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意义与价值(6篇)

来源: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篇1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活实践;认同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2596(2015)07-0223-03

2013年12月,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为各地区各部门以实际行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为实现核心价值观与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衔接提供了可行途径。从一定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融入日常生活,为人民群众所理解、认同并内化为日常生活行为,才能真正引领社会全面进步,集聚起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能量。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日常生活化的意义

人们对某种价值观的理解和认同,主要是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通过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方面的“小事”来培养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小事”,又要转化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小事”,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是面向日常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

一方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来源于日常生活,还要回归于日常生活。马克思指出:“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1]吃喝住穿、衣食住行等日常需求不仅是日常生活的基本内容,而且也是推动人类历史发展的原动力。所以我们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一种具有指导意义的理论,从根本上讲,是植根于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是人民大众日常生活需求在观念上的反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科学的理论只有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科学的实践,才能彰显其巨大的指导作用。目前对于大多数社会成员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理论还只是抽象的概念,离人们的日常生活还有相当的距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仅成为一种说教或政治宣传,它必须面向日常生活世界,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对接,体现于一点一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

另一方面,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是面向日常生活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现实基础。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决定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2]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群众的日常生活既是国家、民族的需要,又是群众个人的需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思想文化的激烈碰撞,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出现了信仰缺失、价值观混乱、道德扭曲的情况,需要在科学理论的指导下加以重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群众提供了日常生活的奋斗目标、基本价值取向和根本道德准则,成为群众增进和维护自身利益的理论指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到与人民大众休戚相关的现实的生活世界,能够引领群众的思想和行为,逐步克服保守、盲从、依赖等陈旧思想观念的束缚,逐步改变群众不合理的消费模式、日常生活观念、思维方式等,使人民群众养成积极健康、科学理性的日常生活习惯,提高群众日常生活的满意度和幸福度。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在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长期的、艰巨的过程,在培育过程中还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第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群众的日常认知之间存在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对于普通民众来说,是非常抽象的,不经过认真揣摩并结合实际深刻思考,是很难真正理解其意蕴的。然而,在日常生活领域中,人民群众的认知图式主要遵循经验主义,习惯于模仿和类比,以既定的和习以为常的规范为实践准绳,不愿多去揣摩与思索。所以,如何把看起来“阳春白雪”的理论变成老百姓喜闻乐见、易于遵循的东西,是日常生活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突破的瓶颈。

第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日常生活的利益关切之间存在问题。改革开放以来,一方面,中国社会各方面的发展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另一方面,也积累了不少矛盾和问题,尤其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社会腐败、分配不公、高房价、收入差距不断扩大等问题,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有效治理,就会影响着人们对主流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但难以发挥应有的调节和引领作用,甚至还有被边缘化的危险,正如陈新汉教授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边缘化危机确实是现实存在的。”[3]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中,必须直面人民群众所关注的民生问题,推动社会问题的解决,维护和实现好广大群众的日常切身利益。只有让人民大众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是有利于自身利益实现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才会被人民大众广泛认同和接受。

第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之间存在问题。当前,我国大众日常生活中存在大量的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格格不入的行为和价值观,如公共场所常见的的拥挤、喧哗、抽烟、乱扔垃圾等现象;婚丧嫁娶中普遍存在的铺张浪费、讲排场现象;老百姓日常生活中广泛存在的一切向钱看、办事找关系、急功近利、热衷潜规则等五种不良价值观[4]。这些不良现象带着强大的惯性力量,影响着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阻碍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日常生活中的培育。因为群众的日常生活行为有从众的特点,正如海德格尔所说:“在日常存在中,任何人都不是他自己。”[5]因此,日常生活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键是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真正融入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将它外化于行,逐步建设一种优良生活方式。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培育的对策探究

(一)采取合适的传播形式推动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与认同

传播形式与受众群的匹配程度会大大影响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解、接受程度。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时,要善于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抽象的逻辑形式向群众的生活经验形式转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化,尽量贴近人民群众的思想与生活实际。

第一,广泛开展群众喜闻乐见、易于接受的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机关、进企业、进广场、进商家。各级宣传部门要收集当地各项事业取得的发展进步、先进人物的感人事迹等材料,以图画搭配文字解说的形式,生动具体地向群众解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含义,利用宣传栏进行展出,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易懂、易学、易行。还可以在城乡社区等开展道德讲堂、先进事迹报告会、文艺表演等多种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发和教育,理解和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二,新闻媒体要以日常生活中的鲜活事例来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闻媒体在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过程中,通过生动的日常生活故事,建立起抽象的理论与具体日常生活的直接联系。电视、报纸、网络等媒体在面向日常生活传播过程中,要善于捕捉大众生活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的感人故事、热点话题,及时、适当地加以宣传,并吸引民众参与、讨论,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大众价值观念的整合和引导。

第三,重视大众文化产品的价值观渗透作用。当今时代,人们每天花费大量的时间上网、看电视、看电影、看书报杂志、听音乐等,大众文化几乎主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大众文化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影响很大,各种大众文化产品在愉悦大众的同时悄悄地将主流意识形态渗透到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诱使受众接受其价值观念。为此,要积极寻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众文化相结合的契合点,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向文化商品渗透,用通俗化的话语、通俗化的元素、娱乐化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递出来,从而使消费者在消费这些文化商品的过程中逐渐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不断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日常生活培育的利益激励机制

利益激励机制是通过利益的许诺、分配、奖惩等方式来激励广大民众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动力调节系统。利益在人的动机、行为生成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人们奋斗所争得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相关”[6],“‘思想’一旦离开‘利益’,就一定会使自己出丑”[7]。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够又好又快地实现人们的利益诉求时,就会得到社会的普遍认同。针对我国目前存在的利益分配明显不公现象,通过利益激励机制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需要着力完善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完善利益分配机制。完善利益分配机制重在缩小收入差距、防止两极分化,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奠定公平正义的社会环境。当前,我国的区域之间、城乡之间、阶层之间收入差距过大,基尼系数突破国际警戒线,与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要求不相符合,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所以要加大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使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利益差距保持在公众能够承受的合理区间内。

第二,完善利益保障机制。只有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得到了有效保障,他们才会真心拥护和真正信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广大人民群众而言,最基本的利益保障有养老保障、医疗保障、住房保障、就业保障和特殊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保障等。因此,要完善政府公共服务职能,整合惠及全民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完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制度,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把特殊困难群体纳入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解决他们的基本生活问题。

第三,完善利益表达机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以及社会阶层的不断分化,利益关系变得日益复杂,建立一个健全的利益表达机制,引导群众以理性、合法的形式表达利益诉求显得尤为重要。一方面切实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基本权益,另一方面防止社会不稳定因素和不良社会情绪的积聚,尽可能减少利益冲突对社会稳定的影响和冲击,引导人们增进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三)努力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实践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观在融入人们日常生活实践的过程中,必须克服社会上既有的不良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不断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实践形态,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形成有利于弘扬社会主流价值的生活情景和社会氛围,逐步形成日常生活世界的良序与良俗。

