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6篇)

来源: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篇1

【关键词】“四位一体”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背景

最近十年零售业发展很快,以重庆地区为例,国内外大型连锁企业也纷纷落户重庆,在中国零售百强前十强中,就有7家企业都已经进入了重庆,促进了重庆地区连锁经营业的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重庆市两江新区的设立及国内外连锁巨头的陆续落户,未来一段时间,连锁经营类人才需求将保持增长态势。

重庆财经职业学院(以下简称“我院”)于2008年正式招收B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迄今已经培养出8届毕业生,绝大部分毕业生都是在重庆商社集团、苏宁、国美等大型连锁商业企业就职。我们通过走访多家连锁行业企业得知,市场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需求持续强劲,其中尤以门店店长和销售员的需求最旺盛,约占这类招聘的65%;绝大部分的店长岗位都需要有一定的工作经验,门店销售人员的学历要求一般定位在专科,连锁经营人才的岗位需求中,高职毕业生是主流。通过本论文的研究,将培养一批高素质技能型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缓解重庆地区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紧缺的状况,为重庆乃至西南片区连锁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和保障。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不突出。调查显示,无论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在校生还是毕业生,均对人际交往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商品销售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这五种关键能力有迫切的需求。但我们在制定人才培养方案以及在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的时候并在没有重点突出以上能力的培养。

2、对实践环节不够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作为一门致力于连锁行业发展和连锁销售活动的学科专业,因此该专业的教学内容必须紧跟市场发展的步伐,在设计教学内容和项目时应该在市场调查、行业调研的基础上进行。然而我们在对相关专业课程进行调研之后发现,很多实践环节形同虚设,个别老师在开展实践教学的时候,还是以传统的板书形式为主,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并没有真正根除,这很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也很难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3、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现如今在人才培养中比较凸显的问题是尚未形成系统完整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内容都是依托专业课程设置的,实践教学的目标不明确,实训教材的修订也不充分。从整体规划和布局来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各个课程间缺少联动关系,这样就导致实践教学的内容相互独立,没有形成有机的整体。

4、实训基地建设薄弱,学生缺乏实训平台。我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训室设施设备都比较陈旧,实际的使用频率并不是特别高。另外为了顺应校企合作发展的总趋势,我院与多家大型连锁企业签订了校企合作协议,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所开展的绝大多数合作项目都还停留在表面,并没有实现深度融合,这样就使得校企合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

三、“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

“四位一体”通常是指“通识教育+专业教育+个性发展+创新创业教育”四维相融的人才培养模式,其目的就是以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基本任务,以高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指导,创建知识渗透、能力提升、品格养成、双创互通“四位一体”的人才培育模式,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我们以培养学生职业核心能力为目标,遵循职业能力培养规律,在“四位一体”基础上形成了“专项技能训练+岗位综合模拟+职业岗位体验+企业顶岗实习”的职业能力培养体系(如图1)。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构建系统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要充分体现连锁专业岗位的要求,要与连锁专业岗位群的发展紧密相关。在实践教学环节中,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现有课程进行有效的整合,把实践性较强的学科按照连锁企业运营流程进行排序和整合,使实践课程模块化、条理化和系统化。

2、搭建校企深度合作平台。聘请行业企业的中高层管理者做为兼职教师,让企业能手进教室,为学生讲解实操性较强的课程。另外,把实操性较强的课程搬到企业一线,由企业人员现场讲解或指导,确保增强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增加与企业间的深度合作。以永辉超市有限公司、国美电器、重庆沃尔玛等大型连锁企业为依托的校外实训基地,保证学生有半年以上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实现校内学习和企业实践的有机对接。另外,学生通过与企业进行接触,也能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得到熏陶,能潜移默化的锻炼自己的专业能力,这是模拟工作环境很难实现的。

4、建设一支理论和实践并重的师资队伍。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实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发展目标的关键。因此,培养和引进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的教师是师资队伍建设的必经之路。我们争取以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的综合素质为核心,充分调动专业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建成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与专业发展目标相适应的教师队伍。

参考文献:

[1]叶鉴铭,梁宁森,周小海.“校企共同体”背景下高职学生

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新探索[J].职教论坛,2010,25:37-41.

[2]张卓远.连锁经营管理专业项目教学法初探[J].北方经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篇2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思路

高等职业院校是培养专业技术人才的摇篮,高职类院校开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适应了社会经济的发展。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经济市场越来越复杂化,因此,要求连锁经营企业的经营及管理人员要具备更多专业性知识与技能,连锁经营企业只有拥有足够的专业管理经营人才,连锁企业才能更好的适应目前复杂化的经济市场,连锁企业才能够得以更好的发展。高职类院校开设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能够培养出一批既具备扎实专业知识,又具备娴熟的专业技巧的专业型人才。根据人们积累的教学经验,教学工作者提出了实践教学模式的新思路,其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十分有效,本文就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进行简单的介绍。

