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自然的感悟(6篇)

来源:

保护自然的感悟篇1

在中国,有一部著名的电视剧-----《西游记》,而我也最喜欢看这部电视剧,这部电视剧中的主要人物就是孙悟空,他代表了中国人正义。善良。不阿的情怀。而且他天性率真。无拘无束。战无不胜。让我深深地敬佩他。

有一次在梦里,我梦到自己变成了孙悟空,我和猴子猴孙们在水帘洞里荡秋千,在里面做游戏,猴子猴孙们沉浸在一片欢乐之中。

假如我是孙悟空,我要先飞到南极,因为现在全球气温升高,南北极的冰山大量融化,生活在寒冷水中的很多动物会因为气温的不适应而死亡,其中喜马拉亚山融化速度最快,如果那样会引起广泛的洪水,使人类家破人亡,会给人类带来严重的伤害。为了不让人类受到伤害,所以我要把这些冰山加上一层空气膜,再为冰山加上几千米的厚度,使冰川暂时不会融化。但是我要对人类呼吁:“人类,为了你们自己的家园,请你们一定要保护环境,虽然我有无限的法力,但只有靠你们自己,你们的家园才会更美好!”

保护自然的感悟篇2

通过多年的小学美术教学和研究,笔者认为:美术课堂需要提高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对美术课产生极大的乐趣和求知欲。教师必须深入钻研教材,了解教材内容,采用适应小学生的美术教学方法,引领学生在美术活动中进行反思。小学美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改变了传统的美术教学内容,立足于全体学生和老师,充分体现了开放性与立体性,突出了让学生在“做”中“悟”的教学反思之路。因此,作为美术教师不仅仅是引领学生动手画、动手制作、动脑欣赏,也要让学生自主探究,展开想象,在活动中反思,在活动中培养创新意识。

一、引领学生在造型表现中“反思”

学生的认知活动一旦伴随着造型表现情感,他们对自然事物的认识就会更加丰富多彩,更加主动深刻。造型表现的内容之一是绘画,因此,在绘画课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生活,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在情境中经历和感受绘画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引领学生克服绘画障碍,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使美术学习成为再发现、再创造的过程。

例如:六年级美术上册第二课《风景写生》中,教材提供的内容是把美丽的景色留在我们的图画纸上。强烈的绘画求知欲迫使学生想知道“写生”是怎么回事。为了满足学生的心理需求,教师先从复习透视知识开始,通过教材上的图例和收集到的图片,讲解有关风景构图知识以及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引导学生在课堂上制作一个取景框。在学生解了风景写生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后,教师带领同学们来到章丘绣源河的堤坝上,通过不断提醒和帮助让学生练习风景写生。学生在画画中感悟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体会简单的构图知识,做到画面的完整和富有美感。这种感悟使学生难以忘怀。在这个内容教学中,教师把静态的教材变为动态的过程,通过学习风景写生知识,与学生进行交流。学生通过到校外实际观察绣源河的风景,自由推进认知过程,经历了风景写生的产生和构图过程,满足了自身的求知欲望,留出了创造的空间。通过回顾一点透视、二点透视的构图知识、风景写生的方法与步骤,培养学生的造型能力与构图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画面完整、是否有美感的“反思”和成功乐趣。

二、引领学生在手工制作中“反思”

美国华盛顿国立图书馆墙上写有这样三句话:“我听见了,但可能忘记;我看见了,就可能记住;我做过了,便真正理解了。”这三句话用在美术教学中,它强调动手制作对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实践证明:学生的智慧在手上。学生利用各种相关材料,设计制作各种图案和造型,进行观察、分析和思考,调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活动,形成准确的表象,从实践中去体验美术、形成概念、探究规律。在设计应用课中,以具体形象的实物促进学生探究对美术知识的内在感悟,帮助学生真正理解,不断地完善认知结构,并在制作过程中使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想象能力得到发展。

