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

关键词:行业标准;职业需求;电子技术基础;教学改革

教改项目: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项目编号20130301051);2014年度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奖(高等教育)培育项目(项目序号834)

TM1-4;G642

一、现在民航电子专业中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高等职业教育中,电子技术基础类课程是非常重要的、工程实践性强、必须具备的基础知识,也是后续课程的奠基石。目前,电子技术类教材多为通用类教材,内容偏重理论推导与计算,没有针对某个领域的专业基础课程教材,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没有针对性,重点内容分散,学习周期长,压缩了专业课程的学习时间,不能够体会民航领域对电子技术类知识的要求,而真正遇到飞机维修中的电路图,不会应用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1-5]。对民航领域的工作岗位的知识需求以及所涉及的典型元器件都不能了解。主要有三个方面原因:一是课程内容不适合民航院校的需求,民航院校重在使用仪器仪表而不是设计仪器,基本内容与学生所学专业的关联度不够,所以很多内容过难,学生掌握不了。二是生源情况比较复杂,学生的基础不一样,专业基础差距大,教学中不能一刀切。三是示例教学内容少,缺少相关行业的示例,教材中基于行业标准的示例基本没有。因此许多学生虽然成绩不错,但对于本行业中的专业涉及的典型电路的分析、元器件的作用不会付诸实践。同时,与课程配套的实验内容过于陈旧,难以体现本行业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需求、以及需要掌握的课程内容和民航领域的电子电路图等,不能了解本行业的基本电路和扩展电路以及分析方法。

总之,现有教材没有针对性、重视计算忽视应用、理论性比较强,不适应民航高职院校学生的使用。制约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以及学生对本行业所需基础知识情况不了解。

模拟电子技术、高频电子技术及数字电子技术三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融合,三门课程密切相关,模拟电子技术是基础,无线电通信是飞机通信与导航的基础,而高频电子技术是通信与导航的基础,机电维修专业的学生需要掌握基本内容[4-5]。数字电子技术是转换器和运行基础,民航领域的电子设备的维修人员需要掌握基本原理和维修技术,另外维修人员执照考试涉及的电子技术基础的内容划为M4考试的主要内容。因此,项目提出了基于行业标准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融合的改革思路,达到缩短课时量、增加实用性、减少计算量、注重R盗煊蛐枨蟮牡缱蛹际趸础类课程的改革目标,改革后的教材注重领域知识的渗透和应用,根据执照考试的内容简化计算、注重实际元器件的特点及应用。以学生为主体,突出电子技术基础能力为目标,有任务训练职业岗位能力,挖掘学生潜能、发挥学生特长,全方位全过程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

二、依托行业标准确定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目标

高职教育具有较强的职业针对性,课程必须依托行业标准进行教学改革,使课程符合职业需求、服务于整个专业课程体系。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航空机务维修学院各个专业,尤其是飞机电子专业和通用航空器维修专业课程体系的逻辑起点,在承担夯实专业基础知识、培养学生现行民航领域所涉及的电子基础知识分析能力、同时培养学生掌握民航领域电子技术的动态,进而掌握专业课程学习方法。为下一步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所进行的航空电子设备测试实训和飞机电子系统定检实训及到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做好准备。该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

民航高校是为民航领域培养专业的人才,学生所具备的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应该适应民航职业的需求,满足工作岗位的工作技能要求。根据调研发现,作为一名机务维修人员必须具备基本知识,比如二极管、三极管、放大器和各种门电路、接收和发射装置等等,而这些知识在飞机维修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因此,从民航电子行业的发展趋势、行业标准、从业人员的基本情况、人才需求现状进行几个方面进行研究,分析行业标准、职业岗位、素质要求、执照证书几方面所需要的电子技术知识,进行论证,总结了民航高职院校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专业建设情况,详细对本行业的工作任务、职业需求、职业能力进行分析,从而确定本课程的主要目标。

本课程组学习当代德国职业教育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领域课程开发模式,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进行了基于行业标准的课程改革和教学组织。本课程以企业工作过程为导向的开发路径如下图所示。

课程组通过对民用飞机维修企业调研,了解企业典型工作任务和工作过程,发挥企业兼职教师的指导作用,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学习情境,采用项目教学法和引导文教学法,恰当地在各教学环节融入行业标准、飞机维修规范、团队协作等内容,将该课程建设成为集能力培养、职业素质训导和孕育学生创新成果的教学平台,使之成为飞机机电设备维修专业的特色基础课程。本课程所有的任务都是飞机维修岗位的真实任务,课程组还针对737-800型飞机航线维护编写了课件。这样当学生真正进入专业课或者校外实训基地进入工作岗位后,不会有“陌生”的感觉。

三、以民航飞机常见电路类型为载体确定课程内容

通过对飞机维修专业电子设备运行与维护、电子产品调试与维修等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进行分析,根据行业标准和相关的职业需求,按照典型性、完整性、实用性和代表性的原则,遵循学生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确定课程内容。本课程把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进行整合,将学习内容划分为5个部分,各个部分知识从简单到复杂,逐层深入学习。采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方式,理论知识讲授各类电路的工作原理,实践技能培养学生掌握常见电路设计、检测、调试、维修能力。例如二极管对于民航领域来说需要知道特殊二极管及其应用电路,如图1所示,A380SSPC电子组件中的光纤耦合器中发射机是采用发光二极管,接收机采用三极管做成。有针对性进行教学及课程内容的学习,使得学生有的放矢,心中有数,学以致用。

(a)电路板

(b)黄色圈出的核心电路结构

图1A380SSPC电子组件中的光纤耦合器中发射机电路

四、以工作任务单进行教学单元设计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课程建设,课程的开发要有利于学生职业能力(主要是专业能力、社会能力、方法能力)的培养,做到职业素质和综合能力并重。民航行业具有技术含量高、设备更新快的特点,为加强对学生的职业能力的培养,根据民航行业的发展状况,结合飞机维修岗位的培训考试大纲和“岗位资格证书”的内涵要求,增加岗前培训内容,不断更新和完善课程内容。对民航行业的岗位技术要求、技能要求和知识结构要求进行分析,确定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构建以能力培养为主线的课程体系和完善的实践训练体系,围绕岗位关键能力组织教学,突出实践性教学内容,充分体现民航高职教育特色。

在教学中采用以学生为主体、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有利于提高学生能力的教学方法。我们在教学方法中,最大的改革是采用了基于行动导向的任务驱动教学法,建立虚拟企业,虚拟任务,将“教、学、做”相结合,理论实践融为一体。

为了促使教学方法改革的成功实现,采用了多种教学手段。课程组在教学手段方面的改革最突出的是两个方面:切实有效利用校内校外实训基地资源和建设与利用网络资源。课程教学重在能力培养,能力培养在于整个教学过程,对学生的考核也应该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始终。考核应该以能够促进学生能力发展为原则。不再用传统的仅凭期中/期末卷面成绩来评价学生的方法,考试方式包括笔试、口试、实验、实际操作等多种形式。重视学习过程的检查考核。平时成绩按项目评定。项目教学过程中学生成绩的考核评价总体上突出工作任务与实践项目的完成过程和效果。考核的项目主要由团队项目业绩及团队项目的个人考核和个人平时表现三部分构成。

五、结束语

课程改革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应用性广泛的系统工程,更需要后续实践的验证其有效性,从而进行更进一步的改进,这也是高职院校行业性和实践性特点的具体体现。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基于大量的教学资源,突出了以行业为标准、以职业为导向、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真正体现了毕业就上手的职业性人才的培养。

参考文献:

[1]周文根,职业高等教育“双型”课程模式特征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2013,34(3):67-72.

[2]陈振源,以就业为导向推动电子专业基础课程教学改革――关于《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新教学大纲的解读[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8:43-45.

[3]田秀红,刘宝庆,郭彦,试论电子技术课教学改革与创新[J],教育与职业,2010,3:125-127.

