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6篇)

来源:网络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1

关键词:“人本质理论”;费尔巴哈;马克思

中图分类号:A8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2-2589(2013)31-0052-02

前言

古今中外,对“何以为人”的探索始终处于重要位置。《列子・黄帝》中说道:“有七尺之骸、手足之异,戴发含齿,倚而食者,谓之人[1]。”即将与动物的简单外貌区别作为人的定义。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把人定义为“长着两条腿的、没有羽毛的动物”,与中国古人的认识如出一辙。除开这些简单朴素的认识,19世纪前后,西方出现了一股对人本质认识的热潮,涌现出一大批学派,包括自然主义学派、黑格尔学派等。而成长于“青年黑格尔学派”的费尔巴哈批判继承了黑格尔关于人的认识的学说,提出了人本主义学说,对人的本质的认识做出了卓越的贡献,正是在此基础上,马克思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进行扬弃,实现了对费尔巴哈“人本质理论”的超越。

一、费尔巴哈对人的本质的论断

对人本质的认识的重要基础之一即对人与动物的区分。很多哲学家对这种区别心知肚明,但却把握不到最独特的根本,如柏拉图等人看到的是“两条腿”等自然属性,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黑格尔认为人的本质基于劳动和自我意识之上的,这些理论虽然无误,但比较片面。费尔巴哈批判继承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学说,提出了自己的“人本质理论”。

(一)人本质中的自然属性

人与动物具有明显区别,但人也具有动物性,费尔巴哈之前的哲学家要么简单地认为人是动物的一种,要么对人的动物性置之不理。如柏拉图认为人只是奇怪的动物,古希腊哲学家第欧根尼在人的定义中加入了“语言”的特性,但仍旧是动物的一种。黑格尔通过对人类脱离动物界的原始状态的分析,认为人的本质是精神的外化和劳动。费尔巴哈继承了通过区分人与动物,来定义人的本质的思路,认为“理性、意志和心理”是人区别动物的标志,可以作为人的本质的基础。同时,作为唯物主义思想家,费尔巴哈认为不可将人的自然属性排除到人的本质之外,正因为人有动物式的肉身载体,意识等衍生物才得以产生。

(二)人的本质

费尔巴哈的“人本质理论”,其实是一个大的综合体,包括生理学、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学等。这主要是因为费尔巴哈所处的时代,科学与宗教的斗争依然激烈,他一生都在利用科学与宗教做斗争。费尔巴哈从多个角度批判了宗教的虚伪性,而人的本质的认识也是在他展开批判的这一过程中形成的,这使他的“人本质理论”纷繁芜杂。首先,费尔巴哈没有抛弃人的自然属性,认为“完全与动植物一样,人也是一个自然本质”。其次,费尔巴哈继承了黑格尔对人具有“自我意识”本质分析,但认为“自我意识”不足以严格区别人与动物的差别,因为动物也有“自我意识”,这点从动物躲避攻击的行为中可以得到验证。费尔巴哈扬弃了黑格尔的“自我意识”论,区分了人的“自我意识”与动物的“自我意识”的差别,认为人的“自我意识”可以超越自己的肉体,并将自己与他人类比,从而使人的自我意识既包含内在性,又具有外在性,正是人的“自我意识”的外在性,使人类可以超越自然属性,开展对话、交流等活动,以及组成复杂社会组织。相反,动物的“自我意识”是内在的,基本属于本能。最后,费尔巴哈提炼了人的特质,将“理性、意志、心”看作人的本质。这种对人的特性的分析,综合了认识论、心理健康学说和伦理学,使人的本质在多学科上可以具体体现,但降低了理论的概括性[2]。

二、马克思对人的本质重新认识

(一)人的本质与人性有关

人的属性多样,不管在体质形态上,还是在意识或社会属性上,人与动物的直接差异都是无限多的,如果仅仅用人的某一种属性来规定人,总是片面的。无论是柏拉图、第欧根尼还是黑格尔,都只是在某些方面强调了人与动物的区别或人的特性,他们的理论在概括性上有所欠缺。从伦理学和词源学上讲,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具备人性。人性在词源学上,即可以将人与动物区别开,人性顾名思义即人所具有的特性,就是人的基本属性,马克思分析人性时说道:“人是什么?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3]因此,人性包括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即具有与动物类似的躯体,具有食欲和等;社会属性即人类可以利用某种能动性的组织形式,来实现目的与智慧的统一,这种目的不仅包含满足食欲和等,也包含价值实现。

(二)人性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

人性并非一成不变,人性的形成有赖于人的进化成熟,也有赖于人类社会的形成,并随着人类社会组织形式的变化而变化,其在人类不同历史时期具有不同体现,因此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性及人们关于人性的意识,“向来都是历史的产物”,甚至“整个历史也无非是人类本性的不断改变而已。”[3]这是因为首先,在人类进化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人之前,人与动物是没有本质区别的,为食物和繁衍而求生存,是进化之前的人与所有动物的共性。其次,人性是在人类社会组织形成后逐渐形成的。人类掌握了劳动技能是早期人类社会形成的基础,人与人之间的语言交流是其前提。在社会分工、财产私有、竞争和协作等社会运转的基本方式的共同作用下,最终形成了社会。人性就是在这些进程之中逐渐与动物性拉开距离,并形成明显特征的。竞争需要人性具备残忍、坚强、不择手段等特征,协助又要求人性具备友爱、相互理解、同情弱者等特征。社会组织的复杂形式与动物间散漫的生存方式的巨大差别,造成人性远比动物性复杂。最后,人性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也逐渐进步。在生产力较低的社会形态下,生存压力巨大,人性中恶意竞争心态和嗜杀欲均较严重,而随着生产力高度发达,生存压力缓解的社会中,人类的协助精神增加,实现自我价值的欲望增加。

