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检测现状(6篇)

来源: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篇1

关键词农产品;加工;质量;食品安全;中国

中图分类号TS207.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2)10-0347-01

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一项重大的社会问题。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及加工食品数量和品种的增多,使农产品加工过程监管受到重视,因为与之紧密联系的是人们的健康、社会的环保和公众的营养,这三大问题需要得到特别关注[1]。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直接关系到我国食品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而近几年农产品质量问题日益突出,加之监测机构薄弱,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频发,对我国经济发展和人体健康构成巨大威胁。因此,严格农产品加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势在必行。

1我国农产品加工存在的问题

1.1基础设施建设的落后,企业易受利益驱使非法从事农产品加工、经营活动

一方面,我国农产品加工整体上处于初加工多、水平低、规模小、综合利用差和耗能高的初级阶段,技术及装备水平低(农产品加工企业进行ISO9000和HACCP国际质量管理体系认证的少,只占注册登记企业的9%)是最主要的原因。另一方面,生产基地的建设已成为政府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为了追求业绩,有些部门往往不是根据当地的自然资源优势,而是盲目追求数量,建立了许多生产基地,却忽视对基地的管理。许多食品生产企业食品卫生安全的意识比较薄弱,食品生产过程中不能对食品质量与食品卫生进行严格控制,如对生产人员自身的卫生状况、生产工具的卫生状况、添加剂的使用等的控制还存在欠缺,一些食品生产企业(主要是个体和私营商品加工企业)为了牟利,不惜利用不合格的原料,甚至有毒有害、过期变质的原料来加工食品[2-4]。

1.2生产者知识水平不足,监管不完善

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量使用农药,以及蔬菜水果培育过程中使用激素,导致有害物质残留严重;养殖业过量使用各种增产化学药剂(如助长、催肥激素)等都是造成食品不安全的因素。但由于目前我国有关农产品监管的制度不完善,检测部门的检测水平还没跟上农产品的发展速度[5],致使农产品安全监管工作存在不足。

1.3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

近几年,我国食品质量安全问题频繁发生,诸如商家在生产豆芽时大量使用尿素等农药,河南双汇集团大量购进用瘦肉精饲养的猪加工熟食品;食品添加剂“一滴香”是通过化工合成,长期食用将危害人体健康;“苏丹红”鸭蛋等,都是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体现,同时也充分暴露了食品行业监管失控的局面。

2搞好农产品加工,确保食品质量安全的建议

2.1改善监管方式,由“事后监管”向“预防为主”转化

我国的食品安全监管通常以事后监管为主,这种消极的监管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今飞速发展的食品安全监管的需要。因此,首先应对农产品在生产的第一车间进行有效的监督、检验,按照标准进行生产,保证所生产出来的产品符合标准。其次,完善农产品销售渠道的检测、监督机制,规范农产品的市场营销,避免优质不优价、以次充好、假冒伪劣现象的发生。最后,落实培养专业知识、培训检查人员并达成食品检查方面的共同策略,统一检测依据以及先进的检测技术[6-7]。

2.2完善农产品质量可追溯制度

一方面,加强生产档案管理,将生产档案与农产品挂钩,规范农产品的档案和标识,形成完整的质量安全追溯链;另一方面,严格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对农业进行全程监管,建立“产地准出”和“市场准入”制度,提高农产品质量和追溯能力。

2.3有效地建立和完善农产品检测体系

国家要因地制宜地建立农产品检测体系。对于农产品生产的重要城市或省份,要建立完善的农产品检测体系,加强农业大省检测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农产品的检测能力。中西部地区经济相对落后,建立以区县级农产品质检站为中心,遍布各乡镇、农产品龙头加工企业、生产基地、农贸市场的农产品质量检测网络。

2.4加强立法,严格执法,加大惩治力度

严格遵循《食品安全法》,用严格的制度来保证我国农产品市场的安全。坚决打击生产、销售不合格农产品的商贩,整顿市场秩序,不给予不法商贩违法的机会。

3参考文献

[1]朱明.关于我国农产品初加工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1,6(11):12-13,15.

[2]崔明,沈瑾,李延云,等.中国农产品加工技术现状及其推广体系的建设[J].农业工程学报,2008,24(10):274-278.

[3]侯振建.食品配料的界定与监管[J].农产品加工,2009(10):22-23.

[4]刘慧杰,张龙.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J].农业与技术,2010,30(4):8-10.