一、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方法探究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的建立要从三个方面着手。第一要使高职类院校转变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学校要彻底转变其教学观念,认识实践教学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的重要性,并积极建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第二学校要注重教学方法的改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第三要落实学生的实践教学基地,实践教学基地包括校内的实践教学基地和校外岗位实践基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需要大量的实践基地供学生学习实践,以达到让学生在实际实践中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的目的[1]。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理念的转变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是近年来新设立的专业,其发展时间较短,其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上都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主要以专业知识的教育为主,此前高职类院校由于不了解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及其教学效果而未重视其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因此在传统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模式下培养出来的人才虽然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但由于缺乏实际的实践教育而不能最大限度的利用其所学知识,培养出来的人才对连锁企业的发展与建设也还缺乏了解,所以这些人才刚进入到实际岗位上时的工作能力有限,需要经过长时间积累工作经验才能将所学的知识熟练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之中。根据长时间积累的教学经验发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对于人才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十分有效,实践教学模式能够大大提升连锁经营管专业培养出的人才的质量。近年来高职院校越来越重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高校想要更好的建设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首先要转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模式,重视实践教学模式,科学的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模式及其实施的具体方法,从而最大幅度的发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效果,培养出更多优秀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

目前高职院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主要以课堂教学为主,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是连锁经营管理的基本理论知识与相关的管理技能。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堂教学的时间有限,不能够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加以实践,因此学生学习到的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大多是基本理论知识,学生即使很熟练这些理论知识,但若不将这些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并运用于实践连锁企业管理之中,学生则不能将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熟练运用[2]。传统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以课堂教学为主,课堂教学是通过老师教授学生相关的专业知识,然而这种教学方法下学生学习相关知识时是被动的,这会大大降低学生学习的效率。因此实践教学理念下还要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的改进,老师在课堂教学时要注意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及实践能力的锻炼,提高学生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兴趣,让学生们主动学习,并积极参与各项实践以锻炼自己的专业知识。科学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是实践教学模式所必须的,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适合学生学习的教学方法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知识十分有利,其还能加快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建设的进程,并提高实践教学的效率。

四、经营管理专业实践基地的落实

(一)校内实践基地的建设

实践教学基地是学生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的场所,因此只有落实了实践基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才能够得以顺利实施。校内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必须要尽量追求高度模拟实际的连锁企业经营管理情景。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是为了培养符合社会发展趋势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为了帮助连锁经营企业得以更好更快的发展学校要尽量高标准、高质量要求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学生。实践教学模式的实践环境对实践教学的效果影响很大。实践教学就是让学生处于实际的连锁企业经营环境之中,以培养学生知识运用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沟通能力等各种综合能力[3]。学校建立的校内实践基地要尽量为学生提供多层次、多形式、多样化的环境,因此学校建设的实训室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要建设一个以连锁经营管理理论为基础,以最先进科学的连锁经营管理体系与制度为依据,构建一套具备完善的连锁经营管理程序及信息化系统、相关的专业设备、科学的规章制度的实训室。第二,实训室要结合当时连锁企业经营的现状,建设符合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的实践环境,实践环境需要体现当前连锁经营企业发展的所有特点。

(二)校外岗位实践基地的建设

不论校内实践基地建设的有多接近实际连锁企业的环境,其与连锁经营企业的实际环境都有一定的差异,因此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的实践基地的最佳选择为校外岗位实践基地。校外岗位实践基地的环境是最接近学生以后的工作环境的,因此在实践教学中学校要尽可能为学生落实更多更好的校外岗位实践基地。顶岗实习是目前连锁经营管理企业校外岗位实践最为常见的方式之一,顶岗实习是即将毕业的学生在进行毕业实习时到校外连锁经业企业顶岗实习,顶岗实习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工作能力等各项综合能力,此外在顶岗实习阶段学生的专业老师还可以帮助学生解决学生在实习过程中遇到的一些问题,从而让学生在单纯的校园环境与复杂的社会工作环境之间有一个良好的过度,如果学生顶岗实习期间表现优秀还可以直接留下工作,这还解决了学生毕业找工作的问题[4。校外岗位实践对学生专业知识的理解及各种能力的培养十分有利,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的建设中要重视校外岗位实践基地的建设,以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实践环境。

五、结束语

连锁经营企业近年来蓬勃发展,因此社会需要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也越来越多,且随着社会竞争压力的不断增加,连锁企业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许多高职院校已经设立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以培养优秀的专业人才促进连锁企业的发展。经过教学研究表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对于培养更多高质量的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十分有效,因此研究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并不断对其改进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晓兰.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模式新思路[J].中国成人教育,2008,(16):136-137.

