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例(12篇)

来源:整理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1

关键词:国有企业;政治优势;企业竞争力

一、国企政治优势向企业核心竞争力转化的内涵和理论依据

国有企业的政治优势是国有企业特有的优势,是党的政治优势在国有企业的延伸。党的政治优势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思想理论优势,以科学的理论为指导是党的政治优势的基础。二是组织优势,在国有企业中,党组织已经形成了一整套工作系统、网络,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三是队伍优势,大多数企业领导者,都是党组织的成员,大多数生产经营岗位上的骨干,也是这个组织的成员。所有的群团组织,都是在这个组织的领导之下去开展群众工作的。带领队伍是国企党组织固有的政治优势。四是监督优势,党内各项监督制度和措施的制定落实,对于保证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的贯彻执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等方面起着重要的监督作用,反腐倡廉建设是国有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指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培育和积淀的一种独有的,难以被对手模仿和复制的核心竞争力,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凝聚力,指“以德治企”,实现企业核心同认、目标同向、思想同频、行动同步的能力;二是领导力,指把握组织使命及动员人们围绕这个使命奋斗的能力;三是执行力,指贯彻战略意图,完成预定目标的操作能力;四是管控力,即“依法治企”,风险的自我防范、发展的自我保障能力。

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理论依据来源于管理的差异化,差异化管理的基本特点是以人为本、尊重员工个性特点。在企业中,党组(党委)通过政治核心作用的发挥,保证企业正确的政治方向;党的基层组织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群众组织发挥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共同团结带领职工群众推动企业的发展进步。这些特点是国有企业独有的、无法复制的,是其他资产性质企业所无法比拟的核心竞争力。

二、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优势融入企业价值理念,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要求、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及社会主义荣辱观等融入企业核心价值观和价值理念体系,引导企业广大干部员工深刻认识和积极承担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实现企业与各利益相关者,包括企业与员工、与国家、与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多赢,从而提升企业的凝聚力。企业的价值理念体系要区分不同的群体,形成不同的要求:对于全体员工,要形成一个普遍适用的核心价值理念体系,这个价值理念体系要根据公司的实际需要融会基本的政治要求。确立一个全体员工必须遵守的最低价值判断标准、道德底线和行为准则;需要对企业价值理念建设形成具体操作办法,制定价值理念的培训、检查和考核实施办法,并将价值理念写进岗位职责,保持各类管理制度与企业价值理念的一致性。

高素质员工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承载者,提高员工素质和能力不仅是企业管理的中心任务之一,也是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关键环节。员工的素质能力体系主要包括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能力和业务素质能力。要提升员工的思想道德修养,就要培养职工关心他人和回报社会的社会观和责任感。增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同,提高团队合作能力和健康安全意识等共通的能力素质。同时,保证员工的心理健康和思想稳定,维护企业的政治环境和文化氛围。明确各级带队伍的管理者是员工思想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建立经理人员关心员工的工作制度,切实提高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和工作积极性。要提升员工的业务素质能力,就要通过对企业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效的层级分解,形成对员工核心能力与职业素养的要求。对不同岗位、不同层级的员工,有区分地培养其领导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技术能力;对于党员和领导干部,要在能力素质上有更高的先进性标准,建设具有复合型素质的领导干部队伍;制定完善技术队伍和操作队伍在培训、薪酬和晋升等方面的制度;建立广阔的职业发展前景和通道,通过开展“师带徒”和“技能大赛”等活动,提高技术和操作岗位员工的业务素质。

坚持以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以党的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全面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和制度建设。以便做好几个“结合”,即坚持企业党的工作与经营管理相结合,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市场化选聘企业经营管理者相结合,坚持全心全意依靠职工群众,在现代企业制度下职工民主管理与企业负责人依法经营管理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相结合。做好几个“结合”的突破口和关键点就在于共同做好企业员工的工作,“塑造人、提高人、凝聚人”。为此,要健全企业的领导体制,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一肩挑”或“一岗双责,交叉任职”的领导体制,同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和培养复合型领导干部;完善党组织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党组织参与决策的机制,党管干部的机制,建立健全党员学习培训机制。

把党的监督优势转化为企业管控力,要以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为重点,切实加强反腐倡廉建设,加大管控力度,切实管住人、管权、管住钱。一要加强廉洁教育,构筑“不愿为”的预防机制。二要加强制度建设,构筑“不能为”的保障机制。三要加大监督惩处力度,建立“不敢为”的惩治机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企业国际化的快速发展,国有企业的发展及其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优势都面临着巨大挑战。国有企业唯有充分发挥自身特有的优势,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企业软实力,才能走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之路。

参考文献:

1、杨文士等.管理学原理(第二版)[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2

关键词:城市园林绿化苗木资源景观设计养护管理核心竞争力

中图分类号:F27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6)12-283-01

随着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在逐步提升,对生态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园林绿化行业逐渐兴起。与此同时,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也成橥贫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发展的主要动力,“生态城市”的建设更是为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截至2010年,全国公园绿地面积已达到1981年的近20倍,市场空间空前扩大,一批大城市园林绿化龙头企业凭借着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也快速崛起,占据了大量市场份额。

城市园林绿化企业,是指从事各类城市园林绿地规划设计,组织承担城市园林绿化工程施工及养护管理,城市园林绿化苗木、花卉、盆景、草坪生产、养护和经营,提供有关城市园林绿化技术咨询、培训、服务等业务的所有企业。

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成立于2004年,是集园林工程设计和施工、养护以及苗木的生产和销售为一体的综合性企业,现拥有城市园林绿化一级、市政总承包二级资质。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凭借创意新颖的景观工程设计和高效的施工及精心的养护管理,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肯定和好评,其业绩和实力稳居浙江省园林绿化和景观工程行业中的前列,是浙江省知名的园林设计、施工、养护管理及苗木生产专业公司。

一、苗木资源将成为制约园林绿化企业发展的瓶颈

苗木是园林工程项目的主要原材料之一,园林工程用苗具有投资金额大、苗木需求量大、苗木需求品种规格多元化、对苗木内在质量、苗木成活率要求高等特点,尤其是园林工程项目对大规格苗木和特色品种苗木的需求日益增加。但是,中国绿化苗木生产种植以农户或小型苗圃为主,种植规模小、数量多而分散、资金实力及技术力量薄弱,规模化、专业化、科学化程度较低。因此,园林绿化企业规模化发展往往受到苗木资源的制约,丰富优质的苗木资源已经成为影响园林绿化企业设计、施工业务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前身系奉化市西坞金朱花木场,在苗木资源上具有先天优势。目前,已在宁波、奉化、东钱湖、镇海、北仑等处拥有苗木生产基地近千亩。有桂花、香樟、沙朴、樱花、无患子、榉树、榆树等50来个品种大树,上百个品种的花灌木与常规苗木,丰富的地被植物,特别是一些近年来外国引进的新品种花境苗木,为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从众多的园林绿化企业中脱颖而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设计能力将成为园林绿化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

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受到经济体制的影响,起步较晚,虽然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入高速发展阶段。但是由于历史欠账较多,我国园林建设与主要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特别是在环境绿化的设计理念、文化品位、生态环保方面,国内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随着人们生活品位的提升,我国城市园林绿化行业对于园林绿化企业的设计能力必将提出更高要求,园林景观设计能力也将逐渐成为园林绿化企业赢得竞争的关键。

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凭借多年来的从业经验和敏锐的市场洞察力,近年来本着“诚信服务,发展自我”的经营模式,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设计理念,同时借鉴深圳、珠海等地园林景观建设的独到风格,以“生态自然,品位超俗”为设计理念,从2005年4月开始采用新艺花境等施工手法,在浙江省内的部分高档住宅区和企业厂区的绿化、景观工程建设中展示了自身丰富的内涵,得到了相关政府部门和企业客户、小区住户,以及媒体的高度评价。

近年来,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先后承接了宁波雅戈尔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东湖花园住宅小区和西湖花园、宁波甬城房产开发的天台溪林春天住宅小区、宁波中海房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开发的丽园馨都住宅小区,以及宁波雅戈尔动物园迁建项目、宁波华侨饭店上东国际等一系列地产项目的景观绿化工程。其中西湖花园曾获宁波茶花杯优质工程奖和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银奖荣誉称号,海景花园获浙江省“优秀园林工程”金奖荣誉称号。都市森林一期与东湖馨园获得2008年与2007年的宁波茶花杯优秀工程荣誉称号。雅戈尔钱湖比华利市政道排、景观绿化工程获得2009年宁波茶花杯优秀工程荣誉称号。

三、绿化养护管理将是园林绿化企业新的赢利点

园林绿化“三分建,七分管”,园林绿地的建成并不代表园林景观的完成,只有通过高质量、高品质的园林养护,园林景观才能逐渐的形成与完美。当前,我国园林行业已经走过了“注重园林建设,轻视养护管理”的发展阶段,园林绿化养护管理作为园林行业中非常重要的环节,近年来得到了越来越高的重视,发展迅猛,蕴含着巨大的发展空间。

