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与实践论文(6篇)
来源: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1
[关键词];实践论;改造世界的规律
[中图分类号]F0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801(2007)05-1301-1-06
七十年前,在延安窑洞里将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革命的实践经验、中国哲学中的知行学说和矛盾理论这三者融合为一体,产生了《实践论》《矛盾论》。这两篇著作不仅为中国共产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在尔后的革命和建设中发挥了巨大的指导作用,而且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认识论和辩证法,是人类认识史上两颗璀璨的明珠。
一、《实践论》――人类认识史上的一颗璀璨明珠
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问题始终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的最基本的思想理论问题。在建党、建军初期,党内一部分领导同志受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教条主的影响,重视理论,轻视实践,把马克思主义理论当作包治百病的教条,不懂马克思主义理论必须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以及如何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只知照搬国际经验。党内另一部分同志,虽有丰富的实际经验。但不重视理论,犯有经验主义错误,成为教条主义者的附庸。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两者都是主观主义,都不能正确解决主观与客观、理论与实际的关系问题。在《实践论》里,抓住认识与实践这一认识活动的基本矛盾,针对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系统地阐述了实践的形式、实践在认识过程中地位和作用、认识的辩证过程、认识运动的根本规律、知和行的具体历史的统一、党内错误思想的认识论根源等理论问题,为党的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奠定了理论基础。
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科学的实践观,引起了哲学史上的革命,创立了辩证的历史的唯物主义。列宁提出实践观点是认识论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指出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再回到实践是认识真理的辩证途径,但他没有展开论述。上世纪三十年代的苏联哲学家们虽然重视实践与理论的结合,但他们在阐述认识论时只是详细地论述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过程,没有突出认识与实践这一认识运动的基本矛盾,不讲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则不同,他不仅突出了认识与实践的矛盾,阐述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而且还强调指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来说,认识运动如果只到理性认识为止,那还只说到问题的一半,而且是非十分重要的一半,更重要的是拿了对于客观规律的这种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认识从实践始。经过实践得到了理论的认识,还须再回到实践去。认识的能动作用,不但表现于从感性的认识到理性的认识之能动的飞跃,更重要的还须表现于从理性的认识到革命的实践这一飞跃。”的这些话既是针对教条主义讲的,因为教条主义轻视实践;也是针对包括苏联哲学教科书在内的以往哲学讲的,因为历来讲认识论只讲到理性认识为止,讲到求得真理为止。的上述思想是深刻的,突破了苏联教科书的认识论框架。《实践论》对认识论的这样系统而深刻的阐述,在人类哲学史上尚属首次。
二、重点应转向改造世界规律的研究
在《实践论》里关于由理性认识到革命实践的能动飞跃比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能动飞跃更重要的论点,是同马克思的“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这一名言相一致的。在《实践论》之后,继续强调这一点。1938年,他在读李达著的《社会学大纲》时再一次地指出,认识的过程不只是“由物质到感觉及由感觉到思维”的过程.“还有由思维到物质”的过程。李达在分析认识过程时说:“第一要阐明由物质到意识的推移的辩证法。第二阐明由感觉到思维的推移的辩证法。”在旁批写道:“第三要阐明由思维到物质的推移的辩证法,即检验与再认识。”在1963年.又一次指出: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起由实践到认识的飞跃来,“意义更加伟大。因为只有这一次飞跃。才能证明认识的第一次飞跃,即从客观外界的反映过程中得到的思想、理论、政策、计划、办法等等,究竟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此外再无别的检验真理的办法。而无产阶级认识世界的目的,只是为了改造世界.此外再无别的目的。”反复指出认识过程中由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由实践到认识的第一次飞跃更重要、意义更伟大是很有实践意义和理论价值的。
但对如何进行这一飞跃,理性认识如何转化为实践,精神如何变为物质,没有更多的哲学阐释。这是遗留给后人的历史性的哲学课题之一。不过,毕生致力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这些实践活动在怎样改造世界方面为我们留下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思想资料。
在运动中,在批评教条主义时说:“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马克思说人比蜜蜂不同的地方,就是人在建筑房屋之前早在思想中有了房屋的图样。我们要建筑中国革命这个房屋,也须有中国革命的图样。不但须有一个大图样,总图样,还须有许多小图样,分图样。而这些图样不是别的,就是我们在中国革命实践中所得来的关于客观实际情况的能动的反映。”如何绘制中国革命的图样,如何在实践中实现图样,最重要的经验是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将马克思列宁主义具体化为改造中国的理论、路线、方针和政策。在改造社会的实践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策略讲的就是怎么做的问题。“政策是革命政党一切实际行动的出发点,并表现于行动过程的归宿。“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政策和策略出了错误,革命就会失败。有关最高纲领和最低纲领、一般纲领和具体纲领、总路线总政策和具体路线具体政策的论述,有关政策和策略的论述,有关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的论述,都是改造世界经验的总结,值得我们深入研究,从中找出固有的规律。
根据的《实践论》,我国的哲学家们在讲认识的辩证过程时强调了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更重要。这是与苏联哲学教科书不同的。但囿于传统体系的影响,我国的哲学家们对如何进行第二次飞跃,对怎样改造世界的规律鲜有论述。到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的哲学教科书开始把“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列为“认识辩证过程”章中的一节,阐述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飞跃的条件和途径.有的还阐述了实践观念(实践理性)。但仍然仅从认识论视角来讲由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由精神到物质
的飞跃,而没有从改造世界的视角来阐述改造世界的复杂过程和规律。
