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思想认识(6篇)

来源:

大学语文思想认识篇1

论文摘要: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教学实践中,大学英语教学更多的是倾向于语言知识的传授和记忆,语言技能的训练、重复和模仿,对如何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方面却少有关注。现代隐喻研究更多地从语言认知、文化和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从而为通过隐喻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培养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创新思维是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方面。在传统观念中,隐喻是特殊的语言,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现代隐喻研究更多地从语言认知、文化和思维的角度研究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从而为通过隐喻学习来发展学生的语言认知能力、文化意识和思维能力提供了很好的途径。

一、隐喻概念与隐喻表达式

谈到隐喻,我们首先得了解两个重要的概念: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莱柯夫与约翰逊在《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这本书开篇伊始就说:“我们在这本书中谈到像‘论辩就是战争’这样的隐喻时,这里的隐喻必须理解为‘隐喻性概念’。洛阳外国语大学教授朱小安博士把这一术语译为“隐喻概念”。而有学者把实际语言中的隐喻称之为“隐喻表达式”。“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式”分别从认知和语言的角度对隐喻做出了界定。在传统观念中,隐喻是特殊的语言,属于修辞学的范畴。现代隐喻研究越来越清晰地揭示出隐喻是语言的本质属性,是人们认知和认识世界的思维机制在语言中的反映。特定文化对该文化群体的隐喻认知和思维方式起着重要的作用,使反映这种文化独特的归类和组织世界方式的隐喻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比如,在英语里,“西风”象征的是温暖和希望,带来的是春天的气息,而在汉语的文化氛围中,“东风”才是“春天的风”,“温暖的风”,西风则代表寒冷、萧瑟、凛冽、凋零等。因此,不同民族的隐喻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隐喻是隐形文化的外壳。“在外语教学中,如何认识不同文化中的隐喻实际是如何认识并跨越母语的隐喻性认知机制与目标语认知机制的差异问题”。假如我们意识到这种隐喻差异根源于东方人和西方人的认知差异文化差异,我们对汉英语言差异、文化差异的理解将会更加深刻。

与此同时,对隐喻概念和隐喻表达的研究可以触发我们的创新思维能力。创新性思维指的是重新组织已有知识经验,提出新的方案或程序,并创造出新的思维成果的思维方式。创造性思维作为人类认知能力高度发展的表现,它离不开想象。一个事物或概念与另一事物或概念也许本来毫不相干,但通过隐喻可以找到它们之间的相似点、联接点,并建立起丰富的关系。这一过程不是人类认识中的一个量变的过程,而是一个质变的过程,是隐喻性思维与创新性思维的结合。隐喻思维的认知机制—“认知主体通过推理将一个概念域映射到另一个概念域,建立两种不同事物之间的联系,加强对事物的理解,以此喻彼,引彼喻此。隐喻中的本体和喻体涉及到表达两种不同事物的思想,并置后产生了矛盾、在互动的碰撞中获得统一,异中求同,同中求异,主体再结合其他因素(语境、背景知识、文化风俗等)获得隐喻义。表明隐喻思维对于人类认识世界、形成概念、发展知识、进行思维、做出推理具有重要意义。而且,隐喻思维作为人类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是人类进行认知活动的工具,同时也具有组织人类的概念系统和发展人类认知的功能。由此可见,隐喻在人类认知和思维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同时又推动了认知的发展。因此,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大学生的隐喻能力应受到足够的重视。

二、隐喻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启示

1.隐喻能力的培养与大学英语教学

隐喻能力是语言理解、推理和运用能力、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以及跨文化意识的综合体。培养学生的隐喻能力,就是培养学生把隐喻作为外语学习的桥梁,从隐喻的角度理解语言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不仅是被动地理解、学习隐喻,而且还能够创造性地使用隐喻,更高目标还可以包括丰富的想象力和活跃的创新思维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大学生的隐喻能力对大学阶段英语课程任务的完成和目标的实现有着重大意义。学习隐喻,从隐喻的角度理解语言,使学生摆脱了在语言学习过程中因认为语言枯燥无味而产生的对语言学习的厌倦感和厌恶感。实践证明,扩充基本范畴词的隐喻用法,不仅可以帮助学生丰富他们的语言表达,了解目的语的文化及母语与目标语的差别和共同之处,更重要的是激发了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和信心,而兴趣和自信是进行一切学习活动的动力所在。