例如:教学六年级上册《宇宙之旅》时,教师播放一段中国航天员上天的影片,让学生观察影片中的宇宙飞船的形状特征;通过讲述“神舟八号”发射成功的过程,调动学生兴趣;然后,学生分组讨论有关其他宇宙飞船的知识。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总结并讲述宇宙飞船的多种造型特征与设计原理;学生有了初步的感性知识,对学习航天知识和制作宇宙飞船产生了积极的兴趣。接着,让学生分组绘制草图,利用废弃材料制作各种宇宙飞船。让学生亲手操作、亲手制作,感受动手动脑、制作宇宙飞船的乐趣,感悟宇宙飞船的基本造型特点。在整个过程中,使学生对宇宙飞船的认识生动真切,记忆深刻,这为学生以后学习有关航天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实践证明:教师给学生增加一些动手、动脑的实践活动,会留给学生无穷的想象空间,丰富他们的亲身体验,帮助他们建立准确的设计应用空间概念,既促进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感悟、内化,又发展了学生的造型能力。课余时间,教师和学生共同回忆利用材料制作各种宇宙飞船的过程,让学生讲述自己知道的航天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反思”精神。

三、引领学生在综合探索中“反思”

保护自然的感悟篇3

一、在生物实验实践中体验生命教育,感受生命的价值

1.重视生物实验,领悟生命教育

首先,在生物实验中,学生通过练习人工呼吸、胸外心脏挤压、出血止血的模拟急救,学会了对意外伤害进行应急处置的基本方法,学会了保护自己、关爱他人的途径与方法,培养了在遇到突发灾难时的人道主义精神。其次,在生物教学中,我尽可能地创造各种条件,组织学生去研究活的生物以及它的生存环境。当然,在实验研究中要教育学生爱护生物、珍惜生物材料、保护生物的生存环境。比如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把鼠妇放回适合它们生存的自然环境中;在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中要求学生采用棉絮包裹鱼鳃的方法,并不停地往棉絮滴加水,尽量使鱼少受伤害,实验后将小鱼放回鱼缸;在观察蚯蚓的生活习性、外部形态及运动的实验中要求学生经常用浸湿的棉球轻擦蚯蚓体表,使体表保持湿润,实验结束后,将蚯蚓放归到自然环境中。让学生明白自然界中的生物是平等的,由此领悟到生命的神圣,懂得善待一切生灵。

2.开展探究实验,体验生命教育

在生物教学中,我经常从学生熟悉和感兴趣的事情出发,引导学生对周围的环境现象及各种环境问题展开探究。比如探究空气污染与人类健康的关系及家庭改善空气质量的方法与措施、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废电池对生物的影响……这些丰富多彩的探究活动必然会调动学生关注周围世界,思考各种“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对环境的影响。通过自主探究,学生提高了对人与环境关系的反思能力,增强了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保护环境的行为习惯,树立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可持续观念。

3.组织实践活动,感受生命教育

在3月12日植树节,我组织学生参加植树活动,要求学生每人栽好管好一棵树,经常去给这棵树浇水,每周观察一次它的生长变化,并将生长变化情况记录下来,许多学生的观察日记写得生动感人。一个学生在日记中写道:“小杨树终于发芽了。嫩嫩的、绿绿的,充满生机,多么可爱的小生命!”生命教育溢于其中。在双休日和假期中,我组织学生去绿色庄园、濮上园、海洋馆、气象馆、烈士陵园、实践基地等地方游玩,让学生接触生动活泼的生命世界,感受生命的丰富多彩,欣赏生命的美,让学生体会到自然生态保护和休闲对促进个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从而激发学生热爱生命的情感和探索生命世界的乐趣。

二、实施开放式、探究性学习活动,让生物课堂焕发出生命活力

1.实施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尊重热爱生命

一是教学内容的开放。我在生物教学中,既依托教材引导学生学好教材内容,又不被教材内容所局限,更加关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将教材内容与学生周围的环境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使学生加深对生命的认识。在学习《生物的生殖、发育与遗传》时,我搜集了许多四川汶川大地震时的现场照片,并制作成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浏览观察,让他们感受自然灾害对人类的摧残,给家人、亲友带来了巨大的悲痛,感受到地震,不仅仅震到了汶川,也震到每一个生命的心里,感悟出了生命的真谛。从而认识生命的宝贵,增强对家庭、社会的责任感,并在人生的历程中爱自己也爱别人,生命就会是多彩美丽的。教育学生珍惜生命,争分夺秒地学习,待到学业有成时,才会真正懂得生命的快乐。