(三)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

人的本质与人性有关,而人性取决于社会历史进程,很自然地,马克思将人的本质置于社会中考察。对人的本质的定义,既需要高度的概括性,避免对人本质认识的片面性;也需要有具体的限定,以使定义具备严格性。基于对人类社会进程的考察,马克思首先从人性的特征入手,将人的本质纳入社会关系范畴中,社会关系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与社会的关系,具备人性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该理论对人的本质的定义具有概括性。其次,由于人的本质是在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的互动中得到体现的,是人类社会交流活动的结果,不是具体的社会形态体现。理论从关系入手,剔除了社会概念中的其他内容,体现了定义的严格性。因此,马克思说道:“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

三、马克思对人性本质论的超越和现实意义

(一)超越了机械化的人性本质论

严格来说,费尔巴哈并未试图建立真正的人的本质理论学说,他只是出于和宗教斗争的缘故,分别将人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理性主义单独列出,分别来反驳宗教认为人是神创造出的、人是上帝的子民和人的实践应该接受神学理论指导等神学观点。因此,费尔巴哈的“人本质理论”在系统性和概括性上均未达到足够的深度。但是费尔巴哈多角度的分析,实际将人与动物的区别和人的本质在多层面上体现出来。尤其是对黑格尔“自我意识”理论的深入分析,将“类”的概念引入,认为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特性的体现,便是人可以通过意识的延伸,认识到自己只是一类人中的一个个体,意识可以在一类人中被相互感觉到。同时,作为唯物主义学者,费尔巴哈认为人之所以能够存在,应归功于人的自然属性。费尔巴哈在这两点上的杰出分析,使马克思得以吸取他理论上的精华,形成高度概括性和严格意义上的人本质理论。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首先综合了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使在费尔巴哈理论中静止的,没有联系的两个概念发生了有机联系。其次,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深化了费尔巴哈的“类”的分析,将“类”引申为社会,同时将社会属性的重要性置于自然属性之上,一举解决了机械唯物主义对人本质的静止的孤立的观点。社会关系既包含了人之间互相关联的实践,也包含了社会历史进程中,人性不断变化的实践。正是这两个超越,使马克思的“人本质理论”具备了理论优势。

(二)对现实条件下人的价值观的启示

马克思通过对人类社会进程的历史考察,以历史唯物主义理论,对费尔巴哈的“人本质理论”批判继承,实现了理论超越。基于人性是社会历史过程的产物的考量,马克思认为人的社会属性相对自然属性而言,更具本质意义,这是人需要依赖社会而生存的理论根基。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性并非不变,社会的进步,促进了人性向前发展。在生产力低下的古代,人性由于个体生存的压力,更多地体现动物本能,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个体的生存压力降低,人性更多地朝着促进社会整体进步,实现个体人生价值发展。因此,个体人生价值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促进的,个体人生价值的实现,需要良好的社会秩序为基础;而良好的社会秩序,有赖于个体的团结协作和个体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2013年,中国领导人提出了实现“中国梦”的理念,该理念既包含个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也包含在所有公民实现个人理想的集合下,中华民族的民族凝聚力,民族尊严,民族实力等都得到整体提升,即个人在实现自我价值时,整个社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增加,从而促进了更佳的社会秩序的形成。“中国梦”实质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体现,是马克思“人本质理论”在中国的正确实践,只有人与社会形成完全的良性互动,“中国梦”才得以顺利实现。

参考文献:

[1]列子.列子・黄帝[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3.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2

关键词:终身学习i—实验室音乐测评Web2.0技术

中图分类号:TP3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416(2013)04-0199-01

1引言

随着信息与网络的技术的飞快发展,搭建一个整合各类优质教育资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公共平台,满足学习者个性化学习,真正实现“人人乐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愿望成为可能。本文依靠沈阳数字化学习港的平台,按照教育部社区教育研究培训中心“i-实验”设计要求,应用Web2.0的思想与技术,设计开发了全国第一家音乐测评实验室。构建“寓学于唱于网络,寓歌于乐于生活,寓爱于情于心灵”的新型的社区音乐互动模式,促进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建设更好更快发展。

“i-歌唱实验室”系统建设采用了传统的Web技术开发,架构为门户网站+学习平台;功能主要由信息、网上学习、等级测评、站内互动、统计分析和支持服务等功能模块组成,课程学习采用点播课程的方式。系统资源由管理员建立并维护,用户通过浏览器访问学习课程资源,学习歌唱技巧,欣赏名家歌曲,上传自己歌曲,参加歌唱等级测评。同时展示各届歌唱比赛各类获奖选手的作品。显示各级别获奖学员作品、按评分排行的学员作品、按点击量排行学员作品、按投票数量排行学员作品。

2系统测评流程

(1)测评共设美声、民族、通俗三大类,学员根据作品类别上传数据,管理员审核后,将数据分配给相应类别的专家。(2)专家评委为学员评定成绩。比赛按唱法分美声、民族、通俗三类。每一类的比赛作品按“三级九等”评定,分别是:高级(甲等、乙等、丙等)、中级(甲等、乙等、丙等)、初级(甲等、乙等、丙等)。专家只是为学员按类别评级,不打分。学员可以同时参加几个唱法类别的评级,评级结果显示:美声:*级*等、民族*级*等、通俗*级*等)。(3)歌唱评级的周期为一个月(每月1日0:00到每月最后一天的24:00),管理员可以设定每次评级人数上限,若超过上限,还有上传作品的学员,系统提示“本期测评人员已满,请参加下期测评”。(4)献花:注册用户可以为自己喜欢的学员作品献花,但不能投票。

