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6篇)

来源: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篇1

镇级市是由经济发达的镇建成的类似小城市的特大镇。其行政区划仍属建制镇,仍归所在的县市管辖。镇级市的本质就是县辖“市”,核心是以一个城市的标准来建设和管理一个镇,镇级市是一个提高城镇化水平的新概念,是一个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新探索,是一个将经济发达镇建设成为“小城市”的新尝试。所以镇级市并不属于建制市这一范畴,更多意义的属于经济意义下的市。

由于镇级市对推动我国城市化与工业化的进程作用很大,在我国不少地区发展得很快,而且也颇有成效,2010年《中共湖北省委、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意见》(鄂发[2010]25号)和2011年湖北省村镇建设工作会上均提出在湖北省开展镇级市试点工作,镇级市建设开始逐渐进入湖北战略发展的视野。

二加快发展镇级市对湖北经济发展的现实意义

1.加快构建镇级市是发展镇域经济,从而带动县域经济的有力举措

湖北县域经济不强,已连续七年没有进入全国百强县市。从2011年8月公布的第十一届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市)名单的分布情况来看,东部沿海的江苏有29个、山东有26个、浙江有24个,继续领先于中西部地区,在中部地区河南有6个,湖南有4个,江西有2个,山西有1个,安徽有1个。由此可知,湖北县域经济不仅远远落后于我国沿海的发达省份,而且在中部地区也缺乏有效竞争力。县域经济缺乏竞争力严重制约着湖北经济的发展,“镇强则县兴,镇弱则县衰”,县域经济不强的根本原因在于镇域经济不强,镇域经济是县域经济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力量和有力支撑。因此,只有加快镇级市的建设,才有利于激活镇域经济发展的引擎,才能促进镇域经济的发展,既而增强县域经济的发展活力,这对于提升湖北县域经济的素质和水平,推进农村改革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加快构建镇级市是推进武汉全国中心城市建设的有效途径

在武汉市第十二次党代会上,明确提出“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复兴大武汉”的发展战略目标。武汉虽被誉为“大武汉”,但在众多方面与国家中心城市相比仍有一定的差距,武汉如何进一步做大做强,建设成为国家中心城市?很重要的一点在于需要小城市的支持,如果没有特色化和专业化的小城市支持,大武汉的城市功能就得不到完全释放,连接国际、对接世界的金融、信息乃至整个城市体系就无法取得最大效应,所以开展镇级市建设,培育出一批产业集聚、特色鲜明的小城市对于武汉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显的很有必要。同时,开展镇级市建设,实现人口的就地城市化,可以解决当前武汉由于城市人口规模的急剧扩张而出现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用地紧张、房价高涨以及医疗服务昂贵等一系列棘手的“城市病”问题,降低城市化进程的风险和成本,这样才可以进一步解放武汉的生产力,促进武汉国家中心城市建设。

3.加快构建镇级市是服务湖北民营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与平台

湖北民营经济规模总量不大且质量水平不高,这是湖北经济发展的又一大问题。构建镇级市是发展湖北民营经济的科学选择之一。首先,与大中城市市区相比,镇级市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连接点,其具备了小城市的一般功能,镇级市又与农村精密相连,在产业积聚方面存在着与大中城市市区所不具备的条件,在发展民营经济上有着自己的优势。其次,与农村相比,镇级市通过可以通过工业园区的方式聚集起分散的生产力,较大程度的降低了成产成本、技术成本、交通成本和信息成本,继而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更有利于孕育出一批高水平、上规模的民营企业。最后,从东部沿海的地区民营经济发展的经验上看,构建镇级市十分必要,如以民营经济发达的浙江省温州市来看,其民营经济从起源到发展最后到腾飞都在小城镇上。所以,加快构建镇级市对湖北民营经济的培育和发展来说意义重大。

三湖北镇级市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一,湖北是劳务输出大省,而当前大量先进的技术、有经验的劳动力的返乡,激活了城镇的劳动力市场,有效促进城镇产业结构的变化。在外出打工期间,工人们往往积累了一定的经济资本和人力资本,其中的一部分人会选择创业,但在大中城市的创业成本过高,不利于创业的成功,而镇级市的构建,却为返乡工人提高一个创业门槛低、竞争力小、市场潜力大的平台和载体。

第二,随着国际国内产业分工的深刻调整,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的步伐加快,湖北产业基础好,资源丰富,交通便捷,要素成本低,已成为承接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的热土。湖北镇级市的建设,可以充分吸收东部沿海地区的产业转移,促使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展开合理有序的竞争与合作,形成一个良好的经济互动,发掘出更多潜在的市场。

第三,现阶段湖北农村劳动力剩余,这为开展镇级市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劳动力支持,而且可以实现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大大降低劳动力转移的成本。不仅如此,农民在务工的同时还可以顾及农活和打理家庭,避免“留守儿童和老人”问题的产生,这还维护了农村的稳定,促进农业生产。农村、农业发展了又可以反哺城市、工业,为镇级市的发展创造条件和基础。

四湖北构建镇级市应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1.镇级市扩权与监督的关系

通过镇级市建设使原先一批经济强镇变成了“市”,镇政府的权力得到极大地扩充,使得镇政府拥有了更大的自主决策、执行权,如果运用恰当,便能够提供更多、更优质的服务,从而更好地发挥出政府应有的职能。但另一方面,无数事实证明,在没有监督和监督不力的情况下,权力往往会被滥用。当镇级市获得了更多的权力,而监督跟不上时,腐败就容易滋生,最终会使人民的利益受损,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重的不良后果。所以在扩权的时候应该加强监督,处理好扩权与监督的关系。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篇2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西部大开发大战略

