人才是奢侈品消费的主力。在奢侈品的消费知识和理念上,由于中国的奢侈品消费者大多是奢侈品消费市场的新手,而且刚致富不久,对奢侈品品牌知之甚少,因此奢侈品教育从某种程度上是必要的。同时奢侈品消费群体在购买心理上往往是虚荣大于品位,甚至出现“不求最好,只求最贵”的畸形心理,真正将享用奢侈品当成一种生活方式的人极少。可以说,中国奢侈品消费群体虽然消费能力势头凶猛,但是并未真正成长为成熟的奢侈品牌消费群体。

4、传播理念的特点

奢侈品牌的传播理念有其自身的特点,其特点之一是将品牌自身的悠久历史和文化结合起来,以软性的手法传播奢侈品牌的理念和生活态度,同时全方位地进行品牌叙述,叙述品牌的传奇,缔造品牌神话,让消费者佩服、仰慕、欣赏。消费者走进奢侈品的叙事故事中时,会不由自主地被品牌吸引,即使不是品牌的主要消费对象,但同样可以培养起对品牌的忠诚度。因为绝大多数历史悠久的奢侈品,最初都是欧州王室,然后是世界各国王室的专属消费品,这类奢侈品的从业者又都非常矜持而且精致,而奢侈品牌的个性主要源自于对自己品牌的骄傲与自信。在悠久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在奢华独特的产品制造与服务中,奢侈品牌往往拥有丰富的故事来源。因此,充分利用好奢侈品牌的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奢侈品牌传播理念的一个重要特点。比如路易威登是一个有着一百多年历史、曾为皇室服务的、以奢华的皮具而著称的品牌,从一介皮匠到为路易十三服务,再到创立这个被世人所推崇的奢侈品牌,其创始人路易・威登先生就能够引述出许多传奇的故事。

奢侈品牌传播的另一个重要理念是善于借用艺术的力量。一旦奢侈品牌与艺术发生了关联,它就变成了一种艺术化生活的符号,被赋予了更多的文化、历史、艺术和哲学内涵,同时也超越了物质和金钱本身,变得优雅和尊贵。而尊贵正是奢侈品一直致力于建立的品牌形象。时尚奢侈品与艺术总是孪生姐妹,一路同行,它们都要求有奇思妙想的创意,静如止水的耐性,狂热的收藏爱好者,还有源源不断的金钱。对于走在时尚前沿的奢侈品牌来说,支持高雅和前卫艺术活动能够极大地提升自我品牌、彰显品牌的尊贵质感。借用文化的威力与艺术的盛名来进行奢侈品牌传播,这个品牌传播策略,已经被很多奢侈品牌屡试不爽。比如1992年,万宝龙进入中国市场后,投入大量精力与中国本土文化合作,不仅针对中国市场设立有“万宝龙卓越艺术大奖”,以此来表彰和嘉奖中国的艺术家,并且多次赞助和支持中国的文化活动。在将艺术大奖颁予建筑设计师张欣、豫剧表演艺术家小香玉和民族舞蹈家杨丽萍等3位艺术家后,2006年4月12日,万宝龙国际公司执行总经理贝陆慈在北京宣布,万宝龙已将5位中国艺术家的作品列入万宝龙前卫艺术收藏,并在第三届中国国际画廊博览会上展出。万宝龙赞助并装修的今日艺术馆也成为“智慧和创新精神的家园”。

结语

消费在社会学意义上的重要性之一在于:它既是用于建构认同的“原材料”,又是认同表达的符号和象征。正如人类学家弗里德曼所说的,“在世界系统范围内的消费总是对认同的消费”。奢侈品牌传播正是建立在消费者对自身社会身份建构的自我设想和追求之上的,其传播理念也正是通过消费者的消费实践满足其自我认同想象。从行为主义心理学上看,“人的一切社会行为都是在社会环境影响下,通过对示范行为的观察学习(ObservationalLearning)而得以形成、提高或加以改变的。”奢侈品牌传播通过特殊的传播模式和传播载体,放大了奢侈品消费的示范行为,使其在消费社会的语境中,获得更长久的品牌生命力。

注释:

①黄静主编:《品牌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5页。

②凡勃伦著,蔡受百译:《有闲阶级论》,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37页。

③@罗钢王中忱:《消费文化读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456页。

④@尤卡・葛罗瑙:《趣味社会学》,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7页。

⑤鲍德里亚著,刘成富、全志刚译:《消费社会》,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0页。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9

关键词:拜物教;符号拜物教;消费社会;历史唯物主义

中图分类号:B56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854X(2014)05-0110-05

自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对消费需求的关注和控制方式的转变,以及以电视、互联网为代表的媒介技术的快速发展,符号消费及其拜物教性质对当下社会生活的影响愈发凸显,众多思想家认识到资本主义社会新的阶段性特征,于是相应地提出“信息社会”、“后工业社会”、“景观社会”等概念,而其中影响最大的莫过于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及其符号拜物教批判理论。当消费社会所指涉的现实以及由此滋生的拜物教现象在我国已渐露端倪之时,我们有必要立足于现实新变化,通过分析,批判性借鉴鲍德里亚符号拜物教理论,以此廓清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批判路径,开显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当代价值,构建科学的拜物教批判话语体系。

一、鲍德里亚符号拜物教理论及其对马克思拜物教思想的批判

在《物体系》、《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等早期著作中,鲍德里亚以物的功能系统的批判为逻辑起点,在“消费社会”的视角下全面批判了作为体系的物、消费的符号逻辑、虚假主体及其欲望制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区别于马克思“商品拜物教”的“符号拜物教”。在鲍德里亚看来,符号拜物教产生的现实背景是消费社会,在消费社会中,“物”、“主体”和“需要”以及“拜物教”的内涵已经与处于“生产社会”的马克思原初语境大为不同了。

根据鲍德里亚给出的定义,“消费社会是进行消费培训、进行面向消费的社会驯化的社会――也就是与新型生产力的出现以及一种生产力高度发达的经济体系的垄断性调节相适应的一种新的特定社会化模式”。随着发达经济体系的出现,资本主义社会从稀缺社会向富裕社会转型,“消费”改变了以往仅仅作为生产“反作用”的地位,而是逐渐取代了生产的角色,借助符号实现了对现代社会的全面控制。那么,鲍德里亚“消费社会”语境中的“物”究竟是什么?在《物体系》中,他认为在当代资本主义社会,“象征价值、使用价值,在此皆为组织价值所掩盖。……我们不再赋予物品‘灵魂’,物品也不再给您象征性的临在感;关系成为客观的性质,它只是排列布置和游戏的关系。它的价值也不再属于本能或心灵层面,它只是策略层面的价值”。也就是说,物迈向了一个功能“体系”,并在其中失去了原有的“作为人与人关系的化身”的特定功能性价值,只拥有作为符号的一般性的功能。在其后的《消费社会》和《符号政治经济学批判》中,鲍德里亚更明确地指出:“物成为了符号,从而就不再从两个人的具体关系中显现它的意义,它的意义来自与其他符号的差异性关系之中。由此,只有物自发地成为差异性的符号,并由此体系化,我们才能谈论消费,以及消费的物。”这就是消费社会中的“消费物”,消费的对象不再指向具体的、实体性的物,而是意义以及象征着意义的符号,并且意义正是在“体系”中才能得到“比较”,即符号与符号之间的差异与交换,进而形成“社会区分过程”。由此可见,消费社会首先是一个“符号”统治的社会,在符号化过程中,消费成为了社会的驯化机制。

