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概述(6篇)

来源:

细胞生物学概述篇1

关键词:生物学教学生物学模型建构

模型方法是指人们为了认识自然界中某一复杂的对象(如非常庞大的太阳系或非常微小的细胞),或事物发生的过程、规律等,用形象化的具体实物,或抽象的语言文字、图表、数学公式等对认识对象进行模拟或简化描述的一种方法。模型的种类很多,一般所说的模型主要有物理模型、数学模型、概念模型等。[1]建立模型的过程,是一个思维与行为相统一的过程。在中学生物学科教学中,通过模型建构活动,让学生的探究活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通过模型建构活动,让学生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并学会适当应用这一重要方法,从而提高每个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

1、物理模型

物理模型就是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细胞立体结构图,细胞膜结构的实物模型,就可以看做物理模型。建构物理模型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

在学习人教版《分子与细胞》中“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时,我布置学生8人为一个小组,其中4小组构建动物细胞模型,4小组构建植物细胞模型。我要求学生利用周末时间完成,周一课上展示各小组的模型并进行点评。

周一课上交上来的模型中,有的同学用白色橡皮泥捏成半圆做成细胞质,有的同学则用面团,有的同学则用琼脂来做细胞质基质。细胞膜的材料也是多种多样,如塑料袋、纱布、弹力布等。细胞核的制作也是各式各样,有的同学在细胞质中央挖一个小圆,放上一个圆形彩泥;有的同学则用一个乒乓球代替,也有的同学用半个蛋壳倒扣在细胞质中表示。细胞器的制作,大部分同学采用了各色彩泥,捏制成各种细胞器之后,用大头针固定于细胞质基质上。如内质网是捏一条扁平的彩泥之后折叠在一起而成;高尔基体则用几个扁平的彩泥和三个小球表示;核糖体则用若干红豆表示,有的放于细胞质中,一部分固定内质网上。也有同学用各色彩纸折成各种细胞器。在课上,我让各个小组派出代表,展示本组的作品,并介绍一种细胞器的结构与功能,其他小组同学有不清楚的问题提出后由负责介绍的小组同学负责解答。通过小组间的建模、模型展示与释疑,同学们不仅对目标知识掌握的非常透彻,而且还没明白了制作动植物细胞模型时要考虑细胞器种类,细胞核、细胞器大小比例,如何体现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等等。

2.概念模型

概念模型指通过分析大量的具体形象,分类并揭示其共同本质,将其本质凝结在概念中,把各类对象的关系用概念与概念之间的关系来表述,用文字和符号突出表达对象的主要特征和联系。

2.1构建概念模型提高了读图能力

例如,用光合作用图解描述光合作用的主要反应过程,就是一种概念模型[2]。

在学习光合作用的过程及影响因素时,我经常运用概念模型进行教学。我让学生把课本合起来,和我一起思考、动手:首先,光合作用是否需要光,谁吸收光,在哪吸收光,吸收的光能用来干什么?由此一步步就完成了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知识建构。其次,有光合作用第一阶段的产物[H]和ATP的用途想到第二阶段的两个反应即CO2的固定和C3的还原以及场所条件等进而完成了第二阶段的知识建构。第三,通过建构的光合作用过程图,轻易的就能理解两阶段间的物质联系和能量关系。用一个椭圆将进入反应体系的物质和光圈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椭圆内看成叶绿体,也就容易掌握了光合作用的原料和产物以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还能进一步掌握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的方法。通过多次这样的概念模型的构建,学生养成了一种思维习惯,凡遇抽象的结构或过程,都会尝试用简易的图画帮助理解、思考。

2.2构建概念模型,整合零碎知识

例如,在学习《分子与细胞》模块的细胞结构内容后,我利用学案中事先设计好的框架,让学生构建了概念模型,将课本中细胞壁的成分、结构、功能、特点,细胞膜的成分、结构、结构特点、功能及功能特性、物质跨膜运输方式,细胞核的结构、各部分结构的功能、染色体、DNA等知识整合在一起,使零碎的知识完整化。模型如下:

构建这样的概念模型,有利于学生对某个单元、某个模块知识进行加工、理解、储存,全面系统地掌握和记忆知识要点,有利于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系统、科学的知识体系,同时也促进了学生感知、记忆、想象能力的发展,使学生更系统地掌握、理解生物学知识。

3.数学模型

引导学生建构数学模型,有利于培养学生透过现象揭示本质的洞察能力;同时,通过科学与数学的整合,有利于培养学生简约、严密的思维品质。例如,用Nt=N0λt表示种群的“J”型增长,就是一种数学模型。