[5]思利华,陈自力,邱映含,等.广西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现状调查[J].南方农业学报,2012,43(1):124-127.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篇2

关键词:加强;食品检验;检测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仍存在不够健全、检测机构数量不足、地域分布不尽合理、检测能力不强,难以适应经济快速发展的需要。所以,建立既符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加强食品安全的相关制度建设势在必行。

一、食品安全现状

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由生产加工企业自检、社会中介检验机构接受委托检验和政府部门监督抽检构成。我国食品行业发展很不均衡,尤其是中小型企业整体素质处于较低水平,中小企业和家庭作坊式企业数量众多,不具备保证产品质量的必要条件。有相当一批企业不具备发放生产许可证中规定的环境条件、生产设备及检测能力。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食用安全意识的不断增强,以及加入世贸后面临的新形势,食品的质量安全问题日益突出。蔬菜中的农药、泡发食品中的甲醛、猪肉中的瘦肉精、牛肉中的激素、鸡肉中的抗生素、海产品中的重金属和激素等以及环境污染造成的食品安全问题相当严重。中国近年来发生了许多食品安全事件,诸如苏丹红事件、啤酒甲醛风波、PVC事件、韩国泡菜寄生虫污染、大头娃娃事件、震惊中外的三聚氰胺事件等等。广大消费者对食品质量安全问题的关注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今后十年是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发展的黄金时机,必须围绕全面提高食品安全质量水平、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中心任务,有计划、有步骤地解决当前存在的问题,实现有效控制食品安全的建设目标。

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食品安全标准体系不完善,我国的食品安全标准和发达国家及国际组织相比接轨程度不够,从而影响到国内标准在国际上的可信度。二是食品检验检测技术水平不高,我国食品检测技术还存在一些问题,如检测方法不够完善。三是食品检验检测机构重复设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严重影响了我国检验检测技术水平的提高。四是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在中国虽然已经开始受到重视,但是由于我国在风险评估,尤其是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起步比国外晚,工作开展得不够全面。因此亟待构建完善的食品安全标准体系。

二、食品安全检测现状

检测是保障食品质量安全的重要基础,是监督管理的重要手段。为了有效地保障食品安全,就必须对食品安全中的各类样品进行快速准确的分析监测。国家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中,已将食品安全检测列为中国科技发展的战略发展重点。目前在食品安全检验部门通常采用气相色谱、液相色谱、原子吸收、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以及PCR、氨基酸测序仪等大型仪器来完成食品检验中化学源性项目的检测任务。这些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是食品质量安全重要的检测手段,应该加大力度开展检测方法研究,继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同样,传统食品现代仪器检测技术存在仪器价格昂贵、操作技术要求高、样品前处理与分析时间长、对仪器的使用环境要求高,通常都在专业实验室内使用,难以用于需对现场采集的样品进行实时快速监控的场合。食品安全检测具有样品数量大、检测种类多的特点,样品的分析测试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因此迫切需要一类操作简单、能够对多个样品进行快速检测的技术,以满足大量样品快速分析的需求。

三、加强食品安全检测能力的建议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探索,各地食品安全检验检测体系仍存在体系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的现象。应有效整合食品检验检测资源,避免资源浪费和业务重叠,做到结构合理、分工明确;加快食品检验检测技术研究,研制检测所需要的消耗品,引进国外先进的检测技术,构建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网络,减少重复检验检测,保证检验检测的科学性、公正性、权威性;加紧构建各部门间检测信息沟通平台,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互联互通,为有效监管提供有力支持。具体还需要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中,各地要加强检测体系建设。可以以地市为中心,秉着“不建则已,一建既全面又先进”的原则,整合各部门检验检测资源,从提高检测水平、增强监管实效出发,理顺检测监管机制。如此,能发挥检验检测效力的模式,建立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加强对机构建设的投入,改善环境设施,增添检测设备,完善检测项目,扩大检测范围提高检验检测技术水平,提高食品检验检测率,可以建立起体系健全、布局合理、手段完备、技术水平满足需要的检验检测网络。食品检测机构规章制度是保证食品检测机构管理科学、规范、有序的必要基础,是食品检测机构完成各项工作的保证。食品检测机构或其所在组织必须是一个能够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检测报告和检测活动,除了满足客户要求外,还必须满足法律法规的要求。

2.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高食品检验检测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专业人员素质。人才是加强食品检验检测能力的核心和人员素质原动力,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减少,提高专业人员综合素质,才能适应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形势的不断变化。在公开、公正、竞争、择优的原则下,通过公开招考,招录优秀人才。要有计划开展业务骨干专业知识和技能培训,并确保培训不走过场,不流于形式,使培训工作有质、有量。积极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及新技术新方法的推广,努力培养学科带头人、业务骨干和专业能手,使检验检测人员的专业素质不断提高。逐年提高检测的广度和密度,重视检测结果,逐年提高检测的广度和密度。