据统计,仅北京市城市绿化面积就达63,540公顷,而每平方米的养护费就大于6.5元。同时,绿化养护市场现已逐步打破原来由政府园林单位垄断养护的局面,开始了比较充分的市场竞争。可以说,随着我国绿地面积的逐年增长,养护市场将继续增大而且是积累式的增长,将会成为我国远期园林行业发展的重要支撑点。

宁波雅苑园林工程有限公司在不断丰富苗木资源和优化园林景观设计能力的基础上,着眼于绿化养护管理,建立起了一支高素质有战斗力的人才队伍,其中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多人,拥有挖掘机、电子经纬仪、自动安平水准仪、货车等各类机械设备30多台件,办公电脑35台件等。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些先进的装备与测量仪器是保证工程质量,完成工程进度的不可忽缺的装备。人才队伍是软件,仪器装备是硬件。软硬件结合才能顺利完成任务。

参考文献:

[1]陈文月.园林绿化工程投资效益分析[J].科技向导,2011(20)

[2]陈百百.浅析域名园林绿化的特点[J]域名建设理论研究,2013(32)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3

>>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应用型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浅析如何在群众路线的背景下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对培植和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思考如何提升高职院校学生的就业竞争力校企合作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强化特色聚集质量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刍议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以“职业化发展”提升高职院校旅游管理专业的核心竞争力如何提升民办高职学生的核心竞争力提升高职商科类学生核心竞争力的教学过程设计语文课程在提升高职学生核心竞争力中的作用如何提升高校图书馆的核心竞争力通识教育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竞争力的研究浅谈如何加强提升高职学生就业竞争力问题试论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提升路径浅谈高职院校集成项目化教学改革提升软件专业毕业生的核心竞争力以技能竞赛为契机提升高职毕业生就业核心竞争力的探讨提升广西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理论与研究提升通讯类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分析提升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研究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中国>教育>浅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浅谈如何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document.write("作者:钱俊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摘要】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高职院校要想在激烈的市场中取得竞争优势,就必须提高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本文首先阐述了核心竞争力的内涵,继而分析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并为如何有效地提升核心竞争力提供了合理的对策。【关键词】核心竞争力高职院校现状有效措施【中图分类号】G64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810(2015)21-0004-02

核心竞争力最初普遍运用于企业的发展,如今在教育领域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纵观高职院校的发展历程,我们可以发现其在促进自身发展的同时,对国家和社会的进步也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年来,高职院校在由外延到内涵发展阶段转变的同时,问题和矛盾层层出现,由此核心竞争力逐渐引起了广泛的关注。虽然目前对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研究有很多,但对其仍然没有统一明确的概念。要提升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对我国高职院校当前所处的环境进行研究,才能根据其所处的外部与内部的现实竞争状况,提出提升核心竞争力的对策和措施。

一核心竞争力的内涵

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是美国管学教授普拉哈拉德和英国战略管理学教授哈默于1990年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的论文《企业核心竞争力》(TheCoreCompetenceoftheCorporation)中率先提出,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却是影响高职院校发展能力的关键因素,是任何一座高职院校在发展中必备的能力。一般认为,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高职院校独有的、难以被人模仿的、在其发展过程中长期培育和积淀形成并深深融入高职院校内质中支撑着高职院校的竞争优势,是高职院校在竟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系统。笔者所认为的核心竞争力是指高校以坚持科学的教育理念为前提,同时拥有一支强有力的教师队伍,加强产学研结合并注重协同创新而形成的、具有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办学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长,只能使高职院校在短期内保持核心竞争优势,要使高职院校保持长期的竞争优势而形成核心竞争力,必须促进由外延向内涵的转变。在激烈竞争中,高职院校要在发展过程中排除诸多因素的困扰,就必须在内涵方面多创造自身的特点,这样才能实现其可持续发展。

二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影响下,我国高职院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发展的步伐也在加快,取得了很多可喜的变化,但高职院校的发展并不是完美无缺的,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过分注重外延发展而轻视内涵发展,表现出来的不足也逐渐增多,并对社会带来了一定的不利影响。

1.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

教育理念是一所学校在一段时间内发展路线和目标的构想,缺乏科学的教育理念,往往会导致办学混乱,不利于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和长远的发展。教育理念与高职院校的每一项活动都密切相关,高职院校要想增强自身的实力,办大办强,就必须制定科学的教育理念。但从目前来看,我国很多高职院校过分注重自身的眼前利益,办学观念落后,一些高职院校只局限于学校的“小天地”,实行封闭式办学。还有很多高职院校因为控制力和实施力度不够,即使制定了科学的教育理念,但没有实施,没有发挥出实质性的作用,对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也没有产生显著的影响。

2.教师素质整体不高

高职院校的师资力量是其人力资源的主体,培育一支结构合理、综合素质高的师资队伍,对于高校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至关重要。但目前绝大多数高职院校并不注重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

在利益的诱导下,很多高职院校为了节省成本、追求利益最大化,只注重招聘可以利用的优秀教师,不注重对教师素质的培养和福利待遇的提高,造成了优秀教师的大量流失。很多教师孤立地搞科研,过分地重理论轻实践,重视认知创新、轻视实践创造,不仅造成了理论和实践的脱离,还阻碍了创新能力的提高。

3.产学研未能有效结合

我国许多高职院校硬件设备落后,缺乏高端科技,用的都是先前陈旧的机械设备,实训基地差,产学合作的动力机制尚未真正形成。在目前已形成的校企合作中,大多是学校为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主动向企业寻求合作的,企业主动寻求与学校合作的情况却很少。多数企业给予学校的资助,也仅仅停留在少量的项目支持、实习基地的提供、安排学生实习等方面。这种合作,并不能算真正意义上的产学研结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

4.缺乏协同创新能力

协同创新是打破体制机制的束缚,进一步解放科技生产力、培养尖端创新人才的有效措施之一,也是有效提高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途径之一。我国高职院校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缺乏合理的协同创新理念;第二,学校内部各学科之间隔离、孤立发展,专业设置和学科结构不合理,缺乏有效的协同创新模式;第三,教师之间孤立地研究科研,缺乏交流和合作,教学资源有效利用程度低,学校之间信息交流少,高校之间不愿协同创新。这些问题,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独特优势的培育和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三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1.制定科学的办学理念

办学理念是一个学校在长期的办学实践中形成的,支配着高职院校的办学方向,是一个高职院校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精神支撑。高职院校首先必须制定科学的办学理念,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学生为支撑,对人才培养和办学目标进行准确定位、在学校办学上,要求校长必须以创新和前瞻的办学理念来规划和确定学校的办学定位,紧紧抓住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实事求是,坚持“满足服务需求、以就业为导向”的基本原则,形成自己独特的核心竞争力。

确立了科学的办学理念之后,还必须要落实到实践,不能仅仅停留在理论上,将理念落实到实践才是提高核心竞争力的关键。

2.提高全体教师素质

有效提高教师素质是提升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师资队伍的水平决定了高职院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因此要想促进高职院校的发展,必须要提高全体教师的素质。第一,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科学文化知识、教育科学知识、相关理论知识和专业实践能力。第二,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知识与运用结合”,鼓励教师在进行教学工作的同时,积极参与企业的技术革新、科技攻关等,使科研贴近工程实际,为培养应用型人才提供实践基础。第三,加强师资队伍创新实践能力,坚持提升“双师型”师资队伍的质量和数量建设,加强专业课程的设计能力和课内外教学的实施能力。

3.坚持产学研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它的人才培养目标是培养适应于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技术应用性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面向生产、建设、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需要培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高等技术应用型和复合型人才。

首先,必须加强对产学研结合的宣传,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增强学校和企业的市场意识、产业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强走产学研结合的自觉性。其次,推动高职院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人才的相互流动,高职院校同时要与地方政府合作,建立大学创业园或科技产业园等。如广东省教育厅在顺德职业技术学院成立了广东高效热泵技术应用工程技术开发中心;四川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与攀钢建立“企教互动,共同发展”的关系,取得了良好的效益。

4.加强协同创新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4

关键词:人力资源管理策略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各类竞争转变为科技和人才的竞争,科技和人才已经成为竞争中胜出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的合理规划,确保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就成为了这个时代的主题。本文就如何加强人力资源管理建设这个话题谈一下自己的几点看法。

一、坚持以人为本,优化用人机制

能否做到合理配置人力资源,发挥其最大效能是实现企业目标的决定性因素。所以,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首先从人力资源管理的主体―人的角度出发,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为优秀人才创造宽松的发展环境,确保人才的零流失;合理改进企业内部的用人机制,用优秀的企业形象吸引他们;在人才的使用方面要全方位的体现出企业对人才的理解和重视,要从工作到生活上关心和爱护他们,用独具特色的企业文化和道德规范统一员工的思想,工作理念以及各种行为,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充分发挥每位员工的工作及积极性,做到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合适的事有最优秀的人来做,促进企业健康快速的发展。