我国的西部地广人稀,城市化水平较低,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尤为滞后,由于小城镇建设缓慢,导致城市化率低下,影响产业结构调整,影响农民收入增加,影响消费扩张,影响社会经济增长,最终影响西部开发的综合效益。因此,要卓有成效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必须在加速西部工业化进程的同时,将“小城镇,大战略”有机地结合起来,加快西部城市化建设的步伐。通过改变二元经济结构,促使结构调整与产业升级,较快地提高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憘

我国东部地区快速发展的实践已经证明,地区社会经济崐的发展,离不开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小城镇建设与发展,不仅有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减轻大中城市流动人口的压力。有利于提高农民素质,改善生活质量。而且更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实现现化化进程中的结构变迁与制度变迁。可以说,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是促进西部大开发的重要途径和主要内容,西部小城镇快速建设与发展的过程。就是西部大开发与大发展的过程,正如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的“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小城镇,大战略”不仅要在东部地区得到有效的实施,而且要在中西部地区得到积极的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小城镇是一个区域的经济、文化、科技和信息中心,“城市之尾,农村之首”的特征决崐定了它是城乡经济的纽带和桥梁。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辐射、吸纳、服务功能,它能成为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国家在西部进行大型投资工程建设项目管理与服务的生活所在地。因此,西部大开发能极大地促进小城镇建设与发展。相辅相承,加快西部小城镇建设与发展,又可以给西部大开发整体战略目标的实施提供有力保障。目前,随着西部农业生产力水平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西部推进城镇化的条件已渐成熟。

综上所述,无论从战略目标及其还是从现实意义,严守是从改革实践的角度分析,实施“小城镇,大战略”,加快小城镇建设的步伐,都是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有机组成部分。

二、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大开发的必然要求。

1.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加速西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小城镇经济是农村经济与城市经济的结合点,是农村经济发展的载体。小城镇市场是具有很大潜力的市场。没有介于农村与中心城市之间的小城镇存在,物流、人流、资金流、信息流就不可能畅通。据有关资料推算,每增加一个城镇人口,可以带动2.5万元的投资,每增加1平方公里的市镇建设,可带动1.5亿元的投资。所以加快发展小城镇建设不仅是城乡联系,以城带乡加快区域经济发展的要求,而且是加速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最具活力的新的增长点。

2.加快小城镇建设能最大限度地推进西部农业产业化,增加农民收入。目前,造成农民人均纯收入大幅回落的主要崐原因是农产品价格走低。随着我国加入WTO,农产品价格将全面与国际市场结轨,通过农产品价格反弹来增加农民收入的空间已不大。必须通过农业产业化,增加农业附加值的途径来增加农业收入,这是解决农民收入增长的根本途径。推进农业产业化,要有发展农产品储存、深加工、流通的商贸行业,而这些商贸行业的发展需要载体。显然,小城镇作为其发展载体是最为理想的。因为,小城镇地处城乡交汇点,上接城市,下联农村,是城乡结合的桥梁,是联系农民与市场的纽带。而且小城镇基础设施相对完善,土地和劳动力价格便宜,能够为农产品储存、深加工和流通等商贸行业发展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因此,增加农民收入要求推进农业产业化,而推进农业产业化则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

3.加快小城镇建设是发展西部乡镇企业的要求。西部城镇密度低,大部分乡镇企业在乡村。乡镇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存在着供电、供水、交通、通讯及污染处理等基础设施不足的问题,也存在着就医、生活起居、子女入托、就学不便等崐问题,给企业吸引人才和劳动力带来障碍。这些外部环境的不经济性以及地处乡村的乡镇企业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普遍低下,缺乏竞争力等突出问题。都必然要求乡镇企业必须向条件较好的城市集中。小城镇土地价格便宜,劳动力价格低廉,且接近农产品原料生产地,可大大降低企业生产成本,同时,小城镇既具有城市的一般功能,又避免了城市土地及崐劳动力资源价格昂贵、产品成本高等不利因素,可以为乡镇崐企业进一步发展克服外部不经济性。此外,还有利于一些城市工业,从适合在农村发展的传统工业领域退出来,让位给崐乡镇企业,为农村工业经济增长提供生存空间。因此,乡镇企业要上规模、上水平、上效益,就必须依托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

4.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转移西部农村剩余劳动力,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目的之一就是要“更大规模地转移农村富裕劳动力”合理地调整产业结构。从这个意义上说,西部大开崐发的第一步,就是把小城镇建设起来,吸引富裕农民到小城镇办企业,务工经商。小城镇的建设与发展,必然带动储存、运输、农技服务,食品加工、商贸流通及娱乐行业等二、三崐产业的发展,这些产业的发展,将创造出广阔的就业空间,使得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转移。同时,剩余劳动力的转崐移,也有利于农业规模化经营,提高农村劳动生产率,只有减少农民,才能富裕农民,这是上下一致的共识。