二是教学形式的开放。在学习《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一节时,我带领学生走进大自然――欣赏春天争相吐芳的花朵,夏天植物的枝繁叶茂。例如,我带领学生乘车20多里到绿色庄园生态保护区去实地考察,学生走入一望无际的芦苇滩,耳边有清脆的鸣叫,他们感受到大自然的恬静、可爱。通过实地观察、欣赏,让学生认识到绿色植物是生物圈中作用最大的一类生物,它对生物圈的存在和发展起着决定的作用,与人类生活关系十分密切,培养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环境的强烈意识。

2.引导学生开展自主性探究活动,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

保护自然的感悟篇4

悟空来到一望无际的沙漠上空,他降落云头,拔出毫毛变出无数只小猴子播树种,命令它们把种子种下去,然后就回花果山睡觉去了。

一天,他听天气预报说,明天沙漠将出现8级大风,悟空想,我当年播种的树苗应该长大成林了,我要看看树木是怎样挡住风沙的。于是他来到沙漠,只见狂风挟着沙子,把房子吹倒、把庄稼淹没……所有的一切都被破坏了。他连树的影子都没有看到。悟空伤心地想:“我不是已经种树了吗?为什么这里的人们还会遭罪呢?”带着这个问题他请教了附近的村民,村民说:“你种下这些树既不浇水,也没锄草施肥,早就死了,怎么能挡住强烈的风沙呢?”

于是悟空按照村民们教的,吩咐小猴们去做,重新播树种,栽下树苗,种了树。每天给它们锄草、浇水、施肥,细心照顾着每一颗树,很快他种的树长大了。不管多大的风沙也被大树挡住了,吹不倒房子、庄稼了。人们也过上了安居乐业的日子,打心眼里感激孙悟空。

保护自然的感悟篇5

当人们纠结于孩子的问题,为“谋术”而倾心付出的时候,我们不能不强调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这一家庭教育的核心理念,引导人们“悟道”,这是引领家庭教育的方向的必然选择。

一、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之道

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我国政府承诺对儿童承担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规定的义务以来,国家制定了一系列保护儿童权利的政策。家庭作为儿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场所,承担着保护孩子权利的首要任务,这是家庭的特定功能和父母与孩子的特殊关系决定的,也是以人为本的现代社会的必然要求。

其一,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的本质功能。

家庭的本质是家庭关系,家庭的本质功能是人口的繁衍和抚育。儿童作为家庭抚养教育的对象,有生存、发展、参与社会生活的各种需要,以及社会赋予他们的特有的权利。这就决定了父母必须从孩子生命的起始阶段给与他们多方面的照料,提供生存和成长所必须的吃、穿、住、医疗、教育等方面的物质条件,保障孩子的需要和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同时,家庭作为儿童成长的第一环境,使其获得的知识、观念、行为习惯及其他人格特质,是人的全面发展中的最基本的要素,能够在人的初始阶段打下未来立足社会的知识和能力积淀,也是孩子在社会的舞台上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的必要条件,将对其一生产生重要影响。因此从本质上说,尊重和保护儿童实现自身的权利,是父母作为其监护人应当履行的义务,这种义务随着孩子的出生而产生,儿童成长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离不开家庭的作用。

其二,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的目的决定的。

儿童权利保护是一定的教育目的的具体体现。《儿童权利公约》明确规定,教育儿童的目的应是:最充分地发展儿童的个性、才智和身心能力。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立法宗旨是:为了保护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在当代中国,无论个体家庭在孩子培养的具体目标上有多大的差异,体现社会主流文化价值追求的家庭教育目的与《儿童权利公约》和《未成年人保护法》是一致的,即保障儿童的权利的实现,促进其全面发展,以更好体现其社会价值。父母以自身的生活经验对子女的教育,影响着他们在人生道路上作出有价值的选择以及其发展权、参与权的实现。因此,强化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理念,是取得家庭教育的成功的必要前提。

