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外贸形势(6篇)

来源:其他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1

基金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2009年科研创新项目“基于价值网模式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竞争力的构建”(09YS431)

作者简介:马慧敏(1965-),女,上海人,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国际经济与贸易研究。E-mail:

摘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

中图分类号:F421.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176X(2011)09-0086-04

顺应经济全球化的机遇和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成了以产权制度改革为目标的对原有由专业外贸公司垄断的单一化主体结构的重塑,创立了由国有外贸专业公司,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外商投资企业以及私营外贸企业组成的多元化主体结构[1]。但是,经济全球化使全球国际贸易的竞争环境发生了剧烈而深刻的变化,由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所形成的中国对外贸易传统整体竞争优势开始发生动摇。特别是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全球金融危机中的表现,都反映出了现有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应对全球经济变化缺乏整体的竞争优势,体现出“大而不强”的特点。所以,重新审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原有的经营模式和战略架构,完善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对于提升中国对外贸易的整体竞争优势是非常重要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为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完善提供了理论依据。

20世纪90年代,全球跨国公司掀起了结构调整的浪潮,出现了一批结构灵活、适应性强,具有绝对整体优势的现代企业组织,引起了理论界、学术界对企业组织研究的极大兴趣,形成了一系列企业组织理论,其中以组织生态理论、资源基础理论、组织经济理论和网络组织理论等为代表的当代企业组织结构理论对于研究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重要性、有效性以及可能性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一、组织生态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必然性

组织生态理论运用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思想对企业组织的发展进行研究,提出了企业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与生物进化一样具有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具体地讲,现实中必然存在着具有区别于其他企业组织特征的各类企业组织,每一类企业组织内必然存在着类似生物基因特征的组织复制机制,企业组织形式的存在是自然的选择,自然的选择也为企业组织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回顾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转变和构建过程,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同样也体现了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的多样性、遗传性和自然选择性,这种转变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世界经济发展为这种转变提供了强大的推动力。

在新中国建立到改革开放前30年中,我国建立和发展了以中央高度集权为特征的国家统制型对外贸易制度,这种制度是与新中国建立以后长期实行的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有其客观的历史条件和要求,它的存在曾经对贯彻统一对外原则,粉碎“封锁”、“禁运”,保证国民经济恢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发展和经济建设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是,改革开放以后,随着我国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关系的不断发展,这种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已经难以适应形势的变化了。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不断走向融合,以跨国商品、服务、贸易、国际资本流动规模的增加以及技术的广泛迅速传播,世界各国经济的相互依赖性增强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全球化,对中国单一垄断的外贸体制形成了冲击,促进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的转变。

尽管目前中国的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表现出多元化主体并存的特点,但分析这些微观主体形成的过程,我们可以看出,目前存在的各类微观主体与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存在着无法割裂的遗传关系。现有的国有外贸专业公司往往是以原先的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为基础,通过经营体制和管理体制改革或者资产重组等途径建立的;众多的拥有进出口经营权的生产企业曾经是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出口商品的生产基地;外商投资企业往往是国际资本与国内垄断体制下的外贸专业公司的管理优势和生产企业生产经营优势结合的结果;私营外贸企业的经营管理者大多是由原先在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组成,同样与垄断体制下外贸专业公司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

由此可见,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是适应世界经济发展的自然选择,由单一化主体结构转变为多元化主体结构是企业组织发展过程中多样化的体现,各微观主体之间的关系也充分体现了其遗传性的特征。随着世界经济的进一步融合,经济全球化态势的不断加剧,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围绕着提高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协调适应能力这一目标不断完善同样也是自然的选择。

二、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重要性

资源基础理论强调的是企业组织成长的内在性。该理论提出,企业组织是一个被行政管理框架协调并限定边界的资源集合,企业增长的源泉源于企业的内部资源,内在性成长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本[2]。企业组织形式的生存和发展也必然是遵循“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的,只有那些适应生存环境不断自身努力的企业组织才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而这种努力能否成功取决于组织所拥有资源的重要性和稀缺性。

资源基础理论提出了企业充分培养和利用自身资源对提升企业生存能力的重要性,对于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的完善有着积极的指导作用。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外贸体制改革特别是外贸微观主体结构的转变,为中国的外贸发展带来了新的活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数据显示,自2002年以来,中国对外贸易连续6年保持20%以上的高速增长,2007年,对外贸易更是达到21738亿美元,同比增长23.5%,首次跃上2万亿美元的新台阶,继续稳居全球第3位,出口名列世界第2位。但是在繁荣的背后,特别是经历了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考察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现有的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缺乏应对世界经济变化的整体竞争优势。

2008年发生的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外贸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1)全球的金融危机使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缓,国民财富缩水,消费者信心指数下降,对外贸依存度较高的大国中国的出口影响非常大,引起了一些企业由于外需减少导致经营困难直至倒闭等现象的发生。(2)金融危机通过汇率传导机制的影响,迫使人民币升值,使得原本在国际市场上以价格优势取胜的中国出口产品失去了竞争优势,导致中国出口的下降。(3)金融危机推动了全球大宗初级产品的价格上涨,对于长期依赖进口解决原材料等初级产品来源的出口企业而言,其生产成本的上涨无法在低附加值的出口产品价格上消化,利润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出现亏损等难以为继的局面。(4)金融危机导致西方发达国家经济增速减缓,这些国家出于对本国经济的保护,必然会采取贸易保护政策。而中国的出口产品在国际上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价格优势上,不仅会引起进口国的相关企业不满,引起贸易双方的贸易摩擦,还会容易使进口国在外表合法的基础上,制定较高的技术标准来达到限制进口的目的,削弱了我国出口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

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影响的直接结果是,在连续6年保持20%以上增长的情况下,2008年下半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形势发生了逆转,进出口额出现下降。特别是2009年上半年,随着金融危机影响的不断加深和蔓延,中国对外贸易同比下降幅度超过了20%,一些传统的外向型经济地区出现了企业倒闭、失业率上升等严重问题。

分析全球金融危机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以及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在其中的表现,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对外贸易的增长是建立在粗放型增长方式的基础上的,整个外贸行业表现出“对外贸易出口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不强”、“对外贸易企业参与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不强”以及“对外贸易行业整体均衡发展能力不强”等特征[3]。这种“大而不强”特点是难以适应世界经济变化特别是金融危机所引起的中国国际贸易条件恶化的情况的。

长期以来,中国的出口产品主要集中在没有核心技术,生产和经营投入小,进入门槛低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低附加值的大宗产品上。当外贸经营权放开,外贸行业由垄断行业转变成一般竞争性行业时,那些中小型的、分散的、没有稳定客源、没有稳定的出口货源渠道和出口主导产品的企业将经营的产品集中在这些传统的大宗产品上,而且还进行了大规模的生产经营投资,必然会造成供给过剩,迫使行业内的企业不得不将价格降低到接近或低于平均成本,这种以生产能力过剩为特征的过度竞争必将进一步导致无序竞争。这种状态显然是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结构中的各类主体缺乏独特性经营策略和经营品种,缺乏合理分工的结果,也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结构进一步完善的要求。要改变中国对外贸易行业发展“大而不强”的局面,必须充分引导各类微观主体充分挖掘、培养和利用自身独特的资源,树立全球化经营意识,通过同行间分工合作提升企业在经济全球化环境的市场生存能力,提升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竞争优势。

三、组织经济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有效性

组织经济理论强调组织的行为框架及秩序的形成,是通过各类组织共同分享的市场规则体系而实现的。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Williamson[4]的交易费用理论。他认为企业应该从专用性资产交易费用的高低来考虑应从市场购进某种特殊生产要素,还是自己生产这种生产要素。资产的专用性程度越高,交易越适合在企业组织内进行;反之,则越适合通过市场机制来完成。

根据波特的价值链理论,商品价值的创造过程主要由产品研发、生产、供应和销售四大环节组成,产品的生产者和经营者只要占据这四个环节,就能取得价值的实现[5]。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各类微观主体的特点,我们可以看到,由于中国出口产品结构特点和长期以来外贸传统体制的影响,在过去长期的经营中,各类微观主体形成了不同的竞争优势,它们在商品价值创造的各个环节上创造价值的能力、成本和效率都是不相同的,如果每一个微观主体在经营过程中缺乏对自身优势和能力的思考,不考虑生产要素生产的交易成本,追求所有环节甚至是缺乏竞争优势的环节上的价值的话,必然会引起企业不必要的生产经营交易成本和同行间的恶性竞争,必然无法提升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面对国际市场的整体竞争优势。

组织经济理论为我们提供了中国对外贸易各类微观主体如何按照各自的特点和优势,以生产要素的交易费用高低为依据,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进行合理分工,整合和利用由各自拥有的资源所形成的竞争优势来组织和安排对外贸易经营活动,形成各类主体共同分享的中国对外贸易整体经营框架和秩序,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进一步完善的思路。

