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训练指导方法(6篇)

来源: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篇1

关键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探究与实践

在教学中研究如何促进中学生英语阅读能力的形成与发展是一个广为关注的课题。中学英语阅读教学,尤其是农村英语教学,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挑战。根据新课改要求及现代英语教学理论,英语阅读教学应侧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帮助学生获得独立阅读能力,即能直接阅读非专业性文章,能阅读一般报纸与杂志。我针对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能力的问题,谈几点看法和实践体会,与大家商榷。

一、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

阅读是一个能动地、积极地认知与思维的过程,学生独立阅读能力并非一朝一夕就能建立的。多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证明,提高中学生阅读能力,需要克服多种影响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需要教师立足于农村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结合现代阅读教学理论开展阅读教学。除了语言认知水平、智力水平、生理发展水平、心理因素等一般因素外,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相关因素还有以下几点。

1.语感能力

语感能力是学生在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各种言语技能达到一定程度时获得的一种能力。语感强的学生理解能力也强,阅读文章抓得住中心,表达思想流畅得体。农村中有的学生学习英语也很刻苦,记忆的单词和语法规则也较多,考试成绩也相当好,但语言的综合技能,即听、说、写的能力往往比不上城里的学生,这是他们语感较差造成的。这就是说,阅读能力的提高需要语感的培养。因此,农村英语教师要科学地训练学生语言基础知识和培养他们各种言语技能。

2.情商智力

多年的农村英语教学实践证明,学生的情商是长期直接影响英语阅读教学过程及其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所以教师要重视并研究情商与英语阅读教学的内在联系,注重培养学生对阅读的积极情感,促进学生在智商、情商和创新能力等方面和谐发展。

3.人文因素

目前,在农村中学大多数学生缺乏良好的文化环境,因其英语水平低,难以买到适合他们阅读的各种英语读物,学校图书室的中学生英语读物也相当少,这些都阻碍了他们背景知识的拓宽。同时,农村学生的父母及周围人群的文化素养较低,对阅读,尤其是英语阅读,缺乏足够的重视,更谈不上指导孩子阅读。

4.师资因素英语阅读教学是一项教与学的双边活动

学生的自身努力及客观条件固然对提高阅读能力起着重要作用,但教师指导学生、开发他们的智力、培养他们的积极情商和正确的阅读方法,对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也起着积极的、事半功倍的作用。但在农村学校中,有的英语教师自身阅读能力不强,缺乏先进的阅读教学理论与方法,只注重题海式的应试教学,使学生对阅读产生消极的情感。

二、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初步实践

综合以上影响农村中学英语阅读教学的特定因素及一般因素,根据现代阅读理论,我认为应加强对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及阅读指导,帮肋学生建立读物网络及合理的评价机制。

1.夯实基本功

英语教学中的听、说、读、写四项基本技能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和影响。帮助学生培养读阅读技能、提高阅读能力并非只靠训练阅读技巧及大量阅读,全面训练听、说、读、写才能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语感。针对农村中学生英语基础不够扎实的情况,在抓阅读教学的同时教师要注重加强如下基本功训练:(1)朗读能力训练。(2)听说能力训练。(3)写作能力训练。

特别指出:强调夯实基本功并非排斥阅读技巧训练,而是想通过这些训练来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的综合运用能力,而这些能力无疑有助于提高阅读能力。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阅读训练,才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从而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构建科学的读物网络

仅靠课本、练习册上的一点读物很难满足学生英语阅读能力培养的需求。因此,从农村中学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英语知识水平,构建起一个合理的、科学的、符合中学生心理特点的读物网络是很有必要的。建议班级订阅《中学生英语世界》、《初中英语阅读》、《英语画刊》等英语杂志,组织英语老师利用网络下载一些与中学生日常生活相关的阅读材料提供给学生,这样就使学生摆脱了阅读的时间和空间限制。英语阅读网络的构建遵循以下原则:有利于丰富知识开启思维;有利于激发学英语的兴趣;有利于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有利于了解英语国家文化和习俗;有利于培养理解能力。英语读物网络的构建会使学生英语阅读兴趣倍增,受到难以意料的效果。

