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的理解(6篇)

来源:整理

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1

在思想品德课中始终贯穿心理品质教育,使学生拥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方式、交往方式,形成健康的心理、健全的人格,更好地融入社会,回馈社会,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本着遵循人的发展规律,从尊重人、帮助人,到发展人的思想,通过采用提高认识,课程和教法的改革,以达到优化学生的心理环境,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社会适应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目标。几点思考,与大家探讨:

一、教师要正确认识自己。

“打铁还需自身硬”,教师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素质过硬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心理健康健康的学生!思想品德课教师要对自己的心理素质、业务能力、授课特点、社会角色等有一个全面准确的定位,不盲目、不畏惧,勇于担当,通过参加心理健康教育业务培训、学术研讨与交流活动,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水平。

二、教师要全面了解学生。

学生是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主体,也是课堂和学校教育的“终端产品”。“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了解全面的学生,了解学生的全面已势在必行。当今信息社会,学生接受的信息是庞大而复杂的,鱼龙混杂,很多学生在互相干扰的信息面前也很“纠结”。只有设身处地的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感受他们矛盾的心理,才能对症下药,有针对性的缓解和解除学生的心理矛盾,逐步形成健康向上的心理品质。

三、教师要有效沟通学校。

学校对学生的培养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科教学不能涵盖学校教育的全部。在对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过程中,思品课教师还要发挥教师群体和学校环境的力量,让学生接受到更直观、更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如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系统传授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方法,让更多学科的教师参与其中,发挥群体优势,争取更好效果;创办专刊,向广大师生传播有关心理现象的知识、信息和动态,有效地优化了学校的“心育”环境;加强和完善教室文化、宿舍文化、校园环境文化等校园建设活动,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四、教师要懂得放眼社会。

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2

【关键词】整合;分化;适应;自然选择;社会心理;模块

社会心理学经历了分化与整合的百年历程,多元与分化带来了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和繁荣,整合和统一则保证了社会心理学的内在一致性。社会心理的研究在学科取向、文化取向、方法取向上不断探索和发展,进行分化和整合。

一、进化社会心理学的整合缘起

在研究取向上,社会心理学在近百年的发展中逐渐形成了多学科的研究取向。社会学、心理学、文化人类学、社会生物学等不同学者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方法涉足社会心理学的不同研究领域。近几年还出现了进化社会心理学等一些新的研究取向。有人甚至提出,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还可以包括历史学、哲学、经济学和语言学等研究取向,研究取向如此多元,在研究对象和具体内容等基本问题上存在如此大的分歧,有人认为社会心理学是一门不成熟学科,仍处于前学科水平。于是,来自不同背景的一些有识之士大力呼吁要对不同研究取向进行整合。

在文化取向上,本土社会心理学日益兴起,时至今日,西方特别是美国社会心理学依然占据着当代社会心理学的主流地位。本土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便是本民族发展的现实社会心理问题,其兴起有助于在多元文化观的基础上建立真正属于全人类的社会心理学。

在方法论上,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方法论大致可以归为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在现代社会心理学的百年进程中,科学主义即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一直占据着方法论的主导地位,但是其以人的社会心理为研究对象,具有与自然科学不同的性质,因此,众多学者极力主张研究方法,包括总体方法论和具体操作技术的日益多元化。但是更多的社会心理学家在追求方法多元的同时,也在寻找能够包容和整合不同方法论的新理论。事实上,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绝非对立,心理学的很多理论如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和勒温的场论,都一方面借用了自然科学,另一方面又引进了现象学的研究。因此,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存在整合的可能。新进发展起来的西方进化社会心理学是一种运用进化理论来整合社会心理学的尝试。把适应作为解释人类社会心理现象的一个核心概念,试图将生物学观点和文化影响结合起来。

二、进化社会心理学的基本理论观点

近20年来,进化心理学逐渐发展成为心理学领域引人注目的新趋向,其把当代的进化理论与目前对心理现象的系统阐述加以综合,把适应和自然选择作为核心概念解释人的心理行为,对社会心理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也引发了广泛的争议。

心理学研究的目的就是探索行为和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从心理现象的起源和适应功能来探索人的心理机制。进化心理学的理论认为过去是理解心理机制的关键。这里的过去不只是指个体成长发展的经历,还指人类种系进化的发展史。过去不仅在人的身体和生存策略上刻下深刻烙印,在人的心理和相互作用行为策略上也留下印记,今天活着的每一个人都是进化的产物,是保存完好的活化石。每一个活着的人都是祖先成功解决了所面临的生存和繁殖问题后的产物,所有人都带有导致祖先成功的适应机制。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功能分析是理解心理机制的主要方法。进化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如同人的身体一样也是适应的产物,必须弄清心理现象能解决什么适应问题,也就是有什么用,要弄清不同的心理机制是用来解决哪些适应问题的,弄清心理现象的功能,这就是功能分析。如男性比女性为何更倾向于暴力?女性为何偏爱选择比自己大的伴侣?弄清了这些心理现象的功能才能对现象有清楚的理解。

进化社会心理学还认为所有的社会行为都是心理机制与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其提供了一种相互作用观,并不认为行为是遗传的不能改变的。心理机制必须被背景激活才能产生社会行为。所有的外显行为必然是背景输入和心理机制相互作用的产物。

进化社会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的性质是模块的,主流心理学认为心理机制具有普遍意义,所有的心理现象都能根据一个或几个简单的机制加以解释。而进化心理学认为,心理是由大量特殊的但功能整合的心理机制组成,不同的心理机制处理不同的适应问题,不同的适应问题会采用不同的解决方法。Fodor(1983)把这些特殊的机制称作“模块”或特定范围的认知程序。Cosmides(1994)把心理隐喻为一把“瑞士军刀”,它包括不同的工具,每一个设计都能有效完成某个任务。由于人类面临的适应问题在数量上大大超过猿类祖先。因此,人类心理机制在数量上也大大超过其他物种,越来越复杂,人的大脑也不断发展。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元理论,引起了很多社会心理学家的探索,对社会心理现象有了更深刻的解释,也提出了质疑。在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研究上做了大量的研究,进化心理学还对人际关系、利他行为、侵犯行为、社会认知、社会动机、文化心理等都作了许多有创造性的研究。

三、进化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研究

进化心理学为社会心理学提供了一个人重要的元理论,对社会心理学中的一些问题提供了另一种有效解释的途径,尤其是对性别差异和配偶选择的心理研究中提出了更加深刻的解释,如:在性别差异上,其认为性别差异是由于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男女面临不同的适应问题决定的。在适应问题上,男女面临的不同问题有:父亲身份的不确定性,确定高生殖潜能的女性,确定可投资的男性等问题。

