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6篇)

来源: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篇1

关键词雷锋精神;常态化;价值思考

作者简介吴潜涛,清华大学高校德育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杨峻岭,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思想政治教育学院,教授,博士

在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雷锋逝世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强调“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1]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是一个实践问题,也是一个理论问题。在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深刻思考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的依据,是实现学雷锋活动常态化必须做好的理论准备。

雷锋精神诞生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事经半个世纪之后的今天,党中央不仅继续倡导学习雷锋,还进一步强调要推动学雷锋活动常态化。之所以如此,其根本依据在于雷锋精神的实质。半个世纪以来,党中央倡导学习雷锋活动、弘扬雷锋精神的实践证明:雷锋精神已超越了雷锋的个人行为和具体事迹,内涵十分丰富,意蕴十分深刻。它是一种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新时期爱国主义精神;是一种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是一种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是一种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是一种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雷锋精神的实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精神。

雷锋精神同我党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紧密结合在一起,书写于我党的旗帜上,彰显着我党的先进本色,象征着我党的蓬勃生机;同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事业紧密联系在一起,集中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主导价值取向,集中体现了人民群众对崇高精神境界的向往和对美好道德风尚的追求;同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时代精神结合在一起,是中华民族构建精神家园的纽带。高举弘扬雷锋精神这面永不褪色的旗帜,是我党的一项政治优势,也是我党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始终必须坚持的基本信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人民道德精神需求的变化,这座精神的丰碑必将越来越焕发出夺目的光彩,越来越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从现代社会发展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看,推动学习雷锋精神常态化主要具有如下价值。

一是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

有利于形成现代社会公共秩序

在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的当代社会,公共性日益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标志,公共生活也因此成为现代社会成员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是公共生活的参与者,都希望实现公共生活有序化。秩序之于社会,就像规矩之于方圆;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没有秩序社会就无法实现良性运行。因此,以公共性为基本特征的现代社会迫切需要实现公共生活的有序化、制度化。而维持公共秩序的有序运行,除了外在的法律规范和制度规约外,还应有内在道德规范的制约和理想人格的引领。也就是说,现代社会公共秩序的形成,不仅需要优良的法律制度,而且需要具有优良道德品质的公民。正如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所说:“那些先进的现代制度要获得成功,取得预期的效果,必须依赖运用它们的人的现代人格、现代品质。”[2]威尔·金里卡在其《当代政治哲学》一书中也指出,为了平衡个人利益,人们建立了一些程序性的制度、机制,但只有这些制度和机制是不够的,还需要有一定水准的公民品德和公共精神。美国现代著名伦理学家罗尔斯也提出,人类是个共同体,人类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类幸福的实现需要合作。他说:“我们不仅从自己得到发展的完善本性得益,而且从相互的活动中得到快乐。仿佛是,我们自己未能培养的部分是由他人来发展的。”[3]354“美德是人类幸福的一个条件。”[3]350

雷锋用自己短短22年的青春谱写的道德精神的不朽赞歌,集中体现了现代公民人格和公共精神的核心要求。雷锋一生做了无数的好人好事,而且其善举对象大多是生活中素不相识的陌生人。虽然他的每一次善举都不是自己身心、财富的巨大付出,但却让受助人真实地感受到了关爱、互助的人间真情。从这个意义上说,雷锋精神中蕴含着现代社会公共生活中,尤其陌生人社会中人际交往理应遵循的一种行为规范,即关爱他人、顾及他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众所周知,陌生人社会并不必然是人情冷漠的社会。倘若陌生人社会中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能像雷锋那样,时刻注意自己的德性培育和品格培养,时刻关心、关爱他人,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他人,并将善待和帮助他人上升成为一种生活习惯或生活态度,让社会上每一个人都能享受平等的权利和做人的尊严,使每一个人的价值和尊严不受漠视和践踏。那么,我善待他人、善待社会,他人也善待我、回报社会的优良社会氛围就会自然形成。在这种优良的社会秩序下,道德的人会拥有更多获得幸福的机会,而这样的道德社会又可以催生人们更强烈的生存欲望和幸福期待。雷锋助人为乐,给人以春天般的温暖;雷锋服务人民,给社会以秋天般的奉献;雷锋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给事业报以夏天般的热情。这种伟大精神,既是现代公民理应崇尚和追求的一种崇高伦理精神和精神气质,也是现代社会实现优良社会秩序的必然价值诉求。

