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的发展(6篇)

来源:整理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1

中国医学,或日医疗事业的发展方向是: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结合”思想,始于16世纪明末清初“中西医汇通”思想的产生,到张锡纯所著的《医学哀中参西录》一书问世。在1913年做的《讲堂录》笔记中留下至理名言:“医道中西,各有所长”,“又各有所偏”。

李鼎铭在延安用中药给治愈了风湿性关节炎、胃病以后,征求李鼎铭对中西医的看法。李鼎铭说:“寸有所长,尺有所短。中医有中医的长处,短处;西医有西医的长处,短处。只有把中西医结合起来,取长补短,才能取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听后,十分赞同李鼎铭的意见,高兴地说:“你这个想法太好了,今后中西医一定要结合起来。”不久,陕甘宁边区成立了中医研究会和中西医协会等等,为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作了可贵与有益的探索。解放后,政府十分重视中医事业,确立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1950年11月2日,在为第一次全国卫生会议的题词中号召:“团结新老中西各部分医药卫生工作人员,组成巩固的统一战线,为开展伟大的人民卫生工作而奋斗。”从而正式提出了中西医结合的方针。在中西医并存的情况下,应该如何对待,今后应该如何发展?又于1953年明确指出了发展方向,就是走中西医结合、创立我国新医学的道路。

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医在中国的发展是显而易见的。成立了一批中医学院、大学、科研机构,设立中医医院,在西医医院中设中医科,中药店到处可见等。

然而,“中西医结合”由方针政策到医学科学概念的过渡,是一个极为复杂、严肃的医学科学问题。中西医并重、东西方文化与科学并存和共同繁荣是“中西医结合”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要走过相当长的创造衍变之路。这是政府和医学界所应考虑、解决的问题。

作为平头百姓,作为病家,所面临的“中西医结合”,是狭义的,是生了病,要用中医,还是西医,还是中西结合的新医来治疗的问题。

我生活在上海已半个世纪,我偏向于有病先找中医。我考虑,中医是祖宗传下来的治病经验;它是针对人体整体素质情况来治病的,不是头痛治头,脚痛治脚;中药的副作用相对比较小。我听过北京301医院一位著名专家的报告,他说时下药源性疾病很普遍、很严重,如抗生素用得过多、过滥。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2

中医药发展历程政策发展特点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长期以来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对人类健康和世界文明产生了积极影响。考察建国以来中医药政策发展的历史,研究我国中医药政策制定的特点及规律,不仅有利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对于弘扬中华文化、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建国以来党的中医药政策发展历程

1.1“中医学习西医”阶段(1949年-1954年)。建国初期,我国卫生事业百废待兴,当时全国只有2万多名西医和30万名左右中医,药品供应非常匮乏,针对这种状况,在接见全国卫生行政会议代表时说:“必须很好地团结中医,提高技术,搞好中医工作,发挥中医力量,才能负担起几亿人口的艰巨的卫生工作任务”。根据的指示,1950年我国召开了第一届全国卫生会议。会议提出“提高中医,团结中西医”,这成为当时卫生工作的主旋律。预防医学讲习班和中医进修学校陆续在全国各地开办,中医研究机构相继成立,以帮助中医师运用现代科技和西医设施来提高诊疗水平。但由于当时卫生部门负责人对中医认识存在局限性,“中医学习西医”实际上逐渐演变成中医“西医化”,一些中医遭受不公正待遇,中医诊疗被加以限制,引起广大中医的不满。

1.2“西医学习中医”阶段(1954年-1978年)。针对“中医学习西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在1954年再次指示:“务必改进中医工作”,同年10月《人民日报》发表《贯彻对待中医的正确政策》社论,指出党中央重新强调团结中西医方针的关键在于“西医向中医学习”。在这一政策的推动下,全国各地积极改变过去歧视中医的现象,开始加强对中医的管理,狠抓“西医向中医学习”活动,纷纷举办各种西医学习中医的学习班。直到,虽然中医被视为封建迷信加以批判,但总体上中医工作和西医学习中医并没有间断,而且这一时期还召开了三次中西医结合工作会议,为中西医结合方针的确立奠定了基础。

1.3“中西医结合”阶段(1978年-1991年)。1978年9月,中央批准了卫生部党组《关于贯彻党的中医政策,解决中医队伍后继乏人问题的报告》,指出要加快发展中医药事业,造就一支热心中西医结合工作的骨干队伍。在党中央推动下,1980年5月,卫生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报告》,提出开展中医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方针是:“中医、西医、中西医结合三支力量都要大力发展,长期并存”。“三支力量”的提出突破了此前仅只强调中西医结合,甚而以中西医结合取代中医的局面,为中医拥有独立行政权提供了依据。在党和国家政策的支持下,我国中医药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1.4“中西医并重”阶段(1991年-至今)。1991年,七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首次提出“中西医并重”,并将其列为新时期卫生工作的五大方针之一,给中医和西医赋予同等重要的独立地位。此后,党和各级政府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中医药在我国卫生工作中的优势和作用得到进一步发挥。然而,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如中医药市场萎缩、发展基础条件差,人才匮乏等仍然困扰着中医药的发展。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在十七大、十报告中多次提出:“中西医并重”和“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并出台《关于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为促进中医药事业进一步发展提供政策保障。