在配偶选择中,吸引是配偶选择的前奏。进化心理学从进化的角度对此提出了新颖的解释

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3

关键词:中学生;心理健康;援助策略

中图分类号:G44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0992(2010)04-143-02

中学教育是我国教育体制下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人生发展的重要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生重大转变的关键时期。中学生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着学生人生的发展、也关系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与繁荣。大力加强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对于提高中学生全面发展及健康成长起着重大作用,也是现代学校教育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本文旨在通过研究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基础上,归纳我国传统中学生心理健康方法,从而探索出与传统方法不同的新途径,以期缓解中学生心理不健康状况。

一、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

中学阶段是学生的重要转折期,中学生处于青春期阶段,在心理学上被称之为“第二断乳期”,进入青春期之后,学生有非常强的独立意识,希望师长能够像对待成年人那样对待自己,所以就会出现很大程度的叛逆心理。加之“应试教育”的学业和升学压力,许多学校弃“素质教育”思想理念于不顾,片面强调升学率和学业成绩,没有及时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导致中学生出现了一系列的心理健康问题。

近年来,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的随机抽样调查,其结果表明,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忧。有关的调查表明:“初中有4.5%的人有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20.5%的人有较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初中生的主要心理健康问题表现在身体、强迫症状、忧郁、焦虑和敌对五个方面,教育方式、人际关系、性意识、学业压力、性信息刺激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中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症状表现为:缺乏耐力、容易被人误解、思想不集中、缺乏自信心、爱操心、缺乏观察力、过于担心将来的事、容易动怒、父母期望值过高、缺乏决断能力,自我认知错位、自我效能感差等。

这些心理健康问题严重阻碍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所以,适当对中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疏导,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是迫在眉睫的,对于我国中学教育质量的提高、发展中等教育事业有着重大的推动作用。

二、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人们对心理健康的观念仍很淡薄。社会、成人往往还不理解孩子会有什么心理问题,许多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在许多教育工作领导者的思想认识中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学校领导只关注学校的升学率和考试成绩,很少关心学生内心世界和心理问题。

(二)师资队伍不健全。虽然大部分中学都设置了心理咨询室,但是有很多心理教师都不是科班出身,大多是“身兼数职”,对中学生心理状况了解不够,以致不懂得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疏导,以至于面对学生问题手足无措。

(三)心理健康教育或心理疏导方式过于死板,绝大部分是邀请一些心理专家或学者为学生开展讲座,结果事倍功半,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从而不能解决学生心理问题。

(四)对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参与度不够。社会上有很多人都认为,学生的教育问题是属于学校的,与社会上其他成员没有很大的关系,所以就造成了一种不良现象,即是学生的教育问题,包括心理健康问题只有学校关注,社会上其他成员的参与积极性不高,导致心理健康教育没有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解决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问题的援助策略

少年强则国强!中学生的健康发展决定着一个国家的前途命运。目前中学生的心理问题状况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其健康成长,而且由此引起的各种悲剧无不令人痛心疾首。然而当前的学校心理教育方面严重不足且很不完善,对于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仅仅是杯水车薪。解决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不仅仅是学校的责任,也是我们社会所有人的责任。因此,笔者提出中学生心理援助策略,宗旨是在加强并完善学校心理教育的基础上,发动社会上各界以及各种有利资源,对中学生心理健康进行多方位、多层次的、系统的援助,以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中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的目的。

对于加强并完善学校心理教育这方面,前人著述颇多且相当完善,在此不提。下面社会层面的心理援助策略谈谈,具体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媒体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和引导正确的价值导向。良好的文化环境是中学生心理健康成长的基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活节奏的加快、商业气氛的日益浓厚,致使整个社会开始浮躁起来。父母和老师的过高期望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学习的压力、学生自己的受社会影响的浮躁,中学生怎能不产生心理矛盾和冲突?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成长节奏,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拔苗助长只能自食恶果。社会的浮躁还滋生了各种价值观的混乱,使中学生容易受到不好的影响,迷失了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一个人沉下心来,才能看清自己前进的方向,一个社会沉下心来,才会有平稳健康的发展。作为引领社会思想文化阵地的社会媒体,有责任也有义务来营造一个平静、沉稳、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引导正确的价值取向。

(二)有关中学生的报纸和杂志加强青春期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力度。杂志社创办针对中学生的高质量心理杂志,并通过寻求政府扶助、社会赞助或向公益基金会申请资金等形式筹措资金,以印刷更多杂志向中学生免费发放。另外电视和互联网也应加强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

(三)各地区的心理学会和心理咨询师协会联合成立心理服务义工组织,组织义工定期到当地中学进行心理服务的公益活动。这样做不仅为中学生心理进行了指导,而且在活动进行中可以为心理学会的研究提供更广泛、更贴近实际的研究资料,同时也为心理咨询师树立了光辉的社会形象,无形中对其心理工作室做了市场推广和宣传。

(四)大学心理系高年级本科生及研究生自主组成志愿者组织,定期对周围中学(暑假去山村)进行心理支教活动。这样既缓解了大部分中学心理教育系统不完善和师资缺乏的问题,又为相对空闲的心理系大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社会实习机会。另外在心理支教活动的同时,启动成长接力计划。大学生过去经历的问题,中学生正在经历;大学生现在经历的问题,中学生未来将要经历。因此成长接力计划即加强中学生和大学生在学习、心理、社交、恋爱、职业生涯规划等方面展开广泛的交流,这样有利于解决中学生面临的心理问题,也有利于中学生看清前方的道路,对未来充满希望和动力。

(五)政府部门普遍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上学的问题。农民工在中国是个庞大的群体,其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也容易引起社会的关注。因父母常年在外打工,农民工子女缺乏父母的关爱和教育指导、缺乏与父母的交流,比较容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普遍解决农民工子女就近上学的问题,将会有效的遏制农民工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

(六)社会上的学习能力培训教育公司以低价策略进入中学市场,并与学校合作,向中学生普及快速学习能力的培训。知易行难,掌握科学的学习能力远比知道科学的学习方法有效。学习问题还是中学生面临的头等大事。中学生一旦掌握快速学习的能力,学习起来轻松自如,那么由学习而产生的心理问题迎刃而解。而这些教育公司也会在此项目中打响品牌,迅速占领广阔的市场。

一个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就是每一个社会人或社会组织都能自发的承担起社会责任,贡献社会需要的一份力量。所以,笔者认为,针对目前严重的中学生心理问题现状,社会各阶层应该发动一切可利用的社会资源和力量,建立最广泛的中学生心理援助统一战线。最后,希望所有的中学生都能健康成长,祖国的未来繁荣富强!