二是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

有利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

有人认为,市场经济是利益经济、竞争经济,奉行“等价交换”原则,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再强调雷锋精神,特别是强调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是不合时宜的。这种见解显然是浅薄的。这是因为,“雷锋精神既是一种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也是一种默默无闻的平凡行动;既是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的崇高精神,也是立足本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岗位奉献精神。”[4]事实上,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的实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社会主义道德精神。这种精神既是对中华民族优良道德传统的集中体现,也是对中国共产党优良革命道德品质的继承和弘扬。它无论是在人类历史的过去,还是在人类历史的现在和将来都是社会普遍追求的美好德行和崇高境界,其本身具有超越时空的恒久生命力。

虽然市场经济强调以主体为中心,主张互相竞争和利益差别,而且由于利益的驱动,特别是在个人利益的驱使下,不可避免地带来个人与他人、集体、社会,乃至国家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冲突,进而导致社会上种种损人利己、损公肥私的不道德行为和违法犯罪现象的产生。解决这些矛盾和冲突,既要依靠法制,即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又要依靠道德,即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因为任何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离不开道德力量的维系和支撑。道德可以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能够从根本上消除人们的为恶动机。因此,新时期弘扬雷锋精神不仅能够启迪人们的道德智慧,净化人们道德心灵,而且能够通过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荣辱观念,匡正市场经济条件下可能出现的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进而提升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因此,新时期倡导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不仅有利于解决社会转型时期因利益关系变化带来的种种社会矛盾,而且有助于消除和抵御市场经济种种负面影响,推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三是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

有利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唯物史观关于人类社会发展思想的逻辑结论。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5]使每个人都能够作为主体,并根据自己的意愿充分自由地表现和发挥自己的创造力,自由地安排和实现自己的个人生活和社会生活,使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6],是马克思、恩格斯所追求的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目标。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用整个社会的力量来共同生产和由此引起的生产的新发展,也需要一种全新的人,并创造出这种新人来。”[7]恩格斯所说的“全新的人”就是“自由全面发展的人”。我们知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既离不开人的意志自由,也离不开人所依附的一定的社会关系。只有在“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的共产主义社会里,真正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才能得以实现。因此,马克思说,只有共产主义社会才是“个人的独创和自由发展不再是一句空话的社会”。[8]

在实现人的自由发展的历程中,崇高的价值追求和道德人格始终是强大的精神动力之源。我国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三十多年来,随着公民道德建设的不断深化和拓展,逐步形成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相承接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尤其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广泛认同。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是全面提高中华民族思想道德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发展的必由之路。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道德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诠释。弘扬社会主义道德精神,坚持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钉子精神,努力学习革命理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毕生精力和整个生命为人类解放事业—共产主义事业全部献出”;就要像雷锋那样具有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认为“人生在世,只有勤劳,发奋图强,用自己的双手创造财富,为人类的解放事业—共产主义贡献自己的一切,这才是幸福的”,并自觉把个人的前途命运与国家的前途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把个人理想融入共产主义远大理想之中;就要像雷锋那样发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锐意进取,自强不息,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为国家和人民创造不平凡的业绩;就要像雷锋那样爱憎分明,知荣明耻,认为“世界上最光荣的事是劳动,世界上最体面的人是劳动者”,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学习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因此,弘扬雷锋精神,推动学习雷锋活动常态化是新形势下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素质,实现“集体”的真实性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必然要求。■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N].中国青年报,2012-03-03(1).

[2]英格尔斯.人的现代化[M].殷陆君,译.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5:5.

[3]罗尔斯.正义论[M].何怀宏,何包钢,廖申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4]罗国杰.论雷锋精神的生命力[J].高校理论战线,2003(3):30-31.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6]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60.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篇2

关键词: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思路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14-0285-02

随着网络的迅速发展,网络资源以其灵活性、交互性给《公共经济学》这门专业基础课的教学带来新的方式和动力。但目前网络资源良荞不齐、内容不丰富、组织不科学等弊端,也严重阻碍了师生对于课程知识的探求,急需构建良好的《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

一、《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的理论基础

1.发现学习理论

布鲁纳的发现学习理论把研究的重点放在学生获得知识的内部认知过程和教师如何组织课堂以促进学生“发现”知识的问题上,注重内部学习动机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所有学生几乎都具有学习新知识的内在愿望,如好奇、成就感等。因此,在《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构建过程中,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注重启发式教学方法的应用,同时注重学生学习方法的训练;内容上重视学科信息的提取,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能够举一反三。

