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定义(6篇)

来源:网络

社会心理学定义篇1

论文摘要:普列汉诺夫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社会结构“五层次论”,阐明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社会结构理论是}土会学和历史观的重要内容。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创造性地将社会心理引进社会历史研究领域,阐明了社会心理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规律,并特别强调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之间的辩证关系,丰富、充实和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有力地批驳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责难和歪曲,为捍卫、传播和发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作出了重要贡献,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改革实践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理论源流和时代背景

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直接建立在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之上。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对人类社会的基本结构作了经典的表述“人们在自己生活的社会生产中发生一定的、必然的、不以他们的意志为转移的关系,即同他们的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合的生产关系。这些关系的总和构成社会的经济结构,即有法律的和政治的上层建筑竖立其上并有一定的社会意识形式与之相适应的现实基础。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不是人们的意识决定人们的存在,相反,是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在这里,马克思从总体上对社会形态的内部结构作了科学的解剖,即把社会结构概括为四个层次:生产力一生产关系一法律、政治的上层建筑一社会意识形式,并第一次明确地提出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的思想。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对于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没有进一步展开。恩格斯在晚年提出了著名的“中间因素”理论,论述了政治、法律、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社会意识形式的“互相影响”,并对经济基础发生影响的关系,指出了社会经济因素多半是通过上层建筑中的政治、法律、道德等“中介”决定远离经济基础的社会意识领域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的发展的,从而揭示了社会意识受社会经济因素制约的客观过程和途径,极大地补充、丰富和发展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原理。恩格斯虽已隐约地意识到了哲学等社会意识形式与政治之间似乎还应该有个“中间环节”,但遗憾的是他并没有来得及作更多的论述和发挥。马克思、恩格斯逝世以后,继承他们的是第二国际的一些理论家。普列汉诺夫是其中的重要代表。普列汉诺夫在继承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结构理论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把社会心理引入社会历史研究领域,提出了著名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亦称“五项论”),将马克思的经典公式具体化了,并对恩格斯提出的“中间因素”的构成以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作了开拓性的探索和研究。

除了理论上的渊源,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提出和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也有密切的关联。19世纪末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经历其产生之后的第一个世纪之交时,恰逢资本主义历史发展的转折时期。以电力的广泛应用为特征的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巨大发展,推动了欧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生产的高速增长及资本积聚和集中的迅速发展,造成了资本主义由自由竞争向垄断阶段过渡。这时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已经结束,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机还不成熟,在这种情况下,工人运动只能在和平条件中并利用和平条件来发展自己。随着各国工人政党的形成和第二国际的建立,进一步推动了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而随着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出现,反映这些变化的各种理论流派和思潮纷至沓来,其中不乏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及现实意义的怀疑、责难和攻击,一些唯心主义和机会主义者直接向历史唯物主义发起了进攻。恩格斯去世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内部也出现了以伯恩施坦为代表的修正主义思潮。

在第二国际理论家那里,历史唯物主义面临的最根本的危险是被曲解为机械的经济决定论。当时新康德主义用折衷主义的因素论来反对唯物主义一元论历史观,他们认为,在历史过程中发生作用的诸如经济的、思想的、法律的、政治的、道德的等多种因素都是等价的,各自是独立的本原。它们之间只有相互作用,而不存在决定与被决定的关系。德国唯心主义社会学家、莱比锡大学教授保尔·巴尔特说“经济史观”是马克思历史理论的最恰当的名词。伯恩施坦则指责马克思过分强调历史上技术和经济的决定作用,因而忽视了思想的作用,这样人便成了客观经济法则的盲目崇拜者和消极的旁观者。按照俄国民粹派的说法,马克思主义者是所谓“依靠经济弦线为生”的“经济唯物主义者”,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理论则是为了“经济因素”而牺牲其他社会因素,并从根本上否认个人在历史上起作用的学说。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的出现,激起了国际上的马克思主义者的强烈反对,特别是第二国际内部展开了批判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捍卫马克思主义的斗争。在这场斗争中,以普列汉诺夫为代表的第二国际理论家们,不仅注重对伯恩施坦的理论观点和策略主张进行深入的批判,而且注重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本身作进一步的思考、探索和新的阐发。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就是在这一理论批判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二、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理论蕴涵

普列汉诺夫先后发表了《论一元论历史观的发展》、《论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等著作,深人系统地探讨了在他看来作为一般社会学理论的历史唯物主义的各种基本问题,社会结构“五层次论”是他在这—探索过程提出的—个最著名的新命题。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可以谠是他的社会学思想的核心,是他研究唯物史观的总纲。具体而言,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主要包括以下几层蕴涵。

首先,普列汉诺夫在马克思的社会结构学说中明确地增添了“社会心理”这一环节,强调了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普列汉诺夫指出:“如果我们想简短地说明一下马克思和恩格斯对于现在很有名的‘基础’对同样有名的‘上层建筑’的关系的见解,那末我们就可以得到下面一些东西:(一)生产力的状况;(二)被生产力所制约的经济关系;(三)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生长起来的社会政治制度;(四)一部分由经济直接所决定,一部分由生长在经济上的全部社会政治制度所决定的社会中人的心理;(五)反映这种心理特性的各种思想体系。”哳㈣在这里,普列汉诺夫把影响人类历史发展的各种社会因素概括为五个层次:生产力一生产关系一社会政治制度一社会心理一思想体系。比较一下马克思的经典论述,我们不难看出,普列汉诺夫称马克思说的“法律、政治的上层建筑”为“社会政治制度”,而把“社会意识”分成了两种基本的形式——“社会心理”和“各种思想体系”。在普列汉诺夫看来,在社会存在和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即思想体系之间,有一中介环节,即社会心理,其中一部分由社会的经济基础所决定,一部分由社会的政治制度所决定。在社会心理的基础上,才产生着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他认为,社会经济、政治关系对思想体系的决定作用,必须以社会心理为“中介”,而思想体系也只有通过社会心理这个中间环节才能反映社会经济关系和政治关系。作为中介的社会心理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人们要达到对各种社会关系的理性认识,必须通过对大量“日常意识”的总结。亦即是说任何形式的思想体系反映社会存在时都是这样那样地依据“社会心理”并概括“社会心理”的。是社会人的心理的集中反映;二是思想体系要反作用于社会存在,首先必须“普及”、“扩展”“凝冻积淀”为社会心理,变成人们行动的信念。“迟慢的心理进化先于经济革命”。总之,社会心理是联系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形式之间的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其次,普列汉诺夫通过对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的比较分析,进一步揭示了社会意识的内在构成和发生、发展的规律强调社会心理是一切思想体系的共同根源。按照普列汉诺夫的解释,社会心理是社会意识的感性阶段,指的是特定时期特定民族或特定阶级、阶层广大群众中普遍流行的,在日常生活中自发地形成的,没有经过系统整理的精神状态,包括各种感觉、情绪、观念、要求、愿望、理想、习惯、风尚、道德情操、审美趣味等等,也就是马克思所说的一种“日常意识”;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的理性阶段,是经过思想家、学者、文艺家概括化了的、系统化了的社会意识,包括法律的、政治的、宗教的、哲学的、艺术的等思想观念。在普列汉诺夫看来,社会心理和思想体系虽然都根源于社会存在,但他们有高级低级之别,直接间接之分。正如一切高级的运动形态包含并依赖于低级的运动形态一样,一定的思想体系作为高级形态的社会意识,也不能脱离它的低级形态——社会心理。因此,普列汉诺夫强调社会心理是思想体系的直接来源。普列汉诺夫指出:“一切思想体系都有一个共同的根源,即某一时代的心理。”“‘社会人’具有一定的心理,而这种心理的特性决定他们建立的一切意识形态。”普列汉诺夫明确地把思想体系与社会心理的关系概括为社会心理对思想体系的“根源关系”和“决定关系”。当然,这种“根源关系”和“决定关系”,不是指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之间何者第一性、何者第二性意义上的基础关系和本原关系,而是指社会意识范围内思想体系对社会心理的依赖关系。