与“物体系”的形成相对应,作为主体的“个体”也被生产出来,置于符号编码之下。鲍德里亚指出,在工业化阶段,劳动者“不再是仅仅是拥有劳动力的奴隶”,而更是“作为某种消费力量的个体”。这正是消费社会驯化的结果。随着物的意义维度的凸显,当物作为一个体系而出现时,主体的需求在性质上也发生了变化,需求不再是一个个体与某一个物品之间的功能性关系,而是对物所承载的意义的需求。于是,需求仅仅是作为消费体系的成分而存在,并彻底成为了可供操持的欲望。此外,消费行为并不是“个性化的”,“孤立”只是消费者的幻觉,并不是主体在经济体系中展现自己的独特需求,而是相反,消费者都是不由自主地相互牵连,并由经济体系引导着主体发挥“个体的符号逻辑功能”。所以,“我们相信‘消费’:我们相信一种真实的主体,被需求所驱动,将真实的物作为其需求获得满足的源泉。这完全是一种拙劣的形而上学”。

至此,在鲍德里亚看来,随着“物”、“个体”被包括到差异的体系、包括到符号编码中,整个消费系统、文化系统在符号编码和社会区分的基础上就建立了起来。在其中,符号取得了支配陛地位,并使消费具有了“驯化个体”的“意识形态功能”,进而在消费领域出现了一种全新的拜物教形态,即符号拜物教。鲍德里亚引用了博兹关于拜物教的定义:“对某种现实的、物质性的物的崇拜可以称之为物恋……正因如此,我将其称为拜物教。”基于对“物恋”的认识,鲍德里亚从两个逻辑层面展开了对马克思拜物教理论的批判。

一方面,鲍德里亚批判马克思的拜物教之“物”仅仅是一种实体性的物,是一种“富有魔力的所指”。在消费社会,“对于消费理论中的拜物教徒、市场的策划者们以及消费者们来说,物在任何地方都是作为某种力量(幸福、健康、安全、荣誉等等)的承载而被给予和接受的。这种魔力的载体散播得如此广泛,以至于我们忘记了最初与我们打交道的其实是符号:一种被一般化了的符号的符码,一种完全任意的差异的符码,物正是在这一基础上。而不是由于其所具有的使用价值或内在的‘特性’,才得以展现其自身的迷人魅力”。也就是说,拜物教所揭示的并不是主体对物质实体的迷恋,而是在能指的调控下主体对于符码的迷恋。在这个意义上,“拜物教实际上与符号一物关联了起来,物被掏空了,失去了它的实体存在和历史,被还原为一种差异的标记,以及整个差异体系的缩影”,而且体系越是被体系化,对物的迷恋就越是强烈。由此可见,即使存在拜物教,也不是与实体和主体价值相关联的“所指拜物教”,而是处在“结构性符码的普遍化之中”的“能指拜物教”。

另一方面,鲍德里亚指认马克思的拜物教仅仅是对异化本质的一种隐喻。在对“物恋”进行词源学考察中,鲍德里亚指出:马克思将“拜物教视为一种错误的意识.并且设定某种先验的主体”,从而拜物教“意指一种力量,一种物的超自然的特质,因此类似于主体中某种潜在的魔力,投射于外,而后被重新获得,经历了异化与复归”,这是对物恋语意的“歪曲”。同样,鲍德里亚认为,基于马克思对“主体”和“需求”的认识,“如果主体的需求是独特的、具体的,那么谈论拜物教是很荒唐的”,但是实际情况是在需求体系化的基础上,使用价值失去了具体性和“不定性”,其本身也是一种社会关系,能够抽象为体系,具有拜物教性质。所以,当代工业社会中这种“物恋的隐喻”,即拜物教的场所不仅涵盖马克思已指认的“交换价值拜物教”,还包括“使用价值拜物教”。由此,鲍德里亚批判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将使用价值预设为物的“本真的、客观的”的存在,并以此作为对物的“异化的”交换价值的超越。而事实上恰恰是使用价值的拜物教性质比交换价值的拜物教性质“更为深刻,更为神秘”,而且前者还极具深度地为后者提供了自然化、普遍化的保障。

当发现使用价值与所指不过是被交换价值和“能指的游戏”所产生出来的“拟真模型”并为后者提供客观性和真实性基础时,鲍德里亚惊呼:“所谓真实并不存在”,“对真实的精细复制不是从真实本身开始,而是从另一种复制性中介开始,如广告、照片等等――从中介到中介,真实化为乌有,变成死亡的讽喻,但它也因为自身的摧毁而得到巩固,变成一种为真实而真实,一种失败的拜物教――它不再是再现的客体,而是否定和自身礼仪性毁灭的狂喜:即超真实”。鲍德里亚在反讽意义上指认.在“超真实”中早已经不存在虚假/真实对立意义上的拜物教批判,拜物教成为一种物体系自身的、“物恋化”的符码编码过程。因此,面对“拟真”幻境,人们已经不能像以往用革命策略在真实层面终结系统,“真实性、指涉物,以及价值的实体”都不能摆脱符号的阴影,而只具有“象征性”。由此可见,象征交换或“象征暴力”成了鲍德里亚最终脱离符号拜物教的唯一出路。

二、符号拜物教的理论来源与困境

从国外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体脉络来看,无论是鲍德里亚“消费社会”、“物的符号体系”还是“主体”、“需求”都有着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批判理论、日常生活批判以及20世纪中叶起大放异彩的符号学结构主义的理论底色。第一,鲍德里亚对“消费”,特别是消费文化的批判可以追溯到法兰克福学派“批判理论”中对生产与消费、真实需求与虚假需求关系的探讨。第二,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对语言做出了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区分.巴特在《流行体系》中打破了能指与所指的意义赋予关系。指认符号自身构成了一个特定的意义系统,成为了一种“神话”。这种符号学视角经过列斐伏尔《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中“受控消费的官僚社会”的理论中介后,逐步构成了鲍德里亚消费社会批判的内在逻辑。第三,德波《景观社会》中“景观是商品实现了对社会生活全面统治的时刻”的思想,也直接影响了鲍德里亚物的“意义”消费的观点。第四,符号之所以能够成为主导性的消费方式,并通过这一方式将符号、消费者与现实拉开距离,这是通过电子媒介的信息化过程实现的。媒介技术成为了符号统治的技术基础。鲍德里亚在批判性地分析麦克卢汉和恩森斯伯格媒介理论基础上,阐释了媒体传播过程的符号化与“漂移的能指”。