3.以食品安全可靠为终极目标,增强检测频率,扩大检测项目、批次和覆盖面,提高抽检的系统性、针对性和有效性,针对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及时进行食品专项安全评价性抽验,加强食品安全风险分析、消费预警和趋势预报工作;针对易发生质量问题的品种、质量信誉度较差的企业,进行目标明确的监督抽检。食品的检测结果及时向社会公布,引导群众安全消费。同时根据检验数据,对食品安全状况进行客观、公正分析,形成食品安全状况报告,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魏毅麟;做好基层食品药品监管工作的几点思考[J];中国食品药品监管;2008年12期

2.张月麟;进一步完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年08期

3.郑燕燕;康丽榕;我国食品安全现状分析[J];科技风;2010年01期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篇3

关键词:粮食质量检测现状管理体系创新氛围

中图分类号:F75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4-0012-03

1粮食质量检测现状及面临问题

中国是个人口大国,粮食质量检测关系到13亿人的口粮安全问题,理所当然的成为民生头等大事。只有做好粮食检测工作,有效控制存有安全隐患的粮食进入市场流通,从源头上有效切断有害粮食进入到市民手中,从而为社会营造一个健康安全的粮食供应渠道。为此,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必须要有一套行之有效且高度科学的管理模式,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现状的改变,粮食检测机构一层不变的管理模式已经难以符合社会发展,需要不断调整思路,完善管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满足人们的需要。

就目前而言,人民的生活理念逐渐朝着健康环保的方面改变,对粮食质量问题的关注度也日益提高,粮食安全问题成了社会关注的焦点。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如果不能很好的检测粮食质量,不但给人民造成危害,同时也给社会造成恐慌,必将给自身发展带来重创。

随着经济发展,粮食生产及质量更多的受到气候、资源、环境、技术等因素影响。在气候方面,粮食种植因为地方气候各异多变,比如沙尘暴、阴霾天气等等都给作物生长造成危害,直接影响粮食的质量问题;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加快,环境污染问题也逐渐显现,空气中有害化学成分增加,臭氧层破坏,水质变臭变黑,水源灌溉等等诸多问题;国内农业技术不发达,肥料、农药等达不到先进水平,有害残留物质居高不下;所有涉及农作物生长的因素最终都将导致粮食质量问题,如果不能在粮食质量检测环节中有效检测存在的质量隐患,一旦让其流入市场,长久以往将对人体造成极大的伤害,对社会造成极大不良影响。

另一方面,因为市场经济利益的刺激,难免有个别商贩利用粮食质量检测中存在的漏洞钻控制,想尽一切办法将一些存在安全隐患的粮食投放市场。如果这类粮食投入市场,将给人民带来极为严重的后果,也将引起社会的恐慌,给社会长治久安造成困扰。所以,只有根据社会发展变化而时刻改进提高粮食质量检测方法,在质量检测过程中始终贯穿落实科学发展观,才能有效帮助粮食流通在市场上得到有序管理和监控。粮食质量检测是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加强粮食市场宏观调控,从而有效推动粮食产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技术手段。粮食质量检测还能够帮助市场做到合理引导,从而优化粮食种植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

除此之外,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各界对粮食质量和卫生状况提出了新要求。粮食是食品和饲料的主要原料,其质量和卫生安全状况,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营养健康意识的增强,不仅使得各类食品加工行业对粮食品质提出了要求,而且将粮食转化为工业原料和饲料的行业也都对粮食质量提出了要求。这就需要粮食质量检测从源头上把好粮食质量关。但是,国内粮食检测技术落后于世界一些先进国家乃是不争的事实,管理模式不能保持与时代同步,也影响到粮食检测能够很好的进行,从而造成粮食质量检测问题成了当下一个亟待突破的课题。正因为如此,当前粮食质量检测管理模式就急需完善和加强,从而符合社会发展需要,满足人们的生活水平。

2当前粮食质量检测管理模式完善分析

2.1完善检测管理系统,确保粮食检测工作有序运转

2.1.1不断修正行业各方面检测标准,确保检测工作有标准可依

一方面,农作物生产因为环境、空气、农药、化肥等污染问题的日益严峻而逐渐恶劣。在农业生长过程中,一些以前无法确定的有害物质因为污染严重而随时可能出现粮食中。这就要求粮食质量检测的行业标准要不断的修正,始终做到以有效检测为标准,如果检测方式始终停滞不前,往往难以适应环境变化发展的需要,很难检测出粮食中各种新型有害物质。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进步,也为粮食检测提供了先进的检测设备,这就要求粮食检测机构能够运用好先进的设备,实现检测标准走向严格化的发展道路,做到宁可多检测一些成分,也不让检测有漏洞可钻。

只有粮食检测行业标准始终处在前沿位置,才能做到粮食质量的安全可靠,才能够做到有备无患,将粮食安全隐患扼杀在摇篮里,确保人们生命财产不受损失。更为重要的是,粮食检测行业标准也是一个行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标,只有行业标准始终高于各个粮食检测机构,这些粮食检测机构才会更有冲劲去研发新的检测方法,提升自己机构的检测能力,以求达到更高层面的进步。

