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

应用语言学是当今语言学研究的主要学科之一,其术语最早由波兰语言学家博杜恩于1870年提出,但一直未能受到学界重视,直到上个世纪中期,学科才初步建立。经过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应用语言学已经成长为语言学研究领域最受瞩目的学科之一。现在,应用语言学不仅具有较为完备的理论思想和研究方法,同时还有较为健全的研究机构、研究队伍和研究平台,而且学科研究的人才充足,学科研究领域广阔,下属分支学科众多,学科研究的发展趋势令人看好。目前,学科已经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这个时候有必要对应用语言学的发展历程进行回顾和总结,夏中华等的《应用语言学——范畴与现况》(以下简称《范畴与现况》)正是这样一本应运而生的著作。《范畴与现况》全书分为上中下三编。上编是对应用语言学学科基础知识及理论的介绍,对目前学术界存在较大争议的问题采用了白描化的记述和客观性的分析,同时在个别争议问题上又自有见解,体现出作者严谨认真的学术风格。学科建设是促使一个学科真正独立的关键步骤之一,也是保证学科能够长远发展的关键因素。《范畴与现况》从学科建立、人才培养、机构设置以及课题研究四个方面探讨了应用语言学的学科建设问题,对促进应用语言学发展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进行了详细地描述。例如,《中国语言生活状况报告》、桂诗春和他的《应用语言学》、于根元和他的五部应用语言学著作、刘涌泉和他的《应用语言学》、冯志伟和他的《应用语言学总论》、陈昌来和他的《应用语言学导论》等。同时,书中从国内外两个角度详细地介绍分析了应用语言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及研究状况。

应用语言学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桂诗春认为广义应用语言学联系实际问题研究语言和语言学,从为少数民族创造文字到机器翻译,都可包括在内;狭义应用语言学研究的是语言教学,特别是第二语言教学。”刘涌泉和于根元等人都较为支持这种观点。于根元认为中国一般取广义的(应用语言学)”,从《范畴与现况》全书的编排来看,作者是倾向于于根元的说法的。《范畴与现况》的中编就是对广义的应用语言学的研究领域进行的相关介绍和分析。全编分为九章,分别探讨了语言教育研究、语言规划研究、文学语言研究、广告语言研究、传媒语言研究、新词语和流行语研究、辞书研究、地名与人名研究以及速记研究这九个研究方面。作者不仅对应用语言学各研究领域的重要研究内容、重要文献进行了客观细致地介绍分析,同时还提出了许多富有见解的观点。

随着应用语言学研究的不断发展,许多新兴的边缘学科与语言学的相关理论结合成为应用语言学新的分支学科,这大大拓展了应用语言学的研究范围。《范畴与现况》一书的下编探讨的就是应用语言学的各分支学科。下编共十六章,其中既有对发展较为成熟的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人类语言学、交际语言学等学科的介绍与分析,又有对近些年来新出现的学科如计算语言学、数理语言学、神经语言学、病理语言学、侦查语言学、法律语言学等学科的引介与探讨。在介绍各分支学科的时候,《范畴与现况》首先对分支学科进行了概述,包括学科的性质、学科的研究对象及研究内容、学科的研究目的与研究方法以及学科的形成和发展过程等。其次,作者从国内、国外两个方面介绍了各分支学科的发展概况。最后,作者对各分支学科的重要文献进行了介绍。

《范畴与现况》可以使应用语言学初学者迅速了解应用语言学的发展过程、基础理论、基本方法等。同时,它还可以为应用语言学研究者提供大量研究所需的参考材料。所以它既是一本教科书,又是一本工具书,同时还是一本学科史。

语言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的标志之一。语言对人类社会的形成和发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2

关键词:产业划分健康产业范畴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健康的需求已从诊治疾病扩大到预防、保健、康复等更为广泛内容,健康观发生着显著的变化;经济社会生活中产生了各种与健康相关的产业活动。美国当代经济学家PaulZanePilzer认为,“健康产业”是以健康为中心,为全部人群提供健康相关产品和服务[1]。国内有学者[2,3]认为健康产业是以维护、改善、促进与管理健康,预防疾病为目的,提、学、研产品与相关健康服务的行业总称。也有学者[4]将健康产业活动概括为制造经营和健康服务两项活动。陈建勋等[5]认为健康产业分为医疗性和非医疗性健康服务两大类,包括四大基本产业群体:医疗、医药、保健品业、健康管理服务。本文尝试借鉴产业划分的理念,探讨“健康产业”的范畴,以期抛砖引玉。

一、“健康产业”定位

2012年国家统计局将国民经济行业分为三次产业96个大类。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服务业);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辅助活动,归入服务业),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归入服务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第三产业即服务业,是指除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包括: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等。参照此分类,“健康产业”不同于传统的三次产业划分的范畴,它涵盖了三次产业的诸多产业活动,属于产业群或产业链。所以,要理解“健康产业”的范畴就应以健康观为核心,以维护人类健康需求为出发点和归宿,剖析产业部门贡献率来确定“健康产业”的范畴。

二、产业剖析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适用于在统计、计划、财政、税收、工商等国家宏观管理中对经济活动的分类,并用于信息处理和信息交换。这里所谓的行业(或者产业)是指从事相同性质的经济活动的所有单位的集合。划分行业的标准采用经济活动的同质性原则,即每一个行业类别按照同一种经济活动的性质划分,而不是依据编制、会计制度或部门管理等划分。按照单位的主要经济活动确定其行业性质:当单位从事一种经济活动时,则按照该经济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当单位从事两种以上的经济活动时,则按照主要活动确定单位的行业。根据上面的阐释,我们可以按照三次产业的模式对从事健康相关产业的行业活动进行剖析,初步界定“健康产业”的范畴。

(一)第一产业剖析

农业的基础地位决定了当仁不让的占据了健康产业的头把交椅。没有种植业、养殖业、渔牧业等第一产业部门的原料,二三产业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健康原材料生产,主要包括农林牧渔业当中除了以维持基本生存条件为主要目的以外的产业活动,比如中药材种植、养殖业,保健功能原材料种养等。

(二)第二产业剖析

采矿业除了对地热资源、矿泉水资源的开采,其他采矿业活动与健康产业活动关联度较弱。制造业与健康产业关联度相对较强,特别是农副食品加工业、食品制造业、酒饮料和精制茶制造业、文教工美体育和娱乐用品制造业、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日用化学产品制造)、医药制造业、日用及医用橡胶制品制造、日用塑料制品制造、陶瓷制品制造卫生陶瓷制品制造日用陶瓷制品制造、金属制日用品制造、医疗仪器设备及器械制造、家用美容保健电器具制造等,各种健康相关产品都来自于工业生产。至于建筑业,布局合理、功能舒适、美轮美奂的建筑艺术无疑增添了健康的元素;至于新型健康地产、养老地产、保健地产等更是脱离不了健康的理念。

(三)第三产业剖析

第三产业门类众多,与健康更是息息相关。服务业中涉及健康产品的交通运输物流、信息传输与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健康保险业、租赁业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教育、卫生、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诸多产业都可以全部或者部分的纳入健康产业的范畴,功能主要是帮助第一、二层次产品价值的实现或者转移。

三、“健康产业”范畴及发展趋势

除了传统的医疗卫生产业外,发展潜力较大的健康产业活动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老年健康产业值得关注

老年人口的增加,健康问题日益突出,产业需求剧增。这类产业包括老年照护、养老服务等,以及一些关联性产业如保险、保健、营养、康复、康乐、心理、旅游、地产等。2006年调查数据显示有5%的老年人有住养老院的愿望,而入住率仅仅有0.86%。仅就健康护理而言,如果当成一个产业做起来,在产业政策上给予一些倾斜,将会有400万人投身到这样一个产业当中来[6]。

(二)食品营养健康产业包括保健品产业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生命力

民以食为天,食品营养与安全关乎每个人的健康,由于工农业污染,食品原材料污染以及营养成分的损失已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人们对营养、安全、健康食品的产业和产业链条的需求与日俱增。

(三)健康休闲娱乐成为了人们愉悦身心的重要选择

随着人民健康观乃至生活观念的转变,旅游、健身、休闲、娱乐业等成为了健康产业的一大亮点。与之相关的周边产业――交通运输、信息传媒、保险等也产生了新的需求。如近年来迅速发展的健康体检旅游,让人们的健康、旅游双重需求愿望得到了更好的满足;不仅是一项经济活动,还是一项普及健康知识、提高人们健康素养的文化教育活动,具有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7]。

(四)健康保险业也正焕发着蓬勃的生机

健康保险业范围很广,除了医疗保险外,还包括各种寿险、疾病险、意外险等。随着人们风险意识的增强,健康保险业务发展迅猛。在2004全球卫生筹资总额中,商业健康保险已占份额的15%[8]。2011年中国商业健康保险赔付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例仅为1.5%,以社会保险为主导的德国等,商业医疗保险占医疗卫生总支出的比多在10%以上;美国占比更是超过35%。我国实行的是“广覆盖、低保障”的社会医疗保险模式,商业健康保险发展潜力巨大。