另外,在当时法国思潮中,具有“反资本主义”特质的社会人类学的兴起和发展也构成了鲍德里亚批判符号、“超越”马克思的理论基础。莫斯对太平洋诸岛屿原始社会的研究和非功用性的人与人之间的象征交换关系的发现.以及巴塔耶推进莫斯的观点,站在反实用性、反功利性生产与反经济理性的立场提出的“剩余、礼物、献祭和耗费”概念,对于鲍德里亚“物”的非功利性、非现实性的反资本主义立场,以及超越符号统治的“象征交换”原则的提出产生了直接的影响。

除了上述语境,还有一个理论凹面未被揭示。当鲍德里亚指认“马克思用商品拜物教以及货币拜物教的概念描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意识形态”时,他恰恰忽略了马克思拜物教理论中最为重要的“资本拜物教”。这与鲍德里亚对“资本”的理解相关。在当时的法国思想语境中,福柯在“权力”意义上阐释“资本”、布尔迪厄“发展出了一种关于实践与符号权力的政治经济学,它包括:关于符号利益的理论、关于资本的理论、关于符号暴力与符号资本的理论”。鲍德里亚与之相似,他们眼中的“资本”已经不再与“剩余价值”或“劳动力”相关,而只是一种文化权力或统治体系。而在马克思那里,正是通过对资本本性的揭示,资本拜物教所遮蔽的剩余价值生产的剥削性质才得以彰显。可以说,对“资本”的理解,才是“资本拜物教”与“符号拜物教”的根本分野所在。

在批判性吸收前人思想的过程中,一方面,鲍德里亚在凸显物的意义维度、消解主体地位以及符码崇拜的分析中,彰显了其敏锐的理论洞察力,将社会发展的新图景勾勒出来,发展了马克思消费批判、拜物教批判理论,并将传统西方马克思主义特别是符号学视域下社会批判理论系统化。另一方面,经过《生产之镜》与《象征交换与死亡》,在主导性的象征交换原则下,鲍德里亚在否定物质生产、政治经济学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并在其中后期替代性地提出了“暴死”、“拟像与拟真”、“致命的策略”等观点。然而。正是在这种愈发激进的批判话语中,鲍德里亚理论的正当性开始受到质疑。

首先,生产与消费是否决裂?从社会发展阶段来看,鲍德里亚将“消费社会”视为完全异质于“生产社会”的全新社会形态。他认为,“至少在西方,生产主人公的传奇现在已到处让位于消费主人公”,而消费社会的最主要特征就是符号操控成为社会运行的主导力量。由此,鲍德里亚完全放弃了生产的分析维度,忽视物质生产在全部社会运行中的基础性作用。但是问题是,这种消费社会难道是从天而降?消费社会的“丰盛”、奢侈性炫耀不正是在物质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并立足于这一基础的吗?!与鲍德里亚不同,同时期的法国调节学派代表米歇尔・阿格里塔则强调“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转型对其消费模式的影响”。认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从泰勒制向福特制的转变推动了消费的社会化,消费社会的出现只是资本巩固和拓展其雇佣劳动关系的一种手段。所以,当阿格里塔立足于生产过程,从资本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从阶级关系的视角理解新的消费现象时,鲍德里亚却从非历史的社会学视角将消费社会当成既定的客观对象,而不是将其视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生产与再生产的结果,最终也就无法看透消费社会的资本运作而迷失于消费表象之中。

其次,异化与拜物教是否等同?鲍德里亚是在“物恋”的意义上定义拜物教,从而拜物教成为主体对于实体物的崇拜,这是主体的“异化”或“错误意识”,对这种异化的超越途径就是本真的人类主体力量、真实的物的本质的回归。按照拉康、阿尔都塞的理解,这种先验的主体设定,正是意识形态再生产的内在机理,对拜物教的批判必须超越主体思想。据此,鲍德里亚将马克思定义为“现代人本主义者”。然而实际上,马克思《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历史唯物主义物质生产已经取代了《巴黎手稿》中的异化逻辑。之后,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阐述的拜物教理论已经处于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视域中,因而拜物教之“物”恰恰不是古典经济学认同的实体性的物,而是历史性社会关系的物质表现形式;拜物教之“拜”也不再是抽象的人类主体对物的崇拜及其超越,而是处于现实生产关系中的生产当事人面对颠倒的物质关系所必然产生的歪曲的观念。透过早期法兰克福学派人本主义“异化之镜”,鲍德里亚将马克思思想同质化为异化理论,而错失了其晚期拜物教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内涵,因而也错失了拜物教颠覆的现实路径,走向了象征交换的“文化革命”。

最后,从经济决定论到符号决定论?鲍德里亚对于符号编码、电子媒介与信息网络分析的理论意义无疑是重大的。然而,由于鲍德里亚从根本上否定了一般物质基础,将这种阶段性的社会新变化过分夸大,从而导致了颠覆物的统治和由拜物教导致的对物的迷恋似乎真的走向了不可能。正如道格拉斯・凯尔纳、萨拉・休恩梅克所说,鲍德里亚在将马克思指认为“经济决定论”从而摒弃马克思主义与经济生产时,他自己却提出了一种带有同样决定论色彩的“符号学决定论”。由此,面对现代技术所构筑的符号世界、“致命的物”及其“恶的透明性”,鲍德里亚在这种悲观的符号决定论、技术决定论中彻底走向了虚无主义。

三、符号拜物教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批判

鉴于上述鲍德里亚符号拜物教批判的局限性,我们需要在“取其精华”的同时,扬弃其方法论的弊端。在此,马克思拜物教理论及其方法无疑为我们在当代语境中建构科学的拜物教批判话语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马克思认为,拜物教现象表面上看来是对物的崇拜,实质上是对隐藏在资本主义社会物与物关系背后的人与人关系的崇拜。他说:“经济学家们把人们的社会生产关系和受这些关系支配的物所获得的规定性看作物的自然属性,这种粗俗的唯物主义,是一种同样粗俗的唯心主义,甚至是一种拜物教,它把社会关系作为物的内在规定归之于物,从而使物神秘化。”因此,要实现对当今资本主义拜物教现象的现实批判与超越,不仅要了解马克思拜物教理论这一实质,还需要进一步循着从物质生产到资本批判以及从物质生产到消费过程等多重视角,深刻地揭示拜物教存在的复杂原因与消除路径。

首先,从物质生产到资本批判的方法路径。物质生产是马克思建构历史唯物主义的起点。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提出,“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材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这是人们从几千年前直到今天单是为了维持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从事的历史活动,是一切历史的基本条件”。可见,物质生产构成了人类历史性存在与全面发展的物质前提,这正是马克思社会历史观的唯物主义基础。然而,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进一步提出需要区分一般性的物质生产和特定资本逻辑统摄下的生产。“在一切社会形式中都有一种一定的生产决定其他一切生产的地位和影响,因而它的关系也决定了其他一切关系的地位和影响。这是一种普照的光,它掩盖了一切其他色彩.改变着它们的特点。这是一种特殊的以太,它决定着它里面显露出来的一切存在的比重”,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是资产阶级社会的支配一切的经济权力”。这样,一般物质生产也作为要素被纳入到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内部。