2.1.2健全检测机构管理体系,提高检测工作效率

粮食检测体系不健全制约着粮食质量检测水平的提高。一是随着粮食市场流通速度的加快,如果粮食检测机构检测速度跟不上市场流通速度,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经济发展。目前,部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受我国体质的影响,要么人浮于事,工作落实缓慢;要么因为经济原因或并购,或撤销;再不然就是机构内部因仪器设备老化,维护、更新费用不足、业务经费缺乏保障等原因,造成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工作效率低下,运作不灵活,从根源上造成粮食质量检测机构职能体系不完善,促成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各部门之间、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与上下游机构之间缺乏沟通,缺乏交流、造成粮食质量检测信息制度不健全,同行之间缺乏竞争力,使得大部分粮食质量检测机构缺乏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当前,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只有完善管理体系,理顺各部门职能岗位,从而提高工作效率,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形成专业机构的核心竞争力。检测机构通过粮食检测报告、成果研究等方式带动粮食产业的有序发展,引导粮食产业走向越来越正规的发展道路,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2.1.3实现人性化管理,充分发挥人的能动性

在粮食质量检测管理过程中,实现人性化管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十分必要。粮食质量检测依靠的是人与设备的结合,设备是固定不变的,而人的工作能力和状态是可以改变的。在管理过程中,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内部需要搭建起完善的企业文化,通过企业文化影响所有的检测人员,让他们能够有正确而积极的工作态度,自主的投入到产业设备研发和实验工作当中去,当检测人员将工作当做一种兴趣来完成的时候,人的能动性就得到了极大的发挥,才能更好的为粮食检测工作服务。

2.2形成粮食检测机构之间相互交流学习的管理模式

2.2.1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完善竞争化管理模式

在任何一个粮食检测机构内部而言,培训是提升检测人员工作能力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粮食检测机构必须投入大量资金,通过提升检测人员的检测技术和服务理念,才能让粮食检测机构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对于处在不同岗位的检测人员,培训的方式可以不同。对于核心人才、重点人才,可以通过派外出国培训,让他们通过一段时间的脱产学习提升业务能力;对有的资深检测人员,他们可能不缺乏理论知识,但是缺乏的是与世界同步的信息,这就可以派他们参与世界前沿的粮食检测高峰会议及论坛等,让他们和更多的世界级人才交流,而得到更多的有用信息,提升检测机构的检测能力。

除了内部培训,粮食检测机构在与其它检测机构接触的过程中,也可以打开学习交流与的大门,彼此取长补短,相互切磋提高。不同的检测机构都会有自己擅长和突出的领域,多个检测机构实现学术交流,可以有效提高彼此的检测能力。

2.2.2不定期举行各种检测成果展示,填补检测漏洞

粮食质量检测机构之间应有计划不定期地开展各种检测成果展示等活动,提高各个检测机构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同时也可以更好的填补各个检测机构检测过程中存在的检测漏洞。

通过不定期举行各种检测成果展示的方式对各个检测机构有着多方面的帮助。一方面,各个检测机构因为各自资金有限、设备有限等原因造成检测结果只能是朝着一个方向前进,让其始终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检测漏洞存在。或许,一家粮食检测机构在某方面的检测能力有着标杆地位,但是这并不代表这家检测机构在别的方面同样有出色检测能力。例如一家检测机构对黄曲霉毒素的检验十分精准,在检测行业地位卓然,但是该机构对有机农药检测就明显不如另外一家。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对黄曲霉毒素有深入研究的机构和另外一家对农药残留有出色表现的机构通过成果展示来交流双方的经验,那么对双方都是一种提高,可以弥补双方在今后检测过程中的漏洞。

除了成果展示之外,各有优势的检测机构还可以通过联合的方式扩大检测范围,多家检测机构可以实行联网操作管理模式,实现资源共享,甚至在检测过程中,也可以通过联合实现设备共享,利用行业优势,达到各个检测机构资金节约,管理能力提升,效率提高的经营目标。

2.3粮食质量检测过程中要做到与时俱进,发扬创新精神

2.3.1自主研发与国外引进相结合,做好检测设备更新换代

目前,很多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因为设备陈旧而导致和社会发展脱节,难以满足社会发展需要,必须对检测设备更新换代才能更好的提高工作效率。在更换设备的过程中,要实现自主研发和国外引进相结合原则,检测设备以精确、快速检测为重点,设备仪器满足研究应用黄曲霉毒素、残留溶剂、残留熏蒸剂、有机农药、面粉增白剂、食品添加剂、有害重金属等项目的快速检测方法、检测技术,从而提高粮食质量检测的效率。