第一,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细化并内置到日常生活规范中去。完善市民公约、乡规民约、学生守则等行为准则,通过严格的日常生活规范和日常行为训练,促进外在价值规范向内在价值认同和行为习惯的转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基本规范。在日常行为规范训练中,特别要抓好领导干部、公众人物、青少年、先进模范等重点人群的引领作用,通过他们的率先垂范和人格感召,激发广大民众跟随和效仿热情。

第二,按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建立和规范一些礼仪制度。礼仪通过象征性的政治符号渗透进人民日常生活内部,影响人民的文化修养和价值观念,塑造人们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开展有庄严感的典礼,如升国旗仪式、入党入团仪式、成人仪式、入学典礼、毕业典礼等,利用重大纪念日、民族传统节日、祭奠日等开展有教育意义的纪念活动,传播主流价值,增强人们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三,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求融入到各种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中。经常开展丰富多样的社区文化活动、群众性日常道德实践活动、体育休闲娱乐活动等,吸引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响应和参与其中,推动人们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作贡献的过程中提高精神境界、培育文明风尚,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实践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531.

〔2〕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

〔3〕陈新汉.警惕核心价值体系“边缘化危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4.

〔4〕王能昌,刘国洪.当下国人五种不良价值观剖析[J].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6):26-31.

〔5〕(德)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北京:三联书店,2006.8.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篇2

论文关键词:和谐社会;价值观教育;公民教育

艺术类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是引领和谐社会风气之先的力量,要使他们做体现时代进步要求的道德规范的引导者,做和谐人际关系和社会风尚的倡导者,必须引导他们树立科学合理的价值观。

价值观是人类在各种对象性活动中主体对客体的价值意义的根本看法,是人们区分是非、善恶、美丑、好坏、荣辱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事物趋、避、亲、逆的主导因素,是一定社会意识形态的实质和核心。就其构成来讲,主要由价值目标、价值评价和价值取向组成。价值观教育本质上是引导人们树立价值意识,增强把握社会生活中价值关系的自觉性,增强生活中的自为性意识、建设性意识和创造性意识。价值观教育带有明确的思想性,它从方向上引导人们处理好现实社会价值观运行过程中的基本矛盾,做到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基本一致,个人与社会关系基本协调,个人发展与社会发展相互促进。公民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国家、社会所需要的合格公民。狭义的公民教育就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教育,更强调的是关于如何做一个合格公民的教育,实质上是一种协调个人与政府社会关系教育,其宗旨在于实现个体的政治社会化、法律社会化和道德社会化。可见,学生良好的价值行为直接导源于公民的素质,而正确的价值观教育则可以使学生的公民教育有所指向,使其公民行为有所皈依。因此,对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只有和公民教育融合起来,才能取得更好的成效。

一、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需要以公民教育为基础

艺术类大学生个性特征比较鲜明。一般来说,有一定的专业特长,思维灵活,思想开放,想象力丰富,比其他专业的学生更富有创意性和自我表现性;他们具有强烈的主体意识,独立意识、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意识,崇尚自强进取、公平正义;政治选择上求真务实,不盲目崇拜个人权威、追随大众。但也必须看到,部分艺术类大学生也有缺失公民精神的一面:

第一,权利意识模糊,主张褊狭。认为搞艺术的应该自由散漫,限制多了会抑制个性思维发展,影响创作灵感,创作不出好的作品,从而把自由与纪律、个人与集体、个性发展与学校制度和社会规范对立起来,对自己权利过度重视,对群体权利相对漠视,对法律缺乏必要的信任。第二,责任意识淡薄,功利化倾向明显。艺术类大学生大多家境不错,父母宠爱,自我中心意识较强,把思想和情感交流往往都体现在自己的作品上,相对缺乏与外界和同学的心灵沟通和情感交流,缺乏对自己、对他人、对集体的责任意识;因为学费高,演出、设计、写生等接触社会的机会又较多,很多人有过赚钱的经历,所以,造成其热衷经济活动,注重个人眼前蝇头小利,做事具有一定的功利化倾向。第三,公德意识缺乏,理论与实践脱节,他们对公共道德、社会的规范制度等有一定掌握,但是在实际生活中却存在“知识”与行为的分离和脱节现象,对善良高尚行为不去效仿,对身边的负面现象缺乏鞭挞,不遵守公德的现象更是时有发生。

基于艺术类大学生的特性,在实施价值观教育时应当将公民素质教育结合起来,首先提升其公民道德素质,才能形成与和谐社会相适应的共同价值观。一个人如果连最起码的公民道德都不具备的话,他是不可能有正确的价值观的。优良的公民教育可以使法治理念、社会规则制度等最大限度地转化为人们生活中的信念和准则,养成以身作则、敬业爱岗、关爱他人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公民责任感。只有以公民教育为基础和中介,才能进一步实施价值观教育;只有先当好合格公民,才谈得上树立崇高的价值理想和目标、拥有高尚的价值取向。

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功能就是使社会主流价值观渗透于个人的自我意识中,不断审查自己的动机、欲望、需要,形成个人为人处世的价值标准和目标,使之符合社会的价值要求和价值目标。但是,一般情况下,价值观教育大量的是说理、灌输教育,方法上存在教条主义、简单生硬的现象,往往会存在两个瓶颈:一是价值观教育内容通常是灌输理想、信念、价值目标、原则和不容置疑的观点,突出政治信仰层面上的内容,强调远大理想和超然目标,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结果是教育出来的学生人前一个样、人后一个样,甚至产生逆反心理。那么,价值观认知如何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二是价值观教育的方法通常是单调、枯燥、填鸭式的政治说教,学生不能面对事实作出判断,只面对一个先验的结论,不论相信还是不相信,都必须作为标准答案记住它,结果是你敦你的,我做我的。那么,服从社会价值观要求的“他律”行为如何转化为个体“自律”行为?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约翰,帕特里克教授通过研究归纳出世界公民教育的趋势之一便是内容趋同,即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将公民教育集中于三个方面:公民知识、公民技能、公民品德。要解决上述两个问题,使矛盾化解,就应当使价值观教育通过公民教育提供的公民知识的传授、公民道德的养成和公民技能训练的中介来实现。

二、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理论与实践

艺术类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艺术工作者,艺术工作要求从业者必须自身就站在一定的精神高度上,才能创作出好的艺术作品。但他们具有的一定精神高度的价值追求更直接导源于公民素质,导源于主体自身内心的接受和自愿的实践。而这种接受和自愿的实践又导源于公民素质的培养。