2.从隐喻的角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语言与文化

正如前文所分析的隐喻是连接语言、思维和文化的纽带,因此如何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从隐喻的角度理解语言以及语言中承载的文化因素应成为英语教师关注的问题。大学生经过中学阶段的英语学习掌握了大部分的基本范畴词,而基本范畴词比其它范畴词有更多的隐喻用法。因此,我们可以帮助学生通过基本范畴词的隐喻用法来丰富他们的表达,使目的语具有更强的形象性和生动性,从而帮助学习者增强记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应用语言的积极性和生动性。同时,基本范畴及与其构成的短语的隐喻含义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师在呈现这些词汇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引人它们的隐喻含义及其文化含义,让学生猜词义和句子意义,然后从文化的视角给学生讲解这些词的来源。通过隐喻及其传达的文化本质,教师可以帮助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文化知识,达成文化理解,从而培养跨文化交际意识。

3.通过促使学生运用和创造隐喻,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

大学语文思想认识篇2

最近看到一些文章,对交际语言教学提出了种种批评,其中许多观点反映了目前对交际语言教学的片面看法。笔者愿就自己对交际教学的肤浅认识,谈一谈如何正确理解交际教学思想,以就教于同行。

一、交际语言教学已形成一种教学思想

交际语言教学形成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经过近20年的发展,交际语言教学已逐渐发展成为一种为世界语言教学界所普遍认同的教学思想,一种教学方向。交际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把语言做为一种交际的工具来教、来学、来使用,要使学生能用所学的语言与人交流,获取信息。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必须具备“交际能力”。关于交际能力的界定,各类定义不同。但比较集中的有以下几点:

1.语言能力,即具有语法、词汇的知识,能听、说、读、写语法正确的句子的能力。

2.社会语言能力,即能在不同场合下得体地使用语言的能力。

3.话语能力,即能懂得词与词之间、语法现象之间的逻辑联系,以及句与句之间的连贯关系。

其他还有一些能力标准,如策略能力等等。

二、交际语言教学的最初倡导者,在提出交际教学思想的同时,也提出了一些有关交际语言教学的原则和具体的方法:

1.知道你在做什么,即不仅应知道语法的形式是怎样构成的,还应知道这些形式是用来做什么的,表达什么样的思想。2.整体并不是部分的总和,这个原则意思是人们交际时,不是说一句一句互不相干的话,而是上下文连贯的句子。因此人们应学习连贯的句子,而不是孤立的句子。

3.过程和形式一样重要,这条原则是强调语言形式的掌握可以寓各种交际性活动之中,如通过信息差、,角色扮演、等。

4.要掌握语言,必须实践、,这个原则是要求学生积极参与,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用所学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可以说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课堂教学。

5.错误并非总是错误,这个原则涉及两个方面,一是作者肯定语言错误会影响交际;二是认为有些学习者之所以犯语言错误是还没有掌握某些语法规则,而这类错误并非是错误。教师在强调语言准确性的同时,要注意学习者掌握语言有一个过程,否则会影响学习者的积极性。

在交际语言教学思想的旗帜下,有各种各样的交际教学法。而交际教学思想并不排斥在其他教学思想指导下的教学法,在进行交际语言教学时,各种教学法可以交叉使用。这种交叉在method和techniques的层次上,更为明显。

