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1

关键词地球信息科学;全球环境变化;系统研究方法

1引言

全球环境变化是当今环境研究的热点,也是地球信息科学的应用问题之一。土地利用变化通过与气候、生态系统过程、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生物多样性和人类活动的相互作用来影响全球变化,它是全球环境变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也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中心内容。在全球尺度,土地覆盖变化是土地利用变化长期积累的结果。因为这些变化影响气候、土壤、植被、水资源和生物多样性等人类赖以生存的主要自然资源,所以它们在陆地生态系统中与可持续发展问题密切相关。

为了分析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景观空间异质性动态、人类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反应,我们至少需要以下两个方面的数据:①过去各个历史时期的景观综合图和其它土地覆盖的间接证据;②反映近期土地变化的遥感数据。

为了整理来源于遥感和景观综合图等的有关信息,并在一个公用的空间框架中为地理、文化、政治、环境和统计数据提供输入、储存、处理、分析和显示能力,我们需要地理信息系统。

为了预测地球系统的变化趋势,数学模型是必不可少的。土地利用变化的数学模型包括基于变化格局外推的诊断模型和基于土地利用变化过程的动态集成模型。现有的数学模型综合了景观变量和变化的近因,可以进行短中期预测。

全球变化的长期预测需要分析土地覆盖变化在不同地理和历史背景下的主要人文驱动因素,分析气候变化和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因素对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的影响。这些分析需要综合土地利用动态的案例研究,通过运用地学信息图谱对这些大量典型案例研究的对比分析,在区域尺度得出土地利用变化的一般结论。为了使这些研究从区域尺度上升到全球尺度,我们必须进一步分析空间异质性、技术创新、政策变化和城乡动态等问题[1]。

在全球环境变化方面我国已有很多研究成果[2~4],同时也已产生了许多研究方法。例如,叶笃正等提出了全球变化的预研究方法[5];张新时等改进了holdridge模型,并据此研究了气候变化对中国森林植被的可能影响[6];李克让等开发了气候—森林响应动力学模型[7]。本文主要从地球信息科学的角度,讨论我们对全球环境变化系统研究方法的一些认识。

2数据获取

第一手数据对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是非常重要的,如果第一手数据有问题,那么下面的所有分析和预测都将是建立在沙滩上的空中楼阁[8]。早在1960年代初,作者之一(陈述彭)利用海南岛航空像片对包括坡度、土地利用、植被、土壤、坡向、地貌和地质多要素解译及地面实况进行了三级比例尺验证。在航空像片综合利用与农业综合制图的实验中,主张以地理的综合方法作为解决热带航空像片分析与农业制图的基本途径,即:按照地面控制考察与航空像片分析相结合的原则,从研究区域自然综合体的自然历史过程着手,摸清各种自然要素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综合利用航空像片,相互阐明,彼此印证。根据像片判读和量测的可能性,试制了大北部试点地区的6种基本自然条件与土地资源图:微地貌结构图、坡度组合图、植被图、土地利用图、土壤土质图和农用地形图[9]。

1978~1980年间,中国科学院组织全国80多个单位,在云南腾冲地区首次进行了大规模的综合航空遥感试验。这次遥感试验分为33个专题进行,包括地质、农林、水资源、测绘制图等各个专业的解释制图工作,以及各种遥感仪器检验和波谱测试工作。在土地管理方面,根据地物波谱特性和遥感图像的亮度系数,对土壤进行聚类。通过彩色红外片的色散分析,鉴别主要森林树种,利用遥感图像解译立地因子,回归估算森林材积量和评价宜林地。利用彩色红外像片,从图像上直接解译20多种土地利用类型和土壤特性,确定植被覆盖率、森林和各类植被的覆盖面积,划分植被类型,确定森林植被的郁闭度、分层和高度等数量指标,分析生态环境条件并分出优势树种。在这次试验过程中,通过地面实况观察和航空像片解译,编制了试验区的自然景观图;结合应用土壤、植被、水分等参数,通过航测地形图的数据量测,建立了腾冲地区数字地形模型[10]。

1981年,在渡口—二滩开展的第二步试验中,以航空遥感资料为基础,从土地覆盖和环境污染着手,试验多源的数据采集与空间配准的方法,探索了信息专题化和数字化的技术途径[11]。其试验内容包括:①彩色红外正射影像地图的编制;②土地覆盖图的编码;③社会经济统计数据的

1970年代末以来,遥感技术在我国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例如:大地构造学理论与板块学说的验证,水、气动力学现象与自然历史轨迹的分析和生态系统的监测与环境科学的应用[12],陕北黄土高原地区遥感应用研究[13],资源环境动态遥感与模型分析试验研究[14],三北防护林遥感综合调查研究[15],城市遥感[16]和中国资源环境遥感宏观调查与动态研究[17]。

遥感图像和数据是现代地理信息的重要来源之一[18]。遥感图像是一种综合性的地理信息源(包括各种地理要素),同时,又是一种空间信息,为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提供了定位、定量的数据。遥感数据比地图更进一步强化了地理综合体的形象和概念,它提供了具有全息性质的交织在一起的可见景观实体影像。人地关系错综复杂,难解难分,通过其中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人们可能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超越直接的形象,借助于间接的标志,从中获取极其丰富的二次信息。因此,遥感是一种运用物理手段、数学方法和地学规律相结合的数据获取技术。在20世纪和21世纪之交的今天,遥感技术不再是孤立的系统,已达到了与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网络技术紧密结合的水平,可以为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提供多维和动态的网络数据。

3地理信息系统

地理信息系统的发展可划分为4个相互重叠的阶段[19]:1950年代到1970年代中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拓阶段,1970年代中期到1980年代初期是政府资助研究和正式试验阶段,1980年代初期到1980年代后期是地理信息系统的产业化阶段,自1980年代后期以来地理信息系统进入工作台站网络化和多媒体阶段。我国自1960年代初期跻身于地理信息系统的探索、试验和发展以来,在研究方面基本上保持着与国际同步发展的水平[20]。

从历史发展来说,地理信息系统脱胎于地图[21]。地图和地理信息系统都是地理学的信息载体。其所以称为地理信息系统,是因为它的特定性质属于空间型,以区别于其它统计型的信息系统。它的主要特点是,每个数据项都按地理坐标来编码,即首先是定位,然后是各种定性、定量属性。以这些定位数据库为基础而发展起来,具备愈来愈完善的分析功能的信息系统,则统称为地理信息系统[22]。它的基本构成包括三部分,①地理基础:按经纬度、地形图格网或行政区划、流域等来建立格网的或多边形的地理坐标;②标准化和数字化:将统计数据、地图或影像加以规格化和数字化,以适应计算机输入和输出,以便于人文与自然要素之间的对比与相关分析;③多维结构:实现三维的空间信息结构并按时间序列延续,从而具备信息存储、更新和转换的能力[23]。地理信息系统是具有多层次数据结构、多功能综合分析能力的空间型信息系统,可把全球或地球的大量自然因子和人文要素的属性,按照地理位置建成关系数据库,再加上遥感卫星的周期性大范围扫描数据以及结合经济统计的实时传输,使数据保持在经常的更新状态之中。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地理系统建立空间分析模型,对全球环境变化进行动态模拟和预测[24]。

4数学模型

建立新一代空间动态模型是全球变化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1],而总结和评价现存的有关模型是新一代模型必不可少的基础。为此,我们自1998年7月开始进行数学模型文档库建设。由于资源环境数学模型的复杂性,有关模拟系统质量的隐含和明确假设对模型用户常常并不是不言自明的,所以,标准化数学模型文档库中的每一个模型包含有6个层次的信息,它们所包含信息的详细程度逐渐提高。即:①注册信息层:包括有关模型的整体信息,例如摘要、作者联系地址和参考文献等;②科技信息层:包含层次1中的所有信息以及模型的详细科技信息,例如,模型的数学方程、参数变量、隐含假设和资源环境背景等;③数学信息层:包含层次2中的所有信息及模型的数学基础;④过程信息层:包含层次3中的所有信息及模型的构建过程或论证过程;⑤程序信息层:包含层次4中的所有信息及模型的原程序;⑥案例信息层:包含层次5中的所有信息及模型的应用案例。

通过比较分析文档库中的模型,对现存建模方法的局限性和尚待创建的数学模型有了一个全面的认识,并因此派生了具有创新意义的模型。例如,以综合生物多样性模型[25]为核心的景观空间异质性动态模型体系,以生态系统稳定性模型[26]、连通性模型和基于植被指数的土地生产力模型为核心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模型体系,以数据挖掘模型[27]为核心的气候变化模型体系和以土地管理虚拟系统[28]为核心的人类对土地覆盖变化的反应模型等。

5地学信息图谱

发展和完善一种方法来反演(backcasting)土地利用

和土地覆盖变化的过去和预测(forecasting)其未来,是全球变化研究的具体目标之一[1]。地学信息图谱正是迎合这一研究目标的有效可选方法之一。

地学信息图谱是在继承中国传统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运用卫星遥感、全球定位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等当代先进技术和现代科学理论发展起来的,它是一种图谱生成过程智能化的系统理论。地学信息图谱吸收了景观综合图简洁和数学模型抽象的特点,它的发展经历了景观制图实验[29]、图谱概念的提出[30]、图谱方法的

应用[31、32]和地学信息图谱理论[33]的形成4个阶段。地学信息图谱由征兆图、诊断图和实施图组成。征兆图是信息提取模型对有关数据的运行结果,可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提供线索和依据[28];诊断图可表达为各种基础图的不同组合,可反映资源环境动态的变化与发展趋势[34];实施图以诊断图为依据,通过改变各种边界条件,分析推理不同控制条件下的决策方案,可为进行规划实验提供依据和预案[35]。

图谱是一种源远流长的中国传统方式,主要运用图型语言进行时间与空间的综合表达与分析;地学信息图谱则是应用地学分析的系列多维图解来描述现状,并通过建立时空模型来重建过去和虚拟未来[33]。也就是说,地学信息图谱不仅应用于数据采集和数据开发利用,而且服务于科学预测与决策方案的虚拟。地学信息图谱具有以下4个重要功能:①借助图谱可以反演和模拟时空变化,即可反演过去、预测未来;②可利用图的形象表达能力,对复杂现象进行简洁的表达;③多维的空间信息可展示在二维地图上,从而大大减小了模型模拟的复杂性;④在数学模型的建立过程中,图谱有助于模型构建者对空间信息及其过程的理解[35]。

6讨论

事实上,许多科学家已经认识到了全球环境变化系统研究方法的重要性。例如,一些专家认为[36],为了解决全球环境变化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重视以下几个最重要的方面:①优化卫星观测系统和地面监测网;②建立有效的地理信息系统,集成源于野外工作、航空照片、卫星影像和地图的有关数据;③构建和发展地球物理与生物过程模型、优化气候模型中的生物圈参数,以分析卫星观测的时间序列数据;④发展基于卫星观测数据、地理信息系统和分析模型的全球变化预测理论。有的专家

提出[37],重建过去的生态景观过程、模拟当前的景观动态、分析其驱动因素、发展典型案例研究支撑的地理信息系统是最有前途的全球环境变化研究方法,数字影像处理、地理信息系统和数学模型的集成为我们更准确全面地监测和预测环境变化提供了新的可能性。

因为我们目前还没有精确、详细的全球尺度空间数据,所以空间抽样研究是全球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手段[1]。例如,根据土地覆盖变化的生态和社会经济敏感性以及我们现有的数据基础,我们可以首先对全球变化有重要意义的以下4个热点地区进行深入研究。

(1)黄河三角洲:它位于渤海湾和莱州湾的湾口,地处37°20′~38°10′n、118°7′~119°10′e,属温带半湿润季风气候区。地下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和其它沉积矿床,已建成我国第二个最大的石油工业基地。地面农业资源多种多样,拥有丰富的水沙资源、土地资源、草场资源和广阔的滩涂,生产潜力很大。但由于对黄河三角洲地区特殊的自然环境缺乏全面的认识,以及旱、涝、盐碱等不利因素的影响,生态平衡一度遭到破坏。为了为黄河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建立遥感监测系统和资源与环境信息系统,1985年10月国土资源卫星协调小组将黄河三角洲列为试验区之一[38],到目前为止,已形成了较完整的时空动态遥感数据系列。

(2)珠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位于广东省中南部,濒临南海,是我国南亚热带最大的冲积平原。自1978年以来,成为我国层次最高、发展最快的改革开放先行地区[39]。未来的珠江三角洲将是一个经济快速发展、城乡融为一体的经济区和城市密集区[40]。为了保证珠江三角洲的可持续发展,我国即将启动珠江三角洲地区的1∶1万基础地理数据库建设,并运用1m分辨率以上的各种卫星数据,建立包括1m分辨率的资源、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多分辨率数据库。

(3)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非常严重,它不仅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而且给黄河下游的海防带来了很大的威胁。为了全面了解土壤侵蚀状况和水土保持工作的进展情况,为综合治理和合理开发提供科学依据,1985年我国起动了“黄土高原遥感系列制图”课题。根据调查结果将黄土高原分为剧烈侵蚀区、强烈侵蚀区、高强度侵蚀区、强度侵蚀区、中度侵蚀区和轻度侵蚀区、建立了黄土高原1∶100000资源与环境遥感调查数据库[41]。

4)河西地区:河西地区指甘肃省境内黄河以西地区,包括武威、张掖、酒泉地区和嘉峪关、金昌两个地级市。该区干旱少雨,蒸发量极大,属典型的干旱荒漠性气候;土地空间结构的最大特征是大面积的荒漠景观与镶嵌在其中的斑块绿洲组成它的分布格局[42]。河西地区拥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和多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大部分耕地主要靠发源于祁连山的石羊河、黑河、疏勒河之水灌溉,是我国西北最大的商品粮生产基地之一。但由于气候水文条件的限制,难利用土地面积比例很大,土地生态系统脆弱,破坏后很难恢复。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1篇2

关键词:农业生产要素;水资源;耕地资源;农业劳动力资源;基尼系数;匹配

中图分类号:F127.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4161(2008)04-0070-05

1引言

水资源、耕地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能否永续利用是关系到农业生产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问题,因此,水资源、耕地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的研究不但成为我国决策者、研究人员关注的热点问题之一,也为国际社会所关注。