作者简介:孙朝阳(1986.2―),男,汉族,河南鲁山人,郑州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

王成龙(1988.5―),男,汉族,河南宁陵人,郑州大学教育学专业。

马宏伟(1989.7―),汉族,河南许昌人,郑州大学应用心理学系。

参考文献:

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4

一、社会建构论的心理观

作为后现代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理论流派,社会建构论的核心思想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解构”,二是“重构”。社会建构论首先对现代西方主流心理学的认识论、方法论、价值观进行了深刻地反省和批判,然后力图从后现代视野重新审视和重构心理学的理论与研究取向。

(一)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批判与解构

以美国当代著名心理学家格根(K.J.Gergen)为代表的社会建构论者站在西方现代主义心理学的对立面,对现代主义心理学理论基础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解构。他们反对传统心理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个体主义和科学主义[2]439-446[1]。

1.对主客二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的首要预设是人生活在主客二元的世界中,在主体的经验之外存在着一个客观世界,主体的心理、意识、知识是对客观世界的反映。社会建构论认为,这种二元世界的划分只是一种无法“证伪”亦无法“证实”的预设,是现代主义的一个“宏大叙事”,并没有相应的证据予以支持。因为“一旦我们开始谈论某个对象,我们就已经进入表征世界。”[3]433在表征世界之外的“客观世界”不可能进入人的意识领域,因此“二元世界”的划分是一个武断的、不可靠的预设。

2.对实在论的批判。实在论主张任何事物(包括人)都是有其自身独特的内在规定性的客观实在。基于这种实在论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相信心理(心灵、意识、人格)是一种客观实在,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内在规定性,心理学的任务就是揭示或发现它们。社会建构论则认为心理现象并非独立存在的实体,心理学的概念也不存在一个客观存在的“精神实在”作为基础。所谓认知、情绪、人格等一切心理特征都不过是一种话语的建构,并没有一个精神上对等的实体与之相对应。心理(知识)并非是人对心灵本质的揭示或发现,而是社会文化的创造或发明。

3.对科学至上论的批判。在现代主义取向中始终处于统治地位的科学主义心理学坚定地主张科学方法是追求真理的唯一途径。社会建构论者对此给予了严厉的批判,认为“热衷于实证方法的心理学日益淡忘了一个简单的事实,即科学方法本身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科学方法无法科学地证实自身,科学方法也同样无法用自己的方法证实正在使用的方法。一些人反驳说科学的成功就展示了其正确性。但何为成功?你又如何证实成功?”[4]286社会建构论者尖锐地指出,方法中心主义使得心理学降格成了一门主要由方法驱动和界定的学科,从而使理论探索只具有次要意义。认为所谓方法体系只不过是在一个特定时代被人们采用的一个特定视角而已。

4.对个体中心论的批判。现代主义心理学聚焦于个体的心灵、个体的理性,将“个体心灵(inpidualmind)”视作意义、行为发生和解释的中心,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在于其对现实的反映能力以及以此为基础选择和控制自身行为的能力,这种能力存在于“个体心灵”之中。因此,心理学的任务就是凭借心理学家的个人理性探索、揭示人类“个体心灵”对现实的反映、适应和改造的过程、本质、规律,寻求促进个体反映能力、适应能力的提升。社会建构论将这种个体中心主义预设斥之为盲目“自大”和“自恋”的心理学。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祛除了他人、它物的“个体心灵”是虚妄的,是无法独立存在的。(二)对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

在对现代主义心理学解构的同时,社会建构论者也开始了心理学的后现代重构的历程。尽管一如其批判的视角各不相同相似,重构的视角与理论也多有不同,甚至同一个社会建构论者在不同时期的见解也屡有出入,但就其理论发展的走向看,越来越表现出一定的统合倾向:

1.心理是社会的建构。社会建构论反对心理学的二元论、实在论、反映论和基础主义的理论预设和研究取向,认为主客二元的世界划分是一种不证自明的预设;心理也并非是先在于主观世界的“本质实在”并对客观世界地反映或“摹写”;同样的,同所有所谓科学知识一样,心理学知识也非主体之于现实/实在(reality)的中立的“发现”。实际上,知识、心理、意义都只不过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的“发明”,是社会的建构。在社会建构论看来,“由于所有的知识都是通过语词而社会建构的结果,语词的意义又随着群体和时间的不同而不同,即语词的意义依赖于社会过程,因而我们不可能达到对世界的客观理解。知识只不过是以语言形式表述的社会一致意见。”[5]232

2.互动是心理的源泉。社会建构论主张,“建构”是一种社会现象,它需要通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来实现,单个个体无法建构。换言之,认知、情感、自我意识、人格等一切心理现象或特征是在个体与社会的互动中产生的。互动是心理的源泉。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且不论情感、自我、人格等复杂心理的建构性和互动性,就是感觉这种最基本的心理现象也不是“外部世界”的信息通过神经系统向“内部世界”的输入,而是特定共同体的社会互动的结果。用格根的话说,“眼睛不仅仅是神经的一部分,它同时也是传统的一部分”[6]102;“令人愉快的味道是社会传统的产物。”[6]9人们对颜色、味道、气味、疼痛等的感觉和反映无一例外的要受到社会传统、文化、所属群体的影响和制约。转贴于3.话语是社会建构的中介。话语是语言的结构形式,是通过社会互动而建构心理的媒体或中介。社会建构论认为话语是先在于个人的存在,因此人们并非是通过话语表达自身的认知、情感等心理活动,而是在社会互动历程中借助话语建构着心理。这就是说,情感、意志、认知、人格等并非精神的实在或实体,而是一些话语范畴。换言之,心理是话语的建构和产物。当然,话语本身也存在着建构和重构的历程,“我们用以理解这个世界和我们自己的术语和形式都是一些人为的社会产品,是置根于历史和文化的人际交流的产物。”[7]49

4.话语分析是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社会建构论者反对方法中心主义的研究取向。认为人们所处的时代背景、文化氛围和生活环境各不相同,单纯地定量分析无法对人的心理生活的丰富性、多样性、复杂性做出恰如其分的理解和阐释。主张心理学研究应以问题为中心,强调问题中心主义的多元方法论。社会建构论认为,心理学家对于行为的研究不在于寻找行为背后的个人内部世界的原因,而在于对建构行为的话语进行分析,分析是哪些话语通过其操作特点而导致行为产生的。话语分析理应成为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与这种基本方法相关的方法还有访谈法、叙述写作法、介入观察、协调理解、争论研究等方法。他们还强调运用Q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将主观性纳入人的行为分析当中,并对其进行测量[8]86-90。

