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詹天佑》说课稿(整理4篇)

来源:其他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说课稿篇1

【说教材】

1、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小学语文s版第十一册第十七课。首先我来谈谈我对这篇课文理解,这篇课文记叙了詹天佑在修筑北京到张家口这段铁路中,不怕帝国主义的重重阻挠,克服各种艰苦的困难,提前完成修筑任务的英雄事迹。从而表明了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2、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段、句、词,深刻理解课文内容。

(2)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詹天佑是我们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使传授知识,发展能力,进行思想教育紧密结合在同一教学过程中,互相渗透,共同完成。】

3、教学重点

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并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

4、教学难点

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讨论为什么说“詹天佑士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

【说教法】

1、品读

2、精思

3、感悟

4、演示

【说学法】

1、边读边画边想,培养学生的动脑动手能力,增强其思维能力。

2、抓住重点词句品味,体会思想感情,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

3、采取多种多样的“读”,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

【说教学过程】

这一篇课文可以设定为两课时。下面我将具体说一说我对第二课时是怎么达成我的教学目标的。在教学这一课时的教学中我将从以下四个环节做起:

一、复习导入,感知课文

对于课文的第一环节,我打算安排两个小步骤。

1、同学们,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詹天佑是一位怎样的人?【板书:杰出、爱国】

2、詹天佑的杰出体现在哪里?他的爱国又是怎样表现出来的?在修筑铁路中遇到哪些困难?怎样克服困难?分别在哪些自然段?我们继续学习课文。【板书:克服困难】

【这一步目的是让学生在复习上节课内容的基础上引出新课,在老师定向的引导下,一下子能捕捉住课文的重点段,然后再从重点内容入手,去仔细品味、剖析围绕一个中心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每一个事例,这对全文来说起到了居高临下,总览全局的作用。】

二、精读课文,品词品句

1、教学课文第四自然段“勘测线路”一节,我请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自由去读,从文中找出答案:

(1)、这段话主要围绕哪句话来写的,这句话在这里起到了什么作用?

(2)、詹天佑是怎样做的?

(3)、詹天佑对工作人员说了些什么?你怎么理解?

(4)、遇到困难,他又是怎样想的?

【这样让学生带着任务进行定向阅读,对中下等学生起到引路作用,对上等学生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作用。阅读能力差的学生,会在书上划注出现成答案;能力强的学生,会边读边想,准备概括出完整答案。这样上中差兼顾,既避免了学生读书漫无目的,走过场的形式,同时也向学生暗示着抓一段话中重点句子理解文章内容的`阅读方法。】

2、引导学生自己交流,先标出小标题,再抓住文中重点词语进行品读、理解、感悟。【板书:勘测线路】【这一步,是学懂课文的关键,不仅要引导学生完成思考题,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抓住重点句子中的关键词句,评议结合,揣摩作者的用意,体会文中语言文字表情达意的精妙之处。在这一自然段的教学,我可以运用品读法来进行。学生通过读中悟,悟中读,理解詹天佑坚持完成任务的坚定决心和顽强的意志。】

3、引导学生当堂归纳本段的学习方法:读──思──议──读:

【对于这一部分的处理,在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时间。要珍惜学生的独特感受、体验和理解。】

4、运用刚才的学法自学第5、6自然段。

让学生默读这两段,画出詹天佑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的?再标出这两段的小标题,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开凿隧道、设计线路】。为了加深理解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重点引导学生理解“两端凿进法”、“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在学习这一部分时,我在第一课时就安排学生同桌讨论,自己再画一画示意图,加深对课文的理解。这样有了一个直观的了解,让学生在此基础上朗读这段文字,就能够更好的理解了。

【对于这一段的设计,我认为,让学生先讨论,再画图,然后让学生通过演示,从视觉上感知,符合《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的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

三、拓展练习,加深理解

在这一环节,我安排学生学习课文最后一段时,引导学生抓住“不满”“提早”“有力的回击”“赞叹不已”感知詹天佑的伟大,【板书:有力回击、赞叹不已】并让学生讨论课后问题:为什么说“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