我国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总面积的3/5,而水资源总量仅占全国的1/5;相反,南方片耕地面积占全国的2/5,而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4/5(刘昌明等,1998)。水资源、耕地资源在空间上的不匹配性,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农业生产水平。为此,很多学者对区域水土资源的匹配问题进行了分析,以寻找合理开发水资源、耕地资源的有效途径。有的研究通过分析我国水土资源态势及其对可持续食物安全的影响,指出水土资源总量短缺及其空间上的不匹配状况将直接影响着中国可持续食物安全(刘彦随等,2002);通过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利用率,以保障21世纪的我国粮食的自给(娄成后,1999);有的研究总结出区域水土资源空间优化配置具体步骤和方法(姚华荣,2004);有的研究对农业水土资源高效持续配置的战略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农业资源高效持续配置的六大体系,即生产体系、布局体系、技术体系、管理体系、保护体系、消费体系(罗其友等,2001)。对于我国西部地区而言,有的研究指出我国西部水土资源利用的根本问题不是资源匮乏,而是土地资源和水资源利用结构不合理、时空分布不均和利用效率低等原因造成匹配不当,并提出了实现西部水土资源合理匹配主要模式和政策措施(张军连等,2004);有的研究提出实现我国西部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需要从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质量、利用率和利用效率等方面入手(雷海章,2002)。

一些学者对水土资源匹配状况的分析方法进行了研究,Sawayaetal(2003),Carteretal(2005)对水土资源优化管理与决策进行了研究;Xuetal(2005)以GIS与模型方法为基础对水土资源的动态变化进行了研究;刘彦随等(2005)通过特定区域农业生产可供水资源与耕地资源在时空上适宜匹配的量比关系,构建了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分析模型,并以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的匹配程度为例进行了分析。

基尼系数是用来综合考察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由意大利经济学家于1922年提出。其经济含义是:在全部居民收入中,用于进行不平均分配的那部分收入占总收入的百分比。其在刻画状态分布不均等方面的优良性质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论证(Sen,1997;Cowell,1995)。吴宇哲等(2003)将基尼系数引进资源匹配研究领域,通过构建区域基尼系数对区域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进行了分析,并将我国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与亚洲、世界水土资源匹配程度进行了比较。由此可以看出,正是由于基尼系数刻划状态分布不均这个特性才引入资源匹配研究领域的。

通过对上面有关研究的分析可以看出,这些研究针对的是农业生产的最重要的两个生产要素,即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之间的匹配,而没有将农业劳动力资源考虑进去。基于这个考虑,本文通过构建区域基尼系数,对甘肃省水资源、耕地资源以及农业劳动力资源等农业生产要素彼此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动态分析,弄清其匹配程度的变化趋势。从研究区域来讲,甘肃省地处干旱半干旱地区,对其农业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进行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整个区域农业生产要素之间匹配程度的一般特征,为探讨该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提供了依据。

在结构上本文包括四部分:第一部分为引言,第二部分为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第三部分为结果分析,第四部分为结论与讨论。

2分析方法与数据来源

2.1分析方法

上面已经谈到,基尼系数通常是用来表征居民收入的差异程度,测算时将人口按收入水平分级后构建基尼曲线求得,基于基尼系数的这个特点,采取相似的方法,构建区域农业生产要素中的农业劳动力资源、水资源、耕地资源彼此之间匹配的基尼系数。区域基尼曲线构建的步骤如下:

(1)计算各个地(市、州)要素匹配水平分级指标RWC、RWL、RCL

RWC=C/WRWL=L/WRCL=L/C(1)

根据基尼系数的含义,如果基尼系数为零,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等;如果基尼系数为1,表示收入分配绝对不平等。该系数可在零和1之间取任何值。收入分配越是趋向平等,基尼曲线的弧度越小,基尼系数也越小,反之,收入分配越是趋向不平等,洛伦茨曲线的弧度越大,那么基尼系数也越大。基于此,这里定义(图1)中曲线与45°线构成的面积的2倍为区域基尼系数(G)。农业生产要素之间越匹配,则曲线越与45°线接近,当各地(市、州)农业生产要素极度匹配时,曲线与45°线重合,即G=0;相反,若某一种农业生产要素几乎完全集中在某一地(市、州),而该区域的其他要素又很少时,则区域基尼系数G越接近于1,说明农业生产要素极不匹配。也就是说,基尼系数越大,说明两种生产要素的匹配程度越差;相反,基尼系数越小,说明两种生产要素的匹配程度越好。

2.2数据来源

2.2.1研究区域概况。

甘肃省位于东经92°13′~108°46′,北纬32°31′~42°57′之间,海拔在1000~3000m之间;东西长1655km,南北宽530km,最狭窄处仅25km,呈狭长形。全省土地总面积45.55万km2,占全国国土面积的4.7%,其中内陆河流域27万km2,黄河流域24.59万km2,长江流域3.85万km2,分别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9.42%、32.11%和8.47%。山地和高原面积约占总面积的60%。

2004年全省总人口2618.78万人,平均人口密度57.67人/km2,约为全国人口密度130人/km2的44.36%。省内人口分布极不均衡,东部地区集中了全省81%的人口,河西地区仅占19%的人口。

全省土地总面积中,耕地516.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1.37%;林地469.4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10.33%;草地1440.7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31.7%;园地17万hm2,占总面积的0.37%;居民点和工矿用地80.1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89%;交通用地17.3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0.38%;水域70.9万hm2,占总土地面积的1.56%;其余1926万hm2为未利用土地,占总土地面积的42.39%。

全省多年平均自产水资源量286.2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为55.6亿m3,占全省自产水资源总量的19.4%;黄河流域为129.1亿m3,占45.1%;长江流域为101.5亿m3,占35.5%。全省水资源总量为自产地表水资源量、入境地表水资源量与纯地下水资源量之和,多年平均为584.8亿m3,其中内陆河流域为74.8亿m3,黄河流域374.7亿m3,长江流域为135.2亿m3。平均产水系数是0.21,产水模数为5.10m3/km2。

甘肃省各地(市、州)的水资源禀赋有较大的不同。水资源总量最多的是甘南州,达到60.08亿m3,占全省水资源的27.47%;其次是陇南地区,水资源总量为59.40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22.58%;处于第三位的是张掖地区,水资源量为32.67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14.94%。水资源最少的是嘉峪关市,仅为0.17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0.08%;倒数第二位次是金昌市,水资源为0.69亿m3,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0.32%;倒数第三位是白银市,水资源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0.85%。定西地区、天水市、平凉地区、庆阳地区、甘南州和陇南地区每亩耕地水量都在50m3以下(李周等,2004)。

2.2.2数据来源及分析

水资源数据来源于1994年到2004年《甘肃省水资源公报》,耕地资源数据、农业劳动力资源数据来源于1995年到2005年《甘肃年鉴》。在数据处理过程中,采取了1994~2004年之间共11年的数据进行平均处理,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某种因素带来的农业生产要素的急剧变化,能较好地反映出甘肃省14个地市之间水土资源匹配的真实情况。(表2)是农业生产要素的统计学特征。

(表2)、(表3)、(表4)是甘肃省各地(市、州)水资源、耕地资源量、农业劳动力资源量以及占全省相应指标的百分比。以(表2)为例说明各列数据的含义。表中的第二列是行政区名称,第三列是水资源总量,第四列是各地(市、州)水资源量占全省水资源总量的比例,第五列是水资源占全省水资源比例的累计;第六、七、八列是对应于耕地资源的三个指标;最右侧一列是单位水资源所服务的耕地面积,这个指标是水土资源匹配的分级指标,以此按照降序对各地(市、州)进行排序。表3、表4中的数据含义与此相似。

3结果分析

根据(表2)、(表3)和(表4)中的相关数据以及区域基尼系数的定义,可以分别得到甘肃省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以及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同时,根据1994到2004年的时间序列数据,可以得到彼此之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的动态变化情况。

3.1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及动态变化

从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GWC=0.6097来看,甘肃省水土资源是非常不匹配的。从(表1)中的数据也可以看出,甘肃省不到19.68%的水资源需服务着65.53%以上的耕地。这一数据高于我国(省际间)的水土资源匹配区域基尼系数0.5664(1995年),也高于全球(国家之间)范围内的水土资源匹配区域基尼系数0.5864。这表明,甘肃省地市间水土资源匹配的程度比全国、全球尺度水土资源匹配的程度要差一些。

为了分析农业生产要素之间匹配的演变规律,这里选择了1995年、2000年、2004年三个年份,对水土资源的匹配程度的变化情况进行考察。结果表明,从1995年到2004年,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也就是说,水土资源的匹配越来越背离有利于农业生产的方向发展。这从(图2)中可以直观地看出来。

图2甘肃省水土资源匹配程度的演变

3.2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及动态变化

从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GWL=0.5516来看,尽管比水土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小一点,也就是说,二者之间的匹配程度要好于水土资源的匹配程度。(表2)中的数据也表明,全省19.68%的水资源对应于56.43%的农业劳动力,也表现出一定的不匹配。

从动态来看,1995年、2000年、2004年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分别为:GWL1995=0.6252、GWL2000=0.6254、GWL2004=0.6345。由此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0年,区域基尼系数几乎没有什么变化,但2004年与2000年相比,区域基尼系数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也就是说,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即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匹配程度趋向较坏的方向,见图3。

图3甘肃省水资源与劳动力资源匹配程度的演变

3.3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及动态变化

从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GCL=0.3043来看,二者之间的匹配程度要好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以及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程度。(表3)中的数据表明,全省43.83%的耕地面积需要55.79%的农业劳动力,相对而言是比较匹配的。

从动态来看,1995年、2000年、2004年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分别为:GCL1995=0.1665、GCL2000=0.1636、GCL2004=0.2719。由此可以看出,从1995年到2000年,二者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下降的幅度很小,但2004年与2000年相比,区域基尼系数有了很大幅度的增加,增幅达到0.1083。由此可以看出,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总体上也呈现出上升的趋势,即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的匹配程度也趋向较坏的方向,见(图4)。

4.结论与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结果,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静态来看,甘肃省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彼此之间匹配的区域基尼系数相差很大,即彼此之间的匹配程度差异很大。相对于水土资源匹配程度、水资源与农业劳动力匹配程度来说,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之间的匹配程度较好。

从动态来看,甘肃省水资源、耕地资源与农业劳动力资源彼此之间匹配的程度趋向坏的方向,即彼此之间越来越不匹配。

区域资源要素匹配的基尼系数,是表征特定区域农业生产要素在时空维度上适宜匹配的量化关系,是测度区域农业生产要素匹配程度与满足程度的定量指标,上面的结果表明,甘肃省这些要素的匹配程度下降,需要根据区域实际情况,从农业生产要素彼此之间的匹配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

区域农业生产要素匹配程度的评价,侧重于一定区域生产要素数量匹配的测度,为评判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条件和进行农业发展的科学规划,提供了宏观决策依据。但在整个经济发展过程中,农业生产要素也在发生很大的变化。水资源越来越多地通过产业结构的调整转移到工业生产上,以及方面;耕地资源在城市化过程中,也越来越多地被占用,逐渐减少成为一种必然趋势;而农业劳动力资源一方面由于农业生产机械化程度的提高而减少,另一方面则由于农业生产比较效益低而导致大量农业劳动力流动到城市,从事二、三产业,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劳动力也呈现必然的减少。在农业生产要素都减少的情况下,如何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就需要将有限的农业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使得生产要素之间的匹配程度进一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刘昌明,何希吾等.中国21世纪水问题方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

[2]刘彦随,吴传钧.中国水土资源态势与可持续食物安全[J].自然资源学报,2002,17,(3):270-275.

[3]娄成后.提高农业水土资源的时空利用率,保障新世纪的粮食自给[J].科技导报,1999,(1):14-16.

[4]吴宇哲,鲍海君.区域基尼系数及其在区域水土资源匹配分析中的应用[J].水土保持学报,2003,17,(5):123-125.

[5]姚华荣,吴绍洪,曹明明等.区域水土资源的空间优化配置[J].资源科学,2004,26,(1):99-105.

[6]罗其友,唐华俊,姜文来.农业水土资源高效持续配置战略[J].资源科学,2001,23,(2):42-45、57.

[7]张军连,周灵霞,谢俊奇等.我国西部地区水土资源匹配模式与政策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2004,12,(2):12-14.

[8]雷海章.西部农业水土资源永续利用的途径[J].绿色经济,2002,(11):66-68.

[9]刘彦随,甘红,张富刚.中国东北地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格局[J].地理学报,61,(8):847-854.

[10]李周,宋宗水,包晓斌等.化解西北地区水资源短缺的研究[M].北京: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

[11]CowellF.MeasuringInequality(SecondEdition)[M].London:PrenticeHallandHarvesterWheatsheaf,1995.

[12]Sen,A.OnEconomicInequality[M].Oxford:ClarendonPress,1997.

[13]XuYQ,MoXG,CaiYL.AnalysisongroundwatertabledrawdownbylanduseandthequestforsustainableuseintheHebeiPlaininChina[J].AgriculturalWaterManagement,2005,(75):38-53.

[14]SawayaK,OlmansonL,HeinertNetal.Extendingsatelliteremotesensingtolocalscale:landandwaterresourcesmonitoringusinghighrevolutionimagery[J].RemoteSensingofEnvironment,2003,(88):144-156.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一、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理解

1.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含义

社区共管在中国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已不仅仅在理论上被广泛接受,而且也越来越被更多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但是,同样也很难找到一个被广泛认同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定义。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编写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指南》[1]中对社区共管所下的定义为:社区共管是指共同参与保护区保护管理方案的决策、实施和评估的过程,其主要目标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可持续社区发展的结合。

2.共管的对象

无论实践中还是理论上,对共管对象的理解都是有差异的,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1)保护区资源。(2)社区资源。(3)保护区与社区资源。通过对很多案例的总结发现,虽然对共管对象的理解表述有几种,但实践中,共管的对象基本上是社区的资源(主要是周边社区的资源),保护区内属于集体或村民承包的土地及其上的资源,部分地进入了共管的对象(特别是当保护区内社区居民的土地都划在保护区中时)。而保护区中国家所有的土地及其上的资源,基本不在共管之中(除个别如林下生物资源采集等外)。事实上,大多数情况下,共管真的成了“管社区”(保护区管社区及村民对他们自己所有的资源的利用)[2]。对这一问题还未有学者进行深入研究:保护区中国有土地及资源真的应进入社区共管范围吗?这部分资源的利益和社区按照什么原则分享?

