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建筑工程论文(6篇)

来源: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篇1

【关键词】可拓理论;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系统;物元分析

随着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建筑工程数量与规模不断增大,建筑施工管理日益呈现动态复杂性与系统性,因建筑施工特点,施工过程当中,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易出现各类工程事故,为确保人们的生命与财产安全,提供工程的质量与进度,基于可拓理论,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定量分析,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结果的合理评价,对可能出现问题及时进行预警,可有效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

一、基于可拓论的模型分析

1.可拓理论

可拓学原称为物元分析,是由我国蔡文等学者所创的新学科,用形式模型,对事物的拓展可能性进行研究,并找出开拓创新的方法与规律,以处理问题矛盾,其可拓方法为可拓理论在实际中的应用方法,如分合链、发散树与优度评价等均是可拓方法,这些方法已经在检测控制、计算机、智能与管理等方面获得了应用,在施工安全管理上应用可拓理论,可对施工管理中的危险因素进行预警,以起到预防控制的作用。可拓理论当中,需要对经典域、待评的物元矩阵与节域给予确定,以找出建筑施工中的安全因素,保证建筑施工质量及其安全。

2.经典域与节域确定

在现实生活当中,每个事物均有多个不同特征存在,每个特征所对应量值是不同的,因此,在事物评价等级N中,就会存在n个不同特征,即C1、C2…Cn等,其特征所对应量值可表示为ν1、ν2…νn等,有序组公式为:R=(N,C,ν),其中,N表示事物名称,C表示特征,ν表示量值,R表示事物基本元,也称为物元,而N、C、ν为基本元R的要素。物元模型需要确定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矩阵等,其中,经典域确定的表达式为:

在表达式中,Nj表示j个划分的效果等级,而Ci表示Nj效果等级特征,经典域为Xji表示效果等级有关特征量值的范围。其节域确定的表达式为:

在节域表达式中,P表示全体效果等级,Ci表示效果等级特征,而Xpi表示全体效果等级P有关Ci的量值范围,也就是节域。待评物元矩阵的表达式为:

在待评标的物中,所检测的数据以及分析结果,应该用物元进行表示。表达式中的P0表示标的物,Ci表示效果等级特征,Xi表示标的物有关效果等级特征的量值。在建筑施工当中,安全管理要以国家所规定的相关施工安全标准为参考依据,由安全管理员对每个工地的各项安全管理项目进行随时检查并打分,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整改,其评分表只是量化指标,基于可拓理论,从各指标间的安全等级与关系制定方面,让施工安全管理相关标准更为明确清晰,运用可拓理论对建筑项目进行评价,再通过结果对施工安全作出预防分析,给建筑施工单位的安全管理提供标准的参考依据。建筑施工中的效果等级特征主要有文明施工、安全管理、施工用电、塔吊、脚手架、起重吊装、基坑支护和模板工程等,在建筑施工的某阶段中,这些特征并非同时存在,一旦基本特征出现变化,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等均随着发生变化。根据国家相关施工安全的检查标准与经验,应该对施工安全管理的等级进行划分,并应用可拓理论进行评价分析。

3.关联度与待评定等级的确立

当经典域与节域确立之后,具体安全施工评价方法需要确定,以判断物元等级,在物元评价时,基于可拓理论,适当引入必须满足的条件,并在此条件下进行评价,不然不给予评价。在应用过程当中,需要先对初步安全进行评价,对于安全评分表里的所有内容,每项分数应达到总分的七成以上,不然该项目自动认为不安全,并停止后续评价,在这里,该条件成为待评物元所必须给予满足的条件。依据可拓理论,不同等级的关联函数可表示为:

而待评标的物等级关联度可表示为:

其中,Kj表示为评价标的物等级,其数值大小与相关性,能对评价单元等级进行定量反映,以供应用者做出合理的安全决策。

二、物元分析法在建筑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1.施工安全管理的预警模型构建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施工管理中的重要工作,为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保证建筑工程顺利完成,加强建筑安全管理的预警模型构建是必要的,与评价模型构建与分析方式大体相同,仅是在经典域、待评物元、等级与节域等规定有所不同,事故安全等级可分为无、轻微、中级与重度等四个等级,在建筑工程中,常出现的事故有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与坍塌等三类,影响这三类事故的因素较多,按事故原因来看,对每种事故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等进行确定,以物体打击为例,等级效果特征包含设备器具、安全防护、挡脚板、安全教育与杂物清理,经过经典域与节域对物体打击情况进行表示,预警模型中的节域与经典域相比,预警模型与安全管理中的评价模型原因相似,依据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经验与打分状况,对建筑施工中存在安全问题及时发现,并确定事故安全发生类别。在建筑施工中,基于可拓理论,其安全管理预警与评价模型思路可归纳为下列方面,首先,要对安全评价的等级进行确定,然后,确定其影响因素、节域、经典域与待评物元,并对安全性进行初步判定,如果评价不合格,要求立即整改,若评价合格,应继续给予评价,对各特征的权重、关联函数与综合关联度等进行确定,以评价其安全等级,若安全评价不合格,应立即整改,安全评价合格的话,应对其他易发的安全事故进行预警,有效杜绝安全隐患,提高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2.物元分析法的实际应用

在某建筑工程项目中,依据国家有关施工安全检查规范,制定相关施工安全的检查评分表与汇总表,对工程施工中的某阶段进行检查,基于可拓理论,对该工程项目的安全进行评价,通过项目检查可知,物元基本特征主要有文明施工15.6、安全技术交底8.6、安全管理8.1、脚手架8.5、机具用电8.4、塔吊8.5与三宝四口防护8.3,在评分表中,每项指标发生问题,均会给项目安全带来巨大危害,在实际应用中,各物元特征权重是一致的,根据各指标量值信息以及节域、经典域信息的提供,对物元相关联函数与综合关联度的计算可知,此项目安全管理的等级评价是较为安全,也就是还存在安全隐患,需要进一步对常见事故给予安全评价,并加强预防。下一步是易发生事故的安全预警,在建筑施工当中,物体打击、高空坠落与机械伤害是常见事故,其发生概率较高,安全预警模型构建中,对这三种事故均给予安全评价,并对预警类型进行确定,通过待评物元、节域与经典域等分析,这三种常见事故均为轻微预警,在建筑施工中,容易出现这三种事故,需要对项目当中,容易造成这三类事故的项目给予检查与整改,以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性。

三、结束语:

在建筑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建筑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安全予以保障,才能高效高质量完成施工目的,为加强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控制,基于可拓理论,对施工安全管理进行系统研究,对施工领域的各安全因素进行检查,并运用物元分析法给予评价与预警,编制可靠的量化安全管理程序,提高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水平和过程控制,坚持安全管理“以人为本,预防为主”将施工安全隐患消灭于萌芽状态,以保证建筑施工的安全从而保护人员、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王增民,吴冲.可拓学在工程项目管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科技管理研究,2009(10)

[2]赵冉,顾伟红,李建民.基于可拓理论的铁路隧道施工风险因素分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11(06)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篇2

关键词:建筑学整合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3973(2013)008-177-02

1背景

严格来说,我国现代意义上的建筑学专业肇始于1927年,当时是由国立中央大学(现东南大学)所创办。自那时起,在近半个多世纪的历程中,全国中仅有十几所大学设置建筑系,建筑学专业也成为名副其实的“贵族”学科。自19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等学校的建筑学专业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截至2012年已达220余所,其中在建设部人事教育司备案的有75所,通过建筑学本科专业评估的有35所。

一方面,欧美(以德国包豪斯及俄国呼捷玛斯为代表)的学院派教学体系一直被我国的建筑学专业教育沿用至今。另一方面,我国目前正面临着由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转变的历史性阶段,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一些城市边缘的自然村落逐渐发展为小城镇,而小城镇又进一步逐渐发展为城市,造成了社会对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人才的大量需求。我国社会经济体制已经由计划经济转为市场经济,过去那种“整齐划一”的专业教学模式已明显落后于当今的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式。尽管近些年,各院校都试图对这种相对封闭保守的教育体系进行调整,但整体上并没有变革性突破,特别是地方高校的建筑学专业教育,应该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因地制宜,研究并践行符合自身特点的建筑学教育模式?以应对自身定位相对模糊、人才培养目标不明晰等种种不利问题。

不同的层次的院校,应有不同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建筑老八校,是新中国成立之初最早开设城市规划、建筑学专业的八所高校,包括清华大学、东南大学、天津大学、同济大学、哈尔滨建筑大学(现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建筑大学(现重庆大学)和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后四校是为了平衡全国各地区的建筑院校布局,在1952年院系调整合时并出来的;前四所院校则在建筑学专业来讲则是师资力量强大,学术血统悠长(主要承袭欧美及日本)。这八所学校构成了我国建筑学专业教育的第一梯队,自成立伊始就培养了大批建筑学专业的高端人才,为我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时至今日,富于创新精神的国际型专业人才及专业领导者仍是他们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

自1979年中国改革开放后,我国的高等教育生态发生了极大变化,目前为止已经形成了省属国家“211工程”重点大学、“省部共建大学”、地方性直属高校三大模式并存的结构。地方所属高校(省属高校)大多数靠地方财政供养,由地方行政部门划拨经费,以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为目标,着力为地方培养高素质人才。鉴于地方高校生源和毕业生就业去向带有明显的地域性,这些院校的建筑学教育应以培养“在地”人才作为办学的主要目标。

2现状

我国重点名校和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近似、教学大纲趋同、课程设置雷同、教学方法如出一辙。地方高校建筑学专业教育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教学体系陈旧、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不足,无法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弊端。除此之外,缺乏有效的政策、法律保障,缺乏专项资金的支持,设计企业对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内在需求不足,导致学校与企业的联系不够紧密,高等工程教育与人才市场需求脱节等问题表现尤为突出。因此,我们必须建立重视工程应用及创新能力培养、加强就业创业培训的建筑学专业教育体系,以培养出满足社会需求的应用型卓越工程师。

目前我国工科大学中的建筑学专业课程设置主要由四大模块组成:以建筑设计、规划设计、景观设计等为核心的设计课程模块;以建筑结构、建筑设备、建筑技术、材料和构造课程为代表的技术课程模块;以建筑史为代表的建筑理论课程模块;以美术训练和电脑软件为基础的表现类课程模块。

2.1技术类课程

这类课程一般采用课堂讲授的教学方式,附加部分图纸或习题练习,完成课程的总体授课。由于采用这种“满堂灌”的方式,导致了学生毫无拓展创新思路的意识,缺乏主动积极的创造性思维,仅仅满足于被动接受知识。譬如建筑结构类课程的教学思仍然延续了以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为授课对象的教学思维,过于注重力学和结构的计算公式推导,基本不考虑建筑师执业过程中对技术综合设计创新能力的需求;建筑技术和材料课程则明显缺乏综合训练的内容。

2.2理论类课程

“治学先治史”是我们经常说起的一句话,它表明了专业历史在各个学科中的重要地位。建筑历史(理论)水平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生的视野的宽阔程度,从而深刻影响学生的未来的专业发展。

但建筑史的书籍尤其是建筑批评类书籍的相对缺乏使得许多学生建筑理论积累明显不足。我国现有建筑学教学体系(无论是理工类还是艺术类院校)中,本科生在专业学习中的理论研究或讨论几乎一片空白。相当一部分学生对建筑的理解往往等同与表面形式或功能排布的抄袭,他们虽然开口“高技”、闭口“极少”,却不知其是何意,源自何处,因何产生,到底有什么存在意义。

2.3设计类课程

大多数院校都选择按建筑类型来安排设计课程及练习:一年级安排美术基础及建筑初步等课程,其后的二年级至五年级每个学期由浅入深,由简单功能到复杂功能的若干个不同类型的建筑设计课题,如先是阅览室,小餐厅,独立住宅,幼儿园然后到俱乐部,博物馆,写字楼,旅馆,影剧院等。仅通过几个有限的建筑类型也很难全面了解建筑设计涉及到的方方面面,进一步造成专业教育与工程实践的严重脱节。

我国现行建筑学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的18周设计院实习则显得周期较短,同时设计院建筑师们有自身业务压力,根本无瑕指导实习的建筑系学生,造成大部分学生的实训项目只是走走过场,根本没有起到实际作用。

3改革思路

从专业教学目标来说,学校的专业教育必须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建筑观,理解建筑的文化属性和工程属性间的关系,使他们深刻认识到社会、经济、技术等因素对建筑设计的制约,了解一个建筑从概念设计到最后竣工所要经历的大量复杂细致的工作程序,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3.1课程设置

