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例(12篇)

来源:网络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思想政治课,归根结底是指导人们如何把生活变得更美好。2014年,国务院及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分别要求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2014年底,教育部新修订《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以下简称新《大纲》)。中职院校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势在必行。新《大纲》对职业院校德育做出了科学的系统设计。2015年11月1日,《青岛市职业教育条例》施行,必将对青岛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带来阳光明媚的春天。

创新要体现国家最新指导思想。创新者首先要充分认识新《大纲》实施的重大意义,深刻领会和学习宣传新《大纲》精神,以“中国梦”切入点,以思想政治教育为主线,以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为载体,激发中职生成才就业意识,提高中职生综合素质,强化思想政治教育。其次,创新结合新课改精神、现代教育、教师职业道德,明确要求“教书育人”并重,特别体现在“育人”二字。中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领导要自觉创新、积极支持、全力推进学校德育工作,做到全员参与、全程渗透、全面育人。

一、院校分管领导重视

1.领导重视

要加强职业院校思想政治创新教育,院校领导尤其分管教务领导需重视。首先要认真学习领会《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人社部关于推进技工院校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人社部发〔2014〕96号)、新《大纲》三个文件精神,职业院校改革创新讲“三全”,全方位、全员、全过程,坚持中职院校技能和思想并重、理论和养成并重。

2.全员培训

职业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培训要将新《大纲》纳入培训内容之一,可以通过专家讲座、专题研讨、在线学习、知识竞赛等形式,组织德育教职工认真学习思想政治教育创新。

3.全面提高德育课教师素质,建设高素质专业化的德育工作队伍

专任德育课教师应具有本科以上学历和教师证。积极开展创新月,质量月,课件、试讲评优,以优创新。

二、设置思想政治课程

中职院校学生以初中毕业生为主,其学习生涯缺乏高中思想政治课程。这就要求中职院校日常教学中,常规设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为这一部分初中毕业生补上这一课,完善思想政治理论知识架构。

1.充分发挥课堂育人主渠道作用

开齐设足德育课程,规范德育课程教学管理,做到大纲、教材、教师、课时和考核“五落实”。深化德育课程教学改革,通过案例教学、情境教学、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等方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增强德育课吸引力和实效性。

(1)想政治课课程导入创新,尤以多媒体情景教学为切入点。思想政治课需与社会文明紧密联系,与时代步伐相结合,以社会热点、时代潮流为课堂导入,把政治理论知识与日常生活实际联系起来,通过自主学习,分组讨论,合作探究,以人为本,多媒体教学,给表象枯燥无味的中职教学带来乐趣。

(2)思想政治课堂生成创新。思想政治知识讲授要具有社会时代性,中职学生可能对技能理论学习兴趣不足,但对国内外社会热点和大多数人一样感兴趣。中职思想政治教育完全可以结合生活实际,结合国内外重大事件例,如我国成功申办2022年冬奥会;联系社会生活实际;电视节目视频资料,例如中央电视台《今日说法》《焦点访谈》;调查问卷;个别谈话。

中职学生思想教育学习方式可有以下方式。第一,自主阅读学习。学生通过自主阅读,画出思想政治课文关键词,在课堂或思想角活动交流解惑发表见解。第二,分组讨论学习。学生通过分组讨论,辩论,思想碰撞,产生共鸣。例如,讲解政府依法行政时,播放《风口浪尖上的城管执法》,让学生分角色扮演城管、小贩、市民等。第三,情景模拟学习。学生通过情景模拟,完成角色扮演,进行舞台再现。这些妙趣横生的事例具体、形象、通俗、趣味,寓教于乐。学生乐于学习,并更加热爱政治课课堂教学。

(3)思想政治教育教学观念创新,需要充满热情、饱含爱心的德育老师。德育教师甚至要比其他专业课老师做得更为出色。一是要求对思想政治工作充满热情;二是要对中职学生的成长充满热情与爱心,善于发现中职学生闪光点,把他们吸引到思想政治教育氛围中来。

2.思想政治课重在生活实践考核

思想政治教育不是一纸试卷考核就能解决的,还要通过很多社会实践。中职学生思想政治课考核重在实践考核,重在社会实践评价。可以广泛开展道德、学习、体育、才艺、技能等系列的多样化评比,定期评选表彰示范集体、先进个人、特长学生等,发挥正面激励导向作用。

3.创新师生心理健康教育

中职学校需设立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和场所,配备至少一名具有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资格证书的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校园网站要建有心理健康教育网页,开辟网上心理交流栏目,积极开展中职院校思想政治心理健康教育。

4.建立专职实习指导教师制度

实训实习期间不留育人空白,企业配备专人、学校配备实习指导教师,全程指导和管理学生实训实习,始终坚持思想政治教育不松懈。

三、家庭环境言传身教

中职院校学生特点与家庭环境休戚相关,如果说之前家庭环境教育存在不足尚可弥补,进入中职院校后,家庭环境教育创新则是“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教师可通过家访,积极与中职学生家长沟通交流,积极搭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延展平台。

家长关心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家庭成员平等和谐共处,尊老爱幼,对家庭负责,相互尊重,注重沟通交流,尊师重教。良好的家庭婚姻道德,必将对中职学生职业道德起到潜移默化作用。

四、社会环境自律培养

第一,关注中职院校周边思想政治环境,及时通过政务热线、邮件、政务网站依法参与,合理建言献策,合法举报不良现象,引导中职学生依法履行公民义务,享受公民权利。

第二,结合时机开设思想政治课之心理自律课堂,社会环境条件不可改变,但可改变中职学生健康心理,自律意识,慎独习惯。学生讲“三自”,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当今物欲横流、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对中职学生颇有吸引力。通过学校教育,家庭关心,学生自律,学生强化自律意识,逐渐锻炼慎独行为习惯养成。

五、实践活动体验成功

1.通过集体组织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教育

通过班干部竞选、民主选举、自主管理等活动,构建团结积极向上的班集体。

2.通过集体活动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政治创新教育

通过开展如志愿者活动、学生会文体活动等丰富多彩的集体活动,中职学生能充分体验成功,交流思想动态,逐步形成积极健康向上的思想政治观念。

3.社会实践

鼓励学生走出课堂,走出校园,走进社区,走向广场。学生通过思想道德水平,需要实实在在的体验。这些事情是在大量的校园集体生活、校外社会实践才能做到的。

六、党团组织感召力量

中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要充分发挥党团组织和学生干部重要作用,建立健全“党建带团建”工作机制。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和监督保证作用,独立设置团组织,独立开展工作,加强学生自治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中职院校要继续大力开展中职学生团组织活动,衔接初中团组织生活,持续加强中职学生思想教育培训。在广泛开展中职学生团组织活动基础上,如时机成熟可以通过举办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组织学生进一步学习思想政治理论知识和党的理论知识,建立健全中职学生入党机制。组织中职学生入党宣誓、重温党团誓词活动,进一步提高中职学生思想政治素质。

七、校园文化潜移默化

坚持创新育人、环境育人、文化育人、校园文化育人。校园文化潜移默化可以“不拘一格降人才”。

1.校园固有文化

第一,中职院校墙壁。让无声无息的墙壁说话,和中职学生对话,延伸思想政治课堂。打造中职院校文化走廊、文化操场。第二,室外思想角。定期组织学生对话、师生对话交流阵地,交流思想,研讨政治。第三,室内黑板报。充分利用各个班级黑板报,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教育大环境。

2.开发校园网络文化

学校在数字化校园、智慧校园建设过程中,应科学设计、充分体现育人功能。及时正面信息,高度关注学生QQ群、论坛、贴吧、微信、微博等网络平台,引导学生文明上网,正确对待网络舆情,把握网络教育主动权。把校园网建设成为宣传展示学校、加强家校联系、促进校企合作的开放窗口。

3.健全德育交流文化

充分利用国家、省、市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德育工作组织的活动,在行政部门指导下积极参加辖区内职业院校德育工作的学术交流、师资培训、教研科研等活动,切实加强本校德育管理干部队伍建设。

总而言之,通过多形式多渠道的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无处不在,无时不在,让中职学生知道什么是思想底线、政治底线、法律底线、道德底线,进而指导中职院校学生将生活变得更美好,在职业生涯和社会生活中,让他们守住底线、遵守规则,追求更高。在追求自身更深层次的平等权利义务的同时,去追求国家更高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通过自主学习、终身学习,做一个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中职毕业生,完美体现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参考文献:

[1]王文峰.浅谈如何提高中职生政治课的学习兴趣[J].中国教育教学理论研究,2013(4).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2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讲话心得体会(1)

“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着眼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深刻把握治国理政规律,深入阐释法治与德治的辩证关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提供了思想遵循和行动指南。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实践表明,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调节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在国家治理中都有其地位和功能。法律有效实施有赖于道德支持,道德践行也离不开法律约束,法治和德治不可分离、不可偏废。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迈向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让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统筹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我们才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新形势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以德化人,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为全面依法治国创造良好人文环境。要在道德体系中体现法治要求,努力使道德体系同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衔接、相协调、相促进。要在道德教育中突出法治内涵,注重培育人们的法律信仰、法治观念、规则意识。要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树立法律法规的鲜明道德导向,弘扬美德义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立法、执法、司法的全过程,把条件适宜的道德要求及时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引导全社会崇德向善。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共识是实践的动力。法律要发挥作用,首先全社会要信仰法律;道德要得到遵守,必须提高全体人民道德素质。既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又加强道德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和道德自觉,使人们发自内心信仰和崇敬宪法法律,树立良好道德风尚,为法治和德治厚植社会根基。

新形势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以法养德,运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以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为道德建设保驾护航。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保障。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加强相关立法工作,发挥司法断案惩恶扬善功能,依法加强对群众反映强烈的诚信缺失等失德行为的整治,加大对见利忘义、制假售假等违法行为的执法力度,让败德违法者受到惩治、付出代价,就能以法治力量弘扬真善美、打击假恶丑。

新形势下,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以上率下,发挥好领导干部的关键作用。“人不率,则不从;身不先,则不信。”不管是法治建设还是道德建设,领导干部既应积极推动,也应以身作则。要坚持把领导干部带头学法、模范守法作为全面依法治国的关键,推动领导干部学法经常化、制度化。领导干部要努力成为全社会的道德楷模,以德修身、以德立威、以德服众,带头注重家庭、家教、家风,才能以共产党人的高尚品格和廉洁操守,带动全社会崇德向善、尊法守法。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法治中国建设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好,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共同描绘思想道德建设新图景。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讲话心得体会(2)

中共中央政治局12月9日下午就我国历史上的法治和德治进行第三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在主持学习时强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要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依法执政基本方式落实好,把法治中国建设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使法治和德治在国家治理中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相得益彰,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从的讲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法律与道德的关系,是古往今来一个永恒的话题,二者既彼此区别又不可分割,都是国家治理、社会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这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必须贯彻和落实好这一重要原则,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