国有外贸企业经过多年的专业化垄断经营,具有遍及全球的庞大的客户网络和各种产品供货渠道的“市场优势”;熟悉懂得国际市场营销管理技术和操作要求的“人才优势”;准确把握市场脉搏的“信息优势”以及组织多品种系列产品配套出口能力的“协调优势”等国际市场经营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开发、国际市场营销环节上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生产企业多年从事出口产品生产加工,具有对品牌产品的加工工艺、品质要求和生产惯例非常精通的“生产优势”和对生产专利、特有技术、产品诀窍非常熟悉的“开发优势”等国际市场生产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品牌打造和品牌提升的生产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外商投资企业其产品多年来直接面向国际市场,具有先进的技术水平和良好的品牌、品质意识的“品牌优势”以及能够及时掌握国际最新前沿技术和产品信息的“创新优势”等国际市场研发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产品开发、技术创新的研发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私营企业拥有一批由原先在外贸专业公司多年从事外贸业务的专业化人才,具有与国内供应厂商长期紧密合作,熟悉产品知识和进出口环节操作的“管理优势”;对外经营经验丰富,专业素质高,能够从事跨行业多商品经营的“服务优势”以及灵活自主经营、低成本运作的“成本优势”等国际市场服务优势,应该将发展的重点放在在国际市场的订单管理和专业服务的供应环节中形成核心竞争力方面。

四、网络组织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可能性

网络组织理论指出,现实中的网络组织形式是发展极其迅速的当代企业组织形式,虚拟企业、OEM、企业战略联盟、网络营销等多种网络组织形式,对传统的企业组织机构产生了巨大冲击,体现了强大的生命力。网络组织理论认为,网络组织形式是一种享有高度自治权,互惠自愿、没有依附关系的企业之间的临时性组织形式。该理论的代表人物Powell[6]提出,网络结构形式带来的联系比市场带来的联系更持久且分散,又比层级制度带来的设置更互惠而平等。

网络组织理论提出了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完善的可能性。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对于整个中国外贸行业而言,要提升行业的整体优势,改变中国对外贸易大而不强的局面,就必须以对国际市场信息的快速敏锐应对及产品价值增值为目标,将出口产品的国际市场经营者、产品设计者、产品生产者、产品物流经营者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各个经营主体在国际市场中的不同的核心竞争力,以“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理念,整合各微观主体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优势,实现中国对外贸易微观主体结构进一步完善的目标。现实中具有高度自治权,互惠自愿、没有依附关系的网络组织形式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可能。

参考文献:

[1]杨圣明.经济全球化与外贸体制建设[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

[2]Penrose,E.T.TheTheoryoftheGrowthoftheFirm[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1959.

[3]马慧敏.基于价值链定位的中国外贸微观竞争力研究[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6):65-67,98.

[4]Williamson,O.E.TheEconomicInstitutionofCapitalism[M].NewYork:TheFreePress,1985.

[5]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

[6]Powell,W.W.NeitherMarketnorHierarchy:NetworkFormsofOrganization[J].ResearchinOrganizationalBehavior,1990,(12):295-336.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2

(一)2012年我国外贸增速出现“断崖式”下滑

2002年以来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除2009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冲击导致进出口总额同比下降13.9%外,增速始终维持在较高水平,2010年甚至达到将近40%的高水平。但在2012年,我国外贸进出口面临着严峻复杂的形势,当年外贸进出口总额仅比上年增长6.19%,是除2009年外首次跌破两位数增速。

(二)2012年前后我区外贸总体形势

2012年全国外贸环境趋冷的影响波及我区,对外贸易下行压力骤增,特别是出口下滑明显。2011年我区外贸进出口总额119.4亿美元,同比增长了36.9%,但2012年我区进出口总额骤跌至112.5亿美元,同比下降了5.8%,其中,出口降幅达15.1%,进口微增0.4%。2012年下行的翘尾因素一直影响到2013年上半年,外贸经济出现连续下滑势头。1―9月份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仅增长3.4%,特别是6月和7月同比分别下降1.8%和0.7%,其中累计出口下降12.2%,进口增长12.7%。从外贸市场看,出口下滑主要与发达国家和地区贸易下降有直接关系。2012年,我区与蒙古、俄罗斯的出口贸易分别增长15.48%和28.08%,总计20244亿美元,但对美国、日本、法国、中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分别下降21.8%、53.6%、47%和65.1%,总计下降89757亿美元。从主要进口商品看,原木、铁矿砂等商品分别下降36.96%和21.46%。受全区金融危机影响,大宗商品价格大幅下跌,特别是以边境贸易方式进口的原木、铁矿砂等产品价格跌幅更大。

(三)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的使用现状

对外贸易在我区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2011年6月,《国务院关于促进内蒙古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将我区定位为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2013年3月,自治区“8337”发展思路进一步提出把内蒙古建成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桥头堡和充满活力的沿边经济带。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体制,开创高水平对外开放新局面是我区一项重要发展战略。2012年,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促进外贸稳定增长的若干意见》(〔2012〕49号)。为贯彻落实中央有关文件精神,我区印发了《关于促进内蒙古促进外经贸和口岸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提出,设立外贸发展专项资金,以促进全区外贸进出口发展。

自2013年设立以来,我区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出总额从2013年的5720万元增长到2016年的15091万元,2013-2016年累计投入45056万元,年均增长38.18%。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1.资金到位率较低

资金从商务部门保送资金计划开始,需要半年时间才能下达到盟市一级,盟市下达到旗县,旗县再拨付到企业所需的周期会更长。上半年拨付的资金往往到9至11月份才能到县,到达企业的时间则可能更晚,这无疑将缩短资金的实际使用期。截至2016年3月,全区尚有10个盟市的2013-2015年下达的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未拨付完毕。资金到位率低严重挫伤了企业争取资金的积极性。

2.周边省份的更优惠政策导致外贸资源流失

我区与周边的黑龙江、吉林、山西等省份产业结构相近、出口目标市场趋同,特别是在外需疲软的背景下,地区间竞争会进一步加剧。近年来,周边一些省份出台了一系列优惠的外贸促进政策,一些地方的政策优惠水平已经远远胜过我区。例如黑龙江省出台了《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的实施意见》(黑政办发[2016]23号),提出“推进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加大出口信用保险支持力度,鼓励开展基于出口订单、出口信用保险保单、应收账款、出口退税等抵(质)押融资业务”等举措,吸引了我区大量的外贸企业转投黑龙江口岸进行外贸进出口,导致我区的外贸资源大量流失。

3.虚报、冒领、骗取资金的现象依然存在

虽然《内蒙古自治区出口地方产品企业建设资金管理暂行办法》明确提出要防止出现骗取出口地方产品企业建设资金的行为,对虚报、冒领等骗取资金和截留、挪用支持资金的行为将严肃查处。但是每年在审计过程中都会发现一些此类行为,这些违法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资金的政策分配与使用。

4.支持方式设计不合理

我区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的支持方式是每出口一美元产品给予一定的补贴,部分进口产品的进口贴息政策的支持方式是对进口的资源性产品每美元给予一定的贴息,支持方式如此设计的初衷是为了激励外贸企业更多的出口我区地方产品和扩大资源性产品进口,但是客观上却导致外贸进出口形势好的时候补贴多,外贸进出口形势差的时候补贴少,加剧了外贸进出口形势的波动,更需要资金支持的中小外贸企业获得的资金少,资金雄厚的大企业获得的资金多,不利于资金使用效率的提高和外贸经济的稳定增长。

(二)原因分析

1.资金投向的精准性不高

分配使用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时没有充分了解外贸企业的需求,对外贸形势的变化估计不足,没有真正将外贸企业作为投资主体,让市场发挥决定性作用,导致资金“越位”与“缺位”现象并存。

2.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欠规范

很多外贸企业申请外贸企业能力促进资金和部分进口商品贴息资金,仅仅为了多获取一笔资金。资金获得之后,如何合理利用、高效发挥资金的作用缺乏明确规划。各地在审批过程中往往侧重于对企业资格的审核,却忽略了监督和保障资金落到实处。

3.制度建设相对滞后

相对于发达地区,我区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相对滞后,仍处于探索阶段,没有形成较为健全的评价制度体系,也缺乏相应的考核与监督机制。

4.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的科学化水平低

随着我国政府职能转变改革的深入,采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第三方机构对财政资金进行评价是大势所趋。但是我区第三方机构发育不足,相关人才缺乏,主要是政府自己的评价,财政资金绩效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公正性有待提高。

三、新形势下贸易环境对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的新要求

应该说,面对国际、国内市场疲软,外贸进出口环境趋冷,包括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在内的政策性因素的作用是有限的。目前,我区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严峻,外贸增长仍然主要依靠数量的扩张,由于进口的大宗产品、出口的初级加工产品价格普遍呈持续下降态势,预计未来一段时间我区外贸进出口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实现外贸发展的优出优进任重道远,外贸出口压力将进一步增加。当前的外贸进出口形势对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1.要建立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出合理增长机制

实证分析证明,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确实可以促进外贸进出口增长。在当前外贸总体形势趋冷的背景下,为了稳定外贸进出口形势,实现外贸经济持续发展,有必要建立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稳定增长机制。在编制财政预算时,拿出一部分财政资金,用于外贸企业能力建设,并且要建立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每年的资金投入都有所增加,特别是加大对中小型外贸企业和重点领域资金的投入力度。

