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6篇)

来源: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篇1

[关键词]企业核心竞争力内容特征管理构建

中国加入WTO后,民族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和国内竞争,在日益开放和更加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有的企业如昙花一现,悄然逝去;有的却硬如盘石,坚不可摧。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关键的还是归结为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

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容及特征

所谓核心竞争力是指蕴涵于企业内质中的,支撑企业过去、现在和未来竞争优势的,并是企业长时间内在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的核心能力。如果把企业比作一棵树的话,树根就是企业的核心能力,树干就是企业的核心产品,树叶、花、果等就是企业的最终产品,花、果有没有人来摘,招揽顾客固然重要,但关键还是看花香不香,果子有没有甜味、营养,因为他们归根结底是从树根吸取营养。那么企业的产品好卖不好卖,关键也是看企业有无核心竞争力。

现代企业核心竞争力通常主要包括两大类:(一)几项或多项先进技能。它既可以包括生产中的技术,也可以包括营销、研究与开发等方面的技术或技能。(二)关键流程、规则、惯例、文化等组织要素。这类要素管理着企业内部不同职能或不同经营单位之间的工作交流、参与和责任承担,以及对经营中涉及的各种技术和技能的协凋和统一。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要经历企业内部独特资源知识和技术的积累与整合的过程,从而使企业具备独特的、持续的竞争力。现代企业核心竞力一般有下面几个特征:

1.独特性。核心竞争力强调的是企业具有的独一无二的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企业一旦拥有了这种能力就能够依托这一竞争优势迅速占领目标市场,赢得客户的信任,形成自己独特的消费群体。

2.整体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形成是企业所有资源充分整合的结果,是企业驾驭内外环境的能力体系。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可能产生于某些具体的要素,但它的功能会渗入企业拥有的全部资源之中,体现在企业经营的一切方面。

3.价值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价值特征表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核心竞争力在企业创造价值和降低成本方面具有核心地位,能显著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其次,核心竞争力能实现和创造顾客价值,给消费者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最后,核心竞争力是企业不同于竞争对手的原因,也是企业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的根本原因。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随着企业的发展,也会不断发生变化。企业成功之后,就面临进一步拓展问题,以前有竞争优势的方面或许时过境迁,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不再帮助企业获利。

二、我国民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分析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我国企业在一番大肆兼并收购后,又掀起了“剥离不良资产”、“分拆”的热潮,想借此建立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应对加入WTO后面临的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它是否有竞争差异化的有效来源?它是否使企业具有独特的竞争优势而难为竞争对手模仿?其次,它是否存在顾客可感知的价值?核心竞争力应能使顾客感知终端产品对利益的买点和卖点。第三,它是否实现了范围经济?表现在是否覆盖了多少部门或产品?是否提供了潜在的进入市场的多种方法?

我国许多企业是在20世纪90年展起来的,且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已取得核心竞争力。如海尔,建立全球战略,它通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先进的气候模拟技术,研究开发出适应不同地理、气候条件的电器产品,产品远销海外,其总裁张瑞敏也成为全球企业风云人物。同时,我国大多数中小企业仅具有基本能力,在人世后将难于与外企业抗衡,面临被淘汰的命运。

三、我国民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管理策略

随着中国加入WTO,企业广泛参与国际竞争,中国企业面对的是和强大的跨国公司的竞争。从当前的情况来看,中国企业普遍比较弱小,无论规模还是技术、管理上都和跨国公司存在着较大的差距。面对跨国公司大举进入,许多企业管理上不去,技术上比较落后,处于一种很不利的竞争地位。

1.企业竞争力状况分析。主要有:(1)结合外部环境因素的资源与能力分析;(2)企业竞争力性质及分布状况判别。

2.企业核心竞争力策略选择与平衡。有两类基本策略:中短期策略和长期策略。其选择与平衡主要受到如下四类因素的影响:(1)企业体制,包括企业的产权结构与治理结构、激励与约束制度、高级管理者的任期制度等;(2)企业高层管理者的价值与抱负;(3)高层管理者的能力与可利用的管理框架与工具等;(4)企业的人、财、物、品牌等资源以及企业当前的竞争地位与短期赢利压力等。

3.中短期策略的选择与执行。包括:(1)策略选样,现有核心竞争力的杠杆利用及改进;(2)基于核心竞争力的业务活动调整与技能调配管理。

4.长期策略选择与执行。包括:(1)策略选择,新的核心竞争力的培养;(2)以未来竞争和核心竞争力培养为中心的战略管理。

5.核心竞争力的保护机制,它将对企业竞争力的外部环境和企业竞争力性质及分布状况产生重要影响。

6.超过平均水平的、持续的赢利和发展,这是有效的企业核心竞争力管理的结果,也是追求的目标。

四、入世后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1.开发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就是要将潜在的核心能力转化成现实的核心能力。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能力中最根本的能量,是企业成长最有力、最主要的驱动力,它提供竞争优势的源泉。因此,开发核心竞争力首先要明确战略意图,其次要建立合理战略结构,最后要实行战略实施。企业根据既定的战略意图和战略结构,具体组织开发核心竞争力,对开发进行实时控制。

2.维护和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是通过长期的发展和强化建立起来的,核心能力的丧失将给企业带来无法估量的损失。企业必须通过持续稳定的支持,维护和巩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确保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健康成长。

(1)实施企业战略管理。企业通过本行业的专注和持续投入、精心培育核心竞争力,把它作为企业保持长期充分的根本战略任务,从时间角度看,培育核心竞争力不是一日之功,它必须不断提炼升华才能形成。

(2)加强组织管理体系的建设。客观上,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核心能力可能会演化为一般能力。这就要求企业安排专职管理团队全面负责,加强各部门沟通。

(3)信息体系的培育。企业在整个生产经营过程中,不断收到来自企业内外的各种信息。信息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其开发与利用已成为企业竞争力的关键标志。企业更多、更早获取信息,并在组织内部准确迅速地传递和处理,是巩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本条件。