一、法治与德治关系怎么看。古往今来,法治都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什么时候重视法治,什么时候就国泰民安;什么时候忽视法治,什么时候就国乱民怨。今天依法治国已成为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我们建设法治中国的决心不动摇。但是,法律也不是万能的,仅靠法治这一手是不够的,还需加强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就要以德化人,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是道德的底线,法律是道德的支撑,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道德才有可靠制度支撑。但是离开道德的教化作用,法律就变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法律就会变得“僵尸化”,可见,法治与德治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不可偏废,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需要法治和德治两手齐抓。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是对古今中外治国经验的深刻总结。我国既有久远的法制传统,又有厚重的道德传承,从春秋时期孔子提出“宽猛相济”,到宋元明清时期一直延续德法合治,都体现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治国之道。从世界范围看,大多数国家坚持把依法治国作为基本原则,同时也强调道德的教化作用。

坚持法治和德治相结合,也是现实的迫切要求,应当清醒看到,我国法治建设还存在许多不适应、不符合的问题,要解决好这些问题单就法治论法治是不够的,必须重视加强道德教育和思想引导,以此培养人们的法治观念,营造一个人人都讲规矩的社会环境,使法律与道德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共同发挥作用。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深刻总结经验教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其鲜明特点就是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强调法治和德治两手抓、两手都要硬。迈向全面依法治国新征程,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只有让法律和道德协同发力,统筹推进以德治为基础的法治建设、以法治为保障的德治建设,我们才能不断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实现长治久安。

二、怎样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曾经发生在江苏的出租司机为救治伤员连闯红灯,为伤者赢得宝贵的抢救时间。人们在交口称赞他的义举的同时,也在关注他会不会因为闯红灯被处罚。交警部门表示,按照现行道路安全有关法律规定,如果有医院病历等证明材料,因救助危难病人造成的超速、闯红灯等行为可免于处罚,这让人们松了一口气。不让好人吃亏,体现了法律对助人为乐善举的保障与鼓励。

法律规范必须有道德基础,建立在一定的价值标准之上;而道德规范,在一定的条件下,也可能提升为法律制度,以强化其规范的力度。法制是硬约束,道德是软约束。我们常说,法理不外乎人情;西方也有法律谚语说:“法律之内,应有天理人情在。”法律一般都体现着道德判断、体现着道德取向,只有符合人民道德意愿、符合社会公序良俗,法律才能被人们所信仰、所遵守,因此,无论立法、执法还是司法,都应体现社会主义先进道德的要求,都应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其中,使社会主义法治成为“良法”“善治”。

三、怎样用法治手段解决道德领域突出问题。2014年中央文明办、最高法、公安部针对失信被执行人推出了多项信用惩戒措施,如禁止乘坐飞机、列车软卧,限制贷款或办理信用卡,不得担任企业高管等,这些措施有效打压了“老赖”们的生存空间,让其为自己的失信行为付出代价,也有力弘扬了诚实守信的道德风尚,实践证明法治是保障和促进道德建设的有效手段。

惩治劣行,形成警示效应。孔子说:“化之弗变,导之弗从,伤义以败俗,于是乎用刑矣。”意思是说,对经过教化还不改变,经过教导又不听从,损害道德败坏风气的人,就要用法律来惩处。

表彰善举,弘扬美德。俗话说,好人有好报。但现实中也有时出现好人吃亏、流血又流泪的情况。长此以往,必然寒了好人的心,寒了整个社会的心。我们现在看到老人跌倒路人不敢扶的报道不就是个鲜活的证明。

法安天下,德润人心。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是关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长远发展的根本大计。让我们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把法治中国建设好,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好,奋力开创全面依法治国新局面,共同描绘思想道德建设新图景。

道德是柔性的自我觉悟,源于人们良心的感召。而对于缺少道德自觉的人,道德教育容易变得软弱无力。当前,面对形形色色的利益诱惑和不良思想的影响,一些社会成员的道德防线轰然倒塌,失德行为屡有发生,人民群众反映强烈。对于那些伤风败俗的丑恶行为、激起公愤的缺德现象,单靠道德教育、叩问良心已经远远不够,必须运用法治手段进行治理,对失德败德者进行惩戒约束,对违法犯罪者进行严厉打击。

明规矩,划定行为底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法律是底线的道德,也是道德的屏障。要重视把一些基本的道德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让人们清楚地知道哪些事能做、哪些事绝不能做。要明确对失德行为的惩戒措施,让道德动摇之人心中有所忌惮,促进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要针对目前突出的诚信缺失问题,抓紧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征信系统,健全公民和组织守法信用记录,完善守法诚信褒奖机制和违法失信行为惩戒机制,使人人不敢失信、不能失信。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3

一、拨动情感之弦,烙刻生活之印

道德与法治课程作为目前低年级德育课程的主渠道,首要目标是顺应学生的天性,M足学生的需求,利用儿童文化的感染力,更好地影响其人生价值观、审美价值观和道德价值观。

1.新教材单元框架的改变更贴近学生生活

打开“道德与法治”新教材目录,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单元框架的改变。“道德与法治”低年段新教材将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经四纬”课程框架拓展为伴随学生生活圈由近及远的变化和不断扩大的范畴,形成了“我”和家庭、“我”和学校、“我”和自然、“我”和社会这样层层递进的格局,进而设置了学生的四个生活场域――家庭场域、学校场域、自然场域、社会场域。家庭是学生德性生长的出发点,因此要遵循学生生活逻辑,遵循新课程标准。新教材从“我”出发,更加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场,教学内容具体生动,教学方式别开生面。新教材的独具匠心,更有利于促进低年级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构成他们形成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生动画面。

2.新教材使学生乐学、教师乐用

“道德与法治”新教材具有鲜明的时代感。新教材中实拍的照片,简短清晰的文字,配上故事、儿歌、童谣、名言……体现了活动课程的特色,富有儿童文化情趣,深得师生喜爱。作为一线教师,需要认真学习理解教材编写意图与逻辑,参照教材编排的活动步骤教学,和学生一起,用好新教材,并积极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这也是时代所赋予的社会发展主旋律和现代化教育的必然要求。

二、拨动素养之弦,烙刻整合之印

1.核心素养的澄清与融通

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才培养的侧重点不尽相同。在农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古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道德品性;在工业经济形态为主导的现代社会,人才的培养重视能力本位;在以信息经济为主导的当代社会,人才的培养更重视核心素养。其实从本质上讲,关注学生的核心素养,就是关注“教育要培养什么样的人”这一最根本的问题。

2.为素养而教,关注知识的深层结构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而“素养”不同于“素质”,“素质”对应的是“教育”,而“素养”对应的是“学生”,既强调教育教学中的学科本位,更强调学生素养发展的跨学科性和整合性。《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作为一套经过系统设计的育人目标框架,将从多个途径引导课程设计、教学实践、教育评价等各教育环节的变革。教师应理性看待“核心素养”,辩证思考,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认识和判断,才能在课堂中为素养而教。

三、拨动价值观之弦,烙刻法治之印

1.“水治”比“刀制”更为适切

江苏省品德教研员杜文艳老师在进行新教材培训时曾说:对国家和社会的治理来说,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就像车之两轮、鸟之双翼,道德解决不了的问题,需要法律去规范,法律管不到的地方,需要道德去弥补。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必须坚持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法治是法制的立足点和归宿,法制的发展前途必然是最终实现法治。从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和法治信仰的角度出发,不用“刀制”用“水治”更为适切。

2.注重培养学生对法治文化的认同

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龚廷泰院长在《法治教育与法治文化认同》的讲座中曾提出中小学开展法治教育的宪法、法律、法规和政策依据,而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的《中央宣传部、司法部关于在公民中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第七个五年规划(2016―2022年)》中指出,法治宣传教育要坚持从青少年抓起,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引导青少年从小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道德与法治教育教学,最终要落实在引导掌握法律知识、树立法治意识、养成守法习惯。

3.教育教学中法治意识教育的融入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提出的小学阶段目标是“着重普及宪法常识,养成守法意识和行为习惯,让学生感知生活中的法、身边的法,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规则意识、诚信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教材融入和彰显了法治教育内容,使新教材“道德与法治”名符其实。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4

关键词:道德;法律;德治;法治

中图分类号:D9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8122(2016)01-0059-03

法律是一种特定的秩序,是严厉禁止人民触犯的,具有强制性;而道德则内化于人民心中,是约定俗成且广为众人接受的,并无强制性,需要依靠人民的修养与社会舆论监督。由此,法律的制定与维护需要道德参与,而道德所无法触及的领域则需要法律予以规定和限制,二者互为保障,缺一不可。因此,法律与道德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一、我国历史上“法的道德性”

关于法与人性的学说,我国古代思想家论述不尽一致但却有一个共同之处――法本于道德性。“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礼义生而制法度”,“故非礼,是无法也”荀子的这些话都旨在说明,法律是礼仪的派生物,是为了更好地维持礼仪教化而创制的社会规范。《管子》一书中也指出“仁义礼乐皆出于法”,到了秦之后的许多思想家进一步发展了这一思想。汉代王充提出“出于礼,入于刑。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在他看来法不仅是德的保障和辅助,同时刑是礼的延续和补充。体现在今天就是,法律来源于道德,礼仪道德派生出法制,法律与道德共同致力于国泰民安。

我国古代思想家关于法与人性思想上虽然有着“质”上的共通之处,但是由人性是善是恶的分歧导致的道德与法律的互补上却存在着此消彼长的“量”的差异。

(一)“性善”基础上道德与法律的互补

孟子将“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作为人性的根本内容,在此基础上提出“不忍人之心”、“恻隐之心”,他说:

人皆有所不忍,达之于其所忍,仁也;人皆有所不为,达之于其所为,义也。(《尽心下》)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告子上》)

孟子以此来确证人的本性――道德性,明确主张“性善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皆有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以人性善为理论起点,孟子提出了“仁政学说”。“仁政学说”是孟子性善论和道德价值论在政治法律思想上的具体体现,因此,孟子特别关注“德治”,又因其作为孔子的继承者,孟子在政治法律思想上又必然维护“礼治”,当然这里的“礼”是指制度。孟子主张省刑罚反对严刑峻法,重视道德教化,提出“以力服人者,非心服也,力不赡也;以德服人者,中心悦而诚服也”。因此不难看出,主张性善的孟子在治理国家中更加倚重道德教化,为政以德,以法为辅。

(二)“性恶”基础上道德与法律的互补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与孟子的性善论观点相反,他提出“人之性恶,其善伪也,”关于“性”、“性恶”,荀子做了以下论述:

性者,天之就也。(《正名》)

不事而自然谓之性。(《正名》)

面对性恶可能导致人与人之间的争夺、贼杀社会混乱的境况,荀子提出了“化性起伪”的道德教化观和“德礼隆法”的国家宰制方略。荀子所谓的“伪”,即人为。他认为道德就是人为,人可以通过道德修养去恶至善。在国家治理上荀子非常注重礼,把礼作为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如荀子在《大略》中说:“礼之于正国家也,如权衡之于轻重也,如绳墨之于曲直。故人无礼不生,事无礼不成,国家无礼不宁。”然而,由于人性本恶,“礼”的作用在于限制人的私欲,保证法律规范的实施,但仅限于道德层面,因而带有强制性的法便应运而生,有“礼”转为“法”,这就是荀子的“循礼重法”。而且,二者并用时更多的指涉法,制度。因此,性恶基础上的社会体现更多的是“法治”,“德治”是辅助补充手段。