马克思以前的哲学,主要是研究世界是什么,人们怎么去认识,求得真理。经历了前人两千多年的研究,今天我们对感觉的产生、感性认识的形式、理性认识的形式、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理论思维方法等都比较清楚。相比之下,我们对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的研究则比较笼统。而实践不仅仅是涉及认识问题,而且包含人的价值要求、审美要求,体现了人的意志、情感品质,是真善美的统一。实践过程包含对实践的主体――人的组织和培训、实践手段和原材料的供给、实践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实践过程的监控和实践结果的评估等。在这复杂的过程中只要其中的任何一个环节或方面出了问题.实践就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甚至付出惨重的代价。
马克思在一百五十多年前就提出:“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在七十年前就指出,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比由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的飞跃更重要、意义更伟大。遗憾的是哲学家们对怎样改变世界。如何进行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飞跃,研究得很少。现在很多人在讲哲学研究的转向:语言学转向、价值学转向、生存论转向、文化学转化等。我以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而言,上述问题都是需要加以研究的新领域.但它们都不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重点应是怎样改造世界的问题.主要包括对象世界应是什么、怎么做和怎样评估做的结果。
三、世界应是什么,实践的观念
黑格尔认为哲学的任务就是认识世界的本质.即理解绝对观念,哲学不提出世界应该是怎样的问题,认为哲学不过只是对现实的反思,永远落后于现实。但他天才地认识到,劳动是人的本质,劳动是为满足人的需要、化主观为客观的对象性活动。黑格尔在论到观念的对象化时提出了理论的观念与实践的观念的区分,他把实践看作是绝对观念外化为客观世界的一个环节,实践活动消除了理念与对象两者的片面性而达到了统一。黑格尔这些思想是深刻的。黑格尔是唯心主义者,当然不可能从理论上科学地把握实践,至于理论的理念如何转化为实践的理念.理念如何对象化为现实,黑格尔并没有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则不同,它的任务不仅在如何认识世界,更重要的是在如何改造世界。
由认识第一阶段得到的理性认识,反映了认识对象的本质和一般规律。它具有普遍的、一般的、因而是抽象的特点。这样的理论观念对实践具有指导意义,但它不能直接对个别的、具体的实践发生作用,为了发生作用,需要使之具体化为指导实践的观念,即形成改造对象的图样(即通常说的路线、方针、政策和计划,设计的方案、蓝图、模型)。因而,“实践、认识、实践”公式可分解为“实践、理论的观念一实践的观念、实践”。在“实践、认识、实践”公式中的“认识”需要有一个从对客观世界规律的认识(理论的观念)向改造客观世界图样(实践的观念)转化的过程。理论的观念根据抽象程度的不同也有不同的层次.从大的方面讲有基础理论与应用理论的区分。实践的观念根据具体的不同程度也有不同的层次。如党的一般纲领、总的路线、总的设计、总的图样;具体纲领、具体路线、分图样;行动的政策、策略和实施的具体方案等。对理论的观念如何向实践的观念转化问题,我国现行的论著和教材一般有所阐述。普遍都讲到:第一,理论要正确,反映了客观对象的规律:第二,理论要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具体化,要符合实践对象的情况和规律,亦即马克思所说的符合外在的尺度;第三,要正确反映实践主体的状况和满足实践主体的要求,亦即马克思所说的按照主体的自己的内在尺度;第四,实践的观念要做到客观规律和主观要求的统一,亦即外在尺度和内在尺度的统一。真的观念、善的观念、美的观念三者的统一。
在实际的探索性的创新实践活动中,尤其是在改造社会的创新实践活动中,理论观念与实践观念的关系是复杂的,一般地说,不是先形成了完善的理论观念,再形成完善的实践观念,然后再去实践,而是两者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地得到完善。
实践观念如何形成?还需要具体深入研究。有的学者把人的认识形式一分为三:描述性认识、评价性认识和规范性认识;把实践观念看成是“规范性认识”的成果。有的研究者认为,反映是从实践到认识的中介,“设计”则是由认识到实践的中介,强调“设计”在实践观念形成过程中的作用,主张把“设计”上升为一个哲学范畴,不赞成用“规范性认识”、“实践理性”、“实践观念”作为由认识转化为实践的中介。笔者以为,实践观念的形成过程依然是一个在实践基础上的认识过程,既有对实践对象的认识,又有对实践主体自身的认识,是理性认识的继续。但是,实践观念的形成过程与理论观念形成过程不同。甚至相反。它不是一个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而是一个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它的目的不是求得认识对象的一般规律,而是为了形成改造对象的蓝图、方案。实践观念已不仅体现对规律的理性认识,更主要的体现了人的多方的主观需要和目的。理论观念形成过程自然有思维的创造活动,但它的本质是思维对认识对象的能动的反映,发现和揭示对象的本质和规律;实践观念的形成过程固然仍有以实践为基础的认识过程,仍离不开逻辑思维的科学抽象,但它主要是根据客观规律(外在的尺度)与主观要求(内在的尺度)统一的原则创造出现实世界中未存在的理想的模型、蓝图和制定改造对象的计划、方案。因此.实践观念的形成过程虽然仍包含能动的反映,但它的本质已不是能动的反映,而是为了满足主体需要的观念上的能动的创新,形成新的理想客体、新的观念模型和改造计划、方案。
在改造世界过程中,“设计”活动带有普遍性。《人工科学》的作者西蒙说:“工程师并不是唯一的专业设计师。凡是以将现存情形改变成想(期)望情形为目标而构想行动方案的人都在搞设计。”他在该书的“前言”中又说:“人工科学”,“不关心事物是怎样的.而关心事物可以成为怎样,简而言之,关心的是设计。”西蒙所说的人工科学是指在综合工程科学和应用技术基础上的创造人工物的一般方法论的新学科。改造社会也是一种工程,改造社会的活动家、政治家提出的改造社会的方案就是一种设计。如果说,通常意义上的认识活动(即由实践到认识的认识活动)的本质是能动反映,目的是为了认识对象的本质和规律,那么,由理论观念到实践观念的认识活动。它的本质则是能动的创新,目的是为了创造出既符合客观规律,又能满足人的价值、审美等多方面主观需要的观念模型。创新虽然也贯串在理论观念的形成过程,但它更突出地体现在实践观念的形成过程和实践观念转化为客观实在的实践过程。
实践的观念要体现人的主观需要,而人的主观需要是多方面的、复杂的。改造自然和社会的实践观念要反映实践者有关经济、政治、文化、道德、审美等社会需求。因此,实践观念所反映和体现的规律,不
仅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由理性认识所得的事物发展固有的规律,而且还有价值方面的善的规律和审美方面的美的规律。人的价值需求要符合善的规律,人的审美情趣要符合美的规律。这就要求实践观念的构建者、设计者需要有伦理学和美学的理论知识,需要有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理想的实践观念要做到真、善、美三者的统一。
理论的观念主要是回答对象“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实践的观念主要解决对象“应是什么”和“怎么做”的问题。因此,实践的观念内容包含两部分:一是实践对象的蓝图、模型,实践的目标,即“应是什么”;二是实践的条件、实践的方式、实践的步骤、实践的进度和实践活动的组织管理等,即“怎么做”。现在许多论著较多注意“应是什么”,而忽视了“怎么做”的内容。“应是什么”和“怎么做”,两者有着内的联系。“怎么做”自然是由“应是什么”来决定的,按照“应是什么”来做。不过,“怎么做”的问题反过来也影响到“应是什么”。在构建理想蓝图“应是什么”时,必须要考虑到是否有条件实现、以什么方式实现等“怎么做”的问题,否则理想蓝图很可能是脱离实际的.是空想。在实践方式的选择上,既要考虑到的客观的可能,又要考虑到符合人性,以最小代价换取最大效益。
客观事物的固有规律在特定的条件下是确定的,然而人的主观需要不仅是多方面的,而且可以有多种选择。具有不确定性。因此,对同一实践对象可以有不同的改造方案。对客观对象的真理性认识在确定的条件下只有一个,但对客观对象的改造蓝图、方案可以有多个,也需要有多个,以便加以比较,从中选择最优的。理论的观念,真理,是一元的;实践的观念,改造世界的蓝图、方案,是多元的。