交际语言教学在不断发展,完善自己,逐渐形成一种教学思想。这种教学思想是对语言本质的认识;是对人们掌握语言的规律的认识;是对人们使用语言时心理过程的认识;是对语言教学目的的认识。国内国外的学者,都有人把交际语言教学作为一种理论。交际语言教学作为一种教学思想,一种理论,一种教学的方向,已被各国语言教学界所接受。在这种教学思想下,有关如何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主张是多种多样的。

国内的情况也是如此。许多学者,虽然都赞同交际教学思想,但在具体的看法上也不尽相同。如上海华东师大章兼中教授认为交际能力与交际的能力不同;四川西南师范大学张正东教授从全国大多数学生在农村这样的实际出发,主张拼读入门的教学方法;人民教育出版社在教材中采用结构―功能法等等。

三、认为交际语言教学反对教语法

交际语言教学一向认为:语法知识,包括词语的用法,是交际能力的组成部分。虽然交际语言教学主张把培养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做为语言教学的最终目标,但所有交际语言教学的理论家在为交际能力下定义时,无一不把语言能力,即掌握语言的知识,作为交际能力要具备的首要条件,并且认为,交际需要以适当的方式使用适当的语言形式,而不适当的表达方法或不准确的语言形式都会影响交际。所以掌握语言的形式是语言教学的核心部分。至于说交际语言教学打破了语法教学的系统性,这也不完全正确。的确,有些完全按功能意念路子设计的教材在语法上是不系统的。但也有相当一部分交际语言教科书是按结构―功能思路编写的,都是在系统的语法结构基础上再设计与交际功能相结合的教材。当然,也有一些人认为:语法教学不应该按传统语法中的系统,因为这种语法系统与人们实际使用语言的情形相距甚远,主张按题目教语言,而语法系统会最终成为完整的。如按“自然途径”编写的教材即按题目而不是按语法系统。

大学语文思想认识篇3

关键词:语文教育;思维教育;思维培养

一、小学生对于视觉思维的特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是符合新课改的要求的,它使学生彻底改变往日的死读书,成为一名符合时代需求的综合型人才,此外,创新一个国家和民族进步的灵魂,那么,拥有了创新型人才,便会促进整个国家、社会的繁荣强盛,因此,广大教学工作者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对人才的要求。概括能力是一切思维活动所表现出来的反应速度、灵活程度以及深度与广度的品质。只有拥有高超的概括能力,才会灵活的将所学知识做迁移,并也会潜移默化的拥有举一反三的能力;对于概括能力来说,他是科学研究的起点,是进行思维培养的重点,学生要想将单纯的认识事物表象上升到视觉思维认识上,最重要的就是运用抽象概括能力。视觉思维的间接性特点,就是指运用于已有的知识体系间接反映对客观事实的认识,而不是单纯的对客体进行完全的复制或者模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建一个轻松、和谐的课堂环境,沉闷的环境会使学生的情绪难以高涨,无法进行有效地思考,而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则会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励学生积极主动地去思考,但是让学生大胆猜想并不是指胡乱地猜想,而是有依据地猜想,同时,也需要教师对学生的猜想进行检验,若学生的猜想是错误的,教师应及时帮助学生分析原因,积极进行指导,提醒学生应该从哪个方面分析。最后,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进行大胆的猜想,不可一昧地限制学生的思维、限制学生们的猜想。

二、改革探索中的反思

新课改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改革第一步带来的是思想的变革,思维的转变不可避免的会带来些见解偏差,下面一些问题值得反思:一是语文课程不能一味的追求活跃而忽视了基础。