(4)知识技能的学习和积累。要让企业核心竞争力永不削弱,企业员工的个人知识技能整体素质与知识技能结构尤为重要。通过各种渠道培训员工技能,积累企业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凭借的优势之一。

3.再创新的核心竞争力。企业要生存,就要不断开发新产品,这要求企业不断增强研究与开发能力,满足顾客不断变化的需求,在自身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上,寻找新的生长点,并把生长点培育成企业新的核心竞争力。

4.培养诚信精神,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首先,在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狠抓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并强化全社会、特别是企业经营者、经理人的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注重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思想建设和制度建设。商誉意识和经济信用意识是建立在社会公平交易、公正交易基础之上的。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坑害消费者是违背公平交易、公正交易的结果。要铲除假冒伪劣产品充斥市场,虚假广告坑害肖费者的现象,就必须从思想上到制度上建立和强化人们的公平交易、公正交易意识。

其次,每个企业要从自身做起,积极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经济秩序。

最后,要建立企业信用管理系统和企业的信用评价系统,这对于建设一个公平竞争和有效运行的市场秩序,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至关重要。

总之,在中国已经成为WTO的成员国之后,企业核心竞争力已成为民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核心因素,成为商业竞争的优势之源。国外许多成功企业在经营过程中早已把企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战略决策的前提。当前,我国民族企业也重视这一趋势,积极完善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定长期规划,体现自身的竞争优势,只有这样,才能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企业文化[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1,6,第2版

[2]阎鸿雁:现代企业的成长(H).石油工业出版,2001,1,第1版

[3]李辉华:企业生存之路[M].石油工业出版社,2001,1,第1版

[4]汪晓春:企业的“诚信”与市场规则[J].经济管理,2002,(19)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篇2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对策

前言

在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中小企业作为占据经济市场最大份额的经济体,其在我国经济发展中所做出的贡献无可比拟。然而,随着市场经济模式的不断完善,国际贸易的快速发展,中小企业市场竞争力薄弱的问题日益凸显。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状态,中小企业要想实现更为长远的发展,就必须要加强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构建。基于中小企业的这一发展需求,做好对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问题的分析具有重要意义。

一、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的影响作用

核心竞争力作为企业经营、发展的关键,其对于中小企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能够提高企业综合实力

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小企业要想谋求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是第一要素。相比于大型企业而言,中小企业因为其规模、资金等多方面的限制,本身在综合实力、抗风险能力上就较为薄弱,在这种情况下最大限度提高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能够实现中小企业在经营、管理等方面实现最佳状态,这能够实现对中小企业综合实力的显著提升,为中小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重要支持。

(二)能够激发企业创新能力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动力,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离不开创新。在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是相互呼应而存在的,企业的创新能力更强,其核心竞争力就越好,核心竞争力越好其创新能力就更强。从当前的经济市场发展需求来看,创新已经成为了企业发展环节中最为关键的因素,在这种情况下中小企业想要实现发展,就必须要在创新发展方面下功夫,而这一切都必须要源于中小企业具备良好核心竞争力为前提,所以说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激发其创新能力的重要因素。

(三)能够推动企业良性发展

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如何保证能够健康、长足的发展下去,已经成为了中小企业最基本的发展目标。在实际发展过程中,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具备优秀的核心竞争力,那么其就能够在市场竞争当中占得优势。所以说核心竞争力对于中小企业来说影响重大,如果企业能够拥有并科学的对其予以应用,那么企业就能够始终处于一个健康的发展状态下,这对于推动企业的良性发展意义深远。

二、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存在的问题

从中小企业当前的发展水平来看,其在核心竞争力构建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想要实现长远发展,就必须要尽快将其予以解决。

(一)战略发展意识落后

战略发展意识落后是中小企业发展过程中最普遍的问题表现。在实际经营过程中,中小企业更多的是在谋求一个维持发展的状态,对于先进观念、先进技术的学习欲望不打,只求企业能够保持现状的发展下去。短期来看,此种发展模式并无不妥,但经济市场的瞬息万变,充分显示出了不前进就是在倒退的真理,中小企业管理者在战略发展意识方面的落后,会让中小企业的市场竞争力日益下降,最终淹没在滚滚前行的市场经济浪潮当中。

(二)商业模式不能与时俱进

在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模式下,企业只有掌握了市场经济动态,才能够确保自己的发展方向与市场需求相符,才能为企业更好的经营下去带来支持。然而,在实际经营过程中,许多中小企业都存在着发展思想较为保守,商业模式不能与时俱进的情况。这种情况的出现不仅降低了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还将中小企业逼向了绝境,中小企业因此而遇到了巨大考验。需要注意的是,当这种问题出现时,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真正地认识到问题的本质,这让中小企业的发展就像一只无头苍蝇,四处寻觅却难求一条出路,中小企业的发展前景令人堪忧。

(三)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员工作为企业发展过程中最为关键性的影响因素,其素质水平也会对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效果带来影响。在我国中小企业快速发展背景下,许多中小企业为了满足基本经营状态,在进行员工聘用时没有过多的进行资质考核和评价,这让企业当中出现了一些资质偏低、技术水平缺乏、创新观念落后的非专业员工。当企业需要进一步发展时,他们难以发挥出岗位本身该发挥的作用,这不仅影响了企业的发展,还大大影响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效果。

(四)创新意识较为薄弱

创新意识作为创新行为的内在驱动,其在中小企业经营过程中的表现会直接影响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水平,从当前的中小企业发展水平来看,就存在着创新意识较为薄弱的情况。中小企业创新意识薄弱情况出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一是企业管理者创新意识不足,战略发展观念缺失;其二是企I员工素质参差不齐,导致企业创新意识水平偏低;其三是企业创新观念因为资金缺乏难以落实,以至于创新意识难以实现本质化表现,最终影响了企业的发展,为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带来影响。

