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教育范例(3篇)

来源:网络

道德与教育范文

所谓道德教育,就是通过教育的手段将社会中的政治观点、思想观念以及道德规范传授给受教育者,并且影响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以及社会行为。简单而言,道德教育就是帮助学生形成一定思想品德的教育。道德教育包括了社会道德教育、家庭道德教育以及学校道德教育。道德教育正是借助各种不同的渠道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对人施加影响的系统教育。只有通过道德教育,社会道德才能够内外为受教育者自己的内在品格,并且在其社会活动中发挥出重要的作用。道德教育的含义在今天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了思想、政治,甚至还包括了纪律、心理、法治、审美、理想等多种教育,尤其是体育教育,也成为了道德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2道德教育对体育教育所发挥的作用

首先,道德教育能够促进体育教育改革。目前,我国社会经济、政治以及文化飞速发展,全球一体化的进程不断加快,而我国体育教育在这一背景下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问题,阻碍了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必须对实施改革的手段。而在体育教育中实施道德教育,能够为体育教育改革提供崭新的视角,有助于解决改革中存在的问题,促进我国体育教育改革的有序进行。其次,实施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目前我国各行各业的竞争都日益激烈,而面对激烈的竞争要想取得成功就必须依靠团队的力量,团队强则个人强。在体育教育中加强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让学生更好地融入到团队中。学生在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也能够意识到只有通过合作,实现团队的发展,才能更好的实现个人的发展。再者,能够增强学生的竞争意识。生长在集体环境下,学生们都具有好胜的心理,如何利用这种心理帮助学生更好的适用社会,实现学生能力的增强也非常关键。在体育教育中开展道德教育能够让学生通过身体的锻炼增强竞争意识,通过个人的努力实现身体素质的提升,获得成就感,认识到任何成就都是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获得。

3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是相互渗透的关系

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共存于教育的整体结构当中,统一于教育人的行为当中,紧密联系,相互渗透。在体育教学中,技能教学、身体锻炼、体质增强以及道德教育是相互统一,共同发挥作用的,体育技能的教学以及学生体质的增强需要道德教育提供保证,而在体育知识、体育运动技能学习的过程中学生也得到了道德教育。从教学目的角度来看,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一个是目的,一个是手段,道德教育需要以体育教育作为手段,而体育教学将道德教育作为最终的目的之一。从教学内容角度上看,二者表现出一种载体的关系,道德教育需要依靠体育教学的内容,将它作为载体之一。从教学过程角度来看,体育教学是实现道德教育目标的途径之一。从这些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体育教学中的各个方面都存在着道德教育。鉴于道德教育对于体育教学的影响如此重要,所以必须将体育教学与道德教育相结合。首先,应当在体育课堂常规中融入道德教育。所谓课堂常规就是通过制度的手段将体育教学中学生必须遵守的规范以及措施明确下来,通过课堂常规的制定以及执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作风,这同时也是针对学生进行纪律教育的重要方法。教师应当根据时期、年级的不同,结合具体的情况,将课堂常规与纪律和规则相结合,让学生形成自觉遵守制度、维护集体利益的品格。其次,要在体育教学的内容以及目标中融入道德教育。学生体育基础知识、运动技能的掌握、健康心理的形成以及身体素质的发展和良好品格的形成是相互依赖、相互促进的。体育教学涉及到的内容范围较广,而且不同的体育内容具有明显的特点,所以教师必须挖掘体育内容的内涵,根据学习内容的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有计划、有目的的开展道德教育。再者,在体育教学方法中结合道德教育。科学、严密的组织教学具有积极地教育作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也是实现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比如在体育教学中采取队列、队形的变换,队形的联系,组织学生发放体育器材,在体育锻炼过程中让学生进行相互保护,互相监督等,都蕴含着道德教育成分。这些方法能够促使学生养成遵守纪律、服从于集体的良好道德品质。体育教育与道德教育具有相同的特性,比如社会性、实践性、主体性等,将二者有机结合,能够实现育人、育体的双重效果。而且,体育教育同时还具有了其他学科教学所不具备的特性,比如集体性、竞争性等,这也使体育教育成为道德教育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