实践观念的正确是实践成功的前提,错误的实践观念必然导致实践的失败。为了保证改造蓝图、方案的正确,为了选择最佳的改造蓝图、方案,人们在经历了无数次的成功与失败的实践后总结出一条经验:对蓝图、方案进行可行性论证和典型的试验.以避免因方案、蓝图的错误而带来的不必要的重大损失。随着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虚拟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借助于虚拟技术进行虚拟的实践,模拟试验(包括军事演习、太空飞行、热核试验等),验证设计方案,提高设计的质量和速度。在改造社会的实践方面,提出了典型试验,取得经验,逐步推广,由点到面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将实践的观念付之行动,还需要实践者的决断.需要实践者的意志和决心。在当代,大工程,非少数个人所能决定,需要集体做出决断。任何新的实践观念尽管进行了可行性论证、听证会的听证、设计监理机构的审定、典型的试验,但它毕竟还是观念的、纸上的东西,而实际情况是复杂的、多变的,总会有未被认识的、难以意料的情况。作为领导者在决断时不仅要情况明,而且需要胆识、意志和决心,要善于抓住时机。
四、改造世界实践活动的组织、实施和监控
观念、精神只有为实践着的人所掌握,才能变成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实践的观念确定后,第一步,就要将它交给实践者,为实践者所掌握。实践者的素质不同,对实践观念的理解和把握也不同,实际的贯彻执行也有差别。在实践的观念对象化为外界客观实在过程中,实践者的素质至关重要。在相同的条件下,由于实践者的素质不同,实践的结果也有很大的差异。理想的制度设计,若没有相应素质的人,仍然不可能实行,不可能转化为真正现实的制度。实践的结果,对象化的存在,是实践者的本质和力量的体现。实践者(尤其是领导者)的素质决定着实践结果的质量。这就要求对实践者、尤其是领导者和管理者的培训,全面提高他们的素质。所谓“正确的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决定一切”,其道理就在于此。
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需要有物质技术装备.需要有原材料,需要有实践活动的空间和时间。在设计、规划实践的蓝图、方案时,对所需要的上述物质条件都应有明确的要求和规定。保证物质技术装备和原材料的供应,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组织工程。这是实践活动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实践过程,情况复杂,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就不能得到预期的结果。为保证质量,需要对实践过程加以控制、反馈和监督,并根据新的情况。及时对原有的蓝图、方案、进度进行修正。
五、实践的评估,实践的合理性
实践过程的最后是对实践的结果进行验收与评估。
实践是有目的活动。验收的标准是实践开始时预定的目标。据此,有的学者提出,实践目的是衡量实践结果的标准,这有一定道理,但不准确。就最终衡量实践的结果而言,实践目的就不是标准。因为实践目的本身是主观的,它是否正确、合理仍需要由实践来检验。除了按照实践目的进行验收外,还要对实践结果按其产生的实际效果进行评估。评估的标准与验收的标准则有所不同。评估的标准应是实践结果产生的实际成效。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实践结果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符合设计要求,但实际的效果并不好,这是因为预定的目标不正确、不合理,或设计本身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实践效果有眼前的、局部的、直接显现的与长期的、整体的、间接隐秘的区分。有些实践的效果,从眼前的、局部的和直接的结果看,是达到了预期的目的,是积极的。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全局看、长远看和从本质上看,它是消极的、甚至是失败的。在评价实践效果时,一定要努力做到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全局利益与局部利益、社会利益与个人利益的统一。
对实践效果的评价涉及实践本身的两重性、合理性的问题。
实践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观点。马克思恩格斯在充分肯定实践的革命意义时.也指出实践同一切事物一样,自身具有两重性。在具有积极的作用的同时,也存在着消极的一面。遗憾的是,长期以来,我们的哲学教科书主要是讲实践的积极、能动、革命的批判作用,很少讲实践自身的消极作用。近半个世纪来,随着人炸、生态恶化、环境破坏、水资源危机、能源危机、全球性疾病、两极分化、核威胁等问题的凸现,人类面临的生存危机日益严重。科学技术革命的负面效应与正面的积极作用同样明显,困扰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实践的负面效应十分尖锐地摆在人类面前。近十多年来,我国的哲学家们对实践的负效应、实践的合理性、发展的代价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取得了新的成果,不足的是我们的哲学教科书吸取这方面的成果不够。
对产生实践负效应原因的分析,多数文章和论著偏重于实践主体的局限性。实践是人的本质和力量的对象化的活动。作为实践主体的人不可能是尽善尽美的。具有不可避免的历史局限性,因此,作为实践的成果自然不可能是完满无缺的,有时甚至适得其反,有违初衷。实践的负效应,是人的本质和力量缺陷的反映。是人的异化的一种形式。笔者以为,实践的负效应更深的原因在于实践本身,在于人与世界的矛盾。客观世界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规律,人化了的世界并不因它是实践的产物,打上了人的意志印记,就改变了自己固有的规律,它依然有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规律。客观对象是复杂的,它的性质、功能改变的显现和暴露有一过程,有的要几年、几十年甚至几百年。因而人们对它的认识有一过程。这是人的实践产物发生异化,反过来束缚人、反对人的客观原因。
人是自然的产物,是它的一部分。但人又是万物之灵。人不只消极地适应世界。人为满足自身的需要而去能动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创造人为的新世界。人的实践是按照自己的需要对现存世界的改造,因而都是对现存世界的秩序和平衡的打破,实践活动本身是一种破坏性的活动。中国古代哲学家庄子对此有深刻的认识。他崇尚天然,反对人为;主张无为。反对有为。庄子“蔽于天而不知人”,主张极端自然主义、反知主义,这固然不可取。但他看到了人的有为、实践活动必然会带来负效应,这不能不说是哲人的洞见。今天,工业文明的发展所造成生态危机,严重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因人的活动,地球上的物种在加速灭绝。为了保护、优化我们的生存环境,我们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和对人类文明的发展有了新的认识,提出了生态伦理、生态文明。人类文明已由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人类的发展不能仅仅理解为人类社会的发展,还应包括人类生存的环境、人化了的自然的发展。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2
论文摘要: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与实践辩证关系的相关原理,理论创新可有四个检验标准是: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形成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产生重大影响,这种理论应该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因此,科学发展观也是我党理论建设上的创新。
一、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
人的认识过程始于在实践中产生的感性认识,掌握丰富可靠的感性材料,运用科学的思维方法,由感性认识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产生一种新的理论,这是认识过程的一次飞跃;新的理论必须是正确的理性认识,这种正确的理论一旦被实践主体所掌握,并付诸实践,与具体实践相结合,指导实践,便产生巨大的能量,这就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实践不断发展,理论也不断发展与完善。
二、理论创新的检验标准
1.实践中遇到重大问题需要解决。理论创新不是凭空杜撰,异想天开,更不是闭门造车,脱离实践。人类社会的无限性决定人们实践的无限性,而在具体的实践过程中人们最初是通过感觉器官接触外界事物而得到对事物表面现象、外部联系的认识,这种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而不断深化。当这种认识与实践一致时,人们就能够在正确理论指导下有目的的实践,否则便是自由的、盲目的实践。这说明,理论是来自实践的,而实践是第一性的,但如果这种实践没有一种正确理论的指导,人们自由的、盲目的实践必然导致人类社会的元序甚至灾难。所以,当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遇到重大挫折等问题需要解决的时候,迫切需要一种正确的理论来指导,以保证这种实践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否则所谓的理论就是元病,就是空洞的理论,实践也就成了盲目的实践。