2.要健全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分配机制

今后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必须聚焦重点,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稳定的分配方式,不能大包大揽,就重点领域(如机电高技术产品出口、智力型服务贸易产品等)保证财政资金投入,让资金的投入不但要推动外贸经济的发展也要助力我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3.要创新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出机制

创新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支出机制,一是自治区向盟市、旗县拨付资金和盟市、旗县向企业分配资金要引入竞争机制,倒逼各地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二是改革外贸发展专项资金投入方式,更多地采用出口贷款贴息、信用保险贴息、贷款担保等间接投入方式鼓励企业扩大外贸进出口;三是财政出资设立基金,吸引社会资本投入,引导运用贴息、股权投资等杠杆式支持方式,鼓励金融资本支持外贸企业发展,增强外贸企业融资能力;四是推动简政放权,允许各盟市依据本地实际,因地制宜安排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对更能带动本地进出口增长、经济发展的领域加大支持力度。

四、完善外贸发展专项资金的几点建议

1.明确相关部门责任

在外贸发展专项资金和部分进口资源性产品贴息资金的划拨、审批、分配过程中要明确相关部门的职责,建议财政部门与商务部门订立资金使用协议,明确各自的权责及违责(如财政部门少拨或晚拨资金,商务部门申报情况不实,资金使用绩效低等)处理办法。加强资金使用的事中事后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建立考核指标

突出目标导向和结果导向,建立相应的考核指标体系,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确保资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3.对专项资金分配使用进行全过程管理

在资金申请阶段,商务部门要准确分析我区外贸进出口形势,结合我区产业政策,完善设定资金支持方式,科学测算所需的外贸发展专项资金额度。财政部门要认真评估商务部门的用款理由、计划规模,并与商务部门及时沟通。资金下达后应该加强审计监察力度,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整改。