二、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

现代主义心理学在人性观取向上始终处于内源和外源的两极摇摆之中[2]108-118。在心理学史上,有时理性主义内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有时经验主义外源决定论占主导地位。但无论是内源决定论还是外源决定论,抑或是交互决定论,人性都被看作是客观存在。即人性“在那里”,等着我们去发现。但无论能否被人正确的认知,它都“在那里”运转着。与此同时,无论是“机器”预设、“完型”预设,还是“拟畜”预设、“自我实现”预设,抑或是“科学家”预设,现代主义心理学取向都相信人性(心理)是被决定的:要么决定于个体自身的某种先在的力量(如“力比多”、“生物完型”等等);要么决定于个体之外的某种环境的刺激;要么决定于个体内在与外在的力量的“交互”作用。社会建构论对此持反对态度,主张人性是社会的建构,是话语的建构,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一)人性是社会的建构

社会建构论反对将情绪、动机、人格、自我看作是“精神实在”,反对对人的本质(人性)作抽象的、形而上学的探讨。退一步讲,如果一定要探讨人性问题,那么所谓人性决非是一些先在的、被决定着的,同时又反过来决定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的某些稳定的结构、特质、倾向或是实在,人性只不过是社会的建构。

现代主义心理学对于“攻击性”进行了大量的人性观层面的探讨,如依照精神分析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攻击本能;依照格式塔学派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人的先在的生物“完型”;依照社会学习论的观点,攻击行为源于个体榜样学习的结果,等等。而依照社会建构论者看来,所谓“攻击性”,仅只是一种“预设”和“叙事”,是研究者从人的行为表现中推论出来的东西,然后又用于解释这种行为,其实是一种“循环论证”。如果真有一个稳定的人性内在于人的心灵,那么在各种场合其行为表现都应是一致的,但实际上在不同的场合人通常会表现出不同的行为,如在这一种场合,可能富于攻击性、挑衅性,在另外一个场合则可能表现为包容性、退让性。可见,行为表现并非是单一的、同质的,而是复杂的、多元的、异质的。由此,一些激进的社会建构论者主张,人的行为同情景相联系,而不是由所谓的“人性”决定的。所谓“人性”仅仅是心理学家的幻影,是特定研究群体在互动历程中达成的共识,是社会建构的产物。

同彻底否认人性存在的激进的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不同,逐渐成为主流的温和的社会建构论者并不否认人性的存在,主张人性是话语的建构。话语(语言)范畴作为先在于个体的存在直接影响个体的行为表现和心理发展。话语(语言)作为一种“前在”是个体的思维和行为的必然选择,它为人们认识世界和自身提供了范畴和分类的方式,为人的思维、行为提供了方向和约定,使人们能对自身的行为、心理和经验进行分类、解释或定义。对于个体而言,不是人规定了话语(语言),而是话语(语言)规定了人,规定了人的心理与行为。“对于现代主义而言,世界简简单单地‘在那里(outofthere)’,以供观察。然而在后现代主义文本中,这种假设是没有理由的……谈及‘世界’或‘心灵’等需要语言,‘物质’、‘心理过程’等词语并非世界的镜子,而是语言系统的构成成分……在这个意义上,那些被我们当成‘真实的’,那些我们信以为真的心理功能,不过是公共建构的副产品。”(二)人性是关系的存在

社会建构论者相信人性不是个体所固有的抽象的存在物,而是话语的建构。与之相对应,社会建构论主张把人性、人格、自我等看作是“关系的存在”、“过程性存在”以及“文化历史的产物”。

从个体的角度看,话语是一种先于个人的“先在”,是一整套意义、隐喻、表征或陈述系统;但从发生学角度看,话语是特定共同体中社会关系和社会存在的呈现;是同一文化中的“游戏者”共同参与建构的产物。承认人性是社会的建构、话语的建构,亦就是承认人性是关系的存在。每一个人都处在特定社会关系模式之中。在每一种关系体里,每一个人都以一种角色或身份存在着,如“父亲”、“领导”、“乘客”、“患者”等,每一种角色或身份都与其它角色或身份构成多种关系。人的行为不是内在心灵(人性)的自主选择,而是由特定角色或身份及其与相应对象的关系决定的。人在扮演不同的角色或身份与不同对象互动时,基于角色文本约定的不同,便可能表现出截然不同的人性(或人格),如攻击包容、自私利他、自信害羞、乐群孤独。人性究竟是攻击性、自私性还是包容性、利他性?社会建构论认为,人们很难其实也无须对此加以考证或鉴别,因为人性(或人格、自我)并不是一种恒常的存在,而是一种关系的存在。关于这一点,著名社会建构论者肖特(J.Shotter)进行了清楚明了地概括:“从关系论的观点来看,内部生活的意识是通过发生于社会生活和话语实践的语言交往而创造出来的,是联合行动的结果。以这种观点来看,被心理学家当作现存的认知实体——意向、记忆、动机、知觉、情绪等等并非客观的和最后的形式,而是处在不断建构的过程中,这种建构过程又依赖于各种话语环境中同他人的相互关系。”[10]7

人性是话语的建构、是关系的存在,并不等于说人性是话语或关系的决定物。在社会建构论者看来,如果将人作为关系的决定物是对人的本质抽象,是本质主义思维方式的复归。人与关系的关系具有相互构成性,亦即人既由关系构成,又是关系的建构者。关系是处在不断建构中的关系,话语是互动过程中建构的结果并始终处在重构中的话语。关系、话语、知识都不过是文化历史的产物,都不可能超越时空、历史和文化的制约。从这个意义上说,人性是人与关系互构历程中的积极、能动的存在,是一种过程性存在,是文化历史的产物。三、社会建构论人性观的心理学意义

社会建构论的人性观对心理学研究的现代主义范式形成了深刻地影响和冲击。随着社会建构论及其它后现代心理学理论对心理学的现代主义研究范式的解构和重构,西方心理学正以一种全新的视角,重新审视本学科的研究取向与方法,重新审视心理成因、心理异常与治疗等方面的难题[11]79-84,并可能导致一场“哥白尼式的革命。”[9]803-813

心理学界对社会建构论为本已纷争不断的心理学所带来的这场“革命”褒贬不一,一部分心理学者极力主张心理学必须尽快消解冲突,以某种公认的元理论实现心理学的整合与统一。我们认为,限于学科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心理学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将很难实现人们期望的大一统的格局。