高中生物学中概念较多,学生易混淆。用适当的数学模型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概念。如减数分裂中同源染色体、四分体、染色体等之间的关系就可以用数学模型来表示: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联会的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学生通过构建这样的数学模型,很容易地掌握了这几个极易混淆的概念。再如,DNA经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和第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的区别,学生常常混淆不清。课上,通过图解分析,师生一起构建了数学模型: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2n-1)m和第n次复制所需游离的某种脱氧核苷酸数=2n-1m(注:m为1个DNA分子所含某种脱氧核苷酸数),难题迎刃而解。

模型方法是人们认识自然界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理论思维发展的重要方式。在进行具体的课题研究时,模型方法在人们理解事物的本质、探索未知规律的过程中,都起着重要作用。中学生物课中的模型建构活动,一方面是能让学生通过模型建构活动,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并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懂得适当应用这一重要方法;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学生通过探究活动,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生物学的核心概念。

参考文献:

细胞生物学概述篇2

本部分选自苏教版七年级生物教材第三章第一节和第二节。该教材的编写以抽象的生理功能为主线,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可促进七年级学生思维的发展。

教师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成为本节课的重要目标。

细胞结构和功能是学生初次接触到的微观内容,所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在学习过程中,部分学生感到学习困难,无法全面地掌握。更多学生倾向于死记硬背,忽略了理解记忆的方法。

2教学策略的设计

七年级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思维发生的载体可以是语言、文字和实践活动等,所以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充分利用各种思维方法,采取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等形式,逐步引导学生了解细胞的各个结构与功能。

2.1阅读教材

由于本节所涉及的主要知识点,绝大多数学生并不具备相应的知识储备,教师可以先充分利用教材,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内容,如指导学生阅读教材37页和41页中有关植物、动物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的文字叙述。

2.2用好插图

图像往往比文字更加形象直观,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两幅示意图,即图3-2和图3-4,组织学生先开展自主探究,然后再竞赛抢答课件中所提供细胞图形的对应结构名称和功能。

2.3观察模型

相比于文字和图像,模型则更加形象直观。所以教师可以课前自制细胞结构模型,带到课堂上让学生辨认相关结构。

2.4做好实验

生物学的教学不能仅仅“纸上谈兵”,必须以实验为基础。教师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利用显微镜观察,引导学生去探究并发现细胞可能具备的结构,并思考相应结构的功能。

2.5方法总结

然后,在此基础之上,教师自然而然地提出新的问题:比较动植物细胞有哪些异同点?这个问题的回答对于学生的思维水平有一定要求。针对不同思维类型的学生,教师可以分别设计不同的类比方式,让学生去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帮助学生进行理解记忆。

(1)运用图形训练学生的形象思维。

在分别探究了动植物细胞结构与功能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结:动物细胞的结构一般包括哪些?并在黑板上画出一个圆,请学生将动物细胞结构名称填写在圆内(图1)。接着,教师画出第二个稍大的同心圆,并提出问题:“植物细胞的一般结构包括哪些?”由学生填写“其他”结构名称(图2)。

教师利用图形引导学生进行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形象直观,可给学生整体的印象。学生认真思考后,可以轻易解决下列问题(将来可以在此基础上添加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①动植物细胞结构的相同点有哪些?(动植物细胞的结构都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等)

②动植物细胞结构的不同点有哪些?(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

动物细胞则不包含这三种结构。由此可见,形象思维占优势的学生,则可以借助上述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2)运用字母符号等进行抽象思维训练。

教师引导学生对细胞结构名称进行概括总结的同时,采用不同的符号代表不同的结构名称:将细胞(cell)的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概括为简写成4X(X为“细胞”拼音的开头字母);叶绿体和线粒体简写为2T;液泡简写成P(P为“泡”拼音的开头字母)。这样组合成“4X2TP”即表示植物细胞“结构式”。

同样方法,将动物细胞的结构式简单记作“3XT”

于此推理,动植物细胞的区别:4X2T1P-3XT=XTP。

(将来可以在此基础上推理微生物的细胞结构)

运用上述“结构式”进行练习:

练习一:“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与洋葱表皮细胞的结构区别”。套用上述式子,4XTP-3XT=XP。它们的区别在于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和液泡。

练:“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哪些部分?”套用式子,4X2TP-XTP=3XT,即生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

很显然,上述结构式的逻辑推理虽然简洁,难以避免符号带来的概念模糊的缺点。实践表明,抽象思维水平较高的学生容易利用该方法辨析,“动植物细胞的异同点”。

(3)运用“口诀法”综合训练学生的多种能力。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将“植物细胞所具有结构”“动物细胞所具有的结构”“动植物细胞的区别”“细胞的基本结构”等内容,经过小组讨论,编写成口诀。小组间展示分享,举行比赛,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满足了学生不同的认知风格,提高其认知效率。