其三,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家庭教育内容的集中体现。

家庭教育内容的广泛性和全面性特征是其他教育载体不可比拟的。父母为孩子成长提供各种适宜的条件,满足他们生存、发展中的各种需求,按照他们的发展特点和社会需要开发他们的潜能、促进其身心发展的活动,就是家庭教育活动,同时也是对他们权益的保障。在家庭生活的实践之中,培养孩子的生存能力,启迪他们的精神世界,学习在社会中做人做事、练就参与社会生活的本领,为他们在社会的舞台上实现自身的生命价值打好基础,促进孩子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是儿童权利实现的具体体现。在这个意义上审视家庭教育,就是作为孩子监护人的父母履行对儿童权利的保护职责。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有关儿童权利的几十款内容和我国《未成年

人保护法》概括的“未成年人享有生存权、发展权、受保护权、参与权等权利”,基本包含了家庭对孩子抚养教育的全部内容。尊重和保护孩子权利,是父母抚养教育孩子的底线和基本内涵,也是家庭教育的起点和归宿。

其四,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是社会发展的新要求。

中国传统的封建社会家长制盛行,家长在家庭中具有绝对的权威,可以支配家庭中的一切,包括拥有支配子女的权利。子女必须无条件地服从家长,子女与家长是人身依附关系。在这种亲子关系模式中,子女被完全束缚在父母的管制之下,下一代对上一代只能是言听计从。孩子在家庭中没有独立的人格,没有自己对未来前途的选择权利。孩子的前途、命运都由父母来左右,父母没有必要顾及孩子的特点、孩子的需要。现代社会废除了封建专制制度,子女对父母的人身依附关系没有了存在的基础。无论在社会上还是在家庭中,每一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都有属于自己的地位和权利。社会的发展越来越注重人的价值、人的发展、人权的保护。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同样适用于大人与孩子的关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包括

了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就社会意义而言,和权利的家庭保护为社会提供持续发展的人口保障,是社会对人的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社会文化传承的必然途径和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条件,关系到一代新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社会的良性运行,因此,是社会赋予家庭的不可推卸的职能。

从上述意义上审视现代社会的家庭教育,就是父母履行对孩子权利的保护职责。有了这样的认识,再来思考强化“以孩子为本,尊重和保护儿童的权利”的理念,就会感到这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以此家庭教育之道为引领,再学习教育孩子的方法和艺术、在家庭教育的实践中付诸实施,才能实现孩子健康生存和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二、家庭教育重“术”轻“道”难免误入歧途

说到儿童权利,很多成年人是陌生的,有的人不以为然,也有人很排斥:“小孩子有什么权利呀?还不是得听大人的!”还有的说:“现在的孩子就够难管了,再让他们知道自己有那么多的权利,更得跟家长顶牛了,我们当父母的怎么‘玩得转’呀!”事实上,父母为孩子所做的一切,无论是否自觉、是否自愿,无论能否达到保护儿童的目的,在客观上都对孩子的生存与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也关系到儿童的权利能否得到充分的行使与维护。

这些年,父母们在教育孩子上不可谓不下工夫。人们努力寻找解决孩子问题的“良方”“秘籍”,以致对某些“专家”、教子成功的“名人”、社会教育机构趋之若鹜,追随或效法的结果并非都尽如人意。常常是钱也花了,工夫也下了,却是事倍功半甚至一无所获。究其根源,不可否认的现实是,在当代中国尽管有一系列国家制定的有关儿童权利的法律制度,但是在家庭养育孩子过程中依然有传统的儿童观深层积淀及其不良影响不时地显现出来,影响着人们对待儿童的态度和教育行为,依法保护儿童权利缺少坚实的社会心理基础。正是对儿童权利的陌生和漠视,一些父母按照自己理想的模式和目标来左右孩子的成长。在教育内容上,不顾及孩子的感受、需求、能力和他们的长远利益,习惯于以自我意志为孩子安排生活,确定发展目标和行为选择;在教育方式上,热衷于对孩子单向度说教,不屑于听取孩子的意见、取得孩子的认同,对孩子动辄打骂;在评价标准上,以成人为中心的“听话”的孩子是好孩子,循规蹈矩被奉为楷模,孩子作为独立的个体在家庭中应当享有的权利得不到尊重。