[4]于卫,江丽莉,孙薇薇,电子技术基础综合设计系统的设计与研制[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08,27(2):28-3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2

一、开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培养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首要任务,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需要,各学科要相互渗透、相互完善。在石油化工生产技术专业设置《电子电工技术》课程主要目的是:使学生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获得电工及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和电子技术的应用,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从事有关的工程技术工作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基础。该课程利于培养学生的辨证思维能力、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科学观点,学生通过掌握基础知识深入到具体专业与其他的领域,既开阔视野、拓宽思路、又提升了研究能力。总体来看,《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以树立培育创新型、应用型人才为目标,传授知识围绕学生够用且实用而展开,为职业教育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发挥作用。但本门课程难度较大,授课时间较短,学生学习的效果不佳,因此,在这样的形势下,探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具有现实意义。

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现状分析

当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学习是注重知识的传授,采用的是“灌、输”,学生通过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方式接受知识,这种传统理论的教学模式难以激发学习兴趣,因而也就谈不上对科学思维能力的培养、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的培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上,重基础、轻应用,这也严重脱离了高职院校的教学实际,不能适应专业的需求与发展,与“培养生产一线高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目标不符。高等职业教育是面向经济建设第一线,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品德优良、知识结构合理、操作技能高、上岗速度快、适应能力强、发展后劲足的高技能型应用人才的,高职学生基础知识差,不爱死记硬背,动手实践才是他们所感兴趣的,如果教学不重视知识应用的培养、动手能力的提高,实践与理论教学存在时间、内容上的脱节,那么久而久之,实践不能运用好理论,学生就会对学习不重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是为了不教。因此,以需求为导向,以钻求导向为目标,加强电工电子教学改革尤为重要,该课程的教学要能有效地为专业课服务,以工具学科的形式合理地融入到化工专业的教学当中。

三、以就业为导向,教学中注重现代思维方式的培养

职业教育本质上就是就业教育,就业是民生之本,以企业需求为标准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努力培养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当今是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信息化社会,电工电子技术是信息化社会最关键的技术。那么,高职化工专业的学生究竟需要学习哪些电工电子知识呢?本文认为,《电工电子技术》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出发点应该放在应用性、基础性和综合性的层次上,内容上理论联系实际,边讲边练,与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即知识面要更大一些,涉及的内容不深,减少或去掉理论分析,让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适当融入有关电工电子类知识的基本概念、方法和应用常识,从而达到丰富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的目的。然而,传统教学不符合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作为专业技术基础课,在以就业为导向的前提下,加大课程的建设力度,构建课程建设方案,通过有效途径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是很有必要的。抓住知识主线,注意知识间的联系,变单向思维为多向思维,教师在处理教材时,理清脉络,注意前后知识的联系变化,要求学生用变化、联系的观点从多方面考虑问题,进行由此及彼的联想,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现代思维方式具有创新的与时俱进性,随着经济全球化,合作与竞争越来越激烈,而竞争的实质就是高新科学技术的较量,是人类智力的竞争,多掌握一门专业知识,就等于多一种视角、多一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经验表明,拥有跨学科认知结构的人,往往容易突破认识的局限,不拘泥于某种见解,从而提高其融会贯通的综合能力。因此,在教学中开发和培养学生的现代思维方式,不仅能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学生优秀的思维品质,使之终身受用,还能为培养创造性人才奠定可靠的思维基础。

四、项目式教学方法的应用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3

摘要:电子技术基础是技工院校电气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难度较大。本文结合笔者的学习及教学实践经验,探讨如何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坚定学习的信心,提高学习质量。

关键词:技工院校电子技术基础学习方法

电子技术基础是技工院校电气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它包含了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两大部分内容,理论性、实践性较强,涉及的电路多、概念多、原理分析多,内容极为抽象。而技工院校以初中生为主要生源,这部分学生知识层次相对较低,学习基础相对较弱,学习此课程的难度很大,学习效果不理想,久而久之,他们甚至失去了学习的信心。要让学生学好这门课程,为今后专业的拓展奠定坚实的基础,除了教师要使出浑身解数,精心备课,认真讲解,创新教学方式等之外,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更应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方能有所成效。

一、培养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学生要静下心来想一想,放眼望去,生活中有大量的电子产品,没有一个不与电子技术有着密切的关系。这些电子产品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但是它们一旦罢工,便会给我们带来烦恼及经济上的损失。如果懂得电子技术,对它们的工作原理了如指掌,出现故障时就能够轻松地解决,既能享受成功的喜悦,又能够减少开支。即便是将来到企业就业,学生也应该想到,现在绝大多数机床设备都已采用了以单片机、PLC及电脑为主的自动控制系统,因此,电气专业的学生如果不能很好地掌握电子技术,将来它们出现故障时,自己又该如何应对呢?如果学生明白了这些,还有什么理由不去对电子技术产生兴趣呢?所以要学好电子技术,教师就要让学生从培养自身的兴趣做起,让兴趣成为敲门砖,让兴趣开启智慧之门,一旦有了兴趣,便会有了学习的热情。

二、扎实掌握专业基础理论知识

要想学懂学好电子技术基础,必须先学好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如电工基础课中所讲到的直流电、交流电的特性,电阻器、电容器、电感器的作用与工作原理,弄明白电磁感应现象、电容充放电现象、自感现象,掌握自感、互感电动势极性的判断,熟知串联、并联、混联电路的基本常识,熟练电路的基本计算。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深入细致,不能走马观花、似懂非懂,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否则学习将无法继续下去。例如,当不理解正弦交流电的幅度、频率、相位的关系,弄不明白互感、自感现象,不能正确判断感应电动势的方向,就不容易明白晶闸管调压调速电路,振荡、变频电路、开关稳压电源电路、PWM脉宽调制电路的原理。原理搞不懂,对于分析查找电路的故障则会难上加难。总而言之,大量的实践证明,学习电子技术基础,没有什么捷径可走,急功近利、小成即满都是行不通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先学好专业理论知识,并持之以恒,才能学有所成。

三、要勤于动手实践

众所周知,电子技术基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不以大量的动手实践来验证所学的理论知识,那么学习便是纸上谈兵。在学习中,很多学生只顾啃书本,力求掌握很多知识,弄懂许多原理,就是不愿去动手。真到了实际操作时,就感觉无从下手。即便是每个学校都有专门的实习课,但由于条件及课时时间所限,只能对专业对应的少数电子产品进行实践,有很大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不能满足整个课程及学生就业后的专业拓展需要。因此在平时学习理论的同时,学生可自行购置一些电子小制作方面的书籍及常用的电子元器件,进行制作实践,如稳压电源、声光控灯、台灯调光器、电扇调速器等;也可以从维修身边触手可及的小电子产品入手,如调光台灯、电饭锅、节能灯中的电子镇流器、手机和电动车的充电器等。利用这些实践,来验证、加深理解所学的理论知识,并在一次次的实践中享受成功的喜悦,坚定学习的信心。

四、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相互促进,循序渐进

对初学电子技术基础学生的来说,抽象、枯燥的理论太多,学习难度很大,会产生一定的畏惧心理,这在所难免。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学生就会认识到学习电子技术最重要的还是实践,理论可以有选择地进行学习,十分抽象和难理解的内容可以“先不求甚解”。事实上现在要动手修理任何一个电子产品,都不可能先在动手之前看一大堆书,等什么都弄明白了才去操作。

教师要让学生明白,大量较为抽象和枯燥的电子技术理论知识时刻考验学习毅力和自信心,如果一直去钻这个牛角尖,会将你的兴趣消磨殆尽。所以完全可以边学边干、边干边学,等自己的动手实践能力达到了一定水平时,再回过头去对先前没有理解的理论知识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许多难点便会迎刃而解;同时对电子技术理论的深刻理解反过来又能更好地指导实践,促进实践能力的提高。学干交替,相互促进,循序渐进,才会学有所用。当尝到了一点一滴地弄懂电路原理,一步一步地掌握操作技术的甜头,学生就会有更强烈的提高理论知识水平的欲望,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会得到进一步的激发,学习的动力也就更加强大。理论与实践的相互促进,良性循环,会使学习不断向更高的高度迈进。

五、广泛学习,勤于积累

要学好电子技术基础,仅仅依靠一两本教材是远远不够的。《电子报》《无线电》及《家电维修》等报刊是学习的好助手。报刊里结合实际的理论分析及实际经验,都是可以从中汲取现成营养的“盘中餐”,一定要注意自觉学习,从专门的文章和实例分析中汲取丰富的营养,借鉴经验,随手记录,积累资料,这样就会对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起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六、紧跟时代,深入钻研,坚持不懈

现代电子技术的发展突飞猛进,新技术、新器件、新产品大量涌现,技术门槛不断提高,仅仅依靠电子技术基础课堂的学习是肯定不够的,知识需要不断更新。例如过去常用的直流电源,绝大多数采用变压器降压再整流稳压,效率低,功耗大。而现在凡是用到直流电源的地方基本都以开关电源取代,如手机、电动车充电器,电视机、计算机、PLC的电源,其体积小、功耗小、效率高。越接触实践操作,会越深刻地感到电子技术理论的重要性。学生必须不断努力,在深入学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同时,还要深入钻研,坚持不懈,学习和掌握更多更新的电子技术知识,来弥补现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中知识的不足,还要不断提高实践动手能力,才能在将来的职业生涯中更好地适应电气行业飞速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郭斌.电子技术基础[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7.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4

针对“大学生过剩”与“技工严重缺乏”的就业结构型矛盾,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教学方法和培养目标的改革。今后,中国将以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突破口,对教育结构实施战略性调整,加大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从国家层面,本次高校改革调整的对象是1999年大学扩招后“专升本”的600多所地方本科院校。这些高校将率先从培养学术型人才向职业教育转变。嘉应学院于2001年升为本科院校,在改革院校之列,应做好规划应对学校即将到来的人才培养目标和办学定位的转型。