从课程设置的角度来看,必须坚持以增强综合能力以提高全面素质为基础,为目标,整合传统的基础课模块、设计课模块、技术课模块、理论课模块的教学安排。更新技术课程内容,加强技术课程与设计课程的横向联系,探讨新的课程大纲,形成新的教学环节和模式。将新知识、新理论和新技术充实到教学内容中,为学生提供符合时代需要的教学内容。

设置多个主干课程系列,突破以建筑设计为主干的单一课程模式,这些系列互为依托,由易到难,循序渐进,有意识突出建筑节能、生态环保等新兴技术热点。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人文学科和工程技术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体系,以符合建筑学专业特点和本科专业评估的要求。在加强专业教育的同时,优化选修课,增设哲学、社会学、文化人类学、心理学等人文科学。

3.2教学方法

在具体的教学方法上,我们提出了基于“技艺”整合原则的建筑学专业教学方法,从教学组织的整体性、教学进程的连续性、考核方式的动态性三方面入手,进行课程体系建构的改革与实践,以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

(1)教学组织的整体性。“技艺”整合原则下的建筑学教学活动,以建筑设计模块课程为纽带,以方案设计为中心,结合结构选型设计、电力设计、给排水设计、暖通设计,尤其重视防火设计、环境景观设计。在整合设计的过程中,采取师徒模式(导师―学生)进行授课,各个导师和学生根据兴趣及方向双向选择,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确定各自的设计课题,并依此优化各自的教学进程,百花齐放。同时注意导师与学生间尤其是各个导师间的交流沟通。

(2)教学进程的连续性。将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涉及到“技术”的基础课程模块所处的平行并联状态打破。紧密联系建筑设计原理、建筑结构选型、建筑物理(声光热)、建筑构造、建筑安全等多门课程,以设计课程模块中学生的设计图纸为核心,打通原先各自为政的不同知识体系。

(3)技术(理论)课程模块期末考核的动态性。突出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核心地位,整合的方案、技术、艺术各类课程的教学过程,要求各个相关课程的授课教师在讲述理论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围绕上一学期或正在进行中的建筑设计课程模块的图纸布置单元训练环节,最终将建筑设计模块图纸作为期满考核的重要指标。完全抛弃以往那种传统的评价体系(平时作业与期末考核),后者以理论的论述与知识点的死记硬背作为考核的重点。

4结语

在实践类课程中,还应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工程实际为背景,以工程技术为主线,在总结建筑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的成就和借鉴国外成功经验的基础上,通过密切高校和行业企业的合作,推动建筑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着力提升学生的工程素养,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工程设计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刘瑞杰,高力强.地方高校建筑学教育差异性发展之探讨[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0,12(8).

[2]张云.德国柏林艺术大学建筑学教学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2,21(6).

[3]苏群,苏胜达.国内外建筑学专业教学的差异[J].商品与质量・建筑与发展,2010(1).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篇3

关键词:建筑工程;平面体形设计;节能问题;建筑节能

在现代化社会发展过程中,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对于能源的需求量也在逐渐增加,这就给能源资源极度短缺的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威胁,也无法真正推广节能理念。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开始重视节能理念,并将其融入到社会各个领域当中,从而促进社会经济以及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在城市发展中,建筑工程的能源消耗非常大,要想在城市中实现节能,就需要从建筑工程的建设着手。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平面体形设计是最为重要的工作环节,通过平面体形设计能够表现出整个建筑工程的外形,在其设计过程中,设计师不仅要保证其设计满足建设方的要求,还需要保证建筑工程适应城市发展,达到某一种文化艺术要求。如今,设计师还应该将节能理念引入到建筑设计当中,使之达到节能环保的要求。

1建筑平面体形

在当前的建筑设计当中,建筑平面体形一般会通过体形系数来表示,即FO/VO来表示。所谓体形系数也就是建筑物与外界大气所接触的外表面积极其所围合的体积之间的比值,其中,外表面积中不涵盖地面、不采暖楼梯间隔的墙或门、女儿墙以及设备用房等各种墙体。要想保证建筑工程达到节能的效果,就需要通过最小的建筑外表面积来包围最大的建筑单位体积,也就是说,建筑体型系数越小,那么建筑外表面积就越小,这样就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

根据当前我国现行的相关规定中,对建筑体形系数做了详细的定义,并将其做了接线,如果是住宅工程,那么建筑体形系数的界限应该为0.3。如果建筑体形系数没有在0.3以内,那么建筑的体形就能够达到节能的效果,并为日后建筑工程实现节能目标而奠定基础。但是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并没有从相关文献当中找到体形系数在建筑工程设计当中的相关规律与应用,也没有相关的经验,这就导致工程师无法对体形系数做充分的了解,实现节能也有一定的距离。

2建筑平面体形设计的基本原则

在建筑工程平面体形设计过程中,为了是工程达到节能的效果,设计师必须要遵循以下单个原则:

2.1建筑平面体形的整体性原则

所谓整体原则也就是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保证建筑平面的整体性,尽量不要将其分割而导致建筑显得凌乱。这是节能理念重点体现的一项基本原则,所以在对建筑工程进行体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应尽量采用比较典型的平面体形,例如方形,然后根据这些形状在稍作变化,从而达到视觉上的美观效果。另外,在对建筑进行平面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不得将其设计为凹凸不平的外形,而是通过简单的、平整的平面来完成建筑外墙设计,这样才能够在保证建筑平面整体性的前提下使其具有特点,达到美学的效果。

2.2建筑平面体形的组合型原则

在建筑平面体形设计的过程中,通过各个部分的组合同样能够保证建筑实现节能的效果,例如可以将单元之间外墙进行科学的组合,这样能够减小建筑外墙的表面积,不仅能够达到节能的要求,还能够节约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土地的利用价值。但是在建筑进行组合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必须要在满足各种设计要求的基础上进行组合,对西山墙进行重点设计,这样能够避免因夏季西晒而导致建筑室内的温度提高,最终提高空调的工作负荷,无法实现节能的效果。

2.3建筑体形定量原则

21世纪的建筑设计应注意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对建筑使用带来的制约和作用,并应十分强调必要的定量控制,以贯彻建筑业的节能和可持续发展。一般而言,高层建筑的FO/VO一般控制0/10~0.15在之间,对于高密度聚居区的建筑开发、环境控制和小气候改善,应将FO/VO列入建筑设计技术指标,以控制高能耗区域的节能状况,意义甚大。