2.提出解决实践中遇到问题的理论体系。实践中遇到了问题就必须想办法解决而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一系列理论,这里我们强调的是“理论体系”,不能是一两句话或者某一方面的简单理论。因为它要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重大挫折等重大问题,否则就把理论庸俗化或者简单化了。
3.这种理论体系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理论是用来解决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的,这种理论的正确与否,是不是真理,是不是和实践相一致,必须在实践中检验。这种理论如果与实践相结合便立竿见影、产生强大的力量,能解决在实践中所遇到的重大问题,则说明是正确的理论,是具有生命力的理论。
4.这种理论应该代表人类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任何一种理论的创新,是不是科学的,从根本上讲必须和人类社会发展相一致,属于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先进文化,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起促进作用,这也可以说是最终的检验标准。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3
随着科学史发掘的逐渐深入,人们发现传统认识论过于注重逻辑和理性,从静态的和个体的角度建构知识,完全排除社会、历史和心理因素,忽视知识的产生与证实过程中社会目标和社会规范对它的影响,逻辑实证主义逐渐走向衰落。默顿描述的科学活动因未涉社会,被冠以科学知识的“黑箱理论”之名。自奎因提出自然主义认识论,特别是在库恩之后,对科学知识的解释张力引起了传统科学认识论的断裂、默顿科学社会学体系的解构危机以及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二、自然主义认识论的提出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
1969年,奎因在《自然主义认识论》中为摆脱认识论困境作了一个有益的尝试,明确而系统地阐述了通过将认识论自然化来拯救经验主义认识论的思想。他指出:“认识论将继续存在,尽管是在新的背景下并且是以一种清晰的形象出现的。认识论,或与它类似的东西,属于心理学的一章,因而也是自然科学的一章。”[3]83他试图从客观事实中寻找认识论原因,并体现出高度的开放性:“自然主义认识论包含于自然科学之中,而自然科学又包含在自然化认识论之中。”[3]83为撼动科学社会学的哲学基石提供了认识论基础。库恩等人发起的科学哲学革命,使对科学知识进行社会学的分析成为可能。随着库恩《科学革命的结构》的发表及其历史主义的建立,人们开始重新审视科学知识的发展过程。库恩提出一个崭新、动态、非线性、非累积式的科学发展模式,将科学的发展描述为一个进化与革命、积累与飞跃的连续交替变化的过程。在库恩看来,不同的范式之间是不可通约的,因为评判知识的标准不同,范式也就不同。[4]既然如此,默顿的规范在认识论意义上就难以继续成立。库恩的历史主义被科学知识社会学家吸收,相对主义的成分又被激进地解读,爱丁堡学派代表人物巴恩斯、布鲁尔主张的强纲领将科学的社会学研究引入认知层面,象征着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兴起。他们关注历史、社会及具体的心理过程等因素在科学知识生产过程中所产生的独特甚至决定性作用,以自然主义及纯粹描述为特征,与科学社会学规范化和规定性的特征形成鲜明的对比。
三、自然主义认识论的社会转向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发展
自笛卡尔提出“追求知识的绝对确定性的理想”以来,认识论者一直在寻求知识确定性的基础,竭力为科学知识的合理性辩护。如同其他认识论一样,科学知识社会学依旧致力于回答“科学知识何以可能”的问题,但不再追问“主体怎样才能获得客观真理”。因为在他们看来,并不存在所谓的客观真理,知识是一种信念,是被接受的“信念”,而不是正确的信念。[5]186确立科学的知识本质,不能只依靠对孤立个体的行为、信念等进行哲学或心理学的分析,社会性才是知识的本质特征。他们从经验心理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等多个角度在自然科学内部说明认识的合理性问题,力图使社会认识论自然化。而自然主义在此之前完全根据内在、个体的心理过程解释认知现象的方式,忽视了认识主体的社会、文化等重要因素,在发展过程中也遭到很多批评,甚至被认为不再能用以解决当代认识论问题。科学知识社会学借助相对主义认识论张扬了一种具有集体约定主义特征的、社会化的自然主义认识论,也使得自然主义从个人认识论转向社会认识论,沿着新的线索重构认识论。不可否认,科学知识社会学的社会化认识论“即使以一种弱的形式,确实向我们打开了一个认识论探寻的新维度”,[6]曾在科学哲学研究中蔚然盛行。但与传统科学认识论依靠科学理论与自然秩序相一致的标准获得科学的规范性不同,科学知识社会学通过削弱自然界的齐一性和科学的体制性维护其社会认识论。对具有浓重相对主义色彩的社会化认识论来说,“并不存在与环境无关或超文化的合理性规范”,“根本不存在任何一组特定的关于自然的信念可以被认作是合理的或唯一的真理”。[5]187这种消解了科学的规范性的自然主义,遭到了坚决维护科学理性、反对相对主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激烈反对。后来的事实也证明,将科学知识看作社会建构的产物对科学知识的社会研究本来是极有价值的,但如果试图以社会因素的外在建构替代科学逻辑的因果演绎、解释科学知识的合理性和客观性,则终将面临重构。
四、自然主义认识论与后科学知识社会学的实践转向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4
摘要:《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基本概念、观点、理论及应用要求,与《生活与哲学》中的概念、观点、原理及方法论要求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存在着模糊两者界限的做法:模糊地解读概念、观点;模糊地理解理论;模糊地推断应用要求。通过理清区别、把握联系及充分发挥哲学指导作用等举措,可以有效地清除这些模糊性错误,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文化生活知识和哲学知识,实现自身的发展。
关键词:《文化生活》模糊性
纠正策略
作者简介:褚宝福,男,浙江省嘉善高级中学,中学高级教师。
《文化生活》教材中有许多内容不仅在表述上和《生活与哲学》中一些相关概念、观点、原理很相似,如“文化”与“意识”、“文化的精神力量”与“意识的能动作用”、“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等,而且在理论知识的应用要求方面也和《生活与哲学》中部分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要求相似,如正确对待文化的作用,既要看到“先进健康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又要看到“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社会发展”,这与矛盾普遍性原理要求“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方法论要求很相似。为此有部分教师在实际教学时往往会无视它们间的差别而犯三大“模糊性”错误:将《文化生活》中的一些概念模糊地解读为哲学概念、将《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理论模糊地理解为哲学原理、将《文化生活》中理论知识的一些应用要求模糊地推断为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对于这些错误做法,我们需要加以纠正。
一、对基本概念和观点的模糊解读及纠正策略