5.加快小城镇建设,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引入战略的要求。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近快提高西部地区人民生活水平,重要的是通过加快小城镇建设,可以更好的实施西部人才资源引入战略。纵观人口流动的趋势和规律,可以看出,素质高的人口都愿意向生活质量高的地区流动,结果又促进这些地区的进一步发展,这种人口经济学中的“马太效应”给我们的重要启示就是,研究西部大开发人才战略,不能忽崐视人居环境建设战略。根据西部的特点,人居环境建设不可崐以仅限于为数不多的大中城市,引入的人才也不可以都集中到大中城市,因此,要重视建设一大批等同于发达地区的小城镇,通过提高小城镇居民的生活质量吸引人才,使人才能够引的来、留的住、用的着,这是树立“以人为本,开发西部”指导思想的战略选择,是西部地区加大人才资源投入战略的要求。

三、西部小城镇建设的布局与模式

从提高国民经济发展的战略看,城市化建设必须强调大中小城市的比例适当与布局合理,这也是国外城市发展的基本模式。我国的西部由于历史的原因和人口资源条件的限制,单纯新建大中城市有一定的条件局限,原有大中城市和人口也不可能有突破性的发展,但我们可以借鉴东部地区(如苏南)小城镇现代化的成功经验,走“中心城市——小城镇崐——乡村”网络化这一模式。通过旧城改造,扩大原有中心城市,重点突出建设一批小城镇,通过增加中心城市的辐射点,沟通乡村与城市的桥梁,因为小城镇建设投资费用低,劳动力价格便宜,能有效纳剩余劳动力,缓解大城市就业压力,更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因此,发展小城镇,构成“中心城市——小城镇——乡村”网络,应是农村人口城市化的最佳选择,西部城镇化必须走这一条路。

四、西部小城镇建设要处理的几个关系

1.处理好战略、规划和建设的关系。加快发展小城镇,当前最重要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区域发展战略,在小城镇发展战略指导下,立足区域经济发展,遵循城镇发展的自然和经济规律,以现有建制镇为重点,制定小城镇建设的高点规划,并以规划为依据,对小城镇建设进行宏观调控。这是总的原则。具体来说,一是要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着力提高小城镇的可持续质量,大力推行“蓝天”、“碧水”和“宁静”工程,二是要树立因地制宜的特色观念,着力规划建设一批地方特色型小城镇,从地理经济上看,有依山靠山的沿山型、依路靠路的沿路型、依水靠水的沿水型等,从自然经济上看,有工业主导型、交通枢纽型、文化旅游型、商业贸易型、城郊过渡型等。三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着力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小城镇建设要加强文化、生活、娱乐等基础设施的规划与建设,如果一个小城镇的文化、生活、娱乐设施与乡村没有多大区别,谁愿意去那儿生活。四是要树立全局观念,既积极发展,又量力而行。贯彻“积极发展”的方针,其前提是考虑政府和群众的承受能力,做到长期规划、整体打算、阶段发展、量力而行。如果是为了贪图虚名而脱离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使小城镇建设成为加重农民负担的新源头,那就适得其反了。五是树立民资民办的新观念,正确处理好多元投入的关系。目前我国小城镇建设资金主要是财政投入和农民自筹,这种投资机制,远未能满足小城镇建设资金的需求,可谓杯水车薪。为了缓解小城镇建设资金不足的状况,必须建立多元化的城镇建设投资机制,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坚持民资、外资、官资一齐上,全方位吸引投资主体,调动社会各方面、各行业参与小城镇建设的积极性。通过兴办专业市场,开发私营小区等产业带动的办法,吸引先富起来的农民、个体工商户和私营业主投资办厂建城。开展统建、代建、联建服务,引导外地能人和大户带资进镇造城,实行城镇资产的资本经营,通过转让、拍卖城镇设施的冠名权、旅游项目的经营权和可利崐用空间的使用权等,广泛筹资兴城。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篇3

关键词:城市化内蒙古地级市

一、城市化的科学含义及发展模式

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逐渐成为社会经济的主要推动和重要发展力量而提出的命题。就其具体的含义众多专家学者都提出了各自的观点。综合众多观点。我们认为城市化具有以下内涵:

(一)城市化是农村人口比重不断减少的过程

城市化首先表现为大批乡村人口进入城市,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步提高。

(二)城市化是产业结构转变的过程

随着城市化的推进使得原来从事传统低效的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转向从事现代高效的第二、三产业,产业结构逐步升级转换。国家创造财富能力不断提高。

(三)城市化是居民消费水平不断提高的过程

城市化是一个市场不断扩张、对投资者吸引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也是越来越多的市民在发展中享受到实惠的过程。是一国中产阶级形成并占主体的过程。

(四)城市化是一个城市文明不断发展并向广大农村渗透和传播的过程

城市化的过程是农村和农民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文明程度不断提高、不断现代化的过程。也就是城乡一体化的过程。因此城市化不能简单地理解为只是发展城市的问题,更不能狭隘地理解为只发展小城镇或者只发展大城市的问题。

(五)城市化是人的整体素质不断提高的过程

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发生重大变化。摆脱小富即安。追求文明进步。崇尚开拓进取,建立起区别于农业社会的城市新秩序。乡村人口城镇化和城市经济现代化、基础结构现代化以及城乡一体化共同构成了城市化的丰富内涵。

