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的条件(6篇)

来源:

嫁接的条件篇1

关键词:茄子;胶管;嫁接技术

随着北方保护地蔬菜的发展,保护地茄子的种植面积逐年扩大,茄子连作障碍问题也越来越突出,黄萎病、枯萎病、根结线虫等土传病害的发病率达30%~50%,造成茄子产量降低和品质下降,成为制约保护地茄子生产发展的主要障碍。传统的防病方法主要是采用4~5年以上的轮作或换土栽培,但不适合在大面积栽培时使用。实践证明,采用茄子嫁接技术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

茄子嫁接技术是选用高抗茄子土传病害的野生茄科植物作为嫁接砧木,将茄苗嫁接在砧木上的一项技术。嫁接后的茄子不仅能有效地预防茄子土传病害(主要是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的发生,而且植株长势强,产量高,品质好,在设施栽培条件下可连续生长多年,收获期长。这项技术在国外早已普遍应用,我国科研单位自20世纪80年代起进行试验,90年代开始推广,近几年随着保护地茄子的发展,嫁接栽培所占比例越来越大,尤其是北京郊区一些区县如大兴、顺义,茄子嫁接已成为当地菜农普遍接受的一项技术。

生产上茄子嫁接通常采用贴接法,接口使用嫁接夹固定,但是这种方法对嫁接后的管理有较高要求,如果湿度过小,嫁接伤口易失水,导致嫁接苗萎蔫;如果湿度过大,植株又易感染病害。并且后期需要人工去除嫁接夹,费工费时。采用胶管嫁接技术可以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该技术用橡皮筋乳胶管替代传统嫁接夹,由于胶管具有较好的弹性,可以很好地包裹住接口,保持住水分的同时又能防止病菌侵染,且胶管在自然条件下能自行氧化脱落,不用人工去除,节省了摘除嫁接夹所需的人力和时间,因此在茄果类和瓜类蔬菜上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现将该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砧木和接穗的选择

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砧木主要是从野生茄子中筛选出的对茄子土传病害高抗或免疫的品种,如托鲁巴姆。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从多份茄子材料中筛选得到一份易发芽、长势强且高抗土传病害的砧木品种――茄砧一号。该砧木品种抗病性强,能同时抵抗茄子黄萎病、枯萎病、青枯病和根结线虫病,其抗病程度达到高抗或免疫水平,嫁接后的植株极少得病,能连续重茬种植,且根系发达,粗长根较多并呈放射状分布,吸收水分、养分能力强。

茄砧一号种子小,千粒质量1g左右。该品种发芽势好,出芽整齐一致,适合作嫁接砧木。幼苗出土后,初期生长缓慢,特别是在低温条件下生长迟缓,3~4片叶后生长加快。采用该砧木嫁接后,植株茎秆粗壮,嫁接成活率高,除具有高度的抗病性外,还具有耐高温干旱、耐湿的特点,且坐果率高,商品率高,总产量高,果实品质极佳。

接穗主要选择长势强、连续坐果能力强、产量高、商品性状佳、品质好、亲和力好的品种,如京茄1号、京茄6号等。

2砧木苗和接穗苗的培育

2.1播种期

茄砧一号幼苗初期生长缓慢,特别是低温条件下生长迟缓,为了使砧木和接穗的最适嫁接期协调一致,应从播种期上进行调整。冬季嫁接,接穗的播期要比常规茄子育苗提早10d左右,砧木的播期要比接穗提早30~40d;温暖季节嫁接,接穗的播期要比常规育苗提早1周左右,砧木比接穗早播20d左右,据此原则推算并确定砧木和接穗的播期。

2.2砧木苗的培育

茄砧一号667m2大田的用种量为15g。为促进砧木种子发芽,需进行温汤浸种。将种子倒入55℃的水中不断搅拌,直至水温降至30℃,然后用100mg/kg的赤霉素溶液浸泡24h后催芽。催芽过程中,如果采取30℃(12h)和20℃(12h)的变温处理,可促进种子发芽,提高砧木的发芽率和发芽势。低温季节育苗需在温室内进行,有条件的可铺设地热线。待砧木种子有30%发芽时即可播种。

播前给苗床浇足底水,覆盖一层干土后即可撒种,撒种后再覆土0.5~1cm厚,然后在苗床上支起小拱棚保温保湿,白天温度不超过35℃,夜间温度不低于17℃。待幼苗出齐后即可撤掉小拱棚,降低苗床温度,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17~20℃。砧木苗期温度要求比栽培品种高2~3℃,应充分利用光照或加温设施提高温度,以促进幼苗生长。对子叶畸形和生长不良的弱苗应及时间除。

待苗长至2叶1心时进行分苗,分苗应选在晴天下午进行。如用营养土方分苗,则分苗株行距不小于10cm,以保证育苗后期叶片能充分伸展;也可分苗到直径10cm的育苗钵中。分苗后可临时支起小拱棚提高温度,促进缓苗。待幼苗开始生长后,白天温度控制在25~28℃,夜间不低于17℃,以后的温度管理应配合接穗的生长状态适当调整。砧木苗后期生长速度很快,不能脱肥脱水,可用低浓度尿素水溶液浇灌。待砧木苗长到4~6片叶时即可嫁接。

2.3接穗苗的培育

接穗苗的培育方法与常规育苗相同,但一般不分苗,幼苗在播种床上一直长到4片真叶,因此播种密度要降低,苗间距一般不小于2cm。播后覆盖地膜保温保湿,一般7d左右苗即可出齐,然后撤去覆盖物。当幼苗开始长出真叶时进行间苗,疏除过密的苗或弱苗。待苗长到4~5片真叶时即可嫁接。

嫁接前5~7d,要对接穗苗和砧木苗进行蹲苗促壮,以提高嫁接成活率。主要通过控水使接穗苗在中午前后呈萎蔫状态,但砧木苗的萎蔫程度要比接穗轻。嫁接前4~5d浇足水,只要床土不过干,嫁接时可不再浇水。经过这样锻炼的幼苗较耐旱,嫁接时萎蔫轻,成活率高,不徒长。