2建国以来党的中医药政策发展特点

2.1中医药政策变化随着党对中医药认识的深化而不断调整。从“中医学习西医”到“中西医并重”,中医药政策的变化与我们党对中医药的认识密切相关。建国初期“团结中西医,提高中医”的政策之所以演变成后来的中医西医化,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当时对中医认识不清,一些人认为中医是“封建医”,应该被淘汰,在实际工作中不仅歧视甚至是限制中医发展,直到提出:“中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局面才有所改观。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中医药事业发展。邓小平提出要为中医发展创造良好的物质条件。指出中医药学是中国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出无论从医学还是从文化的角度,都必须大力发展中医药事业。提出中医药是中华文化复兴的先行者。这些认识都推动了不同时期中医药政策的制定以及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2.2中医药政策制定受社会偶然事件影响较大。中医药政策变化不仅受党对中医药认识的影响,也容易受社会偶然事件影响。1954年,我国一些地区发生流行性乙型脑炎疫情,当时这种病的死亡率约在35%到50%之间,西医对此一直没有根本的特效疗法,而中医治疗却获得了成功。中医疗效的成功,加上中央对中医政策的重申,推动了社会各界对中医认识的转变。我国的中医药政策也相应变为“西医学习中医”。此后,2003年中医防治非典的成功,2006年中南大学教授张功耀等在网上发起的“促使中医中药退出国家医疗体制签名”活动等都曾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前者使人们进一步认识了中医药在治疗疾病方面的神奇疗效,而后者引起的争议反而促使中央提出“中西医并重”等政策,加速了扶持中医药发展的政策制定。

2.3中医药政策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影响呈高度正相关。建国初期,我国只有30万左右中医,没有正规的中医学校和医院,实行“西医学习中医”政策后,至1958年,全国中医约有近50万人,先后兴办了13所中医学院及数以百计的中医学校和中医进修学校,中医医院发展到300多所,建立了大批中医门诊部及综合医院中医科和中西医结合病房。进入90年代初,随着“中西医结合”政策的实行,全国中医医院发展到2300多所,病床20余万张,中医药科研机构170所,中医、民族医学院校31所,中等中医药学校57所,全国中医药行业人员超过百万大军。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同时,我国中医药事业开始注重内涵建设,我国具有中医执业资格的医师(含助理医师)达60余万人,中医医院3115所,中医院床位数达40余万张,有高等中医药院校47所,中医药占整个医药工业总产值的26%以上。对比这些数据可以发现,中医药事业发展与中医药政策变化呈高度正相关。

2.4中医药政策兼具保护性与模糊性特点。无论是建国初期的“西医学习中医”还是目前的“中西医并重”。我们制定中医药政策的出发点都是建立在保护中医基础上的。这种政策导向一方面是出于中医药在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上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是因为面对西医的快速发展和抢占市场,中医药的发展始终处于弱势地位。然而,这种保护性政策却缺乏强有力的措施来加以落实,致使人们在中医发展上存在两种矛盾的说法,一种认为中医发展很快,特别是这十几年来是建国后中医发展最好的时期,另一种则认为中医发展缓慢,对中医的前途和命运担忧。造成这种矛盾的主因就在于保护性政策缺乏明确的政策措施。

当然,要重申的是,教育工作者(如辅导员、班主任等)在圆桌会议的进程中要始终把握好“沟通、协调”这个中心,使圆桌沟通的话题、言行、情绪“既能放得出去,又能收得回来”,避免出现“放而不收”以至矛盾更加激化的局面。

2.心理咨询与交往培训相结合。在单独沟通的过程中,教育工作者除了收集宿舍矛盾产生、发展的信息外,常常会开展一定程度的心理咨询。这对于引导当事人更合理地看待矛盾的各环节、各方面乃至进行自我调适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如前所述,人际交往能力的不足也是宿舍矛盾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因此,教育工作者还需要考虑对当事人乃至广大学生进行适当的人际交往艺术的相关培训,使大学生掌握恰当的交往方式、人际礼节和沟通技巧,从而有助于他们在不断的交往实践中内化并增强和谐的交际之道。例如,引导大学生贴切地称呼他人,积极的问候,言行的诚恳一致,话语的文明分寸,等等。曾有一位心理学家说过:“在造就一个有教养的人的教育中,有一种训练是必不可少的,那就是优美而文雅的谈吐。”客观地说,这种训练是在为青少年(尤其是独生子女)的素质教育“补课”,但是在“唯分型”教育骤难改弦的形势下,这样的课又不得不补。

3.校内教育与沟通家长相结合。为了化解好大学生的宿舍矛盾,教育工作者需要一以贯之地开展主题教育、系列宣讲等工作,以培养、强化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和实践。例如,在平时或应对宿舍矛盾期间,有计划地开展“宿舍是我家”、“如何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等主题班会或团体辅导;将高校“两课”紧密地联系大学生活实际,等等。与此同时,学校要与学生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处理宿舍矛盾期间,积极与家长沟通,了解当事人的家庭环境、教育理念、亲子互动方式等信息,以备采取妥当的方式教育引导当事学生。例如,个案2中B同学的家长谈到孩子上大学前一直是接送读书,在外不擅长与人交流,在家则有父母的百般呵护,因此待人接物多以自我为中心。此时,教育工作者既要肯定父母的爱女之心,又需要倡导父母在“孩子成才”的目标下调整一些对待子女的方式,使子女在日常的互动中觉悟和习得新的、合乎社会规范的交往礼节、方式。二是在平时与家长保持信息沟通,以期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例如,有些高校的教师建立了家长QQ群、飞信群、微信等交流平台,适时通告高校教育形势与活动,以特定节日、时事、话题等为契机与学生家长交流观点,有效缩小了高校教育与多样的家庭教育之间的距离,为营造和谐的育人氛围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参考文献:

[1]孙华峰,鲍丙刚.大学生人际交往障碍、形成原因及对策浅析[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88.