2.对话理论

最早提出对话概念的是俄国文艺理论家巴赫金,引导对话从哲学理论向教育和教育观转变的,首推当代巴西教育家保罗・弗莱雷。对话理论揭示了一个观点多元、价值多元、体验多元的真实而又丰富的世界,它的意义已经远远超出了文学理论自身的范围。在对话理论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设计应注重交互性,同时具备用文字和语言交互的能力;倡导一种超越主题的关系思维方式,教育者、受教育者、教学内容都不再是独立、封闭的个体,彼此在开放宽松的情境中对话、沟通和交流;强调师生与生生的平等交流与知识共建,挑战原有的关于师生关系、生生关系、知识本质以及学习本质等方面的思维成见、定见与主观认定。

3.后现代课程理论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的产生是以后现代主义哲学、文化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为基础的。在该理论的指导下,《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建设要随时考虑到流动、变化、干扰等因素的存在和影响:目的是主动适应不断变革的需要,倡导“创造性”,鼓励多元的思维风格;内容不应是绝对客观和稳定的知识体系,实施过程不应注重灌输和阐释;所有参与者都是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开发和创造者,是师生共同探索新知的发展过程。

4.建构主义理论

建构主义理论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该理论认为学习并非仅仅是从不知到知的过程,而主要是学习者在原有的认知结构和经验的基础之上生长出新的知识经验。由于建构主义所要求的学习环境得到了当代最新信息技术成果的强有力支持,这就使建构主义理论日益与广大教师的教学实践普遍地结合起来,从而成为国内外学校深化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因而,在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倡导下,《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当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充当的是设计者、组织者、促进者和评价者的角色,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5.知识管理理论

20世纪80年代以后,彼得・德鲁克对知识管理理论做出了开拓性的工作。《公共经济学》课程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应用知识管理的关键,就是要开发和利用各种形式的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很多都为隐性知识,通过教育者和学习者、学习者和学习者之间的互动,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相互转化提供了具体的情境,从而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学习效率的提高。其战略性目标主要围绕着如何发展核心能力,这就要求教学平台不仅要关注网络资源的经济合理利用,更要关注网络资源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二、《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构建中存在的问题

1.数量不足

网络资源教学平台是师生利用资源、组织资源进行学习的平台,包括网络资源库、网络教学平台和网络管理平台。其中最重要的是网络资源库的建设,分为教学文件、教学辅导和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文件包括教师介绍、课程描述、教学大纲、实施细则等参考文件;教学辅导含学习指导、作业练习、历年试卷、答疑解惑及案例库等辅导资料;多媒体课件主要是基于学习者自主学习的IP课件和教学录像。目前《公共经济学》的网络资源库数量明显不足,而且形式过于单一。在面向学生的调查问卷中,52%的学生有此同感。致使现在《公共经济学》的教学仍以教师讲授为主,以学生被动学习为辅,学生对这门课的学习积极性始终调动不起来。

2.质量不高

教学资源是整合课程知识体系与媒体技术的系统化资源,不仅从教师的教学供给角度去开发建设,还要从学生的学习需求角度设计教学资源。学习者所需的是来自真实情境、技能训练、典型案例与问题处理等方面的网络资源信息平台。从现有《公共经济学》网络资源教学平台的质量来看,仅是教材内容的堆积,内容不够丰富,特色不够明显,资料过于陈旧。教学资源不能适应学生课堂互动学习和课外扩展学习的需要。从学生调查问卷的结果来看,67%的学生认为网络资源教学平台对学习的帮助意义不大,难以达到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由此导致了当遇到学习困难时,学生没有养成登录教学平台寻找答案的学习习惯。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篇3

[关键词]公共关系教学;行政管理专业;意义;现状;解决方案

公共关系学是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应该说,在行政管理的课程设置中,还是占有比较重要的地位。公共关系学本身虽然是一门独立的学科,但在一定程度上却仍依赖于其他学科的发展,尤其是管理学。于是,就产生了这么一种情况,一方面,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的必修课,很重要,应该引起高度重视;另一方面,它的学科地位还不够高,缺乏相对的独立性,制约发展的因素太多,直接影响到了行政管理学的发展。根据对此现象的分析,笔者产生了三个疑问:一是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而言,究竟具有什么意义?毕竟,如果只谈意义的大小和重要程度未免过于抽象,研究成果也会流于形式,缺乏价值。二是在现实的行政管理专业的公共关系教学中,公共关系学本身究竟是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现状?为什么会这样?因为充分地了解现实有利于我们对问题的进一步分析并得出解决方案。三是如果现状不容乐观,如何才能走出困境?这是本文最关注的问题,也是本文写作之最终目的。