新课程以来“课堂气氛活跃”成了评价一堂课质量的标准,为了避免课堂上出现冷场,我们许多教师在教学时采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们既要从表面上看课堂是否活跃,而且还要从基础知识入手,语文基础知识是语文的基石,没有基础知识的训练,语文教学的创新发展也就失去了意义。活跃的课堂气氛固然重要,但这并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应把静态的语言文字训练转化为动态的实践活动,这样就会使语文训练与人文精神的熏陶融为一体。二是语文课堂上不应过分强调个性而忽视了有价值的合作学习。在新课程理念下的语文课堂教学,提倡教师发扬学生的个性,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的表现。而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过分强调学生的独特体验,对学生的回答加大表扬,没有否定之词,这样扼杀学生的创新思维,我认为课堂上应给学生一些合作学习的机会。让小组成员积极参与,从而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三是语文课堂上不要过分重视讨论探索而忽视背诵积累。《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努力将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过去有一阶段将背诵阅读,视为死读书,读死书,被课堂所抛出。学生根本就没有读背之实,没有积累就没有运用,没用大胆的读背,就没有语文素质的提高,我认为只有多读,多背才能培养语感。

三、注意培养学生发散性思考问题的能力

大学语文思想认识篇4

“语言——思维”型教育区别于“文字——语言”型教育的一个基本特征,就是在整个语文教学中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实行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的密切结合。

我们知道,语文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是学习和生活的工具,它具有工具性;而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又总要反映一定的思想,它又具有思想性。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所反映出的两种基本属性。

但是,如果我们从更深层的本质来看,就会发现,语文学科之所以能够反映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因为语文包含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更核心的因素,是这两个核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语文为什么能充当交流思想的工具?就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无论是说给别人听,或是听别人说,无论是写文章给别人读,或是读别人写的文章,都是既要靠语言,又要靠思维。就是说,语文是靠着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及其相互作用,才有了听说读写的思想交流过程,才表现出了它的工具性。语文为什么又能表现出思想性?也是因为它一靠语言,二靠思维。人们说出的话,写出的文章,都是一种思想的表达。而这种思想是靠语言和思维的共同作用才产生的。当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遇到了某个问题,他就会在头脑中针对这个问题以语言为工具对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思维加工,最后形成一种认识,这就是思想。可见,离开了语言和思维,也就不可能形成思想,语文也就不会具有思想性。由此,我们可以这样认为:工具性和思想性是语文学科的两种基本属性,但它们又是通过语言和思维这两个核心因素的相互作用才表现出来的;因此,语文学科更深层的本质或根本属性,是语言和思维相互作用的辩证统一。

我们了解了语文学科的这一根本属性,也就明确了语言和思维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对学生进行的训练是多方面的,人们过去把最基本的训练归纳为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听说读写既然是人们以语文为工具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也是语言能力表现的四个基本方面。听说读写的能力提高了,整体的语文能力也就提高了。但是,我们还应该更深一层地思考,听说读写这四种能力又是由什么决定的?是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无论听说,还是读写,它所表现出的还只是一种外在的能力,而决定这四种外在能力的内在的、核心的东西是学生实际的语言能力和思维能力。认识了这一点,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就不能单纯地就听说读写去训练听说读写的能力,而应该重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时,也不能把听说读写的训练和语言思维的训练看成是同一层面的东西,而应该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去带动听说读写的训练。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应该怎样来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呢?

我认为,在语文教学中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主要应该处理好以下几种基本关系:

一: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听说读写之间的关系。

如上所述,听说读写是人们进行思想交流的四种基本过程。它从现象上看,是凭借语言的一种交流,而实际上语言承载着思维的信息,是语言和思维在共同起着作用。而听说读写又是语言和思维共同作用下的外在表现形式,离开听说读写,语言和思维便失去了得以外化并与他人进行思想交流的条件,它只能永远保留在自己的头脑中。

正因为听说读写和语言思维存在着这种相互依存的关系,所以在实际的教学中就应该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同听说读写密切地结合在一起。要做到二者的结合,我们又必须注意以下两点:

(一)要注意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必须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