心理学研究受制于自然科学的进展、哲学社会科学的视界以及社会实践需要的共同制约。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发展和进步以及社会生活的现实需要共同限定或决定着心理学的研究取向及其对心理问题的揭示程度。在19世纪中叶以前,心理学一直蛰伏在哲学范畴中,囿于认识论层面的思辨性探讨,限于对人的主观意识的简单、粗糙的阐释。尽管如此,哲学上的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对立已经为心理观、人性观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而随着19世纪中后期西方工业革命引发的自然科学的迅猛发展,尤其是物理学、生理学的长足进步,经验主义获得了哲学上的主导地位,心理学因此沿着经验主义道路,迎应时代的要求,从哲学的视界中解放出来,成为一门科学主义取向占据主导地位的独立的学科。然而盛行于20世纪的经验主义(如实证主义、实用主义)并不能解决哲学上的所有问题,自然科学的发展也没能为科学主义心理学提供足够的科学营养,因此虽经百年沧桑,科学主义心理学依然未能解决本学科存在的诸多难题。科学主义心理学取向自身的缺陷为建之于理性主义基础上的人文主义心理学留下了生存的空间。前者在对后者持续的批判和解构中昭示着自己的存在,建构着自己的理论。从而使心理学陷入内源外源的纷争中,在两极摇摆中踯躅前行。以社会建构论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取向试图跳出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的泥潭,主张心理现象既不存在于个体内部,也不简单地存在于外部环境的刺激,而存在于人与人之间,是人际互动的结果,是人际关系的产物。社会建构论对主客二元论、本质论、决定论和个体中心主义的彻底反动使得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成为次要矛盾,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分野成为当今心理学研究取向冲突和对立的焦点。

毫无疑问,社会建构论在人性观上的超越性对于克服现代主义内源外源纷争、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无疑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影响。但是社会建构论还只是心理学研究领域中的新生事物,远未形成为一个完整、严密的理论体系。虽然其展示出来的活力和生机不可小视,但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并不比其它研究取向少。因此,无论是否有此雄心,社会建构论要取代主流心理学,成为公认的元理论,以实现学科的最终统一,将是相当困难的。我们认为,尽管外源决定论所带来的科学主义研究取向限于自然科学发展的局限性使心理学陷入对琐碎、枝节问题的探讨而饱受指责,然而可以预见的是,如果能够及时调整其极端的个体中心主义和实证霸权倾向,随着神经生理学、脑科学、乃至基因生物学、数学和物理学的进展,科学主义心理学将再次找到新的理论增长点,焕发出新的活力。内源决定论所带来的人文主义研究取向随着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和对文化霸权主义、新殖民主义的批判,以及在方法论上的超个人主义、本土化取向,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仍然是心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阵营。由此看来,分裂和对立仍将是当前心理学发展的基本态势和主要特征。

分裂和对立使心理学走向多元,也使学界对心理问题的研究走向深入,然而过度强调本研究阵营的真理性,盲目排斥相异的理论和研究取向将不利于学科本身的健康发展。我们认为心理学研究者应以宽容、整合、超越的视界看待不同的人性观及其带来的不同理论取向、方法论和理论构建之间的冲突和对立,使心理学沿着建构、解构、重构的螺旋式上升的道路不断前进。从这个意义上说,现代主义不必视社会建构论有如“洪水猛兽”,社会建构论也不必把现代主义全盘否定,承认对方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充分汲取对方研究的合理因子,是使自身不断走向成熟的重要途径。

当然,要使不同研究取向在人性观层面实现融合将是十分困难的。现代主义内源决定论和外源决定论的两极摇摆之势,促使一些研究者试图以交互决定论来弥合内源外源之争。而事实业已证明,交互决定论不仅没有终结二者之争,反而使对立进一步加剧。社会建构论是对决定论的彻底否定,这种人性观从根本上抛弃了心理(心灵)的本质主义和决定论,从而走向相对主义的互动论。现代主义取向与社会建构论取向在人性观层面的融合或彼此取代变得更加困难。因此我们认为搁置矛盾和冲突,以宽容、平等、对话的原则面对不同人性观取向是有助于学科发展的建设性心态。毕竟人类文明尚未达成对真理的真正把握,人们可以找到很多经验事实证明人性是决定的,存在于个体内部,同样也能找到证据证明人性是建构的,存在于个体之间。每一种取向都可以坚持自己的人性观选择,但它仅只是一种可行的选择而非真理性选择。不同选择之间不存在高下优劣之分。不同选择之间需要彼此宽容、平等对话,而不必沉溺于新一轮纷争的泥潭。

不同研究取向在方法论和应用层面的相互借鉴和相互促进则是完全可行的。事实上,这种研究态度已经在二者交锋中为一些有识之士所采纳。如社会建构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格根就认为通过吸收实验(或实证)的方法,社会建构论可以在方法论层面上获得极大的收益。持科学主义观点的心理学家弗雷德曼尽管批评格根激进的相对主义观点,但是也承认“科学心理学已经受益于后现代主义,承认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后现代主义促进了文化意识,特别是对权力和地位差异的关注。”[12]463他因此认为后现代主义取向存在有益的一面,值得科学主义取向反思和借鉴。再例如,在有关“自我”的研究领域,许多实验心理学家开始吸收社会建构论的某些观点,建构着新型自我观和人格观,提出了“情境化的”自我观、人格观,并以经验实证方法证实了儿童在不同的社会情境中,对自我的描述不同,亦即具有不同的自我概念和人格表现。这说明,两种取向在心理学的实践中可以相互借鉴、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参考文献:

[1]况志华,叶浩生.当代西方心理学的三种新取向及其比较[J].心理学报,2005,37(5).

[2]叶浩生.西方心理学研究新进展[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3]Niley,Edley.Unravellingsocialconstructionism[J].Theory&Psychology,2001,11(3).

[4]Slife,B.D.&Williams,R.N.TowardaTheoreticalpsychology[J].AmericanPsychologist,1998,5(3).

[5]Smith,N.Currentssystemsinpsychology[M].WardsworthPublication,2001.

[6]Gergen,K.J.Aninvitationtosocialconstruction[M].SagePublication,1999.

[7]GergenK.J.Realitiesandrelationships[M].Cambridge:HarvardUniversityPress,1994.

[8]霍涌泉.后现代主义能否为心理学提供新的精神资源[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3).

[9]GergenK.J.Psychologyscienceinapostmoderncontext[J].AmericanPsychologist,2001,56(10).

[10]ShotterJ.Thesocialconstructionofourinnerselves[J].JournalofConstructivist,Psychology,1997(10).