例一:关于植物细胞的结构――“何必折磨,夜夜闲”(核、壁、质、膜、液、叶、线)。

例二:关于动物细胞的结构――“魔之合体”(膜、质、核、体)。

从学生的作品中,可以欣赏到包括谐音以及诸多文化元素,这不仅有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而且很好地锻炼学生的小组合作能力。

细胞生物学概述篇3

师:(展示图片)鲜花吐蕊,绿叶葱茏,这些都与细胞的增殖密切相关。

师:简单地说,细胞增殖的结果是细胞数目的增多。请同学们思考一下,结合你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否用自己的语言说出细胞增殖有何意义?如果你觉得语言组织有些困难,可以参考一下教材P112有关细胞增殖意义的描述。

(学生或自我描述细胞增殖的意义,或看书轻读细胞增殖的意义。)

师:也许同学们对“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遗传的基础”这样的描述不是十分理解,通过我们接下来的学习,也许你会慢慢体会到细胞增殖于你我、于每一种生命存在的价值。

师:我们知道,由细胞构成的生物包括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接下来我们将学习真核生物细胞增殖的方式。真核细胞的分裂方式有三种:有丝分裂、无丝分裂、减数分裂。这个单元我们主要学习有丝分裂。

播放有丝分裂动画。

师:有丝分裂是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主要方式。连续分裂的细胞一般都会出现上述周而复始的变化,即细胞体积先长大然后细胞一分为二。我们把细胞这种连续的变化称之为细胞周期。

师:从上述动画看,你觉得一个细胞周期应该可以划分为哪些大的阶段?细胞周期有起点与终点吗?

生:从动画上看,我觉得细胞周期划分为细胞长大与细胞分裂两个大的阶段。对于细胞周期的起点与终点我不能肯定。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中细胞周期的定义,找出定义中的关键词。

生:上一次分裂结束开始到这一次分裂结束为止,是一个细胞周期,包括分裂间期和分裂期。

生:我觉得细胞周期有一个前提――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教师呈现下图。

师:上面这幅图中,表示一个细胞周期的应该是哪些罗马数字的组合?这些数字分别代表了细胞周期的哪一阶段?

生:我觉得一个细胞周期可以是Ⅱ+Ⅲ,也可以是Ⅲ+Ⅳ,其中的Ⅰ、Ⅲ代表了分裂间期,Ⅱ、Ⅳ代表了细胞分裂期。

生:我觉得他的答案有问题,细胞周期的起点是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开始的,那么就意味着在一个细胞周期中,分裂间期在前,分裂期在后。所以我觉得Ⅱ+Ⅲ不是一个细胞周期。

师:请同学们再回到细胞周期的概念,对上述两位同学的回答作出评判。

生:我觉得的确Ⅱ+Ⅲ不是一个细胞周期。

师:的确,一个细胞周期开始于上一次细胞分裂结束,终止于这一次细胞分裂结束。细胞周期是有起止点的,这一点与数学中的周期存在着不同,尽管也是周期。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2的表6-1,从表格的数据中你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生: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时间长短不同,总体来说,分裂间期的时间比分裂期的时间长。

师:很好。我们接下来进一步学习在细胞周期中到底发生了哪些主要变化。

教师动画演示: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师:从刚才的动画我们可以对细胞有丝分裂有一个大体了解,有丝分裂的结果是细胞的一分为二,得到两个相同的细胞;近观过程可以发现有丝分裂包括了核分裂和质分裂;近观结果可以发现,有丝分裂所形成的子代细胞与亲代细胞中所含有的染色体数目相同,保证了前后代之间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师:请同学们猜想一下,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亲代细胞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且保持数目的不变?

生: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染色体的加倍以及平均分配,这样子代细胞才能够与亲代细胞拥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

教师呈现下列图片:

师:正常细胞中的染色体是丝状的,许多染色体缠在一起,那么有哪些机制保证这些染色体在加倍、分离的过程中不受“伤”呢?那么染色体是如何实现加倍的?有何机制保证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112-P113,特别注意主要细胞有丝分裂各期中发生了哪些变化,提取出每一时期的关键事件,并且尝试回答上述问题。