3胶管嫁接技术

3.1嫁接前的准备

嫁接用具必需清洁卫生,严格消毒。嫁接刀具要求锋利,使嫁接切口一刀成型;若刀片发钝,切口不够整齐光滑,会影响成活率。嫁接胶管采用橡皮筋乳胶管,胶管横径0.4cm,嫁接前把胶管剪成0.8cm长的胶管套备用。

嫁接一般在温室或大棚内进行,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气温保持在20~24℃,相对湿度80%以上。

3.2嫁接时间的确定

嫁接适期的确定主要以砧木和接穗的茎粗为主要衡量指标,一般以砧木和接穗的茎粗一致时为最佳。砧木和接穗的茎粗差异较大时,可通过对水分和温度的调控管理使其一致,然后根据茄子的定植时间来确定嫁接时间。

3.3胶管嫁接技术操作规程

嫁接时,砧木留1~3片真叶后,在茎节间处向上斜切一刀,角度呈45°,把胶管一端套在砧木上,然后选择茎粗相当的接穗,在第1片真叶下1cm处向下斜切一刀,角度也呈45°,接着把削好的接穗切面对准砧木切面插入到胶管的另一端,使砧木和接穗的断面充分接触。由于胶管的张力作用,砧木和接穗的切口结合得非常紧密。

4嫁接苗的管理

嫁接完成后,立即将苗摆放于事先准备好的小拱棚内,并在畦面上浇水增加湿度(浇水时不可把水溅到嫁接苗伤口上,否则易引起病菌感染),然后覆盖纸被或遮阳网遮阴3~5d。茄子嫁接苗伤口愈合期的适宜温度为白天25~26℃,夜间20~22℃,高于或低于适宜温度均不利于伤口愈合。

伤口愈合之前,空气湿度应保持在95%以上,若空气湿度过低,易引起接穗凋萎,严重影响嫁接成活率。保持环境湿度的方法一般是浇足底水,扣上塑料拱棚膜进行密封,嫁接后第1周内不通风;密封期过后选择在每天清晨或傍晚通风,以后逐渐揭开薄膜增加通风量和通风时间,但仍要保持较高的湿度直至嫁接苗完全成活,才能转入正常的湿度管理。

嫁接后3~4d要全遮光,以后逐渐在早晚见光,随着伤口的愈合逐渐撤掉覆盖物,1周后逐渐增加光照量,并适当提高白天温度。待接穗恢复生长后,撤去床面覆盖物,转入正常管理。

5胶管嫁接的优点

5.1适用范围广

由于橡皮筋乳胶管具有不同直径规格可供选择,因此可以采用不同直径的胶管来嫁接茄子、番茄、西瓜、黄瓜等不同种类的蔬菜作物,具有嫁接时易操作、嫁接苗后期易管理等优点,适用范围广,且便于推广利用。

5.2成活率高,易管理

橡皮筋乳胶管弹性好,能把嫁接伤口紧紧套住,嫁接后可以很好地保持住伤口周围的水分,防止出现使用传统嫁接夹时因嫁接伤口失水而导致嫁接苗萎蔫死亡的现象。同时,胶管的包裹作用也能很好地阻止嫁接管理中因伤口湿度过大而引发的病害,提高嫁接成活率。

5.3省时省力

胶管嫁接操作简单,比采用嫁接夹嫁接节省时间,嫁接时接穗切口直接对准砧木切口插入到胶管中即可,熟练后可以流水作业,大大节省了人力和物力。另外,由于胶管在自然条件下可以氧化脱落,不用人工去除,因此在大量嫁接时节省了摘除嫁接夹所需的人力,特别适合在工厂化育苗嫁接中应用。

嫁接的条件篇2

1补稀伐密

根据栽植区海拔、土壤肥力等立地条件,确定适宜的密度,对过密的进行适当间伐,对缺株的要补植优良的鲜食和仁用品种,一般667m2株量控制在56~83株。

2嫁接改良

对品质劣、经济效益低下的,用白玉扁、优一、龙王帽等仁用杏品种或兰州大接杏、金太阳、金妈妈等鲜食品种进行彻底的嫁接改良。嫁接时间一般在“春分”过后,采用单芽切接法,按立地条件的不同情况进行嫁接改良,立地条件较差、密度合理的进行一次性多头嫁接改造成仁用杏园;交通便利、立地条件较好的,亦可改造成鲜食杏园;密度较大的可隔株嫁接仁用杏或鲜食杏优良品种,随嫁接树冠扩大,逐年对山杏缩冠或间伐,最终建成纯仁用杏或鲜食杏园。在嫁接改良过程中,应注重配备授粉树,要求主栽品种与授粉品种的比例为(4~5):1。

3改土扩穴,反坡集流

山杏园大多种植在荒山荒坡以及25°以上的坡耕地,立地条件差且管理粗放,嫁接改良后,为达到早果、丰产、稳产的目的,结合施肥,可进行扩穴改土,扩穴幅度在40~60cm。同时对反坡梯田,将树盘修整成半圆形的鱼鳞坑,以便集雨,起到保水保肥的作用。

4修剪

山杏园改造后仍采用自然圆头形整形,一般大枝多,树冠郁闭,结果部位易外移,内膛小枝组枯死光秃。所以在修剪上应采取疏、缩等措施,进行改形扩冠,疏除密生大枝,回缩更新结果枝组,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提高结果能力。

5病虫害防治

嫁接的条件篇3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思想的解放和改革实践的不断发展,税收理论界对税负转嫁问题的讨论也一直在持续,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但分歧始终存在,特别是在诸如税负转嫁的涵义、判定标准、转嫁条件、税负归宿等基本问题上的认识一直不统一。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研究的进一步深入,也必然影响到相关改革政策的制定,因此,对这些问题继续展开学术讨论,尽可能达成共识,是很有必要的。本文拟对这些基本理论问题谈一点管窥之见,以就教于同仁。

