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6篇)

来源: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1

*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准确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中的“人”,既涵盖了社会全体成员,又突出了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核心作用;以人为本中的“本”,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在世界观、社会历史观、价值观及所主张的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道路、方法问题上存在根本区别。

要深刻认识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进一步明确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有助于我们深刻把握科学发展观的科学内涵和精神实质。

以人为本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首先应弄清楚其中“人”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人民,以人为本就是以人民为本;还有一种观点认为,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社会全体人员或所有个人,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人”为本。这两种观点都有合理的因素,但都不全面。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正确反映客观现实的“人”是一个集合名词,它是包含所有个人、群体和整个人类在内的广泛的社会范畴。以人为本所讲的“人”,包含两层含义:一是指全体社会成员,即马克思所说的“每个人”、“一切人”。我们党作为执政党,始终重视尊重和保障全体社会成员即每个人的生存权、发展权以及宪法赋予的其他权益。所以,以人为本中的“人”,首先应包括受我国法律保护的一切社会成员。二是指人民,人民是“人”的主体和核心。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人民始终是以占人口大多数的劳动者为主体、在利益一致基础上形成的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我们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理所当然地应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各项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只有从“人人”和人民这两个层面去理解,才能全面把握以人为本中的“人”的基本含义。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还应弄清楚其中“本”的基本含义。对此,我国理论界目前也存在一些不同的理解。一种观点认为,这里所说的“本”,只是一种价值观,主要涉及人的利益和价值标准;另一种观点认为,它不只是一种价值观,还具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的意义。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因此,对以人为本中“本”的基本含义,应从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统一上、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上去把握。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社会历史观和价值观的基本观点,它深刻阐明了人民是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和社会财富的创造者。科学发展观强调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确认并保证人民的主体地位,以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本。以人为本,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在发展问题上所持的根本立场,这就是在不断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过程中,坚持把人民放在首位,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实现好、维护好和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作为衡量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尺,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深刻认识以人为本的科学内涵,除了正确把握其中“人”和“本”的基本含义,还必须从理论上明确以人为本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原则界限。

二者的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不同。西方人本主义主张在认识自然界和社会时应确立人的主体地位,反对宗教神学和封建主义的“神本”、“君本”思想,这是具有历史进步意义的。但是,它在世界观和社会历史观问题上是唯心主义的:把人看作脱离具体历史条件和现实社会实践、社会关系的抽象的个人,认为人性和人的本质是与生俱来、始终不变的。西方人本主义虽然在不同程度上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违背人道的现象,但它用抽象的“人性”来解释历史,把所谓人类的“善良天性”或“理性”看作历史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动力,不可能深刻揭示各种反人道现象存在的社会历史根源。与西方人本主义的唯心论和唯心史观相对立,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人在社会活动中的主体地位是以承认物质世界的第一性为前提的,只有遵循自然、社会以及人自身运动的客观规律,人类才能实现持久生存和发展的目的;与西方人本主义把人归结为“个人”或抽象的“类”根本不同,以人为本的思想认为,生活在现实社会中的人是个人、群体和类的集合,个人总是结成一定的群体,分属于不同的阶级或阶层,人民是最大的人群共同体,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基本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核心价值观;结构分层

中图分类号:B26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1494(2013)06-0036-05

价值观是人们心中的深层信念系统,是人们基于自身生存发展需要对于客观事物有无价值、有何价值以及价值大小的评价标准和根本看法,是人们关于价值问题所持有的相对稳定的立场、观点和态度的总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对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在人类社会的具体实践中,每一社会形态的价值观都是一个复杂庞大的体系,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三个层次的内容,其中基础层次是基本价值观,中间层次是一般价值观,最高层次是核心价值观。

一、位于基础层次的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

基本价值观,是关于某一社会形态基本性质和根本原则的价值判断和取向。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是社会主义社会所特有的,表征社会主义社会发展基本规律、体现社会主义价值诉求的长期的稳定的价值理念。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是厘清社会主义与其他社会形态价值差异的主要标志,是能否始终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正确把握社会主义的价值需要、价值选择、价值创造和价值实现的关键。

(一)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发轫于空想社会主义

早在16世纪,空想社会主义奠基人莫尔在《乌托邦》一书中就明确提出了“公有制”、“按需分配”、“平等”、“人的全面发展”等思想观念。虽然莫尔在其思想理论中尚未提及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这一概念,但他对社会主义的源初表达已经触及到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核心内容,进而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提炼与建构提供了学理支持和铺垫。莫尔极力反对以剥削为特征的私有制,认为私有制是一切罪恶产生的根源。“任何地方私有制存在,所有的人凭现金价值衡量所有的事物,那么,一个国家就难以有正义和繁荣”[1]43,所以,“如不彻底废除私有制,产品不可能公平分配,人类不可能获得幸福”[1]44。生产资料和全部产品公有是乌托邦最大的特点。“每个人一无所有,而又每人富裕。”[1]115乌托邦没有贵族地主阶层,人人平等,除了公选出的政府官员和从事学术研究的人以外,人人都得参加劳动,并以生产性劳动为基础组成乌托邦的家庭。乌托邦是一个平等的社会,自然给予每个人平等享有一切的权利。乌托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重视国民教育和社会教育,乌托邦居民享有肉体和精神两方面的乐趣,获得体、智的充分发展。

19世纪中叶,法国的圣西门、傅立叶,英国的欧文批判地继承了莫尔关于“平等”、“人的全面发展”的思想,赋予了社会主义以“自觉劳动”、“和谐”等新的理论创见,至此,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有了更为丰富的思想内涵。如“平等”,社会将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把任何不平等的现象都消灭在萌芽状态。保证使所有人都能最充分地发挥他们的聪明才智才是真正的平等,这是圣西门的毕生理想。又如“全面发展”,空想社会主义者重视教育,提出将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相结合,努力促进人们在体、智、德、行方面的全面发展。再如“劳动光荣”,“劳动是一切美德的源泉,最有益的劳动应当受到尊重。”[2]“劳动是人的天生爱好,劳动权是最主要的天赋人权。”[3]劳动是光荣的,在未来的社会里,人们将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觉自由地从事劳动。再如“和谐”,这个社会消除了城乡差别和阶级对立,“工业生产将不像现在这样都集中在穷人糜集的城市中,而将遍布全球乡村的法郎吉中”[4]。“在这个社会里,人们将吃得最饱,穿得最美,有最好的住宅,能够随意去旅行,到处都可以得到生活必需品和生活上最美妙的东西,人们的智力发展水平很高,有运用自然规律和鉴赏艺术的能力,新的社会富有诗情画意”[5],整个社会形成一个完美和谐的整体。