二、合理配置资源,实现人事匹配

所谓的人事匹配指的是确保具备特定能力素质的人能够做与他们这种能力素质相对用的工作,这种对应的状态能够直接影响企业能否实现人才作用的最大化。人事匹配是企业一系列诸如招聘、培训、绩效考评、薪酬管理、激励政策、资源规划和实践等工作的核心,是关系人力资源管理的长远问题,面对我国劳动力和人才市场的不断完善及发展,所有企业只有坚持不断的改革和创新,实现工作流程的不断优化,才能保证企业在动态发展的过程中实现人事匹配的平衡。

三、重视培训开发,创建学习型组织

知识经济时代,企业要实现既定的战略目标和促进员工的全面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工具就是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它是传播企业价值观和企业精神重要途径,任何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就必须重视这一点的,“培训是企业对员工的最大福利”,企业要把对员工的培训和开发当做提升员工整体素质和吸引人才的重要手段。以此为基点,将企业发展成一个学习型的综合性组织,全方位提升员工素质,增强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四、不断完善企业的薪酬管理制度

薪酬简单说就是员工的工资,具体是指员工因向所在的组织提供劳务而获得的酬劳。目前,丰厚可观的薪酬已经成为绝大部分企业吸引和挽留人才的重要手段。优秀的薪酬体系直接关系到员工的切身利益和企业的长远发展,因此成为了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研究课题。只有具备强大竞争力、公平公正、合理有效的薪酬体系才能让企业在吸引和挽留人才方面走在所有竞争对手的前列。具体来说,薪酬策略主要包括奖励和利润分享计划以及绩效奖金等制度。

五、重视激励作用,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是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科学的激励机制,能够实现企业资源的最优化配置,确保各项工作的高效率开展,能够增强企业的凝聚力,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在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更好的发挥激励的作用来促进企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呢?

(一)通过环境激励

即改善员工的工作环境,包括优化他们的工作场所,提供各种工具和丰富的工作信息,做好各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等等。

(二)通过物质激励

它是对员工工作报酬的补充,考虑到不同员工对于物质的需求是存在差异的,因此通过适当的物质奖励可以很好的满足他们的这种不同需求。

(三)通过目标激励

这种激励方法充分体现了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制度中以人为本,重视人性化管理的精髓,体现了企业对员工各种需求的尊重,让所有员工在完成自己制定的奋斗目标后体验到极大的成就感,进而激发更大的工作热情投入到工作中去。

六、树立危机意识,做好识别评估

作为企业所有资源中最核心的资源,人力资源在管理整合的过程中由于种种原因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危机,企业造成重大损失。因此树立危机意识,不断探索这些危机的识别与评估方法就显得意义重大。它是危机管理工作中最基本的内容。危机评估指的是企业在了解和分析人力资源的本质与规律的基础上进行全面、合理描述的重要途径。只有识别了危机因素,获取相关数据后才能够对不同行业和企业的状况进行人力资源的危机评估。

七、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修改完善

人力资源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指的是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人力资源管理解决方案的不断完善。它是一种以先进的硬件设备为基础,通过集中所有人力资源信息并进行自动处理,员工自助办理各种服务,实现外部协助以及共享服务,达到降耗增效目的管理模式。它的最终目的是利用信息技术规范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因此,必须将管理规范化、程序科学化贯穿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始终。结合我们的工作经验和各种现实情况,对当前实行的规章制度进行充分讨论、广泛征求员工意见、重新进行整理和内容方面的充实、做到不断修改和完善。对工作程序进行规范化修改,确保工作纪律的严肃执行,实现信息化建设在软件和硬件环境方面的不断优化。

总之,在这个以科技和人才的竞争为主体的时代,企业只有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的管理,才能够使员工树立更高的人生观、价值观,以最高的工作热情和工作积极性开展工作,增强整个团队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保证企业持续健康和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子敬.浅谈人力资源管理[J].上海立信会计学院学报,2004,(04)

[2]姜洪源.浅谈人力资源管理[J].中国科技信息,2005,(12)

[3]李艳荣.浅谈人力资源的管理[J].现代农业,2007,(02)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5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各国及企业发展和博弈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状况及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内涵

知识产权是指特定个人或机构对于其智慧成果在一定时间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是对企业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保护,其权利源自于法律法规的赋予。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为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运营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的活动。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WIPO(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认为,知识产权包括:1、著作权及邻接权;2、专利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4、商标权;5、科学发现;6、防止不正当竞争。

(二)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认为,知识产权包括:1、著作权及邻接权;2、专利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4、商标权;5、地理标志权(巴黎公约表达为原产地信息);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信息:为拥有者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信息,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宽广,从技术秘密到经营的客户名单,主要涉及刑法的商业秘密;8、植物新品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一定制度框架下,企业所拥有的、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一种竞争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总有一种能够使它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表现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包括独特的技术、难以模仿的技术诀窍、合理的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或管理模式、较强的已有资源重组能力或者融合能力、稳定的客户资源等。

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价值都直接取决于企业掌握多少知识产权和如何经营管理知识产权财富。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专项组根据调查的结果认为,一个国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体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导,靠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低成本原材料;第二阶段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推动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出口;第三阶段遭遇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壁垒,被迫付出高价;第四阶段汲取教训,加大在收购、自主开发和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资力度;第五阶段则开始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有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无形资产。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在正处在第三阶段,并逐步开始向第四阶段过渡。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中的经验教训表明,一方面中国产品因缺乏知识产权资产而成为低档产品、“便宜货”的代表;另一方面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又往往遭到国外知识产权壁垒,无法进入关键的出口市场或者要为此付出可观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我国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创造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并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

(二)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所有权优势的重要体现。拥有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和源泉。专利权的创立和发展,有利于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科学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之一,也是企业紧跟时展潮流、不断壮大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专利权能够激发浓厚的企业自豪感,对于企业文化、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拥有专利权意味着对该项技术的市场需求垄断。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专利技术,可以使企业占领更广泛的市场,形成垄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三)商标权的确定,有利于树立企业良好的品牌形象,建立并不断提升商誉;也有利于企业在品牌战略下执行产品研发、生产、推广计划,建立客户的品牌忠诚度,使企业在国际竞争中保持有利地位。

(四)重视知识产权的经营管理是企业在竞争中脱颖而出的重要手段。利用知识产权扩张市场,获取超额利润,成为市场优势企业进行竞争的重要手段。拥有大量知识产权的成功企业,通过许可他人使用知识产权获得了巨大收益,其许可费收入

[1][2]

可以甚至超过产品销售的收入。尤其是当知识产权渗透到产品技术标准中,知识产权的作用更是不可小视。例如,美国的高通公司开发了CDMA移动通信技术并申请了专利。但高通公司并不开发和生产具有CDMA技术的产品,而是把CDMA技术提交到美国标准组织TIA和世界标准组织ITU,申请确立CDMA技术为世界移动通信标准。当通信巨头把目光转向CDMA系统时,才发现该项技术的专利已全部控制在高通公司手上了,要使用它就需要向高通公司缴纳高额入门费和使用费,即购买CDMA芯片。高通公司正是利用这一利器,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一跃成为坐拥标准、日进斗金的跨国公司。

五、企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的基本要求

(一)制定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由于不同的知识产权有不同的特点,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又可以细分为专门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如专利战略、商标战略、商业秘密战略等。企业发展到一定阶段,拥有一定门类的知识产权时,就要及时考虑制定企业的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将知识产权经营管理贯穿于企业研发、生产与经营的全过程。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涉及知识产权的各个方面,从如何创造、拥有不同的知识产权,如何了解竞争对手的知识产权,如何在国内外有效利用自己的知识产权,如何监控市场上的侵权行为,到如何保护知识产权,都属于知识产权经营管理战略。一个好的知识产权战略是企业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帮助企业做出科学的经营决策,建立良好的声誉和形象,增强国际竞争力。

(二)树立知识产权申报意识。国际上现有的主要知识产权的认证原则是“注册在先”,因此我国企业在拥有一项技术创新或拥有新的商标权时,要更加重视注册认证的问题。携带技术参与国际化的企业,在进入他国市场之前就应仔细研究该国关于知识产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辨析其与我国法律的不同;同时,还要熟悉知识产权申报的程序和保护措施,关注该国知识产权现有的注册和授权情况。在进入国际市场的同时,企业应当加紧向目标国申报企业的专利权、商标权等涉及企业生存和核心竞争力的知识产权,并在得到审批前做好技术保密工作,防止因企业专有技术的流失而造成损失。

(三)面对侵权行为,企业应当积极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权益。不同于一般的产权,知识产权作为一种无形的资产,其权利来源于法律的赋予。因此,当侵权行为产生并危害企业利益时,更要运用法律的武器积极寻求援助。企业要在全体员工心目中树立起高度的知识产权维护意识,在日常经营活动中注意收集和保存有关知识产权的证据,积极部署预防知识侵权的措施,有条件的企业还可以设置专门的法律部门负责这类侵权问题。一旦确认侵权行为,企业应当立即向有关法律机构提起维权要求,坚决运用法律武器打击侵权行为,并以此显示企业维护自身权益的决心。同时,企业应随时保持同国内行会、商会、贸易促进委员会等相关机构部门的联系,随时了解国内国际知识产权保护法律方面的最新变化;更重要的是,有了他们的支持,企业面临的侵权问题可以得到更加有效和合理的解决。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6