第三,普列汉诺夫尤其重视社会心理和文学艺术的关系,明确地将社会心理引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的领域,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社会心理分析法的确立提供了理论依据。普列汉诺夫把深人研究社会心理及其中介作用,看作是探究艺术和各种思想体系发展史的一个重要关键。他指出:“要了解某一国家的科学思想史或艺术史,只知道它的经济是不够的。必须知道如何从经济进而研究社会心理,对于社会心理若没有精细的研究与了解,思想体系的历史唯物主义解释根本就不可能。因此,社会心理学异常重要。甚至在法律和政治制度的历史中都必须估计到它,而在文学、艺术、哲学等学科的历史中,如果没有它,就一步也动不得。”

在思想体系和社会心理的关系中,普列汉诺夫尤其重视文学艺术与社会心理的关系。在他看来,文学艺术作为思想体系的一种特殊形态,是以具体的感性形象来反映人们的思想、情感、爱好、习惯以及人与人之间的各种复杂关系的;文艺的这个特点,决定了它与社会心理有着更为密切、更为直接、更为明显的联系。他指出,文学艺术是社会心理的反映,社会心理是文学艺术的直接来源。普列汉诺夫认为,文学艺术的直接来源是社会心理,而社会心理的性质又是由社会经济状况和人们所处的那些相互关系的特性所决定的。但这只是一个方面,普列汉诺夫同时还看到另一方面:来源于社会心理和社会存在的文学艺术,也能对社会心理、社会存在起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文学艺术一旦产生,必然要向社会、向读者发出一定的信息,以此去影响人们的思想情绪;一定时代的文艺作品,对形成人们的意向和情趣具有深远的影响。为此,他对欧洲各国各个历史时期的不同阶级、阶层、职业的人们的社会心理作了许多概括,进行了生动的和极有价值的说明,指出这些心理如何反映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如何反映在当时的哲学思想、文艺作品和历史著作中,以及发生过怎样的社会影响。普列汉诺夫的这些研究和阐述对于将文学艺术同政治、经济简单、粗暴地联系起来的庸俗社会学文论是一个具体的有力的批驳,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中的社会心理分析方法的确立奠定了思想基础。

三、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综上所述,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贯穿着三个方面的基本思想:其一是始终强调社会结构的客观性,坚持用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社会物质生活决定社会精神生活的唯物主义原则解释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其二是始终强调社会结构是一个由多种层次和多种因素构成的活生生的有机体。社会结构的各个层次和各种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形成了社会的运动。其三是始终强调社会心理在社会结构中的中介作用,尤其注重文学艺术和社会心理的重要关系。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提出,不仅有力地批驳了伯恩施坦修正主义思潮对唯物史观的责难和歪曲,而且极大地丰富、充实和具体化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结构理论,为捍卫、传播和发展唯物主义一元论的历史观作出了重要的历史贡献。

普列汉诺夫是在坚持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这一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的前提下,提出并阐述社会结构“五层次论”的。难能可贵的是,普列汉诺夫既没有将经济理解为考察社会意识形式的唯一的“弦线”,也没有将社会心理解释为独立的精神王国和精神实体。普列汉诺夫的这一理论成果,对于我们今天的理论研究、改革实践和文化建设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从理论研究上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唯物史观和社会意识的研究,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具有指导意义。长期以来,我们在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中,对于理论形态的社会意识比较重视,而对于社会意识的低级形式——社会心理一直重视不够,甚至将其长期排斥在历史唯物主义之外。由于忽视了社会心理的作用,把社会意识仅仅看作是对社会存在的直接反映,因而对社会存在和杜会意识关系的理解存在片面化、绝对化的倾向。近些年来,不少学者运用普列汉诺夫的社会心理学说解释和分析当前的一些社会现象,使唯物史观和社会意识的研究获得了新的进展。但是,这些阐释和发挥还远远不够深入。对于我国学界来说,社会心理学仍是唯物史观尚未系统开发的领域。对于马克思主义历史观,对于上层建筑理论,“社会心理”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范畴,它填补了由经济关系、政治制度到思想体系之间的空白地带,完善了唯物史观的理论体系,使人们对历史的解释和说明更加科学和合理。因此,深入研究社会心理意识的内在构成及其发生、发展规律,全面把握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运动过程,仍是当前发展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任务。

从改革实践上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对于我们进一步深化改革、建设和谐社会具有指导意义。社会心理和改革实践是互相制约、互相促进的。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的攻坚期、发展的关键期、社会的转型期,也是各种社会矛盾的凸现期和社会心理的敏感期。政治、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的变迁必然会深刻地影响着社会心理的走向,但与此同时,社会心理也以同样激烈的反作用力,超前或者滞后地影响着政治、经济体制与社会结构的变革。在谋求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面临着改革攻坚阶段的挑战,我们应该更加关注社会各阶层的心理变化,不仅要准确地把握不同阶层的社会心理对于制度变迁的承受能力,更要从和谐发展的角度来有针对性地引导和发挥这种社会心理对于制度安排的积极影响。