3系统功能设计

3.1功能结构

(1)信息模块。该模块主要集中测评公告,爱唱歌实验室意义、设计理念、达到效果,爱唱歌各栏目介绍、专家信息等。该模块主要支持所有资料进行上传、修改、删除等功能,包括下载资料的链接。系统支持一些压缩文档格式(如ZIP、RAR等),以及图片和视频格式,方便用户在线下载使用。(2)网上测评模块。该模块包括测评学员在测评周期内通过网上注册、网上学习、网上报名、专家打分、用户投票、评论、测评结果公布等环节实现完整的测评流程。(3)教学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为学员提供学习唱歌的基本知识、练习发声的方法、各种类别(美声、民族、通俗)演唱的技巧等教学视频课程;提供经典名曲、民族小调、地方特色的经典歌曲在线试听、下载;提供通俗、民族、美声三大类9个等级的参赛曲目下载。(4)系统管理模块。该模块包括系统的设置、用户的增加、删除、导入、用户组设置、权限设置等。

3.2系统用户

系统主要面向三类用户:系统管理员、学员、音乐测评专家。(1)系统管理员:主要负责系统日常管理和维护、信息、更改、增加和删除,教学资源更新、使用人员权限分配。(2)学员:通过注册后登录,点播网上提供的丰富学习资源,上传自己歌曲,参加网上歌曲测评,进行投票、评论。注册用户按评级结果分:爱好者、初级、中级和高级;爱好者为未参加过任何评级的注册用户。(3)音乐测评专家:通过系统查询指导学员学习,对分配的歌唱评级数据对学员进行相关唱法类别的评级,只评定级别,不打分。对于优秀作品,专家可以进行推荐,并重点展示。

4系统的实现

4.1前台页面

(1)导航条:包括:首页、测评公告、实验室导航、专家团队、音乐教室、音乐演播厅六个部分。(2)登陆/注册:注册会员和登陆的入口。

4.2音乐教室

(1)搜索:按课程名称进行搜索,同时可以选择类别(谱及知识、教你发声、美声演唱技法、民族演唱技法、通俗演唱技法、名曲欣赏)进行组合检索。(2)课程列表,显示五个类别的课程列表,默认显示每个类别下最新课程(如果有推荐的显示推荐的)。显示课程缩略图、名称、试听按钮、下载按钮,点击缩略图、名称、试听按钮进入课程播放页面。(3)测评报名:包括查看测评流程、测评参与办法及上传作品入口。(4)获奖选手人气排行:默认显示通俗类别下所有获奖歌手人气排行,同时按民族、美声类别进行切换显示,显示内容包括排名、用户缩略图、用户姓名、参赛曲目,点击缩略图及用户姓名进入用户页面;点击歌曲名字进入歌曲信息页面。

4.3歌唱等级

(1)分“通俗唱法”、“民族唱法”和“美声唱法”三个栏目,每个栏目有“高级”、“中级”和“初级”三个按钮,点击按钮,下面会显示相应级别的六个人气作品。点击相应级别名称,可以显示该类别该级别的所有作品。比如,点击通俗唱法的“高级”,该页面显示通俗唱法高级的所有作品。(2)每个作品显示:学员用户名、代表作(参加评级的歌曲)、欣赏、浏览量、鲜花数、我要献花六个个标签。点击“我要献花”可以为该作品献花。点击歌手用户名,可以进入该用户的个人中心。

参考文献

[1]周建华,姚永清.创新发展数字化学习社区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教育,2010(9).

[2]e学网[J].杭州(生活品质版).2011(Z1).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3

【关键词】心理健康九型人格积极心理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这一重要人生命题。老子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大学生如何更好地认识自己,保持阳光心态,化解心理问题,使心灵健康,这是他们成长中需要面对和解决的课题。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师生可以运用九型人格理论解疑释惑,对号入座,因材施教,因人而异,自我认知,努力改变,自我成长和自我超越。

1九型人格起源与发展应用

人格指的是我们的性格、气质和能力,也可以说是思想感觉和感官经验,也可称作为“现实我”。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显意识”;“本我”就是常说的“潜意识”。

九型人格的英文来自希腊词汇ennea(9)和grammos(尖角),就是九个尖角的模式,揭示事物发展过程。九型人格学起源说法不一,其中一个版本指其可追溯自西元前二千五百年或者更早。相传它发源于苏菲穆斯林教派,用以开启教众的灵性。另一说是四千多年前的安内亚格瑞灵智之学。西元1920年,乔治・伊万诺维奇・葛吉夫首先将九型人格学说传入西方,用它来阐释人类的九种特质。九种特质:1号完美型,2号给予型,3号实干型,4号浪漫型,5号观察型,6号怀疑型,7号享乐型,8号领导型,9号调停型。将这套学说发扬光大的是艾瑞卡学院的创办人奥斯卡・伊察索。伊察索将人类的九种欲望放进九型人格学说中,并将这套学说拿来做为人类心理训练的教材。海伦・帕尔默将九型人格应用于括个人成长、办公室管理及处理人际关系的窍门,近年来更扩展至夫妻相处、教育子女及亲子关系方面。著有《九型人格》、《工作和恋爱中的九型人格》。九型人格是认识自己和他人的金钥匙――它太好用了!在商业领域被应用于雇员培训、机构变革等。世界500强企业用它安排员工岗位。在企业事业单位用来改善上下级关系、同事关系等。

2九型人格的识别与层级判定

对于大学生来讲,识别自己和他人属于哪种人格是必要的。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解决矛盾,共建和谐人际关系。美国加州斯坦福大学临床精神科教授戴维・丹尼尔斯开创九型人格“五步测试法”。九型人格的识别主要是通过做不同人格的测试题计算得分而得出不同的结论。要在新生入学初,普遍开展九型人格测试,为人格教育做摸底调查和教育准备。识别的困难在于通过测试觉得自己具有多个人格特点,模棱两可,无所适从。这时要根据主导人格倾向来确定首要人格类型,即把一类性格确定为核心性格。其他人格类型排序作为自己的辅格、亚型性格来参照。此外,在理查德・里索的九型人格体系中,对每个型号进行了深入的分析,阐述健康状态下、一般状态下、不健康状态下的不同特质,这就形成了九型人格类型的发展层级,通常来说,1、2、3三个层次都属于健康层次,是自我完善和提升的方向,4、5、6三个层次属于一般状态,是大多数人固有性格模式的状态,7、8、9三个层次属于不健康状态,显示出一定的心理问题。大学生要了解自己人格所处的层级状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任务就是准确判定所管理的学生的人格特质属于何种类类型并动态掌握学生心理处于哪个层级。要积极引导教育学生摆脱不健康态,因人因地因时不同恰当施教,开启心灵密码,促进其向积极健康方向发展。

