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实习论文(6篇)

来源:

法学实习论文篇1

摘要中职学校乒乓球选修课为中职生提供了一个良好的学习和训练乒乓球环境氛围。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相关特点与结构,在教学和练习实践中,本人主要采用固定线路练习法来提高学生的乒乓球步法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各方面身体素质、专项素质等。通过实验和结果的分析验证了固定线路练习法的有效性与实用性。

关键词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中职学校乒乓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乒乓球选修课16位学生。

(二)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查阅相关的期刊论文、学位论文,阅读相关书籍,全面了解与本文相关的研究,为选题提供依据,为论文的撰写提供支撑。(1)通过对中国知网、中国期刊网、广州图书馆论文数据库查阅相关资料及相关的期刊文献。(2)充分利用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的校内资源,对于学校图书馆的电子全文检索系统和各类书籍,查阅论文有关乒乓球步法练习方法的资料。

2.数理统计法。对教学实验中所得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实验组与对照组学生的步法移动能力水平在实验前是否具有差异性,实验后在新型训练方法与传统训练方法影响下所产生的差异,然后进行归纳、总结分析。

3.对比分析法。通过调查及测试结果对实验组、对照组学生进行对比,总结两组之间的相关性及差异性。

二、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在乒乓球教学课步法练习中运用

1.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运用在乒乓球教学课步法练习中的理论基础

(1)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运用在乒乓球教学课步法练习中的理论基础。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是乒乓球步法教学和训练的一种练习方法,它能更快速地让学生掌握单一的步法和相对复杂的结合步法,而且可让学生参与路线的设计,让学生不再感觉步法练习枯燥乏味,能有效的提高学生的兴趣。

(2)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教学实验测试方法设计。教学实验对象:把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乒乓球选修课学生27人中选择16名男同学并分成两个组,一个为实验组8人,一个为对照班组8人。教学实验选择学生年龄大约在17岁,球龄都为1年。教学实验时间:2014年9至12月。教学实验地点: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体育馆一楼乒乓球场、

2.实验中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在乒乓球教学课步法练习中运用

(1)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在准备活动中的运用。准备活动是指在体育课的基本部分之前,为克服内脏器官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时程和预防运动创伤而有目的进行的身体练习,为即将来临的剧烈运动做好准备。通过固定线路的游戏使学生进入最佳的运动状态,如“前后左右跑”游戏,即学生分别站在场地的各自位置,静止时等待班长口令,喊向前后时学生向前后跑动,喊左右时学生向左右跑动。

(2)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在基本部分中的运用。乒乓球选修课的主要部分,基本部分的教学不仅要充分调动中职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性,而且要让他们自觉地参加基本部分的乒乓球步法技术的练习。基本固定步法路线有2种:一是推挡侧身扑右步法,即侧身步-交叉步-并步(如图1)。在推挡侧身攻后,对方改变落点,调右边大角度,这时的步法移动,则采用交叉步,扑正手位大角度,用正手进攻后还原。先用小跳步来调整位置,然后用单步或跳步去移位。推、侧、扑反复练习,体会步法移动与正、反手击球要点。二是“8”字路线(如图2),此路线主要训练全台不定点的步法移动能力,通过这种固定线路练习,能培养学生快速地向不同方向(前后左右)移动的能力。

图2基本固定步法路线二

(3)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在结束部分中的运用。教学的结束部分的主要内容和任务是使学生由兴奋状态慢慢恢复成相对机体平稳状态,逐渐降低机体的兴奋性,让学生慢慢放松,适当的做一些抻拉活动,使肌肉充分放松。因此在教学课的结束部分中,采用一些固定线路的放松练习,使学生减缓心理紧张状态和生理各机能的兴奋性。

三、研究结果与讨论分析

实验后两组学生技评测试成绩结果对比分析。在实验结束后,学生进行了期末考试,分为步法达标成绩和技评成绩,满分都为5分。通过对比两组学生的达标和技评成绩,充分验证本实验的合理性和实效性。

四、结论和建议

(一)结论

1.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各方面的身体素质能力,而且在提高乒乓球专项素质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2.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能够提高学生在乒乓球课中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建议

1.通过合理的控制移动的速度、方向与间歇时间,可以会带来不同的训练效果。2.步法固定线路练习法,可以提高学生击球的稳定性和上下肢的协调配合能力,从而有利于运动定型。