(五)健康信息化产业在未来的健康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也不容忽视

健康信息化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之一。云计算技术和健康物联网的崛起推动健康信息化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医疗健康产业与信息产业融合已成大势所趋,数字健康也成为新的投资热点。

(六)健康教育与咨询服务业

中国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低下早已被广为诟病,政府有责任采取措施提高居民健康素养,培养健康行为生活方式。这也预示着相关产业如营养咨询、心理咨询、健康管理咨询、保健康复咨询服务等,以及衍生的服务业和产品制造业即将迎来发展的美好时期。

“健康产业”涵盖了诸多的产业部门,应该看作是“健康产业”的理论范畴。但各产业部门与健康的关联密切程度却不尽相同,目前在实践当中尚无确切的划分“健康产业”的方法。可以借鉴数理统计的方法,采用相关系数法、回归系数法或者聚类分析等来划分;或者也可以采用德尔菲专家判断的方法,从产业划分的角度去研究、确定“健康产业”优先发展的实践范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人们对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和对健康水平的不断追求,“健康产业”必将成为中国最有投资价值的产业之一。

参考文献:

[1]PaulZanePilzer.TheNewWellnessRevolution:HowtoMakeaFortuneintheNextTrillionDollarIndustry[M].NewYork:JohnWiley&Sons,2007

[2]白书忠.中国健康产业体系与健康管理学科发展[J].中华健康管理学杂志,2007(2)

[3]王晓迪,郭清.对我国健康产业发展的思考[J].卫生经济研究,2012(10)

[4]宫洁丽,王志红,翟俊霞等.国内外健康产业发展现状及趋势[J].河北医药,2011(14)

[5]陈建勋,马良才,于文龙等.“健康管理”的理念和实践[J].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6(1)

[6]张振忠.健康产业任重道远[J].中国卫生产业,2011(10)

[7]张胜利.福建省健康体检旅游产业态势研究[J].经济视角,2013(9)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1篇3

【关键词】经皮穴位电刺激;卵巢低反应;IVF—ET

据统计,近些年来,不孕不育的患者每年以数十万的速度递增,不孕症已经引起了国内外的高度重视,IVF—ET技术的日渐成熟为众多不孕不育的患者带来了福音和新的希望,但是在超促排卵的过程当中,大约9%—24%的患者效果不理想,发生卵巢低反应。1983年Garcia等人首次提出了卵巢低反应的概念。现代医学研究对卵巢低反应的定义为卵巢对促性腺激素刺激低反应的病理状态,主要表现为周期当中窦卵泡数量少,血清中雌二醇峰值低,Gn用量多,周期时间长,优质胚胎数量少和临床妊娠率低。祖国医学根据其生理病理特点及临床表现将其归为“不孕”、“月经不调”、“闭经”等范畴。因此,卵巢低反应是助孕技术当中的一个难点问题。

针刺治疗妇科疾病历史悠久,已有相当多的研究报道称,针刺治疗可以提高卵细胞质量进而影响IVF—ET的结局。本研究通过对卵巢低反应患者进行经皮穴位电刺激,探讨其作用机理。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

患者均为山东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生殖中心门诊病患者,共92例。观察组年龄24~38岁,平均年龄29.6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3.2年;原发性不孕25例,继发性不孕20例。对照组年龄22—39岁,平均年龄29.8岁,病程2~8年,平均病程3.2年;原发不孕26例,继发不孕21例。两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病例选择标准

1.2.1不孕症标准参照《中医妇科学》不孕症的诊断标准,婚后一年,性生活正常,未避孕而未孕者,称为不孕症。

1.2.2纳入标准目前为止对于卵巢低反应尚没有统一的被大家所接受的诊断标准,本研究采用以下标准为纳入标准:①常规的超促排卵方案中,获卵数3500IU。以上标准必须满足①、②及③、④其中之一。

1.2.3排除标准①不符合不孕症范围的;②卵巢早衰的患者或有其他生殖内分泌疾病者;③先天性性腺发育不全或其他子宫性闭经等器质性病变者;④近期服用过激素类药物或相关拮抗作用的药物难以判断者;⑤男方严重少弱症;⑥患有精神方面疾病而无法合作者;⑦中途不能坚持者。

1.3分组

1.3.1治疗组自月经第5天开始给予经皮穴位电刺激,月经第5天至15天,选择频率2H2,月经第16天至下次月经来潮选择频率100Hz。

1.3.2对照组空白对照。

1.4统计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包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或百分率(%)表示,采用£检验进行统计学比较,P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内分泌及窦卵泡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基础内分泌水平及窦卵泡的比较结果见表1。

从表1可以看到,治疗前,两组患者基础内分泌、窦卵泡数无差异,观察组治疗后窦卵泡数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3.2两组临床结局的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临床结局的比较见表2。

从表2可以看到,观察组获卵数、优质胚胎率及冷冻胚胎数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

4讨论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4

【关键词】文献黄帝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

中医是传统医学,中医文献是中医传统性的主要体现之一。在中医历史上,文献与文献的整理研究是一道特有的风景,并与中医学术发展密切相关。

1文献与文献整理

《论语·八佾》载孔子说:“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徵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徵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吾能徵之矣”[1]63。此为“文献”一词的最早出处。按照后人理解,“文”是典籍,是书面的记载,“献”是贤人,是口头的传述。孔子认为需要通过遗存的典籍及贤人的讲述来研究古代礼乐制度。孔子是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文献整理的大学问家。经过他整理的《诗》、《书》、《礼》、《乐》、《易》和《春秋》被后世称为“六经”,影响了中国社会两千年。直到今天,这种影响仍是深刻而广泛的。孔子以他的思想整理文献,评价文献,文献又反过来影响了他的思想。孔子将当时所见的诗歌整理删定为三百零五篇,并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1[53]。“《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1[66]。他又说:“周监于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1[65]。可见“文献”从一开始就跟思想有着必定的渊源。

2中医文献整理的研究性质

文献承载学术是不必讨论的,仅《黄帝内经》便可证明这一点;文献指导学术发展也是不用讨论的,《伤寒论》与《金匮要略》至今仍能示人以方向。有专家认为:“真正的典籍,是学术发展的结果。换言之,学术发展的结果和表现,是产生大批的典籍”[2]。作为“文献”中“文”的部分,典籍在历史的风霜中传延,它的学术性使后人无法轻视,而它的历史性要求人们进行整理维新,否则便不能很好地为后人所用。由于中国人尊崇先贤的传统,中医文献的整理与中医文献本身是密切相关的,文献整理的结果往往是产生了新的文献,而新的文献不仅承载着前代的成就,也注入了新的思想。《黄帝内经》是一部汇总性文献,其思想内涵的主体部分应该在其成书之前就已经发生或形成,并肯定通过某种形式在流传。从某种意义上讲,著作的成书只是使那些已经发生并正在流传的思想有了一个新的承载形式。因此,《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虽可能在西汉,但其思想的发生、流传、嬗变、补充、升华、分合却可能经历了从春秋战国到西汉这数百年的历程,成书只是对已经发生并正在流传的医学思想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总结、归纳、整理。当然,我们不能低估跟《黄帝内经》成书有关的那些医家的贡献。任何一部医书整理成书的过程不可能不渗透着整理者本人的思想,即使只是梳理体系,编缀成册,也需要高度的智慧和和艰辛的劳动。所以,《黄帝内经》虽然汇集了上自春秋下迄秦汉的医学理论与经验,但毕竟是一部具体的文献,需要有人做具体的工作,而做这番工作的也一定是具体而鲜活的人,他(们)不可能生活在数百年的时段中。由于《黄帝内经》汇集了其成书前数百年的理论与经验,由于它的编次成形需要一个或若干个具体而鲜活的人,所以,其成书有类文献整理的工作,而文献整理具有研究的性质也是自然的。

实际上,所有具体文献的发生都带有研究的性质。文献有著作而成的,也有编述而生的,即便是简单的汇编,或文词的注释,都需要投入必须的辛劳和智慧,否则是无法完成的。孙思邈宗承前代而成《备急千金要方》,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虽然该书很多内容非孙思邈所创,但汇集前代医学并为之设计一个合理的系统,便是一项极具挑战性的工作。孙思邈将前代关于脏腑疾病的医论医方归纳为一个系统,安排在《备急千金要方》卷十一至卷二十,看似平常,实则投入了极大的智慧。如果将各卷分拆来看,简直就是“中医肝病学”、“中医胆病学”等专科的雏形。所以,无论是何种性质的文献,或是何种性质的文献整理,都带有研究的性质,而其价值亦与其研究性内容的多寡有关。