1公民知识的传播帮助实现价值认知

价值观教育引导艺术类大学生懂得其所从事的艺术创作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以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目标、取向和标准,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民族精神等。而公民知识的传播包含基本的诉求,即希望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公民具有合乎本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制度所要求的遵纪守法的观念和行为,使其成为忠诚于国家、服务于国家、适应本国主流文化的“合格公民”、“好公民”。例如,公民意识关涉的是纯粹的个人与国家之间的关系,所以,其本质含义可概括为两个层次:一是每个公民首先是归属于自己的国家,这就意味着每个人必须讲国格、讲民族尊严,具有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二是个人与国家的关系超越个人与家族、个人与阶级、个人与党派等的关系,在国家法律的保障下,个人无论是何家族、阶级、党派,都是人人平等的,这就会产生平等意识。因此,大学生公民知识的传播既能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平等意识、维护宪法和法律的意识,也能培养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以及对爱国主义和民族自信心。可见,公民教育引导受教育者取得公民行为能力,达到公民要求,却又把爱国主义等价值观溶解内化在个体感性认识和要求中,化为行为趋向,引发价值行为。克服了以往价值观教育中个人与社会关系层面上的内容相对不足,缺少对理想信念的存在基础的深入思考与相应引导;缺少对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等不足,从而使价值观的内容通过公民知识的传播教育渗透和内化在学生心里,实现价值认知。

2公民道德的养成推动价值行为由“他律”转化为个体“自律”

事实证明,具有公德意识的公民能够在一定限度内节制甚至牺牲个人利益,追求社会整体的普遍利益和长远利益。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公民道德的养成可以为其价值观的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作为艺术类大学生,如果淡薄了对祖国、对民族的感情,把躲避崇高奉为时尚,利己主义观念、急功近利意识膨胀,以个人的利益需求作为标准进行价值评判和取舍,对知识带来经济效益的关注大大超越对知识本身价值的追求,忽视知识对自身精神世界的塑造和对心灵的熏陶,就无法成为一个优秀的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艺术类大学生只有首先自觉遵守最低限度的行为规范,拥有最起码的社会公德,“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才能追求崇高和圣洁的价值理想,从基本的义务走向崇高,其自身的价值行为才能由“他律”转化为“自律”,才能自觉地将其崇高的价值理想体现到作品上来,才能使其创作的作品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

3公民技能的培养和训练促进价值认知转化为个体价值行为

价值观教育除了培养价值理性,就是价值引导,即通过向学生灌输和传授特定的价值观(一般为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使学生对这种价值观产生认同,并内化为自己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未来能够自觉地运用它来指导自己的思想和行动。这种价值引导通常是重视对学生的外部强制。具有较强自我中心意识的艺术类大学生对此反感。只有通过实践性、现实性极强的公民技能培养和训练实践使学生具有自由思考和探索的习惯使其在生活中和实践中通过切身体验来感知相关的价值观,例如,可以让艺术类大学生利用假期或外出写生、演出等机会开展服务学习旅行活动:学生深入社区服务,以可持续发展、农村教育、环境保护、如何追求有价值的生活等主题对所服务的社区和周边单位的活动进行调查了解。通过这些活动,使学生对各种社会问题产生直观深刻的体验和强烈的情感震撼,使其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既提升学生的道德能力又培养其对生活和社会的主动价值思考和判断能力,克服以往价值观教育单调、枯燥、填鸭式政治说教的方法的不足,通过对艺术类大学生当下状况的现实引导,使学生价值观内化在心理,养成内在意志,使价值认知转化为价值行为。

总之,在理论层面上,艺术类大学生的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的融合,为建设和谐社会既提供了价值方向、标准,又提供了现实行为规范。

三、艺术类大学生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融合存在的误区

当然,在将价值观教育与公民教育相融合的时候,需注意的问题是:不能因为过去价值观教育在内容、方法上存在着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导致教育效果不够理想,就将公民教育与价值观教育混为一谈或以公民教育取代价值观教育。公民道德,属于基本的社会公德而不是个体价值信奉,他作为公民,又必须受到基本的价值规范的制约,使公民按照价值目标进行价值行为选择。事实上,公民在面临相反或相冲突的观念和行为时,如何调节、调整自己的公民活动能力,权衡能力,这种能力需要在价值观教育中获得,一定社会价值体系中价值观与公民教育衔接得怎样,体现了什么样的原则,对公民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

1价值观教育能够提升艺术类大学生公民素质教育的层次

公民教育的首要环节是教育标准的确立,价值观告诉人们行为活动的最终目的,解决的是为什么而活的问题,直接规定和指导着人们的活动,为人们提供基奉的是非、善恶、美丑、对错的标准,为公民素质教育规定了价值目标。个体在发生公民活动时,往往从社会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去选取一个或几个标准,用来指导自己在行为的合理性上作出正确判断;积极的价值观会使人的言行表现出积极向上的特征。艺术类大学生的公民教育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指导,使人受到感召、启示和引领,使大学生在精神上获得升华,才能创造出符合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要求的高尚的精神作品来。那种迷失政治方向、没有社会责任感、人格低下的艺术作品,是不会受到人民的信任和欢迎的。

2价值观教育影响着艺术类大学生个体公民教育的性质

价值标准区分了什么是重要的,什么是有价值的,什么是应该的,什么是最好的,价值标准影响着公民素质的形成。价值观教育是否合理得当,势必影响个体公民素质教育是否得到正确的方向指引,否则,如果价值观教育搞不好,就会导致人们形成对公民行为的不合理的判断。艺术类大学生因其从事的工作具有特有的意识形态属性,体现着特定时代的文化主流和核心价值体系,并为特定的经济基础服务。社会主义的艺术总是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理所当然地应该成为表现和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手段,对他们的公民素质教育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引导,才能把他们的公民教育引向正确的社会主义方向,使其形成对公民行为的合理判断,进而使其作品鼓舞和引导大众,使人们的行为朝向有意义的事物,推动人们去达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