[2]李逾男,韩翠兰.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以山东经贸职业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江苏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12,(9):70-72.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篇3

论文摘要:本文从连锁经营专业教学存在问题入手,分析提出该专业的教学改革与实践探讨,围绕岗位群,进行综合课程开发、注重学生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将教学与就业市场最近距离接触。

一、连锁经营专业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针对该专业,国家没有统一的教学指导方案,专业培养目标模糊

连锁经营专业,是最近几年各学校根据市场需要而提出的新兴专业,国家还没有学指导方案,很多学校只是借鉴中职商品经营专业或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计划,开设课程基本照搬过来,内容陈旧,没用跟上时代步伐与市场变化。不能清晰地界定其培养的专业人才将来的就业方向,培养目标很宽泛并且模糊。

(二)教学中割裂各学科之间的联系,不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目前,各中等职业学校连锁经营专业教学中,各学科和教材之间缺乏有效的链接,不利于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形成。

(三)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岗位目标,体现职业性较差

中等职业教育应该体现职业性,即要求教学要以职业岗位为目标,根据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组织教学内容与技能训练。我们的教材缺乏岗位目标,它只强调学科的目标,偏重理论而忽视实践。

(四)过分强调了理论性,技能性却不突出

中等职业教育应是突出技能性教学,培养实用型专门人才。然而,绝大多数中职专业教师都是从校门到校门,没有生产经历又缺乏参与社会实践的机会,只能是从理论到理论,从书本到书本。可是再看一下我们所使用的教材,除《销售操作技术》技能性较强外(内容却很陈旧),绝大部分学科属于学术型的,理论性很强而技能性却不突出。在这种模式下,职业教育所培养的学生只能是理论知识较丰富,而实际运用能力、操作技能却不强。

(五)教学过程中,缺乏服务理念的渗透教育

在教学中,很多学校注重理论知识,也加入实训课内容,但忽视了连锁经营专业首先是服务行业,工作中更多与“人”沟通与交流,所以必须对学生进行服务宗旨教育、综合素质教育、职业精神教育和遵法守法教育,而这些却是一个合格连锁经营人员所更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

(一)明确中职连锁经营教学目标,围绕岗位群,进行专业化方向分工

中等职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面向基层、面向生产经营服务第一线的懂技术能操作的高素质劳动者。对于连锁经营专业来说,我们的目标定位是培养学生适应现代经济社会、国际化连锁商业发展的要求,能够胜任连锁企业相关岗位及管理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我们学校围绕相关岗位群,进行专业化方向分工,主要分为三个专业化方向:门店收银理货方向、品牌经营方向和连锁配送管理方向。一学年基础课程之后,学生选择专业化方向。

(二)紧密结合市场,调整课程设置,进行综合课程开发

为实现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科学化、合理化,优化教学内容,合理设置专业课程。所有专业课程都体现着为职业能力培养而开设的理念,进行课程改革与调整时,强调“理论以够用为度”及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的原则。我们适当减少了难度大、对操作技能影响小的理论内容教学的学时数,加大实践案例教学和直接进店的实习学时,进行综合课程开发。

(三)采用模块化教学,将课程内容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实现学校、实习、就业的零距离

教学中减化理论内容,删减重复内容,以“够用、适用”为原则,采用模块化教学,例如围绕如何作一名优秀店员分为多个模块,并以收银员、理货员等的工作内容为核心,深入商场、超市进行实地考察,将石家庄市各超市,尤其是北国商城的企业文化、上岗要求、用人标准、工作制度、工作程序等充实到教学内容中,让学生在校期间尽量多了解工作单位情况,为其实习就业做好心理铺垫。同时,注重社会实践,带领学生进入各大商场、超市,感受工作氛围,熟悉工作环境、观察工作岗位、感悟职业能力,指导学生撰写市场调查报告,开动脑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出合理化建议,也锻炼学生,提高他们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创新教学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为培养学生的职业能力,开设“每日营销寓言”、“经营之道”等活动,让学生感悟营销真谛,学会倾听别人说话,锻炼学生的胆量(公共场合发言),提高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学生们直接参与课堂教学,进行了师生的互动。并且教师结合专业理论进行点评,渗透德育教育,专业思想教育。另外设置“情景卖场”、“模拟销售”等,通过“情景卖场”,描述一个卖场化妆品、生鲜、家电、食品——各专柜的布置情况和销售实景,让学生将自己置身于销售情景中,体会该卖场的店员服务,指出成功与不足,并记录对自己的启示,以便工作后能时时提示自己。同时,“情景卖场”之后,视情况要求学生进行模拟销售,进行销售体验,提高自身职业能力。

(五)教学中,注意时时渗透专业思想教育、创业教育的理念

零售行业是所有行业中就业门槛儿最低的一个行业,也是最充满机会的行业。在这个行业中成功与否不以文凭而论,而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团结协作精神比文凭更重要。要适时对学生进行抗挫折教育,希望培养出来的学生,除了能够在大中型零售企业中谋得一席之地,还要能够适应职业的变化,具有在职业群就业、转岗、晋升的能力,积累条件,待时机成熟创办自己的店铺。教学中,也注意渗透创办小店铺的相关知识,鼓励学生先岗位就业,再自我创业,创业更胜于就业!