三、提高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效果的对策

通过前文分析可以看出,影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构建效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为了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水平,做好以下工作是实现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

(一)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从当前的市场经济发展状态来看,树立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推动中小企业前进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企业管理者作为企业的掌舵人,其必须要认清创新对于企业发展的关键性影响作用,在深入学习先进经营理念的同时,提升自己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水平,然后借助自己在企业当中的领导地位,来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实到企业发展目标当中,实现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构建。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了确保创新驱动的效果,管理者需要做好对企业员工的创新意识教育和培养,让企业当中的每一位工作者都能够充分认识到创新观念对于企业发展以及个人职业价值体现的重要影响作用,让他们也能够始终坚持以创新理念为指导进行工作,企业上下构建起良好的创新发展氛围,在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同时,也为企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支持。

(二)构建互联网+的商业模式

互联网作为当今最为快捷的信息传递方式,其在方便人们生活的同时,也为市场经济发展带来了机遇。随着以互联网+为基础支持的电子商务模式逐渐成熟,中小企业迎来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管理者要在结合其经营产品特点的基础上,对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进行评估,然后在聘用专业电子商务人才的基础上,构建其企业的互联网+电子商务平台,在借助互联网平台拓宽企业经营途径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更为快捷、广泛的信息,为企业更好的掌握经济发展动态,进一步满足市场需求带来支持。

(三)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人力资源作为市场经济模式下最为宝贵的资源类型,如何最大程度上发挥出其作用,对于中小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构建和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中小企业要通过对现有人力资源结构的分析以及企业未来发展的规划对比,找到企业在人力资源方面的真实需求,并以此为目标来进行人力资本的合理开发。在际工作中,企业要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引进,以确保企业的发展目标能够有充足的人力资本支持,避免因人力资本缺失而造成发展目标难以实现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企业要进一步对内部员工进行价值评估,通过对企业岗位需求标准与员工实际价值表现的对比,来找到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关键并加以改善。为了更好的开发出人工的职业价值,建议以绩效考核模式来进行岗位考评,从而实现竞争上岗、多劳多得的工作模式,为企业始终保持良好的人力资本活力打下基础。

(四)加强技术创新发展

在知识经济时代下,创新意识作为企业发展的第一动力,做好对其的研究也是实现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有效构建的重要措施。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中小企业可以通过培育核心技术来实现创新目标的实现。首先,企业要深刻认识到自己的优势所在,了解企业本身具备什么技术,缺失什么技术,然后采取针对性战略发展模式。然后,在以市场为导向的前提下实现专项核心技术的研究,进一步提升企业专业技术水平。最后,加强与其他企业之间的合作,实现技术层面上的取长补短,在进一步提升企业技术水平的同时,也为企业技术创新带来支持,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打下优质的技术基础。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篇3

关键词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现状;途径

AbstractTaking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inAnhuiprovinceforexample,theactualitieswasanalysed,combinedactualsituation,thewayofcultivatingandstrengtheningcroecompetitivenessesof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wereproposedtogivereferencefordevelopingandgrandnessofthem.

Keywordssmallandmediumenterprises;corecompetence;cultivate;actuality;way

安徽是“中部崛起”的重要省份,其经济增长、产业转移及升级的速度和质量直接制约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当前安徽省中小企业占总企业的99%以上,其所占比例庞大,中小企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整个安徽的经济增长水平。因此,深入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安徽省在“中部崛起”中的跨越式发展是中小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中小企业必须通过核心竞争力,壮大规模,快步发展,为安徽的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1安徽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

目前,安徽省共有17万家中小企业,与发达地区相比,具有数量少、密度小、发展慢、竞争弱的缺点。笔者认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只有本企业具有的、而其他企业不能有效模仿或模仿成本较高的“优势”下的一种能够促进企业长期发展的根本动力,它强调的是对资源的综合配置能力决定于单个企业所体现出的群体优势,是产业比较优势和竞争力优质的综合反映,并最终体现在市场影响力、资源配置力、产业增长力、结构转换能力和企业创新能力上。

安徽省中小企业当前存在以下问题:一是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环境有待提高;二是企业融资困难,资金运转不稳;三是市场竞争激烈,秩序不规范;四是企业发展战略缺乏科学规划;五是企业在营销策略上注重不够;六是企业自身管理水平有限。

2培养安徽省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途径

2.1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

一是改善观念,营造环境。政府首先要创造全民创业的环境和氛围,激活中小企业对活跃市场的主导作用和对繁荣市场经济的促进作用;改善人们的守旧观念,大力宣传国家对创业的支持力度以及相关政策,充分发挥中小企业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使其能够很快地接受市场信息,及时研制满足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占领市场。二是解决融资,促进发展。一方面,通过建立以资信档案为基础的信用制度,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中小企业融资难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缺乏信用机制,缺乏抵押物。通过完善资信制度,建立企业的信用档案以及信用体系,可以科学地规划有关企业的融资贷款事宜。另一方面,政府可以进一步规划民间的资本市场,有计划、有组织地按照借贷程序科学管理中小企业的融资困难[1]。由此,既解决了企业的融资问题,又给民间资本提供一定的科学增值,使企业培养核心竞争力有了物质保障。三是加强扶持,规范市场。一方面政府要规范市场秩序,成为市场的监督者;另一方面,应该加大扶持力度,在明确一部分重点企业的发展主攻方向后,通过积极的财政政策进行支持。通过适度放宽贷款门槛或者减少这些企业的税费等方式降低企业的交易成本,也可以通过建立相关的扶持基金,对某些特殊的企业加大资金的投入支持。

