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教育的缺失(6篇)

来源: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1

【关键词】大学生;生命教育;背景;途径

AnalysestheContemporaryCollegeStudents'LifeEducation

ZHENCheng

(QingdaoHuanghaiUniversity,QingdaoShandong266427,China)

【Abstract】Theprimarypurposeofeducationistopaycloseattentiontopeople'slife.Moreandmorescholarsinthetwenty-firstCenturyeducationreformfeelthateducationshouldrespectforlife,careaboutlife.Howtoanalysesthebackgroundofthecurrentcollegestudents'lifeeducation,guidestudentstomastermoreknowledgeoflifeandtheabilitytosavelives.

【Keywords】Students;Lifeeducation;Background;Way

0引言

教育的最初目的是关注人的生命。研究发现,自杀已成为15-40岁人群的首位死因,近年来,各地高校也相继发生多起大学生非正常死亡事件:2004年2月,云南大学马加爵残忍杀死四名同学,震惊全国;2011年3月17日,广西某职业学院大一男生符德壮割喉自杀身亡……

一连串的危机事件,暴露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存在诸多问题。如何增强高校德育的生命教育观念,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关爱生命是加强高校德育教育的当务之急。

1目前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现状

1.1从生命角度透视,教育应关注生命价值和人性的完善

意大利教育家蒙台梭利说“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生命的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遗憾的是,高校至今仍缺乏对学生生命关怀的教育氛围,缺乏明晰的教会学生正确面对生命的教育。一些大学生生命情感发育不足,容易陷入精神迷惘和意识危机,从而处于和自然、社会、人自身矛盾的困境焦虑中,导致大学生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时有发生。

1.2受传统文化“未知生,焉知死”的影响和束缚,缺乏对死亡的理性认知

我国现行的教育中,死亡教育的内容几乎是空白的,而对死亡教育的理论探讨更为薄弱。对于死亡,学生普遍缺乏客观理性的认识,对死亡话题的回避态度也使大学生对死充满了神秘感和恐惧感。

2生命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大学阶段仍是确立人生目标和形成健康生活方式的关键时期。然而每个人最需要的生命教育,却一直被严重忽视。因此,在大学生中开展生命教育是当前的第一要务[1]。

生命教育很重要的一环就是要加强和创新生命教育。从家庭方面,任何一个父母都无法接受孩子的离世,所以学生选择不负责任的自杀,会对家庭造成巨大的伤害。从社会的角度讲,大学生是国家发展的栋梁,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的成本及精力是巨大的。所以一个大学生的流失都将在一定程度上给国家利益带来损害。

2.1开展生命教育是社会环境发展变化的迫切要求

当今社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文化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为广大学生提供了宽广的平台,但一些消极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大学生的道德观念和行为习惯,导致部分学生道德观念模糊与道德自律能力下降。

2.2开展生命教育是由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所决定的

大学阶段是人生的“黄金期”,大学生的生理发育逐步成熟,但心理发育相对滞后。当代大学生多为独生子女,社会经验不足,缺乏一定的耐挫力。大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正视大学生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的实际,从而引导学生走出生命的误区。

3加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途径

近十年来我国的生命教育涵义、生命教育的途径、生命教育体系构建的研究尚未形成一致的看法,还需通过制定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法。[2]

3.1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

大学生是社会主义建设的中坚力量,加强对大学生法律意识的培养将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效。高校可通过法律讲堂、法制观念宣传片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培养大学生的法治主体及法律至上等意识,使学生知法、懂法,从而有效降低甚至避免自杀轻生、伤害他人的事件发生。

3.2将传统文化融入日常教育中

传统文化教育在高校中有着其他学科不可替代的作用,孝德教育、道德教育等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育人效果,促进大学生的生命价值体验。

3.3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参加社会实践,逐步锻炼大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引导学生自觉学习模仿先进人物的高尚道德情操和无私奉献精神。通过深入社会体验民生,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培养生命情感。

3.4实现德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双向结合

教育工作者要从心理健康教育方面获取新的知识和方法,丰富思想道德教育的手段,使思想道德教育更易于学生接受,更有实效。在德育教育的基础上普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基本知识,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帮助学生健康成长。

生命教育就是要教会学生接受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与发展每个人独特的生命,并将自己的生命融入社会之中,实现个体的生命价值。

