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6篇)

来源: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篇1

自从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Helpman&Krugman,1985[1][2](950-959))提出新贸易理论以来,在近20年中,国际贸易理论的前沿进展甚少,而这一局面在2003年终于被打破,哈佛大学梅里兹(Melitz)根据对国际贸易的现实观察,提出了“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梅里兹,2003[3](1695-1725)),形成了以企业层面研究国际贸易的新理论,这一理论也被国际经济学界称为“新新贸易理论”(“NewNew"TradeThoery)(Baldwin&Nicoud,2004[4])。

一、贸易理论的局限和新新贸易理论的产生

古典贸易、新古典贸易理论、新贸易理论的视角是从国家和产业层面上来解释贸易的发生,贸易结构,以及贸易对社会福利的增进和影响。以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为代表的新贸易理论在方法和理论假定上有新的突破,放弃了完全竞争市场结构和报酬递减的假设,引入了报酬递增和垄断竞争的条件,从而解释了二战之后日益增加的产业内贸易的现象,从而将贸易理论推向了一个新阶段。但当代贸易理论的主要局限是,其分析视角是从国家或产业层面入手的,其模型中的企业是同质的、无差异的,无法解释国际贸易中的更为微观层面上的许多现象,比如,我们观察到的,为什么同一产业内为什么有的企业从事出口,而其他企业却仅仅涉足于国内市场等问题。

现实中,企业有差异的,无论是从规模大小、组织结构、产品质量、员工技能以及生产率等,都发现行业内的企业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这一特征被称之为企业的异质性(Heterogeneity);同时,贸易对资源在不同企业间的配置和行业的生产率的变动会产生重要影响,实证研究证实了这一点。伯纳德和詹森(Bernard&Jensen,1995,1999[5](1-25))研究了美国出口企业的情况,伯纳德和瓦格纳(Bernard&Wagner,1996[6](134-157))研究了德国企业,伊顿、科图穆和克拉马兹(Eaton,Kortum&Kramarz2004[7])对法国企业进行了分析,克莱里德斯,拉赫和泰鲍特(Clerides,Lach&Tybout,1998[8](903-947))研究了哥伦比亚、墨西哥和摩洛哥三国的出口企业,以及Aw等(Awetal,2000[9](65-90))研究的中国台湾出口企业,这些研究都表明,不是所有的企业都从事国际业务,出口企业较非出口企业表现出更高的生产率,更大的规模等特征,企业异质性与产业内贸易存在必然的关系。因此,传统贸易理论中同质企业的假定并不符合现实,需要放弃企业同质性的假定,从而解释现实中的企业差异化,以及解释贸易对企业的影响等问题,特别是回答为什么生产率高,优质的企业做国际贸易,而生产率较低、实力较弱的企业做国内市场这一问题。

二、新新贸易理论的逻辑思路

梅里兹(2003)[3]首次将企业生产率的差异内生到垄断竞争模型中,从而开启了贸易理论研究的新领域。梅里兹通过分析前人的研究成果,构建了一个基于异质企业的贸易模型(也被称为梅里兹模型),它运用一般均衡框架下的动态产业分析方法扩展了克鲁格曼的垄断竞争贸易模型,从而成功将企业生产率内生到模型中,将贸易理论研究对象扩展到企业层面,形成了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理论框架。新新贸易理论沿用了新贸易理论垄断竞争市场结构和规模报酬递增的假定,但放松了同质企业的假定,在最初的异质企业模型中,还假定了对称性国家,单一要素投入,但在最新的研究成果中,这些假定被逐渐放松。新新贸易理论的基本逻辑思路为:由于企业异质性的存在,贸易会导致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配置,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靠近,而那些最低生产率的企业被迫退出,从而提高了行业生产率水平,这一效应在封闭经济中是无法实现的。

(一)基本框架与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

上面已经说明,企业生产率差异是企业异质性的主要表现,并与其他异质性来源紧密联系,从而可以用生产率差异来反映企业异质性对贸易的影响。新新贸易理论正是通过内生企业生产率来解释为什么参与贸易的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为了讨论开放经济中贸易与生产率之间的关系,异质企业模型首先在封闭经济模型中内生了生产率变量。

与垄断竞争模型相比,异质企业贸易模型采用的需求函数与垄断竞争模型相同,供给函数也基本一致。异质企业贸易模型的不同之处也是模型的关键之处在于,提出了一个考虑企业生产率(φ)的总成本函数TC。企业生产率不同,且面临着不同的边际成本1/φ,那么企业的总成本就为:

TC(φ)=f+q(φ)φ(1)

上式中,f是固定成本,q是产出。异质企业理论认为,在行业中的企业和新进入企业面临着不同但相互联系的约束。对于原有企业来说,他们有一个企业关门生产率(或零利润生产率,ZeroCutoffProfitProductivity,简称ZCP),这个约束被称为关门条件,或零利润条件,使得企业的利润刚好为零。如果生产率高于关门生产率,企业就可以获得利润,如果低于这个水平,企业就会退出市场。关门条件为:

π(φ)=0=fk(φ)①(2)

对于新进入企业来说,成功进入的企业面临着同样的关门条件,所不同的是,新进入企业需要承担一个沉没成本,因此在做出是否进入的决策时,他们需要用未来利润流来决定是否值得进入。新进入企业的企业价值(ValueofEntry)必须至少等于零,这就是新进入企业的约束条件(FE,FreeEntry),

ve=0=δfe1-G(φ)②(3)

梅里兹(2003)通过数学证明发现,关门条件(ZCP)中平均利润是关门生产率的减函数,而新进入企业约束条件(FE)中,平均利润是关门生产率的增函数(从式(3)可以直接看出这一特征),在两条曲线的交点上,就确定了行业平均利润水平和行业关门生产率,这就是封闭经济条件下的均衡点,是行业中两类企业对关门生产率不同反映的共同作用的结果。对于行业中原有企业,关门生产率越高,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利润水平会越低,例如,如果关门生产率由2:1提高到3:1,对于生产率为5:1的企业来说,在其他因素不变时,关门生产率的提高降低了企业利润,从而降低行业平均利润。对于新进入企业来说,关门生产率越高,能够成功进入的企业越少,一旦成功进入,他们将会获得较多的利润,从而提高行业平均利润。关门条件实际上可以视为退出条件,在退出与进入双方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形成了行业的均衡状态。

在均衡条件下,确定了企业关门生产率,从而也确定了行业平均生产率、平均利润水平。在仅有劳动要素投入这一假定下,封闭经济中劳动投入水平一定(它也说明国家规模和市场规模一定),并且收入水平和利润水平独立于国家规模。关门生产率的提高会降低行业中企业的数量,一旦关门生产率一定,行业中的企业数量就不会变化。所以,在封闭经济中,行业的平均生产率由关门生产率决定,而在一定市场规模下,行业生产率不会提高,也就是说,行业生产率只能通过单个企业生产率的提高来实现(企业生产率提高通常依靠技术水平的变化来改变),而不能通过市场份额在产业内企业间的重新分配来改变。

(二)贸易对行业内重新配置和行业生产率的影响

在开放经济中,行业生产率的变化有了另一条路径,即贸易可以通过市场份额的重新配置来提高行业的生产率。对于一个行业来说,一部分企业能够进入国际市场,而另一部分企业只能从事国内业务,这是因为进入国际市场面临着与国内不一样的进入成本。异质企业模型用贸易的“流冰成本”来概括从事出口面临的额外边际成本,同时参与贸易的企业也面临着一个固定进入成本。

对于一个行业,开放经济下被分为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部分,由于贸易成本和进入国际市场沉没成本的影响,关门生产率体现出三部分:封闭经济关门生产率、开放经济关门生产率和国际市场关门生产率。理论模型和现实状况都可以说明,封闭经济关门生产率最低,而国际市场关门生产率最高,开放经济的关门生产率介于两者之间。

那些生产率低于封闭经济关门生产率的企业会退出所在行业,生产率高于封闭经济关门生产率但低于开放经济关门生产率的企业,在没有贸易的情况下,他们因为生产率超过了封闭经济关门生产率水平而得以生存,但在开放经济中,关门生产率被提高,这部分企业也会被迫退出市场。生产率高于开放经济关门生产率但低于国际关门生产率的企业只能从事国内业务(这里也可能存在着两种情况,如果企业国际市场损失能够得到国内市场利润的弥补,在考虑其他动机下,这部分企业也可能进入国际市场,尽管这会降低它们的综合利润水平,如果企业进入国际业务带来的损失不能得到国内市场利润的弥补,就会出现总体亏损,这部分企业是绝不会从事国际业务的)。对于那些生产率高于国际市场关门生产率的企业来说,他们将获得国际市场份额,从而大大提高利润水平。这就可以解释为什么一部分企业只能从事国内业务,而一部分企业可以从事出口业务,从而产生了市场份额在产业内的重新配置效应。