从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关系角度看。城市化的模式有:1、同步城市化,指城市化的进程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的水平趋于一致的城市化模式。发达国家在城市化加速时期,相关性表现得相当明显。2、过度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明显超过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模式。3、滞后城市化,是指城市化水平落后于工业化和经济发展水平的模式,政府为了避免城乡对立和“城市病”的发生,采取措施限制城市化发展,使城市的集聚效益和规模效益得不到很好发挥。还引发了如工业乡土化、非农人口“两栖化”和城镇发展无序化等“农村病”现象,违背工业化和现代化发展规律。4、逆城市化。指人口尤其是大城市市区人口郊区化、大城市卫星城镇布局分散化的城市化模式,“逆”并不是指城市人口的农村化。更不是指城市文明和生活方式的农村化,而是指城市市区人口向郊区迁移,大城市人口向卫星城迁移的倾向。

二、推进城市化的意义

城市化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规律,是区域工业化、经济现代化必然出现的社会发展趋势。实践证明,城市化是世界各国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和结果,是完成落后农业国向发达工业国跨越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结构优化和产业结构提升的重要途径。现阶段它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途径。

不仅如此,我国还把城镇化作为一项政策非常明确地提出来,党的第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报告中就明确提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推进内蒙古地级市城市化的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表1可以看出,地级城市创造了我区地区生产总值的51.39%,地方财政收入的36.25%,同时也创造了工业总产值的91.14%。可见,我区地级市以不到全区1/3的人口集聚了绝大多数的工业总产值,集聚了过半的地区生产总值,创造了主要的物质财富。因此。推进城市化对于促进我区经济社会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

三、内蒙古地级城市城市化的现状

我区城镇化率明显高于全国水平,具城镇人口的比重较高:但是从城市经济发展的具体指标考察,具地级市的许多经济发展指标都明显低于全国地级市的平均发展水平。因而,我区地级市城市化水平高是一种虚高,地级市城镇化的质量和内涵有待于提高。

由表2可知,我区地级市平均年末总人口、建成区面积、地区生产总值、地方财政收入以及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人均地方财政收入都比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低,反映出我区城市的经济实力整体上要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

由表3可见,我区地级市平均工业总产值和第一、二、三产业人均创造产值均低于全国地级城市平均水平。第一、二、三产业的效率相对较低。

由表4可知,我区地级市平均邮电、通信业务收入、固定资产投资总额、房地产投资开发额、住宅开发投资额均比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低很多,可见我区地级市邮电通信业发展相对滞后,固定资产投资规模相对较小。

由表5可知,我区地级市主要农产品人均占有量除肉类以外均低于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文化方面。剧场影剧院数、公共图书馆图书藏量、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地级市都比全国平均水平要少,可见我区地级市提供农产品的功能相对较差,文化事业发展的潜力很广阔。

综上所述,尽管我区地级市城镇化率比全国平均水平要高,但是地级市在经济发展的各项指标上大都低于全国地级市平均水平,因此我区地级市城镇化的质量需进一步提高。

四、内蒙古今后城市化发展的思路

(一)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

加快取消城乡二元结构的户籍管理制度,实行以身份证代替户口簿,按居住地进行管理。取消农牧民进城和外来人员进入地级城市的一些限制条件,尽量允许在地级市中有住房或就业的非城市人口办理城市户口,实现和原有城市居民享受同等待遇。

(二)深化土地管理制度改革

合理调整城市用地结构。留有足够的发展余地。国有土地有偿出让、转让收益应该主要用于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对刚转移进入城镇的农牧民自建住房或买房应与城镇居民享受同等待遇,以便于我区地级市人口结构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加快农牧区人口向城市转移流动,加快城镇化进程,进而加快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步伐。

(三)适时调整我区地级市行政区划,逐步拓展地级城市的发展空间

随着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加快撤盟设市的步伐,逐步缩减农牧业人口,提高城镇化水平。并且加强社区建设,对进城农牧民和外来务工经商人员要按其居住地统一纳入社区,加强管理和服务。对进城农牧民中的特困户和残疾人员要统一纳入城镇社会救助体系之中。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篇4

关键词:农村小城镇建设经济发展措施

十报告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城乡发展一体化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着力在城乡规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方面推进一体化。小城镇是连接农业现代化和工业化,推进新型城镇化,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支撑点。加快小城镇发展,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总钥匙”,是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缩小城乡差别,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经济社会统筹协调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和必由之路。

一、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农村城镇化正处在加速发展时期。农村小城镇是我国城镇体系中层次最低,数量最大的群体,它处于城市之尾,农村之首,起到连接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桥梁的作用。它不仅可以通过减少农业人口,增加城镇人口的方式有效地解决工农两大产业间的利益失衡问题,还可以扩大农产品市场的空间范围,提高农民的相对和绝对收入水平。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国未来城市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可能的选择方案将是走总体城市化与农村城市化共同推进的道路,即在发展大中城市的同时,有计划地推行农村城市化,重点建设好一批县城镇和中心镇,使其逐步具有城市功能,成为总体城市化的组成部分。显而易见,没有农村城市化,整体城市化将难以实现。因此,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既是整体城市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其重要推动力量。

2.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有利于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发展。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是问题也日益暴露出来。乡镇企业规模小、布局分散,大部分分布在农村,不仅难以管理,而且无法实现相应的聚集效益。通过小城镇的发展,使目前分散的部分工业企业积聚到小城镇,实现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和资源的最佳配置,促进乡镇企业上规模、上档次,加快发展步伐,走有中国特色的农村工业化道路。同时,农村企业转变增长方式,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是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发展小城镇可以加强对资源利用的规划管理,并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有利于转变乡镇企业尤其是乡镇工业的经济增长方式。