3体形形态节能控制

体形形态是指建筑物平面所构成的形状特征。它取决于多项因素:城市景观、功能要求、技术条件、设计灵感等。建筑体形形态控制就是研究平面形状对建筑节能的影响。虽然建筑围护结构材料、构造相同,但是由于平面形状不同,建筑受太阳影响程度和建筑室内外通过外墙表面的热交换情况均有所差异。

通过各种分析,研究体形形态与建筑节能的关系和规律,对千姿百态的平面形状进行优化和对比,使建筑师在进行设计构思和选择方案过程中,对不同的平面形状有正确的节能评价,使建筑成为节能建筑。

4基本平面形状的节能效果

4.1体形系数分析

从体形系数FO/VO的计算值可以看出,圆形的FO/VO最小,三角形最大,FO/VO与nl和B成反比,即多边形边数越多其FO/VO成递减关系。显而易见,以体形系数来评价,其对节能的意义顺序为:圆、多边形、正方形、长方形、三角形,圆和多边形为推荐平面形状,三角形对节能不利。

4.2辐射得热分析

建筑物所处的室外环境并不是只与温度有关,尚与太阳辐射、风、雨等有关。其中太阳辐射是主要因素,建筑的外立面由于朝向不同其得到(或失去)的太阳能量也不同。以太阳辐射得热而论,正方形比长方形更合理,南侧较长的长方形平面形状的得热将较大,因此建筑师在外墙面积相同的情况下应尽量扩大南立面减小北立面。

4.3传热理论分析

从建筑传热理论分析,一个室内空间如果所形成的角越多,那么由于热桥、传热方式变化,其传热就越快。因此,建筑师在选择平面形式时,除了要讨论FO/VO外,尚应充分考虑角系数问题,以尽量少的角系数为好。

4.4体形的风流分析

建筑的不同平面形态将会使室外风环境对建筑的影响产生不同的反应,以增加建筑通风为目的的夏季而论,尽量大的迎风口正压区域会使建筑接受更多的风量,可以为改善室内通风条件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增加(或削弱)迎风面的方法。

结束语

总之,在建筑设计中,关于平面体形的节能设计是需要考虑到各方面因素的,要在满足建筑的基本功能需求下,完成节能设计。笔者认为,建筑的体形形态最好不要有过多的角部设计,以降低热传导效应,提高节能效益。同时要对建筑体形的整个外表面积进行有效控制,尽可能的减少结构的面积,以减少热量流失。当然,建筑的平面体形设计若要实现良好的节能效果,其所涉及的因素是较为复杂的,只有将这些因素协调平衡,全面控制,才能实现真正的节能、生态、可持续发展的建筑体形设计效果。

参考文献

[1]林卓铭.建筑电气设计中的节能问题探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1(9).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篇4

关键词:设计方法,数字化技术,工具,媒介

Abstract:Withthecomputerhardwareandsoftwareinrecentyears,therapiddevelopmentoftechnology,digitaltechnologyinthedepthandbreadthofarchitecturaldesignonthecontinuousimprovementofthemeansandmethods,thetraditionalarchitecturaltheoryanddesignmethodsaremoreandmorequestioned.Digitalarchitecture,cyberspace(cyberspace),virtualarchitecture,digitaldesign,parametricdesign,newtermsemerge.

Keywords:Design,digitaltechnology,tools,media.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数字化技术的发展

建筑设计中的数字化技术的运用开始于上世纪60年代,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历程,随着计算机软件和硬件的高速发展,建筑设计过程中数字化技术已经从一个简单的辅助绘图工具演变成了设计的参与者的角色。特别是集最新数字化技术之大成者的参数化设计方法已经让计算机在设计过程中的扮演者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出现无疑会对以往经典的设计思维方式产生变革。

“设计的过程是个解决问题的过程”,准确而高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一直以来都是人们的追求。准确就要求我们对问题有系统和科学的认识,高效则对我们采取的工具和思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数字化技术的发展对以上两点都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当传统的建筑设计方法面对新世纪设计要求的时候,显的片面而武断,全凭建筑师的经验和突发奇想,“感觉”和“悟性”等词语不断出现在设计过程中,在设计过程中也反映出建筑师对计算机技术在设计中运用的认识不足,数字化技术给了设计带来的仅仅是快速绘图和精致的表现。而面对这种全新的数字化设计方法,实际运用中又出现了两种极端的现象,其一:狂热的追求,面对数字化设计出的完全不一样建筑形式带来的新奇感,不去深入研究,为形式而形式。其二:漠然的观望。不去深入了解数字化设计方法,只是漠然的面对的这场变革。

国外相关理论研究

欧美一些先锋派建筑师和设计机构都在上世纪末期对计算机技术在建筑设计中运用都进行理论和实践的大胆尝试,例如J•努维尔探究的数字技术建筑新语汇、C•索杜的生成设计法;F•盖里、P•埃森曼、D•里伯斯金、T•迈尼、G•里恩都从不同层面在建筑设计过程中运用计算机技术;以艾森曼为代表的东海岸和盖里为代表的西海岸的事迹也广为人知。KPF、SOM、荷兰的NOX、MVRDV、OMA事务所,NomanFoster事务所和英国的ZahaHadid建筑事务所等设计机构都建立起来自己的计算机技术研究和支持部门,如扎哈•哈迪德事务所的数字化研究部门CODE,已经逐步在公司内部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美国的哥伦比亚大学早在上世纪90年代就开设数字建筑设计的教学课程,随后美国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学院等也开设相关设计课程或建立研究机构。目前具有代表性的是英国建筑联盟学院(AA)和荷兰贝尔拉格建筑学院(Berlageinstitute)的设计研究实验室为参数化建筑设计和参数化城市设计进行了前沿性研究,流体城市(图1)、集群主义、参数化主义、关联设计(图2)成为了他们理论的口号。

在日本,先锋建筑师渡边诚早在10年前就对数字化技术在建筑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和实践,用计算机程序来设计建筑。他用浅白的话语道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关于数字化设计的关键点:不是能不能实现的问题,而是这种实现能否离开计算机的问题。建筑师村野藤吾所设计的表现人性美感的柔软曲面形体建筑和伊东丰雄的建筑都从各个方面对数字化建筑设计进行了研究和实践。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国内在对设计思维方式研究这一方面有明显的缺失与滞后,大部分是在介绍和学习西方的相关理论。在数字化建筑设计方面,虽然数字化技术在中国建筑设计领域己经扎根多年,但根据目前市场情况和常见的此类书籍来看,数字化技术在国内建筑设计方面的应用多还是停留在制图和效果表达演示层面上。而对参数化设计研究的一些理论则更加鲜为常见,张利博士的《从CAAD到Cyberspace(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和俞传飞博士的《界限的消融_试论数字化时代建筑设计及其表现关系的嬗变》具有代表性。