3中医文献整理的历史

如上所述,《黄帝内经》的成书已具有文献整理研究的性质。魏晋之间,皇甫谧据《素问》、《针经》和《明堂》三书,撰成《针灸甲乙经》。据皇甫谧自言:“乃撰集三部,使事类相从。删其浮辞,除其重复,论其精要,至为十二卷”[3]。“撰”是“选”的通假,“撰集”便是“选集”。皇甫谧选集三书中的有关内容,并按类重编,属于类书编纂的方法,后世如《名医类案》、《古今图书集成医部全录》等均属此类。因此,《针灸甲乙经》的问世跟文献研究密切相关。在皇甫谧之前,王叔和曾对《伤寒杂病论》进行整理编次。皇甫谧在《针灸甲乙经序》中说:“近代太医令王叔和撰次仲景选论甚精,指事施用。”如果没有研究的性质,是无所谓“甚精”,或可以“指事施用”的。此外,贾得道先生据此认为王叔和为魏人而非晋人[4],是很有道理的。王叔和的工作可能是现在所知最早的针对具体文献的研究工作。魏晋以降而至隋唐,针对《黄帝内经》的文献研究至少有3次,其中两次的研究成果至今尚存,即隋代杨上善的《黄帝内经太素》和唐代王冰的《黄帝内经素问注》。《黄帝内经素问注》经宋代林亿等校正刊行,成为今传《素问》的祖本,深刻地影响了中医学术的发展。在此之前,南朝齐梁间全元起作《素问训解》,其书虽不传,却是迄今所知最早的针对《素问》的文献研究。两宋时期,中医学术空前繁荣,文献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本草文献在五代后蜀《蜀本草》的基础上迭经修订,出现了《证类本草》这样典范式的著作。《证类本草》经艾晟校定于前,曹孝忠、王继先重校于后,成为《本草纲目》之前本草学的范本,独领风骚五百年,不能说不是文献研究的骄傲。北宋校正医书局医者与儒臣并用,先后校订刊行了《素问》、《灵枢经》等重要典籍,是迄今所知古代官方规模最巨、影响最大的医学文献研究。自金元而下迄明清,对《素问》、《灵枢经》、《伤寒论》、《金匮要略》、《难经》、《神农本草经》等经典文献的研究进入了花团锦簇的时代。金代成无己的《注解伤寒论》、元代滑寿的《读素问钞》、赵以德的《金匮方论衍义》、明代马莳的《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王九思的《难经集注》、卢复的辑本《神农本经》,均在此期先占头筹,开中医经典文献研究之风气。此期关于中医经典文献的研究性著作近几千种,体例有注释、类编、摘编、发挥、方论、歌括、杂著以及图表等,其中有些成了为医必读的名著,如《类经》、《内经知要》、《素问玄机原病式》、《注解伤寒论》、《伤寒来苏集》、《金匮要略心典》等。自清末至民国时期,中医经典文献研究在高潮之后渐趋平和。由于印刷技术的进步,丛书编印成为此期中医文献研究的特色之一。曹炳章辑编《中国医学大成》,原计划收录各类中医名著365种,后因日本侵华战事起而告中辍,中国中医研究院馆藏128种,亦已蔚为大观。周禹锡在为之撰写的序文中称其价值有八:保存国粹、有系统可循、打破私传秘诀之通病、公开禁方之秘密、统一国医学术趋向、蔚成医校实习之专籍、造就国医高深之人材、便利图书馆之设备。

建国以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支持下,中医文献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上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一批中医古籍经校订后排印出版。80年代开展的中医古籍整理,采用传统文献学方法整理中医古籍,不仅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并确立了中医文献研究的学科地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介入,中医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思路近年来出现了革命性的变化,中医经典文献通检编制、电子版中医图书出版、中医文献数据库开发,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以传统文献学方法为基础,以知识库技术为依托,以知识体、知识元概念为核心的中医文献智能数据库的建设,开拓了中医文献研究的崭新领域。

4中医文献研究的范畴

中医文献研究是一个相对笼统的概念,究竟哪些工作属于文献研究的范畴,并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回答的问题。中医文献特别是中医的历史文献是一种客观的存在,既具有见证历史、承载学术、指导当代、奠基未来的价值,又由于种种原因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版本的源流需要梳理,讹误的文字需要校勘,古奥的语辞需要训诂,隐微的义理需要阐发,散佚的古书需要辑复,文献的真伪需要辨析,淆乱的文献需要编次,出土的文献需要考辨,等等,所有这些,无不属于文献研究的范畴。整理继承当代名老专家的经验与思想,是中医文献研究的重大课题。采用计算机技术、声像技术等进行文献的加工和研究,是新技术条件下的文献研究。

在具体文献的研究过程中,一般需要使用多种文献研究的方法。王冰整理《素问》,是中医文献研究的成功范例。据王冰自序,他曾“迁移以补其处”,“加字以昭其义”,“别目以冠篇首”,“增益以光其意”,“详其旨趣,削去繁杂”,“别撰《玄珠》,以陈其道”[5]。从王冰所注《素问》的实际情况看,他的工作几乎涉及到了文献研究的所有方面。上世纪80年代的中医古籍整理,遵循传统文献研究的方法,以正字、标点、校勘、注释为主要内容。近年来,中医文献研究出现异彩纷呈的趋势,或以传统研究方法为主,或以现代科技手段为用,或重在具体的文献,或重在文献的系统,规模日益扩大,深度不断增加,方法快速更新,观念日趋新颖,中医文献研究的范畴在不断的扩展之中。因此,可以这样认为:凡以中医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有助于文献的利用为研究目的的所有工作,都属于中医文献研究的范畴。

综上所述,中医文献整理历史悠久,并始终具有研究的性质。中医文献整理应符和学术发展规律和临床需求,在不同时期表现为不同的特点。从广泛意义上讲,凡以中医文献为研究对象,以有助于文献的利用为研究目的的所有工作,都属于中医文献研究的范畴。

【参考文献】

[1]朱熹.四书章句集解[M].北京:中华书局,1983.

[2]李致忠.中国典籍史[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3]皇甫谧.针灸甲乙经(医统正脉影印本)[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6.

[4]贾得道.中医医学史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79:112.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5

关键词:方荆学;中药炮制学;相互影响

中图分类号:R283;R289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7717(2008)01-0172-02

中药炮制是我国历代医药学家在长期医疗实践活动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一项独特的制药技术,因此,中药炮制是以中医药理论为依据,并且以此理论来解释炮制作用。中药材必须经过炮制成饮片之后才能入药,是中医使用中药的一大特色。方剂的组成部分就是经过炮制的中药,中药必须经过炮制才能在方剂中使用,方剂的发展促进了中药炮制的不断发展,而随着中药炮制的发展,炮制品的增多,也大大扩大了其临床应用范围,促进了方剂的发展,因此两者之间是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关系。

1众多炮制理论起源于方书

中国现存最早的方书《五十二病方》中就有对炮制方法的记载,包括净制、切制、水制、水火共制等炮制内容。战国时的《黄帝内经》的一个处方“秫米半夏汤”中就有“制半夏”的记载。汉代的《伤寒论》将炮制的内容记为药物脚注,散见于处方当中,与药物配伍、剂型、煎法、服用相联系,其中有些炮制方法已趋成熟,对制药火候上提出“烧、炼、熬”三者不同。东晋葛洪在《肘后备急方》中提出生姜汁可解半夏毒,大豆汁解附子毒,常山、牛膝酒渍服,对后世依方炮制提供了基础依据。南北朝时期南齐时的《刘涓子鬼遗方》是最早记载用姜汁制药的医药著作,主要是对半夏的炮制:“汤洗七遍,生姜浸一宿,熬过。”不难看出,历代的方剂大家也是药物炮制学家,例如张仲景、傅青主。炮制真正成为一门学科被分离出来还是在南北朝刘宋时代,即《雷公炮制论》的问世,为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

2方剂配伍也属于炮制的范畴

清徐灵胎在《医学源流论》中归纳了传统的制药原则:相反为制、相资为制、相畏为制、相恶为制。同时他也认为,方剂“七情”配伍中的相须配伍似于相资为制,相畏和相杀配伍类似于相畏为制,因此配伍也是中药炮制的范畴,不同的是,没有单个药的进行,而是通过配伍,煎煮起到炮制的作用。例如小柴胡汤中用生姜和半夏,白虎汤中用石膏和粳米。

另外,很多炮制用的敷料也是方剂配伍中的常用中药,例如酒、醋、蜂蜜、生姜汁、甘草汁、猪胆汁、盐水、粳米、麦麸等等。在复方当中应用也能起到跟用这些药物对某一味药炮制的异曲同工之妙,例如牡蛎散用小麦同煎,金锁固精丸用盐汤送下,失笑散用醋调。

再者,很多炮制的药对也是方剂的配伍药对,例如炮制中的吴茱萸炒黄连,这两昧就是《丹溪心法》中治疗肝火犯胃证的左金丸中的两味药。灶心土炒白术,这两味药也在治疗阳虚便血的方剂黄土汤中有所体现。

