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绿化的概念(6篇)

来源:网友

道路绿化的概念篇1

关键词:建筑设计;绿色建筑;绿色理念;绿色设计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绿色的概念随着先进的思想已经深入进了人们的内心里,也成为了如今社会的一个发展重心。绿色概念不单单是一个颜色层面的词语,而是对于一种健康与积极向上的概括。对于建筑这个行业要更加注重绿色要求,在设计过程中应用绿色概念,提升整体的建筑绿色化水平,为整个社会的绿色化发展做出相应的贡献。

1绿色理念设计在建筑中应用的条件和要求

想要实现绿色设计的终极目标,达成时代所要求的建筑行业的绿色化标准,就需要明确绿色设计的要求是什么,在标准的建筑设计理论指导下,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绿色设计。

1.1资源节约和资源循环利用的充分结合

绿色设计的一个理论就是在不过分损耗资源的前提下,尽可能多的节省资源,并利用环保无公害的资源,在进行投资建设的过程中,对于成本进行控制,实现资源最大化的利用。在节约的同时引入绿色设计理念,将资源进行循环利用,坚持这个过程,对于有效资源有一个合理的安排与使用。

1.2节能的同时保护环境

如今的建筑设计过于依赖现有的资源,例如长时间照明和有空调的房间就是一种高消耗的建筑,对此所造成的资源消耗很大,还会有一定的环境污染。因此这就要求不但要避免化学材料对于环境的影响,而且还要有效的降低光污染和声音污染的影响。

1.3以人类的健康为根本目的

任何行业都不能忽视健康的问题,绿色设计需要将人类的健康作为核心因素,一切的设计都必需要围绕于此来进行。因此这就需要不断的降低那些对人类健康有危害的因素,注重保护人类的健康发展。

2绿色设计理念应用需遵循的原则

2.1保护环境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设计理念的根本目的便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基于此保护环境是绿色设计理念的核心内容,在实施设计工程中,设计人员应该对施工现场的情况惊醒详细勘察与分析,从而制定出最优的施工方案。

2.2降低能耗

目前能源问题是全世界关注的问题,为了提高能源的使用效率,需要在建筑工程中对资源使用方式进行合理规划,这应当引起人们的重视。

2.3降低污染污染问题

在建筑工程中普遍存在着,因此,建筑规划和设计者必须采取必要的措施,尽可能的降低工程垃圾排放量、减轻噪声危害,从而使周边环境不受到过大的危害,利于社会经济的进步和发展。

3建筑设计中绿色建筑理念的应用

下面举出A市某建筑工程设计过程,具体分析一下实施绿色建筑的方式:A市将应用绿色建筑理念改建一办公中心。在此办公中心中包括会议楼2栋、办公楼4栋,廊道和中庭几部分,现将具体的改建情况做出如下分析。

3.1改建外墙和玻璃幕墙

为了保持原有外饰面完整、不受到损坏,外墙需要改造的部位为内保温,其中,将内保温的热桥部位实施了较为精细的处理,对于外墙与楼板、柱连接位置保温层,延伸至18cm左右。双层呼吸式幕墙在中庭设计中得到了应用,内外层分别采用不同材质的玻璃,这样有利于实现冬季的保温、夏季的散热以及过渡时期的通风,使能源的使用量明显得到降低。除此之外,在对该幕墙进行模拟后可知,外层玻璃内温度远高于Low-E玻璃表温度,且户外气温略高于Low-E玻璃外表温度。

3.2建立地源热泵系统

因地源热泵需要使用一定土地资源及建筑冷量需要,决定将地源热泵系统应用在A、B楼中,由于地热的铺设是以管道为主,为了提高其安全系数,应当对管道的换热能力进行计算,选用换热能力较好的管道。以立埋单U法进行埋管,在采取有效测试后,可知土壤具18.440C的均温,且管的换热能力为40.3W/m,以35W/m换热能力来计算埋管,以确保安全性。根据计算结果,确定将153个管埋于系统地下,并设置154个孔,孔径140mm左右,且相互间保持约4m距离。将两个室外埋管部位设置于热泵系统中,并分别将1个带有一集、分水装置的集分水井设于该各埋管处,其中一处分12个环路,另一处分10个环路,且各环路与集管相连,连接后与其集分水器进行连接。本次改造项目所涉及的A、B楼以及中庭均进行地热埋管工作,其实际利用面积高达200m2左右。