从文化建设上看,普列汉诺夫的社会结构“五层次论”,对于我们准确把握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推动文化创新具有指导意义。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呈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多样性的特点,审美情趣、欣赏习惯、评价标准等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不同。为此,我们的文艺工作者必须准确把握社会文化生活的新特点和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在内容上、形式上进行积极探索和大胆创造。要深入改革开放第一线,深入经济建设的最前沿,深人人民群众的日常生产生活,真实表现人民群众的喜怒哀乐,热情讴歌普通群众的精神风貌,使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社会心理学定义篇2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地理学科;渗透

党的十提出要在全社会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本文就地理教育中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和策略进行探讨。

一、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必要性

1.地理学科承载的功能

从地理学科承载的功能看,其不仅仅传授给学生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提高学生的地理能力,训练学生的综合思维,还承担起对学生相应的育人功能:学校地理教育应担当起对学生进行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教育;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观念,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等功能,地理学科还承担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的功能。

2.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要求

一定社会的政治决定一定社会的教育,一定社会的教育为一定社会的政治服务,地理教育也不例外。党对教育的领导权决定地理教育必须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十以来,全国各界都高度重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承载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1]。”刘云山同志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本质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在思想和精神层面的质的规定性,凝结着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体系和制度的价值表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价值引领[2]。”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要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中小学教育全过程[3]。

从以上表述可看出,我党在新时期已经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全民进行教育作为当前大政方针之一,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地理教育也必须遵循、遵守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践行和培育青年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部分教师认识的误区

少部分地理教师认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政治学科的事情,是政治教师的责任,与自己关系不大;也有许多地理教师想响应党的号召,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到教育教学中,但不知道在何时、何地、何情境下渗透火候最好,效果最佳。大部分教师往往在课堂开头或者结尾采用贴标签、口号式的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叙述一遍,转达给学生,认为这样就是对学生进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整个教育过程显得生硬。

二、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策略

1.吃透核心价值观的内涵

“知之愈深,行之愈笃”。教人一杯水,自己要有一桶水,甚至是源远流长的江河,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传授也是如此。教师如果自己思想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认识肤浅,一知半解,不能深刻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涵及它们之间联系,在地理教学中就会照本宣科,生拉硬拽,牵强附会,达不到既定的教育效果。因此,教师只有自己认真学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通晓其实质,领会其精神内涵,认识其实施意义,灌满自己的“水桶”,在地理教育教学中才能融会贯通,灵活运用,得心应手,达到传道授业解惑的目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社会主义价值观内容的一部分,是其中最重要、最主要的思想,是最关键的内核,被表述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共12个词,24个字。对此内容教师不但需从微观层面把握每个词语本身蕴含的深刻意义,还应从宏观层面对其进行掌控。主要从以下层面进行把握: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目标的表述,是国家层面的价值追求;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对社会主义美好社会的表述,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国家对公民道德层面的规范要求,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每个层面的内部有各自的逻辑,同时三者之间又存在深刻内在的联系: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居于最高层次,对其它层次的价值理念具有统领作用;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基础;社会主义目标的实现、美好社会的建成离不开公民个人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2.找准教材内容的融合点

中学地理学科知识广博,内容众多,有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区域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跨自然和社会科学两个领域。这些诸多内容中,并非每一个领域、每一个专题都能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师要研究课程标准,分析教材内容,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地理授课内容的共同点、融合点,适时渗透。

分析中学地理诸多内容,它们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常存在以下三方面的联系:一是有一部分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紧密。如课程标准要求联系“21世纪议程”,概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领悟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人类的必然选择;认识在可持续发展过程中,个人应具备的态度和责任。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等内容,此部分涉及可持续发展的知识、人地关系思想、环境伦理教育、人口、资源、环境等国情、国法、国策的内容,教师一定要利用教材,大张旗鼓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二是有一部分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联系松散。如结合实例说明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教师必须进行深入思考,认真分析,充分挖掘教材背后蕴含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找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教材的结合点,清楚它们究竟涉及到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哪个方面,哪个层级的内容,及时而适度地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三是有一部分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几乎没有联系。如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大气受热过程、气压带和风带对气候的影响等自然地理内容,对于这些未有联系的知识点,教师不必牵强附会,画蛇添足。通过以上对教材内容的分析,找准其知识内容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结合点,找到它们的融合点、发现其迁移点,可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进行渗透教育,教学中会达到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效果。

3.抓住课堂教学的契机

课堂既是教师传授地理知识的主阵地,也是教师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战场。长久以来,地理学科社会地位不高,课时偏少,得不到应有重视,正如20世纪初,德国著名地理科学家赫特纳形象地描述:“像小媳妇似的受到歧视。”在我国,地理学科命运也一样多舛:初中地理学科在学制上有两年制和三年制之分,有相当多省份初三不开设地理课;高中地理学科地位随其是否成为高考科目而时起时落。如此尴尬的身份,要求地理教师必须抓住课堂,抓住学生,占据主战场,对其适时地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课堂教学中一般可从以下三方面着手,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成效。

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体现在三维目标中。教师备课时不能仅把眼光集中在地理知识传授、地理技能培养,还应有意识地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三维目标中,或者单独表现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维度中。

其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教学过程中。进行教学设计可结合“导入新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课堂总结”等具体教学环节,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渗透教育。如导入时,教师可以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以学生已有生活经验为起点,贴近课标,贴近教材,贴近生活,把时事地理中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有关的案例、新闻用作引子自然导入新课;把“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内涵精神贯穿讲授新课中;把“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作为学生对国家追求的最终目标落实在课堂总结中。通过以上深入浅出的摆事实讲道理,使看上去“高、大、上”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容像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样,在学生心目中落地生根发芽。

4.创新传播的多种路径

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地理教育过程,不能拘泥于教材,局限于课堂,可以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展开。例如,多渠道开发地理课程资源,关注显性的课程资源和隐性的课程资源,执行国家课程不能忽视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的有机配合;可从教师自身、学生自身挖掘资源。又如,教师可以运用漫画、故事、歌谣等学生感兴趣的形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融入到地理图画、地理故事、地理歌谣中,把抽象道理具体化、形象化。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教师还可以通过设置活动体验、动手实践、观察思考、问题研讨等实实在在的“外源性”项目,使每个学生都能感知、领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而理解和掌握其精神实质,找到其实施的着力点,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理论推向实践,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当然,积极推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学校、进课堂、进头脑,但在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以下两种倾向:一不能另起炉灶,加重学生负担,应以科学合理方式融入到地理教育体系中;二不能以牺牲地理学科特点为代价,防止地理教学的泛德育化倾向。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社会心理学定义篇3

[关键词]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少数民族大学生

[作者简介]刘海英(1978-),女,河北石家庄人,河北师范大学民族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河北石家庄050091)