3炮制是方剂用来控制其作用方向的一个手段

3.1从控制不同功效作用来看中药由于成分复杂,因而常常是一药多效,但中医治病往往又不是要利用药物的所有作用,而是根据病情有所选择,这就需要通过炮制对药物原有的性能予以取舍,权衡利弊,使某些作用突出。某些作用减弱,充分发挥药物的治疗作用。这就对药物的炮制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例如,甘草是复方中最常用的一味药,又称“国老”,但在治疗不同的证型时要选用不同炮制品。如欲补中缓急多选用炙甘草,因蜜炙之后能补能养能缓能走中,如芍药散、补中益气汤等大多数方剂均以此为主;但若达清热解毒之目的,则一般要生用,如导赤散、六一散之类。

3.2从主治病证来看炮制改变中药的性味归经和作用偏向,能作用于不同的病位,还能引导它药人特定的病所。例如知母生品上清肺热,下泻肾火,兼通胃脘实热,如白虎汤,盐制后导药下行,专于人肾,增强了滋阴降火的功效,如六味地黄丸。《本草纲目》记载:“治本脏之火,则生用之;治肝胆实火则以猪胆汁浸炒;治肝胆之虚火则以醋浸炒;治上焦之火则以酒炒;治中焦之火则以姜汁炒;治下焦之火则以盐水或朴硝研细调水和炒;治气分湿热之火则以茱萸汤浸炒;治血分块中伏火则以干漆末调水炒;治食积之火则以黄土研细调水和炒。”

4不同的炮制品对方剂的疗效有影响

4.1从实验研究来看观察泽泻不同炮制品在五苓散和泽泻汤中的泽泻有效成分溶出率,盐泽泻和麸泽泻的溶出率明显高于生泽泻。龟板的砂烫醋淬品、砂烫品,皆可入汤剂,但以砂烫醋淬龟板人汤剂更佳。探讨不同地黄炮制品对增液汤药效的影响时发现,用熟地黄组方对小肠蠕动的促进作用最为明显,以酒制熟地黄的组方对小鼠肠容量增加的作用最为明显。古方失笑散的炮制方法跟《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的失笑散炮制方法不同,通过实验,发现对绿脓杆菌的抑制作用和方中总黄酮的含量,药典方比古方要高。

4.2从临床的疗效和副作用来看炮制不当,不完全或者用错炮制品严重影响了临床疗效,甚至出现严重的中毒事件。再有“方对药不灵”的现象。苦杏仁中的苦杏仁酶有毒,虽然能在沸水中被破坏而挥发,但是如果炮制不当就不能被完全破坏。需要的水量必须为药材量的10倍以上,还必须在水沸后投药,再煮沸5~10min,这样才能被完全破坏,同时也使有效成分的溶出率增高。蒲黄在用于“止血”时,应该用蒲黄炭,但是如果用了生蒲黄,则会使出血更严重。

5炮制扩大了方剂的用药范围

一些有毒的药物、矿物药、动物药、虫类药,没有经过炮制之前是不能人药的,但是经过炮制,减毒增效,矫味增效,改变理化性质,就能广泛应用于组方配伍而治疗疾病,例如四逆汤能用制附子回阳救逆;朱砂经过水飞减毒后能用于朱砂安神丸中,既能重镇安神,又可清心火;五灵脂经过酒炙之后,能活血止痛,又可矫味矫臭,失笑散中将其与蒲黄配伍用于瘀血停滞证。另如磁石、龟板、自然铜等等,正是炮制使它们能够被医家所使用,治病救人,体现出它们的药用价值。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6

关键词:实验动物;实验动物医学;课程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34-0249-02

实验动物的质量直接关系到科学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实验动物在感染,特别在是隐性感染状态下,往往会从免疫调节、代谢产物调节和与宿主细胞间的相互作用等多个方面导致科学试验失败,或导致科学研究结果不准确和不可重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的严重浪费,严重阻滞了实验动物行业的健康发展。作为我国最早开设实验动物专业的高等院校,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在实验动物专业设置、本科教学及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量尝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本文结合扬州大学兽医学院实验动物学系近年来开设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经历,谈谈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课程开设的目的意义,课程内容设置、讲述重点及在课程教学过程中的一些体会,以期为更好地培养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提供一些借鉴。

一、实验动物医学研究范畴

实验动物医学是美国兽医协会认可的兽医学范畴中的一个专业领域,其职责范围涉及作为生物医学业务活动对象的各种动物的疾病诊断、治疗和预防,其中也包括探索尽量减轻科研用动物的疼痛或不适的各种方法,以及鉴定影响利用动物开展科学研究的各种因素。实验动物是指经人工培育和人工改造,对其携带的微生物和遗传、营养、环境实行控制,来源清楚、遗传背景明确,用于科学研究、教学、生产、检定及其他科学试验的动物。众所周知,标准化实验动物是获得可靠试验结果的有力保障和支撑,绝大多数重要的生命科学相关成果的取得都取决于以标准实验动物进行的动物试验,也正是动物试验推动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促使了科研工作者对实验动物病原学、流行病学、诊断措施和防控策略,以及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潜在性干扰,逐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研究范畴。

二、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和教育

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历程较短,其发展主要伴随实验动物学的发展,也是实验动物学中微生物质量控制的延伸、丰富和拓展。目前,国内外尚未有专门的实验动物医学教程,实验动物从业人员对实验动物医学的学习主要依赖于继续教育、会议交流、通讯咨询、相关论文杂志、课题研究,以及通过从工作中学习或通过各类交叉学科的培训等方式,从而达到对实验动物医学相关内容的了解、理解和掌握,并进而推动实验动物行业整体健康发展,近些年来,随着生命科学的蓬勃发展,对实验动物质量的日趋严格,也加快了实验动物医学的发展,增加了实验动物医学再教育和自我提高的机会。

三、实验动物医学课程设置的目的和意义

为系统性建设实验动物专业课程,推动实验动物科学事业更好、更快地发展,以实验动物主要易感病原为主体,以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后的对科学研究的干扰为抓手,驱动学生深层次理解实验动物感染病原微生物对科学研究和生产检定产生干扰的危害性;促进实验动物专业学生深入理解实验动物微生物检测国家标准中规定的必须和必要检查项目的意义以及标准制定的依据;推动学生更好地理解实验动物的环境要求,实验动物设施,实验动物设施的建设及实验动物的饲料、饮水和垫料管理等授课内容;进一步明确实验动物标准化对生命科学相关行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意义。

四、课程内容和设置

1999年,扬州大学依托兽医学院,在科技部的大力支持下,在全国率先设置了实验动物学专业,经15年的探索和经验积累,已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专业方向,培养了一大批专业性人才,为我国实验动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实验动物学》是实验动物专业的主干课程,其主要讲述实验动物学相关概念、实验动物的环境与设施、实验动物遗传、繁殖与繁育体系、实验动物的饲养管理及常规实验动物等内容。因课时量限制,实验动物的微生物质量控制基本不作讲述。然而,近些年来全国实验动物微生物的质量检查结果不容乐观,实验动物群体如啮齿类动物感染重要病原的比例仍然较高,且经常能听到客户对实验动物质量问题的反馈,这已经对实验动物行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为从实验动物微生物质量角度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学的内容,及时发现实验动物的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规避其影响科学研究的风险,减少人、财、物力的浪费,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于2010年开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由于没有参考教材,讲授内容主要依据《LaboratoryAnimalMedicine2ndedition》和《NaturalPathogensofLaboratoryAnimalsTheireffectsonResearch》两本英文原版书籍,同时结合国外著名大学实验动物机构网站以及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的相关研究结果,自编了《实验动物医学》讲义。以啮齿类动物(大鼠、小鼠、仓鼠、豚鼠和兔)、犬及非人灵长类动物为对象,主要讲述病原特性、流行病学(重点讲述传播途径和易感动物品系)、临床表现、病理变化、诊断、防控,着重阐述病原感染对科学研究的干扰。目前,课程设置为40个学时,其中理论课24学时,实验课16学时,实验课程紧扣理论课程,实验课主要以病原模拟感染实验动物,从临床表现、诊断和对科学研究产生干扰等方面进一步掌握理论课程所授内容,较好地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五、教学体会

自2010年起,扬州大学实验动物学系自设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坚持从英文原版书籍及原始文献中汲取营养,坚持不断修改教学大纲、完善教学内容;坚持以更好地掌握实验动物专业内容和技能为宗旨,从无到有,由点到面,逐步积累,初步形成了实验动物医学的课程体系,明确了授课的侧重点,有效地补充了本专业的授课内容,丰富了本专业的教学内容,拓展了实验动物专业的研究方向。我们认为,要上好实验动物医学这门课,首先要充分了解实验动物学这门主干课程,实验动物学课程是本专业的基石,充分掌握实验动物学课程内容,才能更好地有侧重点地阐述实验动物医学的相关内容;其次,充分利用网络资源,跟踪实验动物病原的研究进展,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大纲及授课幻灯,挖掘与本专业相关的经典案列,活跃课堂,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最后,坚持理论课和实验课相结合,理论课讲解概念、方法和基础理论知识,实验课以动物实验推动学生进一步理解理论课的内容,相辅相成。经过5年的探索,我们初步建立了实验动物医学课程的讲授体系,促进了学生对实验动物相关知识的掌握和应用,师生反映效果较好。

参考文献:

[1]隋丽华,范薇,杨敬,等.实验动物微生物、寄生虫抽样调查及分析[J].实验动物与比较医学,2008,28(4):259-62.