法学实习论文篇2

关键词:化学学习动机;动机研究;研究综述

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013–04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

动机问题历来是学习心理学研究的核心论题之一,可以说,学习动机作为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推动力,最能反映学生学习行为的目的性和能动性。落实到学科上,可以认为化学学习动机是决定化学学习成功与否的首要因素,当然是研究化学学习的重要课题。

随着学习心理学的发展,学习动机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然而,学习动机与学生、与时代息息相关,因此研究不会毕其功于一役。尤其是在具体的学科教学中,更有不断分析、不断研究的必要。本研究试图从近十年国内有关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文献出发,分析在化学学习动机方面的研究特征,找出可能存在的问题,以促进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工作。

1研究思路

1.1研究对象

本研究以CNKI数据库中涉及化学学习动机的期刊论文和学位论文为研究对象。笔者以“化学学习动机”为关键词筛选了2003~2012年间的论文,得到73篇相关文章。其中期刊论文有54篇,学位论文有19篇。这些论文的年度分布情况如表1。

2.3.2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

化学学习动机状况及其水平的研究全部采用调查研究法。研究者常参考和借鉴前人关于学习动机问题的研究成果,结合我国中学生的心理特点,自编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问卷,研究学生的动机状况及其水平差异。如申宝爱(2004)在借鉴刘克文等学者的问卷基础上,修改调整问卷并开展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化学学习的主导性动机是认知动机和自我实现动机,且部分动机类型在男女生、重点班与普通班学生之间均存在着显著差异[3]。赵秀梅(2005)借用多种学习动机理论,自编问卷对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兴趣、归因、毅力与态度等进行调查,得到与申宝爱不一致的结果。一方面高中生学优生与学差生只在浅层次的受迫动机、依附动机等化学学习动机水平上存在显著差异,但他们在学习化学的兴趣上差异显著[4]。吴江明(2008)则依据奥苏贝尔的成就动机理论,在认知内驱力、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三个主项目中分别设定评价指标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的认知内驱力高于自我提高内驱力和附属内驱力,重点中学学生的认知内驱力显著高于普通中学,不同年级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差异极为显著,男生在部分动机和动机总分上明显高于女生[5]。

可见,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状况的研究受到一定程度关注。研究者往往采用调查法,并运用统计工具进行分析。由于研究依据理论基础不同,研究结论虽也有相似之处,但也常会出现互相矛盾的情况。

2.3.3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

研究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方法主要也是调查法。颜红芹(2008)以初三、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发放1383份调查问卷,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和路径分析,表明成败归因、自我效能、价值观等3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内部动机产生影响;成败归因、师生关系2个因素对化学学习外部动机产生影响,并指出上述4个影响因素相互影响[6]。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2012)采取自编问卷,对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展开调查,结果表明: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因素强度为:价值观>成败归因>师生关系>自我效能[7],其结论与颜红芹的研究不一致。还有学者研究实验对学习化学动机的影响,如石郦、朱汝葵等人(2006)采用ARCS动机策略调查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的影响,发现微型实验能提高学生化学学习动机[8]。

可见,在研究影响化学学习动机因素上研究者同样主要采用调查法,并进行统计分析。但研究者使用的调查工具不尽一致,不同研究之间常出现互相矛盾或差异性较大的研究结论。

2.3.4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

关于激发和培养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和策略的研究,大部分研究采用的是经验法。综合这些文章的结论,主要有以下5种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动机。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学生能否积极思维的动力,只有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求知欲,才能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而引发求知欲、启迪思维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成志高(2010)提出创设问题情境要遵循四个原则:①设置的问题小而且具体;②问题新颖,有吸引力;③具有适当的难度;④富有启发性[9]。

运用化学实验激发动机。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调查发现,认为化学实验有趣而喜欢化学的人占大多数。赵礼明(2012)、杨晓珍(2012)等认为应该:①构建实验教学平台——以兴趣激发动机;②深化实验教学思维——以情境引领动机;③挖掘实验素材——以过程强化动机;④变革实验教学——以变化拓展动机[10];⑤揭示猜想与实验事实的矛盾——以冲突激发学习动机[11]。

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激发动机。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能帮助学生认识化学的实用性和重要性。学习内容的实用性是学生学习动机形成的价值要素[12],而要打动学生的心,就要让学生了解社会实践中化学知识的重要性。李奎芳(2008)、钟角金(2011)等认为教师应当注意从学生已有经验出发介绍现实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如粮食危机、能源短缺、环境污染等,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学有所用[13~14]。