2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目标

广东省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方向包括了软件和集成电路、数字家庭以及高端消费类电子产品。本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应契合产业发展方向,针对智能家电、智能家居、智能医疗和智能安防领域,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此次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强调与产业的对接,强化学生的就业能力。为实现该目标,需要对目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进行修订。

3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思路

3.1培养学生的职业定位

以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为例,研究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参加工作后主要从事系统软硬件底层开发。硬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等基本原理的学习,能够从事相关基础元器件的研发工作。软件相关工作方面,学生通过操作系统、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接口电路工作原理的学习,能够编写硬件的底层接口程序,从事一些基础的研究工作。高职高专学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需要熟悉生产设备的工作过程,能够应用和操作设备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应用型高校中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学生层次处于上述两种类型学校学生的中间,必须要实现差异化培养,具有自身不同于研究型和高职高专学生的特色,在产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在未来的就业竞争中取得优势。应用型高校培养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学生应该熟悉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的工作原理,了解元器件的性能参数以及影响其工作的因素,能够根据客户提出的设备的性能指标和不同要求,“选择”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元件,通过合理的组合连接,形成生产设备,或是能够测量某些物理参数的仪器和仪表,或者是智能家居中的控制系统、安防系统等等。该类型学生主要从事的是系统集成工作。从目前我国产业发展结构来看,大部分企业还是生产型的,从事研发的企业和研发方面提供的工作岗位相对较少,所以对从事底层设备研发的人才需求有限,而对系统集成人才需求较大。

3.2工作岗位分析

根据以上分析,确定嘉应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改革思路。智能化是电子信息技术发展的一个必然的趋势。未来的仪器设备会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和算法运行,脱离人的控制,具有一定的智能性。基于此,确定培养的学生的未来的职业定位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广东省电子行业发达,提供的相关产业岗位较多,95%以上的学生会在广东省内就业。就业的学生主要从事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调试和安装工作。作为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就业之初可以做为企业研发部门的软件、硬件工程师,随着相关经验和技术的积累,以及自己本人的不断努力和学习,有部分优秀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程师可以成长为产品的项目工程师。如果掌握企业的核心技术,则可以成为企业的技术负责人,只要努力,职业提升空间较大。

3.3课程模块设置

学生要想在将来能够胜任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和系统集成工作,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包括信息采集、数据处理、信号转换变换、总线接口和软件编程等方面的知识。需要学习的模块设置为基础模块、提高模块和产业对接模块。针对学生将来从事的智能电子产品设计工作,要求学生学习的课程体系如下:基础模块包括了电路分析基础、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信号与系统、传感与检测、数字信号处理、虚拟仪器设计和C语言程序设计。提高模块包括了应用电子设计自动化、嵌入式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及应用。产业对接模块含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基础模块电子系统工作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的分析方法,为提高模块的学习打下基础。提高模块中的课程主要学习由8位,16位和32位处理器内部体系结构和编程方法和系统硬件描述语言,这些是智能电子产品的核心。而产业对接模块开设的课程主要要求学生能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满足生产和人民生活需要的智能电子产品系统。

4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框架

4.1通识教育课程模块

该模块包括国防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语言与技能课、体育和全校性公共任选课,总计57学分,1004学时。具体课程为军事理论与训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廉洁修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形势与政策、大学英语I-IV,含口语与写作)、大学计算机基础、健康与心理教育、大学语文(含应用写作)、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创业教育、体育(含选修),公共任选课。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教授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外语、法律和国学知识,具有一定的人文情怀,成为一个道德和人格上成熟的人。

4.2专业课程教育模块

该模块包括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设计),总计105学分,1498学时。其中专业必修课包括学生必须了解的本专业的一些基础知识。其中学科基础课电子类工科学生必须学习的本学科的基础知识,含30学分,总计548学时,主要课程有:大学物理及实验、高等数学、工程数学、概率论与随机过程、工程制图与AutoCAD、电子工艺训练、电路分析基础、电路分析基础实验。专业基础课是学生学习后续专业课程的基础,是本专业不同于其他专业的基础课程组合,通过专业基础课程的学习学生可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知识。含18学分,总计287学时,主要课程有:C语言程序设计、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实验、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实验、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见习。专业课程组合则是本专业的一些较为重要的课,按照不同专业方向开设不同的专业课,总计13学分,204学时。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主要专业课程有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信号与系统、微机与单片机原理、嵌入式系统。专业选修课是本专业的一些特色课程,包括专业限选课18学分,28时,课程主要课程有: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技术、传感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专业任选课10学分,170学时,主要课程有计算机网络、印刷电路板设计、Matlab程序设计、电子设计自动化、智能家居系统设计等。毕业设计是本科教学最为重要的环节,需要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设计符合生产实际的能够实现一定功能的智能电子系统。毕业实习是学生毕业前进行的直接参与企业生产实践的活动,相当于入职前的岗前培训,均为8学分,8学时。

4.3职业教育模块

该模块均为选修课程,包括心理学2学分,32学时;教育学2学分,32学时;教师职业技能2学分,32学时;教育实习4学分,4周。学生可以在修完此模块后申请教师资格证,扩大就业面,从而拓宽就业途径。

5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培养方案改革内容

5.1调整专业方向,强调产业对接

紧密结合广东省十二五规划中高端新型电子信息产业发展规划内容和专业的发展方向,根据专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将专业方向调整为智能电子系统方向。为实现专业调整和改革的最后一公里,最终摆脱学生所学知识与到企业工作后所需能力相脱节的现状,开设与企业生产实际相近的课程,如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等课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同时,真正做到与企业生产实际的对接,让学生到企业工作后可以尽快进入角色,找到自己在企业的一席之地。

5.2突出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的核心地位

针对学生到企业工作后主要从事智能电子系统设计相关技术的工作,专业基础课中的核心课程设置为:数字电路与数字逻辑、通信电子线路、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技术课程设计及见习、C语言程序设计。专业方向课中的核心课程设置为: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数字信号处理原理及技术、传感与检测、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虚拟仪器设计与应用、嵌入式系统课程设计及见习。强化学生在智能电子系统设计方面的专业技术知识,为学生将来在本行业从事技术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让学生在此基础上,能够有较大程度的职业上升空间,使开设的专业课程更有利于学生将来在专业技术方面的成长和发展。由于专业选修方向的调整,增加了相应课程,如数据采集与智能仪器、电子产品设计与实践和智能家居系统设计。删除了理论性较强的相应课程,如信息论基础和数字图像处理。

5.3进一步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根据应用型本科教学工作面临的形势和特点,提出加强和改进实践教学工作的几项措施:一是加强实践教学师资队伍建设,鼓励教师从事实践教学工作;二是推进科学研究与实践教学的有效结合,不断提高教师的实践教学水平;三是加大经费投入,通过优化、整合加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和工程训练中心等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四是推进产学研合作,建设好大学生实习和实践基地;五是实施好卓越工程师计划,培养和造就高层次工程型人才。实践教学是学校进行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有效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是与课堂教学相辅相成和互相促进的重要方面。

6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5

【关键词】电工电子网络课程系统仿真EDA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09)02-0013-02

一、电工学课程的定位

《电工学》是大学理工科非电专业学生必修的一门重要技术基础课。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从事工程技术工作奠定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的理论基础,并使他们受到必要的基本技能训练。[1、2]不仅使学生获得完整和扎实的电工和电子方面必要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可以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计算能力、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初步的科学实验能力。

二、国外重点大学电工学讲授的内容

根据国内的实际情况和技术课程要指导实践,服务于社会的原则,国内外重点大学所讲授的电工学的基本内容有很大的不同,下面就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和莫斯科、彼得堡的重点大学以及国内重点大学所讲授的内容比较:

1.国外教学内容

根据美国J.R.Cogdell著《电气工程学概论》内容反映出在美国电工学所讲授的主要内容该书主要分4部分:[3]第I部分电路32%(第1章基本电路理论;第2章直流电路分析;第3章动态电路;第4章交流电路分析;第5章交流电路中的功率;第6章电力系统。)第II部分电子技术23%(第7章半导体器件与电路;第8章数字电子技术;第9章模拟电路。)第Ⅲ部分系统18%(第10章测试设备系统;第11章通信系统;第12章线性系统;第13章机电学物理基础。)第Ⅳ部分电动机27%(第14章磁结构与变压器;第15章同步电机;第16章异步电动机;第17章直流电动机;第18章功率电子系统。)

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atSanDiego,简称UCSD)电气与计算机工程系(ElectricalandComputerEngineeringDepartment,ECE)在讲授电工学时,分低、高年级开设课程具体情况是:[4]