关键词:现代企业;经济管理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7-00-01

现代企业的日常管理当中,经济管理会设计很多方面,它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日常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更关系到企业以后的发展情况和市场竞争地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现代企业发展过程中常常会面对僧多粥少的局面,为了从根本上节约成本,就必须提升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为企业的长足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一、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

1.缺乏整体的经济管理观念

就现阶段状况看来,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当中都存在很多问题,产生诸多问题的根源就是现代企业在经济管理当中严重缺乏整体的观念。企业的整体性并不明晰,虽然各个部门的职能具有十分明确的分工,但这同时减少了部门间的必要联系,即便各个部门能够取得较好的成绩,可是从整体上看,相应的资源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尚未达到帕累托的最优,因而相应的管理者只有将企业看成一个动力系统,才可以实现企业整体上的优化,这恰恰为绩效管理的核心理念。

2.缺乏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人才

企业文化是推动企业进行持久发展的一个重要动力,如果一个企业缺少优秀的企业文化或者说企业文化不能很好地适应企业发展需要,那么就会严重地制约企业的发展,从而在竞争中处于劣势。很多研究都证明,一个企业要想有大的发展就必须用优秀的企业文化做支撑,优秀的企业文化可以有效提高企业的向心力及凝聚力,从而促进企业的健康发展。企业间竞争的核心,就是人才的竞争,谁拥有高素质人才,谁就会发展得更好。通常情况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之后,一些员工就会产生疲惫和困倦,失去了为自身及企业的发展而奋斗的激情,进而不思进取,使企业很难快速发展。因而现代企业必须不断优化人才战略,提高员工的危机意识,通过招聘等手段吸收大量高素质的人才进入到企业,进而提高企业的活力及竞争力。

3.缺少核心竞争能力

企业的业绩关系到该企业能否走向规范及成熟,以及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地位。通常情况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六个方面,即成本的竞争,衡量企业在相应的竞争中的指标就是相应的成本及销售额,为了获得较高的利润,企业都会想尽一切办法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利润;人才的竞争,人才对企业而言非常重要,为了保证人力资源优势,企业会不惜一切代价的吸引人才、挖掘人才、留住人才;品牌的竞争,品牌是企业一种无形资产,会为相应企业带来超额的利润,所以品牌意识在经济管理当中十分重要;网络的竞争,也就是网络营销竞争,所有企业都会探索出适合自身的网络营销模式,从而在竞争中击败对手,获得较高的经济利润;服务竞争,对于同质化的产品竞争,服务成为吸引消费者的重要方法,优质的服务能够充分体现员工的素质及企业文化;创新方面的竞争,在瞬息万变的市场中,要想获得竞争优势,就必须不断进行创新,更新经营观念,调整发展战略,挖掘出企业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促进企业的长足发展。

二、提高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水平的措施

1.优化经济管理体系

经济管理体系主要指相应企业管理者在对企业实行经济管理当中所选择的模式,为了保证经济管理的有效性及科学性,相应的管理者必须对经济管理体系实行定期测评,改进那些不合理的经济管理体系,有效克服传统的以“管理效益”为中心的模式,注重长期目标的系统,将短期目标同长期目标进行有机的结合,从而达到最高限度地发挥出管理系统的整体效果。

2.增强现代企业的内控制度

现阶段,现代企业都广泛的使用了信息化的管理模式,为了完善企业内部的控制系统,应积极建立网络化信息管理系统,一体化的信息管理不仅可以减少企业在管理方面的偏差,还可以是企业有效的规避经营上的风险。加强对内部文件实效性的重视程度,使企业的员工可以及时地掌握公司的动态,另外,相应的管理部门应全面的搜集相关企业的发展信息,关注政府出台的新政策,积极改善同客户间的关系,有效搭建起政府、企业、客户之间的联系平台,而且要及时准确地将相应信息传递给企业的决策者。

3.对人力资源系统进行优化

优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不仅要积极改善员工的工资待遇,还要有效引导员工实行科学的职业规划,完善晋升、培训、激励环节,从而提高企业的凝聚力,降低企业的认识风险,有效防止人才的流失。这样才能够有效地奠定企业顺利实施发展战略的基础,促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地位,推动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4.改进并优化企业的生产过程

为了有效改进并优化企业的采购及生产过程,相应的部门及人员就必须严格控制原料的采购、入库、进行生产、产品下线、库存管理等环节,特别是对相应质量关键点的控制及检测,从而在保证质量的条件下顺利实现企业的生产目标,获得利益的最大化,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生产管理活动符合经济管理要求,适应现代企业经济管理规律。

三、结论

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是制度管理当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能够有力保障企业经济利益的实现。虽然现阶段很多企业在经济管理当中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如缺乏整体观念,缺少核心竞争力,没有优秀的企业文化和人才等等,因而相应的管理者必须采取科学、合理、规范、系统的方法进行经济管理,进而促进企业实现相应的利润目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l]赵佳伟.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6).

[2]孙建丽.浅谈工业企业经济管理的可持续性发展[J].机械管理开发,2010(04).

[3]廖锦章.浅谈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J].中国商界,2010(06).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7

战略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竞争当中形成的,其深深蕴含在企业的本质工作当中,保证着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能够取得有优势并有所发挥,使企业在国际的竞争环境中保持主动性。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要想在激烈的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就必须有较强的持续竞争力,即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从总体上讲,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还比较低下,还不能更好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需要。因此,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对企业持续发展壮大有着至关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它既是凝聚企业现有业务的“塑胶”,也是企业发展新业务的“发动机”。依托核心竞争力可以取得相关产业或服务的领先地位,并创造出更多新的市场。企业是以核心竞争力开展经营业务的,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发展的“领头羊”。

(二)核心竞争力具有比任何产品或服务更为持久的生命力例如摩托罗拉的核心竞争力――无线通讯相较于构成这项专长的许多技术及借用这项专长的不少产品更加持久。关注核心竞争力比局限于关注某种产品和职能部门的发展战略更能准确地反映企业长远发展的客观需要,从而更能保证企业朝正确的方向发展。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较低原因

(一)我国企业中小型占绝大多数,规模较小,缺乏核心的科技研究与创新。这使大多数企业技术能力较落后于其他国家,技术创新较晚并且人才的流失导致科研规模的落后及基础人员薄弱等现象并且缺少必要的资金。

(二)企业不重视文化的建设。我国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将主要注意力都集中在抓生产,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方面,往往忽视文化方面建设工作,其实影响企业发展的正是文化因素,因为企业若缺乏优秀文化的导向、激励作用,企业就失去了发展的精神动力。

(三)企业市场营销能力不足我国企业营销方式、手段单一,多倾向于将大量营销费用投入单一的电视媒体,这些现象严重阻碍了企业产品优势和技术优势向市场优势转化,影响了企业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企业高水平技术人才的缺乏。我国大多数的企业对于专业性的技术研究及市场开发等方面的人员不重视这也导致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缺乏和不足。一些不重视人才的培养与储备,只是在需要时进行招聘一些新进员工,这对于企业的运营及发展方面大打折扣。

(五)大多数企业由于规模的束缚没有形成同行业中的规模优势,国内企业的发展参差不齐且没有形成一定的规模优势,大型的企业少之又少,与国际中的企业相比,差距较大。在国际标准看来,汽车厂家只有在一年生产100万辆的汽车才算上规模企业的经营模式的话,我国的122家汽车制造厂商中相比最大的一汽与二汽公司两者加起来年产量只有20多万辆,远远达不到国际水平要求的标准。因此,由于我国国内企业的规模较小的弊端,导致企业的实力不足,竞争力弱,难以与国际企业抗衡。

三、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一)紧抓企业的技术创新。不断增加企业的高新技术人才的注入,增强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形成企业竞争力的基础,要积极推进技术创新和系统集成,实现技术跨越式发展,为企业的发展和壮大形成有力的凭证和支撑。因此,国有的大中型企业应加大对科研及技术的创新的资金支持,不断加大技术开发,增强企业的核心技术力量,提高企业发展的核心竞争力。要通过这些机制为科研人员实现自身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潜能创造条件。

1、企业的科研、技术水平的创新直接影响着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只有拥有了较强的创新后盾,才能在此基础上研发出适合市场的需求并满足大众的需要的高新技术产品,时期也能在不断创新的基础上长久生存。

2、提高企业的市场营销创新能力进行市场的开发与研究,制定适合本企业发展的市场营销模式。实行企业特色开创市场的更深领域。在网络日益普及的今天,企业要转向依赖双向互动的网络媒体的营销方式。企业可以和消费者跨越时空在网上进行沟通,使企业更直接、更广泛接触顾客,获取顾客信息,同时还可以通过网站宣扬企业形象,推广其产品。