(三)“性三品”基础上的道德与法律的互补

到了两汉,子把人性做了“三品”分:“圣人之性不可以名性;斗筲之性又不可以名性;名性者,中民之性也。”即一类是不教而善的“圣人之性”;一类是教亦难善的“都筲之性”;再一类就是可教而善的“中民之性”。其中,“中民之性”是社会的主体,且又是可教之群,因此教化便成必要。何以教化?道德礼仪是也。但是,由于社会还存在的教难亦善的“都筲之徒”,法律强制的限制甚至刑罚的惩戒便也成必要。所以,在董子的治国方略中主张遵循“大德小刑”、“德主刑辅”的原则,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德治为主,法治为辅。至唐宋,德礼刑政综合为治一直在延续。

二、西方历史上“法的道德性”

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流派众多,然从道德与法律是否有必然的直接关系上划分出了自然法学派和实证主义法学派。实证主义法学认为法学只能以实在法为研究对象,只能以实证的方法去进行研究。基于此,他们认为法与价值无涉,与道德没有直接关系,法只是一种规则或规范体系,一种社会控制的技术。同时,“自然法”是西方法律思想史上最源远流长的观念,下面笔者就从自然法的角度对法律的道德性做以下阐述。

(一)古代自然法学

自然法观念萌芽于古希腊。苏格拉底把法分为自然法与人定法,无论自然法还是人定法都是正义的表现,正义是立法的标准。他说:“我确信,凡合乎法律的就是正义的”,“有正义而生礼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也都把正义作为其法律学说的出发点,认为法律就是正义的体现。到了古罗马,法学家西塞罗真正展开了对自然法的系统论述。他说:“正义、忠诚、平等是怎样的产生的?羞耻、克制、规避丑恶,追求称赞和荣誉是怎样产生的?艰难和危险时的勇气是怎样产生的?无疑他们的形成都有赖于这样一些人,这些人在这些观念依靠哲学学说形成之后,把其中一些习俗肯定下来,另一些则通过立法确定下来。”在西塞罗看来,人性的正义、忠诚、荣辱、羞耻、追求称赞和荣誉等崇高的道德的那部分以习俗礼仪确定下来,成为鼓励激励人们向善的最高的道德准则,而这些道德情操中底线的部分通过立法予以确定,即成为体现正义、平等等道德要求的人定法。这些通过立法确定下来的“底线道德”在今天来看就是“道德的法律化”。

然而,实际来讲,法律是有国界的,没有哪一部法律管辖及于世界所有民族的,西塞罗从侧面也表明了自然法就是全人类最普遍的共同的道德准则,因为,只有公平、正义、平等、忠诚、荣辱等道德情感对世界所有人民来讲是共通的。

(二)近代的自然法思想

近代自然法学又称古典自然法学,这一时期的自然法思想根本特征在于他是理性主义的。这一时期的自然法思想都反映着一个共同特征――根于理性,而这里的“理性”是指道德理性,而道德原则或道德准则正是道德理性在思想上应然的固化产物。因此可以看出,道德仍是这一时期自然法的主要内容或者说是自然法所普遍遵循的最高原则。而道德正以此借以法律的外衣获得外在强制力以服务于政府对人民的控制和公民之间的和平有序共处,只不过,近代的自然法冠以“理性”的名义,其实质就是“道德”。

此外,除了自然法学派,社会法学派、哲理法学派关于法与人性也都有论述。社会法学认为风俗习惯、社会规章、宗教礼仪本身就是法律,直接将某些层面的道德内容作为法律的渊源。综合法学则认为法律是由价值、形式和事实三个方面构成,而正义、公平、平等、自由等作为道德所追求核心价值的重要方面,在综合法学派那里道德无疑也是法律价值要素的重要构成部分。因此,综合以上各种法学思潮可以得出,法律在价值追求上必然会体现出道德性。

三、现当代道德与法律的互补

从政策上看,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相互促进,坚持以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已成为我国的一项基本治国方略。从立法上看,法律的道德性越来越多的体现在道德法律化这一立法过程中。我国《民法通则》把公平、平等、诚实信用、公序良俗作为民法的基本原则,贯穿民法的始终,指导人们正确地为民事行为。而公平、平等、诚实信用、尊重公共秩序和善良风俗也是一个公民最基本的道德要求,其实质便是把道德义务上升到法律义务。《合同法》把欺诈行为作为合同无效或效力待定的法定要件,《刑法》中就诈骗罪、合同诈骗罪作了专门规定,其实质就是违反道德义务的行为到了社会大众所不能容忍的程度,便诉诸于法律予以制止甚至“施之以刑”。因此,就像有人说的:“法律是低级的道德,而道德是高级的法律。”法律的道德性在西方立法过程中也多有体现。《瑞士民法典》第二条规定“无论何人行使权利义务,均应以诚实信用为之。”表明道德义务已渗入法律中或者说法律已介入到道德领域内。同样的还有我国婚姻家庭法中规定的“夫妻间的忠实义务”、“父母抚养子女义务”、“子女赡养父母义务”以及《刑法》中遗弃罪的规定。只不过这里被法律强制规定的道德义务是一种最低级的道德――底线道德,这与西方的“见危不救”入法相比还有一段距离。

总之,无论政策上还是立法上,都鲜明的体现了道德法律化的趋势,然这一趋势正是以法的人性基础――道德性这一前提下实现的。

四、道德的法律化

基于以上论述,道德与法律相互依存,相互补充,道德法律化已成法治进程中的必然趋势,下面笔者就从其转化的合理性及其限度上简要阐述。

道德与法律相互补充,道德能法律化一个明显的前提是法律不同于道德,二者都存在着某些方面的局限。道德是靠是非、荣辱、羞耻之心牵制于人,如马克思所说:“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道德于人是一种内在的软约束力。然而,它对于泯灭人性,无视道德底线的暴徒无济于事,这时便须借助法律的外在约束力――国家强制力。然而,法律也是有局限的。关于法律的局限性,美国法学家庞德这样说道:“在决定法律秩序可以保障什么利益以及如何保障这些利益时,我们必须记住,法律作为一种社会控制工具存在这三种重要的限度。这些限制是从以下三个方面衍生出来:1.从实际上说,法律所能处理的只是行为,只是人与事物的外部而不能及于其内部;2.法律制裁所固有的限制――即以强力对人类的意志施加强制的限制;3.法律必须依靠某种外部手段来使机器运转,因为法律规则是不会自动执行的。[1]”而正是法律与道德彼此欠缺的又是彼此在这些方面有优势的,决定了道德法律化的可行性。加之,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期,经济水平多层次,价值文化多元化,尤其近年来道德缺失现象频发,道德立法成为必要,呼之即出,也成为一种必然趋势。

我国历史上曾有过“诛心”、“腹诽”之法,这就是法律过多涉入道德领域导致的荒唐之举。因此,道德法律化不是随意的,它要有一定的限度。只有那种“底线道德”即为社会普罗大众所能普遍接受的道德才有可能转化为法律。大众有理由相信,道德法律化的趋向会越来越多,因为我们的社会会越来越文明,道德底线较以往会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庞德著.通过法律的社会控制――法律的任务[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

[2]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

[3]怀效锋.德治与法治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8.

[4]冯达文,郭齐勇.新编中国哲学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5]鄂振辉.自然法学[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4.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

关键词:立德树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水平

党的十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坚持立德树人”,这不仅规定了我国教育工作和人才培养的总方向,而且凝聚着党和国家对思想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总要求。作为从事思想政治理论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如何把这一根本任务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既是我们自身肩负的神圣职责,也是党和国家赋予我们的光荣使命。

一、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必须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过程,在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上下功夫

高等学校要始终坚持以人为本,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特别是德育工作必须面向每一个学生,要尊重、关心、教育、引导每一个学生,营造出为广大学生成长成才和激发其创造潜能的良好环境,是高等院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前不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这一研究和实践进一步指明了方向。特别是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如何根据党的十明确提出“三个倡导”的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内核、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以及内涵和要求,认真把握好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体系的关系和特点,在全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上,更加突出它的核心要求,更加注重它的高度凝练的表达方式,更加强化它的实践导向和知行统一的原则。根据这一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如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领域的教学和改革,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过去学校往往只侧重在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教育教学方面(当然这是主渠道),但忽略了从实践、网络等环节对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和引导。缺乏对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顶层设计,没有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全天候、全覆盖的联动机制。

针对这一情况,在当前的教育教学改革中必须紧紧围绕模式创新这个中心,推出一系列综合性教育教学改革,努力构建以搞好“五个结合”,构建“五个平台”,增强“五个性”,变原来的单纯三个中心(课堂中心、书本中心、教师中心)为“课堂+基地+网络+服务”为内容的多维互动模式。在具体做法上,必须把握好五个要点:

一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结合起来,构建课间问题教学法为中心内容的教学互动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针对性。

二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成人成材教育结合起来,构建以湖南省红色资源为主要内容的实践教学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实践性。

三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结合起来,构建网络互动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时效性。

四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社会上的各种热点难点疑点问题结合起来,构建大学生心理咨询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服务性。

五要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案例分析结合起来,构建融教学、校园文化于一体的社会服务平台,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生动性和感染力。

长期以来,不少从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教师囿于传统教学方法的束缚,往往把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知识性传授与思想道德性割裂开来,不能融入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中。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在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紧紧扣教材,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材体系之中,做到四个紧紧围绕,即:

1.紧紧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清十从社会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

2.紧紧围绕“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的十从国家层面提出的这八个字核心价值观。

3.紧紧围绕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应用丰富的历史史实从史的层面讲中央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必然性,当代大学生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

4.紧紧围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加强“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讲的十从个人层面提出的这八字核心价值观。

二、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必须以校园文化为依托,打造全方位全天候全覆盖的思想政治教育体系,在“五个坚持”上下功夫

一是坚持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教育的根本任务,系统阐述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基本理论。又要认真总结我党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面积累的许多重要经验,如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方针,把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作为根本目标,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作为根本任务,把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作为根本途径,把加强领导、形成合力作为根本举措,等等。这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必须在实践中长期坚持并继续丰富和发展。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制定措施,把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具体化,积极探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解答师生的困惑。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是书斋中的学问,而是用来指导实践,解疑释惑的。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武装师生头脑就是要敢于面对、敢于接触、敢于回答师生的思想困惑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理论和现实问题,着力于引导师生的价值取向和行为选择,帮助师生自觉地增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

二是坚持教书与育人的统一。这就要求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中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系统工程,始终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结合。始终做到学校教育、育人为本;德智体美,德育为先,把人才培养作为根本任务,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重要位置,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融合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两门课程的基本知识为一体,在内容设计上充分考虑当代大学生的成才要求,努力培养合格创新人才,注重运用“案例教学”的视觉形象,与教学、管理和服务工作相衔接以及与知识传授相统一的基础上,根据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创新机制,以不断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在遵循大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和教学规律的基础上,使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知识教学与学生的学习生活相结合。

