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6篇)

来源:

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篇1

1.课程改革培养目标与依托

《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设置,联合黑龙江省安防协会、楼宇智能化行业指导委员会以及省内知名建筑电气工程技术企业,整合优势资源,联合进行课程开发,“行、企、校”联合制定课程标准。并对课程标准进行评估与论证,力争做到课程学习情境的典型性、完整性和通用性。在学习情境的设立上,以由易到难、由单一到综合情境思路,并参照工程实际设计学习情境。课程内容与企业施工工程项目相对应,将职业岗位要求的知识与技能融入本课程的教学内容。

2.课程改革设计的理念与思路

(1)按照资讯、计划、决策、实施、检查、评价“六步法”进行学习情境的设计。

(2)参照综合布线实际施工进行课程设计,使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贴近工程实际。

(3)在教学工程过以工作角色进行考核,以真正楼控公司员工标准要求学生,体现职业性。

(4)学习情境既要有典型性又要具有扩展性,每个情境都有基本部分、扩展部分和学生自由发挥的创新部分。

3.课程改革的内容与任务

(1)课程定位与改革目标设定本课程是建筑电气工程技术或楼宇智能化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综合布线的基本概念、综合布线的结构、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网络连接器的制作、配线架的安装等相关内容及技能。

(2)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改革设计内容《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改革原则:模拟真实工作场景,以任务驱动为载体,根据行业相关岗位工作需求,满足职业上岗证和职业资格证书,整合教学内容和多媒体教学资源,形成媒体资源库,合理设计工作情境和任务。《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标准开发:依据行业标准设置教学内容,合理制定课程标准,科学设计课程目标、课程任务、课程内容、学习情境、教学模式、评价方法、教学建议等内容。《综合布线工程技术应用》课程的内容框架体系:本课程采用项目式教学,课程模式选择情境设计教学法,内容设计从简单到复杂,根据工程实际应用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要求,课程环节分为如下内容:①认识综合布线系统;②办公室布线施工技术;③办公楼布线施工技术;④小区布线施工技术;⑤网络综合布线工程设计;⑥网络测试与验收。

(3)课程资源建设设计设计并建立教学资源计划,开发课程任务改革教材,多媒体教学资源和相应的虚拟资源,建立习题库以及辅助网络平台。

(4)课程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改革①以实训基地为课堂,在教学内容的组织和安排上,摒弃了传统的以理论教学为中心、以课堂讲授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方式,而是遵循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中心、以实际操作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来对课程进行安排。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上网查找相关技术和应用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将所学理论和技术应用到实际企业的案例分析中,从而使学生熟练掌握和灵活运用所学内容。②尝试“校企合作”共育模式,参考企业培养模式。参考企业中培养工程师的过程,分出能力等级。引入企业考核标准,校企共同制定课程大纲,以学习情境为单位安排讲授内容和实训环节。

4.课程改革的特色

本课程坚持以学习情境为载体,以培养学生技能为中心,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相适应,不断创新教学手段,解决本课程教学中实践操作性较多的问题,使学生易于理解和学习,能学以致用,全方位提高了教学质量。同时在建设立体化的教学资源、培养学生自主化学习,以及在探索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考核等方面寻求突破,形成了较为鲜明的高职教育特色。

(1)课程内容与岗位技能需要全面接轨课程结合高职教育特点,把先进、实用的内容融入到课程体系中。以综合布线设计、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管理、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验收综合技能为主线,培养学生五大关键能力,即思维创新能力、沟通协调能力与团队合作能力、网络综合布线设计能力、网络综合布线工程管理能力和网络综合布线工程验收能力。

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篇2

Abstract:Alongwiththedevelopmentofcomputernetworktechnologyandtheteachingidea,theresearchofremoteeducationindigitalteachingenvironmentandonlineteachingresourcesconstructionhasmadecertainprogress.Itbecomestheexplorationdirectionthathowtoimprovethestudents'participationtoonlinelearning,howtoimprovetheeffectofonlineteaching,howtopromotestudents'onlinelearning.Combinedwiththefeaturesofonlinecoursedesign,thispaperintroducestheauthor'scommentsontheonlinecourseevaluationsystem.

关键词:在线课程;评价体系;远程教育

Keywords:onlinecourses;evaluationsystem;distance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3)03-0211-02

1在线课程特点

在线课程顾名思义是一种依托于互联网络的远程教育策略,这种新兴的教学策略打破了地域的限制,为远程教育开辟了新的思路和手段。在线课程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它比传统的教学手段有着明显的优势,但是同时也给在线课程的设计者带来了很多问题,例如:在线课程是否能像传统授课方式那样生动,能否全面灵活的把课程内容传授给学习者,能否很好的监控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和考核学习效果。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在线课程的设计能否满足教学要求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下面就通过几个关键问题对在线课程设计的评价体系的建立进行论述。

2在线课程评价的关键要素

2.1开发技术的可行性技术问题是设计者在课程设计初期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我们都希望设计的在线课程能够提供更多的教学手段和功能,让其更加接近传统的面授课程的生动灵活的效果,但是很多时候技术手段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这种愿望的实现。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尤其是今年来Web2.0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我们在课程设计上能够实现的功能越来越多。一门课程是否适合设计成在线课程,以及如何设计这个在线课程成为设计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设计一个功能强大的课程固然是好的,但是如果开发成本太高,周期过长就会影响课程的时效性,也失去了课程本身的意义;如果课程功能过于简单,也就不能满足课程的教学要求,在线课程的效果也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如何掌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是在线课程评价的一个关键问题,既要课程满足教学要求又不能在课程设计阶段浪费大量人力物力以及时间。