引导学生积极归因。教师应针对学生不同的学习结果,引导他们进行积极的归因,避免和消除消极的归因。如柳彦梅、张存良(2012)指出,帮助学生将成功的原因归为学生智商高、能力强、学习努力等因素,可使学生拥有自豪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习积极性。如将失败的原因归为稳定因素(如任务难、能力弱等),则会降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归因于不稳定因素(如运气不好或努力不够等),则有利于提高学生以后学习的积极性[15]。

及时反馈与适当评价。如于湛慧(2004)提出“在定向环节中使用激励性评价对学生进行正强化”、“在实施环节中激发学生的成就动机”、“在评价与反馈环节中消除学生习得性无力感,培养适当水平的自我效能感”等具体措施[16]。还有研究者提出教师反馈要及时,鼓励学生主动反馈,充分利用批语等,更好地发挥成绩对学生的反馈效应,提高化学学习动机。

3结论与反思

综上所述,化学学习动机一直是化学教学研究者所关注的研究领域,近年来关注度有所增加。尤其在激发化学学习动机的方法方面的研究,为许多研究者,尤其是广大一线教师所关注,这一方向的论文所占比例最大。调查法和经验法是两种主要研究方法,采用何种方法因研究内容的不同而不同。笔者认为,关于化学学习动机的研究虽然取得很多进展,但也存在一些局限和值得注意的问题,需要后续研究进行突破。具体表现为:

首先,研究内容失衡。目前的研究过度集中在化学学习动机的教学方法上,虽然有实践的需要。但缺乏基础研究的结果就使研究的结果仅为经验之谈,泛泛而谈,揭示规律性不够,方法上没有重大突破,结论也缺乏可迁移性。

其次,方法上不够丰富。动机研究的方法很多,包括个案观察、问卷、访谈、实验等。但目前化学学习动机却以经验总结为主,至多使用问卷调查方法。问卷法无法深入探究学习者的内心世界,因而结论常流于表面。

第三,问卷设计是否科学,抽样是否规范,所得数据分析是否合理,对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有效性都有极其重大影响。由于问卷编制与应用较为随意,使得研究信度与效度难以保障,在不同情形下常常得出不同结论,缺乏推广价值。

第四,对干预化学学习动机的因素的深入研究较少。研究化学学习动机,最终是要改善学生的学习状况,但这些研究主要停留在经验层面,在研究中关注教师因素较多,考虑学生主观因素较少,总体上缺乏更深入、更规范、更系统的研究。

笔者认为,研究化学学习动机对提高化学教学的有效性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无论是学术界或是教学第一线都应当对这一领域保持较高的研究兴趣。在研究中应克服低水平重复,提倡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强调研究方法的科学性,从而提高研究结论的可理解性和可迁移性。

参考文献:

[1]李慧卿.学习自我效能感的培养对中学生化学学习的影响[D].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12~13.

[2]彭彩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学习策略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3]申宝爱.高一学生学习化学动机的调查研究[J].教育实践与研究,2004,(12):47~48.

[4]赵秀梅.高中生化学学习动机培养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5]吴江明.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学,2008,(11):24~27.

[6]颜红芹.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现状和影响因素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7]衷明华,严赞开,邱晓佳.粤东地区中学生化学学习动机及影响因素的调查[J].新课程研究,2012,(5):28~29.

[8]石郦、朱汝葵、周虹、吴颖珍.微型实验对化学学习动机影响的调查与分析[J].化学教育,2006,(6):48~49.

[9]成志高.化学教学中内部学习动机的培养[J].考试(教研版),2010,(8):93.

[10]赵礼明.化学实验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积极的学习动机[J].中学化学教学参考,2012,(4):12~14.

[11]杨晓珍.新课标下如何点亮化学课堂的智慧之灯:用课堂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科技信息,2012,(32):360~361.

[12]王祖浩.化学教育心理学[M].南宁:广西教育出版社,2007:236.

[13]李奎芳.化学学习动机的激发与培养[J].新课程(教育学术版),2008,(4):26.

[14]钟角金.化学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动机[J].中学生数理化,2011,(1):4.