于《文化生活》教材中一些基本概念,如“文化”、“先进文化”、“社会实践”等概念分别与哲学中“意识”、“正确的意识”、“实践”等概念相似,因而有些教师在《文化生活》模块教学时,会模模糊糊地做出下述两方面的错误解读:一是将《文化生活》教材中的相关概念直接等同于哲学概念,如将“文化”等同于“意识”,认为“文化”就是“意识”,将思想、理论、信念、信仰、道德、教育、科学、文学、艺术等丰富的文化形式等同于意识本身。二是基于上述错误解读而产生一系列新的错误性观点:将“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解读为“物质决定意识”;将“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事物的发展”解读为“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的发展”;将“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影响”解读为“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对上述误读,我们需要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纠正。
第一,明确概念、观点间的区别。《文化生活》中的概念、观点与《生活与哲学》中的概念、观点,分属于不同的学科,其内涵存在着严格的界限,不能混淆。一般而言,哲学中的概念、观点最为抽象,而《文化生活》中的概念、观点,是具体学科领域内的知识,和哲学相比,两者应该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如《文化生活>中的文化,相对于哲学中的意识,是个具体的概念,其中的优秀健康文化、落后腐朽文化、传统文化、当代或现代文化、区域(民族)文化、世界文化、时尚(流行)文化、经典文化、大众文化等,都是意识在文化领域内的具体表现形式。意识是相对于物质而言的、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它来自对各种领域内各种具体意识表现形式相同共性的抽象和概括。
第二,正确把握概念、观点间的联系。《文化生活》中的概念、观点与《生活与哲学》中的概念、观点虽然有严格的界限,但却因为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所以教学中可将哲学概念、观点与《文化生活》中的相应概念、观点巧妙地联系起来,将它们理解为抽象理论与具体表现形式间的关系。这样既可立足于相对具体的事实对哲学概念、观点有形象化的理解,又能站在哲理高度对《文化生活》中的基本概念、观点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如对“精神活动和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的理解,可将它解读为“意识依赖于物质而不能离开物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对“文化是一种社会精神力量,先进的文化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的文化阻碍事物的发展”的理解,也可将其解读为是“正确的意识促进事物发展、错误的意识阻碍事物发展”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还有对“文化与经济相互影响”的理解,同样可将其解读成是“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等等。
第三,以哲学概念、观点为指导,更深入、更全面地解读《文化生活》中的基本概念、观点。哲学知识体系中的概念、观点,往往具有丰富的内涵。所以还需要根据哲学概念、观点的丰富内涵,指导《文化生活》概念、观点的教学,从而使学生对《文化生活》概念、知识有更加全面的理解。如依据哲学中意识概念内涵的三个主要层次:“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映象”、“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意识是客观存在人通过生活和实践的环节进入人脑”,对“文化”这一概念做出更加深入、更全面的解读:“文化是在一定经济、政治等客观实际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各种文化形式源于具体的经济、政治、地理等客观因素,是它们长期发展的产物”,“人们经过各种生活和实践活动,在与各类客观存在的现象相互作用过程中,使它们进入人脑,并经过人脑的不同加工改造,最终形成各种不同的文化”。
二、对基本理论模糊理解及纠正策略
《文化生活》教材中一些重要的理论知识,如“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理论知识与《生活与哲学》中“实践与认识辩证关系”原理很相似。因此,有不少教师在《文化生活》模块教学时,同样会模模糊糊地产生下述两方面的错误理解:一是将《文化生活》中的理论知识与某些哲学原理简单地等同起来,即将《文化生活》中的理论知识直接当作哲学原理来教学。如将“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的关系”这一理论知识直接等同于“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二是在上述误读的基础上,产生出一些新的错误理解,如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解读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将“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解读为“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等等。对上述哲学误读,我们需要从下述三方面加以纠正。
第一,明确《文化生活》理论知识与哲学原理间的区别。《文化生活》教材中的理论知识,毕竟不同于哲学原理,它们是相对具体的知识,局限于对文化生活领域内的重要现象和问题的认识和阐述。而哲学原理则是抽象程度最高的、是认识整个世界的理论性知识,具有很强的普适性。因此两者不能混淆、更不能等同。如“社会实践与文化创新”强调的是在文化领域内,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文化创新也推动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强调的是当我们面对主客世界关系时,从一般意义上来认知实践决定认识的。
第二,正确把握《文化生活》理论知识与哲学原理间的关系。《文化生活》中的一些理论知识,我们往往能找到它们所依赖的哲学原理,事实上,它们也是这些哲学原理在文化领域内的运用或表现,两者同样是个别和一般的关系。因此,我们在教学时,特别在《文化生活》理论知识的复习教学时,完全可以利用这种关系展开,这样既可更加形象化地理解哲学原理,又可提升对《文化生活》理论知识的理解。如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解读为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内容中“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动力及目的”的具体形式之一,将“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解读为实践决定认识原理内容中“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的又一种具体表现形式。
第三,以哲学原理为指导,更深入、更有逻辑地解读《文化生活>中的理论知识。哲学原理往往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各层次内容间又存在着严密的逻辑,以哲学原理为指导,开展《文化生活》理论知识的教学,就需要对其进行更加丰富、更富有逻辑的解读。如根据“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这一哲学原理涉及的“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等四个层次内容,对正确对待“文化创新”可做更加丰满、更具逻辑性的解读:第一,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第二,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正是由于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新问题、新要求,推动着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文化将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创新、不断发展。第三,社会实践是检验文化创新的唯一标准,文化是否创新,归根到底要由社会实践来检验。第四,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目的和归宿,文化创新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回归社会实践、指导并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
三、对理论知识实际应用要求的模糊推断及纠正策略