学生阅读教材,然后结合教师所呈现的动画说说细胞有丝分裂过程各期的主要特点,并且列出问题清单。

学生之间相互提问,相互回答。

(学生所列问题清单,主要是对同伴的考查,主要问题有“细胞分裂时期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染色体在哪个时期复制?染色体在哪个时期加倍?”等,相互交流的焦点集中在有丝分裂各时期发生了什么上。但几乎没有学生涉及比如“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如何能够保证亲代细胞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且保持数目的不变?”等问题的分析和回答。)

教师展示下列PPT,帮助学生对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有一个总体的认识。

师:现在我将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各期的关键事件呈现出来,你与之进行比较,看看你或我是否有遗漏或不足。

生:我觉得中期还有一个需要补充,中期是辨认染色体形态、数目的最好时期,因为这个时期染色体高度螺旋化。

师:不错。刚才同学们与我一起对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现在回到我们开始的问题,细胞分裂中的染色体是如何实现加倍的?有何机制保证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生:通过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实现了染色体的复制。

师:在分裂过程中,你觉得哪些变化与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有关,或保证了染色体的平均分配?

生:着丝点的分裂,是染色体分开;纺锤丝的牵引使染色体平均移向两极。

生:我觉得还有一些机制,但我和周围的同学交流后我们感觉都似乎说不清。

教师展示下图:

师: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其中的变化。

生:我知道了,染色体螺旋化由丝状的染色质变为棒状的染色体,可以避免染色体在分离时受到损失,而丝状的染色质容易打结断了。

教师呈现下图:

师:螺旋化后的染色体为什么不直接进入后期(即图示中的④过程),而先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再进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即图示中的②和③过程)?你觉得细胞分裂过程中核仁解体、核膜消失有何意义?

生:我刚才在看书的时候也有这个疑问,染色体螺旋化后为什么要先排队再分家?

师:有同学能够给出答案吗?

(学生普遍摇头。)

师:通常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散乱在细胞核中的,如果我们班的同学乱七八糟地散在班级中,我们要把同学们进行平均分配,要求单号同学在班级的前面、双号在班级的后面,我们以图示④的方式或者②和③的方式都可以达到目的,你觉得哪一种能够保证在分配过程中的安全性?

生:我可以理解螺旋化后的染色体为什么不直接进入后期,而先是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再进行染色体的平均分配了。

生:我现在对核仁核膜的变化也有答案了。在分裂过程中,一切活动都是围绕着染色体的平均分配进行的,这时核仁和核膜对染色体的平均分配有一定的阻碍,所以它们会消失和解体,当染色体平均分配结束后,核仁、核膜再次形成。

教师播放植物有丝分裂过程视频。

师:同学再回头考量一下有丝分裂,你们肯定也发现了,我们始终是围绕染色体的变化在讨论。你能够用文字、箭头的形式给出有丝分裂过程的知识结构示意图吗?

学生自我绘制,然后进行相互讨论。最后请一个学生在黑板上绘出知识结构图。

师:你觉得上述结构图告诉我们有丝分裂最重要的特征是什么?

生:染色体的复制与平均分配。

师:子代与亲代细胞拥有相同的染色体,这有何意义?

(学生表现得比较困惑。)

师:友情提醒一下,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什么?这种物质有什么功能?如果你还是感到困难,可以回到教材P113以及P29,也许你会有答案了。

师:刚才我们完整地学习了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过程,我们现在可以回答在分裂过程中,如何能够确保亲代细胞染色体平均分配到子代细胞中且保持数目的不变,知道了有丝分裂的最主要特征是什么,同时我们还知道了有丝分裂具有怎样的意义。

师:动物细胞也能进行有丝分裂,那么下一节课我们要讨论的一个话题是,动物细胞的有丝分裂与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有何异同?同时我们还要解决一个问题,为什么生物体的生长不能通过细胞的无限长大来实现?

下课。

【教学反思】

如果请学生列举高中生物中比较难学的知识,“细胞的有丝分裂”几乎成了学生共选的内容。但恰恰相反的是,没有几个教师会认同这个选择。教师觉得这个内容就是记住有丝分裂中染色体的变化,没有什么难点可言,而学生认为,教师一讲就明白,听后就忘记,反复记忆反复遗忘。一对矛盾,困惑了我许多年,我试图寻求导致矛盾形成的焦点,以便能够很好地解决矛盾。在教学中,我运用课件动画增加知识的直观性,通过实验增强知识的辨别性,等等,但似乎成效并不明显。2011年11月,接到了省教研室的通知,要我在江苏省首届生物学科特级教师论坛上开设一节观摩课,课题就是“细胞的增殖(一)――细胞的有丝分裂”,借校借班上课。据了解这所学校生源质量一般,学生基础相对比较薄弱。我上课的班级有50人之多,学生的总体思维品质及学习能力都较弱,总体情况是我所不熟悉的。接到任务,感到有些担忧,担忧的不是学生而是我,我不知道该怎样把抽象的有丝分裂转化为生动的生命过程。情急之下,向朱正威先生请教,朱先生给了我一句话:别怕,抓住核心概念进行教学。这句话让我茅塞顿开。