3.共管目标

对于社区共管的目标,主要有两种不同的观点:(1)保护为主要目标,社区发展为次要目标(大多数的观点)。(2)保护与社区发展目标并重。对于此问题,研究中的局限主要在于:第一,从自然保护区的角度出发的。如果将保护区与社区及其他参与方看做合作的平等主体的话,社区共管的目标就应该包括保护区、社区及其他参与方的合作目标。第二,对保护区在社区共管中的经济目标未考虑。研究表明,国家有关主管部门肯定,发展产业是解决保护区经费的一条有效途径,并一直提倡推广和扶持。因此,保护区并不是真的不考虑经济效益,只是在社区共管中不考虑。

4.共管的原则

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的全球环境基金(GEF)中国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编写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指南》中,对共管的原则做了详细的总结。认为对于中国GEF自然保护区管理项目,有四个条件可以作为共管的基本原则,即:扩大参与性、提供激励机制、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把保护和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及社区持续发展联系起来。此外,共管的过程还应是简单和易行的。

5.共管的激励机制

社区共管项目对社区的激励方法有:(1)经济激励的方法。(2)其他激励方法。如提供信息服务;在项目中或项目外为社区提供一些就业的机会;对社区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组织一些协调活动等。

6.乡土文化

对乡土文化(社区文化)在自然资源保护中的作用,有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1)乡土文化有利于资源保护,(2)乡土文化不一定有利于资源保护。已有的研究中,很多研究者关注了这一问题,但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的不多。

7.共管的参与方及利益分享

(1)参与方。在共管中,一般来说在共管计划实施中可能受到影响的人和组织机构都是共管的共同利益者。在共管中共同利益者的范围是比较广泛的,而且共管给共同利益者带来的影响可能是有利的也可能是不利的,利益的大小也是各不相同的。国家林业局野生动植物保护司在《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指南》提出,中国GEF自然保护区社区管理项目共管部分的一个主要目标,就是促进所有共同利益者参与保护区内或周边一些特点区域的资源规划和管理。从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案例的研究来看,共管中的参与方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1)保护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保护区内及(或)周边社区;2)保护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非政府组织;3)保护区、地方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保护区内及周边社区、商业机构。第一种情况占大多数,在各参与方中,保护区起主导作用,包括争取国际项目及资金,通常还会有保护区配套资金。帮助社区制定资源管理计划等。政府及主要相关部门领导参与到社区共管领导小组中,部分社区居民得到共管资金并进行所选项目活动。第二种及第三种都比较少。对于共管中参与方到底应包括哪些人和机构,至今没有深入的研究。(2)共管的利益分享。从目前的研究来看,对社区共管的利益分享基本认识是:保护区获取保护效益,社区获取经济收益,有公司参与的,公司获取经济收益。从现有资料看,只有张琛[3]在其研究西洞庭湖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体制的案例中,提出考虑保护区在社区共管经济收益。在研究及实践中,很少有人关注、探讨保护区是否在社区共管中应有经济收益问题。

二、社区共管中土地权属问题

在自然保护区面临的众多的社区问题中,土地权属的纠纷最为明显。按照中国法律规定,土地所有权只能是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在20世纪80年代后,集体林地大部分分给了农民。中国大多数保护区的建设晚于当地土地权属的确定。造成许多保护区本身不具有自身的土地所有权,有些保护区的大致边界都没有确定,随着土地价值意识的提升,保护区土地争议不断。从全国范围看,保护区的土地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其中的林木所有权包括国有、集体所有和农民个人所有。很多保护区在划建时,采用简单的行政命令手段,把一部分集体所有的土地划归保护区,按照法律规定,保护区拥有管理权。全国保护区普遍存在与社区森林重叠的问题。全国许多保护区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如20世纪90年代中期,福建省划入保护区范围的集体林占保护区面积的68.8%[4]。国际上广泛认为,土地权属的安全性是森林共管

或其他森林管理方式的必要条件。世界自然基金会和其他保护组织已意识到没有生活保障(如权属的安全性以及土地和资源的可及性),当地的农村老百姓就不可能做出保护的承诺。对于此问题研究的不足主要在于:第一,已有研究认识到,在社区共管中,产权是模糊和重叠的。而明晰产权的研究却进行得很少。第二,没有学者研究,在明晰产权的基础上,依据这些产权(法定的权利)及传统的权利,在社区共管的合作中,社区应有哪些权利?分享多少收益?目前很缺乏对这些重要问题的研究。

三、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

1.共管的作用。许多研究分析了共管的作用,认为共管作用主要有:(1)缓解了保护区与周围社区的矛盾,使得社区从被防范者的地位变成了保护者。(2)使社区从单纯的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受害者变成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共同利益者。(3)提高了村民的自然保护意识。(4)加速了实用技术的普及和推广,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5)增加了村民的收入,推动了示范社区经济的发展。(6)提高了保护区对共管工作的认识和工作人员的能力等。

2.共管存在的问题。许多研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共管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1)社区参与程度不高。(2)在社区投资基金选项上,与现代农林牧等方面专家交流不够,从而使所选项目缺乏持续性。(3)社区考虑过多的是发展经济,而忽略对保护自然资源的责任。社区共管简单片面地理解成扶贫。(4)保护区也未将社区工作真正地纳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上来。随着国际援助项目的结束,社区工作基本被保护区所抛弃。(5)共管后续活动缺乏项目预算。(6)社区共管人员缺乏必要的相关背景知识和共管经验。(7)共管委员会不具有可持续性。

对于此问题研究中的不足主要在于:不少研究中指出了社区共管的试点在项目结束后可能不具有可持续性。但是对为什么不具有可持续性以及如何使其具有可持续性,目前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

四、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政策法律背景的看法

许多学者探讨了这一问题,认为现有政策法规中在以下方面与社区资源共管的理念存在冲突和矛盾:(1)社区居民对自然保护区内资源使用权的丧失。因而造成保护区资源管理与利用上的很多冲突与矛盾。(2)政策或法规实施的一致性问题。(3)野生动物破坏庄稼的补偿机制没有形成等。

李小云等通过研究提出关于中国自然保护区的政策与法律建议如下[5]:充分考虑中国农村社区的特点和需要,采用多样化的适应性强的保护区域类型设定;明确保护区建立过程中与社区有关的程序,尊重和保障社区的合法权益。

五、结论

1.从研究的角度看

关于自然资源社区共管,国内外都有相关着述,国外的研究相对较多,国内处于起步阶段。就国外来说,有许多这方面的论述,这些文章着作多集中笔墨于发展中国家社区林业、参与式发展及社区共管等问题上。内容主要是对资源社区共管的原则、主要形式、基本经验及共管的组织过程、共管的作用及不足等。在这些论述中,都强调社区的参与,参与的平等性及如何看待农民,强调社区文化的重要性。如在《社区参与湿地管理,国际湿地与发展大会第三研讨会(湿地、当地人民与发展)论文集》中,特别强调把社区居民看做是合作的专家。从国外的研究资料来看,他们并没有特别把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与其他自然资源社区共管区别开来看。究其原因,可能正如《社区参与湿地管理,国际湿地与发展大会第三研讨会(湿地、当地人民与发展)论文集》中戈尔东?克拉瑞奇,贝纳德?奥卡拉甘所说,一般来说,共管方法都假定资源不属于私有,而受国家控制或所有,但是承认社区是资源的主要用户,社区的需求一般处于优势地位。在国外和保护区有关的社区共管案例中,尽管也有的提到了因为保护区的建立,社区居民的行为受到了限制而对保护区及其成员产生了敌意[6],但受到限制的是社区居民的传统权利而不是法定权利,所以研究更多关注的是帮助社区发展替代谋生来源以补偿为保护生物多样性价值而对以前的谋生来源设置的限制。

就国内而言,对中国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问题研究的有不少文章,中国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思想基本是从国外借鉴过来的,国内对社区共管的研究基本上还处于起步探索阶段,对于什么是社区共管,共管的对象是什么,怎样共管,共管的目标等迄今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明确的说法。共管的基础是什么,共管中的权利义务如何配置等,都缺乏深入系统的研究。社区共管思想脱胎于参与式扶贫与社区林业等,但学术界忽略了研究社区共管与参与式扶贫及社会林业有什么区别。此外,虽然不少研究中指出了社区共管的试点在项目结束后可能不具有可持续性,但解决这一问题的策略更多关注的是资金的持续投入及寻找进一步的项目支持等。尚无人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找到科学的、可持续的模式。

经分析总结,国内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问题的研究体现出四个主要特点:一是研究的项目色彩较浓(尽管有学者强调社区共管是过程而不是项目)。因为国内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实践主要是在国际援助项目的推动下开展的,学者的研究也基本是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甚至就是在项目的支持下开展的,因此,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实践以及对这些实践的总结、分析、研究也就根据援助项目的不同而带有不同的特点,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也就有依据项目的不同而有不同的理解。而且研究大多处于起步探索阶段。二是案例研究较多,缺少规范研究,深入、定量的实证研究也很少。从目前研究现状看,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是一些期刊杂志、社区共管项目研讨会论文集乃至网络、报刊上的文章,着作很少,而且这些文章大多是对案例的总结,大多论述的是操作性的问题,在理论层面上探索和整体性设计比较欠缺,理论支撑不足,对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核心问题缺乏分析,描述性、陈述性的成分居多,理论分析、逻辑分析与思辨不足。三是部门利益色彩较浓。主要是站在保护区的立场从保护的角度进行总结、研究的。因为国内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主要推动者是保护区,而社区、地方政府等是被动方,因此很多案例总结及研究大多是站在保护区的立场上,从保护的角度阐述、分析问题和设计方案,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全面衡量、评价这一事物的较少,因而程度不同地存在部门性缺陷。四是主要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研究的。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比较少。社区林业、社会林业是社区共管的经验、理论主要来源,在国外社区林业、社会林业研究的带动下,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早于社区共管研究,因此,在国内的研究中,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比较多,但从经济学的角度比较少。

2.从实践的角度看

从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的实践来看,国内外都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完全成功的、可持续的案例可供研究。目前国内的自然保护区社区共管实践,项目只涉及到很少的保护区以及社区中很小一部分居民,虽然有一些成功经验,但总的来说,还不能说有完全成功、可持续的社区共管案例可供研究。

从国外来看,发展中国家存在与中国类似的情况,正如戈尔东?克拉瑞奇等所说[7],我们有一个教训,就是主张社区参与湿地管理的人这几年来了解到,他们的工作成果既不是“成功”,也不是“失败”。我们没有经历过完全的失败,遗憾的是也没有经历过完全的成功。这就是“边作边学”。无论是对于参与者或者对于实际工作者,每一项活动都会产生某种有价值的成果和经验。而且因为具体情况的不同,国外的模式也不能完全在中国适用。而发达国家沿用美国的管理方式,一直没有做过同社区居民一起共同进行自然保护的尝试。所以发达国家也没有探索出一条自然保护与社区居民生产生活相协调的发展模式。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4

关键词:资源诅咒;资源型经济;经济转型

作者简介:曾传晖(1972-),男,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博士生,主要从事资源型经济与稀土资源开发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2)22-0082-05

对资源型经济而言,无论是现实中还是理论界总存在着一个“资源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性问题。短期来看,天赋的资源毋庸置疑是资源丰裕地区的“红利”。但就世界范围的资源型经济而言,大量的资源型经济体却先后陷入内外交困的“资源陷阱”,出现类似“荷兰病”的经济现象,即自然资源丰裕程度与经济增长存在反向关系。在国外“荷兰病”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1993年,奥蒂(Auty)首次使用“资源诅咒”(resourcecurse)来解释这种现象,从而掀起了资源型经济的研究热潮。

一、资源与经济关系的认识演进

古典经济学产生以来,经济学的最核心问题就是经济增长的问题。怎样促进经济增长,什么因素带来了经济增长和经济繁荣,探究与经济增长有关的诸种因素和条件即寻找增长的源泉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们理论和实证研究的焦点。而对经济增长因素分析最广泛的研究方法是全要素生产率法。那么什么是生产要素?哪些资源能成为生产要素?生产要素如何形成?生产要素的国别分布差异如何形成?在解释资源与经济增长关系时,理论的切入点在于通过生产要素概念的衍生和延伸,引入资源。

资源与生产要素两个概念并不能等同。资源在经济学指对人有用或具有直接、间接经济价值的自然存在的某种东西,而这种价值恰恰是以资源成为生产要素为前提。资源具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资源概念包括自然资源或禀赋、物质资本、技术进步、公共秩序与法律乃至信念和价值观。狭义上的资源则指自然资源,尤其是自然界的集中型资源,比如煤矿、金矿、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作为一切生产要素来源和物质生产活动的必要投入品,是经济赖以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近现代工业化发展史的轨迹说明,资源相对丰裕的国家通常蕴含了更大的发展潜力,现实中也往往更为富足。为此,古典经济学诞生以来传统的理论认识以及工业革命以来的大国发展历程都认可:自然资源对于一国国民财富的初始积累具有重要且关键的作用,即经济发展会受益于资源禀赋,这是资源正效应即资源红利的初始表现。

理论界对资源作用的系统认识最早要追溯到威廉·配第、亚当·斯密、马尔萨斯、大卫.李嘉图等古典经济学家。而在所有自然资源中第一个被给予肯定的自然资源是作为“万物之母”的土地。古典经济学家们在价值分析中,肯定了土地资源在财富创造中的作用,分析了土地资源有限性及拥有方式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但无论是马尔萨斯还是后来的李嘉图在强调土地资源对经济的影响关系时都主要是基于土地资源的有限性、稀缺性所导致的资源产出递减趋势。边际革命后,以马歇尔为代表的新古典经济学家偏离了古典经济学的传统研究方向,仅仅关注不同用途资源的最优配置问题,而资源在经济中作用的研究,则逐渐淡出了经济学的研究视野,而成为“生产力”研究范畴。与新古典一脉相承的当代主流经济学派则在忽视资源作用的路上渐行渐远。

尽管,资源的作用都被新古典经济学家所肯定,但自然资源却一直未能纳入经济增长模型进行分析。为此,无论是哈罗德—多马模型,还是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或新增长理论,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都仅限于资本、劳动力、技术等要素。尽管,现实中资源对一国尤其是工业化起步阶段的经济具有重要影响。但在分析和研究中资源和环境都未能构成对经济增长和发展的约束条件。资源往往被主流经济学家假设为定值或无约束量,这种研究方法实则是将资源置于经济增长研究以外。从而,类似于古典经济学对自然资源的讨论基本上消失了。

相对而言一直处于非主流地位的早期发展经济学家则真正走出了“资源即土地”的古典经济研究束缚。纳克斯和罗斯托认为,一切自然资源都存在潜在收益,有与“地租”一样的“经济租”或“资源租金”。租金进一步转化为资本,从而达到支撑经济增长的作用。罗森斯坦-罗丹的“大推进”理论则认为,缺乏资本的发展中国家可以通过资源出口、提高资源出口价格获得资源型收益。且资源越是丰腴资源带来的收益就越高。当然,资源的作用不仅限于发展中国家,一切经由工业化起步的国家均无不受益于资本积累时期因丰腴而廉价的自然资源,尤其是矿产资源。Wright和Czelusta认为美国工业化和快速崛起与19世纪末20世纪初采掘业的作用是分不开的。Dasgupta和Heal等人分析了不可再生资源对经济增长的重要影响。Hartwick提出了著名的Hartwick-rule投资规则,即只要将不可再生资源的Hotelling租金全部用于投资,即生产人造资本和人力资本,就可以保证持续消费的可能。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

关键词:新课程;乡土资源;校本课程

中图分类号:G63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7-0253-02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敢问路在何方?