3价值观教育规定了艺术类大学生公民教育的基本方向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篇3

[关键词]高校;核心价值观;意识形态

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把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凝魄聚气、强基固本的战略工程。党的十以来,党中央一直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工作重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把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的重要任务。高校作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前沿阵地,肩负着立德树人以及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使命。在价值多元化的社会背景下,把高校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作为一个特定的研究范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重要内容之一,也是国家人才需要的现实要求。因此,高等院校如何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值得深入探索的重大理论课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深刻的普遍性,支撑和影响着所有的价值判断。这是因为社会主义本身就是一个崇高而伟大的事业,反映了国家、社会和个人长远利益和未来发展方向。2013年12月23日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提出将“24字”核心价值观分成3个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追求的现实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追求的理想价值属性;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应当遵循的道德价值准则。每个层面的4个方面相互依存、缺一不可。这24个字,回答了党中央要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设什么样的国家、构建什么样的社会和培育什么样的合格公民的基本问题。这些基本内容引导和规范着人的行为方式和实践生活,使个体在价值选择的活动中有界定的标准去衡量具体事物,这个共同的价值理念是人在社会上不懈努力的动力源泉,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凝聚力与稳定性。为实现中华民族的奋斗目标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提供了精神支撑,继承了中华传统文化和人类文明的优秀成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的基本条件,任何一种思想或观念都有自己的实践依据和理论渊源。近几年来,随着社会主义价值观问题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对其理论基础进行全面解读。

从历史渊源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基本价值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儒家道德思想以及中国近现代符合时代潮流的价值理念追求的结晶,也有古希腊文明和西方资产阶级核心价值观的元素。

从文化背景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了其普世价值,解读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关系,强调了作为传统文化之灵魂的儒家文化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重要意义。我们认为,在自由和道德的引导下,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社会各阶层之间的和谐,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得以实践和外化的体现。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家经济水平呈良好的运行状态。这些趋势潜移默化地彰显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社会和谐、人民幸福、社会进步方面的地位并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所做出的符合社会发展规律和时代要求的主体价值选择。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人才培育的内在联系

高校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调“德”的价值理念,这为高校人才培养提供了首要尺度与标准,要求高校人才培养必须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1]。一个正确的教育理念对高校如何指导德育工作具有促进作用,同时也为大学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明确的价值导向,因为高校不仅将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步的引导学生树立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培养学生树立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价值取向,教育学生树立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价值准则”[2]。

在多次讲话中论及核心价值观与文化软实力的内在统一关系,他明确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一个国家的文化软实力,从根本上说,取决于核心价值观的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3]这一观点的提出,更加表明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引领和行为规范作用于整个社会的全面发展。高校作为传承文化的思想基地,更应该切实规划并实施好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入课堂、入大脑、入身心。这些都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为根本要义。总的来说,从现实意义出发,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满足了个人健康成长的需要,吻合现代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需求,适应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的基本要求,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选择。

三、新时期高校对培育与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在当今国际社会大背景下,随着时代的变革,多元化的社会思潮对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随着新媒体的广泛普及,中外思想的融合与摩擦变得复杂多样,国外价值观的传播使高校德育工作的意识形态受到本质性的冲击和影响。这些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少数大学生对国家、民族和社会的责任意识淡化,忽视了传统优良道德的重要性。因此,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主要目的是引导价值观主流思想占领制高点。“一个社会的主流意识形态总是以其核心价值观引领多元价值观念的形式而存在,总是反映这个社会的发展路径、理论指南、制度保障和最广大社会成员的共同价值追求”[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快速发展的理论基础,是抵制“西方价值热”的有力武器,在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能促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国内背景下的主流意识形态,达成民族价值体系的社会共识。

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处于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逐渐形成的阶段,易于吸收新鲜事物,具有丰富的自主创新精神。但多样性的价值观念常常使大学生在价值选择上呈现出多样的价值分歧,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解会出现偏差。尤其是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生活方式、学习渠道大多以网络的方式有效地进行,而在虚拟的网络世界,自觉意识薄弱的大学生很容易受到网络中不良信息的干扰,从而极大地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高校作为立德树人的摇篮,要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到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全过程中,使学生正确把握人生的价值取向,必然应通过树立正确的“三观”,使他们确立高尚、进步的价值追求,实现完美的人生。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日益增强,人类的思想观念与意识行为也呈现多元化。不正确的价值取向指引着错误的思想观念,例如社会上普遍存在的一些道德失范、信仰的冲击、公德意识的缺失、虚幻的普世价值等一系列现象,使我们不得不重新意识到社会价值共识的重要性。所以,在国内外各种问题突出、矛盾叠加、集中呈现之时,“高校师生思想活动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广大师生任务更加艰巨”[5]。因此,高校要多渠道、全方位地寻找培育践行之路,使师生自发地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切实将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展为高校师生的共同追求。

四、新时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探索

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提出,“各地区、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实施方案,落实工作责任制,明确任务分工,完善工作措施”。高校是人才培养的聚集地、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的场所,培育和践行具有强大感召力的核心价值观,是高校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与使命。完成这项工作并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不断探索、不断发展的过程。高校想适应新时期下的时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正确发挥自身教育资源优势,把握其基本要求,选择最佳可行路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实到高校育人全过程之中。

(一)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加强理论建设

高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就是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它具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性,在新时期的大背景下,高校在筑牢思想政治教育基础中应当注重以下几方面:

一是注重加强宣传引导。要充分利用师生得天独厚的资源,综合运用多种形式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和实质。认真研究师生的思维方式特点与差异性,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定期解决师生的困惑,集中力量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如以具体的事例、影视作品、网络公开课等方式传播正能量的、能触动人心的信息,全方位地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另外可以通过主办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宣传晚会等文艺活动,发挥校园文化的熏陶作用,以此来改善校园风气。还可以运用学校网络平台、校园报刊等一些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的专家分析,做好当下热点分析的实效性和及时性,充分发挥网络在日常生活中的特质,适应时展的变化需求。

二是注重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和多样性。首先,随着新时期的新变化,高校建立了一些新学科,这些学科大部分沿用西方教材,在未进行选择和分析的情况下就直接进入到课堂,使西方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师生的大脑里,从而引导着学生推崇西方资本主义的私有制,进而对社会主义国家科学的指导思想不能持有尊重的态度。这无疑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播与发展造成一定的干扰,使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价值观更具挑战性。因此,高校要及时对西方教材的运用进行认真的研究与筛选,批判地继承,努力编写出以社会主义为主流意识的教材体系。杜绝一边提倡反对西方价值观的渗透,一边接受西方教材的照搬照抄的空谈主义,正确把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教学内容的主体性原则,让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成为高校稳固的指导思想。其次,要不断改进和创新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模式,保证其呈多样化形式发展。要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从固定单一的“课本说教式”更新为以社会热点为主题的座谈会、形势报告、论坛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师生之间面对面沟通交流,在讨论热点问题的同时,做好积极引导,增强价值共识。

(二)构建高校意识形态的长效机制,完善实践建设

一是建立师德师风的监督机制。教师是根,学生是叶,根深才能叶茂。教师作为学生健康成长的引路人,对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为本,师德为先。因此,建立好一支优秀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积极实施高校的师德建设,是推进高校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现实需求。坚持以人为本,深入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弘扬伟大的中国梦精神,切实把师德建设工作始终贯穿于教学、科研、管理等各项工作中。善于发现学生所需,解决学生日常生活中的困难。真正做到以新颖的教学理念传播思想、以科学的制度规定言他律己、以丰富的活动形式升华情感、以典型的模范事例提供借鉴。同时也要“将师德表现作为教师考核、聘任和评价的首要条件,健全教师任职资格准入制度,完善学术不端行为预防查处机制,构建学校、教师、学生、社会参与的师德监督体系,形成师德建设长效机制”[6]。