低年级的一级公共课程中与电工学相关的课程:

(1)电气工程导论(IntroductiontoElectricalEngineeringI/II):主要介绍电路基本定律、半导体器件、基本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

(2)电气工程基础(FundamentalsofElectricalEngineeringI/II):讲解有源和无源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模拟和数字系统的分析和设计。

(3)电路与系统(CircuitsandSystemsI/II):讲解电路原理、电路和网络的分析。

(4)电路与系统实验(CircuitsandSystemsLaboratory):通过实验对实际的有源和无源电路进行建模、仿真和设计。

低年级的二级公共课程中与电子技术相关的课程:

(1)有源电路设计导论(IntroductiontoActiveCircuitDesign):相当于国内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2)数字电路(DigitalCircuit):相当于国内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课程。

ECE系的专业课程分为10个方向的系列课程,学生可选修1~2个方向的系列课程。

高年级与电子电路和系统(ElectronicsCircuitsandSystems)方向相关的课程:

(1)电子电路和系统(ElectronicCircuitsandSystems)。

(2)模拟集成电路设计(AnalogIntegratedCircuitDesign)。

(3)数字集成电路设计(DigitalIntegratedCircuitDesign)。

(4)高级数字设计项目(AdvancedDigitalDesignProject)。

(5)计算机接口(ComputerInterfacing)。

(6)数字信号处理导论(IntroductiontoDigitalSignalProces

sing)。

(7)数字信号处理I(DigitalSignalProcessingI)。

(8)微波系统和电路(MicrowaveSystemsandCircuits)。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UCBerkeley)电气工程与计算机科学系(ElectricalEngineeringandComputerScienceDepartment,EECS)。

低阶段的三门课程:

(1)微电子电路导论(IntroductiontoMicroelectronicCircuits)、全系必修

(2)电子学导论以及电子学导论实验两门课程,为计算机专业开设高阶段核心课程:①微电子器件和电路(MicroelectronicDevicesandCircuits)。②电力电子学(PowerElectronics)。③集成电路器件(Integrated-CircuitDevices)。

高阶段其它课程:线性和非线性电路(LinearandNonlinearCircuits)、半导体电子学(SemiconductorElectronics)、线性集成电路(LinearIntegratedCircuits)、数字集成电路导论(IntroductiontoDigitalIntegratedCircuits)。

2.国内重点大学电工学讲授的内容

国内重点大学根据各自的培养方案、教学目标,每个学校都制定有符合自己定位的电工学教学大纲,在制定教学大纲时必须明白电工学课程在非电类专业培养方案中充当的角色?涵盖所有涉及电子电气的相关学科内容?基本立足点是什么?培养方案是否要修正?弄明白这几个问题的同时才能给电工学课程两个合理的定位,基础性定位:建立电子电气工程基础理论、基本方法不应演变成大学科导论;培养电子电气工程基本技能不应演变成某些产品的应用培训。通过国内电工学的教材演变放映电工的讲授内容。

国内电工学教材的编写有一个历史的过程:[6]

上世纪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电工学课程基本套用原苏联的教材以引进、翻译为主,主要代表有:基泰耶夫和格列夫切夫编写的“普通电工学”和罗蒙诺索夫编写的“电工学基础”。

主要内容编排为:直流电路、电场、交流电路、三相电路、电工测量及仪表、变压器、感应电动机、同步电机、直流电机、电子仪器、电热、电气照明、电力网、发电与变电。

上世纪六十年代至七十年代末,在借鉴原苏联教材基础上,自编电工学教材,内容结构基本上沿用苏联教材体系以直流和交流电路、电机、电气控制为主,电子技术成分比较少。这与当时科学技术发展现状吻合。主要代表:哈尔滨工业大学.秦曾煌.《电工学》多学时;大连工学院工业大学.蒋德川.《电工学》中学时;天津大学工业大学.姚海彬.《电工学》少学时。

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工学课程呈现多种发展模式,百花齐放,各校在恢复招生的带动下,纷纷组织教师自编教材课程内容、学时分配等呈现较大差异。为了保障教学水平,高教部(国家教委)组织编写全国统编教材,各个部委也相继出了各自的全国统编教材,1987年国家教委制定《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大量新技术、新知识的涌现,电子技术的内容及其在电工学中所占的比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电工学》名称的本身已经不能较好地表达其中内容所涉及的范围。为了适应科学技术本身的快速发展和相应学科专业调整、变化对于电工、电子技术的需要,教育部《电工学》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将原来得一门《电工学》课程划分为:“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门独立的课程。

1995年修订的电工学课程教学基本要求,电工学课程分为三种类型:电工技术(电工学I)(55~70学时);电子技术(电工学II)(55~70学时);电路和电子技术(100~110学时)。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后,电工学课程发展更加广泛。

已经普遍认同的有以下几点:

(1)电工学实际上是面向非电类专业的电工电子技术基础系列课程。

(2)根据专业特点,应该构建多种模式的电工学课程。

(3)电工学系列课程中电子技术的比例应得到加强。

(4)新技术(如PLC)应适时补充进电工学课程教学内容。

(5)新方法(如EDA)应纳入电工学课程。

2003年教育部要求教学指导委员会研究各专业培养方案和基础课程教学基本要求:

(1)按照基础性原则分模块给出基本要求。

(2)考虑不同专业需求,给出了基本模块和可选模块。

(3)在各模块中也考专业差异设置了若干可选内容。

(4)刚性(最低要求)和柔性(可选)相结合。

基本模块:

(1)电路理论。

(2)模拟电子技术。

(3)数字电子技术。

可选模块:

(1)电机及传动控制。

(2)电工测量。

(3)安全用电。

(4)EDA技术。

三、教学方法

对于电工学的教学方法国内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一个过程,大致基本相同,国内的教学方法并不落后,只是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上有较大的区别,说明国外的大学重视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而国内的大学则侧重于理论教育。

1.国内大学的教学方法

80年代,传统教学方法:挂图、板书、模型,该方法的特点是:

(1)教学过程的艺术性强。

(2)课堂教学信息量受限。

(3)教师个性化发挥对教学质量影响大。

(4)对教师素质要求高。

(5)不同教师差异大。

90年代以来,CAI、EDA、电子教案、多媒体、课程网站、仿真手段、网络交互,该方法的特点:

(1)计算机的引入,突破了课堂信息量限制。

(2)新手段对老教师产生冲击。

(3)媒体增多,如何协调成为问题。

(4)学校教学设施开始显得不足。

(5)计算机多媒体手段已经被广泛接受。

(6)网络课程登场(2001~2003)。

(7)“在堂”学习和“离堂”学习。

(8)课程网站突破了学习空间和时间限制。

(9)网络交互功能必不可少。

(10)学生参与还很不够,需要解决“我要学”和“要我学”的根本问题。

2.国外重点大学的教学方法

国外重点大学在教学方法上其实和国内的教学方法基本上差不多,只不过在电工学的授课学时上有很大的区别,下面就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理论基础”为例说明国外的教学方法,在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学课程,共学3个学期(第三、四、五学期)(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共学4个学期)。

莫斯科动力学院的电工学授课:[7]共36+36+36=108个课时(在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重点大学,共51+51+51=153个课时)实践课学时:共36+36+36=108个课时,实验课学时:共36+36+36=108个课时(莫斯科动力学院的学生还将完计算机典型计算0+0+0+36=36个课时),另外,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工理论基础”教研室还开设有“电工学的信息技术”课程:授课18个课时;实验课程36个课时。

四、结论

随着教育国际化的不断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在不断深化中,电工电子基础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将不断地被推进。面对诸多挑战,国内高校基础课教师应积极应对,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改变教学方法,提升科研能力,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随着教育全球化进程的深化,我国的基础课教学在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将会不断的完善和提高,全球的教育网络资源建设会越来越完善,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局面将会得到彻底地改变,学科、院校间的交流将会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春彪.“电工学”课程教学中的四个有力杠杆[J].南京:电气电子教学学报,2005(4):39~41

2朱雪梅.高校教师在职培训的现状与对策分析.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教育版),2003.3(9)

3宋惠兰.论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的信息素质培养.图书馆论坛,2003.2(1)

4杭国英.教育信息化与高校教师素质.高等教育研究,2003.5(3)

5王中向、黎辉文.试论教育信息化对高校教师培训的影响及其对策.广东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4.2(50)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1篇6

关键词:电子技术;工业工程;应用前景

引言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观,在电力领域和部门生产第一线智能电子产品的设计与开发、质量监测、生产管理、智能电子产品的销售和技术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将现代电子技术应用到工业工程领域当中,并发挥其在工业工程发展中的积极作用是当前电子技术应用研究的热点。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极大的促进我国工业工程的发展,也使当前学术界研究的重点之一。