[2]李厚达.实验动物学[M].第2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7.

[3]熊忠良,赵海忠,甘伏生.实验动物在兽用生物制品研究和生产中的应用[J].畜牧与兽医,2011,43(1):84-87.

[4]JamesG.Fox,LynnC.Anderson,FranklinM.Loew,FredW.Quimby.LaboratoryAnimalMedicine2ndedition[M].California:AcademicPress,2002.

[5]DavidG..Baker.NaturalPathogensofLaboratoryAnimals-TheirEffectsonResearch[M].Washington:ASMPress,2003.

[6]McCaskeySJ,RondiniEA,ClinthorneJF,etal.IncreasedpresenceofeffectorlymphocytesduringHelicobacterhepaticus-inducedcolitis[J].WorldJGastroenterol,2012,18(13):1459-1469.

[7]高正琴,岳秉飞,贺争鸣.首次从中国小鼠中分离到肝螺杆菌及其鉴定[J].中国共患病学报,2008,25(3):210-213.

[8]ZhangQ,XuX,YuanY,etal.IPS-1playsadualfunctiontodirectlyinduceapoptosisinmurinemelanomacellsbyinactivatedSendaivirus[J].IntJCancer,2014,134(1):224-34.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7

【关键词】蒙医学;艾灸法;功能性消化不良

【中图分类号】R291.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4)02-0003-01

艾灸法是目前广泛应用于蒙医临床的一种灸疗法,艾草易于点燃,其火温柔而持久,灰烬不散。具有改善气血运行,祛除巴达干、赫依之邪、燥黄水之功效。可广泛应用于各类疾病,如:消化不良、胃火衰败、浮肿、水肿、痞病、寒性希拉性头痛、关节黄水病、虚热病、癫狂、健忘症、妇女赫依病和血病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dyspepsia,FD)是以上腹痛、上腹灼热感、餐后饱胀、早饱等症状为主,同时可伴有上腹胀、嗳气、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的一组临床综合征。FD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功能性胃肠病[1],约占胃肠专科门诊的1/3以上,西方国家患病率约为20%~40%,我国社区人群患病率为18.9%~19.8%[2-3]。根据有关报道FD的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无明确定论,多数人认为由多种不同机制和因素所致的综合征,主要与胃肠道动力障碍、内脏敏感性增高、胃底对食物的容受性舒张功能下降、幽门螺杆菌(HP)感染、精神心理异常、脑-肠轴功能紊乱等原因有关。目前尚无特效速效药物,主要是以抑酸药物、胃粘膜保护剂、促胃肠动力药物、促消化酶分泌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由于服用药物种类繁多、无特效药物、用药量大而给许多患者带来服用药物的恐惧感。蒙医灸疗是不借任何内服药物的帮助,只靠热量的传导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疗法,是一种自然的绿色疗法。因其操作简洁、价格低廉、起效快等诸多优点在蒙古族地区很受欢迎。功能性消化不良该病名在蒙医学古籍文献中无明确记载,诸多学者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将其归属于蒙医胃衰证的范畴。蒙医学认为本病是由各种外因导致胃火失调,消化三能失去正常平衡,不能正常分解日常所食之物而导致的疾病。从蒙医寒热证的理论去分析,本病大多属寒性疾病范畴,因此在治疗时应以温热性药物或疗法来治疗本病可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蒙医灸疗正是一种温热性的外治疗法,所以治疗本病有独特的优势。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工作中按此方法治疗本病得到了很好的疗效,现举例说明。

典型病例:梁某某,女,蒙古族,37岁,科左后旗茂道吐苏木人。主诉:上腹痛、餐后饱胀、食欲不振两周。患者两周前因过度食用寒凉性食物而出现上述症状,在家中服用奥美拉唑等药物无明显好转来我院就医。入院后经过相关检查确诊为功能性消化不良。结合患者情况决定给予灸疗。选取赫依穴(位于第一胸椎下凹正中和此点再向左右量1寸处各有一穴位,三穴并列在一条横线上)、巴达(位于第三胸椎下凹正中和此点再向左右量1寸处各有一穴位,三穴并列在一条横线上)、胃穴(位于第十二脊椎下凹正中和此点再向左右量1寸处各有一穴位,三穴并列在一条横线上)、火衰穴(剑突尖直下三寸处及左右各1寸处各有一穴位,三穴并列在一条横线上)来进行灸疗。具体方法如下,选好穴位后在穴位上敷一层姜片,其厚度为1~2cm,之后用点燃的艾条进行灸疗15~20分钟,七天为一个疗程,治疗一个疗程后患者上述症状完全消失。

功能性消化不良属蒙医学胃衰证的范畴,对于本病蒙医学者们进行了一些相关研究,也得到了一定的成绩[4-5]。但是对于本病的病因、病机方面无客观量化的研究,且对本病的临床疗效也无多中心大样本的临床疗效观察,只是根据个人临床经验来治疗。在现代化科技如此突飞猛进的当今社会,应该借助先进的科技手段来发展蒙医蒙药事业,这样蒙医药事业才能得到不断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2]肖平烈,陶军.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治疗功能性消化不良伴抑郁患者的疗效观察[J].江西医药,2008,43:685-686.

[3]平丽,李瑜元,聂玉强,等.功能性胃肠病患病情况调查[J].实用医学杂志,2003,19:424-426.

[4]乌云格日乐,斯钦图,等.蒙医灸疗对功能性消化不良模型大鼠胃排空和血浆胃动素、血清促胃液素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院学报,2008,3(30):195.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8

关键词:鼻鼽;变应性鼻炎;针灸;饮病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7.02.031

中图分类号:R24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04(2017)02-0114-03

鼻鼽,是以突然而反复发作的鼻痒、鼻塞、喷嚏、流清涕为主要症状的鼻病,古文献有“鼽”“鼽嚏”“嚏”等称谓,相当于现代医学的变应性鼻炎[1]。自西周《礼记・月令》首载这一疾病起[2],v代文献对该病有丰富的记载。根据病因病机及临床表现的特点,笔者认为可将“鼻鼽”归入中医学“饮病”范畴,兹从治饮角度浅析其针灸治疗思路。

1“饮病”溯源

《内经》最早有关饮病的论述,零散记载有“饮积”“水饮”“积饮”等病名,并有对饮病症状体征的描述[3]。《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对饮病有了一个较为系统的论述,并按饮邪停聚的部位不同将

通畅,血液、津液输布畅达,脏腑功能协调有序;另一方面,肝体属阴,肺助肾生阴,肝肺二脏阴阳互制,则肝木有所涵,不致过亢,机体功能活动正常。若二者升降失宜,肝木升发太过,或肝火上炎、肝阳上亢,则影响肺的功能,出现木旺侮金的病理改变,如肺失肃降、肺阴不足等。而IETM致肝肺损伤也存在肝病传肺的病理机制。首先,IETM损伤肝脏并激活KC释放炎性介质如TNF-α、IL-1、IL-8等,炎性因子随血流入肺脏,导致肺脏炎性损伤;其次,肝脏受损,清除能力下降,LPS大量入血,激活肺内巨噬细胞分泌炎性介质,直接加重肺脏的损伤。可见,中医“木旺侮金”与西医IETM解释的肝肺二脏病理具有相关性,可为临床肝肺综合征的形成提供理论依据,也为中医“木旺侮金”理论提供科学内涵。

参考文献:

[1]李赛,张国霞.浅议“肝体阴而用阳”[J].河南中医,2014,34(7):1217-1218.

[2]陶亮,龚环宇.肝硬化与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关系的研究进展[J].中国感染控制杂志,2015,14(2):139-143.

[3]邱评,李相,孔德松,等.酒精性肝病发病机制研究的新进展[J].中国药理学通报,2014,25(2):37-40.

[4]冯英凯,杨庆华.炎症介质与内毒素肺损伤[J].国外医学:呼吸系统分册,2004,24(5):329-321.