接着再安排课内练笔,写出心中最想对詹天佑说的话,全班交流。

【之所以这样安排,是因为学生有了前面的品读、理解、感悟,使得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此时安排练笔正好升华了课文的主体。】

最后安排作业:就是拓展阅读,找一些相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读一读。

四、总结课文,升华课文

总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我力求通过多种形式的读,把课文中的文字输入到孩子的头脑,使学生真正达到书入我心、我心用书的境界,力争让学生在自主感悟,合作交流中突破教学重难点。当然,由于本人的教学水平有限,设计思路肯定有不足之处,恳请各位批评指正。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说课稿篇2

一、说教材分析

站在巍巍的八达岭上,看着那纵横的铁路,我们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詹天佑,这位中国的铁路之父。正是他,这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主持修筑了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显示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

全文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概括介绍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二部分讲清朝政府在一些帝国主义国家争夺京张铁路修筑全的情况下,任命詹天佑为总工程师,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第三部分按照工程进展的顺序,从勘测线路、开凿隧道和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来叙述詹天佑主持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突出表现了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第四部分讲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及中外人民对詹天佑的赞扬和怀念,点明事件的意义——有力地回击了帝国主义对中国人民的蔑视和嘲笑。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素质教育的新思想和语文课标的新理念,充分考虑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学生的实际,综合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维度的要求,我采用导读式教学法。因为对于六年级学生的认识和理解能力来说,如果放手让孩子自己去读去思,往往会使他们只停留在文章精彩的情节上,或是抓不住文章的魂。如果为了让他们听懂而老师一味的讲解,学生则会感到乏味不堪。采用导读式教学法既避免了学生漫无目的的乱读,再加之好奇、探求一切是孩子的本性,他们一定会在不自觉中,兴趣浓厚地进入文章,探究问题的答案,进而学懂课文。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我还准备让学生动手操作,画出詹天佑根据不同的山势开凿隧道的示意图。在学生汇报过第6自然段的学习成果后时,我运用演示法,通过媒体出示课件,进行演示,结合书中文字进行例解。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引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

崔峦同志在解说《语文课程标准》时说到:“语文教学应以自读自悟、自学探究为基础,大力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引导学生采用自学探究,小组合作等学习方式来阅读这篇课文。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知识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

2、了解杰出的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初步的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自学能力、动手实践操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四、说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教材的编排意图和本课作者的写作意图以及课文本身的特点,我认为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了解詹天佑修筑铁路的过程,理解“竖井开凿法”和“人字形线路”,从中感悟詹天佑的杰出和爱国。

设计教学难点时我则根据小学生认识事物直观形象的特点,以及我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把体会“詹天佑克服种种困难时的动力”也就是体会人物的情感世界作为本课的教学难点。

五、说教学程序

此篇课文的设计为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时我通过导语引入,揭示课题、初读课文,整体感知、了解背景,研读体会、小结课文,激趣存疑四个步骤带领学生扫清生字障碍、走进文本。

第二课时教学则直扑重点,变序学习,分组合作,在读中充分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爱国精神。

第一,交流信息,激发兴趣。

上课伊始,学生通过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詹天佑所处的时代、生平、求学事迹等方面的资料,初步了解詹天佑,激起学生对了解詹天佑一生伟大业绩的兴趣,学生的注意自然就引向了全文的重点部分,即介绍詹天佑如何成功主持京张铁路的内容。

第二,小组合作学习,体会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种种困难,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

叶老曾说:“教是为了不教”。而传统教学的弊端就在于教师繁琐的讲解分析占用了学生读书的时间,从而使学生失去了练笔的机会。事实上,语文学科具有很强的时间性,因此,当学生迫切想学习第三段感悟詹天佑超人的智慧和创造性才干时我因势利导,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学习。学生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伙伴,自由选择学习内容,甚至可以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式,从而使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情感和信息交流呈现出双向和多向互动的局面。从而使学生始终保持一种自觉、主动、热情的学习状态投入到读、思、议、划、写等语文实践活动中去。