2.2着力培养企业的核心技术

由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技术核心,所以中小企业的技术创新是关键。常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企业的技术创新:一是切实增强创新意识[2]。只有拥有创新意识,培养良好的习惯,才能够积极破解难题,营造创新的氛围,产生更好的产品。二是努力创建创新体系。建立一系列的科研管理制度以及奖励制度来调动研发部门的积极性,加强与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的合作,或者与政府有关部门、一些大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3],长期、稳定地进行下去,促进产品的研发,加强企业的核心技术能力[4]。三是灵活选择创新战略。一方面因为中小企业运用技术创新降低产品成本所占比重很小,全国平均只有20%左右,所以企业应该灵活抓住时机,做好利用政府政策降低成本的工作;另一方面,可以选择技术突破点,促进形式的多样化,降低成本。四是坚持培养可持续创新思路。不断根据技术生命周期调整企业核心技术、整合技术以及企业战略,结合现实意义,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培养可持续创新思路,依靠科技进步与自身结构的合理调整来全面、可持续地推进核心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2.3围绕核心技术对其他资源的协调能力进行综合培养

一是加强企业的战略管理。通过政府建立一些中介咨询机构,向企业提供一定的管理咨询。一方面,提高员工(最主要的是决策者)的综合素质,完善企业的决策机构;另一方面,通过科学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信息,建立科学的信息反馈、收集控制机制,加大企业的信息化建设,减少企业在信息不对称下决策的失误,同时缩减多元化经营,回归专业化。二是促进企业的组织制度建设。一方面,要注重人才队伍的培养。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企业的兴衰与人力资源密切相关,而管理和技术的核心人才更为重要。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通过聘请一部分专家教授参与企业的经营活动,组织一部分优秀员工参加学习,奖励一部分员工参加企业或者一些管理知识的培训,广泛地招纳贤才为企业所用,同时规范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改善薪酬结构,充分营造一个和谐的用人环境[5];另一方面,应该加大企业的制度建设。通过制度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通过制度规范企业员工的行为,通过制度调动员工的积极性,通过制度促进企业文化的建设。三是完善企业的销售战略。在当前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安徽省中小企业特别是一些拥有产品优势的中小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通过改善营销渠道、调整产品价格、使用多元化促销手段以及提高产品质量等方式全面促进企业销售水平的提高,做到在观念上与国际接轨,在方式上进行创新。四是增进企业内外部的合作。通过整合资源,加强企业部门之间的协作,结合优势,促进内部专业化分工,把企业资源集中于最有竞争力和市场的业务;通过购买、并购、合资等实现外部优势的内部化,同时通过与相关大企业建立企业联盟战略,实现企业之间的资源共享[6]。五是加强企业的防变能力建设。一方面,为防止竞争对手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模仿,企业应该建立一系列备用措施,要时刻完善企业的创新体系[7];另一方面,企业应该积极主动地运用多变的外部条件,优化自己的技术结构,提升研发能力以及降低成本扩大自己的生产经营活动。六是提升企业的文化水平。企业文化对于一个企业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但是它的最高级别影响是在企业发展到高规模时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对于中小企业来说,企业文化的构建与完善或者说企业文化的水平提升都应该作为核心竞争力培养中注重的一个方面[8]。

3结语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需要持续、稳定、有计划的投入,需要国家、地方政府、社会中介组织、其他企业等多个主体之间的配合和扶持,同时企业自身的持续努力是不可或缺的。

安徽省作为当前“中部崛起”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大力发展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合芜蚌试验区建设之际,小企业使命重、机遇多,只有通过加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培养,有效增强企业的防变能力,切实提高对资源配置的综合能力,最终才会在减少交易成本的同时加速安徽经济的腾飞。

4参考文献

[1]唐艳.安徽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分析[J].理论建设,2008(4):33-35.

[2]王建淼,李金霞,阎福,等.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之对策[J].经济与管理,2005,19(2):30-32.

[3]周逢祥,胡耀辉.安徽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特区经济,2010(2):195-196.

[4]孙彩,张剑英,张剑虹.中国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策略[J].科技与管理,2003,5(3):75-77.

[5]宋冶萍.试论我国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消费导刊,2008(23):64.

[6]彭传新,刘建清.论我国企业品牌经营与核心竞争力的提升[J].中国软科学,2002(3):60-63.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篇4

其中,波特教授的企业竞争力理论提出了厂商如何在产业内定位、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取高于平均利润的思想。其理论和思想体现在其经典之作《竞争战略》、《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的“竞争三部曲”当中。这三部著作以创造性的思维提出了一系列竞争分析的综合方法和技巧,为理解竞争行为和指导竞争行动提出了较为完整的知识框架。

再如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哈默尔(Gary.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企业核心竞争力》一文,他们认为核心能力“是组织中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协调不同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各种技术流派的学识”。

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多要素的集合体,但又表现出鲜明的个性特点。

一是特有性。竞争对手不具备、学不去、偷不走、买不走,为特定的企业所拥有且为企业的市场竞争提供根本性的竞争力支撑。比如微软的软件开发一代又一代的新产品及技术等,都是他们独有的核心竞争力。

二是系统性。核心竞争力一定是在企业内部系统和外部系统的动态整合中生存发展着,没有绝对孤立的核心竞争力。强势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在动态的内部环境与外部环境的系统整合中孕育而成。

三是内涵性。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决定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内涵及其本质,正因为其特有的内涵和本质才决定了企业竞争力的强弱大小。

但是,相关理论尚未形成统一的概念,还不成体系,还缺少识别核心能力的方法和评价体系,也没有就如何对核心能力的积累和使用进行有效管理提出有效的有操作性的途径。

因此,必须结合国情和行业实践,进行不同角度的丰富和细化。正如有学者认为,“企业的竞争优势来自企业价值链上某些特定环节”,“要保持企业的战略优势关键是控制企业价值链的战略环节”。

在这样背景下,针对中国制药行业发展脉络,我们对核心力营销做出如下释义:

营销行为的最终目标是寻找并建立核心竞争力,应以此为目标建立营销战略;