2.2界面的友好程度对于评价一门在线课程是否符合教学要求,就不能不考虑它的应用性。所谓应用性主要是指在线课程的操作是否简单方便,以及界面是否友好等方面。

在线课程的应用者是面向教师和广大学员,很多用户可能不是专业的计算机应用者,甚至有些学员可能没有系统的学习过计算机应用基础等课程,因此对于课程的操作可以说是越简单越有效也就越能够让学习者更好的掌握在线课程的使用方法。过于复杂的操作界面可能会给很多学习者带来不少的困惑甚至会导致这些学生丧失学习的信心,因此一门优秀的在线课程应该是将复杂的教学环节和功能融入到简单的操作界面之中。

一般来说,在线课程的界面应该区别于普通的网页的界面,它的界面以简单、清晰、素雅为主要风格。另外在线课程页面的结构也不宜过于负载,一般控制在3级目录以下即可,如果目录太多导致页面之间的跳转复杂就会给学习者带来一种结构混乱的错觉,让学生很难系统而连贯的完成教学环节。因此对于一门在线课程而言,界面是否简介合适易于操作也是一个重要的评价要素。

2.3教学环节教学环节是在线课程的关键,也是评价一个在线课程的主要指标。评价一门在线课程的教学环节的设计是否合理主要是看其能否满足课程的教学目标。在线课程设计初期的主要工作就是要详细了解课程的教学目标,并针对这门课程的教学目标设计在线的教学环节。

另外,教学环节是否完整也是评价在线课程的一个重要指标。作为一门在线课程,它的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①教学媒体类型的完整。在线课程中应该包括多种媒体,例如,文字、图片、视频、声音、动画等。一门在线课程要尽可能全面的包含这些媒体形式,因为不同的媒体形式能够取得不同的教学效果,同时丰富的教学形式也能提高学习者的兴趣,从而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②教学步骤的完整性。虽然在线课程和传统的教学步骤有所不同,但是关键的教学步骤是不可或缺的,例如课程测验、期末考试等等,因此完整的教学步骤应该是包含有这些环节的内容。总体来说一个完整的在线课程的教学步骤应该包括:教学大纲、课程简介、课程知识系统讲解、课程重点难点精讲、阶段性测验、总结性测验、成绩评定等等,个别课程还应该加入案例分析、课程设计等环节。

需要强调的是,单独依靠任何一门在线课程都不可能完全的、百分百的实现教学目标,因为这里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因此,评价一门优秀的在线课程的教学环节应该是在现有资源配备条件下最大限度的实现教学目标。

3获得反馈和评价的方法

3.1调查问卷调查问卷是获得反馈和评价的常规方法,传统的评价体系通常使用这种工具,但是这种方式相较于其他方式的最大缺点就是调查周期较长,从调查问卷的设计到反馈的信息的统计整理最后得出调查结果通常需要经历一个较长的时间。因此,针对网上课程设计一般不推荐采用这种方式。

3.2访谈访谈是一种比较直接获得调查信息的形式,但是这种方式不可能针对大多数调查对象展开,只能从调查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个体或人群进行调查。这样势必对调查结果会产生一些影响,使得调查的结论有所偏差。

3.3在线问卷在线问卷形式是目前比较流行的获取反馈的方式,这种方式对大量的和分散的群体进行调查比较迅速和实用。尤其对于网络课程的在线问卷,即节省了人力物力,又也节省了学员进行调查的时间。同时,在线问卷的最大优势在于可以随时的统计问卷数据,获得详细的数据分析图表,为课程评价提供有力依据。在线问卷可以放在课程结束部分进行,让学生在通过整个网络课程的学习之后从他们的角度进行客观的评价。在线问卷的问题不易过多,最好采用单选或者多选题的形式。单纯的在线问卷可能无法全面的反映出课程的问题,因此最好采用类似意见反馈信箱的形式配合在线问卷调查,这样可以使对课程的评价更加全面客观。

4总结

综上所诉,对于在线课程的质量评价我们需要建立一个新的体系,一个符合在线课程特点的评价体系可以使得在线课程不断的优化,使其更加适应远程教育和在职学生的需求。这一新的评价体系要适应在线课程的几个主要特点,即开放性、共享性、交互性、动态性、协作性、自主性、多维性、多元化、非线性、整合性[1]等等。只有结合网络课程这些这些特点设计出的评价体系才能切实反应该网络课程是否符合教学要求,是否能够提供给学生合适的教学环境。在这个评价体系的推动下网络课程才可以不断的完善、更新,向着更加适合远程教育教学的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骆雪超,项聪.网络课程的特性、构建原则及其构建模式探讨.计算机教育,2004(1).

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篇3

摘要:介绍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从SPOC资源建设、翻转课堂实施方案、即时通讯工具配合课堂教学、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计算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几方面介绍这种教学模式的实践过程,通过对比成绩说明实施效果,对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评价与总结并提出展望。

关键词:混合教学;翻转课堂;SPOC

0引言

大学计算机教育已被教育部确定为非计算机专业大学生的必修课,课程包括大学计算机基础、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技术及应用。现有非计算机专业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学时数少,教学内容只能停留在基本概念和基本应用上,而后续专业课却要求学生使用C语言解决本专业领域问题,如何跨越从基础知识到专业应用的鸿沟,如何在知识和思维之间搭起桥梁,如何夯实基本功,培养和应用计算思维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为接下来的专业课学习打好基础,这些是该课程存在的问题。我们认为要从两个方面着力破解,一是从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方面,寻求培养计算思维能力并能拓展应用能力的关键知识点;二是从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方面,验证是否可以利用MOOC+SPOC等先进的教学手段破解这样的矛盾[1]。

1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研究

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s,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是近几年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放模式,有着强大的数据存储能力和处理能力,能将学习过程、进度、参与讨论等情况保存下来,通过对大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实现教学过程化的电子管理,但MOOC也有缺陷,如居高不下的退课率、教师无法掌控学生的学习进程、习题甚至是考试都无法确保是否学生本人完成。如何充分利用MOOC优质共享资源并和课堂教学有效结合,使两者相互促进、互相融合是目前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SPOC(smallPrivateOnlineCourse)小范围私有在线课程,是MOOC的一个分支,规模一般为几十人到几百人不等。MOOC+SPOC是指各学校基于同一门MOOC课程建设的专有的特色化在线开放课程。SPOC分同步SPOC和异步SPOC,同步SPOC是指SPOC和MOOC同时进行,学生不但可以得到MOOC团队的在线辅导,而且可申请到结业证书;而异步SPOC是由本校教师独立MOOC资源,根据学校定位、专业以及入学基础的差异,教师可以对MOOC资源如短视频、教学课件、测试题、期末考试题及讨论话题进行增加或删除,建设高于或低于MOOC标杆性课程内容,形成符合本校特色的SPOC课程资源。