一、公共关系教学对于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高校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1]。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公共关系学是行政管理专业中必不可少的核心课程之一,其理论部分是对行政管理理论的重要补充和完善,其实务部分是行政管理学生所必备的技能。

二、在当前高校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既然公共关系教学在行政管理专业中的意义举足轻重,那么,它是不是真的就处于这么一个良好的现状呢?当然,成绩首先是不应该被回避的。应该说,通过努力,高校公关教学成绩显著,呈现出这样几个特点:

一是发展的速度快、规模大。全国大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都开设了公共关系课程,教师和学生数量都有较大增长,为我国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立下了汗马功劳,由此也在一定程度上带动了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发展和壮大。

二是与行政管理学形成了良好的互补关系,互相促进,共同发展,与此同时,公共关系教学水平有一定的提高,配套的系列教材建设已经开始,师资水平也直线上升。

三是无论在校内还是在社会上,公共关系的教学效果已得到普遍认可和重视,培养出的学生在人才市场受到欢迎,而社会和企业对高层次公关人才的需要正呈现上升趋势[2]。

当然,高校公关教学虽然成绩显著,但同时也存在不少的问题,必须下决心、花力气尽快解决,这也是本文写作的意义之所在。

第一,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高校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第二,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

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3]。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第三,公共关系的理论研究水平亟待加强。

一方面,学习公关专业的教师很少,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公共关系理论研究的进行;另一方面,国家在该学科的研究经费投入较少,国际国内学术交流机会寥寥,教师就某一问题进行切磋的机会太少,也不利于学习借鉴国外的新理论和新经验。理论可以指导实践,理论水平的欠缺自然也会导致实践水平的降低。整个学科的研究水平欠缺,对于日常教学来讲,受到制约和影响也是必然的了。

三、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首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长期从事公关活动的资深专家作为校(院)系外聘教授或名誉教授,每年给学生开课,由此也带动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高校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4],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5]。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再次,重视公共关系学理论研究,鼓励创新性成果。国家和学校应对公共关系学的基础理论研究给予高度重视,加大投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多创造学术交流机会,争取我国的公共关系学研究与国际上接轨和对话。同时,又要保持自身的特色,发挥优势。行政管理学是一门中国特色非常强的学科,相对应的公共关系学自然也不例外,公共关系学理论的发展,必然为行政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杨晓峰.把“公共关系学”课作为高等学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切人点[J].大同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3).

[2]张克非.对当前高校公共关系教学的若干思考[J].科学·经济·社会,1994(4).

[3]肖丽萌.改进高校公关教学之我见[J].公关世界,1996(1).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篇4

关键词: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理论;实践

中图分类号:G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5-9214(2016)02-0134-02

作者简介:朱贤友(1982-),男,汉,湖南衡阳人,硕士,衡阳师范学院计算机科学学院,讲师,研究方向:高校教学管理、计算机。

一、引言

公共课教学在高师院校的培育战略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在高校不断扩招的背景下,传统公共课教学形式显然无法有效满足高师院校发展的要求。同时,伴随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且不断被引入至教学活动中,全新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已在高师院校悄然兴起[1]。由此可见,对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理论与实践展开研究有着十分重要的理论与实现指导意义。

二、网络教学含义及其特点

1.网络教学含义

进入新世纪以来,人类社会发展已有信息化时代代替了工业化时代,伴随社会进步教育事业不断发生变革不断为人们越来越重视。网络技术属于信息化时代的重要产物,其在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于教育事业其更是变得不可或缺,网络教学俨然转变成教育研究热点关注的内容。就网络教学而言,其指的是在过程中利用网络技术的任何教与学的活动,就好比借助网络传递语音、图片、视频等信息,利用自媒体与学生互动交流,利用网页教学内容,把高品质课堂教学课利用网络共享给众多学生的教学形式等,均属于网络教学的实际呈现方式。

2.网络教学特点

(1)灵活性特点。网络教学开展信息传递以网络用作重要载体,信息传递可在任何时间、任意地点进行,学习人员可结合自身实际学习状况,对学习时间、学习内容展开自由选取。(2)丰富性特点。通过网络可获取到各式各样的资源,信息呈现方式也极为丰富,既有文本、图片信息,也有音频、视频等信息,摆脱了以往课堂书本教材的束缚,有助于在网络教学环境下的学习人员,能够自由选取丰富的教育信息资源,很大地调动起学习主动性,提升学习效率。(3)交互性特点。进入到互联网时代,教师与学生可通过远程登录、语音视频通话、文件传输等各式各样双向交流手段,开展实时或者非实时的交互。