核心竞争力的获得是长期行为,所有短期的营销行为应符合营销战略规划;

品牌和渠道是企业的战略资产,品牌和渠道资产的提升是企业的长期战略营销行为;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除了拥有某些领先的竞争要素,还必须在其他要素上不断强化,不断进步,才能形成系统性的竞争优势,进而固化为核心竞争力。

核心力营销就是以企业获得长远核心竞争为目标的战略性营销理论,它依据五星模型和核心力公式等工具来指导组织的营销行为。

核心竞争力必然是一种知识和技能。各行各业的核心竞争力都是不同的,没有标准的模式。在制药行业,资本/规模、管理/流程是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得的基础;品牌/传播、渠道/推广是企业的核心资产,研发/产品是企业发展的源动力,在五星模型下,核心竞争力的获得,需要依据五个方面的要素要求,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

计算核心力的营销公式

为简化理解,我们提出如下的核心力公式:

核心力=研发力+资本力+营销力+管理力

源动力—研发力:从市场需求出发,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形成特色研发体制和机制,确保新产品研制成功和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源动力。

推拉力—营销力:营销力主要包括渠道力和品牌力两个核心要素。制药企业要从产品策划、品牌传播、学术推广,到企业形象、公关传播、事件营销的强大品牌传播系统,同时拥有从渠道整合、终端推广到医院终端学术服务能力的强大渠道系统。获得从渠道执行到品牌传播的完整营销竞争优势。

外延力—资本力:企业要快速发展、获得规模优势,就需要有非常强的资金融通运作能力,为企业的快速扩展提供基础。药企应建立起适合自己发展需要的公司金融、财务系统,形成稳健、高效的融资系统,从而支持企业研发、并购和重组等,确保规模优势的获得。

凝聚力—管理力:在研发、营销、资本等各个方面的效率提升,都需要企业不断吸纳优秀人才、设定适合企业的流程、确保信息高效传播,换而言之,管理力是其他核心力成分的基础。管理力量的获得和提升,一靠制度和流程这样的硬件,二靠企业文化这样的软件,三靠有一个拥有战略高度和人格魅力的企业家和领导层。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篇5

1.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耦合性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相关。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环境基础是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及提升产生影响和阻碍作用的各种因素的集合。具体包括企业面临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两个方面。外部环境由一般环境和行业环境组成,其中一般环境主要涉及经济、技术、社会、法律等,行业环境主要涉及产业结构、竞争规则等,它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有着更为直接的影响;内部环境主要涉及企业经营方式、企业组织结构或体制、企业文化等。企业对外部环境因素一般无力控制,只能因势利导加以利用。根据环境基础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可以将其分为人力资源、财力资源、物力资源、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在企业内部,各种资源要素应分别有其相对应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从而导致了基于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内部控制系统的形成。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植和提升具有重要影响。随着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加强、科技革命迅猛发展、企业间竞争日趋加剧,企业在核心竞争力形成后还要不断提升以保持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从而适应复杂多变的竞争环境变化,否则,企业形成的核心竞争力就有可能转移、消失甚至成为核心障碍。为此,企业也应随着所处环境的变化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适时做出科学评估和调整,以始终保持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动态有效性。

(2)内部会计控制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企业竞争环境变化迅速且无法预测,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不再仅仅是财会人员的行为,己经变成了企业管理层乃至每一个员工的自觉行为。当然,会计控制也有助于促进企业适应环境的变化,如企业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的变化导致会计流程再造,而会计流程再造又有助于企业再造工程的实施,从而推动了企业组织的变革,提高了企业的竞争能力。这时,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主题已经转向了企业组织对外部环境变化的适应。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互动分析

(1)企业核心竞争力是检验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设计是否有效的标准。前己述及,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的目标就是要使企业或组织具有持久的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核心竞争力能否建设好,还取决于相关机制和制度的完善程度。而这些均与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会计控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内部会计控制设计时必须从有利于核心竞争力建设出发,必须以形成企业持久竞争优势和可持续发展优势为衡量标准。否则,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体系的设计、改革与创新对于企业核心竞争力建设来说就是不成功的。

(2)内部会计控制的良好设置及运行是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培育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过程中,企业必须运用作为企业内部控制重要组成部分的内部会计控制,有效的内部会计控制能够通过控制意识的转变、会计组织结构的创新、会计流程的再造、会计管理模式的更新、会计信息与沟通系统的完善、先进会计控制方法的采用、会计控制制度的健全等内部会计控制新思路、新举措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提供保障。

(3)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依赖于会计信息这个载体。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加强都必须依靠企业的会计信息,企业会计信息是企业经济信息的主体。会计信息真实、可靠、完整是企业核心竞争力培育和提升的基本条件,也是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保证。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要求企业必须提供高质量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建立一个良好的会计信息及其沟通系统,信息系统的好坏不仅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性,也会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

(4)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都以人为本。两者都强调了人的重要性,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和提升需要企业不断进行人力资源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基石。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在新的经济时期,知识日益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人作为知识的主人,其积极性、创造性与聪明才智的发挥程度直接决定着企业的创新能力,并最终影响到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实现。美国反对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组织委员会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报告(即coso报告)强调了人在内部控制中的重要性,强调内部控制受企业董事会、管理层及其他员工的影响。内部会计控制的制定、执行、评价、改进等一切过程都体现了人的意志,是人的意志的体现,只有人才能确定企业目标并设置控制的机制和制度。

(5)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企业文化乃内部会计控制之魂。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哲学、企业定位、企业形象、企业风尚等的总和,其中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知识经济时代,企业文化已成为企业的生命线,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源泉。从更高层次上说,企业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文化中的企业理念和核心价值观。