一、税负转嫁的涵义

税负转嫁涵义的界定是研究税负转嫁问题的起点和基础,实际上许多有关税负转嫁的其它问题的分歧也是由此引起的。因此,税负转嫁的涵义是一个首先应弄清楚的问题。笔者认为,税负转嫁是纳税人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将所纳税收部分或全部转移给他人负担的一个客观经济过程。其涵义包括如下要点:

1、纳税人是唯一的税负转嫁主体。由此可以推论出,税负转嫁也必然是纳税人作为主体的一种主动的有意识行为。明确这一点很重要,它表明国家本身在税负转嫁这一经济过程中,只是法定税负的确定者,而绝不是转嫁主体。国家通过规定价格产生的价格再分配及相应的税收价值转移过程(有人称之为税负转移),也应该不算税负转嫁。

2、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唯一途径。这里的价格既包括商品价格,也包括要素价格。国家征税后,纳税人或提高商品、要素的供给价格,或压低商品、要素的购买价格,或二者并用,借以转嫁税负,除此之外,别无它法。按此涵义,西方税收理论中的“消转”不能算做税负转嫁。因为在“消转”中,国家征税成为促使纳税人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成本(不包括压低进货价格和工资)的一个动因,其结果是纳税人负担能力的提高,并没有因此将税负转由他人负担。

3、能用货币价值形式表示的法定税收负担是税负转嫁的客体。也就是说,其一,即使是实物税,若要转嫁,也必须还原成货币价值形式,通过价格变动的途径转嫁出去;其二,能转嫁的只能是与税法规定相同的等额税收负担,超额转嫁是不存在的,由征税导致的额外负担(ExcessburdenofTaxation)也是不能作为转嫁客体的。因为只有在税负转嫁完成后,额外负担才最终形成,所以额外负担尽管与税负转嫁程度有联系,但不构成税负转嫁本身的客体。

4、纳税人与负税人一定程度的分离是税负转嫁的必然结果。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可划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以税前价格为基准,不管纳税人在商品交换中的价值实现程度如何,只要税负随着纳税人提高或降低价格而发生了运动,即表明发生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第二个层次以价值为基准,如果纳税人在商品交换中获得的价格低于或等于其价值,就没有发生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若高于其价值,则发生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可见,纳税人与负税人的第一个层次的分离依赖于税后价格变动;纳税人与负税人的第二个层次的分离则不一定和税后价格变动有关,如税前价格高于价值,即使税后价格不变,其分离也是同样存在的。笔者认为,作为税负转嫁结果的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应属于第一个层次,它是否属于第二个层次是不确定的。此外,由于税负转嫁有着全部或部分转嫁的程度之分,所以,由税负转嫁决定的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也同样有着程度之别,即完全分离或部分分离。

二、税负转嫁存在的条件

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税负转嫁,这早已为中外学者所一致承认。而社会主义社会是否也存在税负转嫁则一直存有争论,再推而广之,封建社会和奴隶社会是否也存在税负转嫁就几乎很少有人探讨了。而要回答这些问题,必然要涉及到对税负转嫁存在条件的认识,笔者认为,归纳起来,税负转嫁存在的条件有二:

1、纳税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是税负转嫁的主观条件。国家征税,表明原来归属纳税人拥有的一部分价值向国家的单方面无偿转移,是纳税人的一种物质利益损失①,在纳税人具有独立的经济利益条件下,必然要想法避免或减少因纳税而减少的物质利益。在排除偷漏税等非法手段以后,通过经济交易中的价格变动来合法转移税负就成为纳税人的一个重要和基本的选择。反之,如果纳税人没有独立的经济利益,也就失去了转嫁税负的内在动机。在我国过去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利润全部上交,亏损由国家拨款弥补,生产发展所需资金也由国家拨款,工资奖金标准由国家统一制定,企业没有自身的经济利益,即使作为纳税人纳税,由于和其直接经济利益无关,也不存在转嫁税负的强烈欲望和内在要求。当然,也就谈不上税负转嫁的存在了。

2、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是税负转嫁的客观条件。在自由价格机制运行条件下,国家征税后,由于纳税人有自由定价权,可在商品和要素的市场供求弹性制约下决定价格变动幅度,进而决定是全部转嫁税负,还是部分或无法转嫁税负。许多学者在讨论税负转嫁存在的条件时,往往指明税负转嫁和商品经济的内在联系,笔者对此并不反对,但感到这种提法似还不够具体和明确。众所周知,商品经济有简单商品经济和社会化商品经济之分,在我国还提出过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并且理论界也大多认为我国改革前也存在商品经济,但不论是改革前的商品经济,还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无疑其价格运行机制是以国家定价的计划价格为主。而在计划价格条件下,纳税人没有定价权,国家征税后,纳税人无法通过价格变动来转嫁税负,如果说在这样的商品经济条件下存在税负转嫁,那也只能是在计划价格以外的少数实行浮动价格和自由价格的领域。此外,在商品经济产生之初的物物交换时期,不存在货币价值形式,亦无税负转嫁。在商品经济前提下,将税负转嫁的客观条件进一步明确为自由价格机制的存在应是有一定意义的。明确了这一点后,还可得出这样的结论,由于自由价格运行机制程度不同地存在于奴隶制经济、封建经济、资本主义经济和社会主义经济中,所以,只要在当时国家开征相关税收,就存在税负转嫁的可能性,只是程度、范围及对经济的影响不同而已。

总之,只要同时具备以上两个条件,税负转嫁的存在就是必然的,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税负转嫁现象本身和某种具体社会制度是不存在必然联系的。

三、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

具体地说,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指的是判断税负是否实现转嫁以及转嫁多少的标准。对此,西方有的学者将国家征税后纳税人的利润是否减少作为判断的标准之一。我们知道,引起利润变化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既有管理水平、技术进步程度等直接因素,也有税收和价格等间接因素,而只有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唯一途径,其它因素的变动与税负转嫁无关。当国家征税后,无论税后利润是否减少,都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为了判断税负转嫁是否发生,就需要甄别出价格在其中发挥作用的大小及权重,而这是难以做到的,即使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弃简就繁,做徒劳之功。因此,这一标准是不可取的。