三是把坚持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统一,不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遵循受教育者身心发展的规律,广泛运用现代管理学、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的知识和方法、科学要求、科学教育、科学管理,对广大学生施之以爱,导之以行。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养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尊重学生的心理感受,走进学生的心灵,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坎上,帮助学生解疑释惑,以真挚的情感和真诚的交流打动人、感染人,以此赢得在底盘生的信任和支持。

四是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统一。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主流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是,我们也要清醒地看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也面临严峻挑战。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还不够适应,存在不少薄弱环节,迫切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根据凝心聚力共筑“中国梦”的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贯穿于全书的全过程,始终以理念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以基本道德规范为基础,深入进行公民道德教育,以大学生全面发展为目标,深入进行素质教育等一系列重点课题。通过这些教育,使广大青年大学生深刻认识到,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呼唤青年大学生去建设,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召唤青年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在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才只能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和奋斗目标,需要包括大学生在内的一代又一代人为之不懈奋斗,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大学生寄予殷切期望,以此激励广大青年大学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圆梦征程中,谱写更加壮美的青春之歌。

五是坚持将传统教学方法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统一,使第一课堂的理论教学与第二课堂的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引入现代化教学手段,是加强和改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的一个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必须用大量鲜活的实例,围绕学生党建、社会实践、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法律讲坛等专题,丰富了网上教育内容,结合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通过动漫教学等多种形式,把“道德与法律”的教育教学内容融入大学生网上生活,为该课程建成了一批具有思想性、教育性、服务性和互动性的网络平台。同时,通过道德与法律的视角,在传播知识的同时,从国家层面、社会层面、个人层面阐明了在承担社会责任、传播正能量必须坚守的互联网“七条底线”:即法律法规底线、社会制度底线、国家利益底线、公民合法权益底线、社会公共秩序底线、道德风尚底线和信息真实性底线,使思想政治理论课真正成为学生终身受益的课程。

三、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必须进一步深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综合改革,在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质量上下功夫

必须根据中央宣传部和教育部关于加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有关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统一制定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围绕学校制订的总的人才培养目标及实施方案,在教育教学改革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大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更新教育思想观念,创新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积极开展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试方法、学生学习方法的改革与研究,促进教学和科研相结合,以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需要,同时认真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科研工作,积极探索案例式、启发式、辩论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改革,改革考试评价方式,建立健全科学的考试考核评价体系。在长期的实践中,我们已经形成了很多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其中包括PBL(problem-basedlearning)和CBL(case-basedlearning)为基本内涵的教学模式,形成了“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自学为基础,以小组讨论、团队工作和案例分析为载体,多学科知识整合与应用”的一套新的教学工作理念,在具体实践中构建和完善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的操作模式:

一是以创新方法、提高实效为重点,进一步凝练、完善“三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主要内容是:坚持主体地位与主导作用相结合,实施“三互式”课堂教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内容的系统教育;坚持课内与课外相结合,实施参与式平台讲学,实现中央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纲要教育;坚持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实施自主式论坛研学,实现思想政治理论知识与时代内容的经典教育。

二是以优化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手段为重点,积极构建“专题式”教学模式。主要内容是以实施专题式教学模式为主线和动力,带动整个课堂教学改革:以专题讲授的体例式为主线,优化整合教学内容;以信息化多媒体课件教学为主要手段,优化教学手段和资源,提高课堂教学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思想政治理论课一律实施多媒体课件教学,由于课件的形象生动,信息容量增加,学生的兴趣也大大增强,切实改变过去“一支粉笔、一张嘴,唠唠叨叨讲到底”的情况。

三是以强化实践、提高能力为重点,凝练和完善“体验式”实践实训教学模式。主要内容是:积极倡导“以实践为基础、以体验为中心、以能力为目标”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理念,进一步强化实践实训教学环节;积极探索和完善平台见识型、模拟感悟型与开放体验型相结合的“体验式”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

与此同时,还必须按照本科教学质量和专业认证的要求,建立一个严格的质量监控体系,主要内容是:

建立以课堂教学、考试等为质量控制点,形成“检查―反馈―改进―建设―检查”的质量监控机制与实施办法;评教、评学等制度完善;按照质量标准对各教学环节质量实施全方位有效监控;建立一支高水平的教学督导队伍,对日常教学工作进行检查、监督和指导;系领导、教研室主任,广泛听取与认真分析教师与学生对教学工作的反馈意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改进教学工作;实行不合格控制,严格执行重修补考制度、学生违纪处理规定。针对质量监控、质量评估和质量分析中发现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纠正与改进,配备必要的资源,达到提高质量的目的,并对纠正与改进措施的有效性适时进行评价,与时俱进,持续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唐昆雄,李金和.思想政治理论课问题意识教学三题[J].思想理论教育,2012,(23).

[2]刘.问题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

[3]丁国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的基本路径探索[J].经济研究导刊,2012,(22).

[4]王天恩.问题反馈式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12,(1).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6

结合当前工作需要,的会员“swallower”为你整理了这篇教育局关于2022年依法治市工作的自查报告范文,希望能给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参考借鉴作用。

【正文】

市委依法治市办:

2022年,德阳市教育局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按照《中共德阳市委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2022年工作要点》的要求,扎实推进全市教育系统依法治理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阶段性目标任务,极大地提高了教育系统的法治化水平。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完成目标任务,积极推进依法治市整体工作

(一)切实贯彻新时代全面依法治国决策部署。一是深入学习贯彻全面依法治国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和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在年度工作计划以及各类会议上布置、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法治建设的重大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做到与业务目标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纳入领导班子和干部目标责任考核。二是印发《2022年全市教育系统党建工作要点》《2022年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要点》《关于未巡先改举一反三切实推进教育系统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方案》等文件,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全面推进教育系统党的建设高质量发展,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进德阳教育更加公平更高质量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提供坚强保证。三是坚持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开展疫情防控工作。全市教育系统严格依照《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要求迅速启动防控机制,成立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70余次、发放物资12万余件。开发微校园学生健康预警平台,自1月28日起对全市师生健康状况开展全覆盖精准摸排。分级分类分批次全覆盖开展教职员工防疫知识、心理健康知识培训。推行在线教育教学,确保全市学生停课不停学。疫情进入常态化后,切实抓好学校开学复课,有序分批组织开学工作,坚持守住门、管好人、紧盯吃住行,全市865所学校、54万余名学生、4万余名教职员工无一感染,确保了教育系统安全稳定。

(二)健全依法决策机制。一是严格落实《中共德阳市教育局党组议事规则》,强化部门纪检、财务和法治部门对党组会议题的纪律、财经以及法律监督,推进局党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规范化。今年以来局党组会研究议题经合法性审核40余次。二是完善教育系统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加强规范性文件管理。我局代政府草拟的《德阳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方案》严格遵循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已由市政府正式印发。《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试行)》《德阳市校外培训机构资金监管办法(试行)》均严格遵循规范性文件制定程序,即将印发。三是积极发挥法律顾问作用。我局聘请专业律师作为常年法律顾问已逾10年,在合同管理、制度建设以及其他重大事项的决策上提供法律服务。今年法律顾问已为我局出具法律意见书20余份。

(三)深化放管服改革。一是遵照《教育法》《义务教育法》的精神,草拟《德阳市区教育一体化高质量发展实施意见》及配套管理办法,着力破解目前市区基础教育事权管理交叉问题,加快构建分级办学、分工负责的市区教育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水平现代化。二是制定随机抽查事项清单和随机抽查市场主体名录库,联合应急管理、民政、市场监管等部门对全市范围内25所校外培训机构集中开展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公开向社会检查结果,及时向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四川德阳)报送各类信用信息957条,其中行政许可98件、行政处罚1件、黑白名单2批。三是出台《关于做好德阳市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工作的通知》,为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提供特殊政策、开辟专门渠道,切实优化人才引进服务机制。今年已安置6名高层次人才子女入学就读。

(四)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一是规范执法人员管理。理顺教育行政部门内设机构执法职能、整合政府职能部门执法资源,明确不同部门、机构的执法责任,健全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制度,加强行政执法证管理,加大教育行政执法人员培训力度,提升教育行政执法的有效性。市教育局现有持证行政执法证人员10名,全部在岗在编。新通过行政执法人员资格考试4人,正在申办执法证。二是规范执法行为。修订全市教育系统行政执法文书样本(被省教育厅部分采用),规范行政执法文书制作。实施重大执法决定法制审核制度,明确审核机构、审核范围、审核内容和审核责任。在机关门户网站上建立行政执法公示专栏,依法公示行政执法信息。今年依法公示行政许可98件、行政处罚1件,严格按照程序对1件撤销教师资格的行政处罚案件进行法制审核。三是规范民办学校管理。制定《德阳市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实施方案》等一系列文件,规范前置审批条件,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开展专项治理,加大违规惩治力度。今年对民办教育机构开展检查17次,发放整改通知书101份,公布黑白名单2批,关闭培训机构35个。同时加强党对民办学校的全面领导,以德阳外国语学校为突破口,落实切实加强学校党的建设、优化学校决策机构、完善资产登记管理、全面加强财务监管、建立学校监事会等五项措施,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办学行为。

(五)加强行政权力监督。一是主动接受人大、政协监督。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承办人大代表建议24件(其中主办14件、会办10件),承办政委委员提案38件(主办17件、会办21件),办结率100﹪,代表满意率100﹪。二是落实行政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今年我局接到旌阳区人民法院一起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管理纠纷案件的传票,分管领导按照行政负责人出庭要求,认真组织案件梳理及应诉准备工作,按时出庭应诉,法庭上认真履行职责。该案经二审终审,驳回原告的全部诉讼请求。三是加强社会监督。通过来信来访、全国信访信息系统、四川省信访信息系统、市委书记信箱、市长信箱、局长信箱、在线咨询、德阳市12345为民服务平台、教育官方微博等对受理的信访件做到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回音。

(六)大力推进全民守法普法。一是抓实领导干部学法。通过党组学习、集体学习、举办讲座、座谈会、在线学习等多种形式,对教育系统全体干部、学校管理者进行法治培训,着重增强法治观念,提升依法治理能力。今年已开展党组会前学法6次。二是抓好教师法治培训。通过教师会前学法、暑期培训和网上法律学校等方式,推进中小学教师全员法治培训。组织从事中小学法治课教学的一线教师参与国培计划(2022)——中小学教师网络法治教育培训项目,提升教师法治教育教学能力和水平。充分利用中小学教师能力素质提升全员培训网络平台,将3节法律基础知识必修课程和2节法律解读自选课程纳入全体教师继续教育范畴,参训教师25604人。三是抓牢青少年学生普法。因疫情影响,今年主要采用在线模式对青少年学生开展法治教育。如疫情相关法治知识直播课、禁毒宣传云课堂进校园、检察院旌心云课堂等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秋期开学积极开展法治教育第一课活动,组织全市中小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演讲及宪法知识竞赛活动,各级各类学校的240余名选手参加了该项活动。