空想社会主义者“确信有可能实现一个财产共有、普天同乐、和谐协力和团结的社会,一个能使人类的力量,人类的美,人类的光辉和荣耀升华到最高境界的社会,一个安抚受难的人民、把不幸的人们从饥饿和悲伤的苦难中拯救出来而把幸运的人从自我主义中解脱出来的社会,一个使劳动与欢乐、富有与善良、德行与幸福在尘世间结合起来的社会”[6]。空想社会主义的理论学说虽然含有十分虚幻和空想的性质,但“他们天才地预示了现在已经科学地证明了其正确性的无数真理”[7]636,他们这些天才的理论预见,成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直接理论来源。

(二)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集成于科学社会主义

马克思、恩格斯历来坚决反对为未来社会做详细具体的描绘,他们一再宣称,决不提供任何可以适用于一切时间、地点、条件的“一劳永逸的现存方案”,也并未对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做出详尽阐述和具体说明。他们只是在批判资本主义的过程中、在同各种学说流派的论争中,对未来社会的大致图景做过一些粗线条的勾勒和描述。这些勾勒和描述是对空想社会主义思想的直接继承,推进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深入发展,凝练出“公有制”、“平等”、“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价值理念。

公有制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基础和物质前提的基本规定和表征。社会主义的价值主体是无产阶级,无产阶级革命的目的“并不是要废除一般的所有制,而是要废除资产阶级的所有制。……从这个意义上说,共产党人可以把自己的理论概括为一句话:消灭私有制”[8]286。消灭私有制并不意味着“剥夺任何人占有社会产品的权力,它只剥夺利用这种占有去奴役他人劳动的权力”[8]288,取而代之的将是“在协作和对土地及靠劳动本身生产的生产资料的共同占有的基础上,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7]269。这种个人所有制不再是少数人占有社会财富,而是联合起来的个人对社会财富总和的占有。因此,这是一种真正的“个人所有制”,即联合起来的个人所有制,无产阶级革命就是要“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8]293,剥夺剥夺者,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平等是关于社会主义政治伦理关系及其原则的基本规定和表征。平等是无产阶级的战斗口号,是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平等作为社会主义基本价值的核心命题,马克思将其界定为“争取平等的权利和义务,并消灭一切阶级统治”[7]609。在马克思那里,“平等的要求已经不再限于政治权利方面,它也应当扩大到个人的社会地位方面;必须加以消灭的不仅是阶级特权,而且是阶级差别本身”[9]721。社会主义源于人们对平等社会的不懈追求和向往,社会主义将为所有社会成员提供平等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都能摆脱贫困和愚昧,在其共同生活和劳动的一切领域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和特点。“社会主义是正义的事业,是实现平等基础上的自由人的联合”[10],平等是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题中之义和具体体现。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关于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和终极目标的基本规定和表征。自由全面发展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共同成果,是人类价值认识中的共识元素,是社会主义社会的终极理想。自由不仅包括我靠什么生存,而且也包括我怎样生存,不仅包括我实现着什么自由,而且也包括我在自由地实现自由。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与生俱来的价值诉求,也是社会主义的最高追求,“我们的目的是要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这种制度将给所有的人提供健康而有益的工作,给所有的人提供充裕的生活和闲暇的时间,给所有的人提供真正的充分的自由”[11]。自由是整个社会的自由,也是每个人的自由,在社会主义社会里,人将“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12],“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9]760。实现每个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这是社会主义的最根本的价值理念。

(三)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突破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如果说马克思的毕生理想是将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科学化,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则孜孜以求于将科学社会主义的价值理想现实化。中国共产党关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探索始终与“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最高命题交织在一起。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奠基人邓小平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主题,振聋发聩地提出了“公有制和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两个根本原则”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等观点。邓小平一再强调:“一个公有制占主体,一个共同富裕,这是我们所必须坚持的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13]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具有决定意义的差别就在于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进行组织生产。生产资料归全体社会成员共同所有是共产主义者“特有的观点”。生产资料公有制是消灭一切阶级和向无阶级社会过渡的物质基础,是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建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全体社会成员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集中展现。“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不是社会主义,两极分化也不是社会主义。”[14]447“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15]共同富裕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平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展开,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和最终目的。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日臻成熟和完善,相继推出“既促进经济的发展又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社会公平和正义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16]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实现了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认识发展的新跃迁。这些重要思想论断是马克思主义思想理论体系中富有强大感召力、持久凝聚力和不竭生命力的中心意涵,是统一思想、引领思潮、激扬民气、凝聚人心的力量源泉,是正确理解社会主义本质,澄清各种理论困惑,解答各种现实问题的关键。

二、列在中间层次的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

一般价值观是关于某一社会形态主要特征和具体规范的价值判断和取向。一个社会的基本性质、根本原则集中表现为社会的基本价值观,社会的基本价值观往往通过某些具体的概念和范畴得到表述,这些概念和范畴就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一般价值观。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是关于社会主义政治、经济、文化的各个领域和社会生活各方面的具体判断和表达。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归根结底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及其发展的需要,是特定时代场景下社会全体成员的共同理想和价值愿望。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属于意识形态范畴,它一旦形成便会成为社会的主流意识和主导观念,对社会的发展起到规范、引导和促进作用,并保证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轨道和向着理想的目标健康迅速发展。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又是一个历史范畴,是一个不断生成的概念,在不同的社会主义国家以及同一社会主义国家的不同历史时期呈现出不同的具体内容。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革命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辛探索中,形成了中国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的初步判断,这其中既包括“独立”、“自主”、“统一”的政治立场,也包括“富强”的经济理念,还包括“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民族”、“科学”、“大众”的文化思想,又有“亦工亦农”、“亦文亦武”、“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构想,更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护公共财物”,“勤劳勇敢”、“艰苦奋斗”、“服务大局”、“无私奉献”、“集体主义”、“为人民服务”的社会规范。上述观点和论断是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价值原则为基点,以革命和建设的时代特征为场景,以中华民族的精神为依托,在实践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做出的具体判断,为新时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本质提供了丰富的思想资源。