在马克思看来,在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与资本逻辑紧密地交织在一起。资本不是物,但是又不能离开物,资本的物质载体正是生产要素。生产要素也只有在资本关系中才能成为资本,具有社会规定性。但是,如果仅仅在物质生产的意义上认识资本,那么资本就会被还原为生产要素、劳动资料,从而不但遮蔽了剩余价值的真正来源.而且还使资本关系具有了永恒性。这正是马克思着力批判的拜物教意识,“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基础上,使用价值(资本在这种使用价值上以生产资料的形式存在)和作为资本(资本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这些生产资料即这些物的用途,是不可分割地融合在一起的……这一点构成了政治经济学拜物教的一个基础”。同时,也不能只是在资本逻辑的层面理解一般性的物质生产,这样会在否定特定的资本关系及其拜物教时,也否定了一般意义上的物质生产。鲍德里亚正是混同了这两种意义上的生产,指认马克思陷入了“生产之镜”。实际上,鲍德里亚所面对的“生产”已经是处于资本逻辑支配下的物质生产,这是特定资本主义阶段的剩余价值生产过程。而作为基础性的一般物质生产却是任何时代人类生存所必不可少的。而且超越资本逻辑的可能性恰恰就在资本所具有的物质生产意义之中。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对资本的辩证分析集中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历史唯物主义方法.从而合理引导、利用“资本的伟大的文明作用”,发挥资本有利于生产力发展、创造更高级社会形态的进步意义。

其次,从生产过程到消费过程的历史性视角。马克思初次讨论消费问题是在《巴黎手稿》中。由于受制于抽象人本主义,马克思并未正视消费过程的客观内容及其在整个社会生产过程中的地位,而只是从“异化的结果”即分配过程来理解“生产行为”、“生产活动”本身的异化。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对消费的反作用及其对工人观念的建构作用也还没有足够重视。在1848年的欧洲大革命中,无产阶级并未像马克思恩格斯所预想的那样成为共产主义革命的代言人,而是沉浸在繁荣的工商业和充分的就业机会中,陷入了普遍的金钱拜物教。这一现象的原因正是消费过程对于作为个人的劳动者的再建构。从根本上说,此时马克思尚未区分一般物质生产与资本主义社会物质生产之间的区别,因而就无法区分一般物质生产中的消费活动与资本逻辑统摄下的消费活动的差异,从而无法认清消费表象背后的资本操持及其产生的复杂的社会效应。

而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则对此做了深刻的阐释。工人不仅作为价值增值的雇佣劳动者,更作为“个体”消费者被生产出来,“资本同(资本主义前的)统治关系的区别恰恰在于:工人是作为消费者和交换价值实现者与资本相对立,是作为货币所有者,作为货币,作为简单的流通中心――他是无限多的流通中心之一,在其中作为工人的规定性便消失了”。资本运作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建构了一个表象,使得劳动者自认为是一个处于平等交换关系中的消费者。鲍德里亚实际上也谈到了这一点,但是由于他将消费社会视为一个非历史的既成事实.仅仅从交换和消费层面本身来思考消费社会中符号的全面殖民,因而无法走出“个人”的分析立场,最终面对符号逻辑的统治只能以“暴死”的方式来回应。与之相反,在马克思看来,“无论我们把生产和消费看作一个主体的活动或者许多个人的活动,它们总是表现为一个过程的两个要素,在这个过程中,生产是实际的起点,因而也是起支配作用的要素。消费,作为必需,作为需要,本身就是生产活动的一个内在要素”。马克思之所以能够在鲍德里亚走向乌托邦的地方看到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和客观危机,就在于其从生产过程理解消费、交换和分配的视角。进而,“在资本的关系中……具有本质特征的是神秘化.是被歪曲的世界即主客体的颠倒,就像在货币上所表现出来的那样。由于这种被歪曲的关系,必然在生产过程本身中产生相应的被歪曲的观念,颠倒了的意识,而这些东西由于流通过程本身的变形和变态而完成了”。立足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马克思在消除“消费”自主性的同时,揭示了日常消费生活中拜物教观念滋生的客观基础及其实质。

最后,拜物教理论的辩证特性。从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出发,马克思提出了拜物教的观念形式与物质形式的统一关系,说明了拜物教的客观存在。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马克思站在“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历史唯物主义立场,批判了青年黑格尔派从观念形式出发的唯心史观。但是此时马克思并未认识到工人所遭到的观念统治其实并非源自“意识形态家”主观构造的虚假观念,如实体、主体等“词句”,而是特定的、具体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物化的社会关系、价值形式,即拜物教的物质形式。并且由此出发才能彻底地揭示拜物教观念的根源及其消除途径。而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与《1861-1863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清楚地勾画出拜物教的物质形式:“在交换价值上,人的社会关系转化为物的社会关系”,“他们的相互关系,表现为对他们来说是异己的、独立的东西,表现为一种物。”拜物教的这种物质形式决定了其采取的观念形式,而这种观念形式反过来又进一步巩固或掩盖了拜物教物质形式的剥削本质。由此,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用比喻的方式描绘了“人手的产物”“商品世界具有的拜物教性质”,并在《资本论》第三卷中指出,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神秘化,社会关系的物化,物质的生产关系和它们的历史社会规定性的直接融合已经完成:这是一个着了魔的、颠倒的、倒立着的世界”。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10

1.消费是人本质的确证在《穆勒评注》中,马克思对穆勒的消费思想展开了哲学的批判,批判的过程也是展现他消费观的过程,消费自由和人本质的关系思想就是重点。首先,马克思批判了资本主义社会中因生产异化而导致的消费异化,人的本质没有得到确证。生产与消费本是维持人生命的社会活动,消费是生产的目的,生产是实现消费的手段,二者的最终目的是满足人的需要。但在资本主义社会,生产不是为了消费,生产的目的就是占有,不是占有产品,而是为了通过交换占有剩余价值,这样,生产、消费和满足需要彼此分离。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中间没有一个人作为人同另一个人的产品有消费关系。

其次,马克思阐述了消费与需要关系的异化。消费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的需要,但在私有制条件下,人的需要不但没有成为人本质的确证和实现,反而成为资本奴役人的要挟物,人因为必须消费反而成为人必须被奴役的原因。人的需要对社会生产出来的产品而言是软弱无力的,从产品到消费品的转化被资本控制了,劳动者生产出来的产品并不能自动成为自己的消费品。马克思在批判资本主义社会中消费异化的同时,也构想和描述了体现人的本质的消费。马克思认为生产与享受都是人的类活动和类精神,社会本质不是一种同单个人相对立的抽象的一般的力量,而是每一个单个人的本质,是他自己的活动,他自己的生活,他自己的享受,他自己的财富。

这里已经蕴含着马克思对消费的最初思考,不过他使用的是享受一词,他已经将人的消费视为人的本质的确证,而且他还特意指出社会本质不是抽象的,而是与每一个人的具体消费息息相关,就是每一个人的生产活动和消费行为。马克思还进一步设想,假如我们作为人生产,那么人的消费应该是什么样的。假如人作为人进行生产和消费,人就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双重地肯定了自己和另外一个人,人的本质和社会的本质都得了确证。