3利用九型人格进行积极健康心理辅导

3.1团体分组辅导法

九型人格分组一般分为:情感三元组、思维三元组、本能三元组。将3号实干型、4号浪漫型、2号给予型归入情感三元组。他们遇事的直接反应源于情绪、感觉和感情。将6号怀疑型、5号观察型、7号享乐型归入思维三元组。他们遇事的直接反应源于分析、了解和归纳。将9号调停型、1号完美型、8号领导型归入本能三元组。他们遇事的直接反应是用即时行动解决问题。在对学生开展积极心理辅导中,可以按不同型号分组归入到不同团体中开展活动。对情感组开导他们不要过于感情用事、不要为情所困。可以组织他们进行情景剧角色扮演,体会恰当表达情感,如亲情、友情、恋情,区分喜欢和爱情、友情和爱情。要控制多变的情绪,摆脱忧郁,不要自恋自伤自怜,自我放纵。可以引导他们运用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疏导情绪,笑对人生。对开思维组开导他们,不要优柔寡断并过于谨慎,不要冷漠,不要妄想。主要运用认知行为疗法解决他们面临的困扰。对本能组建议他们不要冲动,克服暴力倾向,要深思熟虑。

3.2分型个别辅导法

在心理辅导中,可以针对不同类型人格的学生进行性有针对性的辅导,指出人格闪光点,同时注意沟通技巧,帮助他们认清自己不足和缺点,并努力补足短板,快乐成长。

例如和1号完美型交谈要重理性分析;尽量别和1号争辩,巧妙示弱,避免正面冲突;批评1号前,先批评自己;告诉1号别揪住细节不放,要抓大放小。1号要学习自嘲,用幽默的态度去嘲笑自己的遭遇。通过心理辅导要教会1号放松之道,松弛身心。学会压力管理保持乐观。6号怀疑型的心药是增强自信心、提升勇气,比如野外生存训练、探险活动、攀岩等。9号调停型的心药是学习目标管理、时间管理,克服懒散、怠惰。要常爬山踏青,参加集体活动。

3.3任务导向辅导法

九型人格各有千秋。在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可以安排不同类型人格的学生围绕某一任务组成团队,在团队工作中大家能够很好体会各自优缺点,扬长避短,互相学习,共同进步。比如策划大学生心理健康宣传活动周,由3号建立愿景和目标、时间表、路线图,1号周密思考、查缺补漏,由7号出创意,4号制造艺术氛围和格调,5号搜集资料,6号评估活动安全,9号调和冲突和争辩,2号联络人脉,8号带领大家执行计划。

3.4误区点拨法

在心理辅导中,要及时提醒学生避免走进人格误区。点中要害,拨乱反正,增进心理健康。例如1号完美型的误区是无止境地追求完美。2号给予型的误区是不承认需要他人的爱。3号实干型的误区是只考虑目标的达成。4号浪漫型的误区是不甘平庸,认为自己与众不同。

参考文献:

[1]李小红,沈妍,刘朝阁.基于九型人格理论完善高校大学生性格的策略探析.消费导刊,2014(11)278.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4

关键词潜意识大学生心理问题形成因素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DOI:10.16400/ki.kjdks.2016.03.080

AbstractThisarticledescribesFreudandJung'stheoryofthesubconscious,andtheCollegeCounselingcommoncases,analysisofhowtoapplythetheorytoanalyzethesubconsciouspsychologicalproblemsformfactor,therebyexpandingcounselingskills,toenhancethelevelofcollegepsychologicalcounseling.

Keywordssubconscious;collegestudents;psychologicalproblems;formfactors

由于我国社会形势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由过去的精英教育,转变为现在的大众化教育。随着大学生基数的增加,大学生心理问题也愈发地突出。大学生心理问题已经是一个客观存在、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了。现在我们就结合心理学的潜意识理论,透过现象看本质,去分析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的形成因素。

1弗洛伊德潜意识理论①

1.1潜意识的本质

潜意识是人们在内心已经发生但并未达到意识状态的心理活动过程。常见的例子:人们内心深处一直被压抑而没有被意识到的欲望。

1.2意识的结构

弗洛伊德认为意识由不同意识水平的三部分所组成,这就是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1)意识:是人格的表层部分,它是由人们清楚贯彻到的主观经验所组成,是人们可以直接在大脑当中按照个体的需要随时地提取出来的认知组成部分。(2)前意识:前意识位于意识和无意识之间,由那些虽不能即刻回想起来,但经过努力就可以进入意识领域的主观经验所组成。在弗洛伊德看来,意识和前意识二者虽有区别,但没有不可逾越的鸿沟,前意识的东西可以通过回忆进入意识中来,而意识中的东西当没有被注意时也可以转入前意识中。(3)潜意识:人格的深层部分,不曾在意识中出现的心理活动和曾是意识的但已受压抑的心理活动。这个部分主要是由人类原始的冲动与本能、童年时期经历、早期的创伤性经验、被个体压抑的不合伦理的各种欲望和情感。

1.3潜意识对个体的影响

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但又是最有影响力的部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并不意识到它的存在,但其对于人类的一切行为都产生深厚的影响。例如:它影响我们的思维、感知和行为的方式,影响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影响我们婚姻对象的选择,甚至我们的爱好、兴趣和习惯等等,可以说是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2荣格的集体潜意识理论