在我国,比较流行的一个观点,则是将价格与价值的关系,即按价格是否背离价值及背离程度作为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②。笔者认为,这一标准作为对税负归宿的判断是可行的,但作为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则是不可行的。原因在于,这个标准必须保证国家征税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与价值是一致的,而这个前提是难以具备的(由价值规律的一般表现形式所决定)。如果在国家征税前,商品或劳务的价格已经背离了价值,那么,国家征税后导致的价格变动既可能使这种背离进一步加大,也可能使这种背离缩小或消失。如某商品,国家征税前,价格与价值之比为80∶100,国家征税20后,在供求弹性允许的情况下,纳税人将这种商品的价格提高到100,价格与价值趋同。显然,我们不能因此说没有发生税负转嫁,因为纳税人的实际收入或物质利益没有因国家征税而减少。所以,以价格是否背离价值作为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必然将一部分实际发生的税负转稼(税后价格提高导致价格与价值一致或仍低于价值)排除在外,同时导致另一部分被判定的税负转嫁(税后价格提高使原价格高于价值的产品的价格进一步提高,或使原价格低于价值的产品的价格高于价值)的计量失真,最终无法达到我们对税负转嫁状况进行准确判断的目的,当然也就无法采取相应的正确对策。

还有一种观点是用计税价格的形式作为判断税负转嫁与否的标准。按这一标准,计税价格为含税价格的价内税不能转嫁,计税价格为不含税价格的价外税能够转嫁。笔者认为,这一观点是只注重形式而忽略了实质,实际上计税价格只与计税依据(法定税基)有关,是为了适应征管的需要才作出的选择,而与税负转嫁与否无关,在税负不变的条件下,通过变动税率,两种计税价格的相互转换只是一个运用简单数学的技术问题。

那么,什么标准才是一个合理的标准呢?其实,我们在税负转嫁涵义的分析中已明确指出价格变动是税负转嫁的唯一途径,价格是税负运动的载体。也就是说没有价格变动,税负就不能运动,当然也就谈不上什么转嫁了。既然如此,那么以国家征税或增税后纳税人提供(或取得)的商品(或要素)的价格是否变动及变动的幅度作为判断税负转嫁的标准就是一个顺理成章的结论了。

需要注意的是,价格的变动既可能是税负转嫁引起的,也可能是货币供应量或其它市场条件变化的结果,因此,在对税负转嫁具体进行判断时,必须考虑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并加以剔除。

四、税负转移与税负归宿

税负转移在一些文章或教科书中一般被认为是在计划价格条件下,由于商品的计划价格背离价值而引起的一部分税收在商品买卖双方之间的价值转移。不难看出,税负转移的前提条件是价格背离价值的价格再分配的存在,税负转移是一种价格分配的伴生现象,只不过这种价格对价值的背离是国家为实现某种经济政策通过计划定价人为制造的。税负转移的结果是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分离,但是属于前述的第二个层次的分离,而作为税负转嫁结果的纳税人和负税人的分离则属于前述的第一个层次的分离。可见。税负转移与税负转嫁没有直接联系,回答的是两个不同层次的问题,二者的根本区别也在于此。因此,在探讨税负转嫁问题时,是否有必要再提出一个税负转移概念以和税负转嫁概念比较就值得怀疑了。

税负归宿是一个和税负转嫁相关的概念,西方学者一般认为(我国学者也常借用这些观点),税负归宿是指税收负担转嫁运动后的最终归着点,或者说是经转嫁运动后的税收负担最终落在谁的身上;从税负运动全过程看,税收冲击表现为税负运动的起点,税负转嫁表现为税负运动的中间过程,税负归宿则是税负运动的终点。如果最初的纳税人就是负税人,中间无税负转嫁过程,税收冲击就会同时产生税负归宿。实际上这等于说,税负转嫁是导致税负的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发生差异的唯一原因,如没有税负转嫁,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就是一致的。对此,笔者的看法有所不同,并认为判断税负归宿,也就是确定谁是真正的负税人,不仅要考虑税负转嫁和税负运动状况,更主要的是要考虑价格再分配(包括税收引起的)导致的税收负担的实际分布,在不存在税负转嫁的情况下,由于价格背离价值的再分配作用,法定纳税人同样不一定是负税人,也就是说税收的法定归宿同样不一定就是经济归宿。西方学者的税负归宿概念如果可称之为税负归宿的话,也只是一种形式上的归宿,或叫税负转嫁归宿更为适当。由此判定的负税人也并非一定是真正的负税人。其道理很简单,对于一个向市场提供商品的纳税人在国家征税后,即使他不提价转嫁税负,如果他获得的商品价格大大高于他提供的商品的价值,也不能说他就是真正的负税人。而另一个向市场提供商品的纳税人,国家征税后,他提价转嫁税负并得以实现,但提价后的价格若仍低于或等于其价值,同样也不能说他不是真正的负税人。

当然,西方学者界定的作为税负转嫁的直接结果的税负归宿定义在经济分析中也是有用的,它可以使我们清楚国家征税后,税负运动的去向和落点,借以判定在形式上谁负担国家征的税款,但要找到谁是真正的负税人(西方学者往往将他们界定的税负归宿说成是负税人),则必须借助于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充分认识价值实现与税收负担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分析税收对经济的更深层次的影响,才能有助于制定出一个既富有效率、又体现公平的税制。为概念明确和区分方便,我们不妨将西方学者定义的税负归宿称为税负归宿Ⅰ,而将由于价格背离价值的再分配导致的税收负担的实际归宿定义为税负归宿Ⅱ。税负归宿Ⅰ对税负归宿Ⅱ的形成有重要影响,但并非最终的税负归宿。西方经济理论在马歇尔以后,信奉的是均衡价格论,只谈价格,不谈价值,以价格论代替价值论,因此,只讨论到税负归宿Ⅰ就达到目的了。而我们遵循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劳动价值论,探讨税负转嫁的最终目的则是为了明确税负转嫁通过价格变化对价值在不同经济利益主体之间分配的最终影响,这就不可能回避税负归宿Ⅱ的问题。