通过小组讨论,孩子们在全班交流了自己的学习成果,如勘探线路部分,孩子们抓住了自己感受最深的重点词句,结合生活实际和课前搜集到的资料,感悟到詹天佑严肃、认真、吃苦、身先士卒的工作态度和作风,并体会到他能完成任务的思想动力源于他深深的的爱国热情。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的情感熏陶感染,因此我并未就此打住,而是问学生能否把自己的感受通过有感情的朗读表现出来,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情感得以不断升华,也培养了学生的语感能力。开凿隧道部分,学生通过画示意图,体会詹天佑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不同的地势采用不同的工作方法,从而感受詹天佑的智慧和才能。这体现了各学科的综合,有效利用了美术学科的资源来解决语文学科中的问题。设计“人字形”线路部分,学生除了画示意图,当小导游介绍外,还自己实际操作演示火车走“人字形”线路的原理,充分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的`创造潜能,注意学生的持续发展,因此我又让学生分析还有别的方法让火车爬陡坡吗?给学生创设了一个想象的空间。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可能会设计出螺旋线路、“之字”线路、折回线路等等,从而使学生的创造潜能得到开发,使学生的创造思维得到训练。但是这些解决火车爬陡坡的线路有优劣之别吗?在此基础上,我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自己的设计方案与詹天佑的“人之形”线路作比较,发现学生的方案可行性不足,因为车身太长,不利于安全行驶,而且修筑也不太经济。紧接着,我让学生观看火车过青龙桥的录像,通过感性的图像,让学生进一步感悟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聪明才智。

第三,结合自己的感受感悟詹天佑的爱国精神。

语文学习是个性化很强的活动,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学生从詹天佑主持筑路的过程中已经感受到他杰出的才干,为了强化这种感受,我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研读课文第二段。

带着“詹天佑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出任总工程师的”这个问题,我带领学生走进人物内心,去体验詹天佑内心愤慨、担心、激动的感情变化,并探究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不仅提高语文实践能力,同时也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受到一次最为思想的教育。为了进一步感受修筑京张铁路的困难之大,我让学生通过看录像,在画面中感受到地势的险峻复杂。这样,学生对詹天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感情朗读也就水到渠成。

第四,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詹天佑顶着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终于成功地主持修筑了京张铁路,充分显示了詹天佑的杰出才干和拳拳爱国之心。多少中国人为之振奋,多少中国人为之自豪。为了激发孩子的爱国主义情感,我顺势安排了一个口语表达训练,让孩子夸夸詹天佑,给孩子留下情感发挥的余地。

第五,作业练习,课内外结合。

在作业练习的安排上,我设计了背一背,读一读,写一写,画一画,做一做等自由选择的作业内容,体现了作业的层次性,体现了各学科的综合,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也是学生的学习充满了乐趣。

一课的结束并不意味着学习活动的完结,而应该以此为一个新的起点,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于是我讲课内学习延伸到课外,推荐了两本写詹天佑的书籍。启发学生进行课外阅读,扩大阅读量,培养自学能力。并介绍相关网址,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开阔眼界,扩大知识面。

詹天佑生前说过一句话:“人活着,总要为后代留下点些什么。我詹天佑只想为后代留下几条铁路。”是呀,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孩子们留下点什么呢?我想我们的教育应该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他们全面的人文素养。

今天的说课就算抛砖引玉,有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说课稿篇3

教材分析:

《詹天佑》是九年义务教育五年制小学语文第十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文章主要写了詹天佑一生中最主要的事迹——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京张铁路,表现了詹天佑的爱国精神和卓越的才能,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根据教材建议和学生实际,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位如下: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引导学生利用专题网页进行自主探究和协作学习,培养学生利用网络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目标

既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教学难点。

设计理念:

理论依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要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以及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发挥信息技术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

2、《语文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强调学生在探究的过程中重视感悟和体验。

3、建构主义理论作为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以及新课改的重要理论,特别强调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不断丰富自己的认知体验,重建自己的认知结构。

教学思想

基于以上教学理论,设计本课教学时我力求突出创新:一方面整合拓展课程资源,课前教师为学生制作专题性页,改变传统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提供学生个性化学习条件;另一方面组织学生积极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教学中,引导学生通过专题网页的自主学习,协作探究,讨论交流,师生互动,真正理解课文为什么说“詹天佑是一个杰出的爱国工程师”,从而达到获取知识,激发情感,培养能力的教学目的。

资源整合说明:

为了有效地整合资源,提高学习效率,课前,我除了要求学生上网查找有关詹天佑和当时社会历史背景资料外,自己结合课文的重难点和有关资料,为学生制作了本课专题性页课件,内容包括:詹天佑的个人资料、历史背景、读读画画、难点突破、课外拓展五个模块,为学生搭建了一个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信息资源平台。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新课伊始,我出示詹天佑铜像课件,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同学们,当我们坐火车去八达岭,途中路过青龙桥车站时,会看到这样一座铜像,他正视前方,目光炯炯,神情刚毅自若,你们知道他是谁吗?”这样导入新课,直入课题,又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了检查学生对詹天佑的了解情况,我让学生把课前查找的资料制作成精美的幻灯片,进行汇报交流。这样学生不仅要学会搜集信息,而且要学会把网络中繁多的信息进行筛选、整理,为自己所学所用。

二、合作交流,共享收获。

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也是难点。怎样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如果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没有直接的体验和感受。为了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创新精神。我紧紧围绕课文的中心句——“詹天佑是我国杰出的爱国工程师”,抓住关键词“爱国”、“杰出”,提出本节课探究的主要目标,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分为感受爱国精神和感受杰出才干两大组进行小组协作学习。

在感悟“爱国”方面,学生根据课前上网查找有关詹天佑的资料,结合网页课件中教师补充的詹天佑的个人资料和当时的社会历史背景资料(出示网页课件),通过读课文抓重点词句,感受詹天佑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壮举,体会他强烈的爱国热情。这样不仅培养了学生的信息素养,而且使学生学会学习。

詹天佑的“杰出”主要表现在“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三个方面。而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本课的难点,我在网页课件中设计了“读读画画”、“难点突破”两个栏目(出示网页课件),学生通过边读课文边画示意图,再结合“难点突破”中的三个小动画来自主学习(出示网页课件)、动手操作,小组交流,感悟詹天佑因地制宜,大胆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

三、拓展延伸,深化主题。

最后,我设计了“拓展延伸”,为学生提供相关网站(出示网页课件),使学生进一步了解我国百年铁路的发展状况,感受祖国铁路建设翻天覆地的变化,为学生打开更为广阔的窗口,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查阅信息、处理积累信息的能力,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加深学生对课文的感悟。

六年级语文《詹天佑》说课稿篇4

一、说教材

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充分的分析,才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所以我先谈一谈我对教材的理解。

《詹天佑》这篇课文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20课的文章,本篇文章重点记叙了詹天佑一生中突出的成就──主持修筑第一条完全由我国的工程技术人员设计、施工的铁路干线京张铁路。詹天佑的爱国精神贯穿全文。在介绍修筑京张铁路面临的阻力和困难时,着重讲了詹天佑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维护祖国的尊严而勇敢受命。在讲修路过程时,着重强调,爱国主义精神是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动力;创造性地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是他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创造才能相结合的产物。京张铁路提前两年竣工,说明了他杰出的成就,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者的威风。通过本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

二、说学情

教师不仅要对教材进行分析,合理的把握好学情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节课我所面对的学生具有以下特点:六年级的学生他们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了一定收集资料的能力和理解能力。但是对文章更深层的体会还需要教师加以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一)知识与能力