2.3.2建立多种渠道鼓励工作人员创新

除了设备的更新,检测人员的创新意识也必须得到提升。为了培养检测人员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设立创新基金等方式鼓励检测人员创新。创新基金主要用来奖励那些能够在检测领域有所突破的检测人员;也可以奖励研发能力突出,对检测机构有贡献的检测人员。无论是什么方式的创新,只要对检测方法有帮助,就是创新基金奖励的对象。在检测机构内部有创新奖励的同时,行业中也应该有创新奖励,行业的创新奖励则是对行业中有巨大创新表现的人群服务,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创新管理模式。另一方面,为了鼓励检测人员创新,还要鼓励检测人员通过论文或者其他各种方式将研究成功公布于众,形成一个良好的创新氛围,让更多的人自觉参与到创新的过程中来。

3结语

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为社会提供品质优良、健康环保卫生安全的粮食,既是从源头上合理控制粮食质量、保证粮食质量安全的需要,也是关系全国十几亿消费者身体健康和国家经济发展,是社会稳定的大事,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具体体现。粮食质量检测是粮食流通的第一个环节,粮食流通从粮食质量检测开始,只有通过检测的粮食才能流通进入市场,粮食检测机构的检测速度和检测能力决定了流通的快慢,以及造成流通后形成的直接后果。正因为如此,做好粮食质量检测工作,也是有效维护粮食流通秩序,合理调控粮食宏观市场的方法之一,是引导和推动粮食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粮食产业科技化发展的重要支撑手段,对合理配置粮食结构、增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因为有着对农业产业经济的直接影响,粮食质量检测机构就更应该更好的完善检测管理模式,确保农业产业经济能够更好更快的发展,走上良性发展的道路。

参考文献

[1]辛景树.建立健全质量体系规范质检机构行为[J].种子科技,2003(04).

[2]孙水在,陈金华.高频震动筛降低粮食不完善率初探[J].粮油仓储科技通讯,2008(05).

[3]邹芳勤.食品安全体系现状与发展趋势[J].食品与药品,2005年10期.

[4]迟玉聚.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技术现状分析[J].食品与药品,2006年03期.

[5]郭铁鸿.浅议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及控制措施[J].中国动物检疫,2007(03).

[6]盛国成.浅议加强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建设[J].农业质量标准,2006(05).

[7]肩负粮食质量监管工作的重任――建立粮食质量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考[J].商品与质量,2010(29).

[8]侯勇,王亚南,江欣,毛朝国,杨军.对建立粮食质量卫生安全保障体系的思考[J].粮食问题研究,2009(01).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篇4

关键词:食品检验;准确性;有效性;影响因素;探讨研究

中图分类号:R15文献识别码:A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09-000-01

食品是每一个社会民众都不能够离开的物质生活需求,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我国的食品种类日趋繁多,为社会民众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立下了汗马功劳,但与此同时食品安全问题也愈来愈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近年来不合格食品的问题频频爆出,这不仅给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同时也严重的阻碍了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的建设。作为食品质量安全的把控着,检验检测人员应该给予影响检验检测结果的各种因素以高度的重视,并在实际的检验检测工作之雀切实有效的措施来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

一、食品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分析

1.检测人员个人职业素养方面的因素

食品检验工作是一项技术含量很高的工作,对于检测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有着很高的要求,不仅需要检测人员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同时还要具备丰富的检测经验,能够应对检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除此以外还对检测人员的道德修养有着很高的要求,因为检测工作对于食品生产企业的经济利益来讲有着重大的影响,很多食品生产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降低食品安全质量,如果检测人员没有高度的责任感则很容易让这些食品安全质量存在隐患的食品流入到市场之中,给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构成威胁。

2.检测设备和仪器方面的因素

食品检验工作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中进行,需要借助多种检测设备和检测仪器,这就决定了检测实验室在仪器和设备的配备方面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很大的影响。除了硬件的配备之外,还有设备和仪器的使用、维护等方面的问题,尤其是高精仪器,使用和维护不当必然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进而导致整体的检测结果出现偏差。另外也包括试剂方面的因素,试剂的合理选用也是保障检测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关键,很多试剂都存在着规定的使用期限,也有一些试剂要求现配,这些问题都对于检测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3.抽样方法和样品制备方面的因素

检验工作开始之前要进行取样,取样首先要具有代表性,要能够有效的证明待检食品的质量状态。另外样品的抽取也要保证不破坏待检食品原有的性状,要确保检测结果具有证明的意义。并且样品在抽取之后要进行储存,如果没有按照规定进行保存则很容易导致样品变质。

4.检测环境因素的影响

如前文所述,检测工作需要在特定的实验室之中进行,也就是说要有特定的环境,如温度、适度、无菌、气压、粉尘等等,这些环境因素都对检测结果有着很高的要求。例如温度会影响电子以及光学仪器的精准度,同时温度条件不适合也很容损坏食品样品,从而给检测结果带来偏差。