至此,可对税负归宿问题得出如下结论:(1)影响税负归宿的决定因素是纳税人所提供的商品和劳务的价值实现程度。税负转嫁改变原有的价格与价值关系格局,借以影响税负归宿,但它只是税负归宿最终形成的影响因素之一,这提示我们可利用转嫁机制使税负归宿合理化。(2)税负转嫁可用税后价格变动来解释,而税负归宿则只能用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才能真正得到科学和令人信服的说明。(3)税负的法定归宿和经济归宿的差异反映了纳税人和负税人的第二个层次的分离。可见,将纳税人与负税人的分离划分为两个层次是可以较好地说明税负转嫁与税负归宿中的现象及内在联系的。

注释:

①实际上纳税人可从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中得到一定的回报,但这种回报和纳税数量常常是不对称的,再考虑到公共产品消费中的非排它性导致的“免费搭车”心理的存在,可以认为个别纳税人会把纳税看作是一种物质利益损失.

②候梦蟾:“商品课税转嫁问题辨析”,《财贸经济》,1996年第2期.

参考文献:

[1]刘志城.社会主义税收理论若干问题[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2.

[2]候梦蟾.税收经济学导论[M].北京:中国财经出版社,1990.

嫁接的条件篇4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以及林业带来的经济效益,植树造林的工作理念与技术也发展迅速。近年来,伴随着工业的发展,在林业育苗上,新的容器育苗手段与营养繁殖育苗手段都得到了的发展。本文结合容器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的最新理念与技术,分析不同的技术在不同情况的应用要点。本文重点分析最常见的容器育苗和营养繁殖育苗,分析最近的技术改良。

1容器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容器育苗在我国林业发展上一直处于技术更新换代之中。容器育苗最大的好处是能够方便的移栽。这种方式对于低矮花卉育的副作用影响不大,但是对于大型乔木育苗,经常会出现缠根和根系发育不正常问题。于是近年来对于大型乔木的塑料容器逐渐被淘汰,新的容器材料不断出现,并得到印证。

对于大型乔木的育苗,已经基本上淘汰塑料容器和粘土,而是采用轻基质无纺布容器。以轻基质无纺布作为容器,不仅没有缠根现象,而且苗木移栽入土后,根系直接发育,避免了墩苗期,不仅提高成活率,而且促进了壮苗发育。因此,容器育苗在今年来的技术理念主要是在于选取合适的育苗容器,保证幼苗根系健康发育。其操作过程,比较关注插条选择、插条处理、容器要求几个环节。

第一,使用容器育苗的插条采集和处理工作。在育苗过程中,对母株进行幼化处理是有效、便捷的获得插条的工业化手段。以获得木质化插条为目的的母株栽培,并不强调母株本身的茁壮成长。因此大棚母株种植密度较大,能获得更好的经济收益。一株健康的、及时优化的母株可以在一年时间内采集出60条插条。每一课插条都需要拥有顶芽和树叶。

第二,育苗容器的选择。林业育苗的核心目的是促进苗的枝干直立,根系快速发育,能够缩短大田移栽后成才的时间。虽然很多低矮花卉在育苗中,仍然采用塑料容器,但是对于根系庞大的大型乔木,无纺布是更好的选择。这也是无纺布逐渐代替塑料容器的原因之一。

2营养繁殖育苗的理念与技术

2.1营养繁殖育苗技术的优点

营养繁殖的育苗方式自古就有,在现代林业技术中,这种育苗手段得到发展和完善。营养繁殖育苗的优点在于新植株能顾稳定的遗传母株的优良特性,而且可以提早开花结果,缩短培育周期。因此营养繁殖苗主要应用在经济林育苗方面。例如果树,通过营养繁殖育苗,能够快速的普及优质品种,而且提高挂果年限,降低农户的种植成本。本文以最常见的扦插育苗和嫁接育苗为例,介绍现代林业育苗的理念和技术。这两种方式也是最容易掌握,而且造价较低的技术。因此它们在林业产业中推广容易,便于农户掌握。

2.2两种营养繁殖育苗技术要点

2.2.1扦插育苗

这是最常见的育苗手段,即从母株上截取一段树干或者枝条,直接种在大田中或者育苗基质中。这是“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技术原理,也是最简单和成本最低的营养繁殖手段。但是,插条是否能够容易的生根,是扦插后成活率的关键。

要促进插条扦插后快速生根,首先要选择好插条。来自幼树或者壮龄母树的插条比老年树木的插条更有生命力。而且插条本身的木质化程度越高,表示插条的营养成分已经完全与母树相同,更容易进行营养繁殖。其次,插条自身要携带良好的顶芽和树叶,水分充足,更容易生根成活。

在插条采集后,在储藏运输中保鲜保湿,促进生根。现在通常的做法是将插条与湿润的砂子混合储存运输。首先砂子湿润能够保持水分,保持插条新鲜鱼细胞活力;其次粗才的砂砾能够摩擦插条外皮,让插条柔软,从而促进砂条内部细胞分裂和再生物质转化。这样处理的插条扦插后更容易生根生长。

现在农业应用化学的发展也为林业育苗提供了支持,很多药剂能够促进插条新陈代谢,促进生根发育。因此用药物进行浸泡之后再进行扦插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在自然条件下,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天气与扦插时间。但是温暖潮湿的环境也给病虫害提供了生长繁殖条件。因此插条在扦插时也要进行杀菌消毒处理。插条时间一般以春季为主。

2.2.2嫁接育苗

嫁接育苗是第二种常见的营养繁殖育苗手段,在林业发展上历史久远。嫁接苗的优点在于能够促进不同的优良品种遗传特定进行结合改良。当要快速更换林业品种,适应市场需要时,进行嫁接育苗,是比较高效的方式。比如苹果等果树,在上一年秋季嫁接的果树,第二年既可以在果实上体现出新的遗传特性来。