[2]黄炳超,谭马利.运用博弈论思想破解大学生宿舍内部矛盾的思考[J].高校辅导员,2012,(4):69.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3

一、中国医学范式的构建是医学发展的历史必然医学,作为人类文明的产物,在人类与自然界长期的抗争过程中孕育诞生。公元前5世纪前后,《黄帝内经》与《希波克拉底文集》构建的东西方生命之学,成为中西医学发展史上两座不朽的丰碑。公元2世纪,中国和西方几乎同时降生了两位医学巨人:张仲景与盖伦。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以整体观念、辨证论治为原则,确立了理法方药系统的中医辨证体系;盖伦以解剖生理、观察实验为基础,著出堪称系统的百科全书,发端了分析还原的西方实验医学科技方法。中西方开辟了医学发展的不同路径。随着地理大发现,特别是在西方殖民扩张的挟裹下,西方医学作为强势文化的一部分进入中国,开始了中西医学交流史。

1.中西医汇通:“折衷归于一是”的梦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初,西学东渐,西医学开始大规模地进入中国,人们不得不思考中西医两种医学的关系。受当时“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良主义思潮的影响,一些医家提出“中西医汇通”的主张,形成了“汇通派”。代表医家有唐容川、朱沛文、张锡纯、恽铁樵等。唐容川第一次明确提出“中西医汇通”口号;朱沛文著《中西脏腑图象合纂》,强调学习西医的解剖知识;张锡纯主张“衷中参西”,“采西人之所长,以补吾人之所短”;恽铁樵指出“中医而有演进之价值,必能吸收西医之长,与之化合,以产生新中医”。“汇通派”站在中医的立场上,从不同角度探索沟通中西医学的途径,比较两种医学体系的异同与优劣,并在比较与汇通中维护中医学理论,希冀通过“折衷归于一是”,保存和发展中医学。由于时代局限,汇通派没有、也不可能寻找到一条中西医学“汇通”的有效途径,但是其首次鲜明地提出了中西医学共同发展的新方向。

2.中医科学化:“整理中医”的单向尝试

20世纪20年代后,受“五四”运动的影响,“科学”观念深入人心,成为检验中国学术的唯一标尺,“中医科学化”思潮在中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下应运而生。丁福保最早提出“中医科学化”的口号,认为“沟通中西医应自中医科学化始,撷采彼长,以补吾短,适为保存国粹之唯一途径。”这一时期的代表人物还有何云鹤、陆渊雷、谭次仲、时逸人、施今墨等,他们主张借西方医学来整理中医,去除中医理论中的“玄理”,实现中医学的确切性和实证性。

中医科学化提出了科学整理中医的目标和任务,反映了工业化时期对医学发展方向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但是,其尝试简单地运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的方法,显然具有狭隘性。同样,简单地用西医理论来整理中医学,也难免走入死胡同。

3.中西医结合:中西医的双向互动

新中国成立后,党与政府站在社会发展和保障人民健康的高度提出了“中西医并重”的口号。1956年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要以西方的近代科学来研究中国的传统医学的规律,发展中国的新医学。”他认为:“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的宝库,应当努力发掘,加以提高”。这一指示明确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确定了中西医结合的道路。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中西医结合取得了很大的进展。如“病证结合”诊疗模式、“菌毒并治”防治方法、肿瘤治疗的中国模式等,均得到国际医学界的广泛认同。但是,中西医结合却面临着不容忽视的尴尬,即现行的中西医结合,主要停留在中西医治疗上的配合阶段,即中西医两法治病,只是一种低层次的结合,没有打破各自理论体系,发展为更高层次的医学模式。

2010年6月20日,时任国家副主席的同志在南京中医药大学与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合办的中医孔子学院授牌仪式上说: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深入研究和科学总结中医药学对丰富世界医学事业、推进生命科学研究具有积极意义。这一讲话对于校正长期以来在中西医结合方面,以西医学为基准的方向有着战略性指导意义,也促进我们不得不站在历史的高度去审视中西医结合,去思考更高层次的中西医融合问题。

从“中西汇通”、“中医科学化”到“中西医结合”,形成了中西医相遇后大致的三个阶段,虽然各个阶段立场和侧重点不同,但是都有一个共同的历史诉求:那就是希望发挥两种医学体系的长处,并能够融通结合。尽管这种有机融合尚待时日,但这一历史逻辑的指向却是清晰的。随着医学的发展,更深程度、更高层次的融合已经成为可能,“中国医学”的诞生已呼之欲出。