(二)建立企业文化,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在知识经济时代,企业间的竞争,实质上是文化的竞争,没有文化支持和支撑的企业是没有发展前途的。企业在当今经济时代一定要重视文化建设,不断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文化是企业的“软”财富和巨大的内在潜能。企业文化与企业生产经营相结合,才能形成一股凝聚力、核心力,不断推动企业向前发展。以企业文化作为推动力促使企业发展壮大的企业在我国也有不少,像我们最熟悉的就是海尔文化。

(三)走“外部扩张”道路提升核心竞争力

1、收购是企业通过合法手段购买一个研究机构或另外企业的专利技术以便更好发挥自己核心竞争力兼并是获得被兼并企业的技术成果和多种资源,它是企业获取其他企业某一能力要素来提升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例如美国波音公司兼并麦道公司,成为了飞机制造业“全球霸王”,其核心竞争力大为提升,超过了欧洲空中客车。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

论文摘要:全球一体化使人才和科技成为竞争的焦点。人力资源是资源中最宝贵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性已经被大多数的企业管理者认可。企业要提升核心竞争力,面对知识经济的到来,就必须通过更新观念,建立学习型组织、建立合理的知识管理体系、完善人力资本的激励机制、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等途径来加强人力资本管理,增强企业核心竞争能力。

随着市场竞争硝烟的愈加激烈,现代企业的人力资源正以它特有的价值性,稀缺性和难以模仿性等经济资源的典型特征成为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现代企业的可持续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重要意义。

企业的人力资源是企业形成核心竞争力和推动企业快速成长的关键。在21世纪,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将面临全球化、新技术、成本控制、管理方法等多方面的挑战,人力资源管理也将随之呈现出职能的分化、管理的强化等新趋势。

1核心竞争力的定义

正如麦肯锡公司所说:“核心能力像座海市蜃楼,从远处看五光十色、充满希望,但一接近,它就成了沙砾一堆。”那么,核心竞争力到底是什么?

我们将其定义为:企业具有的长期形成并融入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成与发展的核心性竞争力。

企业的一个能力之所以会成为核心能力必须具备四个必要条件:价值创造,稀缺性,难以模仿性和学习性。价值创造性是从用户角度,为客户提供根本好处的能力;稀缺性是从企业未来成长的角度,企业实现不断持续发展的能力;难以模仿性则从竞争者角度,其关系到企业隐含知识;而学习性是从企业过去考察,是积累性学习的结果。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企业拥有的知识资本。而在知识资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人力资本。因此,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离开了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便会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

2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人力资本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一个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为核心,包括企业的反应能力、生产制造能力、市场营销能力、服务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等在内的复杂系统,而技术创新能力等各项能力的状况与增强又取决于人力资源的状况与开发。因此,可以说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基在于企业人力资源的开发。

所谓“企业人力资源”,是指包含在企业员工身体内的一种工作能力,它是表现在员工身上的、以员工的数量和质量表示的资源,是企业的一种特殊资源。

2.1人力资源要成为核心竞争力之源,人力资源必须为公司提供价值

人力资本理论根植于人所拥有的价值创造潜力,bamey(1995)认为组织资源的价值来源于它开发新的生产机会和抵御威胁的活动中,而人作为一切组织活动的主体,其价值性贯穿于整个企业价值链中(milier,1999),人力资本的价值最直接的表现为其收益与成本的比值(v=b/c),人力资本的价值是体现在员工用其知识技能以更低的成本为顾客提供更高的收益,即价值的增值和成本的降低两个方面。steffy,manrer从劳动力需求和劳动力供给的异质性的实践事实出发,认为个人对公司的价值贡献是有差异的,这证明人力资本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boudreau(1992)用效用分析方法论证了人力资本增加公司价值的途径的理论基础和测算这种价值增加的技术,并从人力资本运营的角度对企业价值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供了以人员甄选程序衡量人力资本对企业财务价值贡献的效用模型,并通过实践中员工之间工作调换后所带来的组织财务价值的差异而得以证实。

由schnidt提出、并由boudreau近来修订的效用方程,提供了人力资本对公司财务价值贡献的估算方法。schmidt等在cronbach和cleser工作的基础上,推出下列测算挑选程序价值的公式:

utility=[(n)(t)(r)(z)(sdy)]一c

这里,n表示雇佣人数;t表示雇佣的平均任期;r表示挑选测试和工作绩效的相关系数;z表示这些雇佣的平均标准得分;sdy表示用市场价值计的工作绩效标准差;c表示工作挑选系统的成本。

效用模型的三个成分(数量、质量和成本)是效用分析的基本框架,人力资源效用模型是以预测指标和效标之间的关联性为基础的,它的重点在效标关联性分析和参数估计。应用人力资源效用分析模型的最大困难是模型的参数估计方法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影响人力资源效用分析应用的关键因素是模型的绩效标准差(sdy)参数估计。绩效标准差估计的精确度对效用模型分析结果影响很大,因此参数估计方法和方法之间的比较研究一直是文献上研究的焦点。文献上先后提出多种绩效标准差估计方法,可以归纳为四大类:成本核算法、整体估计法、个别估计法和比率法。成本核算法运用财务分析原理,从实际的绩效数据计算中得到标准差值,这种方法在概念上很简单,但是在操作上易导致随意性或主观性,因此不常使用。在最近的研究中比较常用的方法是:整体估计法、4o%法和crepid法整体估计法是一种比较实用的方法,具有较好的精确度。该方法的基本假设是:绩效数据呈正态分布,然后从分布数据中可以估计出绩效标准差。最常用的策略是,让管理人员评定绩效数据分布中处于15%、50%和85%位置的绩效值,然后计算l5%与50%的绩效差和85%与50%的绩效差,两个绩效差的平均数作为绩效标准差的估计值,同时用两个绩效差是否相等检验正态分布假设。crepid方法属于个别估计方法,类似于成本核算方法,但是比成本核算法更为精细和复杂,是三种方法中最为复杂的一种,它的精确度最高。40%方法属于比率法,用某个工作岗位的平均工资乘以一个百分数作为该工作群体的工作绩效标准差估计值,该百分数通常界于40—70%之间,40%只是一个经常采用的数值。

2.2一种资源如果要成为核心竞争力之源的话,它必须是稀缺的

由于到处都有失业者存在,这个世界显然是劳动力过剩。所以,人们能够轻易地认为人力资源是不稀缺的。但是由于认识能力在人力资源中是正态分布的,因此,高能力水平的人力资源是稀缺的。其次,个体人力资本的形成是一个独特的知识积累过程,具有先天禀赋和后天学习的双重差异性,决定了个体能力的差异和难以模仿,也导致了一定程度上人力资本的稀缺性。

2.3为成为核心竞争力之源,资源必须是不可模仿的

一个资源能够被模仿首先需要竞争者必须能准确地确认竞争优势之源;其次,竞争者必须能够准确地复制人力资本资源集合的相关因素和这些资源作用的环境。根据以资源为基础的观点,公司获得和利用其独特资源的能力依赖于其独特的历史。当公司资源和竞争优势之间的联系是不能完全理解时,就存在因果关系模糊。如果其他公司不能够识别公司资源实现竞争优势的特别途径,其事实上也就不可能模仿这些重要的资源。最后,来源于公司相互作用的社会复杂性的竞争优势不可能被模仿。因为人力资源可能具有独特的能力产生或影响于独一无二的历史条件。

2.4人力资源要成为核心竞争力,企业必须有很强的学习能力

伴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知识逐渐成为经济增长的源动力.作为知识产品直接创造者和受益者的企业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和不断变化的生存环境,唯一的选择便是重视知识、学习知识,以学习求创新,以创新求发展。21世纪最成功的企业将会是“学习型企业”,因为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是有能力比竞争对手学习得更快。而人才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知识只有被具备学习能力的人才应用到实际工作中创造出价值时,才能成为一种资产。员工具有一定知识含量和较强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转化能力,持续发展的人才带给企业更新的创造力、更高的绩效以及企业应对竞争时代有能力保持的更广阔视野。

3实施人力资源战略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3.1更新观念

要深刻认识到当前国内市场由卖方市场向买方市场过渡,世界经济正逐步由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过渡,由传统经济向新经济转变。这个转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其中主要的就是企业是否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而企业创新的关键是靠人才,因而人才管理制度的创新尤为重要。树立以人为本、以人才为本、知人善任的观念,真正树立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科学用人观念,正确理解并运用“人力资源是第一资源”的现代观念。

在当前美国企业的董事会中,不带有财力资本的独立董事已占到了60%以上,其他发达国家亦如此,这是一个明显的例证。从人力资本发展的角度,西方经济学家把这个转化过程概括为从“物本”到“人本”再到“能本”。

用好人才比选择人才更为关键。很多企业选人时求贤若渴,到处招聘人才,到头来却是招而不用,或者是把人才放错了位置。所以采取一切手段,把好人才选进来,感情留人、待遇留人、事业留人,最重要的是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才能,“舒心”留人,用人比选人更为关键。

3.2企业文化管理是构筑企业人力资源竞争力的关键.