1.能正确书写“蔑”“勘”“攀”等9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会文中对詹天佑人物的刻画,学会人物描写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感受詹天佑修建铁路的事迹,培养热爱祖国、立志报国的思想感情。

四、说教学重难点

基于以上教学目标的确定,我把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设置为:

教学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

教学难点:体会詹天佑的爱国热情和创新精神。

五、说教学方法

通过以上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以及教学目标的设立,对于本节课,我将采用以下几种教学方法:讲授法,情境创设法,小组讨论法等

六、说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谈谈我的教学过程,我将分为以下五个环节来进行:

(一)情境导入

首先是我的导入环节,我将会采用多媒体导入的方法,在大屏幕上展示出青龙桥车站詹天佑的铜像,并向学生提出问题:图片中的人物是谁呢?为什么他的铜像会矗立在这座车站中呢?那今天就让老师一起来带领同学们走进这位伟人,詹天佑。(板书题目)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的方法更加直观的让学生对詹天佑有了初步认识,同时通过设置疑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且顺利的引入本节课题。

(二)整体感知

整体感知是赏析文章的前提,通过初读,可以使学生初步了解将要学到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及思想意图,使学生对课文内容形成整体感知。

课程开始之前,我会让学生先初读一遍课文,并且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文章写了一件什么事?学生阅读完之后,我会对学生进行提问,并且师生共同总结出,本文主要写了詹天佑修建京张铁路的过程,期间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詹天佑是如何克服的。之后会对个别易错生字词进行讲解。

(设计意图)主要是为了让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句,提高语言概括的能力。生字词也是语文教学中重要的部分,指导学生正确的生字读音,以及正确的'认识生字的意思,有助于学生理解文章感情。

(三)深入研读

研读是解决重难点的重要环节,我将以“读”为主线,让学生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以培养学生的自读、自悟能力。在交流评价中变单向为多向,让学生都动起来,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互补互促中共同提高。

首先我会引导学生画出描写詹天佑的语句,并说说这样的描写可以反映出詹天佑怎样的人物特征,我将结合学生的见解与讲解,进行适时点拨。比如詹天佑的语言描写,:“我们的工作首先要精密,不能有一点儿马虎。‘大概’‘差不多’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这一句话是詹天佑的语言描写,表现了詹天佑对工程一丝不苟、高度负责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接下来继续抛出问题,詹天佑在修建铁路时,遇到了哪些问题呢?詹天佑又是怎样克服的呢?此环节我会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通过小组的回答,我会进行适时点拨评价,并重点讲解:

一、心理困难,即外国人对我国修建京张铁路蔑视与嘲笑。

二、地理环境之难,即修建人字形铁路的过程,并且会让小组进行勾画人字形铁路的形状与运行轨迹。通过重点讲解这两部分,主要是为了让学生感受詹天佑在面对挑战时不猥琐,不惧怕的精神。在面对外国人嘲笑的时候,詹天佑为了国家的荣誉不放弃的品质,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以及修建人字形铁路的这种创新精神。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把握课文主旨,提高学生品析鉴赏的能力。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探究能力。

(四)拓展延伸

为了实现语文学习由课内到课外的延伸,开拓更广阔的空间,我设置了拓展延伸的环节,此环节我会通过多媒体播放邓稼先,钱学森等我国伟大的科学家,在我国的发展中做出了巨大贡献的伟人的事迹视频,通过这些视频,再次让学生感受这些科学家立志为国的精神,并适时让学生谈一下自己的感想,主要是为了再次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

(五)小结作业

语文教学没有明确的终结点,而是引导学生从这个问题走向另一个问题。促使学生将学习延伸到课外,构建起大语文学习观。所以我在课堂小结时,我会让学生来谈一谈学习完本节课之后的感受,并且我会再次总结詹天佑精神。最后布置课后任务,让学生课后摘抄文中自己喜欢的语句。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摘抄语句,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并且积累好的词句,对于学生的写作能力的提高也有很大的帮助。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