三、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现状

1.高师院校公共课课程设置

公共课是高师院校开设众多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了很好地彰显我国高校社会主义办学方针,对当代大学生展开一系列教育,诸如社会主义精神文化、爱国主义、成为社会发展需求的人才等,强化大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确保大学生具备终身教育职业理想、全面负责敬业精神及优良为师品德,高师院校专门设置了一系列公共课课程,好比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中国革命史、思想与品德等。

2.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1)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不受教师重视。高师院校在分配教学任务期间,大部分教师纷纷希望避开公共课教学任务,因为他们觉得公共课缺乏教学深度,难以发挥自身的教学水平。公开课教学实践过程中,未能够像处理其他专业课那样下功夫,教学期间过于敷衍了事,未予以足够的重视,单单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实质上而言,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不仅覆盖面广,同时要面对诸多繁杂的学生,相较于专业课教师,公开课教学教师往往要花费更多的教学精力,自身教学水平更加要接受到考验。

(2)理论实际未取得有效联系。公共课教材涵盖了十分多的内容,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内容在学生进入大学前便已经有所学习、了解,这便使得学生对公共课教材提出了具备更多新内容的需求。受公开课教材编写存在一定滞后性因素影响,使得一些理念很难与社会实际取得有效联系,而教师又不具备与时俱进的精神,未能够很好地将新的知识引入至教学课堂,课堂多以公开课教材为主,多于单一古板的教学形式无法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长期以往,使得学生丧失了对公共课学习的兴趣,甚至对公开课产生厌恶心理。

(3)师资力量不足,教学任务繁重。在教师条件、教学环境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约下,以往公开课课堂一位教师仅能够对少量学生开展教学,使得造成教学资源分配不均匀等情况出现。以上海某师范院校公开课为例,一届学生约为6000人,每学期每门公开课需要承担将近3000人的教学任务,教学班则在30个左右,显然要得到庞大师资力量支持,教学任务繁重[2]。为缓解教师教学压力,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公共课亟待找寻到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摸索新的教学途径。

四、促进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伴随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日趋成熟,且不断被引入至教学活动中,全新教学形式———网络教学已在高师院校悄然兴起。全面高师院校在时展新形势下,要与时俱进,大力进行改革创新,运用先进的网络技术不断优化共课网络教学。如何进一步促进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效性可以从以下相关对策着手:

1.明确网络教学目的

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应当避免教条主义,切忌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而开展教学工作。明确公开课教学是为了强化学生综合素质,培育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各式各样人才的目的,明确开展教学活动是为了达成教学目的所开展的旨在促进学生知识活动更为丰富,经知识学习,改善学生各方面能力。与此同时,明确网络教学实施是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而并非应付任务,完成单纯的课堂搬家[3]。自知识教授角度而言,把以往教学收单引入至网络教学中,好比文本教案、视频点播等,需要花费一定时间进行磨合,但自提升学生学习水平角度而言,只要选取探究性学习手段,不论哪一种公开课课程均为网络教学所适用。

2.注重网络教学设计

借助网络教学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建构主义学习氛围,全面发挥学生创新精神,学生可获取到更多的机会于各式各样情境中去对自身学习到的知识展开实际运用,此外,学生还可结合自主行为反馈来产生对外部事物的了解及处理实际问题的对策,进一步改善教学质量。网络教师设计有别于传统教学设计,应当提升对网络教学设计重视程度,由教与学并重的设计代替以往教为主的设计,由面向教学过程的设计代替以往面向教学结果的设计,由关注学习环境的设计代替以往关注教学资源的设计等[4]。

3.强化教师与师生交互、反馈

网络教学期间,教师应当充分投身活动、交互,与学科专业人士、学生一并开展设计、推行教学活动。教师应当留给学生阐述自我观点足够的空间,好比引导学生把自身学习作业于网络讨论平台,已得到来自于他们的评论、反馈。教师加强对讨论平台信息的关注,并及时对学生予以回应,提升学生对网络课程的参与度。教师应当意识到在网络教学中及时对信息做出反馈是极为重要的,自教学层面而言,加强教师对学生反馈可促进学生认识到自身的错误,并予以改正;自学生相互层面而言,加强学生与学生反馈可促进学生提升竞争意识,调动起学生学习主观能动性。