2.消费是人自由能力的体现自由消费的实现有赖于消费主体的自由和消费主体素质的提高,要多方面享受,他就必须有享受的能力。同时,消费能力是个人才能的发展,消费越自由,人越能自由全面地发展。早在《摩泽尔记者的辩护》中,马克思就揭示出,生活贫困者连在报刊表达自己生活贫困的自由也没有,一方面这种求助的呼声被指责为不讲道理,而对贫困本身的描述又被认为过分夸大,并带有图谋私利的恶劣动机,另一方面处于这种贫困境地的人们提出的申诉和请求则被理解为对国家法律的无理的、有失恭敬的指责。在马克思看来,自由表达权是人最基本的权利,而维持人的生存是无可争议的天赋人权,贫困生活者因为贫困连这些最基本的权利也会受到政府的指责和干涉。这件事极大地触动了马克思,马克思希望从政治经济学中找到事情的根本原因。

3.消费与人的发展、人类社会发展的关系马克思在阐述其唯物史观时就指出,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而在吃喝这一种消费形式中,人生产自己的身体,这是明显的事。所以说,人每天的消费需要是人进行生产的目的和动力,这样的生产和消费构成历史发展的基本内容,并推动历史和人自身的发展。在《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马克思在论述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交换带来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新形态时提出了人类社会发展三个形态理论,资本主义社会之前的人类社会是以人的地缘或血缘为纽带构成人的依赖关系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交换的发达,产品的丰富,人的发展以及人与人的关系以物纽带形成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阶段,而未来社会将在物质丰富的基础上取消交换形成人的个性自由发展阶段。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就是生产与消费的分离,交换不是为了消费,商业的目的不是直接消费,而是谋取货币,谋取交换价值。这样的变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但是这种变化本身蕴含着导致其再发生变化的矛盾,导致其向更高的人类社会演进,人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实现人的个性自由发展。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篇11

【关键词】消费主义;广告;传播

一、引言

在现在这个时代,通过广告的影响,商品不断得到美化,人们的消费观念、价值观念发生改变。如今消费者购买商品不仅仅是为了需求,他们通过广告了解更多的商品,追求物质上的享受。这种改变,引起了我对消费主义的反思,通过分析广告与消费主义之间的关联,进行思考。

二、广告的特点和营销方式

1.广告的特点

广告是一种经济现象。广告创造了商品的符号价值。它将消费者的身份、地位、品味和个性与商品联系起来。比如各类的奢侈品广告,无一不透露出这些商品的豪华、高端,也让消费者感觉到自己身份地位的不凡。通过华丽的广告语,让人们感受到商品的高端以及消费者的非凡地位。广告还将消费者的情感与商品联系起来,是感情的表征。像一些钻石的广告语,“钻石耀眼,真情悦心”、“一颗钻石,两厢情定”、“钻石永恒,情谊永久”将爱情与钻石联系起来,使消费者认为钻石是爱情的见证,从而吸引购买。此外,广告还使消费者从某个商品和品牌中,自然联想到其带来的文化意义。广告是一种营销方式,也是一种文化。现如今,更多的广告中会加入各种传统文化的色彩,增加了广告的底蕴,也让消费者产生情感的共鸣,更有力地发挥广告的作用。

大家应该会经常在各个商场中看到有现场的广告营销。比如在各类购买食品的柜台,会有试吃的食物,吸引关注;比如在化妆品商店,会有试用装,让消费者挑选最适合自己的款式;再比如在卖按摩椅的地方,消费者可以亲自感受商品的舒适度,产生购买的欲望。像这样的现场广告营销有非常的多,都属于组织性地再现生活体验,消费生活体验蔓延至哪里,广告就跟踪到哪里。将产品的销售和购物体验融为一体,从而对购物产生依赖性。

广告夸大商品的使用价值。在广告营销中,夸张的手法可以使广告的效果增加,让这些商品在消费者的印象中更加深刻。许多广告会将商品的效果夸大,如某消眼纹眼霜的广告,将它夸大成“青春永驻的秘密武器”、“年轻20岁不是梦”。难道真的有这么神奇的眼霜?显然,这种夸大的手法只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欲望,具有鼓动诱惑性,让消费者感觉买了此类商品就可以完善自己的形象。

在广告中展现主角对商品的迷恋和热爱,鼓动和宣传去购买某种商品。通过人物表现对于商品的迷恋,会让人们有代入感,从而更加相信它真的有这么好。比如说一些方便面的广告,广告中的主角用夸张的表情表达商品的好吃程度,很容易让消费者认为此乃美味。但真的尝过之后,就会发现,这味道也就这样。即使已经知晓真相,再次看广告时,依旧会被主角的表演吸引,这就是广告中主角展现对商品迷恋和热爱的作用。

广告突出商品本身的诱惑力,让消费者产生购买的冲动。广告的目的就是为了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商品本身的魅力、功能与用途,在消费者脑袋里留下商品的影响,吸引人们购买。

2.广告的营销方式

广告展现全新的生活方式与价值观,比如如何打扮、如何度假、如何享用美食、如何旅游等;从而吸引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广告的内容来自于生活,生活中某些信息的获取,来源于广告。广告富有创造力,改变着人们对外部信息的了解方式。通过设计者的构思,它可以打破我们固有的生活观念。人们往往会有好奇心,对于新的事物都向往尝试,从而,由广告构造出的具有全新生活方式与价值观的商品就会令更多的消费者产生消费冲动,尝试新事物。广告改变了社会的价值观,使人们趋同于这种价值观,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方式。

三、广告对消费主义的影响

广告刺激消费心理:用画面、描述、语言、许诺等刺激消费者的视觉、听觉和心理,将受众的注意力限制在传播效果范围之内,造成消费者的价值和心态失衡等。

催生消费观念。消费者在广告的影响下,追求超前消费、强调消费的乐趣和优质的消费。广告具有吸引力,这是肯定的,消费者容易被经过广告美化的商品产生购买的欲望。人们追求心灵的充实,在广告的感染下,选择购买各种自己“满意”的商品。改变了传统的消费观念,更多地追求消费的乐趣,宁愿贷更多的款,也要满足当下的优质消费。随着社会的发展,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消费已经从理性消费时代转变成感觉消费时代,再演变成如今的感性消费时代。

注重商品的符号价值,消费者不是对商品的使用价值进行消费,而是对符号价值进行消费,为了炫耀自己的财力和身份,满足虚荣心。上述也提到了广告将消费者的身份、地位与商品联系起来,在广告层层的华丽包装下,消费者被这些表层的“金光闪闪”迷了眼睛,想要通过得到它们,来显示出自己高贵的地位,财力的强大,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也转向炫耀型消费了。

引导消费方式。广告将商品和特定消费目标联系起来,引导人们炫耀性消费,但是造成了资源的浪费和攀比的病态心理。广告刺激消费者的欲望,夸大对心理满足的程度。可以说广告是炫耀型消费心理的推动器。

广告产生冲动消费,它们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审美情趣。例如彩虹糖的广告,色彩十分鲜艳,吸引了消费者的眼球。煽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使消费者跳过思考是否有购买的需求,容易冲动去购买具有视觉冲击力的商品。