[5]李碧云,李晶.肝肺综合征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3,42(28):3455-3456.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

根据学科分类国家标准,中医学有四个一级学科,分别是中医学、中药学、中西医结合医学和针灸学。这四个一级学科,有共同的思想理论渊源,在科学方法总论研究中,其创新发展的科学思维、方法脉络及复杂关系得到了全面归纳和总结。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各个学科的各自特征、创新发展思路与方法是深化和完整构建中医学创新方法体系的重要举措。

1.1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分析

在不同角度和层面,各学科有共同的问题范畴架构特征,例如都面临规范化、标准化问题,如名词术语、诊疗过程、药物生产等规范标准化,这些属于中医学的重大关键科学问题范畴。除了共性的范畴特征之外,各学科也存在明显的个性特征。通过分析、归纳各学科的科学问题范畴,是全面、系统探索各学科创新方法的前提。证候分类、复方应用和疗效评价是中医学学科框架的核心,其间的方证相应、方效相关和证效相应网络关系是中医学研究的重点和难点,中医学基础与诊断、传统中药学与方剂学、中医临床各科,由基础到临床共同构成中医学学科框架体系。中药学传统中药学是以研究功能主治和毒性为重点,“有故无殒”的毒性评价理念对指导现代药物毒性评价有重要意义,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性味归经和炮制鉴定有助于临床准确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兼备是现代中药的固有属性,从资源学、栽培技术、炮制学、药物化学、药理毒理学角度多方位研究中药,构成了现代中药学的学科框架,近来兴起的网络药理学理论和技术,为现代中药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角。中药学研究的目的是开发应用,过程中的相关规范标准研究、上市后再评价研究,对促进中药现代化和国际化不可或缺。针灸学的基础理论部分,以腧穴学和经络学为中心,与之相关的腧穴特异性研究、经络实质研究、脏腑相关研究都是学科研究的重点。另外,针灸学独有的经穴诊断、经络辨证和经穴配伍形成了其独立的辨治体系。不同于药物,针灸施治是一门技术,其规范和现代机制研究也是针灸学学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针灸学临床研究,以针对优势病种的疗效评价为重点。中西医结合医学是在西学东渐背景下形成的新医学体系。从认识论到疾病的诊治,中西医之间有明显的差别,中西医结合应从认识论角度融合互补,现代基于整体复杂体系的系统生物学兴起,为中西医结合、融合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发展契机。中西医结合诊断具有微观与宏观结合、病与证结合的特点,治疗方面强调中西医疗法的优化互补,疗效评价需要证候信息、客观指标等的综合评价。现代组学、生物信息学和网络生物学技术为兼顾中西医特性的结合医学研究模式提供的技术支撑。

1.2各学科已有科学创新方法的整理挖掘研究

在各学科由萌芽丰富成熟的发展历程中,新思维、新方法和新工具的不断涌现,推动各学科不断进步。在明了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的基础上,系统整理和挖掘各学科不同时空背景下的创新方法特征,求本溯源,对建立以中医学主体思想为根、发皇古义、融会新知、创新发展的现代各学科创新方法体系具有重要意义。(1)采用文本挖掘技术从“古代近代现代当代”四个阶段多个维度综合评价遴选找到影响学科发展、里程碑式的“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分析重大问题产生的根源和时代特征以及重大人物解决问题的方式、方法,并与同时代其他医家比较,立体化呈现当时的学科科学特征。在此基础上参阅当代中外文献,探索科学思维、方法和工具内在联系,评述对现代中医药学研究的借鉴意义。(2)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研究剖析和成果分析:建立和持续支持各学科的重大研究项目研究,是在国家战略层面引领学科发展方向、促进学科关键科学问题攻关的重要举措。采用文本挖掘技术,对近10年来,各学科的863、973、科技部支撑项目、国家自然基金重大专项、行业专项等项目进行系统梳理,参阅中外文献,在世界生物医学发展和国内中西医融合发展的大背景下,探索研究切入点、目标内容、技术方法、关键技术、组织实施步骤等方面的共同规律,分析成果及其相互关系,系统评述其对中医药学科发展的意义,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目标。文本挖掘流程首先是采集各学科发展历程中“重大人物—重大科学问题”文本信息和当代各学科重大研究项目科研信息;在信息电子存储的基础上,通过信息清洗、集成、转换等过程,使文本信息集合构成文本信息库;针对具体研究目标筛选变量,然后根据变量的结构和性质选择相应的挖掘方法,以一法为主,多法联用进行挖掘[3]。

1.3针对当代各学科关键科学问题的前瞻性研究

利用TeoriyaResheniyaIzobreatatelskikhZadatch(TRIZ)主流技术创新方法分析框架和工具,在各学科主要科学问题范畴架构内,结合文本挖掘技术和专家访谈共识法找到当代各学科不同维度、层次的关键具体科学问题,探索问题产生的根源和解决问题着重考虑的对象、属性、参数等因素,揭示这些因素的相对重要性及交互作用,使问题分析过程形式化和结构化。参阅中外文献,结合当代多学科交叉渗透和认识前沿,探索问题的优化解决方案,从科学思维、方法、工具3方面探讨问题解决技术路线和关键环节,探索各个学科发展的动力机制[4-5]。TRIZ的操作流程首先是将各学科中具体科学问题抽象成为TRIZ通用格式问题,然后根据TRIZ问题与方案之间的匹配关系,寻找通用解决方案,最后再将通用方案具体化为具体问题的最终解决方案。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10

关键词:事件名词;语义特征;研究得失

事件名词是汉语中的一批特殊名词。有其独特的语义,语法特征。语言学界对此部分的研究逐渐加以关注,有很多学者发表了独特见解,可是,迄今为止,关于该范畴的界定仍然模糊,主要表现在对类别成员的划定及语义基础的解释,一直有不同的看法。本文就是综合前辈们的研究对事件名词的语义进行总结和探讨,总结事件名词的研究情况。

一、研究意义

具有概括性和清晰明确的“语义特征”有助于推进对事件名词的分类,鉴别框架等的进一步研究。

就《现代汉语语法信息词典》而言,对于名词的分类从不同的角度划分为:个体名词,物质名词,计量名词,集合名词,可分集合名词,不可分集合名词,具体名词,抽象名词,普通名词,专有名词,过程名次,指物名词,无量名词,有量名词。词典的编撰者已经注意到了和指称实物名词不同而具有过程性和动态性的名词,因此把“过程名词”单独列为一类。

综上所述,厘清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对于语言学界和对外汉语教学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影响。理论语言学界与应用语言学界在坚持形势和意义相结合原则的基础上,做出了一些有价值的讨论,但在事件名词的范畴性语义认定,成员范围划定等方面都存在一些不足。

二、前人的研究情况分析

(一)关于事件名词的语义基础

韩蕾于2004年发表的《现代汉语事件名词分析》以及2006年发表的《事件名词的语义基础及相关句式》指出:“20世纪90年代中期,有学者提出“暴雨”、“早饭”、“战争”等名词,兼指称,陈述双重语义于一体,此后有过程名词、动态名词、时间性名词、事件名词等众多名称,反映人们对其深层语义的理解不一致。”并依据原型(prototype)理论,确定12类原型成员,“雨”和“战”两类,是最佳实例(instances):

自然现象:“雨/雪/风/霜/雾”类。

天灾人祸:“灾/难/害/祸”类、“乱/变”类、“病/疫/伤”类。

社会活动:“战/斗/仗”类、“会/展”类、“礼/典/仪/式”类、“课”类、“手术”类。

日常活动:“饭/餐”类(如“晚饭、野餐”等)。

体育运动:“赛”类(如“比赛、复赛、半决赛”等)。

时间过程:“期”类(如“假期、汛期、保险期”等)。

这十二类是人们普遍认同率较高的事件名词,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件名词的“队伍”也在不断扩大,事件名词的范畴模糊不定。比如说:“娱乐活动类”“饮食类”“考试类”“心理活动类”等也可以划在事件名词的范畴之内。

(二)关于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

1.过程性

ZenoVendler在《哲学中的语言学》中提出:“从哲学与认知上来看,事件是融空间与时间,事物与动作,指称与陈述,静态与动态于一体的复合概念范畴。”过程性是所有事件名词的语义特征,所以前人的研究中事件名词也叫过程名词,事件名词在语义上的过程性在句法形式上的表现是能和动量词或是时量词组合。

其中,储泽祥于2000年出版的《名词的时间适应性考察》中讨论了一般名词的时间适应性,并提出了三组鉴别式:

I式N+期间

II式N+前/后/以前/以后/之前/之后

III式N+时期/时代(包括“N+时候”、“N+年代”、“N+阶段、时光”等相关格式)

其中,I式、III式都是对时间流程进行内向定位,包括起点、续段、终点三个要素。II式则是对时间流程的外向分段,是外向参照。

根据进入鉴别式的不同,将名词的时间适应性进行排序:从语义上看活动、事件或现象名词>表人或表物的名词、实体的>虚泛的、人文的>自然的、区别特征性的>非区别特征性的、内向定位的>外向分段的。这是对事件名词时间适应性的讨论。

马庆株于1995年出版的《指称义动词和陈述义名词》中指出:指称和陈述是词的范畴性语义成分。典型的体词和谓词分别与指称义和陈述义相联系,位于连续统的两端。非典型的体词和谓词在连续统的中间,包括陈述义名词和指称义动词。他首先考察名词与方位词的组合,方位词按语义有表空间方位、表时间方位、待定三类:

A:左/右/东/西/里面/以外……

B:以前/以后/当儿

C:前/后/上/下/中……

再根据能否带方位词“中”,过程名词又可分出持续性、非持续性两类。持续性过程名词与时段相联系,如“战争、雷雨”;非持续性过程名词与时点相联系,如“今天、元旦”。

2.动态性

对于事件名词的动态性,邵敬敏、刘焱的研究具有代表性。邵敬敏、刘焱于2001年在《汉语学习》期刊上发表了《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测方法》,认为,典型的静态名词和典型的动态动词之间存在部分名词的语义内涵包含有动态性,是动态名词。区分静态名词和动态名词的最基本方法是看能否受动量词修饰,相当多的汉语名词都可以进入“一+动量词+N”框架,构成自由运用(即自由做主语、宾语、定语)的偏正短语,这就是动量动态名词。如:

一次会议/战争/车祸/事故/手术

一场雨/雪/风/冰雹/病/戏/战争

一顿饭

这些名词和动量结构的组合体现了事件名词的动态性。

3.参与者,施动者,承受者

典型的事件名词是有人参与,并且是有目的,有组织的行为活动,带有明显的社会性,比如:冷战,内战,灯会,庙会,冠军赛等等。

4.单一性与复杂性

陆丙甫于2012年在《当代语言学》上发表了《汉、英主要“事件名词”语义特征》,文章指出:随着行为的复杂性增加,名词性逐渐增加,即编码为名词的可能性逐渐增加。比如:

单音节动词猜、想、打

一般双音节动词打算、猜想、打仗

兼类名动词规划、假设、战斗

专职事件名词手术、仪式、战争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得失的总结

事件名词作为语义,语法范畴的一类,用来给范畴命名的语义内容首先应当是明晰的,但现有的研究都忽略了这一点。

总体而言,现代汉语事件名词的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目前的讨论仅停留在事件名词次类的立类、取名、成员认定方面,至于它们的句法分布、语义功能、认知机制、语用阐释等更多问题都远未涉及,需要研究者做更多的努力。(作者单位:沈阳师范大学)

参考文献:

[1]高航.认知语法与汉语转类问题.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陆丙甫.名物化问题异议种种.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3]韩蕾.现代汉语事件名词分析.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04,(5).

[4]邵敬敏,刘焱.论名词的动态性及其鉴测方法.汉语学习.2001,(6).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篇11

“伏气”学说的本质及其存废历来为世人所争论,因此出现了在最近的三版《温病学》教材中对于“伏气”温病的代表——“春温”定义的不一致。在对“伏气”学说的探究及对于“春温”病的再认识中,发现“伏气”学说立论关键重在发病学而非病因学上,若按此理解,春温的定义及病证类别归属也不再有太大的矛盾和疑惑。因此提出,“伏气”学说实为发病学说,并可以此来指导相关基础理论的学习、研究和临床辨证施治。

【关键词】春温伏气发病学说

中医院校第5版教材《温病学》中指出:“春温是感受春季温热病邪而引起的一种急性热病[1]。”而在第6版即“十五”规划类教材中的论述是:“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内伏而发,以起病即见里热证候为特征的急性热病[2]。”在第7版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温病学》中对春温的定义却是:“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其特点为起病即见里热证候,如发热、心烦——甚则见神昏、痉厥、斑疹等[3]。”对于春温的定义看是相似却实则不同的论述,使人深感疑惑——即春温究属新感温病还是“伏气”温病。其本源也就是世所争论之“伏气”学说究竟属病因学还是发病学范畴。笔者带着疑惑,拜读前贤之作,愿对“伏气”学说作一探究,为今后的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1春温定义之困惑

综观以上3种版本教材对春温的定义不难看出,对于春温的认识共同之处为:其病因为温热病邪,其病性属热,病势急,发展快,病情重,变化多,也就是在7版教材中所论述的“春温是……急性热病,……发热,心烦,口渴,舌红,苔黄等,甚则见神昏,痉厥,斑疹等”,其共识多集中在对于春温的发病和症状的认识之上。虽说对于春温的认识有如此多的共识,可差异之处却是对于春温之病究竟是“新感”还是“伏气”的本质属性界定。5版教材明确说明导致春温的病因为春季之“温热病邪”,而在6版中却弃“春季”之谈,明确地指出春温病因为“温热病邪内伏而发”,如果从病因学的角度理解,此两版教材中对于春温病的属性界定就出现了矛盾之处,即5版认为春温是新感温病,而6版则认为是“伏气”温病;也正因如此,时至7版教材,干脆在定义中仅留对春温的共识,其为“温热病邪引起的急性热病”,而对于其病因“新感”和“伏气”之属不加论断,给出一个春温的特点“起病即见里热证候……”,留予读者自己去确认春温的“新感”与“伏气”。这对于初学者来说,实为无益。基于此,只有对“伏气”学说究属病因学说还是发病学说有一个较为清楚的认识,才能明确春温的“新感”或“伏气”属性,避免对春温认识的疑惑及争议。

2“伏气”学说之沿革

“伏气”理论导源于《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有云:“冬伤于寒,春必病温[4]。”在《素问·热论》中亦有:“凡病伤寒而成温者,先夏至之日为病温,后夏至之日为病暑”[5]之说,其最早指出了疾病有感于寒邪(外邪)却逾时而发的情况。时至晋代,王叔和在《注解伤寒论·伤寒例》中经过发挥后系统地指出:“冬时严寒……中而即病者,名曰伤寒,不即病者,寒毒藏于肌肤,至春变为温病,至夏变为暑病[6]。”明确阐明了“伏气”之性质为冬寒,伏藏部位为肌肤,所致疾病为春之温病,夏之暑病;系统地提出了人感冬时严寒,发病有即发和不即发两种情况,不即发者,寒毒伏藏于人之肌肤,至春或至夏而发均可致病的邪气伏藏之说。由此可见早期的“伏气”学说都是宗《内经》之意,以“伏寒化温”为其立论的依据。在其后的一千余年,王叔和的“伏寒化温”理论为众多医家所接受,并作为温病病机的公认解释以指导临床的辨证施治。随着医疗实践的经验积累,医疗理论的发展与细化,单纯的“伏寒化温”理论已不能满足临床工作的需要,于是出现了郭雍“冬伤于寒,至春发者,谓之温病;冬不伤寒而春自感风寒温气而病者,亦谓之温[7]。”的不独“伏寒化温”而致病的论述。这对于单纯的“伏寒化温”理论是一种冲击,但却促进“伏气”理论因此而变革,使其在病因病机,辨证施治和临床运用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病因上,除了既往“伏寒化温”之说,尚扩充了外邪伏藏、温热毒邪及素体肾虚、伏火等内外因。如刘吉人在《伏气新书》中提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气[8]。”明确的提出非独寒邪伏藏化温,外感六淫均可感而不发,伏藏体内而成为“伏气”之始因,扩大了“伏气”之病因,拓宽了此类疾病的诊疗思路;在病机上,除“伏气”自发外,尚有新邪引发,病情隐伏等探讨。如柳宝诒在《温热逢源》中指出:“时邪外感引动而发者”[9]。在证治上除直清里热、兼顾阴精外,尚注重了扶正助阳;在临床运用方面则从温病扩展至内科杂病,许多免疫性疾病、病毒性疾病用“伏气”学说得到了圆满的解释并指导临床治疗[10~13]。总而言之,“伏气”学说有了深入的发展并趋向成熟,是温病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的分支。

3“伏气”理论之存废

诚然如上所述,出现对于春温定义的变动频繁和模糊不清,是因为对于“伏气”理论本身所属的范畴及其存废依然还存在着很大的争议。

主张废除“伏气理论”者认为,“伏气”学说因其概念模糊,对于病因病机、发病传变,辨证施治解释不清,对临床医疗工作的指导有限,故可以废之而不用。争议的焦点是从病因学角度出发,因而有了究竟为何邪伏藏,其为什么会伏藏体内过时而发,邪气又伏于何处,怎样的情况下而发病等等问题的出现。据此认为“伏气”学说违背了中医学的“审证求因”理论[14]。中医总是通过病人的外在证候表现进行辨证求因,在通过辨证明确了病因之后,进行临床施治。而“伏气”理论既然认为邪气伏藏过时而发,在初染邪气时不表现出相应的证候,那就无证可辨,如何进行辨证求因,而得知有邪气伏藏于人的体内呢?如果不能以证测因的话,“伏气”理论所说的邪气伏藏,只能说是一种臆测,因此首先在病因这一关上“伏气”学说就已经不能自圆其说;但也有从现代医学的思维角度来考虑,既然不能按照中医的审证求因思维方式,那么就应该通过建立类似于现代的病源微生物学的实验模型来首先对于学说的源头——所伏究竟为何邪给出具体的说明[14],但这一点目前尚无法做到。