3.加强阅读过程指导

对英语阅读教学,目前农村中学存在这样两种倾向:一是面面俱到地讲解,二是没有任务地让学生自学。实践证明,这两种做法都不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阅读能力。教师对学生阅读过程的指导要求教师介入学生阅读过程,对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心理状态、思维方式、阅读方法等加以分析与指导,并对阅读过程给予适当调控,才会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与阅读习惯,从而提高阅读水平。

4.提倡合作式阅读

在合作式阅读活动中,教师可引导学生组织英语读报小组、开英语故事会、英语阅读交流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这类活动促进了学生阅读书籍的交流,也弥补了农村中学缺少的英语阅读环境。学生在与他人合作互动中容易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既能与不同性格类型的学友建立和谐的阅读关系,也能建立一种与读物相适应的心境,形成健康的阅读心理结构。

5.建立合理评价机制

合理科学的评价机制能促进学生积极有效地进行英语阅读。借鉴城里一些学校做法,结合农村中学实际,我与学生目前在尝试建立一种“星级”评价机制,即在平时组织的英语阅读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积分,根据积分来确定学生获得的星数,学期结束评出英语阅读“五星级”、“四星级”等各星级的阅读标兵:(1)“小阅读家”新星(2)“故事大王”新星(3)“读物网络”新星。

这样的评价机制,激发了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有助于为每个学生建立阅读档案,及时了解学生的阅读动态,并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阅读,提高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水平。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我对现任班级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结果发现学生不但英语阅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而且对英语的学习也越来越感兴趣了。

提高中学生,尤其是农村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并不是一件易事,而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其间要经历培养阅读兴趣、训练阅读技巧、养成阅读习惯等过程,同时还要与听、说、写同步进行。在此过程中,教师应是学生的引导者、交流伙伴与评价者。

参考文献:

[1]胡春洞.英语教学法.高等教育出版社,1990.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篇2

一、阅读方式

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本环节,阅读方式有许多,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1.消遣性阅读。刚入学的孩子不认识汉字,阅读就需要家长帮助完成。这样的阅读,其主要目的是引起孩子的阅读兴趣,使孩子掌握一些字、词。教师可以指导、帮助家长选择一些适合低年级孩子阅读的篇目,经常为孩子范读,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同时,教师要利用课内、课外的有利时机,结合自己的阅读经历及收获,讲述名人、伟人读书成就的事例,与学生进行对话交流,让学生产生强烈的阅读内驱力,激起对阅读的追求与渴望。

2.积累性阅读。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识字量增加了,阅读的内容越来越多了,这时教师就可以让孩子们在阅读的基础上进行积累。古话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会了积累,自然就会写文章。积累要随着年级有计划地进行:低年级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注重课文中字、词的积累;中、高年级学生要注重课文中精彩片段词汇、名言警句的积累,甚至摘录、笔记,或对重点、难点进行批注,对于经典文学中的经典部分进行背诵,丰富积累词汇,为写作奠定基础。

积累要随着年级的升高有计划地进行。就是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将文章中精彩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画记号,作注释,写评语。“不动笔墨不读书”。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可以摘录下来,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还应让学生背诵经典的文章进行积累。

3.研究性阅读。这是语文课中的阅读分析,通过教师的讲解,自身的感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了解了作者的写作思路,理清了文章的脉络。教师在阅读课堂教学中,要充分发挥引导、指导、辅导、诱导、疏导的作用,适时点拨与小结评价。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能力、现有水平,采取形式多样的方式方法,包括教师的范读、多媒体的播放,学生之间的赛读等方法,加强学生研究性阅读的训练,从而帮助学生学会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内容,掌握文章写作技巧与方法。同时指导学生学以致用,进行课外阅读,加强阅读的训练与词汇的积累。

二、写作训练

阅读是为写作服务的,随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可以让学生试着进行作文训练。写作的训练我认为应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1.练笔性写作。在一定程度上,阅读是理论在写作上的耕耘,平常的练笔是实际上的努力。“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练笔也是强化的过程。练笔的内容可以是很广泛的,写日记就是一种有效的方法。平时要求学生随身携带一个日记本或记录卡片,把自己的突发奇想或阅读中随时随地产生的灵感记录下来,以积累写作素材。如著名小说家纳博科夫就随身带满了日记卡片,随时把自己的写作灵感记下了,终于完成了《洛丽塔》这部名著。日记的内容可以丰富多彩,只要是真实感受,或对文章中事件、人物所产生的灵感,或他人谈话中一句精彩的话语,或对一段散文诗及一句歌词的领悟,就可以记录下来,成为写作素材,在练笔中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写作手法。