法学实习论文篇3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21X(2016)04-00-0

法律之基础在社会,国家法律绕不开社会习惯,这似乎是众所周知的常识,也是长期以来我国主流学说之基本坚持。但在“法学圈”内部,那些从事习惯、习惯法、民间法,进而研究法人类学、法社会学的学者,不过是些边缘人物;他们的学术产品,对法学而言,也属于所谓“小众”之列。例如一份对目下吾国法学院的调侃性评论中,在提及某著名大学某教授的习惯法研究时,直呼其“沉浸于小众的民族习惯法”。可见,在“正宗”的法律人心目中,这样的研究虽也是学问,但难入主流。其实,这种情形,不仅在我国法学界是如此,在国外、特别在西方法学界,也是一样。易言之,我国法学界同仁们的上述观点,不过是西方法学界传统观点的舶来品而已,也是现代社会分工、进而现代学问分工的副产品。

但即使如此,众所周知,以“活法”和“行动中的法”为研究路向的社会学法学(或法社会学)研究,仍是世所公认的法学研究之三大主流学派之一,并且正是它和价值法学的存在,在不断矫正着实在法的事实不足和价值缺陷,其功能至少不比在技术视角为修正和调整实在法提供方便的分析(规范)法学逊色。正因如此,在法治国家尽管规范法学主导着法学“专业槽”,可法学的其他研究领域并未退出法学格局,反之,这些领域的法学研究,不但强有力地支持或影响着法治,而且深刻地影响和启迪着规范法学本身的反思、修正和完善。

这正是在世界各国知名法学家的笔下,往往对习惯和习惯法予以格外关注的缘由。也因为如此,包括习惯法在内的民间法研究,如何敞开其研究视界,不惟把目光在国内的相关研究成果,而且以博怀关注国外的相关研究动态,是这个研究领域的学者们尤应关注的话题。因为和法学的其他领域相比,我的习惯法研究所缺的,正是相关理论的比较和提升,无论在实证方法上,还是在习惯法的学理上,都需借助比较研究而升华其学理内容。

在这方面,我国有些学者已开始关注国外的相关研究,特别是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霍贝尔、格尔茨和法学家萨维尼、梅因、埃利希等人的相关作品译为中文以来,对我国习惯法研究的影响是明显的。这些年来,张晓辉、张冠梓有意识组织一些年轻学者研究、翻译西方法律人类学和习惯法研究的著作,后者还对国外知名的法人类学者进行访谈,已收获不少成果。但不足的是,上述译介及研究,皆集中于法人类学,专注于专门研究习惯和习惯法的学者及其作品,而对其他学者的相关论述关注尚不够,甚至缺乏自觉关注他们的意识。

可事实上,对习惯和习惯法的论述,远非法人类学、法社会学或社会学法学的学者们之专利。作为人类秩序构造的一种原生的、普遍的、重要的资源,习惯不仅被法学界所普遍关注,也被经济学界、社会学界、人类学界、历史学界所特别关注。其中“非正式制度”“小传统”“地方性知识”以及“野史”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概念,就是这些学科的学者对习惯以及与习惯相关的社会事实之学理概括。法学家之于习惯的关注,实在是天经地义,哪怕是那些坚持国家法至上,轻视甚至否定习惯对法律的作用,进而否定习惯之社会作用的法学家,如规范法学的鼻祖奥斯丁、当代代表拉兹等,也对习惯和习惯法有过精彩论述。

所以,对国外学者有关习惯和习惯法研究的关注,不能仅注目于那些专门家的论述。对那些虽未以长篇大论论述过习惯和习惯法,但于其学术体系的建设而言有重要影响的有关习惯与习惯法的点滴论述,亦不应错过。这才是真正敞开习惯研究之视界、并全面审视习惯研究的应有态度和基本作为。否则,习惯研究的视界,依然是半开半闭的,而不是真正敞开的。

基于此,去年底,在我的“法学学习与研究方法”这门课程结课后,我给中南大学法学院的博士生们布置了一份主题控制、内容自选的作业:每位学生分别就美、英、德、法、澳、加、日、韩、印及北欧、我国台湾学者关于法律与习惯或习惯法的论述做一综述。其中像英美、德法等相关文献资料较多的国家,还可以分段综述,也可以就某一法学流派、甚至某一法学家的相关论述做综述。今年年初,阅过学生们交来的作业,发现其中几篇写的较为认真,便吩咐作者们继续修改、充实、完善资料,并拟借《原生态民族文化学刊》推出这几篇文章。