4.建立健全问责机制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3

[内容摘要]经济结构呈现非均衡的常态特征。在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因素的制约下,一国外贸结构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通常低于均衡世界里的帕累托最优效率,是一种“次优”均衡;这种非均衡模式可能在受到外在冲击时或通过内生演进的方式发生改变,并通过进出口商品结构、贸易方式结构等表现出来。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核心特征是进出口商品的要素密集度高低,并与比较优势和后发优势联系在一起,成为外贸结构非均衡演进规律的主要内容。【论文关键词】外贸结构,非均衡,要素密集度均衡是经济学理论中的一条重要线索,也是经济学理论与经济政策矢志不渝地追求的目标。然而,发展了的非均衡思想以更加拟合现实经济的姿态,为人们诠释经济现象提供了一个更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理论工具。作为一种经济常态,非均衡现象越来越引起了理论界的兴趣,但是对外贸结构非均衡问题的探索尚显空白。因此,本文试图从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出发,厘清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内涵、基本特征和基本规律等,建立一个关于外贸结构非均衡研究的基本分析框架。一、经济结构的非均衡常态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谈及的通常是与价格信号联系在一起的市场(或总量)非均衡问题,主要从总量变动不稳定、不匀速的角度去考察。“我们还需要加以注意的是,假定一个经济体系处于一个时点上,或者以一个基期作为初始点,经过一段时间,观察不同产业部门的经济增长率,会发现它们之间有一系列的速度差距,完全可以把这种情况称之为结构性非均衡增长状态”。在现实经济运行中,这种结构性的非均衡现象是广泛存在的,主要表现为:在经济总量中,不同的产业部门或区域经济部门所占比例的不同;在资源配置上,不同部门或地区在劳动力、资本和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的供给和使用上也千差万别;在生产效率上,由于经济基础、比较优势等的差异,也导致了生产率从而经济增长速度的不同;等等。在现代经济增长中,各产业部门在总产值和总资源中所占的比重从来都是变化的,并且在变动速度和幅度上都存在差异。同时,从不同国家(地区)之间的区域经济结构上来看,也同样呈现“增长极”在各个区域之间“轮动”的特征。经济结构之所以呈现这种非均衡的基本常态,主要在于以下几个决定性因素:第一,从技术变动的角度看,技术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经济结构非均衡循环的永恒持续。技术进步或技术创新的重要性在于,推动了创新部门的成本降低或新兴产业部门的兴起,从而打破了一度稳定的非均衡产业结构(这可能是一种偶然的瓦尔拉斯均衡结构)。特别是在新兴技术的催生下,新兴部门的资本和劳动技能都得到较快的积累,市场和政府的力量将共同推动资源配置向这些部门的倾斜,从而新兴的产业部门总会以大大高于平均的经济增长率高速发展,进而引起整个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结构的根本性变革,形成迥然区别于旧经济的、新兴部门突出的新非均衡经济结构。第二,从市场的供求角度来看,供给和需求能力变动都是非均衡的,从而产业结构也是非均衡的。由于劳动力和资金的相对价格差异及其在各产业间分配比例的不同、各产业的技术和工艺水平差异及其变化,加上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进一步影响了国内要素供给,形成了各产业之间静态非均衡的供给能力;由于各产业所用的生产资料不同,技术进步率也不一样,导致各产业供给能力的变动幅度也不一样,从而有了供给能力的动态非均衡。由于中间需求和最终需求比例、个人消费结构的变动、积累和消费比例以及国际市场需求结构的限制,需求结构从来都是非均衡的;而不同产业的产品其收入弹性也不一样,特别是弹性大于1的产品需求呈扩大趋势,从而推动非均衡的需求结构朝高弹性产品需求不断扩大的方向动态演进。第三,从要素禀赋的角度看,资源的相对稀缺差异导致不同部门在不同国家(地区)的发展存在差异。按照“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的比较优势原则,各国(地区)应当基于国际分工的视角发挥自身的要素禀赋优势来选择产业发展,从而促进参与国(地区)总体福利的增加和各国(地区)比较利益的增进。也就是说,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地区)都必须选择非均衡的经济发展战略,从而产业结构可能显现出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本密集型或其中某几种组合的非均衡特征。动态地看,任何一国(地区)的既定结构特征都可能在外生变量变动的条件下,发生原有非均衡态势的打破而构建一种新的非均衡结构。第四,各微观市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非均衡状态将通过市场传导机制形成多市场的非均衡结构。各个市场之间的影响,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效应相互传递:一是溢出效应,即几个相关的非均衡市场之间,其中某个市场未满足的需求或供给将影响和制约其它市场的活动。通过这种溢出效应,某个非均衡市场的初始干扰将通过价格信号或数量信号改变其他市场的有效需求或有效供给。二是乘数效应,即由某一非均衡市场出发对其他市场发生的初始冲击,会带着同样的信号返回到原来的市场,从而使得这一非均衡信号的能量产生了倍增,后一轮的干扰强度大大超过了前一轮。三是预期效应,即在动态的非均衡市场中,由于市场的不完美、信心的不充分,合理预期是十分困难的,企业和居民不可避免地受到非均衡市场的配给限制,概念上的预期值同实际上获得值存在差异,从而在预期后修正其实际的需求或供给’。由于这三个效应的存在,一旦经济系统内的某一个市场出现非均衡,将导致多市场的结构性非均衡动态地存在。二、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厘定在理论界的讨论和现实经济的运行中,总量增长一直是理论推演或政策制定的重要目标之一,这不仅在于量的界定标准相对统一,也在于其对一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在非均衡世界里,人们的研究更多地集中于对外贸总量的市场非均衡研究,而对外贸结构的非均衡问题探讨则有待于进一步深入挖掘。但是,迄今为止学术界尚不见关于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准确定义。因此,我们就在前面对经济结构普遍的非均衡常态界定的前提下,从对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涵义的提炼和厘定入手,正式进入外贸结构非均衡分析框架的初步构建。这里,我们遵循非均衡理论的一般假定,并且特别强调研究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几个前提条件:一是市场不完全,即外贸市场(包括国际市场和与国际关联的国内市场)的不完全,从而在外贸市场上的竞争是不充分的;二是信息不充分,即价格信号、数量信号等促进市场机制有效运行的传递媒介,不可能在经济主体之间达到公平的享有,从而经济主体的理性行为只能在有限条件下实现;三是初始条件不统一,即任何一个部门或地区在发展对外贸易上所享有的资源禀赋、政策背景等外生条件总是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差异,这决定了不可能存在一个统一的发展基础和发展速度。一国之所以开展对外贸易,其依据在于国际分工可以促进参与国总体福利的增加,并且在国际交换条件下实现本国可得比较利益的增加。在理想条件下,基于比较优势原则的国际分工体系将形成均衡的世界贸易结构和均衡的世界供求市场,也就是说,最终产出的世界福利及其在参与国之间的分配都将在帕累托最优情形下实现。但是,由于受到前面指出的种种非理想的现实条件的约束,这种帕累托最优显然是无法实现的,只有那种“次优”的均衡——非均衡才是现实的,世界贸易或(一国的)对外贸易都将在非均衡的格局中运行。我们可以将一国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涵义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外贸结构非均衡受到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充分、外生条件不统一等一系列现实因素的约束;第二,外贸结构非均衡是一国在开放条件下,根据一定的分工原则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的过程中形成的;第三,外贸结构非均衡是一种更加拟合现实经济的“次优”均衡,在这一结构条件下形成的资源配置效率低于均衡世界里的帕累托最优效率;第四,外贸结构非均衡所赖以存在的外生条件不是固定的,可能在受到一定外在冲击或内生演进的条件下发生改变,从而改善或者恶化一国在国际贸易中所赖以存在的外生条件,导致比较优势的重构和外贸结构非均衡的演变;第五,外贸结构的非均衡表现在进出口的商品结构、地域结构、贸易方式、贸易主体等各个方面,具有在结构表现上的普遍形态。鉴于外贸结构涉及的内容较为宽泛,我们在这里进一步区分狭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和广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狭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指的是一国(地区)各种进出口产品的比例关系,从而导致在技术结构上相互关联效应的大小,这是涉及一国(地区)产业机构升级及其在“中心一”模式中所处地位的核心方面。广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在包括外贸产品结构非均衡的基础上,囊括了贸易方式、贸易模式、贸易主体、贸易区域分布等诸多方面的结构非均衡,可以说涉及了有关外贸结构的方方面面。本文探讨的主要是狭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下文未加说明的地方均指狭义范围),同时在必要的地方涉及广义的外贸结构非均衡,以更全面地阐述本文的中心议题。另外,对外贸易实际上包括进口和出口两个方面,外贸结构或进出口结构的内容更是广泛而庞杂,试图对进出口,结构的非均衡问题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绝非本文有限的篇幅所能完成的。不论是在增长理论、贸易理论的研究中,还是在现实经济的运行中,人们首先关注的、最为棘手的问题就是出口结构问题。在我国现实的对外贸易中,近年来频频遭遇贸易摩擦、反倾销指控、出口利润率下降等问题更是越来越引起了人们的深思,亟待理论上和政策上的新突破。因此,本文将外贸结构非均衡的研究主要定位于出口结构的非均衡,并且工业品的出口问题又是更为核心的考察重点,以期更为深入地进行剖析和在这一领域的研究上起到抛砖引玉之效。三、外贸结构非均衡的基本特征一国或地区的外贸结构反映了该国或地区在世界分工体系中所占有的比较优势、资源优势和规模优势。综观各国进出口贸易的统计数据,一定程度的顺差或逆差总是存在的,瓦尔拉斯均衡不可能在外贸市场中实现;与外贸活动相关联的要素之间的比例关系和相互联系也没有在瓦尔拉斯均衡条件下维持,从而结构性的短缺或过剩现象始终不可避免,各国间种种结构性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利益争夺由此缘起。一国或地区外贸结构非均衡特征最简洁、最明了的表现是,在该国的出口产品中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类别)的出口在一段时期里占据主要比重。譬如,农业国通过农产品的出口换取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的高级要素,工业国主要出口大量的工业制成品并维持着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未来的后工业化国家则主要进行服务贸易的出口。当然,这是一种均衡世界里应当选择的分工和贸易模式,是实现交换的帕累托最优所必需经过的一个通道。但是,这种分工的结果是与垄断性联系在一起的,这样产生的效率损失决定了世界分工模式和参与国的外贸结构都处于一种偏离均衡的状态——非均衡结构。特别是工业化国家和后工业化国家可能控制了主要工业品和服务的生产与出口,从而成为落后国家经济利益的“剥夺者”,处在经济发展阶段国家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就形成了一种低级化的趋势。根据要素密集度的不同,可以把产品划分为资源密集型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资本密集型产品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四大类。一国出口各种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多少,与该国的经济基础及其在世界分工体系中的比较优势地位紧密相联,不同要素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情况反映了该国或地区的经济技术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状况以及资源状况等。在不考虑交易费用的情况下,均衡的国际分工和贸易结构应当是,资源丰富的国家出口资源密集型产品,人口众多和劳动力充裕的国家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发达国家具有雄厚的资本和技术实力从而以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和出口为主并成为世界经济的“排头兵”。然而,现实世界中不可忽视的交易费用、市场不完全等约束因素的存在,促使这种均衡的结构体系难以成立,一定的效率损失是必然的,从而各国的要素禀赋优势总是在均衡点以下的某一个区域发挥,形成非均衡的世界贸易商品结构。对于参与国来说,将始终在帕累托改进状态形成外贸商品结构非均衡的几种可能形态:相对落后国家的低级要素(自然资源和劳动力)禀赋被过度挖掘,持续出口资源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产品并可能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形成低级的外贸出口结构而处于世界经济的“”;同时,任何一国都具有强烈的民族意识和建立高级化工业体系的强烈要求,所以发达国家的高级要素优势(资本雄厚和技术先进)可能因此而受到不同程度的约束,无法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得到充分发挥,帕累托效率也难以实现;一些处于高速发展和转轨时期的新兴工业化或后工业化国家,可能牺牲暂时的比较优势,在一种似乎背离促进世界利益的轨道上实现整体经济结构的爆发式升级,这一阶段外贸结构的非均衡特征就显得更为复杂和具有长远的战略意义。当然,在由发达国和落后国构成的两国贸易交换模型中,发达国可能实现一种超帕累托最优的非均衡——譬如,在“中心一”格局中,先进国家可能使落后国家成为附庸而自身则愈趋强大。广义地看,一国(地区)外贸结构的非均衡还有更为广泛的表现方式,包括贸易方式、贸易模式、贸易主体以及市场结构等表现出来的非均衡特征:一是贸易方式结构的非均衡。不同的国家在进行对外贸易往来的时候采取的主要贸易方式是有所区别的,譬如在过去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年代里,一般贸易一直是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方式,因此贸易的内涵实际上就是商品的进出口;进入20世纪中期以后,这种情况大大改变,加工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特别是劳动力资源丰富而资本和技术极度稀缺的国家,往往在发展加工贸易方式上倾注更多的力量,这种结构性的政策选取和实践成为大部分“起飞”阶段国家贸易方式结构的基本特征。事实上,一国贸易方式结构的特征往往是与该国的要素禀赋结构及其商品结构特征联系在一起的,譬如对于一个劳动力优势突出而其他要素明显处于比较劣势的国家来说,实行“两头在外”的加工贸易方式可以发挥优势又能兼容他国的利益,因而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政策选择。二是贸易模式结构的非均衡。对外贸易模式是指以某种分工形式为基础进行的对外贸易活动。分工的基本模式有两种,一种是基于比较优势和要素禀赋结构形成的垂直型分工模式,相应的参与国之间形成产业间贸易;还有一种是基于产品差别和规模经济所形成的水平分工模式,相应的参与国之间形成产业内贸易模式。显然,发达国家希望实现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产业间分工与贸易的,但是,发展中国家在承认现实的产业间贸易的同时也无不努力去促进结构升级和挤入与发达国家之间更多的产业内分工和贸易中去。二战以后,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分工和贸易的份额则呈不断上升的趋势。由于各国都具有加快发展经济的热情和冲动,所以在现实世界非均衡的贸易模式结构中,形成了持续不断的相互博弈以图构建对本国更为有利的非均衡结构。三是贸易主体结构的非均衡。从贸易主体受国家调控或管理的程度上看,贸易主体包括计划主体和市场主体两个部分。在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这两种不同的背景下,贸易主体也就体现为受国家高度控制的计划主体和基于市场需求规律而形成的市场主体两种类型;而在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时期,则体现为这两种贸易主体的复杂交织和替代。从贸易主体的所有制性质上看,贸易主体包括公有制企业和私有制企业。公有制企业更多地以社会福利最大化为目标,同时又过多地受到行政层级命令及其不顺畅传递机制的影响,在外贸领域中通常更多地集中在垄断部门而在竞争性领域则呈下降的趋势;私有制企业的经济人特征比较突出,趋利性更为明显,国家调控对其影响更难以落到实处,所以更容易在趋利动机下形成对外贸商品结构非均衡特征的加剧和推动。从贸易主体的国别性质上看,贸易主体包括内资企业和外资企业两个部分。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人们通常都积极地鼓励外资企业“走进来”,甚至把引资多少作为判断一个官员行政绩效的重要指标。在该国的比较优势与他国能够形成很好的互补时,外资将会大幅度涌入,其国际性特征又决定了其在外贸主体结构中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四是外贸区域结构的非均衡。外贸区域结构即对外贸易的地理结构,包括外部区域结构和内部区域结构两个方面。所谓外部结构,即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问题,反应了不同国家(地区)在一国对外贸易中所占的地位。受经济景气程度、相互关联性、地缘政治等因素的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外部区域结构通常呈现与一国或几国的贸易比重较大的特征。所谓内部结构,即国内地区结构,指的是对外贸易在国内不同地区的分布情况。通常,一国内的资源禀赋是不平均分布的,各地区的经济基础、经济政策、人文基础等也各不相同,区域经济也往往是梯度型发展的,对外贸易的内部区域结构也与之对应而形成非均衡的内部区域结构。四、外贸结构非均衡的一般演进规律在现实世界中存在着市场不完全、信息不对成、就业不充分等非理想因素,从而现实经济(不论是封闭的还是开放的)是非均衡的,世界经济也同样是非均衡的,所以任何一国的外贸结构都不可能置身于非均衡世界之外。这里,我们还要特别指出决定外贸结构非均衡状态的另外两个原因:一是由于资源的稀缺性,任何一国(地区)的要素供给市场都是非均衡的。非均衡的要素市场决定了产品市场结构的非均衡,而作为国内经济进一步延伸的对外经济及其结构也将表现出非均衡特征,即使是资源丰富而完整的大国也因区域经济条件的梯度差异而不可能建立均衡的经济结构。二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任何一国(地区)总是在促进世界(或参与国)福利增加的前提下参与到国际分工体系中去并占据相应地位的。所以,几乎任何一国(地区)首先都必需承认各参与国比较优势的存在,从而有了初始的外贸结构非均衡;同时,开放经济带来的不仅是国内产品市场的变化,要素市场受到国际范围的资源配置影响也不断发生变化,产业市场则受到国际性产业转移的影响促进了外贸结构生产能力的演变。不论是作理论上的推演,还是对经济发展史的纵向考察,经济运行的动态本质却是没有争议的。作为一国宏观经济重要支撑和组成部分的外贸经济,固然不会背离这一特性,其结构非均衡也内生地或外生地随着工业化进程而不断演进。“简要地看,外贸结构是随着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而不断地变动的。这种变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中一个重要的内容是:经济增长和贸易增长能够带来制成品出口比例的增加。也就是说,在一国经济增长过程中,初级产品出口的比例将不断降低,而制成品的比例则不断上升”。以发达国家的发展史为背景考察,外贸结构的演进路径基本上是按照一定的规律自然铺开的。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前,各国都处在农业社会和生产力比较落后的阶段,主要出口国家的外贸结构也以奴隶主、封建主或其他上层阶级所需求的奢侈品以及部分农产品和食品为主。随着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发生,英、。法等欧洲国家的产业结构开始迈入了工业化进程,循着“轻工业——重工业——高科技产业”的路径趋向高级化;人类消费的变化也进入的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表现为对“轻工业品——重工业品——高科技品”的层次性递进消费。当这些工业化“领先国”国内需求达到一定程度的满足时,相应产品的出口也就趋于上升并形成外贸结构的高级化趋势,即外贸结构基本上呈现“轻工业品出口为主——重工业品出口为主——高科技产品和服务出口为主”这样的循序高级化趋势。在这种一般的外贸结构演进路径上,主要有两种促进方式。一是通过比较优势促进,通过本国比较优势的不断动态提升促进外贸结构的升级。根据比较优势学说,在这一原则下的分工不仅可以促进参与国比较利益的增加,各国还会在利益增加的同时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升级,特别是发达国家原有的工业化优势将会得到加强并自然地率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后发国家则在一段时期以后循着同样的路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要注意的是,在这种分工原则的安排下,实际上是对静态比较优势的一种永恒肯定和加强,即“强者愈强,弱者恒弱”,先发国家始终站在创新的前沿,呈现出“强势非均衡”的结构特征;而后发国家永远只是相对落后者,呈现出“弱性非均衡”的特征。二是后发优势促进,主要是后发国家如何在相对落后条件下实现对先发国家赶超的问题。如果完全根据比较优势原则分工,后发国家只能一直循着先发国家曾经走过的路径亦步亦趋地实现外贸结构非均衡的“自然演进”,这实际上是永远地在高级化结构中处于比较劣势地位,即掉进了“比较优势陷阱”。为此,后发国家需要发掘一种独有的由于落后所带来的一种优势——后发优势,犹如向下的弹簧可以产生一种更大的向上势能一样,通过后发优势的发挥可能获得一种更快的速度,推进外贸结构高级化和对先发国家的赶超,实现整个经济从“弱性非均衡”向“强势非均衡”的根本转变。因此,后发国家不能把坚持比较优势作为长期必须坚持的一种战略,而应当把它作为进行高级要素适当积累和发展的手段;在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和有一定程度积累的条件下,必需发挥由于相对落后所特有的后发优势,在一些关键性领域实现爆破式的发展,摆脱对先发国家所曾经走过路径的依赖,从而实现对先发国家的追赶和超越。当然,这是一个更为复杂和具有战略意义的课题,有待学术界同仁作更进一步的探索,为后发国家建立“强势非均衡”的经济结构提供更为完备的理论基础。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4