所谓核心概念,应该是位于学科中心的概念性知识,包括了重要概念、原理、理论等的基本理解和解释,这些内容能够展现当代学科图景,是学科结构的主干部分。认真分析《细胞的生命历程》一章,其核心概念应该包括以下内容:细胞能够生长、增殖、分化、衰老、癌变和死亡,以及细胞具有全能性。细胞增殖这一核心概念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生殖和遗传的基础,其中又包含如细胞增殖、细胞周期、有丝分裂等核心概念。有丝分裂的本质应该成为其中的核心知识。回顾我们传统的有丝分裂教学,往往强调的是对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等事实信息的记忆和背诵,一味地讲分裂过程中各个时期各自的特点,甚至将各自特点还编成口诀,让学生去死记硬背,对于有丝分裂的特征及本质往往是一带而过。这样做只能触及表面性的事实知识,学生没有对有丝分裂的本质加以理解,最终的结果只会使有丝分裂的相关知识支离破碎,缺乏有机联系,于是遗忘就成为常态。我认为,在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形态变化乃至分裂前后染色体数目不变等诸多的问题,应该是围绕有丝分裂最本质的“分裂前后遗传物质保持相对稳定”这一核心原理展开的,学生最终能够理解细胞周期中染色体的行为和数目变化对子细胞的意义,能理解有丝分裂的本质。这样,我们的教学重心应该从讲授有丝分裂过程如核仁的消失、染色体的形态变化等,转移到借助于这些事实,让学生理解有丝分裂的本质,即分裂前后遗传物质保持相对的稳定性方面来。

基于上述认识,我在“细胞增殖(一)”的教学主线是:引导学生通过对有丝分裂过程的认识,理解有丝分裂的本质。其中抓住染色体的变化以及变化背后可能的原因进行教学,采取了多种教学与学习策略,比如动画的演示、学生的自我学习与相互交流、师生的共同总结,等等,均围绕有丝分裂的本质而展开,以此吸引学生充分展开思维活动。学生知道了细胞有丝分裂过程是如何进行的,懂得了有丝分裂的生物学意义,学习活动就不会仅仅停留在记住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等变化的生物学概念知识,而是通过对相关过程的学习,认识到了有丝分裂的本质特征。

毋庸讳言,目前一些中学的生物学的课堂还是强调学生记忆知识的。记忆是必需的,问题是如何让记忆变得有效有意义。我认为只有那些置于核心概念框架下需要的记忆才能变得生动而有意义,同时概念通过各种丰富的有代表性的事实细节展现出来,这样一定情境下的概念才显得灵动鲜活。

细胞生物学概述篇4

策略一:“填鸭式”概念教学。如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的概念教学我采用了前一种方法,即先给出概念。

1.让学生找出概念,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概念?首先要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化,抓住概念的本质。如:在讲济南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一节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时,我先问了学生这样的问题:你认为什么是细胞?有的学生说:细胞就像一个鸡蛋。有的描述:细胞就像一个房子。教材中细胞的概念是这样定义的:细胞是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学生对细胞的理解只是事物的表象,是学生的感性认知。因此要想让学生很好地理解这个概念就必须帮助学生完成思维方式的转换:由直观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转换;从经验思维到理论思维的转换。

方法如下:

(1)从感性经验入手,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细胞就像一个球或者一个房子,说明它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并且与外界是有界限的。正如一个构成国家的最基本单位是家庭,许许多多家庭聚集在一起就构成了一个国家。但是细胞不是空的,每个细胞内部还有许多精细的构造。通过这种理解,突出细胞的本质之一:“生物结构的基本单位”。

(2)从身边现象说起,帮助学生理解概念:

还以细胞这个概念为例:组成一个学校的基本单位是班级。但是一个班级并不只是几十个学生的简单聚集在一间教室了。一个班级要有日常运作也就是日常班级管理,才是一个活的班级。通过这个例子突出: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这一本质。

2.老师列举实例加以引导和进一步的理解。

在细胞这一概念的学习后,老师就可举出实例:有些生物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称为单细胞生物;而绝大多数生物的整个身体是由许多细胞构成的,称为多细胞生物。无论是单细胞生物还是多细胞生物,一个细胞就能独立完成生命活动。