3.3建立太阳能光电系统

建筑设计者拟使建成中庭不利用任何外部能源,这就要求光伏电板有较大电量,以满足一切照明、机械及保温、制冷需要。为了能够较为高效的将太阳光转化为电能,应当在设计中使A、B楼间中庭屋顶保持一定倾斜度,以尽可能的接收到较多阳光。应当借助一般的钢支架将光伏电板安装于A、B屋顶上,注意保持一定倾斜度、且要良好配合原建筑结构,不得妨碍原有功能的发挥,同时应当保证防水层不受损坏。同时,将板布置于中庭屋顶上时,必须沿10°倾斜玻璃屋顶进行,夹胶玻璃为太阳能组件材质,应当将设置30cm空气通道于组件和屋顶间。将可闭合开口设于通道中,在寒冷天气可将其闭合,以防止温度的迅速降低。另外,组件表面在空气不畅通时可能会有较大的升温,于是,设计者将水冷却系统设置在了其上,这样会让很多热量被流动水带走;其中,设计者将人工湿地中水作为了冷却用水。

3.4构建有效系统,合理利用太阳能光

热绿色设计理念在此工程中的应用是非常明显的,主要是通过建立太阳能供水系统来完成的,总计有6个相关施工人员于屋顶部位安装了太阳能集热器,以减少电能的消耗,节约电能;安装太阳能的方法为常规支架法,既能够节省时间也能够提高太阳能集热器的稳定性。在计算集热器面积时,可通过分析不同楼需要热水量得出。在建立集热系统时,应当尽可能使阳光照射方向垂直于系统采光面,以使系统能够有效的。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一个建筑行业的建筑师,绿色新型设计理念已经逐渐渗透到了建筑行业之中。目前,由于人类资源的过度开发和使用,已经严重的影响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尤其是在建筑行业资源使用量过多,因此需要以绿色设计为核心,将改善人们生活质量水平为己任,将绿色理念深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做一名称职的建筑师,也为国家的持续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王丽敬.浅谈绿色节能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河南科技,2013(15):170.

[2]童伟.绿色建筑设计理念在工业建筑设计中的体现[J].建材技术与应用,2012(3):29~31.

[3]汤海涛.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科技与企业,2014(13):161.

[4]梁有平.绿色建筑理念在建筑设计中的应用[J].建材发展导向,2014(2):35~37.

道路绿化的概念篇2

城市化的发展导致城市人口数量急剧增加,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特别是对于滨水区域,其生态系统非常脆弱,必须加强对生态景观的设计,以提高整个滨水景观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是时展的需求,最大限度实现对水资源的存储,并且降低水资源中携带的各种污染物。本文就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进行介绍,希望能够为滨水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参考。

关键词:

海绵城市;滨水景观;设计应用

滨水景观设计是指,距离水域空间200~300m范围内的空间,也可以将其延伸至距离水域1~2km范围内的空间。滨水区域是连接陆地和水域的主要部分,对整个城市生态系统的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在进行滨水区域景观设计时,要特别注重对其排水系统的设计,否则就会增加该区域的地表径流量,导致周围水系的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甚至产生比较严重的水资源污染现象。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滨水景观的设计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它要求其景观生态系统具有像海绵那样的弹性,最大限度地控制流入江河湖泊的降雨量,实现滨水区域中水资源的重复循环利用。

1滨水景观的特点

1.1开放性滨水景观是连接城市和水域的主要区域,是整个城市公共绿地的主要构成部分,因此,该区域具有较高的开放性,是人们进行各种类型户外活动的主要场所。

1.2多样性为了平衡城市的用地情况,各个地区都在其城市滨水区域建立了多样化的娱乐场所、运输码头等,使得滨水区域的建设具有较强的综合性。

1.3生态敏感性为了确保整个滨水区域生态系统的平衡,植物景观设计成为滨水区域景观设计的重点内容,该区域具有丰富的植物资源,能够为城市提供源源不断的新鲜空气。同时,其景观具有较强的敏感性,容易受到其它环境因素的影响,而产生严重的破坏。

2基于海绵城市概念的滨水景观设计原则

随着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人们在城市景观设计过程中,忽略了对环境的保护,导致滨水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极大破坏,水质污染现象非常严重,各种景观的设计更是相互不协调,没有充分发挥滨水景观亲水性的优势。海绵城市概念要求在滨水景观设计时,充分利用滨水区域的自然特点,保护滨水区域原有的生态体系,实现人类、自然、土地以及水资源的和谐相处。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应该遵守的原则如下:

2.1防洪原则滨水景观设计完成之后,除了要能够满足人们基本的休闲和娱乐目的,还要具有一定的防洪能力。当遇到强降雨天气时,能够避免洪水对滨水区域的威胁。

2.2生态原则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还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生态学理念,以实现对当地环境的最大保护,最大限度降低人为因素对滨水环境景观的影响。

2.3空间层次性原则景观设计过程中,注重垂直方向景观的设计,如营造具有一定高度差的道路或者平台,增强人们对道路的立体感,同时还可以根据地形的变化特点,设计不同高度的植物种类,营造丰富的垂直景观效果。