二、提高食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有效性的措施探讨

1.建立健全食品检验检测制度

任何工作的顺利开展都需要有完善的制度作为保证,而对于食品检验这项高精度、高技术含量的工作来说更是如此,因为食品检验工作所涉及的范围很广,从食品原料的生产、食品的加工以及最终的销售等等,各个环节都需要有严格的制度作为检测结果的保证,并且需要建立一个综合性的完整制度,确保食品检验的各个环节能够有效的连接在一起,避免由于各个检测环节的脱节而导致的检测结果不一致。

2.提高检测人员的个人职业素养

检验检测共组需要检测人员具备很高的职业素养,不仅需要检测人员技术水平过关,同时也需要道德水平过关。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繁荣,食品种类不断增多,检测的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这就需要定期组织检测人员进行专业技术方面的培训,实行考核培训制度,对于培训考核不合格的检测人员要限制上岗,从根本上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也要建立完善的监督管理机制,以防止检测人员面对利益的诱惑而人为的影响检测结果,制定合理的奖惩制度,鼓励检测人员积极研发新的检测技术,同时也提高检测人员的社会责任感。

3.建立完善的设备仪器管理制度和实验室管理制度

检测设备和仪器以及实验室的环境都对检测结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实验室之中很多高精度的检测设备和仪器要建立定期维护、保养和检测的制度,确保设备和仪器能够处于正常的工作状态,从而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另外也要建立完善的实验室管理制度,如对于温度、湿度、气压、粉尘等的控制,按照检测需要设置实验室区域,为检测工作提供良好的外在环境。

4.做好样品的抽取、制备以及试剂的使用

对于食品样品的抽取要严格的遵守相关的检测规定,要确保样品的抽取能够具有代表性,同时也要保证所抽取的样品与待检测食品的性状一致,要保证检测结果具有实际的意义。另外也要做好食品样品的保存工作,根据食品样品的需要进行保存,确保食品样品在接受检验之前能够保持与原待检食品有着同样的性状,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

对于试剂的选用要严格按照试剂的说明进行,根据实际检测样品的需要而合理的选用试剂,在检测之前要对试剂的质量进行检验,要注意试剂的有效期,对于超过有效期的试剂坚决不予使用。而对于需要现配的试剂要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备进行配制。除此以外也要做好试剂的保存工作,如光敏性较强的试剂要避光保存,需要冷藏的试剂要注意温度的控制等等。

三、结语

食品检验工作是关乎着社会民众生命健康安全的重要工作,需要检测人员给予高度的重视。作为检测人员应该对于检测工作之中能够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的各项因素有着深刻的认识,在实际的检测工作之中注意控制各项影响因素,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为食品安全质量以及社会民众的生命健康安全提供可靠的保证。

参考文献: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篇5

关键词:食品检验检测质量安全共享平台

中图分类号:TS2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336(2013)18-0037-02

一个国家在食品检验方面的水准,直接影响了该国人民的健康安全,并关系到整个社会的稳定性和持续发展性。因此我们必须建立一套统一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来完善我国的食品检验市场。为了进一步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国务院已经颁布了更多法规及标准,其中《关于进一步加强食品安全工作的决定》在加强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方面做出了全面的规定。我们应以国务院要求为核心,并优化社会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

1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现状概况

在多年的发展之后,我国根据各类行业的性质,已经建立了多套食品检验检测体系。从事这些食品检验检测工作的检验机构高达八千多家,目前,仅仅在农业部门就已经发展了十三家部级质量检测中心,四百多家农业食品部级质量检测中心等等,分别设置在我国三十一个省内。除此之外,我国卫生部也分别从部级、省级、市级三个层面建立了近达三千五百多家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0年后多项资金启动下,我国卫生部进一步加强了对食品安全检测方面的工作,其中涵盖了食品污染物检测及食品疾病检测两大部分,商务部门也初步起草了食品批发市场的安全检测体系方案,在各类食品生产场地及经营场地,统一建立了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并在年销售额超出两亿元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配套建立了农产品快速检测仪器及专业技术人员。

目前,我国工商部门为了更好地实施市场食品安全检测工作,配套了流动检测车辆、快速检测仪器等先进设备,来辅助食品安全检测工作更有效地运行。由于近几年来政府职能的变化,我国食品检测工作基本上实现了政府与事业单位分开监管,甚至实现了企业化管理,这样极大程度地方便了经费的支出及预算工作。