二、现代科学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

现代科学发展促进了医学发展,同时搭建了孕育中国医学的温床。随着纳米科学、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认知科学等的迅速发展,医学必须高度重视这些学科的交叉渗透和融合,这是宏观文明和微观文明并进的一个突出的特点。现代科学的发展,为以宏观见长的中医学,与以微观见著的西医学的高度融合寻找到了契合点。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医理论“不谋而合”。由于中西医理论基础的差异,长期以来中医学理论被认为不“科学”,但是,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神秘”的中医理论揭开了面纱,呈现了中西医两种医学理论的“不谋而合”状态。如,细菌、病毒、寄生虫、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等理论印证了中医外邪致病理论;现代科学技术研究发现,情志的异常变化可以导致神经、体液的异常,内分泌紊乱和免疫功能的低下,从而科学地揭示了中医情志致病的理论;现代时间生物学、气象学、大气物理学、地理学的发展已提出了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气候的人群患病有不同的规律性,堪称是对中医五运六气学说的发展。

系统生命科学促进中西医疗法的“不期而遇”。“辨证论治”个性化诊疗是中医学的特色。近几十年以来,西医无差别化医疗模式遭遇湍流,以“单一疾病一单一靶标——以一概全”的观念正向个体化医疗转变,利用多种治疗药物,并将营养、心理和生活方式等因素考虑在治疗方案内,尤其有助于在一些慢性疾病的治疗上达到最佳效果。医疗实践上的这种转变需要以系统科学一系统生物

学为基础。旨在了解动态和非线性系统内的彼此相互独立的两者之间的联系及相关性,及其出现在某些组织水平的性能。这个系统概念与我们的中医学理论是相通的。因此最近几年,科学领域中出现一个新兴的“健康”概念,而长期以来这个概念都是以中国传统医学的健康理论为核心。随着基因组学、蛋白组学、代谢组学、草本组学在医学领域的应用,将进一步促进中西医“个性化”疗法的汇合。

现代科技推进中西药物研究“殊途同归”。中西不同的医学体系形成了不同的药物研发模式,并将其应用于医疗实践中。20世纪随着生理学、生物化学的快速发展,加速了中西药物研发模式的交叉。如中药砒霜(化学成分是三氧化二砷)的研究,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张亭栋教授和他的团队,以“以毒攻毒”的传统中医理论为指导,发明的用三氧化二砷注射液治疗白血病取得的成效让世界刮目相看。2000年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正式批准用砷剂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的方案。另一个例证是获得2011年拉斯克-狄贝基临床医学研究奖的中国科学家屠吻吻,表彰她在青高素(artemisinin)的发现及其应用于治疗疟疾方面所做出的杰出贡献。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以来,青蒿素作为治疗疟疾的一线药物挽救了无数人的生命,其中大部分是生活在全球最贫困地区的儿童。三氧化二砷和青蒿素都是从中药中提取出来的,这两项工作用事实表明了中药的巨大潜力。他们在研究中所使用的都是现代科学方法。更为重要的是,这两项成就打开了药物研究的视野,促使更多的研究者从中医经典中寻找研究灵感,用现代科技方法使传统药物走向世界,造福人类。

三、中国医学范式的特征优势

所谓“中国医学”,即传承中医学精髓,中西两个医学体系交叉融合,体现现代科学发展水平与方向,具有世界推广价值的当代医学新范式。它以发挥中国传统医学整体观、个性化的优势为基点;在生命与疾病的认识思维、辨治模式、处方用药等方面集中西医学之大成,中西医相互融合协同的全新医学范式。

基于以上认识,中国医学的特征突出表现在融合与协同两个方面。融合:中医学的向内用功与西医学向外探索的融合;中医的自然观、生命观、健康观与西医学的科学观、人体观、疾病观融通;中医的生命时空变动之道与现代医学的人体结构功能之学融通;既具中国传统原创,又兼具国际现代融通。

协同即在方法论上,中医整体论与西医还原论的协同;在认知方式上,中医察同与西医察异的协同;在思维方式上,中医直觉思维和西医逻辑思维的协同;在研究方法上,中医主观经验和西医客观实验的协同;在诊疗方式上,中医辨机辨证与西医辨病辨症的协同;在治疗理念上,中医针对人的“调理”观与西医针对病的“修理”观的协同;在治疗方法上,整体与靶点的结合,体内过程与体外表征的观照,复方与单体的选择性运用协同。

中国医学为集中西医学大成的全新的医学体系,其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中国特色的原创性和先进性。中国科技自古领先于世界,进入近代以后却被西方甩到了后面。经过100多年的追赶,毋庸置疑,目前我国医学的整体水平仍落后于发达国家,具有原创性的科技成果更为罕见。但是,通过积极开发我国宝贵的具有原创性的中医学资源,以独特发展视角构建中国医学新范式,形成具有中国原创性的集成优势。可以在整体科技水平落后于发达国家的情况下,医学率先取得领先地位。

理论的包容性与开放性。中国医学具有包容性与开放性的优势。它吸收了当前科学研究(包括自然科学、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形成具有多元医学内容兼容并蓄的当代医学整体的知识论模式,符合人类医学发展趋势。其将构建一个融合传统与现代知识、技术和方法的创新平台,既可以在理论与方法上为当代医学与生命科学的发展提供新的思路和视角,在生命科学发展的若千问题上取得新突破,同时反过来也使得传统的中医学能够焕发新的生命力。