二是建立工作成效的反馈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成效不是朝夕之事,而是一个长期复杂的实践过程。在工作成效反馈的层面上,高校要注重对教师工作是否落实到位的考察,教师应担负起重任。在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中灌输核心价值理念,并且进行大数据综合分析,对已毕业学生开展持续的跟踪调查,对在校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规划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将调查结果与学生在校期间学习、实践活动的表现相结合,分析出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程度。最后要建立学生网络评价平台,学生可以匿名的方式自主的对活动成效进行调研和反馈。将反馈内容进行综合筛选,不断完善教育工作体系。建立工作成效考评机制,保证高校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活动的质量和水平。

三是建立各部门的协同发展机制。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必须从集体出发,在高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资源共享、发挥整合利益的最大化,各个党委职能部门应适时地制定实施方案、明确各部门的职责与分工,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严格落实部署、推进、监督、检查、反馈的工作流程。其次,高校需要建立一个工作管理体系,将任务进行分解,遵循管理体系分层化,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各部门之间需建立交流协作平台。共享网络资源、信息反馈,建立信息互通机制。根据工作需要,可开展一些自主式的探讨会、例会等,促进各部门间的协调发展,每个部门都需选取优秀的榜样作为领头人,用自己的行为感召团队,带动团队,各部门间各尽其责,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到实处。

因此,高校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过程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过程。要完善实践教育教学的体系,把思想理念转变为实践行动。多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设立实践课程,积极引导师生共同参加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服务活动等。让学生踏入社会的大门,立足国情,正视社会。在实践过程中竖立责任感、光荣感和使命感。同时,高校要做好阶段性的实践总结和表彰,鼓励学生分享社会实践心得和经验,提高学生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引导更多的师生自觉遵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任新钢,商云龙,朱冬香.新时期高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探索[J].北京教育・德育,2014,(09).

[2]李卫红.肩负起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时代重任[J].中国高校社会科学,2014,(3).

[3]张国祚.文化强国战略大思路[J].人民论坛,2014,(09).

[4]薛进文.高校要带头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中国高等教育,2014,(21).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篇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125-02

收稿日期:2011-12-25

作者简介:王敏(1971-),女,山东莘县人,副教授,硕士研究生,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一、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目标和意义

价值观是主体对其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现象和对自身价值的认识、评价、决定取舍所持的最基本的观点。2004年,中共中央颁布的16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任务,其中之一就是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2006年初,总书记提出“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是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关系而提出的判断是非、荣辱的价值标准,因而它应该也是青年大学生遵循的道德准则。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这是青年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指导和实践要求。可见,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主要内容

价值观的内容,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取向、价值追求,凝结为一定的价值目标;另一方面表现为价值尺度、评价标准,成为主体判断客体有无价值及其大小的观念模式和框架。所谓价值观教育是用人文主义的价值取向引导青少年用正确的价值标准来看待社会、人生以及自己的生活、生命,教育他们正确看待社会的作用和认识人生的意义,正确理解生命的价值[1]。而大学生价值观教育就是针对青年大学生所进行的价值观教育,具体而言,就是一定社会、阶级依据其价值目标和标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大学生施加系统影响,激发青年的主体能动性,使大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活动。

1大学生的价值评价

价值评价是主体根据一定的标准对客观事物或现象有无价值和价值大小作出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价值评价必须依托一定的价值评价标准。价值评价标准是人们在评价活动中,应用于对象的价值界限和尺度。价值评价标准是价值评价活动的依据,它决定着价值观的性质和特征,决定着人们的价值取向,是全部价值评价的关键。人是社会的人,总是生存和活动于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中,并受到一定社会关系的制约。因此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对于一个人的价值评判,也主要是以他对社会所作的贡献为标准的。对这一问题不同的人则有不同的回答。有的以财富的多寡为标准,有的以社会地位的高低与权力大小为标准,有的以人生享乐的程度为标准,有的以职业条件的优劣为标准,有的以人生寿命的长短为标准,当然也有的以对社会和人类奉献的多少与贡献的大小为标准。在当今中国社会,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主流文化与非主流文化、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等多种文化并存。多元文化必然导致多元价值观,多元价值观使得原有的、明确的、唯一的评价体系逐渐被打破,而新的评价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这种状况使得一些大学生陷入了价值迷乱当中:到底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不该做的,什么是该提倡的,什么又是该禁止的,让人感到无所适从。因此,建立科学客观的评价标准是价值评价正确与否的关键,因为它对大学生的价值活动起导向作用,决定着大学生对价值关系的选择。

2大学生的价值取向

价值取向作为人生价值的实践内容,是指个人依据社会价值导向的指引来调整自己的人生价值目标,以及选择和追求人生价值的方向。一方面,价值取向蕴涵着个体对人生的自我设计、自我塑造、自我期待,体现着个体对人生价值的关注,决定着个体怎样去看待世界、对待人生。另一方面,社会价值对个体的价值取向有指引和导向的作用。正确的价值取向会指引个体自觉选择高尚的价值目标,而错误的价值取向会导致个体不自觉地追求消极的价值目标。所谓正确的价值取向,应该体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以及物质与精神、功利与道义、现实关切与理想追求、终极关怀的统一。但是,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让人们在充分享受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所带来的便捷与舒适的同时,也使得有些人在价值取向上出现了错误和偏差,导致拜金主义又沉渣泛起,为一些人所奉行。拜金主义将金钱神秘化,以追逐和获取金钱作为人生的目的和生活的全部意义,金钱成为衡量人生价值的唯一标准。这势必会影响到在校大学生。什么“学海无边,‘钱’程是岸”、“前途、前途,有钱就图;理想、理想,有利就想”、“宁愿躲在宝马车里哭泣,也不要骑着自行车微笑”之类的顺口溜被一些大学生奉为“真理”,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代大学生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想严重。同时,由于文化取向、思想信念和生活方式的不同而形成的多元价值观也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大学生,使大学生价值取向陷入迷茫,不知何去何从,价值判断趋向实用化、功利化。