1.电子技术高数

电子技术是在自然科学快速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是在自然科学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电子技术的正式出现可以追溯到机械工业发展到机制,在工业工程生产中需要一种全新的技术来提高止步不前的生产效率和生产方法时期。电子技术的出现以及其发展符合了我国经济发展的规律,并且电子技术在市场经济中的广泛应用推动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并成为人类发展的一座里程碑。以电子技术的应用为开端,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以电子技术为基础发明了在人类历史上具有举足轻重的技术,其中计算机技术就是其中的一项重要的发明。计算机的出现,是数学和机械的高度融合,并且标志着在工业工程生产当中,自动化控制能够实现,并且代表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电子技术在其短短的一百年的发展时间内,经历多次变革,并且经理的每一次变革都实现了对电子技术新的突破。电子技术主要是依靠电子元器件实现各种功能,因此,电子元器件的性能直接关系到电子技术的发展。在电子技术发展的最初阶段,由于电子元器件的性能比较差,并且设备的技术含量比较低,导致很多电子技术的功能只停留在理论层次,在工业工程中难以得到不规模的应用。但是,随着电子技术经历了几次变革,电子元器件的性能不断提高,电子技术装备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质量不断改进,使电子技术在当前的工业工程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并在推动经济建设和境界结构调整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

2.1电子技术在工业控制当中的应用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成熟,在现代工业生产当中电子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并且通过应用电子技术实现了工业生产的自动化。但是,从整体上看,由于我国工业工程发展比较晚,并且受到电子设备和技术上的限制,导致我国工业生产自动化水平与国外相比整体水平比较低。为此,我国政府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积极推动我国工业工程生产实现自动化,并且高校还加强了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这为我国电子技术快速发展及其在工业工程当中的应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通过摩尔定律我们可以了解,现代电子技术的革新速度加强快,要想在电子技术发展中争取达到领先水平,必须要有先进的发展理念。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将电子技术顺利的应用到工业工程应用电子,必须根据不同产业的实际需要发展专门的电子技术。通过对相关技术和相关设备有针对行的研究和设计,才能使电子技术符合工业工程发展需要,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2.2电子技术在工业管理中的应用

随着现代信息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为了提高对工业工程的管理效率,在现代工业工程管理当中正在逐步推行电子技术,建立有针对性的管理体系。在一般情况下,在建立工业工程管理体系时,首先需要在企业的内部构建一个局域网,将企业内部的计算机都连接起来,这样促进了物联网的出现,推动了现代电子技术的快速发展。在物联网的基础上,能够将工业工程当中的生产设备连接拣来。在组建网络的基础上,开发一个有针对性的管理程序,在当前的市场上存在有很多这样的管理系统用。这些系统在进行硬件设计的基础上,还包括了相应的软件程序,但是由于是自主设计的,与工业工程生产管理工作相脱节,因此系统缺乏针对性,只能在一些小型的工业管理中进行实用,并且能够取得一定效果。企业要想在最大的程度上提高工业工程管理效率可以自主进行电子技术开发,也可以和专门的企业进行沟通后进行购买。通过分析可以支出电子技术在工业工业管理中的应用可以主要划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软件和硬件,对软、硬件性能的提升和针对性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工业工程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益。

3.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在工业工程快速发展的过程当中,认真分析电子技术在推动工业工程发展中的作用,并及时针对工业工程管理和应用的实际需要对电子技术进行完善和发展,是提高我国工业工程发展水平的重要措施,同时也使促进工业工程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在我国工业工程不断发展的过程当中,传统的生产和管理模式会严重阻碍我国工业工程的快速发展。研究如何在我国工业工程发展当中有效的应用电子技术,对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我国工业工程的快速发展具有现实意义。在我国经济建设当中,工业生产是市场经济赖以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工业发展涉及到大量的资金,因此,在个工业工程生成盐当中必须要使用电子技术进行合理的控制和管理,确保实现企业的经济效益。在工业工程费发展中,利用电预见遇见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将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

4.结语

通过文中的分析我们可以支出电子技术在工业领域当中有着十分广泛的的应用空间,并对推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一方面提高了企业的综合效益,另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因此,在我国现代化建设中,必须采取措施积极发展电子技术,充分发挥其在工业工程建设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利明.电子技术在工业工程中的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4,01:136-137.

*[2]卢俊威.关于电子技术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探究[J].科技与企业,2014,20:64.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7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电工电子技术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3)10-0079-01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职业学校电专业的一门基础课。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新器件、新技术、高科技的电子产品层出不穷。作为电工电子技术课的教师,如何适应新的形势,如何引导学生学好理论,掌握技术,是我们在课程改革过程中所要面临和研究的重要课题。

教学系统是由教师、学生、教学条件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因此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的过程,包括对课程如何设置,如何定位,如何制定教学策略等。

一、课程定位

课程定位,就是确立课程的性质、任务和教学目标。首先,我们要了解教学的主体是学生。目前,由于国家教育形势的影响,我们的教育对象的基础与水平比较低,这一点必须正视,如果不能正确对待这一点,将学生的基础与水平估计过高,无异于拔苗助长;如估计过低,则造成教育的浪费。正确估计学生水平,是课程定位的前提和基础。

其次,要明确教育和培养层次。在当前的社会形势下,特别是用人制度不健全,人才高消费的形势下,我们必须明确: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应用型技术人才。既然这样,那么在理论上就不要作过高的要求,改变过去单纯的只注重理论知识上的完整性、系统性和严密性,忽视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和实践性的弊端,多从应用的角度选择教学内容。

二、课程设置

依课程定位分析来看,教学要求应当定位在“双基”上。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能力培养的前提和基础。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我觉得应采用“基本要求”+“较高要求”的双轨教学要求比较合适。基本要求立足双基,使学生掌握电工电子技术的基础知识,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进而形成基本技能。在“基本要求”的基础上,“较高要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能够解决日常生活学习中的小问题,同时有效兼顾继续深造的学生的要求。

教学是一项系统工程,任何一门课程都不是孤立的。电工电子技术课需要物理课和电工基础课为其打下坚实的基础,这两门课学习的好与差直接关系到电工电子技术学习的易与难;同时这门课程也为后续课程如电力拖动、电机与电器等课程打基础。

三、教学策略

教学改革的核心是教学策略的改革,教学策略要体现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模式过于强调教师的讲授,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学生的积极参与,把学生头脑当成被动地接受知识的容器,严重束缚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培养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难以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偏重理论知识的教学,使用的教材跟不上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采用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力求对教材讲细讲透;注重从元件的内部结构、工作原理特性曲线等进行反复讲解。为了改变这种状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指导,以教学为主线”的教学模式。教师要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传统教育观念的陈旧、落后,认识到教育创新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电工电子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基础课,实验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在黑板上讲实验,根本达不到预期效果。

职校毕业生的就业岗位主要是一线工人,而且学制大多以三年为主。学生的基础知识、就业岗位和学习时间,都要求降低理论教学难度。因此,应大幅度减少课堂的讲授时间,对教材中的难点进行删减,删除应用极少的元件及电路;减少元件内部结构、内部工作原理及较难理解的波形分析。电工电子技术的许多概念和原理是比较抽象的,有些现象在传统的实验中也是无法展示的,所以仅靠形象、表象和想象对初学者来说是不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当遇到课堂和实验中都难以解释的一些抽象问题时,不妨采用多媒体技术,利用多媒体技术中图文并茂、综合处理功能,可以使每一个枯燥无味的理论知识都变成演示实验。在讲解的基础上,对学生有选择性加以演示比较,通过比较,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最终达到灵活运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

在理论教学中,始终要理论联系实际,用生动活泼的教学语言,通过演示性实验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将灌输式改为启发式、理论和实际相互渗透式的学习方法,采取在实践中讲解理论,再用理论指导实践的教学模式。加强实验、实习教学环节。教师在理论课教学中要密切联系实验内容,有意识地把相关概念、方法步骤讲清楚,教师在提出一些疑问,让同学们带到实验课中去找答案地验证。电子实验可以改为单独的一门课程,实习可以安排在学期末,用两到三周的时间全天实习。目前,职业学校的学生都会有实习的机会,并且学校将实习考核与中、高级工的考级挂钩,这样对学生更加有一个促进的效果。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独立完成电路的设计,印刷板的制作、元件检测、焊接、组装、调试、故障分析和处理,这是对学生所学电工电子技术的综合考查,学生即使只能完成其中几个环节,也会觉得有收获有成就,这样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普遍得以提高。

参考文献

[1]李增国.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1,11:61-62.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8

关键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预测探究

引言

机械电子工程领域涉及的技术种类较多,无论是机械工程还是电子工程,均是此行业发展的基础技术工程。从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发展的角度分析,更偏向于电子工程类技术,与软件的编译以及具体的信息技术相关。在经济发展的新时期,计算机技术高速发展,这也为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发展契机。技术人员应结合行业发展的现状,综合技术应用的特点,合理选择技术应用的具体形式,并对行业未来德发展趋势进行预测,科学选择机械电子工程的发展方向,在满足行业发展要求的基础上,提升工程技术的应用质量。