(六)加强实践教学力度,注重学生技能培训

连锁经营专业是一种非工科专业,它没有工科专业那种看得见、摸得着的操作技术,其技能技巧具有不确定性和抽象性的特点。所以,教学中,一般通过以下几种形式加强学生技能实训:在理论课堂中采用案例再现模拟、现场销售模拟;每学期带领学生进入商场、超市参观或临时顶岗;每年技能节对学生进行强化训练;毕业前有半年时间在各大超市顶岗实习。这样,经过实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中职教育改革的思路多种多样,但都应充分强调和突出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重视培养,突出学生专业技能。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拥有先进的教育理念,采用先进的教学手段,注重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争取让教学与就业市场最近距离接触。

参考文献: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篇4

Abstract:Therapiddevelopmentofchainoperationhasgreatdemandforchainmanagementtalents.Itisthekeyforimprovingthedevelopmentofchainoperationtoacceleratecultivationofalllevelschainmanagementtalentsprovidingsocietylotsofcompoundtalentswithmoderninformationtechnologyandmoderntradetheoryandpractice.Fromthestatusquoofchainoperation,thispaperanalyzesproblemsexistinginthetrainingmodeofchainmanagementtalentsandstudiesthemethodsoftrainingtalents.

关键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Keywords:chainmanagement;talent;trainingmodel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6-0230-02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以连锁经营为核心的现代流通业在我国得到了迅猛的发展。连锁经营已成为我国社会经济增长的一个热点,其发展的速度与规模远远超出人们的预测。而人才在连锁经营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加快连锁经营专业人才的培养,为社会提供大量掌握现代信息技术、掌握现代商贸理论与连锁经营实务的高素质的技能性人才,成为促进我国连锁经营发展的关键。

1.1我国连锁业的发展状况连锁经营是把现代化工业大生产的原理应用于商业流通领域。连锁经营最早兴起于商业发达的美国。这种先进的经营业态后来不断扩散。现在,连锁经营正风靡全球,在欧、美、日等经济发达国家商业领域占据了主导地位。中国由于买方市场的形成和新兴业态的兴起,推动中国零售业格局在世纪之交发生了重大变革。数十年来以传统百货店为主的中国零售业,将逐渐进入以连锁经营为主的业态多样化时代。

2001-2005年,是中国连锁业发展最快的几年。其中前四年,中国连锁百强企业的平均年店铺增长率达51%,年销售增长率达38%。连锁业快速发展的几年,也是政府管理部门探索连锁行业管理、连锁企业深入思考和实践发展模式的几年。2006年中国连锁经营100强销售规模达到8552亿元,同比增长25%,大大高于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的增幅。门店总数达到69100个,同比增长57%,剔除个别企业超常规发展因素,调整后门店总数增长26%,与销售规模增幅基本持平。营业总面积达5170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6%。员工人数达204万人,同比增长31%。在规模扩大的同时,连锁企业间并购活跃。从2007年上半年来看,45家零售类上市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为19.85亿元,同比增长23.55%;平均净利润为5650万元,同比增长50.11%,为10年来最高水平。根据2007年最近四年的上市公司财报显示,商业连锁类上市公司的EPS分别是零售行业的1.25倍、1.6倍、1.69倍和1.38倍。

1.2连锁业的人才需求状况据《2008年中国零售人才需求调查报告》显示,中国零售业在未来几年里各类人才的需求量约为1000万人,而市场供应量仅有约400万人,人才缺口高达近600万人。另外,我国零售企业众多,零售从业人员有8000万到1.3亿人,庞大的总量掩盖不了结构性需求缺口日益拉大的事实。具体表现在:高层次和复合型人才不足;基层店组长稀缺;物流、生鲜等一线操作环节人才严重缺乏。因此,对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有很大的需求,连锁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拥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开发价值。

鉴于连锁经营人才目前奇缺的情况,我们认为研究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对于解决连锁经营人才奇缺问题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连锁经营管理高等职业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人才培养模式\课程标准设计缺乏对社会环境的考察与判断很多高职院校通常是根据市场的短期需求设置专业。社会需要什么样的职业岗位。学校就办什么样的专业,短期行为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很明显。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等到2-3年的人才培养周期结束后。原来供不应求的专业可能市场已经饱和。学生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可能已不是市场所需的。所以如果不是根据市场的需要和对市场需求的预测来制定人才培养模式和制定课程标准,很容易造成就业困难。

2.2专业定位模糊高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能为社会所用的技能应用型人才,为了适应社会需求,首先就要理解职业化的人才标准。而现有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制定人才培养模式的时候经常出现这样的一些误区:一是定位过高,把培养目标定位在理论型和研发设计型人才或领导型人才,比如说自己培养出来的学生就是要做对连锁业的研究或做以一些连锁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士;二是定位过低把培养目标定位在低层次、低技能的操作人员,比如做一个合格的超市理货员或促销员等,我认为认为操作型人才主要应由中等职业教育来承担。

2.3人才培养专业定位与企业需求脱节连锁经营企业的人才需求的专业是多层次、多层面的,具体包括战略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行政管理、生产管理、品质管理、物流管理、技术管理、运营管理等等。而目前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定位存在知识宽泛、技能指向不准等问题,感觉什么方面的知识都学了,好像什么技能都掌握了一点,但是到了企业却是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会,导致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期望以一个专业去满足一个产业的人才需求,结果是难以满足企业实际需求。