所以,贸易提高行业生产率的逻辑可表述为,贸易提高了行业关门生产率,使得那些在封闭经济中本可以继续生产的企业被迫退出市场,市场份额向更高生产率企业转移,关门生产率的提高和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使行业总体生产率水平提高,这也是新新贸易理论的核心观点。新新贸易理论认为,自由贸易拓宽了提高行业生产率的途径,即使如企业技术水平等其他因素不变(单个企业生产率不变),通过自由贸易也可以提高产业生产率水平,自由贸易通过市场份额重新配置和行业生产率的提高而提高社会福利。但是,自由贸易同样会引起国内企业数量的降低,但这并不会降低国内消费者福利,因为国外企业可以提供价格更低且种类更丰富的产品。

(三)梅里兹模型的政策含义

根据梅里兹模型,新新贸易理论主要有两个方面的政策含义:

第一,开放未开放的行业,或者增加已经开放的行业的贸易伙伴,这都会直接导致关门生产率的提高和市场份额(收入和利润)向高生产率企业的转移,从而提高行业生产率水平。

第二,是降低贸易成本,包括进入国际市场的固定成本。与第一类政策的影响不同,这类政策除了提高行业关门生产率进而提高行业生产率水平以外,还产生额外的效应,因为进入成本的降低会降低国际市场关门生产率,使更多的企业有能力进入国际市场,对于原来从事国际业务的企业来说,新进入的企业会分享它们的国际市场份额,从而降低国际市场的利润水平,但由于国内低生产率企业的退出,这些国际企业同样可以增加国内市场份额,国际市场的利润降低可以从国内市场份额的提高来弥补,总体利润水平同样可以增加。总之,新新贸易理论认为,贸易或自由贸易可以提高行业生产率水平和社会福利,它一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只有一部分企业从事国际业务,另一方面也说明,在不提高单个企业生产率的情况下,贸易也能提高总体生产率和福利水平。

三、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研究进展

梅里兹模型是用生产率差异引入企业的异质性,进而说明贸易是如何提高行业生产率水平和社会福利的,但这一假定仍存在一定的局限。一方面只用生产率差异来反映企业异质性虽然有其合理性,但仍然忽略了诸如企业组织结构、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FDI和出口)等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早期的异质企业贸易模型不但假定对称性国家,还假定市场规模一定(由劳动投入水平决定),同时也没有考虑政策因素带来的影响。所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提出以后,大量研究者对其进行了扩展。

哈佛大学的安特拉斯(Antràs,2003)最早利用不完全合约理论来解释国际贸易的形成,特别是跨国公司问题,提出了企业内生边界模型(EndogenousBoundaryModelofThe

Firm),用来解释企业在进入国际市场时选择的方式。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提出后,安特拉斯和赫尔普曼(Antràs&Helpman,2004)结合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和企业内生边界模型,从企业组织结构差异分析企业在国际业务中的行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完善了对国际贸易模式的解释。[10](552-580)安特拉斯和赫尔普曼(Antràs&Helpman,2006)还进一步放松了假定,将合约摩擦(ContractualFrictions)引入到模型当中,认为企业生产率水平差异会影响企业在组织形式上的战略选择。[11]总的来看,以安特拉斯为代表的研究主要解释了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行为,以及贸易中企业选择的方式,而没有解释企业为什么进入国际市场和贸易带来的利得,这也是最初的企业内生边际模型融入异质企业贸易模型,并在异质企业贸易模型框架下发展的原因。因此,基于企业组织结构差异的研究是异质企业贸易理论的进一步细化和发展。

除了安特拉斯和赫尔普曼的进展外,异质企业贸易模型还从新变量的引入和实证检验方面得到了发展。赫尔普曼、梅里兹和耶普尔(Helpman、Melitz&Yeaple,2004)考虑了建立海外分公司的决策差异,即企业以出口还是FDI的形式进入国际市场,从而拓展了梅里兹模型。[12](300-312)伯纳德、雷丁和肖特(2007)考虑了一个两要素、两部门和两个国家的世界经济模型来研究企业异质性的影响,发现自由贸易增加了所有国家和部门的关门生产率,这种效应在每个国家具有比较优势的部门表现得更加突出。[13](31-66)梅里兹和奥特威诺

(Melitz&Ottaviano,2007)放松了异质企业模型中的CES函数假定,考虑了一个线性产品需求函数,并内生化了最初模型没有讨论的市场规模和利润加成(markups),结论显示,产业内重新配置效应仍然存在,贸易利得不仅来源于更多的产品种类和更高的平均生产率,还来源于更低的加成和产品价格。[14](295-316)赫尔普曼、梅里兹和鲁宾斯坦(Helpman,Melitz&

Rubinstein2007)通过假定非对称国家并利用贸易引力模型对异质企业模型进行了扩展,结论发现,企业异质性导致的选择偏差比“赫克曼选择偏误”(HeckmanSelectionBias)带来的影响大得多,从而更好的解释了双边贸易的不平衡问题。[15]马诺瓦(Manova,2008)将信贷约束融入到梅里兹(2003)模型中,利用同样的均衡分析方法发现,生产率越高的企业,在获得出口信贷支持方面更有优势,金融发达国家的企业更易进入出口市场且出口的产品数量更多,这一效应在依赖外部融资的部门表现得尤为突出。[16]

四、新新贸易理论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以梅里兹模型为核心的新新贸易理论开启了国际贸易研究新领域,其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新新贸易理论是对传统贸易理论的补充,尤其是对新贸易理论的补充;新新贸易理论在垄断竞争模型的基础上放松了企业同质的假定,从异质企业角度提出了贸易的新观点,从而在方法上取得了突破。

第二,新新贸易理论确立了新的研究视角。传统贸易理论从国家和产业层面研究贸易的产生及其影响,而新新贸易理论是从企业这个微观层面来研究贸易的基本问题,使得国际贸易理论获得了新的微观基础和新的视角。

第三,新新贸易理论有可能为其他的经济学科,特别是空间经济学带来新的影响。空间经济学的基础来自于国际贸易理论。赫尔普曼和克鲁格曼的新贸易理论通过引入区位因素,从而产生了“新经济地理”理论,所以,我们可以大胆预计,如果在新新贸易理论引入空间因素,将会产生“新新”经济地理理论。

当然,尽管新新贸易理论的体系正在逐渐完善,但其较为严格的假设前提仍然导致了解释力的局限性。首先,该理论没有充分考虑产品差异性,产品的差异不仅体现在产品的功用上,还体现在技术含量、功能多样性、质量、档次等方面,现代企业越来越重视产品差异化和市场细分,将市场分为高端和低端,一些企业的产品主要销往高端市场,而一些企业产品销往低端市场,新新贸易理论还不能解释如技术含量等差异带来的产业内贸易现象。其次,新新贸易理论还有待引入企业异质性的其他内涵,企业异质性不仅体现在生产率、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等方面,还体现在跨国经营方式(出口、FDI、独资、合资等)、企业战略、市场定位等方面。第三,没有考虑家庭和企业的动态最优化决策,新新贸易理论的均衡是一般均衡分析法下得到的结果,没有考虑家庭和厂商的动态最优化均衡。

新新贸易理论从企业的异质性入手说明了贸易的好处,蕴涵着丰富的政策含义:(1)对于落后的国家和地区来讲,应积极参与国际国内分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这有利于提高行业生产率水平,充分发挥优胜劣汰效应。因此,无论是作为中央政府,还是地方政府,推动出口导向和对外开放政策都非常重要,将有利于本地的经济发展。(2)新新贸易理论找到了一条提高生产率的新路径,在不提高单个企业生产率水平的情况下,一国仍然可以通过贸易和开放来提高一个产业甚至全国的生产率水平。

但是,新新贸易理论也表明,自由贸易可能给落后地区带来负面的冲击和影响:(1)市场开放可能对落后地区某些产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例如,一些技术含量高但对地区未来经济发展却颇为关键的产业,可能由于外部高效率企业的进入而衰退,所以在引进外部企业的同时,还应考虑这些企业对本地区相关产业的带动效应。(2)自由贸易导致了资源的重新配置,使利润和市场份额向高生产率企业转移,这可能导致资源过度垄断而造成整体市场效率的损失。(3)如果贸易仅发生在部分地区,这可能会拉大地区内部的差距,固化地区分工。如我国的沿海和内地,由于受区位等因素的影响,沿海企业更易获得贸易带来的好处,而内地企业则更倾向于满足国内市场,这也是地区差距形成的重要原因。

注释:

①k(φ*)是关门点生产率的函数表达式,k(φ)=[(φ)/φ]σ-1,是行业平均生产率,由各企业的φ决定。

②G(φ*)是累积分布函数,φ*越高,G越大,1-G(φ*)是企业成功进入行业的概率。参数δ表示原有企业面临任何冲击的概率,如自然灾害等对企业造成的冲击。

主要参考文献:

[1]Helpman,E.andKrugman,P.R.MarketStructureandForeignTrade[M],MITPress,Cambridge,1985.