4.构建完善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体系

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应当提升对学生自主学习关注度,但也并非就此摒弃课堂教学。要知道教师的教学精力是有限的,无法对繁多公共课学生所提的问题予以逐一回答,鉴于此,采取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开展辅导、交流是必不可少的。此外,网络教学所强调的自主学习与高师院校管理体系存在一定的出入,学生一定要参与必要的班级教学活动。为了促进网络教学与高师院校管理体系不想违背,尽可能发挥网络教学优势,应当构建完善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体系,成立公共课教研组、引入与自学考试相似的机制、增强实践环节等,提升师生教与学积极性[5]。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为了实现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效性,相关人员务必要不断专研研究、总结经验,清楚认识网络教学含义及其特点,全面分析高师院校公共课教学现状,“明确网络教学目的”、“注重网络教学设计”、“强化教师与师生交互、反馈”、“构建完善的公共课教学管理体系”等,积极促进高师院校公共课网络教学有序开展。

参考文献:

[1]师尚贵,李士明.高等师范院校公共课分层教学的理论研究[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03):124-126.

[2]吴三红,李昌宝.浅析高师院校公共课实施网络教学的必要性[J].滁州学院学报,2008,10(02):97-99.

[3]李玉斌,姚巧红,张海燕,刘家勋,王健.双向信息化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高师院校“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改革实践研究[J].电化教育研究,2005,10(02):162-163.

[4]邢耀东,蔡培阳,龚成.基于网络学习平台教育技术公共课教学体系模型的构建及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07,17(10):33-36.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篇5

为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2019—202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按照党中央有关工作部署和关于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的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2022年度学习计划,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不懈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特别是把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精神和对X工作重要指示精神作为深化理论武装工作的首要政治任务,作为中心组学习的重中之重,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坚持系统学、跟进学、联系实际学。紧密结合紧密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和作风建设年”活动,学懂弄通做实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掌握贯穿其中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

二、学习重点

公司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将重点围绕14个专题展开:

(一)深入学习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认真组织学习《谈治国理政》(第二卷)《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关于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论述摘编》及《中国共产党党内重要法规汇编》,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涵盖改革发展稳定、治党治国治企业、内政外交国防各个领域各个方面,构成系统完整、逻辑严密、相互贯通的科学理论体系;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中8个明确”和14个坚持”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深刻把握这一重要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通过深入学习,努力在对这一科学理论体系的系统认识和把握上达到新高度,在自觉用新思想指导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改造上取得新成效。

(二)学习领会关于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的重要思想。结合认真学习贯彻党章,准确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增强四个自信”,进一步增强维护全党的核心、党中央的核心地位的思想和行动自觉,坚决维护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把党建设成为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人民衷心拥护、勇于自我革命、经得起各种风浪考验、朝气蓬勃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三)学习贯彻全面深化改革重要思想。坚持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坚决破除一切不合时宜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构建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切实增强全社会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活学活用,努力建设完善的科学的企业体制。

(四)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增强忧患意识、防范风险挑战的重要论述。准确认识和把握外部环境的深刻变化和我国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深刻认识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一个重大原则,引导全公司广大党员干部着力提高防控能力、切实增强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的信心。认真学习贯彻中央关于防范化解各领域风险的战略部署,始终坚持底线思维,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充分认识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做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各项工作。

(五)深入学习领会关于党的初心和使命的重要论述。结合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深入领会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始终不忘中国共产党是什么、要干什么这个根本问题,始终不忘我们是共产党人、是革命者,必须以自我革命来推动伟大社会革命;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搞好园区民生保障工程建设,精准开展脱贫攻坚,不断完善公共服务体系,让园区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园区社会。

(六)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民主集中制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民主集中制是我们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重要标志;深刻把握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最关键的就是把发扬民主和正确集中有机统一起来,既激发创造活力、又统一思想行动。强化贯彻民主集中制的自觉性,在研究思考问题、谋划推进工作中,正确处理好民主与集中的关系,使决策和工作符合客观实际、符合新区发展、符合全公司根本利益、符合全体职工利益,形成心齐、气顺、风正、劲足的良好局面。

(七)深入学习领会关于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深刻把握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和引领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重要性紧迫性。注意分析和把握当前意识形态领域的倾向性问题,坚持立破并举,旗帜鲜明坚持真理,立场坚定批驳错误;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内容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青年党员干部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履行好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强化党组的主体责任,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