改革开放至今,中国共产党坚持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改革实践,顺应国际国内的发展趋势,从“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做出了一系列新的价值判断,丰富了中国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具体表现在:经济领域提出“效率”、“公平”、“共同富裕”、“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等观点;政治领域主张“自由”、“民主”、“平等”、“正义”、“法治”、“德治”、“反腐倡廉”、“安全”、“稳定”、“反对霸权主义”等论断;文化领域坚持“文明”、“先进”、“科学”、“包容”等思想;社会领域强调“和平”、“发展”、“和谐”、“团结”、“互助”、“诚信”、“友爱”、“进步”等取向;生态领域突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美丽中国”等理念。中国社会主义一般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价值层面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做出的历史性贡献,它是几千年来人类梦寐以求的价值理想在中国的一种延续和彰显。

三、居于最高层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是关于某一社会形态的本质属性和最高追求的价值判断和取向。核心价值观是一定社会形态中长期存在的、广大社会成员普遍遵循的、相对稳定的根本价值准则,是社会价值观体系的内核和灵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那些在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中居统治地位、起指导作用、从最深层次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根本问题、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占据核心地位的价值理念。”[17]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体现了普遍认可并努力践行的广泛性价值要求,又有感召人们不断递升的先进性价值理念;既反映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现实价值需要,又包含着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理想价值诉求。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主心骨、一个国家的稳定器、一个政党的指南针、一个社会的粘合剂。

500年来,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理性嬗变,人们对社会主义价值观的认识冲破重重迷瘴不断前行;一个半世纪以来,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跃迁发展,人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日益加深,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简练概括的要求越加迫切。中国共产党历来重视在实践基础上推进理论创新,特别是近10年来,在重大战略思想层面,先后提出了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学习型政党等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以不断创新发展的科学理论迎接困难、应对挑战。党的十提出“三个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党在新世纪新阶段,科学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准确把握时展趋势和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深刻总结历史经验,着眼于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安全性、增强全民族的凝聚力和向心力、提高国家文化影响力的现实需要和明智之举。既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本质属性和最高追求给出简明回答的愿望,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拥有过人的胆识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勇气力量。

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内容丰富,层次多重,如何从中梳理和概括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权威性强的、能为人民群众普遍接受的核心价值观,是对我们党智慧和能力的一项艰巨考验。党的十报告采用了同志经常倡导的“正确处理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的思想方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分为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从而实现了政治理想、社会导向、行为准则的统一,实现了国家、集体、个人在价值目标上的统一。同时,为了避免有关概括的草率性和盲目性,“报告”还用“倡导”、“培育”这些开放性表述为实践和认识的深化留有余地。可见,党的文献在第一次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问题上,非常注重理论严谨性与表达艺术性的高度统一。这种理论自觉和理论创新,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指明了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凝练,离不开实践和认识的不断发展。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离开人的社会实践,就不会有认识,更不会有认识的发展。相对于人类认识长河,人类实践洪流而言,人们对某一具体事物的正确认识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往往要经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多次反复才能完成。社会主义作为一项崭新的社会实践,现实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一个发展的初始阶段,各种社会体制和运行机制都需要逐步发展、成熟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作为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的一个要素、一个发展阶段,无法取代科学社会主义的整体实践,因此,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是一个复杂的长期的历史进程。探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不能割断历史,我们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坚持者、实践者、发展者,只有厘清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发展的历史过程和整个体系,才能在此基础上培育出科学的、高度凝练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在实践中把科学社会主义坚持好发展好、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好建设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仅要提高对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的整体认识,而且还需加深对三个层次价值观之间作用机制的关系认识。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孤立为之,只有将其与社会主义基本价值观、一般价值观结合起来,才能实现历史与现实紧密联系,理论与实践共进发展。

参考文献:

[1]莫尔.乌托邦[M].戴镏龄,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6.

[2]圣西门.圣西门选集:第2卷[M].董果良,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85:71.

[3]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3卷[M].赵俊欣,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82:135.

[4]傅立叶.傅立叶选集:第1卷[M].赵俊欣,等,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82:259.

[5]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70.

[6]赫茨勒.乌托邦思想史[M].张兆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0:125.

[7]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田海舰,邹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论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67.

[1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576.

[1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1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11.

[1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447.

[1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16]袁贵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J].中国社会科学,2008(1).

[17]裴德海.从一般价值到核心价值[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3:33.

APreliminaryStudyontheStructureoftheSocialistValueSystem

DongLijiao

(Heilongjia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Harbin,150022)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3

关键词:人文精神;核心价值观;以人为本;建构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0)25-0220-03

一、价值观问题是人文精神的重要内容

价值观是指关于价值观念的完整系统,是人们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在改造世界、创造和享用价值的过程中形成并确立的相对稳定的观念模式,是人们以价值关系为反映对象,对人们的价值活动起导向和规范作用的社会意识。它渗透到现实生活的各个领域,人们的信念、信仰、追求和理想等都属于价值观的范畴。

1.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要素。价值观体系包括四层内涵:一是价值观的实质。“人是全部人类活动和全部人类关系的本质和基础”[1],它是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的集中体现,是主体反映外部事物对自身的效用关系,是人们进行价值判断和选择,确立价值取向和追求的范型和定式。二是价值观的核心。“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意义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2]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价值观的核心应反映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即该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关系的体现。三是价值观目标。它强调满足主体对外部事物的需要,是主体的价值取向或者价值诉求。一个社会核心的价值目标就是统治阶级的价值目标,反映的是统治阶级的基本要求。四是价值观的基点。价值基点给出了一个社会基本的价值标准。处于主导地位的价值观代表着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体现着价值体系的基本价值倾向,统率着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价值观念,是一种社会制度普遍遵循的基本原则,是一种文化区别于另一种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这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核心价值观。

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经济、政治、社会环境的一系列变化进一步推动了社会价值观念的变迁。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伴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涌动,社会主流价值观念开始受到强烈的冲击,实利思想、物质主义、拜金主义迅速萌生。面对市场经济给人文领域带来的冲击和震荡,当今中国需要提倡应用人文精神即精神文明来抵制物欲横流的倾向;应给人文精神赋予“人道主义”的内涵,尊重人、关心人,将市场经济中产生出来的东西肯定为“新的人文精神”,强调理想、信念、精神要与现实生活相协调、相适应。

2.文化是社会的灵魂,人文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人文精神就是文化中的以人为本的精神。作为社会的思想灵魂,文化是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我们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创造了我们。个体永远不能从自身来理解,他只能从支持他并渗透于他的文化的先定性中获得理解。”[3]在当代社会,文化已经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部分、国际交往的重要内容和民族融合与冲突的重要因素。