[基金项目]本文系河北省高等学校社科研究2014年度基金项目“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探究”(课题立项编号:SZ141120)、2014年度河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课题“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路径探究”(项目编号:HBSZKT2014088)的最终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14)32-0072-02

2012年11月,党的十报告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概括为“三个倡导”,即“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高度概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指明了方向。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当代大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力军。大学时代正是少数民族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可以统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有利于实现少数民族地区的共同富裕,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但是,在当前形势下,还存在着许多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问题。正是这些问题的存在,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出现世界观、人生观以及价值观混乱状况。

一、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的三十多年是社会变迁最为深刻的时期,也是人们身处价值多元化和多变性的时代,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价值选择也呈现多样化的趋势。

1.西方腐朽社会思想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综合体。但是,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和文化的同时,西方各种腐朽社会思潮也乘虚而入,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经济私有化、利己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思潮甚嚣尘上,严重影响并腐蚀着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意志。受西方腐朽思想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身上也出现自身价值偏好功利化、马克思主义思想削弱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虚无化、中华民族的传统精神淡化、社会主义荣辱观模糊化等问题。

2.社会转型时期的矛盾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但是,市场经济也存在自发性、盲目性等缺点,受市场经济的价值经济理念、求利经济理念以及优胜劣汰等经济理念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在价值观念的追求上也产生了错误的认识。同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过程中,社会上出现各种矛盾,导致各种利益主体之间产生冲突,这些都对少数民族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一定的影响。

3.民族与宗教问题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56个民族不但有各自不同的文化、不同的,而且各民族的发展也存在一定的差距。相当一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贫穷、落后地区,文化基础和思想意识相对薄弱,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也相对较低。与此同时,西方敌对势力常常借助民族地区之间的经济文化差异、民族意识与宗教问题煽动民族情绪,从而达到破坏民族之间安定团结,分裂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目的。这些也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4.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作为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教育的重要渠道、重要方式,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无疑是较为成功的。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受市场经济的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无论是在生活方式、情感方式、行为方式的选择上,还是在是非观、价值观的追求上都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但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却并没有做出相应的变化,也没有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实用主义、功利主义思想进行正面的引导,导致相当多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仅仅将思想政治理论课作为一项学习任务。其次,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方式不适合少数民族大学生认知与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特点。当今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思维相对活跃,有着旺盛的精力和求知欲,但是多数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方法,无法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师和学生也难以展开有效的交流与互动。这样就无法调动少数民族大学生的主动性,丧失了思想政治理论课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吸引力。最后,由于少数民族大学生来自于不同的民族地区,受本民族的文化背景、语言文字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有时难以理解和消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一些基本原理和观念,逐渐失去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也就难以引导他们认知并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对策

1.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认知。首先,必须大力加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主阵地作用,将形势教育和思想政治课教学相联系,从意识形态的高度加强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以及民族团结教育,反对民族分裂主义、腐朽思想渗透以及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坚决杜绝散布与传播民族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及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论和思想。其次,要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用居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最高层次的马克思主义思想武装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头脑。作为党和国家最基本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灵魂和指南,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只有大力加强马克思主义教育,坚持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促使少数民族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接受社会主义主流思想,认清社会现象的本质,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从而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

2.加强思想政治课程教学改革。第一,要将马克思主义思想贯穿在思想政治课程教材编写、学术研究以及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中,争取让马克思主义走进教材,走进课堂,走进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心中。第二,思想政治课程的内容要与时俱进,将社会实践和思想政治教育相联系,体现时代性、稳定性与连续性,同时还要符合社会发展以及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发展的实际,将思想政治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紧密结合,不断提高我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整体思想水平。第三,要认真分析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文化基础和思想水平,编写适合他们学习和掌握的思想政治教材。在教材编写的过程中,要努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实质、重要内容等组织成简易翔实、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少数民族大学生全面而系统地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支撑。第四,要加强思想政治课程的课堂改革,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多方面、深层次地学习和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牢牢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实质,使少数民族大学生真正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五,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体系来源于社会主义实践,同时还对社会主义实践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在思想政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注意理论与实践的联系,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加强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例如,可以举办目的明确的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参观访问等多种多样的活动,以鲜活而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代替刻板的“灌输方式”,让少数民族大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为主动探寻,从而理解与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建良好的校园文化,保证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正常发挥,可以不断促进少数民族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正确认识。第一,要充分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指导作用,并体现在校园文化建设的每一个层面。这种良好的、潜在的德育氛围能够对少数民族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起到春风化雨般的作用。第二,要加强高校的党团组织建设,使其发挥自身优势,真正起到堡垒作用。通过党团组织的先进性吸引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加入,使之在引领少数民族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走在前列。第三,要创建优秀的校园网络文化,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校园网络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确保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和行为的健康发展。第四,要针对少数民族文化与宗教文化的特征,努力创建互相尊重、互相包容、互相学习的校园氛围,从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渗透到少数民族大学生中去。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后备力量,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者与创造者,其思想意识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对本民族和本地区形成较强的示范作用和放大效应。只有加强他们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坚定其社会主义理想,才能为维护民族安定团结、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打下坚实而稳固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吴向东.重构现代性:当代社会主义价值观研究[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同志代表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向大会作的报告摘登[N].人民日报,2012-11-09.

[3]彭建国,周霞.远程教育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中的优势及其实现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13(5).

[4]张永芝.核心价值秩序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J].教学与研究,2013(6).

[5]杨舒涵.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研究[DB/OL].http:///KCMS/detail/detail.aspx?QueryID=37&CurRec=20&recid=&filename=1013

207744.nh&dbname=CMFDLAST2013&dbcode=CMFD&pr=&urlid=&yx=&v=MD

M1ODRSTDZmYnVkbUZ5am1WcjdCVkYyNkhiRzRHZGJJcTVFYlBJUjhlWDFM

dXhZUzdEaDFUM3FUcldNMUZyQ1U=,2013-06-01.

[6]刘教东.价值观多元化态势下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探讨[J].教育与职业,2013(24).

[7]王春明.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现状调查[J].教育与职业,2013(22).

[8]李俏,张艺兵.手机媒体: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有效载体[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13(5).