【参考文献】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2

关键词:死亡教育;原因;内容;意义;途径

生命是脆弱的,尤其是面对突发的自然灾害,成千上万条生命在顷刻之间便会消失,留下的只有亲朋好友无尽的伤痛与悲哀。人类可能永远也无法在与自然的战争中成为胜利者。既然如此,人类所能做的一方面是应该建立和完善自然灾害的紧急应对措施,另一方面,也许是更为重要的,就是要具有面对生命和死亡的正确态度和观点。每个人可能都会有珍惜生命的想法,但应该如何珍惜生命则是很多人所没有意识到的。究其原因,和我们的教育中缺乏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极大的关系。死亡教育,又称优死教育,是指“向社会大众传达适当的死亡相关知识,并因此造成人们在态度和行为上有所转变的一种持续的过程”。简单地说,死亡教育就是在全社会普及死亡知识的过程。死亡教育于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首先在美国兴起,并由此在西方发达国家被广泛关注。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飞跃式的提高,追求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成为了现代中国人的共识。死亡教育作为一种生命的需要,开始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死亡教育依托于死亡学这门新兴学科,而死亡学具有综合性和交叉性的特点。因此死亡教育从内容上看,应该是涵盖面非常广泛的。虽然死亡教育的内容具有广泛性特点,但根据国外死亡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并结合我国死亡教育还处在开创时期的具体情况来看,我国死亡教育还只适宜在基本的层面上展开。

死亡基本知识教育。死亡基本知识主要是指,死亡的概念、定义和死亡判断标准,死亡的原因与过程,死亡的不同方式及死亡方式的选择,人类死亡的机理,死亡的社会价值与意义,思想家对死亡问题的基本探讨,与死亡现象有关的人类活动等。死亡基本知识教育可以让人们初步认识和了解死亡,近距离接触死亡,形成对死亡的客观、一般的认识,并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人们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死亡不可怕的观点。

死亡与生命辩证关系教育。人们习惯于把死亡看成外在的、陌生的和对抗生命的东西,但这样的认识割裂了死亡与生命的辩证关系,不能使我们真正认识死亡现象及其本质。正如德国现代神学家云格尔所说,“就人的生存而言,死不仅是全然陌生的,它同时是我们最切身的。在我们的生命中,也许很多东西甚至一切都不确定,但我们的死亡对于我们是确定的。”生命与死亡是辩证统一的,有多少生命现象,就有多少死亡现象。我们成为人类生命的那一刻,就注定了必死的命运,任何人都无法逃脱。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生死辩证统一的观点,以生来看待死,以死来看待生,坦然面对生与死。

死亡心理教育。死亡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内容:一是死亡态度的教育,使人们了解不同群体的死亡态度,树立正确的死亡态度;二是临终死亡心理的分析与教育,帮助人们了解人类个体在临近死亡时心理的变化过程,帮助人们顺利走完人生的最后旅程;三是家属居丧悲伤与辅导,帮助死者家属尽快从失去亲人的悲伤中走出来,恢复正常的社会生活;四是对“死后世界”的教育,使人们明白死后世界在物质转换上和在精神上存在的意义,消除人们因为死亡产生人生无意义的心理。

优死教育。死亡是属于生命的,优死与优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优死教育就是要求人们像对待生命那样对待死亡。优死教育一是帮助人们消除对死亡的恐惧,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二是要人们优化人死后的仪式活动,尽量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避免出现因个人的死亡而损害和降低其他家庭和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情况。优死教育要人们以良好的心态来关注死亡现象,正确面对自己和他人的死亡。

死亡权利教育。生命属于个人,也属于家庭和社会,因此人对生命的处置权是相对的,也就是说人的死亡权利是相对的。死亡权利的教育可以使人们了解到,在一般情况下,无论是自己或他人的生命都应该受到尊重和保护,人们不能随意行使死亡权利来处置自己和他人的生命。但在特殊的情况下,人们死亡权利的行使恰恰是对自己和他人生命的尊重。如在患严重疾病导致生命质量严重下降,而根据现有医疗条件又无治愈可能的病人,行使死亡权利是维护生命尊严的有效方法;行刑者处置死刑犯人,也是对他人生命和财产的有效保护。

死亡教育的目的指向人的生命。死亡教育“帮助个人了解死亡,增进人们把握生命意义,并提供人们检视死亡的真实性及其在人生当中所扮演的角色与重要性”。死亡教育不仅仅在于要人们认识到死亡对每个人类生命的真实性、客观必然性和不可避免性;还要使人们认识到生命的有限性,促使人们珍惜生命和现在。死亡教育对于健康的生者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因为对于临终者来说,死亡教育仅具有“死”方面的意义,而已经无助于他们的“生”;只有对于生者,死亡教育才具有“死”与“生”的双重意义。