2.4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市场接轨不到位目前本专业的教材太少。新设置的专业课程对应教材的教材很少,给授课带来了困难。专业基础课的教材也存在一些问题,或者以理论知识为主,偏向本科教材,或者片面强调技能培训,偏向中职教材,与专业教材配套的实训指导教材更是少之又少。从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构建,到人才培养实际结果看,都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

2.5忽视对高职学生特性的分析片面强调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与理论的应用。教学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强调以教为中心,而不是以学为中心,忽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主动性与创造性的发挥。片面强调知识的传授,忽视知识的整合与知识意义的建构,忽视将知识内化为学生能力与素质的提高。

2.6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市场接轨不到位从专业培养目标设定,知识体系、能力体系、课程体系、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体系、人才培养考核体系构建,到人才培养实际结果看,都与企业实际用人需求有较大差距。

3人才培养模式的指导思想和理论依据

3.1指导原则教育部于2006年颁布了《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其中明确指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该文件不仅对高等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也为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的重构提供了指导性的原则。

3.2借鉴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借鉴了德国“双元制”把教学和企业紧密结合起来,把学校按企业模式办,把企业按学校模式办,使学生在三年学习中,犹如处在一个大企业的各个部门,既接受完整有效的理论知识教育,又接受来自于企业的行之有效的实践技能培训,这种教学模式为经济发展培养了大量具有多元技能的人才。

4开发研究的特色

4.1成立了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确定了开发总思路和流程成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建设委员会,聘请相关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及有实践经验的人员担任委员,每年定期召开会议,不定期走访联系,听取他们对专业改革、建设的意见。在教学计划制定中,应遵循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岗位实践的三级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兼顾连锁经营区域性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学生基本的职业素养、职业的岗位能力和岗位的可迁移能力为目的来构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计划。

4.2确定了“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在学院总体人才培养模式的基础上,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确定了以直接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为目标,以培养学生的社会职业能力为主要内容,以理论教学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为主要途径和手段的“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即:培养目标与企业需求相融合;教学模式与工作现场相融合;课程体系与工作过程相融合;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融合;专业教师与能工巧匠相融合;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相融合。并将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体现在教学的全过程,贯穿到各个教学环节,体现教学模式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

4.3确定了本专业的培养目标基于教高[2006]16号、教高;[2007]2号文件精神,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解决人才培养办学模式问题。推行“产学结合”办学模式,产学结合点主要应体现在专业设置与市场需求相结合、人才培养标准与岗位能力标谁相结合、师资专职队伍与企业员工兼职队伍相结合、校内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相结合。

本专业培养具有连锁经营管理知识和操作技能,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需要的高级连锁经营管理人才(能胜任连锁经营企业分店店长或区域负责人)。通过理论和实践教学培养精通现代商业经营业务流程与管理、新型零售业管理、商品采购与配送管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具有适应行业技术发展能力,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在服装连锁企业及其他业(含百货、超市、特许经营店、会员店、专业店、专卖店等)从事经营管理所具备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4.4模块化弹性课程体系连锁经营管理不是理论型职业,是操作型职业或应用型职业。教学体系的构建必须以连锁经营的行业特点为出发点,对专业岗位能力结构进行调研,分析连锁企业行业所需要的多种岗位(如零售企业营运、采购、店长、物流、生鲜等一线操作岗位)对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在此基础上要把理论和实践结合为一体,这样才符合职业教育的规律和高级职业人才的发展规律。要把课程按逻辑关系整合成知识模块,形成网络状的课程体系,按照“大平台,小模块”的模式组建教学模式。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由公共必修课模块、专业基础课模块、专业核心模块、专业选修课、公共选修课、实践教学六大大模块组成。

4.5加快实验室及实训基地建设连锁经营业态的多样性和岗位的复杂性导致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职业能力培养所采用的实践教学模式也不是单一的,从认知实践到案例实践,从校内基地实训到校外基地实训,各实践教学模式应相互衔接相互配合。

4.5.1校内实训基地建设在校内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院的基本办学方针:紧扣“校厂一体、产教并举、工学结合”办学特色和“工学六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按照“整合资源、开放共享、创新机制、效益优先”原则,通过全面规划、合理布局新建实训基地、加大教学硬件设施投入力度、强化实践教学内涵建设,突出实训条件的开放性和职业性,进一步提升校内实训基地培训能力。校内实训基地的建设除了建立模拟实验室外。我们还应该让学生不出校门就有真刀实枪的实习场所。根据连锁经营的专业特点,实训基地的建设主要是筹建校内实习商店。校内实训计划是,每学期都安排学生进店实习,从最基层的店员做起,一直到店长助理,经过这样的流程,实习过后,学生再带着问题回到学校,让学生亲身体会到实践的重要和理论的不可缺,更好地促进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学习。