正是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的角度,才把发展先进文化的目的概括为促进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不断提高;把不断提高全体人民的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和创造才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我们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必须履行的第一要务”;并把满足人民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和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看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也正是从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的角度,把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作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是培养一代又一代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4]其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

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是主导社会理想、信念和精神风尚的灵魂,它对处于非主导地位的种种价值观念中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发展的成分具有强大的抑制作用,因而也是稳定国家的经济制度、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制度的精神支柱,它关系到国家的兴衰成败。

3.“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理念。进入21世纪后,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升。然而,现代化转型带来的精神紧张,商品社会的浮躁、拜金,却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感受到精神的空虚和信仰的失落。与此同时,主流价值观念弱化所导致的价值认同的缺失,也日益成为阻碍中国文化软实力提升的深层次原因和损害中华民族凝聚力的隐忧。价值认同是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是维系社会稳定的基石,价值认同的背后是生命与人心的安顿。

二、人文精神是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一种思想态度

人文精神是整个人类文化基础之上提升、体现出来的最根本的精神,它以追求真善美等崇高的价值理想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为终极目的,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是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

1.核心价值观折射出一个民族的人文精神。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人之所以是万物之灵,就在于它有人文,有自己独特的精神文化。我们讲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就讲到了人文精神。人的意义,人生的追求、目的、理想、信念、道德、价值等等,这种高尚的、健康的精神,就属于要发扬的人文精神。

对一个民族来说,只有确立起核心价值观,民族文化尤其是精神创造才有了骨干和建设的基础,才会成就为巍峨的大厦,而非文明的碎片。同时,当一种最根本的价值体系确立起来后,共同的约定才会形成,和谐社会构建才会化为真实可感。“有没有核心价值观和拥有什么样的核心价值观,一定会折射出一个民族的思想方法和人文精神。”[5]而核心价值观是整个价值体系中最基础、最核心的部分,是一个人、一个集团乃至国家和民族长期秉承的一个根本原则。

2.人文精神就是人的本性。人文精神是一种高度重视人和人的价值观的思想态度。它关注人存在的意义、尊严、价值、道德、文化传统,关注人的自由与平等,人与社会、自然之间的和谐等,也就是通常人们所说的“终极关怀”[6]。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表现为对人的尊严、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对一种全面发展的理想人格的肯定和塑造;而人文学科是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知识教育体系,它关注的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

人的本性通过实践活动体现出来。而体现“人的类特征”的实践活动“恰恰就是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7]。因此,人的本性展开就表现为对自由的追求。对自由的追求总是以人为目的或以人为本,否则就不可理解。可以把自由理解为人的能力的全面发展,“作为目的本身的人类能力的发展,真正自由的王国就开始了。”[8]可见,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比资本主义“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9]。这使人文精神升华到一个崭新的境界。“人的全面发展”体现出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人的终极关怀的理念,正如说:“推进人的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10]这就把对人的终极关怀提到空前未有的高度,也更加自觉建构地现代人文精神。

3.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以人为本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的核心所在。“注重人文关怀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题中应有之义”[11]。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以人为本”的实质就是以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本位,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的主体地位,发挥人的首创精神,保障人民的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所以,“以人为本”既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点,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人文精神的核心和实质,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要求。

人文精神作为社会文明的理性积淀,体现了人类对自由本质的自觉追求,其内容随着社会发展而与时俱进。以构建社会主义社会和谐为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以“以人为本”为核心内容,以公平正义为基石,以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为终极关怀,以真、善、美为最高追求,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具体要求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人文精神,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支撑和本质体现。

三、人文关怀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基本维度

唯物史观把人看做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整个世界历史不过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1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人民群众始终是推动社会历史前进的主体,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社会变革和发展的决定力量。人是发展的前提、动力和目的,表明了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历史’并不是把人当做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1]。也就是说,历史活动不仅要以人为主体,同时还要以人为目的。

1.以人为本赋予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以新的时代内涵。马克思说过,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2]以人为本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出发,强调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充分体现了人民在发展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作用。它对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理解,既把握了“人民本位”这个基点,又反映了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遵循。

2.以人为本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实践途径。我们党把以人为本理念与党的宗旨意识紧密融为一体,从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层面深化了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理解,把政治坚定与文化自觉高度统一起来,始终做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党把以人为本理念贯彻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项方针政策中,坚持在人民根本利益一致的基础上关心每个人的利益需求,切实保障人民权益,体现了社会主义的人道主义和人文关怀。

以人为本在继承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基础上,结合新的历史条件和时代特点,深化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关于人的价值哲学思想,构建起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价值体系。

四、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

以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和谐社会”等执政理念,这为创立全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和理论基础,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1.马克思主义饱涵着人文主义精神和思想元素。马克思主义是在批判地继承西方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社会主义思想等各种思想成果的基础上诞生的新的思想体系。这个新的思想体系,从研究的起点和设想社会发展的目标,从哲学思想到经济分析,从社会批判到社会发展,都无一不是关注人的苦难和人的发展,无一不是饱涵着对人的思考与关怀。

2.确立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观的目的和意义。提出以人为本,从哲学上说就是要使人成为社会发展真正的主体,使其居于本位;从政治上说,就是要让人民群众成为我们社会真正的主人;从经济上说,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就是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从人与人的关系来说,就是人人都要把人当做人来对待,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以人为本’,强调的是人的主体性,就是要求以人为根本,实现人的全面发展。”[12]总之,以人为本的目的就是要消除人的个体发展与“类”的发展相分离、相对立的社会现象,在各项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中要防止重新出现社会对抗,实现“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为未来的那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创造现实的基础。

以人为本思想要求把人的利益的实现作为评价发展的价值尺度,坚持人民是发展评价的主体。马克思主义坚持以生产力作为评价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尺度,同时又坚持以人的需要的满足作为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价值尺度,并且把这两重尺度整合起来,强调人民群众是经济社会发展评价的主体,人民利益是评价标准。

3.以人为本与人的全面发展构成了人的终极价值。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的抽象物”[12]。因此,价值问题的核心是人的问题,价值观的核心应反映一定社会条件下的人与人之间最基本的关系,即该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关系的体现。它强调满足主体对外部事物的需要,是主体的价值取向或者价值诉求。

强调以人为本和人的全面发展就体现了对人的终极关怀。“概言之,人文精神的实质就是对自由的追求,体现着以人为本和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13]。马克思主义对以人为本思想的伟大贡献在于,它科学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和人的本质,为真正实现以人为本奠定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基于这样一种基本观点,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明确指出:未来的新社会是“以每个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11]。马克思主义看来,历史进步是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相统一的过程。

《共产党宣言》明确指出:“根据共产主义原则组织起来的社会,将使自己的成员能够全面发挥他们的得到全面发展的才能”[12];“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2]这一重要思想揭示:社会主义社会是以人为本的社会,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的本质要求和最高境界。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3:118-273.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649.