台湾原国立交通大学建筑研究所教授的刘育东一直致力于数字建筑新理论的研究,发表了《数位建筑发展》、《数码建筑》、《建筑的涵意》等专著。以上这些对数字化设计的理论和实践对参数化设计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参考作用。

技术的微笑――传统美学的缺失

数字化设计以其理性的态度改变了传统的建筑设计过程,影响了建筑形式的生成逻辑,从而进一步给建筑带来不同于传统美学需求的建筑形式,数字化设计的建筑形式并不能用传统美学的法则来衡量。这种美来自于对影响建筑生成因素的理性思考,由于受非线性理论等复杂科学的影响,数字化设计者认为影响建筑的因素是混沌复杂的,因此建筑的形式应该是不规则的、是非线性的,形式在数字化技术的帮助下摆脱了规则标准几何形体的枷锁,逃离了静态的笛卡尔直角坐标系的限制,超越了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的比例、对称和秩序理念等传统美学的基础,生成了一种充满创造力、激动人心的复杂几何形式。基于欧几几何的传统建筑审美观念――均匀、韵律、节奏、和谐、均衡等在参数化设计中已完全不适用了。

正如前文说述,传统建筑的形态一般是静态的、稳定的,被称为是“凝固的音乐”,形式的逻辑来自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在美学上强调构图均衡、比例和谐,,复杂的曲线和曲面等新几何元素被引用在建筑之中,使建筑的形态表现出一种动态的、不确定的、不规则的特征。

由于抛弃了传统的美学标准,在这些形体中我们看不到它对建筑传统形式的呼应,看不出它对经典美学法则的继承,往往表现出一种对传统美学的缺失。它关心的是更广阔的自然和宇宙,关心的是人、建筑与环境的互动关系。但在提倡非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当代社会,这种建筑形态符合当代科学、技术和哲学的发展,对当代建筑和建筑美学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建筑师面临的挑战

在对传统设计过程中的这场变革中,代表了最新数字化技术的计算机已经从一个单纯的辅助设计工具演变成了设计的参与者。建筑师通过数字化技术控制影响建筑生成的复杂因素,建筑师需要主动面对以下几个方面的挑战。

首先需要正确处理建筑师与数字化技术的关系。数字化技术给建筑设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空间,建筑的空间和形式多样化是以往任何时期不能比拟的,但同样也带来许多的问题和误区。建筑师的设计能力、创造力与建筑师是否能够利用数字化工具来完成和实现设计想法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显然前者才是决定设计水平的关键。建筑师还是建筑设计过程的掌控者。例如高迪在设计米拉公寓(图3)和圣家大教堂(图4)时,并没有数字化技术的支持,但建筑师超乎常人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还是让人折服。

另一方面,数字化技术作为当代社会最有代表性的技术,它所包含的态度从来就不是中立的,而是代表了某种具体的意识形态,具有一定的意志。在设计过程中,建筑师若没有正确认识他所运用的技术,技术的意志会下意识的左右设计过程和设计成果。建筑师就会成为技术的奴隶,被动的接受技术带来的影响。这显然是我们不愿意看到的。为此,建筑师应该主动去了解数字化技术,深入了解数字化技术发展历史,使之更好的为建筑设计服务。

其次需要协同好与其他设计工种的关系。一方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建筑师和其他工种的设计人员有了更好的沟通交流平台,交流的进行不受时间和地域的影响。这其实很关键,倘若一个软件中所特有的技术操作结果并不能为其他软件所用,那么设计的过程依然和传统设计一样是片面的。

更为重要的是要处理好技术与文化的关系,数字化技术的引入还带来的文化和观念的碰撞与交融。正如B•吉尔(B.Gille)在《技术史》中所言,“程序化(技术的进步方式)必须渗透一切科技的范围,不仅包括经济这类经常被提出的领域,同样还包括社会、文化等各类领域。如果没有这方面的研究,强加技术发展是徒劳的,因为它不能适应一个总体平衡的必要条件”。但对技术的追求与对文化的尊重并不矛盾,建筑师应该积极应对数字化技术的发展所带来的文化异化,关键还在于建筑师对待数字化技术和文化的态度。

小结

尽管代表了最新数字化技术的参数化设计方法为建筑设计提供了更加高效和精确的设计工具和设计媒介,解放了建筑师的无意义的重复劳动,让建筑师思维更加专注于影响建筑生成的各种因素,但并没有根本改变作为建筑脑力劳动者的角色。建筑设计需要建筑师为自己的设计理念总体把控,发挥能动性。并且在平时的工作和学习中,建筑师要处理好自身与技术,技术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开展广泛的交流,积极地参与到建筑的研究和实践中去,主动和相关的专业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谨慎地面对数字化技术多带来的设计思维和社会文化上的问题和挑战。

参考文献:

[1]张利.从CAAD到cyberspace―信息时代的建筑与建筑设计[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

[2]李建成,卫兆骥,王诂主编.数字化建筑设计概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3]刘先觉主编.现代建筑理论[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4][英]艾姆利•拉克托斯.科学研究课题的方法论[M].Cambridge,1978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篇5

——法国新批评派

如今走时尚路线的杂志目不暇给,时装、汽车、奢侈品和谢顶肥肚的成功男士以及修长俏美的模特掺杂在一起,充斥在印刷精美、图文并茂的大开本精装杂志中。家具、居室和建筑自然和豪华手表、游艇、书籍艺术一样成为充实雅皮士们情调的最有品味的谈资。既可以表达自己的儒雅和新潮,也不会触及到不同阶层的切身利益。

建筑在一般情况下不能像汽车、时装等那些时尚品可以随意移动,很难因为喜欢一个房子便可以花钱买到身边,于是带有优雅的建筑照片和帅气草图的建筑评论文章很受编辑们的欢迎,常常“坐落”在时尚杂志四分之三的地方,占领着十六分之一的杂志篇幅。

可是什么是建筑评论呢?我们杂志上的那些是吗?时尚杂志上的评论和专业的评论一样吗?当我们谈到建筑评论时我们指的是什么?中国的当代有建筑评论吗?