死亡教育促成人们对死亡本质的正确认识。死亡是什么,这是困扰人类的一个关于死亡本质的难题。原始死亡观把死亡归结为外在于人的东西;自然死亡观把人的死亡等同于其他事物的消亡;宗教死亡观和唯心主义死亡观则否定死亡的终极性,把死亡理解为人的不同生活方式转换的中间环节。马克思以前的唯物主义在回答死亡本质问题上,虽然肯定了死亡的客观必然性和物质消亡性,但由于他们不能科学地、合理地把握自然与社会、个体与社会的辩证关系,因此也没有正确地回答死亡的本质问题。马克思主义哲学从物质与精神、社会与的人辩证关系角度出发,主张通过死亡现象去认识和把握死亡的本质,提出了死亡本质社会性的基本观点,为我们认识死亡的本质提供了正确的途径和方法。死亡首先是一种物质现象,但其最重要的却不是物质性,而是社会性。死亡的物质性只是它的表象,社会性才是它最深层的本质。死亡教育使人们正确把握死亡的社会本质,从社会关系的角度来认识生命和死亡现象,从而把死亡理解为一个社会性的事件。

死亡教育是使人们完整理解生命和提高生命质量的重要途径。马克思曾经说过,“全部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对于人来说,生命只有一个。因此人类生活的全部意义就在于使这唯一的生命活得有价值、有意义。在个体的层面上,每个人都有唯一的生命,这唯一的生命都是有限的,并且最终都会面临死亡。在这一点上,生命没有本质的区别,最多只有量的差异。但在社会层面上,人的生命是却会呈现出完全不同的社会价值和社会意义。也就是说,人的生命一旦与社会和他人联系起来,是有质量高低之分的。高质量的生命,应该是为社会和他人做出贡献多而大的生命,其社会价值为正;反过来,低质量的生命是个人索取大于个人的社会贡献,其社

会价值为负。死亡教育可以使人们认识到生命是有限的,生命的质量不在于长而在于精,在于对社会的贡献。死亡教育还要使人们明白死亡不是走向寂灭的虚无,而是最终确定一个人生命质量高低的标准和工具。人只有通过死亡,才能凸显生命存在的意义,也才能最终实现生命的价值。

死亡教育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死亡观。死亡观是人们对死亡的内容、本质、价值和意义的根本性的观点,它既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人类对自身生命和死亡现象认识深化的必然结果。死亡教育的一个主要目的,就是帮助人们形成正确的死亡观。思想是行动的前提,死亡观是人们正确处理与死亡有关的各种关系的前提和基础。通过死亡教育树立正确的死亡观,人们才能够正确认识死亡,科学把握死亡的本质和内容;也才能真正认识到生命本身的价值和意义,并在此基础上认识到通过社会实践去实现有限生命的价值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死亡教育有助于消除和缓解人们对死亡的恐惧。对死亡的恐惧是人类最常见、最深刻的恐惧之一。人类为什么恐惧死亡,最重要的原因是不了解死亡。当我们不了解死亡的时候,它就是悬挂在人们头上的一把达摩克利斯剑,使人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对死亡的恐惧之中。而通过死亡教育使人们认识和把握了死亡的本质后,人们就可以想办法去超越它,否定它,甚至坦然地接受它。死亡不应该是一个人们恐惧的对象,它内在于我们的生命之中,是人类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没有死亡,生命也就不是一个完整的生命。明白了生命和死亡的包含关系,人类也就最终会像对待生命那样来对待死亡。

死亡教育不是针对将死者的临终教育,而是针对每个生命的普遍教育。死亡教育应该成为人生的全景式的教育,因为人在一生中可能只有一次机会面对自己的死亡,但却在人生的所有阶段都要面对无数他人在不同时期的死亡,并且我们也无法预知自己的死亡。因此死亡教育对所有的人来说都是必需的,它是一种准备,可以避免在死亡来临的时候手足无措。死亡教育既有普遍性,又有特殊的针对性,这也就决定了死亡教育不可能采取单一的形式,而是具有多样化的途径与方法。

死亡课程教育。在西方发达国家,有数以千计的大学将死亡教育列入教学课程。死亡课程教育应该是学校开展死亡教育最好的、也是最主要的形式。在中小学,我们可以开展生命基本知识和死亡基础知识的常识教育,帮助中小学生树立热爱、珍惜生命的生命观和死亡客观性、必然性的死亡观;在大中专院校,我们既可以开设死亡学、死亡哲学和死亡社会学等专门课程,让大中专学生系统地接受死亡教育,也可以把有关死亡教育的内容渗透在思想品德课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等公共课程的教学中,让大中专学生在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的同时,也树立正确的死亡观。