2.4完整性原则滨水景观设计过程中,要注重点线面的合理配置,实现城市、滨水区域和水源环境的相互协调,得到一个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3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具体应用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有效解决了其水资源循环问题,实现了对滨水区域水资源的保护。图1给出了海绵城市概念下滨水景观中排水设计思路和传统情况下设计思路的对比。通过对比我们可以看出,大部分的雨水得到了有效利用,其平均排放量降低了一半以上。

3.1道路景观的海绵体设计道路景观是城市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占到整个城市面积的10%~25%,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中,首先要解决道路海绵体的设计。具体的设计方法如下:首先,在道路土层上面铺设一定厚度的碎石子,实现对各种渗透水的存储、过滤和导入。然后,架设具有较强导水性能的PP塑料管,并且采用网格铺设模式。最后,再铺设混凝土,道路上预留排水孔。这样雨水和空气能够方便和道路下面的土层进行循环,确保土层中各种微生物的正常生长,实现对水资源净化和污染物分解的目的。

3.2广场的海绵体设计广场属于城市景观之一,为了便于居民的行走和游憩,其地面一般采用硬质铺装材料,对雨水的渗透性较差。海绵城市理念下的广场景观设计,在选择铺装材料时,可以选择渗透吸水能力较强的铺装材料,实现对水资源有效涵养。目前,渗透性铺装材料在我国便道铺设中的应用较多。

3.3生态廊道的规划设计生态廊道的主要功能是实现滨水空间中各生态斑块的联系和隔离,通过设置不同的生态廊道,实现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有效结合,营造大规模、多样化的生态环境体系,为生物的迁徙和水资源的循环提供便利。如XX河湿地公园在设计过程中采取如下措施:(1)将沿河径流、水塘、低洼地作为湿地,纳入整个雨洪调蓄与净化系统,缓解城市内涝,回补河道景观用水,形成分级雨洪净化湿地。(2)其次,在园区内将城市休闲游憩与河道生态环境的建设相结合,建立连续的慢行网络,并改造断面形式,创造更多的亲水空间。(3)将滨河土地开发与河道整治相结合,以河道景观为契机,引导城市内部更新,提升土地价值,增强城市活力,促进湿地景观与城市宜居环境协同发展。(4)在修建河道的自然驳岸中,恢复河道生态状况与自净能力,重现河道的生命力。(5)净化缓冲周边水质坏境,结合XX河内围林地空间的组织,同周边的城市环境形成良好的交融关系,构筑成城市海绵绿肺,中心生态基地。公园在建设过程中将调蓄设施与城市即有绿地、园林、景观水体结合在一起,有效降低了景观建设所需成本,同时注重对园区中天然水系的保护利用,减少了建设排水管道和钢筋混泥土水池的工程量,具有较强的经济效益。另外,公园中心大面积的生态湿地,形成城市绿肺;水沟管网的雨水收集、水土涵养、泄洪防涝等功能,增加了城市的“蓝”、“绿”空间,降低了城市热岛效应,改善了人居环境,也为城市带来较高的生态效益。总之,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体现“海绵绿芯”理念,使城市公园具有“吸水、蓄水、渗水、净水”等生态功能,不断延长城市绿线,增强城市中心绿色地块,提高对生态资源的利用效率,让城市与自然互动,同时成为规划中新老城区的休闲绿色场地。

4结论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使得城市污染现象更加严重,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滨水景观设计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成为降低城市水污染的主要方式。目前,海绵城市的概念在我国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还相对较少,也没有建立比较规范的标准。本文主要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滨水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城市滨水景观不同于一般的景观,其具有开放性、多样性和敏感性的特点,因此,必须引入海绵城市的设计理念。文中还以道路景观、绿化带景观以及生态廊道的景观设计为例,介绍了海绵城市概念在景观设计中的应用。

参考文献

1张蓝.现代城市滨水景观建设的思考[J].广西城镇建设,2012(6)

2李心怡.浅谈城市滨水景观规划的方向[J].民营科技,2010(6)

3周莹莹,石镇琪,刘艳.试析城市滨水景观设计趋势及设计要点[J].现代园艺,2012(7)

道路绿化的概念篇3

绿化率也就是绿化覆盖率,是指绿化垂直投影面积之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相对而言比较宽泛,大致长草的地方都可以算作绿化,所以绿化覆盖率一般要比绿地率高一些。

概念:项目规划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化面积与规划建设用地面积之比。绿化率只是开发商宣传楼盘绿化时用的概念,并没有法律和法规依据。

法律法规中明确规定的衡量楼盘绿化状况的国家标准是绿地率,绿地率是指小区用地范围内各类绿地的总和与小区用地的比率,主要包括公共绿地,宅旁绿地,配套公建所属绿地和道路绿地等,其计算要比绿化率严格很多。