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5

【关键词】人文关怀;心理疏导;管理创新

党的十明确提出的要“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新常态下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指明了方向。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体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教育人、引导人、尊重人、鼓舞人、理解人、关心人的宗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把解决人的实际问题和思想问题有机统一了起来。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社会管理创新中的作用需要

(一)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是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具体运用和生动体现。党的十强调“为人民服务是党的根本宗旨,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检验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它充满着对人的尊重与关怀。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最近的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在社会管理中,尊重人们的首创精神,尊重人们的兴趣爱好,尊重人们的人格和尊严,以平等的态度同他们相处。目前,我们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足够完善,我们的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还不能做到城乡之间、公民之间的均等化和城乡一体化,我们还不能为社会提供足够的合理合法的利益诉求渠道和协调沟通机制,社会管理的规则制度还不够完善等等,对这些问题与不足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来做好工作将显得尤为重要。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符合人的思想变化特点。社会管理最终目的是为了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人的价值、人的尊严的肯定,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关怀就是社会管理所应该追求的终极价值目标。思想变化具有潜藏性,正确的办法就是广开言路,让人把心理话讲出来,这样才能“对症下药”。思想变化具有顽强的表现性,如果加以压制堵塞,就以其它形式表现出来,堵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思想工作的任务就是用正确的理论去引导人们的思想,防止和避免向错误的方向变化。人的思想既有尊重客观的趋向又受自尊心的强烈影响和制约。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是遵循了思想变化的这些特点,让人们敞开思想说出心里话,使思想工作都有针对性地进行说服教育,引导他们走正确的道路。这样有利于受教育者从自己的行为中看出问题,从言行中领略到对错从而使受教育者从被动受教育转变到主动学习提高,并把各种教育视为自己内在的需要,大大激发自我提高的自觉性。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能促进和谐社会发展。当前,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容易失调、社会容易失序、心理容易失衡、社会伦理需要调整重建,这一背景决定了当前和今后一段较长时期是社会各类矛盾的集中凸显期,利益调整频繁、群众诉求激增期。创新社会管理,实现社会和谐,既需要科学有效的利益协调机制、诉求表达机制、矛盾调处机制、权益保障机制,更需要思想文化教育引导、人文关怀滋养和心理疏导排解。因此,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对引导人们树立和谐理念、培育和谐精神,自觉用和谐的态度分析问题,用合法的手段解决矛盾,使崇尚和谐、维护和谐成为全社会的群体意识和自觉行动,对于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应对社会风险、保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在加强社会管理创新中需要把握的重点

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一个最基本、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就是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的方向性,这个方向就是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主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要求体现到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之中。

(一)坚持就事论理。所谓就事论理就是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晓之以真理、实理。从理论层次上对广大群众感到困惑难解的问题作出科学的解释和说明,帮助群众从理性的高度辩是非,明方向,排疑难,解困惑,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认识和处理各种现实矛盾,从根本上提高觉悟,解开思想上的疙瘩和实际问题,经受住考验。我们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要始终贯彻就事论理的原则,通过喻事以理处理事情,在潜移默化中从思想深处提高辩别是非的能力,使基本道理在头脑中扎下根子,打下深刻烙印。使之通过一件事,促成在日积月累中逐步掌握处理人生遇到的各种问题的立场、观点、方法,提高自我认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坚持导向掌控。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存在的低格调是当前有些领导干部做经常性思想工作的突出问题,这个问题不解决,坚持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的正确方向就无从谈起。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学理。在理论上学好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群众路线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革命理想,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道德观、人生观。其次要信理。要真信大道理的无比威力,确立理论是旗帜,是疏导的指南,是把关定向的方向盘,做坚定大道理的模范。第三是要讲理。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等基本理论为支柱、为主线,去疏导人、培养人、教育人、改造人、说服人,以提高疏导教育的最佳效应。

(三)坚持依法办事。法制是党的生命,是坚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正确方向的重要保证。依法办事最重要的是要学好法政策并维护其严肃性和法规性、原则性。在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中最有说服力、最有权威性的是依法办事。对于人民,法律不禁止的,其行为不受违法行为的侵害,而行政执法部门,法律未授权,则不能行使非职务权力,更不允许滥用权力。在疏导教育中,真诚对待每一个管理相对人,以人民满意为标准,从“越位”的地方“退位”,从“缺位”的地方“补位”,从他们不满意的地方改起,从他们满意的地方做起,从他们希望的地方完善起,把方便让给广大管理相对人,把困难留给自己,达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目的。

三、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工作中需要强化的几种意识

(一)强化“三贴近”意识。在实际的社会管理中,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尤为重要,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为第一时间发现矛盾和问题提供了可能,通过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及时跟进与补位,以有效地弥补规则与制度的空缺,才能有效化解和解决社会矛盾,从而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之中,实现社会矛盾和社会问题源头治理。从广大群众的现实处境和切身利益出发,把老百姓的困难疾苦冷热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在坚持以“理”晓人的同时,更要坚持以“情”动人,坚决纠正高高在上的“冷漠病”、服务不到位的“懒散病”以及侵害群众利益的“特权病”。对遇到的难点、热点问题不等不靠,积极主动地研究解决,对事关根本和长远性建设的重点工作,要紧紧抓住不放。同时要脚踏实地,少说空话,不做表面文章,不搞花架子,不搞形式主义,时时处处坚持重实际,说实话,务实事,求实效。只有这样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信任、支持、满意,才能使老百姓真正投入到我们当前的社会管理创新中来。

(二)强化“三心人”意识。要确保社会管理创新高效推进,就必须要真正做到自觉成为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要切实解决好部分党员干部不敢、不善、不想与群众打交道,党群之间、干群之间的时空距离越拉越大,与群众的心理距离也越来越远的“距离感”问题;解决好“人情味”问题,重视“社会情感”,让其成为调和社会关系的“剂”,避免演变成为激化社会矛盾的“催化剂”。解决好“信任度”问题,把承诺兑现到群众眼前。解决好群众“参与性”问题,充分发挥群众智慧。着力从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改起;真正做到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对群众迫切需要解决的事情零懈怠、对群众深恶痛绝的事情零容忍,以进一步增强党和人民群众之间的血肉联系,自觉做群众的知心人、贴心人、暖心人。

社会心理学的理解篇6

关键词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构建;社会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8.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3219(2015)35-0036-04

在高等职业教育事业迅速发展的背景下,高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也面临新情况和新要求。本文基于社会工作理论对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构建与创新进行探索。

一、学生事务管理内涵、现状及问题

(一)含义及定位

高校学生事务是一系列与学生相关的非学术性事务,学生事务管理的内涵比较丰富,包括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奖助勤贷、心理健康等内容。总体来说,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是指通过对学生非学术性活动的管理,通过指导和能帮助其发展的科学指导和规范约束以及人性化服务,从而有效促进学生全面良好发展的相关组织活动。