关键词:对外贸易战略原因障碍

长期以来,我国经济的增长主要靠投资和出口拉动,但是以加工贸易及粗加工为主的出口方式导致我国经济过度依赖自然资源。我国出口商品正面临激烈的竞争、存在贸易条件恶化的倾向,调整和转变我国对外贸易战略,有利于我国对外贸易长期、健康、稳定的发展。我国政府提出了优化对外贸易战略的基本思路,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行世界经济秩序以及国内等方面的原因,我国目前对外贸易战略的优化还存在较多障碍。

一、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原因

(一)现有的出口增长方式导致我国资源环境压力加大

粗放型的出口增长越多,对能源和资源的消耗就越多,对环境的破坏就越严重。我国目前已经是一个能源和资源消耗大国,如果我国继续保持这种以高耗能、高耗原材料为基础的粗放型出口增长,那么所消耗的能源和资源并不是为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而是为其他国家生产和消费所消耗的,让本来已经很脆弱的资源和环境来承担这种高消耗的发展道路,只能是拥有短期利益而损害长远利益。通过出口廉价商品、污染环境、浪费资源、拿低工资,却让其他国家享受世界低成本的产品,显然不是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期望。

(二)对外贸易摩擦越来越大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发展,贸易摩擦越来越多、影响越来越大,世界贸易组织的信息显示,截至2005年,我国已连续12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调查和被实施反倾销措施数量最多的国家,入世以来,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形势呈现新特点:摩擦从个案转向体制层面;摩擦领域逐步由货物贸易向服务贸易领域扩展;从反倾销向多种贸易保护手段扩展,使用了包括特保条款、337知识产权调查、质量、技术、卫生和环保标准等各种技术性贸易壁垒手段;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蔓延。目前,印度、巴西、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对我国发起的反倾销案件数量,已占到我国遭受反倾销案件总数的60%。如果我国的贸易顺差越来越多,今后的贸易纠纷可能会影响我国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适宜的国际环境。对外贸易摩擦的不断蔓延和升级,不仅意味着我国出口导向战略的实施越来越困难,而且还会对宏观调控和对外政治外交关系造成严重干扰。

(三)出口的高速增长并未实现贸易技术水平的提高

事实上,如果单纯考虑分工各方的比较优势,并据此从事产品生产,双方将各自产品拿到国际市场进行交换,双方是可以受益的。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自由贸易,有可能使发展中国家被锁定到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专业分工当中,这也不足以使发展中国家在国际贸易中处于劣势,关键是先进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要比落后产业的国际比较优势有更强的市场操控力,势必造成拥有落后产业比较优势的发展中国家依赖发达国家。我国正面临如此的尴尬,我国出口产品在面对发达国家出口产品时,显示出交换弱势,也就是我国不能够从发达国家那里以合理价格换回我国需要的产品,甚至根本换不来我国需要的高技术产品。在交换中我国产品显示出的弱势,使我们希望通过交换获取公平利益及通过交换提高技术水平、进而提高竞争力的想法无法实现。

二、世界及国内经济环境对我国外贸发展的不利影响

(一)世界经济环境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我国在世界产业分工中处于产业末端,获利较少。发达国家在将传统产业结构向外转移的同时,垄断高技术产业的贸易。而在世界贸易额的增量中,主要是高技术商品,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比重较为有限。这样,我国在扩张的世界贸易总量中,所能得到的份额将取决于竞争力的强弱和出口产品结构的优化程度。

我国出口产品市场竞争日益激烈。近年来,全球一般加工工业生产能力严重过剩,原材料和能源价格持续上涨的状况并未得到根本改善。出口商品价格呈下降趋势,而生产成本在增加,为了在有限的市场中占有更多份额,国际经济矛盾将继续会加剧,市场争夺会更加激烈。

欧美国家经济的普遍衰退会制约我国对外贸易发展。美国次贷危机已经演变成世界性的金融危机,尽管包括美国在内的世界各国央行努力向市场注入流动性,市场信心将无法一时改善,欧美发达国家的投资及消费方式会发生重大调整,必将导致投资及消费减少,有可能会由于欧美公司的撤资造成我国大量资本外流,同时也会由于发达国家消费结构的调整而造成出口减少。世界性的金融危机进一步会演变成世界性的经济危机。再加上由于大规模救市,在全球性通货膨胀尚未解决的情况下,世界经济可能会由于流动性过大而进入新一轮经济滞胀。欧美发达国家的经济衰退势必会长期影响我国对外贸易发展。