而始自20世纪80年代的家庭教育指导,最大的问题是迎合家长解决孩子问题的需要,缺少对家长自身教育素质提升的引领、帮助。重“术”而轻“道”的问题普遍存在。人们总是纠结于孩子问题的细枝末节,着力寻找、模仿各种解决方法,而缺乏站在更高层面认识问题的视野和举一反三的能力,更缺少现代社会具有理论意义又有现实价值的核心理念。比如在强调父母对孩子重要作用时传播“孩子的命运你决定”“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在为家长介绍家庭教育方法时,过分强调鹦鹉学舌、照猫画虎,而忽视孩子的特点和教育情境;在帮助家长分析孩子厌学、逆反、上网成瘾、早恋等问题时,一味地针对孩子为家长“支招儿”,而忽视教育过程孩子的参与以及父母如何漠视孩子权利、制造了孩子的问题……理念错了、方向不对,常常适得其反。正因为此,人们在孩子教育实践中总是茫然、困惑,遇到问题不知所措便不足为怪了。

家庭教育中出现的许多问题,以尊重和保护儿童权利的视角去分析,都可以找到其中的症结所在,这就是父母在与孩子的互动中,以长者的权威对儿童权利的漠视和剥夺,这是对孩子社会化过程的粗预。结果是,父母的失误使孩子失去了在童年理应享有的生命健康和童年的呵护,扼杀了儿童作为权利主体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R,限制了孩子的体能、智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孩子由在家庭中缺乏独立的机会开始,逐渐发展为缺少独立成长的内在动力和勇气,弱化了在现实社会生存与发展的能力。甚至不能成为一个完整的、自立于社会的人――这是家庭教育的最大失败。

三、家庭教育中“悟道”比“谋术”更重要

通常来说,“道”是事物发展的根本、是本源和机理,“术”是运用“道”的策略和方法。道决定术、统领术,是术的灵魂;术反映道,术服务于道,是道的手足;道是术的升华与提炼。没有道,术就会变成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大道至简,而术则五花八门、不胜枚举,在家庭教育中“以道御术”是关键。

以现代社会的儿童观来认识,孩子是一个权利主体,尊重和保护孩子的权利的理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价值,是家庭教育之道。当成年人真正悟出了儿童是人不是物、儿童的成长是一个渐进过程、儿童是独立的人不是成年人的附庸等等这些关于儿童权利的基本道理,强化这样的认识,就能自觉地摆正自己的位置、处理好与孩子的关系,就会减少或避免无视孩子的生命权,对他忽视、对他随意施暴;就会接纳孩子发展中的不成熟而不是试图拔苗助长;就会尊重孩子参与的权利,在决定孩子的事情时倾听孩子的声音……而在解决具体问题时采取怎样的方式方法和通过什么途径是“术”,是“道”的细化。“道”不明,“术”再多而偏离方向反而得不偿失。父母们在明了“道”的基础上,才会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灵活运用、并发现和创造更多的适合教育自己孩子的“术”。

“悟道”不可能立竿见影,切忌急功近利。“术”可学,而“道”靠悟。“悟道”是在学习的基础上通过教育孩子的实践洞察和感悟教育的本质和规律,内化为自己的理念,这是一个自我修炼的过程,并非一日之功。修道深浅,也取决于父母的视野、阅历和文化水平。那些以家教“秘籍”“绝招儿”忽悠家长的“伪专家”之所以有市场,甚至被急于求成的父母们所追捧,与人们重术轻道、悟道不深不无关系。

“悟道”与“谋术”,两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在孩子教育中,有道者才能把握方向,做正确的事;有术者才会有效解决具体问题,正确地做事。从这个意义上说,“悟道”比“谋术”更重要,先“悟道”后“谋术”才能少走弯路。

对父母而言,爱孩子的前提是尊重,广义的内涵就是以孩子为本,尊重他们生存、发展、受保护和参与的权利。在教育孩子的实践中不断感悟,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当面对孩子问题的时候,也才能积极巧妙地去应对。

对家庭教育指导者而言,不是家长的“救世主”,再多再好的方法也不可能解决家长教育孩子中的所有问题,所以没有必要有问必答。最应当做的是帮助家长“悟道”,弄清家庭教育的基本问题,把握好方向。

保护自然的感悟篇6

《西游记》我相信大家都看过或读过,它主要说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拜佛求经的经过。在这同时,也表现了他们个人的特点。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西游记个人读后感2022最新范文,欢迎参阅。