基于MOOC+SPOC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指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教师(本校或MOOC教师)“线上”提供教学视频、话题讨论、测试题等教学资源,学生线上自主学习,教师根据线上数据的反馈从而决定线下课堂内容,实现在线学习和课堂教学的融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是指把传统课堂的教与学翻转成为线上的教与学,线下则以讨论和答疑为主,从而提高W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2基于MOOC+SPOC混合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实践

2.1进行SPOC资源建设

2016年春,我们在中国大学MOOC开设了C语言程序设计的SPOC课程,该课程同步李凤霞教授C语言程序设计上的MOOC课程。由于李凤霞教授实验用到的编译环境是DecC++,而我们要求的编译环境是VisualC++6.0,因此教学团队建设了私有SPOC资源,包括录制VisualC++6.0环境中程序的运行、出错类型和程序调试方法的视频,建设延展思维、拓展应用、单元测试等富文本配套资源并上传至中国大学MOOC的SPOC平台,如图1所示。

2.2实施翻转课堂方案

改革C语言程序设计的第二章C语言基础知识和第三章结构化程序设计以基础知识为主,适合线上MOOC学习,而实验内容适合线下以任务、活动、小组、讨论等形式,按照翻转课程的教学模式开展课堂活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方案如图2所示,主题为“计算环境与程序的编写及运行”的翻转课堂教学活动安排见表1。

要想达到翻转课堂的教学效果,一方面需要学生具备充足的知识储备,这样才能使知识由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认可和自主输出,从而支撑与教师的互动;另一方面需要教师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和编排。因此,翻转课堂教学法不适合整门课程使用,仅适合对部分章节的部分内容且仅适合作为课堂局部教学使用。

2.3充分利用即时通讯工具QQ的群功能

由于QQ普遍使用,可利用QQ群功能作为教学辅助工具,用于教学通知、布置作业和问题答疑。渐进式信息可刺激学生递进阶梯式思考,为线上线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提供有效途径。

(1)课前:将单元测试内容到课程QQ群,学生使用手机阅读测试题目,将答案直接写在纸上;教师在课程QQ群公布答案,并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阅试卷。

(2)课中:教师可根据实验难易程度和学生课上反应程度,每隔一段时间在课程QQ群里实验题目、实验要求、问题描述、问题分析、算法设计、提示代码和程序代码;学生将问题或答案第一时间上传到群里,教师答疑和点评,学生分享互相学习,见表2。

(3)课后:学生将上机未完成的作业,包括编译未通过的源程序代码上传至课程QQ群,学生及师生间可协助共同调试,通过加分、红包、点赞、表情包、书面评语等方式进行鼓励。

2.4利用碎片化与知识结构导图

碎片化的知识点有利于学生针对具体问题反复理解,成为课堂教学充分和有力的补充。每段3~8min的视频讲述一个完整知识点,学生可将视频资源下载到手机,随时随地对较难的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使学习变得随心所欲。碎片化也有不足,如零散知识点和分散知识块不利于学生知识整体框架的搭建,不利于学生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为弥补这一缺陷,每章设计的知识结构导图可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之间的组织关系,教师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进行知识梳理和系统化引导,学生则可依据知识结构导图巩固复习,使零散的知识点得以重组及系统化。某章的知识结构导图设计如图3所示。

2.5提升计算思维能力

学习程序设计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计算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并将这些思想和方法融合创造性地应用于新问题的解决,从而培养其计算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员可通过分析问题求解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计算思维能力,如在学生完成数值和函数的学习后,给出问题:编程实现通讯录,要求能按照不同方式录入、查询和修改联系人信息,并能对联系人分组和按姓名进行排序。首先,讲解如何将已知信息转化为计算机可理解的形式,即问题的表示;其次,分析求解问题的方法和输出的结果;最后,引入程序设计语言来实现算法,编写代码并调试执行。

通过分析和解决专业问题锻炼计算思维能力,要求学生分组使用录屏软件录制视频,从问题描述、模块化划分、数据类型定义和程序关键代码注释这几方面解决本领域某一专业问题。从学习知识时的思考和实践到讲解知识时的分析和领悟,角色的互换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使学生计算思维能力的提升有落脚点。

3实施效果及评价

3.1线上线下成绩对比

我们从机械制造及自动化专业随机挑选3个班120名学生组成实验班,采用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于同一专业的其他普通班级采用传统模式。

线上MOOC成绩是单元测试、作业、讨论和期末测试成绩的加权,最终取得MOOC有效成绩的人数为91人,其中优秀32人,合格51人,不合格8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5.2%、56.0%和8.8%。北京理工大学开设的MOOC学人数是8103人,其中2927人优秀,2552人合格,2624人不合格,分别占选修课程的36.1%、31.5%和32.4%。较高的退课率是MOOC的常见现象,但太原科技大学学生的优秀率和MOOC整体持平,合格率远高于MOOC整体水平,说明学生整体水平高于MOOC课程教学要求。

线下成绩比对的数据来自于某教师同时授课的普通班和实验班。我们分别从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3方面进行比较,如图4所示,可以看出,实验班最高成绩、最低成绩和平均成绩均高于普通班,说明混合教学模式提高了课程的完成率和优秀率。

3.2调查与评价

我们对MOOC+SPOC平台、资源使用、混合教学、翻转课堂、无纸化考试等多众多内容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5和图6所示。结果显示,学生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和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满意度较高。