总之,这两种消费方式给予消费者一种虚幻性的满足,强调商品和消费者在精神层面上的关系。在夸张性符号的宣传下,消费者被商品的虚假意义所迷惑。

传播消费主义。作为消费主义载体的广告,将消费主义渗透到社会价值观念中。而消费主义的最大特征是过分看重商品的符号价值,对商品的形象和意义进行崇拜。因此在消费主义的传播下,消费者日益重视商品的情感意义和精神价值。

四、变得更加有欲望的消费者

由于广告的特性,消费者被无所不在的广告催眠,进入迷醉的无理性状态,容易受到广告的影响进行消费。广告语很容易体现一个品牌的特点,让消费者记住这个品牌。比如农夫山泉的“农夫山泉有点甜”,自然堂的“你本来就很美”,诸如此类脍炙人口的广告词,通过不断的反复对广告有深刻印象,被广告“洗脑”,容易让人们对一个自己经常看到,以为自己很了解的品牌进行消费。

广告在宣传的过程中确定着人的身份和人的地位,新的生活观念冲击着传统的消费观念和生活方式,让消费者更想朝着新的生活观念发展,从而更有欲望去购买。

五、对消费主义的反思

消费主义使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产生了背离。之前消费者是购买商品的使用价值,但现在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出现了背离,一件商品在使用价值还未消失时,就已经被消费者淘汰了。广告的宣传,告诉人们符合社会消费的价值尺度,因此尽管商品没有使用价值,但因为符合能够显示个人地位、金钱、权力的价值尺度,所以人们青睐。

消费主义会刺激消费,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环境的污染,摧毁人们生存的基础。我们应该学会合理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经常会听到公益广告中会说到“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正是有对皮草、象牙之类的高端产品的欲望,才会有人不断地杀害各种动物,以谋求金钱上的利益,对生态环境产生了破坏。再比如大家去餐厅吃饭总会点很多的菜,但是吃的好并不等于点的多。调查表明,中国消费者每年仅在食物蛋白与脂肪上的浪费就分别达到800万吨和300万吨。这种因消费的不合理而产生的浪费需要引起人们的重视。

现在消费者把物质消费看作是衡量社会进步的尺度,他们病态地认为只有通过消费才能规定和正视自己。其实不然,这样做只是想掩盖精神世界的寂寞与空虚。社会进步代表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但消费上升并不代表生活平的上升。物质消费只是一种表现,绝对不是尺度。

六、总结

广告作为一种目的信息,其生存原则就是实现利益最大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作为消费主义文化载体的它,使商品成为消费者迷恋的“神”。而消费者在这个时代也被明显欲望化。

参考文献:

[1]吕逸新.广告传播对消费文化的影响[J].商场现代化,2006,x(10Z):20-21.

[2]张殿元.国际广告:全球消费主义文化的视觉盛宴[J].上海财经大学学报,2010,12(06):18-25.

[3]郭玲玲.对当代消费主义的反思[J].沈阳干部学刊,2004(6):27-28.

消费主义的特点范文

关键词:品牌象征意义定位本土文化

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消费活动中理性诉求的重要性呈逐渐下降的趋势,建立在美感基础上的享乐越来越为消费者所重视。由于商品或品牌承载了特定的象征意义,因此客观上成为了一种特殊形式的符号,而这种通过借助商品或品牌所附带的象征意义来满足消费者个体精神或社会交往方面需求的消费行为被称为象征性消费。

品牌属性结构分析

根据符号学的基本理论,符号是“一种表示成份(能指)和一种被表示成份(所指)的混合物”。其中“表示成份(能指)方面组成了表达方面,而被表示成份(所指)方面则组成了内容方面。”叶耳姆斯列夫进一步指出,符号的两个构成要素包含两个层面,即内容与形式。因此笔者认为,由于特定形式的品牌在消费过程中体现出传达特定象征意义的作用,因此品牌本身也是一种符号,其基本结构形式如图1所示。

符号的价值主要体现在其所欲传递的象征意义上。在品牌符号结构中,品牌实体(即品牌的名称、标志等)的存在形式相对比较稳定,相比之下,品牌符号的所指内容更加丰富。品牌既可以代表其生产厂商,也可以反映它所代表的商品在质量、功能等方面的独特性,甚至代表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如表1所示,Goodyear(1996)根据品牌所包含的意义提出了一个品牌发展六阶段的模式,每一阶段的品牌都具有特定的内涵。现代经济体现出愈来愈明显的消费导向特征,品牌的所指内容逐渐倾向于消费者在拥有和使用相应品牌商品的过程中所获得的某种心理愉悦感或者表现出的特定生活形态。

品牌象征意义内涵的多样化发展趋势反映出现代社会中的消费者的需求日益复杂化,品牌日益成为消费者表达自身情感、建立具有特定风格的个体形象、体现生活形态以及维系社会关系网络的有效手段。

我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模式

从产生直到现在,品牌已经由最初的商品生产厂家的标志转变为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手段,之所以品牌会由最初的商家标志转变为满足消费者精神需求的手段,这是由品牌的符号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即品牌的象征意义属于符号所指成份,其所指内容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品牌符号所指内容的不确定性给象征意义的定位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及风险性,而这种困难与风险往往是由品牌所定位的象征意义与消费者所认可的消费文化之间的冲突、不一致所造成的,成功的象征意义定位则是建立在企业对目标市场所认可的消费文化的正确理解基础上。

当前外国公司品牌的象征意义侧重于强调体现消费者的个体特质与自我形象,这是在国家丰富的物质财富积累、较高的城市化水平以及自我导向的文化模式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形成的。与西方相比,我国无论是在地域、经济、社会还是文化模式方面都存在比较明显的差异性,因此我国企业在进行象征意义的定位时不能简单地套用或照搬西方企业的成功经验。与西方相比,我国的消费文化在关于社会个体的自我认知、价值取向、个体与社会之间关系等问题的认识上也具有明显差别,国内企业完全可以立足于本土文化来进行象征意义的选择、定位,从而促使国内品牌形象趋于多样化、丰富化。

(一)基于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意义定位

虽然我国的文化板块体现出极其明显的多样性,但就各文化板块而言仍然具有一定的共性,这种共性是我国文化模式得以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文化模式产生明显区别的根本原因。表2是以Geert•Hofstede的文化维度理论为依据,就中西方人们对生活中一些基本概念的偏好与敏感程度所做的分析。

中国人对权力、不确定性、自我以及两性概念的认识与理解是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经济结构,以血缘、家庭和宗族为核心的社会结构,以及以高度集权为特色的政治结构等多项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它是对整个中华民族共有的心理特征的一种概括和总结,其影响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某一地区或某一民族,甚至超出了国界。在这些认识结果中固然存在一些封建思想的糟粕,例如对女性形象、权力和地位等概念的不正当理解,但多数仍然对社会今天的发展具有积极作用。因此,我国企业在为产品进行象征意义的定位时,应充分利用我国丰富的文化资源,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覆盖市场。

1.建立在集体以及集体成员之间关系基础上的自我观念。在以小农经济为主体的传统经济以及相应的宗族、家庭观念的作用下,中国人对自我的认识是从集体的角度出发的。这种认识方式导致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强调与他人看齐,注重自身行为与社会保持一致的重要性,从而产生消费趋同现象。但集体主义倾向导致中国人格外重视自己在以家庭为代表的集体中所扮演的相应角色以及与此角色,相对应的各种行为规范。