法学实习论文篇4

关键词:讨论式教学法高职校物理教学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4(b)-0200-02

讨论式教学法是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增加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协调和交流的一种教学方法。学生围绕某一中心内容进行讨论,可以激发学习热情,集思广益、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起到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效果。

针对我院新生来源文理兼收、物理基础差别较大、对物理课程学习兴趣不大的状况,为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创新思维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在物理教学中本人引用了讨论式教学法,收到了一定的效果。

1讨论式教学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

课堂教学中教师如果不首先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那么,再好的教学内容也很难被学生掌握并转化为实际能力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结合教学内容,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习兴趣。而现在的学生文理科兼有(即使理科生源学生也弃考物理),加上生源基础不同,因而相当部分学生对物理课的学习存在畏难思想,根本提不起学习兴趣来。以往在教学中只能尽量减少难度,反复多讲、多练习题,收效甚微。

针对此种情况,经调查分析,本人认为:学生虽然对学习物理兴趣不大,但他们的思维活跃,知识面广,学习热情较高,自主意识较强。关键在于教学方式的创新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引导。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引用讨论法,增加教与学的互动交流.结合教学内容,找到教与学共同的兴趣点,激发学习热情,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如在第一章讲到位移、位矢时,首先提问“物体的位置是怎样确定的?”“卫星定位是怎么回事?”因学生知道,近些年来,卫星定位已经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旅游中离不开导航。所兴趣很大,纷纷争着发言。在讨论中原来对物理学习感到困难的学生也有了兴趣,加入进讨论的氛围中。然后结合教学内容,引导他们建立位移、位矢等知识。在教师的指点和调控下,使整堂课一直处于生动而有序的讨论的气氛之中。

在讨论过程中,基础较好的学生能够帮助基础较差的学生理解一些问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基础是有差异的,通过讨论和争论,能使学习水平趋向一致。学生之间的解释问题更易被接受,胜过教师的苦口说教。

另外,在课堂上,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随时调整教学进程,让学生针对存在的疑问进行讨论。这是一种实用性强的讨论法。在平时的教学中,尤其是在用讲授法授课时,学生会作出各种的情绪反应和认知反馈,教师应及时发现。如当他们表情迷惑时,表明他们对所讲内容有疑难;当他们嘀嘀咕咕时,意味着理解上存在疙瘩;当他们无精打采时,显示学生的身心困倦、缺乏兴趣。这时教师不应靠提高嗓门或硬要求学生集中精力来维持授课,而是应停下来,给学生一定时间,让他们展开讨论,以暴露并解决他们的问题或教师授课的问题。这种讨论看似耽误了时间,实是促进了教学。它使得教学更利于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更利于知识的落实和理解掌握。

如讲刚体的定轴转动时,教师并不觉得有疑难点可处理,但这是学生在中学没学过的内容,他们常会出现嘀嘀咕咕的现象。这正是讨论法应用的好时机。

在习题教学中,让学生发现问题或教师诱导问题而引发讨论。这种讨论法是主体作用发挥最充分的过程,是学生暴露知识缺陷、暴露思维的过程。思维能力是整个能力结构的核心,思维能力提高了,综合能力也就提高了。

2讨论式教学法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根据实验的内容提出问题或根据实验中遇到问题而展开讨论的方法,谓之实验式讨论法。充分挖掘实验中的问题,创造学生参与的机会和讨论的机会,也是提高学习兴趣,达到实验目的的方法。

在实验中,不应该由教师做一遍,然后学生照样做一下就算做了实验,而应在学生动手进行实验中引导他们发现问题,引入学生参与讨论的模式如图1所示。

在实验中,教师是实验的指导者和组织者。学生由2~3名一组,实验前指导学生预习内容,结合学过的理论知识,让学生讨论实验步骤;在实验过程中发现问题,相互进行讨论,实验结果的差异、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等等,都可以是讨论的内容。通过讨论,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掌握,达到实验的目的。

3讨论式(教)学习法在学生相互之间的应用

课堂教学(包括实验)毕竟时间有限,而学生在课后的预复习或做习题中相处的时间较多,因此讨论式互帮互学也是一个很有效果的方法。在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在课后由基础不一的同学组成学习小组,遇到问题相互进行讨论,互帮互学,点滴积累,使基础差的同学很快赶了上来。这一方法对学生所有课程的学习和学习方法的建立都是很有效的。