4当前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的缺失以及弥补措施

虽然体育教育和道德教育关系紧密,是统一的整体,体育教育的展开必须紧密结合道德教育,但是当前我国高校的体育教育中道德教育严重缺失,这也严重的阻碍了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首先,高校的领导者以及体育教师并没有充分认识体育教学中道德教育的目标,很多高校领导只是将道德教育看作是可有可无的“软任务”。所以这就造成了体育教学中并没有对道德教育引起重视,而培养综合性体育人才的目标也未能实现。其次,没有明确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目标。我国多数高校在开展体育教学时,道德教育的目标仍然不够明确,仅仅是将爱国主义、社会主义以及集体主义等作为道德教育的目标,并没有关注到学生个体的道德品质,这也致使道德教育目标十分抽象、宽泛、空洞,学校体育教育的内容也因此而无法与体育教育的内容有效结合,在具体实施中也很难具体把握。为了能够完善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解决道德道德缺失的问题,就必须采取一定的措施,主要包括了三个方面。第一,加强对体育教学中的道德教育关注。意识决定行动,只有从意识上、思想上重视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才能从根本上完善体育教育中的道德教育。所以,高校体育管理者以及体育教师应当从自身做起,加强对自我的道德教育,热衷于体育事业,关心学生、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来感染学生,作为学生道德教育的榜样。第二,在体育教学中融入道德教育时必须紧密结合体育教育自身的特征。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相比较而言,体育教学具有开放性、竞争性以及纪律性和实践性的特点。所以,体育教师在帮助学生形成道德品质时,必须把握体育教育的特点,以此为切入点,将道德教育与体育教学相融合。比如教师可以利用竞争作为道德教育的切入点。向学生讲述各种体育比赛规则,说明体育比赛规则公平、公正的作用,并且通过奥运会中的公平比赛事例来说明要坚持公平竞争。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公平竞争的体育道德。另外,还应当结合学生自身的特点,了解学生的特征,以此将道德教育结合到体育教学当中,才能够达到更高的效果。

5结语

道德与教育范文篇2

第一次祭坛:人民生命

三十年前,中国现代教育精神重新开始了!

如果说,新中国前三十年的社会是政治社会的话,那么,后三十年的社会可以说是教育社会,尽管这个教育的精神,仍然是政治性的,它却是接近着近代以来具有世界精神的中国人所追求的民主精神。实际上,甚至可以认为是以前的“教育救国”精神的时代接续。最近三十年的中国社会,是中国教育造就出来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也是中国教育造就出来的,以高考为人的解放的教育,开创的是一个新的道德时代和精神时代。一个国家的根本是人,现代社会的人是教育生成的,不是自然形成的,中国这三十年的教育,初步生成了中国现代人的雏形。在三十年以前,普通老百姓家庭基本上没有教育观念,孩子接受教育和不接受教育,本是可有可无的事情,反正,农民的孩子从学校回乡当农民吃饭,工人的孩子从学校回来进工厂当工人吃饭。学校教育也不是国家为了青少年进一步接受更高深的高等教育,社会各个领域的人,不以其接受教育的资历为考虑,甚至,有时候正好相反:一个人接受教育的程度越高,他的道德越值得怀疑。恢复高考以后,教育观念就像“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了,现代教育连同现代社会观念和现代人的观念,渐渐要铸造出一个走向世界的中国社会,走向世界的中国人。三十年前,中国社会获得了第二次解放。

新中国的前三十年与后三十年,也许可以描述为“时代”和“后时代”。前三十年的发展,国家和民族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新中国政府实际上完成着几重历史使命:把旧中国改造成为一个世界意义的国家,用普世伦理观念如民主、科学、自由、平等、博爱接续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如仁、义、礼、智、信、勇,同时使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精神走向世界。其核心则是“民族主义”,它应该是“民主主义”的一种国家形态。或者,是从清朝末年中西方对话以后,中国人中的先觉者――清朝末年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有共和国意识的中国人,有天下为公思想的中国人,有世界观念的中国人,有民众观念的中国人,有现代思想的中国人,有民主观念的中国人――以民主(德先生)、科学(赛先生)和自由(费小姐)为现代社会思想,重新建设中国社会。新中国的这个建设的实践过程,是极其复杂的,用中国人的生命与民族的精神,形成了具有全人类乌托邦意义的社会建设实践典范,其核心是社会道德与社会精神。有论者认为:

当中国民粹主义者心目中空洞抽象的“平民”化为具体的无产阶级之后,中国早期共产党人便走完了从民粹主义到马克思主义仅此一步之遥的思想进程。他们坚信自己找到了实现平民主义思想──一个民粹主义乌托邦──的科学的革命之路,即实现所谓的“劳农”。从他们在“五四”初期对平民主义(即民主)的信奉,到他们在“五四”后期对“劳农”理念的欣然接受,并没有不可逾越的思想障碍,因为他们相信,“劳农”正是实现平民主义,亦即他们所谓的“平民政治”或“劳工政治”的必不可少的阶段。于是,怀抱着强烈的救世主义的中国共产党人,马上投身于唤起民众热情的斗争之中。三十年后,一个极权主义(即所谓的“无产阶级”)制度在中国被建立起来了。

民粹主义不仅滋养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诞生,而且,深深地影响了中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过程,民粹主义的冲动始终构成了毛主义的主旋律。在“五四”时期搏动的唯意志论、道德理想主义、劳动主义、反智主义、反资本主义、反城市思想以及知识分子与民众打成一片的观念,四十年后重新勃兴,构成了“”和“”的意识形态基调。而在如此众多、伟大、美好、善良的历史理念的祭坛上,充当祭品的是无数的生灵。[1]

确实,新中国人民和新中国社会,为人类的某种理想和观念,付出了可歌可泣的代价,这个代价主要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的生命、人民的地位和人民的精神。

实际上,前三十年的教育,是对民国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民国教育的体系可以这样概括:社会建设――以乡村建设为根本的国家建设;民族再造――以公民为人的形态的人的建设;文化复兴――以民主、科学与自由为核心的新文化与思想的建设;唤醒民众――以启蒙运动为教育精神的各种社会教育,形成与人民(劳工)打成一片的新道德;教育救国――以教育为情结的普遍的救国和建国精神。将民国教育精神形成了新中国独特的政治精神和社会精神,以一次一次的社会运动为形式,以鲜血与生命为代价,竭力形成了党文化和党道德。所以,的一切作为都可以看成一种教育精神的实践,“政(治)教(育)合一”是教育的根本性质,今天的政府意识形态中,仍然渗透着这样的思想,人的形态则是从自然人铸造成政治人。

第二次祭坛:民众精神

中国的后三十年发展,正是在前三十年发展的代价的基础上的民族主义发展,这个发展同样付出了巨大的代价。譬如,整个农民阶层的生活依靠,整个工人阶层的社会地位,几代儿童青少年的生命意义,国家的精神信仰和道德情操,国家的性质,教育的意义,都遭遇着历史的折磨。一言以蔽之,广大人民,或者,用民国时期的术语,中国民众,无论其经济地位还是政治地位,比起前三十年来,都遭遇到历史性的退步。换一句话说,后三十年的社会进步,是以普通人民的社会地位的堕落为代价的,社会不公正主要是由人为的社会阶层之间巨大的差异导致的,人民,从社会的主人公跌落到社会的边。那么,后三十年社会发展的代价,和前三十年一样,同样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民的生命、人民的地位和人民的精神。前后三十年的社会发展,似乎注解着元朝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后三十年的发展的遭遇,似乎仍然回到时代寻找思路,后三十年的中国,似乎并没有涌现出或者贡献出一个典范人物,更没有典范道德思想。尽管是一个一言难尽的人物,就是中国再过几百年,也没有办法避开他来思考中国。实际上已经成为一个具有世界意义的理论人物,新中国真正站起来的人就是。我们的教育有一个跃进,可是,仅仅三十年之后的今天,又似乎要掉到陷坑里了。不仅是教育,连同教育一起陷落的是社会的文化、道德和精神体系。我们又得在经过改造的民国教育思想中寻找中国社会建设和人的建设的典范。

另外,后三十年以经济利益为发展的道德体系,使得社会享受的利益与个人享受的利益不一致,即社会进步了,并不意味着每个人的利益都进步了。社会优势群体享受的社会利益,大大超过了社会弱势群体享受的利益,实际上是社会优势群体霸占了更大的社会利益,也就是霸占了社会弱势群体应该享受的利益。所以,社会的进步对社会的某些人或者某些群体反而是灾难,实际上,对整个社会也是灾难,因为社会的不公正隐藏着巨大的社会隐患。

新中国六十年的道德教育,是不是可以这样理解:

前三十年形成了一个道德典范――带有乌托邦精神的道德精神,那个精神是以人依附社会为精神的道德依附,道德教育带有道德霸权味道;后三十年形成了另外一个道德尝试,还没有形成道德典范――其趋势应该是社会为人而存在,道德教育的根本在于道德关怀,既不是道德霸权,也不是道德自由主义,也不是道德实用主义。可能,要想到达“主义”的境界,尚需世纪光景。

教育与道德的某种阴暗精神

仔细分析一下,前三十年的教育,实际上是两个体系,一个是学校教育体系,一个是社会教育体系,学校教育体系的思想以社会教育体系的思想为指导。教育更在于教育社会,教育国家,教育人民,在于国家与民族精神的塑造,形成一个新的道德体系。新的道德体系确实形成了,中国确实形成了不同于世界上其他任何国家与民族的道德体系――这个道德体系,与所有道德体系一样,具有自杀和杀人的双刃剑意义。在我们自豪后三十年的巨大成就的时候,我们可能很不公平地把前三十年的代价和成就,当作了罪恶与嘲讽。如,在知识分子为自己叫屈喊冤的文章中,充斥着那样的自私,在被别人批判、挨整的老干部和他们子女以及下属的文章中,充斥着那样的自私,从来就不会说自己是怎么整别人的。实际情况是:自己是怎么整别人的,别人也是怎么整自己的,没有谁比谁更高尚的清高。我们不会反思,那就意味着我们把自己和自己的父母的灵魂鄙视了一番又一番,“再踏上一只脚,叫他永世不得翻身”。那就意味着我们身上还没有形成教育的反思精神,我们不懂得那个祭坛上无数的生灵就是我们的父母,事实上也是我们自己,因为我们迟早都会皈依到父母的身边。所以,我们这一代人将来也可能会遭遇到和我们可怜的父母同样的命运:我们的后人不会尊重我们,因为我们没有教会他们去尊重人,我们只把自己的一个思想教会了他们,那就是“只有我自己是人,他人不是人”。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的教育总是教不会我们对人的尊重,对历史的尊重,对前辈的尊重,教不会去怜悯比自己低下的人的遭遇,教不会忏悔自己的罪孽。倒是教会了我们,为自己的利益叫屈喊冤。

这个时代的现实是,中国人现在接受教育,或者不接受教育,就个人的道德与精神意义来说,都是一样的。因为,中国当代教育没有教育的道德精神意义,个人接受教育,只是为了改变个人的境遇罢了。教育本来既为个人张目,又为国家与民族张目,而我们的教育实际上却把青少年拉到社会的大门之外,形成了“躲进小楼成一统,管它冬夏与春秋”的儿童青少年的畸形精神世界;对农村儿童青少年来说,教育的意义只是有一个地方长大,学校成为一个“哄孩子的地方”,因为这些孩子长大以后怎么生活,和他们在学校里接受的教育没有切实干系。儿童接受教育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儿童长大以后的生活是儿童的家庭制度,跟国家没有关系,个人与国家的断裂在教育制度之中就已经铸就了。教育的一般内容可以理解为知识、文化、精神、道德和生活技能,这些内容在学校教育中既不华亦不实,从学校里走出来的学生,连自食其力都成问题,只能从头学习怎么谋生。学校教育不能培养一个完整的人,只是一个准社会人。

在这个号称多元文化的时代,一个人改变自己境遇的途径很多,教育只是其中的一个门径而已,还有一些不道德的途径也可以使人改变自己。之所以要通过教育这个途径,多因为它是正途,是高尚、高雅与高贵的勾当,追求高尚应该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基础。同时,现代教育也是国家的政治制度。然而,教育更多的是世俗生活意义,教育的精神意义不在教育本身,要想享受教育的精神意义,得在教育以外去寻觅。实际上,现代教育更是控制人的手段,与马克思所说的“人的全面发展”正好背道而驰。

用什么样的道德观念与典范开启新文明

开启后三十年的,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文明转型――中国社会要经历从农耕文明(内河文明)向工业文明(海洋文明)的文明冰河过渡初期。是最后的大禹,在他之后,中国要走出农耕文明,进入工业文明,这是一个需要几个世纪才能完成的人类文明大变化,不是社会的修修补补。我们却发现,中国社会现在遭遇的问题,与清朝末年的洋务运动时期,以及后来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社会前后,以“民主”为核心精神的历次社会运动,有着历史的相似,与新中国的前三十年的精神遭遇,有着历史的相似。