(七)积极推进法治实践。一是切实推进《民法典》学习宣传。印发《德阳市教育局关于深入学习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工作方案》,组织收看《民法典》在线讲座。积极筹备《民法典》线下专题讲座。在法治教育第一课学宪法讲宪法系列活动中突出民法典内容。与四川司法警官学院联合开展《民法典》进校园活动,现已开展5场巡讲。同时利用两微一端等新媒体向师生、公众宣传民法典。二是严格落实地方立法。印发《关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施方案》,通过编制绵竹年画校本课程、组建年画名师工作室以及将绵竹年画村纳入研学实践基地等多种方式执行《德阳市绵竹年画保护条例》。通过文明城市、文明校园创建,将《德阳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纳入学校德育教育内容,切实做到学生将文明规范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三是将《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贯彻落实与学校疫情防控工作、卫生健康教育紧密结合,将法律规定细化到学校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着力工作创新,积极打造依法治市特色亮点

一是加强法治课程建设。用战疫活教材打造思政云课堂,征集线上优秀思政课教学设计230余个。开展全市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评比以及学科论文评比,提升专业课教师执教水平。培育语文、地理、化学等其他学科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的能力。开展全市道德与法治精品课程评比以及学科论文评比,提升专业课教师执教水平。培育语文、地理、化学等其他学科教师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治教育的能力。二是加强与检察机关深度合作。推进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制度,全市已有261所学校聘请144名检察官为法治副校长,检察官副校长开展活动200余场次,参与师生38000余人次。印发《青少年法治微课建设方案》,举办青少年法治微课展示活动46期,受众17540人。三是持续、深入与法院开展互联网+庭审直播学校全覆盖活动。我局与市法院合作,全省首创的中小学生互联网+庭审直播学校全覆盖活动,让学生足不出校即可亲临法庭审判现场感受法律权威、接受法治教育。截至目前,已有十余所学校、8000余名师生参加该活动。今年年初,我局荣获省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颁发的七五普法中期先进集体称号。

三、厘清工作思路,努力开拓依法治市新的局面

我局认真梳理依法治市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坚持问题导向、实践导向,紧抓重要环节和关键点位,积极谋划下一步工作思路。

(一)存在的问题。一是普法工作系统性还需增强,普法力量相对分散、普法活动各自为阵,统筹力度有待加强。二是普法工作针对性还需提高,教授法治课程的教师法治知识储备相对不足,如何将法治知识与其他学科有机融合、自然融合经验不足,还需要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三是普法方式实效性还需加强,手段上需要多创新。如何创新方式,采用适合青少年特点的、喜闻乐见的方式进行实践式、体验式和参与式法治教育还需加强。

(二)下一步打算。一是进一步加强部门普法分工协作,整合普法力量、普法内容、普法载体,解决好新载体与传统教育教学融合问题。二是大力加强中小学法治教育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国培、省培和专门培训等途径,保证每所中小学至少有1名受过专业培养或者经专门培训,可以胜任法治教育任务的教师。三是创新法治宣传形式,大力支持新媒体、新平台、新模式的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充分利用师生喜闻乐见的推广形式,贴近青少年心理教育需求,潜移默化地让学生养成遵守规则和懂法、用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增强学生法律意识。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7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高职学生;综合素质培养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胡锦涛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核心是要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这应该成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我们党在高校中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渠道,因而,也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在素质教育体系中是起着核心、骨干和主导的作用,它帮助学生正确处理德与才的关系,自觉坚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与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统一,把思想道德素质与学习科学文化素质结合起来,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明确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转变学习风气,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把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转化为人的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人的智力开发,从而促使人的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因此,政治理论课教师应该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充分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一、坚持以学生为本,树立大素质的培养观

过去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普遍存在学科化偏向,教学目标仅仅局限于使学生了解中国国情,懂得马克思主义必须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懂得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由于理解的狭窄,造成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局限于把书本的有关原理、观点简单地在课堂表述,形成照本宣科、呆板的教学模式,弱化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学生其他素质的培养功能。而思想政治理论课培养的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与知识素质、技能素质、心理素质、身体素质等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共同构成素质教育的有机整体,素质教育的核心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学的核心是一致的。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教学理念,以学生为本,通过研究型教学理念的实施,突出高职特色,紧密围绕生产实习、实训和社会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任务、真实的生产环境下,以真实的身份亲身经历,学习、体验做人做事的基本道理,在职业生活中体验职业道德的真谛,并逐步内化为自觉的行为。使教会学生学会生存,学会关心,学会共事,学会明辨是非,明确历史使命,坚定理想信念,以深厚的历史文化、民族精神构筑精神支柱,培养创新精神、创新能力等方面素质内容贯穿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中,真正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方面起到应有作用。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必须有这样一个理念,即确立以学生为主体,促进思想道德教育与学生综合素质教育想结合的教学理念。一方面以马克思主义的理论素养提高为基础,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真正入脑,另一方面要利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中的所富含的人文知识优势,达到学生其他方面素质的提高,增强教师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对高职学生综合素质教育和培养的意识。

二、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方法个性化,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教师要有互动意识,在教学中采取多种教学形式的综合运用,在教学方法、手段改革上,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实践为中心”、“以体验为中心”,采用探究式教学方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大胆发言和讨论,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参与意识,促进教学效果的改善,为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如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为了更好的推进探究式教学,在教学实践中可以制定如下具体环节: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行动体验—学习小结。

1.自主学习。教师在进行专题教学之前提供案例提要与问题给学生,积极鼓励学生依据问题,通过查阅资料、参加某项具体活动等形式,在实践中寻求解答,使学生做好课前准备,提高自身课堂内外的自主参与能力。

2.合作探究。学生带着疑问,走进课堂,通过小组学习,讨论发言、辩论演讲、团队游戏、情景短剧等参与形式把自身感受和疑问提出来,师生共同探讨。教师针对个别学生疑难问题,在备课中大量收集相关资料,做到课堂上解答疑难。

3.行动体验。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掌握理论。而学生掌握理论程度如何,需要再次走出课堂,通过行动体验,使理论在实践中得到升华。

4.学习小结。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的教学过程,最后由学生来做本专题的学习小结。包括在自主学习中你的成果是什么?在合作学习中你的贡献是什么?在实践学习中你的收获是什么?在本专题学习中最有成就感的事是什么?学习此专题,你认为还有哪些需要再做补充,或者更好的意见和建议等等。

通过这些环节的具体实施,使学习小组成员合作学习,互动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不仅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而且也使学生的人际交往、动手操作、组织管理等素质得以提高。

三、利用专题教学优化课程信息内涵,突出思想政治理论课在学生素质培养中的作用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坚持面向第一线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向,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应参照的路向标。一线化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应当把学生锁定为即将走向第一线职业岗位的社会人,把教学内容定向在第一线,即结合第一线的特点、发展趋势及人才素质的要求,选择并突出那些具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着力培养学生符合第一线职业岗位要求的思想政治素质。

教学内容定向第一线要求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具有丰富的信息内涵。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内容覆盖面广,采取专题讲座可以就一个问题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具有资料全面、知识面广、信息量大、论证深刻、逻辑性强、观点明确等特点,能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实效性。因此,运用专题教学进行内容整合,培养高职学生思维的逻辑性、敏捷性、条理性、提高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其它课提供了一般方法论的指导,是拓展学生素质的有效模式。

四、强化实践教学,在理论联系实际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社会实践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第二课堂的延伸,在学生素质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第一线需要的动手能力和操作能力强的应用型人才。因此,重视教学的实践性,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实践意识和实践能力,是高职专业课教学一线化的一个显著特点,也是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应遵循的一个重要教学原则。依据这一原则,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在教学形式上,可以相对划分为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两块:一是课内理论教学,二是课外实践教学。实践教学和理论教学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有组织地建立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基地,将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与专业教学实习有机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深入社会,参加实践,学会在实践中提出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

五、将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和校园文化活动相结合,在活动中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实施对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需要有一个良好的文化氛围。因此,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必须和学生校园活动相结合,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通过主动参与、积极引导学生社团活动,不仅能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加强思想交流,充分挖掘和施展学生的才能,创新培养,激励学生个性化发展,而且使学生在这些喜闻乐见的活动中学会友爱、学会帮助、学会生活,在活动中受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为学生素质的培养提高提供更加有利的环境氛围。

总之,要使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取得实效,不仅把它的教育教学定位于思想道德这一核心素质,更要定位于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和培养上。只有这样,才能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改革,带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的新气象,使思想政治理论课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张允熠.“两课”教学与人文素质教育的关系[J].教育与现代化,2001,(3).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1篇8

关键词:高校;法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2014年9月9日,在同北京师范大学师生代表座谈时的讲话中提到,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高校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面对的对象是有思想、有文化的大学生,大学生的法治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直接影响着未来社会公民法治素质与思想政治素质的高低,高校作为当代大学生接受社会主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和渠道,其责任与意义重大而深远,

一、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涵义

一般认为,“法治教育是指通过对公民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依法治国’方略的宣传和教育,培养和发展公民法治意识及用法治意识指导自己行为的一种活动。”[1]而一个国家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人民生活的幸福安康都与法治教育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思想政治教育是受政治制约的思想教育和侧重于思想理论方面的政治教育。指的是“一定的阶级、政党、社会群体遵循人们思想品德形成发展规律,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使他们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2]其表达的思想内容与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具有一致性,是对以德治国方略为目标进行的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的成效之良莠,与国家认同紧密相联,日渐成为判断现代国家体系是否牢固维系、有效运转的一个重要指标。”[3]

二、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关系

(一)思想政治教育是法治教育的先导

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鲜明的意识形态属性,包括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政治教育等,主要靠影响的人的内心信念和精神意识来发挥作用,法治教育宣扬的法律法规是依靠国家强制力实施的,主要靠约束和控制人的行为来发挥效力,“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法治教育同样需要意识形态的引导。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来为法治教育提供必要的思想基础,使学生更加理性、客观的形成法治理念和法治思维。邓小平同志曾经说过:“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教育人先要从人的思想道德入手,从内心赢得人们对法律的认同和尊重,特别是现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各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层出不穷,现有的法律会不断出现“漏洞”,失去了思想道德的引领,法律将无所指向,无法真正获得社会的尊重和自觉遵守。

(二)法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应有之义

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思想政治教育是对人们内心信念和精神意识的软影响,具有“自律色彩”。法律是对人们外在行为的硬要求,具有“他律”色彩。仅对学生进行“自律”教育是不够的,相对完整而具体的法律法规为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统运作提供了硬性保障。如果没有法律的约束,人们即使知道道德的存在,也有可能缺乏自律意志而使个人和社会的道德底线降低,产生道德滑坡现象。所以,法治教育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有利于彰显社会主流价值观,也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

(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

2001年初,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治国方略的重要讲话指出,“对一个国家的治理来说,法治与德治,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二者缺一不可,也不可偏废。法治属于政治建设、属于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属于精神文明。二者范畴不同,但其地位和功能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讲话深刻的体现了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统一的关系。高校法治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的一致性体现在几个方面:都是以育人为本,完善学生独立人格为教育理念;都是以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与法治素质,营造和谐环境氛围,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为培养目标;法律是最低限度的道德,遵守法律就是保障最低限度的道德;都涵盖了教育活动的一切过程和旨归,是以教育为中心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全面提高大学生素质,繁荣科学文化的重要途径,是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理路