广东高考试卷上有一道颇具地方特色的题目,就是对“对子”――给出的上联是:“荔枝龙眼木瓜皆为岭南佳果”,请考生对出下联。显而易见,答案不止一个,考生可以回答的一个下联是:“丹霞西樵鼎湖均是广东名山。”专家称,如果熟悉乡土文化,回答好这个6分题不成问题。然而据传这道题很多考生都得了零分。出题者的本意是想了解学生对广东本土人文的熟知程度,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可见,乡土教育的薄弱,是学生失分的关键。

为此,广东省教育厅下发通知,从当年秋季开始将在全省普通高中开展新课程试验,要求高中学生三年内必须选修28分以上的地方课程(总学分144分)方可毕业,将地方课程正式列入学生考核范围内。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现在的学生天天忙着上课、考试,唯“课堂中心,分数唯一”和“智育中心,内容单一”,他们哪有时间了解家乡历史和风土人情呢?从这个角度讲,乡土教育的缺失不仅是乡土知识的缺少,更是乡土教育观念和乡土教育意识的缺乏。如何解决这一问题,最好方法就是根据新课程理念,结合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研发乡土校本课程。

(二)历史遗留迄待解决?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对乡土教育一直都有提及,但改革开放之后,由于全国统一了教育教学体系,乡土教育难有立身之处。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推进,地方课程被列入国家课程体系,为乡土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机遇,但是在应试教育的理念下,迫于考试的压力和家长、学生唯分数论英雄的思想,老师和学生都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顾及考试以外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大多数学校尤其是全国、省市重点学校,都把开设乡土教育等考试以外的课程当作是忽视升学率的绊脚石,只要没有上级部门的硬性规定,鲜有学校而为之。可以说“应试教育的罪过之一就是它在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乡土知识教育。”

(三)乡土教育难成气候?

我校和不少地方学校一样也开始了乡土教育的尝试,开设校本课。由于措施跟不上和应试教育的惯性思维影响,尽管学校和老师们在探索,在尝试,但是承受着重重压力,而很少按规定的时间进行教学,从根本上将乡土教育处于缺失的状态。乡土教育教学取得的成绩,主要是少数教师的个人所为,如我校刘建兵、樊江峰老师编写的《镇江文化概要》,李金国老师编写的《山水镇江》,秦向荣教师主编《生活中的数学》已经出版,吕品老师撰写的校本论文――《镇江历史与文化》在省级校本论文评比中获一等奖等。乡土教育只在各地部分学校零星存在,没有形成科学合理的教学体系。在一次校本课上课前对学生作关于“人文奥运与民间文化”一项调查表明,学生对自己家乡的历史人文自然资源了解十分匮乏,关于地方历史与文化知识的调查中,800多名被调查学生得分平均为65分。有41%的学生不知道“闻名世界的八达岭长城主要修建于哪朝”。因此对大中小学生开展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教育十分必要。

二、理论依据

(一)新课程理论

《历史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形式要个性化,教学途径要多样化,教学活动要丰富多彩,充分研发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地理课程标准》规定:乡土地理是必学内容。乡土地理帮助学生认识学校所在地区的生活环境,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爱国、爱家乡的情感。乡土地理要结合所在地区的自然、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突出区域地理特征,体现人地关系协调和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二)石中英先生的本土教学理论

中学教育不仅要培养学生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而且要培养他们的家乡观念和乡土意识;不仅要培养学生应该具有的个性特征,而且也要培养他们对本土社会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本土教学理论专家石中英先生在《本土知识与教育改革》指出:要发展以本土知识学习和研究为主的地方性课程。学生在参与过程中,加强对地方人文自然资源的了解,从而产生报效祖国、报答家乡的思想。

三、扎根于乡土资源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

我校地处长江与运河交汇的地方――镇江,经济发达,人文自然资源丰富,有国家绿色农业示范园、历史文化遗址、集园林、书法、雕刻于一体的焦山,近代英国领事馆――镇江博物馆等,三千多年的历史文化底蕴和众多的教育基地为校本课程的研发提供了有力的保障。校本课程研发必须扎根于家乡历史人文自然资源这片沃土。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校校本课程研发以整合为开发方式,以尊重为开发原则,以发展为开发目标,逐渐形成具有我校自身特色的校本课程。

如通过主题“镇江区域旅游与未来经济发展”的校本课程研发,我校李金国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山水镇江》,通过该课程使学生了解自己的生存环境,规划自己未来的发展方向,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魅力,从而形成学校自身德育工作的特色。如通过乡土地理课堂教学和课外乡土考察等活动,使学生了解家乡镇江旖旎的自然风光,众多的人文景观,丰富的物产资源,家乡社会和经济的建设成就,以及乡土发展优势。另外,还组织课外活动小组的学生利用双休日对本市主要名胜古迹,如西津古渡、金山寺、北固山公园、焦山、南山风景区等进行乡土地理旅游;参观梦溪苑、赵伯先事迹展览、镇江烈士纪念馆等;通过乡土地理讲座介绍茅以升、赛珍珠、李岚清等镇江籍名人。通过乡土历史人文自然资源的利用、保护研发,培养学生树立科学的环境资源观、可持续发展观。如通过主题为“近现代镇江的历史与文化”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我校刘建兵老师、樊江峰老师编写了校本教材《镇江文化概要》,通过该课程使学生扩大掌握地方历史知识的范围,深入了解地方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使学生学会综合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认识历史和现实问题,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树立为家乡和祖国现代化建设作贡献的理想。如充分利用镇江图书馆、博物馆、革命历史博物馆等馆藏资料,山炮台、焦山炮台等历史遗迹,赛珍珠故居、镇江英租界等遗址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因此我校在开发和建设乡土校本课程过程中,有意识地抓住有利的“契机”,因势利导地对学生浸润思想教育。在镇江这片热土上,还形成了独特的历史传统文化、革命历史文化、忠义文化、山水文化、书画文化,所以乡土校本课程研究与开发要与语文学科、历史学科、政治学科、地理学科、美术学科等紧密结合,探索适合镇江地域乡土文化教育的新路子。掌握镇江近现代历史和文化知识不是校本课程唯一和终极目标,而是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如通过主题为“异域文化与乡土知识”的校本课程的研究与开发,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增强学生参与国际交流的意识,从而形成具有本校特色的语言文化教学。如充分利用学校的社团活动――英语角和外籍教师的有利条件进行口语练习,如参观英国领事馆,了解西方建筑与中国建筑的异同,再如参观赛珍珠故居和聘请专家对赛珍珠及其《大地》进行专题讲座,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赛珍珠是中美关系史上的一座“人桥”。

四、实践与反思:走向校本天地宽

(一)有助于学生理解教材的内容,提高学生探究问题的欲望

通过对地方人文历史自然资源的研发和学习,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个个故事、一段段历史不仅使学生上课认真听讲,提高课堂效率,而且会主动进行实地考查,如有些学生为了了解镇江西津渡的历史,或向爷爷奶奶打听,或查阅有关地方志,或实地考察,从而了解西津渡的发展变迁史。如在实施新课程教学的过程中,我特意补充了一些有关“鸦片战争中镇江之战”的材料:焦山古炮台抗英的历史图片资料;西津渡口激战的场景,特别是当英军攻打镇江城时,年过半百时任副都统的海龄高呼“保国卫家,与城共存亡”,在镇江浴血奋战,沉着、坚毅、视死如归,为国捐躯的壮烈场景……这样,一下子就把学生拉进了历史,实现了教科书中历史知识与地方人文历史的无缝链接。这样做,既活化教材,使学生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也极大地提高了学生探究的兴趣。

(二)有助于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品质和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

乡土校本教材的研发倡导的是师生独立选题、独立研究、独立思考,从提出问题、制定方案、实施研究、成果汇报等均由师生自行完成,从而培养学生善于质疑、乐于探究的能力。

学校校本教材的研发实质是师生运用科学研究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提升师生的研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研发过程中信息如何收集、处理、提炼?如何运用有效信息解决实际操作中的问题?如何与他人合作和交流?研发成果以什么样的方式展示?学生就在这很多的“第一次”中体会到探究的乐趣,也从中初步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6

一、明确乡土语文教学范畴,立足于农村教学实际。

乡土语文是广泛的一个概念名词,对于农村初中的学生特点,搞好乡土语文研究有利于增强家乡成就的认同感,培养健康积极的思想情操。

多年来,民乐镇是北流市亮点多多的乡镇,该镇有全国农业旅游点罗政村、广西历史文化名村萝村、投资2.5亿元的中国青春大世界旅游项目、部级大容山森林公园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课题研究的材料比较充分,可挖掘的历史名人、语文素村很全面,利于课题组开展研究工作。

课题一开始就制定了操作性比较可行的计划,组织好学生学习家乡、热爱家乡,说出一二个家乡的名人与故事;家乡中有哪些先进优秀人物,农村中蕴藏有什么历史文化。通过两个学期材料准备,通过材料带动了学生的写作,特别是萝村的国学大师陈柱勤奋好学的事迹感动了许多学生,学生们在平时作文中的记叙文,除了对家庭成员有所温情表达之外,难以形成妙笔生花,空洞无物。经过乡土语文的教学实践,原来家乡是如此多的精彩文化,学生在作文中可写的题材就多了,有了活水,学生的写作源泉就多了。

据统计,2010年春季期九年级语文段考成绩比上一学期提高了平均10.2%,而且优秀作文出现了上升的趋势。这充分体现了乡土语文实践中的成功之处。

二、科学探究乡土语文途径,提升研究成果的推广价值。

乡土语文研究不能够简单等同于印发历史资料、学生抄写事迹的初级手段,而是从研究中提升语文文化的涵养能力,来实现语文教学的可持续发展。

1、材料收集与研究应用同步。在学习罗政村钟耀荣支书先进事迹中,课题组就成功地将生态家园文明的理念引入了“低碳教学”理念。既然农村是进行了生态优美的建设,那么在学校中也应该实现生态化的教学,也就是“低碳教学”理念的形成。要知道,农村初中管理成本因各种原因是比较高,老师费力不讨好,表面上看似是老师能力的问题,但更深层次的是学校管理与教师育人方式转变的问题。农村初中学生由于视野狭窄、可接触的现实社会有限,直接影响了发散性思维的扩展,就造成了学生在校不知道如何学习,更加谈不上进步了。

所以,课题组针对上述问题,有效地引入乡土语文“低碳教学”的理念,让语文教学回复简单清新的面貌,让人文思想回归自然,自然就会引起教师观念的转变,将“低碳教学”发挥得自如有加。

2、拓展课题宣传力度,提升课题的影响力。自一至终的课题研究,凝结了课题组成员的心血,只有通过有效的宣传,才能体现研究劳动的价值所在。2010年6月7日《玉林日报》和玉林教育信息网均对该课题研究进行了充分报道,吸引了周边学校的注意,而且了课题组顾员林秀兰老师的《罗政村旅游资源调查》的综合实践教学设计获得了玉林市教育学会评比一等奖。

3、优化课题研究的途径,建立科学评价模式。只有建立了科学的评价体系,课题研究当中的价值才能体现出来。课题组按照表格化、质量化、应用化的“三化”模式构建了评价规格体系,每一个课题成员都能够从细节中强化乡土语文自觉行为,然后通过课题中期研究会,不断优化研究成果,使得研究有章可遁。

三、综合乡土语文资料整理,设计课题研究开发方案。

根据研究计划,可通过相关书籍、网络、电视报道、报刊杂志等各种途径收集所需资料。要求学生学会向村民或村支书、主任及镇政府人员进行采访,弄清尚未开发的旅游资源或已有的旅游资源开发现状及前景等。各调查小组在调查结束后应将收集的资料,所做记录及相关设想等,进行分类、统计、分析,写成调查报告。

比如说在具体实践活动中,以八年级(上)语文第一单元的学习,我们领略了不同的旅游文章写作与美景,比如,巴东三峡的雄奇秀丽,周庄水韵的“中国第一水乡”美称,青海湖如梦如幻的美境,还体验了纽约的勃勃生机异域风情。然后引导学生这样设计:在你的家乡有尚未开发的山川湖泊或名人名村吗?有成片的果园可以让游人去观赏采摘吗?有特色景观的风土人情可以吸引游客吗?已有的旅游景点,又该如何进一步开发旅游资源?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7

关键词水土匹配;农业经济增长;空间溢出效应;空间回归偏微分方法

中图分类号F329.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6)07-0153-06doi:10.3969/j.issn.1002-2104.2016.07.019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自然资源和经济资源,是农业发展重要的物质生产要素,关系到农业经济发展和粮食安全。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同时又是一个水资源和耕地资源十分短缺的国家,截至2014年底,我国人均水资源量仅为世界人均水量的1/4,人均耕地面积不到世界人均耕地面积的1/2,居世界126位以后。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日益增长的水土资源需求与其稀缺性、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差异、水土资源结构不合理、各行业抢占资源等问题也愈加突出,重视水土资源合理利用、采取高效可持续的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管理措施势在必行。

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研究旨在从农业生产层面研究水资源和土资源利用的时空分配情况。区域水资源与土地资源的匹配程度越高,该区域内农业生产的基础条件就越好。目前有关农业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的测算方法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以单位耕地面积水资源量为计算模型进行水土资源匹配特征分析[1];二是通过构建基尼系数研究各区域水土资源之间的均衡状况[2-4]。这些研究构成了水土资源空间匹配特征分析的理论基础,但并没有从空间维度考察水土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SunXihua等[5]从时间序列考察了水土耦合与经济发展的关系。ChenjunZhang等[6]运用LMDI指数分析了我国区域经济与用水强度之间的关系。李静等[7]构建加入时滞因素的改进模型,分析了我国农业用能强度随农业劳动生产率收敛情况,这些研究均着重于时间维度,忽略了空间影响因素。

同时,目前关于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研究多采用劳动力、化肥、耕种面积等指标,Ulimwengu等[8]采用农业产出、化肥、劳动力、牲畜等指标,运用空间面板Durbin模型实证的结果显示农业产出具有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曾国平等[9]选取农业总产值、农作物耕种面积、化肥施用量、农业从业人数等指标,对我国31个省1985-2008年农业经济展开空间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省际农业经济活动具有显著空间自相关,且西部地区呈现低-低空间集聚,而东中部地区呈现高-高空间集聚。这些研究并没有将水土资源匹配程度与农业经济发展相联系。

中国幅员辽阔,农业经济增长存在较强的空间非均衡特征,同时自然环境复杂多变、水土资源自然禀赋和人为开发水平差异较大。本文重点研究两个问题:第一,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是否存在;第二,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的方向和大小。此研究不仅从空间维度上提供了水土匹配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关系的视角,也可以从改善我国各省农业经济发展中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匹配度方面为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发展提供管理参考。