4工作展望

教改实践中我们也发现,名校的MOOC资源并不完全适合地方院校的教学需求,如北京理工大学李凤霞课程的编译环境是DevC++,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小红课程的编译环境是Code:Blocks,而大部分地方院校采用的是VisualC++6.0,教学过程中运行环境的来回切换、程序调试方法的差异等都给初学者带来困扰,因此建设符合地方院校特色的计算机基础类MOOC资源势在必行。太原科技大学联合忻州师范学院和吕梁学院实现协同创新[2]共建共享,联合建设MOOC资源,实现定制化SPOC和个性化SPOC,并按照32学时、48学时和64学时打包成不同类的课程,从实际项目开发中遇到的专业问题入手,师生联合录制适合不同学科门类体现计算思维的典型案例,从而满足地方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的教学需求。

5结语

计算机基础教学将担负起培养作为科学思维三大支柱之一的计算思维能力的主要任务,将为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好必要的知R和应用能力铺垫,将培养具有计算思维素养、熟悉计算机应用的信息社会公民[3]。

MOOC的兴起是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的重要契机,不仅对于促进大学高水平课堂建设具有明显作用,对于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开发和共享也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我们要借助MOOC开展“翻转课堂”和“混合教学”实践,改革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提高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影响力和教学效果;另一方面,我们也要借助MOOC平台开设高水平、体现改革方向的课程,提高任课教师教学水平,使其成为惠及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的有效途径。

基金项目:教育部产学合作专业综合改革项目“基于计算思维的‘C语言程序设计’教学模式改革与资源建设”(1-3);山西省重点教改项目“基于MOOC+SPOC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与实践研究”(J2016069);校教改项目“计算机基础课程类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课程设计与改革实践”(201520)。

第一作者简介:胡静,女,副教授,研究方向为图像处理与图像识别、智能计算和计算机基础教育,。

参考文献:

[1]战德臣,聂兰顺,张丽杰,等.大学计算机课程基于MOOC+SPOCs的教学改革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15(8):29-33.

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篇4

关键词: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现场总线;教学改革;工程设计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3044(2012)10-2286-03

ExplorationofTeachingReformsinFieldbusTechnologyof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

YANGYa-long

(SchoolofElectronic&InformationEngineering,AnhuiUniversityofArchitecture,Hefei230022,China)

Abstract:Accordingtothepersonneltrainingplan,analyzingthespecialrequirementsforthecourseoffieldbustechnologyin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andexploringtheteachingreforms.Basedonexperimentandtrainingcenterandskillcompetition,anexperimentsimulationplatformisdevelopedandthepracticalteachingisstrengthened.Theabilityofstudentsinengineeringdesignandtheteachingqualityhavebeenimprovedthroughthereforms.

Keywords:BuildingElectricalandIntelligentEngineering;fieldbus;teachingreforms;engineeringdesign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建筑业与信息技术紧密结合是大势所趋,从业人员需要掌握更高要求的建筑智能化专业知识。为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2006年教育部和原建设部共同审核并批准了智能建筑新专业“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该专业一经批准设置便得到国内高校的广泛关注[1]。安徽建筑工业学院是首批开办此新兴专业的高校之一,旨在为我国建筑电气与智能化行业培养专业人才。现场总线技术是近年来迅速发展起来的一种工业数据总线技术,它主要解决工业现场的智能化仪器仪表、控制器、执行机构等现场设备间的数字通信以及这些现场控制设备和高级控制系统之间的信息传递问题,广泛用于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自动化等领域的现场智能设备互连[2]。因此,“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是机电、自动化、测控、建筑电气与智能化等专业的一门非常重要的专业课程,它具有理论密切联系实际、工程实践性强、知识内容庞大、知识不断更新等特点。2011年,按照教育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新制定的专业规范我校重新修订了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培养计划,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学大纲与实验大纲也做了大幅度调整,使其更加符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教学的特色。

1改革教学内容,适应专业发展

教学内容改革是课程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现场总线技术发展迅猛,常用的形成标准且具有一定影响力的现场总线有几十种,而且每年还在不断地递增[3],因此,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是一门知识更新很快的课程,包含内容十分广泛,课堂上除了介绍现场总线技术的基本原理,也只能选择几种最有代表性的现场总线加以学习。值得注意的是现场总线技术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点,不同行业常用的现场总线标准不同,例如CAN总线主要应用在汽车领域,Lonworks总线主要应用在楼宇控制领域等。现场总线技术是自动化专业传统的专业课程,目前教材大多针对自动化专业学生培养而编写,因此对于代表性现场总线的选择并不从行业特色出发,大都讲解应用最广泛的总线技术,如CAN总线、Profibus总线、Lonworks总线、FF总线、HART总线等。然而,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具有非常明显的行业特色,它培养智能建筑相关人才,目前应用于楼宇控制的主要现场总线是Lonworks总线、BACnet总线和KNX总线,CAN总线与工业以太网也有部分应用。由于现有教材内容与专业需求不相符,如果只按照教材教学,会出现有用的知识学生接触不到,而学到的东西有部分对本专业没用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培养。针对这些问题,首先,在教学过程中迅速将国内外总线技术的发展动态、国际、国内和行业新规范、新标准整理归纳到教学内容中去;其次,注重教学目的性和适用性,根据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特点调整教学内容,减少不相关总线技术的讲解,增加并重点讲解BACnet、KNX等与行业密切相关的总线知识;再次,根据专业规范,剖析专业培养的能力结构,形成合理的教学内容构架,使学生通过学习能够获掌握现场总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设计方法,培养学生工程设计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创新、工程设计和科学研究工作打下扎实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2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是为达到教学目标而开展的教学活动总和。“教必有法,教无定法”。在教学过程中,我们针对本课程涉及知识面宽、内容复杂且理论知识多等特点,讲授时不断注意变化教学方法,在课前充分准备、精心组织设计。