[3]蓝德曼.哲学人类学[M].北京:工人出版社,1988:273.

[4].论“三个代表”[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1:158-159.

[5]朱红文.人文精神与人文科学――人文科学方法论导论[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4:75.

[6]公方彬.我们的精神世界中还有没有永恒[N].中国青年报,2007-02-04.

[7]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53.

[8]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927.

[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10]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94-295.

[11]崔志胜.注重人文关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N].光明日报,2008-10-18.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4

[论文摘要]马克思的实践观,最是一种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解释原则和看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同时,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否定与解构,超越了传统哲学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主客同一。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革命的实质,以实践这一本体的中介为基础,超越了传统唯物论与唯一心论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

一、实践是一种思维方式

“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都是以实践为核心范畴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哲学理论,但在对实践范畴的不同理解中却蕴含着值得深入研究的学理上的区别。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理解为实践,并以此为基础来理解以往所有的哲学。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第一次提出了实践的概念,实践范畴的提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哲学天才世界观的诞生。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马克思公开以实践作为“新唯物主义”的建构原则和全部哲学变革的出发点。他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都纳入到实践的解释框架中去理解,指出过去旧唯物主义的缺点在于:“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观方面去理解。”…而唯心主义的缺点则是:“和唯物主义相反,唯心主义却发展了能动的方面,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本身的。”_2J这段话充分表明了马克思是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置于实践这一全新的解释原则之下,从实践的观点出发看待整个西方传统哲学,去理解传统的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哲学,并且从这一角度阐明了自己的哲学与以往哲学的不同。

马克思不仅从实践观点出发去看待整个哲学史,而且还进一步把所有的理论问题都归结为实践的问题。所以,马克思认为,“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并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人应该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即自己思维的现实性和力量,亦即自己思维的此岸性。”J紧接着,马克思又进一步指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凡是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_4J即便是观念的东西,包括整个社会的精神生活,也要从物质实践来予以说明。这样,实践范畴便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范畴,不仅社会物质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而且社会精神生活在本质上也是实践的,所以,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这样,实践不仅成为马克思理解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而且也成为马克思理解所有哲学问题的思维方式。与传统哲学的思维方式相比,实践观点作为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对待一切问题的思维逻辑。

从实践的观点出发去理解人的社会生活,并以人的实践活动的观点去批判“把理论导致神秘主义方面去的神秘东西”,这是“实践唯物论”、“实践本体论”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这三种解释模式的共同之处,但是,“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人的实践活动本身,也就是从人的实践活动的特性——诸如实践活动的客观性、历史性、能动性、目的性等出发去解释各种哲学问题。这就是说,在“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这里,实践是一个被描述的对象,是一个实体性的哲学范畴,尚未构成一种哲学意义的解释原则或思维方式。因此,“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既试图把实践作为核心范畴而贯穿于各种哲学问题之中,又无法把实践作为解释原则而重新解释全部哲学问题。与“实践唯物论”和“实践本体论”不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理解的实践和所强调的实践,是马克思所说的“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也是把实践观点作为一种思维方式来理解人、理解人与实践的关系,从而理解和看待一切哲学问题。正因为是把实践的哲学意义理解为“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所以,这里的实践既不是一种“实体”范畴,也不是客体意义上的“关系”范畴,而是一种哲学意义上的解释原则。这种解释原则,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即“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出发,去理解和解释全部哲学问题。因此,马克思的实践观点是一种崭新的思维方式,是一种哲学解释原则的创新,这才是实践观点的真实意蕴。

二、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

“思维方式是人们思维活动中用以理解、把握和评价客观对象的基本依据和模式”5J。所以,观点仅仅属于哲学理论的个别表现,思维方式才代表哲学家思想的精神实质。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想实质,关键就在于理解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内涵。任何一种哲学,都主要是因它的思维方式而与其他哲学相区别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精神实质,是否贯彻实践观点这种思维方式,是判定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非马克思主义哲学原则界限的基本依据。就哲学传统而言,马克思继承的虽然是历史上的唯物主义思想传统,但是他的“新唯物主义”与传统的唯物主义却有着本质的区别,这个区别就在于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而不在于他具有的辩证法思想,这是因为马克思的辩证法思想也是以实践观点为理论基础的。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最根本之处就在于对人的本质进行了重新理解,把实践看作人的存在方式,从而实现了从抽象的、虚幻的人到具体的、现实的人的转换。所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出发点就“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包括他们得到的现成的和由他们自己的活动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6J。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出发点的“现实的个人”与西方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有着本质的区别,传统哲学的“主体”概念是以主客二分为前提的,而在马克思的哲学中,实践成为人的存在方式,人就不再是一个抽象的主体,而成为“现实的个人”,从而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达到了主客同一。

近代西方哲学自笛卡尔以来,便形成了主体性哲学的传统。康德在批判地总结传统主体概念的基础上,正式确立了哲学的主体性原则,把主体概念改造、规定为先验主体或主体性。所以,在康德哲学那里,主体就是逻辑主体,是绝对的、先验的自我或意识,而不是一个实体性的存在者。但是,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概念基本上仅仅是一个认识论的概念,而没有进入存在论的领域。与康德关于主体的概念不同,黑格尔在《精神现象学》的序言中明确地提出了“实体在本质上即是主体”的思想_7J,并且进一步指出:“活的实体,只当它是建立自身的运动时,或者说,只当它是自身转化与其自己之间的中介时,它才真正是个现实的存在,或换个说法也一样,它这个存在才真正是主体。”8j在黑格尔的哲学中,主体已经不再是笛卡尔的“我思”,也不是康德的“先验主体”,而是绝对的,“绝对即主体的概念”_9J。主体已经不仅仅是指认识论意义上的自我或意识,而且也是一种存在样式,即一个在对抗过程中实现统一的自我发展过程,可见,黑格尔的主体概念已经真正地进入了存在论的领域。黑格尔坚决反对康德将现象与本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论,在绝对精神自身发展的过程中,黑格尔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统一,但是他却将这个历史过程视为精神自我实现的过程。所以,黑格尔的主体是一个最终超越历史过程的主体,一个“纯粹的概念神话”,黑格尔哲学是一种主体性哲学扩张的极致,是一种“理性的放荡”。