4运用讨论法应注意的问题

教师要革新教学思想。讨论法耗用时间长,教师应舍得让出时间和空间,让出自己长期以来一直牢牢控制的位置。课堂教学中不能讲的太实、太细、太满、太透,防止束缚学生的思维。

要讨论的问题应与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相近,最好处于最近发展区。要善于将学生思维激活,让他们各抒已见,允许不同观点的争论,在广纳众议的基础上得出正确的结论。

合理处理教材,做到详略得当。讨论要尽量围绕中心内容来安排,不要在个别偏僻的枝节问题上耗费时间;教学重点难点要突出强化。

对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灵活运用。可根据教材内容、教师的能力及自身特点,适当地变化教学方法,把几种教法组合运用。

参考文献

[1]吴磊;黄桂玉.中学物理教学与科学人文素质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2]唐克明.浅谈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施创新教育[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成立70周年庆典暨2002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2.

[3]徐四六.中学物理教学中的美育渗透[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4]俎栋林.核磁共振成象(MRI)物理教学的必要性[A].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医学物理分会第十次学术年会、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分会第一次医疗设备科学管理研讨会论文集[C].1998.

[5]周彬.物理教学方法初探[A].湖北省物理学会、武汉物理学会2004’学术年会论文集[C].2004.

[6]陈晓白,李宝河,胡耀民.关于物理教学改革方向的杂想[A].2005年全国高校非物理类专业物理教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2005.

法学实习论文篇5

(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江苏盐城224051)

【摘要】材料学院开设的《科研导论》是自主学习的课程,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主要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能力和创新思维,是学生学会献检索方法和归纳总结方法,掌握科研成果的分析和处理方法,并能撰写论文,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自主学习;科学研究;创新思维

自2014年,盐城工学院材料学院开设了自主学习的课程,此课程主要针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本科生和对科研感兴趣的材料类学生。本课程注重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多方面、多渠道为学生创造学习环境,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互动,通过学生的第二课堂活动促进学生动手能力的提高。从科研实际出发,结合科研特点,着重论述典型的科研方法与基本规范,举实例论述科学研究的战略战术与机智运筹,详细论述科研论文的撰写方略、专利申请、参加学术会议要求以及经典科研案例。课程将按照以史带论、史论结合的方式,注重知识性、哲理性和实用性,由浅入深地使本科生了解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发展历程,初步掌握科研方法的实践与思维技巧,为其本科阶段参加课题研究、撰写较高水平研究论文(或研究报告)、做好本科论文(或毕业设计)以及今后从事深入的科学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1课程的目的和意义

《科研导论》作为本科生开设自主性课程的实验课程,通过学生主动性、自觉性和创新性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为学生主动参与科研活动打下理论和实践基础。通过对本门课程的系统学习,使学生全面了解大学生科研的意义、方法、步骤、环节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要求学生掌握和了解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科学研究一般方法,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以及科技论文撰写的基本概念和主要作用,并能正确地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思考和解决科研生产实际中遇到的一般问题,掌握科研论文的写作方法,达到提高本科生科学研究能力和拓展知识的目的,为材料专业本科生开展毕业论文的科研工作提供理论基础和实践知识,为今后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2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科研导论》这门课程主要介绍科学技术研究过程中常用的感性方法、理性方法、系统科学方法以及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和科技论文撰写的一般方法,并以“自主学习”为主。科研过程是参与人员自主创新的过程,“自主学习”是学习者在总体教学目标的宏观调控和教师的指导下,根据自身条件和需要自由地选择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方法并通过自我调控的学习活动完成具体学习目标的学习模式[1]。设计建立完整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的教案、电子教案和教学实施方案,并将教学团队的相关科研项目作为具体科研实例融合到教学内容中,引导学生主动、创新性的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全部使用多媒体授课,并建立网站实现与学生互动。教案内容包括:讲授内容、基础内容、拓展内容和典型例题等;全部课程资源上网,基本实现网上教学与互动。

根据课程的任务和培养方案,本课程主要包括以下教学内容:

1)科学研究概述[2],重点是科学技术研究的涵义、性质和任务,难点是科学与技术的关系。

2)科研课题的选择与确定,重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一般原则,难点是确定科研课题的开创性原则和可行性原则。