2.1集体潜意识的本质

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最底层的潜意识,但与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的区别在于,荣格认为这种集体的潜意识是由人类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储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例如,人类都会对太阳感到温暖,对树林感到生机,这种人类种族的共同意识,都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认知组成经验,但是不同的人类种族之间,也会存在不同的遗传痕迹。荣格曾用岛打了个比方,露出水面的那些小岛是人能感知到的意识;由于潮来潮去而显露出来的水面下的地面部分,就是个人无意识;而岛的底层是作为基底的海床,就是我们的集体潜意识。

2.2荣格的意识结构

荣格的意识结构大胆地突出心理结构的整体性,提出“集体潜意识”等概念。他也认为人格结构由三个层次组成:意识(自我)、个人潜意识(情结)和集体潜意识(原型),其中个人潜意识(情结)能够有效地描述心理问题的症结所在。

2.3原型

原型是集体潜意识中一个创新性的论点,是集体潜意识形象的总汇。他是一种本原的模型,其他各种存在都根据这种原型而成形。原型深深地埋在心灵之中,因此当他们不能在意识中表现时,就会在梦、幻想、幻觉和神经症中以原型和象征的形式表现出来。

2.4人格面具

人格面具是指个体为了让社会群体更好地接纳自己而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其目的在于表现对自己有利的良好形象以便得到社会认可。人格面具能够使人在社会中获益,但过分关注人格面具,必然会忽略了人格结构中的其他部分,从而对心理健康造成危害。

3运用潜意识理论分析高校中常见的心理咨询案例

笔者从事高校心理咨询工作近五年,积累了一定的心理咨询实践经验,而且咨询对象以大学生群体为主,笔者发现大学生的心理问题具有一定特点,现总结出以下常见类型:新生适应不良、考试焦虑、自卑心理、人际沟通障碍、恋爱问题等。②现结合弗洛伊德的潜意识理论,分析高校常见心理问题形成的因素。

3.1家庭环境

前来咨询的高校学生,大部分都存在家庭问题,特别是心理问题比较严重的来访者,家庭问题更为突出。现把家庭情况分为以下几类:

3.1.1家庭不完整

该类型学生的家庭从其幼年开始就长期处于不完整状态,或父母离异,或家庭长期处于争吵破裂的状态,还有就是长期寄养在别人家庭。

(1)父母离异:该类学生在大学生活中经常会遇到恋爱问题,表现为在恋爱中容易对异性产生不信任感,例如会偷偷翻阅对方的聊天信息,查探对方的行踪等,即使自己明知道不应该这样,仍然会不由自主地怀疑对方,一点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很强烈的反应。根据潜意识的理论分析,该类型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所以童年时期渴望被关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缺乏安全感的意识深深地植入潜意识当中,以至于在长大后会表现出对别人的不信任感,在恋爱中要求对方为自己做很多事情才能满足自己的安全感需要。由于大部分学生都是在大学期间开始谈恋爱,所以很多学生在高校首次暴露该心理问题。

(2)家庭长期处于争吵破裂状态:该类学生长期处于家庭的激烈争吵状态,在大学期间多数表现为脾气暴躁,遇到事情总不能平静思考解决,偏向用高亢的语气压倒别人顺从其意愿。根据潜意识的理论分析,该类学生在童年时期就经常目睹家人争吵的场景,潜移默化地把这种行为模式植入自己的潜意识中,同时情绪容易表现出不稳定,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与行为。

(3)长期寄养在别人家庭:该类学生以农村地区的女生尤为多见,由于农村地区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所以其父母都更希望生男丁,经常造成超生的现象,很多超生的女童会被寄养在亲戚家里。由于从小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而且感到自己是被父母所遗弃的,该类学生的问题往往最为严重,表现为内向、自卑、情绪容易波动,除了会有极度的不安全感外,还会表现出明显的行为,对舍友同学蛮不讲理,对老师、家长有不满、蔑视等行为,甚至还有毁坏公物、虐待动物等表现。根据潜意识理论的分析,该类学生由于从小父母就不在自己身边,所以童年期间严重缺乏正常的父母关爱,长大后会有内向、自卑、缺乏安全感等心理,再加上自己父母为了追生男丁而把自己抛弃,对父母以及兄弟姐妹充满着怨恨之意。同时该类学生因目睹父母把所有的关爱都投放在自己的弟弟身上,故产生严重的妒忌心理。若在成长的过程中父母没有给予及时的安抚与关怀,长大后往往会有的心理,总觉得世界对她不公平。这种被压抑在内心的情绪会随着年龄的长大,到了大学这个相对自由的环境里面就会被宣泄出来,该类学生认为幼年得不到满足的欲望,长大后就要向这个社会加倍索取。

3.1.2家庭教养苛刻

该类型学生家庭完整,但是父母从小对其的教养极其苛刻,在学习上要求拿高分,在生活上要求严谨细致。若孩子做不到就严厉呵斥,甚至还动手打骂,并少有时间与孩子交流,也不允许孩子娱乐玩耍。该类型的学生内向、自卑,说话结巴,做事死板,缺乏灵活性,不善于交流,不懂得与他人协作。

3.1.3家庭极度贫穷

该类学生家庭非常贫困,支付每天的吃穿费用都显得困难,甚至大学的学费都是东拼西凑的,此类学生具备强烈的内向、自卑性格,看似温顺,但是一旦触碰到其心理底线,就会一发不可收拾。根据潜意识理论的分析,该类学生从小生活在捉襟见肘的环境里面,感觉自己低人一等,也常常目睹自己父母为生计而尝尽心酸的情景,想通过努力改善自己的生活。所以他们的求胜欲较强,但是为了得到同学的认可,往往给自己打造一副温文儒雅的人格面具,所以情绪不敢表现在外,久而久之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产生。