(八)深入学习领会关于脱贫攻坚的重要论述。深刻认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深刻认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脱贫攻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决定性进展,理解把握中国特色脱贫攻坚制度体系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通过深入学习,深刻领会关于脱贫攻坚重要论述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基本方略,助力定点扶贫县打赢脱贫攻坚战。

(九)学习贯彻实施宪法,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深化依法治国实践,推进法治企业建设,依法保障群众享有各项权利,努力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法治环境。

(十)深入学习领会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原原本本、全面准确学习领会在党的四中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认真研读党的四中全会文件,深刻理解党的四中全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理论观点、重大工作部署,自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讲话精神和全会决策部署上来。

(十一)深入学习领会党纪党规。如《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政法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监督执纪工作规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等已出台和即将出台的党内法规。深刻认识党中央根据新的形势、任务和要求,对制定以及修订完善党内法规的重要意义,准确把握主要内容。通过系统深入学习,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使党内法规转化为日常习惯和自觉遵循,切实担负起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自觉抓好党内法规的学习宣传和贯彻落实,推动各项规定落到实处。

(十二)深入学习领会对X工作重要指示精神,特别是X新区精神。深刻认识对新时代X工作的总体要求、对新时代X精神的科学定位、对X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明确要求、对X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殷切嘱托、对X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重要要求、对X党的建设的重要要求。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把学习成效内化为拥戴核心维护核心的情感、爱党爱国的情感、热爱人民奉献人民的情感,不断增强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的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

(十三)深入学习领会省委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省两会精神。深刻认识省委全会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出的新要求新任务新措施,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使命感紧迫感。深刻认识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对经济工作提出的总体要求、主要目标、重点任务。深刻认识坚决夺取脱贫攻坚决战之年根本性胜利、全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全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加强政府自身建设等总体工作部署。通过系统深入学习,进一步保持战略定力、坚定必胜信念,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奋力推动X经济社会发展再上新台阶。

(十四)深入学习领会新区、综保区党工委管委会等精神以及企业法律法规。

按照新区和综保区党工委管委会的决策部署,深入学习各项会议精神,特别是X.X融合发展相关文件精神以及新区1123”战役和一城一带”建设要点学习,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全面贯彻全面推进园区公司投融资建设管理工作。同时,加强国有企业资产法、劳动保障法等系列法律法规的学习,强化公司依法治企,促进公司健康发展。

三、学习形式

(一)集中学习。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按年度学习计划组织实施。学习安排每季度不少于1次(其中集中研讨不少于1次),全年不少于6次。集中学习可采取专家辅导、学习考察、培训班、专题研讨等多种形式,每季度明确1—2名同志为中心发言人,撰写发言提纲,进行专题发言,其他同志围绕主题讨论发言,共同研讨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

(二)个人自学。中心组成员在积极参加集中学习的同时,要紧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和思想实际,认真开展自学。除认真学习每季度指定内容外,自学政治理论原著、理论解析等内容。特别是要用好学习强国”学xxx台和公司党委工作部门拟发的精神文件,坚持学思用贯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既向书本学又向实践学,着力在深化和转化上下功夫,把学习成果不断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推动实际工作的过硬本领和能力。

四、学习要求

(一)充分发挥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中心组成员要发挥关键少数”的示范和表率作用,切实把加强领导干部理论学习摆在突出位置,列入重要议事日程,经常研究学习情况,抓好工作落实。主要负责同志作为理论学习的第一责任人,要切实担负起领导责任,其他班子成员要积极抓好分管部门和领域的学习,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

(二)充分发挥理论学习中心组龙头带动作用。中心组成员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共产党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规则》和我省的相关《实施办法》,以政治理论学习为根本,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首要政治任务,围绕14个方面的学习重点,抓好全年学习任务的落实。党组织书记年内至少要为本单位党员上1次党课或作1次辅导报告。每次学习要有安排、有专题、有中心发言、有专薄记录、有考勤、有学习简报或小结。中心发言人的发言要严格按照既定专题,结合单位职能和岗位职责,坚持问题导向,有的放矢,突出针对性,切忌大而空。

(三)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真抓实干。把学习理论同指导工作结合起来,把转变思想作风同转变工作作风结合起来,把提高理论水平同提高领导水平结合起来,努力在统揽全局上下功夫,在提高决策水平上下功夫,在抓工作强素质上下功夫,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真正达到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目的。