2.仿写训练。通过阅读,可以接触很多名家的作品,了解到别人的作品文字是怎样运用的。长期阅读,文字运用也带上他们的影子。起初模仿名家,并不是说要与他们写得一模一样,主要是模仿他们的写作手法,在此基础上可以尝试别样的写作手法,把模仿与自己的方法结合起来,并持之以恒,强化练习,久而久之,便有了自己的写作风格与特点。如在学习《高大的皂荚树》一文后,我要求学生按照《高大的皂荚树》一文的写作结构、思路,自己构思,并仿写《校园的梧桐树》,先写它的生长位置,它的枝、叶的特点,梧桐树四季生长特点与给人带来的方便。教学《美丽的小兴安岭》一文时,我领着学生阅读本文后,也让学生分析了本文的写作方法,并让学生根据本文仿写了《家乡的二龙山》。孩子们通过仿写,把家乡的二龙山描写得淋漓尽致。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篇3

强调自主读书,首先必须坚持以“书”(课文)为本,而不能以“题”(阅读思考题)为本。

自主读书不要简单地定位为是一种固定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它是我们在阅读教学中一直以来所要追求的教学目标。当然训练自主读书并不意味着会立竿见影,需要进行不懈的探索和长期的实践才能获得。

训练学生自主读书,应该把握以下几个要点:

一、要给学生读的时间和思的空间

训练自主读书,首先要解决的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权问题。课堂讲解过细,围绕问题死板求证,求稳怕乱的教学理念一定无法将自主读书训练完成。因此,课堂上,教师要毫不吝啬地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将课堂返还给学生,留给学生更多的自学时间。

在自主读书训练教学中,并不意味着老师在课堂中撒手不管,而是在老师点拨指导下,井然有序地进行,进而保证学生自主读书气氛好,有效的制止学生中“滥竽充数”问题的发生。

二、要让学生跳着摘下果子

学生之间阅读水平存在差异,对课文知识掌握的难异程度各不相同,教师要训练每一个学生都跳着摘下果子,要善于指导学生的发散思维,让更多的学生真正地体会到“领悟”的喜悦。

三、要注重学习方法指导

自主读书强调以自学为主,这样,学习方法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把握程度,将自主读书的技巧和方法,从掌握到运用的过程,做到真正的领悟和掌握。

四、要善于沟通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篇4

一、处理好阅读与作文的关系

在阅读教学中,学生通过阅读理解内容,提高思想认识;学习作者是怎样叙述内容,表达思想感情的,领悟其写法;揣摩作者是怎样遣词造句的,积累语言,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这样在培养阅读能力的同时,也促进了作文能力的提高。在语文教学中,一方面要搞好阅读教学,另一方面要加强读写方面的训练,做到读写互相渗透,互相促进。在阅读教学中,要不折不扣地做到《大纲》所指出的“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教育;教师还要指导学生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表达思想感情的”,做到从读到写,读写结合。

二、处理好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的关系

课内阅读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教材的要求有目的地进行的一种阅读,而课外阅读是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己选择材料进行学习,它是课内阅读的辅助和补充。因此,教师应积极地倡导学生在课外多读些有益的读物,并为学生提供充足的阅读时间。学生一方面从课外读物中吸取一些自己没学到的知识,另一方面把课外读物中的有关自己学过的东西同旧知识联系起来,进行自我反馈,使新旧知识达到融会贯通。

三、处理好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关系

训练口头语言与训练书面语言的关系,就是训练说和训练写的关系。说和写都是表达,这是共同点。口头语言往往不够系统,不够严谨,不够精彩;书面语言更严谨,更精确,这是不同点。把口头语言过渡到书面语言的过程就是把说过渡到写的训练过程。而说写能力,离不开阅读,阅读能力提高了,学生就会有的说,有的写,说得圆满,写得具体明确。因此,在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训练中,做到口头语言训练和书面语言训练并重,由说到写,由述到作,加强读写之间的联系,发挥二者相互促进的作用。