3大学生价值目标的选择

价值目标是价值取向的积淀、概括和升华,是个人所追求的贯穿于其自身一切活动行为中的最终目的或目标,涉及到人“为什么活着”和“怎样活着才有意义”等人生根本问题。选择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对人生价值的追求起着积极的作用。一方面,价值目标贯穿于人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始终,规定着人生实践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决定着人生道路的选择;另一方面,正确的人生价值目标,能够充分地调动个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而努力奋斗,能够使人明辨是非,自觉地追求真、善、美,鼓舞人的斗志,使人意志坚强,成为不断前进的强大精神动力。但是,由于受到腐朽的、消极的人生价值观的影响,同时也由于就业压力大、生存环境困窘,使得有些大学生表现出人生价值目标选择的个人化。在大城市中逐渐出现一个特殊的“蚁族”群体,即“大学毕业生低收入聚居群体”。该群体具有三个典型特征:大学毕业,低收入,聚居。“蚁族”的总体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消极完美主义特质明显,大多数人对生活状态不满意,社会支持较低,社会政治控制力相对较高,且个体强烈地感受到一种心理层面的相对被剥夺感。这与该群体目前面临的较高的生存压力,频繁更换工作或找不到自己理想工作的现状是密切相关的。尤其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严峻的就业形势及压力,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冲击着他们的内心。他们生活条件差,缺乏社会保障,思想情绪波动较大,挫折感、焦虑感等无时不在,对他人、集体和社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冷漠。

三、加强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途径

1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宣传与教育,是确保大学生进行正确价值评价的重要手段

任何一个社会都存在着多元价值观并存的现象,同时也都有着自己的主导价值观,而主导价值观是一元的,是占主导或统治地位的,对其他价值观的发展具有引导和规范作用。它既是社会中大多数成员赖以生活和实践的最高行为准则,也是凝聚、维系和支撑该社会统一、生存、发展的一种普遍精神,对维护社会稳定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所以,在社会发生剧烈变革、多种价值观互相冲突的时期,尤其需要有核心的价值体系来引导人们的价值观,主导人们的价值取向。当前,我国的社会变革对人们,尤其是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面对大学生价值观和价值取向上可能出现的新问题新情况,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大学生进行价值观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系统,包含思想理论、理想信念、精神风尚、道德准则等基本价值因素,能够有效地制约和整合非核心、非主导的社会价值体系,成为凝聚当代中国社会的共同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关系到社会主义社会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的塑造。因此,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大学生价值观构建,在多元背景下可以确保大学生在进行价值评价时,有可以参考的依据和标准,从而使他们走出迷茫与困惑。

2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是确保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目标的重要途径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形成的,是整个民族的社会实践经验的结晶。经过数千年的演绎与扬弃,这种文化积淀已深深地融进中华民族的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之中。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倡导“见利思义、见利争让、闻义争为”的先义后利、义利并重的价值取向;强调个体对社会对国家的义务和责任;倡导“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坚韧气节、“天下为公”、“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意识。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表现和提倡的坚忍不拔、锐意进取的坚强志向,与时俱进、不断革新的行为追求,以礼待人、谦和友善的仁爱精神,重人格、尚气节的思想境界,知行统一、三思内省的修养目标,艰苦朴素、勤劳节俭的生活观念等,都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因此,加强对大学生传统文化的教育,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豪感,以及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和忠诚度,这样在面临多元价值选择时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3大学生价值观教育要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社会实践的积极作用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篇5

行政文化是伴随人类社会行政实践活动产生的一种特殊文化形式。它是指行政体系中的成员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所形成的对行政活动的态度、情感、价值观和信仰的统一体。”[1](p240)行政文化作为行政组织与行政组织成员共享的价值系统,潜在地决定着行政组织管理运行的方向,左右着行政人员的思维方式。任何形式的文化体系都要有一定的文化价值观作为理论内核去支撑。所以,价值观是决定文化性质、方向和特点的最重要的、最根本的因素。行政价值观在行政文化中的地位与作用也是如此。”[2](p2)支持行政文化系统运行的内在动力是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作为上层建筑中意识形态领域的行政文化,它是行政管理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包括阶级属性、民族文化、物质生产方式、自然生态环境、政治统治制度及行政管理体制与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模式相互冲突与融合的产物。”[3](p31)本文把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形成过程置于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以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场域与时代精神发展的文化场景为视角,考察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理路。

一、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

艾萨克指出,从事自然科学的人不涉及价值,质子和分子无所谓好坏;然而社会科学家却要涉及价值,因为人是道德的存在,所以社会科学家不可避免地要潜心于价值问题,政治科学尤其如此。”[4](p80)

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视域就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马克思认为,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社会关系都是与物质生产力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种社会关系是一种必然发生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在《反杜林论》中,恩格斯指出: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在人们的头脑中,在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在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5](p32-33)历史上出现的一切理论观点,只有联系当时的物质生活条件,并且从这些物质生活条件被引申出来的时候,这些理论观点才能被理解。马克思写道,我们判断这样一个变革时代也不能以它的意识为根据;相反,这个意识必须从物质生活的矛盾中,从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现存冲突中去解释。”[6](p32-33)这种唯物史观并不是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是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的线性历史决定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不能只建立在单纯的理论基础之上,还应该下沉到中国社会转型的历史变动过程中。也就是说,在中国社会发展转型期的当下,考察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所应具有的独特信仰和特色文化形式,要通过社会结构的历史变动过程来研究,这样,才能更好地揭示政府行政行为的本质。

(一)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历史发展视域

当今的行政文化环境是由国家行政组织的技术化管理制度所形成的制度环境。但不容忽视的是,以货币和权力为核心的工业社会制度与市场经济,凭借其强制力与渗透力,以利益最大化为人们思考的范式,从外部直接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世界,影响着人们的社会行为;使人的生活世界出现殖民化的倾向,社会整合水平开始下降。同时,公民意识不强,公共精神尚未进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因此,直接将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国家行政组织管理理论移植到中国是不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的十报告提出,要构建以社会公平、公正为核心的社会公共治理结构。这就给如何加强国家行政组织管理提出了新的命题,也为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提供了理论平台。换言之,国家既为公民提供了公共生活的舞台,也使公民享有其公民身份资格有了根本保障。但必须承认,如此重大的问题没有道德的革新和深化,没有对善与正义的意识,没有资源牺牲和团结一致的精神,没有基本的世界观和人性观,也不可能得到解决。”[7](p268)可见,这里要求的是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的出场。因为如果没有对核心价值的确认和认同,没有正义秩序的存在,就不会有社会个体对自身责任的认同。因此,构建以社会公平与公正为原则的社会公共治理结构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成的历史发展视域。