企业文化不可避免地影响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有了企业文化,内部会计控制就成为融入了道德精神因素的现代管理科学。根据企业文化的特点,企业文化可由观念文化、组织文化、制度文化三个层次组成。内部会计控制中的观念文化是通过价值观念树立来展现的,观念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的基石;内部会计控制中的组织文化是企业文化之躯,支撑着内部会计控制的存在;内部会计控制中的制度文化同组织机构一样受观念文化影响,影响着企业的行为,它们共同构成了企业文化,是内部会计控制之魂。内部会计控制正是因为融入了企业文化,才实现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

二、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分析

1.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

(1)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近年来,我国一些优秀企业已从战略高度上认识到了核心竞争力建设的重要意义,正在着力培育和发展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总体来说,缺乏核心竞争力是我国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主要表现在:

一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目前我国还有不少企业对核心竞争力概念认识不清,企业的发展缺乏具有前瞻性的正确的战略规划,导致企业资源配置不科学、不合理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各项资源使用的一致性,成为培育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障碍。企业竞争不得要领,不少企业缺乏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产品结构混乱,主导产业、核心产品缺乏。我国企业的竞争手段往往还停留在质量竞争、价格竞争、广告促销等方面,企业经营的成功往往仅归功于各项具体经营战术的运用和机遇的把握,没有竞争优势可言。

二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企业制度对于核心竞争力的形成和提升具有重要作用。企业要有较强的竞争力,就要首先建立健全与市场经济体制要求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虽然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产权清晰、责权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原则,对把国有企业改造成“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法人实体这一目标进行宏观管理,取得了很大成绩。但企业核心竞争力赖以建立的制度基础还十分薄弱,公司制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也未完全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要求,即便是改制的企业,相应的公司治理结构也不健全。

三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系统创新能力比较低,企业制度不够健全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系统创新。企业系统创新主要包括业务流程创新、产品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营销创新和组织创新等六个方面。我国企业在业务流程创新方面,运用网络经济思想与方法进行企业业务流程再造不够;在产品创新和技术创新方面,自主技术开发和创新能力弱,未能建立起自己的核心技术能力,只能开展低层次竞争,新产品开发也较缓慢,且缺乏主动性,许多企业处于模仿阶段;在管理创新方面,利用现代管理思想、方法与手段对企业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不够;在营销创新方面,营销观念、营销管理和营销策略的创新不够;在组织创新方面,组织结构不够科学,不同职能部门之间缺乏沟通,导致信息、知识在企业内部流通不畅,企业缺乏对人力资本的凝聚力。这些都极大地影响着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

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主要表现为:我国企业家能力与素质相对较低,企业领导人缺乏企业家应有的观念系统,企业家缺乏所应具备的理论与方法的训练,缺乏利用市场机制驾驭市场的能力;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本规划,造成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盲目性;企业用人机制落后,缺乏公开、公平、公正、可量化的绩效考评体系和与之相配套的激励约束机制;企业人才开发投资不够,致使员工知识更新不够及时,知识储备和积累能力不足,学习能力低下,缺乏创新意识,缺乏战略管理水平与能力;人才结构不合理,企业技术人才、高级管理人才、营销人才、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普遍缺乏,这些都是制约我国企业核心竞争力形成的重要原因。

五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其一是认识不够到位。企业文化建设处于低水平阶段,甚至片面地把企业文化建设与精神文明建设混为一谈;其二是缺乏科学的发展战略,存在短期行为,未形成具有企业自身特色的独特文化;其三是企业文化建设重点不够突出,人本管理未落到实处;其四是重形象设计,轻企业精神、经营理念、员工价值观与行为取向等深厚内涵的培养。

六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己建立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但企业信息管理系统利用效率总体不高,企业信息传递存在障碍,未能实现企业部门或员工之间的有效协调和沟通,未能实时动态地反映企业经济活动、控制企业经济活动过程,影响了企业市场应变能力的提高,未能充分发挥企业信息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促进作用。

(2)我国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现状。我国对内部控制的研究起步较晚,建国后开始实行以账户核对与职务分工为主要内容的内部牵制制度。在计划经济时期我国会计主管部门偏重会计核算,对内部控制重视不够。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内部会计控制问题逐渐受到会计教育界、会计相关主管部门与会计实务工作者的广泛关注。我国理论工作者从不同层面对会计控制概念、职能目标等进行了讨论。如郭道扬教授提出了“全面会计控制观”;杨宗昌教授将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融入会计学出版了《会计控制论》;阎达五教授提出,会计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进行的指挥、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使企业实现效益最大化的目标。这些都对会计控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起到了重要作用。在学术界对会计控制高度重视的同时,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政府和实务部门对应用内部控制也热情高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开始积极推进内部控制规范化建设,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建立和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政策法规。如2000年7月财政部的《会计法》首次以法律的形式对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提出要求;2001年6月财政部颁布了《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这些均表明,我国内部控制建设己取得重要成果,但同时应清醒地看到:

首先,我国会计控制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在认识上还未达到统一。前己述及,目前我国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会计控制的概念。财政部2001年6月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中提出,内部会计控制的基本目标是查错防弊,保证会计信息质量。这些观点有很大的差异,这反映了人们在对会计控制的认识上还未达成共识,我国会计控制理论的研究还不够成熟。

其次,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我国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一定差距。由于我国会计控制研究的历程很短,成果相对较少,研究内容不够深入,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存在一定差距。由于缺乏成熟理论的指导,企业会计控制普遍较弱。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比较关注岗位分设、组织设计、管理程序与手续、监督检查方式等内容,更多的是追究责任而非改善现状。许多企业在认识上非常模糊,没有认识到会计控制是以单一的内部牵制启蒙,逐步向防护性控制、指导性控制、效益性控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等多样化方向发展的,从而导致会计理论与信息论、系统论及现代经济管理理论很难真正融合。

2.企业核心竞争力与内部会计控制现状的联动分析

企业核心竞争力与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之间有着内在联系,必须将两者充分结合起来加以认识。目前,我国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制度基础不健全、系统创新能力比较低、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企业文化建设落后、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等现状与会计控制理论研究不够成熟及在理论指导实践方面面临的挑战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必然联系。