社会心理学定义篇4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凝练

中图分类号:D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269(2012)03-0090-04一、价值与诉求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适时提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及其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标志着中华民族的价值自觉和文化自觉。从国际环境看,虽然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未变,但伴随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更加尖锐复杂,其本质是不同价值体系之间的较量,也是国家之间软实力的比拼。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为如何坚持与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提供了机遇也提出了挑战。从国内环境看,虽然国家总体局势运行平稳,但社会急遽转型面临诸多发展风险。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历史条件下,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和差异性不断增强,社会失范、文化断裂、诚信缺失、道德衰微、娱乐至死、冲突频仍,“劣币驱逐良币”,主流价值受到严重挤压。这为如何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人们的思想、引导社会思潮、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出了新的时代要求。

世情、国情、党情之变内在需要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社会成员之间达成思想共识,形成强大凝聚力。2007年6月25日,在中央党校发表重要讲话,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巩固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十七大报告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强调通过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十七届六中全会进一步明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并提出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和传播的各方面,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它的逻辑要求就是科学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并将其渗透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中,转化为人民群众的价值自觉和行动。让群众掌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和实质,当务之急是如何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为学术界提出了重大责任担当。同时,中国的和平发展、软实力增强需要凝练引领社会发展方向的核心价值观。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十六大、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十七届五中全会、十七届六中全会对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过比较集中的论述,已经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系统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但是中央还未提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个核心价值观需要凝练和深化。

二、体系与观念

价值体系是指人们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各种价值观念的总和,而处于统领地位、发挥主导作用和支配作用的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价值观是指人们对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总评价和总看法;或者说,价值观是指人们对价值的性质、构成、标准、评价的根本看法与态度。价值观可分为一般价值观(或非核心价值观)与核心价值观:一般价值观是指不居于主导地位、不起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核心价值观则是指居于主导地位并起统摄和决定作用的价值观。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是由一定社会占主导地位的经济基础决定、以一种社会制度维系,并普遍遵守的基本价值理念,具有与其他文化相区别的本质属性。有的观点认为,核心价值观在人们的价值观念体系中处于中心、主导、支配地位,其“核心”包含两个层面:一是处于中心地位;一是具有主导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指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体现社会主义根本价值导向的主导价值观念。

进而言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如何。

张峰认为,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有四种观点:第一,不同论。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只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体系,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社会主义有很多价值,其中最基本、恒定的价值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第二,等同论。有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就等于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种观点实质是把价值等同于价值观,把核心价值体系等同于核心价值观。第三,包容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范围大,包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第四,区别联系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核心价值体系是核心价值观的前提和基础,核心价值观是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与最高抽象。韩震认为,核心价值体系与核心价值观的关系是框架与实质、结构与要素、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反映着核心价值体系的价值追求、价值理想、价值取向和价值规范。

大多数学者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联中理解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但是对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有不同的称谓和理解。有的认为,从学术研究角度看,把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高度概括表述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好。一种界定是:所谓价值理念是一定主体的价值观念中的理性化和理想化的内容,是一定主体的各种价值诉求的集中体现,而核心价值理念则可看作是价值理念的核心部分。它往往也是最高的价值理想、最重要的价值追求,而且能够统摄其他各种价值理念、能够调节它们彼此间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矛盾或冲突。另一种界定是:所谓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中,居于基础性地位或支配地位的观念,是标志一个文化价值观念体系性质的观念。价值理念有个人价值理念和国家或民族价值理念之分。作为国家或民族的核心价值理念是“理想化”和“理性化”的统一。学界所讨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或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指个人核心价值观,而是中华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概括,无论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还是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并无实质区别。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重大体现。

有的是在比较宽泛的意义上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称之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内核、核心、实质、精要、核心精神等。关于“凝练”之说也有细微差别,有的称“凝炼”,有的称“提炼”或“提练”,有的称之为“概括”或“总结”等。

三、方法与原则

(一)关于凝练的方法

韩庆祥提出了关于凝练的五条科学方法:一是定位要准确;二是覆盖面要广;三是内在逻辑要清晰;四是基本原则要遵守;五是凝练要达雅。

周玉清、王少安提出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有两个向度:其一,由简到繁。就是在现有认知水平和理论成果的基础上,更加完整地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进一步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理论,使其理论内涵更加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实际,更加彰显理论的科学性和严谨性。第一,遵循科学研究规律,坚持实事求是的学术精神;第二,对所涉相关概念做学理分析和界定,梳理概念之间的纵横关系,发现和解决概念之间的逻辑矛盾;第四,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理论研究延伸到社会主义亚文化领域。其二,由繁到简。就是在完整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把多方面、多层次理论规定性的价值观理论系统,简化为最能承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语言精练通俗、朗朗上口、易懂易记的若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凝练思路有四:一是其内涵要与现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相衔接;二是要体现“世情为鉴、国情为据,马学(马克思主义学说)为体、西学(西方学说)为用、国学(中国古近代学说)为根,综合创新”的科学精神;三是简洁性与完整性相结合,体现唯物辩证法;四是凝练词的排列要有一定逻辑性。

张剑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展开: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体现;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体对重大问题的价值共识;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国家和民族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

杨明认为,凝练核心价值观:一要着眼于国家的“安邦定国”,二要着眼于公民的“安身立命”。首先要厘清“谁的价值观”,可以从国家主导价值观和公民共同价值观两个层面界定。

(二)关于凝练的原则

张峰认为,其凝练原则包括:一是既要符合价值观的规范,又要侧重思想道德的要求;二是既要体现出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还要符合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三是既要有传统根基,又要体现现代特点。

孙伟平认为,凝练的基本原则是:首先,要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其次,在提炼过程中,既要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也要虚心学习世界先进文化;再次,在实践中“以我为主”,自主选择、消化、改造和创新;最后,坚持以“立”为本,以“向前看”为取向,以建设性的态度进行提炼。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应该是包含理论、思想、道德、行为等在内的一系列既体现社会主义性质,又表达历史文化传承,还要包括时代的价值概括。这是我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括和实践为基础,进一步研究、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原则。

韩震认为,我们应该遵照下述原则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念:核心价值观念必须是真正目标性、理念性的价值理念;必须是具有一定超越性或精神层面性的理念;必须是代表历史前进方向和具有世界意义的理念;必须是基本的、持久的价值理念。

黄蓉生、孙楚航认为:一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遵循逻辑与历史、理论与现实相统一的准则。二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当借鉴外国价值观和我国传统文化的优秀成果:第一,坚持洋为中用;第二,坚持古为今用。三是提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体现民族性和时代性基础上的大众化风格: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民族性;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有时代性;再次,努力实现根植于民族性和时代性沃土之上的大众化。

张剑认为,凝练应遵循以下原则:要遵循马克思主义有关社会主义价值追求的基本思想;要体现社会主义的本质;要突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要反映我国优秀的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的进步成果;要最大限度地表达社会共识;要便于传播和记忆。