(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文化视域

自《共产党宣言》发表以来,社会主义国家成立至今,各种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不断发展深化,但是,综观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人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论述还是较少,尚未形成一致的观点。而中国共产党人却知难而上,不懈地追问什么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党的十报告提出的三个倡导”塑造了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时代精神气质,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内涵不懈追求的结果,显示出了中国共产党人敢为人先的理论创新气魄,是对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话语体系时代特色的新提法。因为,中国共产党人深知,只有在社会中形成一个大家能够互相认同的价值观理念系统,国家的政治系统与社会系统才能得到双向联动的运行与发展,从而促进社会自身内在运行环境系统的发展变化。因此,三个倡导”中的价值理念能否与时俱进,适应时展,能否继承与创新,直接影响到一个国家的凝聚力和影响力。三个倡导”明确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主义行政核心价值观的理论指导作用,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奠了价值基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文化视域,构成了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成的时代文化视域。

(三)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社会主体视域

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体现的是国家行政机构中的行政组织与行政人员在行政活动中所应该具有的共同价值理念、思维方式、行为规范等,其与政治发展、经济发展紧密相连。行政文化的活动主体是行政人员,其活动的目的是使一个政权能够遵守自己的执政理念,实现自己的执政价值,提高自己的执政能力。同时,也是体现行政人员个人价值的过程。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启示我们,行政人员不仅是行政文化活动中的行政活动主体,而且是社会关系中的活动主体,其主体价值是在人的全面发展之中得以显现的。人不仅创造了社会关系,而且人的内在发展也表现为社会关系的现实发展。人的全面性不是想象的或设想的全面性,而是他的现实关系和观念关系的全面性,社会关系实际上决定着一个人能够发展到什么程度,一个人的发展取决于和他直接和间接进行交往的其他一切人的发展。”[8](p314)这里涉及到的就是,在行动文化活动过程中,行政人员作为行政文化主体,要用什么样的价值观来引导自己的行政行为,这将成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生成的社会主体视域。

二、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构序

中央党校校长李君如在谈社会管理创新的理论突破时说,用西方的政治学、社会学理论的时候,不要忘记党的基本理论,就是我们广大的工人农民是我们稳定的基础。因此,还是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尤其是为社会底层的基层群众服务。”[9]毋庸置疑,这也应该成为国家行政组织发展的社会心态。为人民服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理论逻辑生成的价值视域。为人民服务”作为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核”,贯穿于国家行政组织活动当中,形成了以正义、协商、责任”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价值保护带”。

(一)责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从生存型走向发展型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社会矛盾和社会冲突日益加剧、社会结构的经济成分日益复杂化。中国文化并不是西方崇尚个人自由的文化和西方公共精神文化。中国文化还是儒家文化占主导地位。儒家文化讲求个人道德,愿意用好人和坏人将人群归类。在判断事情时,道德评价往往占上风并主导人们的思维方式。在这一背景之下,就需要行政人员思考应该拥有什么样的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责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当我们谈及责任的时候,需要区分行政责任与责任之间的关系。行政责任”指的是,在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行政主体因违反了国家所规定的行政法律规范,不履行自己在行政活动中所应尽的义务而产生的一种责任。责任”指的是,行政活动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所应自觉遵循的伦理准则。在从事国家行政管理活动过程中,由于行政人员掌握着行政权力,所以,行政人员就更应该具有责任意识,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责任”意识应具有三个方面的内涵。一是公共精神,二是他者伦理,三是境遇意识。公共精神”指的是行政人员运用公共理性,从公共利益出发,对自己所从事的公共事务、公共活动、公共生活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关切,自觉地维护人们之间交往空间的公共性。他者伦理”指的是行政人员能够自觉纠正以自己”为中心的传统伦理思考范式,行政主体在与其他公民所构建的公共场域中,以他者为公共空间重心,以他者为事物关怀视角,这种视角转换与回应是主体之间建立平等关系的逻辑基础。他者伦理”是行政人员必须具有的一种伦理意识。境遇意识”是行政人员在从事行政活动过程中,能够以事物发展的历史现实为解决问题与思考问题的实践境遇,把自己的行政行为放在事物结果中进行考察。境遇伦理”从根本上是面向道德决策和行动的,它的目的不是构建一个精致而严密的逻辑体系,而是从境遇出发来解决人类生活面临的道德难题。[10]总之,责任就是行政主体所遵循的道德规范以及所表现出来的道德行为。每个行政人员既要充分发挥行政活动主体的作用,还要具有责任意识,运用理性的力量发展自己,拓展自己的社会责任范围,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这表明任何责任都不是一种纯粹的外部设置,任何责任只有通过将外在的要求内化为个人具体的信念才能发挥作用并得以践行。”[11]因此,责任”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基础。

(二)协商”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中介

协商”是人们之间能够以理性的形式说服对方,或者相互交换观点的一个社会过程。协商的原则是以公共利益原则为导向,双方都以积极、平等的心态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处理之中。只有这样,才能避免不同利益集团之间发生公然的冲突。作为规范术语,协商是一种面对面的沟通形式,它强调理性的论证和说服,而不是操纵、强迫和欺诈。在协商论坛里,自由和平等的参与者支持一系列程序旨在沟通而不是策略目标”。[12](p11)协商是国家行政组织与公众交往的对话过程。是在公共政策制定过程中,不同的利益集团为了避免冲突,为了保护自己的集团利益而进行的相互妥协,最后实现多赢的一种理性论证与说服行为。古特曼和汤普森认为,协商作为政府社会治理形式,是指自由而平等的公民(及其代表)通过相互陈述理由的过程来证明决策的正当性,这些理由必须是相互理解并接受的,协商的目标是做出决策,这些决策在当前对所有公民都具有约束力,但它又是开放的。随时准备接受未来的挑战。”[13](p7)通过协商行为,可以促使国家行政组织的行政行为与社会文化发展之间形成理性共识。明确人们的社会公共利益责任,增进人们之间的话语理解,使国家行政组织的程序和决策具有合法性与公共性,最终推动国家行政组织的健康发展。因此,协商”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中介。

(三)正义”是社会主义行政文化核心价值观的逻辑终点

新公共行政学的倡导者沃尔多认为,事实上,公共行政是政治的一种表现形式。要理解公共行政,特别是要理解公共行政的价值,必须首先理解政治。”[14](p7)国家行政组织执行政策的实践活动离不开理论的价值判断与指引。我党的政治价值就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就是把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目标、国家的发展、民族的振兴与个人的幸福紧密联系在一起,把各个阶层、各个群体的共同愿望有机结合在一起,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如果把国家行政组织和制度作为一个政治系统的硬件组装”系统,那

生活的意义与价值篇6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校园文化的辩证发展关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校园文化建设指明了发展方向,校园文化丰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载体与内容,两者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决定校园文化的发展方向