1、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分析

1.1技术亟待创新,行业适应性不足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由来已久,为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一些高精尖的技术领域,机械电子工程必不可少。现阶段,机械电子工程的技术日渐成熟,行业发展也具有了较大的规模,成为了社会发展的基础工程。但突出的问题是,在新型信息技术以及网络技术的影响下,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适应性出现了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现有的机械结构与电子科学技术无法很有效地满足智能计算以及自动化技术的创新要求,企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虽然一些高校在设置专业时,将创新和专业融合作为了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的发展方向,但行业技术创新成果不多,整体适应性依旧不足。

1.2产品结构简单,盈利能力不足

现阶段,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产品结构往往比较简单,产品种类不多,虽然在网络销售或者线下出口方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从核心技术方面考察,产品的抗风险能力不足,容易受到市场环境的影响。单一的产品结构的应力能力不足,行业牵制明显,如果某些生产环节出现问题,产品的正常就会受到比较严重的影响。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技术人才的不断创新,而简单、单一的产品结构对创新能力的发展也形成了一定的限制性作用,导致我国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国际竞争力较为一般。

2、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探究

2.1行业产品多样化趋势明显

为了应对市场环境的冲击,促使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可在动荡的市场环境下获得一定的利润空间,相关企业应使用合理的办法促进机械电子产品多样化。首先,从产品线的角度分析,企业在发展时应结合本企业产品的特点,综合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的发展现状,制定合理的产品优化措施,在增加产品品类的同时,优化产品的功能,提高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其次,企业也应积极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做好企业发展的技术储备工作,适应机械电子工程行业发展的趋势,在技术层面积极创造创新,促使机械电子工程产品可在新时期表现出更高的质量,适应人们的生活需求。另外,在增加产品种类时,企业也应关注一些高精密的机械电子设备,虽然此类设备的研发投入较高,但此类设备是一个企业或者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可极大地提升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2人工智能技术应用广泛,出现技术融合趋势

人工智能技术在机械电子工程领域的应用日渐增多,一些人工智能设备需要以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为基础,包括机械结构与电子工程技术等。在此基础上,在加入人工智能技术之后,机械电子工程类设备可具有图形识别功能、音频识别功能以及快速计算功能,从而可完成自动识别以及预判等操作。一些比较常见的人工智能设备,例如智能机器人以及智能车载系统能,需要利用软件技术将机械电子工程组件与数据处理单元结合起来。此间,人工智能技术、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与网络信息技术进行了融合,借助彼此的技术优势,可以实现一些非常复杂的动作。从技术发展趋势的角度分析,在5G等移动网络技术的支持下,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会更快,机械电子工程行业也会表现出更为明显的自动化特性。

2.3技术深度研发趋势明显,投入不断增加

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技术研究从未停止,在各类新型技术的支持下,技术发展也迎来了新的契机。首先,在网络技术的影响下,一些企业力图将网络技术与机械电子工程技术结合起来,深度研发高度自动化的机械设备;其次,为了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一些小型的生活家电也应用了具有人工智能特性的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但此技术的应用效果较为一般。在研发一些特殊的电子产品时,为了强化产品的某些特性,研发人员可能需要借助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实现局部的动作表现。例如,为了做到更大的屏占比,一些手机厂商会使用升降式摄像头,此摄像单元整体以机械电子工程技术为基础,配合后期的软件调教,可收获比较优秀的操作体验。由此可见,手机等技术集成度非常高的设备也在灵活应用机械电子工程技术,并且在日渐激烈的竞争态势下,行业的研发投入将会不断增加。

3、结束语

总之,本文在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了机械电子工程行业未来发展趋势。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的发展需要以技术研发为基础,而技术研发往往需要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实际需求相结合,为此,行业研发人员的研发新型技术时,应做好市场调研工作,分析并总结人们的实际需求。相关企业也应加大资金投入,为企业未来发展做好基础储备工作,培养先进人才,鼓励创新,提高自身的行业竞争力。

参考文献

[1]王震.探究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J].中国新通信,2022,22(24):133-134.

[2]吴雪松.机械电子工程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探究[J].世界有色金属,2022(19):136-137.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1篇9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微电子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中的应用愈加广泛,微电子产品的核心便是芯片,而随着IC设计与半导体加工工艺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子元件的尺寸越来越小,集成电路的规模越来越大,其复杂程度也越来越高,对半导体芯片的尺寸、性能及稳定性等有了更高的要求,如何生产出尺寸更小、功耗更低、性能稳定性更好的半导体芯片成为微电子技术发展的瓶颈。与此同时,纳米技术的飞速发展及其在各个领域内的应用,为微电子技术的突破性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条件。

纳米电子技术

纳米(nanometer)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一纳米等于10亿分之一米,纳米技术是指在纳米空间内,通过特定的技术设计,实现原子或分子在纳米例子表面的排列组成,从而制造出具有特定性能的材料或器件的一门高新技术。纳米微粒的独特结构能使其产生小尺寸、宏观量子隧道、量子尺寸等多种效应,其材料表现出光、电、热、反射、吸收及生物活性等许多特殊的功能,作为介质扩散气体的速度极快,颗粒与生物细胞的物化作用很强,能很容易进入细胞内,且在使用时用量小、附加值极高,能够赋予材料意想不到的高性能。近年来,随着纳米材料和纳米技术的发展,其在各个领域内都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而随着微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子元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电路的集成程度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生产出能够适应电子元件及集成电路发展要求的半导体芯片,有着诸多特殊功能的纳米技术开始被应用于电子领域,纳米电子技术由此而生。

纳米电子技术是纳米技术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产物,它是在微电子产业发展较为成熟的条件下产生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纳米电子学是微电子学继续向更微小的世界的延伸。

纳米电子技术是以纳米粒子的量子效应为理论基础建立并发展起来的,也即是当电子元件的尺寸小到纳米量级时,其加工技术、运行机理等都与微电子器件有了极大差异,采用纳米技术研制出来的分子器件,不仅能够克服半导体加工工艺中的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与基于硅集成电路上的器件相比,其在传感、灵敏度、集成度等多方面都有更好的性能。

纳米电子技术应用现状

纳米电子技术虽然兴起的较晚,但其发展极为迅速,经过近些年来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当前,这些成果集中体现在纳米电子材料和纳米电子元件的应用上,同时这一技术在现代医学中也有了较为广泛的应用。

1.纳米电子材料

当前常见的纳米电子材料有纳米半导体陶瓷材料、纳米硅材料和纳米硅薄膜,其中基于纳米技术的硅电子材料一起能耗低、运行时间短、反应速度快及运行可靠稳定,受外界环境影响小的优点,较为完美地契合了现代社会对电子技术的发展需求,与同等材料相比有着绝对的技术优势,且随着科研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其成本也有所降低,在电子领域内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2.纳米电子元件

纳米电子元件是在集成元件和超大规模集成元件的发展基础上开发研制出来的,当前利用纳米电子学已经研制成功了包括单电子晶体管、纳米发光二极管及超微磁场探测器等在内的各种纳米器件。

3.纳米电子技术在现代医学中的应用

电子学的发展离不开包括生物学在内的基础学科的贡献,而现代电子科技产品在基础学科中的应用,也推动了基础学科的发展。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纳米电子技术也被广泛地应用在医学领域中,彩色多普超声诊断仪、伽马刀、磁共振成像(MRI)等高科技医学产品的问世及应用,都极大地推动了现代医学的发展。而应用了纳米技术的电子学与生物医学的结合将会把人们对于微小生物体的研究带入到一个全新的阶段。

纳米电子技术发展前景

1.碳纳米管

碳纳米管是由石墨碳原子层卷曲而成的,其自身的拓扑机构及极好的机械强度和导电性,使其在光学、机械性能和电子特性上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应用碳纳米管可以推动单电子器件和纳米量子器件的研究和开发应用,其本身也是当前世界科学领域内研究的重点。

2.纳米硅薄膜

硅在当前的半导体器件中的应用十分广泛,目前世界上的半导体器件有95%以上都是由硅做成的,纳米硅薄膜的工艺程序与硅器件及集成电路是相容的,其发展将为量子功能的进一步研制提供基础,并推动纳米电子技术向更高层次的发展。

3.纳米生物电子

将纳米技术、电子技术与生物芯片相融合,其研制出的最大成果是纳米机器人,这种基于纳米电子技术的机器人能够进入到人体的血管中,成为人体内的清洁器,清除体内对人体有害的物质,保证人体新陈代谢,为人体健康提供了更高的保障。