《文化生活》中许多理论知识在阐述基本理论内容后,都有实际应用的说明,如在阐述了“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的作用”理论知识后,就指出“先进健康的文化会促进社会的发展,落后、腐朽的文化则会阻碍社会的发展”,要求我们“发展先进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落后、腐朽文化”。一些教师在《文化生活》教学时,同样会模糊地做出下面两方面错误的推断:一是将《文化生活》中的一些应用性要求直接等同于哲学中的方法论要求,如将“先进健康的文化促进社会发展”和“落后腐朽文化阻碍社会发展”,直接等同于“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既要看到优点,又要看到缺点”。二是基于上述误读而产生出新的错误推断,如将“发展先进健康有益文化、坚决抵制和依法取缔落后腐朽文化”直接等同于“树立正确的意识,克服错误的意识”。此类教学中的应用性错误,是违背思想政治课教学本意的,必须加以纠正。
第一,严格区分《文化生活》理论的应用要求与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要求。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要求,是抽象的、一般意义上的要求,不同于具体某一领域内的具体的应用性要求。如唯物辩证法中的“一分为二”的方法论要求,不是具体意义上的、仅仅要求区分出优劣好坏,而是源于矛盾哲理的一种一般意义上的方法论原则。它告诉我们:任何事物都由两个对立面构成,而且相互间存在既对立又统一的属性,双方是相互依存、共同存在、不能分割,所以想问题办事情要求做到全面。而《文化生活》中一些理论知识在应用时的要求,只是局限于文化领域中,如对“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理论的实际应用要求,只是具体地要求做到:将文化分为优秀的文化和落后的文化,既要看到优秀文化具有的积极作用,又要看到落后文化具有的阻碍作用。
第二,正确把握《文化生活》理论知识的应用要求与哲学原理方法论要求间的关系。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与《文化生活》理论知识应用要求间的关系,同样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前者存在于后者之中并通过后者表现出来,后者以前者为指导、是前者在文化领域中的具体运用。因此我们在《文化生活》知识教学时,完全可以以一般哲学方法论要求为指导,展开相关《文化生活》理论知识应用要求的教学。如以“一分为二”全面看问题的方法论要求为指导,开展。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理论应用要求的教学:阐明文化的作用不是唯一的、单向的,既要看到有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一面,又要看到有可能起到阻碍的消极的一面,还要考虑这两方面同时存在、相互影响、相互转化的可能等。同时也可以通过对《文化生活》理论知识应用要求的教学,进一步增强学生对哲学原理方法论要求的理解和把握。如通过对文化作用的两面性的认识,认识到树立起全面看问题的方法论意义。
第三,以哲学原理的方法论要求为指导,更深入、更准确地理解《文化生活》理论知识的应用要求。如矛盾及其普遍性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用矛盾观点看问题,做到“一分为二”,寻找解决问题的正确方法。以此为指导,理解《文化生活》中“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理论知识的应用性要求时,就能更深入、更准确地明白:文化具有不同类型和不同性质,要求我们既要看到文化对社会发展有着积极促进作用的一面,又要看到它还具有消极阻碍作用的一面,要具体分析和揭露不同性质文化给社会发展带来的问题并设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样,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促进事物的发展,而错误的意识则将人的实践活动引向歧途,阻碍事物的发展。以此为指导,理解《文化生活》中“文化与生活”理论知识的应用性要求时,就能更深入、更准确地明白:先进健康的文化能够促进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落后腐朽的文化则危害社会的发展和个人的成长,所以我们要鼓励、支持和大力发展先进健康的文化,坚持抵制、依法取缔落后腐朽的文化。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5
1.实践的地位和作用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强调世界上不存在什么不是运动着的物质或不是由运动着的物质产生的东西。因此,人们要在实践中取得成功,就必须摒弃一切无视客观世界及其规律性的思想观念,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否则,就必然在实践中失败[1]。
“实际”极为复杂。要把握这种复杂的存在,除了要把握客观对象、客观事实以外,还要善于运用唯物辩证法分析这些对象和事实中的现象和本质、形式与内容、局部与全局、主流与支流、偶然与必然、可能与现实,牢牢把握住其中的本质、内容、全局、必然和趋势。
主观主义与从实际出发是对立的。主观主义的基本特征是主观与客观相分裂、理论与实践相脱离。它违背了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唯物主义世界观,是在实际工作和思想方法中表现出来的唯心主义。
土木工程专业施工生产实习是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的专业感性认识、理论联系实际并促进专业知识实际应用的教学环节。实践教学与课堂教学相比,更加重视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学习,体现能力的训练和培养。因此,土木工程学生在实践工作、生活中,要处理好主观(自己的认知)与客观(施工工地)、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如果不从客观实际出发,而是从主观意愿出发,从书本出发,就会发生主观与客观的颠倒、理论与实践的脱离,就必然要在实践教学环节中碰壁,就不可能有收获。
主观主义危害极大。同志指出,主观主义的态度,就是对周围环境不作系统的周密的研究,单凭主观热情去工作,忽视客观实际事物的存在。他形象地比喻有这种态度的人是“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最尖皮厚腹中空”。主^主义在实际工作中有诸多的表现形式:在运用典型经验指导面上工作的时候,不区别其中的普遍性意义和特殊表现形式,简单照搬照套,这是经验主义的主观主义;既不认真学习理论,又不注意对实际情况的调查研究,单凭主观热情,把感想当政策,这是唯意志主义的主观主义。同主观主义作斗争,也要从实际出发,有什么样的主观主义就反对什么样的主观主义,不放过任何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更不可因为反对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而跳到另一种形式的主观主义。土木工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要防止主观主义,要主动参加土木工程实习教学,发现问题并努力解决问题,在实践教学活动中,升华理论知识。
2.实践是认识的源泉
“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是从天上掉下里的吗?不是。是自己头脑里固有的吗?不是。人的正确思想,只能从社会实践中来”,同志这一论断,深刻地阐明了实践在认识中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人是在实践中通过感官活动接触事物的现象,并透过现象发现本质,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的认识。在人的感性直观中,只能反映事物的外部联系即现象,只有以实践的方式变革事物,使事物暴露其内部联系和规律,才能达到对事物的规律性认识,并以这种认识指导人的实践活动。事物的本质和规律是通过人的思维活动把握的,而人的思维最本质的和最切近的基础,正是人所进行的社会实践。当然,肯定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并不排斥接受间接知识的必要性。认识来源于实践是就人类认识总体而言的。对于每一个具体的认识主体,其绝大部分知识来自间接经验,任何人都不必要也不可能事事直接经验。所以,人类的一切认识都是来自实践的。
其次,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的需要推动认识的产生和发展,推动人类的科学发现和技术发明,推动人类的思想进步和理论创新。就认识的过程来看,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外部世界纷繁复杂,其中哪些事物在哪些方面和层次上进入认识领域,,成为认识客体,是由实践的需要来确定的。恩格斯曾经指出,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实践不仅产生的认识的需要,而且不断为了认识的发展提供条件和手段,包括提供经验资料、实验仪器和工具等。此外,实践作为主体和客体之间直接相互作用的实际桥梁,能够帮助主体实际获得关于客体信息的最真实、最可靠的第一手资料,使主体有可能真实全面准确地反映客体。