马克思在其早期著作中也曾多次使用主体概念,但是后来他更多使用的是“现实的个人”或者“劳动者”,尤其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他彻底地把“现实的个人”作为其理论的出发点,这样,马克思就从根本上超越了主体与客体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哲学思维方式的革新。这是因为“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所以,马克思说:“我们不是从人们所说的、所想象的、所设想的东西出发,也不是从只存在于口头上所说的、思考出来的、想象出来的、设想出来的人出发,去理解真正的人。我们的出发点是从事实际活动的人”Ll0l。“现实的个人”是对传统主体概念的瓦解与颠覆,是主客同一体,这与海德格尔把人称之为“此在”所具有的意义是一样的,都是为了与传统单纯的、纯粹的主体概念区别开来,无论是“现实的个人”还是“此在”,都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是一种主客同一体,表达了人就在世界之中,人与世界共在的性质。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真实内涵就是从“现实的个人”出发,“现实的个人”就是从事实践活动的人,就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所以,“现实的个人”就是一个主客同一体。虽然黑格尔强烈反对康德现象与物自体、主体与客体分裂的二元对立,也在努力地解决两者的二元分裂,并且在绝对精神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实现了主客体的统一,但是主客体的统一也是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的,如果没有主客二元对立,又怎么会有二者的统一?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从“现实的个人”或“实践活动”出发,而“现实的个人”表明了人与世界的不可分,两者是同一的,我们不能把人仅仅当作一个纯粹的主体去看待。可见,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已经超越了主客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是一种主客同一的思维模式。

三、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的哲学变革

“思维方式的变化是根本性的变化,每一种代表时代精神的新的哲学——思维方式的出现,都具有某种解放思想的作用。”_l【J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之所以能够引起整个哲学理论观点的革命性变革,从根本上说,就是因为思维方式发生了转换。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实践的观点去理解一切哲学问题,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就成为马克思主义哲学看待一切问题的逻辑原则。所以,与传统哲学相比,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是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传统的哲学争论集中在“思维与存在”的关系问题上,这被恩格斯称之为“哲学的基本问题”。由于传统哲学不了解能够把思维和存在统一起来的现实中介,所以,近代以来唯物论与唯心论在此问题上争论不休,陷入了一种两极对立的思维模式。而马克思提出的实践观点,正好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的统一中介问题,由此也就超越了唯物论与唯心论的两极对立,为哲学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理论视域,并实现了哲学向生活世界的回归。马克思提出的实践概念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它不仅解决了思维与存在统一的中介问题,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哲学看待问题的基本观念,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崭新的“哲学思维方式”。过去,人们看待哲学问题只是从或者物质或者精神的单一基础出发,实践作为人的目的性活动,它的含义则是双重性的。而从物质和精神的统一关系出发,原来哲学中的许多理论观念便都需要改变。所以,马克思的哲学变革的实质就是思维方式的转换,更确切地说,就是马克思实践观点的思维方式的确立。

由于传统哲学以主客二元对立为前提,所以,传统唯物论和唯心论执着于“本原”问题上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也就造成了思维方式上的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黑格尔认为,消解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的抽象对立,克服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互不相容,必须诉诸于把它们统一起来的中介环节——概念的世界。虽然黑格尔所找到的中介只是一个抽象的、逻辑的中介环节,并不是一个现实的基础,但是黑格尔“本体中介化”的道路却为问题的解决指明了方向,整个西方哲学的革命都是在此基础上完成的,马克思哲学当然也不例外。包括马克思在内的整个西方哲学都试图找到某种扬弃自然与精神、客观与主观抽象对立的中介环节,并以这个中介环节作为统一性原理实现一种哲学范式的转换。现代西方哲学找到的中介是“语言”,马克思找到的是“实践”,马克思不仅以实践范畴去扬弃旧哲学中的自然本体与精神本体、客体性原则与主体性原则的抽象对立,而且也把实践活动本身视为人与世界对立统一的根据,用实践的观点去解决全部哲学问题,这就是马克思的“新唯物主义”。从对立的两极出发,并以抽象的两极对立关系为基础而形成的旧唯物论和唯心论,被“本体中介化”的现代西方哲学所取代。“本体中介化”的现代哲学,站在历史主义的立场,排斥绝对确定性的追求。传统哲学从对立的两极去思考自然界与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是把人的自然属性和精神属性抽象地对立起来,从人的两极存在去寻求人类本质。包括马克思在内的现代西方哲学从中介出发去思考自然界和精神的关系问题,其实质则是以人的历史活动或生存活动为中介把人的感性存在和精神活动具体地统一起来,从人的社会存在去寻求人类的本质。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5

【考点一览】

【考点解读】

1.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

(1)哲学智慧的产生与起源:哲学的智慧产生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哲学源于人们在实践中对世界的追问和思考。

(2)什么是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3)世界观、方法论的含义和关系。①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方法论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②关系: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4)哲学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

(5)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2)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3.哲学与时代精神。

(1)哲学来源于时代,即任何哲学都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精神生活的构成部分,是一定社会和时代的经济和政治在精神上的反映。

(2)真正的哲学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因为它们在不同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任务和要求,把握了时代的脉搏,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

4.哲学的作用。

(1)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得更好的艺术。

(2)哲学的任务:正确地看待自然、社会和人生的变化与发展,指导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3)哲学为具体科学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4)哲学是社会变革的先导。真正的哲学可以通过对旧制度和旧思想的批判,更新人的观念,解放人的思想。它可以预见和指明社会的前进方向,提出社会发展的理想目标,指引人们追求美好的未来;动员和掌握群众,从而转化为变革社会的巨大物质力量。

5.哲学基本问题。

(1)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它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是本原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第一,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首先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遇到的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第二,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各种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