(来源:文章屋网)

道路绿化的概念篇4

关键词:游憩;绿道;旅游资源

绿道的概念源于国外,并且发展较为成熟。1959年“绿道”一词首次被Whyte提出。1867年,由FrederickLawOlmsted设计的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绿道——美国波士顿公园绿道系统建成。我国对绿道的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2008年,国内第一条绿道在广州增城建成。并且从2010年开始,广东将用3年左右时间,在珠三角率先建成总长约1678公里的6条区域绿道。起初,绿道的产生是以生态保护为主要目的,利用廊道将分散的生态保护区、绿地、公园等斑块串联起来,以便形成更有效的生态保护系统。随着人们对绿道分类及功能更加深入的理解,绿道的功能也不仅局限于生态保护,而同时具有休闲、游憩等功能。

一.游憩型绿道的定义

(一)游憩的定义

“游憩”一词也有其他一些见解。韦氏(Webster)大词典将“游憩”一词定义为“身心适宜的活动。游憩是在劳动之后体力和精神的恢复,是一种消遣行为:也是一种发泄形式或手段”。本文中游憩是指个体在闲暇时间,主动自愿参与,为缓解消除体力与精神疲劳,积极向上的消遣休闲活动。

(二)绿道的定义

绿道在欧美有较长的发展历史。绿道概念起源于绿线、蓝线概念,20世纪50年代Whyte首先提出绿道一词,到60、70年代,绿道的概念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直到1987年,绿道的概念才得到美国官方的承认。目前,人们普遍接受Ahern提出的绿道概念,认为绿道是经规划、设计、管理的线状网络用地系统,具有生态、娱乐、文化、审美等多种功能,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土地利用方式。综上,本文对于绿道的定义为:连接多种景观要素的,具有生态、游憩、文化、美学等多种功能的绿色线性开敞空间。

(三)游憩型绿道的定义

本文研究的绿道以非机动车通行为主,限制通行的车辆种类及速度。将研究区域中的主要游憩资源与绿地系统、居民社区等连接起来,形成了高效便捷的游憩绿道网络,提高了游憩资源的可达性与利用率,从而带动了整个地区的旅游业的发展。

二.城市游憩型绿道的功能

(一)连接功能

连通功能是城市游憩型绿道的基础。一方面,从生态功能角度看是将分散的绿地、公园等自然资源相连接,防止分散的生态岛进一步孤立。另一方面,从游憩功能角度看城市游憩型绿道将自然资源与居民区、旅游景点、历史文化资源、公共设施等其他资源相连通,为人们提供了游憩的通道,提高了游憩资源的可达性。

(二)休闲游憩功能

休闲游憩功能是城市游憩型绿道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绿道不仅连接了各个游憩资源节点形成了一个网络,可以为人们提供旅游景点游览、野生物观赏、风景欣赏等游憩活动,同时城市游憩型绿道网络本身作为一种城市游憩资源可以为人们提供步行、骑行、滑板、轮滑、骑马等游憩活动。

(三)生态及历史文化保护功能

生态保护方面,城市游憩型绿道为多种生物迁移提供通道,为动植物提供栖息地,并且排除了环境污染等不利的生态影响因素,能够提高物种的多样性,改善气候环境。历史文化保护方面,城市游憩型绿道开发强度低,在连接历史文化资源的同时成为了环境与历史文化资源的缓冲带,能有效保护利用这些资源。

(四)交通通行功能

城市游憩型绿道作为一种线性连接开敞空间,为人们提供了更多交通出行方式的选择,减少人们对机动车辆的依赖,从而改变人们的出行习惯。形成的绿道网络将非机动车与机动车道系统完全分离,为人们创建属于自己的健康绿色道路通行网络,提高人们的生活标准及旅客出行的环境。

除上述功能外,城市游憩型绿道同时兼具经济、社会等许多附加功能,如潜在的旅游收入、促进城市化进程等。

三.城市游憩型绿道的分类

根据不同分类标准可以将城市游憩型绿道进行分类。

(一)根据城市游憩型绿道游憩形式

分为观光游憩型和体验游憩型。观光游憩型绿道为人们提供了视觉风景,后者则能为人们提供参与体验性的游憩活动。对体验项目的参与是游憩活动的主要形式。

(二)根据城市游憩型绿道连接资源的类型

分为河流海域游憩型绿道、公园绿地游憩型绿道、历史文化游憩型绿道。绿道途经江河湖海,有鲜明的滨水景观,则属于河流海域型;绿道沿线多公园、绿地、森林等绿化资源,则属于公园绿地游憩型;绿道位于历史文化保护区或沿线文物古迹丰富,则属于历史文化游憩型。