许长新等:水土匹配、空间效应及区域农业经济增长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6年第7期1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的现实描述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在农业生产和发展过程中相互制约,且相辅相成。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对土地资源的生产效率产生直接的影响,同时土地资源开发的合理性也会影响水资源的利用。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往往以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为其先行条件,从目前世界及我国农业生产的经验来看,灌溉技术的发展对土地资源集约化利用程度的提高具有显著作用。

本文选用单位耕地面积的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测度方法[10]来反映我国农业生产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空间匹配程度的量比关系,即

Amat=(Ba+Ga)/La(1)

其中,Amat为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单位m3/hm2;Ba为区域农业灌溉蓝水量,单位m3;Ga为区域农业绿水量,单位m3;La为区域农作物总耕种面积,单位hm2。为了与降水量分布特征形成对比,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m3/hm2)可以通过乘以0.1的系数转换为水深单位(mm)。

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不仅受到自然生态条件的限制,还会受到区域经济状况的约束。农业水土资源匹配评价应当结合区域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研究区域自然水土资源对农业水土资源利用的支持程度,以便分析农业水土资源匹配程度对区域农业经济的影响。资源当量系数是衡量某种资源开发利用相对程度的指标,用以综合度量该资源的短缺程度和开发程度。本文以区域自然生态条件下单位农作物耕种面积水资源量作为衡量水资源匹配度的研究基准。区域农业水资源除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还与区域发展过程中对农业供水的分配比例有关。但是当前我国农业水资源短缺,农业生产几乎耗尽所有供水,因此采用单位耕地面积的农业用水量作为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当量系数的评价对象,计算方法如下:

D=Ia/It;Ia=WaLa;It=WtLt(2)

式中,D为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当量系数;Ia为单位农作物耕种面积的农业用水量,单位m3/hm2;It为单位土地面积的水资源总量,单位m3/hm2;Wa为农业用水量,单位m3;La为区域农作物总耕种面积,单位hm2;Wt为区域水资源总量,单位m3;Lt为区域土地总面积,单位hm2。

当D小于1时,水资源相对处于充裕状态,间接揭示了区域耕种面积较少,可以认为该区域耕地面积短缺或有待开发;当D大于1时,土地资源处于相对富余状态,间接解释区域农业用水约束较强,可以认为该区域水资源短缺。

根据计算结果,我国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的空间特征整体呈现由西南向东北逐步减小的趋势。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最高的四个区域分别为、青海、海南和福建,均在4000mm以上,其中和青海属于气候极为干旱的灌溉农业区,而海南和福建气候比较湿润,农业生产以雨养农业为主;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最低的九个区域分别为北京、甘肃、河北、河南、内蒙古、宁夏、山东、山西和天津,均在1000mm以下,尤其是宁夏自治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仅为292mm,这些区域除甘肃与河南以外均处于秦岭-淮河以北,耕地以旱地为主;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相对适中的区域基本处于秦岭-淮河以南,耕地以水田为主。

我国各省农业水土资源当量系数的空间特征整体呈现由西北向东南逐步减小趋势。农业生产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相对平衡的地区是上海和江苏,当量系数接近于1,分别为0.993和1.024,而西北地区大部分省份都处于农业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极度不平衡状态,北京、甘肃、河北、内蒙古、宁夏等十个省份的当量系数均大于1.25,属于严重缺水状态;安徽、重庆、广西等十二个省份的当量系数小于0.5,属于严重缺土状态。

由此看出,我国农业水资源与土资源在空间上匹配程度不高,农业生产受水土资源约束较强。农业水土资源当量系数的差异性也反映了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形成区域与消耗区域在空间上不相匹配,间接反映出我国各省农业用水及耕地开发合理性有待提高。

2模型方法

2.1空间计量模型

LeSage等人[11]提出的空间面板杜宾经典模型如下:

y=αln+ρWy+βX+θWX+ε(3)

其中,被解释变量y为我国各省的农业经济增长,X为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在研究过程中,本文加入了农村有效劳动力、农村固定资产投资、农业化肥施用量等控制变量。上式α中代表常数项,ln代表N×1阶单位矩阵,N代表我国省份个数,ε代表误差项。W代表空间权重矩阵,Wy和WX分别度量了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的空间依赖性。需要注意的是,在上述模型的估计结果中,如果结果显示ρ≠0,那么回归系数ρ、θ和β的解释与传统OLS回归系数的解释不同,原因在于传统OLS回归系数无法度量解释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

2.2空间回归模型和空间溢出效应分解模型

Pace等人[12]、LeSage等人[11]提出了空间回归模型偏微分方法对空间计量模型的回归系数进行合理的解释。本文将原模型进一步改写为:

(In-ρW)y=αln+βX+θWX+ε(4)

y=∑Kr=1Sr(W)xr+V(W)lnα+V(W)ε(5)

Sr(W)=V(W)(lnβr+Wθr)(6)

V(W)=(ln-ρW)-1=ln+ρW+ρ2W2+ρ3W3+…

(7)

其中,ln表示n阶单位矩阵,k表示解释变量的个数,Xr表示第r个解释变量,r=1,2,…k,βr表示解释变量向量X中第r个解释变量的回归系数,θr表示WX的第r个变量的估计系数。为了解释Sr(W)将式(2)改写如下:

将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叠加称为综合效应。根据上述偏导数求解可知,在空间回归模型中,当j≠r时,yi对Xjr的偏导数一般并不等于0,这有别于传统OLS估计,另外yi对Xir的偏导数也一般不等于βr,即一个区域的被解释变量除了受本区域解释变量的影响,还受到其他区域解释变量的影响。

2.3空间相关性检验

本文采用Moran’sI指数来验证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是否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如果验证结果显示存在空间关联效应,则可以进一步构建空间回归模型对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进行空间计量分析,Moran’sI指数计算公式如下:

3经验发现

3.1指标与数据来源

本文全部样本是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不考虑港、澳、台地区,时期跨度为2003-2013年,具体指标为:

(1)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度(Amat),采用广义农业水资源量测度方法计算可得。

(2)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利用单位农业产值(PAOut)作为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变量,数据来源于历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

(3)其他控制变量。选取农村有效劳动力(Alab)、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Ainv)、化肥施用量(Afer)作为控制变量,其中农村有效劳动力借鉴周晓、朱农[13]。

(4)空间权重矩阵设定。选取邻接空间权重矩阵(W),如果两个区域在地理上相邻,则存在空间关联关系,反之,则不存在空间关联关系。

3.2空间相关性检验

首先对我国分省单位农业产值(PAOut)的全局空间相关性进行检验,结果见表1,演变趋势见图1。

由以上结果可知:第一,在邻接权重矩阵下,我国分省单位农业产值(PAOut)的Moran’sI指数均显著为正,这表明各省农业经济增长存在显著的空间关系;第二,从农业经济增长Moran’sI指数的演变趋势来看,2009年是Moran’sI指数的转折点,2009年以前,Moran’sI指数整体呈现上升趋势,2009年以后开始逐年下降,这意味着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关联性近年来有减弱的迹象。

为了直观研究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集聚状况,本文绘制了Moran散点图,见图2(限于篇幅只呈现2013年散点图)。图2显示,我国31个省(直辖市、自治区)中有24个处于第一象限和第三象限,即我国区域农业

经济增长具有高度的集聚性和非均质性。因此,在研究农业水土匹配与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关系时,要重视其空间关联性,避免估计结果有偏。

3.3空间面板数据模型经验估计结果

目前常用的空间计量模型包括空间误差模型、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杜宾模型,为了保证估计结果的稳健性,本文根据以下遴选步骤选择相对合理的模型:首先,在邻接权重矩阵下根据AIC准则对固定效应和随机效应进行选择,AIC值与模型解释能力呈反比;然后,根据Loglikelihood与R2值评价模型的拟合优度,这两者的值与模型拟合优度呈正比;最后,对空间杜宾模型是否可转化为另外两种空间模型进行检验,若结果显著拒绝原假设,则选择空间杜宾模型。

按照以上步骤,将空间杜宾模型的固定效应模型作为最终解释模型,表2报告了邻接空间权重下的空间杜宾模型估计结果。

(1)水土匹配度的空间溢出效应

第一,水土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直接效应。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内的农业经济增长的溢出效应是0.0269,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一个地区的水土匹配度对本地区农业经济增长具有促进作用。

第二,水土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间接效应。水土匹配度的间接溢出效应为0.0809,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这说明某个地区的水土匹配度会对与其相邻的其他地区农业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且对其他地区的促进作用大于对本地区的促进作用,相邻区域的农业生产存在“示范效应”和“模仿效应”,如当一个区域采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实现节水农业生产时,与其邻接的地区会最先受到该“示范效应”的影响,随之而来的“模仿效应”会促进该地区的农业经济增长。

第三,水土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综合效应。水土匹配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空间溢出的综合效应为0.1077,且通过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说明地区与地区间地理邻接因素强化了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溢出效应。

(2)控制变量的空间溢出效应

根据空间溢出效应分解结果,农村有效劳动力在邻接空间权重下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值,间接效应和综合效应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负值,即某个地区农村有效劳动力投入对其邻接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产生空间负效应,这种负效应源自农村劳动力转移,这种转移是随社会经济发展而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是经济要素在空间上的重置过程。

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综合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且总效应为负值,即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额的大小并不能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2014年全国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总投资额为10546亿元,从各地区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投向情况来看,其中投向农业的仅为2077.6亿元,仅占总投资额的19.7%,而投向房地产业的高达7429.76亿元,占总投资额的70.4%;从各地区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结构来看,投向生产设备的仅为1604.7亿元,约占总投资额的15.2%。总体而言农村住户对农业生产性固定资产投资额度偏小,不足以促进区域农业经济增长。

化肥施用量对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综合效应均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为正值,说明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合理增加化肥施用量可以有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且具有一定的空间溢出效应,但考虑到化肥过量施用带来的环境问题,农业生产中要科学施用化肥,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

4结论及讨论

通过本次研究,可以得出如下结论:①我国农业水土匹配度较低,在空间上水土资源形成区域与消耗区域不一致,农业生产受到水土资源约束。②在邻接空间相关关系下,我国区域农业经济增长呈现显著的空间集聚性。③在加入农业生产人、财、物投入等控制变量后,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内和区域间的溢出效应都显著为正,总体上水土匹配度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具有正向的溢出效应。农村有效劳动力投入对区域农业经济发展的区域内溢出效应显著为正,区域间和综合溢出效应显著为负;农村住户固定资产投资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效应、间接效应和总效应在统计上不显著,且总效应为负值;化肥施用量对区域农业经济增长的直接溢出效应、间接溢出效应和综合效应均显著为正。

为实现我国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可持续利用,促进我国区域农业经济不断增长,保障我国粮食安全,必须从战略层面采取措施优化农业水土资源匹配关系。关于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虚拟水与虚拟耕地的关系研究,是进一步值得探讨的问题。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南纪琴,陶国通,王景雷,等.区域农业水土资源利用潜力估算方法――以河套灌区为例[J].自然资源学报,2015(8):1378-1390.[NANJiqin,TAOGuotong,WANGJinglei,etal.Estimatesofagriculturalwaterandsoilresources’utilizationpotential:acasestudyonhetaoirrigationarea[J].Journalofnaturalresources,2015(8):1378-1390.]

[2]陶国芳,蒋兆恒,秦丽杰.基于基尼系数的通化地区水土资源匹配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2(4):67-71.[TAOGuofang,JIANGZhaoheng,QINLijie.AnalysisofbalancebetweenwaterandlandresourcesinTonghuaregionusingGinicoefficient[J].Chinesejournalofagriculturalresourcesandregionalplanning,2012(4):67-71.]

[3]马慧敏,武鹏林.基于基尼系数的山西省水资源空间匹配度分析[J].人民黄河,2014(11):58-61.[MAHuimin,WUPenglin.SpatialmatchinganalysisofShanxiprovince’swaterresourcesbasedonGinicoefficient[J].YellowRiver,2014(11):58-61.]

[4]张晓涛,于法稳.黄河流域经济发展与水资源匹配状况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2,22(10):1-6.[ZHANGXiaotao,YUFawen.AnalysisofmatchingstatusbetweeneconomicdevelopmentandwaterresourcesintheYellowRiverbasin[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2,22(10):1-6.]

[5]SUNXihua,ZHANGDaimin,WANHan,etal.Analysisofcouplingbetweensoilandwaterconservationandeconomicsocialdevelopment[J].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09,7(1):76-81.

[6]ZHANGC,ZHANGH.CanregionaleconomyinfluenceChina’swateruseintensity?basedonrefinedLMDImethod[J].Chinesejournalof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4,12(3):247-254.

[7]李静,蒋长流.农业劳动生产率区域差异与农业用能强度收敛性[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4,24(11):17-25.[LIJing,JIANGChangliu.Regionaldifferenceofagriculturallaborproductivityandtheconvergenceofagriculturalenergyconsumptionintensity[J].Chinapopulation,resourcesandenvironment,2014,24(11):17-25.]

[8]ULIMENGUJ,SANYALP.UsingaspatialgrowthmodeltoprovideevidenceofagriculturalspilloversbetweencountriesintheNEPADCAADPframework[R].IFPRIdiscussionpaper,2011.

[9]曾国平,罗航艳,曹跃群.中国农业经济增长的空间分布及相关性――基于31个省区1985-2008年的面板数据分析[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1-6,37.[ZENGGuoping,LUOHangyan,CAOYuequn.SpatialdistributionandcorrelationofagricultureeconomicdevelopmentinChina:basedonthepaneldatain1985-2008of31provinces,autonomousregionandmunicipality[J].JournalofHunanAgriculturalUniversity(socialsciencesedition),2010(5):1-6,37.]

[10]李保国,黄峰.1998-2007年中国农业用水分析[J].水科学进展,2010(4):575-583.[LIBaoguo,HUANGFeng.TrendsinChina’sagriculturalwateruseduringrecentdecadeusingthegreenandbluewaterapproach[J].Advancesinwaterscience,2010(4):575-583.]

[11]LESAGEP,PACERK.Introductiontospatialeconometrics[J].Taylor&FrancisGroup,LLC.2009.