[2]Krugman,P.R.ScaleEconomies,ProductDifferentiation,andthePatternof

Trade[J].AmericanEconomicReview,1980,70(5).

[3]Melitz,M.J.TheImpactofTradeonIntra-IndustryReallocationsandAggregateIndustryProductivity[J].Econometrica,2003,71(6).

[4]Baldwin,R.E.andRobert-Nicoud,F.TheImpactofTradeonIntra-Industry

ReallocationsandAggregateIndustryProductivity:AComment[EB/OL].NBERWorkingPaper,2004,No.10718,省略/papers/w10718.

[5]Bernard,A.B.andJensen,J.B.ExceptionalExporterPerformance:Cause,Effect,orBoth?[J].JournalofInternationalEconomics,1999,47(1).

[6]Bernard,A.B.andWagner,J.ExportsandsuccessinGermanmanufacturing

[J].ReviewofWorldEconomics,1997,133(1).

[7]Eaton,J.,Kortum,S.andKramarz,F.DissectingTrade:Firms,Industries,

andExportDestinations[EB/OL].NBERWorkingPaper,2004,No.10344,www.省略/papers/w10344.

[8]Clerides,S.Lach,S.andTybout,J.IsLearningbyExportingImportant?Micro-DynamicEvidencefromColombia,Mexico,andMorocco[J].QuarterlyJournal

ofEconomics,1998,113(3).

[9]Aw,BeeYan,Chung,Sukkyun,andRoberts,M.J.ProductivityandTurnoverin

theExportMarket:MicroEvidencefromTaiwanandSouthKorea[J].TheWorldBankEconomicReview,2000,14(1).

[10]Antràs,P.andHelpman,E.GlobalSourcing[J].JournalofPoliticalEconomy,2004,112(3).

[11]Antràs,P.InternationalEconomicsI:IntraindustrialHeterogeneityinTradeModels[EB/OL].Harvard&MITLectures,2007,ocw.mit.edu/NR/rdonlyres/Economics/14-581Spring-2007/6C1B924E-8512-4A4F-86CC-5637A434CBEC/0/lecture_12.pdf.

[12]Helpman,E.,Melitz,M.J.andYeaple,S.R.Exportsvs.FDIwithHeterogeneousFirms[J].AmericanEconomicReview,2004,94(1).

[13]Bernard,A.B.,Redding,S.andSchot,P.K.ComparativeAdvantageandHeterogeneousFirms[J].ReviewofEconomicStudies,2007,74(1).

[14]Melitz,M.J.andOttviano,G.I.P.MarketSize,TradeandProductivity[J].ReviewofEconomicStudies,2008,No.75.

[15]Helpman,E.,Melitz,M.J.andRubinstein,Y.EstimatingTradeFlows:TradingPartnersandTradingVolumes[EB/OL].NBERWorkingPaper,2007,No.12927,http://省略/papers/w12927.

[16]Manova,K.CreditConstraints,HeterogeneousFirms,andInternationalTrade[EB/OL].NBERWorkingPaper,2008,No.14531,省略/papers/w14531.

TheLogicandDevelopmentof“NewNew”TradeTheoryDengXiang1LuZhen2Abstract:“NewNew”TradeTheoryintroducedadynamicindustry

modelwithheterogeneousfirmstoexplaintheoccurrenceandeffectoftradeinmicro-levelandexploredanewfieldofinternationaltradetheory.Thetheoryexplainswhysome

moreproductivefirmscanexportbuttheotherscannot;italsoshowsthatfree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篇2

[关键词]企业异质性贸易壁垒贸易的集约边际贸易的广延边际

一、引言

在产业内贸易理论基础上对于双边贸易模式的研究多聚焦于产业层面贸易的决定因素,均假定在给定的产业中所有的企业是同质的(不存在边际成本的差异)。然而,随着企业水平的产出和贸易数据的可获得,学者们研究发现企业间存在很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1)出口企业占所有制造企业的数目相对很小;(2)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具有更高的生产率;(3)不管是用规模(产出)还是用雇员人数来衡量,出口企业都更大;(4)出口企业比非出口企业支付更高的工资。

2000年以来中国出口贸易以年均24.7%的速度增长,更在2009年成为世界第一出口大国。如果我们能从企业层面的微观角度去分析中国的出口,就会发现出口在企业间分布的不平衡。根据ManovaandZhang(2009)对中国海关的出口企业信息统计,2005年中国出口额的51%来源于前1%的965家出口企业,出口额的98%来源于前50%的48295家出口企业。不难发现企业间出口分布很不均衡,出口集中于某些类型的企业,这种微观经济主体的异质性会影响宏观层面的出口规模。传统的基于同质企业假设的产业内贸易理论无法对这些企业间的异质特征做出解释。

二、文献综述

最近几年,以Melitz(2003)为代表的“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在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础上引入了两个关键性假设,即企业异质性和市场进入沉没成本,建立动态产业内贸易均衡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中异质性企业的行为决策,对上面所列的新的企业水平的特征做出了解释。

1.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与生产率所得

Melitz(2003)在Krugman(1980)的差异化产品、规模经济以及垄断竞争模型的墓础上,引入了企业异质性(以企业生产率差异来衡量)和出口进入沉没成本,并结合Hopehayn(1992)的动态产业模型,建立了异质性企业动态产业内贸易模型,来分析国际贸易的产业影响。他揭示出:贸易自由化使生产率较高的企业进入出口市场,生产率较低的企业只供给国内市场,生产率最低的企业退出市场;贸易引起的国内、外市场选择效应会使生产资源和市场份额向高效率企业重新配置,从而促进产业总体生产率的提高。随后,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对Melitz(2003)模型进行了拓展和验证。

2.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与贸易的二元边际

除了生产率所得,Melitz模型还可以用来解释至今被忽视的一个想象:贸易自由化不仅通过已有的贸易关系增加贸易,也通过新进入出口市场的企业数量的增加或者目标市场的增加来增加贸易。如果贸易成本下降,两种机制会起作用:已有出口企业会增加其在国外市场的销售额,即贸易的集约边际(theintensivemargin);新的企业会进入出口市场,即贸易的广延边际(theextensivemargin)。这与传统的产业内贸易理论的预期是不同的,因为在产业内贸易理论中,消费者对产品种类的偏好意味着均衡时所有的产品种类都发生了贸易,并且贸易成本随距离增加,因此总贸易额的变化总是在集约边际上进行调整。

Bernardetal.(2009),Muendler(2004)分别检验了贸易开放对美国和巴西企业贸易的影响,证实了Melitz模型关于贸易会在广延边际增长的预测。Helpmanetal.(2007)则认为1970年至1997年世界贸易的快速增长主要源于集约边际。根据Chaney(2008),异质性条件下企业的出口选择成为贸易流量调整的关键特征;较同质企业假设下的结论,异质性企业框架下贸易壁垒对贸易流量的影响要大得多。CrozetandKoenig(2008)用法国企业水平的出口数据,对Chaney(2008)模型进行实证估计,结果基本与Chaney(2008)的预期一致。

3.国内研究综述

由于中国企业层面数据的难以获得,国内相关研究比较滞后,但已有少数文献基于企业异质性来考察中国对外贸易的现实问题。张天顶(2008)、洪联英和罗能生(2007)等学者对异质性企业贸易理论的基本模型进行了扩展和补充。陈文芝(2009)实证表明贸易自由化引起的中国制造业出口增长主要是通过广延边际实现的,其对集约边际的影响有限。而钱学峰(2008)认为2003―2006年中国的出口扩张主要源自贸易的集约边际,贸易成本的变动对中国出口总量增长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促进广延边际实现的。这个结论与ManovaandZhang(2009)、Chaney(2008)是一致的。ManovaandZhang(2009)指出:2003―2005年中国出口的增长,30%来源于新企业的进入(总的广延边际),42%来源于已有出口企业扩大已有产品到已有贸易伙伴的出口(企业的集约边际),28%来源于已有出口企业增加新的产品种类和目的国(企业的广延边际)。

三、启示与政策建议

1.启示

上述文献为我们理解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和贸易的二元边际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但仍存在一些不足:(1)基于企业异质性贸易理论对中国问题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较少;(2)企业层面上的实证研究多是基于企业的调查数据,可能存在样本数量有限而使结论不够全面的问题;(3)在关税水平降低、非关税措施实施越来越普遍的今天,鲜有文献考虑技术性贸易壁垒。根据国家质检总局2007-2009年对出口企业的抽样调查,中国出口企业所面对的技术性贸易壁垒和由此所遭受的直接损失是逐年增长的,因此技术性贸易壁垒已成为企业出口面对的一个重要成本。