Criticism,中文意思是评论、批评,其希腊文词源的含义是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建筑评论自然是指对于建筑的分离、筛选、区别、鉴定,其中包含着主体对于客体的动作和态度,是人们对于建筑物的鉴赏和评判,实际上,也是人们对制造建筑的人及其作品的鉴赏和评判。

建筑是一种文化现象,既有其物质的一面,又有其超出物质的一面,是文化的载体,在满足人们物质需要的同时也蕴涵着人们的精神,传达着人类对世界对自身的看法。这种传达使建筑具有一种“文本”(TEXT)的含义,要求人们去理解它、感知它,并且互相交流、互相认知。当人们表达和传达自己对建筑物、城市、人工环境的理解与看法时,建筑评论就形成了。

一般情况下,建筑评论为已有的建筑风格分类,解释建筑背后的东西,预示建筑的发展方向,为历史的建筑作出评价,为当代的建筑确定地位,为将来建筑设定道路,为文化和建筑之间寻找可以连接的话语。可见,建筑评论是人们对建筑的理解与看法的交流和表达。评论将隐藏在表面现象后面的意义揭示到前台来。使“不在场”(absence)成为“在场”(existence)。

我们可以把建筑评论理解为一种行为,有三方面的因素:评论者、评论对象(建筑物)、接受人群。像下图的三角形关系。

建筑评论需要建立在评论的标准(评论背景、评论系统)之上。这之中既有评论者自己的标准,也有评论者和接受人群共同的标准,包括审美、功能、形式、心理、地域等等。不同角度和标准,其评论结果也不同。

从这个角度来看,评论也可看成是类似符号学的应用。

关于语言生成的机制,乔姆斯基曾经指出,语言的产生是由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的转化。同样,建筑语言的形成也存在这样的转化过程。这一深层结构正是建筑的功能要求(此处功能的含义是广义的),而建筑的造型形式则是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建筑所传达的各种意义正是建筑功能发挥作用的结果。建筑语言的深层结构可以简单地概括为以下四点:

1、建筑是人类活动的容器,它为人们的活动提供特定的场所。

2、建筑是气候的调节器,它创造出符合一定要求的环境空间。

3、建筑是文化的象征和记忆,它总是从属于一定的时代和地域。

4、建筑是对资源的利用,它是建立在一定的技术经济基础上的。

建筑形式作为建筑语言的表层结构,成为功能的表现者。建筑的应用也是一种文化的传播。在这一传播过程中,建筑师是信息的发送者,大众是信息的接受者,造型作为建筑符号正是通过空间这一渠道传播信息的。要使建筑的符号体系为公众所理解,就需要发送和接受两个方面具有一定的相同的符号储备。正如平时人们总是用一座建筑或类似的客体来衡量另一座建筑那样,这种联想的意义获得方式称为“隐喻”,对一座建筑越不熟悉,人们越要把它和一座熟悉的建筑作隐喻式的比较,由此而获得对建筑符号的译码,当人们无法获得这种译码,或者对这种译码的对应性不太了解时,就需要评论来担当这中间的角色。这时发送者就是评论者,传达的是他所理解的建筑的信息。

这样,建筑评论就又可以理解为“解释”①,建筑评论传达很大的一部分是通过解释来实现的,对于建筑的解释过程也就成了建筑的评论过程。

伽达默尔认为,解释的问题是全人类过去和现在经历过的最普遍和最基本的问题。“理解和对本文的解释不仅仅是科学所关注的现象,而且它显然地组成了人类的整个世界经验。”人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理解和解释,理解过程发生在人类生活的每一个方面,人类的生活就是理解的生活。

传统的解释学主张,在理解作品时,解释者必须抛弃个人的成见,必须客观地不带任何偏见地理解作品的原来意义,要像作者一样去理解作品。解释者应该克服任何先入之见,忘却自己的个性,进入作品的个性。总之,认为成见只有消极的一面,解释者在理解过程中要消除成见。但是,伽达默尔却认为“成见”是理解活动中不可或缺的因素,“不是我们的判断而是我们的成见构成了我们的存在。……实际上,我们经验的历史性使成见在其字面意义上构成了我们全部经验能力的最初方向。成见是我们对世界开放的倾向性。它们是我们据以经验某事——我们遇到的东西据以对我们说什么的条件。”

成见是在一定历史和传统条件下形成的基本观点,即人们理解对象之前已经具有的理论框架或预先理解。合理的成见是理解过程中的积极因素,是理解得以进行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合理的成见”为基础,一切理解都是不可能的。人之所以具有成见决不是偶然的,是由于理解的历史性造成的,人是历史的产物,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历史中,每一个人都受到特定的环境和时代的影响,人的历史性决定了人具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观点,并且决定了一个人不可能随意抛弃自己的成见。“在解释者和作者之间有不可避免的差距,这种差距是由他们之间的历史距离造成的。”成见来源于传统,传统并不像人们想象的那样只保留旧的东西,传统之所以成为传统并流传下来其实是自由选择的结果,否则人们很难说明,为什么历史上有的东西流传久远,有的却早已烟消云散。传统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传统并不只是我们继承得来的一种先决条件,而是我们自己把它们生产出来的,因为我们理解着传统的进展并且参与到传统的进展之中,从而也就靠我们自己进一步地规定了传统。”成见是深入理解的必要前提,首先,由于历史性和传统的作用,解释者在接触文本时,不可能不带有自己的先行理解,其次,在理解过程中,解释者决不是头脑空空的消极地接受文本的思想,而是带有自己的“期望”和“假设”,以积极主动的方式去理解文本。

所以,这种望文生义的理解会和设计人初始的想法非常不一致,但是,难道这不是评论(解释)应该到达的位置吗?