[12]PaceRK,LESAGEP.Interpretingspatialeconometricmodel[R]//NorthAmericanmeetingoftheRegionalScienceAssociationInternational.Toronto,CA,2006.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1篇8

关键词:农林系统存在问题发展趋势

一、农林系统的概念

农林系统,也有人称之为混农林系统、农林复合系统及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等。由于各国(或即使在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气候、人口、自然资源以及生活习惯等因素的不同,所提出的定义各有千秋。国际农林业研究委员会在多年研究的基础上,给农林系统的定义是:“农林系统是一种土地利用技术和系统的复合名称,是有目的地把多年生木本植物(乔木、灌木、棕榈和竹子等)与农业和牧业用于同一土地经营单位,并采取同一或短期相同的经营方式,在农林业复合生态系统中,在不同组成之间存在着生态学和经济学方面的相互作用。”该定义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

二、国外研究进展

农林系统的实践活动在国外已有较长历史,19世纪50年代缅甸就出现了一种叫塔亚的系统。塔亚是缅甸语,其原意是山坡农业。20世纪50年代,马来西亚政府将这种塔亚系统引进到国内,并加以改进以适应本地区的需要,建立了大面积的柚木、水稻和烟草的间作。塔亚系统在东南亚各国迅速发展,最后传入非洲,如肯尼亚、赞比亚等国,拉丁美洲的一些国家如巴西,这些地区都具有丰富的光热资源,又都是发展中国家,塔亚系统以及各种由它演变而来的其它系统在本地区对生物资源和生态空间的充分利用以及增加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对于农林系统国外主要偏重于基础理论的研究。有的是从土壤养分变化方面进行研究,如等对农林系统的氮素动态变化进行研究,认为影响系统土壤中氮素增加的主要因素是系统土壤中有机质的提高,而并非是土壤温度及湿度变化;还有的是以作物与土壤的相互影响为着眼点对农林系统进行研究,也有研究农林系统的管理方式,研究怎么能使其获得最大效益。总之,国外在农林系统的研究过程中,基础研究较多,而对农林系统的应用方面,将农林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研究林与农、牧、渔等相结合的工作则相对较少。

三、国内发展状况

农林系统在我国从远古时代的刀耕火种开始已延续了几千年历史,我国的劳动人民在实践中创造出了许多农林系统类型。广大的华北平原和中原地区是我国农林系统非常丰富的地区之一。如河南省的农桐间作,全省75个平原县中有40个县实现了农田林网化,华北平原是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基地,农林系统不仅使这一地区现有耕地的生产潜力得到充分发挥,光热资源和生态空间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而且还改良了大面积盐碱荒地,使过去的不毛之地变成了高产田。江淮地区的菜农间作、桑农间作以及水网地区,别具一格的农林系统类型,如江苏高邮县、江都等地的池杉与作物系统、池杉+作物+渔系统、池杉+渔系统、池杉+牧+渔系统等,还有广东省佛山、肇庆、惠阳和韶关、汕头等地的各种渔塘类型,如桑基渔塘、蔗基渔塘和果基渔塘等,这些类型在水网地区发挥了巨大作用,不仅使低洼湿地和海涂荒地得到改良,而且还保证了现有良田的高产稳产,提高了本地区生态系统多样性,最大限度地开发了生物资源潜力,取得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我国南方大面积的杉木人工林基本上实行了幼林阶段与农作物的间作,还有油桐与农作物间作、油茶与农作物间作以及南方丘陵山地(如重庆市大足县)的稻+桑+渔系统、稻+林+渔系统、稻+果+渔系统、林草、果草系统,福建的林药、桔梗间作等,又以其独特的方式充分挖掘了丘陵山地的自然潜力。总之,我国农林系统实践遍布全国各地,类型繁多,对自然资源的充分利用和提高生物多样性,增加生态系统稳定性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并取得了较好的效益。

四、农林系统的研究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

在农林系统研究发展早期,人们结合各地特色,把农林系统分为:农林结合系统、林牧结合系统、农林牧结合系统及其它如农林渔,农林轮作等系统。并对适宜间作、套种的植物种类进行了研究,得出许多有益的间作套种模式。如我国北方华北平原和黄土高原的桐粮间作、枣粮间作、果粮间作;江淮流域的茶农间作、桑农间作、池杉与农作物间作;江南丘陵的松茶间作、果茶间作;华南山区的胶茶间作等。

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样化的农林复合系统的巨大潜力和优势尚未得到充分发挥,生物资源和生物能源未得到充分利用,农林系统类型较为单一,对农林系统缺乏系统的理论研究。我国的生物资源十分丰富,生态环境多种多样。生物资源的直接价值是在生物物种被直接用作食物、药物、能源和工业原料时体现出来的,应根据不同生态区的特点和不同目的,研究选择什么树种最能充分挖掘农林系统的潜力,以达到最有效的利用资源;对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缺乏系统、定量的研究,理论研究落后于实践,未能很好地指导生产实践。农民们根据自己的需求,在自己耕作的土地上安排树木与作物,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的优势、很好地利用资源及协调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三者之间的关系,缺乏如何对农林系统进行经营管理的研究。农林系统是一个整体,整体性是农林系统理论的核心,只有当农林牧副渔各业和产前、产中的管理、产后的供销以及加工运输、服务设备、推广等环节配合恰当、协调发展,才能充分发挥农林系统高效的整体功能,挖掘更大的生产潜力。水土流失是我国急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实践证明农林系统是治理水土流失的一条有效途径,尤其是对南方丘陵山地、长江流域、黄河流域以及珠江流域等显得更为重要,但在这方面缺乏从农林系统的角度来研究防止和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措施。

加强农林系统的应用基础研究,对当前农村自发出现的一些农林系统模式进行研究,使研究更具实用性,最大限度的减小农户生产的盲目性。注重研究机构与生产基层的有机联系,综合考虑自然-社会-经济条件,建立实验示范区和实验示范点,使农林系统生产模式更容易被基层生产者所接受,因地制宜地发展农林系统。进而带动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及经济水平的提高。进一步加强多学科深层次、实质性的交流与合作,加强理论基础研究,用以指导农林系统的发展取向及应用研究。

参考文献:

[1]吴建军.发展中国家农林系统的研究与实践[j].农村生态环境,1990,(1):43-47.

[2]卫春,陈建群,张鹏飞,等.复合农林系统中水杉他感作用的生物测定[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1999,23(4):85-88.

[3]李文华,赖世登.中国农林复合经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4.1-28.

[4]李肇齐.农林系统经济评价方法的探讨[j].世界林业研究,1991,(2):75-80.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9

2.自然资源与环境安全研究进展谢高地,封志明,沈镭,黄河清,李丽娟,成升魁,XIEGao-di,FENGZhi-ming,SHENLei,HUANGHe-qing,LILi-juan,CHENGSheng-kui

3.我国资源经济与世界资源研究进展及展望董锁成,石广义,沈镭,王礼茂,杨旺舟,DONGSuo-cheng,SHIGuang-yi,SHENLei,WANGLi-mao,YANGWang-zhou

4.资源地理与水土资源研究成果与展望贾绍凤,封志明,李丽娟,黄河清,姚治君,高彦春,姜鲁光,JIAShao-feng,FENGZhi-ming,LILi-juan,HUANGHe-qing,YAOZhi-jun,GAOYan-chun,JIANGLu-guang

5.中国科学院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CERN综合研究中心研究成果与发展中国生态系统网络综合研究中心,SynthesisResearchCenterofChineseEcosystemResearchNetwork,CAS

6.南方山区生态环境观测成果与展望王辉民,杨风亭,李庆康,马泽清,程彤,WANGHui-min,YANGFeng-ting,LIQing-kang,MAZe-qing,CHENGTong

7.我国地质公园的空间分布与保护网络的构建刘海龙,潘运伟,LIUHai-long,PANYun-wei

8.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对农业景观格局的影响研究——以陕西省米脂县孟岔村为例梁小英,刘俊新,LIANGXiao-ying,LIUJun-xin

9.发展生物能源引发的土地利用问题陈瑜琦,李秀彬,盛燕,张雯,CHENYu-qi,LIXiu-bin,SHENGYan,ZHANGWen

10.基于可达性技术的农业旅游布局研究——以江苏省为例靳诚,范黎丽,陆玉麒,JINCheng,FANLi-li,LUYu-qi

11.能源强度研究中能源价格影响的实证分析田立新,刘晶,TIANLi-xin,LIUJing

12.河北省粮食产量空间格局差异变化研究王千,王千,金晓斌,阿依吐尔逊·沙木西,周寅康,WANGQian,WANGQian,JINXiao-bin,AYITUERXUNShamuxi,ZHOUYin-kang

13.西南地区天然林资源近60年动态分析周彬,蒋有绪,臧润国,ZHOUBin,JIANGYou-xu,ZANGRun-guo

14.东江干流河岸带植物群落类型分布格局研究赵鸣飞,刘全儒,康慕谊,江源,孟世勇,王菁兰,ZHAOMing-fei,LIUQuan-ru,KANGMu-yi,JIANGYuan,MENGShi-yong,WANGJing-lan

15.基于IPAT模型的江苏省能源消费与碳排放情景研究聂锐,张涛,王迪,NIERui,ZHANGTao,WANGDi

16.珠江三角洲都市圈旅游空间均衡发展朱付彪,陆林,ZHUFu-biao,LULin

17.上海都市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定量综合评价邓楚雄,谢炳庚,吴永兴,李晓青,傅丽华,DENGChu-xiong,XIEBing-geng,WUYong-xing,LIXiao-qing,FULi-hua

18.城市水价预测长期边际成本模型的GMM参数估计李翠梅,王建华,王浩,秦大庸,刘遂庆,LICui-mei,WANGJian-hua,WANGHao,QINDa-yong,LIUSui-qing

19.基于BEPS生态模型对亚洲东部地区蒸散量的模拟张方敏,居为民,陈镜明,王绍强,于贵瑞,李英年,韩士杰,J.Asanuma,ZHANGFang-min,JUWei-min,CHENJing-ming,WANGShao-qiang,YUGui-rui,LIYing-nian,HANShi-jie,J.Asanuma

20.基于时间序列谐波分析的东北地区耕地资源提取侯光雷,张洪岩,王野乔,张正祥,HOUGuang-lei,ZHANGHong-yan,WANGYe-qiao,ZHANGZheng-xiang

21.节水知识、意识和行为的现状评估及系统分析——以北京市中学生为例郝泽嘉,王莹,陈远生,蒋蕾,殷春婷,HAOZe-jia,WANGYing,CHENYuan-sheng,JIANGLei,YINChun-ting

1.区域资源禀赋对资源利用效率影响研究张力小,梁竞,ZHANGLI-xiao,LIANGJing

2.中国能源生产与消费趋势预测和碳排放研究包森,田立新,王军帅,BAOSen,TIANLi-xin,WANGJun-shuai

3.中外"小矿"法律概念比较研究——写在我国《矿产资源法》修改之际曹霞,CAOXia

4.基于投入产出非线性模型的能源强度情景优化张炎治,聂锐,冯颖,ZHANGYan-zhi,NIERui,FENGYing

5.张家港市耕地资源安全与城市化时空动态分析杨齐,干晓宇,李建龙,张洁,杨峰,钱育蓉,YANGQi,GANXiao-yu,LIJian-long,ZHANGJie,YANGFeng,QIANYu-rong

6.1995-2005年中国碳排放核算及其因素分解研究孙建卫,赵荣钦,黄贤金,陈志刚,SUNJian-wei,ZHAORong-qin,HUANGXian-jin,CHENZhi-gang

7.长江流域植被净初级生产力对未来气候变化的响应苗茜,黄玫,李仁强,MIAOQian,HUANGMei,LIRen-qiang

8.太平湖国家湿地公园生态保育区草本植物区系及其在不同干扰下的多样性动态王立龙,陆林,戴建生,WANGLi-long,LULin,DAIJian-sheng

9.东江下游河网区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水体的生态影响熊兴,江源,任斐鹏,董满宇,田育红,雷一鸣,XIONGXing,JIANGYuan,RENFei-peng,DONGMan-yu,TIANYu-hong,LEIYi-ming

10.我国区域闭合性煤炭流的时空分析唐志鹏,王亮,刘卫东,刘红光,TANGZhi-peng,WANGLiang,LIUWei-dong,LIUHong-guang

11.黄土高原清水河流域土地利用/覆盖和降雨变化对侵蚀产沙的影响唐丽霞,张志强,王新杰,王盛萍,查同刚,TANGLi-xia,ZHANGZhi-qiang,WANGXin-jie,WANGSheng-ping,ZHATong-gang

12.北京农业气候资源变化特征及其对不同种植模式玉米各生育期的影响叶彩华,栾庆祖,胡宝昆,宋慧欣,YECai-hua,LUANQing-zu,HUBao-kun,SONGHui-xin

13.近50a东江流域径流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王兆礼,陈晓宏,杨涛,WANGZhao-li,CHENXiao-hong,YANGTao

14.基于GIS的耕地土壤养分贫瘠化评价及其障碍因子分析杨奇勇,杨劲松,姚荣江,黄标,孙维侠,YANGQi-yong,YANGJing-song,YAORong-jiang,HUANGBiao,SUNWei-xia

15.中国表层土壤有机质空间分布模拟分析方法研究李启权,岳天祥,范泽孟,杜正平,LIQi-quan,YUETian-xiang,FANZe-meng,DUZheng-ping

16.资源环境领域脱钩分析研究进展钟太洋,黄贤金,韩立,王柏源,ZHONGTai-yang,HUANGXian-jin,HANLi,WANGBai-yuan

1.中国省际能源使用强度分解与比较——以广东、湖南和贵州三省为例彭远新,林振山,PENGYuan-xin,LINZhen-shan

2.高速铁路建设临时用地土地破坏特征与复垦利用决策研究——以京沪高速铁路常州段为例金晓斌,周寅康,汤小橹,丁宁,沈春竹,沈秀峰,JINXiao-bin,ZHOUYin-kang,TANGXiao-lu,DINGNing,SHENChun-zhu,SHENXiu-feng

3.灌溉管理改革的进展、特征及决定因素:黄河流域灌区的实证研究成诚,王金霞,CHENGCheng,WANGJin-xia

4.太湖流域水生态功能区土地利用变化的景观生态风险效应高永年,高俊峰,许妍,GAOYong-nian,GAOJun-feng,XUYan

5.基于数学模型的海平面上升对咸潮上溯的影响孔兰,陈晓宏,杜建,陈栋为,KONGLan,CHENXiao-hong,DUJian,CHENDong-wei

6.中国水土保持生态服务功能价值估算及其空间分布盛莉,金艳,黄敬峰,SHENGLi,JINYan,HUANGJing-feng

7.不同火烧强度林火对大兴安岭北坡兴安落叶松林土壤化学性质的长期影响谷会岩,金靖博,陈祥伟,王恩姮,周一杨,柴亚凡,GUHui-yan,JINJing-bo,CHENXiang-wei,WANGEn-heng,ZHOUYi-yang,CHAIYa-fan