美国高校的学生事务管理定位为服务学生和支持学生,学生事务管理的一切目标就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我国在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定位方面借鉴了美国经验,就是服务学生和支持学生的全面发展,通过生活服务、生涯规划、就业指导、活动组织等,全方位服务学生。因此,高校学生事务管理以服务学生全面发展为根本定位,通过多种方式和丰富的内容,服务于学生的成长成才。

(二)现状及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模式也随之出现变化。当前,学生事务管理主要有直接管理、分系统管理、分级管理等模式,目前学生事务管理也存在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理念不够清晰。很多高校仍将学生事务管理与学生工作混淆,把一些简单学生工作中所涉及到的内容归于学生事务管理的范畴;二是体系不够系统。虽然有学生事务管理理念的引入,但是在体系设计上缺乏系统性,导致职能不清、效率不高、形式单一等问题出现;三是机制不够完善。学生事务管理由于缺乏完善的机制保障,重管理、轻服务,往往将学生事务管理的重点放在“管”字上。

二、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体系的构建

(一)理念构建:社会工作理念的介入运用

学校社会工作是学校运用社会工作的理念和方法,用以满足学生成长成才的一种专业服务活动。在高职院校运用社会工作的理论、方法和技巧,为改善学习和管理环境提供理论依据,提高学生适应学习和生活的能力,解决成长成才中遇到的困难,促进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社会工作是以助人自助、尊重和平等以及服务为基本理念,最终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倡导以人为本。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是以管理和服务学生为根本选择。比较社会工作理念和学生事务管理的根本属性,学生事务管理树立发展学生、服务学生、成就学生的核心理念是正确选择,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以助人自助为核心的发展学生理念。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在功能实现上,首先具备帮助学生解决问题的功能,其次是引导学生帮助别人解决问题,最后是实现学生的自我成长。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旨在服务学生发展,机构的属性应该是学校为管理主体,学生为参与主题,做到自我服务、自我管理。倡导助人自助的价值理念,对于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操,提高学生助人自助的能力有着重要意义。

二是以服务为核心的服务学生理念。以社会工作的服务理念为指引,旨在引导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不能只生搬硬套管理行为,更不能忽视以人为本的服务行动。社会工作之所以能存在百年而不衰,其主要动力之一就是其服务性的根本属性。因此,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首先要树立以服务为核心的工作理念,并始终将理念运用于实践。以服务为核心的学生事务管理理念是体现在对学生的价值引导上,也是对学生事务管理自身系统完善的价值要求。在高职院校倡导服务理念,尤其是在培养管理学生的过程中注重运用服务理念,这对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以同样的理念服务社会、服务人民有着实践意义。

三是以尊重和平等为核心的成就学生理念。高职学生都有着较强的尊重和平等意识,他们懂得维护自己的权利,追求自己的价值,考虑自己的尊严。同样,在遇到问题和困难时既渴望得到帮助,更渴望得到平等对待和尊重。社会工作所产生的尊重和平等理念,正是从人的基本价值出发的,它要求尊重帮助者与被帮助者之间的平等关系,尊重被帮助人的隐私权。因此,以此理念为指引,高职院校事务管理理念的树立和功能的实现,必须以此作为基石,充分尊重和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而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歧视存在问题的学生。如,学生工作者在对待有心理问题的学生时,必须尊重学生,保护学生隐私,学生的信任才能有利于学生工作者采取心理危机干预行动,以预防潜在危险和问题的发生。

(二)功能构建:学生事务管理功能的优化

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面对的是有需求的学生,学生可以通过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来寻求帮助,而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工作内容包含了学生心理咨询、学生资助、勤工助学管理、毕业生就业指导等方面。将社会工作理论应用于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创新,对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对于建立健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新机制有着重要理论价值和实际意义。

社会工作发展至今,既有成熟的理论支撑,也有完善的实践体系,可以按照其工作系统帮助社会工作对象解决问题,且能为社会工作对象发展提供咨询建议。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基本功能是帮助学生解决一些诸如资助、勤工助学等方面的问题,而在学生心理咨询,以及团队协作、社会生存能力、职业发展能力培养等方面,功能比较薄弱,方法比较单一。而目前国内很多本科院校也已经建立了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其机制和工作职能已经逐步健全,根据一些本科院校建立的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网站介绍,学生事务服务中的主要职能定位于帮困助学、常规手续办理等方面,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的工作压力,也一定程度上方便了学生。但是,涉及心理咨询、团队辅导、社区工作、职业发展等方面的内容,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功能没能得到进一步的实践探索和机制完善。

因此,可以借鉴社会工作的成功实践,在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功能上不断优化,以社区工作站模式为参照,以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内容为对比,健全完善学生事务管理中心的工作职能,从根本上解决学生的求助和需求,以及在学生个体与群体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职能的优化,可以更好地从管理模式上为学生德育工作提供空间和时间的保障。

(三)目标构建:学生事务管理目标的定位

1.以人为本的目标定位

深入理解社会工作的核心价值,可以发现其价值目标是尊重个人的平等发展权利,用平等的价值理念去感化、帮助需要帮助的人,进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融洽相处,以及人与社会之间的协调发展。与一般社会工作管理对象有所区别,学校管理的对象是学生,但是社会工作理论的科学性、规范性和优化性可以更好地促进高职院校教育工作不断地创新进步,充分发挥高职院校教育的主体价值。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作为微观层面的教育管理工作,可以为不断加强和改进高职院校学生工作增添色彩。这也是全球化环境下,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必然选择。而发挥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微观作用,首先需要更加明确地体现其根本目标。学生事务管理和社会工作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基于社会工作理论,高职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目标是以人为本,注重平等,服务于大学生的成长成才。

2.问题解决的目标导向

社会工作重要的目标导向是利他主义,重要的工作基础是科学知识,重要的工作依据是成熟的工作理论,重要的工作对象是需要帮助的人,最后实现助人服务的价值目标。社会工作是以“问题解决”为价值导向的,社会工作的首要原则是解决个人或团体遇到的问题。如家庭经济困难、失业群体、孤寡病患群体等弱势群体是社会工作的首要对象。学校社会工作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重点是学习存在问题、生活存在困难、心理存在障碍的学生,以及“社会―情绪―文化”适应有困难的学生。从狭义的角度讲,学校社会工作的对象是一些特殊的学生和学生在生活中遇到的特殊问题[1]。