3.2.1人力资源管理的最高层次是文化管理

技术和制度本身是相对稳定的,一经形成就可能僵化。人力资源的文化管理,特别应该强调以人为本,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围绕如何充分发挥人的能力展开。

优秀的企业,要求每个员工自觉地把能力最大限度地正常发挥作为自己价值追求的主导目标,并积极为此而努力。与此同时,企业也会对职工的奉献给予恰当的承认和合理的报酬。在这种环境下,企业经营理念得以落实,公司使命得以完成,进而保证个人价值和企业价值的共同实现。

3.2.2建立组织与个人的共同目标

个人目标是人们心中真正的渴望,是对未来的向往和追求,它促使人不畏艰难,不断进取。组织如果考虑到员工的个人目标,把员工的奋斗目标整合到企业发展的方向上来,就可以激发员工无穷的激情和创造力,使之对组织的目标全心投入、义无返顾。很多处于创业期的企业,待遇很差,但员工的干劲却出奇地足,原因就在于此。企业应该让员工明白企业的目标,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加以整合和调整,消除目标方向不一致的地方,确保员工的努力对企业的有效性。

3.2.3培养员工忠诚度

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高忠诚度员工的重要性。如何保证企业的人力资源有效长期地为企业的发展服务,而不至于随着企业的变动成长而发生人心离散,这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目标。

但在很多企业,忠诚却被限制在制度层。比如说,不少企业对从刚从大学毕业的员工要求一定的服务期,但在服务期内,给予不好的待遇,而且在服务期满前,员工要想离开会受到重重阻拦。这样做能在一定程度上遏止人才流失,但弊端也是明显的,一方面进来的优秀者先行流失,而相对不优秀的人却被沉淀下来,使企业的人才结构不断恶化。

另一方面,由于过高的人才流动率,加大了人才在选择时的预期成本,使得许多优秀的人才不愿意进来。企业与员工达成并维持一份动态平衡的“心理契约”,有助于改变上述被动局面。这就要求企业管理者清楚每个员工的发展期望,使员工的个人前景与企业发展紧密结合;每一位员工也为企业的发展作出全力奉献,因为他们相信企业能实现他们的期望。

3.3开展知识管理,建立知识分享体系

企业要说眼员工把自己的知识贡献出来让大家分享是非常困难的一件事情。但建立知识分享体系对现在企业,尤其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很重要。企业可采取相关的措施:(1)个人得到认可的方式。如果一个企业希望鼓励员工把他们的知识和专长进行分享,就要确保他们由于分享了知识专长而受到认可。如果分享者成了组织的英雄,那么知识的价值不仅在企业层次上,而且在每个员工个人层次上得到了认可。(2)同关键业务流程相结合。知识一般会在特定的业务流程中产生,销售人员在销售过程中获得新知识,售后服务人员在进行服务时也可能得到新知识,项目经理在进行项目管理时获得了新经验。(3)培训员工的it知识。局域网,文件管理系统,电子留言板等都是可以使用的技术。(4)组织知识库要设计合理,使每个人知识转变为组织知识资本的方法迅速和便捷。

3.4建立有活力的人力资源激励机制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土在对人的激励研究中发现:缺乏激励的职工仅能发挥其实际工作能力的20%——30%。因为只要做到这一点,就足以使自己保住饭碗,但是受到充分激励的职工,其潜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可见激励对人潜能的挖掘和利用是多么重要。

从实践来看,决定一个员工留在企业的主要因素是事业、待遇、文化氛围及关系,企业对人才的吸引力(f):f=wl×事业前景+w2×物质待遇+w3×企业文化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1篇9

《数学物理方法》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索

采区巷道支护设计及锚杆支护技术发展方向

宁东矿区坑口电厂煤粉灰综合利用途径研究

烟台开发区:加快构筑海外高端人才集聚地

2013年全省经济和信息化工作专题安排

技术改造成山东工业增长主要拉动力

大型转炉钢水罐车减速机油封设计制作

浅谈机械零件加工工艺对安全性的影响

浅谈伴热装置在SBR法中的应用

工业电气自动化系统的应用探讨

下注高端唐骏欧铃豪赌背后的底气

企业竞争的新焦点—战略供应链

国家发改委:制定政策,促进循环经济发展

加强运行监控确保产业安全

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首次全国经济普查准备顺利

上海市工业开发区污水处理设施将实行市场化管理

汽车业呼唤高质量的国产非金属零部件原料

国有企业全面实行企业法律顾问制度

货物进区即可退税上海外高桥保税区转型自由港

美国汽车涂料“大鳄”落户上海

今年将出台十余个配套法规搭建国资法律框架

上海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的主攻方向

合作·共赢·壮大——宝钢经营战略管窥

开创上海工业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上海工业系统稳定工作的基本经验

科技型小企业:上海轻工的新“亮点”

上海工业一季度增幅创十年来新高

上海石化依靠科技进步提升核心竞争力

上海霍富抢占汽车锁具市场制高点

努力建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集团

黄山汽车电器的目标:成为世界级汽配制造商

长江计算机集团:“软”“硬”结合多元发展

国资委公布国有企业清产核资办法

高尚全谈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创新和突破

探索中青年后备干部培训的新模式

继续深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

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做好离岗职工再就业工

振华港机:向世界一流的港机企业发展

技术中心促进上海日立腾飞

反倾销——一项亟需加强的工作

新思维带来新发展——上菱集团十年发展回眸

工业科技开发技术创新推出新思路新措施

对发展我国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几点思考

坚持科技创新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力

创新是国有企业发展的根本之路

论如何推进我国服装机械国产化进程

与技术进步同行—学习型组织的几个基本问题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

一、企业文化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灵魂

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一种民族精神作为支撑,一个企业同样需要一种精神和经营理念来指导自己的经营活动,进而明确企业的发展方向和短期、长期发展目标,给企业以准确的市场“定位”,有效规避行业和市场风险。如果没有了经营理念的支撑,那么企业的一切经营活动就等于没有了“灵魂”,就失去了方向,更谈不上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实质上是竞争文化,它是以现代文化理论为指导,以企业在竞争国际化的环境中取得优势为鲜明目标,改造、扬弃企业现存的文化,建设与新的客观环境相适应、为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服务、具有强大的驱动力、凝聚力和感召力的竞争文化。企业要提高核心竞争力,就要注重发挥企业文化在这方面的积极作用。

我局以科学的态度从整体上认真设计和精心塑造自己的企业形象,在建设一流县供电企业的同时,提出了“用服务赢得客户、用管理获得高效、用真诚建立凝聚、用业绩树立形象”的企业精神。首先是塑造好产品形象,努力提高电力生产经营的质量和水平,向社会提供安全、稳定、质优、价廉的电力产品;其次改善服务形象,改善服务态度和服务设施,提高服务水平,变电力用户为客户,追求客户的最大满意度;第三加强职工职业道德、技术业务、文化修养、行为规范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全体职工的综合素质;第四要树立企业良好的环保形象,保护和美化环境,公司从机关到站所整洁优美、富有文化气息;第五精心设计运用好企业的标识形象,如图案、服装、旗帜、歌曲、印刷品等。独特的博电企业文化已深深扎根于企业的各个方面,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中的牵引力。

二、管理创新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根本

“十一五”规划的提出,为供电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供电企业要想把握好历史机遇,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创新管理上下功夫,只有这样,企业才能走上快速、健康、和谐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推进管理创新,就是要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规范公司制企业运作方式,形成既有激励、又有约束,既能适应市场要求、又有内在活力的组织管理体系;按照管理有效的原则,积极调整组织结构,大力精简管理层次,形成权力、决策、监督、执行机构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机制。具体来讲要做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推进企业管理制度创新。坚持依法治企,规范经营,变粗放型管理为精细化管理;强化企业基础管理,做好企业安全生产和经济经营工作,为企业改革与发展创造良好环境。二是要完善竞争激励机制创新。打破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局面,形成“干部能上能下,待遇能高能低,收入能增能减,岗位能进能出”的风气,在企业内部真正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充分调动职工积极性,鼓励员工以献身的精神、创造的热情和细致入微的态度去从事自己的工作。三是要实施文化环境的创新。文化环境与管理工作的联系非常密切,与经济环境、政治环境相比,文化环境对管理工作的影响更为直接。管理工作既要善于利用文化环境,寓管理教育于文化活动、精神生活之中,又要通过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改造落后的文化现象,为企业健康、快速、高效运转提供正确的导向和不竭的动力。要激发和培养员工的创新意识,同时为其提供创新的外部环境,大力推进企业的经营理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和产品创新。要注意发现、总结、提升独具特色的创新内核,让每一位员工都有创新的欲望和动力,并始终与企业的发展目标保持一致。

20__年,为了巩固一流县供电企业建设成果,在管理上与国内外先进企业接轨,时刻关注客户满意度、关注质量、关爱职工健康与安全,使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科学化、标准化、法律化,保证企业效益的最大化。我们按照ISO9001:20__质量管理体系和OHSAS18000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标准,建立起符合公司实际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并于20__年9月获得质量管理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认证。通过规范化管理,公司达到了提高质量、安全生产、杜绝浪费、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因此,贯彻标准体系的过程,就是企业管理系统变革的过程,由人治走向法制,全面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