(三)根据城市游憩型绿道交通方式

分为步行游憩型绿道、步行和自行车共用型绿道、允许机动车通行的混合慢行道。

(四)根据城市游憩型绿道的功能

分为景观型游憩绿道、交通型游憩绿道、社区型游憩绿道。如果沿路有重要景观,主要功能为观赏游览,则为景观型游憩绿道。如果连接居民社区与办公区、学校区,成为人们日常必经之路,具有重要的交通功能,则为交通型游憩绿道。

四.结语

绿道网络的游憩功能必将在未来绿道发展中得到凸显,成为城市绿道的主体。游憩型绿道网络的建设也会使城市发展、居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并在生态、经济、社会方面产生不可忽视的长远价值。

参考文献:

道路绿化的概念篇5

关键词:迎宾大道;绿化种植设计;季相变化;植物配置

中图分类号:S73文献标识码:A

一、工程概况

1、工程概况:迎宾大道位于奎屯市与独山子区连接线上,全长约2公里,两侧绿化带宽度为26米,绿化总面积为10万平方米。

2、气象概况:属北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夏季长,春秋季短,四季较分明,降水量少,蒸发量大,气温日(年)差较大,光照资源丰富。年平均气温为7.3℃,一年中最热月份为7月,月平均气温26℃,最冷月份为1月,月平均气温-16.1℃。历年平均无霜期182天,年平均降水量176.7mm,年蒸发量1754.8mm。

3、土壤条件:土壤主要为沙质壤土和卵石砂砾土组成,PH值为8、38。

二、设计依据

1、《城市道路绿化规划与设计规范》(CJJ75-97)

2、《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CJJ67-95)

3、城市园林绿化工程及验收规范》(CJJ/T82-99)

4、城市绿化和园林绿地用植物材料木本苗》(CJJ/T34-91)

5、奎屯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总体规划,及土壤、气候、地质条件。

6、对现场和周边环境的勘察。

三、指导思想与设计目标

以创造特色鲜明的景观形象为目标,以环境绿化基础,结合项目具体现状条件,在充分调查、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生态景观知识和园林工艺,挖掘地域特色内涵,客观分析人的视觉感受,注重景观尺度的变化和处理手法的多样性,生态性和现代性相结合,营造“形象绿道”、“迎宾绿道”、“生态绿道”的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各种有利因素,通过群落式的植物布局、标志和景观小品点缀其中、远借外景等手段,注重空间的开合变化和整体形象;使规划道路两侧在充实绿化、美化环境的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集观赏、观光、生态防护等为一体,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并举,既展示奎屯市的人文景观、新兴工业文化和经济发展形势,又以大手笔、小尺度的设计手法呈现迎宾大道的综合景观风光带。通过磅礴的气势、明快的节奏、鲜艳的色彩表达出奎屯市诚挚、热烈的迎宾之情。

四、设计原则

1、“生态性与现代性”相结合的主旨原则:总体方案设计,应符合奎屯市规划发展的特色并结合其他已设计路段统一考虑,并突出本次设计的“生态性、现代性”的原则,注重现代人的审美感受和时代特色,同时注意吸收生态性景观绿化种植之精华,使道路绿化在简洁流畅,富有节奏的现代氛围中又具有生态性的气息,创造具有现代性的生态景观道路。

2、“绿色、动感、人本”设计原则:迎宾大道与乌奎高速匝道相交汇的绿带,是进入奎屯市的重要通道。在此绿化带内设计了一处休闲游园,既为市民和观光的游客提供驻足休息的场所同时也是展示奎屯风貌的一个重要窗口。

3、“大手笔、小尺度”相结合的原则:景观处理上强调手法多样性,本着“以人为本”的精神,客观分析人的视觉感受。大手笔上强调手法多样与宏观控制相结合的设计手法,力求创造绿色、动感的人本性道路绿化景观,符合在步行与车行的欣赏要求;小尺度上在重点部位配置点状的标志小品和景观小品,点明主题,烘托氛围。在具体设计创新中将灌木植物形式与动态特性的关系运用到道路景观设计中;并在铺装设计中充分考虑项目道路宽度条件限制,具体设计构思为在有限的空间尺度内,相应的放大或缩小硬质和绿化面积,按一定规律成图底关系重复变化。

五、设计理念

1、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引入“城市森林大道”的概念

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引入“城市绿色廊道”的概念运用多种乡土树种创造不同生态景观,通过乔灌草的植物配置方式,形成简洁、大气的群落植物景观,并且可以维持大气中的碳和氧平衡具有重要作用,还可调节气候缓减热导效应,隔离噪声等多减轻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达到一个“车在树中行,路在草中延,人在花中游,鸟在林中飞”的“城市绿色廊道”。