3)科学研究的方法,重点是科学研究的系统科学方法的原则和作用,科学抽象的一般步骤,理想模型和理想实验。

4)科学研究成果的处理,重点是和科研成果的鉴定方法。

5)科技论文的撰写,重点是课题和学位论文的综述的写法。

6)研究性学习科研,重点是研究性学习作用、本科生科研方略和具体学科的经典科研示例。

在本课程实践和探索过程中,对教师和学生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首先,建立一个教学结构合理、教学水平高、具有团队协作精神的教师队伍。由学术造诣高、师德好,教学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同时加强教师团队自身素质和教学科研水平的提高。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强调“自主学习”的原则,体系学生学习的“讲、练”合一,要求理论学习和实践操作相结合。进行课程教学专用多媒体教室的设备完善和维护、在教学过程中体系学生学习的“教、学、做”合一,教师根据教学过程中的效果进行总结和提高,确保在学习过程中做到“手脑并用”[3]。利用视频媒体,将抽象内容,用录像、影片等形式进行演绎。最后,认真开展教研、科研活动,推动教学改革,提高学术氛围,鼓励师生积极创作,提高作品质量。

3课程的实践效果

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本课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学生对本课程评价很高,认为本课程非常重要,为他们后期专业课程和科研活动的开展奠定了基础。通过学习,学生能积极查阅文献并整理信息资料,比较熟练的利用学校图书馆的网络查询系统,并能有效获取各种数据库所提供的科研和文献信息,为科研活动开展提供前提。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的培养,制定明确的中青年教师培养计划,包括职称、学历、进修访学等;组织教学活动,广纳意见,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使得本课程具备持续、稳步发展的潜力、为本课程的高质量提供可靠的保证。学生的“学生自主学习”,有效的提高了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浓厚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带着科研问题主动思考,查阅文献,并掌握快速学习能力,学会分类归纳总结。在学习过程中,通过科研项目过程的训练和科学研究,学生的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高,能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自己的思维分析、总结、归纳、推论。有效的处理实验数据并撰写科研论文,在巩固科学研究有关的理论知识,并了解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步奏,培养了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4]。

4结语

在《科研导论》的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科学研究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到科学研究的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科学研究不是一次就能成功的,科研工作就是从不断失败中前进,在教师和学生的勤恳踏实的努力工作下,科学研究才会有所成功。科学研究讲究一点的研究方法,掌握了正确的研究方法会让科学研究事半功倍。本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增加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增长了学生的见识,让学生认识到了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促进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并有效的培养了学生的科研素养、科研能力和创新思维,为后期专业课程的学习、毕业论文的开展和以后从事科研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蔺婷.基于能力本位的高职《财务会计》课程设计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4.

[2]杨军,石海洋.浅谈《科研导论课》教学内容创新及实践体会[J].教育教学论坛,2014,51:74-75.

[3]李淑英.兴趣教学法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课程中的应用[J].职业教育研究,2013,5:89-90.

法学实习论文篇6

党的十八大以来,多次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坚持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大局看问题,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的政绩”“机关党的建设是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关工作任务重、责任大,机关党建工作很重要。要把机关党建工作摆在重要位置,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当前在机关党建工作中,要深入学习贯彻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牢固树立抓好党建就是最大政绩的理念,全面从严治党,始终从严治党。根据这次在浙江大学参加培训学到的知识和学习过程中自己的思考,结合我近几年兼职从事党务工作的体会,我觉得当前形势下的机关党建要做到“三抓”。

一、抓理论学习

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是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础工程,每个部门每个单位无论是领导班子建设还是干部队伍建设,都必须把加强学习放在首位。要结合本部门自身工作职能和党员干部现状的实际,深入研读系列讲话原文,紧扣工作实际开展专题学习,切实联系实际,推动工作开展。

多年来,我们机关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出现了一些顽症痼疾。首先是学习的自觉意识不强,缺乏主动性。很多人存在着轻视和忽视理论学习的思想,对理论学习不重视,每次都是被动参加理论学习,根本谈不上学习的主动性和自觉性。甚至有些领导都缺乏对政治理论学习重要性的认识,不能把理论学习摆在重要位置,经常出现业务工作务挤压理论学习的现象,导致学习时间和制度都难以保证,致使理论学习落不到实处,没有好的效果。好多单位在学习上求动静大、花样新、口号硬,不注重实际的教育质量和效果。党员干部理论学习只求参与率,每次集体学习要求人人做笔记,看起来大家都很认真,其实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其次是学习形式单一,不灵活,效果差。机关理论学习大多是“一份资料或是书,一人领读众人听”,学习方式简单无趣,学习者感觉内容枯燥乏味,学习现场领读者之外的人或昏昏欲睡、或交头接耳、或浏览手机信息,最后的结果是“不识资料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屋中”。即便是在讨论发言的时候,好多人也是假大空地空议论,起不到讨论交流、互相提高的效果。这种单调简单的学习模式极易使大家产生厌学心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家的学习积极性。