3.2童年经历

每个人都会有着自己的童年经历,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们对自己的童年经历只会记得很少一部分,但是童年经历却塑造出我们一生的人格。早期的童年经历随着时间的推移,从当年的意识沉淀为潜意识,在日后无形地影响着我们一生的行为与思想。③如果在童年遇到一些负面的事件,而且事件对人的心灵造成了巨大影响,待成长后这种影响还会继续延伸。比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草绳”,童年被蛇咬过,这种疼痛感即使随着时间的推移也难以消除,只要见到类似于蛇的物体,被埋藏的潜意识又会被勾起来,而且是不受控制地勾起来,让我们再次回想起被蛇咬的疼痛感,即使知道是草绳,不会对自己有所伤害,但是还是不由自主地敬而远之,运用荣格潜意识的理论描述,这便是形成了情结。典型的案例:童年时期被过的女生,长大后会特别厌恶男人,形成了对男人具有排斥感的情结,该类学生往往容易发展为同性恋,选择女性为自己的恋爱对象。

3.3地域风俗文化

不同地区的风土人情都会对个人的人格形成产生深远的影响。此因素用荣格的集体潜意识更容易解释。由于每个地区有着各自的风俗习惯,根据荣格的理论,集体潜意识是人格结构中最底层的潜意识,包括祖先在内的世世代代的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储存在人脑中的遗传痕迹,所以每个地区的每个人,其基因里就带有当地的特色。比如沿海的居民大多适应潮湿气候,以吃海鲜为生;内陆的居民大多适应干爽的气候,以畜牧业为主。具体案例:随着政府招生政策对西部内陆的学生的倾斜,每年会有越来越多的西部学生考入广东省内的高校。往往这类学生在大学中都会产生适应不良的问题。很多这类的学生一开始都愿意配合老师的指导,去努力适应南方沿海地区的生活,但是由于地域风俗文化的差异太大,集体潜意识对人的影响深远,故往往怎么努力都较难做出改变例如每年3至4月份,是广东地区最潮湿的时候,这时候来自西部地区的学生感觉最难受,容易产生水土不服的情况,出现关节疼痛或者拉肚子的现象。由于身体上的不适应,也让学生的情绪受到影响,表现为内向、自卑,时常后悔自己当时选择广东的高校,出现自责、怨恨的心态,同时也对自己在大学的学业与人际交往产生负面情绪。因此,如有外省的学生前来咨询的时候,都要了解其在学校的生活情况如何,应尽量安排同乡的同学在平时予以辅的安慰与陪同。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5

【关键词】同性恋;角色区分;性别角色;伴侣;横断面调查

doi:10.3969/j.issn.1000-6729.2009.03.011

中图分类号:R167,C913.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6729(2009)003-0192-04

受异性恋模式的影响,刻板印象中人们认为同性恋按角色可以分为“主动”和“被动”两种。研究表明,在同性恋的角色中,有人扮演支配的、施予的、主动的角色,有人扮演服从的、接受的、被动的角色,但也有同性恋在同性中并不是固定地扮演某个角色,有时扮演主动角色,有时扮演被动角色[1]。在中国同性恋亚文化中,男同性恋中扮演主动角色者称为“1”,扮演被动角色者称为“0”,二者都可以扮演者称为“0.5”;在女同性恋亚文化中则分别称之为“T”、“P”和“H”。T为英文“Tomboy”(字面意思假小子)的缩写;P则是老婆“中婆”(PO)的缩写;H是日文“变态”的罗马读音“Hentai”的缩写,在女同性恋中指不区分角色者。李银河调查发现中国同性恋中典型的主动角色和被动角色者都很少,大多数均为角色互换者[1]。

Bailey等[2]研究了同性恋择偶偏好的特点,结果表明同性恋更喜欢典型性特征的同;具体而言,男同性恋更喜欢男性化的同,女同性恋更喜欢看起来更有女人味的同。正是因为不同同性恋个体偏好不同,所以才区分出了不同的角色。但在伴侣选择过程中不同角色之间以一种什么样的规则完成,尚未看到相关研究报告。

同性恋的角色表面上看是基于中不同角色而区分的,而且独立于性别角色认同中男性、女性这两种角色[1];但这种角色体现的是两种相对的男性化角色和女性化角色,这两种角色可能和个体的男性化、女性化特质相关。Terman和Miles比较了男同性恋中“被动”和“主动”两种类型的同性恋在男性化、女性化上的差异,结果表明主动型在男性化上高于被动型,被动型则在女性化上高于主动型[3]。因此,同性恋中不同的角色区分可能是基于个体某些心理特质(如男性化、女性化)。性别角色是由一定的文化所认定的适合于男性和女性的行为系统,同时还包括那些被看作是构成男性和女性的基本的态度和情感[4]。如果同性恋中不同角色区分只是一种性偏好的话,则不会和性别角色有必然的关系,如果这种角色区分一定程度上是基于心理因素的话,势必与性别角色有某种对应关系。本研究将从心理学角度进一步了解同性恋角色区分的特点,着重从角色区分来了解同性恋对伴侣角色要求的情况,同时考察角色类型与性别角色的关系。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鉴于同性恋人群的隐密性,本研究采用网络调查的方法。调查对象通过专门的同性恋网站、聊天室、QQ群等宣传招募。将问卷以附件形式发到意愿者留下电子邮箱里,待调查对象完成后将填好的问卷发到问卷上注明的指定邮箱。最后,将测试结果反馈给受试。

从2007年7月到11月,收回来自全国111个大中小城市447份问卷,有效问卷437份。其中男同性恋220(50.3%)人,女同性恋217(49.7%)人。年龄13~46岁。男同性恋中有1人

1.2工具

1.2.1自我认定的角色区分

通过文献及预先的访谈了解到,同性恋在同性关系中的角色并不能简单地归类为某个角色,而大部分同性恋者都只是一种角色偏向。为了方便同性恋者作答也确保调查结果的真实性,本研究角色名称采用同性恋亚文化中同性恋者熟悉的代号,将同性恋角色从“纯0/P(单一女性角色)”到“纯1/T”(单一男性角色)划分为5种。具体问题为:在同性关系中你扮演的角色是。(A)纯0/P;(B)偏0/P;(C)0.5/H;(D)偏1/T;(E)纯1/T。