西游记个人读后感一今天,我看完了中国文学名著之一的神话小说《西游记》,从这本书中,我得到了许多感悟。

《西游记》是明代作家吴承恩写的,讲述了孙悟空出世,大闹天宫,最后被如来佛降伏,压在五指山下,后来唐僧救了孙悟空,孙悟空和唐僧一路取经,分别遇到了猪八戒和沙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为了保护唐僧取经,一路上降魔伏妖,走过十万八千里,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回了真经。我觉得故事内容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幽默,并把孙悟空、唐僧、猪八戒等的形象描写得十分活跃,生动可爱,使人过目不忘。

看完这篇小说,我想到了我们在学习中也不是一帆风顺的,凡是遇到困难都要克服它,我们还要学习唐僧师徒执着、不畏艰险,锲而不舍的精神,想想我们自己,做事半途而废,毛手毛脚,怎么会成功呢?就像我小时候学象棋,一开始,只要看到对我不利的局面,就一掀棋盘,大声叫到:“我不玩了!”棋艺一直没有长进,小朋友也不肯和我玩了,后来,我不再那么急躁,学会了心平气和地思考,即便输了,也要想办法扭转局面,所以渐渐地,我的棋艺大有长进。

奔流的河,如果没有暗礁的阻挡就无法激起浪花;羽毛丰满的小鹰如果没有暴风的搏击,就无法实现展翅高飞的自由。人的一生,注定有很多挫折和困难,我们要顽强地克服它人才能获得成功。

西游记个人读后感二暑假里,我读了四大名着之一《西游记》。

这本书栩栩如生地塑造了一个个具特色的可爱人物的形象:如爱打抱不平的孙悟空,贪吃懒惰的猪八戒,救苦救难的观音菩萨,神力无边的如来佛祖,善良的唐僧。其中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顽皮勇敢的齐天大圣孙悟空。

孙悟空是花果山上的一块石头缝里蹦出来的也可以说是石猴,从小行动敏捷,心机灵巧。从须菩提祖师那里学来了高超的本领,从龙宫得到了如意金箍棒和盔甲,太白金星劝说玉皇大帝让孙悟空上天当官。玉皇大帝就按照孙悟空的意思封他做了齐天大圣。孙悟空在天上偷吃了仙桃、大闹天宫,被如来佛祖压在了五指山下。五百年后,唐僧将它从五指山下救了出来,让它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修成正果。

勇敢的孙悟空保护唐僧前往西天取经他没有一点怨言,一心一意,忠心耿耿的保护师傅,为师傅斩妖除魔,最终孙悟空师徒取得了真经。

玉皇大帝三番四次的原谅孙悟空的过错,纵容他当官,是因为玉皇大帝向往和平,他有一颗慈爱的心。孙悟空受玉皇大帝宽容,不但不知恩不报,还大闹天宫,被压在五指山底下受惩罚是应该的。五百年后,孙悟空保护唐僧取经时一心一意,忠心耿耿,再也没有撒野,孙悟空这种知错就改的品质和精神非常让我敬佩。

西游记个人读后感三暑假中,我阅读了名著《西游记》,其中《孙悟空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真是让我百看不厌。让我受益匪浅,懂得了许多道理。

要学悟空,明辨是非。

我越看越想看,不知不觉地被那个神通广大的齐天大圣所吸引住了,他不仅能够上天入地,七十二般变化,还有一双火眼金睛,能够分辨人妖。当他遇到白骨精时,毫不犹豫地降妖捉怪,斩邪除魔,这种善于分辨真假善恶,勇往直前的品质是多么值得我们学习呀!我们生活在一个多姿多彩的社会里,到处充满阳光雨露,但也有一些事令我们感到不安与无奈,那就是在我们的周围,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坏人坏事:路上遇到了和你搭讪的陌生人;一人独自在家,陌生人按响了门铃;在放学回家的路上,发现有陌生人悄悄尾随,四下无人,这可怎么办……我们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但我们有一个聪明的小脑袋!像孙悟空那样,不被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所迷惑,擦亮眼睛,明辨是非,才能撕破一切伪装的画皮,这样危险才会离我们远远的!才能保护好自己。