对于“伏气”病因认识的争议,即是把“伏气”学说作为一个病因学的范畴,来首先追求其病因的根本。但一整套学说的建立不仅仅是局限在病因之探上,它还应包括病机病位、发展传变、辨证施治、转归愈后等各个方面,如果只是一味的追求病因,不可不说是舍本求末。再者,即使是病因之探,“伏气”学说在自身的不断发展之中,尤其是在新感温病理论出现之后对于"伏气"理论发展的促进作用,下其病因理论也更加完善。早期源于《内经》的"伏气"学说宗其意以"伏寒化温"立说,随着临床实践的进行,临床工作的需要,通过总结观察,相继提出了冬月温暖之气伏藏之因,暑气伏藏之因以及推广至四时六淫之邪均能伏藏之因。如王焘在《外台秘要·温病论病源二首》中曰:“其冬月温暖之时,人感乖候之气,未遂发病,至春或被积寒所折,毒气不得泄,至天气暄热,温毒始发,则肌肉斑烂也。”[15]指出冬月温暖之气也可因积寒所折伏而后发;王肯堂在《证治准绳·杂病·诸伤门》中有云:“暑气久而不解,遂成伏暑。”[16]提出了暑邪也可伏藏而后发病;至刘吉人则更是提出:“感六淫而不即病,过后方发者,总谓之曰伏气。”将伏气之外因扩大到了六淫之泛,而非独有寒、温、暑等。其实除外感自然之六淫邪气外,跌扑损伤之淤血,内伤杂病之痰湿诸般,和受于外邪之病,经过治疗之后,病症虽得到解除,但外邪并未尽祛的遗留之邪,乃至先天受之于父母的本体之邪,都可以是伏藏于体内而后发的致病之因;另外,人的体质因素也是邪气是否伏藏,伏气是否发病的重要因素,如早在《内经》中就有:“夫精者,身之本也。故藏于精者,春不病温。”[17]之论述。

4“伏气”发病之我见

“伏气”学说理论体系之中,最终导致发病,不仅仅是看它究竟伏藏何邪而发,应该是综合考虑感邪、环境及体质等多方面因素来看病邪究竟为什么伏藏,伏藏之邪怎么外发致病,疾病如何发展等。所以“伏气”学说并不应是一个局限于病因学说范畴的理论,对于伏气病因的争论并不能成为否决“伏气”学说的支点。

回头而视,如上粗列的对于“伏气”病因的这些论述,其从何而来,真是臆测而来吗?是否真的有违中医的“辨证求因”之理论呢?其实不然。中医学的两大特色:一是辨证求因论治,再一个就是整体观念。即发之病,通过发病的证候来推求病因,当然是一种“辨证求因”;伏发之病,虽说过时而发,伏藏之时无证可辨,似乎无因可求,但以人作为一个整体来看,各个时段的健康状态是相互关联,受到内外之因相互作用而被影响的,故此时发病之候,必与彼时所感之邪在整体上是相互关联的,由此推求病因,也是“辨证求因”之一种,并不违背。至于通过建立实验模型来推求伏气病因,更是中西医思维与方法之别,在此暂不作深究。

“伏气”学说理论的发展和成熟,是建立在临床的医疗实践基础之上的,是前人根据温病发病时的不同证候特点,结合对疾病发展、证治规律的临床观察,通过分析、归纳而上升为理论,用于审证求因,审因论治。但其确实存在的争议和疑惑,也说明了理论本身的不够完善,整个理论体系不够健全,以及我们对于这个理论的认识不够深刻。因此,在这种现实面前,我们仍应还“伏气”学说本义为妥。

何廉臣在《重订广温热论》中对“伏气”学说全部体系进行了深入的探讨,特别是总结了诸家“伏气”学说,将“伏气”温病之本义概括为“邪从里发”[18],即以里热证为临床的初发症状,这一认识是为各医家所接受的观点。就这一共识而言,结合上文所述之“伏气”学说并不是一个局限于病因的理论体系之论,笔者认为“伏气”学说实则是发病学范畴的一个学说,是在对某些特殊温病发病特征观察的基础上提出的。换而言之,“伏气”温病是不同于新感发病的一类具有共同发病特点和证治规律的疾病,从它的发病进而测知其病所之浅深不同,病情之轻重不同,病机之安危不同,故其疗法亦因之而不同。其与新感温病的区别重在发病学而不是病因学上。

转贴于

5春温“伏气”之再探

春温究属新感还是“伏气”,宗观历代医家之论无外3种,即“新感温病说”“伏气温病说”和“新感引动伏气说”。持新感观点者认为:“至春而病者,此特感春温之气,可名春温,……此新感之温病也。”提出了春温是由温热病邪引起,感而即发;持伏气温病说者乃是宗《内经》和王叔和之意,认为是冬季感寒,体不藏精,邪伏体内,郁久化热,春阳引动而发;持新感引动伏气说者认为除上述两种情况外尚有“时邪外感引动而发者”。这3种认识除了是对疾病发展、证治规律的概括外,最基本的出发点都是根据疾病发生时的见证而概括出的结论,因此,这3者都是对春温病发病规律的概括。从临床实际来看,春温初起即见高热、烦渴,甚则神昏、痉厥等里热证,符合“伏气”发病的特点。由于春温初起以里热证为特征,且其发展和证治规律更合乎“伏气”发病的辨证施治,故从发病学角度,春温当属“伏气”温病无疑;从病因学角度考虑,春温所感受的病邪是一种与季节气候条件密切相关,但又不同于风热的邪气,这种邪气作用于人体导致发病即见里热证候,且病程长,病情重,变化多,易损阴伤阳、动风、动血,即所谓之“温热病邪”或称“伏热病邪”,如果单从邪气与季节的相关性而论,将春温归属新感温病来论治,则往往使临床失于治疗。

春温病因定于“温(伏)热病邪”,其发病实与“温(伏)热病邪”究属新感还是伏藏并无太大的关联意义,其发病取决于“温(伏)热病邪”的病理属性及机体的状况;诚如上文所言之视“伏气”学说为发病学说,春温之发病特点,发展转变及以后相应的辨证施治完全可以按“伏气”温病来论,因此,可以说:“春温是一种与季节气候密切相关的,由温(伏)热病邪所引起的,以起病即见里热证候为主的急性热病。”故发病学认识范畴的“伏气”学使得对春温病的认识更清晰,让它既不失“伏气”温病之意,也不丢与季节气候即春季密切相关的温热病邪之因,让我们在临床实践之中就可以充分地考虑时令气候的特点,结合“伏气”温病的规律辨证施治,确立对春温的治疗原则——清泄里热,护阴透邪。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学说理论的估价,应从临床实际出发,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而不能单局限于某一方面来考虑其价值作出存废的决定;另外,还应正确地理解学说的本意,不只是局限于表面之说,而误导临床工作的实际。就“伏气”学说而言,发掘其本意,回避但并不逃避无需的争论之点,留存“伏气”学说的精华所在,认识其本质为发病学说,对于今后的学术研究和临床工作是有意义的。

参考文献

[1]孟澍江.温病学,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52.

[2]彭胜权.温病学,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73.

[3]杨进.温病学,第1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4:160.

[4]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皇帝内经素问译释,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8.

[5]南京中医学院医经教研组.皇帝内经素问译释,第2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1:251.

[6]王叔和.注解伤寒论,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63:34.

[7]郭雍.仲景伤寒补亡论,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59:143.

[8]刘吉人.伏邪新书,第1版[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1.

[9]柳宝诒.温热逢源,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9:64.

[10]叶霜.伏邪理论发挥[J].中国医药学报,2000,15(6):17.

[11]黄彩平,韦大文.伏邪说在感染性疾病治疗中的意义[J].河南中医,2001,21(6):15.

[12]陆青媛,丘智.浅谈对伏气温病的认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4,4(5):76.

[13]周继霞.新感与伏邪学说浅析[J].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6,25(2):68.

[14]周永学.伏邪温病与新感温病的浅析[J].陕西中医函授,2000,6:5.

[15]王焘.外台秘要,第1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55:129.

[16]陆拯.王肯堂医学全书,第1版[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1999:17.

病理学研究的范畴范文1篇12

英文名称:OccupationandHealth

主管单位:天津市卫生局

主办单位: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中华预防医学会

出版周期:半月

出版地址:天津市

种:中文

本:大16开

国际刊号:1004-1257

国内刊号:12-1133/R

邮发代号:6-124

发行范围:国内外统一发行

创刊时间:1985

期刊收录:

CA化学文摘(美)(2009)

核心期刊:

期刊荣誉:

联系方式

期刊简介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总结范例(3篇)

    - 阅0

    再生资源回收工作总结范文篇1一、目的意义开展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对于促进节能减排、改善城乡容.....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例(3篇)

    - 阅0

    再生医疗技术概念范文摘要:该文通过分析影响医疗信息化建设与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以及对于云计算技术的概念、特点及其发展现状进行了解,简要介绍了云计算技术为医疗卫生信息.....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