根据Chaney(2008),在异质程度大的部门,大企业占部门总产出的份额大,当贸易壁垒降低时,出口商的选择主要发生在小企业之间,总贸易流变化不大;在异质程度低的部门,中小企业占部门总产出的比例高,当贸易壁垒降低时,有较多低效率企业进入,对总贸易流的影响很大,因此一个部门内企业规模相当时,该部门的贸易额对贸易壁垒引起的贸易成本变化将会更加敏感。目前我国中小企业约1000万家,占全部注册企业的99%;制造业各部门同质程度较高,大部分产出集中于规模相当的中小企业,当关税水平降低、技术性贸易措施减少从而使贸易成本下降时,不仅已有出口商的出口规模会增加,还会有大量新企业进入出口市场,所以该部门总出口对贸易成本的变化反映更强烈。

2.政策建议

(1)我国农产品和机电产品主要销往日本、美国和欧盟等发达国家,而这些发达国家通常都设置有繁琐、严格的技术标准、产品标准和检验检疫程序,满足这些要求会增加我国出口企业的固定进入成本和可变贸易成本。因此我们应充分发挥标准化在我国制造业中的作用,加快各行业的标准化和认证工作,为我国制造业各部门参与国际竞争创造条件;积极参与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修改工作,争取与贸易国签订标准互认协议,以降低技术性贸易壁垒的负影响。

(2)虽然中小企在我国总企业数目中占绝大比例,然而出口企业的数目却很少,并且出口也多集中于大企业。因此,广大中小企业应积极培养自己的核心能力,采取外向国际化方式,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与竞争,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同时,政府应大力引导,在政策上给与金融支持、技术创新支持和市场开拓支持,并努力完善社会服务体系,共同推动中小企业“走出去”。

(3)政府还应积极参与多边贸易体制和双边贸易协定的谈判,通过关税的下调、非关税措施和其它贸易限制的减少降低企业的出口贸易成本,不仅利于已有的出口企业扩大产品出口量和进入的目标市场数目,还能吸引更多的中小企业进入出口市场,促进中国的出口增长路径由集约边际为主向广延边际为主转变,总体上促进我国制造业生产率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BernardA.B.,JensenJ.B.,ReddingS.J.,andSchottP.K.(2009),TheMarginsofU.S.trade,NBERWorkingPaper14662

[2]ChaneyT.(2008),DistortedGravity:TheIntensiveandExtensiveMarginsofInternationalTrade,AmericanEconomicReview,98(4):1707-1721

[3]CrozetM.andKoenigP.(2008),StructuralGravityEquationswithIntensiveandExtensiveMargins,CEPIIWorkingPaper2008-30

[4]HelpmanE.,MelitzM.andRubinsteinY.(2007),EstimatingTradeVolumes:TradePartnersandTradeVolumes,NBERWorkingPaper12927

[5]ManovaK.andZhangZ.W.(2009)China'sExportersandImporters:Firms,ProductsandTradePartners,NBERWorkingPaper15249

[6]MelitzM.J.(2003),TheImpactofTradeonIntra-industryReallocationsandAggregateIndustryProductivity,Econometrica,71(6):1695-1725

[7]MuendlerM.A.(2004),Trade,Technology,andProductivity:AStudyofBrazilianManufacturers1986-1998,CESifoWorkingPaper1148

[8]陈文芝,贸易自由化与行业生产率:企业异质性视野的机理分析与实证研究[D],浙江:浙江大学经济学院,2009

[9]洪联英、罗能生,全球生产与贸易新格局下企业国际化发展路径及策略选择――基于生产率异质性理论的分析方法[J],世界经济研究,2007(12):55-61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篇3

关键词:国际贸易,国际直接投资,市场结构

国际贸易理论与市场结构理论分析框架的产生

国际贸易是商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交换,国际直接投资则表现为货币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和循环。按照蒙代尔的理论,商品资本的国际流动可以完全替代货币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就不会发生。按照马克思政治经济学的观点,产业资本的循环依次经过货币资本、生产资本和商品资本的形式,并且3种资本形式还要保持时间上的连续性和空间上的并存性。单个产业资本循环的特点也体现在社会总资本的循环中,从世界经济的范围分析,产业资本循环经过上述3种形式才能保持经济活动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市场结构理论来自于产业组织经济学,按照该理论市场可以分为完全竞争和不完全竞争市场两大类型,不完全竞争市场又分为垄断竞争、寡头垄断和完全垄断3种类型。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的差别主要体现为产品差异性、进入和退出壁垒以及卖方集中度。完全竞争市场的特点是产品具有同质性,进入和退出壁垒小以及卖方集中度低,而不完全竞争市场则相反。不完全竞争市场上厂商提供的产品有差异、行业的进入壁垒较大,具有规模经济及由此产生的卖方集中度。古典贸易理论和现代贸易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新贸易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之初就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世界经济活动的发展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有融合趋势。

从历史上看国际贸易理论的产生先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早期的国际贸易理论从发源于15世纪欧洲原始积累时期的重商主义开始,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以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为标志。这两种理论有各自的分析框架,国际贸易理论的逻辑起点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上,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则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上。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世界范围内统1的贸易市场和资本市场逐步结合,商品、资本、技术和服务的流动日益密切,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呈现相互融合的趋势,但是统1的理论框架还没有建立起来。本文从市场结构的角度分析国际贸易理论和直接投资理论,并指出新贸易理论和国际直接投资理论融合的基础在于不完全竞争市场。不完全竞争市场下的新贸易理论解释了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和福利影响,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递增使得垄断竞争厂商都具有向国外出口产品的动机,加之这些厂商生产的是有差异的同种产品,产业内贸易形成。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不完全竞争市场,如果具备贸易壁垒和资本自由流动,国际直接投资厂商进行跨国直接投资就能够实现对国际贸易的完全替代。

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现代贸易理论和新贸易理论的发展过程。按照市场结构划分前3种可以归纳为1类,它们的理论基础都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古典贸易理论包括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李嘉图的相对优势理论,新古典贸易理论包括1般均衡理论、相互需求理论和对偶理论,这些理论都建立在完全竞争的假设下。现代贸易理论则以要素禀赋论为代表,该理论体系阐述国际贸易产生的原因在于产品的价格差异,价格差异源自于成本差异,成本差异产生于生产要素的丰裕度。主要理论包括要素禀赋论、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萨缪尔森—斯托尔帕定理和罗伯津斯基定理等。

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分析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这些前提假定包括:生产要素在各国内部是自由移动的,而在国家间是不能移动的;国家之间实行自由贸易,不存在政府对贸易的干预或管制;生产和交换是在完全竞争的条件下进行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要素处于“充分就业”状态;贸易双方的出口价值等于进口价值,国际收支平衡;运输费用和其他交易费用为0;没有要素密集度转变的情况,生产同1商品时各国的生产技术1样,生产函数相同;没有规模经济的利益,不存在规模经济递增。从上述的前提条件可以看出该理论体系将国际直接投资排除在外,首先国家之间没有多余的资金可以投资;其次国家之间没有要素流动的可能性。总之古典贸易理论和新古典贸易理论没有给国际直接投资理论留下任何成长空间。

要素禀赋论创立后成为最重要的国际贸易理论,该理论认为如果掌握了1国的资源禀赋情况就可以推断出该国的对外贸易走向。然而里昂惕夫的实证分析却得出了相反的结论。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释用于修正要素禀赋论的前提条件,如贸易壁垒说、自然资源稀缺说、生产要素异质说以及人力资本说等等。前提中完全竞争的假设在现实中难以满足,完全竞争市场中企业只能作为产品价格的接受者,他们提供的产品是同质的。国际贸易活动中的许多现象无法用完全竞争的市场来解释,不完全竞争市场中的新贸易理论应运而生。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新贸易理论

新贸易理论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期,它的创建是建立在两个相关学术领域的发展之上:即产业内贸易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该理论认为资源差异和规模经济均是国家进行专业化和贸易的原因,前者是完全竞争和规模报酬不变条件下的产业间贸易,而后者是不完全竞争和规模收益递增的产业内贸易,它更强调的是非比较贸易优势。同时为强调规模经济作为贸易的原因作了3个基本创新:将产业组织引入贸易理论,将贸易理论从完全竞争模式的不现实中解脱出来;摒弃了传统的2维假定和凸性生产可能性曲线,新贸易理论发展了1种“层级结构”的方法来解释贸易和要素流向,即产业间贸易仍由要素禀赋的差异来决定,而某产业内部具有类似要素比例的产品之间却相互分工和贸易,后者在产业间贸易的格局中表现为净贸易量;区分了技术溢出的外部经济和市场规模作用的外部经济。