再次,实践是认识的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获得了客观世界规律性的认识,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用这种知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也就是说,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整个认识活动实际上是一个实现实践目的的运动过程,在这个运动过程中,认识层次的深化和认识形式的改变,都服从于实践发展的需要,即人们某种生产、生活的需要。因此,认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指导实践,即运用已经形成的认识去指导实际工作,推动实践健康发展。也只有通过实际工作的成效,才能体现出认识的价值。
人的正确思想的产生是一个过程,即从实践到认识、又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对于这个过程,列宁曾经做过这样的概括:“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并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这就是认识真理、认识客观实在的辩证途径。”
认识既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又是一个理性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非常重要,但这还只是认识发展过程中的一定阶段。要完成对一个具体客体的认识过程,必须继续从理性认识回到实践,实现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理性认识向实践的飞跃之所以必要,其原因在于:一方面,理论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实现自身。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过程,既是理论指导实践活动的过程,也是理论通过实践活动而实现自身的过程。另一方面,理论的真理性也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得到检验和发展。理论在实践中实现自身的过程,同时也是它得以补充、完善和发展的过程,是理论的真理性得到证明的过程。
3.尊重客观规律积极参加实践
一切氖导出发,从根本上说,就是要尊重和把握客观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认识客观规律,并以这种规律性的认识能动地改造世界。科学理论就是外部世界在人的意识中的反映形式,是人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运动中本质的东西的反映,它通过概念的逻辑系统表现着已形成的对客观规律的认识。学习和应用科学理论,既是掌握客观规律的前提,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前提。
在土木工程实习工作中,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关系问题上,必须防止两种倾向:一是夸大主体能动性作用,忽视客观规律性,单凭主观想象、热情、意志、愿望办事,超越客观可能性所允许的范围。如工程对象有复杂和简单、新技术和常规方法不同,知识的学习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参与而不是工程内容本身;二是主观指导落后于客观形势的发展,消极悲观,无所作为,认为这也不可能,那也办不到,本来经过主观努力可以做到的事情也不去做,本来可以争取到的成果也不去争取。如面对具体的工程实际,学生需要主动探索、请教工程人员,而不是被动等待,这种落后于客观形势发展、坐失良机的保守思想,完全不理解人在认识和实践过程中的主观能动性,因而同样是背离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调查研究是从实际出发的中心一环,是尊重客观规律、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典型形式。调查研究既是“从物到感觉到思想”的唯物主义认识路线的具体体现,也是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的具体途径,因此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根本方法。
从人的认识活动来说,调查研究是从人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过程,是从把握事物的现象飞跃到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的过程。在调查研究中,立场、观点、方法不同,其结果也迥然有别甚至截然相反。因此,土木工程专业的学生在工地实践时,要切实地深入一线,在工地工程师的指导下,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并学会应用所学专业知识,分析解决工地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4.实践新模式
教育部于2012年2月公布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要求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认为实践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深化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获取、掌握知识的重要途径。各高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人才培养要求,分类制订实践教学标准,增加实践教学比重,同时指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是推动实践教学改革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各高校要把加强实践教学方法改革作为专业建设的重要内容,重点推行基于问题、基于项目、基于案例的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加强综合性实践科目设计和应用[2]。
为了提高实践教学的育人效果,考虑到世界进入大数据时代,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以及微信作为客户终端得以广泛应用。把微信大数据业务和土木工程专业实践有机结合是土木工程实践的新模式。为此,扬州大学、南京沃叶软件公司、盐城工学院共同开发研制了“赞学网”土木工程生产实习实时分享平台,平台通过个人APP手机终端,将每个人的实习情况实时传输到互联网络,通过大数据平台的整合,学生可以实现线上共享、交流和学习,老师也可以通过该平台进行实时指导、评价和评分。既解决了教师远距离不易监督的问题,又给同学的实习生活带来动力,增强师生、同学间的互动,学生现场施工实习日志图文并茂实时分享,支持图片点赞、知识点描述以及评论功能。同时,大数据平台将每个同学的实习内容量化评分,引入竞争排名机制,激发实习和学习原动力。把施工现场搬进网络,让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工程、体验施工、获取经验、开阔视野、提高专业素养和专业知识。
5.结语
“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种形式,循环往复以至无穷,而实践和认识之每一循环的内容,都比较地进到了高一级的程度。”这就是认识辩证运动发展的总过程。这个过程既是认识在实践基础上沿着科学性方向不断深化发展的过程,也是实践在认识的指导下沿着合理化方向不断深入推进的过程。当然,这个过程并不是直线式的,往往充满的曲折以至反复,因而是一个波浪式前进和螺旋式上升的过程。
土木工程的实践教学要求教师做好教学组织,明确教学要求和方法;学生在实习教学过程中要树立正确的实践观,坚持理论学习、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相统一,坚持向实践学习、向工程人员学习,培养勇于探索的创新精神、善于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逐步成长为合格的工程技术应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马克思主义哲学十讲.北京:党建读物出版社,2013.