结语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

髙等职业教育是髙等教育的一种类型,与普通高等教育(学科型)是有区别的,它的培养目标是按照职业岗位(或岗位群)所需的实际技术和专门技能要求,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目前学历定位大部分为专科层次。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岗位”和“应用”这两个关键词,这是高职教育在培养目标上与普通高等教育质的区别。

应用电子技术,顾名思义,就是电子技术的应用技术。该专业要求学生掌握电子技术的基本知识和相应的理论;掌握电路分析和设计技能;熟悉常用电子仪器仪表的检测使用;熟悉电子技术在自动控制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应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培养能在企业从事应用电子设备的设计、制造、维护、管理和服务的高级技术人才。

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内涵和外延

电子技术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从半导体材料、元器件制造、电子线路理论与技术、集成电路设计与工艺、光电子技术,到基于电子技术基础上的信息处理技术、通信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多媒体技术等,都属于“电子技术”的范畴,这在我国公布的学科分类表中可见端倪,见图1。

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以电子技术应用能力为培养目标,按一线职业岗位或岗位群设置专业,当然不能像普通高等教育那样以学科类别设置专业和培养计划。髙职应用电子专业,重在实际应用能力,首先要使学生熟练掌握常用电子元器件、电子线路、单片机的基本原理,电子线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和设计方法(包括应用计算机辅助分析设计的EDA技术),在此基础上,该专业再适当向上拓展一点,包括以电子技术为基础的自动控制领域和通信技术等领域的初步知识。三级学科(部分)电子电路无线电技术微波技术微电子学电子元件与器件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自动控制理论自动化仪器仪表与装置自动化技术应用机器人控制图1电子类学科分类简图从学科分类表中可以看到,“电子、通信与自动控制技术”是一级学科,其中三者各为二级学科,说明三者有割不断的联系,笔者认为,其中的“电子”是后两者的基础,或者说是手段、工具。从学科的内涵来看电子技术”的最基本内容是电子线路,包括电路的理论、分析设计方法,笔者在这里称为“电路级”学科。而通信技术(包括信号处理技术)和自动控制技术是电子技术在具体工程领域中的应用,这两个学科重点不是研究具体的电子线路,而是针对特定问题提出特定的算法,这种学科,是电子技术的在特定领域的进一步延伸,笔者在这里称为“算法级”学科。至于算法的具体实现,最终当然要用电子线路“电路级”或者计算机程序实现。

三、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目标定位

首先,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的定位,是由该专业的培养目标决定的。高等职业教育是按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设置专业培养人才,这种人才是面向生产、制造、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的技术应用性人才,需要较强的现场实践能力,其功能居于工程型(决策设计开发)和技能型(技术操作工人)之间的“中介”性人才。鉴于这类人才工作的“一线”、“现场”和“应用”性特征,高职高专应用电子专业培养的不是“算法级”人才,而是具有电子技术应用能力的“电路级”人才。

其次,高职应用电子专业的培养目标要与地方的行业需求相适应。髙职高专教育主要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就拿苏州市来说,近年来,随着外资和内资电子信息类企业的迅速发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成为苏州市的支柱产业。苏州生产的电脑主板、笔记本电脑、显示器等产品,手机、交换机、数码相机等电子信息产品,占世界总产量的很大份额。大量电子企业的生产运营,除了需要大量的具有中等文化基础并经短期培训的生产线操作工以外,还需要一大批掌握电子技术基本理论,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一线技术人员,如生产线工艺员、质量管理员、设备管理员、售前售后技术服务员乃至车间主管助理、设计部门设计助理等。这些规格的人才,由高职院校来培养最为适宜。上面提到的这些电子信息产品本身的研发,需要用到通信、信号处理和自动控制领域的髙深的专门理论知识,主要是针对具体应用问题的具体算法模型,理论性强,数学推导多,比较抽象,在此称为“算法级”的知识。算法级知识最终要通过电路来制成产品,研究电路本身的知识在此称为“电路级”知识。“算法级”人才由本科以上层次来培养,高职院校主要培养需求量较大的“电路级”人才。

四、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构建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与规格最终要通过课程体系来落实,髙职教育的培养目标的重应用、重技能的特征必然要反映在课程体系上,课程是专业的进一步细化。课程的内容与组织结构在某种意义上代表学生的知识面和能力结构。在应用电子技术专业的课程体系中,我们将课程分为几大模块:公共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课模块和选修课模块。在专业基础和专业课模块中,又可以分割出技能课模块(包括综合实训、考工培训等实践性环节)。每个模块的具体如大学英语、高等数学、普通物理等课程,在满足学生适应社会、独立生存、终身学习、自我发展、创新超越等方面也起着重要作用。

专业基础课主要是“电路级”课程,主要是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等课程。它们是应用电子专业的重要基础,就像造高楼大厦必须要用髙标号水泥和钢筋打基础一样。它们不仅是本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为以后学习电子技术在其他相邻学科中的应用课程(专业课)打基础,而且本身也是提髙学生的职业技术素质的技术课,能满足学生胜任工作岗位和就业、创业的需要,所以这几门本科的专业基础课也可以看作髙职的专业课。

专业课模块是为学生今后具体从事应用电子技术某个行业领域而设置的更深一层次的课程。专业课中,其中有一部分是“算法级”课程,这类课程主要介绍特定领域(如通信、自动控制)内解决具体问题的思路方法、数学模型,即给出解决问题的算法,至于算法具体如何实现,是设计电路硬件实现,还是计算机软件实现,还是两者综合实现,一般教科书中不会详细介绍,这给学生的知识应用和创新留出了很大的空间,同时也是一种挑战。属于“算法级”的课程有:通信原理、自动控制原理、信号与系统、现代通信系统、数字信号处理等课程。

选修课是让学生自主选课,充分发挥学生自身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开拓学生的视野,拓展专业知识面,同时也开设企业管理类课程,了解企业的运作,为学生从学校到企业的衔接作准备。

髙等职业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特色是它的实践性,它有独特的实践教学体系,舍此就不能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应用电子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一般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为基础教学实验和单项技能训练,一般是配套课程理论教学的验证性实验;第二层面是专业实验教学和专业能力训练,一般指课程设计、专业技能训练课程,如线路板CAD、电路仿真技术等;第三层面为综合技术应用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训练等,主要包括综合实验、综合训练(如中、髙级电子工考工培训)、课题项目、技术服务、毕业设计(实践)等。

五、能力培养与课程体系的关系

高等职业教育以岗位就业为导向,以职业岗位能力为主线,课程的具体教学方法,笔者认为无论是“电路级”还是“算法级”课程,与普通高等教育的教学方法一样要有许多不同的方法,主要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电路级课程实际化

在电路分析、模拟电路、数字电路、髙频电路、电力电子技术等电路级课程中,本科教材主要讲授电路的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数学分析推导比较多,这些内容对于学生打好扎实的基础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对于高职教育,在讲清基本原理、基本概念和分析的基本思路和结论的前提下,数学的定量推导计算过程可以适当删减。同时为使学生更快了解实际、缩短教学内容和现实的差距,在讲授一种电路时,要补充介绍这种电路在现代电子设备中的具体应用,理论与实际结合,才能激发学习的兴趣。

(二)算法级课程电路化

在专业基础课的基础上,很多专业课都是算法级课程。如在电子通信专业方向,典型的算法级课程是《信号与系统》、《通信原理》和《数字信号处理》。在本科教学中,《通信原理》是专业基础课,主要讲述通信信号的拾取、变换、处理、传输等方面的理论,理论性强,数学分析推导多。《数字信号处理》主要讲授数字信号和离散数字系统的关系,分析的是抽象的系统,大量使用数学推导,得到的结果也比较抽象。这两门课如果用本科的讲授法,高职学生会觉得非常抽象,由于高职学生的数学基础相对较差,以至于根本学不下去,也不知道具体有什么用。所以,髙职教学中,算法级课程的教学要“电路化”,即在讲授解决某个问题的算法时,算法要讲得简单一点,同时要介绍这个算法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具体应用,特别是具体电路的实现。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11

关键词:职业教育电子电工技术

职业教育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产物,也可以说是人自身发展的产物,而且是发展到某个特殊时期的产物。职业教育受益于社会,社会也可受益于职业教育,促进社会发展是职业教育的应有之义和神圣职责。《电工电子技术基础》是中职学校工科类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具有一定的电子技术知识和能力,为以后学习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目标

以终身教育、素质教育、个性教育为基点,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能独立地分析和解决问题,适应“电气工程及自动化”领域的各项工作,并在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有专长的宽厚型、复合型具有创新能力的中级技术工人。毕业实习使学生了解工厂供配电、生产组织和管理、电气控制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等工作的过程。也可使学生直接参与无线电厂、研究所等企业的生产、科研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电子装置设备的安装、调试及开发、研制过程。在实习中注意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分析有关的工程实际问题。