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词汇教学。不但能把学过的词汇达到会读,会写,弄懂意思,更重要的是积累词语并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中正确运用。教师要指导学生逐步学会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并采取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词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其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懂课文。要指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认识,受到思想教育,学会写作方法。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篇5

本册教材是以语文知识和能力训练为序编排。教材编写时,把《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指导纲要》规定的六年制第六学年的教学目标分解成若干个训练点。这些训练点根据儿童身心发展水平和语文知识、能力的内在联系,循序渐进地安排在第十一、第十二两册教材中。本册教材有阅读训练、习作训练和听说训练三条线索。从纵向看,每一条线索按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安排训练点;从横向看,按横向联系、协调发展的原则,把阅读、听说、习作训练组成单元。力求做到每个单元听说读写训练的目标明确。在确定了各单元的训练目标以后,根据单元目标编选课文和练习。

本册教材听说读写能力训练的序列如下表:

单元

阅读训练

习作训练

听说训练

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

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事

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

先概括后举例写一个人

听广播说感想

懂得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

把自己的作文改具体

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

确定中心,合理想象,续写文章

听录音,发表自己的看法

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

写文章要注意用词造句

提高默读的速度

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根据对象说几句毕业赠言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写感谢信

本册教材在阅读训练方面的重点有这样几项:一是继续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第11册已安排过两次正确领会课文中心思想的训练。一次是理解什么是课文的中心思想,一次是怎样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本册安排了借助中心句,领会中心思想(第一单元)。二是指导读书方法,养成良好读书习惯的训练。本册教材安排了三次:养成积累词语的习惯(第二单元),提高默读的速度(第六单元),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第七单元)。这样安排,显示了对指导读书方法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的重视。三是有关句子的训练。本册安排了两个训练点:分辨文章中的事实与联想(第四单元),注意句子的表达方式(第五单元)。四是为加强阅读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本册安排了科普文章的阅读方法指导(第三单元)。

习作训练,本学期安排了2次记事(第一、五单元),3次写人(第二、四、六单元),1次修改作文(第三单元),1次写感谢信(第七单元)。听说训练注重提高学生的听话、说话能力。

本册教学总的目的要求:

1、巩固汉语拼音,借助拼音识字、阅读,学习普通话,识字146个。能正确认读学过的多音字,能辨别形近字。会读写396个词语,一部分会运用。

2、继续学写钢笔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会毛笔字临帖,坐的姿势、握笔姿势都要正确,养成认真写字的习惯。

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会背诵指定的课文。能借助中心句,正确领会课文的中心思想;能分清文章中的事物与联想;能提高默读的速度;能选择句子的表达方式;学会积累词语,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会读科普文章,初步掌握阅读方法,了解科普文章的语言特点。

4、能有中心有详有略地记一件事;能用先概括后举例的方法写人;会修改作文,把自己写得不具体的作文改具体;会异型合理的想象续写作文;会在文章中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会写感谢信。

5、能听广播说说自己的感想;听录音以后能发表自己的看法;以根据不同对象说说(写写)给同学的毕业赠言。

6、了解革命战士为了人同的革命事业英勇顽强、不怕牺牲的崇高品质。感受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情操;感受关心他人、自觉经受锻炼的良好品质;初步培养爱科学的志趣;初步了解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罪行,憎恨资本主义的剥削制度。

教学措施:

1、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不随意拔高或降低。

2、扎实进行语言训练,本学期着重进行分段的训练,但仍应继续对学生的识字、写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积累词汇和句式,掌握基本的表达方法。课堂教学中保证学生有充分的朗读、默读和做其他各种练习的时间。要设计有效的方法,扩大训练面,努力让全班学生人人参与训练,保证学生有足够的个体活动时间。教师应严格要求,及时反馈和矫正,讲求实效。

3、注意听说读写的联系。要让学生通过阅读学表达,从读中学写。在作文训练中,要充分运用课文中学到的表达方法,鼓励学生写自己熟悉的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4、落实各单元训练重点,重视学习方法的指导。在阅读教学中,要以训练点为重点组织教学,从内容分析导向到训练目标上来。课文教学时,要着重考虑怎样让学生掌握本单元训练点规定的那项阅读基本技能,避免字、词、句、篇都走一遍,平均使用力量,更不能只抓住内容分析,忽视训练重点。在进行阅读重点训练时,要充分发挥每单元前的“学习提示”的作用,根据课文的特点,适时地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