把新贸易理论看作和古典贸易理论完全对立是不确切的,新贸易理论只是补充了后者在自身假设框架下所难以解释的现象。新贸易理论建立在不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而古典贸易理论建立在完全竞争市场基础上。

不完全竞争市场与国际直接投资理论

国际直接投资理论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垄断优势理论,它由美国学者海默于1960年在他的博士论文《国内企业的国际经营:关于对外直接投资的研究》中首次提出。传统的国际投资理论都假定市场是完全竞争的。海默则认为,要解释战后对外直接投资现象,必须摒弃传统理论中关于完全竞争的假定,对不完全竞争进行研究。在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不具有支配市场的力量,它们生产同类产品,拥有获得所有生产要素的平等权利,这样就不会有对外直接投资发生,因为它不会使企业拥有高于当地对手的优势。只有在不完全竞争的市场条件下,企业才能获取垄断优势,并通过直接投资在国外予以利用。

金德尔伯格将垄断优势分为4类:来自于产品市场不完全的优势;来自生产要素市场不完全的优势;企业拥有的内外部规模经济;由于政府干预,特别是对进入市场以及产量的限制所造成的企业优势。后来学者在海默的理论框架下进1步发展了垄断优势理论,集中表现在两个方面:1是论述跨国公司垄断优势的来源;2是跨国公司在出口、直接投资与许可证交易3种方式中选择直接投资的根据与条件。其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就是邓宁的国际生产折中理论。

国际生产折中理论认为,企业的对外直接投资是由企业特定优势、内部化优势和区位特定优势3者共同作用的结果。企业特定优势类似于海默提出的垄断优势,即1国企业拥有的高于其他国家企业的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只是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必要条件非充分条件。内部化优势是指企业为避免市场不完全而通过内部化将企业的优势保持在企业内部。市场不完全的含义近似于不完全竞争,邓宁认为市场不完全可以分为两类:结构性市场不完全和知识性市场不完全。企业利用市场不完全通过内部化建立垄断优势,内部化优势越大,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倾向性越明显。内部化优势还不能充分解释对外直接投资,利用出口照样可以发挥优势。区位优势可以更充分地解释对外直接投资的原因,因为区位优势属东道国所有,企业无法自行支配,只能予以适应和利用。只有国外区位相对国内区位具有更大优势时企业才可能进行对外直接投资。

不完全竞争市场下国际贸易和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

在世界经济活动中,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体现在以下方面:在地理区域上呈现高度的1致性,在贸易和投资领域还是以发达国家为主导,发展中国家的规模在逐步扩大;国际直接投资的产业流向与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1致,2战前以发达国家的制成品和发展中国家的初级品为主,2战后传统的工业品贸易下降,高科技含量的工业品贸易量上升,究其原因在资本的跨国界流动,战后国际资本更多地流入制造业和新兴工业部门,加快了发展中国家的工业化进程;国际直接投资改变了国际贸易的模式与格局,最初国际贸易更多表现为产业间贸易,随着跨国公司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和企业内贸易在增加。国际直接投资对贸易的促进作用主要是通过跨国公司内部贸易实现的,母公司与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的企业贸易量在不断扩大。第4,国际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的融合协调机制统1在世界贸易组织的框架内实现。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篇4