2、“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种植思路形式:“重地被,弱中层,强上木”的种植思路形式转换成立体空间,构建出植物在绿化景观设计的重要性,相应的解决了人群对休闲场地和遮荫需求,以及人们对开阔空间、通畅视野、喜悦氛围环境的要求。植物景观通过注重下层花灌木及地被植物的合理配置,削减中层灌木体量,强化上层混交乔木林态势的配置模式,也形成了独特的绿地植物群落景观的空间艺术形式。利用简洁明快的乔木列阵和树种多变的乔木种类,与曲折变化的地被色带相衔接,形成一条条丰富而有韵律的林冠、林缘线,划分出变换多样的空间模式,起到美化和协调周边环境作用,产生虚实结合的意境效果。在绿色草坪基调上渲染出丰富多彩的色块,不仅视觉上自然活泼,创造出高低起伏、含蓄多样的植物群落景观,也扩大了道路的园林空间。

3、季相景观的塑造:根据奎屯市四季分明的城市气候,植物的季相变化较突出,在道路绿化设计中,充分利用植物的观赏特性,进行色彩组合与协调,通过植物叶、花、果实、枝条和干皮等显示的色彩,在一年四季中的变化为依据来布置植物,创造季相景观。做到一段一季相,或一片一季相。

六、树种选择原则

1、生态性原则

既要考虑植物的观赏特性,又要考虑植物的生态学特性,创造高效、和谐的生态环境中的植物景观。选用能够体现当地环境特色的植物材料,以适应本地生长,符合当地生境的自然过程,注重当地的乡土特色,降低管理与维护的成本。同时注重地方文脉,体现地方景观的文化精神。观赏花木与遮荫乔木季相变化相结合的原则。常青品种为基调的绿化空间,层次变化的群落栽植,季相变化的色彩设计,四季常青、三季有花。

2、安全性原则

本路段属于奎屯市交通干道,具有较高的设计车速。设计时对交通安全的考虑主要体现在如下两个方面:(1)防眩光:分隔带灌木的合理配置,可以遮挡住对面车道迎面车灯光,避免眩光效应,降低交通事故发生率。(2)线性预告,视线诱导:沿途的花木绿带,可以显示道路的线形变化,有助于引导驾驶员视线,预判前方道路线形,利于安全驾驶。

3、群落性原则

将乔木、灌木、草本及地被配置在一个群落中,种群间相互协调、有复合的层次和相宜的季相色彩,具有不同生态特性的植物能各得其所,充分利用阳光、空气、地上空间、养分和水分等,构成一个和谐有序、稳定的群落,发挥出持续永久的综合性生态功能。

4、可操作性原则

适地适树,道路绿地应选择适应道路环境条件、生长稳定、观赏价值高和环境效益好的植物种类。植物选择应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出发,在适地适树的原则下尽量丰富植物材料,重点选择滞尘、防风、抗污染的树种。

植物配置上大量采用奎屯市道路绿化中应用较为成功的植物品种在降低成本的同时增加了植物的成活率同时还满足了观色、观花和观果等不同的功能。

七、具体选用品种

道路绿化的概念篇6

【关键词】绿色绿色设计室内设计可持续发展

中国室内设计泰斗张绮曼说:“现代的发展趋势第一是多元化,因为是信息时代,手段也多了,各种文化潮流被不同人所接受,对室内样式的要求,室内设计的要求,生存环境的质量要求,都会是多样化的,所以它一定是多元化的;第二是绿色生态设计,大家追求环保,绿色生态;第三是创新设计。这三个就能够概括现代室内设计发展主要的概况。”

绿色,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道路,是室内设计的必然趋势,我们简称绿色方向。室内设计中的绿色方向,走的是可持续发展的设计道路,指的就是居室中的健康环保概念。在空间组织、装修装饰方面、在室内陈设艺术中尽量多地利用自然元素和天然材质,创造自然、质朴的生活和工作环境。提倡在室内设计中尽量减少能源、资源的消耗,通过设计开发资源和材料的再生利用,按绿色建材的概念去设计室内,改变人们现有的、世俗的审美判断标准,使室内能源利用和审美景观的创造都能达到新的高度,这就是绿色。

一、绿色设计的文化背景

绿色设计(GreenDesign)是20世纪80年代末出现的一股国际设计潮流。绿色设计反映了人们对于现代科技文化所引起的环境及生态破坏的反思,同时也体现了设计师道德和社会责任心的回归。