4.5.2校外实训基地的建设在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方面,我们也是按照学院既定的方针:本着“互惠互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校企合作原则,加快拓展与装备水平优良、技术力量雄厚、管理科学规范、产品质量过硬企业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开发能够满足更多学生进行顶岗实习的高质量校外实习基地,借此不断完善“实训室―校内实训基地―校办实习工厂”三级配套并向校外实习基地和产业基地延伸的实践教学和学生能力训练体系。学生在第六学期进行的毕业实习环节主要赴校外实训基地进行生产实习与毕业实习。校外实训基地除了无偿提供实训场所外,还提供富有实践经验的连锁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共同参与或指导学生实习。使经过实训的学生,一毕业就能上岗工作,实现了工作能力与企业用人要求的零对接,增强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5结束语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对连锁经营管理转专业建设给出了一定的理论指导,促进高职实践教育的健康发展以及提高职业教育的教学质量,实现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具有现实意义。解决当前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学科本位思想的课程模式还比较明显;高职课程体系定位模糊等。在连锁经营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产学研结合、教育教学改革、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积极探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参考文献:

[1]陆春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2+1订单式”教学模式探索.职业教育研究,2008,(1).

[2]李惠.高等职业教育课程设置改革研究.东北师范大学,2006.

[3]首珩.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教育与职业,2006.

[4]曹静.关于店铺开发规划课程实践教学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8,(4).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篇5

关键词:创新创业连锁经营管理融合

中图分类号:F279.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298(2018)04(a)-191-02

黨的描绘了到2035年我国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的宏伟蓝图,创新型国家建设需要大批实用创新型人才。美国、英国、德国等发达国家都采取各种措施,鼓励大学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并提供优越的政策环境。创新创业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方案改革和发展的趋势。

实体零售是商品流通的重要基础,是引导生产、扩大消费渠道的重要载体,是繁荣市场、保障就业的重要渠道。但是目前实体店暴露出发展方式粗放、有效供给不足、运行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网络零售快速发展让实体零售发展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为了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释放发展活动,增强发展动力。连锁经营企业是我国零售业的主流形式。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团队为了培养出符合国家需求的人才,积极探讨创新创业教育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育的深度融合。

1创新创业教育与人才培养方案深度融合

1.1创新创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致力于将学生培养为有远见卓识的零售业连锁经营直营门店店长或连锁加盟店店长。

创造者:以连锁门店经营管理专业思维提出创造性的方案,而不是一般的解决办法。

经营者:以连锁经营专业思维管理好人、财、物、技术、规章、讯息,为消费者创造更多的价值。

合作者:能与他人合作共同提出创造性方案,而不是对现实问题予以妥协。

变革者:对文化、社会及环境现状等问题敏感,用更佳的产品和服务为消费者创造美好的生活。

交流沟通者:能够通过各种形式,如文字、图画、模型、电脑等有效表达自己的想法。

1.2创新创业实践教育贯穿大学教育全过程

创新创业实践教育需要贯穿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三年的学业当中。大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团队开展一周的新生入学活动,比如,到合作企业参观学习、优秀学姐学长们返校演讲、参观历届学长学姐们的成果等激发对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兴趣。大二开始综合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交叉学科知识、技术与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三开始到合作企业的门店进行顶岗实习,各岗位进行轮换,让门店经营管理能力大大增强。

1.3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师资队伍

打造一支具有创新创业能力的师资队伍是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培养和提高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保障,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和能力离不开教师的教导。近几年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利用假期开展一系列的培训课程。对公共基础课教师的培训,一般采用引进国内创新课程讲授成功的教师来分享课程改革成果。将这批教师集合在一个共同的社交平台里,经常组织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的交流。公共基础课教师也承担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创新方法的任务。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专任教师除了学习创新课程外,还定期参加CCFA连锁经营协会组织的专业前沿知识培训,培训内容都是来自于企业一线的资深领导亲自讲授,让专任教师时刻知道行业现状、发展趋势和经营一家门店的新技能和新商业模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师和连锁企业高管成立专业指导委员会。教师与企业高管结对联系、相互交流机制,开展企业专家进课堂、专业教师进企业等活动,加快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双师结构”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2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深度融合

2.1构建“3个平台、多向选择”的课程体系

按照连锁经营管理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目标,打破原有的教学模式,实现课程计划内在的融通,增加交叉融合课程学时比例,体现多学科交叉渗透,实现知识的整合。将课程分为基础、专业和拓展3个平台,其中基础课包括人文社科基础课和自然科学基础课,专业课包括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拓展课包括能力拓展课和专业拓展课。具体课程分布如下:人文社科基础课包括思想道德修养、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体育和外语,自然科学基础课包括高等数学和计算机技术基础,专业基础课包括经济学导论、市场营销学、企业管理学、会计学、电子商务、零售学、消费心理学和商品学,专业核心课包括仓储与配送管理、门店经营管理、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商场促销策划、品类管理和零售数据分析与应用;能力拓展课包括企业管理沙盘模拟实训、门店运营管理模拟实训、市场调研综合实训、门店服务礼仪实训和门店促销综合实训,以上课程为必修课。此外还开设专业基础课包括创业理论、创新方法和中国商法,专业拓展课包括商业美学、商业史、团队管理、连锁专业英语、情商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沟通技巧,能力拓展课包括KAB和网页设计,以上为选修课。实现必修课和选修课程多向选择。两年半修完上述课程,最后半年深入合作企业门店顶岗实习。