6.唯物主义及其形态。

(1)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物质是本原的,意识是派生的,先有物质后有意识,物质决定意识。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合理性、局限性。①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它否认世界是神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方向,本质上是正确的。但是这些观点只是一种可贵的猜测,没有科学依据;它把物质归结为具体的物质形态,这就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了。②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它在总结自然科学成就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唯物主义。但它把物质归结为自然科学意义上的原子,认为原子是世界的本原,原子的属性就是物质的属性,因而具有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历史观上的唯心主义等局限性。③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反映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要求,反映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它是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

7.唯心主义及其形态。

(1)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意识是本原的,物质依赖于意识。

(2)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①主观唯心主义。它把人的主观精神(如人的目的、意志、感觉、经验、心灵等)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本原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主观精神。②客观唯心主义。它把客观精神(如上帝、理念、绝对精神等)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现实的物质世界只是这些客观精神的外化和表现。

(3)唯心主义对世界本原问题的回答都是错误的。但是唯心主义也包含了一些认R论、辩证法、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思想,可以吸收和借鉴。

8.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

(1)阶级基础: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

(2)自然科学基础: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自然科学的其他巨大进步。

(3)直接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其中主要是黑格尔辩证法思想的合理内核、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基本内核。

9.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

(1)马克思主义哲学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坚持从实际出发认识周围的世界,第一次在科学的基础上实现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结合,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2)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10.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中产生了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1)思想及其精髓: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实事求是是思想的精髓。

(2)邓小平理论及其主题:邓小平理论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回答了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这一理论的主题是“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解读:(1)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所以要深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建构中国马克思主义理论。

(2)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包括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

【高考真题】

例1(2016・上海政治卷・22)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也是关于方法论的学说。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关系是

A.世界观践行方法论

B.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C.世界观反映方法论

D.方法论指导世界观

解析: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方法论。方法论不能影响更不能决定世界观;不存在脱离世界观的方法论,也不存在脱离方法论的世界观。因此A、C、D说法错误,都不选。答案为B。

例2(2016・江苏政治卷・25)爱因斯坦说:“哲学的推广必须以科学成果为基础。可是哲学一经建立并广泛被人们接受之后它们又常常促进科学的进一步发展,指示科学从许多可能的道路中选择一条路。”这句话说明

①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哲学的发展②哲学是“科学之科学”③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方法论指导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

A.①②B.①③

C.②④D.③④

解析:②错误,哲学有科学与非科学之分,不能认为哲学是“科学之科学”;材料体现的是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①③说法正确,都入选;④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在材料中没有体现,不选。答案为B。

例3(2013・福建文综卷・34)以下选项能够正确反映唯物主义三种基本形态演进顺序的是

①存在就是被感知②人是机器,思想是人脑的特性③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④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

A.③④②B.②③④

C.③②④D.②①③

解析:试题要求回答唯物主义的演进顺序,①是主观唯心主义观点,排除含①的选项;“世界是一团永恒的活火”属于古代朴素唯物主义,“人是机器”属于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说明了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属于辩证唯物主义,因此C符合题意。答案为C。

例4(2014・山东文综卷・33)宋代的朱熹与陆九渊曾经进行多次辩论。朱熹认为,事物不在人的主观意识之中,“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陆九渊则认为,世界的本原便是“吾心”,“理”是离不开心的。此处所示的“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

A.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

B.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C.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

D.朴素唯物主义和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分歧

解析:朱熹观念中的“理”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是客观唯心主义;陆九渊认为世界的本原是“吾心”,是主观唯心主义,可见,“朱陆之争”实质上属于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的分歧,C入选。答案为C。

例5(2016・上海政治卷・23)科学性和实践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主要、最显著的特征,表明马克思主义哲学

A.尊重社会发展客观规律,肯定无产阶级历史作用

B.在批判旧世界中发现新世界,推动现实世界发展

C.是无产阶级的认识工具,来自实践并为实践服务

D.不仅正确地解释世界,更重要的是强调改造世界

解析:A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性,没有体现实践性,不选;B反映的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不选;C反映的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性,没有体现科学性,不选。马克思主义哲学正确反映了物质世界的本质和规律,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于实践,又经过实践检验,在实践的基础上实现了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D符合题意,入选。答案为D。

例6(2011・全国文综卷・39)20世纪上半叶,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写下了辉煌的一页。从1935年到1948年的13年间,延安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整风运动、中共七大等影响和改变中国历史进程的重大事件。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结合中国实际,克服了“左”右倾机会主义的影响,确立了思想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国共产党从中华民族的最高利益出发,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敌后抗日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奠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胜利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取得这些伟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坚持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结合材料和所学哲学知识,说明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

解析:本题结合一段历史材料,要求运用哲学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历史和现实意义。设问指向明确,巧妙地介入了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这一重大时政热点,答题时可依据教材,结合延安时期和今天的实际,运用哲学的作用等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即可。

答案: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分析基本情,深刻认识和把握中国革命的规律,找到了中国革命胜利的道路。

今天,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

第二部分考点演练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16年8月18日,北京CBD核心区正在建设中的“中国尊”大厦成功升至70层,高度达333米,成为北京第一高楼。有人认为,“第一高楼”是城市的地标建筑,可以改善城市形象,助力地方经济发展。也有人认为,脱离本地实际热衷于盖“第一高楼”,暴露了追求“政绩工程”的思维陋习,是地方经济的隐患。从哲学角度看,材料说明

A.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世界观决定方法论,并指导人们的行动

C.哲学可以为生活和实践提供积极有益的指导

D.哲学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

国防科工局总工程师、国家航天局秘书长田玉龙2016年5月26日表示,2017年下半年,我国将发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落月采样并返回地球。这是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的第三步。完成2~3题。

2.空间探月技术是

A.社会科学B.具体科学

C.逻辑学D.哲学

3.我国空间探月技术的发展进步,离不开人类对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体现在

A.哲学为具体科学的发展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B.哲学是“科学之科学”,可取代具体科学

C.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

D.具体科学揭示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

4.2016年2月,LIGO正式宣布直接探测到引力波,6月再度引力波探测成果,依托引力波研究宇宙的窗口已被正式打开。引力波是爱因斯坦广义相对论实验验证中最后一块缺失的“拼图”,它的发现是物理学界里程碑式的重大成果。至此,100年前广义相对论的所有主要预言被一一验证。从哲学的基本问题看,这体现了

A.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B.思维与存在的辩证关系问题

C.思维与存在何者是第一性问题

D.思维与存在有没有同一性

5.庄子认为“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这是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观点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观点

C.主观唯心主义观点

D.客观唯心主义观点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2016年5月17日主持召开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时强调,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继续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完成6~7题。