产业内贸易是指同一个产业内的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输入的活动。二战以后,这种新的贸易形式发展十分迅速,在当代的国际经济活动中,产业内贸易已经成为影响国际分工、促进新兴和主导产业形成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新贸易理论认为,在贸易模式上,由于规模经济的存在,使得每一个企业不会去生产完整系列的产品,而会生产某种具有专业化的产品,即专门生产一定的差异产品,这样就会发生以差异产品为内容的产业内贸易。而当代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使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出现了复杂化。因此,分析产业内贸易的形成机制,对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从而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一、产业内贸易水平与对外贸易竞争力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评价产业内贸易的指标是1975年由GrubelHerbert&P.J.Lloyd给出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许多研究发现,工业化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指数水平高于发展中国家,而新兴工业化国家(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水平又高于非新兴工业化国家,如表1所示。表1世界各国(地区)产业内贸易指数(1978年)非新兴工新兴工业化工业化业化国家国家(地区)国家阿尔及苏希澳大利亚1.5丹0.8腊21.1利亚29.3喀麦隆6.1巴基斯坦14.8巴西37.8奥地利74.1智利10.1泰国17.3香港40.3加拿大66.9多米尼加6.9塞内加尔18.7以色列61.9芬兰45.4埃及6.8突尼斯17.3墨西哥31.9法国80.3象牙海岸13.4土耳其7.9葡萄牙32.8德国62.7牙买加14.4菲律宾15.0西班牙52.1意大利59.0加纳4.3圭亚那19.6南斯拉夫50.7日本26.0肯尼亚13.9危地马拉32.7新加坡66.9新西兰25.9斯里兰卡4.8马来西亚32.4台湾34.9美国59.4资料来源:鲁明泓《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与评估》,《国际贸易》1995年第4期从上表中我们可以推断,较高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反映了一国在多变的贸易环境中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因此产业内贸易指数以及它的增加值反映了一国在面临更为广阔的国际市场时快速调整自身生产的能力,这也是竞争力的一个方面。由此可见,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是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有人曾对发达国家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1976年的产业内贸易指数进行了分析,发现与科学技术密切联系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产品,是西方7个工业化国家进行产业内贸易的热点,医用电子设备7国中有5国的产业内贸易指数在50%以上,办公设备有6国在60%以上。可见产业内贸易发展与一国的新兴产业和主导产业的发展密切相关,技术密集型的新兴产业和支柱产业产品,附加值高,需求弹性大,生产规模和贸易规模持续上升,为产业内贸易发展提供了空间。同时,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加快了科学技术、管理经验、企业家精神在不同国家同一行业内的传播和扩散,给同类产品生产上档次提供信息,并通过规模经济,实现不同国家在产品层次上的分工,实现产品生产的国际化,从而促进一国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的发展。总之,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产业内贸易在给各贸易国带来贸易利益的同时,还可以促使一国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因而,产业内贸易最终将取代产业间贸易而成为国际贸易的主要形式,这是国际贸易发展的必然趋势。二、产业内贸易形成的机制一般来说,消费者偏好的多样性、国际直接投资活动是产业内贸易最基本的推动因素。(一)产品差异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产业内贸易首先表现为差异产品的贸易。所谓差异产品,是指相似但不完全相同,也不能完全替代的产品。差异产品一般分为三类:水平差异产品、垂直差异产品和技术差异产品。商品差异的类型不同,引起的产业内贸易的原因也不同。水平差异,是指同一类商品具有一些相同的属性,但这些属性的不同组合会使商品产生差异。从水平差异分析,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是消费者偏好,即消费者的需求是多样化的。当不同的国家消费者对彼此的同类产品的不同品种产生相互需求时,就可能出现产业内贸易。垂直差异,是指产品品种上的差异。从垂直差异产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消费者对商品档次需求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取决于个人收入差异,收入高的消费者偏好高档产品,而收入低的消费者只能偏好中低档产品。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就可能出现高收入国家进口中低档产品和低收入国家进口高档产品的产业内贸易。技术差异是指技术水平提高带来的差异,也就是新产品出现带来的差异。从技术差异商品看,产业内贸易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产品存在生命周期。先进工业国技术水平高,不断推出新产品,而后进国家则主要生产标准化的技术含量不高的产品,因而处于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同类产品会发生产业内贸易。(二)国际直接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随着跨国公司的大量出现,跨国公司的投资行为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越来越大,极大地促进了产业内贸易的发展。在跨国公司理论中,把跨国公司分为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模型两种。垂直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将生产经营活动的各个阶段分散于不同国家,而水平一体化模型中的跨国公司在很多国家重复从事大致相同的活动。垂直一体化模型和水平一体化模型对产业内贸易的影响机制是不同的。1.垂直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垂直型跨国公司在总部和海外工厂之间实行纵向分工,设在母国的总部和工厂从事产业链中关键的产业环节,一般是知识密集型产品的生产活动;海外子公司则往往从事产业链中增值相对较低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本密集型的生产活动。这种纵向分工是发达国家跨国公司对发展中东道国传统的直接投资方式。当母国与东道国的要素禀赋存在一定差距时,处于某一生产阶段的子公司会从其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输入零部件或中间产品,加工后输往母公司或其他子公司,由此产生“垂直贸易”。有的学者认为这种垂直贸易应该算作是产业间贸易,但在各国的统计上常常将零部件、中间产品及加工产品视为同组商品,因而被统计成为产业内贸易。由此可见,跨国公司的垂直型内部贸易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之一,使无论是投资国或是东道国的产业内贸易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而且随着跨国公司数目的增加,产业内贸易额也会增加。但这种产业内贸易的增加对投资国与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对母国而言,当它对外进行垂直型直接投资时,为了保持母国对东道国的技术优势,母国会利用它的有利经济条件,包括丰富的人力资本、大量的研究机构、以及研究与开发投资等,提高母国的技术水平和生产效率。因此,一国的垂直型对外直接投资越多,产业内贸易额就越大,所体现出来的对外贸易竞争力就越大。而对东道国而言,虽然吸引垂直型跨国投资可以增加产业内贸易,从而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从短期来说对一国外贸竞争力具有促进作用,但从发展的角度分析,发展中国家总是接受前一轮被淘汰的技术,在技术发展上始终处在相对劣势的地位,对发展中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促进作用不大,因而这种产业内贸易的扩大并不能代表产业真正的技术水平和竞争力的提高。2.水平一体化投资与产业内贸易的形成在水平一体化模型中,跨国公司因为主要在经济发展水平和市场规模相似的国家之间从事类似的经营活动,因此倾向于在各个国家都建立自己的生产和销售体系,在当地生产,满足当地需求。从表面上看这种投资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替代了国际贸易,但如果结合产品差异和消费者偏好来研究,则会发现跨国公司的水平一体化投资也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来源。这种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经济发展水平类似的国家之间建立内部市场,进行差别产品交易,呈现出产业内贸易的特征,同时又有规模经济的特征,在需求的拉动下,产业内贸易得到了极大的发展。二战后发达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相互投资额与产业内贸易额同时增长的现象充分证实了这一点。由水平一体化跨国经营所产生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无论是对母国还是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都具有促进作用。对母国来说,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在总部与海外工厂之间平行分工,从事基本相同的生产经营活动,从而获得了规模经济,降低产品平均生产成本,这种建立在规模经济基础之上的产业内贸易的增加极大地促进了母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而对东道国来说,跨国公司的进入会给东道国带来母国先进的生产和经营技术,促进东道国的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即使母国和东道国技术水平相差不大,跨国公司也会为东道国带来有特色的生产方式、新的营销渠道,以及不同的管理理念等,因此,由水平一体化跨国公司所带来的产业内贸易水平的提高同样也促进了东道国的对外贸易竞争力的提高。三、充分重视产业内贸易,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目前,我国的对外贸易格局基本上是以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为基础的,突出我国与贸易伙伴国之间产业结构的互补性,也就是说,我国的贸易格局还基本上是建立在以比较利益为基础的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则较不发达,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在国际贸易格局发生巨大变化的今天,仅仅按照静态的比较利益进行分工和贸易还是远远不够的,它会造成我国产业结构的滞后。因此,逐步实现以产业内贸易为主的贸易格局,发展高层次的产业内贸易,是我国把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一)大力发展差异产品,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在垄断竞争市场条件下,产品差异为发展中国家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提供了一个有益的思路:即工业产品的多样性使得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有足够的资源来生产、出口全部工业产品,国际贸易的空间变得越来越大,即使在同一行业内,也可能既进口又出口。因此,对别人已经形成优势的产品,我们也可以通过开发更新的差异产品或其他种类、型号的产品,并通过规模经济降低成本,形成自己的优势产品并向国外出口,形成对外贸易竞争优势。1.加快发展高科技产业,促进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贸易的发展。从我国目前出口的现实来看,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是我国出口商品的主要市场,贸易模式主要是产业间贸易,而产业内贸易额较小,这主要是因为我国与这些发达国家之间的水平差异产品贸易额偏小。特别是现阶段我国与发达国家在高技术产品上的分工程度还很低,我国仍需要进口许多高新技术产品,而出口的则是一些层次较低的加工产品。因此,发展高科技产品,促进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之间的贸易,是改变我国与发达国家之间以产业间贸易为主的贸易模式的重要途径。此外,发展高科技产业,在某些领域形成技术优势,使我国与技术水平落后于我国的一些发展中国家形成技术差异,促进以技术差异为主的产业内贸易的发展,也是提高我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重要方面。2.实施品牌战略,促进差异产品的发展。在产品差异优势中,品牌是实行“差别战略”的重要手段。品牌代表着一个产品的质量、性能、功效以及产品的市场定位、文化内涵、消费者对品牌的认知程度等。现代企业越来越多地运用品牌及其品牌系列产品来代表企业的产品与其他企业产品的差异。品牌的差异不但体现在价格的差异上,更重要的是体现在产品的营销、市场、技术和经营管理的差异化上,因此,实施品牌战略是我国出口企业提高产业内贸易水平,实现出口商品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从而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手段。3.加快对传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技术改造,促进差异产品的发展。我国的比较优势在于劳动力要素,因此,对我国现有的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我们可以通过高新技术加以改造。利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不但可以创造产品的成本、价格优势,还可以进一步增强产品的差异化优势,使产品向多规格、多品种方向发展,以满足人们对产品不断变化的需求,利用高新技术可以不断变换生产技术、改进生产工艺、创造出适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新产品,促使传统产品向精加工、多功能、高附加值的科技型产品转换,使产品不断更新换代,从而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及我国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地位。4.积极介入产品销售领域,获得差异优势。产品差异化的内涵相当广泛,除了指产品在档次、质量、款式、颜色、商标等方面的差别外,还包括了在销售上的差异,如广告、包装、售后服务以及人们主观意识上的差别,这些差异化极大地增加了产品出口的附加值。在当今科技革命迅速发展和消费需求日趋多样化的时代,各企业在生产和流通活动中实行差异化竞争策略是提高企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手段。而我国在开展对外贸易时,常常忽视产品差异,特别是忽视或根本不能介入产品广告、宣传等销售领域,而不能获得较多的利润。例如,我国大量存在的加工贸易、“大进大出”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它们的产品的出口价格往往只是发达国家最终零售价格的1/4或1/5,其他的增值部分归于推销、批发与零售服务、商标、广告设计等增加产品差异化的有关工作,而我国的厂商因为不能介入这些造成差异化的领域,而失去了获得较多利润的机会。因此,积极介入产品销售领域,是我国企业增加产业内贸易,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5.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研究,提高产业内贸易。如何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一直都是我国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重要内容。笔者认为,我国与许多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相当,大力发展水平差异产品贸易大有可为。我们应加强对发展中国家市场的研究,生产出适合不同消费者偏好的差异产品,提高我国与发展中国家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二)充分利用国际直接投资,提高我国产业内贸易水平如上所述,无论是垂直一体化的跨国投资还是水平一体化的跨国投资都是产业内贸易的重要源泉,但两者对母国和东道国对外贸易竞争力的影响是不同的。从我国目前的现实来看,要大力吸引水平一体化的跨国直接投资还不具备条件,因此,短期来说,我们还是要通过吸收发达国家垂直一体化的跨国投资,获得资本、技术、产业升级效应。但从长远来说,我们应该尽量吸引发达国家的水平一体化的跨国公司的对华投资,提高我国的技术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能力和出口能力,从而增加与发达国家之间水平差异产品的贸易,提高我国的产业内贸易水平,从而提高对外贸易竞争力。在对外投资方面,一方面,我国应鼓励一些具有一定实力的企业,对与我国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甚至更高的国家进行水平一体化的跨国投资,形成规模经济,甚至是效益更加明显的范围经济,增强产业内贸易;另一方面,通过对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落后于我国的发展中国家进行垂直一体化投资,加大我国产业内贸易份额,使我国的一些产业继续保持规模经济优势,也是我国提高外贸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鲁明泓:《中国产业内贸易指数的测算与评估》,《国际贸易》1995年第4期。张建红:《对国际贸易中产业内贸易的理论探讨》,《思想战线》1997年第6期。杨秀云、张玉萍:《产业内贸易与中国外贸发展取向》,《山西财经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张碧琼:《国际资本流动与对外贸易竞争优势》,中国发展出版社1999年版。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篇5

[关键词]新贸易理论对外贸易发展战略中国

一、国际贸易理论的第三个发展阶段――新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理论经历了从古典贸易理论到新古典贸易理论,进而从新古典贸易理论到新贸易理论三个发展阶段。传统国际贸易理论自它诞生之日起,就不断遭到严峻的挑战。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尤其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国际贸易领域出现了许多新现象。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超过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发达国家之间制成品的产业内贸易比重上升等。对此,传统国际贸易理论一筹莫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以斯蒂格利、克鲁格曼、格罗斯曼以及赫尔普曼为主要代表的一批经济学家创建了一个新的分析框架,吸取了以往诸多贸易理论的合理因素,发展出自己的理论,这一理论被称为“新贸易理论”。起初新贸易理论旨在用实证的方法解释贸易格局,填补传统贸易理论的逻辑空白,后来发展成为以规模经济和非完全竞争市场为两大支柱的完整的经济理论体系。

新贸易理论在企业生产具有规模经济、国际市场的竞争是不完全的、国际技术外溢等假设上,提出了不同于传统的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些观点。