(二)国内经济环境不利于对外贸易发展

国内宏观经济环境不利于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投资与消费关系不协调,我国消费已经增长的很快,但投资更快,表现在投资增长过快、货币信贷投放过多。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服务业发展慢,比重低。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发展不平衡的情况比较突出,贫富差距依然很大。经济增长依然没有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的粗放型增长模式。部分行业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导致生产能力过剩,能源资源利用效率低、环境污染不断恶化,已经成为经济运行的一个突出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的矛盾还在加剧,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已经过万亿,国际贸易摩擦愈演愈烈。对外贸易现实不利于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转变。出口商品结构仍然附加值偏低。我国出口商品结构仍然附加值偏低,工业制成品中自有知识产权的产品占比较低,以加工贸易为主,出口产品的国内增值中附加价值较低,这也是收益少、缺乏竞争力的主要原因。优化出口商品结构缺乏支撑动力。目前总体讲,出口结构优化与国内产业升级的技术进步缺乏密切联系和促进。国有企业缺少依靠自身力量进行技术改造、产品结构优化调整的积极性和实力,出口商品的附加值难以较大提高。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工业的落后,使加工贸易难以大面积地对相关配套产品进行进口替代。加工贸易占外贸出口比重过大。由于加工工业未能实现中间投入品、相关配套产品的进口替代,导致加工工业与国内工业发展关联程度较低。我国沿海地区原有的加工成本低廉优势,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及人民币升值、原料价格上涨趋于减弱,正在丧失加工工业的发展条件和贸易机会。

三、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障碍分析

(一)需求转移障碍

我国目前的出口商品结构是市场选择的结果,之所以我国产品出口每年以23%的规模增加,是因为国际市场对我国现有产品的需求带来的,基本的经济规律告诉我们,市场需求决定供给,我国现有的出口产业结构是由于现有的国际市场的需求结构决定的,如果对现有的对外贸易战略进行调整,就要求我们对现有的产业结构即供给结构及需求结构进行调整,产业结构的调整可以通过宏观调控实现,但是微观层次一般表现为从事粗放型出口产品加工制造的企业必需作出三个方面的选择:一是转型。转型需要资本、技术的投入,而资本技术投入往往是我国大多数企业尤其是大多数民营中小企业的关键;二是倒闭关门。倒闭关门必然会造成大量失业;三是转移市场。将出口转移到国内,市场转移会导致国内市场供给过剩。

(二)实现国际收支平衡与国内产业升级相互矛盾

实现国际收支均衡要求进出口平衡发展,我国改革开放30年来的产业结构都是为出口导向型战略服务的,我国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在长期以来形成的竞争优势将不存在,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时间的积累,而且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形成也不仅仅是技术投入和科技创新的简单实现,它需要形成以技术密集型为主的产业链,并且需要形成较细的产品分工,有可能在较长一段时间内出现国际收支逆差,国际收支逆差又会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产业结构的调整。

(三)结构调整造成既得群体利益损失带来的障碍

粗加工制成品的出口商品结构形成了我国大量为该出口商品结构服务的产业,包括制造业及服务业,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意味着现有的为出口粗加工制成品服务的制造业及服务业将会被大大受到限制,这部分人群会面临失业、关门的威胁,他们的利益会遭受损失。这一群体不仅仅包括工人与业主,实际上结构调整会导致地方经济增长率下降,从而影响一些官员的政绩,在对外贸易战略调整实施中,他们会因为自身的利益遭受损失而反对相关政策的实施,如何妥善解决制度变革中,部分群体利益的重新分配,维护大部分人的利益,是目前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一大障碍。

四、新型对外贸易战略的构建

尽管存在许多制约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障碍,这种调整依然势在必行,任何制度变革都是要付出成本的,而如上的诸多障碍正是我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成本所在。目前,我国必须适时地调整出口导向贸易战略,实行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按照国际开发经济学的最新研究,所谓开放式的进口替代贸易战略就是适度的出口导向与有效的进口替代相结合、以关税和汇率杠杆为主要调控手段的兼容战略。这一战略的政策隐含着废除亏损出口、行政指令出口、高额补贴出口的政策诱导机制,对部分幼稚产业实行战略性、动态性保护,从政府优先国内采购、科研补贴等方面对高新技术装备工业等实施进口替代扶持。

“十一五”规划提出:应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弥补资源不足、扩大发展空间、提高附加价值的要求,积极发展对外贸易,促进对外贸易由数量增加为主向质量提高为主转变。在优化出口结构方面,应以自有品牌、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营销为重点,引导企业增强综合竞争力。在积极扩大进口方面,要实行进出口基本平衡的政策,发挥进口在促进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发展服务贸易方面,要扩大工程承包、设计咨询、技术转让、金融保险、国际运输、教育培训、信息技术、民族文化等服务贸易出口。还要健全贸易运行监测预警体系和摩擦应对机制,合理运用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增强应对贸易争端能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和国家利益。因此,中国新型对外贸易战略必须实现以下几个战略转变:要推动我国实现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型;推动我国实现从粗放型贸易增长模式向集约型贸易增长模式转型;推动我国实现从以货物贸易为主向注重提高服务贸易比重转型;推动我国从单向“引进来”向“走出去”与“引进来”并重的战略转型;推动我国从单一对外贸易政策向综合型、协调型对外贸易政策转型。

参考文献:

1.付立柱.新形势下我国对外贸易比较优势理论分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4

2.郑宁,崔丽萍,方彦辉.新贸易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对国际贸易理论发展的意义[J].财经界(下半月),2006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5

一、贸易成本的内涵和特点

(一)贸易成本的内容

在贸易成本的含义中,其中成本是所有经济活动在经营中最基础的组成要素之一,这种成本要素也是在国际贸易发展中非常重要的部分。在国际直接投资成本中,是由国外生产投入的成本、管理费用以及国内外的协调配合工作所支出的费用部分所组成,其中最为固定的成本部分是国外生产投入成本部分。而当前的贸易成本所指的不仅仅是传统贸易交易过程中的贸易运输所形成的成本,还增添了其他包括贸易过程中的自然和人为的关税支出以及为了使贸易更好地达到互通,需要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这都是在经济全球化的经济贸易发展趋势下所新增添的贸易成本的内容,都是贸易产生和发展所必须要经历的国家与国家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的贸易协定的贸易成本。

(二)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

在贸易成本的特点中一个是直接度量法,这种方法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对贸易成本进行测度的方式。这种测度方式是通过引力模型来建立一个双边流量贸易模型,从而对贸易成本进行推算。而其中的引力模型的建立是通过两个贸易合作伙伴之间建立起来,要通过两个贸易伙伴的出口大小来确定它们的贸易收入的增函数,并形成它们两者之间距离产生的减函数。其中,国民收入的多少直接反映出两个贸易伙伴合作所形成的吸引力的大小,而所形成的距离是对两者之间形成的排斥力的直接呈现,这种引力模型使贸易流量与所合作的贸易伙伴的GDP呈正比关系,而相反的,与经济距离之间产生反比关系。另外一种贸易成本的测度方法是间接度量法,这种测度法的依据是实际贸易的流量度为基础,所反映的是贸易成本对进出口贸易的商品产生的价格变动关系,这种价格变动关系对进出口贸易的数量产生连锁反应的过程。所以这种贸易成本测度法更加周全地对贸易壁垒的因素进行了全面考虑,能够更加准确地测出贸易成本的大小。

二、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投资所形成的作用

(一)贸易成本对国际贸易的作用机制

贸易成本与贸易流量之间的关系能够为经济距离和贸易流量形成重要的影响依据。尤其是随着近年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有关学者研究分析出国际贸易流量与多种因素包括贸易运输成本、经济距离以及贸易壁垒之间形成了负相关性。而在产业内外的贸易发展中,贸易逐步从产品贸易发展到公司贸易,在贸易过程中所涉及的贸易模式也有了更加多样丰富的选择,同时贸易所出现的品种类型也更加多种多样。在这种变化过程中,贸易成本在无形之中起到了催化和促进作用。因为在这个过程中,贸易成本的降低使得国际贸易模式也相应发生了变化,这也是进行贸易的企业在国际经济一体化发展的竞争中为了取得贸易主动权而降低贸易成本的方式。在正常情况下,产业与产业之间以及产业内部之间的贸易关系都是为了充分降低贸易成本来改变选择,从而对应地降低贸易成本的贸易模式。而其中产业与产业之间的贸易交易过程更加复杂,同时成本所涉及的成本项目也广泛繁杂,这就会导致所形成的贸易成本处于偏高的趋势,所以对此在逐步发展中的公司内或者产品内贸易开始转向不断适应和提高贸易竞争的优势,对具有竞争力的核心技术进行控制,主动对贸易成本加以主观控制,并用这种控制来调整贸易模式的选择。而且通常企业为了避免市场的不完全来降低交易成本而采用公司内部贸易的模式。

(二)成本贸易对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作用机制

在成本贸易的形成下,进行直接投资的作用中,有关学者研究认为贸易成本是跨国公司是否选择出口还是选择直接投资国外最为关键的依据。而影响企业是否进行国际直接投资的因素包括公司在建立时所需要的原材料、生产所需要的设备器材、员工工资分配等的生产投入成本、无形资产所得到的收益,这些资产的形成都离不开公司对产品的研发、产品广告宣传以及促销和生产技能的管理等的投入,同时还包括了出口销售所需要经历的包装、装卸、各种保险和关税壁垒等费用的支出以及支出更多在文化和语言交流上的成本支出以及货币兑换所产生的费用。另外,在出口贸易中还有出口销售额的销售成本以及在出口贸易过程中所需要的管理协调费用的成本支出,这笔成本包括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遇到国外所在的不同地域所出现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条件下的不可预测和估量的管理成本。因此,从多种成本贸易的跨国经营成本而言,所需要考虑的经营贸易所需要的成本因素多而广,而能够决定国际贸易的成本控制的是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从而让成本贸易能够在可以掌控的条件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三)贸易成本与贸易结构的作用力