所以,在理论学习上要切实改进做法、提高实效。首先学习要紧紧围绕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开展,年初要提出理论学习的指导意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重点,深入系统开展学习,注重做到理论和实际的密切结合,努力提高党员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经济、文化、科技、法律等知识的学习,拓宽党员干部的知识面,提升大家的整体素质。学习教育要分类施教,根据党员干部的不同水平不同要求安排学习,并要求大家联系各自工作实际撰写体会或调研文章,通过撰写材料引导大家消化吸收并及时将学习成果变为工作思路,使理论学习进一步指导实践工作,提指导工作的能力和效果。其次,要健全理论学习的机制,形成一个约束机制,督促大家开展学习。制度是有效理论学习的重要保证。抓好理论学习,必须有有效的机制,促使理论学习走向制度化,才能确保理论学习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签订理论学习责任状、制定理论学习计划,列出书目和完成时限,同时要规定人撰写体会文章或是调研文章的任务数,用制度督促学习、确保学习效果。

二、抓工作创新

多年来,我们在党建工作中,实实在在存在经验主义、教条主义、形式主义的问题。有的不注重深入基层和服务对象开展细致的调查研究,在处理问题时凭既往经验、凭本本和条条;有的落实上级部署靠开个会、发个文件,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更多的是业务工作与党务工作“两张皮”“不相干”,单单就党建抓党建,抓好党建推动经济发展的途径不对和方法不足;还有的抓思想政治工作就是学文件、听汇报、搞座谈、做研讨,方法简单陈旧,效果很不理想。事实上,党的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我们只采用同一模式或单一方法去抓党建,效果是难以保证的,必须积极推进机关党建的创新。

首先在学习教育上要有所创新,要寻求新的载体、新的形式、新的路径,推动理论教育的形式多样化、方法现代化,以切实增强理论学习的感染力和学习效果。要改变过去强制性、灌输式教育方法,倡导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方式,使大家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教育。要把个人自学与集体学习、专家辅导、专题讲座、知识竞赛以及演讲、征文等活动有效结合。还要引进现代化教育手段,如利用网上学习代替开集体开会学习,利用观看光盘、录像来补充不能邀请专家亲自来讲课的不足,等等。其次是在工作机制上要进一步加以完善,机关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方法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要积极开展演讲、征文等特色活动,定期组织专题理论研究,通过开展专题现场式、体验互动式为一体的党性锻炼活动,创新开展专题式党性教育。要注重创新方法,精心打造和推出一批符合实际、创新性强、别具特色的党建项目和品牌工程,带动党建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第三是建立健全督查考核机制。开展党建工作,必须抓好督查考核,确保党建责任的落实。要把建立健全党建工作责任机制作为重点,明确机关党建工作相关人员的责任,一把手要对机关党建负总责,是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党支部书记对抓机关党建负直接责任,是党建工作直接责任人,这样就使机关党建工作落实到每一级组织、每一个具体人,让每一个责任人职责清晰、任务明确。同时,要研究制定机关党建工作目标管理检查考核办法,严格对机关党建目标考核工作进行制度化、规范化考核。将党建目标考核直接与领导干部的政绩挂钩,使机关党建工作真正成为领导班子、党员干部本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死亡案件调查报告范文(收集6篇)

    - 阅0

    案件调查报告精选篇1近年来,校园暴力违法犯罪时有发生,已成为严重影响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社会问题。人民法院近日发布了法刑一庭妇女儿童权益刑事司法保护课题组对典型校园暴.....

    电子信息工程求职信范文,电子信息工

    - 阅0

    2023年电子信息工程求职信范文汇总篇1一个星期的实训在不知不觉中已经度过,里面包含着很多的艰辛,同时也身受着收获。一个星期能够说是很短也能够说是很长,短的是时间跑的飞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