1.国际贸易形成的根本原因

传统贸易理论认为:商品价格差异是贸易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新贸易理论则认为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相对要素价格差异是等价的,但由于技术因素的引入,两者与相对商品价格差异不再等价,相对要素禀赋差异与经济规模的差异共同作用的结果是贸易的根本原因。反过来说,即使两国间没有要素禀赋的差异,由于经济规模的不同也会出现贸易。这就解释了战后工业化国家之间的贸易大增,直到今天占世界贸易额的60%以上的现象。

2.贸易构成和贸易量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两国间只存在产业间贸易,产业内贸易(要素密集度相似的产品的贸易)不可能存在。现实情况却不然,不仅许多产业内(如小汽车、机械、电子)等存在着大量贸易量,更有甚者,发达国家之间的贸易增长更快。新贸易理论引入了相异产品的概念来建立贸易模型。就总的贸易量而言,要素禀赋的相对差异(决定产业间贸易量)和国家相对规模(决定产业内贸易量)共同决定了贸易量。

3.贸易利益

传统的贸易理论认为:当存在着要素禀赋相对差异的两国分别进行不完全专业化生产,各自发挥比较优势,然后进行贸易,双方都能获利。这种静态的贸易来自专业化生产的生产效率的提高。新贸易理论则指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的市场结构下,经济不可能达到完全竞争市场下的资源最佳配置状态,只能在一种次优状态下运行。但相比于各国自给自足的情况,开展贸易后,全世界的总体福利水平提高。

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从本质上说,新贸易理论是将传统贸易理论的相对要素禀赋原理修正为相对要素禀赋和规模经济优势原理,较好地解释了现实世界中的各种新的贸易现象。新贸易理论的出现并不意味着它替代了传统的比较优势理论。传统贸易理论与新贸易理论争论的实质是干预主义与自由主义的争论。

二、新贸易理论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贸易理论是贸易政策制定的依据,理论发生变化必然导致政策也随之发生变化。尽管新贸易理论家一再强调“新贸易理论最初绝非是政策导向型的”,但新贸易理论却在理论上为贸易政策提供了支持。贸易理论家们和许多政府就借助新贸易理论所提供的分析工具或局部结论,努力寻找那些适合于不完全竞争的新的贸易政策。在这种努力中,最引人注目的和最具争议性的贸易政策就是战略性贸易政策了。

战略性贸易政策是建立在不完全竞争、规模收益递增基础上的新贸易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战略性贸易政策从本质上说并不是关于战略性产业的贸易政策,但却是一种有利于促进战略性产业发展的、政府有效干预的对外贸易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是20世纪80年代由布兰德(J.A.Brander)、斯潘塞(B.J.Spencer)、克鲁格曼(P.R.Krugman)等人发展起来的一种新的贸易政策理论。自产生之初,就由于它为政府干预对外贸易提供理论依据而倍受关注。支持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理论观点有两个:一个是利润转移的论点;另一个是外部经济的论点。

1.利润转移

利润转移论点是以内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主张政府通过关税和配额等进口保护和出口补贴等出口促进政策,加强本国厂商的竞争地位,扩大本国厂商在国际市场的份额,以外国向本国转移利润为直接目的。其政策目标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内容:一是用出口补贴为本国寡头厂商夺取市场份额;二是用关税来抽取外国寡头厂商的垄断利润;三是以进口保护作为出口促进的有效手段。

2.外部经济

外部经济论点则是以外部规模经济为基础的,该论点认为某些产业或厂商能够产生巨大的外部经济,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和出口扩张,但由于这些外部经济不能完全被该厂商占有,因此,这些产业或厂商就不能发展到社会最优状态。如果政府能对这些产业或厂商给予适当的保护和扶持,则能促进这些产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其国际竞争能力,获得长远的战略利益。

总而言之,新贸易理论政策认为在规模经济和不完全竞争条件下,一国政府可以借助生产补贴、出口补贴、进口关税、研发补贴、保护国内市场等措施扶植本国战略性产业的增长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带动相关产业发展从而转移国外垄断厂商的超额利润、提高本国的福利水平。

三、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

中国在对外贸易实践中一直主要采取以比较优势为基础的贸易发展战略。随着对外贸易规模的扩大以及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比较优势战略呈现出了明显的不适应性。而新贸易理论为我们的贸易政策提出了许多新思路。例如规模经济的贸易学说提出了一个“战略性贸易保护”的问题。国际贸易的新理论并不告诉我们应不应该保护的问题,而是为了我们贸易政策的选择提供了更多需要考虑的问题。

新贸易理论对我国对外贸易战略选择的启示如下:

1.重视培育国家竞争优势

一国兴衰的根本在于国际竞争力的大小,在于国家的竞争优势。国家竞争优势要以主导产业的竞争优势为基础,应大力发展高科技、优化产业结构。我国创造产业的竞争优势,首先需要用科技对原有的比较优势产业进行改造,使其具有竞争优势,但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成为带动产业结构升级的领头产业;其次是发展新的高科技含量的产业,培育新的优势产业,带动全国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以获得国家的竞争优势。所以,我国的对外贸易,不管是实施出口替代战略,还是进口替代战略,都始终要把提高产业结构水平做为重点。

2.重视国内市场

巨大的国内市场可以形成企业的规模经济,增强企业竞争能力;可以缓冲出口不利时的风险,也可以容纳下大量进口商品以免国内产业受到毁灭性的冲击。对国内市场的适度保护有利于培育本国战略产业的竞争能力。我国的外贸发展必须以努力保护而非损坏国内市场为代价,即在努力扩大出口的同时,实施进口替代战略,对国内市场进行适度保护。

3.重视规模经济的作用

从实际情况来看,国际竞争力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以培养和获得:资源禀赋竞争力、规模竞争力、资本竞争力和技术竞争力。规模经济带来的成本优势可以增强国际竞争的能力,但目前我国多数企业规模小、相互分工缺乏、平均成本很高,这削弱了我国的劳动力成本优势,使国际竞争能力下降。所以,培育我国外贸企业的规模经济迫在眉睫。

4.重视发挥政府的作用

政府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创造出新的比较优势。国家对主导产业的支持,有利于产业结构的优化提高,有利于培育产业竞争优势和国家竞争优势;国家的战略性贸易政策,可以保护国内市场,促进外部经济产业的发展,重视对高级要素的培育,有利于尽快获得强大的国际竞争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吉昌:论新贸易理论与我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浙江学刊,2001.1

[2]宁冬莉:论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的选择.经济问题,2004.8

[3]王建福:新贸易理论及其政策的适用.特区经济,2005.8

[4]徐栋霍俊卿:国际贸易新理论及对中国外贸政策的启示.江苏石油化工学院学报,2001.6

对外贸易和国际贸易的异同篇6

关键词:国际贸易文化风险文化差异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文化作为人们在社会实践、习俗习惯中所形成的一种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它以一种“共同理念”的形式影响人们的交易行为和消费偏好,促进或制约着国际贸易的生产和消费。因此,国际贸易与文化是不可分割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是影响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一个根本性因素。然而,综观现有的主流贸易理论,在阐述国际贸易的依据时,本质上都是从劳动、资源、产品、技术等纯经济要素来加以说明,几乎没有涉及文化禀赋问题,更没有将文化作为一种根本性因素来深入分析国际贸易的发生和发展。在全球化大背景下,经济、文化日益互为一体,文化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作用越发凸显。离开了文化,我们就很难说明许多贸易现象的发生和发展,不能去把握贸易的本质和运行规律。因此,深入探讨国际贸易的文化根源,揭示国际贸易发生、发展的文化依据,是很有必要的。同时,对国际贸易文化依据的分析,也为国际贸易中具体文化问题的考察,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一、文化风险的根源

国际贸易中的“文化风险”概念旨在说明文化这一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给企业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带来损失的可能。也就是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因不同的社会习惯而存在的产品市场差异,使人们难以预测哪种产品会在外国市场上受欢迎,哪些商品会得到当地国的抵制。为此,文化风险直接作用于出****易中的商品和商品贸易中的目标市场。

如果文化差异未得到合理控制或管理,将会沿着文化差异、文化冲突、文化风险、这一路径产生文化风险,从而可能导致贸易公司运作的低效率,对贸易双方产生破坏性影响。文化风险的根源是文化差异,并表现在三个层级上。首先,国家的主导文化对国际商务影响最大,不但影响商业交易的语言,还影响交易的性质与种类。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存在不同的行为方式,经常表现为:价值观差异、种族优越感与种族歧视、对文化符号系统理解差异、政治文化的不同导向,以及不恰当地运用管理习惯。其次,文化风险还源于不同国家不同公司间不同的企业文化差异。企业文化是国家文化的反映,影响组织的各个方面,指导日常的商业交往。包括经理如何选拔与提升雇员、如何领导和激励下属、如何构造组织、如何选择和制定战略以及如何与其他商人谈判等。再次,公司内部员工来自不同国家,他们身上都有本国文化的印记,组织中个体文化差异也会带来文化风险。