石云霞认为,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应坚持四条原则,即先进性、人民性、根本性和实践性。还有的观点认为,什么样的价值观才能成为一个社会的核心价值观,意味着:首先,这种观念具有统摄性;其次,这种观念要为全社会所认同;再次,这种观念要具有理想性;最后,这种观念反映特定阶级和社会集团的利益。此外,有学者探讨了核心价值观的基本特点等方面。

由上可以看出,凝练方法与原则的区分具有相对性,本质上二者一致。

四、观点与争鸣

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提出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价值目标,确立了“构建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价值追求,明确了“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价值理念。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这些成为学术界思考和凝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前提与理论资源。

韩震把“民主、公正、和谐、进取”概括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这四个方面的基本内容相互联系、相互贯通,共同构成辩证统一整体。这个核心价值观:首先,它是马克思主义特别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其次,它集中体现在民族精神、时代精神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规范中。

程恩富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可以细化为“自由集体观、民主集中观、文明进步观、和谐仁信观、富强和平观”,并可进一步浓缩为“自由、民主、文明、和谐、富强”五个词。

马俊峰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不是某个人、某个阶层、某个政党的价值理念,而是整个中国社会的价值理念,它立足于当代中国实际,它的主体是当代中国人民,因此这个核心价值理念是“富裕、民主、公正、和谐”。

阿斯哈尔·吐尔逊认为,包含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的核心价值观的基本要素可以凝练成十六个字,即“以人为本、公平正义、文明和谐、民主法治”。简言之就是“四个一”:一个核心、一个基石、一个本质、一个保障。

周玉清等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要可以概括为:“实事求是、和谐富裕、崇尚真理、品德高尚”十六个字,它辐射到马克思主义一般价值理论、社会主义价值观、文化价值观、人生价值观这四个方面。

孙伟平认为,“人本、公正、民主”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

石云霞认为,“人本、民主、公正、和谐、发展”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刘舸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概括为“民主、公平、和谐、进取”。

韩庆祥提出了三种凝练方案:第一,围绕“人在活动中发生的基本关系”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共处共存、共爱共享、共生共进、共创共富、共信共和”。第二,围绕“人的活动的完整结构”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各司其职、各守其责、各尽其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第三,围绕中国“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根本特征和时代要求”来选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可表述为“以人为本、自由平等、公正仁和”。

李建华、董海军从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共识中概括出十二个关键词,即“和谐、富强、平等、发展、民主、文化、自由、仁爱、互动、人本、正义、共享”。经调查,认同度最高的是“发展”、“富强”、“和谐”、“仁爱”。由此,他们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归结为“发展、富强、和谐、仁爱”。

与上述凝练相类似的观点还有“富强、民主、和谐”、“人本、公正、民主、和谐”、“共同富裕、公正民主、科学文明、人本和谐”、“劳动优先、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民主、平等、公正、互助”、“公信仁和”等。上面的认知与表述基本一致,大同小异。

张碧涌认为,一些学者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表述基本上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外延举例,不过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和谐、文明、发展、创新”等词语的不同排列组合,按照这种思路很难在社会上达成共识。为此有必要开辟新思路,从内涵上挖掘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内涵在于“道德”和“幸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通俗表达就是“德行天下,福满人间”。第一,马克思主义的最高命题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亦即人民的幸福;第二,民族精神基于优秀传统道德,时代精神指向人民的幸福;第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也是人民的幸福;第四,社会主义荣辱观实质上是当代中国的道德观。其中“德”和“福”是核心,“行”和“满”是状态,“天下”和“人间”是范围。

江畅认为,社会价值体系作为追求什么价值和怎样追求价值根据的内在系统,由目的、手段、规则和控制四个子系统构成,这四个子系统的基本原则构成了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当代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理念是“幸福”,幸福是人的终极目标:首先,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本性;其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的整体需要;再次,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人不断拓展和深化需要的必然趋势;最后,以幸福作为终极目标,符合社会的使命。

张翔认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用一个词来高度概括就是“和”的理念。“和”理念从共和、和谐、和平中升华提炼,体现出“民主、自由,科学、大爱,自强、包容”的价值取向。

贺茂之认为,把诸如以人为本、共同富裕、公平正义、文明和谐,发展、进步、平等、改革、创新、文明、富强、和平、诚信、友爱、团结等归结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虽各有其道理,但却难以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全面内容,只有“崇高”才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核心,“崇高”包括崇高目标、崇高理想、崇高道德三个方面。

五、未尽问题

社会心理学定义篇5

[关键词]立德树人;意识形态;核心价值观

党的十以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党中央高度重视和积极推动的重要战略任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利于进一步凝聚社会共识,整合社会意识,加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研究学问、探索真理的学术殿堂,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使命,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在大学生中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和重要任务,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坚持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审视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工作,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既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原则,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审视,要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关联性,着眼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契合性,深刻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深刻解读社会主义核心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价值。

(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

高等教育的根本任务是立德树人,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高校坚持育人的大学本位,以学生为根本主体,以学生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核心,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培养大学生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的政治信仰、正确的价值取向、远大的奋斗目标、高尚的道德情怀和深厚的人文素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培养大学生的“德”为核心,这种德既体现为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政治信仰和价值取向,也体现为大学生的奋斗目标、道德情怀和人文素养。从一定意义上讲,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最终决定了其发展的高度和成长的深度,成为影响大学生成长成才和全面发展的关键性因素。深刻地指出:“核心价值观,其实就是一种德,既是个人的德,也是一种大德,就是国家的德、社会的德。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国家的大德、社会的公德和个人的道德,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所倡导体现在国家层面的“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的“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的“爱国、敬业、诚信、友善”。国家大德的价值目标、社会公德的价值取向和个人道德的价值准则,既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61—观的基本遵循,又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正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德”的本质,使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和如何培养人”方面具有根本一致性,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关联性和契合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性。

(二)国内外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环境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