研究文献表明,与其他民族相比,中国人尤其注重通过印象整饰和角色扮演在他人心目中产生良好的形象与名声,所以“面子”这一概念在中国人的意识中格外突出。中国人对角色的高度重视决定了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每个人心目中都具有重要的地位,关系的范围从家庭内部成员之间的关系逐渐延伸至朋友关系、家国关系等等。从中国企业的产品广告中就可以明显看到这种关系导向的特点。海尔防电墙热水器的广告以父子之间的关系为背景,上汽通用五菱汽车以整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为背景,海王金樽以夫妻之间的关系为背景。

受我国文化特点的影响,国外企业的产品在进入我国市场后,通常也会通过在广告中强调其产品对我国消费者的人际关系的重要性来提高产品的知名度、美誉度与销售量。例如,可口可乐公司经常在我国传统节日期间适应我国消费者的文化心理和年节习俗,借助与传统节日相关联的带有吉祥意义的象征物,将可口可乐产品与我国百姓喜气洋洋的热烈气氛融合在一起,表现形式十分切合中国人的消费习惯与审美情趣,产品的销售量则扶摇直上。

2.通过权力、权威体现强者形象。权力差距是一个社会成员接受在机构里和组织里权力分配不平等这一事实的程度。特定的消费群体虽然不是正式组织,不存在制度性的权力分配,但群体内部成员存在着时尚倡导者与时尚追随者之分。时尚倡导者凭借出身的特殊性、成就、对特定知识的掌握等因素代表了一种权威性,对追随者则会产生一种无形的命令。因此,消费群体内部也存在有关权力差距的现象。

消费群体内部的权力差距现象一定程度上受到文化模式的影响。我国传统文化属于权力差距明显的文化模式。受此类文化模式影响,人们认为社会上存在不平等的秩序是合理的,每个人在世界上都有自己恰当的位置和角色,人们地位的高低由该秩序保护。在社会中一些人应当独立,大多数人则应依靠这些独立的人。我国文化对等级、权力、权威的认可导致一般民众在思想、行为的革新方面倾向于追随少数拥有权威的人。这种行为模式直到今天仍然存在于日常生活中。

从大量的广告中可以看到,企业或者以名人作为权威的代表向消费者提供示范,或者突出、强调老人在消费方面的某些经验。无论是名人还是普通的老人,其经验和行为在一般中国人眼里似乎总是正确、可信的象征。

3.体现稳定、安全的象征意义。追求稳定、平安、和谐是中国人生活中的重要目标,所谓“家和万事兴”反映了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对不确定性、风险的一种排斥心理。为了规避这种不确定性,中国文化向来强调通过对事业和家庭提供更多的稳定性、建立更正式的规则的思想和行为、信仰绝对的真理和权威人士的知识、见解来避免经济与社会的不稳定性。虽然随着我国社会现代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人们对于不确定性的心理承载能力在逐渐提高,但是求稳定、安全的心理动机仍然是影响社会大众行为的重要内驱力。

中国人的安全感很大程度上来自于自己的家,因此围绕家的概念衍生出的情感性质的态度对人们行为的影响最为明显。一般中国人的家庭十分重视自身家族的延续、和谐、团结与富足。为了确保家庭的和谐,我国向来重视家庭成员之间一体感、归属感、关爱感、荣辱感、责任感等多种形式的感情培养。长期的文化熏陶使这种注重感情的文化内化到每个人的意识中。西方文化受经济发展模式、财产制度、等因素的影响,对家庭成员之间感情的重视程度明显低于中国文化,这也是西方社会人情之所以淡薄、冷漠的一个重要原因。

强烈的风险规避心理不仅促使中国人产生对家庭及家庭成员感情方面的独特认知结果,而且促使个人表现出爱家、利家、护家的行为,这种行为倾向在日常生活中通常以繁衍子孙、相互依赖、忍耐自抑、谦让顺同、为家奋斗、上下差序、内外有别等形式体现出来。因此如果企业围绕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进行象征意义定位的话,将会比较容易促使消费者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大大提高本企业产品/品牌的亲和力。

4.树立健康进步而符合传统美德的两性形象。我国文化是一种主导价值观男性化程度比较明显的文化模式,男性往往是权威、自信、成功的象征。我国文化及家庭运作的基本原则都体现出一种“父系原则”,文化的男性化导向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男性与女性形象的模式化。从广告中就可以看到权力、地位、金钱、事业的成功、刚毅的形象等概念总是针对男性消费者而提出的,而女性则主要体现的是一种温柔、贤惠、体贴、性感、美丽等形象。

品牌象征意义定位的基本逻辑体现为借助某种与产品相关联的形象创造来促进产品的销售,男性与女性形象的确定取决于企业的定位、文化的要义以及现代社会道德的规定性等多项因素。产品的自然属性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形象定位的大致范围,例如黑色、直线、三角形等更有利于男性形象的塑造,粉色、曲线、圆形等则适于代表女性形象。但产品形象能否为目标消费群体所理解和接受,则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该群体意识中文化对男性、女性形象的规定性,但是这种规定性可能并不一定符合现代社会发展的进步性需要。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文化中一些关于男女形象的不当规定与解释成份因其糟粕性而遭到淘汰,但这种思想的残余部分常常会不自觉地在人的意识中重新泛起,从而对消费者产生不良的引导作用。

(二)基于区域文化的象征意义定位

前文所述的内容侧重于从文化模式的角度来分析我国各地区文化所具有的一种共性,但作为地域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经过五千年的文明积淀形成了极其丰富多彩、各具特色的消费次文化,从这些不同的次文化中透露出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具特色的消费心理与情感表达方式。从自然环境中地形、气候、经济生产等方面的独特性看,我国大致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文化板块:东北文化板块,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北部及内蒙东部,特点是满汉民族文化的融合;游牧民族文化板块,范围包括内蒙、辽宁、河北与陕西北部、宁夏北部及新疆,具有民风强悍勇武的特点;黄河流域中土传统文化板块,这是我国传统文化最典型的地方;长江流域文化板块,大致位于秦岭、淮河以南,西至青藏高原东侧,东、南均迄于海;青藏文化板块,具有浓郁的藏传佛教文化气息;云贵文化板块,少数民族文化千姿百态,原始特色明显;闽台文化板块,这里的文化具有中原古代文化的特点。

处于不同文化板块中的消费者对概念、意义体现出明显的价值偏好,这种偏好的存在意味着企业制定的产品与意义的组合方案对于不同地区的消费者而言,产生的效果是不同的,因此每一种文化板块对于企业而言都是一种细分市场。因此基于以上不同区域的消费次文化,企业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当地消费者的精神需求,从而做出恰当的选择。

总而言之,由于我国文化中有关权力、不确定性、自我以及两性概念的认识反映了中国人的一种普遍心理,对消费者的行为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引导和支配作用,因此企业如果以上述概念为核心构建商品的品牌象征意义,产品更容易为消费者所接受,但是由于相关的概念在思想、意识形态方面会对消费者产生一定程度的引导效应,因此在选择和确定方案主题时应对传统思想采取扬弃的方式,避免落后的、不符合社会进步与发展的封建糟粕思想出现于战略方案中,以防产生消极的、负面的社会效应。