(1)我国目前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现状产生不了强烈的对会计控制信息的需求,主要因为:

一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意识淡薄,缺乏正确的战略规划和明确的竞争优势战略,企业系统创新能力低下,很难产生对会计控制信息的强烈需求。使得企业对传统历史信息、货币信息和定量信息以外的非财务信息、前瞻性信息、无形资产信息等影响企业未来持续竞争优势的重要信息及形成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独特技术、技能和知识的信息需求不足。导致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会计控制信息严重不完整,也缺乏相关性。

二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制度基础不健全,制约了对会计控制信息的需求。我国现代企业制度建立得还不够完善,未能完全达到产权清晰、自主经营的要求,从而对会计信息生成过程的规范和界定产生了影响。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不规范,崇尚“股东至上主义”,忽视债权人、顾客、供应商、职工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制约了对利益相关者信息的需求,作为公司治理核心的董事会成了“橡皮图章”,以高管人员为核心的决策体系既不能有效地对高管人员进行利益制约和行为牵制,也不能积极参与公司战略决策,从而很难产生对董事会业绩评价和激励的信息需求。因高管人员知识等方面的局限,也有可能忽视了对决策有用的信息。

三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人力资本载体不到位,制约了对人力资本进行确认、计量、报告、价值评估及激励约束的信息需求。

四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文化建设滞后,企业产生不了对塑造优秀企业内部会计控制的独特文化这一软控制信息的需求,对创建刚柔相济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制度文化、营造健康的企业内部会计控制文化氛围的要求不迫切。

五是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企业信息化程度不高,对企业会计信息传播造成障碍,不能快速、准确、实时地传播会计信息,制约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对会计信息的时效性要求。

(2)我国企业现有的内部会计控制不能有效提供满足构建核心竞争力需求的信息。

纵观会计发展的历史,可以得知会计控制理论与实践是随着时代的变革、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企业间竞争的加剧、企业内部管理不断提出的新需要而丰富、完善和发展起来的。会计控制以单一的内部牵制启蒙,逐步向防护性控制、指导性控制、效益性控制、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等多样化方向发展。然而,客观地说,目前的会计控制系统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知识与技能、员工价值理念、管理体制等对企业核心竞争力培植和提升的影响,使得现有企业会计控制系统不能提供有效信息以适应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要求。

企业核心竞争力现状篇6

关键词: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培养策略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民营企业的生存环境也在发生着根本性的变化。原来的国有企业垄断局面正在逐步缓解,民营企业在国内、国际贸易的舞台上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但我们也要看到经济全球化的今天,民营企业面临的竞争也日益激烈。在这种新形势下,研究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相关概念

民营企业,简称民企,一般意义上来说,就是指所有的非公有制企业。在我们思维空间里通常存在广义与狭义两种定义。广义上的民营企业是指非国有独资企业,该理论的研究基础是建立在国有独资企业的特征上的。而狭义上的民营企业仅仅指的是私营企业。在我们国家的法律里面是没有民营企业的这个概念,它是我们国家在经济发展和体制改革中出现的一种产物。

核心竞争力: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一个没有核心竞争力的民营企业是没有持续竞争力的。民营企业可以从企业的规范化管理,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市场竞争分析,人力资源的竞争,企业文化构建等几个方面构建核心竞争力。

二、民营企业的发展现状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民营企业在发展的道路上克服了重重困难,而今已成为经济组成的重要部分,特别是最近五年,民营企业的发展速度更是惊人。近五年来,我国各项事业都在飞速发展之中,民营企业抓住了这个机会,依靠灵活的体制,科学的管理,度过发展艰难时期,慢慢走向成熟。但是,瞬息万变的市场情况也使得企业的竞争愈来愈烈。很多企业管理者忙于制定价格策略、渠道策略等传统的竞争策略,整日充当企业“消防员”的角色,到处“救火”,而忽略了一个重要因素:管理理念的培育。但面对目前快速巨变的市场环境与激烈竞争的市场形式,单纯依靠传统的竞争策略已经逐步失效,渠道战、价格战、终端战使更多企业深陷竞争的泥潭,而企业家整日忙于四处救火,企业家精神被忽略。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对民营企业的形成情况,以及企业运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没有认真分析。从客观层面上来分析,我国民营企业的形成情况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第一种,从简单的手工作坊起步,而后经过政府指导形成个体营业,在长期的运营积累及运营改良以后,慢慢形成家族式的民营企业。

第二种,在发现商机以后,由亲戚、好友等人筹集资金,引进技术(通常情况下参股人里面会有人懂技术)合伙筹办的民营企业,又叫合伙企业。

第三种,在原国营企业基础上转型。这种情况多发生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加入WTO以后,那些不能适应市场需要的企业,后经过他人买断而转型。需要特别提到的是:国有企业在被买断以后多发展成为家族式的民营企业。

我们不难发现:以上三种情况的共同点是民营企业的所有权都是被少数管理者所有。这种情况有着特有的优势,但是所有权集中的民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运营能力薄弱。

目前,多数民营企业的管理体制主要表现为“家族”和“亲缘化”特征。经营者既是资产所有者,又是资产经营者。当企业具备一定规模,家长式管理由于决策层和执行层界限模糊,往往易导致企业经营决策失误。例如:现在许多民营企业实施“大而全”、“小而精”的战略,经营战略雷同,在产品质量和生产成本无太大差异的情况下,只能单纯依赖价格竞争去寻求更多的市场空间。单纯追求眼前利益会导致内部经营和服务质量的降低,从而导致品牌和服务竞争力的缺失。此外,很多民营企业是规模较大的集团公司,但是管理却很松散,往往容易出现总部经营战略在下属公司实施情况不佳的状况,没有建立一套科学的管理制度和流程,导致企业大而不强,难以适应激烈的国内和国际竞争。