嫁接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合力。砧木与接穗之间的亲和力是嫁接能否成功的首要前提。一般两种嫁接的树木其亲缘关系近,或者其遗传族谱中有同一品种,那么嫁接的成活率越高。因此,两种树木能否进行嫁接,要分析每个品种的父母代来源。嫁接育苗的关键因素之二,是嫁接后的田间管理,外部温度湿度条件,包括嫁接之后的伤口包扎,嫁接前后树木的营养供给等因素,也包括嫁接时和嫁接后外界的温度和湿度条件。下面会具体介绍嫁接后的田间管理。

在嫁接过程中要减少接穗削面和砧木接口的暴露在空气中的时间,因此要求操作人员技术熟练动作流。接口处要使用凡士林和塑料布包扎,做好接口及接穗的保湿措施。为了创造有利于伤口愈合生长的条件,嫁接要选择适宜的嫁接时间。嫁接通常在秋季或春季进行,春季便于伤口愈合。

嫁接后对田间管理工作要求较严格。管理人员要及时进行田间巡视,检查成活情况;同时对砧木及时修剪萌蘖和萌芽,这样能暂时组织整个植株的发育而保证接口的营养供给。在确认嫁接己经成活,接口生长完成后,需要及时的接触绷带,以防止绷带阻碍接口成长。如果在短时间内发现不能成活的嫁接苗,还可以在一周内迅速进行再次嫁接,避免损失。

最后,在现代林业育苗理念中,科学的管理要求对苗木质量进行客观的评价。这种评价不仅仅是评价苗木的成活率,也要评估苗木的生长质量,从而更加全面的管理育苗工作。评价的内容和范围主要包括育苗的生长速度,根系发育情况,表现的遗传特性是否稳定等几个方面。

虽然本文介绍的基本方法都是最常见的,但是林业部门更应该在最常见的育苗手段上刻苦钻研,不断地在基友基础上改进技术。比如从塑料容器到无纺布的更新,并没有改变成本和技术,却大大提高了育苗成活率或育苗之后的成长速度。因此,本文认为,现代林业育苗理念的重点不在于高精尖技术,而在于传统技术的不断改良和研发。

参考文献

[1]吴德军,杜华兵.林木平衡根系育苗技术与育苗容器成型机使用方法[J].山东林业科技.2010(01)

嫁接的条件篇5

关键词:杏树;高接换优;后期管理

收稿日期:2011-06-07

作者简介:张宇飞(1978―),男,山西长治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工作。

中图分类号:S1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066-02

1引言

当前我国杏树的栽培大部分为实生苗(繁育于种子),相应的结果就是产生了较大的株间差异,进而造成较迟结果,较低产量,较差效益。良种化栽培目的的实现,使嫁接繁殖成为一个必然考虑的方向。高接改劣换优之广泛和综合应用,作为一个解决我国诸多地区杏树存在的主要问题的途径,具有高效应,能在短时间内解决低产量,良莠不齐品质,差效益等问题,进而实现良种栽培、经营简单、丰产早实、高优品质、高性能产品的产出等等。

2材料与方法

2.1高接换优方法

2.1.1接穗质量要求

(1)接穗母树选择。品种优良,生长健壮。

(2)接穗枝条选择。健壮生长、充实发育、饱满芽体、小髓心、直径为1.2~1.5cm且1年无病虫害。

2.1.2枝接接穗采集

(1)接穗时间。春季芽萌动前(2月下旬至3月上旬)和晚秋落叶前后(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最好时间为晚秋落叶前后,这是为了最大可能的减少对母树生长的负面影响。

(2)接穗方法。及时用湿麻袋覆盖采好枝条,防水分流失。

(3)接穗工具。枝剪,忌刀具砍伐,做到平剪口,勿呈斜茬。

(4)采下枝条的处理。及时修剪整理,剪去顶部不成熟、弯曲或过长顶梢,尽可能用中下部芽,基本剪口位置的最佳选择为芽下6cm,顶部剪口位置为芽上1.5cm。因蜡封(将枝条用蜡封于盆或锅内),不宜选取过长枝条。

2.1.3接穗保存

对采集好的枝条要及时蜡封剪口,如要长期储存,需整穗封蜡;如为短期储存,需进行两头封蜡。使用腊块用水浴法加热。

(1)接穗蜡封具体方法。蜡(10%~20%蜂蜡+90%~80%石蜡)置入容器(铁锅、金属盆、塘瓷盆等),加水于容器后,只需覆盖底部,加热至110℃左右(保持监测至蜡封完成),充分熔化蜡后,蘸接穗,用筷子夹住接穗,置蜡中蘸1~2s拿起,将表面多余蜡液滤掉。如枝条较长,应进行2次蘸,蘸一端后操作另一端。

(2)蘸蜡要领。敏捷迅速,保持极短时间,避免烫死、烫伤芽;接穗表面全部包上一层透明薄薄的蜡膜。选择石蜡与蜂蜡的混合物是因混合后有较好附着性,脱落不易,对接穗产生有效保护。对蜡封好的接穗,按同样长度捆扎存放。

(3)存放环境。0~5℃潮湿地窖,地窖内置适量湿锯末或湿稻草,做好品种安放标示。温度不得高于7~8℃,如过高,可进行加冰降温或隔热处理。贮藏过程中,需防止接穗萌芽、发霉和失水。

2.2嫁接时间

高接换优嫁接杏树时间必须选定在春季,杏树花芽萌动至花期结束后5d内的时间段,该段时间长度约为25d。推荐及最适宜时期为花期。如嫁接过早无流动树液,导致树枝离皮困难;且会让嫁接穗枝长时间存于树干,水分难以获得同时因干燥空气和多风环境造成失水,成活率被降低。如嫁接过晚,因叶芽已经萌发,在其生长后,会造成树体内水分养分的极大损失,也会降低嫁接成活率。