后三十年的发展,似乎还没有积淀出来一个核心的道德观念,也没有积淀出来一个核心的民族精神,也没有积淀出一个道德典范,而教育的教育精神却在丧失。最主要的是,教育的主要对象――儿童青少年――逐渐被教育抛弃了,或者说,儿童青少年已经被中国的教育丧失了,教育所教育的不是儿童青少年,只是为了取得考试分数的机器。

自从近代以来,中国社会已经经历了多次改造,然而,都没有达到社会启蒙的教育目的。中国社会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神圣过程吗?中国国民没有经历过这样的神圣的、灵魂的挣扎吗?中国人还是几千年前的伦理道德观念的中国人吗?现在,中国社会需要的是伦理道德革命,在本质上是伦理挣扎,它要把社会和国民从伦理的沦落中挣扎出来。中国现在需要道德和精神的神灵,要改变整个社会的道德气质,进一步用中国气质改造世界历史。

前三十年的思想与后三十年的思想,应该有相当的不同,才有国家和民族的进化。如,“战后的日本已是一个新生的国家,传统的转化显然比我们有效。战争结束初期,日本的道德教育失去了重心,因为它必须改变以往军国主义的教育,转向民主主义的新教育。……日本过去因受中国文化影响,教育里一向重视‘修身’课,……为培养服从心的‘修身’课,现在应加以另一种解释,使其成为自由的国民社会中的一个普遍的东西,例如促进平等的利益做法、促进民主政治的协调精神,以及促进日常生活中的合理的科学精神,均可称为广义的‘修身’”[2]。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教育,可能一直没有形成一个改变中国人气质的核心的教育思想,我们还是在固有的某种思想的旋涡里转圈子,日本的教育思想很值得我们去深思。日本在战争期间是武士道精神,战后就是自由思想――国民教育,即军国主义教育转向了民主主义教育,而中国的教育还是政教合一的意识形态,不是一个明确的教育思想。只有新伦理才能昭示新时代、新教育、新人类、新精神,新时代应该以新伦理为开端与标志。教育培养新时代,教育已经造就了中国社会,却未必能够培养出新人类。战后的日本人已经表现出与以往不同的精神来,我们的新一代可能更依附于上一代人,因为我们的精神总不能站立起来,我们总会和历史的某一个阴暗缠绕在一起。

道德问题似乎正在成为国人的新“宠物”,然而,今天中国社会的道德,尚在道德大门以外探头探脑:没有清晰的道德观念,到底什么是道德?什么是伦理?“自由”是道德吗?“民主”是道德吗?“平等”是道德吗?“博爱”是道德吗?道德成为一个笼统的说法,甚至成为一个借口,一个门面。至于怎么从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观念“仁、义、礼、智、信、勇”,走向普世伦理“人权、自由、平等、民主、博爱”境界,并且将二者融合形成中国精神,更是一个连概念都没有的道德无知。

道德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却是一股可以切切实实颠覆社会的巨大力量。

参考文献:

[1]顾昕.从“平民主义”到“劳农”――五四激进思潮中的民粹主义和中国马克思主义的起源(1919―1922年)[J].当代中国研究,1999,(2).

道德与教育范文

【关键词】网络道德;青少年;网络文化;网络道德教育

一、网络道德问题的现实存在

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信息网络技术高速发展,人们进入了全新的网络时代。计算机互联网信息传播由单向传播变成了互动交流,大家熟知的报刊、广播、电视的方式被扩展,这样开辟了人们的交流空间,它使这个空间变得开放和自由。人类想象中的情景和听上去遥不可及向往,在今天的网络时代变成了触手可及的事实,让人们亲身体会乐享其中。在网络这个无边际的虚拟空间中,人们尽情发挥、畅所欲言,人们可以在家中享受到无穷的生活乐趣,还可以获得信息和资源,丰富自己,更可以在网上进行贸易和商贸活动,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所有这些对人们的生存都能提供无尽的财富,人们似乎活的更丰富多彩。