2.1联系实际,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

《现场总线技术》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在传统的板书授课模式下,老师只靠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法,完全是纸上谈兵,不仅费时费力,学生也很难懂,教学效率低下。如果结合建筑施工现场实际进行教学,虽然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在目前课程内容多、课时少的情况下,难以完成教学内容。为使学生能在有限时间内学到更多的知识,合理采用多媒体教学,在课件中增加图片与多媒体资料。一方面可以在限定的学时内增加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与质量;另一方面,通过观看建筑施工现场的操作录像.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现场氛围,远程捕捉现场总线在智能楼宇中的施工方法。

2.2结合课程内容,选择教学方法

每门课程有自己的特点,所以它们的教学方法是不一样的,要根据课程特点来选择教学方法[4]。现场总线技术课程所采用的教学方法很多,比如项目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教、学、做”一体教学法、行为教学法、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易位教学法等。教学方法都有各自的优点,应根据教学内容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利用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独立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信息反馈,现场总线技术课程不同的教学章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比如在讲解现场总线理论知识的时候,注重启发式教学法的运用;在讲解现场总线控制系统时,采用案例教学法;在讲解常用现场总线在智能建筑中的应用时,采用项目教学法等。另外注重学生信息的反馈,采用多种方式与学生讨论、交流,获取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3强化实践环节,培养工程能力

3.1结合技能大赛,提高工程能力

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学生学习现场总线课程旨在让其学会合理选用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连接各种智能化设备,实现楼宇智能化。因此,在工程实践中主要是结合楼宇的某种智能化要求,进行项目设计,画出设计图,选取适合控制要求的现场总线类型,然后进行安装、网络连接与调试。楼宇智能化监控的上层计算机一般选用组态软件与总线网络进行连接,通过组态界面、接口程序的编写,实现远程计算机监控,满足智能化要求。因此,开展工程实践,需要学生有较好的现场总线控制网络设计能力、电气设备控制设计能力和组态软件编程能力等,是对学生所学软硬件知识的综合考验。

图1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

为提高学生工程实践能力,我校结合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目前全国最高规格的大学生技能竞赛“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开展实验实训教学。竞赛在如图1所示的楼宇工程实践模拟平台上进行,要求学生以模拟平台作为智能楼宇对象,给出楼宇智能化子系统,如智能照明子系统、视频监控及周边安防子系统等的设计方案,按照设计方案合理选择器件在平台上安装,同时利用组态在计算机上编程实现远程监控,设计中会用到Lonworks总线等现场总线的软硬件知识。目前我校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学与竞赛紧密结合,学生学完相关知识后,在课堂上进行分组,每组4-5人,组成一个设计团队,每组学生自主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按照课题内容设计楼宇智能化子系统中的现场总线系统,然后在课堂集中讨论各组设计的优缺点,并进行指导和评比。学生修改设计方案符合要求后,让其按照设计内容在规定时间内实际在模拟平台上操作,按大赛的评分标准打分并计入实验成绩,设计与操作成绩优秀的同学优先推荐加入竞赛的选拔。这样的教学方式下,竞争与协作并存,极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工程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我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学生已连续两届夺得了“亚龙杯”全国大学生智能建筑工程实践技能竞赛特等奖,更证明了教学方式的可行性与先进性。

3.2注重实验教学,增强课程实训

实验教学是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科学实验训练,可以使学生强化所学理论知识、熟练掌握仪器设备基本操作方法,提高学生动手和创新能力。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实验教学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据非常重要的位置。现场总线课程依托我校省级“楼宇控制与节能优化实验实训中心”现场总线技术实验室开展实验教学,目前课程开设的项目有:现场总线认识实验、串行通信接口实验,CAN总线智能节点设计实验、Lonworks智能控制网络设计实验、BACnet总线控制系统设计实验等。此外,实验教学还开设了楼宇控制相关的综合性实验项目,在实验中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目前,现场总线技术实验教学在全国大部分高校都存在硬件设备不齐全、较落后且实验台套数不够的问题,这是由于现场总线设备价格较高,开设现场总线技术的专业多,因而学生人数较多的原因。我校同样也面临这样的问题,为此笔者利用组态软件开发了一套面向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的现场总线实验仿真平台,如图2所示。利用该平台,学生可以先进行现场总线系统的仿真搭建,熟悉现场总线如何应用于楼宇控制环境,后再在硬件系统上实际动手操作,这样软硬结合的实验教学方式,既缓解了实验室硬件设备难以与学生人数匹配的问题,又锻炼了学生软件编程的能力,可谓一举两得。

图2现场总线技术实验仿真平台

通过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中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精心安排教学内容,结合实际加强学生设计与工程能力的培养,就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作为现场总线技术课程的教师,我深切感受到对于多专业适用的课程,只有切实分析各专业学生的学习需求,有区分度的进行教学,注重实验实训,才能有的放矢,真正为国家培养出合格的人才。

参考文献:

[1]全国高等学校建筑电气与智能化学科专业指导小组.建筑电气与智能化专业规范[Z].2011.

[2]阳宪惠.现场总线技术及其应用[M].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篇5

【关键词】“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建设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1B-0034-03

教育部2011年了《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数字化资源共建共享计划的通知》,决定以国家示范性职业学校为引领,促进优质资源共享,提升信息技术支撑职业教育改革创新的能力,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近年来开始尝试通过信息技术将学校教育、社会实践及终身学习结合在一起,进行混合式的教学改革。学校将信息技术应用渗透进课堂教学,通过教育途径的延伸,线上线下学习的结合,实现在教师引导下的学生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本文以南宁市第六职业技术学校为例,从建设目标与思路、建设内容、实施方案、应用成效、特色与创新等方面对“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进行探索,以突出教学特色创新,大幅提升线上线下教学成效。

一、建设目标与思路

(一)构建混合式教学模式。将职业教育理念与远程教育理念混合,将网络资源的在线学习与离线学习混合,将传统教学资源与数字化资源混合,将真实环境的学习方式与虚拟(网络)环境的学习方式混合,构建面对面的课堂教学和数字化学习两种方式相融合的混合式教W。