2.3穗条催醒

嫁接前须催醒贮藏穗条。根据日工作量,嫁接前3d,取出穗条浸入水中,保持每天1次换水,待穗条离皮,进行剪截。剪截长度介于15~18cm,接穗要求2~3个饱满芽的存在,顶部首芽要达饱满、完整、无虫害、无病灾,首芽与剪口距离保持在1cm左右。

2.4嫁接部位

嫁接部位应为树冠中下部,树枝接口细于6cm。接头不宜过少或过多,据树冠大小、主枝位置和多少、树龄、结果的早晚、嫁接后培养的树冠类型等因素确定嫁接数目,25~40个为一般数目。

2.5嫁接方法

高接换优种,采用枝接而非芽接,劈接和插皮接为常用枝接方法。对这两种方法的选择,依树皮的厚薄、嫁接部位的高低、粗细等因素灵活选择。实践中,如嫁接部位粗于2.5cm,选择插皮嫁接可实现98%以上的成活率;若嫁接部位细于2.5cm,劈接法的采用可实现90%以上的成活率。

3嫁接后管理技术

高接换优成功的关键为对嫁接后树体的管理。这一管理必须及时,并按杏树的物候期进行,促使树体快速成形,早日进入结果期。如不进行管理或者不进行有效的管理,嫁接效果都不会很理想。

3.1绑支棍

如接穗成活,则会快速生长,枝叶快速增加,但这一过程中,接口愈组织因为是新形成的,故而较嫩,难以承受新枝重量,刮风时特别容易折断,故每接头上必须绑一支棍,粗lcm左右即可。捆绑时间从接穗新梢有10cm长时开始,随新梢生长变长,可捆绑3~5道,捆绑一定要牢固,接口以上长度要长于60cm,到冬季修剪时将支棍去除。

3.2除萌蘖

高接换优因大量枝体剪掉,故会破坏树体的生长平衡,枝干上大量的潜伏芽在刺激下会萌发生长,故及时去除萌蘖,能帮助接芽快速成活、生长并实现接口愈合。除萌蘖的标准为除小、除旱、除了。周期为5d/次,连续保持5次,实现滋生萌蘖控制,保证新梢正常生长。

3.3夏季修剪

每个成活接穗通常保留3~4个芽,因枝生长的二次分枝和三次分枝特性,夏季修剪就显得非常必要,可实现整形加速,光照改善,早结果等优势。生长季节进行2次修剪即可,第一次时间为接穗上萌芽长到25cm左右,按照枝条生长方向、生长势和位置,1~2个生长势强的枝被选留作为主枝培养对象,其余萌发枝全部剪去。枝长到65cm左右时,进行2次剪枝,剪去多余二次枝,留下4~5个作为辅养和侧枝培养对象。经此顺序,树形及枝条基本形成。

3.4除虫、防害

食杏叶主要害虫包括刺蛾、卷叶蛾、舟形毛虫、蚜虫、天幕毛虫等,在危害发生初期,必须用无公害杀虫药进行针对性喷洒,如辛硫磷、溴氰菊酯、氰丹乳油等。嫁接成活接穗,避免因人畜原因造成损害,如周围人畜活动比较频繁,可引进围栏等保护措施。杏树田间嫁接的当年,必须越冬防寒,时间必须选择在土壤封冻前,尽可能进行埋土防寒,如客观条件不允许,用塑料薄膜包裹防寒,来年春芽萌期出土或包裹解除。

4结语

在严格按照操作规定使用粗壮有效接穗、选择成活率稳定的插皮舌接和装土套袋方法的基础上,还应注意以下几点。

(1)选用健壮无病虫砧木。选择光照充足、土层深厚、有足够根系营养空间,骨干枝光滑圆满、无病虫害的树作砧木。

(2)选择合理的嫁接时期和嫁接头数。嫁接以砧木新梢顶芽萌动至抽梢3~5cm为最好。过早砧木不离皮,过晚砧木储存营养减少,接芽生长期也大大缩短。嫁接头数是影响高接树健壮生长的关键因素。

(3)适宜的土壤湿度。土壤含水量16%(湿润而不粘脚)时愈伤组织形成量最大,确定嫁接日期后,根据土壤墒情,在嫁接前3~5日,对园地浇1次透水。

(4)不良的气候条件。如阴湿的低温天、大风天、雨雪天,对嫁接成活有不良影响,杏树嫁接成活率低。应尽量避开。

参考文献:

[1]张建国,裴东,张俊佩,等.西部经济林用材林品种繁育技术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2]罗正荣.普通园艺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3]康桂军.山杏改接换种技术[J].河北农业科技,2008(2):78~80.

嫁接的条件篇6

关键词:山桃;扁桃;嫁接;改造

文章编号:1005-345X(2015)04-0043-02中图分类号:S662.1文献标识码:B

平顺县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于太行山腹地。境内野生山桃资源丰富,分布范围广,面积超过1万hm2。由于山桃核价格低且销路不畅,每年产生的经济效益极低。为了改变这种现状,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经过考察调研,认为该县具有山桃改接扁桃的基础优势,提出了山桃嫁接改造扁桃方案,并与平顺县林业局于2008年夏季开始在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实施山桃林嫁接改造。嫁接改造后第4年扁桃树开始结果。第4~6年年均每1hm2可生产扁桃1305kg,销售收入4万余元,经济效益显著提高。为该县山桃经济林增效、增收、可持续发展探索出一条有效途径。

1山桃林嫁接扁桃改造技术

1.1品种选用

试验地山桃改造扁桃所用的扁桃品种为山西省农科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扁桃新品种晋扁1号、晋扁2号,具有优质、大粒、产量高、抗逆性强、适应性强等特点,适合在太行山区平顺县栽植。

1.2接穗采集和贮藏

嫁接所用扁桃接穗在扁桃树休眠期采集,穗条要求生长健壮、整齐一致、芽饱满而充实。采好后每50枝为一捆捆好,挂好标签,贮藏于果窖,用湿润细土沙埋藏,贮藏温度为0~8℃,湿度为70%左右。嫁接开始后随用随取,以免失水干枯,影响接芽成活。