在实际教学中,往往有这样两种不正确的认识:一是认为只要让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听说读写能力自然便会提高。事实证明,如果忽视了听说读写过程中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去一味强调学生多听多说多读多写,则必然事倍功半,不能收到好的效果。比如阅读,即使每篇课文学生都可以背出来,但生吞活剥,不求甚解,既不懂得文章的语言好在什么地方,又不懂得作者是如何思考问题的,学生仍然不会学到什么东西,形不成什么能力。二是认为既然语言和思维与听说读写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抓好听说读写也就自然而然地提高了语言和思维的能力。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语言和思维能力的提高是要靠听说读写,但只有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强化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语言和思维能力才能提高。比如写作,如果不在语言和思维方面提出要求,学生当然也要思考,也要用语言来表达,但毕竟是不自觉的,盲目的,他的进步也必定是缓慢的。因此,我们必须克服以上两种不正确的认识,在听说读写过程中有意识地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这就需要我们在每次的听说读写活动中都必须在语言和思维两个方面提出明确的训练目的和要求,提出具体的训练方法和措施,通过听说读写活动使学生的语言和思维都得到很好的训练。

(二)要注意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必须结合听说读写活动来进行。

我们说要以语言和思维训练为核心,并不意味着去孤立地搞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必须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紧密结合到听说读写活动的过程中。在80年代一些地方曾出现过把思维训练与听说读写割裂开来,孤立地去搞所谓思维训练的倾向,这种做法是违背语文课思维训练规律的。如果把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搞成两张皮,非但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会流于形式,而且听说读写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在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要突出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又必须贯穿于听说读写的过程中,这才是正确的认识。

二:处理好语言和思维训练同知识经验的积累和非智力因素发展的关系。

首先说说知识经验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有人误认为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便可以忽视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这是不对的。知识经验是思维的材料,思维即是对知识经验的认识加工。试想,如果学生写作文,头脑空空,既没有感性的生活经验,也没有理性的知识材料,凭借什么来思维呢?正因为知识经验对思维起着重要的作用,所以我们既不能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而忽视思维的训练,也不能脱离知识经验而孤立地去搞思维训练。正确的认识是,只有重视学生知识经验的学习和积累,才能从丰富思维材料上为思维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这才是真正体现语言和思维的核心作用。为此,在教学中一要让学生养成平时勤于观察、留意生活的习惯,注意积累感性的经验。同时,要让学生在观察中勤于动脑,学会分析事物,并能用准确的语言把所见所闻表达出来。这样,学生的感性经验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训练。二是要让学生养成自觉阅读的习惯。注意积累知识性的材料。目前学生阅读量不足是个大问题,这是造成学生文章思路狭窄、空洞乏味的一个重要原因。要让学生有东西可写,有内容可思考,必须重视扩大阅读量。同观察的要求一样,也要让学生在阅读中勤于动脑,多加思考,向作者学语言,学思维。这样,学生的知识材料丰富了,语言和思维也得到了锻炼。

其次说说非智力因素对语言和思维发展的重要性。非智力因素包括情感、兴趣、动机、意志等。在80年代中期,有些地方出现过片面强调开发智力、发展思维,而忽视非智力因素培养的问题。我们且不说语文教学负有培养学生非智力因素的责任,即从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来说,非智力因素也是影响其发展的一个前提条件。以兴趣为例,如果教师教法不得力,激发不起学生的兴趣和积极性,学生便会因为缺乏动力而处于被动状态,语言和思维的训练自然难以收到好的效果。再如情感,记叙文和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写作都离不开情感性的语言和情感性的思维,如果学生的情感不能得到健康的充分的发展,那么他们的情感性的语言和思维的发展也必然会受到限制。所以为着学生语言和思维的发展,我们还必须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三: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彼此之间的关系。