二、电子发展

今天,以电子和计算机技术为特征的新技术又在延伸人类的智力功能。正是电磁规律在能源、信息、控制等领域的技术应用,描绘出现代化社会的蓝图,形成新技术革命的主流。它冲激着社会生产和生活的每一个角落,不仅大幅度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而且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社会行为、教育训练、思维方法,促进了社会的精神文明。电工正在与现代科学技术相汇合,继续发挥社会支柱的作用。

(1)电子设备现状与发展:2010年全球半导体制造设备销售总额达到395.4亿美元,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各个地区的设备支出都呈现了两位数甚至三位数百分比的增长,增长最快的是中国大陆和韩国。2010年中国内地半导体设备市场为22.4亿美元,预计2011年为26.4亿美元。按此增长率推算,到2015年,我国半导体设备市场规模将达到300亿元人民币。

(2)电工新技术:我们已在准备进入21世纪。21世纪,人类期望着进入一个持续协调发展的新时代,我国将以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的新姿态屹立于世界之林。整个进程中,科技的进步与发展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

(3)电工技术基础理论包括了交流电路理论,磁路理论,电机与变压器理论,电能传输理论,电工材料理论,电介质理论,气体放电理论等都发展成为系统的科学知识。20世纪5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电子技术以及工程控制论等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理论蓬勃发展,基础科学、应用科学和技术开发之间的知识结构更加紧密,各门学科与专业之间互相渗透,互相交叉,使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形成一个既深入分化又高度综合的庞大复杂的整体,同时也促进了电工理论的发展。

三、重要意义

(1)教育的重要性在于学会思考,而不是题目、学科的累加。

由于现在高职高专进行教学改革,《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学时数在减少,而基础内容又很多,学时有限,我们只能精选基础内容,大大删减细节问题的定量分析计算,使学生够用,但是也要达到教学的要求。在学习过程中“渔”比“鱼”对我们更难也更重要。

(2)在教学方法上,摒弃灌输式,实行目标讨论式和启发式。通过这样的目标讨论和启发,引发了学生的兴趣,有比较的对象让学生能够有话可说、有问题可提。电工电子技术是20世纪最有影响的科学技术之一,教师如果适时、合理地从中摘取几片花絮,无疑会为寂静的课堂带来几分生动,为学生跃跃欲试的求知欲望增添几分兴致。

(3)经历、观察,并强迫自己分析不同的问题,帮助我们学会思考。搜索积累的知识,联系需要解决的问题,思考其中的关键因素,寻找新的方法。

四、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不管是对生活还是对科技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生活上离不开它,数字电视、手机、自动导航、自动倒车,这些在以前都是没有的,现在都变成寻常百姓的日用品了,在其他的领域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很大程度上的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科技,影响着我们日常身边的一切,在我们身边每天无处不在无处不见。新课导入就是一节课的开头,一个新知识的起点。在课堂教学中起着从旧知识到新知识的过渡作用,是教师充分发挥其教学艺术水平的最佳时机。教师要努力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基本功,通过精心设计、别具一格、引人入胜的新课导入方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强烈的求知欲,把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落到实处。新课导入的方法很多,不管用哪种方法,只要能够紧紧抓住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共鸣,就是成功的开始。同时还应注意多种导入方法交错使用,使每节课都有新意,都有亮点。

参考文献

电工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范文篇12

1.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特点

1.1《电子技术基础》的课程内容对于当前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其主要包括了2个大类,一个是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另一个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是电类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程。课程内容主要是研究各种半导体晶体管的性能特点以及各种工作电路的工作原理。

1.2《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特点对于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教学,很多技校常常是先围绕理论知识教学,即在《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课堂上,以《电子技术基础》教材为主,教授过程中,主要是按照相关的教材来进行讲解,在理论教授之后,进行相关的实践教学。理论知识的教学一般是按照班级进行的,即由一名老师教授多名学生的一种教学方式,目前众多技校所使用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都比较陈旧,使得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困难、生涩。

2.当前《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2.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使用教材过于陈旧对一些技校电类专业教材进行调查发现,许多技校所使用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是十年内前出版的教材,使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而且许多教材大多是参照大学电子技术课程教材内容,使得教材内容偏向了理论知识,理论性过于集中,使得对于当前的许多技工学生而言,《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内容过于理论而不能理解和学习,使得最终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

2.2《电子技术基础》理论课程学时过多,实践学时过少在目前的众多技校电类专业课程表中,《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占据的学时非常多,但是在这些学时中,60%以上是理论学时,实践学时仅仅占有40%。有的甚至一学期的理论教学学时高达120学时,但是《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学时仅仅为短短的20~30学时,使得学生的实践学习时间不够多,最终使得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不够强。

2.3《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论教学过于抽象很多技校的电类教学老师在讲授《电子技术基础》理论知识的时候过于偏向教材,在教学的时候,单纯的参照PPT教学,而教学内容也大多以教材中的电类知识基本概念以及电器设备工作原理为主,不能在教授理论知识点的同时不能做到知识之外的延伸,而忽略了学生的学习和掌握能力,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受到了阻碍,最终影响了学生对《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的掌握程度,这种课堂理论教学模式是有着非常大的弊端。

2.4《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过于模式化在当前许多技校电类实验室中,很多实验器材和设备都偏向于验证性实验。通常在进行《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之前,一般先由教学老师准备实验所需要用到的试验电路以及相关的器材,在学生进行实验之前,通常是由教学老师讲解实验的目的、内容、步骤、注意事项以及实验重点,最后再让学生来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但是由于很多的技校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不是很高,使得他们对于这种过于模式化的实验不能很好的接受和操作,最终他们常常成为了《电子技术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实验中的旁观者,而且他们所操作进行的实验一般也是按照教授老师的方法来做,无法在实际操作能力方面得到提升。

3.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改革

3.1《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改革一本教材是一门专业课程知识和教学的载体,是教授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工具,更是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主要工具。当前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所使用的教材是十年内前出版的教材,使得《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对于当前快速发展的电子信息技术不能很好的满足,因此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改革应该围绕培养技能型的职业教育来进行编写,并以能力教授为基础,以学生应用为教材目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材的理论部分应该设定一个度,即“必需”和“够用”,“必需”教材内容应该包括电子技术相关的基础点和原理,而“够用”教材内容则包含在接下来的教学过程中关于专业岗位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而且针对当前的《电子技术基础》教材偏难问题,新教材应该适当的降低难度,以实践应用为主来进行理论讲解。

3.2精简学时,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对于《电子技术基础》课程理论学时过多、实践学时过少的问题,应该精简理论教学学时和增加实践教学的学时,来提高实践教学学时所占《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总学时的比例得到提高,以此来增加学生实践动手的机会,来提高学生对电路的认识以及运用能力,最后可以提高他们以后结业之后进入社会的技能掌握程度。

3.3《电子技术基础》理论教学新模式在理论知识讲解过程中,可以实施相应的课堂活动来带动学生的自主学习,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运用结合在一起来进行教学,还可以通过分配任务的方法来将学生划分成几个小组来进行,以此来提高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又不会造成学生难以理解教材理论知识的尴尬教学场景的发生,在学生小组中,学生自身可以通过合作来进行对相关电器、电路、仪表的认识和使用,在此基础上,教学老师再指导他们来进行整个电子技术基础系统地学习。

3.4《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新模式以就业为导向的一体化教学在《电子技术基础》实践教学体现更加明显,通过教学老师在课堂上讲授《电子技术基础》相关知识点的同时,来进行实验的演示,在理论教学中通过相关电路的视频来教授学生,然后再在接下来的实践教学过程中,来引导学生,先给学生讲解实验的工作原理,在确定所有学生明白实验原理之后,再进行电路的组建分析以及实验注意事项的分析,对于那些基础较差的学生,教学老师可以多加关注并加以指导,在实验的过程中,可以将学生划定几个实验小组,进行相应任务的划分,培养的分工合作能力。

4.结束语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年级写人的作文范例(整理5篇)

    - 阅0

    年级写人的作文篇1我最熟悉的人当然是我的弟弟啦,我的弟弟是个瓜子脸,乌黑的眉毛下有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他还有一张会说的嘴,如果你和他斗嘴,他肯定斗得你无话可说。我弟弟特.....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范例(3篇)

    - 阅0

    岩土工程勘察技术范文[关键词]岩土工程岩土勘察勘察技术[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码]B[文章编号]1000-405X(2015)-2-114-2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各项建筑工程也在.....

    岩土工程勘测规范范例(12篇)

    - 阅0

    岩土工程勘测规范范文篇1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质量问题;改进对策岩土工程勘察作为工程建设的重要环节,对于提升整个建设行业的竞争力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一个工程建设的成败.....

    教师个人工作总结标准模板范文3篇

    - 阅1

    2023年教师个人工作总结 篇1  本学年,本人接手担任学校教学工作。一学期来,我自始至终以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