(一)营造良好的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

培育良好的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是促进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的基础,有利于和谐校园的建设。在大力推行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方略的过程中,观念意识趋向成熟的大学生并不会完全积极主动的接受法治教育和德治教育,特别是当学科要求与学生个体的切身利益或已有的价值观产生冲突时,经由初步教育而产生的法治观念和道德观念经常经不住现实的考验和冲击,而向传统或现实的观念妥协。要解决这样的状况,教育者必须从问题的根源入手,通过良好的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氛围对学生观念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学生自觉把法律法规和思想政治观念内化为个人意识并外化为行为习惯,来实现法治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二)建构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思维

思想政治教育法治化指的是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和法治精神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每一个结构要素和一系列运作之中,培养学生规范的法治思维,使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处于良好的法治氛围,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科学运用法律常识去解决教育内容存在的现实问题。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法治化思维,要求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客体必须严格依照法定的程序,在相关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活动,认真履行法定义务和行使法定权利,在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贯彻相应的法律法规,对违法乱纪的行为公正处理,自觉把法律规范内化为个体的守法的行为习惯和法治思维,实现个体的外在约束。

(三)坚持道德引领与法律实践有机结合

坚持道德引领与法律实践相结合,可以从理论教育与实践教育的结合、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相结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几个方面入手,充分利用多维教学资源,如校园网、校期刊、学生活动、校园媒体等等,打破理论与实践、学习与生活的藩篱,使主流意识形态与法治观念融入到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中,达到知行统一。一方面在对学生进行法治教育的过程中,坚持宣扬主流价值观,通过表彰高尚的道德榜样以情动人,形成正确的价值导向,坚持道德引领。另一方面运用典型案例进行研讨与交流,明确管理的规章制度,保证执行的公平公正,以理服人。坚持道德引领与法律实践的有机结合,才能形成教育观念和课程改革的强大合力,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王双群,余仰涛.法治教育与德治教育的内涵及意义[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6(7):184-186.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9

关键词:媒介素养;思政教育;切入点

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数码产品的普及更新,让人们的交往越来越多地被网络所裹挟。沉湎于数字媒体的大学生生活在物质、消费、体验、娱乐、潮流的“小确幸”时代,却受碎片化信息和思考缺失的影响,而削弱了其本应有的批判力、鉴别力。因此,提高学生媒介素养是思政课程育人应关注的新的时代课题。

一、思政课教学与学生媒介素养

1.媒介素养的内涵20世纪70年代,保罗车可斯基将“媒介素养”解释为,“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利用信息的技术和技能”。在烽火狼烟、驿寄梅花、鸿雁传书的时代,传媒工具为特定的人群所掌握,普通人对此感受甚微。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尤其是自媒体的诞生,让人们沉溺于信息海洋中,信息生产、传播和运用对社会秩序、日常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有的甚至颠覆了社会主流价值观。比如:有人公然在微信群中丑化、亵渎革命烈士;新冠疫情防治过程中,有些人传播不实信息,引发社会恐慌等。提升个人媒介素养对稳定社会秩序、遵守社会治理规范极其重要。媒介素养是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撑下,随着数字媒体的发展而对人提出的文明素养。这种素养与传媒技术与人们对信息的理解与运用水平和自身能力有关。“完整的媒介素养应包括三个层面:文化底蕴(知识层面)、信息意识(意识层面)、信息技能(技术层面),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本文所论述的媒介素养,主要指学生在数字媒体时代应具有的多重品质与能力,“信息意识包括信息生存意识、信息有偿意识、信息先行意识、信息产业意识和信息伦理意识等多个方面”。在信息时代,大学生的信息认知和处理能力应由跟风、盲从向理性、批判、创新转变。由此,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是思政教育的前瞻性工程,是思政教学呼应时展的育人新要求。

2.现阶段学生媒介素养存在问题归因分析现实生活中,大学生的技术素养在提升,而意识素养并没有得到同步提升。比如:一些学生对纷繁复杂的网络信息缺乏鉴别力,盲目跟帖,存在情绪化表达;一些学生为蝇头小利而给网店好评;一些学生信息道德伦理不高,在跟帖时飚脏话;一些学生网络心理不健康,泛娱乐化倾向明显;还有一些学生缺乏自律意识,沉迷网游等。这都说明大学生媒介素养的自发性特征明显。其中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主观上说,一些学生社会阅历较浅,较为任性,无所追求,沉迷于网络游戏或娱乐中;一些学生价值体系混乱,好奇懵懂又胆大心粗,判断是非能力不强;一些学生网络道德意志薄弱,对相关法规学习不够,缺乏法律红线、道德底线、规则标线等。从客观上说,庞杂的网络信息让学生难以识别;政府监管力度不够,网络上依然存在不少谣言、暴力、诈骗等有害信息;思政课程偏向于分数取向的“考试评价”教育,存在重“分”轻“道”的现象。

3.培塑媒介素养需要思政教育领航“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最需要精心引导和栽培”,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思政教师必须顺应时展需求,改变学生技术素养与意识素养倒挂的现象,加强对学生网络道德、网络心理、网络法律法规教育。表面上看,学生媒介素养具有隐匿性、潜在性的特点,但它仍是人的现实素养在网络世界的投射或延伸,这就决定了思政课程应自觉融入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意识形态的灌输和教化,二是通过提高人的思想道德素质为社会全面进步服务”。网络时代,提升大学生网络素养是思政课程应有之义,是思政教师应担之责。思政课程融入网络素养教育,能够改变自媒体环境下主流价值传播平静化、淡化的问题,改变思想教育导向话语机制边缘化问题。正如所强调:“网络空间是亿万民众共同的精神家园。我们要本着对社会负责、对人民负责的态度,依法加强网络空间治理,加强网络内容建设,做强网上正面宣传,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二、媒介素养融入思政课教学切入点分析

1.结合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增强边界意识与底线意识学生媒介素养培育与思政教育存在共通性。目前,学生媒介素养中出现的问题,主要是媒介素养中的意识素养,即学生网络信息享受、消费、制造、参与、传播过程中的识别力、影响力及分析力合法性方面。在学生生理已经成熟而心理仍滞后的情形下,网络视域下道德观偏差、法治观淡薄易让他们走极端。这为思政教师的教学介入提供了契机。思政课程应主动拥抱互联网,将人们对网络信息的判断、甄别、运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纳入教学。通过结合教学具体内容,对相关案例做“德”与“法”的考量,引导学生以“道德”与“法治”为标准,衡量特定主体的网络行为,增强学生边界意识、底线意识。学生对现实道德与法律的正确认知认同是调整其网络行为的前提。因此,思政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道德与法治教育。比如学习“法治思维及其内涵”时,教师将一些学生网课中“飚脏话”的行为进行了截图分析,刚开始他们不以为然,可当师生共同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相关条文时,学生表情逐渐变得严肃,知道自己在网课上公然给老师起外号、运用不文明语言等行为,已经侵犯了老师合法权益,不仅有失斯文,失德失范,而且违反了法律。此时学生愧疚感油然而生,也逐渐认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的德法要求。思政教师必须既立足教材、关注学生网络生活,又要超越现有教材,关注国家网络法规,才能提高学生网络生活的德法约束力,真正将网络生活的法律边界意识、道德底线意识内化于心。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10

摘要:对大学新生实施入学适应教育,是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重要教学内容之一。高校思想政治课教师应该分析和总结大学新生面临的相关问题,并在教学过程中有针对性地进行教育和引导。文章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查情况进行分析与思考,以让大学生通过此门课程的学习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关键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新生;思想政治教育;调查;德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17)13-0016-02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是高校提高大学生思想道德水平、法律素养,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大学新生来说,能否学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直接关系到能否适应大学生活,能否走上健康的成长之路。为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针对性,广泛深入地了解大学新生的思想状况,高校教师对部分大学生进行了19个专题的问卷调查,并组织座谈讨论。然后结合往年新生调查数据进行有针对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关建议。实践证明,这样的调查研究有利于突出问题意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效果,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一、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调查情况

当前,除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外,所有学院、专业均开设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国统编教材,48课时(含16实践课时),3学分,考试形式为随堂考查(平时成绩占40%,期末成绩占60%)。

本课题调查对象,包括正在上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新生和部分已上过该课的在校生、毕业生。调查的方式,主要包括访谈、发放问卷、随班听课、讨论、作业试卷抽样检查、社团活动、假期社会实践等。在调查内容方面,特意选择了一些司空见惯的、与大学生学习生活贴近的小问题,让他们随意作答。例如,考试中面对同学、好朋友“求助”时的态度,是不是有替同学在图书馆、教室等公共场所占座的经历,对校园爱心志愿活动如支教、义卖、义务献血等持怎样的态度,是否向沿街乞讨者施舍,看到有老人在马路上摔倒是否愿意提供帮助,公交车上是否让座,是否逃课,以及遇到水龙头没关紧漏水、上完课离开时灯或风扇没有关时会怎么做,等等。

调查显示,当问到“你的崇拜偶像”时,回答“中外名人”的占14%,选择“母亲或父亲”的占43%,回答“自己”的占28%,回答“没有”或回答空白的占15%。2002年所做的同类调查中,回答崇拜“中外名人”的占5%,崇拜“母亲或父亲”的占63%,回答“自己”的占30%,回答“没有”或回答空白的占2%。2007年所做的同类调查显示,回答崇拜“中外名人”的占19%,崇拜“母亲或父亲”的占56%,回答“自己”的占15%,回答“没有”或回答空白的占10%。

当问到“在日常生活中,你认为自己是一个乐于助人的人吗”时,回答“很少帮助他人”的占15%;回答“在自己有空或者心情好的时候,会帮助对自己好的人”的占52%;回答“经常关心他人,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他人解决困难”的占33%。

当问到“你会助人、不求回报吗”时,回答“不会,因为现在助人为乐容易被诬陷,反而害到自己”的占18%;回答“会,但是要在不会伤害到自己利益的情况下才考虑去帮助别人”的占72%;回答“助人不应该要求回报”的占10%。

在“你希望从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学到什么”的座谈中,有学生要求“多给我们讲讲学习方法,讲讲如何做人做事,让我们的大学生活不再迷茫”,有些学生则说“希望老师和学生抛开课本,用最真实的自己互相交流,在最简单的交流中传递真理”“希望可以通过这门课程学习到真正对自己有用的东西,来提升自己的修养”“希望通过这门课让自己自强自立,自律自信,通过这门课学习一些新的知识”“希望受到人生的启迪,明白一些道理,能够有所启l,让自己变得更优秀”,也有学生表示“对心理学、当代政治有兴趣,希望多了解一些”,还有学生表示“关心期末考试,希望不要挂科”。