贸易成本不断降低会直接对国际贸易模式的选择产生关联性的影响。这种影响首先是因为贸易成本与贸易产品的结构所形成的,当贸易成本在降低,就会使得产业内贸易的比重相应的提高,相反,贸易成本的降低就会让国际贸易模式出现产业贸易关系的改变,由外部开始转向产业内部,形成贸易结构的变化。同时,贸易成本与贸易地区之间形成的作用关系,表现在贸易成本降低会引起整个国际间的贸易成本的下降,这就使得地区贸易特征更加突出,形成了当前已建立的贸易联盟例如欧共体。尤其是随着贸易壁垒的不断变化,呈现降低的趋势,让贸易联盟国之间形成了更加突出的区域贸易特征。

三、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影响问题分析

(一)国际直接投资与贸易制度的关系

贸易成本是国际贸易是否进行投资和开展贸易的最关键的影响因素,而且这种影响也是相辅相成、共同存在的一个过程,即是国际贸易发展和贸易业务的开展也会影响贸易成本。所以,随着贸易成本与国际贸易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力,互相形成一定的贸易投资发展的制度。在国际直接投资大力发展的过程中,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下,迫切需要有较为规范而全面的贸易制度来保障贸易的开展,所以各个国家为了提高各自的对外贸易的发展,为了提高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的能力,针对性地制定了一些与时俱进的贸易改革的制度和政策,来更加规范地促进对外贸易投资的发展。但是,这种贸易制度的建立一方面为贸易过程提供了一个更加规范和合理的标准和要求,但与此同时也因此形成了投资管理与贸易制度之间的冲突。所以国家在采取适当而合理的经济政策的实施过程中,也同时为了兼顾对外贸易发展的必要,对相关有关贸易成本的内容进行了协调性的调整,从而达到和谐、统一的平衡发展。尤其是近年来对外贸易投资发展积极火热的情况下,相关贸易制度也在随之适当放宽,从而更加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往来。

(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中间产品贸易

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特别是针对通过跨国公司作为媒介的国际直接投资的开展,其主要目的是想通过更加直接的方式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变成公司的内部交易,从而很好地规避和尽可能地降低外部市场所产生的各种不确定因素,同时还可以有效对贸易成本进行适当的控制,从而避免因为中间产品市场所造成的不完整性。由于在国际直接投资的发展过程中,由于技术因素等会使得中间产品有较高的成本交易特点,而且所交易的市场具有不完全性的特点。对此,跨国公司可以充分利用这种国际直接投资中的这个特点把外部市场交易转化为企业内部的交易过程,更好地解决中间产品在市场中存在的问题和缺陷,取得在对外国际贸易发展中的竞争优势,促进国家贸易的发展和壮大,同时也是当前我国所处的国民经济发展的形势下,更好地创新改革发展对外贸易经济的方式,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国际化经济贸易的往来和发展。

四、结束语

现在的外贸形势篇6

【关键词】新常态;外贸;供给侧改革

供给侧改革就是要用改革的办法来优化、提升供给的质量和水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最大限度的释放、创造供给方面的动能,使供给灵活适应需求的同时带动需求的发展、升级,使供给和需求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在外贸出口领域,需求侧在外,因此凡是能够促进外贸出口发展的举措,都可以将其归结为供给侧方面的改革。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既是我国立足当下应对外贸出口困境所做出的战略安排,又是着眼未来,促使我国外贸出口重获新的生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一、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正逢其时

如今我国外贸进入新常态,面临产能过剩、贸易结构不合理、发展模式不可持续、传统竞争优势衰退、出口动力缺乏的困境。实施供给侧改革,就是要摒弃以往的外贸发展模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在原有外贸格局基础上打造新的出口供给新格局,切实提升外贸供给水平,为外贸出口的长期发展奠定新的基础架构。

我国经过以往外贸出口的飞速发展,使得我国成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到确立,我国外贸商品的出口主要依靠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的支撑,产品的出口竞争优势来源于产品成本的低廉和资源的相对丰富。然而,经过30多年的发展,我国劳动人口红利出现了刘易斯拐点,用工成本是周边发展中国家的4-6倍,劳动力成本的优势正在逐渐褪去,我国依靠的外商投资加工贸易,由于我国用工成本的提升开始被转移至东南亚等。国内原本靠低成本因素维持外贸出口的企业,在产品价格下降、市场萎缩、订单大幅减少的冲击下,纷纷倒闭或苦苦支撑,期望着外贸形势的好转和订单的增加。占我国贸易总量近乎一半的加工贸易,工厂数量不断减少,供给出口总量大幅下降,动力出现了严重乏力的姿态。不可否认,加工贸易曾为我国的外贸出口的增长、劳动力的就业做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这种过度依赖加工贸易的劳动密集发展模式已经不可再持续。资源型出口能够紧紧依托各地的区域、地域优势实现快速的增长,这是好的一面,但产品的深加工程度不高,大多为初级资源产品的直接出口,模式难以持续。随着经济的发展和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过快增长,使我国资源、能源、环境、生态发展日益束紧,同时又面临来自国际市场新兴发展中国家的激烈竞争,也出现了出口优势不再,出口规模下滑的态势。因此我国依靠资源禀赋优势和廉价劳动力的大规模投入而实现国外市场的扩张的时代开始一去不复返了。我国外贸出口长期赖以增长的两大传统优势动能的逐渐消退,使得依托其发展的相关产业陷入了困境,呈现出结构性矛盾。低端产品大量生产,而中高端产品生产的明显不足,造成低端、无效供给大量增加,外贸产业产能过剩,企业再生产无法顺利开展。这也从侧面反映出我国凭借要素禀赋优势,嵌入全球价值链低端,承接世界低端产能的发展模式已不可为继。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积极推动制造业重振计划,如美国的先进制造业国家战略,德国的实施工业4.0战略计划,日本重回制造业计划等,未来世界范围内在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将是更高水平的、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创新型产品的竞争,尤其在高新制造业和大型装备制造业方面的竞争,将是一个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集中体现。发达国家重振制造业发展战略将会对产业链格局做出新的改变,本质在于对更高端价值链的占领,我国作为贸易大国、世界工厂,在全球价值链提升方面既面临着提升的压力同时又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因此要突破我国外贸出口所面临的困境,实现外贸的中长期发展,必须通过实施外贸出口供给改革,摒弃原先发展的模式,实现新旧模式转换,新的动能的培育,才能打造新的外贸出口竞争优势,扩大外贸出口,实现外贸出口新增长。

如今,世界经济正处于深度调整期,外贸格局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我国外贸出口增速虽下降,但出口份额仍然占全球贸易最大份额。份额的维持具有重大意义,保住了份额就相当于保住了外贸出口的根据地,它为外贸出口未来实现新的增长奠定了一个好的发展基础。在国内,我国政府正在全力推进国内宏观经济供给侧改革,贸易结构取决于国内产业结构,这对我国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营造了良好的氛围。我国产业体系趋于成熟,制造业门类齐全,基础设施完善,我国正处于外贸发展战略缓冲期,国家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对自身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度剖析,尽早实施供给侧改革,优化贸易结构,提升供给质量,实现外贸出口新的飞跃。

二、构建外贸出口新优势,打造外贸出口供给新格局

一国外贸出口的发展,离不开竞争优势的支撑。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凭借劳动力成本优势和资源禀赋优势,实现了外贸出口的强劲增长。当今世界外贸环境发生了新的变化,传统优势的逐渐褪去以及被周边发展中国家的逐步替代,使我国不得不寻求新的竞争优势,而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就是要重构外贸新优势,提升外贸出口竞争力,最终实现由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的转变。

1.由量的增长向质的发展转变

我国依靠要素禀赋优势,从传统单一要素投入到全要素量的驱动,实现了外贸出口规模的扩张,随着要素红利的逐步褪去,现在到了全要素量的扩张向全要素质量和效率转变的时候了。随着全要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促使产品从生产的集约边际,粗放式的增长,依靠产品的数量、低价来开拓国外市场向提质增效,强化产品创新,提高产品附加值,不断满足市场发展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转变以提升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向世界展示中国制造,展示我国外贸出口的质量和形象,改善国际市场,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体长期以来对我国出口产品廉价低质的偏见。全要素生产质量和效率的提高离不开技术的创新和企业组织、管理体制的革新及企业文化的培育。如今国际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技术创新,特别是核心技术的创新,越来越成为企业实现发展的核心竞争力。我国外贸出口,特别是高铁、核电、智能手机和部分高端装备制造产品已具备世界竞争优势,但是这是远远不够的,要解决我国外贸出口面临的问题,推进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就必须引导、鼓励企业强化技术创新,提升核心竞争力。管理体制和组织体制的不断创新,以及企业文化的培育与发展有利于企业降低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积极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环境,提高企业整体的运作效率。现如今,我国的外贸出口企业,特别是中小外贸企业管理体制落后,甚至很多企业没有自己的组织管理文化,企业内部组织结构设置比较简单,不合理,这些对于外贸企业的发展形成力一种无形的制约和阻力,使得企业的运营处于低效率运行状态,那么我国整体外贸出口的供给效率的低下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推动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应当对企业形成一种外在的压力,倒逼企业改变现有落后的、不合理的组织管理体系,逐步向现代科学高效的新型管理组织体系转变,这对于企业从自身内部实现供给效率的提升有着积极的作用。