3.让学生仿照老师的实例再“造句”。例如草履虫的“趋利避害”现象、植物的光合作用、人的呼吸作用等生命活动,都是在细胞内完成的。

4.学生举出例子后,让举出例子的同学领读(这样更能激发出此学生的自豪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乐趣),其他同学跟读。

策略二:“探究式”概念教学:通过具体生物学现象,利用实例和学生的经验,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比较、辨别,对生物现象的共同属性、本质特征进行归纳概括,使学生形成正确概念。

如济南版八年级下册《第二章生态系统》的第一节《生态系统的组成》,在本节内容中就概念而言,除了生态系统概念外,还有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等概念。其中,生态系统的概念是本节内容的核心概念,是教学的重点之一。这节内容的设计如下:

1.有效进行情景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主体性,丰富和强化学生对生态系统的感性认识。

师:(提出问题)你的家乡是哪里?哪儿环境如何?

生:我的家乡在威远,环境很好,有森林,有果园,还有各种鸟类……。

师小结:你的家乡威远就是一个生态系统,此外一片树林、一块草地、一条河流、一个学校、一座城市,大到一个地球,小到一滴水滴都是一个生态系统。

2.创设“问题”情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激发学生求知欲。

引起学生的好奇与思考是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内在学习兴趣的有效方法和手段。接下来的教学可以这样设计:师追问:“那么什么是生态系统?生态系统又是由哪些成分组成?各种成分之间有何关系?各种成分有何作用?各种成分在生态系统中承什么角色?为什么把植物称为生产者?把人和动物称为消费者?把微生物称为分解者?

3.分析具体实例,(以课本54页“湿地、森林生态系统”为例)让学生进行观察、比较,阅读、思考、讨论交流等步骤,整合已有的教学资源。

在此基础上,学生很快说出:湿地生态系统和森林生态系统,都是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的,其中生物成分包括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分别是生态系统的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非生物成分则指阳光、水、空气等。接下来老师再让学生比较分析:威远生态系统、学校生态系统等是否也由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组成?经过这样的分析比较,学生很快找到了生态系统概念的本质特征:即生态系统是由生物成分与非生物成分共同构成的整体。而威远、树林,学校等则指生态系统的不同区域(范围)。至此生态系统概念的给出可以说水到渠成。

细胞生物学概述篇5

本部分教材内容由三大知识块构成,即有氧呼吸、无氧呼吸和细胞呼吸的意义,按照教学层次要求,均要求“理解”。在教材构成上,除以文字描述为主外,还有一图一表,图表都简明扼要阐明了教材的重点内容,在本内容中有三个重要的名词概念,细胞呼吸代替了原教材中的生物呼吸,强调了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识记细胞呼吸的概念和类型

(2)理解有氧呼吸的概念、总反应式、过程和图解,各阶段区别和联系

(3)掌握有氧呼吸物质和能量变化

2.过程与方法

在本内容的课堂教学中,突出图解与表格相结合,让学生学会用图表结合的方法来描述生物体中的生命现象,尝试概念的推导式、探索式教学,学会理解和分析概念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有氧呼吸三个阶段的比较,求同存异,进一步理解发生在细胞内的这些生物化学反应,是生命物质运动的高级形式,也是生命物质的特殊性所在。同时更是发生在生物体细胞内的有规律的化学变化,正确运用发展的、运动的观点来认识生命的存在。

三、学情分析

学生在学习本节时,由于有机化学还没有学到,因此,在书写化学式时,有点难度,所以在请学生去黑板书写时,教师应先写出。当然,在集体活动方面,本节体现得不是很多,这要根据内容来看。再者,高中学生,在活动开展方面,应根据他们的具体特点来开展。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及原理

2.教学难点:细胞的有氧呼吸过程

五、教学方法

阅读、观察、讨论、讲述等

六、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七、教学过程

课题引入

投影:学校运动会百米赛跑场面

师:赛跑过程中要消耗什么?

生:能量。

师:生物体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是什么?生物体各项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是什么?

生:糖类、ATP。

师: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是通过什么生理活动转换成ATP中活跃化学能的?

生:细胞呼吸。(从而引入课题《细胞呼吸》)

师:投影细胞呼吸(投影并板书)

细胞呼吸: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CO2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的过程。

师:细胞呼吸是否需要氧?生物在有氧和无氧条件下是否都能进行细胞呼吸?

生:都能。(从而引出细胞呼吸的类型,投影并板书)

细胞呼吸的类型: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师:首先我们来讨论有氧呼吸,请同学们仔细阅读71页图4-25细胞呼吸,讨论下列问题:

1.呼吸作用的中间产物丙酮酸在哪个阶段生成,在哪个阶段利用?产生的场所在哪儿?