临床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中国医学的优势,体现在临床的高效上和对疗效评价的全面性上。比如扩大了诊断视野;用新的理论分析、揭示疾病的内在规律;将疾病发生、演变、转归同立法处方用药紧密相连;将生理、病理、医理和药理连贯思考等。将局部的病理变化和人体疾病过程的整体反应、动态变化相结合,两种理论融会贯通,对疾病认识更加细致,提供了早期治疗的机会,创造出新理论、新药物。并且对疗效的评价,将打破目前以单一指标为评价标准的局限性,建立更全面更科学的评价体系。

四、中医药高等院校的使命

引领中国医学的发展方向。在世界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高校肩负起知识与科技创新,推动科技进步的历史重任。中国医学以传承中医学精髓为核心,融合中西医学为基础,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担负起引领中国医学发展方向的历史责任。开展多学科交叉研究,将细胞水平、分子水平、动物模型、临床研究等多层面的研究结果进行整合;在现代科学的基础之下,产生出一批可以统摄、涵盖、交融两种医学思想和医学知识的术语,打破中医科研是单纯“以西解中”的局面,形成一批可以阐释中医、也可以阐释西医并且能够有效表达人体和疾病的复杂现象的新的术语群;将实体模型与唯象模型相结合,把中医的藏象研究与西医的解剖形态研究结合,促进医学新的发展;在药物研发上,研究具有多靶点优势的药物,开发出疗效高、毒副作用小的新药品种。

提升中国健康事业的水平。为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健康服务需求,国务院了《关于促进健康服务业发展的若千意见》。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应当充分发挥中国医学的特点,秉承中医药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的“治未病”理念,辨证施治的诊疗思想,药物及非药物千预等养生方法,融合西医学优势,不断提升维护健康、千预亚健康到疾病的防治能力与水平,从而提升中国健康事业的水平。

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中国医学是既具中国传统医学原创、又具国际现代医学融通的当代医学体系。新医学范式的出现必将带动人才培养模式的革命,同时创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又将有利于培养创新型人才,从而带动中国医学体系的不断丰富与完善。为此,中医药高等院校担当的首要使命就是创新中医人才培养模式,为中国医学培养合格人才。为此,我们既着眼于世界医学教育发展的前沿,充分借鉴现代医学教育模式的长处;又承继师承制教育模式的“合理内核”,将民族医药教育的优秀传统发扬光大,打造全新的中国医学教育模式,构建具有鲜明民族性的中国医学全球教育平台,促进中医医学教育模式现代性与传统性、全球性与本土性的有机结合。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4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学科特色;结合途径

【中图分类号】

R197.3【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5-0019(2019)07-096-01

医学应当是无国界的,在当今世界更应当注重医学之间的融合发展,从而更好的造福全人类,为世界医疗卫生事业做出一定的贡献。中西医结合学科主要就是以增强治疗效果为出发点,以中医学和西医学的相关医学治疗理论和方法为基础,重点关注中西医之间内在联系,建立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和手段,并在世界范围内重塑对中医的认识。我国一直以来都很重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建设,早在九十年代就已经将中西医结合设置为医学类的一级科目,并且不断完善中西医学科的理论体系,众多医学人才也将中西医结合看作是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纷纷投入到中西医研究项目中来,可以说,中西医结合学科有着较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此基础上,要更加重视对中西医学科内容的完善,不断探索创新中西医结合的途径,提升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的实效性。

1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特色

1.1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

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特色就是实现了中医学与西医学治疗方法的有机统一。我国传统的中医学治疗方法讲求辨证,对患者采取望闻问切等治疗手段对疾病进行整体把握,重在疾病的外在表现与身体内部之间的关联。西方医学的治疗方法讲求实验,即通过对患者使用先进的医疗设备进行病理检查,明确发病原因,重在对疾病的微观分析。这两种治疗方法都具有各自的优点,而经过中西医结合学科的融合,能够将这两种方法合二为一,汲取各自的长处使之完整的用于疾病的治疗,通过这种有机统一从而形成一种全新的临床治疗方法。

1.2治疗理念的和而不同

中医学和西医学体系都有着各自的发展环境和历史渊源,在这两种学科长期演变的过程中,形成的医学治疗理念存在本质的区别,中医学理念的精神内核是以人为本,西医学理念的发展基础来源于近代科学。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目标不是要将这两种理念进行融合,也不是單纯的寻找两种理念中的共同点,而是要发现中医学与西医学之间的不同,寻找两种理念存在的矛盾。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中西医结合学科不是对中医和西医的简单总结,而是要通过对矛盾的转化形成中西医理论基础上的新的理论认知,从而更加全面的认识疾病,拓宽疾病的治疗空间。

1.3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

随着现代医学的不断发展,在对一些重大疾病进行研究的过程中要想取得突破,就不可能只考虑一种治疗方向,而是要转变治疗思路,实现治疗手段的推陈出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为探索多种治疗手段提供了可能,指明了发展方向,近年来很多国外的医学专家通过对中医理论的研究发现了很多可借鉴之处,这在促进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的同时实现了治疗手段的创新,还为世界医学作出了相应的贡献。