8.基于环境减灾卫星遥感数据的呼伦贝尔草地地上生物量反演研究陈鹏飞,王卷乐,廖秀英,尹芳,陈宝瑞,刘睿,CHENPeng-fei,WANGJuan-le,LIAOXiu-ying,YINFang,CHENBao-rui,LIURui

9.基于三元相图法的天津生态经济系统能值分析郝翠,李洪远,莫训强,孟伟庆,闫维,程晨,HAOCui,LIHong-yuan,MOXun-qiang,MENGWei-qing,YANWei,CHENChen

10.中国西北地区近47a日照时数的气候变化特征,张康林,邢晓宾,董安祥,CHENShao-yong,ZHANGKang-lin,XINGXiao-bin,DONGAn-xiang

11.气候变暖对西北干旱区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孙杨,张雪芹,郑度,SUNYang,ZHANGXue-qin,ZHENGDu

12.雅鲁藏布江源区风沙化土地演变趋势孙明,沈渭寿,李海东,张慧,孙俊,SUNMing,SHENWei-shou,LIHai-dong,ZHANGHui,SUNJun

13.基于NLMSFD模式对风速分布规律的数值模拟——以山东威海风电场为例李文静,刘晶淼,陈艳春,董旭光,刘焕彬,李强,LIWen-jing,LIUJing-miao,CHENYan-chun,DONGXu-guang,LIUHuan-bin,LIQiang

14.甘肃武山地热田水化学与地热水起源温煜华,王乃昂,朱锡芬,张华安,李百祥,王莹,WENYu-hua,WANGNai-ang,ZHUXi-fen,ZHANGHua-an,LIBai-xiang,WANGYing

15.中国区域年降水空间分布高精度曲面建模卢毅敏,岳天祥,陈传法,王情,王钦敏,LUYi-min,YUETian-xiang,CHENChuan-fa,WANGQing,WANGQin-min

16.黄土高原地区1961-2000年间土壤水分变化模拟与分析游松财,邸苏闯,YOUSong-cai,DISu-chuang

17.制度环境与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谭荣,TANRong

18.河滩湿地资源保护与开发社区意愿调查——以黄河孟津湿地扣马段为例许静宜,贺玉晓,赵同谦,陈守民,徐华山,XUJing-yi,HEYu-xiao,ZHAOTong-qian,CHENShou-min,XUHua-shan

1.关于资源技术与工程学科建设若干问题的讨论顾卫,许映军,齐藤诚,林叶彬,GUWei,XUYing-jun,SAITOMakoto,LINYe-bin

2.土地利用变化对湿地景观连通性的影响及连通性优化效应——以江苏盐城海滨湿地为例孙贤斌,刘红玉,SUNXian-bin,LIUHong-yu

3.广东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DEA分析与有效性评价秦钟,王建武,章家恩,骆世明,徐华勤,赵本良,QINZhong,WANGJian-wu,ZHANGJia-en,LUOShi-ming,XUHua-qin,ZHAOBen-ling

4.上海中心城区土地利用变化对区域降雨径流的影响研究程江,杨凯,刘兰岚,李博,CHENGJiang,YANGKai,LIULan-lan,LIBo

5.近30年玛纳斯河流域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对植被碳储量的影响柳梅英,包安明,陈曦,刘海隆,张红利,陈晓娜,LIUMei-ying,BAOAn-ming,CHENXi,LIUHai-long,ZHANGHong-li,CHENXiao-na

6.近48a宁夏寒潮的变化特征及可能影响的成因初步分析陈豫英,陈楠,马金仁,陈晓娟,CHENYu-ying,CHENNan,MAJin-ren,CHENXiao-juan

7.2008年冬-2009年春辽宁省干旱的遥感监测与大气结构分析詹雅婷,魏鸣,闵爱莲,旷达,ZHANYa-ting,WEIMing,MINAi-lian,KUANGDa

8.基于可计算一般均衡模型的张掖市水资源调控模拟研究王勇,肖洪浪,邹松兵,李彩芝,任娟,陆明峰,WANGYong,XIAOHong-lang,ZOUSong-bing,LICai-zhi,RENJuan,LUMing-feng

9.基于区域产量法测算的福建省农业生态足迹毕安平,朱鹤健,王德光,BIAn-ping,ZHUHe-jian,WANGDe-guang

10.生态单元制图在国外自然保护和城乡规划中的发展与应用高天,邱玲,陈存根,GAOTian,QIULing,CHENCun-gen

11.黄土丘陵区自然恢复与人工修复流域生态效益对比分析郑江坤,魏天兴,朱金兆,赵健,陈致富,朱文德,大林直,ZHENGJiang-kun,WEITian-xing,ZHUJin-zhao,ZHAOJian,CHENZhi-fu,ZHUWen-de,DALINZhi

12.基于MODIS数据的内蒙古草地光能利用率时空变化分析李刚,王道龙,张华,张宏斌,辛晓平,杨桂霞,LIGang,WANGDao-long,ZHANGHua,ZHANGHong-bin,XINXiao-ping,YANGGui-xia

13.生态足迹理论在能源消费评价中的缺陷与改进探讨方恺,董德明,沈万斌,FANGKai,DONGDe-ming,SHENWan-bin

14.DEM栅格分辨率对TOPMODEL模拟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林凯荣,郭生练,熊立华,牛存稳,LINKai-rong,GUOSheng-lian,XIONGLi-hua,NIUCun-wen

15.年降水量统计马尔可夫预测模型及其应用马占青,徐明仙,俞卫阳,温淑瑶,MAZhan-qing,XUMing-xian,YUWei-yang,WENShu-yao

16.结构与效率因素的节能效果分析——以北京为例李艳梅,程晓凌,LIYan-mei,CHENGXiao-ling

17."湖泊-流域"土地生态管理的理念与方法探讨蔡海生,张学玲,黄宏胜,CAIHai-sheng,ZHANGXue-ling,HUANGHong-sheng

1.跨界水资源冲突动因与协调模式研究李浩,刘陶,黄薇,LIHao,LIUTao,HUANGWei

2.中国耕地资源的区域差异与保护问题司振中,李貌,邱维理,郧文聚,SIZhen-zhong,LIMao,QIUWei-li,YUNWen-ju

3.大城市郊区农户弃耕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以广州番禺区农户调查为例冯艳芬,董玉祥,王芳,FENGYan-fen,DONGYu-xiang,WANGFang

4.林生态系统补偿标准的方法探讨——以海南省为例李芬,李文华,甄霖,黄河清,魏云洁,杨莉,LIFen,LIWen-hua,ZHENLin,HUANGHe-qing,WEIYun-jie,YANGLi

5.北京市畜禽养殖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粪便耕地施用的可达性李帷,李艳霞,杨明,董云社,韩伟,张丰松,LIWei,LIYan-xia,YANGMing,DONGYun-she,HANWei,ZHANGFeng-song

6.施氮水平对土壤水解酶活性和作物产量的影响夏雪,谷洁,高华,秦清军,刘磊,解缓缓,XIAXue,GUJie,GAOHua,QINQing-jun,LIULei,XIEyuan-yuan

7.基于SMOP模型的耕地保护目标决策研究单娜娜,刘卫东,赖波,梁红梅,SHANNa-na,LIUWei-dong,LAIBo,LIANGHong-mei

8.中国陆地多年平均积温空间化研究李飞,王春,赵军,郑佳佳,LIFei,WANGChun,ZHAOJun,ZHENGJia-jia

9.海洋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以辽宁省为例张耀光,韩增林,刘锴,刘桂春,ZHANGYao-guang,HANZeng-lin,LIUKai,LIUGui-chun

10.滨海城市旅游竞争力评价研究岳川江,吴章文,郑天翔,易小力,YUEChuan-jiang,WUZhang-wen,ZHENGTian-xiang,YIXiao-li

11.基于细碎化的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评价——以江西分宜县为例孙雁,刘友兆,SUNYan,LIUYou-zhao

12.青藏高原短波辐射分布式模拟及其时空分布张海龙,刘高焕,叶宇,黄翀,ZHANGHai-long,LIUGao-huan,YEYu,HUANGChong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10

论文关键词:北京林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学科建设;林业特色;人才培养

北京林业大学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可追溯到最早的森林土壤学科,1990年以前属于一级学科“林学”下面的二级学科,1990改为土壤学,1997年由农学门类下的林学一级学科划归为同一门类的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2004年植物营养学科经国务院学位办批准,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2005年土壤学科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林业院校的首个土壤学博士点,并同时被授予一级学科“农业资源利用”硕士学位授予点。

经过50多年几代人的共同努力,我校在学术梯队、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成绩,形成了具有林业特色的优势学科。

一、学科梯队合理

在学科队伍上建设上,注重人才的引进,从美国、加拿大、挪威、日本等引进归国人员。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学术思想和氛围能在我们这里相互促进和相互影响,研究方向齐全。通过多年的努力,我校已形成了一支知识覆盖面广、学术气氛活跃、梯队合理、并具有广泛国内外联系的以中青年为学术骨干的学科队伍。

二、研究方向独具特色、优势明显

我校农业资源利用一级学科下设两个二级学科:土壤学和植物营养学。行政上隶属于水保学院。依托过去水保学院在全国名列前茅的科研优势地位,紧紧围绕林业六大生态工程,土壤和植物营养两个二级学科形成了一些固定的具有特色和优势的研究方向,并取得了一些重要的研究成果。

(一)土壤学科

土壤学主要有森林土壤、土壤侵蚀、土壤生态与植被恢复等研究方向。

1.森林土壤。森林土壤是森林培育、森林经营的基础。主要任务是应用系统的、先进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术,研究森林土壤的性质、组成、结构及其演化规律,揭示森林土壤的功能,解决林业生产以及不良立地条件森林植被恢复的实际问题,从而实现森林土壤资源的合理利用。

近年来我校土壤学科主要在森林土壤发生分类和森林土壤与环境等方面展开了一些研究。通过对华北山地土壤发生特性和诊断特征的研究,提出了以土壤系统分类为依据的土壤类型,通过对土壤粘化过程的研究,纠正了地带性土壤分布中棕壤与褐土的分布问题,为褐土、棕壤土类与系统分类的参比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并受到了老一辈土壤学家李连捷院士的好评。

森林土壤是重要的陆地碳库,并和大气进行着频繁的气体交换,特别是一些温室效应气体,如二氧化碳、甲烷和氮氧化物。研究这些气体在土壤中吸收或释放的机理,并监测其排放通量和影响因素,认清森林土壤和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及全球变化的关系,可以为采取科学的调控措施提供理论基础。通过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点基金和教育部新世纪人才资助等项目,我们在这一领域的研究成果有新的突破,研究成果被许多专著引用。

2.土壤侵蚀。土壤侵蚀是当今的土壤物理学的中心内容。土壤水的保持和运动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土壤肥、气和热的状况。不同的土壤具有不同的蓄水、透水和抗蚀能力。研究土壤侵蚀规律对改良土壤性状,提高土壤肥力以及整个生物圈和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关系。

在土壤流失分布特性研究方面,研究了长江三峡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存在的土壤侵蚀类型,不同土壤侵蚀类型的土壤流失量与降雨、地面坡度、地面覆盖度等因素的关系。对三峡花岗岩地区坡面土壤流失规律和库区土壤中管流和优先流对地表径流过程的影响进行了系统研究,发表的论文有多篇被EI检索,并申请到瑞典国际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在森林植被保水保土作用研究方面,以不同地区林下地被物为研究对象,经长期试验得出:林下地被物具有较强的吸持降水、涵养地表径流、增加地表糙率、改良土壤特性等作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固持土壤,对于防止土壤侵蚀具有较大作用。完成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3篇论文被EI检索。

在土壤渗透特性及土壤水分运动机理研究方面,以达西定律、连续方程为理论基础,对非饱和带土壤水分运动进行定量研究,它是分布式水文模型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三峡库区为试验基点,经过长期观测,得出了长江三峡花岗岩区林地坡面土壤渗透遵循霍顿方程,其土壤特性具有蓄满产流条件的结论。研究成果对三峡库区的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3.土壤生态与植被恢复。土壤同成土因素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并作为陆地生态系统的一个亚系统而独立存在。针对我国土壤生态的关键问题,我们首先进行了林地土壤干扰生态学研究。针对我国森林土壤的特点,我们主持了一些国家和北京市自然基金课题,率先在东北天然林、华北人工林进行了土壤种子库、林地粗木质残体生态学、林地空隙对土壤质量演变等方面的研究,发表多篇论文,并取得了多项成果,其中一项成果获北京市林业系统科技进步一等奖。

在土壤一植被一大气系统的水分转移规律的研究中,用能量的观点来定量研究和描述水分的运动。SPAC是水分循环的一个通道,我们在研究土壤水分循环与平衡时,都是以SPAC和“四水”转化为基础,利用国家“九五”和“十五”攻关课题,在河南黄泛区、内蒙和宁夏沙漠化地区、黄土高原地区及北京等地进行了深入系统的研究,部分成果通过国家鉴定。自然土壤中的营养元素循环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我们对北方主要森林土壤中的C、N、P、K、S等元素在以土壤为界面上的循环及伴随水文过程的循环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取得了不可多得的资料和研究结果,丰富了森林土壤养分的循环理论。

困难立地条件下土壤退化机理及恢复生态学也是我们的研究重点。通过对我国华北石质山区和黄土高原干旱侵蚀地区土壤质量的现状和演替规律的研究,分析土壤退化的原因,结合对主要造林树种耐旱性等生理生态特性的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类似地区的造林技术,如径流林业技术、固体水技术。以上研究,为有效地解决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的植被恢复提供了强大的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二)植物营养学科

植物营养主要侧重于树木营养与施肥、花卉及草坪营养与施肥,无土栽培和花木基质等方面。对树木营养和施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毛白杨和泡桐人工林上。在三倍体毛白杨纸浆林生产建设中,系统研究了我国毛白杨在生长季节的营养规律,并进行了原位的林木正交施肥试验,其研究结果对指导毛白杨速生丰产林的生产有重要意义。运用矢量竞争理论(Vectorcompetitionanalysis),研究了油松、侧柏混交林种间的营养竞争或互惠关系,为混交林的营造以及人工纯林的改造提供了理论依据。

同时,我们也承担了首都古树复壮的工作。草坪生态系统是人工生态系统,在养分循环方面不像自然生态系统那样可以无限自然循环,在其生产和修剪过程中或多或少有养分的损失。因此,肥料是提高草坪生产质量的重要物质基础。人为控制下的正确施肥,是维持草坪持久性、保持其良好景观,从而实现草坪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手段。利用稳态营养理论,采取指数施肥的方法对草坪进行了出圃前施肥的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在国际植物营养大会上进行了交流。

三、人才培养成果

在学科建设上,注重将研究生培养和科研工作紧密结合,1984年开始招收土壤学硕士研究生,生源主要来自农林院校的林学、资源与环境(原来的土壤农化)和生物学、地理学等专业,20多年来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9人,为首都和全国的林业、土肥、环保等相关领域提供了重要的专业和管理人才。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11