2.[H]在哪个阶段生成,在哪个阶段被利用?

3.水既是有氧呼吸的反应物又是生成物,水在哪个阶段生成,在哪个阶段利用?

4.有氧呼吸要吸收O2,放出CO2,O2在哪个阶段被消耗利用?CO2在哪个阶段生成释放的?

5.ATP在哪个阶段生成,哪个阶段产生ATP最多?

(生回答)

师:投影(有氧呼吸的过程)并板书。

师:第一阶段,葡萄糖进入细胞,在细胞质基质中,葡萄糖在酶的催化下分解成丙酮酸和少量[H],并释放少量能量。

师:第二阶段,在线粒体基质中,丙酮酸与水彻底分解成CO2和[H],并释放少量能量。

师:第三阶段,第一、二阶段产生的[H]与O2结合形成水,并释放大量能量。

请三个小组代表分别到讲台写出有氧呼吸第一、二、三阶段的场所和反应式。(抢答)

投影表格,启发各组同学总结,归纳出有氧呼吸的总反应式并追踪C、H、O的来龙去脉。

1.总反应式:(略)

2.C、H、O的来龙去脉:教师演示C的,学生完成其他。

注意:

(1)区分有氧呼吸的场所和主要场所

(2)不同阶段催化反应的酶不同

师: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请同学们总结细胞有氧呼吸的概念

师:有氧呼吸的场所在哪里?

投影相应图片及答案,并注意区分场所和重要场所。

师:根据有氧呼吸的过程,请同学们从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方面分析的实质。

那么,释放的能量去哪里了?

师:能量的产生与去向:投影分析(学生计算)

师:小结有氧呼吸

本节课我们共同学习了生物体的又一种新陈代谢过程——细胞呼吸。首先,我们明确了细胞呼吸的概念,其次,重点讲述了有氧呼吸的概念、条件、场所、过程、物质变化、能量变化等知识。细胞呼吸在无氧条件下能进行吗?下节课我们继续讨论。

作业:请同学完成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区别与联系。

随堂练习:投影显示

细胞生物学概述篇6

【关键词】解剖学名词教法探讨

人们在认识外界事物时,或了解某一学科时,或进行学术交流时,尤其是要达成共识,都必须对事物的名称或学科的名词有共同的认识才行。为此,就要对事物的名称和术语的含义加以描述,作出明确的规定,也就是给出它们的定义。同样,《解剖学》的名词,反映了人们对《解剖学》的共同认识,学习《解剖学》也是从认识它的名词开始的。

1《解剖学》名词教法探讨的意义

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形态结构的科学,人体的结构复杂,解剖学的内容多,名词概念多(医学名词的1/5~1/4来源于解剖学),描述复杂,学生感到学习解剖学枯燥无味,难学难记。因此,探讨《解剖学》名词教法,意义重大。探讨《解剖学》名词的教法,对学生来说,就是要依据科学规律,寻找1种让学生对学习《解剖学》感兴趣的教学方法,就是要使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以最有效、最简单的方法,掌握《解剖学》的名词概念;对教师来说,就是要促进教学研究,探讨《解剖学》名词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水平。

2《解剖学》名词教法

2.1概要法概要法就是要把解剖学名词表达的内容分解成若干个要点,然后对这些要点进行剖析,最后将这些要点串连成简单的一句话,传授给学生。例如,在讲解名词“体循环”时,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血液由左心室射入主动脉,在经主动脉的各级分支流向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后,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在流向各级静脉,最后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返回右心房。”分析其要点后得出:左心室(起点)主动脉及各级分支毛细血管(动脉血转化为静脉血)各级静脉属支汇入上、下腔静脉及冠状窦右心房(终点)。又如,在讲解名词“组织”时,教材上是这样描述的“许多形态结构相似和功能相近的细胞与细胞间质共同构成组织。”分析要点后得出:细胞(形态相似和功能相近)+间质=组织。象上述2个名词,教材上描述很长一段话,经过我们分析,找出几个要点,学生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简单表达这些名词。由于是学生自己分析要点得出的结论,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加牢固。

2.2指认法指认法就是对简单明了,一目了然的名词直接在标本上或模型上或挂图上或活体指认出来。

解剖学名词多,需要记忆的多,但是大多数都是可以通过指认法讲解清楚的,这部分名词都是直来直去的,没有拐弯抹角。例如,在标本上指认髂结节、髂前上棘、股骨头等;在模型上指认心切迹、心尖、翼点等;在挂图上指认静脉角、乳糜池等;在活体上指认胸骨角、三角肌、肋间隙等。诸如此类名词解剖学很多,都可以通过指认的方法教给学生。通过指认法学习的名词,要通过多看(挂图)、多摸(标本、模型和活体)、多诵(解剖学名词学生以前没有接触过,甚至从为听说过,口诵可以加强记忆),反复强化,才能记忆深刻。转贴于