关于我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定位的若干建议

品牌所定位的某种象征意义能否产生预期的效果,能否在市场竞争中具有长久的生命力,不仅仅取决于该象征意义的新潮性、时尚性,往往与企业的目标市场所处区域的主流文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以及城市化程度等因素之间存在着明显的相关性,本节着重从上述角度对我国企业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提出若干建议。

(一)区分不同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条件下的象征意义定位

自我观念并不能完全代表品牌象征意义的内涵,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也不仅仅是以发达地区的消费者,特别是城市消费者为目标市场。从理论上讲只要有消费文化存在的地方,就有象征意义生存的空间。我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从东部到西部依次体现为发达、次发达和欠发达三个层次,相应的主流消费文化类型也依次体现为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现代消费文化及传统消费文化,表3反映了我国不同地区消费文化的主要类型及企业进行象征意义定位的基本导向。

东部地区是我国经济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不仅物质财富拥有量居全国之首,而且深受现代与后现代思想观念的影响,消费者个人的自我倾向最为明显,在这一点上类似于西方社会。受经济、社会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东部地区的消费理念具有类似于西方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的特点,表现为通过消费某种商品来表现个人独特的整体形象或某种人格特质以及具有某种风格的生活方式。因此,在针对东部地区,尤其是城市消费者进行商品及品牌象征意义的定位时,应侧重于选择易于体现消费群体的自我形象、个体风格、人格特质或者生活方式等具有自我倾向的概念作为主题。当前我国消费者,尤其是青少年消费群体的个体化、独立倾向不断趋于明显,因此以自我价值、个体人格为核心的品牌象征意义在经济最为发达的东部地区最具有市场潜力。

就经济发展水平而言,中部地区目前基本仍处于工业化阶段,物质财富的积累是该地区发展的主要任务,因此通过个人劳动合理追求财富应是这一地区生产文化的主题,在这一点上具有与18、19世纪对西方文化产生重大影响的“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相类似的一面。因此,针对中部地区的消费者,品牌象征意义的主题应主要以消费者在劳动过程中表现出的拼搏、进取、积极向上、冒险等意愿型概念以及事业、财富、成功、身份、地位等认知型概念为主,从而树立起一种建立在劳动、创新和财富基础上的成功、权威形象。

西部地区除少数大中城市具有较高的工业化水平及社会分工程度以外,大部分地区均处于工业化初期阶段甚至前工业化阶段。虽然信息技术的发展对居民消费观念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经济发展的落后决定了传统的消费思想在消费者意识中仍然根深蒂固。除经济发展明显滞后外,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及社会结构、传统的民俗型消费文化在西部地区仍然存在且对消费者具有明显影响,因此家庭观念、家族观念、乡土情结在消费者的心目中具有重要价值,借助品牌象征意义来维系和表达亲子、夫妇、兄弟、亲族之间关系与感情会产生有效的说服效果。

(二)正确认识传统消费文化在象征意义定位过程中的作用

目前,国内企业在为产品进行象征意义定位时步入了一个误区,那就是似乎只有体现自我形象的现代消费文化属于主流消费文化。通过观察现阶段国内各品牌的象征意义,可以发现广告中充斥着大量的自我概念,企业在进行广告宣传时几乎都在围绕自我做文章。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围绕家庭、亲情等体现传统消费文化的象征意义制定和实施战略,但多数企业的产品所承载的象征意义仍主要集中在个性、自由、身份、地位、财富等与自我概念相关的、体现出比较明显的西方个体主义色彩的范畴上。这种对品牌象征意义定位的片面认识产生的后果首先是导致企业对目标市场的定位过于狭隘。

发达地区的消费者,尤其是城市消费者固然具有较高的购买能力和需求层次,但由于我国的经济与城市化发展进程有限,市场经济体制中尚未建立起完善的信用体制及分期付款制度,因此城市消费者的消费潜力并不是无限的,仅仅依靠城市居民市场难以完全消化相对过剩的商品。经济欠发达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虽然收入水平偏低,但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仍然具有明显增长,而且农村居民是我国的主要社会群体,人口基数巨大,因此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目前,国内虽然也有部分企业围绕家庭、亲情等体现传统消费文化的象征意义制定和实施战略,但多数企业未能充分认识传统消费文化对消费者决策所具有的重要的说服作用。尽管我国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力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有所减弱,但传统消费文化的情感内核早已内化到人的思想、意识中。虽然被消费的物品可能被新的商品所取代,但它所承载的意义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仍然对人的消费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类似于本能性质的驱动力,依旧是社会大众维系人际关系、丰富自身情感生活的重要手段。

利用传统消费文化中的各种象征性概念来满足消费者的情感需求常常能在营销活动中产生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例如“和酒”能够在传统的黄酒产品市场上取得绝对的市场领先优势,成功的关键在于企业充分利用了传统消费文化中的“和”的思想对消费者的影响。“百年好合,品和酒”的广告用语和广告中的一对新婚夫妇为消费者塑造了一种体现我国传统文化中“和”之主题的形象,夫妻之间的百年好合、朋友之间的“和为贵”是企业真正向消费者传递的象征意义。虽然城市消费者接触的主要是现代消费文化,但仍然保留有比较强烈的对传统文化的怀旧心理,尤其是随着城市化所带来的环境污染、人际关系日趋淡漠等社会弊病的产生,城市居民逐渐向往那种返璞归真、回归自然的生活方式,所以传统消费文化仍是开发城市居民这一市场的重要工具。

农村消费者受传统消费文化的影响则更加直接与深入,而且由于农村地区开放程度相对较低,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比较稳定、单一,不像城市消费者那样复杂多变。但这也意味着农村消费群体的同质化程度较高,需求特点较城市消费者更为明确,更利于企业的市场定位工作及品牌的推广。

总而言之,在我国的消费者背后具有较为复杂的、呈现多元化的消费文化背景,无论是后现代主义消费文化、现代主义消费文化还是传统消费文化都对消费者的日常活动产生重要影响,只不过影响的方式和力度有所不同。企业在进行象征意义定位时不能完全忽视其中的某一种消费文化的存在,否则企业不仅会失去部分市场,而且无助于企业深入理解消费者的需求特点,充分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戚海峰.符号化消费与营销策略.经济管理,2004.14

2.朱文渊.21世纪的营销环境变化新趋势.商业经济研究,1998.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总结范例(12篇)

    - 阅0

    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总结范文篇1(一)农村生活垃圾的基本概况1、池塘、洼地、沟渠成为天然的垃圾填埋场,村内有一定数量的池塘、洼地和沟渠,往往它们的走位变堆放着一堆堆的垃圾,.....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范例(12篇)

    - 阅0

    农村生活垃圾的分类范文1引言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区域占国土面积的90%,因此,农村环境质量的改善对于我国整体环境质量的保障至关重要。农村地区最为突出的环境问题是生活垃圾.....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