2.2加强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的弹性管理

为了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也对学生管理方式进行了创新,实施了弹性管理。主要采取了两种措施,一种措施是放宽学生修业年限,如果学生有了好的创业项目,不能兼顾学业,办理休学手续,保留学生学籍两年;另一种措施就是鼓励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比如挑战杯比赛、发明杯比赛和零售新星技能比赛等,获得名次都可以折成相应的学分。

3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教育活动深度融合

(1)成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协会,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深度融合。以学生社团为依托,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让学生在第二课堂中夯实专业能力的同时,掌握创新的方法,激发创业的意向。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协会开展了企业经营管理沙盤模拟大赛和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模拟大赛,通过这两套软件的对抗赛,使学生对企业各个部门的职能有所了解,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此外开展了管理学书籍的读书会、创业成功者相关电影播放活动,创业成功校友返校演讲创业经历,通过这些活动激发学生创业意向和创业精神。门店POP设计大赛、门店创意堆头大赛、门店场景方案设计大赛、门店橱窗设计大赛、公众号软文内容设计大赛和借势营销文案设计大赛,比赛考核要点都是内容的创意性和专业性。

(2)积极鼓励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校内外大赛深度融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定期举办创新、创业赛事,如:组织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全国高职高专“发明杯”创新创业大赛等全国性重要赛事。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从学生大一进校开始,就把学生分给专任教师指导,三年的导师制。专任教师会认真指导学生参加选拔赛和决赛。近几年来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在大赛中成绩显著,学生收获很大。

(3)校内外实践基地深度融合。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了营造创新创业氛围,学校规划出一条创业街。创业街上的超市就是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学生校内实践基地,学生在经营超市的过程中,可以把课堂上所学的商圈分析方法、品类管理流程、店内动线设计方法、商品陈列方法、促销活动策划、顾客服务标准等专业技能在校内超市进行实践,达到从了解到熟练掌握的程度。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团队积极进行校企合作,建立多个校外顶岗实习基地。学生在大三结束8周理论课之后都被安排到校外顶岗实习基地,进行门店经营中各个岗位轮岗训练,并要求每位同学都要努力参与到连锁企业新店开业的活动中去,并完成毕业设计《XXX连锁企业XXX店开业策划方案》。

近年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就业率多年保持在97%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度很高,给予很高的评价。

参考文献

[1]孙爱武.构建“六位一体”创业教育体系有效推动学生就业[J].中国高等教育,2013(Z2).

[2]沈秀梅.高职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商论,2018(3).

[3]沈秀梅.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订单式”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以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为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29).

连锁经营管理毕业论文篇6

关键词: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研究

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在我国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中出现得相对较晚,1999年才被教育部正式添加到高职专业目录里。专业设置较晚并不代表连锁经营这种现代商业模式的发展滞后,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提升与发展,连锁企业如同雨后春笋般的涌现出来。据统计,我国“十五”期间全国连锁企业的门店数量就高达十万多家,营业额达到7000亿元。“十一五”期间,中国百强连锁企业店铺增长率平均高达51%。“十二五”期间,中国整体经济环境进一步繁荣,连锁经营企业再一次迎来了发展机遇。根据《2011—2015年中国连锁经营行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显示,到2010年底百强连锁企业门店数量就已经达到15万多个,销售额增长至1.66万亿元。从另一个角度看,连锁企业如此迅猛的发展也必将带来数量巨大的就业岗位,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已经出现稀缺态势。正因为如此,本着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探索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就势在必行了。

一、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定位

企业连锁经营商业模式起源于美国,这种经营理念从它诞生之日起就受到了各界的关注,后来风靡全球,在我国也得到了快速的发展。所谓连锁经营是指企业在不同的多个区域里,以统一的名称,统一的标志,统一的管理方法,统一的服务程序等进行商业运营的模式。这种经营模式突出了品牌效应,因此而获得了营销上的优势,给商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高职类专业的特点源于行业本身的特点,换而言之,现代连锁经营模式有什么样的特性,高职院校所开设的此专业就必须依据这种特性展开教学和实训,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出能胜任连锁经营管理一线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连锁经营企业的运营主要分为三大板块——连锁企业总部的运营管理,连锁企业门店的运营管理,连锁企业的商品物流管理。这三大板块又分别在内部组织系统,信息技术系统,风险控制系统,统筹规划系统等四大管理框架下完成连锁经营。正因为有了上述连锁经营行业的特性,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特点也因此而彰显出来。高职教育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目标也就清晰明了了:培养具备一定的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理论,适应连锁零售管理与服务一线需要,掌握连锁门店运营管理操作技术,能从事门店开发,胜任商品采购、品类管理、物流配送、卖场设计、商品促销等连锁经营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的内在逻辑