(二)开发多样性混合立体化教学资源库。优化混合式教学实施方案,在改进完善课程教学大纲、整体设计、单元设计基础上,进一步开发设计一套切合混合式教学的教学课件、助学视频及动画、试题库、学习评价体系等立体化教学资源库。

(三)突出自主学习,强化教学效果。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活动为导向,将传统学习方式优势和数字化网络学习优势相结合,引导学生在“学”上下工夫,关注学习过程,加强学习策略和方法的训练指导,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力求给学生良好的学习体验。

项目以“教学团队集中学习讨论与培训(领会相关资源库建设理论)到企业、同类院校调研根据课程内容及特点进行学生学习需求分析教学元素设计与开发(包括学习理论、学习资源、学习环境、学习方式等)教学模式重构,混合式教学资源整合混合式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项目研究总结,评价并进一步改进优化教学资源”的思路开展研究。

二、建设内容

通过对课程课堂教学和网络教学的深入融合,创新教学模式,进一步优化教学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整合立体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借助互动性强的课程网络学习平台,实现课程线上线下“双互动”,以满足学生自主学习需求,最终使学生达到最优的学习效果。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课堂面授教学设计。课程将“翻转课堂”理念运用到教学中。以分组教学的形式,将班级学生分别划分为6组,每组6-7人,每组设组长1名。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计算机网站建设实训室被拟为“广西南宁欣欣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承担的工作任务是某商务网站投票系统、注册系统、留言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学生分别扮演网页(美工)设计师、Web软件开发设计师的角色,教师分别扮演客户、项目经理的角色。

在课堂教学面授过程中,围绕网络学习中存在的疑点、难点,通过小组课前汇报、撰写计划、案例分析、协作学习、编码调试、作品评价等教学活动环节,很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挥教师引导、启发、监控教学过程的主导作用。同时,课堂教学中的资源都可以从网络教学平台中获取。

(二)网络远程教学开发。课程提前一周在学校网络教学平台工作任务。网站资源库的网络教学对课堂教学提供全方位的导学助学支持。帮助学生了解课程、引导学生制订学习计划、提供学习方法指导、指导学生选择学习媒体和学习开发工具、提供学习心理辅导和在线交流等。

在网络教学中,适时导学材料、作业、辅导资料、知识拓展资料等学习资源;定期组织在线测试和集中辅导;策划组织在线答疑、主题讨论、典型例题与案例解析等学习活动,引导学生开展协作学习,充分体现学生作为学习过程主体的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通过在线导学、定期实时辅导和集中面授辅导等方式的结合,保证导学助学服务不间断地贯穿学生学习的整个过程。

三、实施方案

课程一般按照5个课时进行单元设计编写。以模块1中第四个工作任务投票功能实现为例。教学分为三个阶段进行,其中线上学习2个课时,线下学习3个课时。

(一)课前准备。学生通过网络平台领取工作任务单,浏览和下载资源对投票功能相关知识点进行学习,与组员之间讨论交流,进行学习资料收集与整理,制作项目需求分析,并根据项目需求分析,进行投票功能设计,确定制作方案。

(二)课中讲授。课中讲授可从以下步骤展开:(1)针对学生网络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提示学生疑点、难点的解决思路;(2)学生小组分工协作,完成程序开发、编码单元调试和集成调试;(3)教师对各小组执行进度和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提出整改意见;(4)学生课内讨论交流,根据教师建议对作品进行修改完善;(5)成果展示,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布置下一个工作任务。

(三)课后巩固。学生将作品修改完善后通过网络平台提交给教师,教师在平台上批改作业并给予反馈。师生在学习平台上针对教学问题进行交流。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内容。

课程教学资源针对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进行设计与开发,主要见表1。

四、应用成效

教学资源实践环节经历了两个课改班级的课程教学(即两个阶段),在第一个阶段的实践教学环节中,按照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教学计划,新编制的整体设计和单元设计、校本教材等资源实施混合式教学。初步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首先,学生成为主体,对学习内容兴趣增大,学习热情高涨。学生能在教师的帮助下,慢慢参与到项目中,体验工作角色的魅力。其次,学生能够自主思考、探索,进一步养成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扩宽了学习的途径和渠道。最后,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交流与互动明显增强,课堂授课学习氛围有较大的改观。

同时,第一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一是由于课时限制,一开始选取的教学内容难度偏大,学生无法在有限的时间内较好地完成线上工作任务,增大了线下教师课堂教学指导难度。二是学生网页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自主开发设计网页的时间和空间不够。学生在完成课程学习后难以自主开发网站,优秀学生作品较少。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在第二阶段实践教学环节中,课题组成员反复研究总结,并提出改进方案和下一步研究工作计划。一是对现有的教学内容筛选和提炼,寻找适合课堂教学的企业实际项目,修订出切合实际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进一步进行线上线下学习时间分配和资源建设。二是搭建“网站建设综合实训”课程资源库网站,丰富课程资源库,为学生课后学习和探索搭建学习交流平台。

经过两个阶段的教学实践研究,课改班级学生较非课改班级在课程综合成绩、网站开发综合能力上有较大的进步和提高。如图1所示。

在课题实施过程中,对完成实践教学的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88名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如图2所示。

五、特色与创新

(一)与竞赛项目对接的教学资源建设。课程资源建设积极探索新思路,开发微课视频、制作助学游戏、搭建课程网站,将所有教学资源集成在一个平台。既包括课程标准、教学大V、教学计划、整体设计、单元设计等教学资料,又涵盖了教学课件、课程素材、学习手册、优秀作品等教学资料,资源强调多而精,极大程度上丰富了课程多媒体资源库,扩大了学生自主学习空间,将课程学习延伸到了课外。

结合相关竞赛标准,在教学目标上提出高要求,学生不但能够掌握网站规划、网站功能设计的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还能使用动态网站技术独立完成建站工作,对现有的成熟产品进行二次开发,团队合作完成小型项目的设计与开发,以及产品的测试与维护。真正做到以教学资源促进竞赛项目,提升学生职业综合能力。