6.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指

A.坚持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C.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D.坚持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7.我们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

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

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

C.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重大理论成果

D.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处于最高端的科学理论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九十多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体系。这说明

①马克思主义理论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③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认识结出的丰硕果实④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

A.①②B.①④

C.②③D.③④

二、非选择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6年5月5日至6日,由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等单位联合举办的主题为“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新视角”国际学术研讨会在北京举行。

材料一马克思主义是关于全世界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的学说。它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大部分组成,是马克思、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和吸收人类自然科学、思维科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的基础上于19世纪40年代创立的,并在实践中不断地丰富、发展和完善的无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材料二100多年来,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改变了历史进程和亿万民众的命运。历史已经一再证明,马克思主义仍然是当代深刻察析资本主义的科学方法。面对近年来美国金融危机、债务危机和经济危机,德国著名哲学家哈贝马斯宣告“马克思主义没有过时”;法国著名政治哲学家雅克德里达呼吁“现在该维护马克思的幽`们了”;英国著名社会学家吉登斯认为马克思依旧是当今不可超越的思想家。巴西著名经济学家多斯桑托斯则指出,马克思的思想仍然是分析当今世界发展和变化的真正的、卓有成效的工具。

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基本观点篇6

[摘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着几个常见问题: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不一致;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合拍。本文结合教学实践,探讨了解决上述问题的具体方式。

[中图分类号]BO-O[文献标识码]D[文章编号]0257-2826(2012)06-0081-05

对于一线教师而言,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过程中,需要面对几个常见问题:第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第二,讲坛内容与论坛焦点不一致;第三,学生的阅读习惯与教材的写作方式不相适应,学生的思考兴趣与教材的内容不尽合拍。能否解决好这几个常见问题,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质量的高低和效果的好坏。本文试图澄清对这几个常见问题的理解和认识,并探讨其解决方式,以就教于从事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的专家学者以及辛勤耕耘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讲坛上的一线教师。

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中,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的冲突。

现在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高度浓缩了“O五”方案实施前多门马克思主义理论基础课程的内容——主要是涵盖了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理论和知识点,因此,教学内容庞杂。但是,与教学体系改革以前相比,教学时间却没有增长,反而有所减少。普遍的情形是,用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时间仅仅是一个学期,通常是18周时间,每周二节课,共36学时。有些高校将本课程放在新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课时很可能被军训和过多的节假日所挤占。因此,实际用于教学的时间要少于36学时。

解决这个问题,各高校比较普遍采用的方式是压缩讲授内容。很多一线教师不得不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的基础理论部分,而舍弃掉教材中涵盖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内容,有些课堂甚至只讲马克思主义哲学。

这种方式不仅十分普遍,其影响之大,甚至在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政治理论课出题上都有所体现。最近几年,硕士研究生全国统一入学考试之思想政治理论课有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考核,往往偏重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容。不能不说,这与高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中存在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时间相冲突以及应对这种冲突的教学安排,有一定关联。

其实,这是一种不得已而为之的妥协方式。然而,这种妥协方式,却暴露出非常明显的负面因素,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内容没有得到完整的讲解,这意味着学生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掌握,是残缺和不完整的。

逻辑上说,可以采取增加教学时间的方式来解决这个问题。但是,现在高校课程安排体系决定了这种逻辑上的期待,又是难以落实的。因为现在高校本科生培养方案中基础课、通识课、专业课、选修课数量激增,不可能再增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教学时间。

由此决定,《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学过程中存在的这一问题,必须通过教师对教学内容的充分消化和高度提炼来完成。换言之,这个问题解决的关键,是需要主讲教师明确,在有限的时间里,对教材中所阐释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基础理论、重要内容和关键环节进行精确而深刻的讲解。

根据课堂教学体验,我认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讲解,可以围绕“一个核心”和“五个基本点”来展开。所谓“一个核心”,就是以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为核心。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包括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内涵、实践的特征、实践的世界观意义以及实践对于认识的决定作用等方面的认识和阐述。所谓“五个基本点”就是解决学生对于五个基本问题的认识。这五个基本问题分别是:第一,有关马克思主义整体性的认识;第二,有关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认识;第三,有关资本主义的认识;第四,有关社会主义的认识;第五,有关共产主义的认识。

实践的观点贯穿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课程教学始终,具体表现在五个基本方面:(1)马克思主义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发展于实践的推进,理论命题受实践的检验,马克思主义因此具有人民性、批判性和科学性;(2)马克思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面向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3)马克思主义通过对资本主义现实实践的批判,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阐释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回答了资本主义向何处去的时代课题;(4)东方国家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并进行了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探索,促使马克思主义由理论形态转变为变革世界的实践,并在实践中得到发展;(5)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还解决了共产主义之所以可能的问题,从而,使得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具有现实性和科学性。

当然,在课堂具体讲解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关于实践的观点是在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和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中出现的。但是,教师在讲解的时候,应该做到心中有数。在实践的观点没有被完整解释的时候,应该将实践的观点铺垫在有关问题的论述中;在实践的观点完整阐释以后,应该时时照应实践观点的应用。

以实践的观点为核心讲解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所呈现的五个方面,就不应该是平铺直叙、面面俱到,或者羁绊于其中的细枝末节,照顾不到整体的理论系统,而是在有所挑选、有所侧重的基础上,完成对马克思主义的整体性讲解。

比如,对辩证唯物主义世界物质统一性问题的讲解,就不必对以往作为马克思主义哲学教科书中的重点内容,又在新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教材中浓缩呈现的运动的观点、静止的观点、时空的观点等展开讲解,而可以浓缩地概括为:在近代自然科学发展基础上,人类拥有了对运动、静止以及时空问题的既辩证又唯物的认识。这些认识表明,人类已经摆脱了传统神学世界图景的笼罩,而具有了科学的世界观。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我的小书架范文200(收集3篇)

    - 阅0

    经历教学造句教案篇1经历自我贺词信了师恩报告评议活动方案了思想汇报安全挑战书,志故事指导好段条例部编版欢迎词拟人句语通告体会了对联事业单位:励考试对策。
    工作开场白.....

    文化家庭事迹材料范文(收集2篇)

    - 阅0

    祝福语普通话述职述廉篇1一封信师恩报告举报信申请报告我保证书党员回复合同我流程主要志故事检讨书笔记了学习方法卷首问候语知识点的民主教学模式食品考察了总结面积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