2006年的北京在FM103.9广播中每天都不厌其烦地播送着这则广告:“库哈斯—板凳;安德鲁—水蒸蛋;赫尔佐格—鸟巢,XXX—桥;代表新北京。只有桥是用来居住的。XXX国际村,居住在前沿。”现在前三个建筑两个都竣工了,只有CCTV大厦还在紧张建设中,这个用自己理解给建筑起外号的广告让人们记住了建筑师和他们的作品,其实应该说是最有效的评论,不过是没有用大篇文章展开讨论而已。

类似的事情不止出现在中国,法国建筑师兼记者特莱蒂亚克在书名叫《应当绞死建筑师吗?》(PhilippeTretiack:Faut-ilpendrelesarchitectes?Seuil,2001,Paris)的书中这样形容巴黎密特朗“十大建筑”:“一个立方体(大拱门),一个圆球(拉维莱特科学城),一张四脚朝天的桌子(国家图书馆)”,和我们的“板凳、鸟巢、水蒸蛋”有异曲同工之处,不同的是说出来的语言不同、语调也不同,我们的中文自然压韵的多。

在我们设计的合肥市体育馆和游泳馆也遇到了这种情况。每个去参观体育中心的游客都会听到美丽的导游小姐这样介绍这组建筑:“这群建筑,设计师的灵感来于纸叠的飞机……”她们骄傲地按照自己的理解把建筑师对材料和形式的探索善意地解构了。其实,在我们设计时更多的是考虑探索现代均质建筑材料的应用,通过褶皱和浅折叠痕迹来对材料反射的光影进行控制,以达到光色的丰富效果。再有就是通过屋面的褶痕解决内部空间的高度和雨水排放的问题。但是这些专业的探索问题是很难通过几句话来说清楚的,也没有“纸飞机”那么直观和有戏剧效果,其结果是居然我们中间的一个没有参加方案创作而只画过施工图的建筑师也误以为是纸飞机。可见“合理的成见”的力量。

人们对于建筑城市的理解和表达,对于建筑城市的解释便是评论,评论是解释的过程和结果。建筑评论既然是对于建筑这种本文的解释,这种解释是在成见的基础上产生的,同时也在为别人对建筑的理解造成着成见。建筑评论既然是评论就必然依存于语言和文字,于是造成的文本和解释的分离就更加激烈,评论也就各有不同。所以造成如下的现象:

建筑传达一层意义,评论传达另一层意义。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建筑评论永远是词不达意的?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这种“词不达意”,恰恰就是评论的本质

建筑评论对建筑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有社会的、功能的、空间的、心理的、情感的、历史的、技术的、政治的……作好建筑评论对于建筑创作的意义十分重大,甚至可以改变我们的建筑面貌和建筑传统。而且,建筑评论应该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类型的评论,不同受众的评论,不只是语言文字的评论,还有通过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使用建筑对建筑进行的评论,通过建筑设计对建筑进行的评论,等等。

有趣的是当今中国建筑评论人虽然很少,但是类型很多:有专业理论评论人员,有职业建筑师,还有非专业人员。但是真正触及建筑评论本质的还不多,多数是围绕着果树的下面,低着头在努力寻找和捡拾自己以为是长在树上其实已经早就掉下来开始腐烂的果子,甚至拾到的根本就是树根下的蘑菇,而很难抬起头去看看树上是什么样子,去摘取树上新鲜的果子。

但是,每当我手里抱着厚厚的、印刷精美的时尚杂志,看着里面那些我也看不明白的建筑介绍和评论文章时,我就无比兴奋地想:

建筑评论的春天就要来了……

参考文献

[1][意]曼弗雷多·塔夫里著.郑时龄译.建筑学的理论和历史.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2][法]保罗·利科尔著.陶远华等译.解释学与人文科学.河北人民出版社,石家庄.1987.12.

[3][意]艾科等著.柯里尼编.王宇根译.诠释与过度诠释.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北京,1991.9.

[4]杨悦浦著.与历史同行——杨悦浦1994-1997年美术评论文选.湖北美术出版社,武汉,1999.4.

发表建筑工程论文篇6

关键词:建筑学建筑认知知识整合艺术修养表达能力入门教育

《建筑设计基础》课程是建筑学专业第一学年主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它首先要解决的就是新生对该专业的认知入门教育,包含建筑认知以及必要的专业基本功训练,同时为大学二年级开始的一系列建筑设计课程的顺利开展提供必要的过渡。专业认知入门教育是整个建筑学专业的基石,直接影响初学者对建筑学专业的系统认识、建筑专业素养和职业生涯。因此,各建筑类院校在该课程的建筑学入门教育建设与投入上都非常重视。我校自2005年设置建筑学专业以来,积极借鉴名校教学经验经并结合我校实际,经过多年的教学探讨以及学生反馈,把《建筑设计基础》阶段的专业入门教育作为重点教学研究内容。

1处理好专业入门教育迫切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1.1感性的建筑认知

什么是建筑,它的范畴又是什么?对于这一个问题即使是高年级的学生也未必能正确的回答出来,而对于初学者来说这是一个必须解决的难点。由于初学者的知识的局限性,我们不能像传统的教学模式那样,通过老师对建筑的本质、范畴、技术性、经济性、艺术性以及人文历史等知识去进行理论的、口头的阐述,往往作为有一定基础的专业人士能够很容易理解,以提高认识;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对于学生来说,这些抽象的概念与文字,确实很难理解,并且形成一个系统的概念。针对这种状况,“建筑构筑生活”,我们首先将建筑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因为建筑是人的社会行为的场所,并且每时每刻都影响人的社会行为。基于这一点,我们分门别类的将理论型的概念转换为实际的建筑形象,通过搜集专业资料、专题报道等媒体,对大家所熟知的建筑如身边的商场、学校、城市广场、道路桥梁、雕刻艺术,以及闻名于世的北京故宫、巴黎凯旋门、奥运场馆鸟巢、悉尼歌剧院等进行专业的说明。让学生带有兴趣的对建筑的范畴有了形象的认识,对建筑的概念认识也由模糊到清晰,使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2正确的理解建筑学专业特征

自从人类社会开始,建筑就一直为人们提供遮风避雨的场所,它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发展,与一个时代的经济状况、科技水平、文化背景等有密切的关系,而这些关系恰恰代表了建筑的三要素。然而,由于历史上众多的学派对建筑的侧重点不尽相同,现代建筑大师勒•柯布西耶(LeCorbusier)强调“建筑是居住的机器”,沙利文(LouisH.Sullivan)则提出“形式追随功能”,特别强调建筑的实用性,即功能主义;而另一位现代主义大师赖特(FrankLloydWright)则认为“建筑是用结构来表达思想科学性的艺术”,把建筑的艺术性放在首位,即形式主义;同样还有结构主义等等。建筑的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建筑学这门学科的观点本身就是多派别的,也决定了建筑学教师的立足点是多选择的。在教学之中,教师立足点不同往往左右学生对建筑设计的理解,以至学生对建筑学的认识出现出现两种极端的认识。这两种错误观点,一是建筑就是艺术,将建筑设计混同于美术;二是建筑就是功能,就是结构,没有任何的艺术修饰,将建筑设计等同于土木工程。而且这两种认识对于初学者来说带有一定的普遍性。事实上,建筑学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不仅包含了功能、空间、形象的设计,还包括结构、材料、设备、建筑物理以及新技术的应用等等,对此,我们通过建筑的基本构成要素、建筑形象、建筑空间等课程从下列四种方面来端正初学者对建筑设计的认识:1)建筑的目的首先是要满足人们的需要,也就是建筑的空间性,空间设计的好与否,直接影响建筑的使用质量,这是任何建筑的共同点,即满足功能需求;2)不同的建筑类型对艺术性的要求程度是不同的,公共性强、规模大、影响度广对城市景观起到标志性作用的建筑则艺术性要求更高,而普通的住宅对艺术性要求较低,外表相对平淡;3)任何建筑无论功能性、艺术性如何,建筑空间都需要结构支撑,依靠建筑技术来实现;4)对设计院实践工作的分工与设计流程进行演示、解说,并展示完整工程图纸。当然,对建筑学的认识,也是随着课程深入的展开和专业素养的提高而不断完善和深化的。