学习公共关系学的意义篇6

【关键词】行政管理初中浅析见解公共关系教育管理

1公共关系教学对于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

考察公共关系教学对中学行政管理专业的意义,首先应该从两者的研究内容入手,寻找它们的共同区间,找到了这个区间,意义就显而易见了。行政管理学的研究内容比较广泛,是由其研究对象所决定的。随着这门学科的发展,其研究内容也不断丰富和发展。概括地说,包括政府自身的结构、功能及其对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活动的规律,具体地说,包括行政职能、行政环境、行政组织、行政首长与领导群体、国家公务员、行政决策与执行、行政监督、行政法制、行政机关管理、行政管理的方法与技术、行政效率与改革等等。由此可见,行政管理学关注的面极其广泛,但它不可能真正做到面面俱到。而公共关系学是研究组织与公众之间传播和沟通的行为、规律和方法的一门科学。它旨在通过塑造良好的组织形象,利用有效的传播和沟通手段,达成公众对组织的了解、认可与合作。公共关系学既有较强的理论性又有较强的应用性,这就决定了学习这门学科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因此,公共关系学所关心的内容恰恰是行政管理学所需要的,在行政管理学看来,公共关系学是一种极其有用的工具,行政管理学只需要提出需要的内容,公共关系学则根据需要去完成。所以,在管理类专业设置这门课程就显得十分重要,没有了公共关系学,行政管理就如同断了一臂。归纳起来,公共关系学使攻读管理类专业的学生认识到公共关系在现代管理中的性质、意义和作用,学习和理解公共关系管理的概念和基本原理,了解和掌握组织与公众沟通的过程、手段和方法,最终的目的是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公共关系能力,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运用到工作实践和社会实践中去。

2走出公共关系教学的困境

2.1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师资队伍是学科发展的核心,学校应有组织、有计划、分步骤地逐渐完善公关教师队伍,可以以院系的名义聘请一些公关经验丰富、有条件的话可以引进一些既有公关实践经验、又有深厚理论素养的公关人才,补充到中学公关师资队伍中来。同时,鼓励教师参加一些全国性的学术交流活动,不定期或者定期地举行一些针对教师的培训活动,不断提升队伍素质水平。要注意对教师进行专业教育和培训,将不利条件转化为有利条件。

2.2在教学方法和教材建设方面加大投入,争取突破。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应用性学科,这就要求理论教学必须结合中国实际,特别是要结合中国行政管理的实际,形成独具特色的教学方法和配套教材。在教材建设方面,要组织有经验的专家学者编写适合于不同专业的公共关系学的示范教材,鼓励教材多样化,不仅采用书本教材,还要采用影音教材等多媒体手段,能够化说教为感知、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在教学方法上,要鼓励教师之间互相交流,还要充分注意到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有意识地将说教式教育转变成实践式教育,一方面要保证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例如,可以开展案例讨论,举办学生模拟创业大赛、商务洽谈策划、新闻会等情景模拟。这需要公共关系学教师不懈努力,不断进行教学创新改革,挖掘学科潜力,实现教学模式多样化,多设计、安排课堂技能训练,灵活把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实现师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在当前中学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教学的现状

3.1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尽管现在我们拥有一支数量巨大的专业教师队伍,但是,由于我国中学专业设置上的问题,基本上就没有科班出身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整体素质参差不齐,这种情况在行政管理专业的教学中尤其明显。因为一般院校都没有公共关系专业,公关教师大多是由其他学科、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转而从事公关教学,主要精力仍用于原来的专业研究,所以行政管理专业中公共关系的教学任务实际上是由其他学科的教师在承担,这必然会对整个公共关系学的发展产生影响。

3.2教材的编写和使用问题重重。目前的教材种类繁多,但质量上乘者则少之又少,况且,大部分教材是为公共关系专业教育或者职业教育服务,很少有适合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使用者。虽然公共关系专业教材有一定的广泛适用性,但对于不同专业的学生也应区别对待,毕竟不同专业对于同一门课的要求不一样。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光荣在党年感言范文 光荣在党年感

    - 阅0

    光荣在党50年感言篇1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颁发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明确了“光荣在党50年&rdqu.....

    举报村管范文(收集2篇)

    - 阅0

    感言谜语篇1试卷可研究性公文论文心得体会的评课稿汉语拼音启事的悼词反义词读后感写作社会主义了词语整改座右铭导游词新闻稿:起诉状作文请柬守则。简报事项教案课外知识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