学生事务管理机构,能解放学生工作人员的事务性工作,使其腾出更多的时间从事思想政治教育与德育工作。面对众多的学生,面对每个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和矛盾,如何以最快的速度掌握准确的信息,保障学校、学生、家庭、社会四位一体的信息畅通?借鉴社区工作为对象建立档案的制度,可以在学生事务管理中心建立贫困助学档案、心理咨询档案、生涯规划档案、个人信息档案等。这些档案的建立可以为学生事务管理机构的管理者和思想德育工作者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和全面的信息来源。同时,这些档案在实现途径上要信息化,有的信息可以实现与社会、家庭的共享,如学生的社会工作记录、优秀事迹、学习成绩等。

(四)管理策略:学生事务管理机制完善

一是建立专业化管理机制。推进学生事务管理的专业化建设,既要科学合理设置学生事务管理机构,明确学生事务管理的分工,又要建设一支专业化的队伍。学生事务管理专业化是指高等学校学生事务管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的过程,需要把它作为一门科学去建设和积累,集成相关学科的专业知识[2]。同时,要将学生事务管理、学生学术管理以及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能进行明晰。二是采取条状化管理模式。建立健全条状化的管理模式,理顺“学校直接面对学生”的关系,建立学生事务管理中心,涉及学生的事务由学校相关职能部门直接面对学生,为学生服务。三是树立人本化管理理念。做到以学生为本,为学生全面发展服务,因此,在学习、生活、课外活动等方面要从学生实际需求出发,以学生需求为导向。四是符合法治化管理要求。全面依法治国背景下,学生事务管理也要做到依法治校,完善法制化的管理机制,既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权利和诉求,也要充分保护学生的利益,在学生中培养法制意识。高校学生事务管理法治化是贯彻依法治国方略、顺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应对新形势下大学生思想状况变化、提高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必然要求,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3]。

三、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三个路径

社会工作在百年的发展和完善中形成了自己的特别工作方法,那就是个案工作、团体工作和社区工作,这三种工作方法的形成和使用解决了人在社会中遇到的很多问题和矛盾。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应在原有的简单工作职能基础上,引进社会工作的三大工作方法。

(一)个案解决路径:信息系统化

个案工作是解决个体所遇到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可以借鉴其他个案来解决新的个案所遇到的问题。个案解决路径是一种直接沟通的模式,主要是“社会工作者+对象”的模式,基于对个案信息系统化的运用和了解,合理运用有关人和社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对个案提供支持和服务。引导和协助个案充分认识自己,特别是自身潜力和潜能,充分挖掘其可以支配的资源,通过积极努力不断增强问题解决的能力和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基于该解决途径,使得个案有良好的人生状态,在助人的过程中实现社会工作者与案主的共同成长。学生事务管理在遵循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必须考虑和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因此,学生事务管理单位必须通过建立学生的个人信息库、个案信息库,运用不同的方法解决不同的个体所存在的问题。

(二)主体发展路径:团体工作

团体工作方法是运用团体的合作力量挖掘个人的潜能,锻炼个人的沟通、协作、组织等方面的能力。团体工作方法是通过目标的建立、信任的关系、统一协作的行动、团体成员的激励等途径实现团队的目标价值,进而实现个人价值。团体工作法是社会工作的重要方法,可以作为高职院校学生事务管理的方法之一。高职院校的学生事务管理机构可以为学生提供团体锻炼的平台和机会,以学生社团、协会的模式开展工作。如户外拓展训练、团队心理辅导训练、模拟招聘训练等,为他们的健康发展提供团体的力量。团体工作只是一项活动,其主要本质是在团体活动中,每个学生所扮演的角色,所担负的责任,所贡献的力量,所挖掘的潜能。这些都是促进学生成才成长的重要要素。要关注学生的利益,注重学生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要求和建议,为学生参与学校管理创造条件,注重开展丰富多彩的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积极参与,变被动管理为主动管理[4]。

(三)社会育人路径:社区模式

社区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社区里的人,在预防和解决社区问题目标指引下,坚持以促进社区进步为根本宗旨,以培养社区人之间的互帮互助为主要目标,并且调动、利用和整合社区有效资源,进而实现促进社区全面发展。对于高职院校来说,社区工作包括两方面,一是组织学生参加校外的社区工作,通过在社区扮演社工的角色来得到锻炼和启示。二是建设好学校的社区环境。和谐的社区环境对于大学生健康成长起保驾护航作用。社区作为大学生主要的生活、学习的场所,通过参与社区的活动,学习社区的文化,建设社区家园来使得自己得到锻炼和成长。可以借鉴一些高校的做法,如江苏理工学院基于社区工作方法的指导,在学生事务管理上创新工作方法,借鉴社区工作模式,成立了大学生社区“110”和大学生社区学校,学生社区“110”解决的是学生安全的问题,而大学生社区学校解决的是大学生在课堂之外个人素质发展的问题,这些都是学生成长成才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学生社区“110”和大学生社区学校本着助人自助、服务的理念,很好地实现了高职学院学生事务管理的价值理念。

以社会工作理论为理论指导,有利于高职院校学生工作的深入发展,有利于学生个体的全面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工作本身是做“人”的工作,即学生的工作,因此,在具体的工作中积极借鉴社会工作所遵循的“平等待人、服务为人、相互帮助”的理念,即关心人、理解人、尊重人和发展人,一心一意为学生着想,牢固树立“立德树人、成长成才”理念,真正体现教育者的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易钢,肖小霞.学校社会工作与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创新[J].高教探索,2007(6):94-96.

[2]沈东华,薛艳.中美高校辅导员学生事务管理比较研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26-27.

你会喜欢下面的文章?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范文(整理8篇)

    - 阅0

    美丽校园的演讲稿篇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主题是”把美丽带进校园“。走在校园里,看见地上的一片纸屑,你是视而不见,还是弯腰捡起?在食堂.....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整理16篇)

    - 阅0

    植树节的作文范文篇1今天是植树节,阳光灿烂,老师安排我们一起去植树,我们开开心心地拿起水桶,抗起铁铲,带上树苗地去植树了。我们兴高采烈地来到路边,我和小明一组,我挖坑,小明提水.....

    会计年终工作总结范文十(整理6篇)

    - 阅0

    会计年终工作总结篇1根据我行20xx年这一年来会计结算工作中的实际情况,我们在20xx年的工作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抓内控制度建设、抓会计核算质量、抓柜员业务素质以提高我行的.....

    优秀范文笑容作文字(精选2篇)

    - 阅0

    笑容作文300字篇1多少年间,沧海桑田,所有的所有,一切的一切,都一笑而过……不知道是我内心坚强,还是内心脆弱而乐观,只有一个希望,从不稀罕什么:每天快快乐乐,平平安安。这便是我的......