死亡机构教育。机构教育是死亡教育社会化的主要形式,其对象是广大社会成员。机构教育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是由国家行政部门建立的死亡教育的管理和宣传机构,并由国家提供资金、人员、物资等开展规范性的死亡教育活动;另一种是非官方性质的死亡教育组织,一般由民间社会团体和社会成员组成,资金主要来源于个人和社会的捐赠。根据教育对象和紧密程度又可分为四类:一类是针对健康者的死亡教育组织,比如日本的“生与死思考协会”;第二类是针对临终者的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临终关怀机构;第三类是针对临终者的非固定的死亡教育组织,如民间组织的抗癌组织等;第四类是可以设立死亡教育方面的咨询机构,建立死亡教育电话专线,聘请死亡教育专家提供死亡教育方面的服务。

死亡舆论教育。舆论教育是现代社会死亡教育的主要形式之一。死亡教育要充分利用舆论的力量,借助于舆论在社会上广泛宣传死亡教育的重要性、必要性,形成死亡教育的舆论阵地。报纸、杂志要约稿或积极刊发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文章,出版社要积极出版死亡教育方面的专著,广播电视也应该制作有关死亡教育方面的专题节目,其目的就是要使更多的现代人接受“死亡学”这一新兴的学科,并同时认识到死亡教育对每个人的重要意义,真正使死亡教育成为现代人受教育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3

鲜花是灿烂的,人生是美好的,可是,再美的鲜花也有枯萎的时候,再靓丽的人生也有终结的时候。既然人的死亡不可避免,那么,就应当学会正确面对它。

不可否认,中国是一个讳言死亡的国家,好像死亡是不吉利的事情。而西方一些国家,常常会让小学生思考:如果生命只有3天,你怎么安排,最想做什么?如果给自己写墓志铭,你会怎么写?这就是一种“死亡教育”。于是,西方人面对死亡总显得坦然,会提前写好遗嘱,把后事安排得井井有条。相对于他们,我们的“死亡教育”,却是一片空白,人们除了直观地从生活中接受一些死亡实例的感性教育外,很少有其他的“死亡教育”,这对公民整体认知世界,全面认知人生,无疑是个缺憾。

四季更替,新陈代谢,这是社会的正常现象,通过对公民进行“死亡教育”至少有两个好处:首先,可以让公民了解生命的宝贵,从而珍视生命,享受生活,减少自残、自杀或相互残杀等非正常伤亡事件的发生。鲁迅先生在《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说:“我现在心以为然的道理,极其简单。便是依据生物界的现象,一要保存生命;二要延续这生命;三要发展这生命(就是进化)”。正如鲁迅所言,让孩子学会关注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乃至敬畏生命,是为人父母者应当尽的责任,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甚至全社会应尽的社会责任。其次,在时空的长河中,人的生命是短暂的,但是,标示和衡量生命的指数除了长度,还有宽度和内涵。当遭遇重大疾病和自然灾害,生命回天乏力时,了解了人生的要义,就可以坦然面对死亡,减少对死亡的恐惧,也能减轻家人因失却亲人而带来的痛苦。

“死亡教育”又是一个敏感话题,在具体教育中,要注意方法。可以通过讨论死亡话题、开展死亡游戏以及渗透临终关怀等形式,让公民认识生命、领悟生命、珍惜生命。一些学校和组织通过举办烛光晚会来悼念此次汶川大地震中的亡者,就是进行“死亡教育”的一个好形式。震灾过后,还要在更大范围和更多人群中开展这项教育。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4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心理健康教育

生命教育是指帮助学生认识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欣赏生命,提高生存技能和生命质量的一种教育活动。近年来,大学生轻生、自伤事件时有发生,生命教育由此成为高等教育改革中方兴未艾的话题。

当今社会受到急功近利的文化、应试教育的体制及升学主义的影响,学校、社会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轻视对生命意义的探讨与引导,学生成为考试的机器。生命教育的缺失使许多学生对生命和生命的价值存在种种片面、零乱甚至矛盾错误的认识。高职学生是被普通高校淘汰的学生,这些学生学习动机不足,学习成绩不佳。当成绩成为评价学生优劣的唯一标准时,对于学业成绩不理想、不善于知识学习的高职生而言,学业的失败、人性的压抑使其看不到自己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觉得生活是无趣的,生命是受压抑的。大学时代是一个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高职生摆脱了高考的压力,开始自觉地思考人生,感受生命存在之价值。我是谁?我的存在有何价值?我努力奋斗为的是什么?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成为他们经常拷问自己的话题。矛盾和冲突由此产生,部分高职生迷茫、困惑、挣扎、颓废,漠视生命乃至践踏生命。因此,对高职生尤其需要进行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涵盖人的一生,需要社会、家庭、学校等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笔者拟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探讨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形式——体验式教学