2侧重各项能力的培养,提高技术素质与人文修养,全面深刻的理解建筑,顺利完成建筑学专业入门

建筑学不仅是一门工程学科,更是一门涉及自然、社会诸多领域的综合性学科,它要求设计者既要有艺术气质,又要有扎实的工程技术知识,在知识结构上具有建筑技术和建筑艺术、人文素质的合理组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研究能力、表达能力与组织管理能力,随时能吸取新思想,创造新事物”。这是对新一代建筑设计工作者提出的具体要求。

2.1教学要重视各专业学科知识整合

大学一年级作为主干专业课程主要就是《建筑设计基础》系列,而其它的专业课程如《建筑结构》、《建筑构造》、《建筑结构选型》等则尚未开设。导致在教学中往往发现这样的情况:一是初学者由于刚刚接触建筑学而专业知识不够宽广,同时兴奋而好问,往往将现实中所见的庞大、多样、复杂的建筑方面诸多问题求助于基础课老师;二是在高年级的教学当中,虽然已经学习过上述的专业基础课程,但仍然不会将它们应用在建筑设计中,甚至在某些高校毕业设计之中也有与此类似的尴尬。这两种现象经过笔者调查,在一部分学校中经常存在,由于学生对所学知识整合能力不够导致设计方案有致命缺陷,这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对此我们要求教师在以课本为依托,讲授科目所规范的内容的同时,必须注重教学内容与学科内其它科目知识的“整合”。同时在专业授课当中,无论是低年级还是高年级,无论是建筑设计课程还是专业基础课,授课老师都要积极的将其它专业基础知识有机的与建筑设计课程进行时间结合,以提高同学们多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耐心的帮助同学弥合各门专业课之间的裂缝和填平现有开课目录以外的知识缺陷,这也是学科知识体系中有些开课目录中所未涉及的,这些知识的增长除了依赖学生课后阅读大量资料以外,教师的引导起着不可替待的作用。

2.2重视建筑艺术修养,提高手头表达能力

一项完美的建筑作品,离不开设计者创造性的构思,更离不开将设计构思顺利的用图纸表达出来的能力。比如,朗香教堂、流水别墅、央视办公大楼新址、上海世博会中国馆等国内外著名的建筑能够深深的打动人,都凝聚着建筑师较高的艺术修养和较深的人文底蕴。特别是在当今大力批判方盒子幕墙玻璃的“国际式”风格而强调建筑的地域化、创新性、人文性时期,在“建筑设计基础”阶段塑造学生的建筑设计创造力显得尤为重要。

2.2.1“意在笔先”,在建筑设计中突破常规,实现新意,就需要广泛的融合历史、艺术、文化等人文因素,为创造性思维提供素材,使学生有可能把建筑方案的物质形式与社会背景、文脉环境、风尚习俗、生态环境等多要素有机的地结合起来,创造出立意深远的作品,为此在课程设置上,我们特别重视文化、艺术、意识等的人文课程的比重,具体开设了人体尺度测绘、西方古典柱式、中国古典建筑基本特征、建筑画临摹等理论课与辅导课,同时涉及建筑环境行为学、中外美术史、中国古典民居、现代主义大师系列、美学原理、建筑空间组合论、中国古典园林等其它课程,而全面提高和学生的文化艺术素质和创造力。

2.2.2“图”是建筑师的语言,有了好的创意仅仅是完成建筑创作的第一步。在传统教学中,表现技法占有很大的比重,学生必须接受大量的严格的手工绘图训练,掌握各种绘图技巧,顺利的表达出自己的建筑创作,才能在实际工作中立于不败之地。然而随着计算机在建筑制图中的广泛应用,建筑师已经从繁重的手工绘图中解放出来,将更多的精力用在方案构思和推敲之上。于是,在教育上也相应的做了调整:减少手工绘图而代之计算机绘图。对此,我们应该,两面地看待。一是计算机绘图效率高,准确精美,便于修改,易于信息传递,更可以创造出一些独特的艺术效果,特别适合当今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步伐,因此应当鼓励运用;二是很多学生盲目迷信电脑,过于依赖电脑绘图,从而过早的对严格的手工技法训练失去热情,不仅导致绘图能力下降,甚至有些同学离开电脑无法顺利完成建筑创作。针对这一问题,老师的合理引导尤为重要,因为在当今社会,快捷高效已经成为建筑设计市场化的主旋律。这就要求学生不仅能够熟练的操作各种建筑绘图软件,更要掌握熟练的手头表现技能。据调查,当今各建筑设计单位在招聘人才时首先考察的就是应聘者手头表达能力,即建筑快速设计。因为手工绘图是建筑师高度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反映,有助于建筑师的快速方案构思和表达,同时又是建筑创作者之间交流的“语言”,形象而又快捷,更有助于创作者把握稍纵即逝的创作灵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辩论赛主持词辩论赛主持稿和流程范

    - 阅0

    关于辩论赛主持词辩论赛主持稿和流程范本篇11.正方一辩的发言时间控制正方一辩是整场辩论的第一个发言者,他没有驳斥的对象,要做的只是把事先准备好的稿子认认真真地念好。不.....

    电视台实习报告范文(精选5篇)

    - 阅0

    电视台实习报告范文报告的基本要求篇1、总结必须有情况的概述和叙述,有的比较简单,有的比较详细。这部分内容主要是对工作的主客观条件、有利和不利条件以及工作的环境和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