(二)创设“工作室制”的资源学习环境。引入企业“工作室制”的教学环境设计,将企业真实环境带入课堂,教学环节按照企业项目开发过程,穿插角色扮演。模拟企业环境的教学情境设计,重在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

将企业项目开发流程贯穿课程教学环节,严格按照“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上传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进行设计,促使学生学以致用,以“用”促学,边“用”边学。

(三)校企合作共建课程资源体系。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深度挖掘企业资源与专业课程教学的契合点,利用企业资源更好地改善课程教学质量。依托企业资源,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重构课程内容体系,结合岗位分析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使得企业资源最大限度地服务课程教学的各个环节,提升课程教学整体水平。

内容重构以就业岗位定位和职业能力分析结果作为重要依据,课程将企业实际项目融入教学内容,以3个子项目12个典型具体的工作任务为载体。学生通过参与网站项目制作,亲自体验“网站策划―网站整体设计―静态网页设计―动态网页设计―数据库设计―网站测试―网站更新维护”整个标准的企业网站开发过程。整合后的课程内容对接就业方向,接轨就业岗位,切实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企业资源的注入使课程教学焕发新的生命力。

该混合式教学资源已经实际运用于计算机应用技术专业实验班级的课堂教学。对完成实践教学的专业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课程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对课程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考核方式等方面的满意程度均有较大幅度的上升。

通过混合式教学资源库的建设与应用,学生学习兴趣更为浓厚,迟到旷课率减少,学习主动性和自觉性增强,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有所提高,改变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从而进一步增强动手操作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同时也提升自学能力和职业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程建钢.职业教育信息化研究导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2]强光峰.科学实施混合式教学的四个关键[J].基础教育参考,2015(7)

线上课程的教学设计篇6

关键词:高职;理实一体;专业课;混合教学

混合式教学,融合在线教学和传统教学优势的一种“线上”+“线下”的教学模式,其更加注重学生的学习体验,更加倾向由学生的视角来组织和实现教学目标,为学生创造一种真正高度参与性的、个性化的学习体验[1]。随着信息化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在线开放课程逐渐进入大众视野,并被越来越多的师生接受,尤其是在2022年初,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影响,更是加快了教学模式发生了颠覆性的改变。因防控新冠肺炎疫情需要,学校延期开学,学生不能在正常开学时间到校上课学习,教育部倡议:利用网络平台,展开“停课不停学”的教学方式。大规模的线上教学促使教师在短时间内建立了丰富的教学资源、积累了大量的在线教学实战经验[2]。随着越来越多的教师建设并应用线上教学后发现,虽然在线教学具有资源共享、开放、灵活性高等特点,但也存在与学生面对面互动难,对学生实时考勤监督局限、学习效果难以保证等问题存在。因此,将传统课堂教学与数字化教学有机整合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呼之欲出,这就是融合二者优势为一体的混合式教学模式[3]。

1混合教学在高职理实一体课程中应用的必要性

随着疫情的缓解,师生返校后,线下教学继续成为主要教学方式。但如何将前期积累的在线教学经验融入到后期线下课程中,将线上教学优势继续延续到线下教学方式中,成为教师教学改革的重要目标。高等职业教育以培养高技能型人才为主要目标,强调学生不仅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基础,更应具备较高的专业实践技能。一方面,传统理实一体课程通常采用教师理论授课与实践操作演示,学生观看、讨论、训练的方式教与学。课程手段相对单一,网上共享资源无法得到有效利用。同时,因上课学生人数较多,教师反复实践操作演示,学生观看以及实时复习等存在一定困难;另一方面,在线上教学中,教师利用超星等在线平台线上可以快速实现班级管理、学习任务、教学资源整合共享、学生学习进度的实时跟踪等。同时,学生利用线上平台灵活掌握学习时间,并在课中参与互动,极大的增加了学习积极性。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孕育而生,利用网络在线教学优势,将线上课堂变为为知识传授的重要渠道,强化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面对面线下课堂互动,进行知识探究、思辨、互动与实践的全新教学模式。将传统教学中以“教师为主,学生为辅”的教学模式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全新个性化教学模式。以疫情引发的在线教学新常态为契机,大力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育,将成为未来高职院校教学内容、方法、模式和教学管理体制机制变革,实现高校优质教学资源和服务共享,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改革方式。

2混合教学模式在《基础结构与制版》课程中的实践应用

《基础结构与制版》课程要求学生具备较强的皮具产品结构分析能力以及皮具产品样板制作实践操作能力。在课改前,该门课程主要以传统教学方式为主,教师通过理论讲解与实践演示教授学生,学生通过听课和实践练习方式获取知识。通过前期教学经验发现,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对理论知识学习兴趣感较弱,对理论数据很难记住;在实践中教师通过演示方法使学生更加直观了解实践技巧,但学生在后期操作中又容易忘记,无法对所学知识反复复习。在疫情期间,教师采用线上教学方式发现,教师通过线上平台将学习资料上传至平台,学生能够实时、灵活的完成预习、复习等,同时教师通过活动、讨论、测验等互动,加大的激发了学生学习积极性。但完全线上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虽然对学生积极性、学生实时、灵活学习等方面得到了有效提高,但也缺乏教师考勤监督、学习效果不佳等问题。如果将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的优势相结合,既能发挥学生的自主性、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又能保证教师对学生的考勤、学习效果的监督作用。本文以成都纺织高等专科学校皮具艺术设计专业《基础结构与制版》课程为例,对高职理实一体专业课程混合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

2.1课程定位

我校皮具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对学生提出:适应皮具产品设计、皮具陈列、买手等第一线需要的“创意+技术,文化+设计”的高素质时尚创新型人才。为达成这一培养目标,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在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设置了《基础结构与制版》课程。《基础结构与制版》是皮具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理实一体化的专业基础课程,开设于第2学期,共96学时,其中36学时为理论教学,60学时为实践教学,以皮具版师岗位技能学习为主。本课程针对设计、研发企业所需版师岗位所需要的职业岗位技能、职业素质,分析典型工作任务,归纳出岗位核心能力并转化为学习领域。