■二、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诺斯指出:“传统的主流经济学理论一直忽略了制度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在那里,制度至多是经济增长的既定前提,而不是原因。”按照新制度经济学的观点,作为经济增长既定前提的制度包括两种:一是正式制度,即政治政策、经济规则、契约等人们有意识创造的一系列政策法规;二就是非正式制度。所谓非正式制度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社会交往中逐步形成,并得到社会认可的一系列约束,包括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伦理道德、意识形态等。这些因素都可以统称为“文化”。在制度对贸易体制的作用中,正式制度当然占据主要地位,但是非正式制度也是贸易活动赖以进行的影响因素,它通过对人的行为选择和激励的作用,以及对正式制度安排的制约,对国际贸易的发展也产生着重大影响。文化因素就是作为这么一项非正式制度影响着国际贸易的发展的。作为非正式制度的文化因素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部分。

(一)价值观念与风俗信仰

价值观念是人们对一事物的总体看法和评价,是人们基本的信念和判断,这种评价或判断势必影响人们的生活方式选择,从而影响人们对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比如人们对生命存在意义上的看法中,认为平和安顺为好的人追求安静、保守的生活方式,对新潮事物和产品不感兴趣;而认为轰轰烈烈才不枉人生的人则追求有刺激的生活方式和时尚产品。前者看重归属感,后者追逐成就或权力。由此推断,以前者为主流价值观念的国家,对外交流的欲望不会太强烈,人们对外来产品和服务不甚欣赏,所以不利于贸易自由化的发展,而后者与之完全相反。

(二)伦理道德

道德通过教育和社会舆论等力量,使人们具有善与恶、荣誉与耻辱、正义与非正义等观念,并逐渐形成一定的习惯和传统,以指导和控制人们的行为。在不同的民族文化中,人们的道德观念及其对人的约束力都不同。以中国传统的儒家文化为例来说,中国人倡导的“忠”、“义”、“孝”、“忍”、“稳”等观念,在社会正常运行中对人们的行为有极大的规范作用,形成了东方社会生活中的道德约束特征,这与西方建立在契约制度基础上的社会文明有很大差别。西方文明在很大程度上是法制发展史的文明,所以法律在人们行为中的规范作用特别大,人们以为守法就是道德,即使一些很有人情味的东西,都以法律来规范,形成了法律约束的特征。顺应道德观念,利用道德约束展开贸易活动,对于外来者非常难,因为对不同地域道德观念的理解、掌握、运用是极其艰难而漫长的。所以,各国不同的道德观念对国际贸易无疑又是一个阻力。中国很多企业回避反倾销诉讼,中国制造的很多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没有取得应有的市场份额主要是由法律原因造成的,而很多西方国家的产品在东方国家的滞销则是由道德观念的差异造成的。

■三、降低国际贸易中文化风险的措施

面对这种无形的文化因素对国际贸易的影响,进一步推动世界贸易的自由化发展,使世界各国都能充分利用自己的资源,享受尽可能多的比较利益,靠一种文化完全地压制或征服另一种文化是不可能的。消除文化因素对贸易不利影响的最有效方法是推动世界文化的融合,形成一种协调配合、相互尊重和补充、杂交而成的多元文化综合体,使文化因素对贸易的不利影响消失并推动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为了实现这一局面,以下一些策略是不可缺少的。

(一)建立国际性文化交流

为了消除文化差异,最宏观、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建立国际性的文化交流组织和文化交流中心,进行多层次、多形式的文化展示和交流,以消除观念、习惯、语言和艺术鉴赏等方面的贸易阻碍。文化是有传统的,但它也是可以交流的,高层次的文化也是易于被世界各国人民理解和接受的。只要人们不懈努力,文化大融合的一天终究会到来。近期中国举办的几次国际性的文化展览盛况空前,充分说明民族文化的精华也是可以被人类所共赏的。通过这些文化展览的成功举办,世界各国对中国的了解一定会加深,更会增加他们对中国产品的喜爱,最后带动中国产品在世界贸易中销量的上升。

(二)贸易策略与当地文化交融

国际贸易活动中最直接的主题就是企业,当一个企业有志于开拓一个拥有不同文化的市场展开贸易活动时,最为重要的就是其贸易策略的制定。企业在制定国际贸易策略的时候,应该注意与当地文化的融合。创造为当地人接受又有吸引力的情境,使文化渗透其中,这是第一个步骤。然后是在整个经营设计过程中注意配合文化环境要求进行创新,包括产品设计、定价、促销和分销等方面,既要创造出适合销售国文化的产品,又要使定价的方式和程度为之接受,还要找到适合当地习惯的渠道,采取购买对象乐意接受的宣传方式。这些环节缺一不可,只有把他们都有机地结合起来,才能达到破除壁垒的目的。

(三)文化交融的培训与培养

为了与文化因素对贸易活动日益明显的的影响保持同步,需要进行多种方式的文化融合的培训,培养出推进文化融合的跨文化管理人才。通过文化融合促进国际贸易的自由化发展,关键是具有文化融合意识和知识的管理人才的培养。为此,应当进行这样一些方面的培训:(1)文化理解的培训。即介绍不同国家的人文状况,了解不同国家的风土人情、消费习惯、生活方式、制度法规等,并与本国的相应方面作比较,加深对国外文化的理解。(2)文化应用的培训。让被培训者了解其他国家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他们的价值观、行为、态度,清楚针对他们的价值观应该采用的奖励方式,并对当地的奖惩制度做出评价和改进的建议。(3)实地文化考察的培训。派遣培训人员到他们将来可能从事工作的国家进行实地的观察和研究,使他们在与当地消费者的直接接触中理解他们的文化,把握他们的动机。(4)相互交流的培训。邀请不同文化背景的贸易管理者与被培训人员进行适时的交流,并经常组织有国外工作经验的经贸人员进行交流,互谈感受,加深他们对不同文化的理解。

(四)充分利用各民族的风俗习惯与偏好

在国际贸易活动中,尽管一些习俗禁忌可能会阻碍外来商品的进口,但只要规避得当,同样会创造贸易需求,比如,绝大多数美国人喜欢蓝色和杏红色的家用器具,南欧人偏爱红色容器,而荷兰人则喜欢白色等,我公司面对这些风俗习惯偏好,制订了满足差异化需求的目标计划,结果其产品2008年在海外销量增加19%。文化差异对服务贸易的需求影响更是如此。当前,服务业已占世界贸易额的20%-30%,据估计它将以每年20%的速率增长,这意味着国际贸易中将越来越以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形态表现出来。尽管精神文化和行为文化不像货物贸易中的物质文化易于移植,但其文化特质和文化个性更能影响服务贸易的需求。对于文化附加值很高的文化商品和知识商品而言,由于人们对异国民族文化的好奇和对高科技文明的追求,无疑是创造贸易需求的文化根源。对于一般的服务商品而言,服务供应商和消费者之间的社会关系、固有的感觉方式及其所有属性的重要程度在不同文化间存在差异,但文化差异优势能从根本上影响用户的满意度及服务商与消费者之间关系,文化因素仍是产生贸易需求的原因,例如,由于买方必须建立对卖方所售产品质量的信任,因而,服务的无形性使海外的服务贸易变得更加困难,但是一个公司品牌文化及良好的声誉却能改观国外贸易现状。

总之,国际贸易不仅仅是一个经济活动过程,而且也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是一个经济与文化互动的过程。这一研究为我国新时期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新的启示:文化具有单纯的经济战略所不具备的优势,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市场中,如何发挥我国独具特色的文化比较优势,对我国国际贸易的长远发展是至关重要的。为此,一方面,企业和外贸经营者要充分重视文化的价值,努力提高和优化贸易商品的文化品质;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企业和行业协会要通力合作,确立正确的文化战略,以文化力提升国际贸易的竞争力。

:

[1]胡惠林,李康化.文化经济学.太原书海出版社,2006

任净.文化差异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中国流通经济,2004

刘锐.文化视野中的国际贸易.理论界,2005

冯双鹏.试论国际贸易中的文化影响力.理论界,200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银行会计员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理6

    - 阅0

    银行会计员个人工作总结篇1转眼20xx就结束了,随之结束的,还有我在20xx年的会计工作。在最后结束了这一年最后的工作之后,我也开始反思这一年的情况。这年里,我紧跟xx银行的发展.....

    有感范文(收集3篇)

    - 阅0

    优秀事迹李商隐贺词篇1员工申请辞职信检测题,书对策自荐书评议句子:计划书三字经教育,致辞入团意见概述的顺口溜病假赏析支部闭幕词,说明文王维寒假党支部了。班会新闻稿赠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