当问到“你认为法律在现实生活中的用处”时,回答“非常有用”的占25%,回答“一般”的占32%,回答“基本没用”的占2%,回答“法律不如权利有用”的占41%。当问到“你生活中的法律知识是从什么地方得来的”时,回答“从课堂上获得的”的占17%,回答“网络上”的占46%,回答“家庭的影响”的占8%,回答“电视、杂志、报纸、书籍或其他途径”的占29%。当问到“你的权益受到侵害时,你首先想到的是什么”时,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的占22%,回答“通过关系解决”的占39%,回答“感觉很委屈,但认为也是没办法的事,只好忍着”的占39%。当问到“假如在公交车上遇到骚扰时,你会如何去做”时,选择“大声制止,维护自身的权益”的占35%,回答“用适当的方法让他得到惩罚”的占38%,回答“瞪他一眼,然后换个地方或下车”的占20%,回答“默默离开,不敢出声”的占7%。当问到“你希望多了解点法律知识吗”时,回答“希望”的占91%,回答“不希望”的占7%。当问到“假如你是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你是否知道收集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时,回答“知道”的占30%,回答“不知道”的占70%。可见,新入校的一些大学新生对法律常识还是很模糊。在座谈中,有大学生要求“讲法律知识时能更幽默些,让我们在快乐中学习到相关的法律知识”。

二、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调查情况的分析与思考

结合调查情况来看,高校要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式,尊重大学生的个性与主体地位,进一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在教学内容方面,要丰富教材鲜活案例,在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等内容方面深化改革;在教学方法方面,要注重学生的参与互动,可以采取互动式、体验式、探究式等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在实践教学方面,要建立创新型的实践教学模式,将课堂实践教学与校园实践教学和社会实践教学相结合;在课程考核形式方面,要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加强平时考核,注重期末试题库建设。

(1)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大学生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律素质的根本要求,也是贯穿该课教学的一条主线。努力把握好这一主线并把握其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首要目标。要努力探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教育教学全过程的新路径,通过教师主动加强指导、学生干部模范带头、社团牵头组织以及多维教学和实践教学,引导大学生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帮助大学生磨炼意志,增长才干,培养品格,服务社会,在社会实践中巩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大学生廉洁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动适应国家发展需要的重要举措。大学生廉洁教育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的探索表明,大学生廉洁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可以实现同构,使大学生廉洁教育常态化。高校是有效实施国家廉洁教育战略的重要载体,对大学生进行廉洁教育有利于普及反腐倡廉的意识,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根据大学生廉洁教育的现状和大学生的个性特点,要将理论教学与参观、宣传活动结合起来,营造良好的校园廉洁文化氛围。

(3)要通过专题讲座、情感体验、“SPOC课堂”等形式改进教学方法。专题讲座改变了传统的严格按照章节顺序进行授课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注重开放性、启发性、参与性,提倡师生之间双向互动交流的“讨论式”教学,强调综合运用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能有效避免与中学政治理论课的简单重复,从而实现与其有效对接和螺旋式提升,切实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教学中开展专题教学,有利于深化教学大纲,突出主要教学目标。实践证明,开展专题教学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

情感体验是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吸引力、增强教育教学实效性的重要途径。它有利于增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感染力,让大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探索,避免单纯理论讲授的弊端,进而培养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SPOC即“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是“后MOOC(慕课)时代”新出现的融合实体课堂与在线教育的混合教学模式。SPOC对教师各方面的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它集聚大量的优质教学资源,整合线上和线下的互动教学活动,将其应用于思想政治课教学能够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延伸课堂教学效果。其中,影视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是高校课程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教学实效性的重要保障和实现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影视资源的运用要注意事前选择精益求精,运用时要同讲述相得益彰,运用后要总结反思入库。

调查表明,互联网作为最广泛、最有效的传播媒介,已成为大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信息的重要平台。网络这把双刃剑在带来无限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因此,高校要主动出击,抢占网络高地,不断提高大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坚持“网上”“网下”道德教育两手抓,积极开展校园网络文明建设,组织丰富多彩的社会道德实践活动,使当代大学生成为有道德的“网络一代”。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作为高校基础课程之一,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深入了解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A课程教学效果和大学新生思想状况,高校要注重调查研究,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探索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特点。要解决当前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普遍存在的教学方法单一、班容量大、师资薄弱等问题,重视教学内容的革新、教学方法的改变、教师队伍的建设、评价体系的完善。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实践中,要注重创设互动学习情境,运用多种教学策略与方法优化教学内容,提高大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大学生自主学习,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王楠.大学生廉洁教育与廉政文化进校园的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4(05).

[2]陈国恩.大学课堂对慕课的利用:关于SPOC的探讨[J].中国大学教学,2016(07).

[3]徐蓉.法治教育的价值导向与大学生法治信仰的培育[J].思想理论教育,2015(02).

[4]杨雪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教学中的“变”与“不变”[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9(10).

[5]曾咏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09(12).

[6]李芬.浅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大学新生适应教育[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07).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篇11

[关键词]道德;法;自然法;法的精神

[中图分类号]DF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2234(2013)07—0084—02

道德与法律的关系问题是一个古老而又常新的问题。法律源初道德,二者作为社会规范的两个方面,相辅相成,共同致力于社会秩序的维护。

1法的起源

孟德斯鸠认为,人最初是极其怯懦的,什么都会使人类感到害怕以致逃跑。在这种状态之下,每个人都有着浓重的自卑感,生存是其第一需要。为了生存,人类期待进入社会生活,因为一旦进入到社会群体中,软弱的人就能感觉到安全和力量,正如马克思曾言,“人是最名副其实的社会动物,而且是只有在社会中才能独立存在的动物”。〔1〕但是,就人而言,独立行动是其本性,一旦他们失掉自身软弱的感觉,就期望着相对独立和自由的生活。不仅如此,他们对需要的渴望还会促使其将社会的主要利益掠夺来自己享受,从而自觉或不自觉地行为一些有可能利己损人的事情,造成社会秩序的混乱。因此,就需要一些类似公德等社会规范来约束人类,将之容纳在社会这个群体中,并使社会这个机器有效运转。摩莱里也认为,在单独一个人软弱无力、娇柔敏感的情形下,对恐惧的克服和需要的满足,必然会增强他们相互间的这种道德引力。

孟德斯鸠〔2〕还认为,自然法在所有这些规律之先存在着,是单纯渊源于我们生命的本质,是人类在自然状态所接受并遵循的一种规律,虽然,这其中渗透着唯心主义色彩,但还是有许多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人,既是“物理的存在物”更是“社会的存在物”,“受到千百种的的支配。这样的一个存在物,就能够随时把他的创造者忘掉;上帝通过宗教的规律让他记起上帝来。这样的一个存在物,就能够随时忘掉他自己;哲学家通过道德的规律劝告了他。他生来就是要过社会生活的;但是他在社会里却可能把其他的人忘掉”,为了进一步地约束人类,将人们参差不齐的观念和行为约定在一个社会规定的底线内,就好像把人纳入到了一个既定的圆圈内,而人则必须在圆圈内活动才有其相对的自由一样,“立法者通过政治的和民事的法律使他们尽他们的责任〔3〕”,法律产生了。可见,最初的人是通过“道德的规律劝告”约束人类;然而,道德作用的发挥依赖行为主体的内心信念、道德观念和良知,不具有强制性,不能有效地制止违反道德的行为。为此,社会机器出于整个社会秩序和谐的需要,将道德理念强制性地灌输到法律中,规范个体行为的最低底线,法律从原初的基本道德〔4〕当中衍生出来了。正如博登海默所说的那样,那些被视为是社会交往的基本而必要的道德正当原则,在所有的社会中都被赋予了具有强大力量的强制性质。由此可见,法律最开始是作为具有强制力的道德形态来约束人类,维护社会秩序;道德是法的原初。

2法的灵魂

在社会演进的过程中,上层建筑不断地修订自身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道德和原始的法律在制约社会时,逐渐演绎成为社会的风俗习惯〔5〕,渗透到人类的意识里,有效地运转着社会机器,人们愈发感到在维护社会秩序时道德的软弱性和法律的有效性。当原始社会的酋长制过渡到奴隶社会的完全的阶级对立时,人类的不平等表现得更加巨大,被统治阶级的人格遭到肆意的践踏。人数众多的奴隶处于社会的最低层,受到社会各方面的奴役,他们丝毫不能感受到政治的宽和与民事的自由;他们看见社会的幸福,而自己却不是这个社会的一员;他们看见奴隶主的心灵有可能提高发展,而自己的心灵却不断地遭受压抑,没有一种情况可以像这样更使人感到和牲畜所处的状态相近似了。他们一无所有而无所畏惧,自然就是社会的敌人。统治阶级深切地感受到这种包围自己的不安和政权的不稳。法的制定实施可以帮助他们将自己的意志灌输到社会中,经由国家机器,镇压和管制不安的奴隶;经由法,统治者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进行统治阶级的道德宣示,确认他们提倡的道德准则,维护他们需要的道德原则;经由法,统治者将自己的意识形态渗透到人类普遍的精神世界中,每个人关于是非善恶的价值观念开始被他们的意识形态同化或部分同化。

社会在一天天成长,国家已在不知不觉中壮大,法也“从自发的、不加规定的集团条例到习惯法再到道道地地的法律”〔6〕日臻成熟。法越来越纷繁玄妙,开始以独立的人格呈现世人,以致于奥斯丁〔7〕能够提出“‘法律’一词或所谓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是命令”的观念,将法律与道德进行严格的区分。但实质上,道德作为法的原初,由始至终地伴随着法律的成长。虽然,法律的成长使其开始脱离道德相对独立,但在其本源、内容、原则等方方面面无不体现着道德的因素。时至今日的法律在强调正义的精神时正是贯穿了古往今来的道德基线,虽然道德这个基线伴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但法律也与之在不停地上升、深化。道德是人们关于善与恶、正义与非正义、光荣与耻辱、公正与偏私等观念、原则和规范的总和;而法之所以为法的表征和得以实现的动力正是道德的基线“正义”。现代的强制理论把社会存续本身当作目的,道德是社会的重要粘合剂,一旦公共的道德瓦解,社会将因此崩溃,因此,一个社会的存续必然需要法律对于道德的强制。〔8〕内在的道德要求,出于社会秩序和谐的需要上升为外化的法律,直接指向人的行为和对行为的干预,“内心的应当”上升为“外在的必须”。道德是法律的内容、实质;法律是道德的凝固、外化。不仅如此,法律的制订者将自己精神世界里的“应当”和“不应当”渗透于立法时,客观的法制法规也注入了主观的情感因素和道德理念,而变得不在那么客观,法律不再是纯粹的技术、抽象的法规,其立法司法的各个环节都渗透着道德作用的痕迹,也就不再是奥斯丁所认为的那样纯粹的、没有什么杂质的法。

道德与法律相映射。个体的道德境界越高,社会的精神风貌越好,法律要求的底线也就相应地与之抬升,道德成为法律高下的尺度之分;而法律也满满地写着人类“应当任何”和“不得任何”,背后是如影随形的道德理念。道德是法律的灵魂。

3德治与法治

法是国家制定并强制执行的行为规范,具有强制性、明确性、机械性等特点,在本质上属于他律性规范,其功能重在“抑恶”;道德是依靠人们的内心信念、传统习惯和良知调整行为的规范,具有非强制性、不明确性、灵活性等特点,在本质上属于自律性规范,其功能重在“扬善”。二者作为调整社会成员言行举止的社会规范,各有千秋,构成了社会历史进程中相伴齐驱的治理社会的两种方式。