虽然有的调查对象可能从来没有过同性恋人或没有过同性性经历,但其仍然会自我认定为某一角色。在同性恋亚文化中这种角色区分似乎已是一种潜规则,即使刚接触者也会受其影响而进行自我角色认定。为了便于分析,参照文献中对同性恋角色的提法[1,3],将自我认定为“纯0/P”和“偏0/P”的同性恋均归为“被动型”-在同性关系中主要扮演女性角色,将自我认定为“纯1/T”和“偏1/T”的同性恋均归为“主动型”-在同性关系中主要扮演男性角色,将自我认定为“0.5/H”的同性恋归为“两可型”-在同性关系中既可以扮演男性角色也可以扮演女性角色。

1.2.2对同的角色要求

本研究中的伴侣是指类似异性恋之间的男朋友、女朋友的感情伴侣,而非单纯的。具体问题为:你对你同的角色要求是:(可多选)。(A)0/P或偏0/P;(B)0.5/H;(C)1/T或偏1/T;(D)都可以。

为了明确同性恋自我认定角色与对同角色要求的关系,归类如下:“被动型”选“B或C或BC”的和“主动型”选“A或B或AB”的通归为“互补型”;“被动型”选“A或AB”的和“主动型”选“C或BC”的通归为“相同型”;无论“被动型”或“主动型”,对伴侣角色类型要求选“D”的均归为“均可型”。由于“两可型”选任何一种类型都可以理解为互补,所以没有对其进行归类。

1.2.3基本情况调查表

该表包括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所在的城市、知道自己是同性恋的年龄、开始接触同性恋的年龄以及已经接触同性恋的时间(包括网络接触)。

1.2.4性别角色量表(Bemsexroleinventory,BSRI)[5]

该表由Bem于1974编制。包括男性化和女性化维度各20题目,采用7级评分法,1代表从来或几乎不符合,7代表总是或几乎总是符合。分别计算男性化题目和女性化题目的平均数来得到男性化、女性化的得分。研究表明该量表在中国的适用性良好[6]。本研究中男性化、女性化及总体的信度系数分别为0.86、0.78和0.85。

1.3统计方法

对不同角色类型和性别角色类型进行卡方检验。

2结果

2.1同性恋自我认定的角色类型

表1显示,男同性恋自我认定的单一角色(纯0、纯1)较少;女同性恋自我认定的单一被动角色(纯P)较少,自我认定的单一主动角色(纯T)相对较多。

归类后同性恋角色结果见表2。表2显示,男同性恋在3种类型上差异不显著,女同性恋中“主动型”占58.1%,显著多于其他两种类型。

2.2不同角色类型同性恋在性别角色类型上的分布

按照Bem的双性化模式,根据受试在量表上的得分将其分为男性化、女性化、双性化和未分化4种性别角色类型。根据本文全体受试得分,分别求得男性化、女性化得分的中位数均为4.95,按中位数对受试进行性别角色分类,其中男性化或女性化1种得分高于其中位数(不含中位数)为男性化或女性化,2种得分均高于其中位数为双性化,2种得分均低于其中位数为未分化。

表3显示,男同性恋和女同性恋性别角色中均为双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较多,男同性恋中女性化类型多于男性化类型,女同性恋中男性化类型多于女性化类型。不同角色类型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差异较大,无论是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被动型中女性化类型多于男性化类型,主动型中男性化类型多于女性化类型,两可型中男性化类型和女性化类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3同性恋对同的角色要求

所有受试中只有5名为相同型,可能是由于受试在作答时不认真或者笔误造成,不符合常理因此没有进行分析。互补型和均可型的分布情况见表4。表4显示不论是男同性恋还是女同性恋对伴侣角色要求上互补型大于均可型。

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同性关系中角色区分主要有被动型、两可型、主动型3种类型,单一的角色类型很少。对于男同性恋,被动型多于主动型,而对于女同性恋,主动型多于被动型。这可能和同性恋在性格的异性偏向有关。Lippa研究表明男同性恋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女性化,所以男同性恋被动型多于主动型;女同性恋在一定程度上偏向于男性化,故女同性恋主动型多于被动型[7-8]。这也说明同性关系中角色的区分可能和心理的男性化、女性化程度有关。

本研究结果还显示性别角色类型上双性化和未分化类型较多,这与有些以异性恋为被试的研究结果[9-10]一致。同性恋不同角色类型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角色区分不仅仅是基于的一种区分,同时也包含了一定的心理成分。被动型扮演女性的角色,在性别角色类型上女性化明显多于男性化。主动型扮演男性角色,在性别角色类型上男性化明显多于女性化。同性恋在角色区分上,可能和自己的性别角色有关,在同性恋团体中,如果一个个体在团体中男性化较高,可能扮演主动型角色类型;如果女性化比较高,则可能扮演被动型角色类型。

虽然同性恋角色区分表面上看是根据中不同角色而划分,但仅仅中的角色区分不会表现出其在性别角色类型上的差异。这种差异更可是由于角色区分在一定程度上是基于个体的一些心理特质如男性化、女性化等,个体可能根据自己偏于男性化或女性化而选择自己的角色,而中的角色类型可能只是角色的外在表现形式,或许这种角色区分除了之外,在其他日常交往的细节方面也有体现,有待于进一步的研究证实。

两可型由于既可以扮演主动型也可以扮演被动型,所以在对伴侣要求上有一定的灵活性。本研究结果表明主动型和被动型对同角色的要求可以分为互补型和均可型两种。在本研究中平均67.7%(男65.2%、女70.2%)的角色偏向型(主动型和被动型)同性恋对伴侣的角色要求与自己的角色“互补”,而32.3%(男34.8%、女29.8%)则对伴侣角色没有明确的要求。可能大多数的同性恋还是受异性恋模式的影响,在选择同上也要求“互补”。也可能是由于角色“互补”的同性在一起,会比较和谐且彼此都可以得到生理及心理上的满足。而少部分均可型的同性恋可能更看重的是两个人在一起的感情,而角色问题不是很重要。

参考文献

[1]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161-176.