三、打造品牌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手段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最终要靠企业的运营效率和市场占有率来体现,作为电力企业,实现上述两点突破的有效措施就是要想方设法提高售电量和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而这都需要通过“优质、方便、规范、真诚”的供电服务来转化。供电企业只有打造出自己的服务品牌,才能保持企业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才能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稳步提高。打造电力服务品牌,就是要将品牌战略作为优质服务的一种理念和一种追求,按照“始于客户需求,终于客户满意,超越客户期望”的

工作标准,不断从观念上和管理上力求突破,实行优质服务常态运行管理;打造电力服务品牌,就是要遵循“真诚服务,共谋发展”的服务准则,以“四个服务”为宗旨,以落实“三个十条”为重点,积极组织电力供应,深化优质服务,从而实现服务水平和质量的不断提高;打造电力服务品牌,就是要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新”的工作思路,不断创新服务手段,丰富服务内涵。如我局在服务形式上采取“四个结合”的方法就收到了很好效果,即:一是把有形服务与无形服务相结合。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五星级”电工班竞赛活动,从安全、设备、线损、营销、服务五个方面进行动态考核,在此基础上,积极推行“零点检修”工程,在客户不受停电影响的情况下,不知不觉享受到了服务。二是把普通服务与特殊服务相结合。在做好各种日常报装增容、电费结算的同时,建立了“客户服务档案”,每月定期提供不少于三次的电力上门服务。三是提前介入与事后走访相结合。在客户即将提出用电申请时,我们提前介入,从最经济的角度为客户提供若干个供电方案让客户选择,客户投产后,主动上门征求意见,了解有关情况。四是把标准化服务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在供电营业场所实行无周休日制和24小时值班制、开通“95598”电力服务信息系统、推出“7×24”小时的服务措施,对现有的电力客户服务牌进行统一更换、定期召开客户关系委员会会议的同时,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建设改造了20余个标准化排灌站,实行“一井一线一泵一房”,使农民真正得到了实惠。

四、人才支撑是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保证

实施人才战略是电力企业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必然选择。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露端倪。知识正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特殊资源,人才作为知识的占有者,在竞争中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电力企业要想不断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人才的重要性,积极实施人才战略,不断适应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

在实施人才战略中,要做到观念上实现“五个突破”、机制上实现“四个创新”。观念上实现“五个突破”即:一是要突破短期行为,树立长远发展的观念。要立足现实,着眼长远,积极把握企业未来走向,寻求通向未来的人才战略,制订未来中长期人才规划,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二是要突破人才壁垒,树立开放选人的观念。要大胆破除行业壁垒,让人才有序流动。对企业需要的紧缺人才,要敢于从社会上招聘,对企业不需要的低素质人员,要尽可能下岗分流,实现人才的优化配置,增强人才队伍的活力。三是要突破重用轻管观念,树立管用并举的观念。在优化配置、合理使用人才和关心爱护人才的同时,严格按照德才兼备的要求,加强对人才的教育管理,确保企业的健康发展。四是要突破单一培养观念,树立综合培养观念。既要培养高级管理人才,也要培养各类专业技术人才,并形成梯次,特别注意培养复合型人才。五是要突破评价误区,树立科学评价观念。在人才评价上应积极引进现代管理理论,建立健全相应机制,力求评价机制的科学合理,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

在机制上实现“四个创新”即:一是创新选拔任用机制。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积极推行任前公示制、试用期制度,扩大人才选拔任用工作中的民主,充分尊重群众对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二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要创新培养机制,积极培养人才。通过拓宽培养渠道、丰富培训内容、创新培养手段等举措,加强实践锻炼,培养适应性人才。三是创新人才考评机制。要建立一套科学的考评机制,确保考评标准的公正性,为人才的有效激励提供重要依据。四是创新人才激励机制。依据科学的考核评价,对优秀人才要敢于破格晋升或提拔重用,对做出重要贡献的人才可以授予技术标兵、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使人才拥有事业上的成就感。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1篇11

[关键词]机电企业;成本管理;竞争力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6.06.013

[中图分类号]F406.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6)06-00-02

0引言

在企业成本管理体系中,成本核算是企业成本管理的核心内容。企业成本管理核算主要是对一段时间内因企业生产所产生的费用进行管理的工作。其工作目的是对成本进行科学的分类、整理,然后进一步分析,以达到成本最小化,利益最大化的目的。目前,我国大部分机电企业还是采用比较传统的核算方法,

1机电企业成本管理中出现的一些问题

1.1机电企业成本管理方法比较落后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机电企业的规模不断扩大,发展的速度不断提升,这就需要在其发展阶段投入大量的新技术、新工艺作为后背力量。当下的“工业4.0”时代以灵活为基础,追究个性化和服务的新模式。但是一些机电企业在科技产品的研究、开发及对工业过程的管理方面比较落后,无法与新兴的“工业4.0”时代相衔接,满足不了机电企业的发展需求。

1.2机电企业缺乏有效的竞争力

社会经济在不断进步,机电企业的竞争越演越烈。我国目前机电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已经跟不上经济的发展。机电企业完整的管理体系包括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测试及后续的包装和服务等一系列程序,在其中任何一个环节都要有大量的资金作为支撑。如果不能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成本就无法降低。此外,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消费水平的提高,因此,一些原材料的价格涨幅较大,且质量参差不齐。如果没有事先进行有效的调查,很有可能会以高价采购劣质产品,造成企业高成本、低效益甚至亏损的现象。

1.3机电企业的管理信息化水平低下

通过一些程序的编排,计算机自动处理功能在不断完善,由此财务核算电算化在多数企业得到了普及。但是只有极少数企业采用资源共享系统,就目前的“工业4.0”时代而言,还存在较大的发展差距。企业应当对研发、设计、采购、生产、测试及后续的包装和服务等一系列程序的信息进行统一管理,科学分析,从中找到有效降低企业成本的途径,使机电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

1.4机电企业成本管理的机制不够完善

成本管理是制造企业的核心工作,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不够完善。成本管理不但要有财务部门进行实地测算,还需要企业管理者、高层领导及审计部门人员的参与。部分机电企业对成本管理的理解仅仅停留在原材料采购、生产人工成本及价格上,缺少对研发及售后进行统一管理并纳入综合管理成本的认识。机电企业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其运用原料数量比较大,设计过程相对复杂,生产程序比较烦琐,售后问题比较多,如此多的问题仅靠财务管理者或财务管理部门是无法完成的,因此,机电企业要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根据大数据的分析不断改进方法,制定相应的策略,使机电企业在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

2机电企业加强成本管理的策略

2.1加强企业在成本管理过程中的控制

机电企业应从市场入手,在产品研发初级阶段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分析等来分析客户群体,通过对客户群体的锁定来设计产品的性能,制定产品的价格,这样不仅减少因产品功能研究造成的成本损失,还有效减少产品原材料的使用成本。因原材料的使用量比较大,所以原材料采购是机电企业的一项重大开支,如果控制好原材料的采购,机电企业的成本将会得到有效的控制,例如:机电企业的采购可以通过招标的形式,以定时、定点、定量的方式优化成本。在库存方面可采用小库存、零库存等形式来减少库存所占用的大量资金。机电企业的生产制造环节也直接影响生产成本,因此,应提前制订生产计划,在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生产节点进行物资补助,避免因物资短缺造成停工、产品积压等,为企业带来损失。在生产过程中要尽量使用标准化的程序,避免因程序特殊而必须采购先进的设备及高薪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增加企业成本;质量是企业的口碑,在可控的范围内对产品质量要严格控制,比如:经常对生产线进行检修,避免因线路故障造成质量下降,对于产生的故障要研究根源,避免类似故障再次发生,从而减少售后服务成本。

2.2优化核算系统,增强机电企业的竞争力

在社会经济大力发展的基础下,机电制造业中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增加,他们的竞争由过去在制造、技术、管理上的竞争发展到当下以成本、预算等形式的竞争。我国机电企业不应该盲目跟风,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状况,制定出一套符合企业发展情况的成本管理体系。以兰州某机电企业的成本数据为例进行分析,该机电企业在2014年度中成本费用数额总计达到2.2亿元,其中原材料采购成本占绝大部分、外部协助所占的费用比例也是相当多,两项合计高达1.1亿元。该机电企业通过招标形式来进行原材料采购,此方案效果显著,仅当年就为本企业节省近2000万元的成本,高效地控制了企业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从这个案例不难看出,要想降低企业管理成本,不是哪一个员工或一个部门能够做到的,要通过各个部门的相互合作,对产生费用的情况进行分析、归类,从中找到可能降低企业成本的环节,然后制订相应的方案,进而提高企业的利润空间。

2.3提高机电企业成本信息管理技术

市场经济逐步多元化,机电企业的发展程序逐渐复杂,产生的数据也越来越庞大。例如:不同的生产原料在价格有所差异、各类原材料供应商的情况不同、各类机械所使用工时长短不同、产品不同所消耗的原材料不同等一系列问题。这么一个庞大的数据管理体系不是仅依靠财务部门就能够完成的。因此,要将企业的各个部门互联,比如:对生产部门、预算部门、人力资源部门及审计部门等都要进行有效的整合连接,并引进先进的成本管理设备,根据时展结合自身企业发展状况建立一套高效的成本管理体系,快速找到降低成本的环节和途径,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2.4完善机电企业的管理机制