要体现语言和思维训练的核心作用,除了要处理好以上诸关系外,关键还在于处理好语言训练和思维训练核心内部二者之间的关系。在总体要求上,我们既要防止脱离思维训练去单搞语言训练的倾向,也要防止脱离语言训练去单搞思维训练的倾向,做到两种训练的有机结合。语言训练之所以要同思维训练很好的结合,就是因为学生的思维对语言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例如学生作文中出现的用词不当或句子不通的问题,从形式上看是语言的问题,而从内容上看则是思维的问题,是学生还不能正确地理解和运用概念,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合乎逻辑的判断。事实证明,学生的语言总是随着其思维的发展而向前发展的。如果不重视思维的训练,学生不止思维的发展要受影响,语言的发展也会是不健全的。因此,我们应该在语言训练的同时抓好思维的训练,并且将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例如在词语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概念方面的内容,在句子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判断方面的内容,在论证方法的训练中就应该很好地渗透推理方面的内容。不论听学生回答问题还是看学生的作文,不仅要注意到学生语言方面的问题,而且应该从语言的问题中看到思维方面的问题,这样才能使学生的语言能力以及思维能力都得到提高。

思维训练之所以要同语言训练很好的结合,也因为学生的语言对思维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语文的思维是一种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在大脑中,要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考;思维的结果即思想,也要以语言为工具表达出来。可以说,离开了语言,便不成其为语文的思维。

大学语文思想认识篇5

长期以来,在儿童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向抽象思维为主要形式过渡的理论影响下,一些人误认为抽象思维才是人类思维的高级形式,人类只有通过抽象思维方式才能把握事物的本质,认识客观真理。因此,中学语文课比较重视学生抽象思维的训练,而忽略形象思维的发展;教学中注重对文章内容作理性的分析、概括,而缺乏对语言情味、意蕴的挖掘,对具体形象的感知,以及对作品情感因素、审美因素的体会。

美国著名脑心理学家、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斯佩里博士经过多年研究,探明了人脑两半球的功能分工,左脑控制抽象思维,右脑控制形象思维。这一现代脑科学的最新研究理论,从根本上纠正了长期以来的左脑优势理论和只有抽象思维才是认识的高级阶段的错误观点。它表明:在人的主观世界中,抽象思维并非是把握事物本质的唯一方式,形象思维同样也能够反映事物的本质及规律,它们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的两个基本方式,不能互相代替;它们必须得到协调和平衡发展,互相补充,才能使人的创造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人格得到健全、发展和完善。21世纪的高素质人才,必将是左右脑协调发展、更加聪明、更富有创造力的一代新人。因此,语文教学既要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同时也要发展学生的形象思维。

二、语文教学中如何把握两种思维的有机结合

形象思维方法和抽象思维方法是两种不同的思维方法体系,但二者之间又存在密切的联系。二者互相渗透,互相补充,互相结合。中学语文教材中的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它是两种思维的产物,既有抽象思维(主题的形成),又有形象思维(人物、情节、场面等生活画面的构思),因而就要求教师在教读记叙文,特别是文学作品时,必须注意这类文章的特点,注意两种思维的结合。

那么,教师应该怎样引导学生才能达到既有情感感染、又有理性分析;既能走进作品之中与人物一起体验人生的悲欢离合,又能走出作品之外,对其进行客观的分析、评价?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以语言训练为核心,注意把握好以下四个方面的有机结合,从而达到既训练抽象思维,又训练形象思维的目的。

1、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结合

形象思维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情感性。语文教材中文学作品的艺术形象,都饱含着作者及人物的丰富情感,具有激动人心、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学生在阅读作品的过程中,如果没有形象思维,没有感情的波澜,缺少作为主体的投入和参与,那么,即使教师作出多么细致、周密的理性分析,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也是枯燥抽象的。而教师如果能够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入情入境,丰富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然后再作理性分析,那结果可就大不一样了。