法治强调使用法律制度治理国家,运用强制手段约束人的行为,属于政治建设;德治强调通过说服教育劝导人,形成道德的社会氛围管理社会。法治与德治,并行不悖,相融于社会的具体历史进程中。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德主刑辅”还是当代的“依法治国、以德治国”都无一例外地证明了二者缺一不可地治理社会的重要性。法治的重要性早已通过西方社会的有序秩序和繁荣昌盛不证自明,在此不在详述。关于德治,孟德斯鸠曾言,刑罚可以防止一切邪恶的许多后果,但是刑罚不能铲除邪恶本身,因此,德治是非常必要的。为了维持帝国的太平,古代中国的立法者们“把宗教、法律、风俗、礼仪都混在一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道德,所有这些东西都是品德。这四者的箴规,就是所谓礼教。中国人把整个青年时代用在学习这种礼教上,并把整个一生用在实践这种礼教上”,〔9〕所以古代中国才能够被治理得很好。同时,博登海默还指出,任何可被用来维护法律权利的强制执行制度是无力适用于纯粹道德要求的,由此可见德治对于治理社会不仅是重要的还是必要的,法律能够调整的范围是极其狭隘的,许多社会不容许的不道德行为〔10〕很难通过法律的制订和实施,这个盲区就需要道德的协调。道德作为法的原初和灵魂,与法有着本质上的相似性,道德即是自觉的法律,与法律存在着天然的内在互动机制,这也进一步地决定了德治能够与法治并存不悖的本质属性。

2001年11月20日,同志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提出,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依法治国;同时,也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自古以来,我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一意推行儒政,导致中国古代道德过度的法律化,致使协调社会秩序的天平失衡和社会的衰微。到了近代中国,社会的沦丧推动意识形态领域的流失,一些追求进步的思想家片面地、全盘地否定中国的儒学思想,否定中国的德治,主张全面西化,主张纯粹的法治。反传统主义伴随着封建王朝的堕落日渐上风,在很长时期内影响了很多国民。解放后,出于发展生产力的需要实施了改革开放的政策,改革的春风带来西方先进的管理思想也带来西方“重法忽德”的不良影响。德治的忽略,致使违法犯罪的现象日益增多,“道德失范”的现象层出不穷。德治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问题,德治的提倡能够在社会上酝酿出民间的监管机制,使人民自觉地同各种不良行为作斗争。“依法治国、以德治国”的提出正是对德法关系的充分理解,正是二者在协调社会秩序方面在新时代下的历史结合,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具体表现。

4结语

柏格森认为,通过理性,通过每一个人分享理性,哲学家才让我们看到了人类,看到人类的至上尊严和所有人都应该得到的要求尊重的权利。而这种理性扩展开来,就是趋于完美的道德理念,这种理念散布在复杂的规则和普遍性的探求之中,上升成为一种具有潜移默化的道德境界。当然,据恩格斯看来,没有什么绝对的、永恒的、至上的道德,但这毕竟可以是我们在当时追求的一个境界。这便是道德,永无止境的、至上的追求,也唯有借着它方能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努力地向着人类理想的理性社会靠近,向着更崇高的文明世界靠近。

〔参考文献〕

〔1〕恩格斯.反杜林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1.

〔2〕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3〕法学教材编辑部,西方法律思想史编写组.西方法律思想史资料选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

〔4〕曹刚.法律的道德批判〔M〕.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1.

〔5〕邓正来.法律与立法二元观〔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00.

〔6〕任志安.自然法:法律与道德之间〔J〕.学习与探索,2001,(04):54-57.

〔7〕于政泉,李福岩.法律与道德关系新论〔M〕.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06):86-87.

〔8〕唐凯麟,曹刚.论道德的法律支持及其限度〔J〕.哲学研究,2000,(04):61-67.

道德与法治线上教学范文1篇12

论文摘要:高等学校要把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有机统一起来。实施依法治校要树立和强化法治观念、宪法和法律观念、依法行政观念;做好法制宣传工作、规范性文件的建立健全完善工作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实行以德治校要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思想政治教育,道德品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依法治校和以德治校相辅相成。

高等学校必须坚持依法治校。这是高校落实“依法治国”方略的具体步骤。

高等学校实施依法治校,首先必须加深对依法治国、依法治校重要意义的认识,更新观念,增强推进依法治校工作的自觉性和责任感。当前,高校师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着重树立和强化三个观念:

一是法治观念。通观中国和世界政治史,法治和人治是两种截然不同甚至根本对立的治国思想和治国方略。法治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核心是依法办事,依法行政。就实际情况而言,要真正树立社会主义法治观念还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高等学校也不例外。高校师生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转变观念,坚决摒弃人治思想和行为,牢固树立法冶观念,自觉遵守法律,严格依法办事,促进各项工作走上法制化、规范化轨道。

二是宪法和法律观点。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依法治国的根本依据。依法治国,首要的是依宪治国。我们一定要清楚地认识到,宪法具有最大的权威性和最高的法律效力,违宪是最大的违法。我国的各项法律法规是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共同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强制性的行为规范,对所有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公民个人都具有强制约束力。高等学校各级领导干部和全体师生必须牢固树立宪法和法律观念,自觉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权威,在宪法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活动。

三是依法行政观念。依法行政是现代法制国家对政府行使行政管理权力的普遍要求。高等学校虽不是专设的行政管理机关,但却担负着部分行政管理的职能。高校各级领导和管理干部都必须树立和强化依法行政观念,在行使行政管理权力、实施行政管理行为时必须以法律为根据,依据法律规定的要求和程序管理学校各项事务。一切行政管理行为都必须于法有据或与法不悖,坚决杜绝一切违法行政、违法管理的行为发生。全体教职工和学生也应树立依法行政观念,对学校的行政管理行为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确保各项管理行为在法制轨道上健康运行。

高等学校要全面推进依法治校,还必须做好三项工作:

一是必须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师生的法律素质和学校的法制化管理水平,进一步实现由增强法制观念向提高法律素质的转变,由一般地强调学法用法向全方位推进依法治理的转变,使高校师生成为学法、懂法、守法、维法的模范。

二是要做好规范性文件的立、改、废工作,保证管理行为合法化、规范化。按照依法治校的要求,各高校必须建立健全内部管理方面的规章制度,保证内部管理行为的规范性和有章可循;这些规章制度必须于法有据,内容不得与宪法和现行法律法规相抵触。与此相应,学校内部的管理行为也必须有法律根据,依法进行。对师生的管理,决不能妨害师生的人身权利和民主权利。对于违法犯罪行为,应按法定程序通过司法途径予以处置。

三是要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加强教育是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要加强对全体师生的安全防范教育及遵纪守法、安全保密等方面的教育,增强法制观念和防范意识。要加强治安防范工作,防患于未然。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落实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为高校稳定、改革和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法治环境。

高等学校在实施依法治校的同时,还必须辅之以以德治校,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努力培育“四有”新人。

第一,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教育,在当前特别要加强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其他重要思想教育,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教育师生运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原则、观点和方法观察和处理问题,把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进一步重视和加强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特别要在“进头脑”上狠下功夫。

第二,加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方针政策教育,结合进行国情省情教育,增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坚定性和自觉性,进一步树立和坚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共同理想和信念。

第三,加强马克思主义哲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教育,教育师生形成并巩固正确的世界观、历史观和人生价值观。(1)加强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论和无神论教育,教育引导师生克服有神论,坚持无神论;摒弃唯心论,坚持唯物论。清除在部分师生中程度不同地存在着的信仰主义思想倾向,教育学生作自己命运的主宰,坚决拒绝邪教及一切唯心主义邪说对神圣校园的侵蚀和玷污。(2)加强马克思主义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教育,教育师生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地看待事物、看待他人、看待自己;正视现实,直面人生;立足客观现实,发挥主观努力;坚持以社会实践作为真理的唯一标准,养成求真务实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克服好高务远、主观任意、不切实际地胡思乱想、以主观好恶评判事物等不良思想倾向。(3)加强唯物辩证法科学方法论教育,引导师生用辩证联系的观点、辩证发展的观点、对立统一的观点和全面的观点看待人和事,在实践中逐渐养成辩证思维方式,克服形而上学的片面性。(4)加强科学理性主义教育,大力倡导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教育师生善于用深邃的理性目光审事视物,跟着科学真理走,而不要“跟着感觉走”。要让理性支配情感。(5)加强历史唯物主义的群众史观和生产劳动观念教育,教育师生真正懂得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热爱生产劳动,热爱劳动群众,克服“英雄史观”的不良影响。(6)加强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教育,教育师生确立索取知识为荣、奉献才智为荣、服务人民为荣、报效祖国为荣的高尚思想,正确理解并处理个人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关系,在为社会做贡献的实践中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走健康的人生之路。

第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思想政治素质。(1)教育师生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方向,不断增强政治鉴别力、政治敏锐性和政治责任感,增强明判大是大非的能力,克服那种不关心政治、只盘算实利,是非观念淡漠,不关心祖国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的非政治化倾向。一句话,高校师生要讲政治。(2)加强民主与法制教育,增强民主意识和法制观念,确立正确的权力义务观念,正确认识并处理好民主与法制、民主与集中、自由与纪律的辩证关系,克服法制观念淡薄,只争权利不尽义务,片面强调民主而不要法制或者相反,只要自由不要纪律等不良思想和行为。(3)继续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教育师生把热爱祖国与热爱社会主义有机统一起来,统一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

第五,加强道德品质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道德素质。(1)加强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教育,教育学生从自身的道德修养即“修身”做起,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历代形成的尊老爱幼、扶弱济困、勤俭节约、诚实守信、团结互助、见义勇为、谦逊有礼、克己让人、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谈吐儒雅、举止有度、从善如流、嫉恶如仇、热爱祖国、乐于奉献、富于爱心和同情心,以及“知耻”、“慎独”等优秀的道德传统,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发扬光大。教职工要做修身的表率。(2)加强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以集体主义为原则、以“五爱”为基本要求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教育师生形成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相适应、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和规范。(3)

加强职业道德教育。要强化对教职工的师德教育,发扬红烛精神,把爱心献给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联系专业进行职业道德教育,培育爱岗敬业精神和奉献精神,教育学生热爱专业,发愤学习,立志成才,报效祖国。(4)针对不同对象进行家庭美德教育。

第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全面提高师生的心理素质。(1)教育师生养成坚强的意志品质,工作、学习要有志气、有毅力。(2)教育师生养成开拓进取和创新意识,不要满足于已有的成就和已涉足的领域,应不断追求新的成功和开拓新的领域,不断进取,永无止境。(3)教育师生增强心理承受能力,克服脆弱心理,做到胜不骄、败不馁,荣辱不惊,“进退自如”。(4)教育师生增强适应环境,特别是适应新环境的心理素质,克服自我封闭心理和排他心理,能尽快与环境融为一体并积极影响环境。(5)教育师生增强防外界干扰的心理能力,养成稳定的心理特质,专心致志地从事工作或学习。(6)教育师生克服自卑心理和盲目优越心理,正确看待他人,也正确看待自己;正确对待自己的优点,也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7)教育师生养成雅量高致的心理气质,器量宽大,气度恢宏,胸襟开阔,淡泊名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