就目前情况来看,大多数机电企业没有形成一套完善的成本管理机制,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相互独立,没有统一的系统。这不仅浪费了管理资源,还增加了管理成本。在一个企业中,资金是整个企业能否正常运转的命脉,所以,机电企业要以财务部门为核心建立一个有效控制成本管理的体系,这样生产部门、设计部门、销售部门、售后部门及审计部门都能参与进来,对机电企业成本进行管理。在现实的企业成本管理过程中,有一系列的成本考核方法,在整个考核过程中企业管理者只注重企业利润是否达标。这些所谓的利润达标只是部分管理所反映的表面现象,因侧重点的不同,使机电企业成本管控的方向发生了改变,管理人员忽略了对原料的管控。因此,机电企业管理还要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要奖罚分明,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形成一个全方位无死角的管控体系,部门与部门之间要紧密合作,及时发现成本管理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3防范内部审计风险的对策

3.1坚持内部审计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

在机电企业内部管控和风险管理上,内部审计工作显得有些力不从心。独立性和权威性是内部审计的重要特征。所谓独立就是审计工作部门或审计人员无论是在费用还是在权力上都要完全独立;权威性是保障独立性的有效措施。在审计过程中只有做到独立和权威,才能保障审计结果真实有效。在经济快速发展条件下,内部审计的主要工作是对财务进行核查。近年来,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渐被推广,比如会计所、事务所等能更好地保障内部审计工作的客观性。

3.2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制度

国有国法,家有家规,企业也要有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将企业的审计工作列入国家法制建设中,使内部企业审计工作有法可依、有章可寻。结合国内外案例吸取相关经验,杜绝因审计失误产生相应的成本。

3.3注重企业内部审计人才的建设

人才掌握技术,技术决定生产力。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素质直接影响到审计事业的发展,因此,企业在培养审计人才的同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审计工作是一项特殊的工作,它以实事求是为原则,要求审计人员加强思想道德的修养,提高自身的素质;其次,不但要加强审计工作人员技能的培养,还有拓宽知识面,加强对财务、管理、法律等相关知识的学习,通过全方位的学习,实行企业的高效发展;再次,将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审计工作者通过不断积累与学习来丰富自己,然后对企业提出有效规避风险的方案。

3.4企业内部建立相应的风险评估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

根据心理学家斯金纳的强化理论,作用于某种行为的动机,如果反馈结果良好,那么这种行为会重复不断发生。同样道理,它也适用审计工作。对于企业来讲,建立内部风险评估机制,树立风险评估意识,防止因风险产生增加企业成本。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不但可以提高审计工作人员的风险意识,还可以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之间的学习与交流,使企业的利益免受到审计风险的困扰。

4结语

近年来,我国市场经济高速发展,在此基础上,机电企业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竞争是发展的产物,发展越快,竞争越激烈。企业成本成为制约各个机电企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因此,机电企业要根据现状建立全面管理体系,控制成本,将各个独立的系统进行整合,利用先进的技术,提高企业利润,增强机电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竞争力。

主要参考文献

[1]郭华.浅谈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与防范对策[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5).

[2]王一涵.论内部审计的独立性[J].卷宗,2014(3).

[3]战雷鸣.对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的管理研究[J].科技展望,2014(7).

[4]薛增风.浅谈机械制造企业成本管理模式[J].现代商业,2013

(26).

[5]马驰.浅谈机械制造企业的成本控制措施[J].企业导报,2014(2).

[6]陈秋斌.公共工程施工阶段成本管理的策略研究[J].山西建筑,2007(8).

[7]任秀丽.浅议新形势下地勘单位如何加强成本管理[J].经济研究导刊,2015(24).

[8]吕海花.浅析会计核算在建筑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中的作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5(24).

[9]张德高,王云海,王锋军,等.大型国际EPC总承包工程项目成本管理[J].云南水力发电,2015(06).

[10]赵凯.企业的成本管理与控制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30).

浅谈企业核心竞争力范文篇12

关键词: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

随着知识经济和经济全球化的加快,知识产权已成为当今各国及企业发展和博弈的重要手段,知识产权状况及其发展态势将直接影响到国家和企业的竞争力。

一、知识产权管理的科学内涵

知识产权是指特定个人或机构对于其智慧成果在一定时间内依法享有的各项权利的统称。知识产权一般包括著作权、商标权和专利权等。知识产权是对企业无形资产所有权的保护,其权利源自于法律法规的赋予。

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是企业为规范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在企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运用知识产权制度的特性和功能,从法律、经济和科技的角度,对企业知识产权的开发、保护、运营而进行的有计划的组织、协调、谋划和利用的活动。

二、知识产权的范围

(一)WIPO(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认为,知识产权包括:1、著作权及邻接权;2、专利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4、商标权;5、科学发现;6、防止不正当竞争。

(二)TRIPS协议(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认为,知识产权包括:1、著作权及邻接权;2、专利权;3、工业品外观设计权;4、商标权;5、地理标志权(巴黎公约表达为原产地信息);6、集成电路布图设计权;7、未公开信息:为拥有者带来经济和社会效益的信息,其包括的内容十分宽广,从技术秘密到经营的客户名单,主要涉及刑法的商业秘密;8、植物新品种。

三、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

企业核心竞争能力是一定制度框架下,企业所拥有的、基于独特知识技术积累的一种竞争能力。一个成功的企业,总有一种能够使它赢得和维持竞争优势的核心竞争能力。这种竞争能力的表现是多层次的、多样化的,包括独特的技术、难以模仿的技术诀窍、合理的组织方式、良好的营销网络、与众不同的企业文化或管理模式、较强的已有资源重组能力或者融合能力、稳定的客户资源等。

四、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对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

(一)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企业价值都直接取决于企业掌握多少知识产权和如何经营管理知识产权财富。美国波士顿咨询公司知识产权战略专项组根据调查的结果认为,一个国家的企业在知识产权方面大体要经历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以出口技术含量较低的产品为主导,靠廉价劳动力成本和低成本原材料;第二阶段通过加大研发投资,推动技术含量较高产品出口;第三阶段遭遇发达国家企业的知识产权壁垒,被迫付出高价;第四阶段汲取教训,加大在收购、自主开发和管理知识产权方面的投资力度;第五阶段则开始享受知识产权的互惠互利,有的企业甚至可以通过知识产权获取竞争优势,最重要的是无形资产。

从整体上看,我国现在正处在第三阶段,并逐步开始向第四阶段过渡。我国企业在参与国际化竞争中的经验教训表明,一方面中国产品因缺乏知识产权资产而成为低档产品、“便宜货”的代表;另一方面具有技术含量的产品又往往遭到国外知识产权壁垒,无法进入关键的出口市场或者要为此付出可观的知识产权使用费。我国企业要摆脱目前的困境,出路只有一条,就是创造和拥有更多的知识产权,并有效地利用知识产权参与国际竞争。

(二)知识产权是企业重要的无形资产,也是企业所有权优势的重要体现。拥有知识产权,是企业发展国际化经营的基础,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动力和源泉。专利权的创立和发展,有利于企业产品差异化优势。科学技术作为当今时代的第一生产力,是现代企业发展的根本源泉之一,也是企业紧跟时展潮流、不断壮大自身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力量。专利权能够激发浓厚的企业自豪感,对于企业文化、制度等的进一步完善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拥有专利权意味着对该项技术的市场需求垄断。企业在世界范围内占有专利技术,可以使企业占领更广泛的市场,形成垄断竞争优势,实现企业利润的最大化。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精选3篇)

    - 阅0

    2020年党员酒驾检讨书范例篇1尊敬的交警同志:关于我酒后驾驶的行为,几天来,我认真反思,深刻自剖,为自己的行为感到了深深地愧疚和不安,在此,我谨向各位做出深刻检讨,并将我几天来的.....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精选5篇)

    - 阅0

    晚霞写景作文范例篇1云,悠悠地浮在湛蓝的天空上,洁白洁白的。有的像深邃的峡谷,有的像白色的雪莲……散布在天空中,显得非常柔媚。看!这些多姿的云彩,被鲜红的阳光照得一片红润.....

    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范例(12篇)

    - 阅0

    继电保护装置的工作原理范文篇1关键词:继电保护装置;装置运行分析;运行可靠性;处理方案中图分类号:TM77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7712(2013)22-0000-01继电保护装置作为二次设备.....

    建筑材料检测总结范例(12篇)

    - 阅0

    建筑材料检测总结范文1.1建筑工程材料检测试验体系不健全进行建筑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阶段,检测体系不够健全,导致一些施工单位实行工程材料的检测试验过程中造假,另外,材料检测.....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范文(精选5篇)

    - 阅1

    幼儿园教职工培训计划篇1一、培训目标和培训重点坚持以师德建设为中心,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目标,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