3.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能够促进农村小康的早日实现。小康社会是一个综合性概念。衡量小康社会的指标也是多方面的。应包括社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人口素质、生活质量、社会分配结构、社会秩序等多方面的内容。小城镇建设可以集中相当多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信息和服务事业。这对于提高农村人口生活质量,促进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农村小城镇建设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工业化、商品化而为农村实现小康提供物质基础,而且也可以推动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从而推动农村小康的全面实现。

4.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可以有效地转移农业剩余劳动力,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我国目前不仅有1亿多农业剩余劳动力等待转移,而且数量每年还在增加。实践证明依靠大中城市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有限。而乡镇企业由于正在发生增长方式的转变,其吸纳劳动力的能力呈下降趋势。在这种情况下,大力发展农村小城镇,可以促进乡镇企业尤其是第三产业的发展,可以有效地转移剩余劳动力。农村小城镇通过吸纳农业剩余劳动力,使土地相对集中,这为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创造了前提条件。另外,农村非农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可以为农业采用先进的、大型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机械化水平。同时,小城镇建设为农村职业教育、科技推广应用创造了条件。这将有利于农业生产、管理的科学化。

二、农村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1.认识上的误区。有的认为建设小城镇就是把农民变成市民,圈地、搞市政建设;也有的理解为发展小城镇就是“县改市”,“县改区”、“乡改镇”。

2.实践上的问题。有的不从实际出发,盲目攀比,一哄而上,乱铺摊子,结果市场建起来了,却“有场无市”,造成资源浪费、空亏财力;有的忽视调查研究,不重民意,不按经济规律办事,搞“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结果决策失误,搞成“烂尾”工程;有的仅靠动员行政力量,搞小城镇经济建设,忽视了市场机制的运作,结果成效不大;有的光顾眼前利益,单纯算经济帐,忽视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不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对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造成隐患等。

三、加快发展农村小城镇建设的措施

1.科学进行规划,创新城镇建设方式。按照城乡一体化进行规划,拉大小城镇骨架,合理布局、提升档次,构建协调的城镇化发展体系。要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依托产业、形成特色、择优发展”的原则,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前景和城镇格局现状的特点和问题出发,坚持小城镇多元化的发展。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长远计划,从促进产业化、现代化和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出发,重点扶持打造一批有特色的小城镇。

2.实行市场运作,多渠道筹措城镇建设资金。一是按照“政府策划,财政支持,市场运作”的思路,整合城镇资源,优化资源配置,通过经营城镇赚钱建城、谋划项目争钱建城、适度举债借钱建城和增收节支挤钱建城,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是本着“谁投资,谁所有,谁受益”的原则,吸引民间资本投资城镇建设。将所有可经营性的基础设施项目向国有、集体、外资和个体经济开放。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小城镇普通住宅开发、旧城改造和新村建设。对能够取得投资收益回报的各类基础设施,可以实行经营权有偿转让。

3.构建产业体系,增强小城镇的经济实力。从实际出发,利用当地资源、环境条件发展经济,逐步形成能够体现和发挥自己优势的产业聚集,逐步构建聚集效应明显的产业体系。一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结合。要以园区建设为平台,以项目建设为支撑,以招商引资为动力,不断壮大特色的工业体系。二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农业产业化结合。要依托丰富的农业资源,围绕特色主导产业,不断壮大农业产业体系。三是把城镇化建设与市场建设结合。大力加强专业化市场建设,发展新型商业业态,拓展服务领域,提升服务层次,实现以市场活流通,以流通促生产,逐步培育壮大内外相联的市场体系。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篇5

关键词:城镇化;城镇化率;体制机制

中图分类号:D616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4)07-0019-02

一、城镇化的含义及战略意义

城镇化是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集中以及由此引起的产业――就业结构非农化重组的一系列制度变迁的过程[1]。这个过程表现为两种形式,一是城镇数目的增多,二是各城市内人口规模不断扩大。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如何由经济大国向经济强国迈进,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的热议话题。党的十以来,城镇化战略被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城镇化建设已经成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手段。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利茨曾把“中国的城镇化”与“美国的新技术革命”并列为21世纪带动世界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党中央对城镇化建设高度重视,制定了一系列加快推进城镇化建设的措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促进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协调推进。优化城市空间结构和管理格局,增强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在2013年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上也指出,城镇化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推进城镇化是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重要途径,是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力支撑,是扩大内需和促进产业升级的重要抓手,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二、辽宁城镇化建设的发展现状

辽宁省的城镇体系是由2个副省级市、12个地级市、44个县城(县级市)和607个小城镇构成的。近年来,辽宁省不断加大对交通、通讯、电力、燃气、水循环等方面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加大对生态环境的整治力度,提高城镇的综合承载能力。在就业、医疗、教育、养老等社会福利方面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加充足的保障,使广大群众的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得到较大改善。

2012年,辽宁城镇人口数量达到2881万人,比2005年增加了404万人,平均每年增加57.7万人。2012年,辽宁城镇化率达到了65.65%(如表1所示),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3.08个百分点。在各省份的排名中,辽宁低于广东1.75个百分点,位于全国省份第二位(直辖市除外),比排名第三、第四的浙江省和江苏省分别高2.45个百分点和2.65个百分点。辽宁省2012年城镇化率比2005年增加了6.95个百分点,年均增长近1个百分点。