上个世纪70年代初,西方科学家关于人类处境报告《增长的极限》提出的人口和资本“按照现在的方式继续增长,最终的结果只能是灾难性的崩溃。”推动了绿色文化的形成和绿色运动的兴起。自此之后,发达国家先后成立了“地球之友”、“绿色和平组织”和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宗旨的政党——绿党。世界各国也建立了生态和环境保护机构,出现了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等新学科,绿色理论不断深化。有学者把绿色理论分为“深绿色理论”和“浅绿色理论”两大流派。浅绿色理论认为,人类所面临的生态危机并不可怕,只要政府“推行一些必要的环境政策和相应的科学技术手段”,便可以解决生态恶化的问题。深绿色理论认为,不从根本上改变现存的价值观念和生产消费模式,人类的危机是无法解决的。

二、绿色设计的概念

绿色设计,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由于其涵义与生态设计、环境设计、生命周期设计或环境意识设计等概念比较接近,都强调生产与消费需要一种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因而在各种场合经常被互换使用。它是当今世界的“绿色环境”命题,是关于自然、社会与人的关系问题的思考在产品、生产、流通领域的表现。

狭义理解的绿色设计是以绿色技术为前提的工业产品设计。广义的绿色设计,则从产品制造业延伸到与生产制造密切相关的产品包装、产品宣传及产品营销各环节,并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的绿色服务意识、绿色文化意识等。

“绿色”的确是具体的,同时对它的体验是更抽象的。“健康、环保、自然是许多人在很长时间内对‘绿色’二字的概念认知,而对细部研究的室内设计师来说‘绿色’的理解可以更深、更广、更细。今天‘绿色’不仅仅象征生命,它是一个非常广义的问题,是对空间设计‘绿色’概念的外延,外延的包容度完全取决于每个设计师对‘绿色’本身的理解”。

三、室内绿色景观的概念

室内绿色景观是构成室内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展示了室内空间并具有装饰作用。室内绿色景观设计反映了人类的一种新的美学观和价值观。人与自然的真正合作与友爱的关系,不仅仅是利用绿色植物布置室内空间,而是要呈现出一种生态的室内空间,进而缩短室内外的差距,在室内让人享受身临其境的大自然。室内绿色景观设计贯穿于室内景观的整体、局部、微观细部设计以及实施管理的全过程,综合生态功能和环境美学以及人的需要,考虑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美学原则,是一种塑造室内生态环境的过程,也是一项长期渐进、不断完善及维护管理的过程。

绿色景观通常具有明显的室内路线标识作用和分割空间的作用。绿化不单纯是为了装饰,而是作为提高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心理需要不可缺少的因素。室内多层次的绿化一方面补充了室内地面绿色植物的不足,另一方面,将室内绿化与建筑通风设计、自然调节温湿的处理办法相结合,能大大地改善室内空气的质量。通过现代技术把绿色植物引入室内,使之构成室内的景观,是目前改善室内环境质量卓有成效的方法。

从美学角度来讲,绿色景观有着良好的景观视觉美,将绿色景观引入室内,不仅是为了生态意义上的功能,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因“过分”装饰而与可持续发展背道而驰的现象。在强调遵循生态规律和美的法则前提下,创造的人工生态所具有的持久愉悦性,是提高环境质量,满足人们心理需求所不可缺少的因素。

四、理念的绿色

绿色设计指的是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内,着重考虑产品对自然资源、环境影响,将可拆除性、可回收性、可重复利用性等要素融入到产品设计的各个环节中。在满足环境要求的同时,兼顾产品应有的基本功能、使用寿命、经济性和质量等。绿色设计不只是物质上的设计,更重要的是理念的“绿色”,要求我们尽可能的延长每一个产品的寿命。

绿色设计倡导适度消费思想,倡导节约性的生活方式,不赞成室内装饰中的豪华和铺张,把“以人、建筑、自然和社会协调发展”,作为目标。绿色设计注重生态美学,“生态美学是美学的一个新发展,在传统审美内容中增加了生态因素。生态美学是一种和谐有机的美。在室内环境创造中,它强调自然生态美,欣赏质朴、简洁而不可以雕凿。它同时强调人类在遵循生态规律的法则前提下,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加工改造自然,创造人工生态美,它欣赏人工创造出的室内绿色景观和与自然的融合,它所带给人们的不是一时的视觉震惊而是持久的精神愉悦。因此,其既是生态美也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美。”

将自然景观引入建筑空间其实就是人类生存方式的一种回归,人们通过把自然的元素植入室内,代替过于秩序、机械的工业产品,这本身就是一种绿色行动,因为景观的构成要素大部分是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室内景观设计是连接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的桥梁,通过设计改善人类自身的生存环境。绿色设计不只是改变环境,更重要的是观念上的“绿色”。人们在室内景观设计中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体现绿色:使用的材料是否环保,设计方案是否造成材料的浪费,设计功能是否合理,设计是否繁琐,观念是否新颖,设计体系是否是开放式的、节能的、可持续发展的。