欠发达地区的优势在于资源,而土地资源占据着至关重要的地位。欠发达地区的土地资源又同时存在着耕地质量差,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粗放经营,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等问题。土地生态伦理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指引人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本文在土地生态伦理的视角下,探索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措施,并给予了一些建议,旨在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实现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

土地生态伦理;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土地资源是能为人类所利用的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人类从事农业生产的基本资料,是所有生物存在和发展的源泉,是不能出让的存在资源和再生产资源,更是经济社会能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而经济欠发达地区由于各种自然条件的限制和后天对土地资源的使用不当不仅破坏了人们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而且阻碍了欠发达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土地生态伦理主要研究的是人与土地生态系统的关系,指引人们从另一个全新的角度全面认识和正确处理人与土地资源的关系。实践告诉我们改变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利用的现状仅仅依靠法律法规的强制性约束是远远不够的,充分发挥伦理道德的功能能够从根本上改变人们利用土地的观念,进而促进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生态伦理的原则

土地生态伦理是指导处理人地关系的行为准则,实践中我们要克服短视的现实主义和实用主义倾向,考虑更长远的价值。实践中考虑土地生态伦理,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一)土地生态伦理坚持公平原则人类不是地球上唯一的物种,公平原则要求人们应自觉维护土地生态系统平衡,不能为了自身发展而损害其他生物非生物平等的追求生存的权利,这是土地生态伦理的核心要求。在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对生态环境的破坏进行补偿。如果我们仍然不加节制将会威胁到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权利,所以我们应重视长期利益的发展。

(二)土地生态伦理倡导可持续发展原则基于土地生态伦理道德,可持续发展是人与土地资源之间的道德关系问题,绝不仅仅是只关乎人类生存发展的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存在着可持续发展观与传统的经济发展观之间的矛盾,显著的为经济增长与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土地生态伦理的基本要求是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包括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可持续性。

(三)土地生态伦理遵循人与土地资源协同共生的原则人源于自然,人的生存和发展也要依赖自然。世间万物皆有生存的权利,自然孕育了人类,提供人们良好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人们只是浩淼宇宙中的一员,必须尊重其他生物并肩负着保护土地资源及其他自然界中生物的责任,而不是限制其他物种的发展和选择。土地生态伦理要求人们坚持人地协同共生,协调好经济、社会和生态这三者的效益。

(四)土地生态伦理注重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公共利益最大化原则要求在利用土地的过程中要坚持节约资源有效利用的观念,在获得高经济产出的同时尽量减少对生态的破坏,以满足人们逐步增长的社会、经济和生态需求。公共利益最大化要求我们在实践中要考虑到社会的整体需要,不应只是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人们短视的对经济利益的一味追求,与我们要追求的公共利益最大化是相违背的。

二、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问题与现状

(一)耕地质量差,土地生态环境恶化由于全球气候条件的不断恶化,致使欠发达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更加恶化。我国西部欠欠发达地区多高原、山地和盆地,其中“山地占该地区总面积的45.3%,平原占37.7%,丘陵占17%”,土地面积广阔,但可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对矿产资源的肆意开发和对森林的滥砍滥伐,使得欠发达地区的土地生态环境更加恶化。一些地区镉、汞、放射性等有害物质严重超标,这对土地生态环境影响十分显著。

(二)粗放经营,掠夺开发,土地资源利用效率低欠发达地区主要采取的是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效益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依靠增加生产要素量的投入来扩大生产规模。经济利益的驱动加剧了人们毫无节制的掠夺土地资源的趋势,使得资源枯竭,接替资源不足,造成环境污染,土壤沙漠化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过度土地资源、矿产资源造成地下水位下降,而地下水位下降往往会引起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源枯竭、水质恶化等一系列不良现象。

(三)植被退化,水土流失严重据中科院的一项统计:阿拉善横贯东西800公里的113.3万公顷梭梭林目前仅剩38.6万公顷残林,并以每0.17万公顷的速度减少。贺兰山西麓天然次生林更新困难,目前仅存3.58万公顷。虽然今年植被退化、水土流失等问题已经引起极大重视,但水土流失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部分地区土地资源盐渍化、石漠化问题显著,水土流失甚至成为农业发展的瓶颈。

三、土地生态伦理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

(一)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关系土地生态伦理是土地科学利用的前提,可持续发展战略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具体实施的方法是土地可持续利用。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之间存在紧密相连的关系,两者相互补充。1.在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过程中涉及到生态伦理很多方面的问题,土地生态伦理注重从伦理道德的角度重新审视土地的内在价值。土地生态伦理强调合乎自然道德的规律,强调人与自然应该存在平等的生存权利。人们不能因为追求自身的发展而牺牲其他自然生态的权利,而是应该尊重自然,尊重土地资源。2.土地生态伦理具有内在的控制功能。对于人们在利用土地中的一些不道德行为,我们需要足够的法律法规的支持外,也需要伦理道德的约束。土地生态伦理建设就是要在尊重土地资源的前提下,从伦理道德的层面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与利用。3.土地生态伦理与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一致。土地生态伦理强调尊重土地资源,这与土地可持续利用实现人与土地和谐发展的目标是一致的。土地可持续利用也是要求人们不能只顾一己私欲而对土地肆意掠夺,应该树立可持续的价值观合理利用土地。

(二)土地生态伦理下的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措施及建议1.提高对土地资源的认识,引导人们适度消费: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很大程度上是人们在利用土地时缺乏规范和约束,而土地生态伦理首次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消费上升到伦理道德层次,引导人们适度消费。西部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欠发达地区当前的发展不对土地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破坏,也不对后代的发展造成影响,增强其发展的内生动力。人们在实践中应提高人们的认识,再基于土地生态伦理对人们的行为进行引导,尽可能地使土地消费行为形成一种良性循环。人与土地应该是一种协调的伙伴关系,放眼人类今后的发展,土地生态与人类的价值是等同的,我们不能为了实现自我的短暂价值而忽视和大自然共有的长远价值。2.发挥教育的积极作用,加强土地生态伦理道德的宣传:长期以来推崇的以人为中心的传统经济主义价值观,使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过度开发,忽视对生态的保护,致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如果要把土地生态伦理变成约束人类行为的一种道德标准,必须从根本上改变人们的观念,这就要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在实际生活中,要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的宣传力度,努力提高人们的土地伦理意识,保护土地资源从根本源头做起。由于人与土地关系长期的淡漠,现在有必要使人们形成善待土地的认识,教育人们对土地合理规划,科学的使用土地资源,投人更多时间和精力维护土地的质量上,而不是滥用土地。土地生态问题是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的问题,并非某个人和某个群体的行动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加强教育科技文化等社会事业,才能在整个社会形成节约合理利用土地的良好风气,促进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提高。3.注重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构建评价机制:理论来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现在土地生态伦理的研究还处于出初步阶段,很多术语并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而欠发达地区法律法规的不完善又使发挥土地生态伦理的约束作用迫在眉睫,因此要加强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研究,使之形成统一的理论框架,明确其行为规则,力求早日发挥土地生态伦理的指导作用。生态评价机制就是对与人类有关的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优劣程度以及人们利用自然资源中的行为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它包括自然资源和整个环境的各种因素。在加强土地生态伦理研究的同时也需要改变土地整理评价标准,把土地的经济、生态和社会价值结合起来,纳入到土地利用的整体评价体系。对遵守土地伦理的行为给予奖励,违背土地生态伦理的行为要追究其责任,通过构建这种评价机制引导人们正确的利用土地。努力将遵守土地生态伦理变成人们内在的追求。4.增强法律法规的约束,加强政策对土地生态伦理选择的引导作用:虽然法律法规与伦理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有时候人们自认为合法的土地使用行为与符合土地生态伦理相违背,因此仅仅依靠伦理道德的约束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有完善的法律来弥补,对不合理的行为及时进行制裁。如果政府作出的决策能够基于土地生态伦理,将能影响人们在利用土地时候的选择。现有的一些欠发达地区土地资源政策不能正确反映土地资源不合理利用产生的成本,反而刺激了人们对土地资源的滥用,对于土地使用的相关规定可以从生态性政策性两方面出发。5.引入生态补偿机制,努力恢复自然的生态价值:狭义来看,生态补偿是指对人类行为产生的生态与环境的破坏给予的补偿,国外通常称为生态服务付费,欠发达地区要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避开传统的工业化发展模式,即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发展模式。生态补偿机制包括对生态环境的补偿和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给予惩罚,是缓解生态环境恶化的有效手段,以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为目的,要求对生态环境给予补偿从而引导人们采取合理的消费行为。引入生态补偿机制,不仅有助于人们消费土地资源前的做出有利于生态的选择,也有助于部分偿还人类对自然造成的伤害。

参考文献:

[1]马小红.中国法律思想史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2]蔡维森、郭春华.对土地生态伦理的理论探索.理论导刊.2010(12).

[3]吴国才.促进西部欠发达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财政政策研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2012.

[4]陈百明、周小萍、,胡业翠、乇秀芬.土地资源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5]谢俊奇、吴次芳.中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研究.中国大地出版社.2004.

国土与自然资源研究范文篇12

论文摘要: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和现实情境,家乡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生动材料,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及其便利的条件。

研究型课程开设其目的是激励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动探究和体验。它着眼于鼓励学生学会学习、独立学习,尽情发挥个人潜能,着重在综合性实践活动和探究活动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推动学生去关心现实、了解社会、体验人生。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就是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课题或项目,在教师指导下,一定时期内获得这些课题或项目的发现和结论,从中初步体味研究性学习的过程。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乡土历史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家乡的过去、灿烂的文化、名人的事迹是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生动材料。尤其是乡土资源的开放性、直观性、丰富性、生动性为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及其便利的条件。

一、乡土历史提供研究性学习丰富的课题资源

课题的确定是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关键一步。研究性学习首先要确定研究的目标,即有一个良好的选题,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已有的经验、能力水平自主设定研究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乡土历史是最贴近学生生活、也是学生最喜闻乐见的,丰富真实的乡土历史资源正好为研究性学习提供充足的课题资源。学生到社会上收集乡土历史资料,并进行分析和处理,在这一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课题。比如在我们学校开设研究型课程过程中,许多学生结合家乡历史的内容、特点提出了一些课题如《阜阳名人调查》、《阜阳城市中心变迁的研究》、《欧阳修与颖州》、《枕头馍的由来》等,从这些课题名称我们就中可以看出,学生的选题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创新精神,这些课题有的研究过去、有的研究现在和未来,历史与现实兼容并蓄,这比探讨纯粹的历史问题更能唤起学生的研究热情,因为这些课题都是学生感兴趣的,并且在客观上离学生比较近,更具有良好的研究条件。

学生可以查阅当地的档案馆、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等以获取第一手资料,也可以通过实地采访和实地考察获取所需的资料。如《阜阳名人调查》课题的产生:高一的一个学生在研究型课程学习的过程中,他结合自己的居住地颖上县出现的名人“我国古代著名的改革家———管仲”开始研究,在研究过程中他不断思考“在我们阜阳地区到底还有多少这样的名人,他们的成长经历又是如何”,一个个的问题促使他不断去查阅资料,实地采访、现场考察,最终有了《阜阳名人调查》这个课题。

二、实地参观、现场考察提供研究性学习现实情境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乡土资源提供了学生实地参观、现场考察的便利条件。因为乡土史是学生生活环境中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的,人物事件都是土生土长的,而且地方史知识大多数学生已有所闻但又不甚清楚,学生对地方史既感到熟悉又感到新鲜,更何况对地方史的研究还可以通过实地参观、现场考察来了解,学生必然对乡土史的调查研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通过现场考察研究一方面提高学生的研究热情,另一方面可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增长学生的知识、开拓学生的思维。

比如在《阜阳名人调查》课题研究过程中,学生参观考察“刘琦庙”,参观之前他们事先进行了考察设计,收集了一些有关刘琦的资料,并进行初步的交流,对刘琦有了大致的了解,然后他们带着在讨论中无法解答的疑问进行实地考察,考察中又采访了“刘琦庙”的管理员和讲解员。参观考察给予了学生很深的体会,有的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写到“刘琦庙向我们展示的是一部丰实的历史影片,通过参观我对刘琦那个时代有了‘全’‘新’的认识,刘琦之所以会成为抗金的英雄、历史的名人,这同他成长的经历,年轻时所处的环境和接受的教育,以及他的人生追求和个人品质是密不可分的。

当然教师在事前也可进行一些适当的指导,如介绍一些研究的方法、提醒一些考察的重点、明确一些考察的目标等。学生在接触现实情境中必然会进行思考,产生许多问题,并且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探讨,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

三、问题的提出、解决的过程提供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在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课题学生对收集的资料进行分析、论证、分类加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发现问题、针对这个问题再进行收集资料,然后解决问题,这就是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方法。

如《阜阳名人调查》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同学在考察“管仲”时就提出管仲的时代精神与我们现代学生人格意识、人文精神的联系,许多同学从不同的角度谈了自己的体会。有的同学结合当前《社会主义荣辱观》中的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进行研究,认为管仲少时丧父,老母在堂,生活贫苦,不得不过早地挑起家庭重担,为维持生计,与鲍叔牙合伙经商后从军,到齐国,几经曲折,经鲍叔牙力荐,为齐国上卿(即丞相),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的第一霸主,他的事迹就是艰苦奋斗的最好写照,作为现代学生应该学习管仲的精神,树立远大的理想,不畏艰辛、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一步步为实现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有的同学结合管仲的名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谈到我国的基本路线政策,必须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深了学生对国家政策的理解与认识。

四、利用乡土资源使学生融入社会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学习历史、研究历史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过去、认识现在、融入社会。因此在利用乡土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中,作为教师应该协助学生与各种社会教育资源进行联系,如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文物名胜古迹等,让学生参与这些部门的科研项目,使学生融入社会,真正达到研究性学习的目的。

如《阜阳城市中心变迁的研究》课题,我们学生与地方志研究室联合起来,通过研究弄清楚了阜阳古城的地理位置和城内的街坊、学校、寺庙等。而在这个课题的研究结束后,许多学生觉得大有深入研究的必要,假如就此而止,就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感觉,于是产生了新的课题,开始进一步研究现代阜阳的建设:交通的分析、城建的布置、政治的管理、经济的发展、旅游资源的开发保护、环境的保护等各方面,最终深化了研究性学习。

利用乡土史资源进行研究性学习,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真正体现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与此同时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民族使命感,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具有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宁,李良玉.阜阳通史.黄山书社,1998.

[2]姚锦祥.乡土史的教学规范问题.历史教学,2003.

[3]钟启泉,张华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