2.3剖析法剖析法就是对解剖学中难度大,比较抽象的名词概念利用剖析的方法化难为易,化复杂为简单,帮助学生理解、记忆。例如,在讲解名词排卵时,教材上这样描述,“成熟卵泡内的卵泡液剧增,向卵巢突出部分的卵泡壁、白膜等结构逐渐变薄,结构松散,最终破裂,次级卵母细胞连同透明带、放射冠和卵泡液一起从卵巢排入腹膜腔,这一过程称排卵”。剖析上述描述后,简单总结为:排卵(成熟卵泡破裂次级卵母细胞排入腹膜腔)。学生记住要点后,完全可以用自己的语言总结出来,避免了死记硬背,学生自己总结的名词概念,印象深刻,有些名词甚至记忆多年。

2.4比较法比较法就是把意思相近容易混淆的、意思相反容易记错的几个名词概念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分析,找出名词之间的异同点,帮助学生记忆。例如,讲解名词“灰质”和“白质”时,教科书上这样叙述: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之处,称为灰质。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神经纤维聚集之处,称为白质。比较2者异同发现,相同之处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结构,不同之处灰质是神经元胞体和树突聚集形成,白质是神经纤维聚集形成,通过比较学生记忆容易了,印象也深刻了。同样,比较记忆神经核—神经节,纤维束—神经等。又如,讲解名词“血浆”和“血清”时,教科书上这样叙述:血浆为淡黄色的液体,其中90%是水,其余为血浆蛋白(包括白蛋白、球蛋白、纤维蛋白原)、脂蛋白、酶、激素、维生素、无机盐和代谢产物等。血液凝固成血块,其析出的透明淡黄色液体称为血清。血清的成分基本上与血浆一致,只是不含纤维蛋白原。比较2者异同,可表示为血浆-纤维蛋白原=血清或血清+纤维蛋白原=血浆,简单明了,容易记忆。除此之外,解剖学还有很多名词可以采用比较法记忆,象二尖瓣和三尖瓣,主动脉瓣和肺动脉瓣等。比较法不但可以比较名词的异同,还可以比较不同器官相同的地方,比如,食管、输尿管、男性尿道都有3处狭窄,学习内脏后横向联系加强记忆。

2.5类推法类推法就是对同类的几个名词中有代表性的名词进行解释,然后类推到其它名词。类推法应用在内容相近似的几个名词教学中,详细解释一个有代表性的名词,以此类推出其它几个名词,学生可以一次记忆几个名词。例如,解剖学中有血—气屏障、血—尿屏障、血—脑屏障、血—睾屏障、血—胸屏障和胎盘屏障等几个名词,教师在呼吸系统时详细讲解血—气屏障的部位(位于肺泡和毛细血管之间)、功能(肺泡内氧气和血液中二氧化碳进行气体交换)、结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内皮细胞的基膜、肺泡上皮细胞、上皮细胞的基膜),在讲解其它几个屏障涉及的章节时,以此类推其它几个屏障部位、功能和结构,学生很容易记住这些名词,总复习时,横向联系,一次记住了6个名词,而且是通过学生和老师共同分析类推记忆的,学生甚至可以记忆很多年。

2.6叙述法叙述法是指以简洁的语言来叙述名词概念。叙述法解释的名词往往都是简单的、容易接受的。例如,上消化道教科书上这样描述,临床上,我们把口腔、咽、食管、胃、12指肠称为上消化道。象上、下呼吸道的名词等都是以叙述法介绍的。教科书上采用叙述法介绍的名词概念有些也比较繁琐复杂,这时老师要帮助学生剔除描述中非主要的部分,抓住本质,提炼精华。

参考文献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教师两面人两种人心得体会优秀范文

    - 阅0

    描写教师两面人两种人心得体会精选篇1尊敬领导,您好!我叫xx,是一名xx大学xx系xx届毕业生。经过四年的认真学习和不懈努力,我已具备了系统的专业知识和一定的教学实际能力,现在.....

    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范文(整理40篇)

    - 阅0

    九九重阳节活动方案范文篇1农历九月初九,两阳相重,故叫“重阳”,重阳节既是“登高节”又是“老人节”。老人们在这一天或赏菊以陶冶情操,或登高以锻炼体魄,给桑榆晚景增添了无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