不学唐僧,善恶不分。

当我看到唐僧因为“分不清善恶,对妖怪讲慈悲,错把孙悟空打死的白骨精当成人,并将孙悟空赶出师门,结果被妖怪捉到洞里”时,既愤恨唐僧真糊涂!又为他的生命安全捏了把汗。当读到“幸亏孙悟空对师傅忠心耿耿,及时赶到,才救出了唐僧,保住了他的性命。”时,一颗悬着的心终于落回了原处,好险呀!唐僧险些为自己“不分黑白,不识人妖”的行为付出沉重的代价。

读了《孙悟空三打白骨精》后,我想,如果我能像孙悟空那样神通广大的话,我要用我的法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如果我也能像孙悟空那样有双火眼金睛的话,我要用它来帮助警察叔叔抓坏人……总之,我要让世界远离邪恶,远离危险,变得更加和谐美好。

西游记个人读后感四《西游记》对于我来说是铭记于心的了,我小时候看电视,长大后看白话美绘版的书,虽说电视剧已经看过许多遍了,但终归还是被书中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我最爱看的部分是《三打白骨精》。

这篇文章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来到一座高山上,山里住着一个妖精,人称“白骨夫人”,行者出去摘桃,白骨精见时机成熟,变做一个美貌的村姑,被行者赶回来一棒打死,她便留下一具假尸首,自己逃走了。第二次又变成一个老太太,又被行者识破,第三次,行者叫众神在半空中作证,成功的杀死白骨精。唐僧本来就对行者半信半疑,经八戒说三道四,贬了行者,让行者回花果山。

通过这篇文章,我不禁为行者叫惨,他是诚心诚意的跟着唐僧,可唐僧却不知其心。我们不能像唐僧一样,乱听谗言,要以眼前的事实为依据,听信别人的谗言,会使自己丧失许多人才和机会。

读了这篇文章,我糊涂了,既然唐僧那样对待行者,那为什么行者还那么不舍得离开唐僧?读了这篇文章,我决定要学习行者那种对师傅忠心耿耿,绝无二心的精神,虽说他生性暴躁,可对那些有救命之恩的`人是宁死也不背叛他们。读了这篇文章,我觉得作者吴承恩是想借行者来教会我们如何做人。如果一个对你不忠心的人来到你身边,你么你随时都有危险,等到你哪一天老了的时候,那他就会对你图谋不轨;而一个忠诚的人就不会这么做,他会对你加倍的照顾即使你老了,他依然会对你忠心耿耿,等你临终时,他也不会离开你。

《西游记》是一艘轮船,让我们遨游大海;是一个阶梯,让我们一步一步走向成功;是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人生的路途。

西游记个人读后感五《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由吴承恩编写而成,在这么多丰富多彩的故事中,我最喜欢《三打白骨精》这个故事。

故事的主要内容是:孙悟空去摘桃子,回来时,用火眼金睛发现白骨精变成了一位花容美貌的女子,给唐僧送斋饭,孙悟空连忙向白骨精打去,她用法术走了真身,变了个假尸。后来由又变成了老婆婆和老公公来骗唐僧,孙悟空三番五次地将他们打死,唐僧被他们耍得团团转,不分青红皂白就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

我觉得唐僧的本意是好的,出家人不能行凶,平白无故打死好人,但是他没有孙悟空的火眼金睛,再加上猪八戒,好吃好色,在一旁搬弄是非。可后来,我就觉得唐僧有点偏激,毕竟孙悟空是保他西天取经,武艺高强的人,怎么这么容易就赶孙悟空走呢?白骨精她阴险狡猾,善于变化,利用唐僧的善良和迂腐,使唐僧师徒最终反目成仇。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公司员工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

    - 阅0

    公司员工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公司员工上半年个人工作总结范文(精选40篇)在工作总结中,要肯定成绩,找出不足,吸取教训,提出意见和目标,得到大家的肯定和支持,限度地团结身边的人,引.....

    优秀范文最美的教师作文(精选21篇)

    - 阅0

    最美的教师作文40篇1“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句诗就是在写老师的无私奉献,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下我的班主任老师。我的班主任高老师,是一个急性子。她走起路来两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