所谓体验式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积极创设各种情境,包括阅读、角色扮演、互动活动等多种形式,调动学生想象、移情、感悟等多种心理活动,引导学生对教育情境进行体验,通过师生间的分享与讨论,产生碰撞与共鸣,使学生学会转化、战胜消极的情绪体验和错误认知,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知,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

生命的意义因人因时而异,没有整齐划一的标准。学生作为一个生命的存在,生活于宇宙之中、世界之上,要靠自己的实践发现生命之真,领悟生命之善,体验生命之美,不能靠他人的说教。学生的生命及其体验的生成基于学生生命活动、生命实践的永无止境的展开。只有通过学生切身体验获得的东西,才能入脑入心,珍藏久远。体验式教学以人的生命体验与发展为依归,尊重生命、关怀生命、拓展生命、提升生命,蕴含着高度的生命价值与意义。与传统的说教相比,体验式教学通过“创设情境——活动体验——互动分享——觉察反思——整合运用”的技术路线,由教师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学生通过对情境的亲历,产生内心的体验与感悟,通过师生间的分享和讨论,产生思想的碰撞,从而达到转变认知、改变行为的目的,其鲜明的亲历性和自主性、独特的个体性、丰富的情感性,使体验更容易深入学生的心灵。这是一种发挥学生主体性,学生自我探索、自我选择、自我引导、自我成长的过程,具有较好的教学效果。因此,体验式教学是生命教育的必然选择。

高职院校生命教育的内容

人生包括生命存在和生命活动两个层次,因此,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生命教育应包括生存教育和生活教育两大层次。

(一)生存教育

生命存在是生命活动的物质载体,生命活动创造价值的前提是生命的存在。在传统教育中,往往只强调创造人生价值而忽视生命存在本身所固有的价值,加之当前的应试教育使学生陷入繁重的学业之中,根本无暇领悟生命之重、欣赏生命之美,因而漠视生命,对生命缺乏敬畏之情,进一步导致践踏生命也就不足为奇了。因此,生命教育首先应是生存教育。从心理健康教育的角度,笔者认为主要应着眼于以下三个方面的教育。

生命意识教育生命意识教育是生命教育的基础。生命意识教育的实质是热爱生命、敬畏生命。具体包括两个层面:(1)主体生命意识,即热爱、珍惜自己的生命;(2)客体生命意识,即敬畏、尊重他人乃至世间一切生命体。应通过生命意识教育使学生明白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生命来之不易,生命的诞生是个奇迹,要敬畏生命;每个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有其存在的理由与价值;世间一切生命体是共存的,要珍爱自己的生命,同时也要珍爱他人乃至世间一切生命体。

死亡教育在我国传统文化中,“死亡”的话题一直是被避讳的,这种回避态度使得学生对死普遍缺乏科学认识,充满恐惧感或神秘感。有的学生将死视为解脱,碰到一点挫折就轻易选择轻生;有的学生则因为害怕死亡而导致各种神经症。因此,对高职生开展死亡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很有必要。死亡教育包括三个层次:(1)了解死亡及其意义,既明白死亡之重,又能正确面对死亡,懂得死是生活的终止,但生命可以永存,消除恐惧、焦虑等消极心理;(2)当面对重要他人死亡时要有心理上的准备;(3)向死而生,要为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而努力。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5

关键词:生死教育;生命;死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9324(2015)06-0032-02

人的一生仿佛一场旅途,日日行进中,常常忘记了生与死这两个路标。偶然间由于亲友的离去或是灾难的发生,让人们不得不被迫重拾生死的话题,然而生从何来,死往何去,如何更好地生和死,皆为一般知识所不及。面对物质化的社会、无常的生命,当代中国大学生出现了生命困顿,主要表现在生命价值的缺失与生活意义的迷惘上。现行的教育体系中,学生往往被当作知识灌输的对象,却并未被视为身心都要获得成长的“生命体”,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能解复杂的数学题目,却难以理解生命的价值和生活的意义。生和死是生命历程中自然的一环,换言之,是不可避免的。我们无须对死亡忌讳甚至避而不谈。生死教育就是通过对生和死的探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生死观,坦然面对生死并找寻生命的意义。在生死教育匮乏的今天,以生死教育为切入点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意义重大。