三、辽宁城镇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城镇化质量不高

2012年,按常住人口统计,辽宁省的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65.65%,但是按照户籍人口统计,辽宁省的城镇化率只有51.5%。这表明,辽宁仍有14.15%的人口虽然生活在城市,但户口仍然还在农村,在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福利方面享受不到城市市民的待遇。除此之外,2008年至2012年,辽宁省城镇人口数量增长了11.19%,而城区面积却增长了29.62%,人口的城镇化速度大大落后于土地的城镇化速度,城镇化质量仍需进一步提高。

(二)各地区城镇化水平差距较大

辽宁的城镇化总水平虽然很高,但各地区的发展状况差距较大。2012年,辽宁省城镇化率最高的是沈阳市,城镇化率达到了79.8%,城镇化率最低的朝阳市,城镇化率只有42.3%,两市城镇化率相差了37.5个百分点。辽宁各地区的城镇化发展处于失衡状态,由于大城市能够提供相对理想的工作岗位,因此吸引了更多的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城镇化发展速度较快,而中小城市由于产业支撑不足,就业岗位较少,城镇化的发展速度缓慢。

(三)城镇化建设资金来源渠道不足

城镇化建设所需要的资金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政府投资,对一些小城镇来说,政府投资甚至是城镇化建设的唯一资金来源。随着城镇人口的增多,政府的财政支出不仅包括城镇化发展进程中的基础设施建设,解决居民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社会公共福利也成为地方政府财政支出的一项重要指标。由于地方政府的财力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城镇化建设的投资需要,造成地方城镇化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四)城镇化建设体制机制不健全

户籍制度和土地制度制约着城镇化的发展。在城镇化建设的过程中,很大一部分农村转移人口虽然在城市常住,但户口却还在农村,没有形成农民工市民化。户籍制度改革对常住在城市的农民来说意义非凡,能够使进城农民无后顾之忧,专心投入到城市建设中去。辽宁的户籍制度改革较为滞后,进城务工的农民难以真正融入城市,无法与城市居民形成一个统一的整体。此外,我国现行的土地制度主要是土地公有制,城镇土地国有制,农村土地公有制,土地的所有权具有不可分割性。在这种制度下,土地的利用很难取得实质性的突破。

四、加快推进辽宁城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

城镇化建设应以人为核心,借助国家户籍制度改革的东风,逐步放开大城市的户籍限制条件,为进城农民落户,使进城农民在就业、医疗、养老、教育等方面真正享受到市民的待遇,使进城的农民真正扎根于城市,减少人口的流动频率,实现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农村转移人口的平稳过渡。进一步加快分离户籍与社会福利之间的连带关系,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乡户籍一体化。

(二)加快土地制度改革,促进城镇化突破式发展

继续深化土地制度改革,进一步规范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涉及土地方面的工作。建立有效机制确保农民的土地权益,凡是非农建设项目占用农村土地的,不论其性质是公益性的还是经营性的,都应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价格公开出让,提高土地增值收益中农民所占有的比例。合理分配城镇化过程中的土地指标,坚决杜绝城镇化建设用地粗放型扩张,集约节约利用土地资源。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为城镇化建设注入新的活力

支持和引导民间资金参与城镇化建设,为民间资金投资城镇化建设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采取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公用民营、民办公助等多种形式,打破行业壁垒和部门、地区与所有制的界限,逐步形成以民间资本为主,地方财政为辅的城镇化建设投资模式。创新城镇化建设相关投资产品的形式,大力发展股票、政府债券等投融资渠道,为城镇化建设提供更多途径的资金支持。

(四)科学规划布局,促进城镇化协调发展

城镇化建设是一项长远战略,要在全国城镇化发展规划的大原则下,结合辽宁的区域位置、资源种类、产业基础、人文条件等实际情况,制定辽宁城镇化的中长期发展规划。以辽宁沿海经济带和沈阳经济区两大国家战略为契机,加快辽宁沿海城镇带和辽宁中部城市群的建设,继续实施辽西北发展战略,加大对辽西北发展的投入力度,促进全省的城镇化同步协调发展。

(五)提高公共服务水平,促进城镇化公平发展

城镇化的健康发展离不开公平、高效的公共服务。应加快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推进城镇基本公共服务常住人口全覆盖。建立专业的培训机构,加强对进城农民就业能力的培训,为进城农民提供与市民平等的就业机会。进一步健全医疗、教育、文化、住房等公共服务制度,提高对进城农民的公共服务质量。结合辽宁经济的实际发展程度,建立成本分担机制,帮助农业人口解决在城镇化进程中的实际困难,降低农村转移人口的经济压力。

(六)加快产业发展,为城镇化提业支撑

产业是城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辽宁作为我国的老工业基地,工业发展速度较快,与其他沿海经济发达省份相比,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较慢。在“十二五”的前两年,辽宁第三产业增加值的增长速度仅为16.6%[3],第三产业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70%以上,应调整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加大对第三产业的投资力度,推进第三产业快速发展,为农村转移人口提供更加丰富的就业机会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进一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避免出现房地产业一枝独大的局面。通过产业发展将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流动就业转化为固定就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源利用率,使辽宁的城镇化建设实现质的飞跃。

参考文献:

[1]陆岷峰,高攀.中国城镇化建设战略的理论分析与策略研究[J].西部金融,2013(8).