阅读训练指导方法篇6

【关键词】现代文阅读复习误区

要提高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的质量,能“对症下药”,首先要找出“病因”——当前高考现代文阅读复习存在着几个误区。

一、选材时重视课外的材料,忽视课内的文本

随着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改革走向深入,高考试题越来越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全面提升,也更加注重对学生语文应用能力、审美能力和探究能力的考查,贴近现实生活,富有时代气息。因此高考语文试题的命题者所选取的材料都是新的材料,设置的也都是新的情境。题型开放灵活,内容涉及范围广泛,且体现学科的渗透与整合。正因为高考的命题指向于此,所以在高考的阅读复习中就出现了这样一个倾向,那就是教师完全抛开课本,只用课外资料上的阅读文章。

确实,当今高考试题的材料都来自于课外的阅读材料,结合教材的内容基本没有,但不等于说教材就没用了。现代文阅读复习,应该要利用课内的文本。有的教师可能觉得课文已经教过,没什么可复习的。其实,课文的复习是很有用的。利用课文的阅读分析,建构基本的阅读解题能力,是一个很好的途径。应该说,在高中阶段,我们已经完成了相当数量的现代文阅读教学,但是目前学生的阅读能力存在很大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我们没有利用好这个途径。在目前的复习阶段,应该注意衔接,把课文的复习和阅读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

认真研究高考试题所涉及的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教师都可以依靠对课内阅读文章的教学来使学生获得。以在高考现代文阅读考查中常见的能力考查点“分析综合”为例,在对课内文章的教学中其实可以渗透对这种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比如在教学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二《祝福》一文时,可设计如下的问题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文章按照时间的顺序讲述了哪几个故事?请以“祥林嫂”为主语写一个句子,不超过10个字。

可以写成这样四个句子:祥林嫂凄然死去、祥林嫂初到鲁镇、祥林嫂被迫改嫁、祥林嫂再到鲁镇。通过这种类似的设计,让学生尽量用简洁精练的词语来概括小说的主要故事情节,从而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二、训练时重视练习的数量,忽视指导的质量

任何一位教师都明白,要提高学生分析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必须多练习。但是如果不加选择地搞题海战术,大搞“地毯式轰炸”,一天到晚参考书、练习试卷漫天飞,这样,学生不仅身心疲惫,而且整天被讲义试卷牵着鼻子走,没有思考、反刍的时间;由于数量过多,教师没有多少时间和精力来分析题型及解法,也像学生一样疲于应付各种资料及试卷上的题目,多是念答案,就答案说答案而已。这种缺乏指导的练习,其效果可想而知。对多数学生而言仍是停留在“知其然”的层面上。对其能力提高并没多少帮助;对有些能力欠佳的学生恐怕连“知其然”的层面都达不到。这也就使现代文阅读题变得错综复杂,不易把握,失去了多练的意义。

然而我们许多学校、许多教师的做法正是如此。学生做了很多练习,耗费了大量时间,仍未学会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光重视了练习的数量而忽视了对学生进行精当的指导。

做任何事情,学习任何知识,都必须讲究方法。叶圣陶先生曾说:“唯有特别注重方法,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读多练固然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样读、怎样写。对于这个‘怎样’如果不能切实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因此我们的现代文复习必须教会学生自己复习。正所谓“教是为了不教”。

我们强调教学以学生为主体,那么,就更应该把这种理念渗透到复习课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学生是认知、发展的主体;是临场应考的实践者。复习课就是他们的练兵场。教师必须把自主学习的方法传授给学生,指导学生在掌握知识规律上下功夫。学生掌握的知识规律越多,复习效果就越好,能力也就越强。实践证明,解答语文试题,真正能派上用场的,不是有关问题的“答案”,而是有关规律性的知识、解题的思路和方法。同时,我们应该更多地蹲下身来,站在学生一边替学生想一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答案,究竟应该怎样才能生成正确的“结果”,并传授给学生解题的思路、解题的规律、解题的技巧,给学生一把金钥匙,让他们自己开启智慧的大门。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训练训练,分开来说,训是老师的事,练是学生的事。”在整个训练过程中,老师要加强指导,严格要求。只有这样,学生才能从学和练两个方面尽快地掌握阅读、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方法,提高阅读、分析、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的能力。

在指导学生分析和解答高考现代文阅读题时,可以采用以下的步骤:

首先圈点勾画初读感知。先鸟瞰全篇,弄清是何类散文及大致内容,让学生拿起笔对有用信息的进行勾画,把握散文的描写对象和抒情基调。从整体着眼,集中解决一个问题——选文写的是什么?