一、唤醒大学生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的需要

近些年来,从马加爵到药家鑫,从杀人到自杀,大学生漠视生命的现象时有发生;2008年汶川地震,2011年复旦大学女教师于娟的早逝及对生命的体验都在警醒人们不要忽视死亡,不要漠视生命。

生命是最基本的载体。人生的恩爱情仇、人生的理想抱负、人生的幸福苦痛都需要生命这个最基本的载体。而生命无论对于哪个人都是唯一的、不可复制的。这逝者如斯夫的时空之流,每个人的人生都是独特的、不可复制的生命之旅,没有人可以重新来过。面对遗憾的生命的选择,人们只能留下“人生自是长恨水长东”的唏嘘泪水。一旦失去了它,没有人能再活过来,没有人能活第二次。这里的生命不仅指自己的生命,也包括他人的生命;不仅指人的生命,也包括自然界的其他生命。

生命原是人的最珍贵的价值。但一个活着的人的生命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是金钱还是权力,是名声还是地位?面对死亡,人到底应该怎样活?在今天,越来越多的人耗尽毕生心血、用尽一切手段去追求权力、地位、金钱、名声等等,甚至把这些置于高于一切的位置。《淮南王书》把这方面的思想概括为“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庄子也一再强调要“不失其性命之情”、“任其性命之情”,相反的情形则是“丧己于物,失性于俗者,谓之倒置之民”。在庄子看来,生命与物欲是对立的,被物欲控制住的人是与生命的本性背道而驰的,因而是颠倒的人。我们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一个功利的世界上,人人必须为生存而奋斗,这一点决定了生命本身的要求在一定程度上遭到忽视的必然性。但这些是不是真正生命所需要的?得到这些后真可以没有遗憾地面对死亡吗?人是自然界的一员,被自然界赋予了欲望和需求,正是由于这些欲望与需求社会才会前进,科技才会发展,作为拥有了生命的人,当然有权享受自然界赋予人类的一切。但是,正如周国平所言,生命欲望和物欲是两回事。生命的欲望不仅在于物质的满足,更有安全、健康,特别是情感等需求,而物欲倾覆下的情感追求在今天尤为重要。

孔子说“未知死,焉知生”,我们也会有同样感触,那就是在看到有人生命消逝的时候,总是感触良多,生发出对“生活”、“生命”的感慨和重新认识。这种认识和感触,是正面的劝导和讲授所难以实现的。而现在大学生中常见的感觉生活无聊、肆意地挥霍生命等现象,也正表明着“生死教育”缺失。死亡是可怕的,但死亡教育不仅不可怕,而且具有巨大的现实需求和教育价值。死亡是不可避免的,因而死亡教育也就应该得到正视,得到重视。通过生死教育,学生将学会思考生命,珍惜生活,承担其生命赋予每个人的责任义务。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方式和手段改革的需要

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人,促进人的个性全面发展,使个体接受、认同政治理论和道德规范,力求使外在于人的各种准则、规则内化为个体的一种需求。生死教育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送生命气息,美国教育哲学家杜威说教育即生活,当代教育应该注重和关注的是怎样使人更好适应“生活”,提升生活品质。由于社会竞争加剧、就业困难,现代教育越来越偏重专业技能传授,而缺失对受教育者的人文关怀、价值关怀和意义关怀。生死教育通过探讨死亡甚至体验死亡的方式激发大学生注重生命价值,重塑生命意义。

生死教育可以帮助大学生正确地面对自我之死和他人之死,理解生与死是人类自然生命历程的必然组成部分,从而树立科学、合理、健康的死亡观;可以消除大学生对死亡的恐惧、焦虑等心理现象,帮助他们坦然面对死亡;促使大学生思索各种死亡问题,学习和探讨死亡的心理过程以及死亡对人们的心理影响,帮助大学生勇敢地正视生老病死问题,加深大学生对死亡的深刻认识,并将这种认识转化为珍惜生命、珍爱健康的强大动力,进而提高自己的生命和生活质量;生死教育无疑对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有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

生命是顽强的、倔强的,可以在坚硬的石头上绽放生命花朵,而与此同时生命又是脆弱、无助的:疾病、车祸、自然灾害会须臾夺取鲜活的生命,此事古难全。当死亡悄然而至时,能否有正确的、积极的心态?能否为了生命未完成的、未尽到的责任和义务与死神进行殊死的搏斗?即使面对别人的死亡,我们也不会无动于衷,生命中爱的情感会被激发,除了对死难者的哀思、同情甚至帮助,我们还会反思自己的生命,什么是生命中被忽视而又不能舍弃的?在这样的背景下,以生死教育为契机,以生死教育引发的情感感召学生对家、国感恩,唤醒学生对父母的爱、对亲人的爱、对朋友的爱、对社会的爱,引导学生最终接受、认同外在的准则与规范,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于情感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理性理论的接受和认同比单纯理论说教更能提高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