五、材料的绿色

上个世纪90年代初欧美国家提出了绿色设计的理念,针对空间环境设计领域,要求人们不仅要设计理念绿色,设计空间也要绿色。随之人们开始关注设计材料对环境污染的问题,开始使用经过简单加工的天然材料,运用新工艺技术手段,清除材料中的有害成份。同时人们开始开发对人身体健康无害的新型材料,逐步实现人们对环境健康的要求,这将是装饰材料加工生产今后发展的方向。

绿色材料是指在原料采取、产品制造使用和再循环利用以及废物处理等环节中与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并有利于人类健康的材料,同时它们还要具备净化吸收、促进人类身心健康的功能。绿色材料是在1988年第一届国际材料会议上首次提出来的,并被定为下世纪人类要实现的目标材料之一。绿色材料包括循环材料、净化材料、绿色材料和绿色建材。

绿色材料指洁净的能源如太阳能、风水能、潮汐能及废热垃圾发电等的开发和利用的新能源材料。绿色建材是指有利于环境保护的建筑材料,其标准是既要满足强度要求,又能最大限度地利用废弃物,并具有节能、净化功能,有利人类身心健康。

目前绿色环保材料包括绿色墙材、绿色地材、绿色板材、绿色门窗、绿色家电、绿色照明、绿色家具、绿色整体厨房、绿色整体卫生间。绿色室内环境崇尚自然、尊重自然,以保持生态平衡的方式,与大自然、与其他生物保持和平友好的共生共荣关系。室内环境的艺术性与绿色原则之间并没有直接的冲突,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以及人们处理生态因素经验的不断丰富,艺术性与生态性之间的结合也将越来越紧密。

六、材料的节能和再利用

“绿色室内设计的科技含量重点体现在节能化方面。倡导节约和循环利用室内绿色设计强调在室内环境的建造。使用和更新过程中,对常规能源与不可再生资源的节约和回收利用,对可再生资源也要尽量低消耗使用。在室内生态设计中实行资源的循环利用,这是现代建筑能得以可持续发展的基本手段,也是室内绿色设计的基本特征。”

现代的家居设计要考虑到资源的综合利用和节能问题,要尽可能的选用节能型材料,如节能型门窗、节能玻璃、节水型座便器、节能型灯具等,要尽量利用太阳能和自然光进行室内采光,降低能源的消耗量。

材料节能首先是指所用材料能够达到生活节能的标准。例如水龙头材质的使用如果不达标,就有可能造成滴水、漏水现象,从而浪费资源。其次就是材料的重复再利用方面,在设计时要考虑材料是否可以重复使用,这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还可以延长材质本身的使用寿命,这也是节能的表现之一。

七、现代室内景观生态设计

室内景观的生态设计是对景观各要素组织编排贯穿于设计—实施—管理的全部过程,这也是景观设计的必经之路。探讨从整体出发,物—人—空间共同作用的生理功能、美学功能所改善的空间质量、人们的生活品质,其间还要考虑到它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这是一个塑造生存环境的过程,需要长期不断的完善和管理。这也是一个当代人文、审美、习惯的缩影。

景观的生态设计一方面是对景观元素本身作为独立产品的可持续发展,延长使用寿命,节约培育成本,重复再利用等方面的生态设计;另一方面是对景观整体的设计、组装、培育、管理等方面整体规划为产品的生态设计。因为,自然景观作为一个元素在室内出现,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考虑,节约成本、长期规划、短期规划、临时使用都是要设计的问题。

综上所述,室内绿色景观设计包含在绿色设计之中,在设计中引入绿色设计,从理念的绿色到材料的绿色、再到设计的绿色,是室内设计一种新的创作思路,也是一种需求,在室内营造一个绿色、自然的环境是现代室内设计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文献】

[1]张大林:居室呼唤绿色[J].家具与室内装饰,1997(2).

[2]何晓佑、谢云峰:人性化设计[M].江苏美术出版社,2001.

[3]朱铭、荆雷:设计史[M].山东美术出版社,1989.

[4]刘晓陶:生态设计[M].山东美术出版社,2006.

[5]张绮曼、郑曙光:室内设计资料集[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4.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年单位员工发言稿网,公司员工发言稿

    - 阅0

    单位员工发言稿网篇1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大家好!我在这里也是为了竞选这次部门经理的职位,而这次升职的机会我也是希望能把握住,来到我们公司做房地产的销售,我也是有了几年.....

    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说课稿范文

    - 阅0

    小学三年级上册秋天的雨说课稿篇1一、依标扣本,说教材本组课文以秋天为专题,从多个角度描写了秋天,处处洋溢着浓浓的秋意。《秋天的雨》是其中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作者并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