网络的两面性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危害,在人们急速的进入网络时代,享受便捷的同时也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道德困境。网络中的某种不良现象,它利用网络隐蔽性的特点造成了极大的影响,留言板上的不健康言论进行人身攻击、谩骂,肆无忌惮的虚假新闻,充斥网上的网络色情。横行肆虐的黑客。所有这些是我们不得不思考网络道德问题。

网络具有超时空性,它为青少年的人际交往提供了一种立体途径,这种立体途径体现互动性、多媒体化,扩大了青少年的交往面。人们都有自己的社会属性,在网络中青少年的互动渐渐淡化了这种属性,甚至去除了交往双方的这种属性。人们在网络上的存在都是虚拟的、数字化的,人们的交往也表现为符号与符号的互动。在一项调查报告中甚至有近三分之一的人认为在网上做什么都可以毫无顾忌,上网的人都缺少被监督的压力,人性中恶的一面在低约束甚至无约束的约束下得到宣泄。青少年网络道德情感的弱化主要是因为网络的高度隐蔽性,青少年网上道德的弱化会直接影响网络的建设,而且这种虚拟世界的道德弱化会影响现实中的道德行为。因此青少年的网络道德教育问题是值得关注的问题。

二、网络文化与网络道德教育

网络是虚拟的,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网上的信息资源其实是取之于现实,源于现实,服务于现实的,网上信息资源其实是对现实信息的重组,相当于网络中的问题与现实中的问题是相联系的,是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具体体现,并不是单独的新鲜事物。也就是说一个人在现实中和在网络生活中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是相联系的,虚拟和现实之间是息息相关的。

因此探讨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是很重要的。因此网络文化的存在为青少年构建了更加艰难凌乱的外在环境,需要青少年在困难面前积极应对,发展和完善自身的网络道德水平,青少年要认清网络文化与道德的关系,要注意两方面的问题:

第一,网络文化对人类的道德生活有深远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是双重的。首先,网络文化它改变着人类的价值体系,并且网络文化还推动着人类活动的科学化、技术化、和知识化,也就是新的物质基础和科技基础。网络文化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工作方式、生活习惯、交往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促成了新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的产生;网民所需要的良好的道德心理素质正是网络文化健康发展所追求的目标;各类道德规范的形成丰富了人类道德的内容。其次,网络文化会产生负效应,网络使工作方式改变,体现在运用和传播中,由于互相之间的隔离会使人们变得孤独寂寞,导致感情逐渐变淡;网络犯罪的出现呈现低龄化、专业化、国际化等特点,它作为一种新型犯罪在侵蚀青少年的头脑,传播不良内容、截取情报、侮辱他人、侵犯隐私以及利用信息技术盗窃金钱等违法犯罪行为时有发生。

第二,道德在网络文化的运用、传播和发展中的作用是多方面的。首先,道德是一种社会精神,它是依靠人们所具有的某种内在力量和外在力量而形成,比如信念、习惯和受教育情况,以及舆论这个外在的支撑,所以道德可以推动网络文化的发展。其次,道德对网络文化具有评价和指向功能,评价和指向即用道德评价人们行为的善与恶、应当与不应当的评价判断,通过评判来推动网络文化的正方向,评判的依据是阶级和社会的道德标准,并通过社会舆论和人们的良心加以引导,使其方向不发生偏差。再次,道德的规范和调节功能,也就是说社会整体价值取向对个体的约束,个体之间的约束,以及利用个体自身内化来积极主动地来进行调控。

三、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实施

在传统教育过程中,教师作为主动传播教育的施教者,通常在道德水准和个人素质方面都可被认为是佼佼者,从质和量两个方面考虑都具备广泛实施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的条件。

青少年的自制能力弱,好奇心强,辨真假能力差,容易受到误导误入歧途,如果想在网络生活的道路上平稳行进,就需要通过及时和良好的引导。这个年龄段的青少年,人生观价值观不是很明确,会对自己周围的人产生崇拜,可以利用教师的领导者形象言传身教,掌握德育的领导权和主动性,使学生主动接受教育并且调动其积极性。网络道德教育方式以交谈为主,教师要与学生产生思想上的共鸣,不仅体现在地位上的平等,还应该在生活和互联网中成为青少年的良师益友,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青少年网络道德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在互联网信息传播的新形势下,青少年网络德育教育从观念到方法面临改革与创新的需求。树立新的网络道德教育观念;持之以恒的进行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的学习和教育;解放思想,更新方法,建立适应互联网时代的德育教育。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