2.巩固提升传统优势

我国外贸出口的贸易方式中,加工贸易占了近乎半壁江山,其中加工贸易主要做中间加工,贴牌生产,赚取微薄的利润,且对市场成本反应敏感,抗风险能力弱,我国实施外贸供给侧改革要优化加工贸易比例,扩大一般贸易的比例,增强外贸发展动力。我国外贸出口发展并不平衡,东部地区劳动力成本上升,而中西部地区的劳动力成本仍然具备竞争优势,因此国家应该出台一系列的政策扶持,推动加工贸易适度、梯度向中西部地区转移,促进中西部地区外贸出口的增长,同时对于东部地区的加工贸易进行优化升级,延长加工贸易产业链,扩大核心配件的自主生产能力,做强、做精加工贸易,使其为东部地区外贸出口增长发挥新的动力。对于资源密集型产品的生产与出口要做出必要的限制,提高相应的门槛和成本,加大高耗能、高污染、高排放企业的淘汰力度,鼓励绿色、环保、战略新兴产业的发展,以符合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我国政府应把握好世界制造业发展趋势,重振我国制造业,在结合我国《中国制造2025》规划下,与世界制造业大国进行广泛的合作,不断实现我国制造业水平的跃升,努力使我国从目前制造大国的世界工厂向世界制造强国、中国创造、智造转变。在我国外贸整体增速下滑的形势下,我国的服务贸易却逆势而升,实现快速增长,成为我国转型升级、加强出口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支撑。我国应在服务贸易出口结构方面,巩固传统服务出口优势的同时,鼓励信息、金融研发、设计等中高端服务贸易的出口,坚持货物贸易与服务贸易发展并重,坚持生产贸易与制造业的协调、融合发展。当然实施供给侧改革,构建外贸竞争新优势,打造外贸出口新格局,不能闭门造车,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市场,坚持以开放促进改革的理念,在原有制造业开放的基础上,进行科学论证、评估,有序推动金融、教育、文化、医疗物流等服务业的有序开放,一方面学习国外先进的服务理念和管理方法,提升自身服务质量;另一方面,促使我国外贸产业结构在外部竞争的压力下,不断地优化、升级,提升供给效率。使外贸供给结构更加合理,动力更加稳健强劲,模式更加可持续。

3.积极培育新优势

近年来,新的外贸发展模式如跨境电子商务、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外贸综合服务企业以及海外仓等,不断兴起,在外贸增速下滑的情况下,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新的引擎。新的外贸发展模式依托于不断发展完善的电子商务平台,使企业外贸实体业务与互联网深度融合,并引入大数据分析,使得企业与国外客户直接对接,精确匹配需求,降低企业的贸易成本,不仅可以带动更多的中小外贸企业的兴起,积极开拓国外市场,促进出口发展,而且也可以规避世界增速疲态贸易保护主义兴起所带来的贸易摩擦和贸易壁垒。这些创新型的外贸发展模式在短期所产生的增长效应,呈现出新的强劲发展动能。从长期看,这些新型贸易模式是当今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环境下所涌现出的,在未来呈现出不可逆转的发展趋势,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效应,我国政府应当给与相应的支持。在原有批准试点的基础上,根据试验的有益经验扩大相应试点范围,并逐步向全国范围推广。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更多地涌现出其他外贸发展的新模式、新渠道,我国应给与关注、评估、鼓励,使我国外贸出口始终顺应时展潮流,活力不断得到增强。另外,在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增长态势疲软的情况下,区域性的、多边、双边贸易优惠协定,自贸区等国际经济合作发展迅速,我国还应积极引导、鼓励企业及时融入国际性、区域性的合作协定、组织,并抓住合作带来的新机遇,开拓新业务、新领域,在推动我国外贸供给侧改革,转换外贸发展动能的同时,积极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和竞争优势,努力扩大我国外贸出口的国际市场份额。

新优势的培育要更加注重品牌的建设,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世界第一大贸易出口国,与之相匹配的民族品牌却少之又少。缺乏品牌,就缺少产品定价话语权,就缺少产品竞争力,我国就不能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转变。作为我国外贸出口的主力军,中小外贸企业担负着我国外贸出口振兴的希望,但其品牌培育的意识仍然淡薄,大都注重从价格上培育出口优势,以低价赚取利润为发展目标。品牌是一个企业的商誉,是企业宝贵的无形资产,企业在自主品牌建设上的持续投入,会不断提升品牌在国际上的影响力、知名度,不仅能提升企业产品、服务的附加值,而且对其外贸出口也有很强的带动作用,在整体上还能增强企业出口竞争力和抵御外部风险的能力。实施外贸供给侧改革,要引导、鼓励、支持企业实施以产品、服务为基础,以企业为单元,以国家为整体的品牌战略,建立、健全品牌推进体系,创新品牌思维,强化品牌推广。国家也要从法律层面建立品牌的保护体系,给与品牌以良好的培育发展环境,从而使企业品牌从单一走向综合,从低级走向高级,从企业走向国家,成为民族品牌,从而成为我国外贸出口优势提升的一面旗帜。

三、减少外贸出口供给约束,释放机制新活力

在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方面,我国应该不断推进外贸体制改革,转换政府新职能,为外贸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出口发展环境。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在政府职能方面的定位模糊不准确,对外贸企业的管制、约束较为严格,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外贸企业的供给侧长期受到抑制,这对于我国外贸出口增长极为不利。在我国外贸出口形势严峻的今天,政府应该简化相应的行政管制,扩大民营企业的进入门槛,对于企业的税收、财政、外汇管理、检验检疫、通关出口方面都应进一步深化改革,降低外贸出口环节的成本,提高出口便利化水平;改革出口环节的行政性收费,降低企业的经营成本;改革外贸出口退税机制,规范外贸出口秩序,调动外贸出口的积极性。总之,政府应该在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方面积极有所作为,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为外贸出口企业创造一个良好的、有序的发展环境,同时帮助更多外贸企业搭建外贸平台,增强平台的出口带动作用,鼓励更多有责任、有担当、有信念的企业积极走出去,减少对外贸出口的供给约束,最大限度的释放外贸企业的出力。

总之,推进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政府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把控,不断加强顶层设计,通过推出一系列的政策改革措施,密集发力,相互协调,使我国外贸出口结构不断得到优化,外贸发展模式、路径更加科学,动力更加稳定多元化,实现外贸出口长期稳定可持续的发展。同时也要从微观层面,积极引导企业不断加强自身的改革,通过产品、技术、品牌、质量、服务、组织管理及企业文化提升整体的出口竞争优势,不断加强外贸发展模式创新,培育新的外贸增长点。最后政府也要规范自身的职能,减少对外贸供给的约束,发挥其服务、监管的作用,为外贸出口创造良好的外部发展环境。

虽然现在我国外贸出口陷入了一系列的困境,但是我们不应以悲观的心态来看待目前的局面。回顾我国外贸出口30多年的发展历程,分析我国外贸出口现在所面临的问题,你会意识到,我国外贸出口只是到了向一个新的阶段转换,迈向更高层次实现新的飞跃的时候了,唯有实施外贸出口供给侧改革,才能立足当前,着眼未来,使我国的外贸出口重获新的生机,展现出新的姿态,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常态,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最伟大的中国梦做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祁春凌,徐丽.我国对外贸易新常态的表现与转型发展的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15,08:86-90.

[2]白明.经济新常态下寻找中国外贸新姿态[J].进出口经理人,2015,06:24-25.

[3]韩奕.新常态下培育外贸新优势研究[J].现代经济,2016,07:151.

[4]戴翔,张二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中国外贸转型发展[J].贵州社会科学,2016,07:131-136.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600字(精选

    - 阅0

    通知开会怎么写模板范文【篇1因参会人员有会议冲突,原定于___月___日上午11:00召开的会议管理制度宣讲会推迟至___月___日11:30在会议室(2)召开,请大家准时参会。注:《会议管.....

    铁路通知范文(精选5篇)

    - 阅0

    铁路通知范文【篇1辞职报告也称为辞职申请书,是个人离开原来的工作岗位时向单位领导或上级组织提请批准的一种申请书。本文给大家提供辞职报告范文,欢迎大家阅读。xx:您好!首.....

    班主任年级工作总结范文七(整理5篇

    - 阅0

    班主任年级工作总结篇1一个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结束了。从一个学期开始,我就担任七年级四班的班主任。在工作中,我意识到班主任的工作是一项繁琐而细致的工作。因为学生来自不.....

    公司优秀员工颁奖词范文(精选4篇)

    - 阅0

    公司优秀员工颁奖词篇1他勤学肯钻,努力上进,在公司的帮助下,逐渐把自己打造成集业务、技术、培训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为客户提供全方位的服务,成为客户信赖的技术指导和营销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