认识与实践论文篇6
【关键词】深化改革;解放思想;哲学分析
一般来说,深化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的哲学基础便是实践与认识的辩证关系。因此,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实践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思想自身功能要求得到充分体现与正确发挥的内在规定。进一步说,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辩证关系的更深层次的哲学基础当属对立统一规律。18届三中全会中也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们在深化改革的同时必须全面解放思想,把握好二者的辩证关系。
一、实践与认识间的辩证关系
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间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是实践的必然要求,另一方面也是思想自身功能要求得到充分体现与正确发挥的内在规定。就哲学观点而言,深化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就是实践与认识间的辩证关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所以,正确处理实践和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在很大程度上也是由实践与认识间的辩证关系的深层本质决定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人的实践活动属于有目的的自觉能动活动,也就是一种高度理性化的活动。因此,需要将人的思想、认识、理论集合与人本身,把认识看作是进行实践活动时重要的控制因素,不然,将使实践活动变成盲目的活动。
衡量实践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是实践吸收和消化理论的程度。对思想、认识以及理论的指导要求和依赖程度随着人类实践活动发展水平的提升而提升。换个角度看,人一旦形成自己的思想、认识和理论,就会对实践活动产生巨大的反作用。所以,人类认识产生和发展的根本目的即是指导实践和改造世界。就实践及认识的特点威严,实践活动的顺利进行需通过认识对其进行指导和规范,此外,还需要认识承担评判实践活动好坏的尺度。反过来,认识也要通过实践活动为其提供更深层次的认识材料。考虑到实践和认识间的关系,我们在开展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既需要避免实践与认识相脱离,有需要防止认识背离实践活动。在很大程度上来说,与认识相脱离的实践活动,可以说是与动物行为无差别的盲目“冲动”,而与实践活动相脱离的认识活动,也仅仅是只开花不结果。
思想、认识以及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就本质而言,体现出认识的超前性。思想、认识特别是理论,出于自身的特征,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体现事物的本质和规律,间接体现事物的发展趋势。若是不具备这种超前性,认识将不可以有效的指导实践活动。通常情况下,思想、认识及理论反映事物本质的深刻程度与其指导实践的作用成正比。
列宁曾说:“理论由实践赋予活力,由实践来修正,由实践来检验。”因为思想、认识及其理论对实践的依赖性,需要经过实践活动的检验对其进行改进和修正,所以,实践活动会指导自己的思想抵制所有抽象的公式和教条,这就要求人们不断的解放思想,进行理论更新来有效的指导实践活动。
二、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关系的更深层次哲学基础――对立与统一
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和解放思想间的辩证关系,需要通过对立统一规律的深度进行相关的解释和论证。事实上,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之间是存在者对立和差异的。譬如,改革开放的属性之一是处在不断的运动和发展中,所以会体现出不健全不明确的一面,然而,经过解放的思想即使具备超前性,却还会存在某种与改革开放的性质及规律不一致的情况。这就会导致深化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于运动在运动方向上相互背离的趋势的出现。此类情况一旦出现将导致解放了的思想难以有效的发挥对实践活动的指导作用,严重的还将限制改革开放的发展。就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的关系而言,一方面。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具备同一性和一致性,然而这在很大程度上是有悖现实的,在现实发展中,二者可能存在较大的差异,也可能在同一和一致的状态下发展。所以看待深化改革开放与解放思想,需要以一种对立统一的观点来看待。
三、正确处理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间的关系的措施
第一,需要把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统一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中去。目前所开展的改革开放实践活动,无论是渐进或深化,其出发点是一致的,即于经济、政治以及思想文化上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改革开放,能够有效的巩固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满足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在群众中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根除社会的不安定因素,维护国家的长治久安,扩大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和作用;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素质和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能力。
第二,将深化改革开放的实践活动作为解放思想的要求、内容和标准。对深化改革开放的持续变动可以说是一项长期且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各行各业。考虑到它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没有现成、成熟的理论、观念为其的行动进行指导,此外,考虑到它的进步性,也不应该继续把陈规陋习或僵化的观念当做调控自己的精神动力,所以,深化改革开放的持续变动需要人们不断解放思想来适应不断前进的实践活动。
第三,一定通过解放了的正确思想规范和促进深化改革开放的步伐。解放了的思想是存在正误区别的,所以,在指导深化改革开放的活动的过程中也可能产生两种结果。所以,只有解放了的正确思想,才能将我们的改革开放实践沿着正确轨道引向深入和成功。考虑到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对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较好的预测,能够指导我们在深化改革开放的活动中摆脱盲目性,提高自觉性,尽量降低失误和代价。
四、结语
综上所述,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间的关系,一方面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而另一方面也是存在主次差别的。在我国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深化改革开放和解放思想存在和谐、一致发展的可能性。我们要想起成为可能,需要对其关系进行较为透彻的哲学解析和妥善处理。
参考文献
[1]李继武.深化改革开放与不断解放思想的哲学底蕴[J].唯实,2008(1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社会实践个人策划书,社会实践项目策
- 阅02023年社会实践个人策划书(推荐)篇1——我做“城管”的那些日子湖南信息学院20xx级艺术设计1班王森在今年寒假我报名参加了县团委组织的“返家乡”社会实践活动,根据我的专.....
网络安全宣传周方案范文(精选2篇)
- 阅0网络安全宣传周方案范文(精选5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效开展,常常需要提前制定一份优秀的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