1.3砧木修整

用作砧木的山桃嫁接前要进行修整,一般枝横截面直径3cm以下嫁接1个接穗,4~10cm嫁接2个接穗,10cm以上可嫁接3个接穗。在砧木的不同方位选择4~5枝粗度适宜的枝条作为嫁接枝,其余枝条去除。

1.4嫁接

1.4.1嫁接时间嫁接在4月上旬进行,此期砧木开始萌动,树液流动逐渐旺盛,有利于愈伤组织的形成,嫁接成活率高,并且嫁接后接穗生长好,生长势强,树冠形成快。

1.4.2嫁接方法采用单芽(或双芽)劈接法。将选好的山桃嫁接枝在距中干15~20cm处剪(锯)断,削平剪(锯)口。用嫁接刀垂直劈开,深4~5cm,然后接入接穗绑好。选用穗条中部的芽,要求芽眼饱满、无霉变、不失水、未萌动。选有1~2个芽的接穗,在其下部两面0.5~1cm处用嫁接刀削成楔形,削面要求平整,长边厚,短边薄,上端留1个芽,芽留在长而厚的一侧。嫁接与绑缚用嫁接刀撬开砧木切口将接穗芽朝外轻轻插入,注意接穗与砧木的形成层一定要对齐,接口接穗要露0.2~0.3cm的削面。如果砧木枝较粗,应在劈口两侧接2个接穗,有利于伤口愈合。接芽都应朝外,有利于树冠的扩展。接穗插好用宽塑料膜(0.14mm)拉紧连同砧木切口全包严,缠绕绑扎,以保持水分,确保成活。嫁接后砧木上要留1~2枝营养枝,其余枝条全部剪除。

1.4.3接后管理嫁接后砧木基部萌芽很多,应及时抹去或剪除,以免过分消耗养分,影响成活。除萌时要将嫁接前所留营养枝一并剪除。除萌要求早除、勤除、除净。当接芽新梢长到25~30cm时(此时伤口已完全愈合)要解除塑料膜,防止绑扎物缢勒枝条皮层影响生长。用嫁接刀在接口对面将塑料膜轻轻垂直划开,扎条会自行松开。

1.5栽培管理

1.5.1夏季修剪摘心为促进改接树树冠紧凑,尽早成形,早结果,必须控制枝条生长。当新梢生长至30~40cm时第1次摘心,促使新梢分生二次枝。当二次枝长至30~40cm时进行第2次摘心。同时按树形要求选留好枝条后,应将过密枝、细弱枝、徒长枝及时剪除,改善树冠内光照及通风条件,促使枝条生长充实,以利于安全越冬。

1.5.2冬季整形修剪改造成扁桃后,树形可选用开心形树形。选留好主干基部主枝、侧枝。修剪时,骨干枝延长头采用短截,其他枝长放不剪,剪除重叠枝、过密枝、病虫枝、徒长枝、纤细枝。结合夏季摘心培养树形,一般树体嫁接后3~4年可以成形。

1.5.3土肥水管理改造后土壤管理目的是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使扁桃树的根系扩大,充分吸收水分和养分,满足树体生长和结果的需要。夏、秋季,果园易生杂草,要及时中耕除草。若是荒坡改造果园,根蘖萌生多易影响果树生长,在春、夏生长季应结合中耕多次除萌,彻底根除根蘖。旱地果园秋后落叶前土壤需施有机肥,在树冠投影下方开沟施入。施肥后覆土,施肥量视植株大小而定。幼树每株施有机肥15~20kg,初结果树25~50kg,成龄大树60~100kg,以保证翌年扁桃树生长、开花、结果。结果树夏季果实膨大前需追施氮磷钾复合肥。有条件的地方在冬季应全园覆盖秸秆,这样可以保蓄水分,提高土壤肥力。

1.5.4病虫害管理嫁接后的扁桃树在萌芽期,幼芽和新梢易遭黑绒金龟子咬食。黑绒金龟子一般晚上潜伏在树冠以下的表土层内,白天出来活动。具体防治措施有两种:一是药物防治,用5%辛硫磷颗粒剂,每667m2撒施3kg,或用50%辛硫磷乳油,每667m20.3~0.4kg加细土30~40kg拌匀成毒土撒施。二是人工防治。在傍晚太阳落山以前,人工抖树,把散落在地上的虫子集中捕杀。树展叶以后嫩叶容易受卷叶蛾侵害。防治措施是在春季萌芽前喷5°Be石硫合剂或喷布3000倍菊酯类药物。

2实施嫁接改造扁桃的效果

2.1生长状况

2008年秋在山西省平顺县北社乡西社村选择生长良好、集中连片的山桃林实施嫁接改造,嫁接品种为晋扁1号(主栽)和晋扁2号,嫁接面积为22hm2。2009年秋季对改造后的扁桃树进行调查,扁桃树的生长表现为中等偏旺(表1),效果良好。

2.2早期丰产

嫁接第4年(2011年)开始结果,2011年晋扁1号株产0.94kg,晋扁2号0.88kg;2012年晋扁1号株产1.26kg,晋扁2号1.18kg;2013年晋扁1号株产1.74kg,晋扁2号2.64kg。山桃改造晋扁1号和晋扁2号后,3年平均株产分别为1.74kg、1.56kg,每1hm2平均产量分别为1305kg、1170kg,实现了早期丰产。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电话销售工作总结范文(精选6篇)

    - 阅0

    电话销售工作总结范文篇1超过三个月,我的同事们的帮助下,学到了很多方面的电力销售,低于以前的工作总结如下:做电话销售也可能是最困难的在所有销售的一个最具挑战性的,对别人总.....

    教师节主题演讲稿优秀范文(精选8篇

    - 阅0

    教师节主题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9月10日——教师节。在第~~个教师节来临之际,请允许我代表全体少先队员向全体老师致以节日的问候:老师,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