例如,讲《孔乙己》这篇小说时,文中有一处描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的情形:“孔乙己一到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上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里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阅读这段文字,我不是让学生首先研究分析“排出”这个词语如何运用得准确生动,而是引导学生体会孔乙己在看到别人的“笑”,听到别人的“话”之后,“排出九文大钱”时是怎样的心态,揣摩“排出”这一动词的丰富内涵,并让学生做出孔乙己排出九文大钱的动作,来表现孔乙己的心理和神情,让学生走进孔乙己的内心世界,体验孔乙己的思想感情。然后,再对“排出”这一动词使用的妙处作理性的分析:如果换成“拿出”、“摸出”,表达效果好不好?为什么?由于有了对“排出九文大钱”这一动作的丰富内涵的体验、感受,学生对作品语言的理解深化了,认识到“排出”一词准确写出了孔乙己拿钱买酒时的得意神情,以及他要在平日取笑他的短衣帮面前摆摆阔气、聊以的心理,如果换成“拿出”、“摸出”,都不足以表现孔乙己的这种神情及心理。

学习《皇帝的新装》,我组织学生先进行表演,然后再对课文作理性分析;学习《我的叔叔于勒》,为了使学生对菲利普夫妇冷酷自私思想性格的理解不是简单的、概念化的,我指导学生反复分角色朗读人物语言,充分体会人物的思想性格;学习《背影》,我先让学生看课本剧,用直观的艺术形式,把学生带入特定的情感氛围中,师生共谈自己与父母之间的感情,然后再对课文进行分析、研究等等。

这些教学活动决不只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它是一种伴随着学生全身心投入、参与的情感体验的认识活动。在这个情感体验与理性分析交融的过程中,学生对语言运用的认识更加丰富深刻,知识记忆更加持久。重要的是,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的不仅是语文知识、语文能力,还有品德、情感、审美、心理等多方面的全方位发展。

2、形象感知与归纳概括结合

在语文教学中,对人物形象的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不应是简单的、抽象的,而应是具体的、生动的。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使之留下深刻印象,从而引发学生想像,头脑中浮现出以作品语言描述的艺术形象为基本原型的、且带有自己经验色彩的新的形象。学生有了深切的形象感受作为基础,他们对人物思想性格的理解才是准确鲜明的。

例如,《药》这篇小说中的康大叔是个封建统治者的爪牙和帮凶的形象,学生对这个反面人物思想性格的归纳概括,是通过挖掘、体味作品中形象化的语言之后得出的。康大叔的眼光“像两把刀,刺得老栓缩小了一半”,一只手“摊着”,向老栓要钱,一只手“撮着”一个鲜红的、血淋淋的人血馒头,同时还嚷道“怕什么?怎的不拿!”接着“便抢过灯笼”,“扯下纸罩,裹了馒头,塞与老栓;一手抓过洋钱捏一捏,转身去了。”我用表情、声音、动作对加点词语加以强调,使人物形象变得更加鲜明,让学生头脑中伴随着栩栩如生的形象,归纳概括人物的思想性格:这是一个多么凶狠、贪婪、粗野、蛮横的人物。

学习《变色龙》,我让学生看录像;学习《祝福》,我让学生看电影。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要用直观的影视形象,取代对作品语言的理解分析,而是要使抽象概括的语言与生动的形象、丰富的情感、作品的意境紧密交织在一起,使学生的认识更加深入、全面。如果说抽象思维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清晰而简明,那么,形象思维则使学生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变得丰富而生动,二者相互补充,学生的认识活动才是情味盎然而富有生命活力的。

大学语文思想认识篇6

所谓的人文主义教育其实并非一种完善的理论概念,而是一种随着人类的认知而不断进步完善的思想,面对不同的发展时代,人文主义教育思想都有着不同的思想内容。在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萌芽期(即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因为眼光的局限,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理解与认知也就十分有限,当时的教育界普遍重视以古典语言与古典学科作为教育的核心,认为人才培养的目标就是要培育出可全面发展的人才。[1]此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维多里诺认为,只有做到身心兼顾,德智并重,发展儿童个性与培养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教育,才是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最高境界,而现今我国正在大力倡导对于人才的素质教育,即要求学生不仅具备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实力,还应该具备高标准的整体素质,保证学生在走向社会之后,可以适应瞬息万变的社会环境,还可以在该环境下有所作为。