三、应对国人(大学生)精神困境的需要

中国实用理性的精神使我们从来都不会忽视脚下的事情,由于信仰缺乏、有一段时期对传统文化的否定、社会经济的转型,我们今天看到触及道德底线的事情越来越多。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是人之为人的责任与义务观念确立。20世纪80年代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中,人们开始强调经济和生产力发展,伴随经济体制转型而来的是文化视野的开拓、网络社会信息的爆炸,传统文化逐渐消亡、被人们遗忘。传统文化被丢弃后,道德滑坡日益显现,在传统社会被视为举手之劳的善举在今天竟变成一种奢望:比如摔倒老人要不要扶的讨论,比如路过受伤的小悦悦却不施以援手的18个冷漠的路人……在市场经济这双无形的手的调控下,毒胶囊、毒酸奶让人们流着泪自娱着“2012皮鞋很忙”……当国人发出“中国,请慢些走,等一等你的道德,等一等你的良知,等一等你的人民”的呼吁时,我们能深刻地感受到,道德的重建于今天的必要性和艰巨性。传统文化在一段时期被割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道路仍然很艰巨、正在进行;完全以经济为主导的弊端日益显现;那么,在今天,什么可以担此重任,成为中国人新的精神支柱呢?在此背景下,感性、情感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给予人们新的启示。李泽厚的思想颇具代表性,如其所描述:“‘不知何事萦怀抱,醉也无聊,睡也无聊。’如此偶然人生,如此孤独命运,怎能不‘烦’、‘畏’?但与其去重建‘性’、‘理’、‘天’、‘Being’、‘上帝’、‘五行’等等‘道体’来管辖、统治、皈依、归宿,又何不就皈依归宿在这‘情’、这‘乐’、这‘超时间’、这‘天人交会’,总之这‘故园情意’中呢?”[2]

生死教育实际是一种情感教育,以生特别是死为切入点唤醒高校学生的情感进而升华为道德情感的一种教育方式。情感具有个性解放、情感自由,人的全面发展的特性,并超越时空的局限,更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把对死的恐惧进而引发的对生的珍惜的情感嵌入思想道德教育有利于思想道德教育实效性的提高。在《与梁燕城的对谈》一文中,当李泽厚被梁燕城问及最后的信念时,李泽厚回答曰“是情感”。他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情感,包括人与上帝的关系,最后还是一种情感问题。”[1]这种观点可能有所偏颇,但其对于今天思想道德教育亦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在今天社会转型期间,对利益的追求正不断地冲击着人们原有的道德观,传统美德正在被一部分人遗忘;家庭、学校和社会相关方面的教育也不完善。可以说我们社会现在最缺乏的已经不是物质,而是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则可以促进道德、文化和传统的重构与弘扬。生死教育针对的是科技发达、物质富裕时代“人生观的虚浅与道德的沉沦”的一味精神良药和情感的寄托。人们对于生命的价值、人生的意义、人我关系、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死问题,常无法真正了解,而衍生出许多不尊重他人生命与自我伤害的事件。生死教育的推广虽因自杀、杀人而始,但其最终目标却并非偏重于“自杀防治”的主题,而是以匡正社会风气、提升全民生活品质与社会价值重建为目标。

参考文献:

死亡教育的缺失篇6

[关键词]家庭暴力;女子教育问题;问题归因与解决

【中图分类号】G7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4244(2013)11-025-1

中国的女子教育发展之路可谓百转千回,历尽艰难,取得的成绩值得肯定,但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笔者发现了近年来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家庭暴力。深入的剖析家庭暴力的成因,就不难发现这其中关乎女子教育问题的成因。本文将以家庭暴力为切入点来研究女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归因及解决的策略。

一、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

家庭暴力的最大受害者往往是女性,他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精神肉体受到摧残。这其中又突出显示出了我国女子教育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一)女子教育目标期待的偏差。在倡导男女平等享有受教育权利的今天,女子教育的目标仍然是培养“上得厅堂、下得厨房”的全能式女子,并且要有“从一而终”的观。这两点还是从男性的角度出发来要求女性的,多少家庭暴力的根源就在于此。

(二)女子教育内容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女子人格认知教育的缺失;2.女子地位认知教育的缺失;3.两性生活教育的缺失;4.死亡教育的缺失。