2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途径探讨

2.1疾病诊断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得到更好的发展,就要重视对发展途径的研究,只有找准了研究方向,才能真正发挥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中,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方法,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效果。在诊断阶段,首先通过先进的仪器设备对病人进行科学的病例分析,获得更为直观的诊断依据,再通过一定得中医理论对疾病进行整体的把握,分析患病症状与病人内在身体状况之间的联系,在获得较为完整的认知的基础上给予相应的治疗,最终能够达到既治标又治本的效果。

2.2临床实验的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学科要想获得突破性的发展,就要重视相应的临床实验,在组织临床试验的过程中验证中西医结合疗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一般的临床试验是在动物身上进行的,在实施实验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验目的合理的设置实验过程,将中医理论知识与西方医学解剖方法结合起来,在中医的用药指导下,观察实验动物的治疗效果,或者结合西医治疗理念,创新中医的用药方法,最终达到辨证诊治和综合治疗的统一。

2.3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

治疗手段的中西医结合是中西医结合学科的一大创新。传统的中医学对人体的经脉有着较为清晰和全面的认识,所独创的针灸疗法具备重要的医学价值,西方医学则通过解剖学和病理学对人体的微观组织有着科学认知,将其与中医针灸疗法进行结合是治疗手段的一大突破,在此基础上已经产生了较为完善的针灸麻醉等的治疗方法。

2.4人才培养的中西医结合

要想实现中西医结合学科的长远发展,就要重视人才的作用,培养专业的中西医结合学科人才。中西医结合专业需要中医和西医的理论知识进行系统的学习,在对病人进行治疗的过程中能够综合的运用治疗方法,即能够实现同一个医生既能采用中医的方法也能采用西医的手段对患者进行治疗,通过培养这种综合型人才能够使中西医结合工作获得新的发展。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5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科学研究;新思考

中西医结合的提法在我国已经有几十年的历史,在临床方面取得了许多令人满意的成果,但关于中西结合的思路至今仍无清淅的认识,没有形成一整套理论体系。究其原因,与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在科研上完全机械地借用西医科研方法而忽略中医自身的特点有关。本文通过对现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关于科研常见模式与误区、中西医结合建设现状进行分析,探索解决中西医结合学科科研方法误区的思路和方向。

一、现今中医及中西医结合关于科研常见的模式及误区

1.1单味药或药物提取物的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

临床疗效随机对照研究是现今借鉴西医研究方法较为完善的一种中医药现代科研方法,这也是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新药研究的主要方式。主要包括植物药现代提取工艺研究、中药或提取物在机体内产生作用的生理生化研究、单味药或药物提取物临床疗效实验研究。这种模式将中药完全按照西药开发过程进行研究,最有名的当属青蒿素的研究,其他还有黄芪注射液、丹参注射液等有益气、活血、生津等功效的药物有效成分提取物研究,某味中草药抗病毒、抗肿瘤有效成分研究等。虽然较多研究成果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并取得了不错的疗效,但也明显存在“舍帅保车”的误区,丢弃中医整体观,不以中医系统理论指导中药使用,致使药效发挥受到限制,药物不良反应及副作用突出,特别是在西医院应用时,中药制剂的不正确使用所致不良事件屡见不鲜。

1.2Meta分析与文献综述

这是一种很好的临床经验积累学习的方法。Meta分析作为科研与临床的良好纽带,在西医基础研究-临床成果转化-联系指导临床医生的过程中被应用得淋漓尽致,以致发展为一个专门学科――循证医学。在国内,由于缺乏如国外科研严格谨慎的态度,很多研究结果存在偏差,借鉴现象较为严重,科研创新较少,对于Meta分析、文献综述的真实性、前沿性有一定影响。

1.3中西医结合疗效与西医疗效的对比分析

查阅文献可以发现有不少此类研究,很多疾病都有两种治疗方法的相关疗效对比研究,其最后结论常常是中西医结合的疗效更好,值得推广。这类研究多以西医为主,中医仅为辅或从属性作用,对于中西医结合的推广有着积极作用,但其对于中医、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少有实质性作用。

1.4某一治法对某证、某病的临床疗效研究

这是传统中医临床研究的延续,借助统计学、流行病、传染病等方法结合相关电脑软件等现代工具使得中医研究更加高效、深入。这种模式也是一种很好的中医学习方式,但在研究开展的过程中却不免让研究者力不从心。因为法同治不同,方亦不一定相同,按严谨、周密、精确的西方医学研究方法,这种模式在技术方法设计上难度较大,很难达到统一标准,在推理环节更是难以按数理等还原论逻辑让人达到信服。方药、针灸取穴组合灵活、变化多样,所以在中医的学习中对规律方法的总结很重要;此外,治法之下的灵活运用需要临床积累,万变不离其“宗”,医“宗”需要在临床中长年摸索,慢慢领会感悟。