在全球化时代的大背景下,国与国之间的交流更加频繁便捷,交往更加深入全面,从经济领域拓展到政治领域、文化领域和社会领域。尤其是世界范围内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思想文化在不断交流融合、交锋碰撞,不同的价值观在不断较量竞争,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呈现新的态势。在国外,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通过各种形式想方设法在大学校园渗透西方价值观,传播西方文化,利用在意识形态话语权上的优势,不断传播西方的、政治信念和价值取向,消解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尤其是西方极端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英雄主义和冒险主义,成为影响大学生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的重要因素,造成部分大学生热衷于西方自由民主,倾向于西方价值观念,沉迷于西方文化生活,削弱了大学生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陷入唯西方至上的价值观取向。在国内,伴随西方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等社会思潮的不断涌入,他们以理论研究和学术探讨的幌子,政治上倡导多党制,否定党的领导,经济上倡导市场万能,否定政府监管,文化上倡导虚无批判,否定革命历史,诋毁英雄人物,歪曲革命进程,“其价值标准就是否定革命,重点是歪曲党的历史和新中国的历史。”国内各种社会思潮试图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混淆是非,歪曲诋毁,攻击丑化,搅乱人们的思想认识,与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争夺话语权和影响力,一定程度上造成大学生思想意识的混乱。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意识形态环境,党把意识形态工作作为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和重要领域,加强意识形态教育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固本铸魂的战略工程,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我们必须更多地看到意识形态本质上是一种价值观,是一种规范、高级的社会意识形式,并且立足于社会存在。因此,意识形态所显示出来的作用更多来自意识的功能和精神的力量,来自这种社会主导价值观对社会成员的精神信仰、理想追求等方面的作用。”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核心价值观凝聚社会共识的整合功能、增强社会认同的教育功能、壮大主流舆论的宣传功能、整合社会意识的引领功能,批判各种错误的社会思潮,提升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和影响力,能够有效应对国内外复杂严峻的意识形态环境带来的挑战。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

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结论和人民的选择,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在探求国家独立和追求民族富强的过程中逻辑发展的必然,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中国社会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成熟和完善的道路、理论和制度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总依据的时代背景下,要按照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力量和聪明智慧,紧紧依靠人民群众,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总任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表明,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最持久、最深层的力量是全社会共同认可的核心价值观。核心价值观,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体现着一个社会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离不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力量,通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统一社会思想,实现社会共识的最大公约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奠定思想基础,激发思想动力,提供思想保障。青年大学生富有活力,充满激情,饱含学识,拥有本领,能力卓越,是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青年大学生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受益者和见证者,更是未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推动者和践行者,青年大学生的一生注定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相伴随,这是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光荣使命,是时代赋予青年大学生的历史机遇。在这个意义上,青年的价值取向就是未来社会的价值取向。但是青年的价值取向又尚未定型,还很不成熟,处于形成和发展的阶段,容易受到外在各种因素的干扰和诱惑,因此青年大学生的价值观养成就十分重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校思想政治教育,帮助青年大学生注重道德养成,加强道德修养,扣好人生的第一粒纽扣,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激发青年大学生的进取意识和创业精神,增强青年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应有之义。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遵循

(一)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意识形态的根本属性,是“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观,而不是其他主义的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展现了社会主义的根本特征,反映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核,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精神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根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则是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高度凝练和集中表达,是以更加通俗易懂、简练概括的大众化形式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科学表述。“意识形态性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属性”,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方向性,确保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符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根本要求。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指导思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高举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话语权,壮大主流意识形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坚定青年大学生的政治信仰,树立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帮助大学生科学理解马克思主义、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以科学的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筑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精神支柱。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指导思想上的根本一致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首要坚持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为核心原则,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向性,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认同性。

(二)坚持融入大学生活为关键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既是科学严谨的理论问题,也是落地生根的实践问题,是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体。在理论层面,我们要向大学生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科学内涵,厘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历史脉络,阐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意义,讲清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逻辑,从理论上真正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使大学生形成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知认同。在实践层面,大学生不仅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更需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指导大学生活,不回避社会热点难点,不脱离大学生活实际,解决大学生的现实困难,解答大学生的各种困惑,回应大学生的各种诉求,关心大学生的内心世界。2015年2月24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三次集体学习时指出:“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们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要注意把我们所提倡的与人们日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落细、落小、落实上下功夫。”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就是要着眼于大学生活实际,着眼于大学生的现实困境,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坚持解决思想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全面融入大学生活,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活中的实际指导作用。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停在理论层面,只是大学生头脑中的概念,无法及时有效转化为大学生的实践体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无法落地生根,就会成为空中楼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只有在实践中解决问题才有生命力,只有在践行中发挥作用才有号召力,只有在落实中起到效果才有影响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在实践内涵上的一致性,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坚持融入大学生活为原则,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提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三)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为根本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中心工作,是高校的大局。高校的根本任务就是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育人是高校的使命所在。育人的质量和效果是衡量评价高校发展的重要指标和因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都要服从和服务于人才培养的中心工作,都要紧紧围绕育人为中心,把育人作为第一要务和根本准则,坚定政治信仰,实现思想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育人的方向,旨在培养大学生的政治信仰和价值塑造,指向的是大学生的内在精神信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挥思想育人的作用,旨在培养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修养,指向的是大学生的思想品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就是在坚持社会主义育人方向的前提下加强思想育人,形成育人合力,提高育人质量,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坚持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的原则,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高校育人的全过程,贯穿于高校教育教学和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形成教学、管理、服务、科研、实践的多元育人平台。全员育人,指向的是育人主体,既包括思政课教师,也包括各专业课教师;既包括辅导员、班主任等专兼职学生工作队伍,也包括行政人员和各类后勤人员。高校全体教师都有育人的责任,都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树立榜样,传承示范。全过程育人,指向的是育人进程,既包括入学的初始阶段,也包括毕业的结束阶段,既包括育人的教学授课阶段,也包括育人的社会实践阶段。高校育人的整个过程都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遵循,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全方位育人,指向的是育人领域,既包括教学科研领域,也包括管理服务领域,既包括社会实践领域,也包括校园文化领域。高校育人的各个领域都要贯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全领域全方位的覆盖,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像空气一样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作者:胡渠单位:苏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4-05-05.

[2]李方祥.“”是意识形态领域特定的政治概念[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1).

[3]王岩.我国意识形态建设的使命与方略[N].光明日报,2011-04-18.