2目前我国食品检测检验工作中有待完善的部分

2.1食品检测方式不科学

从食品安全监督方式的角度来看,最为有效的方式便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食品安全例行检测体系,从全方面范围内开展食品检测工作。由于资源有限,目前我国在食品检测工作方面所使用的检测方式较为传统,最多使用的是突击式抽查,突击式抽查方式并不能全面杜绝食品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长期这样下去,很容易导致有害食品遍布市场。除此之外,我国现在市场准入检测所使用的花费大部分都是由食品制造商自行承担,很多厂商为了降低费用,使用各种非法手段,这样极大地影响了政府部门对于食品安全的监督工作。

2.2自我检测存在弊端

在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工作方面应有效借鉴发达国家的管理经验,目前从我国食品安全检测体系的结构看来,我国大部分食品检测行为均为自我检测,而专业机构检测及政府例行检测则充当辅助角色。现阶段,我国主要采取以政府强制检测为主的检测方式,食品生产企业自身的食品安全意识较低,还有待提高。甚至还有不少食品生产厂商为了赢得更高的利润,通过不正当的方式来降低成本。据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百分之八十的食品生产企业布局诶自我检测能力,在食品面向市场之前,并没有通过合格的检验。我们必须直视现状,并进行进一步的改善。

3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完善措施

3.1构建食品检测检验网路

在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的构建工作过程中,最核心的任务便是进行政府部的门执法的检验检测机构的革新。各级别行政执法检验机构必须建立一套以保障食品安全为宗旨的体系,并与政府部门的职能相匹配,满足食品从田地到餐桌的全过程检测与管理需求,为我国食品安全质量监督工作提供技术性支持。除此之外,食品安全检验检测机构必须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及规定对食品进行检测,各个部门做好与自己负责的工作环节,做到合理分工,尽量减少重复检测,最大限度地保证食品检验工作的公正性、科学性。

3.2建立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评价及监督管理的相关制度

政府应统一食品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评价制度,对食品检验检测机构的运营资质进行统一评价,并制定相关标准来规范目前的认定资格及认定条件。除此之外,我国相关食品安全监督机构也应该组织在全国范围内的食品安全生产厂商进行资质认定,评价是否合格合法。

3.3减少不必要的重复检测工作

我国在完善食品检测机构体系的同时,必须确保各级各部门检测中心之间的资源及信息得到有效共享。其中,最常用的方式便是将现有各食品检验检测机构所获取的检测信息及资源进行整合,并形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库,构成一个统一完整的国家食品检测信息交流平台,其中包含了食品检验的技术标准、检验标准、合格食品生产厂商名录、技术设备等数据,并利用网络等方式进行实施监督管控,确保平台所的消息正确、合法。各级食品检验机构部门都可以通过登入该平台,查询到想获取的信息。

这种食品检测信息共享平台的开通,可以有效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工作,大大提高检测工作效率及质量。应按照各级部门的工作职能进行明确分工,以此来提高各部门之间的配合度,减少各部门之间的重复检测工作。在已有的全国食品检验检测资及源信息的基础上,对现有的检验检测机构进行评价,并确认其是否拥有相关资质,并将合格机构名单共享到平台中,以便其他检测部门进行查询利用。

4结语

综上可知,要想完善我国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必须进一步保证我国食品的质量与安全,减轻各级食品检验检测部门的工作负担,建立有效的食品检验检测信息共享平台,并最大程度利用我国已有的检测资源,减少检测部门的重复性工作,提高检测工作效率。相信在这种全新的机制下面,我国的食品检验检测体系可以得到很快的完善,并迈向更高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陈锡文.中国食品安全战略研究[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4.

[2]郭晓,张晓川.中国食品发展现状对策研究[J].西南农业大学学报,2002,1:93~96.

[3]田书敏.食品检测技术研究[J].食品工业科技,2000(2):59~61.

食品安全检测现状篇6

【关键词】快速检测;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建议

【中图分类号】R42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7-4834-01

随着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深入开展,食品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全民关注的焦点,快速检测技术作为构建食品安全监督防控体系的重要因素,对提升食品安全系数、强化食品安全意识、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法规、完善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只有全面、系统的掌握了快速检测技术,才能充分发挥快速检测技术的监督作用,才能提升食品安全检测的有效性,才能实现食品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全球化。

1快速检测技术概述

1.1快速检测的含义

所谓快速检测是指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从样本制作到确定检测结果这一系列检测活动的过程。所谓“短时间”,根据业内人士的实践经验可以总结为:理化检测的时间

1.2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使用快速检测技术的必要性

第一,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时耗短的特点,因此在进行食品安全监测的过程中能够极大地提高检测效率。

第二,快速检测技术反应灵敏,能够快速、有效的处理现场检测突发事件,因此在食品安全保障工作的实施中能够最大程度的降低食品安全事故。

第三,利用快速检测技术对样品进行甄别,能够帮助食品安全检测人员快速选择恰当、有效的检测方法,从而降低人力、物力和财力的耗费。

2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2.1快速检测技术的研究现状

快速检测理念的普及和推广为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于食品种类具有多样性,因此探究不同食品安全检测方法和技术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我国食品安全检测技术主要包括:

2.1.1化学比色检测技术

化学比色检测技术的依据是化学试剂与食品内有机成分发生化学作用而引起的变色反应。化学比色检测技术多用于检测菌落、霉菌的数量,另外有机磷的检测通常也采用化学检测技术,其原理是通过使用金属催化剂将含有机磷物质的水解物与检测液进行融合,然后比照标准比色卡识别和鉴定有机磷。

2.1.2免疫技术

免疫分析法是检测小分子化学物质的重要方法之一,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成本低、特异性强、耗时短的特点,广泛适用于现场筛选。免疫技术、气相色谱技术、液相色谱技术是食品农药残留检测与分析的重要方法,随着免疫技术的不断推广,测评标准逐渐趋于合理化和现代化,从而为小分子化学物质的检测提供了一套切实可行的方法。

2.1.3酶抑制技术

采用酶抑制技术进行食品安全的检测适用范围有限,多用于蔬菜、水果中有机磷农药残留检验,由于酶抑制技术存在假阳性率不稳定、定量结果测定不突出等问题,因此常将酶抑制技术与免疫技术相结合,称为酶联免疫法,这种方法通过对酶进行标记,当酶标抗原出现后,利用监测仪器分辨酶起作用的能发出颜色的底物。酶联免疫法多采用过氧化物酶作为标记物,将四甲基联苯胺作为底物。

2.1.4生物传感器技术

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传感器技术不断应用于各个领域,生物传感器技术在进行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等农药残留物检测的过程中,不仅具有良好的灵敏性,而且选择能力较好。当前,我国现有的生物传感技术主要包括:电导型生物传感器、电位型传感器等,这些传感器的高精确性推动了食品安全检测技术的发展,但是由于该技术尚处于研究阶段,因此还未深入推广使用

2.1.5蛋白质芯片技术

蛋白质芯片技术充分利用了抗原的特异性来制作抗体芯片,当抗体芯片与待测液体中的抗原充分结合后,用荧光标记的抗体会对捕获的抗原进行定量检测,但是由于蛋白质芯片技术存在成本高、捕获抗原分子难度较大等问题,因此应用性较差。

2.2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趋势

快速检测技术的发展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系列化和集成化的特点,其主要发展趋势表现为:

第一,快速检测技术对速度的要求不断提高,因此快速检测技术在确保精确性的前提下,要不断优化和缩短检测时间,提升检测效率。

第二,快速检测技术不断向系统化、系列化发展,为了提高检测技术的灵敏度,有效控制检测时间,加强配套处理手段的一体化整合逐渐成为研究方向。

第三,快速检测技术与现代科技水平的相互渗透使得检测技术不断趋于集成化、智能化,探究一次检测多种化学成分日渐成为研究热点。

3关于加强食品安全监督管理中快速检测技术应用水平的几点建议

3.1加大食品安全快速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

快速检测设备是进行食品安全快速检测的重要支撑,为了提高检测精度,加大检测设备的资金投入、更新换代和维修检测是十分必要的。

3.2提升快速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素质

检测技术人员是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执行主体,为了确保检测工作的时效性,要严格强化和提升检测技术人员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定期对检测人员进行技能考核、专业知识考核和职业精神考核,从而优化监测队伍。

3.3建立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

食品安全检测要依据不同的行业特点制定出匹配性强的检测标准体系。食品安全检测标准体系的制定要在多次试验的基础上,由业界权威人士综合制定,从而提高检测标准体系的有效性。

3.4加强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创新

技术创新是推动食品安全检测工作的重要动力源泉,为了提高检测精度、降低成本,保证检测技术的与时俱进,加强新型科技与检测技术的融合是提高食品安全时代性的重要前提。

4结束语

食品安全快速检测技术的实施是以人为本理念的重要体现,是推进全民健康的有力武器,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因素,因此加强食品安全检测是一项具有长远意义和价值的重要举措。

参考文献

[1]曹文妹,张帆,田建新.全国卫生监督机构中食品安全监督岗位人员结构分析.《中国卫生监督杂志》.2012年3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小学喜迎元旦演讲稿,小学喜迎元旦演

    - 阅0

    小学喜迎元旦演讲稿小学元旦晚会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让国旗更加鲜艳》。五星红旗,我们心中的图腾,她热烈鲜艳,迎风飘扬。她.....

    蛋糕店创业计划书范文(精选6篇)

    - 阅0

    蛋糕店创业计划书范文篇1一、创店背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物质文化生活的多样化,蛋糕逐渐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食品,大学生也是如此,尤其是处于恋爱中的大学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