加快城镇化建设的意义篇6

关键词:小城镇;金义大都市圈;规划;特色产业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日益提高,农村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巨变,各项工作进入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目前,村镇建设特别是小城镇建设在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提升,也是金华构建金义大都市圈的必然要求。

一、金华小城镇发展的几个阶段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金华走城乡一体化道路,小城镇得到了大力发展。金华小城镇发展经历了以下阶段:

改革开放初期,20世纪80年代的起步阶段。随着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和个私经济禁转放”的历史性突破。1984年,中央1号和4号文件出台,指出个体经济可以作为集体经济的补充。金华广大农村开始出现乡镇企业。农村经济得到了发展,但当时政策仍不明朗,环境也不宽松,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城镇发展属于被动型发展,以农房建设为主,呈自然分布状态,二产及商贸业发展缓慢。

20世纪90年代初至中后期的推进阶段。邓小平南方讲话,破除姓社”、姓资”的争论后。金华乡镇企业蓬勃兴起,个私经济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各村镇工业开发速度明显加快,各镇工业小区雏形形成,带来二产比重的上升,经济发展相对较快。特别是国家1994年开始推进了小城镇建设,金华市城镇规模渐始扩大。

20世纪90年代后期到新世纪初的扩张阶段。金华从初级市场经济时代步入现代市场经济时期,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城镇建设开始由政府主导有规划的进行,规模扩展迅速,有优势的一些特色建制镇出现较强的发展动力,城镇群体呈多中心现象。

新世纪以来的提升阶段。随着金华区域性交通基础设施的陆续建成,城镇各项基础设施的完善,小城镇极大地增强了对各种资本的吸引,正在实现产业层次低到高”的嬗变性突破,主动引导和推进产业集聚。城镇建设迅猛开展,同时在档次和品位上有很大提升。二产比重占据绝对主导,第三产业有了长足进步。2005年,金华市第五次党代会确立发展城市群,共建大金华的发展战略,开始了一系列的建设浙中城市群的理论和实践工作。浙江省2007-2022城镇体系规划又进一步明确提出要打造金义大都市区”,目标是培育成第四大区域中心城市”。作为金义大都市区一部分的小城镇发展面临新的机遇,进入了黄金发展期。

二、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的必要性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动力逐步从要素驱动主导跨入报酬递增驱动主导阶段。在报酬递增阶段,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自我加强的马太效应。规模越大,生产率越高,产品相对价格越低,投资回报率越高,出口增长、储蓄与投资增长、经济增长也会越快,这又会导致更大的规模报酬。所以,尽管2003年以来国家加强宏观调控,但是经济仍然不断增长。在报酬递增驱动主导发展阶段,一方面,因中间投入品和服务的需求空前发展,生产生产资料的制造业以及生产者服务业加速发展。而重工业对内部规模经济要求很高,越大越有效。生产者服务业是对外部规模经济要求非常强,所以这两类产业在区位选型上必然推动中国人口和经济高度的集聚化。另一方面,每一个人,每一个企业、每个家庭、每一个地方政府,都要最大限度地获取大规模市场、劳动力池和相互接近带来的知识溢出的好处,于是人口和企业倾向更加多地向大城市和相对密集的区域集聚。从城市化以及沿海内地关系来看,这使中国进入大都市化、城市群化和新一轮沿海化时代。

在中国,所谓大都市圈是指在可感应和可延伸的区域内,由一个核心城市和几个区域性中心城市及相应城镇群落,通过发达的交通通讯网络连接所组成的规模层次分明、功能结构合理和经济联系紧密的一种相对独立并具有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的空间发展实体。城市群既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相对密集分布、相互密切联系的一组城市,又指这组城市相互一体化所组成的区域,因而也被称为大都市圈。简单地讲,大都市圈就是以前我们经常提到的城市群”的代名词。大都市圈的核心城市应当具有突出的首位性和国际性的综合服务功能,具有较高国际化水平和较强国际扩展能力。区域性中心城市则要发挥中心城市和中转站”的双重作用。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镇应当充分实现区域分工和产业空间集聚。

2007年末,浙江省建设厅公布了《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2007-2022)》,这份规划初稿将金华和义乌归并为金义大都市区。这是符合中国经济发展大都市化的趋势的,并且考虑了金华地区经济发展实际状况提出的规划。金义大都市区包括金华市区、义乌市、东阳市、兰溪市、永康市、浦江县和武义县,面积约0.97万平方公里。将以金华中心城组团和兰溪中心城组团、以义乌中心城组团和东阳中心城组团分别形成大都市区的两大核心区,以永康、浦江和武义的中心城区构成都市区的人口和产业聚焦点,形成双核多点”,促进两大核心区的发展。金华现有的城镇体系中小城镇多中心并起发展,特别是金华、义乌两地乡镇的密集度很高,小城镇与中心城市要形成较为合理的区域分工和互补性的依存关系,并从包含更多行业的具有综合性服务功能的中心城市获得资金、人才、技术、流通和信息等服务。小城镇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具有必要性。

从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看,传统理论认为城市越大,积聚效应越大。但是,随着通讯、交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大城市功能弱化的趋势也相当明显。相反,中小城市,尤其是特色产业中小城镇的积聚效应越来越强大。西方发达国家的大都市圈城市群的规模格局,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都市圈内葡萄串”式的中小城镇,特色产业竞争力相当强,在国际市场中影响很大。中国现有大都市圈除了京津塘都市圈外,最重要的特点就是大都市圈内的中小城镇相当发达。长三角地区地级以上城市有16座,中等城市55座,小城镇多达1446个。在这1446个小城镇中至少有1/3的小城镇经济实力达到中西部地区一般县的实力水平。像江阴、常熟、张家港、昆山这样的县级市,其经济实力,已经超过西部一些省区的实力。