2.2课程目标

本课程以皮具产品订单为线索,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教师指导、小组合作、实际操作等多种学习方式,完整认识鞋、包等典型品种的结构分析、制版等工作内容,充分体现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改思路。课程紧跟行业需要,“教学做一体化”,提高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本课程根据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标准,精准对接皮具版师岗位职业能力需求,结合版师岗位工作内容、岗位规范、素质需求、学生学情分析等多维度综合考虑,形成“会分析、能实践、有素质”的教学目标。

2.3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共分为3个项目8个工作任务,主要内容包含皮具版师岗前准备、典型包袋(整体大扇结构、大扇堵头结构、前后大扇墙子结构等)、典型鞋靴(女式浅口鞋、耳式鞋、舌式鞋等)结构设计与样板制作方法等。通过理论学习与实训练习,使学生掌握基础鞋、包的结构特点、取翘原理与一般规律,样板制作方法与技巧等,为皮具企业助理样板师、样板师等相关岗位课程奠定基础专业知识基础,建立学生企业岗位专业素养和岗位基本技能观念。

2.4教学设计

2.4.1项目化情景教学本课程内容主要通过与校内“革艺居”皮具工坊共建项目为主线,将“皮具产品创新开发”为任务线,展开情景教学。以校内工作室为平台,开展鞋、包皮具产品创新设计开发项目活动。本课程采用“课前、课中、课后”三阶段进行教学内容安排。课前,学生通过线上学习平台中视频、ppt等教学内容了解项目基本情况,并完成相关课前预习、作业。课中教师利用项目化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手段完成理论授课与实践训练指导;课后,学生通过学习平台了解作业内容,并完成课程拓展作业训练。2.4.2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本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方式。教师通过线上学习平台课前任务、课中学习资料和操作视频、课后作业任务等;学生通过线上学习课前资料,完成课前任务;课中通过反复、实时观看操作视频强化技能学习;课后将作业任务上传至学习平台获得相关评价、成绩等。教师线下讲解课程重难点及学生指导,学生实践操作。2.4.3课程实施本课程采用信息化教学方式,结合高职艺术专业学生学情情况、专业职业能力需求进行教学设计。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学生技能训练时间,本课程采用课前准备、课中实施、课后拓展教学方式,学生通过课前观看微课视频,学习了解理论知识、皮具样板制作技法;课中学生通过课前知识点学习,进行专业技能练习,教师个性化指导方式加强专业技能熟练度;学生课后评价、交流总结学习经验、加深知识重点、难点学习。(1)课前准备教师课前学习资料上传至学习平台,并学习任务。学生通过线上学习,任务调研了解课程内容初解,引导学生融入到项目情景中,同时,教师通过线上平台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实时调整课程内容设计。(2)课中实施以“革艺居”皮具工坊为平台,搭建真实项目,建立校企合作课程内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对皮具产品创新开发的认同感。教师通过线下理论讲解,学生聆听,参与课堂练习等活动,掌握皮具产品基本结构特点以及各部件基础数据分析等内容;教师线上技能操作视频,并结合线下指导,学生讨论、观看视频等完成技能训练;最终学生完成实践作业,教师评价,并提出修改意见,引导学生完善作业,强调学生认真、严谨的工作态度以及养成细心、耐心的做事风格。(3)课后拓展学生课后完善实践作业并上传至线上学习平台,工作室企业教师线上反馈。同时,学生完成课后拓展款式作业,教师线上评价,了解学生学习难点。

2.5课程评价

本课程结合项目任务要求和职业岗位标准,设计课程评价标准。结合专业特色,具体细化评价考核细则,以自评、互评、教师评价、企业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考核内容不仅包括学生实践操作内容评价,更是包括学生自主探究、科学严谨、认真负责等职业素养评价。

3教学反思

本课程吸取疫情期间线上教学经验,将课前任务、考勤、课堂活动、课程内容复习、课程作业评价等多模块将线下教师重难点讲解,实践指导等教学相结合,实现线上预习、巩固、互动+线下讲解、实践优势互补。

3.1不足之处

通过学情分析,对学生生源与学习特点有了初步了解,但对个别学生还缺少因材施教个性化教学设计。课程采用线上线下教学模式,但二者创新融合仍不够深入、合理。课程实施中除专业知识与技能教学外,结合版师岗位职业素养融入了岗位思政,但仍然不够深入,且单一。

3.2改进措施

做好课前学情调研,以及学生在其他相关课程学习情况调研,深度了解学生特点,建立满足学生需求的个性化培养教学方式、内容。结合皮具版师岗位职责,调整课程框架,合理设计线上线下教学融合方式。结合企业类型,深入岗位素养思政教育,同时融入传统文化思政,加入培养学生对传统文化自信与认同感,强化爱国爱家民族精神。

4结束语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教学模式逐渐被大众所接受,同时随着疫情防控的常态化,后疫情时期,线上线下融合创新将是教学的发展趋势[2]。如何将线上线下教学合理融合衔接;如何设计线上、线下教学环节;如何强化线上考勤监督、评价,丰富线下互动手段以及实时反复学习等将成为未来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线上线下的教学融合创新将对高职理实一体专业课程教学改革和实施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刘玉玲.高校混合式教学模式发展现状及改进对策研究[J].大众化标准,2019,(14):179-181.

[2]杨璐铭,冉诗雅,张同修,等.新工科”背景下BOPPPS教学法在《革制品设计史论》课程中的应用[J].皮革科学与工程,2022,31(03):88-92.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心得体会范

    - 阅0

    初中体育与健康新课标的心得体会篇1在本届优质课大赛上,各市地教师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

    二年级数学教案作文,小学数学二年级

    - 阅0

    如何写二年级数学教案汇编(推荐)篇1我说课的内容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第一节“除法的初步认识”——“平均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