从一般意义上看,价值观是文化的核心,它决定文化的本质。文化是价值观的外在形式与重要载体。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当代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它用二十四个字规范了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的价值追求,不仅是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也是包括校园文化在内的社会主义文化的灵魂。从社会现实上看,当前,在经济全球化语境下,多样思想及多元文化从各个层面影响高校校园文化。只有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校园文化中的主导地位,才能保证校园文化正确前进、发展方向,才能引导女大学生在多样化的社会思潮中牢固坚定马克思主义的理想、信念及价值观,成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校园文化是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意识形态,除了课堂的正面灌输,更需要通过环境熏陶而获得女大学生认同。马克思认为,人创造环境,同样,环境也创造人。[1]校园文化环境作为女大学生学习、生活主要活动场域,具体独特的铸魂育人教化功能,是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重要载体。高校有意识、有计划地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融入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的校园文化活动中,女大学生将在生动性、丰富性的校园文化活动中潜移默化接受社会核心价值观,内化为自己的价值标准与理念,并在学习、生活、社会实践中践行。

二、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分析

机制,原指机器或有机体的基本构造、功能或工作原理。后来,机制被泛指某个工作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相互之间的作用方式和运行过程。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机制是一个认知内化践行固化的复杂动态发展过程。

(一)以校园物质文化加强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

做好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工作,首要基础是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即女大学生通过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表面到内核,由浅性认识到深层思考,全面、系统、深刻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理论知识、深刻内涵。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是女大學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知的主渠道。另一方面,针对女大学生直觉性、感观性的思维特点,以物化人、以物育人的校园物质文化是加强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的有效载体。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校教育要努力做到使学校的墙壁也说话。宣传栏、公告栏的宣传让女大学生熟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先入眼再入心,耳濡目染;图书馆、体育馆等建筑物,传承优秀校史文化,激励女大学生爱校爱国;教学场所、大学生活动中心等校园环境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元素,让女大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直觉美、形象美,上升到艺术美、内涵美的认知体验,陶冶性情,在由感性到理性认知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接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

(二)以校园精神文化推进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化

认知只是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初始层面。在认知的基础上,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纳入女大学生的价值体系,成为其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才能发自内心地高度自觉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办学理念、办学历史、大学精神、教风学风校风等为内容的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深层文化,反映了一代又一代人的理想追求、价值取向,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育人于无形,影响深远。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内容融入校园精神文化活动中,通过大学精神、教学学风校风等,创设良好的文化育人情境,对女大学生进行润物无声、春风化雨的感染、熏陶、陶治、润化。在学习、体验、实践中引导女大学生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领悟与认可、赞同,从内心深处接受教育的内容,自觉能动地构建、生成个体的价值观念,并融合到自己的价值体系当中,扎根于心灵。

(三)以校园行为文化强化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只是意识及精神的理论与共识,更是与包括校园行为文化在内的各种实践活动密切联系的实践哲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既要内化于心,更要外化于行,才能实现知与行相统一。认知及内化的指向践行与行动。以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等为主的校园行为文化,因其丰富性、文艺性、灵活性契合女大学生的心理,对女大学生产生很大的吸引力、感染力、影响力,成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载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针对女大学生心理特点,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提高活动质量,让她们在科技创新、文娱体育、社会实践、纪念活动、主题活动等校园行为文化中体验真善美、抵制假恶丑,把价值观念转为现实行动,在活动中受教育、增知识、长才干。

(四)以校园制度文化促成女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固化

女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经历的认知、内化、践行这一过程,并不是一次就完成的,不是运功式,而是渐进式,需要长效机制来保证,需要不断反复强化、反复实践,形成深层次的心理结构,成为自然而然的行为习惯。而校园制度文化正起了这种巩固、强化的作用。校园制度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及约束保障两大功能。一方面,社会主义高校的校纪校规以及各种规章制度,在制订、执行、管理、监督过程中,本身就蕴含了民主、平等、公正、法治,以及爱国、敬业、诚信等价值追求与价值取向,对女大学生产生稳定、持续的心理预期与正面导向作用。另一方面,以三个倡导为价值取向的制度、规章、条例等校园制度文化,因其强制性、刚性约束等特点,成为女大学生日常校园生活的基本规范和共同行为准则、价值标准,促进女大学生在外部强有力的制度约束下,由他律向自律转变,逐渐培养起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与正确的行为习惯,自觉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道德水平和思想境界。

三、一巩固三结合: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现路径

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既要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又要做到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相结合、民族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校内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从学习和实践等多个层面进行教育、引导。

(一)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校园文化中的指导地位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高校师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也发生深刻变化,并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高校要坚持和巩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突出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作用,让包括女大学生在内的广大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校园价值取向,使校园文化建设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全面健康发展。

(二)坚持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结合

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作为高校德育中两个基本的教育形式,相互补充、相互强化、相得益彰。在校园文化培育女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要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实施。一方面,强化两课课堂教育、报告会、主题班会、校园媒体宣传等显性教育的正面灌输,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渊源、概念、意义等核心内容讲清楚、讲明白、讲透彻,为女大学生确立明确的指导思想与价值标准,为她们分析、批判各种思潮的提供科学的方法和正确的价值尺度。另一方面,重视以校园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及渗透到校风、教风、学风中的隐性教育,巧妙地借助生动性、趣味性、愉悦性的文学、体育、艺术等载体,形成优良的校风,对女大学生进行熏陶感染,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全方位渗透,使她们在不知不觉的、愉悦的情绪和氛围中,自我感受和领悟为什么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怎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增强对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内化认同、行动认同。

(三)坚持民族传承性与时代创新性相结合

在校园文化建设中,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紧扣时代主题,才能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有着肥沃的土壤和坚实的根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神命脉。[2]在有关核心价值观的思政课教学中,挖掘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丰富教学内容,使女大学生深刻领会核心价值观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傳承性。在校训提炼、中华经典朗读大赛等校园物质文化、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建设中,融入传统文化的内容,开展丰富多样的活动,激发女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增强校园文化的凝聚力、感召力、吸引力,自觉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同时,在对女大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中,在内容与方式上体现出时代创新性,彰显着鲜明的时代精神特色。马克思曾指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3]核心价值观应是与特定的群体、特定群体的所处的时代以及面临的问题休戚相关的。因此,要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观点、内容、思想,回答和解决新时期女大学生关注的现实问题,才能被她们发自内心的接受。在宣传方式上,要运用鲜活生动的时代语言和借助微信、微博、QQ等女大学生常用的新媒体,贴近女大学生的实际,与时代同频共振,增加她们对核心价值观的的认同感。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公司售后客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

    - 阅0

    公司售后客服个人工作总结篇1回首20xx年物业公司客服部,可说是进一步发展的一年,不断改进完善各项管理机能的一年。在这当中,物业客服部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得到.....

    销售公司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销售公司工作总结篇1XX月份我们的任务是_万元,实际上完成了_万,离任务额还差_万,由于负责门迎工作,对于客户流量还是了解的比较多,本月新客户不多,老客户购买降低。在工作中,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