因此,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是必要的。我们要将有限的资源配置好,做到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让发展起来的小城镇成为支撑中心城市的卫星力量,让中心城市反哺小城镇、辐射小城镇。这样,金义大都市圈经济才能健康发展、稳妥发展。如果盲目追求中心城市的集聚效应,忽视小城镇的发展,将资源集中某几个中心城市,将会事与愿违。只有中心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形成的大都市圈才是具有竞争力的大都市圈,否则,大都市圈经济必然走向泡沫化。

从大都市圈城镇化发展模式看,过去无论大中小城市,还是小城镇,都是以自己为中心拉大城镇布局框架,扩大占地规模,增加人口规模。这种城镇化发展模式带来了很多难题,潜伏着很大的危机,如目前全国660个城市中已经有400多个城市缺水,100多个严重缺水。一些城市由于历史原因已经布局在环境容量十分有限的区域,环境自净能力较差,某些城市土地资源的承载能力已明显减弱,能源和水资源严重短缺,也痛感人口过多带来很大压力,这些情况在金华的经济发展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如义乌市能源和资源短缺的问题就比较突出,若仍然按照原来的发展模式推进城镇化,人口、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将永远无法得到解决。因此,在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发展是必要的,小城镇也必须纳入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小城镇与中心城市统一规划,资源共享,分工协作,共同发展。

L三、金义大都市圈建设中要科学发展小城镇

搞好规划正确定位,实现小城镇科学发展。金义大都市圈建设必须制定一个完整的规划体系,浙中城市群规划编制领导小组在进行金义大都市区的规划编制中要把小城镇发展纳入其中。根据金华各城镇不同的资源禀赋和区位禀赋,制定科学的城镇化空间布局,既防止分散型城镇化带来土地浪费等问题,又防止单个城市规模过大带来的城市病问题。处于金义大都市圈黄金发展主轴上的7个中心镇着重连接两个核心城市,发展特色产业带,实现都市圈无缝连接。其他城镇可以根据现有产业发展状况和资源状况,特别要重视落后城镇的发展,通过辐射带动,进行整合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功能区,实现金义大都市圈中的小城镇科学的发展。整个大都市圈根据一体化要求进行功能分区后,小城镇内部建设也应纳入了规划当中。各城镇必须抓好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土地整理规划这四大基本规划以及供水、供电、交通、通讯、环境保护等各专项规划。各项规划都必须委托相当资质的设计单位编制,提高规划质量和档次,规划设计要有一定的个性特色。

培育特色产业,实现小城镇快速发展。当代科技水平日新月异,区域内交通便捷,小城镇发展中要改变传统大而全的观念,城市不在大小,产业不应求全,关键在于特色产业的形成。金华小城镇特色产业要着重从三个方面发展:一是特色工业园区。把区域特色块状经济,整合、集聚到一个区域,改变过去虽然有块状经济,但是互相之间联系甚小、产业配套能力得不到有效发挥、综合竞争力不强的局面。二是工业小区,这是小企业发展平台。三是农村的千家万户——家庭加工业,依托义乌、永康两个市场,大力发展家庭加工业。坚持培育产业特色,推动小城镇经济快速发展。

注重创新功能的培育,实现小城镇协调发展。科技创新能力既是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主要支撑,也为城市群发展提供源源不竭的动力。新技术的应用对缓解人口、经济增长与资源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扩大环境容量,挖掘城市承载能力具有重大作用。提升科技创新功能要形成四大机制:要加强政府引导,形成有效的管理机制,整合金华科技创新资源,形成科技创新合力;要加快中介组织培育,拓展企业建立和获得科技创新能力的渠道,形成有效的服务机制,进一步确立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要加快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园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形成有效的市场机制,通过科技创新要素的集聚,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撑;要加快人才资源的引进和培养,形成有效的人才开发机制,通过人才资源的带动,实现科技创新功能的提升。

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实现小城镇全面发展。加快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对搭建起小城镇发展平台极其重要,尤其是交通设施,它是一体化发展中最重要的基础设施之一,一个地区内交通发达,可达性高,就能缩短城乡之间的距离,加强城乡之间的沟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金华围绕建设三大交通网”,各地加快交通建设,基本形成了金华市区到各县(市)一小时的公路交通圈。要加快各县(市、区)城区到各县(市、区)中心镇、建制镇的快速干道、中心镇到中心村和中心镇之间的快速通道的建设。在加快交通建设的同时,加快供水等基础设施以及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城乡一体化。对供水、供电、排污、垃圾处理、防洪减灾等重要基础设施,通过区域联网、区域共建、资源共享等综合性措施,加快一体化建设;教育、卫生、文体、广电、金融、公交、市场等社会事业发展和公共服务设施要统一规划,调整结构,合理布局,加快发展。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优秀范文桂花作文字(精选3篇)

    - 阅0

    桂花作文400字篇1设若我是一朵桂花,顾着高兴,在笨笨的桂树上,懒洋洋地沐浴秋风,又与打过蜡的绿叶比衣裳,妈妈,你会认得我吗?别找我,别呼唤,我要默默酣睡在枝桠间,静静酝酿着醉人的香.....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范文八(整理6

    - 阅0

    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总结篇1时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间我镇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研究已近三年,回顾这三年历程,我校也和全镇各兄弟学校一样,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正确领导下,能积极配合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