其次抓关键句,理清层次,把握感情变化。在阅读时要注意并画出文章中的关键句,如过渡句、抒情句、总括句、观点句、段首句、段尾句等等,通过找重要的词句把握作者的思路,理清文章的结构层次;揣摩关键句,抓住文章的中心,把握文章的主旨。

第三、分析整合,规范全面答好题。要规范答好题,要高度重视审题。因为题目是思考的起点和终点,是答题的方向,只有牢牢扣住题目,答案才有可能准确。同时要多总结归纳,将常见的设题类型、设题陷阱、答题角度、答题方法和答题技巧作一些整理。这样我们才能减少不应有的失误,离成功的目标也更靠近。

“授之以渔”,学生不仅能提高复习效率,更能培养“以不变应万变”的应试能力。因此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精选练习题;同时加强指导,注意总结知识规律和答题方法,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讲解时重视答案的呈现,忽视思维的训练

语文学习,就是要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将所学的语文知识转化为能力,这就是素养的提升;而能力转化的过程就是思维训练的过程。语文阅读归根结底是思维的过程,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发展思维的过程。所以,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进行思维训练是促使学生将所学的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个重要环节。

但在实际的高考阅读复习中,思维训练却几乎被摒弃。或者说,有的教师根本没有意识到语文教学还承担着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的任务,因此就更不会在“争分夺秒”的高考复习中对学生进行思维训练了。在进行阅读复习时,多数教师的做法是:以练代讲,以答案代指导。这样的复习,教师仅仅重视答案的呈现,而忽视了如何组织答案的过程,这样做学生哪有什么能力可言,也更不要谈什么语文素养的提升。

实际上答案的组织过程就是一个思维训练的过程,只有在阅读训练中渗透思维训练,才能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比如:

通过联想与猜测,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目的性。教师在阅读前的指导中,要教给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理念。使学生养成边阅读边勾画的习惯,并教给圈点勾画的具体方法。在勾画的过程中伴有联想和猜测的参与,联想到那些类似的、相反的,猜测下面作者会说些什么……这样的训练使思维不仅集中且更有方向性。学生的阅读所得肯定会多于文章后面的阅读题所涉及的内容,他的广泛思考也肯定会有助于他对文章后面所设问题的理解。

通过比较与联想,训练思维的严密性。通常我们拿到一个题目时,应该教学生读出其中的关键词,并解析关键词,以确定答题方向。在此基础上,再通过替换法,把关键词替换成另一个词或另一种说法,比较与联想,让学生体会这样一换,答题方向和内容是否会发生改变。这样的训练,可以让学生养成仔细审题的习惯并获得审题的能力,这必将加强审题的有效性。

通过语言的规范,训练思维的精密性。对语文试题的解答,肯定少不了咬文嚼字,尤其答题时用语精当是需要长期训练的。而这个规范语言的过程,其实也是训练思维精密性的一个过程。

通过探究性试题,训练思维的广阔性和独创性。高考的阅读题,往往有一道探究性试题,结合文本,联系生活或联系自身,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或表达自己的真知灼见。这类试题,教师的引导、指导是很重要的。要通过这类试题打开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感受到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要肯定学生独特而富有创意的表达。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大学生的贫困申请书范文(精选10篇)

    - 阅0

    大学生的贫困申请书范文
    大学生贫困申请书篇1尊敬的学校领导:您好!我来自xx省xx市xx县的一个偏僻的农村。家中的劳动力只有父亲和母亲,父母亲均是农民,因为没有文化、没有本钱,只.....

    竞选大队委演讲稿范文,竞选大队辅导

    - 阅0

    竞选大队委演讲稿范文汇总篇1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是来自三0二中队的吕。时光飞逝,不知不觉中,我已经是一名三年级的学生了。今天我带着老师的期望,同学的信任和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