2.员工流失现象严重。

不管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不管是科技型企业还是服务型企业,人才都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关键因素,所以优秀的企业家和管理者都非常重视人力资源,但现实条件下大多数民营企业却面临着严重的人才危机和信任危机,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管理方认为:只要我们肯出钱就能招到我们需要的人。另外就是在民营企业中任人唯亲的现象普遍存在。一些有能力的员工没有办法得到晋升,甚至有时还会被排挤。因此,他们对企业没有认同感和长期扎根的观念。时间长了以后,许多优秀的人才就会跳槽到一些管理先进、待遇优厚的企业,或者是自行创办公司(掌握核心技术的技术员或者是掌握大批订单资源的业务人员)。人才的大量流失,不仅使民营企业经营资源和经济效益遭受了巨大损失,也大大削弱了民营企业的竞争力,使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受到了严峻挑战。

3.科技含量不高,导致企业整体竞争力偏弱。

民营企业大多为劳动密集型生产企业,这种生产模式注定了企业不可能拥有高科技含量的生产设备和先进的生产技术。加上民营企业现有员工素质文化水平不高的现状,因此其企业自身适应力不强,导致整体竞争力比较弱。

4.经营模式单一,导致企业生命周期过短。

目前许多民营企业从事的是国内市场业务,实行的是传统经营模式,而随着WTO进程的不断加快,以及经济全球化程度的不断加强,传统经营模式受到了很大挑战。很多民营企业难以克服这样的困难,最后只能退出市场竞争。据统计,我国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2.9年。北京中关村“电子一条街”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只有430家,其余91.4%的企业已烟消云散,生存期超过8年的企业仅占总数的3%左右。

三、影响民营企业发展的因素分析

当前民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由一系列综合因素造成的,但主要与企业自身有着实质性的关系。

1.家族企业模式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发展。

目前我国民营企业主要采取家族企业模式,以江浙地区为例,真正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民营企业不是很多。伴随着社会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以及企业竞争状况的不断加剧,家族企业是很难保持其现有的市场份额和竞争力的。因为家族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高度统一,一般不愿接受家族以外的人或者经营实体的参股,从企业管理的角度来讲,等到企业发展到一定程度时,企业的融资能力停滞不前,这时企业的发展弊端就会表现出来。另外家族企业也不利于公司治理和结构完善。

2.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融资压力较大。

有资料显示:我国民营企业不同融资方式在企业融资中的比重,企业自我融资达90.5%,银行贷款仅为4.0%,非金融机构为2.6%,其他渠道为2.9%。可见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过程中融资压力是比较大的

3.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引起的各种矛盾较多。

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一定程度上将以往的市场占有格局和竞争体系打乱,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目前民营企业面临的主要矛盾和冲突主要有:民营企业自身内部矛盾、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之间的矛盾。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矛盾。这三种矛盾存在于民营企业运营的始终。

民营企业自身内部矛盾。民营企业人才流失严重,科技因素不强等就是民营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矛盾。许多没有解决的矛盾就形成了企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民营企业与民营企业及与国有企业之间的矛盾。就目前来看,最主要的还是体现在国有与民营信誉度的问题上,在银行贷款和税收方面表现得十分明显。

以上对民营企业经营的影响因素不是已接近尾声,而是才刚刚开始。对此,民营企业要做好思想准备,特别是要在面对经营环境变化时迅速作出相应的调整。

四、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策略

针对民营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和市场竞争力方面所表现出来的不足,我认为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已经到了刻不容缓的状态。核心竞争力的培育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充分认识核心竞争力对民营企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在当今知识经济飞速发展,竞争范围遍及全球的新环境下,企业很难再依靠规模、价格等传统竞争方式取胜,特别是依靠传统竞争手段。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竞争力的竞争,特别是核心竞争力的较量。民营企业管理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从建立竞争优势,促进企业长远发展的角度,认识到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作用,从管理者到每一个员工,都必须理解企业核心竞争力战略在市场竞争中的作用。

2.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制定和实施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民营企业要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模式,必须发挥家长式管理模式灵活高效的优势,还可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结合自身的情况,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在研究市场环境特点的基础上,正确认识自身所处的行业地位和发展目标,制定和不断完善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

3.民营企业一定要注重和加强人才培养。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决定因素。高层次人才是推动科技进步,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根本。企业运营的每个环节都需要专业知识人才。企业要强化员工的终身学习意识,可组织专业或业余的培训,使从业人员及时补充新知识。此外,实行有效的激励机制,可以通过优质的工作条件和合理的利益分配,为人才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从而留住人才,人尽其才。

4.狠抓机遇,迅速调整民营企业的产业结构。

目前,民营企业多以传统产业为主,对民营企业自身来说,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必须加大技术开发投入,研究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是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和民营企业产业结构转型的切入点。这就需要政府通过政策和经济的杠杆调节,做到科学引导。另外企业要主动与科研院所建立起开放的稳定的合作关系。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发现我国民营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不是很强的,在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民营企业更应更新观念.建立以市场为导向,依靠科学技术来培育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沈木珠.WTO法律原则与我国入世之区域对策[J].现代法学,2001.

[2]高天乐.民营企业如何打造核心竞争力[J].中国机电工业,2005.

[3]何军香.民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构建[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8.

[4]米永平.中小民营企业文化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生产力研究,2009.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教师节方案范文(精选2篇)

    - 阅0

    2021教师节方案范文(精选5篇)为确保事情或工作顺利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一份周密的方案,方案具有可操作性和可行性的特点。方案要怎么制定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1教师节.....

    班级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精选11篇)

    - 阅0

    班级管理工作总结范文篇1学生流失是当前中职学校面临的十分严重且头痛的事情,小则直接给学校造成经济损失,大则为学校的声誉带来严重影响,甚至严重制约学校的发展。学生流失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