[2]BaileyJM,KimPY,HillsA,etal.Butch,femme,orstraightacting?Partnerpreferencesofgaymenandlesbians[J].JPersSocPsychol,1997,73:960-973.

[3]SandfortTG.M.Sexualorientationandgender:Stereotypesandbeyond[J].ArchSexualBehav,2005,34:595-611.

[4]KazdinAE.Encyclopediaofpsychology[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00:430-457.

[5]RobinsonJP,ShaverPR,WrightsmanLS.性格与社会心理测量总揽.下册[M].宇,王登峰.译.台北: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97:743-756.

[6]PengT.ConstructValidationoftheBemSexRoleInventoryinTaiwan[J].SexRoles,2006,55:843-851.

[7]LippaRA.Sexualorientationandpersonality[J].AnnRevSexRes,2005,16:119-153.

[8]LippaRA.Sexdifferencesandsexualorientationdifferencesinpersonality:FindingsfromtheBBCinternetsurvey[J].ArchSexualBehav,2008,37:173-187.

[9]卢勤,苏彦捷.性别角色与基本人格维度的相关研究[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40:642-651.

人类学和心理学的区别篇6

[关键词]审计;调查;计算机辅助审计

doi:10.3969/j.issn.1673-0194.2012.23.019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194(2012)23-0030-02

1总体分析数据,确定审计重点

(1)数据转换。首先,从出版社销售和成本两个子系统中分别采集4年有关销售和成本明细情况的销售表和成本表,进行数据清理后,导入AO系统。其次,从出版社有关部门取得“教科书分类表”,导入AO系统。

(2)生成“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和“教科书成本明细表”。该出版社出版的图书种类较多,包括专业图书、教科书、辅导教材和其他种类图书,仅其中一年就多达几百种。本次审计调查的对象为初级中学教科书,因此首先要筛选出所有教科书的数据。首先,分别合并4年的销售表和成本表,将运行结果导出Excel表,再导入AO系统,生成“销售总表”和“成本总表”。其次,将“销售总表”和“成本总表”分别与“教科书分类表”以“书号”为关联字段进行连接,生成“教科书销售类别表”和“教科书成本类别表”。第三,在“教科书销售类别表”和“教科书成本类别表”上查询并筛选生成“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和“教科书成本明细表”。

(3)分析数据,确定重点调查对象。分析“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发现,销售收入排名前三十位的全部为初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读本》及有关辅导教材。因此对《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情况进行了初步统计,发现其销售收入约占总销售收入的80%和教科书销售收入的90%。通过总体分析,审计人员将《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科书确定为重点调查对象。

(4)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中间表”和“成本中间表”。首先,根据“教科书销售明细表”和“教科书成本明细表”查询并筛选出所有《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情况,整理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明细表”和“成本明细表”。其次,在“销售明细表”和“成本明细表”中,汇总生成《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分类汇总表”和“成本分类汇总表”。第三,在进一步的数据分析中,引入《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定价”和“印数”两个指标,将其与“销售分类汇总表”和“成本分类汇总表”进行连接,得到《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销售中间表”和“成本中间表”。

2重点数据分析,发现异常点

(1)分析销售收入。根据数据分析需要,在“销售中间表”上添加字段“发行地区”、“总码洋”、“销售码洋”和“发行折扣”,生成“销售分析表”。按“发行地区”字段分类统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发行折扣,利用AO软件中的“图表查看”功能绘制出折扣线性图,图表显示某些地区的图书发行折扣高于国家所规定的28%。

(2)分析成本。同理,在“成本中间表”上,添加字段“发行地区”。由于图书在各个地区的印数不同,各项费用之间不具有可比性,因此添加“印刷费平均”、“其他费用平均”等字段,生成“成本分析表”。在“成本分析表”中按“发行地区”分类统计成本的各项平均值。然后利用AO软件中的“图表查看”功能绘制线性图表。发现,“成本——其他”、“成本——印刷”和“成本——稿酬”费用明显高于平均水平,出现异常畸高现象,审计人员将其确定为待落实的疑点。

(3)成本利润率的综合分析。将“收入分析表”和“成本分析表”以“书号”为关联字段连接后生成“成本利润分析表”,汇总统计《心理健康教育读本》的收入和成本总额,分摊《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科书应承担的管理费用后,计算出平均成本利润率高达34%,与国务院降低中小学教材价格的政策及中小学教材实行保本微利的原则相悖。

3核实异常点,发现违纪违规问题

(1)对销售折扣进行进一步核实。发现《心理健康教育读本》教科书折扣率最高达到38%,远高于国家规定的28%,调查了解到,折扣部分大量用于教科书在当地的推广宣传。

(2)核实“成本——其他”和“成本——印刷”费用畸高的异常现象。通过“成本分析表”找出对应的原始凭证,查阅后发现,“印刷费”和“其他费用”中隐藏了大量教材推广费、发行费等不符合规定的支出。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高血压日宣传总结范文(精选3篇)

    - 阅0

    高血压日宣传总结范文(通用6篇)总结是指社会团体、企业单位和个人在自身的某一时期、某一项目或某些工作告一段落或者全部完成后进行回顾检查、分析评价,从而肯定成绩,得到经验,.....

    家长会的邀请函范文作文(精选2篇)

    - 阅0

    家长会的邀请函篇1尊敬的家长:您好!为了让您全面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情况,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进一步和家长一起探讨孩子的教育和培养问题,形成家校教育的合力,促进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