(三)教育方法不当。经常听到“要听话”、“要省心”。这种“听话”与“省心”的教育方法抹杀了孩子“初生牛犊”的“闯劲儿”以及对新奇事物的探索,使之过早失去了主动探索的欲望。

二、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归因

家庭暴力的成因多种多样,但其中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中国几千年来“父权制”、“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观念造成的。

从远古的母系社会进入父系社会后,女性的地位一落千丈,女性开始沦为男性的奴隶和附庸,受到社会的种种限制,比如“三从四德”,“从一而终”。汉代班昭所撰写的《女诫》与刘向撰写的《列女传》就是对“三从四德”“和“从一而终”的标准的具体阐述,这使得当时的女性深受封建礼教的毒害。

辛亥革命以后,男女平等接受教育的思想体制才逐渐形成。1912年颁布的《普通教育暂行办法》宣布了男女享有平等的教育权利;也对“女子无才便是德”的封建礼教产生了巨大的冲击。渴望解放天性,向往新生活的女性走出家门,勇敢的争取自己的权利,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妇女尽管走上了劳动岗位,在法律上拥有了与男子‘同工同酬’的待遇,在经济上也有了一定的独立性,在思想观念的深处,男人依然将妇女视为自己的附属物和私有财产,大部分的妇女也依然对此予以认同。”几千年的封建传统思想已经使她们不认为这种教育是对自身的一种禁锢,一种毒害,一种不公平的存在,而是一种天经地义、理所当然的规范和要求。

三、家庭暴力中显现的女子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他人教育。1.家庭教育策略。我们经常听到“某人真没教养”,这里的“教养”就是家庭教育中所培养的孩子的素质。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应该有意识的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生活能力,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及顽强拼搏的精神。2.学校教育策略。女子教育要想得到长远的发展,学校教育就要做到:积极构建性别平等观念;将减压、生命与死亡教育融入教学,体现出对生命的关怀;鼓励学生亲身实践,培养学生动手、动脑、与人沟通及自我调节的能力。3.社会教育策略。21世纪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学习型社会。这就要求社会提供有别于家庭和学校教育的学习平台,供人们不断充实和完善自己。

(二)自我教育。一切外在的教育都需要学习者将其内化为适应其自身的一种认知模式。在接受外在教育的同时,女性还要不断的进行自我教育。1.女性自我地位与人格认知教育。女性自我人格教育关乎到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在社会中的地位。因此,女性要从了解、接受及肯定自己开始,做自己喜欢的事,表达自己的观点,不依附他人;在家庭生活中要充分认识自己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才能经营好婚姻,处理好家庭矛盾。2.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重视生命教育与死亡教育,形成正确的生死观,对解决婚姻生活中的家庭暴力问题至关重要。“生命教育强调遵循生命发展的原则,就必然无法回避生命的另一极――死亡,有生有死,人生才算完整,我们可以通过生命孕育、成长、衰落、死亡的自然历程,体悟生命的珍贵,意识生命不仅是自己的权力,同时还负载一定的责任,从而使个体产生对生命的敬畏与赞叹,唤醒生命的生机与活力。”只有当婚姻中的个体意识到生命弥足珍贵时,才会更加的珍惜自己与他人的生命。3.终身学习。中国有句谚语:“活到老,学到老”,这就是朴素的终身学习的思想。在学习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女性更应该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智慧点亮生活。在不断的学习与自我完善中,女性会更有勇气向暴力说“不”,更有智慧的去处理家庭矛盾。只要坚持下去,莎士比亚借哈姆雷特之口说的那句‘弱者,你的名字叫女人’就会被现实彻底。

参考文献:

[1]李慧英.社会性别与公共政策[M].北京:当代中国出版社,2002.

[2]吴艺.生命视域下死亡教育反思[J].学理论.2010,(3).

[3]乌尼日.性别文化中的冲突与嬗变[J].中共宁波市委党校学报.2013,(5).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公司售后客服个人工作总结范文(整

    - 阅0

    公司售后客服个人工作总结篇1回首20xx年物业公司客服部,可说是进一步发展的一年,不断改进完善各项管理机能的一年。在这当中,物业客服部得到了公司领导的关心和支持,同时也得到.....

    销售公司工作总结范文(整理5篇)

    - 阅0

    销售公司工作总结篇1XX月份我们的任务是_万元,实际上完成了_万,离任务额还差_万,由于负责门迎工作,对于客户流量还是了解的比较多,本月新客户不多,老客户购买降低。在工作中,由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