社会心理学定义篇6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思潮;路径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深刻的社会变革,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融,思潮起伏跌宕。对于纷至沓来的各类新现象、新潮流,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行引领,这是我们的共识。然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引领社会思潮?引领社会思潮的具体路径是什么?这些问题还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无疑,我们曾经有一些行之有效的引领社会思潮的方式方法,但是,随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随着互联网的蓬勃发展,随着电信业务的广泛普及,人们的生产、生活和交往方式都发生了巨大变化,迫切需要根据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方式进行认真思考和重新定位。

本文试图回答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怎样”引领社会思潮的问题,试图找到引领社会思潮的路径和方式,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落到实处。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魅力——引领社会思潮具有必然性与可能性

在社会主义所有价值目标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所以处于统摄和支配地位,是由其自身的先进性和科学性决定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充满理论魅力,社会思潮的发生和发展有规律可循,这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具有必然性与可能性。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灵魂,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大厦的基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广泛感召力和理论魅力,使其引领和整合多样化的社会思潮成为必然。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才能在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基础上保持全社会共同的理想信念,形成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

社会思潮是在一定时期得到广泛传播,对社会生活产生不同性质和不同程度影响的思想趋势、思想潮流。社会思潮的形成和流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其特征是可以认识的,其发展是可以预测的。社会思潮是特定时期内政治、经济生活中突出矛盾的反映,是特定背景下社会心理与社会意识形态矛盾冲突的产物和表现。社会思潮还受特定社会人群的价值观影响,总是在特定的社会人群中形成和传播,因而必然体现一定社会人群、社会集团的立场和价值取向。另外,社会思潮在产生与形成初期,往往依赖于社会潜意识,往往以一种“新姿态”、“新生事物”的面孔出现。因此,社会思潮在产生和形成初期通常具有较强的叛逆性。

引领社会思潮的前提是能够对社会思潮的形成和流传恰当评析,准确预测。通过对社会思潮形成和流传规律的把握,可以建立评析社会思潮的指标体系,以预测社会思潮的发展趋势,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提供依据。

二、引领社会思潮中的以人为本——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指导和教育社会思潮传播主体

人是社会思潮的发生和流传过程中最关键、最积极的因素,是社会思潮的传播主体。因此,通过有效方式对社会思潮传播主体进行指导和教育,可以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社会思潮的引领,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建好引领队伍,推进理论创新,做好理论宣讲,这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

1.建设理论创新队伍——占据引领社会思潮的制高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否成功地引领多样化的社会思潮,关键在于能否成功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令人信服地回答和解决历史遗留和现实提出的重大问题,并在这一过程中不断发展自己,使其更加富有理论魅力和感召力。

马克思理论的创立本身是一种创新,而且是根本性质不同的革命性创新。它“扬弃”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空想社会主义理论,并在此基础上,融入新的发现,创立了以无产阶级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为全部理论基础的崭新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列宁主义理论的创立也是如此,列宁发现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的不平衡规律,并由此得出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的论断。“在中国,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创立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列主义的普遍原理同中国建设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创立了当代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总之,“从马克思列宁主义到毛泽东思想,从毛泽东思想到邓小平理论,从邓小平理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到科学发展观,就是一个不断用马克思主义来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过程,就是在不断解决中国实际问题中发展马克思主义的过程。”

2004年1月,《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下发,决定实施“马克思主义基础研究和建设工程”(以下简称“马克思主义工程”)。“马克思主义工程”的首要任务是加强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这三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研究。通过“马克思主义工程”的实施,伴随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一定会涌现出一批学贯中西、享誉中外的理论大家,一定会产生一批优秀的理论成果,从而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具有科学性,更加具有说服力和感召力。

2.建设理论宣讲队伍——扩充引领社会思潮的涉及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宣讲,必须有素材。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编写能充分体现具有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特色的哲学、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高校基本理论教材,编写能反映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高教重点教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提供了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传播和宣讲,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离不开广大的教师和研究人员。因此,创造出一个适合于创新性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成长的社会环境和政治氛围,加强马克思主义研究队伍的培训,探索出一套使全党和全社会都加以重视并自觉行动起来的有效机制,是必不可少的。在这方面,党和政府采取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措施。比如,国家、教育部和各省市的人才培养计划和工程中都有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的培养计划和要求;再比如,“马克思主义工程”同时也是一项重大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人才培养工程。国家希望通过“马克思主义工程”,“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大家,推出一批理论功底扎实、勇于开拓创新的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年富力强、政治过硬、素质良好、锐意进取的青年哲学社会科学骨干。”

三、引领社会思潮中的媒体管理——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规范90发展社会思潮传播载体

目前,广播电视、报刊杂志等传统的社会思潮传播载体依然发挥重要作用。同时,互联网等新型的传播载体不断出现,影响迅速扩大。对于前者,主要是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有效规范;对于后者,主要集中于功能拓展,以便宣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达到有效引领社会思潮的目的。

毫无疑问,社会思潮传播载体即媒体(包含网络信息)是现代人获取信息的基本手段。中国传媒业现在共分四种:报刊、杂志、广播电视与网络。中国是一个传媒大国,拥有数千家报纸和期刊杂志,拥有数百家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拥有数量极其庞大的网站。因此,对于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规范和发展十分必要,方式和手法也应当与时俱进,努力创新。

1.将对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规范和发展制度化

我国宪法规定,“中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以及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这是宪法提供的保障。但在社会生活中,需要具体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予以配合。行政法规的效力较高,可操作性也比较强,可以涵盖所有传播媒体的管理。行政规章主要是国务院所属部门的规范性文件,效力低于行政法规,但可以规定相对具体的事宜。因此,可以就新闻媒介管理、保密规章、打击非法出版物和新闻从业人员行业道德等作出细致的规定。

2.由政府推进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规范和发展

传媒行业每天面对千变万化的社会局势,为更好地规范和发展社会思潮传播载体,必须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一方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传播媒体实行思想政治上的引导,另一方面对传播媒体进行跟踪管理与监督。具体而言,这种管理可以通过批准登记制度、审读(审听、审看)制度、禁载制度、重大事件监控制度、信息保密制度、媒体从业人员思想政治教育制度和传媒负责人的任命制度等最终实现。

3.以国有资本控制部分社会思潮传播载体的经济决策权

自从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在市场化导向的作用下,中国出现了一些新的传媒。这就是被称之为“大众媒体”的各种晚报与都市报,其兴起的黄金时期约在1992年以后。这些晚报与都市报主要以社会新闻、体育新闻、娱乐和文艺副刊为强项,没有呆板、单一和沉闷的说教面孔,内容为市民喜闻乐见。这些大众报纸当中比较活跃,也最能够反映中国报纸市民化倾向的主要是“都市报报业群体”。到目前为止,中国已有几十家都市报(包括早报、晨报),有的城市还不止一家。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都市报的报业群体就已经形成,其经营机制、报导内容、报导方法和发行方法都比较新颖别致,发行量也一路飚升。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征文范文(精选4

    - 阅0

    以勤俭节约为主题的征文篇1中国是一个拥有大约十四亿人口的大国,每年的粮食产量非常多,但随之而来的浪费也是非常惊人。随着改革开放,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很多人忘记了中华民族.....

    小学三年级下期班主任的工作总结范

    - 阅0

    小学三年级下期班主任的工作总结篇1虽然班主任工作实属不易,但通过踏踏实实的工作,使我越发真切地感受到自己在教学管理中的成长。我会从关心、爱护他们出发,坚持正面教育,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