二、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必要性

(一)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及实践能力

目前,英语专业已不再是文史科类学生的专长,众多理工类高校都已开设了这一专业课程,理工类开设该专业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科技英语人才(包括科技英语翻译人才等),但由于长期的文理分科,致使理科学生擅长逻辑思维而缺乏人文知识,他们对语言的低敏感程度,让他们的英语学习能力明显弱于文科生。通过笔者对众多高校英语专业学生的观察与研究发现,多数学生对于英语的自学与实践能力其实都不强,近八成学生的英语知识主要是依靠课堂上教师的教授来获得,只有不到两成的学生会在课后进行自主学习与实践。而在英语的实际应用中,学生长期受到哑巴英语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影响,在英语的口语表达方面十分吃力,自主创新更是难上加难。[2]鉴于这种畸形的学习状况,笔者认为,英语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必须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想方设法让学生掌握自学与实践的能力,让学生做到可以全面发展,从而适应社会的需求。

(二)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过去传统的语言教学思想认为,英语教学的要求就是为了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语言知识与语言技能,受这种思想的影响,许多英语教师都十分重视语言教学,重视学生发音的准确性、语法的正确性及语言的流畅性,而对学生英语学习的整体情况则不闻不问。换句话说,教师只注重学生语言基本能力的培养,却忽视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直接导致学生在英语学习中思维狭窄,知识局限且难以创新。要想改变这种状况,英语教师就要注重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贯彻,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

(三)促进学校设置相关课程

在很多理工类高校,设置英语专业课程的主要目的其实还是为了辅助理工科学生更好地掌握专业知识,而中西方文化方面的教学却只是被作为一类选修课来对待,如此设置虽说是为了让理工类学生更好地学习其专业理论,但这种教学却使得学生丧失了对于人文知识的普及。[3]在教育改革的影响之下,虽然部分高校开始渐渐注重对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贯彻,但到了真正开展校内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时,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意识却被再一次忘却,殊不知这种忘却恰恰使得学生在实际的社会实践中降低了竞争力。

三、在英语教学中贯彻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的途径

(一)应树立人文主义的教育思想

教育,就是为了启发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在学习中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出自己的潜能,对于语言类知识的教学同样也不例外。英语教师作为语言教学的引路人,就更应该努力去改变自身对于教育的观念,让教学重新回归到对学生思想的引领,尝试以开放的思维态度去努力启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让学生的创新能力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挖掘。这种教育的探索与引领,会直接激发出学生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热爱,在对专业知识理解力得到提高的同时,自身思维也会得到拓展。

(二)使学生构建起合理的知识体系

在我国的理工科院校,很多学生在中学的学习阶段就被灌输了重理轻文的思想。在选择就读英语专业时,长期的理工科思维模式就会让他们在人文精神的理解与学习上变得很吃力。面对这类学生的学习状况,英语教师就要尝试着去改变他们对于知识的理解构架,让他们走出理工类数据式思考的模式,逐渐培养出对于人文精神的领悟。如此一来,学习英语专业的学生在实际的学习过程中就不会仅仅局限于对英语基础类知识的应用,而是要将学习的范围扩大,从整体上进行学习,包括学习人文知识与艺术理念在内的所有与英语相关的知识,以此来丰富自身的知识结构。[4]如今的语言学习者是未来的语言工作者,所以,面对今后可能会遇到的所有与英语相关的常识,学生在早期的学习阶段就要试着去理解,去体味,真正做到对于英语的理解,而不是单纯地掌握。

(三)教师应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内容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学生会工作总结范文集锦(整理6篇)

    - 阅0

    学生会工作总结篇1学院学生会秉承着“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以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为导向开展学生会工作。过去这一年,我们努力加强学生会内部间交流,增强凝聚力;从细节完善自身,.....

    生态文明个人论文范文,生态文明论文

    - 阅0

    有关生态文明个人论文范文(推荐)篇1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我们知道,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发展,今天,我们人类已经成为了这个美丽星球上生物界的绝对霸主。然而,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