二、中西医结合建设的现状

在现阶段中西医结合建设取得了不少可喜的成果,如急腹症、骨折、针刺麻醉及针刺镇痛原理,多脏器衰竭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制,砷制剂治疗白血病等研究均处于国际领先水平。在医院建设及临床发展方面,截至2012年,我国已建立中西医结合医院256家,拥有中西医结合医院执业医师13568名,中西医结合医院诊疗人次为27025861人次,门急诊人次为26336118人次。通过中医药及中西医结合国际学术交流,及中医药西医科研数据支持,使中医药在更多国家尤其是欧美国家医学界得到更广泛的认识和传播。当然,中西医结合在发展的过程中也有一些误区,已在前文提及,不再赘述,这些问题是中西医结合学科发展不能回避的问题,而解决问题的过程正是中西医结合医学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以糖尿病这一类慢性病为例,中西医结合治疗有着突出的优势,如今关于糖尿病的治疗方式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已经由传统胰岛素注射扩展到中医汤药、针灸以及太极拳、五禽戏、推拿、气功等养生锻炼。除血糖控制外,中西医结合在疾病症状缓解、并发症预防等方面有着突出的疗效,这也是现今医学界有目共睹的事实。

三、中西医结合在国内的发展趋势

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我国的疾病谱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慢性非传染病的比例大为提高,成为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单纯采用中医或西医都不能取得很好的疗效,而中西医结合能分别针对不同发病环节,发挥各自优势,互补彼此的不足。这种改变无疑为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大环境。特别是目前我国在基层医疗机构大力推行全科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需要大量的全科医生,而全科医学在我国发展很缓慢,目前基层医疗机构需要的全科医生只有通过转岗培训,既懂中医又懂西医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医生无疑是转岗培训的首选对象,中西医结合转型的全科医生将是我国社区卫生服务发展的主要力量。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鉴于中医和西医各自的特点,既要“中医西化”又要“西医中化”,要取长补短,充分发挥两者的优点。比如在药物运用上不能以中药代替中医,诊治上要正确处理“四诊”与西医检查的关系,疗效上不能拘泥于用西医衡量中医疗效,也不可以仅在实验室验证中医。本文非对现有中医、中西医结合的科研方法全盘否定,而是将查阅文献、参与科研和平时在学习过程中发现的一些常见误区罗列出来,供初涉医学的新人吸取前人发展中医道路上的探索经验。做到正确学习、运用和研究这两门医学,既要认真学习西医,特别是西医分子生物学、生化、生理、病理等基础学科,又要回顾中医经典,结合临床,从传统中医角度感悟中医,认真思考,准确把握研究的切入点。加强中医基础研究,从根本上吸收中医精华,并以基础研究发展带动临床发展,而非表面形式化功夫、生搬硬套。新事物产生之初必定存在着许多不完善的地方,知道问题所在,不断改善,随着认识的深入、理论的完善、经验的积累,相信在我们共同努力之下中西医结合学科会有一个美好辉煌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邓崇平.中西医结合现状的思考[J].医学与哲学,2006,27(3):77-79.

中西医结合的发展篇6

1目前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难题

1.1专业设置亟需进一步完善

目前中西医结合在教学的过程中仍从属于中、西医学和中药学名下,中西医结合这一学科在许多院校中还不能独立设置成一个系别,多从属于中医学系的某个专业或只是其一个专业方向。此种情况造成其教学目标欠清晰,进而在某种程度上制约了教学的实施。完善中西医结合的专业设置,明确其教学目标,能够更好地为中西医结合教学实践服务,更好地发挥教职员工的主观能动性,也有利于院校整合优势资源,能够将教学目标和责任细化到具体的教学单位,增强了教职员工的教学意识,也有利于建立更好的激励机制和信息反馈体系。

1.2中西医结合的优点很难发挥

在当今的教学模式中,中西医教学的许多核心内容是中医学或是临床医学的再现,中西医结合的优势未能在教学体系中完美体现,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中西医结合课程的主干依旧是中、西医主干课程:就目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主干课程而言,中医基础学、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是中医专业的主干课程,而现代医学基础、西医诊断学、生物化学、病理学、生理学、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主干课程,各教学科目相对独立。中、西医课程之间横向联系和纵向沟通少[8],真正意义上的中西医结合课程相对较少,教学过程中真正体现中西医两方面结合的模式少有。循证医学时代的中西医结合要求两种医疗体系进行优势互补,而不是简单的两者相加[9]。②具有学科特色的教材及教学资料很难寻找: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同时体现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特色的教材及资料仍较少见,现代医学在中西医结合教学中的知识比重较高,传统医学和中西医结余的精髓内容相对较少。③人才梯队培养:目前,中西医结合教育虽然从本科到博士已经覆盖,但是国家培养的为数不少的中西医结合专业硕士及博士毕业后从事科研或西医临床偏多,真正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并对中西医结合教学进行探索的相对较少[10],这也导致真正中西医兼顾的教师人才少之又少,给中西医结合人才的培养带来一定瓶颈。④中西医门户之见:由于种种原因,中西医两种医学之间仍存在很深的门户之见,一些中医认为西医治疗存在局限,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而有的西医认为中医存在一定不科学性”中西医结合中不中西不西”,这给中西医结合在医疗界的接受度及发展带来一定困难。