高职教育体系下的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应本着属于它的规律进行。高职教育是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发展地方区域经济为思路,以培养专业核心能力为原则而构建起来的课程体系群。设置高职教育专业课程体系,我们需要理清一条逻辑线路:所设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什么?在此方向上有哪些岗位群?每一个岗位群里又有哪些具体的岗位?每一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是什么?胜任每一个具体的岗位需要哪些专业能力?每一种专业能力需要哪些课程来支撑?如果我们能回答这条逻辑线路上的每一个问题,那么专业课程体系的设置也就呼之欲出了。连锁经营管理专业课程体系如何设置?我们本着上面的逻辑线路依次进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就业方向是从事连锁企业一线服务与管理工作。在此方向上有四个岗位群,连锁总部管理岗位群,连锁门店运营管理岗位群,物流管理岗位群,配送管理岗位群。在这四个岗位群里,有初始岗位9个,例如市场调研员、收银员、理货员、质量管理专员,物流专员等等。有可发展岗位8个,例如连锁门店店长、物流配送主管,品类主管等等。还有相关岗位11个,例如行政管理,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等等。每一个岗位都它的工作任务,例如市场调研岗,其工作任务就是信息收集、问卷调查、问题研究以及组织项目调查活动的各类协调工作。在这样的工作岗位上,要完成此项任务,工作人员就必须具备市场调研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问卷调查的能力,人际沟通与协调能力。这些能力从何而来呢,就需要课程来支持。要构建这些能力就必须开设《市场调查与预测》、《市场营销学基础》、《消费者行为学》等课程。按照这样的思路与方式,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也就建立起来了。

三、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与课程框架

根据企业连锁经营就业方向和相关岗位要求,从事连锁经营管理工作需要具备以下五个方面的能力:市场调研与分析能力,门店开发与运营能力,经营策划与设计能力,商务洽谈与沟通能力,商品物流与管理能力。在这五个方面的能力中有三种能力是连锁经营管理所必须具备的核心能力,它们是门店开发与设计能力,商品采购与管理能力,门店运用与管理能力。在学科领域里,专业核心能力往往是此专业区别于彼专业的差别与特点,也是构建专业核心课程的理论依据。要具备门店开发与设计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经济学基础》、《市场调查与预测》、《连锁门店开发与设计》等课程来支持。要具备商品采购与管理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商品学基础》、《物流基础》、《品类管理与实务》等课程来支持。要具备门店运营与管理能力,在课程上就需要有《消费者心理学》、《连锁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会计基础》、《连锁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等课程来支持。需要注意的是,专业核心能力的形成绝非几门专业核心课的教授就能让学生达到的,换而言之,核心能力除了专业核心课程的支撑以外还要有其它公共课和专业基础课来夯实基底,才能真正打造出该专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核心能力的打造需要有三个层次的目标来完成,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素质目标。在知识目标层面,要懂得管理学原理,经济学基础、会计学基础、物流基础的相关知识。了解国家对连锁经营管理方面的政策与法规。要理解消费者心理与消费购买决策的过程。懂得商品学的基础知识,熟悉商品采购过程。掌握理货员、收银员、店长等岗位的职责。在能力目标层面,要有清晰的语言表达与沟通能力,有一定的英语应用能力,有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有问卷调查和市场开拓能力,有商品采购和物流配送的能力,有理货、收银、盘点的能力,有卖场设计能力,有处理顾客投诉及危机公关能力,有人力协调,员工管理能力。在素养目标层面,要具有一定的中国人文艺术修养,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热爱自己的事业,遵守行业规范,能积极工作,乐观向上。

四、连锁经营管理专业教学方法与模式

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这一定位的本身就注定高职教育是重实践教学的。对于连锁经营管理专业的教学方法与模式,我们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的模式进行专业人才培养,以双证融通的方式进行考核。所谓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是指教师课堂讲授专业理论,然后通过校内实训室进行相关专业能力的模拟实训。所谓校企合作与工学结合,是指学院努力开拓校外实训基地,通过企业与学院的合作让学生到真实的工作岗位和环境中锻炼,以此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所谓双证融通的考核方式,是指学生要完成专业理论学习后获得毕业证书,通过校内外实训取得相应岗位的职业资格证书后方能正式毕业。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设置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动态的根源是行业的变化以及相应岗位能力要求的提升,所以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是一个有起点而没有终点的研究过程。

参考文献:

[1]刘轶宏,阎惠全,王晓娟.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QSQ三位一体”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1(2).

[2]孔美多.高职连锁经营管理专业实践教学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09(17).

[3]黄蕾.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2(1).

[4]晋淑惠,王化冰.连锁经营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研究[J].价值工程,2010(10).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父爱如山作文优秀范文(精选8篇)

    - 阅0

    父爱如山作文篇1世间的爱无所不有,母爱是伟大的,友爱是长久的……世间还有一种爱是默默地,不轻易表现出来—父爱。一个星期天,阳光明媚,我怀着愉快的心情正准备去辅导班。突然,半.....

    个人疫情防疫心得体会优秀范文,疫情

    - 阅0

    有关个人疫情防疫心得体会精选篇1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一)成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组长:分行党委书记;副组长:分行党委委员;分行各部室、各二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