以上困难所导致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当前中西医结合专业的学生就业率低于临床医学、护理学、医学检验、药学等专业,中医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不佳,2013年某中医院校总就业率为79.81%[11]。以全日制中西医结合本科教学为例,在五年的学习过程中,不仅要研习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针灸学、中医内科学等中医课程,还要学习医用基础化学、生理学、免疫学、药理学、人体解剖学、分子生物学、病理学、传染病学、生物化学、诊断学、病理生理学等西医课程。此外,对中西医间的联络学科还要很好地掌握,相较于临床医学系的学生而言,这种模式的后果会导致中西医结合的学生在西医课程上的学习存在不足;而相较于中医专业的学生而言,其在中医课程上的学习亦存在不足,最终在择业的时候上也面临着同样尴尬的境地,处在相对不利的位置。同时,中西医结合实践场地的相对不足也制约着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临床实践能力的提高。中西医结合培养人才模式和教育理念存在的缺陷也限制了中西医结合学科的发展[12],高素质的中西医结合医学人才不仅需要掌握中医、西医和中西医结合理论知识,还需要形成新的临床思维,因此其必然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需要更完善的培养机制,必然要付出比别人更多的努力[13]。

2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鉴于目前中西医结合的教学瓶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笔者尝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培养兼具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中西医结合复合型人才的教学改进措施。

2.1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中西医结合医学的发展和提高的关键在于人才,培养出这类人才须有完善的课程体系和教学计划,同时要有配套的优秀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出的学生应是具有宽基础、广知识、高技能、硬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其个人素质、综合能力和知识体系三者应协调和谐发展,具体如下:①在教学工作中,广泛征集师生的不同意见,在无法改变目前国内中西医结合专业设置的现实面前,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意识到中西医结合专业择业的严峻形式,培养学生的忧患意识,将学生的被动学习改变成主动学习,引导学生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针对中西医结合专业学生基础课学时不足、基础知识不牢固的情况,帮助其总结中医基础理论、中医诊断学、中药学、方剂学、中医内科学的精髓理论及西医基础学科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生理学、病理学、内科学和外科学的重点内容,充分利用互联网和多媒体教学,根据学生今后的择业或考研方向,引导其分清学习的主次,理清重点内容,使教学符合学习的规律和学生的实际需要,做到事半功倍。②教材在人才培养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充分利用网络及现代科技优势,精选教学内容,科学制作教案,注重理论水平、知识深度及对学科发展方向的把握,突出新颖性、科学性,融合统编教材的相关内容。让学生花最少的精力取得最大的成果,是教职工教研能力的体现,例如在最新诊断标准出台后,及时将功能性胃肠病ROMEⅢ诊断标准传达给学生,与统编教材仍采用的ROMEⅡ体系标准进行比较,通过对ROME体系一系列标准的简要介绍和横向对比,拓宽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其学习;利用维普、万方、中国知网、Medline等系统,使其初步接触到医学文献检索这一学科,进而提升学生对中西医结合文献检索的兴趣,鼓励学生自行检索感兴趣的文献,提高自学能力。

2.2改进课堂教学方法

①可通过改进课堂教学方法来实现提高学生掌握专业基础知识和独立思考的水平,促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注重创新能力、思辨能力及综合学习能力的培养。中西医结合课程涉及众多中医和现代医学门类,许多知识的学习依赖于学生的自学,最重要的就是能综合各门学科的特征,指导学生采取正确的学习方法,提高其自学能力,如穿插式教学、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等,要求每位学生就见习或实习内容先预习,并要求每位学生准备一个相关的问题提问教员,发挥学生的主动参与精神,激发学生的能动性,使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参与者,突出教学的实践性和应用性。②在教学中启发学生,引导学生积极思维,横向、纵向对比,例如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介绍心功能不全”这一章节时,先不给予答案,让学生思考和回顾生理学、病理生理学中心功能不全的相关内容,并回答何谓心功能不全”心功能不全有何代偿机制”何谓容量负荷”何谓压力负荷”等问题。此外,还应回答方剂学中与胸痹、心悸、水肿等病治疗相关的方药,如血府逐瘀汤、失笑散、苓桂术甘汤等,通过提问来促进学生利用已学知识进行思考分析,强化记忆,使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③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鼓励学生进行提问和综合讨论。通过讨论式教学可活跃课堂氛围,培养学生的开拓性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及思辨逻辑水平。教师针对下节课所授之内容布置课前预习作业,督促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及查阅文献等途径去准备和独立思考,在课内组织学生上台演讲,并鼓励同学广泛讨论,充分阐明个人观点,最终由教师总结,使教与学更好地融合在一起,实现了师生间互动,进而提高了教学水平。

2.3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

中医学的发展根植于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中西医结合培养需要注重中医药文化的培养,加强学生对于中医药文化的认同感,使学生了解中医药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在对祖国中医药文化高度认同的基础上,积极吸收西医药文化的精华作为创新因子[14],更好地做到中西医结合。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施工工程监理工作总结范文(整理2篇

    - 阅0

    施工工程监理工作总结篇1中国建筑工程监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经历了二十多年的发展变迁,在现代建筑施工领域,监理发挥的作用日益提升,监理工作对建筑工程质量提升的价值得到了.....

    消防的演练总结范文(精选4篇)

    - 阅0

    消防的演练总结范文(精选11篇)总结是事后对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进行回顾和分析,从而做出带有规律性的结论,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